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主管中药师考试大纲-相关专业知识
2019初级中药士考试大纲基础知识
3.止血药的适应范围
1
4.止血药的使用注意事项
1
5.各类止血药的性能特点
1
6.各类止血药的功效
1
7.各类止血药的适应范围
1
(二)凉血止血药
小蓟、地榆、侧柏叶、白茅根、苎麻根的功效、应用、用法用量
1
(三)化瘀止血药
三七、茜草、蒲黄的功效、应用、用法用量
1
(四)收敛止血药
白及、仙鹤草的功效、应用、用法用量
1
4.补虚药的使用注意事项
1
5.各类补虚药的性能特点
1
6.各类补虚药的功效
1
7.各类补虚药的适应范围
1
(二)补气药
人参、西洋参、党参、黄芪、白术、山药、甘草的功效、应用、用法用量
1
(三)补阳药
鹿茸、紫河车、淫羊藿、杜仲、续断、肉苁蓉、补骨脂、益智仁、菟丝子、蛤蚧、冬虫夏草的功效、应用、用法用量
1
(四)补血药
1
(四)温经散寒
1.当归四逆汤的组方原理
1
2.阳和汤的组方原理
1
八、补益剂
(一)概述
1.补益剂的适用范围及配伍规律
1
2.补益剂的应用注意事项
1
(二)补气
1.四君子汤的组方原理及加减化裁
1
2.参苓白术散的组方原理及其与四君子汤的鉴别应用
1
3.补中益气汤的组方原理
1
4.生脉散的组方原理
1
5.玉屏风散的组方原理
1
(二)行气
1.越鞠丸的组方原理
1
2.枳实薤白桂枝汤的组方原理
1
3.半夏厚朴汤的组方原理
1
4.天台乌药散的组方原理
1
2019年执业中药师《中药学专业知识二》考试大纲
中药学专业知识〈二〉
《中药学专业知识(二)》是在《中药学专业知识(一》对中药学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做系统要求的基础上,从临床用药角度考查合理用药的专业知识。
这部分内容是执业药师执业能力的基础和核心,直接反映执业药师核心知识和能力要求。
本科目考试大纲由两大部分组成,即常用单味中药与常用中成药,具体涉及临床中药学、中成药学、方剂学等内容。
其中方剂学不另单列,具体体现在各成药的方义简释中,釆用方解方式解析成药处方的配伍意义。
根据执业药师相关职责,本科目要求掌握临床常用单味中药的药性(寒热温凉平及有毒与无毒)、功效、主治病证、使用注意和中成药的功能、主治、注意事项、配伍意义及组方特点等内容;熟悉典型单味中药的基本配伍意义和主要药理作用,功效相似单味中药的药性、功效及主治病证的异同点及个别同名异物药物的来源,中成药的功能及主治证候的异同点,更好地保障公众用药安全、有效。
2019中医内科主治医师考试大纲-基础知识
8.虚风内动证治(三甲复脉
汤、大定风珠)
考试 科目
1 1 1
1
9.后期正虚邪恋证治(黄连阿 胶汤、青蒿鳖甲汤)
1
(一)主要湿 1.湿温病的传变规律
1
热类温病的 传变规律
2.伏暑病的传变规律
1
1藿.湿朴温夏病苓初汤发)证治(三仁汤、 1
2.湿困中焦证治(雷氏芳香化 浊法、三仁汤)
1
3.湿阻膜原证治(雷氏宣透膜 原法)
1 1
八、防治
1.正治与反治
1
原则
(二)治则
2.治标与治本
1
3.扶正与祛邪
1
4.调整阴阳
1
考
考
试 学
单元
细目
要点
试 科
科
目
中 医
八、防治 原则
(二)治则
5.调理精气血津液 6.三因制宜
1 1
基
础
理
论
一、
气·阴
阴阳的基本概念、属性特征 1
阳·五行
1.奇恒之腑、五脏、六腑的 生理功能特点
1
二、藏象
2.藏象的概念、藏象学说的 基本内容
1.六淫共同的致病特 点
1
2.六淫各自的性质和 致病特点
1
1.疠气的致病特点 1
(二)疠气 五、病因
2.疫疠发生与流行的 因素
1
(三)七情内伤 七情内伤致病的特点 1
(四)饮食失宜
1.饮食不节 2.饮食不洁
1 1
考试 学科
单元
细目
(四)饮食失宜 (五)劳逸失度
(六)痰饮 五、病因
(七)瘀血
考
要点
试 科
2019 中医内科主治医师考试大纲
2019年中西医执业医师(中药学)考试大纲
2019年中西医执业医师(中药学)考试大纲第一单元中药的性能细目一:四气要点:1.结合有代表性的药物认识四气的确定2.四气的作用及适应症细目二:五味要点:1.结合有代表性的药物认识五味的确定2.五味的作用及适应证细目三:升降浮沉要点:1.各类药物的升降浮沉趋向2.妨碍药物升降浮沉的要紧因素细目四:归经要点:结合有代表性的药物认识归经的确定细目五:毒性要点:1.引起毒性反应的缘故2.结合具体有毒药物认识其使用考前须知第二单元中药的作用细目一:中药作用的差不多原理要点:1.中药的作用2.不良作用细目二:中药的功效要点:1.功效与主治的关系2.功效的分类第三单元中药的配伍细目一:中药配伍的意义要点:中药配伍的意义细目二:中药配伍的内容要点:1.各种配伍关系的配伍意义2.临证用药时怎么样对待各种配伍关系第四单元中药的用药禁忌要点:1.服药时一般的饮食禁忌2.特别疾病的饮食禁忌第五单元中药的剂量与用法细目一:剂量要点:1.妨碍中药剂量的因素2.有毒药、峻猛药及某些名贵药的剂量细目二:中药的用法要点:1.煎煮方法〔包括先煎、后下、包煎、另煎、烊化、冲服等〕2.服药时间第六单元解表药细目一:概述要点:1.解表药的性能特点、功效、主治病症2.解表药的配伍方法3.解表药的使用考前须知细目二:发散风寒药要点:1.以下药物的性能、功效、应用:麻黄、桂枝、紫苏、荆芥、防风、羌活、白芷2.以下药物的功效、主治病证:生姜、香薷、细辛、辛夷、藁本、苍耳子3.以下药物的用法用量:麻黄、香薷、细辛、荆芥、辛夷4.以下药物的使用注意:麻黄、桂枝、香薷、细辛、苍耳子5.麻黄与桂枝、荆芥与防风、紫苏与生姜等相似药物功效、主治病证的共同点与不同点细目三:发散风热药要点:1.以下药物的性能、功效、应用:薄荷、牛蒡子、蝉蜕、桑叶、菊花、柴胡、葛根2.以下药物的功效、主治病证:蔓荆子、升麻3.以下药物的功效:淡豆豉4.以下药物的用法:薄荷、桑叶、柴胡、葛根5.以下药物的使用注意:薄荷、医学|教育网搜集牛蒡子6.薄荷、牛蒡子与蝉蜕,桑叶与菊花,柴胡、葛根与升麻等相似药物功效、主治病证的共同点与不同点第七单元清热药细目一:概述要点:1.清热药的分类,各类清热药的功效与主治病证2.清热药的配伍方法3.清热药的使用考前须知细目二:清热泻火药要点:1.以下药物的性能、功效、应用:石膏、知母、栀子、夏枯草2.以下药物的功效、主治病证:芦根、天花粉、淡竹叶、决明子3.以下药物的用法:石膏、知母、栀子、决明子4.以下药物的使用注意:石膏、知母、天花粉5.石膏与知母、芦根与天花粉等相似药物功效、主治病证的共同点与不同点细目三:清热燥湿药要点:1.以下药物的性能、功效、应用:黄芩、黄连、黄柏2.以下药物的功效、主治病证:龙胆草、苦参3.以下药物的功效:秦皮、白鲜皮4.以下药物的用法:黄芩、黄连、黄柏5.以下药物的使用注意:苦参6.黄芩、黄连与黄柏等相似药物性能功效、主治病证的共同点与不同点细目四:清热解毒药要点:1.以下药物的性能、功效、应用:金银花、连翘、大青叶、蒲公英、鱼腥草、射干、白头翁2.以下药物的功效、主治病证:板蓝根、青黛、贯众、土茯苓、山豆根、白花蛇舌草3.以下药物的功效:穿心莲、紫花地丁、大血藤、败酱草、马勃、马齿苋、鸦胆子、熊胆、山慈菇、漏芦、野菊花4.以下药物的用法用量:穿心莲、青黛、鸦胆子、熊胆、山豆根5.以下药物的使用注意:穿心莲、射干、山豆根、鸦胆子、山慈菇、漏芦6.金银花与连翘,大青叶、板蓝根与青黛等相似药物功效、主治病证的共同点与不同点细目五:清热凉血药要点:1.以下药物的性能、功效、应用:生地黄、玄参、牡丹皮、赤芍2.以下药物的功效、主治病证:紫草、水牛角3.以下药物的用法:水牛角4.以下药物的使用注意:生地黄、玄参、牡丹皮、赤芍、紫草5.生地黄与玄参、牡丹皮与赤芍等相似药物性能功效、主治病证的共同点与不同点细目六:清虚热药要点:1.以下药物的性能、功效、应用:青蒿、地骨皮2.以下药物的功效:白薇、银柴胡、胡黄连3.以下药物的用法:青蒿4.以下药物的使用注意:青蒿5.牡丹皮与地骨皮、黄连与胡黄连等相似药物功效、主治病证的共同点与不同点第八单元泻下药细目一:概述要点:1.攻下药、润下药与峻下逐水药的性能特点、主治病证2.泻下药的配伍方法3.泻下药的使用考前须知细目二:攻下药要点:1.以下药物的性能、功效、应用:大黄、芒硝2.以下药物的功效:番泻叶3.以下药物的用法用量:大黄、芒硝、番泻叶、芦荟4.以下药物的使用注意:大黄、芒硝、番泻叶、芦荟5.大黄与芒硝等相似药物性能功效、主治病证的共同点与不同点细目三:润下药要点:1.以下药物的功效、主治病证:火麻仁、郁李仁、松子仁2.以下药物的用法用量:火麻仁3.以下药物的使用注意:郁李仁细目四:峻下逐水药要点:1.以下药物的功效、主治病证:甘遂、牵牛子、巴豆2.以下药物的功效:大戟、芫花3.以下药物的用法用量:甘遂、大戟、芫花、牵牛子、巴豆4.以下药物的使用注意:甘遂、大戟、芫花、牵牛子、巴豆细目四:祛风湿强筋骨药要点:1.以下药物的功效、主治病证:甘遂、牵牛子、巴豆2.以下药物的功效:大戟、芫花3.以下药物的用法用量:甘遂、大戟、芫花、牵牛子、巴豆4.以下药物的使用注意:甘遂、大戟、芫花、牵牛子、巴豆细目四:祛风湿强筋骨药要点:1.以下药物的性能、功效、应用:桑寄生2.以下药物的功效、主治病证:五加皮3.以下药物的功效:狗脊4.五加皮与桑寄生等相似药物性能功效、主治病证的共同点与不同点第十单元化湿药细目一:概述要点:1.化湿药的性能、特点、功效、主治病证2.化湿药的配伍方法3.化湿药的使用考前须知细目二:具体药物要点:1.以下药物的性能、功效、应用:藿香、苍术、厚朴2.以下药物的功效、主治病证:砂仁、白豆蔻3.以下药物的功效:佩兰、草果4.以下药物的用法:砂仁、白豆蔻5.苍术与厚朴、砂仁与豆蔻等相似药物功效、主治病证的共同点与不同点第十一单元利水渗湿药细目一:概述要点:1.利水渗湿药的性能特点、功效、主治病证2.利水渗湿药的配伍方法3.利水渗湿药的使用考前须知细目二:利水消肿药要点:1.以下药物的性能、功效、应用:茯苓、薏苡仁、泽泻2.以下药物的功效、主治病证:猪苓3.以下药物的功效:香加皮、冬瓜皮4.以下药物的用法:薏苡仁5.以下药物的使用注意:香加皮6.茯苓与猪苓、茯苓与薏苡仁等相似药物性功效、主治病证的共同点与不同点细目三:利尿通淋药要点:1.以下药物的性能、功效、应用:车前子2.以下药物的功效、主治病证:滑石、石韦、木通3.以下药物的功效:通草、瞿麦、地肤子、海金沙、萆薢、萹蓄4.以下药物的用法:车前子、滑石、海金沙5.车前子与滑石等相似药物功效、主治病证的共同点与不同点细目四:利湿退黄药要点:1.以下药物的性能、功效、应用:茵陈、金钱草2.以下药物的功效、主治病证:虎杖3.大黄与虎杖等相似药物性能功效、主治病证的共同点与不同点第十二单元温里药细目一:概述要点:1.温里药的性能特点、功效、主治病证2.温里药的配伍方法3.温里药的使用考前须知细目二:具体药物要点:1.以下药物的性能、功效、应用:附子、干姜、肉桂、吴茱萸2.以下药物的功效、主治病证:小茴香、丁香、花椒3.以下药物的功效:高良姜4.以下药物的用法用量:附子、肉桂、吴茱萸、花椒5.以下药物的使用注意:附子、肉桂、吴茱萸、丁香6.附子与干姜、附子与肉桂、干姜与生姜等相似药物功效、主治病证的共同点与不同点第十三单元理气药细目一:概述医学|教育网搜集要点:1.理气药的性能特点、功效、主治病证2.理气药的配伍方法3.理气药的使用考前须知细目二:具体药物要点:1.以下药物的性能、功效、应用:陈皮、枳实、木香、香附2.以下药物的功效、主治病证:青皮、沉香、川楝子、乌药、薤白3.以下药物的功效:檀香、荔枝核、佛手、大腹皮4.以下药物的用法:木香、沉香、檀香5.以下药物的使用注意:枳实、川楝子、薤白6.陈皮与青皮,木香、乌药与香附等相似药物功效、主治病证的共同点与不同点第十四单元消食药细目一:概述要点:消食药的配伍方法细目二:具体药物要点:1.以下药物的性能、功效、应用:山楂、莱菔子、鸡内金2.以下药物的功效、主治病证:神曲、麦芽3.以下药物的功效:稻芽4.以下药物的用法:鸡内金、麦芽5.以下药物的使用注意:山楂、麦芽、莱菔子第十五单元驱虫药细目一:概述要点:1.驱虫药的配伍方法2.驱虫药的使用考前须知细目二:具体药物要点:1.以下药物的性能、功效、应用:槟榔2.以下药物的功效、主治病证:使君子、苦楝皮3.以下药物的功效:雷丸、榧子4.以下药物的用法用量:使君子、苦楝皮、槟榔、雷丸5.以下药物的使用注意:使君子、苦楝皮、槟榔第十六单元止血药细目一:概述要点:1.各类止血药的选择使用、配伍方法2.止血药的使用考前须知细目二:凉血止血药要点:1.以下药物的性能、功效、应用:小蓟、地榆2.以下药物的功效、主治病证:大蓟、槐花、侧柏叶、白茅根3.以下药物的用法:槐花4.以下药物的使用注意:地榆4.大蓟与小蓟、芦根与白茅根等相似药物功效、主治病证的共同点与不同点细目三:化瘀止血药要点:1.以下药物的性能、功效、应用:三七、茜草2.以下药物的功效、主治病证:蒲黄3.以下药物的功效:降香4.以下药物的用法用量:三七、蒲黄、降香5.以下药物的使用注意:三七、蒲黄6.三七、茜草与蒲黄等相似药物功效、主治病证的共同点与不同点细目四:收敛止血药要点:1.以下药物的性能、功效、应用:白及2.以下药物的功效、主治病证:仙鹤草、棕榈炭、血余炭3.以下药物的使用注意:白及细目五:温经止血药要点:1.以下药物性能、功效、应用:艾叶2.以下药物的功效:炮姜第十七单元活血祛瘀药细目一:概述要点:1.活血祛瘀药的性能特点、功效、主治病证2.活血祛瘀药的配伍方法3.活血祛瘀药的使用考前须知细目二:活血止痛药要点:1.以下药物的性能、功效、应用:川芎、延胡索、郁金2.以下药物的功效、主治病证:姜黄、乳香3.以下药物的功效:没药、五灵脂4.以下药物的用法:延胡索、五灵脂5.以下药物的使用注意:郁金、乳香、没药、五灵脂6.郁金与姜黄等相似药物功效、主治病证的共同点与不同点细目三:活血调经药要点:1.以下药物的性能、功效、应用:丹参、红花、桃仁、益母草、牛膝2.以下药物的功效、主治病证:鸡血藤3.以下药物的功效:王不留行、泽兰4.以下药物的用法:牛膝5.以下药物的使用注意:丹参6.川芎与丹参、红花与桃仁等相似药物性能功效、主治病证的共同点与不同点细目四:活血疗伤药要点:1.以下药物的性能、功效、应用:土鳖虫2.以下药物的功效:自然铜、苏木、骨碎补、血竭3.以下药物的用法用量:血竭细目五:破血消癥药要点:1.以下药物的功效、主治病证:莪术、水蛭2.以下药物的功效:三棱、穿山甲3.以下药物的使用注意:莪术、三棱第十八单元化痰止咳平喘药细目一:概述要点:1.化痰止咳平喘药的性能特点、功效、主治病证2.化痰止咳平喘药的配伍方法3.化痰止咳平喘药的使用考前须知细目二:温化寒痰药要点:1.以下药物的性能、功效、应用:半夏2.以下药物的功效、主治病证:天南星、旋覆花3.以下药物的功效:白芥子、白前4.以下药物的用法用量:半夏、天南星、白芥子、旋覆花5.以下药物的使用注意:半夏、天南星、白芥子、旋覆花6.半夏与天南星等相似药物功效、主治病证的共同点与不同点细目三:清化热痰药要点:1.以下药物的性能、功效、应用:川贝母、浙贝母、瓜蒌、桔梗2.以下药物的功效、主治病证:竹茹、竹沥3.以下药物的功效:天竺黄、前胡、海藻、昆布、海蛤壳4.以下药物的用法用量:竹沥4.以下药物的使用注意:川贝母、浙贝母、瓜蒌、海藻、桔梗5.川贝母与浙贝母、瓜蒌皮与瓜蒌仁等相似药物功效、主治病证的共同点与不同点细目四:止咳平喘药要点:1.以下药物的性能、功效、应用:苦杏仁、百部、紫苏子、桑白皮、葶苈子2.以下药物的功效、主治病证:紫菀、款冬花、枇杷叶、白果3.以下药物的用法:苦杏仁、百部、枇杷叶4.以下药物的使用注意:苦杏仁、白果、百部5.苦杏仁与紫苏子、苦杏仁与桃仁、桑白皮与葶苈子等相似药物功效、主治病证的共同点与不同点第十九单元安神药细目一:概述要点:1.安神药的配伍方法2.安神药的使用考前须知细目二:重镇安神药要点:1.以下药物的性能、功效、应用:朱砂、磁石、龙骨2.以下药物的功效:琥珀3.以下药物的用法用量:朱砂、磁石、龙骨、琥珀4.以下药物的使用注意:朱砂、磁石5.朱砂与磁石等相似药物性能功效、主治病证的共同点与不同点细目三:养心安神药要点:1.以下药物的性能、功效、应用:酸枣仁2.以下药物的功效、主治病证:柏子仁、远志3.以下药物的功效:首乌藤、合欢皮4.以下药物的使用注意:柏子仁、远志5.酸枣仁与柏子仁等相似药物功效、主治病证的共同点与不同点第二十一单元开窍药细目一:概述要点:1.开窍药的性能特点、功效、主治病证2.开窍药的配伍方法3.开窍药的使用考前须知细目二:具体药物要点:1.以下药物的性能、功效、应用:麝香、石菖蒲2.以下药物的功效、主治病证:冰片3.以下药物的功效:苏合香4.以下药物的用法用量:麝香、冰片、苏合香5.以下药物的使用注意:麝香、冰片6.麝香与冰片等相似药物功效、主治病证的共同点与不同点第二十二单元补虚药细目一:概述要点:1.各类补虚药的功效、主治病证2.补虚药的配伍方法3.补虚药的使用考前须知细目二:补气药要点:1.以下药物的性能、功效、应用:人参、党参、黄芪、白术、甘草2.以下药物的功效、主治病证:西洋参、太子参、山药3.以下药物的功效:白扁豆、大枣、蜂蜜4.以下药物的用法用量:人参、西洋参、黄芪、白术、甘草5.以下药物的使用注意:人参、西洋参、党参、白术、甘草6.人参与党参、人参与黄芪、黄芪与白术、苍术与白术等相似药物性能功效、主治病证的共同点与不同点细目三:补阳药要点:1.以下药物的性能、功效、应用:鹿茸、淫羊藿、杜仲、续断、菟丝子2.以下药物的功效、主治病证:紫河车、巴戟天、补骨脂、冬虫夏草3.以下药物的功效:仙茅、肉苁蓉、锁阳、益智仁、沙苑子、蛤蚧4.以下药物的用法用量:鹿茸、蛤蚧、冬虫夏草5.以下药物的使用注意:鹿茸6.淫羊藿与巴戟天,杜仲、续断及桑寄生等相似药物功效、主治病证的共同点与不同点细目四:补血药要点:1.以下药物的性能、功效、应用:当归、熟地黄、白芍、阿胶、何首乌2.以下药物的功效、主治病证:龙眼肉3.以下药物的用法:当归、阿胶4.以下药物的使用注意:当归、熟地黄、白芍、阿胶5.当归与熟地黄、当归与白芍、生地黄与熟地黄、白芍与赤芍等相似药物性能功效、主治病证的共同点与不同点细目五:补阴药要点:1.以下药物的性能、功效、应用:北沙参、麦冬、龟甲、鳖甲2.以下药物的功效、主治病证:百合、天冬、石斛、玉竹、枸杞子、女贞子3.以下药物的功效:南沙参、黄精、墨旱莲、楮实子4.以下药物的用法:女贞子、龟甲、鳖甲5.以下药物的使用注意:北沙参、南沙参、龟甲、鳖甲6.北沙参与南沙参、麦冬与天冬、龟甲与鳖甲等相似药物功效、主治病证的共同点与不同点第二十三单元收涩药细目一:概述要点:1.收涩药的功效、主治病证2.收涩药的配伍方法3.收涩药的使用考前须知细目二:固表止汗药要点:以下药物的功效:麻黄根、浮小麦细目三:敛肺涩肠药要点:1.以下药物的性能、功效、应用:五味子、乌梅2.以下药物的功效、主治病证:诃子、肉豆蔻3.以下药物的功效:五倍子、赤石脂4.以下药物的用法:诃子、肉豆蔻5.以下药物的使用注意:赤石脂6.五味子与乌梅、肉豆蔻与豆蔻等相似药物功效、主治病证的共同点与不同点细目四:固精缩尿止带药要点:1.以下药物的性能、功效、应用:山茱萸、莲子2.以下药物的功效、主治病证:海螵蛸、海螵蛸、芡实3.以下药物的功效:金樱子、椿皮4.以下药物的使用注意:桑螵蛸5.莲子与芡实等相似药物功效、主治病证的共同点与不同点第二十四单元攻毒杀虫止痒药细目一:概述要点:攻毒杀虫止痒药的使用考前须知细目二:具体药物要点:1.以下药物的功效、主治病证:雄黄、硫黄2.以下药物的功效:白矾、蛇床子、蟾酥、蜂房3.以下药物的用法用量:雄黄、蟾酥4.以下药物的使用注意:雄黄、蟾酥第二十五单元拔毒化腐生肌药细目一:概述要点:拔毒化腐生肌药的使用考前须知细目二:具体药物要点:1.以下药物的功效、主治病证:升药2.以下药物的功效:砒石、炉甘石、硼砂3.以下药物的用法用量:升药、砒石、硼砂4.以下药物的使用注意:升药、砒石、炉甘石。
2019年执业药师中药专业知识一汇总(部分)
单味药治病——人参、黄连、丹参
存效
临床充分利用
相须
性效相似增效——麻桂/石膏知母
增效
相使
辅药增主药效——黄芪茯苓、枸杞菊花
相畏
有毒药畏无毒药——生半夏生南星畏生姜
减毒
相杀
无毒药杀有毒药——生姜杀生半夏
相恶
合用减效——人参恶莱菔子
减效
避免
相反
合用增毒——乌头反半夏、贝母
增毒
禁忌
中成药配伍
内容:功似配伍(病症单一、症重者)
津液大伤及脾胃虚弱者慎用
咸
软坚泻下,软坚散结
脉凝湿——水肿
渗利过度伤阴
阴虚津亏者慎用
升降浮沉
升浮
发散解表,升阳发表、祛风散寒、涌吐,升阳举陷,透疹,开窍(上行向外)
妄用气机紊乱
温升、凉降、热浮、寒沉;辛甘淡主升浮,酸苦咸主沉降
沉降
泻下,清热,渗水利湿,降逆止呕,息风止痉,平肝潜阳,止咳平喘,收敛固涩,重镇安神,消积导滞等(下行向内)
降低或消除药材的毒性或刺激性,保证用药安全;
有利于药材商品规格标准化;
有利于包装、运输与贮藏
需特殊加工
忌铁器:大黄、蟾酥
忌火煅:雄黄、雌黄
反复搓揉:玉竹、党参、三七
需要发汗:杜仲、玄参、茯苓、续断、厚朴
需要蒸煮烫:红参、天麻、天冬、白芍、五倍子、太子参、桑螵蛸、延胡索、郁金、姜黄、莪术
撞法出去根及粗皮:川芎、木香、黄芩、黄连、苍术、泽泻、姜黄、浙贝母
七情
镇惊、定惊、解郁、安神、醒神
饮食劳伤
消食、消积、补虚、强身
外伤
生肌、敛疮、续筋接骨、解蛇虫毒
气血津液辩证
气病
补气、行气、降气、敛气
2019主管中药师-基础知识讲义--中药化学--第七单元 三萜类化合物
中药化学——第七单元三萜类化合物一、分类与结构特点多数三萜类化合物是一类基本母核由30个碳原子组成的萜类化合物,其结构根据异戊二烯定则可视为六个异戊二烯单位聚合而成。
它们以游离形式或者以与糖结合成苷或成酯的形式存在。
引申知识点——三萜皂苷三萜皂苷的苷元又称皂苷元,常见的皂苷元为四环三萜和五环三萜类化合物。
(一)四环三萜(二)五环三萜二、理化性质(一)性状(1)游离三萜类化合物大多有完好的结晶少数为晶体,但三萜皂苷大多为无色或白色无定形粉末。
(2)皂苷多味苦,且对人体黏膜有强烈刺激性。
(甘草皂苷例外)(二)溶解性游离三萜:不溶于水。
三萜皂苷:可溶于水,易溶于热水、稀醇、热甲醇和热乙醇中。
皂苷在含水丁醇或戊醇中溶解度较好,常将正丁醇作为提取分离皂苷的溶剂。
皂苷有助溶性,可促进其他成分在水中的溶解度。
(三)发泡性皂苷水溶液经强烈振摇能产生持久性的泡沫,且不因加热而消失,这是由于皂苷具有降低水溶液表面张力的作用。
(四)颜色反应(五)水解反应1.酸水解(难得到真正的苷元)2.乙酰解3.Smith降解(条件比较温和,可获得真正的皂苷元)4.酶水解5.糖醛酸苷键的裂解6.酯苷键的水解(六)溶血反应皂苷的水溶液大多能破坏红细胞而有溶血作用。
溶血指数(表征溶血作用强弱):是指在一定条件(等渗、缓冲溶液及恒温)下能使同一动物来源的血液中红细胞完全溶血的最低浓度。
人参总皂苷没有溶血现象,但经分离后,B型和C型人参皂苷具有显著的溶血作用,而A型人参皂苷则有抗溶血作用。
三、提取与分离(一)提取1.醇类溶剂提取法甲醇或乙醇提→回收醇,水分散→乙醚或氯仿萃(除脂)→水液用水饱和正丁醇萃→粗总皂苷2.酸水解有机溶剂萃取法(提取皂苷元)3.碱水提取法(提取含羧基皂苷)(二)分离1.分段沉淀法2.色谱分离法四、实例(一)人参1.化学成分与结构类型2.理化性质(了解)人参总皂苷在7%盐酸的稀乙醇溶液中加热水解,得到人参二醇、人参三醇和齐墩果酸。
2019主管中药师-专业知识讲义-中医学基础-第十单元 诊法
①牙齿:牙齿黄垢—胃浊熏蒸;牙齿干燥不泽—阴液耗伤;齿如枯骨—肾阴枯涸;齿衄肿痛—胃火。
②牙龈:龈色红肿—胃火盛,若见出血—胃火伤络;龈肿不红—虚火上炎,若出血而不红肿—虚火灼络或气不摄血。牙龈腐烂,牙齿脱落为“牙疳”。
(6)望咽喉
咽喉红肿疼痛—外感风热或肺胃有热;咽红干而痛—热伤肺津;红肿溃烂—热毒深极;咽部嫩红,肿痛不甚—水亏火灼;
腻苔——湿浊、痰饮等浊邪阻滞
剥落苔
胃气匮乏,或胃阴枯涸。
真假苔
真苔多为实证
假苔多见于虚证。
要点六 望排出物
1.望痰涎涕唾
(1)望痰:
痰白而清稀,或有灰黑点者为寒痰:黄稠主热。
痰色白清稀而多泡沫者为风痰;
痰白滑量多易咯者为湿痰;
痰少而黏难咯出者,甚则干咳少痰属燥痰;
(2)望涎:
小儿口流清涎量多,称“滞颐”—脾胃虚寒。
若口角清涎淋漓,睡则流出更甚—脾虚不能摄津。
成人特别是老年人口角流涎—肾虚不摄。
(3)望涕:
鼻塞流清涕—外感风寒;
鼻流黄涕或浊涕—外感风热;
鼻流清涕,喷嚏不止,遇冷即发作,称“鼻鼽”;
涕稠似脓血,腥臭难闻,或流黄水,反复发作,经久不愈,称“鼻渊”—湿热邪毒蕴阻肺窍。
(4)望唾:
多唾而稀—肾阳气化失司,水液上泛:
方颅畸形-多见于佝偻病—肾精不足。
小儿囟门迟闭,骨缝不合—“解颅”—肾气不足。
囟门下陷者—“囟陷” —虚证。
囟门高突—“囟填” —实热证。
2.望五官
(1)望目
①目色:
目眦色赤—心火;
白睛赤—肺火;白睛显红络—阴虚火旺;
全目赤肿—肝经风热;
眼胞红肿湿烂—脾火;
白睛变黄—黄疸,
2019主管中药师-基础知识讲义--中药化学--第八单元 甾体类化合物
中药化学——第八单元甾体类化合物一、概述(一)甾体化合物的结构与分类甾体类化合物是广泛存在于自然界中的一类天然化学成分,包括强心苷、甾体皂苷、胆汁酸、蟾毒配基、植物甾醇、C21甾醇、昆虫变态激素、醉茄内酯等。
它们结构的共同特点是分子中都具有环戊烷骈多氢菲的甾体母核。
各类甾体成分C17位均有侧链。
根据侧链结构的不同,又分为许多种类。
(二)甾体化合物颜色反应二、强心苷(一)结构与分类强心苷是生物界中存在的一类对心脏有显著生理活性的甾体苷类,是由强心苷元与糖缩合的一类苷。
1.苷元的结构与分类(1)强心苷苷元由甾体母核和不饱和内酯环两部分组成。
甾体母核A、B、C、D四个环的稠合方式:A /B环有顺、反两种形式,但多为顺式;B/C环均为反式;C/D环多为顺式。
(2)C10、C13、C17的取代基均为β型。
C10为甲基或醛基、羟甲基、羧基等含氧基团,C13为甲基取代,C17为不饱和内酯环取代。
C3、C14位有羟基取代,C3羟基多数是β构型,强心苷中的糖均是与C3羟基缩合形成苷。
C14羟基为β构型。
(3)根据C17不饱和内酯环的不同,强心苷元可分为两类。
① C17侧链为五元不饱和内酯环(△αβ-γ-内酯),称强心甾烯类,即甲型强心苷元。
在已知的强心苷元中,大多属于此类。
② C17侧链为六元不饱和内酯环(△αβ,γδ-δ-内酯),称海葱甾二烯类或蟾蜍甾二烯类,即乙型强心苷元。
自然界中仅少数苷元属此类,如中药蟾蜍中的强心成分蟾毒配基类。
2.强心苷的组成糖(1)α-羟基糖:除D-葡萄糖、L-鼠李糖外,还有6-去氧糖如L-夫糖、D-鸡纳糖、L-黄花夹竹桃糖、D-洋地黄糖等。
(2)α-去氧糖:主要有2,6-二去氧糖,如D-洋地黄毒糖、L-夹竹桃糖、D-加拿大麻糖等。
3.强心苷元和糖的连接方式Ⅰ型强心苷:苷元-(2,6-去氧糖)x-(D-葡萄糖)y,如紫花洋地黄苷A。
Ⅱ型强心苷:苷元-(6-去氧糖)x-(D-葡萄糖)y,如黄夹苷甲。
2019主管中药师-专业知识讲义-中医学基础-第十一单元 辨证
中医学基础——第十一单元辨证细目一八纲辨证要点一表里辨证1.表证【临床表现】恶寒(或恶风)发热,头身疼痛,鼻塞流涕,咽喉痒痛,咳嗽,舌苔薄白,脉浮。
【辨证要点】恶寒发热并见、脉浮。
2.里证【临床表现】高热,或微热,潮热,烦躁神昏,口渴引饮,或畏寒肢冷卧,身倦乏力,口淡多涎,腹痛,便秘,或泄泻,呕吐,尿少色黄或清长,苔厚,脉沉等。
【辨证要点】病邪已深入于里,以脏腑气血阴阳等失调的症状为其辨证依据。
但寒不热或但热不寒或无寒热,脉不浮的属里证。
要点二寒热辨证1.寒证【临床表现】恶寒喜暖,面色白,肢冷卧,口淡不渴,痰、涎、涕清稀,小便清长,大便稀溏,舌苔白而润滑,脉迟或紧等。
【辨证要点】阴寒内盛或阳气不足为主,以恶寒喜暖、肢冷卧、面色白、分泌物及排泄物清稀、舌苔白滑等症状为辨证依据。
2.热证【临床表现】恶热喜冷,口渴喜冷饮,面红目赤,烦躁不宁,痰、涕黄稠,吐血,衄血,大便干,尿少色黄,舌红苔黄而干,脉数等。
【辨证要点】阳热亢盛或阴虚内热为主,以发热、恶热喜凉、面红、舌红苔黄、脉数等症状为辨证依据。
要点三虚实辨证1.虚证【临床表现】面色淡白或白或萎黄,精神萎靡,身倦乏力,形寒肢冷,自汗,大便稀溏或滑脱,小便清长或失禁,舌淡胖嫩,脉虚,沉迟无力或弱,或形体消瘦,颧红,五心烦热,盗汗,潮热,舌红少苔或无苔,脉细数无力。
【辨证要点】以正气不足,机体功能衰退为主,具有起病缓,病程长的特点,多见于慢性消耗性疾病。
2.实证【临床表现】高热,胸闷烦躁,甚至神昏谵语呼吸气粗,痰涎壅盛,腹胀痛拒按,大便秘结或下利里急后重,小便不利或涩痛、色黄量少,舌质苍老,舌苔厚腻,脉实有力等。
【辨证要点】邪实而正气未虚,正邪剧争,有起病急、病程短的特点。
因病邪性质各异,临床表现复杂。
要点四阴阳辨证1.阳证【临床表现】不恶寒发热,或壮热,面红目赤,心烦,躁动不安,或神昏谵语,呼吸气粗而快,语声高亢,喘促痰鸣,痰、涕黄稠,口渴喜冷饮,大便秘结或热结旁流,尿少色黄而涩痛,舌红绛起芒刺,苔黄、灰黑而干,脉实、洪、数、浮、滑等。
2019主管中药师-基础知识讲义--中药化学--第二单元 糖和苷类
中药化学——第二单元糖和苷类一、糖类化合物定义:糖类化合物是多羟基醛或多羟基酮及其衍生物、聚合物的总称,又称为碳水化合物。
通式:C x(H2O)y分类:糖类化合物根据能否被水解及分子量的大小分为单糖、低聚糖和多糖。
(一)糖的结构与分类1.单糖单糖是不能被水解的、糖类化合物的最小单位。
阿拉不喝无碳糖,给我半缸葡萄糖。
鸡鼠夹击夫要命,果然留痛在丽身。
引申知识点——糖的衍生物2,6-二去氧糖2.低聚糖由2~9个单糖分子通过糖苷键聚合而成的聚糖称为低聚糖。
低聚糖依据是否含有游离的醛基或酮基,可分为:还原糖(含有):如龙胆二糖、芸香糖、槐糖和麦芽糖非还原糖(不含有):如蔗糖、棉子糖和水苏糖3.多聚糖10个以上的单糖分子通过糖苷键聚合而成。
分类:水不溶性多糖,如纤维素,甲壳素水溶性多糖,如淀粉、菊糖、黏液质(植物体内贮藏的营养物质),人参多糖、黄芪多糖、刺五加多糖、昆布多糖(植物体内的初生代谢产物)。
(二)糖的理化性质1.性状小分子量:无色或白色结晶;有甜味。
大分子量:非结晶性的白色固体。
糖的衍生物,如糖醇等,也多为无色或白色结晶,有甜味。
2.溶解性糖为极性大的物质。
单糖和低聚糖易溶于水,特别是热水;可溶于稀醇;不溶于极性小的溶剂。
糖在水溶液中往往会因过饱和而不析出结晶,浓缩时成为糖浆状。
3.旋光性糖的分子中有多个手性碳,故有旋光性。
天然存在的单糖左旋、右旋的均有,以右旋为多。
糖的旋光度与端基碳原子的相对构型有关。
4.化学反应二、苷类化合物(一)苷的结构与分类定义:苷类化合物是由糖或糖的衍生物与非糖类化合物(称苷元或配基),通过糖的端基碳原子连接。
而成的化合物按苷元的化学结构可分:香豆素苷、黄酮苷、蒽醌苷、木脂素苷等。
按苷在植物体内的存在状态可分:原生苷与次生苷。
按苷键原子的不同可将苷分:氧苷、硫苷、氮苷和碳苷,其中以氧苷最为常见。
按连接单糖基的数目可分:单糖苷、二糖苷、三糖苷等。
按连接糖链的数目可分:单糖链苷、双糖链苷等。
2019年主管中药师考试大纲-专业实践能力
1.混合原则
4
2.混合方法
4
四、散剂 (一)散剂的特点 1.散剂的特点与分类
4
与质量要求
2.散剂的质量要求
4
1
(二)散剂的制备 1.一般散剂的制法
4
2.特殊散剂的制法
4
五、浸提、 (一)浸提的原理 1.中药的浸提过程
4
分离、浓缩 与影响因素
2.影响浸提的主要因素
4
与干燥
(二)常用浸提方 1.常用浸提溶剂
(三)栓剂的制法 1.栓剂的制备方法与选用
4
2.润滑剂的种类与选用
4
(四)栓剂的质量 1.重量差异
4
要求
2.融变时限
4
3.微生物限度
4
十一、胶剂 ( 一 ) 胶 剂 的 含 胶剂的特点与种类
4
义、特点与种类
(二)胶剂的原辅 1.胶剂辅料的种类与选择
4
料和制法
2.胶剂的制法
4
十二、胶囊 (一)胶囊剂的含 1.胶囊剂的分类与特点
4
2.眼用溶液剂的质量要求
4
3.眼用溶液剂的附加剂
4
4.眼用溶液剂的制法
4
九、外用膏 (一)概述
1.外用膏剂的特点
4
剂
2.外用膏的分类
4
3.药物的透皮皮吸收及其影响因素
4
(二)软膏剂
1.软膏剂常用基质的种类与选用
4
2.软膏剂的制法
4
3.眼膏剂的特点
4
(三)黑膏药
1.黑膏药原料的处理
4
2.黑膏药的基质组成
4
(三)中药药剂工 1.药典的性质
4
作的依据
2.中国药典的版次
2019年主管中药师考试大纲-相关专业知识
2019主管中药师考试大纲-相关专业知识
考试学科单元细目要点考试
科目
中医学基础一、中医学理
论体系的基本
特点
(一)整体观念整体观念的内容2
(二)辨证论治 1.症、证、病2
2.辨证论治2
3.同病异治和异病同治2
二、阴阳学说(一)阴阳学说的概
念
阴阳及其特性2
(二)阴阳学说的基
本内容
1.阴阳的对立制约2
2.阴阳的互根互用2
3.阴阳的消长平衡2
4.阴阳的相互转化2
(三)阴阳学说在中
医学中的应用
1.说明人体的组织结构2
2.解释人体的生理活动2
3.解释人体的病理变化2
4.指导疾病的诊断2
5.指导疾病的防治2
三、五行学说(一)五行学说的概
念
1.五行特性2
2.事物五行属性的归类2
(二)五行的生克关
系
1.五行相生与相克2
2.五行相乘与相侮2
3.五行母子相及2
(三)五行学说在中
医学中的应用
1.解释五脏系统疾病的传变规律2
2.指导五脏系统疾病的治疗2
四、藏象(一)藏象学说的概
念和脏腑的特点
1.五脏、六腑功能的共同特点2
2.脏腑学说的主要特点2
(二)心 1.心主血脉2
2.心藏神2
3.心在体合脉2
4.心开窍于舌2
5.心在液为汗2
6.心在志为喜2
7.心其华在面2
(三)肺 1.肺主气、司呼吸2
2.肺主宣发肃降2。
主管药师《中药师基础知识》重点资料
主管中药师——基础知识1.升降浮沉是药物对人体作用的不同趋向性。
凡气温热,味辛甘的药物大多有升浮作用,凡气寒凉,味苦酸的药物,大多有沉降作用;花叶及质轻的药物大多升浮,子、实及质重的药物,大多沉降。
2.十八反:本草名言十八反,半蒌贝蔹及功乌,藻戟遂芫俱战草,诸参辛芍叛藜芦。
3.十九畏:硫黄原是火中精,朴硝一见便相争,水银莫与砒霜见,狼毒最怕密陀僧,巴豆性烈最为上,偏与牵牛不顺情,丁香莫与郁金见,牙硝难合京三棱,川乌草乌不顺犀,人参最怕五灵脂,官桂善能调冷气,若逢石脂使相欺。
4.甘“能补、能和、能缓”,即具有补益、和中、调和药性和缓急止痛的作用。
5.相须是两种功效类似的药物配合应用,可以增强原有药物的功效;相使是一种药物为主,另一种药物为辅,两药合用,辅药可以提高主药的功效。
知母配贝母可以增强养阴润肺、化痰止咳的功效,石膏配牛膝治胃火牙痛,石膏为清胃降火、消肿止痛的主药,牛膝引火下行,可增强石膏清火止痛的作用。
6.温法:通过温里祛寒的作用,使在里之寒邪得以消散,适用于脏腑的沉寒痼冷,寒饮内停、寒湿不化,以及阳气衰微等;消法:通过消食导滞、行气活血、化痰利水以及驱虫等方法,使气、血、痰、食、水、虫等所结成的有形之邪渐消缓散,适用于致食停滞、气滞血瘀、症瘕积聚、水湿内停、痰饮不化、疳积虫积以及疮疡痈肿等病证。
7.治法有汗、吐、下、和、温、清、消、补“八法”。
①汗法,适用于外感表证、疹出不透、疮疡初起,以及水肿、泄泻、咳嗽、疟疾等有表证者;②吐法,适用于中风痰壅,宿食壅阻胃脘,毒物尚在胃中,痰涎壅盛之癫狂、喉痹,以及霍乱吐泻不得证;③下法,适用于燥屎内结、冷积不化、瘀血内停、宿食不消、结痰停饮,以及虫积等证;④和法,适用于肝脾不和、寒热错杂、表里同病,或邪犯少阳,证属半表半里等;⑤清法,适用于热证、火证、热甚成毒,以及虚热等;⑥温法,适用于脏腑之沉寒痼冷、寒饮内停、寒湿不化,以及阳气衰微等;⑦消法,适用于饮食停滞、气滞血瘀、癥瘕积聚、水湿内停、痰饮不化、疳积虫积,以及疮疡痈肿等病证;⑧补法,适用于各种虚证。
2019主管中药师-基础知识讲义--中药学--第二十单元 补虚药
中药学——第二十单元补虚药细目一概述一、性能特点:甘味。
二、功效:补虚作用,又有补气、补阳、补血与补阴的不同。
三、适应范围:正气虚弱、精微物质亏耗引起虚证,气虚证、阳虚证、血虚证和阴虚证。
四、分类:补气药、补阳药、补血药、补阴药。
细目二补气药人参、西洋参、党参、太子参黄芪、白术、山药甘草、大枣、饴糖白扁豆人参功效:大补元气,补脾益肺,生津,安神益智。
应用:1.元气虚脱证。
为拯危救脱要药。
2.肺脾心肾气虚证。
3.热病气虚津伤口渴及消渴证。
4.气虚外感或里实热结而邪实正虚之证。
西洋参功效:补气养阴,清热生津。
应用:1.气阴两伤证。
2.肺气虚及肺阴虚证。
3.热病气虚津伤口渴及消渴。
党参功效:补脾肺气,补血,生津。
应用:1.脾肺气虚证。
2.气血两虚证。
3.气津两伤证。
4.气虚外感或里实热结而气血亏虚等邪实正虚之证。
太子参功效:补气健脾,生津润肺。
应用:脾肺气阴两虚证。
属补气药中的清补之品。
黄芪功效:补气健脾,升阳举陷,益卫固表,利尿消肿,托毒生肌。
应用:1.脾气虚证。
为补中益气要药。
2.肺气虚证。
3.气虚自汗。
4.气血亏虚,疮疡难溃难腐,或溃久难敛。
5.痹证、中风后遗症。
白术功效:益气健脾,燥湿利尿,止汗,安胎。
1.脾气虚证。
被前人誉之为“脾脏补气健脾第一要药”。
2.气虚自汗。
3.脾虚胎动不安。
山药功效:益气养阴,补脾肺肾,固精止带。
应用:1.脾虚证。
2.肺虚证。
3.肾虚证。
4.消渴气阴两虚证。
白扁豆功效:补脾和中,化湿。
应用:1.脾气虚证。
2.暑湿吐泻。
甘草:补脾益气,祛痰止咳,缓急止痛,清热解毒,调和诸药。
大枣:补中益气,养血安神。
饴糖:补益中气,缓急止痛,润肺止咳。
小结细目二补气药人参:大补元气,补脾益肺,生津,安神益智。
西洋参:补气养阴,清热生津。
党参:补脾肺气,补血,生津。
太子参:补气健脾,生津润肺。
黄芪:补气健脾,升阳举陷,益卫固表,利尿消肿,托毒生肌。
白术:益气健脾,燥湿利尿,止汗,安胎。
主管药师《中药师相关专业知识》重点资料
主管中药师——相关专业知识1.中医学治疗疾病的基本原则:辨证论治是中医学治疗疾病的根本原则,中医学在认识和处理疾病的过程中,既强调辨证论治,又讲究辨证与辨病相结合。
2.中医学理论认为,人体是一个以心为主宰、以五脏为中心的整体。
3.事物的阴阳属性:按照阴阳学说,发散、明亮、温煦、兴奋都属阳,反之则属阴。
4.药物的味与阴阳的关系:按照阴阳学说,凡辛、甘、淡的药物均属阳,凡酸、苦、咸的药物均属阴。
5.五脏分阴阳:心肺居于膈之上,属阳,心为阳中之阳,肺为阳中之阴;肝脾肾居于膈之下,属阴,肝为阴中之阳,脾为阴中之至阴,肾为阴中之阴。
6.阴阳的相互转化是指阴阳双方在一定条件下,可以各自向其相反的方向转化,即阴可以转化为阳,阳可以转化为阴。
7.阴阳相生关系: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金生水,水生木。
8.五行的生克乘侮:肝属木、肺属金,“肝火犯肺”是“金虚木侮”的表现,属于五行相侮的范畴;肝属木、脾属土,“见肝之病,知肝传脾”是“木克土”的表现,属于五行相克的范畴。
9.按照五行学说,怒属木,喜属火,思属土,悲属金,恐属水。
火克金,故喜胜悲。
10.金克木,故“金”的“所胜”为木。
11.相乘相侮的概念:相乘的次序与相克相同,即木乘土,土乘水,水乘火,火乘金,金乘木;而相侮的次序与相克的方向相反,即木侮金,金侮火,火侮水,水侮土,土侮木。
12.五行与五脏六腑的关系:按照五行学说,木对应肝与胆;火对应心与小肠;土对应脾与胃;金对应肺与大肠;水对应肾与膀胱。
13.阴盛格阳的概念。
阴盛格阳指阴寒偏胜至极、壅闭于内、迫阳浮越于外、相互格拒的一种病理状态,阴寒内盛是疾病本质。
因格阳于外,故现真寒假热证。
14.气机失调:一般的,气机失调的病机,可概括为气滞、气逆、气陷、气闭、气脱等。
其中,气的外出受阻称为气闭,临床多表现为昏厥或亡脱等病证;气滞是指气运行不畅而郁滞的病理状态,主要由情志郁结不舒,或食积、痰湿、瘀血等引起;气陷是在气虚的基础上表现以气的升举无力为主要特征的病理状态;气脱是气虚之极而有脱失消亡之危的病理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