畜牧兽医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畜牧兽医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畜牧兽医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畜牧兽医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一、招生对象和修业年限(一)招生对象:高中毕业生(二)修业年限:三年(全日制)二、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掌握畜禽饲养管理、疾病防治、畜牧兽医企业经营管理基本理论和畜禽饲养、繁育、饲料分析、动物疫病诊疗实用技术,具有组织生产和经营管理能力,能在畜禽养殖、饲料加工企业、动物疫病控制中心、畜牧兽医技术推广服务部门、特种动物饲养、饲料兽药营销、动物检疫和食品卫生检验单位从事技术、推广、管理工作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
三、培养方向(一)职业范围:毕业生可在畜禽养殖、饲料加工企业、动物疫病控制中心、畜牧兽医技术推广服务部门、特种动物饲养、饲料兽药营销、动物检疫和食品卫生检验单位从事技术、推广、管理工作。
(二)专业面向的岗位(群):各级畜牧兽医技术推广服务部门、养殖场、饲料兽药企业等从事饲养管理、繁育改良、疾病诊断、疫病防治及饲料检化验和管理工作。
也可以在饲料兽药营销部门、宠物医院、畜牧兽医站等与专业有关单位工作,也可独立创业。
四、培养规格(一)专业知识1.具有与职业能力相适应的基础文化知识。
2.掌握本专业必备的基础理论知识。
3.具有计算机应用基础知识,达到全国计算机等级一级测试水平。
4.具有较高的英语水平。
5.掌握动物体正常解剖结构及生理、生化功能,掌握病理剖检知识。
6.掌握致病因素、疾病发生、发展和转归的规律。
7.掌握常见畜禽的饲养管理、饲料配制、兽药生产的基本知识。
1(二)专业能力1.能熟练使用计算机,具有基本使用英语交流、学习的能力。
2.具有动物病理剖检、微生物检验及饲料配制的技能。
3.具有动物卫生防疫的基本能力。
4.具有动物常见疾病预防、诊断和治疗能力。
5.具有畜禽饲养管理、环境控制的能力。
6.具有饲料、兽药营销及中小型畜牧兽医企业生产组织的能力。
(三)专业素质1.具有良好的思想品质和法制观念,能自觉遵守社会公德。
2.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和团结协作的精神,敬业爱岗。
畜牧兽医专业人才需求现状及其培养对策
汇报人: 日期:
contents
目录
• 畜牧兽医专业人才需求现状 • 畜牧兽医专业人才培养现状 • 畜牧兽医专业人才培养对策 • 畜牧兽医专业人才培养的未来展望
01
畜牧兽医专业人才需求现状
人才需求概述
畜牧兽医专业人才需求受政策、经济、社会和科技等多种因素影响,近年来呈现 持续增长态势。
通识教育模式
强调综合素质的培养,拓宽学生的知识面,提升其文化素养和综合 能力。
产学研合作教育模式
通过学校与产业界的合作,将教学与生产实践、科研相结合,培养 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
培养方案与课程设置
培养方案
根据行业需求和学校定位,制定针对不同层次和类型的人才培养方案,包括目 标、要求、课程设置等。
04
饲料和兽药企业:从事技术推广、销售等 工作。
科研机构:从事畜牧兽医方面的研究、开 发等工作。
05
06
政府部门:如农业农村局、畜牧局等,从 事畜牧兽医行政管理工作。
人才需求趋势
随着畜牧业的快速发展和转型升级, 未来畜牧兽医专业人才需求将呈现以 下趋势
技能要求提高:随着食品安全问题的 日益凸显和消费者对高品质畜产品的 需求增加,畜牧兽医专业人才的技能 要求也将不断提高。
推行产学研结合模式
加强产学研合作
01
与产业界、科研机构等合作,共同推进人才培养、科研开发、
技术服务等工作,实现资源共享和优势互补。
推广应用技术
02
鼓励和支持教师将科研成果转化为教学应用,培养学生的实践
能力和创新意识。
拓展国际合作
03
加强与国际知名高校、研究机构的交流与合作,拓展学生的国
畜牧兽医培训计划方案
畜牧兽医培训计划方案一、培训目标本培训计划的主要目标是提高畜牧兽医人员的专业水平,加强他们的实践能力,提升养殖业的整体水平,培养一批具有理论素养和实践能力的优秀畜牧兽医专业人才。
具体的培训目标包括:1. 提高畜牧兽医人员的专业知识水平,深入学习畜牧兽医学科的基本理论和实践技能,掌握新技术、新方法,提高对养殖业的认识和分析能力。
2. 加强对养殖业法规、政策和管理的学习,提高畜牧兽医人员的管理水平和服务意识,使其能够更好地为养殖场提供技术支持和指导。
3. 培养畜牧兽医人员的实践操作能力,提高其应对紧急情况和危机事件的应变能力,增强种养业的安全生产意识和应急处理能力。
4. 提高畜牧兽医人员的团队合作能力,加强他们的沟通和协调能力,使其成为一个具备团队精神和协作意识的优秀畜牧兽医专业人才。
二、培训内容本培训计划的内容主要包括畜牧兽医学科基础理论、养殖管理、安全生产和实操技能四个方面。
具体的培训内容如下:1. 畜牧兽医学科基础理论(1)畜牧兽医学基本概念和发展历程(2)畜牧兽医学基础知识和技术(3)畜产品加工与质量检测(4)饲料营养与饲养技术(5)动物疫病防治与兽药使用2. 养殖管理(1)养殖业法规、政策和管理(2)畜牧兽医业务管理(3)养殖业市场分析和经营管理(4)畜产品销售与管理3. 安全生产(1)养殖业卫生防疫与安全生产(2)紧急情况和危机事件的处理与应对(3)兽医急救技术与安全保障措施4. 实操技能(1)动物饲养与饲料配制(2)动物疫病的诊断与治疗(3)畜产品加工与检测技术(4)养殖业安全生产操作技能三、培训方式本培训计划采取理论教学与实践操作相结合的培训方式。
针对不同层次的畜牧兽医人员,根据其实际情况制定不同的培训方案,确保培训效果。
具体的培训方式包括:1. 线下授课(1)邀请知名专家教授畜牧兽医学科基础理论和养殖管理知识,进行专题授课和讲座。
(2)邀请养殖业企业负责人和相关领域从业人员进行经验分享和案例分析,加强学员的实践技能和管理意识。
新教师培养考核方案——畜牧兽医
新教师培养考核方案——畜牧兽医一、培养目标本培养方案旨在通过系统的培训和考核,培养出一批优秀的畜牧兽医教师,他们具备扎实的学科基础知识、丰富的教学经验和较高的教学能力,能够胜任畜牧兽医专业的教学工作。
二、培养流程1.基础培训阶段新教师入职后,将学校畜牧兽医学院的教学团队进行系统介绍,熟悉学院的教学模式、教学计划和教学资源。
此外,还将进行教学理念和教学方法的培训,以帮助新教师更好地适应学院的教学风格。
2.学科知识培训阶段在基础培训阶段之后,新教师将进行有针对性的学科知识培训。
通过参加学术讲座、学术研讨和学术论坛等活动,新教师将深入了解畜牧兽医学科的前沿知识和研究进展。
3.教学实践阶段培训的第三阶段是教学实践阶段。
新教师将在学院内部的大型畜牧兽医实验室和动物医院进行教学实践,了解教师的工作流程和教学生活,熟悉教学设备的使用和教学环境。
4.教学评估阶段在教学实践阶段结束后,将进行教学评估阶段。
新教师将根据自己在教学实践中的表现和学生的评价,进行教学能力的量化评估。
评估结果将作为新教师是否能够正式执教的重要依据。
三、考核内容1.学科理论知识考核新教师将接受学科理论知识考核,包括学科基础知识、学科前沿知识和学科研究进展。
考核结果将考察新教师对学科知识的掌握程度和学术研究的能力。
2.教学能力考核新教师将接受教学能力考核,包括教学设计、教学实施和教学评价。
考核结果将考察新教师是否具备独立承担教学任务的能力,并能够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教学调整和优化。
3.学生评价考核学生将对新教师的教学进行评价,包括教学内容的清晰度、教学方法的灵活性和教学效果的满意度等。
评价结果将作为新教师教学能力的重要参考。
四、考核结果和进展根据新教师在培养阶段的表现和考核结果,学院将根据培养方案的要求,决定是否将新教师正式聘为畜牧兽医教师。
正式聘用后,新教师将加入学院的教学团队,成为学院的一员,开展正式的教学工作。
五、总结新教师培养考核方案是为了培养出一批优秀的畜牧兽医教师,为学院的教学工作提供有力支持。
畜牧兽医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畜牧兽医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引言畜牧兽医是与动物相关的重要学科领域,其培养出的专业人才在畜牧业和兽医领域有着重要的作用。
畜牧兽医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旨在培养具备扎实的动物科学基础知识和专业技能的畜牧兽医人才。
本文将对畜牧兽医专业人才的培养方案进行详细介绍。
一、培养目标1. 培养具备扎实的基础理论知识,并能灵活运用于实践的畜牧兽医人才;2. 培养具备良好的科研能力和创新精神,能独立开展科学研究的畜牧兽医人才;3. 培养具备扎实的实践操作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的畜牧兽医人才;4. 培养具备国际视野和跨文化交流能力的畜牧兽医人才。
二、培养内容1. 基础理论知识:包括动物解剖学、动物生理学、动物营养学、畜牧遗传学等基础科学理论知识;2. 专业知识:包括畜禽繁殖与繁育管理、动物疾病防控技术、畜牧兽医药物学等专业知识;3. 实践操作技能:包括动物常规检测技术、动物疾病诊断与治疗技术、动物产品加工技术等实践操作技能;4. 科研能力培养:包括科学研究方法、科研论文写作与发表、学术会议交流等科研相关技能的培养。
三、培养模式1. 课堂教学:通过授课、讲座等形式传授基础理论知识和专业知识;2. 实验实践:通过实验课、实习等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的实践操作技能;3. 学术研究:鼓励学生积极参与科研项目,培养其科研能力和创新精神;4. 现场实习:安排学生到养殖场、兽医门诊等实地实习,提升其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5. 学术交流:组织学术会议、研讨会等活动,促进学术交流与合作。
四、培养方式1. 本科教育:设立畜牧兽医本科专业,通过四年的学习,培养学生具备基本的理论知识和实践技能;2. 研究生教育:开设畜牧兽医相关的硕士和博士研究生专业,通过深入研究与学术培养,培养高水平的畜牧兽医研究人员;3. 继续教育:定期开设畜牧兽医相关的继续教育培训班,满足行业专业人才的培养需求。
五、教学资源支持1. 师资力量:增加畜牧兽医领域的专业教师,提高教学质量;2. 实验设施:投资建设现代化的实验室和教学实践基地,提供学生实践操作的场所;3. 图书资料:完善图书馆的畜牧兽医相关书籍和期刊,满足学生和教师的学术需求;4. 科研项目:加强与科研机构和企业的合作,争取更多的科研项目支持。
畜牧兽医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畜牧兽医专业人才培养方案随着社会经济的迅速发展,畜牧业成为了我国农业中一个重要的支柱产业,而畜牧兽医专业人才的培养就变得尤为重要。
因此,畜牧兽医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也应运而生。
本文将对畜牧兽医专业人才培养方案进行详细分析和探讨。
一、畜牧兽医专业概述畜牧兽医专业是指以动物生产、兽医卫生、动物营养、动物遗传育种与繁殖等为主要研究内容的一门学科。
其培养的专业人才主要涉及到动物疾病的诊断、治疗,动物的饲养、管理和养殖技术等方面。
在畜牧兽医专业领域,学生需要掌握一定的基础理论和实践操作技能,并需要了解动物生命科学的相关知识,才能成为优秀的从业人员。
二、畜牧兽医专业人才培养方案1. 基础课程的设置畜牧兽医专业的培养方案需要设置一些基础课程,例如动物生态学、动物营养与饲料学、动物解剖学、动物遗传育种学、动物病理学、动物生理学、动物科学实验技术等。
这些课程不仅能够为学生提供必要的理论知识和操作技能,还可以培养学生的动物科学思维方式,为他们未来的从业生涯打下坚实的基础。
2. 系统的实践课程畜牧兽医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不仅要求学生掌握基础理论和操作技能,还要求学生能够在实践中灵活运用所学知识。
因此,实践课程是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
课程设置可包括动物健康与药学、动物繁殖与生产技术、动物饲养与管理等,在实践环节中学生可以了解到不同动物的习性、疾病预防控制与治疗、繁殖增产等技术,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而且为日后的从业生涯能够提供丰富的经验。
3. 技能锻炼的环节畜牧兽医专业技能的培养是非常重要的,培养方案需要加强对学生的技能锻炼。
比如,动物解剖学课程环节可以为学生提供解剖与组织取样技能的训练,动物生理学和营养与饲料学环节可以为学生提供动物体内代谢、营养需求等技能的锻炼,动物疾病诊断与治疗环节可以为学生提供疾病防控技术与药物治疗技术的培训。
这样的训练可以提高学生的技术实力,为今后的就业提供有力的支持。
4. 多元化的教学模式畜牧兽医专业人才培养方案需要采用多元化的教学模式,包括讲授、实验、讨论、论文研究、案例分析等多种形式。
畜牧兽医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畜牧兽医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畜牧兽医专业是我国的重点学科之一,培养出优秀的畜牧兽医专业人才对于推动中国畜牧产业的发展至关重要。
因此,制定一套针对畜牧兽医专业人才培养的方案显得十分必要和紧迫。
本文将从培养目标、课程设置、实践教学、师资队伍和质量保障等方面进行探讨和分析。
一、培养目标畜牧兽医专业人才培养旨在培养掌握畜牧兽医学的基本理论、系统知识和基础技能,熟悉国内外动物疾病及疫病预防控制的发展状况和趋势,掌握现代畜牧业的技术和管理方法,具备良好的人文素质、科学素质和职业道德,能够在畜牧业、兽医事业和相关行业从事科学研究、技术开发、管理和教学等方面工作。
培养目标需要从畜牧兽医专业人才的知识结构、能力素质、态度价值等方面来具体分析和定位。
在知识结构方面,应突出强调学生的通识素质和宽广的基础知识,要求畜牧兽医专业人才具有牢固的基础理论知识和坚实的专业技能,能够对动物进行全面的检测、诊断和治疗。
同时,还应重视跨学科的学习、训练和交流,培养靠人群协作解决问题的团队精神和合作精神。
在能力素质方面,应注重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以教学实习为切入点,培养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数据分析能力和诊断解决问题的能力。
在创新能力方面,应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思维和创新技能,为学生未来的职业规划奠定基础。
在态度价值方面,应加强师德师风教育和职业道德教育,在畜牧兽医专业道德规范引导下,培养学生的职业道德、社会责任感、爱动物、爱生命、爱家乡爱国家的思想品德,使畜牧兽医专业人才能够真正成为高尚的职场人。
二、课程设置畜牧兽医专业人才培养需要通过丰富的课程设置来达到教育目标。
课程设置应该注重基础课程与专业课程的结合,要以实际应用为导向,强化实践教学。
在基础课程方面,应突出强调动物学、遗传学、生物化学、分子生物学、免疫学、微生物学、生态学等基础课程,培养学生的基本理论和技能,为后续的专业课程打下坚实的基础。
在专业课程方面,应充分体现文、理、工、管、法等多个学科的交叉,涵盖动物解剖学、动物病理学、动物感染与免疫、畜牧生产管理、动物营养与饲料、畜禽疫病防控等方面。
畜牧兽医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畜牧兽医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畜牧兽医专业是培养畜牧兽医、畜牧兽医工程等方面高级专门人才的专业,培养方案的设计是为了使学生在学习期间全面掌握相关知识和技能,具备从事畜牧兽医工作的基本能力。
以下是一个畜牧兽医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示例。
1.基础课程阶段(前两年)1.1自然科学基础-数学-物理学-化学-生物学1.2人文社会科学基础-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政治经济学原理-农业经济学导论-哲学基础1.3专业基础知识-形态学-解剖学-生理学-生物化学-微生物学-免疫学-遗传学-畜牧学2.专业课程阶段(后两年)2.1畜牧兽医学课程-畜牧兽医学概论-畜牧生理学-畜禽疾病学-畜禽病原微生物与免疫学-畜牧饲料学-畜禽繁殖学-畜牧遗传学-畜牧兽医制药学2.2专业实践训练-动物解剖实验-动物生理学实验-动物病理学实验-动物免疫学实验-动物育种与遗传实验-动物饲养实验2.3综合实训实习-养殖场实习-兽医临床实习-兽医公共卫生实习-畜牧和兽医科学研究实习3.专业能力培养阶段(研究生阶段)3.1研究生核心课程-高级畜牧兽医学理论-畜牧兽医学研究方法-高级兽医临床学-畜牧兽医学前沿研究3.2研究生学术活动-参加国内外学术会议-发表学术论文-参与科研项目3.3研究生实践训练-科研实验室实习-畜牧兽医行业实习-畜牧兽医产品开发实习通过以上培养方案,学生将在系统地学习和实践中全面掌握畜牧兽医学方面的基本理论和专业知识,培养实践操作能力和科研创新能力。
学生毕业后可从事畜牧兽医工作,包括畜禽疾病的诊断、治疗和预防、畜禽饲养管理、畜禽育种和畜禽产品研发等工作。
还可以选择继续深造,攻读硕士、博士学位,从事畜牧兽医科研和教学工作。
畜牧兽医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畜牧兽医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畜牧兽医专业是一门应用性较强的学科,旨在培养掌握畜禽养殖、疾病防治、营养管理及市场营销等方面的专业技能和知识,具备独立设计和实施畜牧兽医项目的能力,能够在畜牧兽医企业、科研机构、政府部门等各领域从事相关工作的高级应用型人才。
一、核心课程与技能
1.畜牧学:阐述畜牧业的基本规律、基础知识和实践技能,让学生对畜牧业有全面的了解,培养其对畜牧业的敏感性和创造性。
2.兽医学:介绍常见畜禽疾病的诊断和治疗方法,研究兽医学在畜禽养殖和疾病预防中的应用,培养其治疗和控制畜禽疾病的能力。
3.动物营养学:阐述动物营养的基础知识和实践技能,让学生了解动物营养领域的新进展,培养其设计和实施动物饲养方案的能力。
4.畜产品加工与质量检测:介绍畜产品加工的基本理论和方法,让学生掌握畜产品加工的流程和控制方法,培养其从事畜产品加工与质量检测工作的能力。
5.市场营销学:介绍市场营销的基本理论和方法,让学生能够熟练掌握企业营销策略和销售技巧。
二、实践教学环节
1.教科研实训:阅读和分析各类畜牧兽医领域的文献、参加各类学术会议、设计并实践相关科研项目,提高学生实际操作能力。
2.旅行实践:安排学生前往畜牧兽医重点区域,深入实地观察、体验和了解现代畜牧兽医行业的发展状况和趋势,培养学生对行业的感性认识。
3.企业实习:通过安排学生到国内外各大畜牧兽医企业进行实习,让学生了解行业标准规范和企业运营,提高学生实际应用能力和职业素质。
三、教育目标和培养要求
2.培养要求:具有一定的自学能力和自我管理能力;能够阅读和理解畜禽养殖、疾病防治、营养管理及市场营销等方面的相关文献;具备各种实验技能和实验数据分析处理方法;掌握较强的沟通、协作、表达和团队合作精神。
畜牧兽医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畜牧兽医专业人才培养方案设计适用对象:高职畜牧兽医学生招生对象:高中(含职业高中)毕业生或对口升学的学生学制:3年一、职业与岗位分析(一)职业岗位特点职业岗位具有实践性稳定性、灵活性、前沿性等特点。
不仅要求职业岗位工作者具有扎实的专业技能和基本的饲养管理或销售能力,还须热爱畜牧业,具有敬业精神。
(二)专业方向从大的方面分为畜牧和兽医两个专业方向(三)就业前景分析动物科学的形成与发展与生物学密不可分。
生物学是21世纪发展最快的学科之一,未来人类所面临的人口膨胀、环境恶化、难以治愈的疾病和能源危机、资源短缺等“世纪难题”都将主要借助于生命科学的发展来解决。
动物科学正是在这一发展过程中,以生物化学、免疫学、医学、生物物理学等学科发展为基础,借助电子显微镜、同位素追踪、X 辐射等技术,由动物学衍生出来的。
动物科学的研究成果有助于验证宇宙学、地学、植物学、地质学等学科的研究成果,解释人类起源与进化的奥秘,为人类了解自身的起源、演变、生存和今后的发展提供最重要的资料,也是保护人类赖以生存的环境、保护生物多样化的一个重要学科。
随着动物科学的迅速发展,许多新兴研究方向如动物保护、动物行为、动物仿生、太空动物等应运而生。
动物科学已成为解决人类生活环境、资源、疾病防治和治疗中许多问题的基础。
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动物遗传育种与繁殖、动物营养与饲料科学、动物生产与管理等方面的基本知识和理论,接受与动物科学相关的调查分析、评估设计等方面的基本训练,掌握动物遗传育种与繁殖、动物营养与饲料科学、动物生产与管理等方面的技能。
侧重培养学生掌握动物解剖及组织结构,动物生理、生化基本理论及实验技术,畜禽良种选育及繁殖基本理论与技术,畜禽饲养管理技术,饲料生产与经营和畜牧业经营管理等方面的基本理论与技术。
国家正在加大对本专业的投入力度,发展前景看好。
由于对这个专业普遍了解不多,使其竞争不太激烈,并且就业前景很不错,许多学校的毕业生供不应求。
畜牧兽医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畜牧兽医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畜牧兽医专业是农业领域中非常重要的专业之一,它涉及到畜牧业和兽医学两大领域,培养出的专业人才将直接影响到畜牧业和兽医行业的发展。
因此,制定一套科学合理的畜牧兽医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显得尤为重要。
首先,畜牧兽医专业人才培养方案需要充分考虑到社会需求和行业发展的趋势。
随着畜牧业和兽医行业的不断发展,对于专业人才的需求也在不断增加,因此,培养方案需要根据市场需求和行业趋势进行调整和优化,以满足社会的实际需求。
其次,畜牧兽医专业人才培养方案需要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畜牧兽医专业涉及到大量的实践操作,因此,培养方案需要安排合理的实习实践环节,让学生在校期间就能接触到实际工作中的问题和挑战,提高他们的实际操作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另外,畜牧兽医专业人才培养方案还需要注重学科交叉和综合能力培养。
畜牧兽医专业涉及到动物科学、兽医学、动物营养学等多个学科领域,因此,培养方案需要设置交叉学科的课程,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能够融会贯通,形成综合能力。
此外,畜牧兽医专业人才培养方案还需要注重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培养。
培养方案需要设置创新创业教育课程,引导学生进行科研实践和创新项目,培养他们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为未来的畜牧兽医行业发展注入新的活力。
最后,畜牧兽医专业人才培养方案还需要注重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
除了专业知识外,学生的综合素质也是非常重要的,培养方案需要设置素质教育课程,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沟通能力、领导能力等综合素质,使他们成为既懂技术又有素质的优秀畜牧兽医专业人才。
综上所述,畜牧兽医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制定需要全面考虑社会需求和行业发展趋势,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重视学科交叉和综合能力培养,注重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培养,以及注重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
只有这样,才能培养出符合社会需求、具有竞争力的畜牧兽医专业人才,为畜牧业和兽医行业的发展做出贡献。
畜牧兽医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畜牧兽医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引言畜牧兽医专业是培养从事动物饲养、疾病预防和治疗等相关工作的高级专门人才的教育方向之一。
随着畜牧业和养殖业的发展,畜牧兽医专业人才的需求也日益增长。
为了满足行业对专业人才的需求,学院制定了畜牧兽医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旨在培养具备理论与实践能力的高级畜牧兽医人才。
课程设置基础课程•生物学基础•化学基础•数学基础•生物化学•生物信息学•统计学专业课程•动物遗传育种学•动物病理学•动物内科学•动物外科学•动物繁殖学•动物营养学•动物保健学•动物疫病学•畜禽养殖学实践课程•动物解剖学实习•动物生理学实习•动物病理学实习•动物临床诊断与治疗实习•畜禽养殖实习•畜禽疫病防控实习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具备以下能力和素质的高级畜牧兽医人才: 1. 具备扎实的基础理论知识,能够熟练运用相关学科的分析方法和技术; 2. 具备良好的动物观察和判断能力,能够对动物的疾病进行准确诊断和治疗; 3. 具备动物饲养管理能力,能够制定科学合理的饲养方案和疫病预防控制措施; 4. 具备团队合作和沟通能力,能够与动物经营户和相关部门进行有效的合作; 5. 具备对新技术和新理论进行学习和研究的能力,能够不断提高自身的专业水平。
课程特色为了培养具备行业竞争力和适应动物养殖发展的专业人才,我们的课程设置具有以下特色: 1. 紧跟行业需求,课程内容与行业发展需求相结合,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课程设计; 2. 开设实践课程,注重学生动手能力的培养,将理论知识应用于实际问题的解决; 3. 强化专业基础,注重学生的专业基础知识与能力的培养,为学生进一步深造或从事相关研究奠定基础; 4. 建立实习基地和产学合作,为学生提供真实的动物繁殖和疾病诊断治疗实践机会; 5. 注重学生素质培养,强调学生的思维能力、沟通能力、创新能力和团队合作能力的培养。
总结通过畜牧兽医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实施,我们旨在培养具备理论与实践能力的高级畜牧兽医人才,为畜牧业的发展和动物养殖的需求提供有力的支持。
畜牧兽医人才培养方案
畜牧兽医人才培养方案1. 引言畜牧兽医是农业领域中重要的一个分支,它在保障农产品安全、提高农业生产效益、促进农民收入增加等方面起着关键作用。
为了培养具备扎实的理论基础和实践能力的畜牧兽医人才,制定一套完善的人才培养方案至关重要。
本文将提出一个畜牧兽医人才培养方案,旨在培养具备全面素质的畜牧兽医专业人才,满足农业发展的需求。
2. 培养目标2.1 专业知识和技能畜牧兽医人才需要具备扎实的专业知识和技能,包括但不限于以下方面:•畜牧兽医学基本理论知识•动物解剖学和生理学•畜牧兽医学检测技术•畜牧兽医药物应用与调控技术•畜牧兽医疾病防治技术•畜牧兽医饲养管理技术2.2 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除了掌握专业知识和技能,畜牧兽医人才还需要具备良好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能够独立解决实际问题,并具备一定的科研和创新能力。
2.3 职业素养和终身学习能力畜牧兽医人才需要具备良好的职业素养和道德修养,能够遵守相关法律法规和职业道德规范,具备良好的沟通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
此外,他们还应该具备终身学习的能力,不断充实自己的知识和技能。
3. 培养方案3.1 专业基础课程畜牧兽医人才培养方案的第一阶段是专业基础课程的学习。
该阶段的课程设置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基础医学课程:包括人体解剖学、生理学、病理学等,为学生提供基础医学知识。
•基础动物学课程:包括动物解剖学、生理学、遗传学等,为学生提供动物学知识基础。
•畜牧兽医学基础课程:包括畜牧兽医学概论、畜牧兽医学史、畜牧兽医学方法论等,为学生提供畜牧兽医学的基本理论知识。
3.2 专业课程在专业基础课程学习完毕后,畜牧兽医人才需要继续学习更加深入和专业的课程。
这些课程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几个方面:•动物遗传育种学:学习动物遗传育种的基本原理和方法,掌握动物遗传改良的技术和策略。
•畜牧兽医药物学:学习畜牧兽医药物的种类、作用和使用方法,了解畜牧兽医药物的合理应用。
•畜牧兽医疫病学:学习畜牧兽医疫病的预防、治疗和控制策略,了解畜牧兽医疫病的防控技术。
畜牧兽医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畜牧兽医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二、就业面向1.就业领域:畜禽养殖企业、畜禽良种繁育场、饲料加工与销售企业、兽药生产与销售企业、基层畜牧兽医服务机构。
2.工作岗位:分初始岗位和发展岗位两类。
(1)初始岗位:养殖企业技术员;饲料厂、兽药厂技术服务和营销人员;基层畜牧兽医服务机构技术员等岗位.(2)发展岗位:本专业毕业生在企业一线连续工作3年左右的时间,经过专业能力、方法能力、社会能力的进一步锻炼,可以从初始岗位升迁到发展岗位。
发展岗位包括:畜禽养殖企业业务经理、技术主管、技术总监、技术场长,饲料或兽药生产及销售企业区域经理或部门经理,畜牧兽医服务机构管理员等岗位.三、培养目标与规格(一)人才培养目标畜牧兽医专业旨在培养具备畜牧兽医方面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适应现代畜牧业发展需要的高素质技能型专门人才,能够完成畜禽健康养殖、疾病防治、良种繁育等技术工作;具有一定的组织和管理能力、社会适应能力和创业能力;将来职业迁移发展为现代畜牧企业培养技术骨干、生产区区长、分场场长经理等高素质技能型专门人才。
(二)人才培养规格1.基本素质与职业态度(1)具备良好政治思想素质、道德品质和法律意识。
(2)牢固树立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生态理念。
(3)具备一定的人文、科学素养,形成良好的生活态度,具有健康的身体和良好的心理素质。
(4)具备吃苦耐劳、积极进取、敬业爱岗的精神。
(5)具备勤于思考、善于动手、勇于创新的精神.(6)具有良好的团队合作精神、人际交往能力和社会适应能力。
(7)具有正确的就业观和一定的创业意识。
(8)具有高度的责任感和严谨、踏实的工作作风。
(9)具有终身学习的意愿与能力。
2.知识与技能四、职业证书五、人才培养模式将三学年六学期划分为3个阶段,让学生从课堂到养殖场“工学交替";把专业课程教学搬到养殖场,围绕职业岗位,进行职业基本素养、岗位基本能力、岗位核心能力、预就业顶岗综合能力的训练,使学生具备“养、繁、防、销、管”岗位能力,提升学生的就业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见图一).第Ⅰ阶段(第一、二学期):职业综合素质和通识能力的培养.进行基本文化素质课程和部分岗位基本领域课程的学习与实践,学生进入养殖场,感知养殖环境.第Ⅱ阶段(第三、第四学期):岗位核心能力和专业综合能力的培养。
畜牧兽医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人才培养方向
畜牧方向
培养具备畜牧生产、管理和技术 推广能力的人才,能够从事畜牧 业生产、技术指导和新品种培育
等工作。
兽医方向
培养具备动物疾病防治和诊疗能力 的人才,能够从事动物疾病诊断、 治疗和预防等工作。
核心课程介绍
动物解剖学
介绍动物机体的形态结构、器官 系统的组成及功能,为后续专业
课程奠定基础。
动物生理学
研究动物生命活动的规律和机制 ,帮助学生了解动物正常生理功
能及调节机制。
动物生物化学
介绍动物体内的化学组成、代谢 过程及生物氧化等知识,为理解
动物生命活动提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理论基础。
03 教学方法与手段
教学方法
公共卫生方向
培养具备公共卫生意识,掌握动物 性食品安全与检验技能的人才,能 够从事动物性食品卫生安全监管和 检验等工作。
人才培养特色
强化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的培养 ,通过实践和创新性实验等方式 ,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意
识。
注重职业素养和人文素质的培养 ,通过课程设置和实践环节等途 径,培养学生的职业素养和人文
典型案例展示
选取一些优秀毕业生的就业案例 进行展示,激励在校学生积极学 习和追求进步。
THANKS
感谢观看
兼职教师引进
聘请行业专家和企业骨干担任兼职教师,为学生提供丰富的实践经 验和行业前沿知识。
实验实训条件
实验室建设
建设高水平实验室,提供先进的实验设备和器材,满足学 生实验实训的需求。
实训基地建设
与知名企业合作,建设实训基地,提供真实的职业环境和 先进的实践设备,帮助学生将理论知识应用于实际工作中 。
畜牧兽医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南江县小河职业中学畜牧兽医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修订)【专业代码】012000二零一九年九月南江县小河职业中学畜牧兽医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修订负责人:艾忠岩主要成员:杨志成南江县小河职业中学畜牧兽医专业带头人黄颖南江县小河职业中学畜牧兽医专业带头人马建华南江县小河职业中学畜牧兽医专业骨干教师贾正贵南江县畜牧食品局正高级畜牧师陈瑜北牧南江黄羊集团公司高级畜牧师参与企业:南江县农业局四川北牧南江黄羊集团有限公司南江县三洋牧业有限公司西南区温氏畜牧公司达县银宏牧业发展有限公司新希望六和股份有限公司成都铁骑力士实业有限公司等25家目录前言 (1)一、专业名称及代码 (5)二、入学要求 (5)三、修业年限 (5)四、职业面向 (5)(一)职业面向 (5)(二)接续专业 (6)五、培养目标与培养规格 (6)(一)培养目标 (6)(二)培养规格 (6)六、课程设置及要求 (10)(一)课程结构 (10)(二)课程设置及要求 (10)七、教学进程总体安排 (21)八、人才培养方案实施保障 (24)(一)师资队伍 (24)(二)教学设施 (26)(三)教学资源 (28)(四)教学方法 (29)(五)学习评价 (30)(六)质量管理 (30)九、毕业要求 (33)(一)学生考核要求 (33)(二)技能证书的要求 (33)十、附录 (33)前言畜牧兽医专业开办于1984年。
学校一直秉承“贴近产业办专业、面向市场育人才”的办学理念,不断丰富和发展“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办学特色鲜明,社会效益显著。
2003年畜牧兽医专业被教育部确认为全国中等职业教育示范专业教学(点),2005年评为省级重点专业,2013年—2015年被纳入中央财政支持的全国1000所中等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示范校重点建设专业计划项目,地方党委政府为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打赢脱贫攻坚战,依托学校畜牧兽医专业优势,拓展办学职能,提升办学水平,培养更多“村官”“能人”,2014年5月经市科技局批准创立“巴中市巴山土鸡产业技术研究院”,2015年8月由巴中市委组织部在我校成立“巴中村政学院”等社会培训组织。
畜牧兽医人才培养方案
畜牧兽医人才培养方案引言:畜牧业是国民经济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对于维持人类食物供应、保护生态环境以及促进农村经济发展都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而兽医学是畜牧业发展的重要支撑,兽医人才的培养对于畜牧业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因此,建立科学合理的畜牧兽医人才培养方案是当务之急。
一、背景与意义1. 畜牧业发展形势随着人口的增加和收入水平的提高,人们对肉类和其他畜产品的需求日益增长。
畜牧业作为养殖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满足人们对畜产品的需求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同时,随着环境保护意识的提高,畜牧业也面临着更高的生态环境要求。
因此,畜牧业的健康可持续发展对于维护人类的生存和发展有着重要意义。
2. 兽医人才匮乏问题然而,与畜牧业的发展相比,目前兽医人才的培养水平与需求之间存在着巨大的差距。
兽医行业的专业素质要求较高,需要掌握兽医学的基础理论知识、实践技能以及科研创新能力。
但是,目前兽医人才的培养存在着教育体系不够健全、师资力量不够充实、教学实践环节不够完善等问题,导致兽医人才供需失衡的现象比较严重。
二、培养目标1. 培养具备扎实兽医学基础知识的学生首先,要培养学生掌握兽医学的基础理论知识,包括病理学、病原学、兽医药理学等。
只有掌握了兽医学的基础知识,才能够为畜牧业的发展提供科学的指导。
2. 培养具备实践能力的学生除了基础理论知识的学习,兽医人才还需要具备一定的实践能力。
培养学生通过实习等方式,掌握兽医临床诊疗、兽药使用、养殖管理等实际操作技能。
这样,才能够在实践中提高自己的兽医专业素质。
3. 培养具备科研能力的学生兽医行业不仅仅是一个技术性行业,还需要有人能够进行科研创新,推动兽医行业的发展。
因此,培养具备科研能力的学生是畜牧兽医人才培养方案的重要目标之一。
三、培养方案1. 优化教育体系针对目前教育体系不够健全的问题,可以通过优化兽医专业课程设置、更新教学设备、加强教师队伍建设等措施来提高教育质量。
此外,还可以加强与兽医专业相关的实训基地建设,提供更多的机会让学生进行实践操作,提高其实践能力。
畜牧兽医人才培养方案
畜牧兽医人才培养方案Animal husbandry and veterinary personnel training program汇报人:JinTai Co I I egevSL rni JB畜牧兽医人才培养方案前言:本文档根据题材书写内容要求展开,具有实践指导意义,适用于组织或个人。
便于学习和使用,本文档下载后内容可按需编辑修改及打印。
一、专业名称:畜牧兽医专业二、教育类型及学历层次:职业教育、中专三、招生对象:初中毕业生和同等学历人员四、学制:三年制五、培养目标:本专业主要面向长春市乃至吉林省畜牧兽医行业的饲料推销员、饲养员、防疫员、繁改员、防治员、兽药营销员、检疫检验员、化验员等岗位,培养具有职业道德和一定文化根底, 具备一定的沟通协调能力、继续学习的能力和适应能力,能够运用畜牧兽医专业根底知识和技能,完成畜禽饲养、繁殖、疾病预防、疾病诊断、疾病治疗、饲料兽药营销等方面的工作任务,在畜牧兽医生产一线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和劳动者,为长春市乃至吉林省区域农业经济的开展做奉献。
六、效劳面向与人才培养规格〔二〕人才培养规格1、知识结构①掌握一定的文化根底知识。
②掌握畜禽饲养管理、繁殖方面的知识。
③掌握动物疫病防控、诊断和治疗方面的知识。
④掌握动物、动物产品的检疫和检验知识。
⑤掌握饲料兽药销售方面的知识。
2、能力结构①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自我学习的能力。
②掌握畜禽饲养管理、孵化、繁殖方面的根本技能。
③掌握动物疫病防控、诊断和治疗方面的根本技能。
④掌握动物、动物产品的检疫和检验方面的根本技能。
⑤掌握饲料兽药销售方面所需要的根本技能。
3、素质结构①具有良好品质的人格素质。
②具有吃苦耐劳、科学认真、团结协作、勇于创新的职业素质。
③具有良好的效劳素质。
④具有一定的沟通能力和适应能力。
七、典型工作任务依据调研、分析,分析各个岗位工作任务,归纳出23项典型工作任务。
见表一表一典型工作任务分析八、人才培养模式以就业为导向,以防治员岗位技能为核心,迁移辐射其他岗位技能,实施、创新畜牧兽医专业的“三同育人、技能迁移多岗位递进〞的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
畜牧人才实施方案范文
畜牧人才实施方案范文畜牧业是农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产业之一。
随着我国农业现代化进程的加快,畜牧业也面临着新的发展机遇和挑战。
为了推动畜牧业的可持续发展,提高畜牧业的科技含量和竞争力,制定并实施畜牧人才培养方案显得尤为重要。
一、培养目标。
畜牧人才培养方案的首要目标是培养一批具有较高农业科技水平和实践能力的畜牧人才,他们应具备以下几方面的能力,一是具备扎实的畜牧学科知识和理论基础,能够熟练掌握畜牧生产技术和管理方法;二是具备较强的实践动手能力,能够独立进行畜牧生产和管理工作;三是具备一定的科研创新能力,能够开展畜牧科技研究和技术推广工作;四是具备一定的市场营销能力,能够根据市场需求进行畜产品销售和营销工作。
二、培养内容。
畜牧人才培养方案的培养内容应包括畜牧学科基础知识、畜牧生产技术、畜牧管理方法、畜牧科技研究和市场营销等方面的内容。
具体包括畜牧动物解剖学、畜牧动物生理学、畜牧动物遗传育种学、畜牧兽医学、畜牧动物营养学、畜牧生产技术、畜牧管理方法、畜牧科技研究方法、畜产品加工技术、畜产品质量安全管理、畜产品市场营销等方面的内容。
三、培养模式。
畜牧人才培养方案应采取多种培养模式,包括学历教育、职业教育、技能培训和实践锻炼等多种形式。
学历教育是培养高层次畜牧人才的主要途径,应加强畜牧学科的教学力量和教学资源,提高畜牧学科教学质量。
职业教育是培养中层次畜牧人才的主要途径,应加强职业教育的实践教学和实习实训环节,提高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
技能培训是培养基层畜牧人才的主要途径,应加强技能培训的实用性和针对性,提高培训效果。
实践锻炼是培养畜牧人才的重要途径,应加强畜牧实践基地的建设和管理,提高实践锻炼的质量和效果。
四、培养保障。
畜牧人才培养方案应加强对畜牧人才的培养保障,包括教学资源保障、教学条件保障、教学质量保障和学生生活保障等方面。
教学资源保障是培养畜牧人才的基础保障,应加强畜牧学科的师资队伍建设和教学设施建设,提高教学资源的供给能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畜牧兽医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二、就业面向1.就业领域:畜禽养殖企业、畜禽良种繁育场、饲料加工与销售企业、兽药生产与销售企业、基层畜牧兽医服务机构。
2.工作岗位:分初始岗位和发展岗位两类。
(1)初始岗位:养殖企业技术员;饲料厂、兽药厂技术服务和营销人员;基层畜牧兽医服务机构技术员等岗位。
(2)发展岗位:本专业毕业生在企业一线连续工作3年左右的时间,经过专业能力、方法能力、社会能力的进一步锻炼,可以从初始岗位升迁到发展岗位。
发展岗位包括:畜禽养殖企业业务经理、技术主管、技术总监、技术场长,饲料或兽药生产及销售企业区域经理或部门经理,畜牧兽医服务机构管理员等岗位。
三、培养目标与规格(一)人才培养目标畜牧兽医专业旨在培养具备畜牧兽医方面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适应现代畜牧业发展需要的高素质技能型专门人才,能够完成畜禽健康养殖、疾病防治、良种繁育等技术工作;具有一定的组织和管理能力、社会适应能力和创业能力;将来职业迁移发展为现代畜牧企业培养技术骨干、生产区区长、分场场长经理等高素质技能型专门人才。
(二)人才培养规格1.基本素质与职业态度(1)具备良好政治思想素质、道德品质和法律意识。
(2)牢固树立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生态理念。
(3)具备一定的人文、科学素养,形成良好的生活态度,具有健康的身体和良好的心理素质。
(4)具备吃苦耐劳、积极进取、敬业爱岗的精神。
(5)具备勤于思考、善于动手、勇于创新的精神。
(6)具有良好的团队合作精神、人际交往能力和社会适应能力。
(7)具有正确的就业观和一定的创业意识。
(8)具有高度的责任感和严谨、踏实的工作作风。
(9)具有终身学习的意愿与能力。
2.知识与技能(1)职业基础能力(通用能力)四、职业证书五、人才培养模式将三学年六学期划分为3个阶段,让学生从课堂到养殖场“工学交替”;把专业课程教学搬到养殖场,围绕职业岗位,进行职业基本素养、岗位基本能力、岗位核心能力、预就业顶岗综合能力的训练,使学生具备“养、繁、防、销、管”岗位能力,提升学生的就业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见图一)。
第Ⅰ阶段(第一、二学期):职业综合素质和通识能力的培养。
进行基本文化素质课程和部分岗位基本领域课程的学习与实践,学生进入养殖场,感知养殖环境。
第Ⅱ阶段(第三、第四学期):岗位核心能力和专业综合能力的培养。
学生在专业实训室和养殖场中开展职业岗位核心领域课程的学习与实践,熟悉养殖生产过程,掌握岗位核心技能。
图一畜牧兽医专业“课堂-养殖场”人才培养模式示意图六、课程体系1.职业岗位能力分析通过对广西宏华公司、广西农垦新兴畜牧公司、广西扬翔股份有限公司等大中型畜牧企业进行调研,分析学生的就业岗位(或岗位群)和所需的职业资格,并进行职业岗位能力分析。
畜牧兽医专业毕业生所从事的职业岗位(群)主要有:畜禽饲养员,畜禽繁殖员、动物疾病员防治员,畜产品、饲料、兽药技术服务与营销岗位等。
对应的职业资格为家畜饲养工、家禽饲养工、家禽繁殖工、动物疫病防治员、营销员等。
不同工种所需的岗位核心能力不同,但都要具备良好的职业基本素质。
按照“职业岗位能力→工作岗位→工作任务”的思路,提炼、优化、归纳形成36个典型工作任务,作为开发工作过程系统化课程体系的基础。
将典型工作任务和职业基本素质能力按照学生知识、技能、认知规律的形成过程,以及学习领域和工作过程之间的内在联系,进行课程的解构与重构。
以素质为基础,以能力为核心,与行业企业共同构建以“职业岗位基础学习领域课程”、“职业岗位专业核心领域课程”、“职业岗位专业方向领域课程”、“职业发展领域课程”为核心的工作过程系统化课程体系。
七、教学安排八、课程标准(一)《猪生产》课程标准课程编码:课程类别:课程学时:课程学分:开设学期:第二学期1 概述1.1课程性质《猪生产》是中等职业学校畜牧兽医专业重要的一门必修的核心专业课。
该课程的主要目的是让学生具备应职岗位所必需的养猪的基本知识与技能,具备猪饲养管理等方面的能力,初步达到具备独立开展岗位工作、解决实际问题和继续学习能力的高技能人才。
1.2课程定位本门课程是根据畜牧兽医岗位对技能型人才在猪场饲养管理方面需求的能力定位,旨在培养学生在牲猪生产管理能力。
通过本课程学习,学生能达到了解牲猪生产流程各个环节,并能掌握流程中的关键岗位技能,同时树立过程安全、产品安全和环境安全意识。
1.3课程设计理念本门课程根据畜牧兽医岗位对技能型人才在猪场饲养管理方面需求的能力设计培养模式,旨在培养学生在猪场饲养管理能力。
通过本课程学习,学生达到了了解猪饲养管理流程,并能掌握牲猪生产各岗位技能的目的。
1.3课程开发思路◇《猪生产》课程设计的基本理念是突出职业能力的培养,以满足畜牧行业、企业不同发展阶段的职业岗位技能需求为目标,并加强与行业、企业合作,进行基于工作过程的项目课程开发与设计,使学生有目的的学习,有针对性的训练,将猪生产的相关理论知识教学完全融入到实践教学中,实现理论实践一体化教学。
其次,实施现场教学,解决传统的教学方法所不能解决的教学难题,使教学环节与生产岗位环节相吻合,以学生为主体,以职业岗位能力培养为中心,以素质教育、创新教育为基础,注重能力结构的科学性、全面性,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的可持续性;以常规技术为基础,关键技术为重点,先进技术为导向,建设充分体现职业性、实践性、可操作性和开放性的现代化职业教学课程体系优越性。
◇本课程的教学设计是在在全面贯彻国家教育方针的基础上,结合学生的发展、就业岗位需求和本课程自身发展的需要三个方面,优化理论内容和实训项目,注重对学生进行全面的科学素质教育,着眼于培养学生临床水平及终身学习能力。
◇课程以任务为驱动力使课程设计项目化,针对项目的技能关键点设计技能模块,采用"课堂一养殖场"、"工学交替"的教学模式,完成技能模块的学习,最终达到项目教学的目的。
通过对养猪行业、企业的调研,了解牲猪生产动态,通过校企合作共同分析养猪生产各环节的生产情况,并结合家畜饲养工、家畜繁殖工、动物疫病防治员等工种的关键技能,以“课堂-养殖场”的一体化教学模式方式,把教室搬到养猪场、实训室进行现场教学,“工学交替”,学生边学边做,进一步让学生完全参与到养猪生产各环节中去。
教学过程突出实践性,加大生产性实训比例,打破以往传统的黑板上养猪的抽象、脱离实际、能力培养不到位、空洞的教学方式,引导学生利用所学的知识分析养猪生产中的实际问题,强调学生创新能力、团队精神和综合技能的培养。
◇构建以“岗位技能学习为导向”的“工学结合”项目驱动类教学模式,采用岗位轮动的方式在校内养殖场或校外养殖企业进行学习。
根据企业生产过程对岗位要求,将学生分组,分别在不同的岗实习组,熟悉岗位工作,理论实践相结合,培养学生职业能力,为学生适应养殖场岗位技能奠定基础,使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无缝对接。
2课程目标2.1知识目标:◇了解现代化养猪的状况;◇了解猪场投资概算及建设;◇了解猪饲料原料特性及全价料配合;◇了解猪的生物学特性与习性;◇掌握猪各生长阶段的饲养技术;◇掌握猪各生长阶段的管理技术◇掌握种猪的选留与改良方法;◇了解无公害养猪及福利养猪状况;2.2能力目标:◇了解猪场投资概算及建设;◇了解猪饲料原料特性及全价料配合;◇熟悉牲猪生产的流程及饲养管理要领◇利用猪的生物学特性与习性来对各生长阶段的猪进行饲养与管理;◇掌握猪发情与配种;◇掌握猪精的采集及品质检查、稀释和保存;◇掌握种猪的选种、选配与改良;2.3素质目标◇培养学生形成正确的学习方法、处理和分析问题能力、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生产问题的能力。
◇培养学生注重理论结合实践,爱岗敬业、勤学苦练,精益求精的精神。
3课程内容和要求根据专业课程目标和涵盖的工作任务要求,说明学生应获得的知识、技能与态度。
4课程实施和建议4.1教学的重点、难点及解决方法4.1.1教学重点◇猪场投资概算及建设;◇掌握猪各生长阶段的饲养技术;◇掌握猪各生长阶段的管理技术◇掌握种猪的选留与改良方法;4.1.2教学难点◇牲猪生产的流程及饲养管理要领◇利用猪的生物学特性与习性来对各生长阶段的猪进行饲养与管理;◇掌握猪发情鉴定与适时配种;◇掌握猪精的采集及品质检查、稀释和保存;◇掌握种猪的选种、选配与改良;4.1.3解决方法解决方法是借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图片、视频)、实训操作、增加动手机会,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利用教学资源库,方便学生的后续学习,从而提高教学效果。
4.2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本课程主要通过案例教学法、任务驱动教学法、角色扮演法、演示教学法等教学方法,根据教学目的要求,组织学生对案例的调查、阅读、思考、分析、讨论和交流等活动,教给他们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方法或道理,进而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通过具体的任务,培养学生解决具体问题的能力;通过展示各种实物标本、模型、挂图,放映幻灯、电影、电视、录像等或进行实际操作,使学生通过观察获得关于事物及其现象的感性认识,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集中注意力,使学生获得感性知识的同时,加深对事物的印象,并能够把理论知识与实际知识联系起来,从而有利于形成深刻的、正确的概念。
整个教学贯彻“学生为主,老师为辅”的理念,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从而提高教学效果。
4.3教学评价建立学校、行业企业、学生三方评价体系,以能力为核心的评价模式。
◇改革课程考核方法。
改变单一考试方式,采用笔试、技能操作相结合的考核方法,注重过程考核,平时考核与期末考核并重。
◇构建多元化考试评价体系。
改变由学校单一考试评价的模式,建立学校、行业企业、学生评价及学生自评相结合的多元化考试评价体系。
制定具体的评价表,根据学生的学习与工作态度、过程、效果等方面做出综合评价。
在校期间学习学生,学期结束时,由老师评价、学生互评和学生自评三方综合评价。
顶岗实习学生,在实习结束时,由学生自己、企业员工或企业主管、指导老师三方根据评价表对学生的表现进行综合评价。
◇重组考核内容。
重组包括学生学习能力、职业技能、职业素养和综合能力等考核内容,侧重学生职业技能的考核及综合能力的评价。
◇将职业资格鉴定评价体系引入课程考核标准。
将课程考核评价与社会、企业认可的证书接轨,课程内容与证书内容衔接,学生学习完相关课程后即可参加相应的职业资格鉴定,能否获取合格证书与该门课程综合成绩挂钩。
课程考核理论考试、技能考核和平时表现三个部分组成。
理论考试分段考和期考。
技能考核是期末进行一次综合性技能考核。
平时表现包括平时测验、提问、课堂练习、学习纪律、技能抽查、技能考核。
4.4课程实施建议4.4.1教学环境与设备条件建设要求具有良好的校内实践教学条件,建有专业技能实训室、多媒体教室和生产实训基地。
保证"课堂一养殖场"、"工学交替"的教学,实践教学开出率为100%,;“教师做中教,学生做中学”实现“教、学、做”一体化,从而实现本课程的所有教学任务以现场技能实训完成,从而提升教师实践教学能力和学生的综合技能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