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年级语文下册 跳墩上的歌 1教案 湘教版

合集下载

跳墩上的歌教案设计

跳墩上的歌教案设计

跳墩上的歌优秀教案设计第一章:教学目标1.1 知识目标:让学生了解跳墩游戏的起源和发展,掌握跳墩的基本技巧和规则。

1.2 技能目标:培养学生参与跳墩游戏的兴趣,提高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节奏感。

1.3 情感目标:通过跳墩游戏,培养学生积极向上的精神风貌,增强学生的自信心和勇气。

第二章:教学重难点2.1 教学重点:跳墩游戏的基本技巧和规则的讲解与实践。

2.2 教学难点:学生对跳墩游戏技巧的掌握和团队协作的运用。

第三章:教学准备3.1 物质准备:跳墩器材、音乐播放设备、教学课件。

3.2 心理准备:营造轻松愉悦的教学氛围,让学生充分放松心情,积极参与跳墩游戏。

第四章:教学过程4.1 导入部分:通过播放跳墩游戏的视频,激发学生的兴趣,引导学生进入学习状态。

4.2 基本技巧学习:讲解跳墩的基本技巧,如跳跃姿势、落地姿势等,并进行示范。

4.3 规则讲解:阐述跳墩游戏的规则,如跳跃顺序、犯规判定等。

4.4 实践练习:学生分组进行跳墩实践,教师巡回指导,纠正动作不规范的地方。

4.5 团队协作训练:组织团队比赛,培养学生之间的默契和协作精神。

第五章:教学评价5.1 学生自评:5.2 同伴评价:让学生互相评价,互相学习,提高跳墩技巧。

5.3 教师评价:对学生的跳墩技巧和团队协作能力进行评价,给予鼓励和指导。

第六章:教学拓展6.1 组织跳墩比赛:在班级或学校内组织跳墩比赛,提高学生的竞技水平。

6.2 邀请专业人士讲座:邀请跳墩游戏的专家或优秀选手进行讲座,分享经验和技巧。

6.3 制作跳墩文化墙:让学生收集跳墩相关的图片、文字等资料,制作成文化墙,展示跳墩的魅力。

第七章:教学反思7.1 教学效果:7.2 学生反馈:听取学生的意见和建议,不断改进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

7.3 教学计划调整:根据学生的学习进度和兴趣,调整后续的教学计划。

第八章:教学资源8.1 网络资源:收集与跳墩相关的视频、文章等网络资源,方便学生课后学习。

《跳墩上的歌》教学设计

《跳墩上的歌》教学设计

5 。

《跳墩上的歌》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认识本课16个生字,其中会写“朝、映、踏、涨、更、深、渡、船”8个生字。

2、明白“跳礅上的歌”是什么意思,理解课文内容。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4、感受同学之间团结友爱和老师默默奉献的精神。

过程与方法:激发兴趣,导入情境,从“快乐”引申帮助理解课文,通过分析、比较进行思想教育。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互相帮助、关爱他人的优秀品质。

教学重难点: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领悟“跳礅上的歌”的含义。

2.体会课文最后一句话的含义。

背诵课文教学准备:生字卡片、课文挂图或多媒体课件。

教学课时:第二课时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揭示课题有一群农村小朋友,他们每天上学、放学都要经过一条小河。

小河上没有桥,经过这条河只得踏着河里的条石排成的跳墩儿。

今天我们和小作者一起来看看,他所说的跳墩上的歌,是怎样的一支歌。

(板书:跳墩上的歌)二、自由读课文,熟悉课文内容1、跳墩上的歌到底是一首什么歌?请同学们自读课文,完成填空。

教师出示课件:()跳墩上的歌是一支()的歌()2、学生回答,教师板书:(快乐)跳墩上的歌是一支(友爱)的歌(赞美)三、品读课文,突出重点学习第一自然段。

1、指名读第一段,说说跳墩在哪里?小溪在哪里?2、教师范读。

注意抓“浅浅的、悄悄流淌、青青的、黑色的琴键”等领悟“跳墩”给孩子们留下的美好记忆。

3、请找出这段的比喻句读读,为什么把青石条比喻成琴键?(青条石在形状和颜色上和琴键很相似,这样能够让我们很容易明白跳墩的样子。

)4、指名用“……像……”说话。

5、学生有感情朗读第一自然段.(二)结合板书提问:为什么每一段跳墩上的歌不一样?请同学们默读课文,然后和小组同学讨论。

1、学生分组讨论。

2、汇报讨论情况,教师点拨。

学习第二自然段1跳墩像琴键,谁弹琴?唱着什么歌?为什么是快乐的歌?(因为小朋友很高兴很快乐)为什么小朋友很快乐?(他们要去上学校、学知识)2指名读,评议。

湘教版二年级下册语文《5跳礅上的歌》教案

湘教版二年级下册语文《5跳礅上的歌》教案

1.出示卡片。

dūn jiàn cóng hún zhuó xuán wō
礅键淙浑浊旋涡
2.用上面的拼音辨析它们的读音。

3.小组读、男女生竞赛读、“开火车”读、指名读。

五、自由读课文,熟悉课文。

指名说说: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六、达标拓展
识字加油站。

例:云+ 力=( 动 ) (运动) 日+( )=( ) ( )
纟+ ( )=( ) ( ) 阝+( )=( ) ( ) 亻
+( )=( )( ) 礻+ ( )=( ) ( )
第二课时
一、复习引入
1.指名学生上黑板听写生字,其他同学在下面写。

2.请学生分别说出“朝”“深”的不同读音。

3.学生互助纠错,老师重点指导易错字。

二、导入新课,理解内容
1.自由读课文,读准字音。

2.揭题导入:“跳礅”是什么?
学生说后,老师解说。

(课件出示跳礅)
3、指名读,其他同学填写下面的空白。

溪水淙淙,唱着一支()的歌。

笑声、水声融在一起,唱着一支()的歌。

溪水哗哗,唱着一支()的歌。

三、针对重点,学生质疑
为什么说“溪水淙淙,唱着一支快乐的歌”?
1、小组讨论。

2、指名回答。

3、小结:这是把小溪当人来写,把它流动的声音比作歌儿,这样写衬托了孩子们轻松愉快的心情。

4、第4自然段中的“唱着一支赞美的歌”又怎么理解?
(课件出示句子:老师保护学生安全过河,体现了老师对学生无限的爱,河水的声音好像是在赞美老师崇高的奉献精神,所以说是:“唱着一支赞美的。

湘教版小学一年级下册语文《跳礅上的歌》教案

湘教版小学一年级下册语文《跳礅上的歌》教案

湘教版小学一年级下册语文《跳礅上的歌》教案教学目标1.让学生正确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大意。

2.培养学生观察图片,大胆想象的能力。

3.教育学生爱护大自然,保护环境。

教学重点1.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大意。

2.学习生字词。

教学难点1.理解课文中的比喻句。

2.培养学生观察图片,大胆想象的能力。

教学准备1.课文课件2.生字词卡片3.图片教学过程一、导入1.引导学生观察教室里的图片,提问:你们看到了什么?二、学习课文1.教师带领学生朗读课文,注意指导学生正确朗读,理解课文大2.学生自读课文,边读边圈出生字词,教师指导学生认读生字词。

3.教师提问:课文中的小动物们为什么要在跳礅上唱歌?三、学习生字词1.教师出示生字词卡片,学生跟读。

2.教师讲解生字词的意思,学生理解并记忆。

3.学生练习书写生字词。

四、深入理解课文1.教师提问:课文中的比喻句是什么?它们分别比喻了什么?3.教师提问:你们能用自己的话来形容一下小动物们的歌声吗?五、观察图片,大胆想象1.教师出示图片,学生观察并描述图片中的内容。

2.教师提问:你们觉得小动物们在跳礅上唱歌的场景是怎样的?1.教师引导学生回顾课文内容,提问:你们学到了什么?七、课后作业1.家庭作业:熟读课文,巩固生字词。

2.课堂作业:完成课后练习题。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学习《跳礅上的歌》,让学生感受到了大自然的美好,培养了学生观察图片,大胆想象的能力。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注重引导学生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大意,认读生字词,达到了教学目标。

但在课堂小结环节,学生的参与度不高,今后需加强对学生的引导和鼓重难点补充:一、教学重点补充1.在朗读课文时,教师可以设计一些角色扮演的活动,让学生模拟课文中的小动物们唱歌的情景,增强学生的参与感和体验感。

对话示例:师:同学们,你们想不想变成小动物,在跳礅上唱歌呢?生:想!师:好,那我们就来模拟一下小动物们唱歌的样子吧,谁愿意来试试?2.学习生字词时,教师可以通过游戏化的方式,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记忆和书写生字词。

跳墩上的歌教案设计

跳墩上的歌教案设计

跳墩上的歌优秀教案设计第一章:课程导入1.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并感受跳墩音乐的魅力。

引导学生参与跳墩音乐活动,培养学生的音乐兴趣。

通过对跳墩音乐的欣赏和学习,提高学生的音乐审美能力。

1.2 教学内容介绍跳墩音乐的历史背景和发展。

分析跳墩音乐的特点和风格。

欣赏和学唱一首具有代表性的跳墩歌曲。

1.3 教学方法采用讲解法,向学生介绍跳墩音乐的基本知识。

采用示范法,让学生聆听和模仿跳墩音乐的特色。

采用分组讨论法,让学生交流对跳墩音乐的感受和理解。

第二章:跳墩音乐的特点与风格2.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跳墩音乐的特点,如节奏、旋律、歌词等。

引导学生理解跳墩音乐所表达的情感和主题。

培养学生的音乐欣赏能力和表达能力。

2.2 教学内容分析跳墩音乐的节奏特点,如重复、变化等。

探讨跳墩音乐的旋律特点,如升降、跳跃等。

研究跳墩歌词的主题和情感表达,如爱情、劳动、自然等。

2.3 教学方法采用对比法,让学生聆听不同跳墩歌曲的节奏和旋律。

采用小组讨论法,让学生分析并分享对跳墩歌词主题的理解。

采用实践活动法,让学生通过模仿和创作,表达对跳墩音乐的感受。

第三章:跳墩音乐的演奏技巧3.1 教学目标让学生掌握跳墩音乐的基本演奏技巧。

培养学生对跳墩乐器的熟悉度和操作能力。

提高学生的音乐表现力和创造力。

3.2 教学内容介绍跳墩常见乐器的特点和演奏方法,如手鼓、笛子等。

学习跳墩音乐的基本演奏技巧,如击打、吹奏等。

探索跳墩音乐中的即兴演奏和创作。

3.3 教学方法采用示范法,让学生观看并模仿跳墩乐器的演奏。

采用练习法,让学生分组练习跳墩乐器的演奏技巧。

采用小组合作法,让学生共同创作和演奏一段跳墩音乐。

第四章:跳墩音乐与文化4.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跳墩音乐与文化之间的关系。

引导学生理解跳墩音乐在不同文化背景下的意义和影响。

培养学生的文化意识和跨文化交流能力。

4.2 教学内容探讨跳墩音乐在不同地区的文化传统和习俗。

分析跳墩音乐在不同文化背景下的表达方式和主题。

推荐精品语文湘教版小学二年级下册《跳礅上的歌》优质课教案第1课时

推荐精品语文湘教版小学二年级下册《跳礅上的歌》优质课教案第1课时

《跳礅上的歌》教案教学目标1.认识17个生字,其中会写“朝、映、踏、涨、更、深、渡、船”8个字。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体会师生之间团结互助的深厚情谊。

教学重点掌握生字的音、形、义,背诵课文。

教学难点体会结尾句的含义,懂得“跳墩上的歌”指的是什么?教学方法想象教学法、情景教学法、圈点勾画法。

课前准备教师:搜集资料,制作课件。

学生:依据学案进行预习。

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一、导课1.播放手机精彩的导学作业。

2.提问导入,揭示课题(1)同学们,你们见过跳礅吗?知道什么是跳礅吗?出示图片:(2)在农村,小河上没有桥,人们在河中铺上条石。

过河时,踏着条石过河,这些条石又叫跳礅。

今天,我们学习《跳墩上的歌》。

板书:《跳墩上的歌》二、新课(一)初读课文,解决生字1.教师示范朗读课文,学生画记生字词。

2.学生自由读课文。

①一读课文,借助拼音和字典认记生字。

②二读课文,做到不丢字、不添字,不唱读。

3.学生自读课文,不认识的字画出来,同桌可以一起想办法解决。

课件出示:朝映踏涨更深渡船齐读、领读、指名读、开火车读。

4.卡片检查识字(1)师:现在,有一些生字宝宝从文中跑出来,你如果认识它,就站起来和它打个招呼,并且把你识字的好办法说出来我们一起分享好吗?学生去拼音认字。

开展“我会认、我会记”活动,让学生说说是如何记住这些字的字形的。

学生抢着回答,老师有意识地指名回答,提到的学生都分散到各小组,以便于小组之间的评比。

读得好的被评为“识字大王”,把他的名字写在黑板上。

(2)师:谁来扮演生字宝宝,做自我介绍?(侧重于笔顺、笔画)根据学生自己的理解进行交流,其余的小朋友可以做补充,与身边的生活结合加深对生字的理解。

(3)谁来送生字宝宝回家寻找它的小伙伴呢?师:生字宝宝玩得可开心啦,现在它们要回家,你们能把它们送回去,它们一定会感激你的。

课件出示:朝阳映照踏着水涨更深渡船跳礅琴键淙淙浑浊漩涡哗哗小组之间读出这些词语,先领读、再齐读,然后个别读,进行评比。

春湘教版语文二下《跳礅上的歌》word教学设计

春湘教版语文二下《跳礅上的歌》word教学设计

5、跳蹲上的歌一、提问导入,揭示课题。

1、同学们你们有谁见过跳礅吗?知道什么事跳礅吗?哦,没见过是吧,没关系,今天这节课来学习《跳蹲上的歌》。

学完后,你们就知道了。

2、板书课题,齐读课题。

(板书课题时适当讲一下“礅”的写法)3、质疑:读了课题后,你有什么问题想知道吗?(生甲:我想知道跳礅是什么样的?生乙:我想知道有谁过跳礅?生丙:我想知道跳蹲上的歌是什么歌......)过渡语:你们可真是一群爱动脑筋的好孩子呀!那就让我们带着这些问题在书本上寻找答案吧!个翻开书29页。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内容(一)、听录音范读课文,学生画记生字和自然段序号。

(二)、出示自读要求,学生自由读课文。

1、借助拼音自由读课文,做到不加字、不掉字。

2、想想你读懂了什么?(三)、指名汇报读后所得。

三、细读课文,理解内容(一)、学习第一自然段(课件出示)1、全班齐读第一段。

(要求:声音洪亮、整齐流利、不唱读)2、你从这段里你明白了什么?(指名汇报)3、这里是把什么比作什么?(课件相机出示琴键和跳礅图,引导学生从颜色和形状上进行比较)4、谁能用“像”来说一句话吗?出示练习:————像——————。

过渡语:跳礅像一排琴键,那它弹出了什么样的歌曲呢?请同学们往下看书。

(二)、学习第二自然段1、请第一小组的同学读第二自然段。

其余的同学认真听,看看他们读得怎么样。

2思考:这段里写的是什么天气?我们是怎样过小溪的?(抓住一个动词)结果怎样?3、指名回答,师相机板书;晴天、跳、快乐的歌4、这里的“快乐”指的是谁的快乐呢?(引导学生明白是小朋友的快乐)5,、有感情的朗读这一段,读出你的快乐之情吧!6小结刚才的学法,(课件出示出来)。

让我们用刚才的学法,分小组学习3、4自然段。

(三)、学习三自然段1、请女同学读第三自然段。

2、这个段里写的是什么天气过小溪?(雨天)大哥哥大姐姐们看见溪水涨了,他们是怎么做的?又会说些什么呢?(可能会说:水涨了,小弟弟小妹妹们过小溪多危险啊,我们帮帮他们吧!)我们是怎样过小溪的?(板书:蹚)我们过了小溪,又会说些什么呢?(会说:谢谢你们,大哥哥大姐姐)那我们从这里体会到了什么?(团结友爱)3、小溪这时唱的是一支怎样的歌?(全班齐答:友爱的歌。

跳蹲上的歌教学设计

跳蹲上的歌教学设计

5《跳礅上的歌》教学设计教学要求: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2、理解课文内容,明白“跳墩上的歌”是什么意思。

3、体会师生之间团结互助的深厚情谊。

培养学生互相帮助、关爱他人的优秀品质。

教学重点: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2、领悟“跳礅上的歌”的含义。

教学难点:体会文中结尾句的含义。

教学过程:一、图片导入新课1、课件出示课文插图,指导看图:你看到了谁?他们去干什么?在路上遇到了一条小溪,他们是怎样过去的?我们把小溪里这些条形的石头叫什么呢?相机板书:跳礅2、学习生字“礅”。

3、师述:有一群农村小朋友,他们每天上学、放学都要经过一条小溪,小溪上没有桥,要过这条小溪得踏着河里的条石排成的跳礅儿。

他们这在一个个跳蹲上演奏了一支支不同的歌。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课文《跳礅上的歌》,把课题补充完整。

4、齐读课题二、自读课文,整体感知1、课件出示自学提示: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想一想:(1)课文中是怎样描写跳礅的?找出有关句子画上“~”。

()(2)跳礅上的歌是一支什么样的歌?用“—”画出来。

2、学生自学。

三、交流汇报1、学生汇报思考题一,相机学习第一自然段(1)齐读第一自然段,说说这个自然段有几句话?哪句话具体写了跳礅的样子?(2)学习第二句:这是个什么句子?把什么比作什么?课件展示“琴键”和“跳礅”让学生进行比较,找出它们的相似之处。

感情朗读这一句并仿说比喻句。

2、学生汇报思考题二,师根据学生的回答,相机板书:快乐的歌、友爱的歌、赞美的歌。

3、过渡:这三支歌都是在什么时候唱出来的?那为什么跳礅上每段歌又不一样呢?接下来我再来学习二至四自然段。

四、分组学习二至四自然段1、请同学们默读课文,然后和小组同学讨论:小朋友们什么时候过小溪?怎样过小溪的?你从中体会到什么?2、学生分组活动3、汇报讨论情况,教师相机点拨。

第二段(出示图片:小学生微笑着踏着跳墩上学)①指名读②教师示范读,注意突出“踏着、跳过、走向、快乐”等词语,找出这段中表示动作的词,你能找出来吗?从这个踏你能体会出小朋友们当时怎样的心情?让学生体会到上学时的轻松愉快的心情。

小学语文湘教版二年级下册第五单元《跳礅上的歌》优质课公开课课件获奖课件比赛观摩课课件B009

小学语文湘教版二年级下册第五单元《跳礅上的歌》优质课公开课课件获奖课件比赛观摩课课件B009
小学语文湘教版二年级下册第五单元 《跳礅上的歌》优质课公开课 课件获奖课件比赛观摩课课件
类型:省级获奖课件
第11课 跳礅上的歌
导学入习 目标
跳赶礅海上的歌
导入 跳礅上的歌
导学入习 目标
跳赶礅海上的歌
板学书习 课目题标
跳赶礅海上的歌
跳礅上的歌
复习 检查
跳礅上的歌
gē qín chàng
歌声 琴 声 唱歌
学习 课文
跳礅上的歌
水更深的时候,老师好像一艘渡船, 一次次背着我们,踏着水下的跳礅,一步 一个旋涡,渡过小溪。溪水哗哗,唱着一 支赞美的歌。
学习 课文
跳礅上的歌
快乐的歌 跳礅上的歌 友爱的歌
赞美的歌
学习 课文
跳礅上的歌
水更深的时候,老师好像 一艘渡船,一次次背着我们, 踏着水下的跳礅,一步一个旋 涡,渡过小溪。溪水哗哗,唱 着一支赞美的歌。
巩固 练习
跳礅上的歌
识记词语
夏天
琴键
姐姐 唱歌
上涨 更深
栏杆 映照 动听 赞美 淙淙 哗哗
巩固 练习
跳礅上的歌

(唱歌)(歌声)(歌唱)

(夏天)(夏日)(夏季)
巩固 练习
跳礅上的歌
跳礅上的歌是一支
快乐的歌 。 友爱的歌 。 赞美的歌 。
拓展 延伸
跳礅上的歌
通读全文,整体感悟
课文记叙的是老师、大同学帮助、保护 小同学过河的故事。赞美了大同学关爱小 同学、老师关心热爱学生。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条长长的栏杆,让我们扶着,蹚过小溪。 笑声、水声融在一起,唱着一支友爱的歌。
大哥哥和大姐姐看 到水涨了,他们是怎 样说的?怎么做的?

二年级语文下册 跳蹲上的歌教案 湘

二年级语文下册 跳蹲上的歌教案 湘
五、自由读课文,熟悉课文。
第二课时
课时目标
1.熟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明白“跳礅上的歌”是什么意思。
2.培养学生互相帮助,关爱他人的品质。
一、检查生字,复习巩固
1.指名学生上黑板听写生字,其他同学在下面写。
2.请学生分别说出“朝”“深”的不同读音。
3.学生互助纠错,老师重点指导易错字。
二、导入新课,理解内容。
1.自由读课文,读准字音。
2.揭题导入:“跳礅”是什么?
3.根据课文内容想象:
过跳礅的时候,大哥哥、大姐姐(或老师)会有什么表现?他们会说些什么?趟过小溪后,我们是什么心情?会怎样表示感谢……
4.自学最后两个自然段,再与第2自然段比较,说说有什么不同。引导学生在比较中体会:虽然时间、天气不同,过跳礅的方式不同,但师生之间团结互助的情谊始终不变。
1.正确读、写本课生字,背诵课文,领悟“跳礅上的歌”的含义。
2.体会最后一句的含义。
教学准备:
生字卡片、课文挂图或多媒体课件。
教学安排:三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课时目标:
1.读准生字,记住字形。
2.初步熟悉课文内容。
一、揭示课题,启发谈话
有一群农村小朋友,他们每天上学、放学都要经过一条小河。小河上没有桥,要过这条小河只得踏着河里的条石排成的跳礅儿。晴天过河还好说,阴雨天过河麻烦就大了!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课文《跳礅上的歌》,看看这些农村小朋友是怎么过河的。
在再
1.你现( )还好吗?
2.( )见了,朋友们。
三、给多音字注音并组词。
朝{涨{
四、照样子填空。
例:一( )小溪一( )跳礅一( )黑色的琴键
一( )渡船一( )赞美的歌一( )有趣的故事

跳墩上的歌教案设计

跳墩上的歌教案设计

跳墩上的歌优秀教案设计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正确演唱歌曲《跳墩上的歌》。

(2)能够理解歌曲的主题和情感,并用适当的声音、表情、动作表现出来。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聆听、演唱、演奏等方式,感受和体验歌曲的风格特点。

(2)运用集体合作、分组讨论等方法,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创造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对民族音乐的热爱和传承意识。

(2)培养学生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增强集体荣誉感。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学会演唱歌曲《跳墩上的歌》。

(2)理解歌曲的主题和情感,并用适当的声音、表情、动作表现出来。

2. 教学难点:(1)歌曲中的一些特殊音准和节奏。

(2)如何运用声音、表情、动作表现歌曲的情感。

三、教学准备1. 教学材料:(1)教材:《跳墩上的歌》乐谱。

(2)音响设备:录音机、音响、音乐CD。

2. 教学环境:(1)宽敞的教室,有利于学生活动。

四、教学过程1. 导入:(1)教师播放歌曲《跳墩上的歌》录音,让学生初步感受歌曲的风格特点。

(2)引导学生谈论对歌曲的初步印象,激发学习兴趣。

2. 教授:(1)教师讲解歌曲的背景、主题和情感,帮助学生深入理解歌曲。

(2)教授歌曲的旋律、节奏、歌词,指导学生正确演唱。

3. 练习:(1)学生跟随教师一起练习演唱歌曲,注意纠正音准和节奏方面的错误。

(2)分组讨论,让学生探讨如何运用声音、表情、动作表现歌曲的情感。

4. 展示:(1)每组选出一名代表,进行演唱展示。

(2)教师点评,给予鼓励和指导。

五、教学反思1. 教师要关注学生的学习反馈,及时调整教学方法和节奏,确保教学效果。

2. 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创造力,提高他们的音乐素养。

3. 关注学生的情感态度,培养他们对民族音乐的热爱和传承意识。

六、教学拓展1. 对比教学:(1)教师分别播放《跳墩上的歌》和其他民族风格的歌曲,让学生进行对比欣赏。

(2)引导学生讨论:这些歌曲有哪些相同点和不同点?它们分别代表了哪些民族的文化特色?2. 民族风情体验:(1)教师介绍跳墩这一民族乐器,让学生了解其特点和演奏方法。

简单易懂的《跳礅上的歌》教学教案解析

简单易懂的《跳礅上的歌》教学教案解析

本文将为大家介绍一种简单易懂的《跳礅上的歌》教学教案解析。

本教学教案适合初学者,可以通过本教学教案学习并掌握这首歌曲的跳礅动作和节奏感。

教学目标:1.掌握歌曲的基本节奏感;2.掌握跳礅动作的基本方法和要领;3.了解跳礅这种动作的起源和文化背景。

教学重点:1.跳礅动作的基本方法和要领;2.歌曲的基本节奏感。

教学难点:1.如何正确掌握跳礅动作的节奏感;2.如何有效地融合跳礅动作和歌曲的节奏感。

教学准备:1.《跳礅上的歌》的音乐录音或者视频;2.一只跳礅。

教学步骤及方法:第一步:了解跳礅的起源和文化背景1.1 介绍跳礅的起源和历史由来。

跳礅起源于中国明朝时期,起初是一种娱乐活动,后来发展成为了歌舞表演的一部分。

据历史记载,跳礅曾经是儒家思想的体现,在礅上跳舞能够帮助人们减轻压力,放松身心,增进健康。

1.2 给学生展示跳礅的演出视频。

在介绍完跳礅的历史和文化背景之后,给学生放一段跳礅的演出视频。

让学生感受一下这种充满节奏感的跳舞形式。

第二步:学习歌曲的基本节奏感2.1 引入歌曲并播放。

放一段《跳礅上的歌》的音乐录音或者视频让学生先熟悉一下歌曲的基本节奏。

2.2 教授歌曲的基本节奏感。

通过唱、跟、打、拍的方式教授歌曲的基本节奏感。

学生可以先跟着老师一起唱一遍歌曲,再模仿老师的动作打拍子,学生可以自己尝试跟着节奏摇摆身体。

第三步:学习跳礅动作的基本方法和要领3.1 介绍跳礅的基本动作。

跳礅的基本动作有两个,分别是上礅和翻礅。

上礅是指跳上跳礅,翻礅则是指在跳上礅的基础上,进行一些翻腾、侧身等腾挪动作。

3.2 教授跳礅动作的基本方法和要领。

老师可以利用一只跳礅进行教学。

要求学生穿上跳舞鞋,站在跳礅前,将脚掌向内侧收紧,保持平衡,并轻轻跳上跳礅。

跳上礅后,身体要保持挺直,并注意保持平衡。

上礅跳完后,可以加上一些跳舞动作,例如旋转、侧身等等。

要求学生用双手扶住跳礅边缘,轻轻跳下礅。

第四步:融合跳礅动作和歌曲的节奏感4.1 融合跳礅动作和歌曲的节奏感。

《跳礅上的歌》课件1-优质公开课-湘教二下精品

《跳礅上的歌》课件1-优质公开课-湘教二下精品

不管春夏秋冬,不管阴晴雨雪,我 们踏着跳礅,走向学校,在动听的歌声
中,一天天长大。
课文理解
课文讲述跳礅上的歌,描写了 上学路上自己的努力和哥哥姐姐、
老师的帮助。表达了求学路上克服
困难的勇气和对师长的感恩与赞美。
问题探究
1、第一段说什么像黑色的琴 键?
2、为什么跳礅和大家躲猫猫?
3、水更深的时候,大家怎么过去小
雨天,溪水涨了。跳礅躲在浑浊的
水下,和我们藏猫猫。
大哥哥、大姐姐们,手拉着手,站 在看不见的跳礅上,排成一条长长的栏
杆,让我们扶着,蹚过小溪,笑声、水
声交织在一起,唱成一支友爱的歌。
水更深的时,老师好像一艘渡船,
一次次背着我们,踏着水下的跳礅,一 步一个漩涡,渡过小溪。溪水哗哗,唱
成一支赞美的歌。
跳礅上的歌
你会认吗?
上学 山脚 小溪
悄悄
朝阳
琴键
上学的路上,有一条浅浅的小溪, 在山脚下悄悄流淌。小溪里,青青的条 石,排成一行跳礅,像一排黑色的琴键。
上学路
乡间小道
悬崖上 的上学路
栈道上的 求学路
绳索上的 求学路
晴天,朝阳映照着小溪。我们踏着
跳礅,跳过小溪,走向学校。溪水淙淙,
唱着一支快乐的歌。
溪?

湘教版小学一年级下册语文《跳礅上的歌》教案

湘教版小学一年级下册语文《跳礅上的歌》教案

湘教版小学一年级下册语文《跳礅上的歌》教案一、教学目标1.能够听懂、朗读本课文;2.能够用自己的语言讲述故事情节;3.能够根据课文内容回答问题;4.了解“跳礅上的歌”在民间的传统。

二、教学重点1.听懂、朗读本课文;2.能够用自己的语言讲述故事情节。

三、教学准备1.黑板、粉笔;2.课本及复合材料。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教师口播朗读文言文《礅礅而鸣,昊天不吊,《诗经·圣人之峻》。

2. 自主探究1.教师播放音频,全班听读课文;2.学生自主阅读课文,并用自己的语言讲述故事情节;3.学生回答教师提问。

提问:•故事中发生了什么事情?•小兔子和小猴子为什么会赛跑?3. 合作探究1.以小组为单位,分角色朗读课文;2.小组内进行交流,比较各自的朗读效果,并讨论如何改进。

4. 自主探究1.拿出复合材料,绘制“跳礅上的歌”及其相关历史文化的图表;2.个人或小组研究图表,发现有关“跳礅上的歌”的信息并用彩笔圈出。

5. 总结教师带领学生集体讨论“跳礅上的歌”在民间传统中所扮演的角色。

提问:•“跳礅上的歌”在民间传统中有什么意义?•我们从本课文中学到了什么?6. 实践输出1.设计角色扮演活动:将小组分为兔群和猴群,每个组选出一名代表,在教室或校园内展开赛跑活动;2.后续补充:将跳礅上的歌作为课外阅读,让学生自主完成报告或者进行讨论。

五、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自主探究”、“合作学习”等方式,让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积极性。

同时,通过“欣赏、讨论、设计活动”等方式,让学生体验到教材中的文化与历史遗产的深度,提高了学生的文化自信和文化意识。

湘教版二年级下册跳墩上的歌课件

湘教版二年级下册跳墩上的歌课件
湘教版二年级下册跳墩上的歌课件
学习目标
1.认识本课16个生字,会写8个, 会认8个生字。
2.明白“跳礅上的歌”是什么意 思,理解课文内容。
读一读
dūn jiàn cóng hún
礅 键淙 浑
zhuó xuán wō
浊 旋涡
阅读思考
“跳礅”是什么?
阅读思考
根据课文内容想象:
过跳礅的时候,大哥哥、大姐姐(或老 师)会有什么表现?他们会说些什么? 趟过小溪后,我们是什么心情?会怎样 表示感谢……
三、给多音字注音并组词。 朝 涨
四、照样子填空。
例:一( 条 )小溪 一( )跳礅 一( )黑色的琴键 一( )渡船 一( )赞美的歌 一( )有趣的故事
练一练
一、识字加油站。
例:云+ 力=( ) ( ) 日 +( )=( ) ( ) 纟+ ( )=( ) ( ) 阝+( )=( ) ( ) 亻 +( )=( )( ) 礻+ ( )=( ) ( )
二、选字填空。
深升 1.太阳慢慢( )起来了。 2.小河的水真( )啊!
在再 1
相关主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跳墩上的歌
教学要求
1.认识17个生字,其中会写“朝、映、踏、涨、更、深、渡、船”8个字。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体会师生之间团结互助的深厚情谊。

教学重点、难点
1.重点:掌握生字的音、形、义,背诵课文。

2.难点:体会结尾句的含义,懂得“跳墩上的歌”指的是什么?
教学准备
生字卡、多媒体课件。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提问导入,揭示课题
1.同学们,你们见过跳墩吗?知道什么是跳墩吗?
2.在农村,小河上没有桥,人们在河中铺上条石。

过河时,踏着条石过河,这些条石又叫跳墩。

今天,我们学习《跳墩上的歌》。

(师板书:跳墩上的歌)
二、初读课文,解决生字
1.教师示范朗读课文,学生画记生字词。

2.学生自由读课文。

①一读课文,借助拼音和字典认记生字。

②二读课文,做到不丢字、不添字,不唱读。

③三读课文,想一想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情?
三、检查自学情况:
1.指名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引导学生读准生字字音,交流自己识记生字的方法,教师对易出错的字进行重点指导。

①读准字音
★翘舌音:朝、涨、浊、筑
★后鼻音:映、涨、更、淙、
★多音字:
zhāo (朝阳 ) zhǎnɡ (涨水)
朝涨
cháo (朝鲜 ) zhànɡ(发涨)
②重点指导字形
渡:注意右边“廿”的笔顺
更:先写“一”,再写“曰”,最后写撇和捺。

3.指名逐段读课文,读后学生评议。

4.说说这篇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学生回答后,教师小结:课文记叙了不管在什么样的天气里,孩子们经过跳墩都能得到大哥哥、大姐姐和老师的帮助。

四、自由读课文,熟悉课文内容。

第二课时
一、质疑,导入新课
1.跳墩上的歌到底是一首什么歌?请同学们自读课文,完成填空。

教师出示课件:。

跳墩上的歌是一支。

2.学生回答,教师出示正确答案
快乐的歌。

跳墩上的歌是一支友爱的歌。

赞美的歌。

二、再读课文,解决重点
1.为什么每一段跳墩上的歌不一样?请同学们默读课文,然后和小组同学讨论。

2.学生分组活动
3.汇报讨论情况,教师相机点拨
★第二段(出示图片:小学生微笑着踏着跳墩上学)
①指名读
②教师示范读,注意突出“踏着、跳过、走向、快乐”等词语,让学生体会到上学时的轻松愉快的心情。

③学生练习读
★第三段:(出示大哥哥、大姐姐牵手围成栏杆的图片)
①指名读
②大哥哥和大姐姐看到水涨了,怎样说的?怎么做的?
过了小溪,孩子们会说什么?
我们从中体会到什么?
③学生有感情地练读第三段
★第四段:(出示老师背学生的图片)
①自由读
②你从第四段中感受到了什么?
③全班齐读
4.练习背诵2——4段
三、默读课文,突破难点
1.默读第五段,思考哥哥、姐姐和老师帮助孩子们时会遇到什么困难?他们是怎样克服困难的?
2.“不管春夏秋冬、不论阴晴雨雪”是什么意思?
3.跳墩上的歌到底是什么歌?
学生回答后教师点拨:跳墩上的歌,不仅是孩子们路过跳墩时唱的欢歌,更是师生团结互助的赞歌。

4.学习了课文,你感受到了什么?
教师点拨:课文记叙老师、大同学帮助、保护小同学过河的故事,赞美同学之间的互相关心和老师对学生的爱护。

四、朗读成诵
1.小组比赛读
2.交流背诵经验
3.同桌互背
板书设计
快乐的歌
跳墩上的歌友爱的歌
赞美的歌。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