胆囊癌的CT影像分析及诊断价值
多层螺旋CT在胆囊癌临床诊断中的价值分析
多层螺旋CT在胆囊癌临床诊断中的价值分析
多层螺旋CT在胆囊癌临床诊断中的价值分析
临床上胆囊癌为胆系比较常见的一种恶性肿瘤,在早期由于临床特征不典型,起病隐蔽,因此早期诊断困难,在发现时多发展至晚期,预后效果不理想。近几年多层螺旋CT技术在临床诊断中得到广泛应用【1】。本次研究中出于对多层螺旋CT在胆囊癌临床诊断中的价值进行评价分析的目的,对临床病理确诊的胆囊癌患者的CT影像资料展开了回顾性分析,现汇报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 1 一般资料研究中资料来源于本院收治的临床手术病理确诊为胆囊癌患者,抽取其中的46例作为研究对象,包括男18例,女28例,年龄51~82岁,平均(6
2.4±14.3)岁,主诉上腹疼痛者27例,食欲减退者31例,出现黄疸体征者12例,右上腹压痛、触及包块者6例,肠梗阻体征者3例。所有患者均在术前接受了多层螺旋CT检查,术后病理确诊为胆囊癌。
1. 2 方法
1. 2. 1 研究方法将以上统计研究对象的临床资料进行整理,针对患者术前CT影像资料、术后病理诊断结果展开回顾性分析,分析多层螺旋CT对胆囊癌的诊断结果。
1. 2. 2 检查方法CT检查所需仪器为本院SOMATOM Definition AS 64排CT机,扫描时患者取仰卧位,首先展开腹部扫描定位,而后自膈顶至双肾下极水平进行扫描。首先展开平扫,而后行增强扫描,包括动脉期、门脉期、平衡期,造影剂选用35%碘海醇100 ml,注射速度控制在3.0~3.5 ml/s。扫描层厚为8 mm,层距为8 mm,经多层面重组对胆囊癌分型、邻近组织浸润情况进行分析。
CT诊断胆囊癌的临床价值分析
术 病 理 得 到证 实 , 理 诊 断 3 病 8例 为 腺 癌 , 9例 为 鳞 癌 , 3例
为 乳 头 状 腺 癌 。 患 者 主 要 的 症 状 均 为 右 上 腹 的 不 适 以 及 腹
部 间 歇 性 疼 痛 , 数 病 理 还 伴 有 背 部 的 疼 痛 和 腹 水 、 热 等 少 发
症状。
12 检 查 方 法 .
易 被 确 诊 , 往 导 致患 者 的误 诊 和 误 治 , 误 了 治 疗 的最 佳 时 间 , 往 延
所有 患者在进 行 C T检 查 前 先 经 过 B 超 检 查 l 其 中胆 囊 壁 l _ . 增 厚者 2 例 , 2 占位 病 变 者 l 8例 , 脏 多 发 转 移 癌 8例 , 头 癌 2 肝 胰 例 , 考 虑 其 为 胆 囊 癌 。C 都 T采 用 西 门子 螺旋 C T机 。0例 患 者 均 5
时 , 者 的生 命 已 经 受 到 了 严 重 的威 胁 , 后 极 差 。随 着 目前 C 患 预 T 技 术 的 提 高 和 广 泛 的 应 用 , 胆 囊 癌 的 手 术 前 诊 断 提 供 了更 准 为 确更 有效 的方法 。 对本 院收治的 5 现 0例 胆 囊 癌 患 者 的 C T检查 资 料 做 一 个 简 要 的 回顾 性 分 析 , 讨 C 探 T诊 断 对 于 胆 囊 癌 的 临 床
胆囊癌ct诊断标准
胆囊癌ct诊断标准
全文共四篇示例,供读者参考
第一篇示例:
胆囊癌是一种恶性肿瘤,在临床上比较少见,但其发生率逐渐增加。由于胆囊癌通常在早期没有明显症状,因此很难及时发现。CT(计算机断层扫描)是一种常用的检查手段,通过对胆囊及周围组织的影像进行分析,可以帮助医生诊断胆囊癌。下面将介绍一下胆囊癌的CT诊断标准。
一、影像学表现
1.胆囊壁增厚:胆囊壁增厚是胆囊癌的最常见的影像学表现之一。通常情况下,胆囊壁的厚度应该在3mm以下,如果超过5mm,并且伴有不规则的增厚,极有可能是胆囊癌。
2.胆囊内结节:胆囊内出现结节状病灶也是胆囊癌的常见表现之一。这些结节通常呈现为不规则的形态,表面粗糙,边界不清。
3.胆囊壁局部浸润:当胆囊壁局部发生浸润时,说明癌细胞已经进入胆囊壁组织,这是胆囊癌晚期的一个重要表现。
4.胆囊壁增强不均匀:胆囊癌部分区域可能出现增强不均匀的情况,这可能是因为肿瘤内部有坏死、囊变等情况导致的。
5.周围组织浸润:胆囊癌发展到一定程度后,肿瘤可能会向周围组织浸润,CT影像上可以看到邻近器官的受累情况。
二、特殊情况的CT诊断
1. 胆囊癌合并梗阻黄疸:梗阻性黄疸是胆囊癌常见的临床症状之一,此时CT影像上可以看到胆总管扩张、胆总管结石等特征,进一步提高了胆囊癌的诊断准确性。
2. 胆囊癌合并门静脉癌栓:随着胆囊癌的发展,肿瘤可能会侵犯
门静脉,形成门静脉癌栓。CT影像上可以看到门静脉内的充盈缺损、扩张等情况,提示患者的病情比较严重。
3. 胆囊癌合并淋巴结转移:胆囊癌晚期可能出现淋巴结转移的情况,CT影像上可以观察到受累淋巴结的形态、大小、密度等,对于评估患者的预后和治疗方案制定具有重要意义。
胆囊癌查什么指标
胆囊癌查什么指标
背景介绍
胆囊癌是发生在胆囊内胆上皮组织的恶性肿瘤,属于消化系统肿
瘤中较少见的一种。由于其早期症状不明显,常在晚期才被发现,因
此早期诊断非常重要。目前,临床上常使用一些指标来帮助诊断胆囊
癌和评估患者的病情。
1.胆囊肿瘤标记物
CA 19-9
CA 19-9是一种糖蛋白类肿瘤标记物,胆囊癌患者常常会出现CA 19-9的升高。然而,CA 19-9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并不高,因此并不是
单凭CA 19-9的升高就可以确诊胆囊癌。CA 19-9的升高也可能与其他良性疾病,如胆石症、急性胆囊炎等有关。
CEA
CEA是一种肿瘤胚胎抗原,其浓度在胆囊癌患者中普遍升高。然而,CEA的升高并不具备鉴别胆囊癌的特异性,因为其他原因也可以导致CEA的升高,比如炎症、吸烟等。因此,CEA主要用于评估肿瘤的病情
进展和预后,并不能作为胆囊癌的特异性指标。
超声检查
超声检查是一种非侵入性、无辐射的检查方法,对于早期胆囊癌的诊断有一定的敏感性。超声检查可以显示胆囊壁的增厚、结节或肿块的存在。此外,超声检查还可以评估胆囊内结石的存在及其对胆囊癌诊断的干扰。
CT扫描
CT扫描是一种常用的影像学检查方法,对于胆囊癌的诊断具有较高的准确性。通过CT扫描可以直观地观察到胆囊的形态、大小、壁厚以及周围组织是否受侵。此外,CT扫描还可以评估胆囊癌的分期、分级以及是否存在远处转移。
MRI扫描
MRI扫描是一种对软组织具有很高分辨率的影像学检查方法,对于胆囊癌的定位和分期具有一定优势。MRI扫描可以显示胆囊癌的形态、大小、浸润范围以及与周围组织的关系,对胆囊癌的早期诊断和术前评估有较高的准确性。
胆囊癌28例CT影像诊断分析
prm t sJ .Bes C ne e ra, 00, 0 2) 13—11 aa ee [ ] rat a cr sTet 2 0 6 ( : 4 r R 5.
[ ] Mt Mkirn W irc ea Q at te e ~ie T 8 is a M, i t i h a a K, a e , t . un t i a t t s 1 i vrl m R a
部 占位 , 应与肝癌及血管瘤相 鉴别 , 增强扫描 可 以发现病 灶强化
图 5 胆囊癌呈厚璧蜂窝状改变
( 下转第 16页 ) 3
・
16・ 3
JunlfCii l n xeie tl d ieV 18 N . J n 20 ora l c dE pr na i n o. . o 1 a .0 9 o na a m Mec [7 1 ]蔡清清 , 黄慧强 , 天歆,等.改 良 I 林 ME—FC IC方法对乳腺癌外周
图 3 胆 囊癌 动 脉 早 期 轻 度 强 化
管 内结石 2例。② 肝脏受侵犯 1 , 2例 表现为 胆囊周 围肝实质 出
现密度减低 区, 形态不规 则 , 界模糊 。胆囊 与周 围肝 实质分界 边
模糊不清 。③肝门部及后腹膜 淋 巴结转 移 1 , 3例 表现 为肝 门区
及腹膜后 区结构紊乱 , 可见结节状 高密度影 , 分可融合 。增 强 部
胆囊癌的螺旋CT表现及其诊断价值
33 胆囊病变 的影像诊 断主要依靠 B超和 C ,B 超经 . T 济 、简单 ,为胆囊病变 的最佳检查方法 。而 螺旋 C 扫 T 描速度 快 ,对软组织分 辨率高 ,增强扫描可清 晰显 示明 显 强化的肿块 ,还可见 肿瘤在胆囊壁浸润 的深度、厚度 以及 周围组织侵犯的程度等特征性表现 ;总之,螺旋 C T 增 强扫 描在显示胆囊癌肿 瘤部位 、形态 、血供 、胆 道改 变 、周围侵犯 情况及 淋 巴转移方面 明显优于 B超 ,对胆 囊癌 的定性诊断 、分期 和预后估计有 重要 的价值 ,为临 床及外 科手术提供 了重要依据 。 3 . 行 上腹部 扫描 过程 中 ,在 扫描 图像 上看不 到胆囊 4 影 时 ,要 高度 警惕 胆囊 癌 可能 ,行 进一 步增 强扫 描观 察 ,多数 胆囊 癌合 并 结石 和慢 性胆 囊 炎 ,胆 石症 患者 当胆囊 壁 及周 围结 构 不清 时 ,应进 一步 检 查 ,不能满 足 于胆 石 症及 胆囊 炎 的诊 断 。在胆 囊 区 的软 组织 肿块 内可 见到 结石 影 ,则胆 囊癌 可 能性 较大 ,当合 并胆道 扩 张 时 ,胆囊 癌 的发 生率 较高 ,当合 并 门脉癌栓 时,
邻近肝组 织边界不清 的低密度 区 ;⑤肝 内出现 结节状转 移性病灶 。腔 内型 :表现 为乳 头状 ,单发或多发腔 内肿 块 ,基底 部胆囊壁增厚 。增 强后乳头肿物 明显 强化 ,此 种类型 的胆囊癌 ,肝脏侵犯 出现较 晚。肿块型 :所有本 组病例均有不 同程度 的肝组织 受侵 , 分合 并胆道梗 阻。 部 胆囊癌常合 并胆 囊结石 ,部分胆 囊壁可见钙化 。结合本 组有 限材料及相关文献报道 ,螺旋 C T对胆囊癌 的术前 诊断和临床分析有价值 。 3 鉴别诊 断 由于螺旋 C . 2 T扫描速度快 ,连续层面容 积扫描在一 次屏 气下完成 ,可 以避 免漏层和漏检 ,对发 现 小的病灶如腔 内小肿 块 ,小壁 结节等均有较 明显的优 势;螺旋 C T对软组织分辨 率高,可清晰显示肿瘤大小 、 形态及肿瘤 向周 围浸润 情况 ,增 强扫 描可清晰显示 明显 强化的肿块 ,还 可显 示肿瘤在囊壁 的浸润深度及囊壁 的 厚度 , 癌肿浸润 的囊壁增 强扫描强化较正常胆囊壁明显 ,
胆囊癌和胆管癌的CT分析
胆囊癌和胆管癌的CT分析
读者信息:内蒙古兴安盟科右前旗⼈民医院初艳龙
所读书籍:《消化系统CT诊断》
原著主编:林晓珠、唐磊
⼀、胆囊癌
1.临床概述
胆囊癌是胆囊最常见的恶性肿瘤,早期临床症状和体征缺乏特异性,起病及病情进展隐匿,诊断困难。
2.CT表现
直接征象
a.肿块型:胆囊区的软组织肿块,胆囊腔基本闭塞,常伴邻近脏器的直接侵犯。
b.厚壁型:胆囊壁局限或弥漫性不规则增厚。
c.腔内型:乳头状肿瘤由胆囊壁凸⼊胆囊腔内。
d.弥漫浸润型:少见。
间接征象
肝侵犯和淋巴结肿⼤是最常见的间接征象,由于胆囊缺乏黏膜下层,病变易直接穿透肌层达浆膜层,肿瘤经胆囊静脉引流直接进⼊胆囊床的肝实质,邻近肝段受侵最常见,肝门区及腹膜后可见肿⼤的淋巴结。
3.鉴别诊断
慢性胆囊炎:胆囊壁最厚处与最薄处⽐例
黄⾊⾁芽肿性胆囊炎:胆囊壁增厚弥漫性为主,黏膜线多连续,增厚胆囊壁内常见低密度结节,肝内⽆肿块,早期⼀过性炎性强化。
⼆、胆管癌
1.临床概述
胆管癌按发⽣部位分为:周围型(胆管细胞性肝癌)、肝内胆管细胞癌、肝门胆管癌和胆总管癌,后2种⼜称肝外型。组织学类型以腺癌最多。⼤体病理上分为:浸润型,沿胆管⾛⾏⽅向浸润性⽣长的软组织影,引起胆管局限性狭窄;结节型,肝门区肝总管分叉处的局限性软组织肿块影;乳头型,胆管腔内的乳头状软组织肿块。
2.CT表现
肝门部胆管癌:肝门部软组织肿块,肝内胆管扩张。
中下段胆管癌:扩张的胆管骤然变⼩或中断,局部见胆管壁增厚或软组织肿块,上⽅胆管扩张,增强扫描多数表现为延迟强化。
肿瘤侵犯邻近门静脉和肝动脉:表现为管壁僵硬或不连续,管腔局限性狭窄或闭塞。
胆囊癌的CT诊断价值
病灶区域强 化 明显。患者 胆囊 腔可 见呈 覃伞状或结节状肿块 , 有 的患者表现为 向
胆囊 腔 内的均匀密度软组织肿块影 。
讨 论
总结其 特 征 性表 现。结 果 : 胆 囊癌 患者
C T检 查 均 有 明 显 改 变 , 主 要 是 胆 囊 壁 增 厚、 胆 囊 区肿 块 、 胆 囊 内软 组 织 块 影 、 肝内
d o i : 1 0 . 3 9 6 9 / j . i s s n . 1 0 0 7 —6 1 4 x . 2 0 1 3 .
05. 21 4
脏, 在胆囊窝位置可 以看到结节突入囊 腔
内, 肿块基底 部与 胆囊形 成钝 角 , 或未见 胆囊 , 均要考虑到胆囊癌 的可能 。
边界模糊 , 多表现为分叶状 。增强扫描 时 相, 应用造 影剂 后肿块大多数为低密度 为
囊壁水肿 , 患者胆 囊腔 内积脓 , 部 分病 例 表现类似胆囊癌 , 应用造影剂增强后 胆囊 壁表现 比较规则 , 脓液则 表现 为无 强化 。
为和胆囊结石有 密切关 系 , 据 临床 资料 统
计胆囊结石 患者 胆囊 癌的 发生率 是正 常 人的 l 3 . 7倍 , 有文 献报道 约超 过 6 0 % 胆 本组胆囊 癌患 者 3 4例 , 男 1 1例 , 女 2 3例 ; 年龄 4 2~ 7 9岁 , 平均 5 0 . 5岁 。临
32例胆囊癌的CT影像诊断分析
32例胆囊癌的CT影像诊断分析
摘要:目的:研究胆囊癌疾病在ct影像中的表现与诊断意义。方法:在本文研究中将收集整理32例胆囊癌疾病患者的临床ct 影像资料进行回顾分析。
结果:本文32例病例经过ct扫描后,其临床结果显示:肿块型19例,结节型5例,浸润型胆囊癌8例。
结论:通过采用螺旋ct诊断胆囊癌,其可强效的扫描技术能够清晰显示胆囊癌的基本特性,进而为临床诊断提高准确依据。
关键词:胆囊癌ct诊断
【中图分类号】r3【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1-8801(2012)11-0148-02
在临床恶性肿瘤疾病中,胆囊癌的发生率是较低的,占0.4%~6%,其临床表现无明显的特异性,因此很难进行准确的临床诊断。而随着我国临床检测技术及诊断技术的不断提高,尤其是ct、超声技术的广泛应用,进一步提高了对癌症病灶的准确显示精确度。在本文研究过程中,笔者将选取32例胆囊癌疾病患者的临床ct影像资料进行回顾行的总结,以期能够有效提升早期胆囊癌的诊断率,并为制定治疗方法提高必要的临床依据。
1材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本文研究对象来自于笔者所在医院2009年2月~2012年5月间收治的32例胆囊癌疾病患者,其中男性10例,女性22例,患者年龄38~77岁,平均(62±5.5岁);本组患者临床症
状:6例右上腹触及包块,27例右上腹隐痛不适,4例皮肤或巩膜黄染者,另外还伴有低热、食欲不振、乏力以及体重下降等等;经手术病理证实,本组病例均为胆囊癌。
1.2扫描方法。本文扫描设备均采用西门子六排螺旋ct机。患者在扫描前需禁食、紧水6h;扫描前15min患者需饮用600~800ml 冷开水或者口服1.5%泛影葡胺溶液,以此来充盈上消化道形成对比。参数:扫描层厚调节为5.5~8mm,间距设定为6~8mm,之后使用aw4.0工作站进行mpr重建;扫描范围:从膈顶直至肝脏的下缘部位;本组32例患者均行平扫,另外有8例患者加行增强扫描(采用高压注射器经肘静脉注射增强剂-碘海淳),注射量为80~100ml,速率为3~3.5ml/s,作动脉期(注射后30s开始扫描),门静脉期(注射后60s开始扫描)及延迟期扫描。
胆囊癌的CT诊断分析
胆囊癌的CT诊断分析
目的观察CT对各型胆囊癌的诊断以及治疗效果的评估,以提高胆囊癌的诊断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31例经手术或病理活检证实胆管癌的临床和影像学资料。结果胆囊腔内软组织肿块5例;胆囊壁局限或弥漫性不规则增厚7例;胆囊窝部软组织肿块侵及周围组织11例;胆囊窝肿块侵及周围组织及有远近转移8例。12例行根治性手术切除。CT分期:I期4例、Ⅱ期9例、Ⅲ期11例、Ⅳ期7例。结论CT检查诊断正确率高于B超,对胆囊癌的诊断有重要意义,是胆囊癌分期及预后评估的可靠方法之一。
标签:胆囊癌;体层摄取影术;X线计算机;诊断
胆囊癌临床上较少见[1]。但随着人们饮食习惯的改变,根据临床统计胆囊癌发病率有逐步增高的趋势,胆囊癌由于早期症状隐匿,缺乏特异性症状及体征,临床表现与慢性胆囊炎、胆结石症状不容易区分,早期诊断困难。而一旦确诊,预后极差,随着CT的广泛应用,胆囊癌术前诊断水平有了很大的提高。回顾性分析2010年1月~2012年12月间我院31例经手术或病理活检证實胆管癌的临床和影像学资料。现总结分析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本组31例,其中女性患者20例,男性患者11例,患者年龄41~68岁,平均59.4岁。患者临床症状以右上腹隐痛为主,占19例,9例以慢性胆囊炎、胆囊结石来复诊,黄疸8例。食欲减退、体重下降7例,无任何症状3例。查体:右上腹肿块5例,莫菲氏征阳性6例,31例患者均行手术治疗,其中12例行根治性手术,术后病理:乳头状腺癌3例,腺癌28例。
1.2CT检查方法CT 机型为两门子SOMATIOMSENSETION-16排、美国GE HISPEED。扫描范围从剑突至耻骨联合,层距为10mm,层厚为10mm,矩阵为512×512。局部病灶3mm薄层扫描。而增强扫描选用非离子造影剂2ml/kg 静脉团注2mFs~3mFs。连续扫描,扫捕结束后病灶作冠状位、矢状位、多状面的三维成像处理。
胆囊癌的CT影像表现及其诊断价值
胆囊癌的CT影像表现及其诊断价值
白小红,宋立江,陈章,李琴,耿延东
【摘要】目的分析胆囊癌的CT影像表现,探讨CT 检查在胆囊癌诊断中的价值,以提高胆囊癌的诊断水平。方式回忆性分析25例胆囊癌病人的CT资料,归纳总结患者CT检查的特点性表现。结果胆囊癌的CT检查均有明显改变,以胆囊区肿块、胆囊壁增厚、胆囊内软组织块影、肝内外胆管扩张、肝脏和以十二指肠受侵犯等表现多见。结论 CT 检查对胆囊癌的诊断有重要意义,诊断正确率高于B超,有利于本病的初期诊断。
【关键词】胆囊癌;体层摄影;影像诊断
胆囊癌在临床上并非少见,其发病率约占全身恶性肿瘤的%~5%左右,临床上常需要与慢性胆囊炎、胆结石进行辨别。胆囊癌在手术前做出正确诊断较为困难,目前临床上对胆囊癌的诊断多采纳综合诊断方式。B超探查、CT检查等技术手腕综合采纳,提高了胆囊癌诊断的准确率。本文分析我院经病理学证明的胆囊癌病例的CT表现,总结较为特点性的影像学改变,分析探讨CT检测在胆囊诊断中的临床价值,为胆囊癌诊断提供有效的影像学资料。
1 材料和方式
一样资料病例资料来源于我院行CT检查并经病例学证明的胆囊癌病人25例。其中男性9例,女性16例。患者年龄为28~75岁,平均年龄为岁。临床表现要紧为上腹痛、放射性痛、黄疸、腹部肿块等。
全数病例均做CT检查,采纳日立w~4型和岛津5000TX型CT 机检查。扫描前常规禁食,维持空肚4~6小时以上。上机后先行上腹部平扫,层厚和间距均为10cm,对病变感爱好区加薄层高分辨率扫描。25例中有11例行增强扫描。
胆囊癌的CT影象表现及其诊断价值
直 接侵 犯 肝 脏 、 脏 转 移 、 囊 周 围胰 十 二指 肠 受 累 、 巴 结 转 肝 胆 淋 移 等等 , 见表 2 。 表 2 胆 囊 癌 病 人 间 接 征 象
间 接 征象 表 现 合 并 胆囊 结 石
肝 内 外 胆 管扩 张 直 接 侵 犯肝 脏 肝 脏转 移 周 围胰 十 二 指 肠 受 累 淋 巴结 转 移 腹 壁 受 侵 犯
囊 癌 的诊 断 多 采 用 综 合 诊 断 方法 。B超 探 查 、T检 查 等 技 术手 C
例 数
1 2
1 4
段 综 合 采 用 , 高 了胆 囊 癌 诊 断 的 准确 率 。 本 文 分 析 我 院经 病 提 理学 证 实 的胆 囊 癌 病 例 的 c T表 现 , 结 较 为 特 征 性 的 影 象 学 总 改 变 , 析 探讨 c 分 T检 测在 胆 囊 癌 诊 断 中 的I 价 值 , 临床 为胆 囊 癌
3
而往 往 又 并 存 。 欧 美 国 家 胆 囊 癌 合 并 胆 囊 结 石 的 比例 约 为
胆囊癌CT及MR诊断
延迟期持续不均匀强化,CT值约91-102HU,增厚胆囊内壁不光滑,局 部粘膜破坏不清,病灶与肝脏边界不清
考虑胆囊癌,不除外肝脏受累
胆囊癌的MRI表现
• 肿瘤在T1加权像表现为不均匀低信号, 边缘不规整,T2加权像表现为不均匀高 信号。弥漫浸润型,在各序列常不能显 示正常胆囊形态并与受累的邻近肝组织 无分界,还可提供肿瘤组织沿胆系蔓延 或由胆管癌栓所致肝内、外胆管扩张等 表现。
• 胆囊癌的生长方式可分为浸润型、乳头 状型、黏液型3种类型
• 浸润型:约占70%,表现为胆囊壁弥漫性或 局限性不规则增厚,变硬,并侵及临近肝脏 ,后期癌肿可广泛向腔内浸润生长形成肿块 ,使胆囊腔变窄呈裂隙状,有时并发结石。
• 乳头状型:约占20%,呈乳头状向腔内突起 形成菜花状肿物,常合并胆囊腔内感染、坏 死、出血。
• 2.发生肿块后疼痛呈渐进性加重,胆囊可 肿大,腹部可触及包块
• 3.当癌肿塞胆管后又可出现黄疸,同时伴 有消化机能障碍等体征
• 4.晚期出现发热,腹腔积液和恶病质表现 。
CT表现:
胆囊壁不均称性增厚,胆囊腔内软组织肿块,胆囊壁消失或显示不佳和 伴发其他征象。
• 浸润型:胆囊壁局限性或非均匀性弥漫性增厚,胆囊壁 常消失或显示不清,常伴有早期邻近肝组织低密度转移 灶
胆囊大、壁增厚,胆囊底见形态不规则占位病变,与胆囊壁广基相连,呈T1WI 稍低、T2WI稍高信号。
胆囊癌ct诊断标准
胆囊癌ct诊断标准
胆囊癌CT诊断标准包括观察胆囊壁三层结构的情况,胆囊腔内软组织块影以及合并慢性胆囊炎和胆囊结石时的征象。具体标准如下:1.胆囊壁局部或整体增厚超过0.5cm,且呈不规则状,厚薄不均一。
增强扫描时胆囊壁有明显强化。但需注意,厚壁型胆囊癌与慢性胆囊炎的胆囊壁增厚有所不同,后者呈均匀性增厚。
2.胆囊腔内出现软组织块影,其基底多较宽,增强扫描时有明显的
强化,且肿块密度比肝实质低而比胆汁高。但需注意与胆囊息肉和腺瘤进行鉴别,因为胆囊息肉和腺瘤的基底部通常较窄。
3.如果胆囊癌合并胆囊炎或胆囊结石,CT影像下会有相应的征象。总的来说,胆囊癌的CT诊断标准主要是观察胆囊壁和胆囊腔内的异常变化,以及与周围组织的关系。然而,这些标准并非绝对准确,对于疑似胆囊癌的病例,通常需要进行进一步的检查,如活检等,以确认诊断。同时,CT检查也可能出现假阳性或假阴性的情况,因此医生需要结合患者的病史、临床表现和其他检查结果进行综合分析,以做出准确的诊断。
请注意:以上内容仅供参考,不能作为医学诊断、治疗依据或指导建议。请您随时关注身体状况,切勿盲目用药或治疗,如遇病情变化或感觉任何不适,建议您及时向专业人士求助,可线上咨询医生,或者去线下医疗机构就诊。
胆囊癌的CT诊断价值及鉴别诊断
者以预防为主。对于已出血的患者据出血量的大小采取输血,暂禁食,经胃管给云南白药、止血药等内科治疗,大部分患
者出血均能停止,对个别采取内科治疗无效者,可考虑行外科手术,本组有3例行外科手术治疗。3.2.4.3 肾功能的防护 重型颅脑损伤患者常引起血液的水电解质平衡紊乱与酸碱失衡,同时引起肾功能损害。部分病例进一步演变成肾功能衰竭,救治难度大,易导致死亡。在颅脑损伤治疗过程中,应密切注意肾功能,注意尿量变化及24h 出入量,尽量减少应用对肾功能有损害的药物。
3.2.5 重视实验检查
3.2.5.1 凝血异常 颅脑损伤能激活凝血系统造成所谓的
“凝血病”,包括高凝状态和伴发的纤溶亢进,影响颅脑损伤
的预后。在脑外伤患者3%~13%发生凝血病[6]。本组有
148例,占8.87%。凝血改变与颅脑损伤的预后有密切相关。
凝血改变的程度越大,预后越差。而高凝状态后的纤溶亢进则可能发生止血缺陷,使损伤的脑组织出血而形成迟发性血
肿,或在损伤区发生微血管血栓,造成邻近脑组织的继发性损害。故在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的处理过程中,应注意有无伴发凝血异常。其常用的检测指标:血浆凝血酶原时间、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凝血酶时间等。本组病例在确诊后通过输冷沉淀及新鲜血浆收到一定的效果。
3.2.5.2 血糖异常 颅脑损伤后易发生血糖变化,在文献和
临床实践中均已证实,尤其在重型损伤更易引起血糖的变化,且与颅脑损伤程度及预后密切相关[7]。血糖越高,提示脑组织损伤越重,预后越差,在治疗中应积极控制血糖。
3.2.6 继发性大面积脑梗死 重型颅脑损伤会引起继发性
胆囊癌的影像学检查表现及其鉴别
胆囊癌的影像学检查表现及其鉴别
临床与病理
胆囊癌(carcinomaofthegallbladder)70%~90%为腺癌,少数为鳞癌[1-2]。胆囊癌的发病率,女性明显大于男性,肿瘤好发于在胆囊底部或颈部,常有胆囊炎和胆结石[3,5]。80%呈浸润性生长,胆囊壁环形增厚;20%呈乳头状生长突人胆囊腔[4,6]。肿瘤增大,可占据整个胆囊,形成软组织肿块,并侵犯周围肝组织。临床上主要表现为:右上腹持续性疼痛、黄疽、消瘦、肝大和上腹部包块[5,7-8]。胆囊癌的诊断困难,易出现误诊的情况,其诊断很大程度上依赖于影像学检查、,临床上常用的影像学诊断有X线、超声、CT、MRI、检查。
影像学表现
X线检查:胆囊癌侵犯胆管,PTC出现胆管不规则狭窄、充盈缺损及胆道梗阻。动脉造影,进展期胆囊癌,可显示胆囊动脉增粗,受压移位,血管受侵不规则、狭窄,甚至闭塞。肿瘤内可见肿瘤血管和肿瘤染色。胆囊造影或逆行胰胆管造影可显示胆囊外形不规则或胆囊内充盈缺损。
超声表现:B超显示厚壁型胆囊癌囊壁常呈局限性增厚,呈结节状向腔内突起,形态不规则,囊腔透声区缩小。晚期囊壁普遍增厚,囊腔缩小呈实性化、团块状回声,内壁粗糙不规则,囊壁外壁不光整,可向周围组织浸润。慢性胆囊炎囊壁常普遍增厚,急性发作时呈“双层征”,囊内可有散在点状回声,且常伴发结石,透声差;囊壁内膜比较连续、光整,无向周围浸润的征象。近期随访无明显改变。
CT检查:胆囊大多扩张不良或缩小,也可扩大。肿瘤表现为三种类型:胆囊壁增厚型,胆囊壁呈广泛性或局限性不规则增厚,若周围粘连,则可见胆囊皱褶变形。增强扫描显示为增厚的壁强化;结节型:胆囊腔单发或多发胆囊内壁结节状或乳头状肿块,肿块基底部胆囊壁增厚,增强扫描病变明显强化;肿块型,胆囊腔全部被肿瘤所占据,囊腔消失,形成软组织肿块,与周围肝组织呈低密度或不规则密度,少数呈等密度,同时可见胆管受压、不规则狭窄和上部扩张,增强扫描肿瘤及其局部胆囊壁明显强化。CT检查若胆囊不显示,应进一步检查以排除胆囊癌。急性胆囊炎患者必要时也需做CT检查。它除可发现胆囊管或胆囊结石外,也可发现隐匿性胆囊癌,诊断主要依据:①胆囊扩大;②胆囊壁普遍性增厚,且增强扫描时可见胆囊明显强化。这两种现象对确诊缺一不可。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胆囊癌的CT影像分析及诊断价值
发表时间:2014-08-13T10:56:00.233Z 来源:《医药前沿》2014年第15期供稿作者:章莎莎
[导读] 本组术前诊断率为88.9%,仅4例术前误诊,误诊原因主要为早期胆囊癌囊壁的增厚与慢性胆囊炎囊壁的弥漫性增厚不易鉴别。章莎莎
(浙江省余姚市人民医院放射科浙江余姚 315400)
【摘要】目的对胆囊癌的CT征象加以分析,探讨CT影像学诊断的价值。方法选取我院2011年1月-2013年12月间经CT检查及手术病理证实的36例胆囊癌进行回顾性分析,对胆囊癌的CT诊断进行探讨。结论 CT在胆囊癌的诊断中占重要地位,它能发现并显示病变,明确病变侵犯范围及转移情况,对确定肿瘤术前分析,选择治疗方法有重要的指导意义,但在胆囊癌的早期诊断中存在一定的限度,应结合临床及B超检查。
【关键词】胆囊癌 CT诊断
【中图分类号】R730.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1752(2014)15-0308-02 胆囊癌是胆道系统中最常见的恶性肿瘤,好发于老年女性,其起病隐匿,临床症状主要为腹痛和黄疸,与其他胆道疾病的症状无特异性区别,随着CT在临床的广泛应用,胆囊癌的诊断准确率明显提高。本文对我院36例经手术病理证实为胆囊癌患者的CT影像表现进行回顾性分析。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11年1月-2013年12月收治的36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胆囊癌患者。其中男7例,女29例,年龄53-76岁,平均63岁;临床表现为右上腹痛,厌食、乏力,部分患者出现发热、黄疸等症状。
1.2检查方法
所有患者均采用CT平扫及三期动态增强检查,设备为GE LightSpeed16层螺旋CT机,层厚5mm,层间距5mm,检查前患者空腹8h以上,扫描前常规口服纯净水以充盈胃肠道。增强对比剂为欧乃派克85-90ml,流速2.8-3.0ml/s,并于开始注入对比剂后25-30s,60-65s和150s行动脉期、门脉期和平衡期扫描。
2. 结果
2.1直接征象:(1)厚壁型,表现为胆囊壁局限性或弥漫性不规则增厚,内壁凹凸不平,胆囊腔不规则变小,增强扫描肿瘤明显强化,本组19例,占52.7%;(2)腔内型,表现为由胆囊壁突入腔内的结节状或菜花状软组织肿块,邻近胆囊壁增厚,本组10例,占27.8%;(3)肿块型,表现为胆囊窝区不规则软组织肿块影,正常胆囊结构消失,病变与邻近肝实质分界不清,本组7例,占19.4%。
2.2间接征象:(1)直接侵犯:胆囊癌常直接侵犯邻近组织及器官,主要侵犯邻近肝组织,表现为肝脏胆囊床境界模糊,肝组织呈不规则低密度影,也可压迫和侵犯十二指肠、胃、结肠肝曲,本组9例侵犯邻近肝组织;(2)肝内转移:表现为肝内多个大小不等低密度影;(3)淋巴结转移肿大:表现为肝门部、门腔静脉间、腹主动脉旁结节状影,本组26例:(4)合并胆道梗阻,肿瘤侵犯胆囊管及肝总管或淋巴结压迫肝总管时,可出现梗阻性肝内胆管扩张,本组12例;(5)合并胆囊结石,慢性胆囊炎,本组18例。
3. 讨论
3.1胆囊癌的临床表现
胆囊癌是胆系最多见的恶性肿瘤,多见于50岁以上的女性,根据临床研究资料显示,胆囊癌的发生可和慢性胆囊炎、胆囊结石长期物理刺激有关系,临床表现无特异性,典型者可出现腹痛、胆囊窝区包块,晚期可出现黄疸、消瘦等症状;胆囊癌多起源于胆囊底部和体部,约70-90%为腺癌,其他如鳞状上皮癌、未分化癌等少见,本组34例为腺癌,占94.4%。
3.2胆囊癌的CT表现
根据不同的生长方式,胆囊癌可分为厚壁型、腔内型、肿块型,本组病例以厚壁型最多,占52.7%,CT表现为胆囊壁局限性不规则增厚,其厚度超过3mm,内壁不平。胆囊壁正常厚度约1-2mm,>3.5mm时认为异常,CT增强检查动脉期增厚的胆囊壁明显强化,门脉期及平衡期持续强化。对于早期轻、中度囊壁增厚,难以与慢性胆囊炎引起的囊壁增厚区分,术前诊断相对较难,本组4例术前误诊为慢性胆囊炎伴胆囊结石,占11.2%。腔内型表现为由胆囊壁突入腔内的结节状或菜花状软组织肿块,肿瘤形态不规则,基底较宽,应注意与胆囊息肉的鉴别,一般认为,腔内结节>1cm时高度怀疑胆囊癌,病灶直径越大,恶性可能度越高。肿块型表现为胆囊腔大部或完全消失,被实性软组织肿块替代,并多与邻近肝组织分界不清,对于肿块型胆囊癌,应对胆囊癌侵犯肝脏还是肝癌侵犯胆囊进行鉴别,一般胆囊癌合并胆管扩张的发生率高于肝癌,且胆囊癌持续强化,而肝癌强化呈“快进快出”的特点,易形成门静脉瘤栓,同时临床上甲胎蛋白(AFP)升高及肝炎、肝硬化病史也有助于二者鉴别。
胆囊癌的淋巴结转移多发生在肝门部,造成肝门部团块状淋巴结融合肿大,包绕肝门结构,也可转移到腹膜后淋巴结,表现为腹主动脉和腔静脉周围淋巴结肿大。淋巴结转移对明确肿瘤分期和和治疗方案的制定至关重要。
根据本组患者的分析,CT检查不仅对胆囊癌的诊断提供直接征象,且较全面提供肿瘤的间接征象及周围侵犯和转移情况,CT增强检查对胆囊癌的敏感性较高,本组术前诊断率为88.9%,仅4例术前误诊,误诊原因主要为早期胆囊癌囊壁的增厚与慢性胆囊炎囊壁的弥漫性增厚不易鉴别。
综上所述,CT可以显示胆囊癌的大小、形态、位置及邻近器官的侵犯及转移情况,采用薄层CT和增强扫描,更能显示胆囊癌的淋巴转移情况,对临床治疗方案的制定有重要的依据。但在对早期胆囊癌的诊断有一定限度。因此胆囊癌的诊断应密切结合临床及B超检查。参考文献
[1]李国珍.临床CT诊断学[M].北京: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1994:494-451.
[2]周康容,严福华,曾蒙苏.腹部CT诊断学[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451-454.
[3]廖茜、白人驹、孙浩然、汪俊萍、赵新.原发性胆囊癌的CT、MRI诊断价值[J].天津医药,2011,39(5),426-429.
[4]汪海涛,吴元佐.螺旋CT在胆囊癌诊断中的应用[J].临床放射学杂志,2004,23(6):493-494.
[5]唐智中.胆囊癌的CT诊断价值[J].实用放射学杂志,2004,20(3):278-2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