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广东省各市GDP

合集下载

2018年一季度东莞经济简况

2018年一季度东莞经济简况

2018年一季度东莞经济简况初步核算,2018年一季度,东莞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797.58亿元,按可比价计算,同比增长7.6%,增速高于同期全国(6.8%)、全省(7.0%)平均水平。

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6.04亿元,下降1.7%;第二产业增加值845.07亿元,增长6.2%;第三产业增加值946.47亿元,增长8.7%。

一、农业生产略有回落2018年一季度,全市农林牧渔业总产值9.21亿元,按可比价计算,同比下降3.8%。

其中农业产值7.07亿元,同比增长1.1%;林业产值0.19亿元,下降12.2%;牧业产值0.17亿元,下降69.0%;渔业产值1.54亿元,增长0.9%。

全市蔬菜产量下降2.2%,食用菌产量增长14.6%,瓜果类产量增长31.8%;渔业海水及淡水产量均增长1.0%。

二、工业生产总体稳定2018年一季度,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797.78亿元,同比增长6.2%。

按注册类型分,内资企业增加值411.39亿元,增长11.4%,占规模以上工业的比重达51.6%,比重首次超过外资工业;港、澳、台商投资企业增加值248.48亿元,增长3.6%;外商投资企业增加值137.92亿元,下降2.5%。

按控股类型分,民营企业增加值378.47亿元,增长11.3%;其中私营企业增加值208.01亿元,增长15.9%。

按规模类型分,大型企业增加值359.89亿元,增长3.0%;中型企业增加值210.26亿元,增长4.7%;小微企业增加值227.64亿元,增长13.8%。

先进制造业工业增加值405.71亿元,增长5.9%;其中先进装备制造业增长11.3%。

高技术制造业工业增加值295.11亿元,增长 5.7%。

工业五大支柱产业增加值549.24亿元,增长6.6%。

其中,电气机械及设备制造业增加值156.79亿元,增长10.3%,拉动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增长1.9个百分点。

2018年一季度,全市规模以上工业销售产值4003.65亿元,同比增长8.1%;工业产品产销率98.4%。

2018年东莞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2018年东莞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2018年东莞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一、综合初步核算,2018年东莞实现地区生产总值8278.59亿元,比上年增长7.4%。

分产业看,第一产业增加值25.04亿元,增长7.4%;第二产业增加值4027.21亿元,增长6.9%;第三产业增加值4226.34亿元,增长7.9%。

三次产业比例为0.3:48.6:51.1。

在第三产业中,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增长1.8%,批发和零售业增长4.4%,住宿和餐饮业增长3.3%,金融业增长6.9%,房地产业下降1.2%,其他服务业增长14.8%。

民营经济增加值4105.49亿元,增长8.3%。

人均地区生产总值98939元,增长6.6%,按平均汇率(6.6174)折算为14951美元。

在现代产业中,规模以上先进制造业增加值2043.77亿元,比上年增长8.6%;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1520.62亿元,增长11.0%。

现代服务业增加值2561.00亿元,增长9.1%。

生产性服务业增加值2177.92亿元,增长10.5%。

年末,全市工商登记注册户数114.68万户,比上年末增长14.6%。

其中,企业工商登记50.22万户,增长21.5%;个体户登记64.40万户,增长9.7%。

私营企业登记户数增长较快,增长22.3%。

从新登记注册情况看,全市工商新登记26.49万户,比上年增长18.7%;新登记企业11.76万家,增长15.9%。

全年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比上年上涨2.5%。

其中食品烟酒类上涨2.8%,衣着类上涨2.0%,居住类上涨1.7%,生活用品及服务类上涨2.1%,交通和通信类上涨2.0%,教育文化和娱乐类上涨5.5%,医疗保健类上涨0.4%,其他用品和服务类上涨2.2%。

此外,全年商品零售价格总指数上涨2.7%。

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指数上涨0.6%。

全年市一般公共预算收入649.91亿元,增长9.8%。

市一般公共预算支出765.41亿元,增长14.6%;其中,一般公共服务支出73.63亿元,公共安全支出97.11亿元,教育支出155.43亿元,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48.21亿元。

2018年梅州市经济运行情况

2018年梅州市经济运行情况

2018年梅州市经济运行情况2018年,全市地区生产总值为1110.21亿元,比上年增长2.4%。

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196.17亿元,增长4.9%;第二产业增加值356.72亿元,增长1.5%;第三产业增加值557.32亿元,增长2.1%。

全市产业结构得到调整优化。

2018年,全市三次产业结构比例为17.7:32.1:50.2,第一产业比重比上年下降0.8个百分点,第三产业比重比上年上升3.0个百分点。

经济运行主要表现为:“五增、二稳、二降”。

一是农业稳步增长。

2018年,全市农业总产值314.68亿元,增长4.7%。

农林牧渔业增加值198.96亿元,增长4.9%,增速比今年前三季度快0.1个百分点,同比提高1个百分点。

二是工业小幅增长。

2018年,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193.12亿元,增长1.3%。

五大支柱产业实现工业增加值151.78亿元,增长2.1%。

其中,增长较快的有建材、电子信息、电力行业,分别增长9.8%、8.2%、3.6%。

全市6个省级园区(含集聚区)实现工业增加值79.88亿元,下降0.9%。

其中,增长较快的有东莞石碣(兴宁)产业园区、蕉岭集聚区、广州海珠(丰顺)园区,分别增长13.9%、8.6%、4.6%。

三是社会消费平稳增长。

2018年,全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726.49亿元,增长8.7%。

其中,限额以上消费品零售额135.20亿元,增长4.6%。

按经营地分,城镇和农村消费分别为553.14和173.35亿元,分别增长9.0%和7.8%。

按消费类型分,商品零售额和餐饮收入分别为677.95亿元和48.54亿元,分别增长8.9%和6.1%;从分县(市、区)看,增速超过全市平均水平的有6个,其中,增长较快的有蕉岭、五华、大埔,分别增长10.5%、9.8%、9.8%。

四是进出口平稳增长。

2018年,全市外贸进出口总额135.21亿元,增长1.9%,增速同比提高15.3个百分点。

2018年广东省各市GDP排行榜:深圳继续领跑,梅州人均垫底

2018年广东省各市GDP排行榜:深圳继续领跑,梅州人均垫底

2018年广东省各市GDP排行榜:深圳继续领跑,梅州人均垫底据艾媒网获悉,2018年国内生产总值(GDP)为900309亿元,首破90万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6.6%,实现了6.5%左右的预期发展目标。

那么,作为我国经济第一大省的广东省,它的成绩如何呢?根据广东省统计局公布的数据显示,2018年广东全省实现地区生产总值97277.77亿元,增长6.8%,逼近十万亿元大关。

以2017年末常住人口11169万人为基数,全省人均GDP约为87096元。

另据艾媒网整理的2013-2018年广东省历年GDP总值及增长情况数据显现,自2013年以来广东GDP总值保持稳步上涨,但增长速度呈波动下滑的趋势。

另外,广东省内各市2018年的经济运行情况也已经全部公布。

从GDP总量来看,2018年深圳市以GDP总量24221.98亿元保持了领先地位,GDP增速7.6%。

广州、佛山紧随其后。

其中,广州2018年GDP总量22859.35亿元位列第二,GDP增速6.2%;佛山2018年GDP总量9935.88亿元位列第三,GDP增速6.3%。

值得一提的是,深圳GDP总量自从在16年实现了对广州的超越后,已连续三年位列广东省第一。

在GDP增速方面,2018年,全省21个城市中,共有12个城市的GDP名义增长速度在6%以上,经济发展实现稳中增长。

其中,汕尾、珠海、江门、深圳、东莞增速位居全省前五位,增速分别为8.0%、8.0%、7.8%、7.6%、7.4%,表现出色。

而云浮、梅州的增速分别为3.9%、2.4%,在全省位居最后两位。

而在人均GDP方面,深圳、珠海、广州稳居前三,人均GDP分别为19.33万元、16.51万元、15.77万元。

另外,全省21个城市,人均GDP达到10万元以上的有深圳、珠海、广州、佛山、中山五个城市,东莞市的人均GDP非常接近10万元大关。

而揭阳、云浮、河源、汕尾、梅州五个城市的人均GDP均在4万元以下,在全省排名靠后,需要继续加油努力,争取进一步缩小和其他城市的差距。

2018年前三季度广东经济运行简况

2018年前三季度广东经济运行简况

2018年前三季度广东经济运行简况2018年前三季度,广东经济运行总体保持平稳,生产和需求继续扩大,结构不断优化,效益稳步提升,但主要受外部挑战变数明显增多、内部动能迭代更替、内需潜力有待深入挖掘的影响,经济运行稳中有变、稳中趋缓,下行压力较大。

初步核算并经国家统计局核定,前三季度,广东实现地区生产总值70635.22亿元,同比增长6.9%,增幅同比回落0.7个百分点,比上半年回落0.2个百分点。

其中:第一、二、三次产业增加值为2614.17亿元、29095.66亿元、38925.39亿元,同比增长4.2%、5.8%和8.0%。

与上半年相比,第一产业增速提高0.2个百分点,第二、三产业均回落0.2个百分点。

一、农业经济稳中有进,增速明显提升前三季度,广东农林牧渔业实现增加值2691.21亿元,同比增长4.2%,增幅比上半年提高0.2个百分点,比上年同期提高0.8个百分点,是2010年以来的最高增幅。

乡村振兴战略成效逐步显现,前三季度,东翼、西翼和山区的农林牧渔业增加值增速分别快于全省平均水平0.7个、0.9个和0.9个百分点。

主要农产品产量增长较快,前三季度,广东蔬菜产量同比增长4.0%,园林水果产量增长7.4%,猪肉产量增长2.3%,水产品总产量增长3.5%。

二、工业生产总体平稳,企业效益逐步好转前三季度,广东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23173.86亿元,同比增长6.0%,增幅同比回落1.2个百分点,比上半年回落0.2个百分点。

分经济类型看,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增加值同比增长7.9%,民营企业增加值增长8.7%。

支柱产业起到良好支撑作用,电子信息业、电气机械和器材制造业、汽车制造业增加值分别同比增长9.4%、6.8%和8.5%,三大支柱行业增加值合计对全省规模以上工业增长贡献率达59.4%。

1-8月,广东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利润总额同比增长8.2%,增幅连续三个月回升。

三、市场销售平稳,消费升级类商品增长较快前三季度,广东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9155.67亿元,同比增长9.1%,增幅同比回落1.2个百分点,比上半年回落0.2个百分点。

2018城市GDP(最全)

2018城市GDP(最全)

81 乌鲁木齐 3099.62 350.40 88459 368.97
82 珠海
2914.74 176.54 165104 239.56
83 包头
2911.60 287.77 101178 158.57
84 呼和浩特 2903.50 311.48 93216 159.78
85 江门
2900.41 456.17 63582 210.16
56 漳州
3947.63 510.00 77405 419.10
57 太原
3884.48 442.14 87856 502.30
58 榆林
3848.60 340.33 113084 487.31
59 贵阳
3798.45 488.19 77807 260.49
60 鄂尔多斯 3763.20 206.87 181911 183.39
7175.70 767.71 93469 680.68 10.5% 6495.02
7050.27 472.86 149098 427.99 6.5% 6622.28
6955.00 789.70 88071 424.85 6.5% 6530.15
6755.23 880.20 76747 149.28 2.3% 6605.95
76 菏泽
3078.78 873.60 35242 252.97
77 柳州
3053.65 400.00 76341 298.01
78 衡阳
3046.03 720.53 42275 124.51
79 湛江
3008.39 730.50 41183 201.51
80 遵义
3000.23 627.07 47845 251.64
5274.67 546.35 96544 271.48 5.4% 5003.19

广东省各区县域社会经济发展统计指标数据:2-地区生产总值增长速度及人均GDP(2017-2018)

广东省各区县域社会经济发展统计指标数据:2-地区生产总值增长速度及人均GDP(2017-2018)

地区生产总值增长速度(%)
第一产业
5.0
4.05.64.7Fra bibliotek7.5
6.3
5.2
6.0
3.7
4.5
9.7
4.7
4.1
4.3
6.0
3.4
7.8
4.7
6.4
5.0
6.3
4.5
3.1
4.5
6.6
4.4
0.2
5.1
0.9
4.9
4.7
4.8
2.3
5.1
3.3
4.6
3.1
4.8
4.5
7.0
5.0
4.4
3.0
3.4
8.0
3.7 6.6 6.6 7.1 7.8 3.1 4.7 3.4 5.7 5.2 6.9 4.7 6.8 6.1 4.9 4.6 4.2 4.9 0.2 6.0 5.1 3.8 2.5 5.1 3.0 2.4
—301—
5.3
5.9
3.3
6.9
怀集县
7.3
7.5
6.7
7.6
英德市
6.5
4.6
9.1
5.3
连州市
5.3
6.7
3.6
5.3
佛冈县
5.0
5.2
8.6
1.1
阳山县
4.7
5.1
0.9
6.1
连山县
5.3
4.7
3.7
6.5
连南县
0.5
6.3
-0.8
-0.9
饶平县
6.2
6.1
6.6
6.0
普宁市
5.1

2017-2018年广东省本级及各市经济财政实力与债务报告

2017-2018年广东省本级及各市经济财政实力与债务报告

2017-2018年广东省本级及各市经济财政实力与债务报告经济实力:广东省经济实力雄厚,经济结构调整步伐领先,自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以来,在历经产业转型阵痛之后,经济已呈现高质量发展,与其他省份之间的差距不断拉大。

2017年广东省实现GDP 8.99万亿元,占全国GDP的比重为10.87%,同比增速为7.5%,与上年持平,高于全国平均增速0.6个百分点。

2018年1-9月,广东省实现GDP 7.06万亿元,同比增长6.9%。

2018年以来,广东省主要经济指标保持增长,但增速均有所回落。

由于地缘优势以及政策加持,广东省经济外向度高,但受中美贸易战持续升级影响,未来地区外贸增长承受一定压力。

广东省作为深化改革开放的排头兵,粤港澳大湾区建设将为广东省经济发展创造新契机,区域发展潜力可期。

广东省各地市经济发展水平差距较大,深圳作为计划单列市,在经济体量及发展质量方面均表现不俗,2017年实现GDP 2.24万亿元,首次超过省会广州(2.15万亿)。

佛莞两市2017年GDP分别为0.95万亿元、0.76万亿元,虽无法与广州相提并论,但经济实力遥遥领先于其余地市。

惠州、中山、茂名、湛江、江门、珠海等经济实力相对较强,但2017年湛江、中山经济增速有明显回落,增速均在6.9%以下,珠海、江门、汕头三市增速出现回升,保持在8%以上。

汕头、河源、汕尾、揭阳、云浮、梅州等市经济增长仍具有较明显的投资依赖特征,2017年固定资产投资占GDP的比重均超过70%,其中云浮、汕尾、河源等经济规模处于全省尾部,当年仍未突破千亿。

财政实力:受益于良好的产业基础,广东省地方综合财力在全国各省市中名列前茅,收入规模及质量较为稳健。

2017年广东省实现一般公共预算收入11320.35亿元,较2016年增长9.0%,对全省综合财力贡献最大。

当年全省税收收入保持较快增长,增速为9.5%。

同时受益于房地产市场景气度高,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收入增幅明显。

2018年广东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总体情况

2018年广东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总体情况

2018年广东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总体情况一、综合年末全省常住人口11346.00万人,比上年末增加177万人,其中城镇常住人口8021.62万人,占常住人口的比重(常住人口城镇化率)为70.70%,比上年末提高0.85个百分点。

全年出生人口143.98万人,出生率12.79‰;死亡人口51.22万人,死亡率4.55‰;自然增长人口92.76万人,自然增长率8.24‰。

表1 2018年年末常住人口及其构成指标年末常住人口(万人)比重(%)常住人口11346.00 100.00其中:城镇8021.62 70.70乡村3324.38 29.30其中:男性5920.34 52.18女性5425.66 47.82其中:0-14 岁1949.24 17.1815-64 岁8418.73 74.2065 岁及以上978.03 8.62初步核算并经国家统计局核定,2018年全省实现地区生产总值97277.77亿元,比上年增长6.8%。

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3831.44亿元,增长4.2%,对地区生产总值增长的贡献率为2.5%;第二产业增加值40695.15亿元,增长5.9%,对地区生产总值增长的贡献率为38.6%;第三产业增加值52751.18亿元,增长7.8%,对地区生产总值增长的贡献率为58.9%。

三次产业结构比重为4.0:41.8:54.2,第三产业所占比重比上年提高0.6 个百分点。

在第三产业中,批发和零售业增加值增长4.5%,住宿和餐饮业增加值增长2.7%,金融业增加值增长6.3%,房地产业增加值增长3.3%。

现代服务业增加值33198.45亿元,增长8.6%。

生产性服务业增加值27026.39亿元,增长7.9%。

民营经济增加值52611.59亿元,增长7.3%,占地区生产总值的54.1%。

2018年,广东人均地区生产总值达到86412元,按年平均汇率折算为13058美元。

分区域看,珠三角地区生产总值占全省比重为80.2%,东翼、西翼、山区分别占6.6%、7.4%、5.8%。

2018年已公布各省市GDP

2018年已公布各省市GDP

人均GDP 17.4 15.4 17.5 11.5 14.9 7.7 12.1 7.6 11.0 12.7 7.3 5.6 6.1 8.8 10.3 4.5 6.0 3.3 7.1 4.3 4.3 3.5 3.9 9.4 10.6 6.8 3.5 6.6 3.1 4.2 4.7 3.3 3.7 6.4 3.4 4.3 4.4 4.6 7.2 4.7 5.4 12.9 9.0 11.0 6.6 10.8 5.9 4.2 19.5 6.6 13.0 6.0 5.3 3.7 6.9 6.1 7.3
375
3.8
290
4.8
297
4.2
325
3.8
324
3.8
123
9.5
255
4.2
266
3.0
187 四川 188 四川 189 四川 190 四川 192 云南 193 云南 194 云南 195 云南 196 云南 197 云南 198 云南 199 云南 200 云南 201 云南 202 云南 203 云南 204 云南 205 云南 206 云南 207 云南 209 西藏 210 西藏 211 西藏 212 西藏 213 西藏 214 西藏 215 西藏 217 江西 218 江西 219 江西 220 江西 221 江西 222 江西 223 江西 224 江西 225 江西 226 江西 227 江西 229 浙江 230 浙江 231 浙江 232 浙江 233 浙江 234 浙江 235 浙江 236 浙江 237 浙江 238 浙江 239 浙江 241 广东 242 广东 243 广东 244 广东 245 广东 246 广东 247 广东 248 广东 249 广东
1005 7822 3278 1917 1918 1801 1759 1715 1630 1317 1288 1277 1222 1133 985 685 678 3798.5 3000.2 1921.4 1525.7 1313.5 1163.8 1066.6 1036.6 849.4 5274 2807 2700 2212 2180 1742 1382 1027 1009 847 819 8468 7857 4791 3948 2393 2354 2243 1943 1793 14847 4309.8 4064 2082 2035 913 1845 1748 1587 1362 1011 1005

2018年广州市经济运行情况

2018年广州市经济运行情况

2018年广州市经济运行情况2018年,我市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贯彻新发展理念,落实高质量发展要求,加快构建现代产业体系,经济结构不断优化,新动能活力不断增强。

全市经济在转型升级、动力转换中运行平稳,稳中趋优,稳中育新,高质量发展有利条件不断累积。

一、经济增长保持平稳,主要领域发展稳定据初步核算并经省统计局核定,2018年,广州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22859.35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6.2%。

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223.44亿元,第二产业增加值6234.07亿元,第三产业增加值16401.84亿元,同比分别增长2.5%、5.4%和6.6%。

农业生产加快转型。

2018年,全市实现农业总产值407.26亿元,增长1.2%。

农产品产量基本保持稳定,粮食产量13.00万吨,同比增长1.5%,水果产量增长11.5%,肉类产量13.46万吨,同比下降2.0%,其中禽肉产量增长12.6%。

工业生产平稳增长。

2018年,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5.5%。

三大支柱产业产值增长4.0%,其中汽车制造业增长 6.1%;电子产品制造业逐渐回暖,累计增速在三季度后逐月提升,全年增长2.8%;石油化工制造业下降0.2 %。

先进制造业中,电气机械、医药制造业产值分别增长9.2%和8.1%。

部分传统行业也表现突出,增势较好,有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非金属矿物制品业、家具制造业产值分别增长25.8%、17.9%和9.8%。

从企业注册类型看,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产值增长7.3%,股份制企业产值增长6.5%,增速均高于全市规模以上工业整体增速。

消费市场较快增长。

2018年,全市批发和零售业商品销售总额65140.81亿元,增长11.7%。

全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9256.19亿元,增长7.6% ,其中批发零售业零售额增长7.9%,住宿餐饮业增长5.8%。

限额以上日用品类、粮油食品类、中医药类商品零售额分别增长23.4%、23.1 %和22.7%。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