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堂教学风格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名师教学风格荟萃
一、苏派教学:“厚实、灵动、精致”的教学风格
1、斯霞,江苏省首批小学语文特级教师。
倡导“童心母爱”的教育思想,创造“随课文分散识字”的教学方法,著有《斯霞文集》《我的教学生涯》。
2、李吉林,在江苏省南通师范第二附属小学任教,创立了情境教育理论体系及操作体系,出版了《训练语言与发展智力》《情境教学理论与实践》《李吉林情境教学详案精选》等6本专著。
3、于永正,江苏省特级教师,他把如何启迪学生的智慧、挖掘学生潜能、激发
学生的创造天赋作为主要研究课题,形成了“以学生为本,以读书为本,以创新为本”,“重感悟、重积累、重迁移、重情趣、重习惯"的教学特色。
在小学作文教学上,他实践了"言语交际表达训练",在全国有较大的影响。
代表作有《于永正课堂教学教例与经验》、《教海漫记》、《于永正文集》。
名言:“认真
写三年教案,未必成为一个优秀教师;认真写三年教学札记,一定能成为一个有思想的老师,说不定还写出一个教育专家来。
”代表课例有《草》、《梅兰芳学艺》等。
4、孙双金,江苏省特级教师。
现任南京市北京东路小学校长。
首创情智语文教学,出版有《孙双金语文教学艺术》、《孙双金教学思想与经典课堂》、《孙双金与情智教育》等。
他矢志追求的理想境界是将小学语文教学引入艺术的殿堂,
做到既教给学生知识,又发展学生能力,而且还要给学生以情感的陶冶、心灵的洗涤、艺术的享受。
他要达到的情智课堂教学境界是:学生小脸通红、小眼发光;学生小手直举、小嘴常开;学生兴趣盎然、兴致勃勃;学生思接干载、浮想联翩;学生如沐春风、如痴如醉;学生沉浸在美的画面、诗的境界、爱的怀抱之中。
孙
双金的语文课在小语界的影响很大一一《我的战友邱少云》曾以壮美之情打动无数人的
心;《泊船瓜洲》因抓住诗眼,丝丝入扣,让张田若先生发出“古诗教学竟能引人入胜”的感慨;《落花生》将辩论论引入课堂,《天游峰的扫路人》因自主、合作、探索教学方式,引得满堂赞叹:“此课淋漓尽致地阐释了新课标的
理念”;而《林冲棒打洪教头》则因多元解读和生成性教学,而赢得“大家风范,大道无痕”的美誉;《走近李白》被认为是孙双金情智语文理念和艺术的生动再现。
情智语文解读所谓“情智语文”,简单地说,就是情感语文、智慧语文。
也就是在实施语文教学的过程中,教师要充分挖掘语文课程的情感和智慧因素,调动教师自身的情智才能,营造积极的情智氛围,追求学生的情智共生、情智和谐发展的语文。
很明显,情智语文是着眼于发展学生情感潜能和智慧潜能的教学,它着力唤起学生沉睡的情感,点燃学生智慧的火花,让学生情感更丰富、更真挚,让学生智慧更灵活、更丰厚。
孙双金探索总结的“情智语文”课堂教学的一
般模式是:(1)入境一一启动情智2)感悟一一生成情智(3)交流——发展情智(4)表达——展现情智阅读教学中实施“情智语文”的主要策略(1)创设
情境——让教学富有画面性或场景性(2)披文入情——在紧扣语言中实现工具
与人文共舞(3)问题敞开一一用想象和思考的方式让学生过紧张的智力生活
(4)发现问题——在教学中挑起学生情感与理智的矛盾冲突(5 )引领对话——在多维互动中实现语言与精神的整体自主构建
5、张庆,江苏省小学语文特级教师,语文教育观点是“务本(一是以人为本,二是文本),求实(真实、朴实、扌L实),倡简,有度”。
个人专著有《我的小学语文观》《面向未来的母语教育》。
6、薛法根,原创“组块教学”,主张“为发展学生的言语智能而教”。
语文课堂“教得轻松,学得扎实”,形成了“清简、厚实、睿智”的教学风格,经典课例《爱如茉莉》
论文《呼唤智慧的语文教育》
7、杨金林,率先开展“开放式语文教育实验”首创“为语言和精神同构共生而
教理论” “知情行协调教育理论”。
8、周益民,倡导以“语言与儿童之存在关系”为核心旨归的“诗化语文”主张,专著有《周益民讲语文》《步入诗意的丛林》
9、•管建刚,《我的作文教学革命》、《我的作文教学主张》。
主张1 “生活”
富于“生成”,2 “文心”重于“文字”,3 “讲评”重于“指导”,4 “多改” 重于“多写” 5 “真实”重于“虚构” 6 “发现”重于“观察”。
10、薄俊生,常熟市实验小学校长,秉持《让学生学一生有用的语文》的教
学理念,著作有《薄俊生与发展性教学》
二、京派教学:“激情、大气、厚实、豪放”
1、窦桂梅,女,现任清华附小副校长。
在课程建设与实践开发中,所提出并倡
导的小学语文主题课程理论与实践在全国产生很大影响。
出版《窦桂梅与主题教学》《做有专业尊严的教师》《窦桂梅的阅读课堂》《优秀语文教师一定要知道的七件事》《跟窦桂梅学朗读》《玫瑰与教育》《听窦桂梅老师讲课》《回到教育原点》等多部个人专著。
作为教育部更新观念报告团成员之一,在人民大会堂作《为生命奠基——语文教改的三个超越》专题报告。
提起窦桂梅和她的语文
教学改革,人们就会想到“三个超越”:超越教材、超越课堂、超越教师。
(一)
超越教材。
“用教材教而不是教教材”超越教材的过程,就是让学生多角度,
多渠道,全方位从书本中积累文化知识,间接获得情感体验,生活经验等人生涵养的过程。
(二)超越课堂。
“以社会当课堂而不是以课堂当社会”。
学好语言不仅在课堂,生活也是语文学习的大课堂,它有着广阔的天地,与生命的成长共始终。
(三)超越教师。
“师生共同成长而不是拔苗助长”。
超越教师的过程, 不仅是体验自己学习所获得知识的过程,还是教师和学生思想碰撞和观点交锋的过程,也是独立思考,独立判断的过程,更是追求真实,探求真知,献身真理的过程。
2、靳家彦,现任天津南开小学校长,语文特级教师,他的贡献在于和专家、
广大师生一道创立了我国小学语文教学的一个流派 ----- 小学语文导读法。
他先后
出版了《小学语文导读法》等专著、编著17部,发表了《从素质教育的高度教小学语文》等论文200余篇,多篇获奖。
他的教学录像先后获天津市一等奖、全国一等奖、联合国儿童基金会与中国政府教育合作项目录像课评比一等奖。
“导读法”就是教师致力于导,学生循导学读,以学生的阅读实践活
动作为培养阅读能力,掌握阅读方法,养成阅读习题的主要方式。
通过扎实有效的序列训练,培养学生综合的语文素质的一种教学模式。
“导读法”在构建过程中,旗帜鲜明地针对“应试教育”表现在语文教学中的“重教轻学”、“重讲轻读”、“重知轻能”、“重共性轻个性”以及忽视学生创新发展的弊端,在长期教学实践中确立了语言文字训练和思想品德教育相统一;语言训练和文化感染相统一;学会读书与学会学习相统一的语文素质教育思想,即语文教学必须遵循的“内化为素质,外化为能力”的基本原则,并概括为“语思统一、口书并重、内外相通、以读为本”的语文导读法的基本特色。
“靳家彦语文导读法”在实
施中的操作步骤是:弓I导预习、指导细读、启发议读、辅导练习。
、浙派教学:“精致、和谐、大气、开放”
1、王崧舟,字维岳,号泊静斋主,现任杭州市拱宸桥小学教育集团理事长兼拱宸桥小学校长。
他积极倡导“诗意语文”的理想和信念,主张以发展学生的言语生命为核心,从生命成长的高度观照和深化语文教育改革,促进学生语言和精神的协同发展。
其代表课例有:《万里长城》、《我的战友邱少云》、《只有一个地球》、《一夜的工作》、《长相思》、《两小儿辩日》、《慈母情深》、《普罗米修斯》、《与象共舞》等,在实践中逐步形成了“精致、和谐、大气、开放” 的杭派语文教学风格。
他先后出版《小学作文教学改革与流派》、《王崧舟小学
语感教学法》(音像专著)、《王崧舟教学思想与经典课堂》、《诗意语文一—王崧舟语文教育七讲》、《王崧舟讲语文》、《听王崧舟老师评课》等多部教育教学论著,在省部级以上公开刊物发表《天地一课堂》、《语文教育的理想和
信念》、《诗意语文挥洒诗意人生》、《诗意语文,追寻生命化教育的境界》、
《磨你千遍也不厌倦》等论文100余篇。
诗意地教语文1、全身心投入的教学热情2、无拘无束的教学心态3、高屋建瓴的教学布局4、举重若轻的教学功力5、冲破禁锢的教学胆识6、不计得失的教学自由7、独立思考的教学人格四、教出语文的诗意1、举像入境,诗意语文的言语呈现《我的伯父鲁迅先生》2、移
情体验,诗意语文的生命敞开《我的战友邱少云》3、独特感悟,诗意语文的思想舒展《草船借箭》4、传承文化,诗意语文的精神寻根《泊船瓜州》5、放飞想象,诗意语文的灵性馈赠《二泉映月》6、启迪智慧,诗意语文的主体觉醒
《丑小鸭》7、实现自我,诗意语文的终极关怀《荷花》
四、海派教学
1、贾志敏的课堂形成“以学生为主,以训练为主,以激励为主”的风格。
在作
文教学中形成了“高、趣、真、活、实”的特色。
1992年,上海电视台录制的
电视系列片《贾老师教作文》
2、戴建荣,上海市名师工作室成员,古诗“吟唱”教学法,代表课例《送元二使安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