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鸿业版微观经济学名词解释整理
高鸿业 西方经济学(宏微观) 名词解释 (最完整版)
1.经济学:研究资源如何最佳配置使人类需要得到最大满足的一门社会科学。
2.微观经济学的基本家假设条件:⑴“合乎理性的人”的假设条件:每一个从事经济活动的人都是利己的。
⑵完全信息的假设条件:商业双方都知道对方的信息,也都知道对方知道的信息。
(双方可以替代为多方)3.一种商品的需求:是指消费者在一定时期内在各种可能的价格水平愿意而且能够购买的该商品的数量。
4.需求函数:表示一种商品的需求数量和影响该需求数量的各种因素之间的相互关系。
5.需求定律:需求曲线具有一个明显的特征,它是向右下方倾斜的,即它的斜率为负值。
它们都表示商品的价格和需求量之间成反方向变动的关系。
6. 一种商品的供给:是指生产者在一定时期内在各种可能的价格下愿意而且能够提供出售的该种商品的数量。
7.供给定律:供给曲线表现出向右上方倾斜的特征,即供给曲线的斜率为正值。
它们都表示商品的价格和供给量成同方向变动的规律。
8.均衡:其最一般的意义是指经济事物中有关的变量在一定条件的相互作用下所达到的一种相对静止的状态。
9.局部均衡:就单个市场或部分市场的供求和价格之间的关系和均衡状态进行分析。
10.一般均衡:就一个经济社会中的所有市场的供求和价格之间的关系和均衡状态进行分析。
11.均衡价格:该种商品的市场需求量和市场供给量相等时的价格。
12.市场出清状态:市场上需求量和供给量相等的状态。
13.需求量的变动:在其他条件不变时,由某商品的价格变动引起的该商品需求数量的变动。
14.需求的变动:在某商品价格不变的条件下,由于其他因素所引起的该商品需求数量的变动。
15.供给量的变动:在其他条件不变时,由于某商品的价格变动引起的该产品供给数量的变动。
16.供给的变动:在某商品价格不变的条件下,由于其他因素所引起的该 商品供给数量的变动。
17.需求的价格弹性:表示在一定时期内一种商品的需求量变动对于该商品的价格变动的反应程度。
18.弹性e:e>1,表示富有弹性;e<1,表示缺乏弹性;e=1,表示单一弹性或单位弹性。
高鸿业微观名词解释
微观经济学第一章引论1.稀缺稀缺性是指在给定的时间内,是指相对于人类社会的无穷欲望而言,经济物品,或者说生产这些物品所需要的资源总是不足的。
一方面,人对经济物品的欲望是无限的,另一方面,用来满足人类欲望的经济物品总是有限的。
因此,现实生活中存在着资源的有限性和人类欲望无限性之间的矛盾。
人类对各种消费的欲望是无限的。
其中有些物品可以不付出任何经济代价就可获得,称之为自有物品;但大多数物品是不能自由取用的,获得它们必须付出相应的代价,称之为经济物品。
正因为经济物品稀缺性的客观存在,才产生了经济学家们一直研究的资源配置与利用的问题,及生产什么、如何生产、为谁生产的问题。
2.实证分析与规范分析实证分析和规范分析是经济学分析的两种方法。
实证分析是研究实际经济体系是怎样运行的,它对经济行为作出有关假设,根据假设分析和陈述经济行为和后果,并试图对结论进行检验。
简而言之,实证分析回答了“是什么”的问题。
规范分析是从一定的社会价值判断标准出发,根据这些标准,对一个经济体系的运行进行评价,并说明经济体系应该怎样运行,以及提出相关的经济政策。
简而言之,规范经济学回答了“应当时什么”的问题。
3.静态、比较静态、动态分析根据既定的外生变量值来求得内生变量值的分析方法,称为静态分析。
研究外生变量对内生变量的影响方式,以及分析比较不同数值的外生变量下的内生变量的不同数值,称为比较静态分析。
在静态分析和比较静态分析中,变量的调整时间被假设为零。
在动态模型中,需要区分变量在时间上的先后差别,研究不同时点上的变量之间的相互关系。
根据这种动态模型作出的分析是动态分析。
从均衡角度来区别和理解这三种分析方法。
分别是:静态分析,考察在既定的条件下某一经济事物在经济变量的相互作用下所实现的均衡状态。
比较静态分析,考察当原有的条件或外生变量发生变化时,原有的均衡状态会发生什么变化,并分析比较新旧均衡状态。
动态分析,是在引进时间变化序列的基础上,研究不同时点上的变量的相互作用在均衡形成和变化过程中所起的作用,考察在时间变化过程中的均衡状态的实际变化过程。
高鸿业《西方经济学(微观部分)》必考名词解释
第一章引论一、名词解释1.微观经济学答:微观经济学是“宏观经济学”的对称,主要以家庭、厂商(企业)和市场等单个经济主体及其相互关系为研究对象的经济学。
微观经济学是以市场经济中各个经济单位的经济行为和经济规律作为考查对象,研究单个生产者或企业是如何利用有限的资源生产商品和劳务以获取最大利润,以及单个消费者或家庭是如何利用有限的货币收入购买商品和劳务以获取最大满足的学科。
因此,微观经济学的核心内容是论证亚当·斯密的“看不见的手”原理。
微观经济学采用个量分析法,个量是指与单个经济单位的经济行为相适应的经济变量,如单个生产者的产量、成本、利润,某一商品的需求量、供给量、效用和价格等。
微观经济学在分析这些经济变量之间的关系时,假设总量固定不变,又被称为个量经济学。
2.稀缺答:经济学所说的稀缺是指在给定的时间内,相对于人的需求(欲望)而言,经济资源的供给总是不足的。
一方面,人类对经济物品的欲望是无限的;另一方面用来满足人类欲望的经济物品是有限的。
故存在着资源的有限性和人类欲望与需求的无限性之间的矛盾。
人类消费各种物品的欲望是无限的。
满足这种欲望的物品,有的可以不付出任何代价而随意取得,称之为自由物品,如阳光和空气。
但绝大多数物品是不能自由取用的,因为世界上的资源(包括物质资源和人力资源)有限,这种有限的、为获取它必须付出某种代价的物品,称之为“经济物品”。
这样,一方面,人类对经济物品的欲望是无限的;另一方面用来满足人类欲望的经济物品却是有限的。
相对于人类的无穷欲望而言,经济物品或生产这些经济物品所需要的资源总是不足的。
正因为稀缺性的客观存在,就存在着资源的有限性和人类的欲望与需求的无限性之间的矛盾。
这样,就导致经济学家们从经济学角度来研究使用有限的资源来生产什么、如何生产和为谁生产的问题。
3.经济人答:经济人是西方经济学在进行经济分析时的一个基本假设,也称为理性人,是经济生活中一般人的抽象。
其本性被假设为是利己的,总是力图以最小的经济代价去追逐和获取自身的最大的经济利益。
人大高鸿业微观经济学名词解释
需求:指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消费者在一定时期内对应于各种可能的价格愿意而且能够购买的商品的数量。
需求既强调消费者的购买欲望又要求消费者具备购买能力。
需求规律使消费者对商品的需求量与其价格呈反方向变动。
供给:指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生产者在一定时期内对应于各种可能的价格愿意而且能够提供出售的商品的数量。
供给不仅要求生产者有提供商品的愿望,也要求生产者有提供商品的生产能力。
供给规律决定了商品的价格与供给量之间呈同向变动。
均衡价格:由供给等于需求所决定的价格。
市场价格高低变化取决于供给和需求的相互作用,其最终结果是趋于均衡价格。
需求弹性:需求的价格弹性的简称,表示在一定时间内相应于商品价格的相对变动,一种商品需求量相对变动的反应程度。
其大小通常用需求弹性系数来表示,它被定义为商品需求量的变动率与价格的变动率之比。
弹性系数的大小可以由点弹性或弧弹性来衡量。
供给弹性:供给的价格弹性的简称。
它反映了相应于商品价格的变动,该商品供给量变动的敏感程度。
其大小通常用供给弹性系数来表示,被定义为商品供给量的变动率与价格的变动率之比。
它可以用弧弹性或点弹性系数来衡量。
边际效用递减规律:基数效用论的基本假定,是指在一定时期内,在其他商品或劳务的消费数量保持不变的条件下,随着消费者对某种商品或劳务消费量的增加,消费者从该商品或劳务连续增加的每一消费单位中所得到的效用增量(即边际效用)是递减的。
原因在于追加消费的商品或劳务对消费者的刺激和重要性逐渐下降。
消费者均衡: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消费者实现效用最大化并将保持不变的一种状态。
在既定的收入约束条件下,当消费者每单位货币支出的边际效用都等于货币的边际效用时,消费者处于均衡状态,即RCS1,2=MU1/MU2=P1/P2和P1X1+P2X2=M图形表示为无差异曲线与预算约束线的切点。
预算约束线:在消费者面临的商品价格既定的条件下,消费者的收入对效用最大化形成约束。
既定的收入全部用于消费可以购买到的商品组合构成的曲线即为消费者的预算约束线。
高鸿业版微观经济学名词解释整理
微观经济学名词解释一、需求、供给和均衡价格需求(供给):一定时间内消费者在各种价格水平下愿意而且能够购买(出售)的该商品的数量。
需求(供给)函数:一种商品的需求(供给)数量和影响该需求(供给)数量的各种因素之间的相互关系。
需求(供给)的变动:某商品价格不变的条件下由于其他因素变动所引起的该商品的需求(供给)数量的变动.需求量(供给量)的变动:其他条件不变时,由某商品的价格变动所引起的该商品的需求(供给)数量的变动.需求(供给)表:某种商品的各种价格水平和与各种价格水平所对应的该商品的需求(供给)数量之间关系的数字次序表。
均衡:经济事务中的有关变量在一定条件的相互作用下所达到的一种相对静止的状态。
均衡价格:某种商品的市场需求量和市场供给量相等时的价格。
均衡价格下的相等的供求数量成为均衡数量。
供求定理: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需求变动分别引起均衡价格和均衡数量的同方向变动,供给变动则引起均衡价格的反方向移动,引起均衡数量的同方向移动.需求的价格弹性:一定时期内一种商品需求量变动对于该商品的价格变动的反应程度。
二、效用论效用:效用指商品满足人的欲望能力的评价,或者说是消费者在消费商品时所感受到的满意程度总效用:消费者在一定时间内从一定数量的商品消费中所得到的效用量的总和。
边际效用:消费者在一定时间内增加一单位的消费得到的效用量的增量。
边际效用递减规律:一定时间内,在其他商品的消费数量保持不变的条件下,随着消费者对某种商品消费量的增加,消费者从该商品连续增加的每一消费单位中得到的效用增量是递减的。
消费者均衡:研究单个消费者如何把有限的货币收入分配在各种商品的购买中以获得最大的效用。
商品的需求价格:消费者在一定时期内对一定量的某种商品所愿意支付的最高价格。
消费者剩余:消费者在购买一定数量的某种商品时愿意支付的最高总价格和实际支付价格的总价格之间的差额。
无差异曲线:消费者偏好相同的两种商品的所有组合。
商品的边际替代率:在维持效用水平不变的前提下,消费者增加一单位某种商品的消费数量时所需要的放弃的另一种商品的消费数量,被称为商品的边际替代率。
微观经济学名词解释(高鸿业版)
高鸿业版西方经济学(微观部分)名词解释价格:价格是经济参与者之间相互联系和传递经济信息的机制。
需求:指消费者在一定时期内在各种可能的价格水平下愿意而且能够购买的商品数量。
需求函数:是表示一种商品的需求数量和影响该需求数量的各种因素之间的相互关系。
需求表:是表示某种商品的各种价格水平和与各种价格水平相对应的该商品的需求数量之间的数字序列表。
供给:是指生产者在一定时期内在各种可能的价格水平下愿意而且能够提供出售的该种商品的数量。
供给函数:表示一种商品的供给量和该商品价格之间存在着一一对应的关系。
供给表:是表示某种商品的各种价格和与各种价格相对应的该商品的供给数量之间关系的数字序列表。
均衡:指经济事物中有关的变量在一定条件的相互作用下所达到的一种相对静止的状态。
局部均衡:是就单个市场或部分市场的供求与价格之间的关系和均衡状态进行分析。
一般均衡:是就一个经济社会的所有市场的供求与价格之间的关系好均衡状态进行分析。
均衡价格:指一种商品的市场需求量和市场供给量相等时的价格。
均衡数量:在均衡价格水平下的相等的供求数量。
市场出清:市场上需求量与供给量相等的状态。
需求量的变动:是指在其他条件不变时,由商品的价格变动所引起的该商品的需求数量的变动。
需求的变动:是指在某商品价格不变的条件下,由于其他因素变动所引起的该商品的需求数量的变动。
供给量的变动:是指在其他条件不变时,由某商品的价格变动所引起的该商品供给数量的变动。
供给的变动:是指在某商品价格不变的条件下,由于其他因素变动所引起的该商品的供给数量的变动。
供求定理: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需求变动分别引起均衡价格和均衡数量的同方向的变动;供给变动引起均衡价格的反方向的变动,引起均衡数量的同方向的变动。
经济理论:是在对现实的经济事物的主要特征和内在联系进行概括和抽象的基础上,对现实的经济事物进行的系统描述。
经济模型:是指用来描述所研究的经济事物的有关经济变量之间相互关系的理论结构。
微观经济学高鸿业名词解释分类归纳
微观经济学名词解释第二章需求、供给和均衡价格1需求:一种商品的需求是指消费者在一定时期内在各种可能的价格水平愿意而且能够购买的该商品的数量。
7供给:指生产者在一定时期内在各种可能的价格水平愿意而且能够提供出售的该商品的数量。
2需求函数:表示一种商品的需求数量和影响该需求数量的各种因素之间的相互关系。
8供给函数:表示一种商品的供给数量和影响该供给数量的各种因素之间的相互关系。
3需求价格弹性:指在一定时期内一种商品的需求量变动对于该商品的价格变动的反应程度。
或者说,表示在一定时期内当一种商品的价格变化百分之一时引起的该商品的需求量变化的百分比。
弧弹性的计算公式为:Ed=-(△Qd÷△P)×(P÷Qd)点弹性的计算公式为:Ed=-(dQ÷dP)×(P÷Q)9供给的价格弹性:表示在一定时期内一种商品的供给量变动对于该商品的价格变动的反应程度。
或者说,表示在一定时期内当一种商品的价格变化百分之一时引起的该商品的供给量变化的百分比。
4需求收入弹性:表示在一定时期内消费者对某种商品的需求量的变动对消费者收入量变动量的反应程度。
或者说,表示在一定时期内当消费者的收入变化百分之一所引起的商品需求量变化的百分比。
5需求的交叉弹性:表示在一定时期内,一种商品的需求量变动对于它的相关商品的价格变动的反应程度。
或者说,表示在一定时期内当一种商品的价格变动百分之一所引起的另一种商品的需求量变化的百分比。
6弹性系数:弹性表示作为因变量的经济量的相对变化对作为自变量的经济变量的相对变化的反应程度或灵敏程度,它等于因变量的相对变化对自变量的相对变化的比值。
即弹性系数=因变量的变动比例÷自变量的变动比例。
10替代品:如果两种商品之间可以相互替代以满足消费者的某一种欲望,则称这两种商品之间存在替代关系,这两种商品互为替代品。
11互补品:如果两种商品必须同时使用才能满足消费者的某一种欲望,则称这两种商品之间存在互补关系,这两种商品互为互补品。
西方经济学(微观部分)高鸿业版名词解释
三、名词解释:1、生产可能性曲线:假定把所有社会资源都用来生产两种物品在给定技术水平和社会资源总量不变的前提下,该社会全部资源所生产的两种物品的最大数量组合所形成的轨迹。
2、机会成本:由于资源的稀缺性,在技术给定的情况下,当把一定数量的资源用于生产某种物品时,必须放弃另一种物品的生产,所放弃的另一种物品的产量就是生产当前物品的机会成本。
3、微观经济学:研究单个经济单位(居民户和厂商)的经济行为,采用个量分析法,是通过研究市场经济条件下,单个经济主体的经济行为及其相互关系来说明价格机制如何解决经济资源的配置问题的一系列内在联系的理论。
4、需求量的变动和需求的变动:需求量的变动是指在其它影响因素不变的情况下只是由于商品自身价格的变动而引起的商品需求量的变动。
需求量的变动在图形中表现沿需求曲线点的移动;需求的变动是指在商品自身的价格不变的情况下,由于其它影响因素的变动而引起的商品需求的变动。
表现在图形中为整条需求曲线的移动。
5、均衡价格:一种商品的均衡价格就是商品的市场需求量与市场供给量相等时的价格。
6、需求价格弹性:一定时期内,一种商品的需求量变动对于该商品的价格变动的反应程度(Q是因变量,P是自变量)。
Ed=-需求量变动率/价格变动率。
7、需求交叉弹性:是指商品X的需求量对商品Y的价格变动的反应程度。
当X与Y为替代品,则弹性为正;当X与Y为互补品,则弹性为负。
8、需求收入弹性:一种商品的需求量对其货币收入变动的反应程度。
9、边际效用递减规律:在一定时期内,在其他商品的消费数量保持不变的条件下,随该商品消费量的增加,消费者从连续增加的每一消费单位中所得到的效用增量(即边际效用)递减。
10、无差异曲线:表示能给消费者带来相同的效用水平的两种商品的所有组合。
11、边际替代率递减规律:在维持效用水平不变的前提下,随着一种商品的消费数量的连续增加,消费者为得到每一单位的这种商品所需要放弃的另一种商品的消费数量是递减的。
微观经济学高鸿业版本――名词解释
微观经济学名词解释1.经济学:经济学是研究人们和社会如何做出选择,来使用可以有其他用途的稀缺的经济资源在现在或将来生产各种物品,以便最大限度的满足人类需要的一门社会科学。
2.供求定理: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需求变动分别引起均衡价格和均衡数量的同方向的变动;供给变动引起均衡价格的反反方向的变动,引起均衡数量的同方向的变动。
3.恩格尔定律:在一个家庭或在一个国家中,食物支出在收入中所占的比例随着收入的增加而减少。
用弹性概念来表述恩格尔定律可以是:对于一个家庭或一个国家来说,富裕程度越高,则食物支出的收入弹性就越小,反之则越大。
4.边际效用递减规律:在一定时间内,在其他商品的消费数量保持不变的条件下,随着消费者对某种商品消费数量的增加,消费者从该商品连续增加的每一消费单位中得到的效用增量即边际效用是递减的。
5.消费者均衡:是指消费者的效用达到最大并维持不变的一种状态。
它研究单个消费者如何把有限的货币收入分配在各种商品的购买上以获得最大的效用。
6.无差异曲线:是用来表示消费者偏好相同的两种商品的所有组合的,或者说,它是表示能够给消费者带来相同的效用水平或满足程度的两种商品的所有组合的。
7.边际替代率:在维持效用水平不变的前提下,消费者增加一单位的某种商品的消费数量时所需要的放弃的另一种商品的数量。
(MRS)8.商品的边际替代率递减规律:在维持效用水平不变的前提下,随着一种商品的消费数量的连续增加,消费者为得到每一单位的这种商品所需要放弃的另一种商品的消费数量是递减的。
9.预算线:表示在消费者的收入和商品的价格给定的条件下,消费者的全部收入所能购买到的两种商品的不同数量的各种组合。
又称为消费可能线或价格线。
10.收入效应:是由商品的价格变动所引起的实际收入水平变动,进而由实际收入水平变动所引起的商品需求量的变动。
11.替代效应:是由商品的价格变动所引起的商品的相对价格变动,进而由商品的相对价格变动所引起的商品的需求量的变动。
高鸿业版 微经名词解释
1、经纪人/理性人假设:人都是以利己的动机力图以最小的经济代价来获得最大的经济效益。
2、需求: 在每一个价格水平下消费者愿意且能够购买的商品的数量。
3、需求曲线:反应了消费者个人对不同数量的商品愿意支付的最高价额,当商品的市场价格变动时,对该商品的需求会发生变动。
4、需求函数:表示一种商品的均衡数量和影响该需求数量的各因素之间的相互关系。
5、供给:生产者在一定时期内,在各种可能的价格下,愿意而且能够提供出售的该商品的数量。
6、供给曲线:反映了生产者对不同数量的商品愿意出售的最低价格。
7、供给函数:表示商品的供给量和该商品的价格之间存在着一一对应的关系。
8、供给(需求)法则:一般来说,在影响商品供给(需求)的其他因素不变的情况下,供给量(需求量)与供给价格(需求价格)成正(反)方向变动。
9、效用:只商品满足人们欲望的能力,即消费者在消费商品时所感受的满足程度。
10、总效用:指消费者在一定时间内从一定数量的商品的消费中所得到的效用量的总和。
11、边际效用:指消费者在一定时间内增加一单位商品的消费所得到的效用量的增量。
12、边际效用递减规律:在一定时间内,在其他商品消费数量不变的情况下,随着消费者对某种商品消费数量的增加,消费者从该商品连续增加的每一消费单位中所得到的效用的增量即编辑效用是递减的。
13、消费者剩余:消费者购买一定数量商品愿意支付的最高总价格和实际支付的总价格之间的差额。
14、均衡:指经济事物中有关的变量在一定条件的相互作用下所达到的一种相对静止的状态。
15、无差异曲线:表示消费者偏好相同的两种商品的所有组合。
16、边际替代率:在维持效用水平不变的前提下,消费者为增加某一商品的消费时,所需放弃的另一种商品的数量。
17、边际替代率递减规律:在维持效用水平不变的前提下,随着消费者对某一商品消费数量的连续增加,消费者为得到每一单位的这种商品所需放弃的另一种商品的数量是递减的。
18、预算线:消费者的收入和商品的价格给定的条件下,消费者的全部收入所能够买到得两个商品的各种组合。
微观经济学名词解释高鸿业版之欧阳道创编
微观经济学名词解释高鸿业版需求:一种商品的需求函数是指消费者在一定时期内各种可能的价格水平愿意而且能够购买的该商品的数量。
需求函数:一种商品的需求数量和影响该商品的需求数量的各种因素之间的相互关系。
需求表:表示某种商品的各种价格水平和与各种价格水平相对应的该商品的需求数量之间关系的数字序列表。
商品的需求曲线:根据需求表中商品的不同价格—需求量组合在平面坐标图上所绘制的一条曲线。
供给:一种商品的供给量是指生产者在一定时期内在各种可能的价格下愿意而且能够提够出售的该商品的数量。
供给函数:表示一种商品的供给量和该商品价格之间存在着一一对应的关系。
供给表:某种商品的各种价格和与各种价格相对应的该商品的供给数量之间关系的数字序列表。
商品的供给曲线:根据供给表中商品的不同价格—供给量组合在平面坐标图上所绘制的一条曲线。
均衡:最一般意义是指经济事物中有关的变量在一定条件下的相互作用下所达到的一种相对静止的状态。
均衡价格:商品的市场需求量和市场供应量相等时的价格。
在均衡价格水平下的相等的供求数量被称为均衡数量。
需求量的变动:其他条件不变时,由某商品的价格变动所引起的该商品的需求数量的变动。
需求的变动:在某种商品价格不变的条件下,由于其他因素变动所引起的该商品的需求数量的变动。
供给量的变动:其他条件不变时,由某商品的价格变动所引起的该商品的供给数量的变动。
供给的变动:在某种商品价格不变的条件下,由于其他因素变动所引起的该商品的供给数量的变动。
供求定理: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需求变动分别引起均衡价格和均衡数量的同方向变动;供给变动引起均衡价格的反方向变动,引起均衡数量的同方向的变动。
经济理论:在对现实的经济事物的主要特征和内在联系进行概括和抽象的基础上,对现实的经济事物进行的系统描述。
经济模型:用来描述所研究的经济事物的有关经济变量之间相互关系的理论结构。
外生变量:由模型以外的因素所决定的已知变量,它是模型据以建立的外部条件。
微观经济学名词解释 高鸿业版
微观经济学名词解释高鸿业版之蔡仲巾千创作需求:一种商品的需求函数是指消费者在一按时期内各种可能的价格水平愿意而且能够购买的该商品的数量.需求函数:一种商品的需求数量和影响该商品的需求数量的各种因素之间的相互关系.需求表:暗示某种商品的各种价格水平和与各种价格水平相对应的该商品的需求数量之间关系的数字序列表.商品的需求曲线:根据需求表中商品的分歧价格—需求量组合在平面坐标图上所绘制的一条曲线.供给:一种商品的供给量是指生产者在一按时期内在各种可能的价格下愿意而且能够提够出售的该商品的数量.供给函数:暗示一种商品的供给量和该商品价格之间存在着一一对应的关系.供给表:某种商品的各种价格和与各种价格相对应的该商品的供给数量之间关系的数字序列表.商品的供给曲线:根据供给表中商品的分歧价格—供给量组合在平面坐标图上所绘制的一条曲线.均衡:最一般意义是指经济事物中有关的变量在一定条件下的相互作用下所到达的一种相对静止的状态.均衡价格:商品的市场需求量和市场供应量相等时的价格.在均衡价格水平下的相等的供求数量被称为均衡数量.需求量的变动:其他条件不变时, 由某商品的价格变动所引起的该商品的需求数量的变动.需求的变动:在某种商品价格不变的条件下, 由于其他因素变动所引起的该商品的需求数量的变动.供给量的变动:其他条件不变时, 由某商品的价格变动所引起的该商品的供给数量的变动.供给的变动:在某种商品价格不变的条件下, 由于其他因素变动所引起的该商品的供给数量的变动.供求定理: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 需求变动分别引起均衡价格和均衡数量的同方向变动;供给变动引起均衡价格的反方向变动, 引起均衡数量的同方向的变动.经济理论:在对现实的经济事物的主要特征和内在联系进行概括和笼统的基础上, 对现实的经济事物进行的系统描述.经济模型:用来描述所研究的经济事物的有关经济变量之间相互关系的理论结构.外生变量:由模型以外的因素所决定的已知变量, 它是模型据以建立的外部条件.内生变量:可以在模型体系内获得说明的变量.外生变量和内生变量的关系:外生变量决定内生变量, 而外生变量不能在模型体系内获得说明.参数:数值通常不变的变量, 也可以理解为可变的常数.弹性:一般来说, 只要两个经济变量之间存在着函数关系, 我们就可用弹性来暗示因变量变动的反应的敏感水平.弹性系数=因变量的变动比例÷自变量的变动比例需求的价格弹性:一按时期内一种商品的需求量变动对该商品的价格变动的反应水平.或者说, 暗示在一按时期内当一种商品的价格变动百分之一时所引起的该商品的需求量变动的百分比.需求的价格弧弹性:某商品需求曲线上两点之间的需求量的变动对价格的变动的反应水平.简单的说, 它暗示需求曲线上两点之间的弹性.需求的价格点弹性:当需求曲线上两点之间的变动量趋于无穷小时, 需求的价格弹性要用点弹性来暗示.也就是说, 它暗示需求曲线上某一点上的需求量变动对价格变动的反应水平.需求的交叉价格弹性:在一按时期内一种商品的需求量的变动对它的相关商品的价格的变动的反应水平.或者说, 暗示在一按时期内当一种商品的价格变动百分之一时所引起的另一种商品的需求量变动的百分比.替代品:如果两种商品之间可以互相取代以满足消费者的某一种欲望, 则称这两种商品之间存在着替代关系, 这两种商品互为替代品.互补品:如果两种商品必需同时使用才华满足消费者的某一种欲望, 则称这两种商品之间存在着互补关系, 这两种商品互为互补品.需求的收入弹性:暗示在一按时期内消费者对某种商品的需求量变动对消费者收入量变动的反应水平.正常品:需求量与收入成同方向变动的商品.又可进一步分为必需品和奢侈品.劣等品:需求量与收入成反方向变动的商品.供给的价格弹性:一按时期内一种商品的供给量变动对该商品的价格变动的反应水平.或者说, 暗示在一按时期内当一种商品的价格变动百分之一时所引起的该商品的供给量变动的百分比.供给的价格弧弹性:某商品供给曲线上两点之间的供给量的变动对价格的变动的反应水平.供给的价格点弹性:某商品供给曲线上某一点的弹性.恩格尔定律:在一个家庭或一个国家中, 食物支出在收入中所占的比例随着收入的增加而减少.用弹性概念来表述就是:对一个家庭或国家来说, 富裕水平越高, 则食物支出的收入弹性就越小;反之, 则越年夜.效用:商品满足人的欲望的能力评价, 或者说, 效用是指消费者在消费商品时所感受到的满足水平.效用单元:暗示效用年夜小的计量单元.总效用(TU):消费者在一按时间内从一定命量的商品的消费中所获得的效用总和.边缘效用(MU):消费者在一按时间内增加一单元商品的消费所获得的效用量的增量.边缘量:暗示一单元的自变量的变动量所引起的因变量的变动量.边缘量=因变量的变动量÷自变量的变动量边缘效用递加规律:在一按时间内, 在其它商品的消费数量坚持不变的条件下, 随着消费者对某种商品消费量的增加, 消费者从该商品连续增加的每一单元中所获得的效用增量即边缘效用是递加的.消费者均衡:研究单个消费者如何把有限的货币收入分配在各种商品的购买中以获得最年夜的效用.商品的需求价格:消费者在一按时期内对一定量的某种商品所愿意支付的最高价格.消费者剩余:消费者在购买一定命量的某种商品时所愿意支付的最高总价格和实际支付的总价格之间的差额.无不同曲线:暗示消费者偏好相同的两种商品的所有组合.或者说, 它是暗示能够给消费者带来相同的效用水平或满足水平的两种商品的所有组合的.效用函数:某一种商品组合给消费者所带来的效用水平.等效用函数:与无不同曲线相对应的效用函数.边缘替代率(MRS):在维持效用水平不变的前提下, 消费者增加一单元某种商品的消费数量时所需要的放弃另一种商品的消费数量.商品的边缘替代率递加规律:在维持效用水平不变的情况下, 随着一种商品的消费数量的连续增加, 消费者为获得每一单元的这种商品所需要放弃的另一种商品的消费数量是递加的.完全替代品:两种商品之间的替代比例是固定不变的情况.完全互补品:两种商品必选固定不变的比例同时被使用的情况. 预算线:又称约束线、消费可能线和价格线.暗示在消费者的收入和商品的价格给定的条件下, 消费者的全部收入所能购买到的两种商品的各种组合.消费者效用最年夜化的均衡条件:在一定的预算约束下, 为了实现最年夜的效用, 消费者应该选择最优的商品组合, 使得两商品的边缘替代率之比即是两商品的价格之比.赔偿预算线:当商品的价格发生变动引起消费者的实际收入水平发生变动诗, 用来暗示以假设的货币收入的增减来维持消费者的实际收入水平不变的一种分析工具.收入效应:由商品的价格变动所引起的实际收入水平变动, 进而实际收入水平变动所引起的商品需求量的变动.替代效应:由商品的价格变动所引起的商品的相对价格的变动, 进而由商品的相对价格变动所引起的商品需求量的变动.总效用=收入效应+替代效应不确定性:指经济行为者在事先不能准确的知道自己某种决策的结果, 或者说, 只要经济行为者的一种决策的可能结果不止一种, 就会发生不确定性.风险:在消费者知道某种行为决策的各种可能结果时, 如果消费者还知道各种可能的结果发生的概率, 则可以称这种不确定的情况为风险.生产者(厂商、企业):能够做出统一生产决策的单个经济单元. 交易本钱:可以看成是围绕交易契约所发生的本钱.成产函数:在一按时期内, 在技术水平不变的情况下, 生产中所使用的各种生产要素的数量与所能生产的最年夜产量之间的关系. 固定替代比例的生产函数:暗示在每一产量水平上任何两种生产要素之间的替代比例都是固定的.固定投入比例生产函数:暗示在每一产量水平上任何一对要素投入量之间的比例都是固定的.短时间:只生产者来不及调整全部生产要素的数量.至少有一种生产要素的数量是固定不变的时间周期.长期:生产者可以调整全部生产要素的数量的时间周期.劳动的总产量TP 至于一定的可变要素劳动的投入量对应的最年夜产量.劳动的平均产量指平均每一单元可变要素劳动的投入量所生产的产量.劳动的边缘产量指增加一单元可变要素劳动投入量所增加的产量.边缘酬谢递加规律:在生产中普遍存在这么一种现象:在技术水平不变的条件下, 在连续等量的把一种可变生产要素增加到其他一种或几种数量不变的生产要素上去的过程中, 当这种可变生产要素的投入量小于某一特定值时, 增加该要素所带来的边缘产量是递增的;当这种可变要素的投入量连续增加并超越这个特定值时, 该要素增加投入所带来的边缘产量是递加的.所以, 边缘产量最终肯定会出现递加的特征.等产量曲线:在技术水平不变的条件下生产同一产量的两种生产要素投入量的所有分歧组合的轨迹.边缘技术替代率:在维持产量水平不变的条件下, 增加一单元某种生产要素投入量时所减少的另一种要素的投入量.边缘技术替代率递加规律:在维持产量水平不变的条件下, 当一种生产要素的投入量不竭增加时, 每一单元的这种生产要素所能取代的另一种生产要素的数量是递加的.等本钱线:既定本钱和既定生产要素价格条件下生产者可以购买到的两种生产要素的各种分歧数量组合的轨迹.等斜线:一组等产量曲线中两要素的边缘技术替代率相等的点的轨迹.扩展线:在生产要素的价格生产技术和其他条件不变时, 如果企业改酿本钱, 等本钱线就会发生平移;如果企业改变产量曲线将于分歧的等本钱线相切, 形成一系列分歧的生产均衡点, 这些生产均衡点的轨迹就是扩展线.(扩展线一定是一条等斜线)机会本钱:生产一单元的某种商品的机会本钱是指生产者所放弃的使用相同的生产要素在其他生产用途中所能获得的最高收入. 会计本钱:生产过程中企业所发生的各项开支, 作为已支出的货币额, 反映在企业的会计账簿上.显本钱:厂商在生产要素市场上购买或租用他人所拥有的生产要素的实际支出.隐本钱:厂商自己自己所拥有的且被用于该企业生产过程的那些生产要素的总价格.(因本钱也必需从机会本钱的角度依照企业自有生产要素在其他用途中能获得的最高收入来支付, 否则, 厂商会把自有生产要素转移出本企业, 已获得更高利润).经济利润:收益和总本钱之间的差额, 也被称为逾额利润.正常利润:厂商对自己所提供的企业家才华的酬谢支付.短时间固定本钱(FC):厂商在短时间内支付不变生产要素所支付的价格, 它不随着产量的变动而变动.短时间变动本钱(VC):厂商在短时间内为生产一定量的产量对可变要素所付出的总本钱, VC随产量变动而变动.。
微观经济学名词解释 高鸿业版之欧阳歌谷创作
微观经济学名词解释高鸿业版欧阳歌谷(2021.02.01)需求:一种商品的需求函数是指消费者在一定时期内各种可能的价格水平愿意而且能够购买的该商品的数量。
需求函数:一种商品的需求数量和影响该商品的需求数量的各种因素之间的相互关系。
需求表:表示某种商品的各种价格水平和与各种价格水平相对应的该商品的需求数量之间关系的数字序列表。
商品的需求曲线:根据需求表中商品的不同价格—需求量组合在平面坐标图上所绘制的一条曲线。
供给:一种商品的供给量是指生产者在一定时期内在各种可能的价格下愿意而且能够提够出售的该商品的数量。
供给函数:表示一种商品的供给量和该商品价格之间存在着一一对应的关系。
供给表:某种商品的各种价格和与各种价格相对应的该商品的供给数量之间关系的数字序列表。
商品的供给曲线:根据供给表中商品的不同价格—供给量组合在平面坐标图上所绘制的一条曲线。
均衡:最一般意义是指经济事物中有关的变量在一定条件下的相互作用下所达到的一种相对静止的状态。
均衡价格:商品的市场需求量和市场供应量相等时的价格。
在均衡价格水平下的相等的供求数量被称为均衡数量。
需求量的变动:其他条件不变时,由某商品的价格变动所引起的该商品的需求数量的变动。
需求的变动:在某种商品价格不变的条件下,由于其他因素变动所引起的该商品的需求数量的变动。
供给量的变动:其他条件不变时,由某商品的价格变动所引起的该商品的供给数量的变动。
供给的变动:在某种商品价格不变的条件下,由于其他因素变动所引起的该商品的供给数量的变动。
供求定理: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需求变动分别引起均衡价格和均衡数量的同方向变动;供给变动引起均衡价格的反方向变动,引起均衡数量的同方向的变动。
经济理论:在对现实的经济事物的主要特征和内在联系进行概括和抽象的基础上,对现实的经济事物进行的系统描述。
经济模型:用来描述所研究的经济事物的有关经济变量之间相互关系的理论结构。
外生变量:由模型以外的因素所决定的已知变量,它是模型据以建立的外部条件。
微观经济学名词解释 高鸿业版之欧阳音创编
微观经济学名词解释高鸿业版需求:一种商品的需求函数是指消费者在一定时期内各种可能的价格水平愿意而且能够购买的该商品的数量。
需求函数:一种商品的需求数量和影响该商品的需求数量的各种因素之间的相互关系。
需求表:表示某种商品的各种价格水平和与各种价格水平相对应的该商品的需求数量之间关系的数字序列表。
商品的需求曲线:根据需求表中商品的不同价格—需求量组合在平面坐标图上所绘制的一条曲线。
供给:一种商品的供给量是指生产者在一定时期内在各种可能的价格下愿意而且能够提够出售的该商品的数量。
供给函数:表示一种商品的供给量和该商品价格之间存在着一一对应的关系。
供给表:某种商品的各种价格和与各种价格相对应的该商品的供给数量之间关系的数字序列表。
商品的供给曲线:根据供给表中商品的不同价格—供给量组合在平面坐标图上所绘制的一条曲线。
均衡:最一般意义是指经济事物中有关的变量在一定条件下的相互作用下所达到的一种相对静止的状态。
均衡价格:商品的市场需求量和市场供应量相等时的价格。
在均衡价格水平下的相等的供求数量被称为均衡数量。
需求量的变动:其他条件不变时,由某商品的价格变动所引起的该商品的需求数量的变动。
需求的变动:在某种商品价格不变的条件下,由于其他因素变动所引起的该商品的需求数量的变动。
供给量的变动:其他条件不变时,由某商品的价格变动所引起的该商品的供给数量的变动。
供给的变动:在某种商品价格不变的条件下,由于其他因素变动所引起的该商品的供给数量的变动。
供求定理: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需求变动分别引起均衡价格和均衡数量的同方向变动;供给变动引起均衡价格的反方向变动,引起均衡数量的同方向的变动。
经济理论:在对现实的经济事物的主要特征和内在联系进行概括和抽象的基础上,对现实的经济事物进行的系统描述。
经济模型:用来描述所研究的经济事物的有关经济变量之间相互关系的理论结构。
外生变量:由模型以外的因素所决定的已知变量,它是模型据以建立的外部条件。
微观经济学名词解释 高鸿业版之欧阳学创编
微观经济学名词解释高鸿业版需求:一种商品的需求函数是指消费者在一定时期内各种可能的价格水平愿意而且能够购买的该商品的数量。
需求函数:一种商品的需求数量和影响该商品的需求数量的各种因素之间的相互关系。
需求表:表示某种商品的各种价格水平和与各种价格水平相对应的该商品的需求数量之间关系的数字序列表。
商品的需求曲线:根据需求表中商品的不同价格—需求量组合在平面坐标图上所绘制的一条曲线。
供给:一种商品的供给量是指生产者在一定时期内在各种可能的价格下愿意而且能够提够出售的该商品的数量。
供给函数:表示一种商品的供给量和该商品价格之间存在着一一对应的关系。
供给表:某种商品的各种价格和与各种价格相对应的该商品的供给数量之间关系的数字序列表。
商品的供给曲线:根据供给表中商品的不同价格—供给量组合在平面坐标图上所绘制的一条曲线。
均衡:最一般意义是指经济事物中有关的变量在一定条件下的相互作用下所达到的一种相对静止的状态。
均衡价格:商品的市场需求量和市场供应量相等时的价格。
在均衡价格水平下的相等的供求数量被称为均衡数量。
需求量的变动:其他条件不变时,由某商品的价格变动所引起的该商品的需求数量的变动。
需求的变动:在某种商品价格不变的条件下,由于其他因素变动所引起的该商品的需求数量的变动。
供给量的变动:其他条件不变时,由某商品的价格变动所引起的该商品的供给数量的变动。
供给的变动:在某种商品价格不变的条件下,由于其他因素变动所引起的该商品的供给数量的变动。
供求定理: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需求变动分别引起均衡价格和均衡数量的同方向变动;供给变动引起均衡价格的反方向变动,引起均衡数量的同方向的变动。
经济理论:在对现实的经济事物的主要特征和内在联系进行概括和抽象的基础上,对现实的经济事物进行的系统描述。
经济模型:用来描述所研究的经济事物的有关经济变量之间相互关系的理论结构。
外生变量:由模型以外的因素所决定的已知变量,它是模型据以建立的外部条件。
微观经济学名词解释-高鸿业版
微不雅经济年夜名词说明(2008-06-3006:39:27)标签:财经分类:经济学人做了一个早晨终于做完了。
从高鸿业《东方经济学〔微不雅部分〕》收拾出来的。
盼望能有效。
第二章需要曲线跟供给曲线概述以及有关的根本不雅点一、名词说明需要:一种商品的需要函数是指花费者在必准时代内种种能够的价钱水平情愿并且能够购置的该商品的数目。
需要函数:一种商品的需要数目跟妨碍该商品的需要数目的种种因素之间的相互关联。
需要表:表现某种商品的种种价钱水平跟与种种价钱水平绝对应的该商品的需要数目之间关联的数字序列表。
商品的需要曲线:依照需要表中商品的差别价钱—需要量组合在破体坐标图上所绘制的一条曲线。
供给:一种商品的供给量是指花费者在必准时代内涵种种能够的价钱下情愿并且能够提够出卖的该商品的数目。
供给函数:表现一种商品的供给量跟该商品价钱之间存在着逐个对应的关联。
供给表:某种商品的种种价钱跟与种种价钱绝对应的该商品的供给数目之间关联的数字序列表。
商品的供给曲线:依照供给表中商品的差别价钱—供给量组合在破体坐标图上所绘制的一条曲线。
平衡:最普通意思是指经济事物中有关的变量在必定前提下的相互感化下所到达的一种绝对运动的形态。
平衡价钱:商品的市场需要量跟市场供给量相称时的价钱。
在平衡价钱水平下的相称的供求数目被称为平衡数目。
需要量的变更:其余前提稳准时,由某商品的价钱变更所惹起的该商品的需要数目的变更。
需要的变更:在某种商品价钱稳定的前提下,因为其余因素变更所惹起的该商品的需要数目的变更。
供给量的变更:其余前提稳准时,由某商品的价钱变更所惹起的该商品的供给数目的变更。
供给的变更:在某种商品价钱稳定的前提下,因为其余因素变更所惹起的该商品的供给数目的变更。
供求定理:在其余前提稳定的状况下,需要变更分不惹起平衡价钱跟平衡数目的同偏向变更;供给变更惹起平衡价钱的反偏向变更,惹起平衡数目的同偏向的变更。
经济实际:在对幻想的经济事物的要紧特点跟内涵联络进展归纳综合跟笼统的根底上,对幻想的经济事物进展的零碎描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微观经济学名词解释
一、需求、供给和均衡价格
需求(供给):一定时间内消费者在各种价格水平下愿意而且能够购买(出售)的该商品的数量。
需求(供给)函数:一种商品的需求(供给)数量和影响该需求(供给)数量的各种因素之间的相互关系。
需求(供给)的变动:某商品价格不变的条件下由于其他因素变动所引起的该商品的需求(供给)数量的变动。
需求量(供给量)的变动:其他条件不变时,由某商品的价格变动所引起的该商品的需求(供给)数量的变动。
需求(供给)表:某种商品的各种价格水平和与各种价格水平所对应的该商品的需求(供给)数量之间关系的数字次序表。
均衡:经济事务中的有关变量在一定条件的相互作用下所达到的一种相对静止的状态。
均衡价格:某种商品的市场需求量和市场供给量相等时的价格。
均衡价格下的相等的供求数量成为均衡数量。
供求定理: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需求变动分别引起均衡价格和均衡数量的同方向变动,供给变动则引起均衡价格的反方向移动,引起均衡数量的同方向移动。
需求的价格弹性:一定时期内一种商品需求量变动对于该商品的价格变动的反应程度。
二、效用论
效用:效用指商品满足人的欲望能力的评价,或者说是消费者在消费商品时所感受到的满意程度
总效用:消费者在一定时间内从一定数量的商品消费中所得到的效用量的总和。
边际效用:消费者在一定时间内增加一单位的消费得到的效用量的增量。
边际效用递减规律:一定时间内,在其他商品的消费数量保持不变的条件下,随着消费者对某种商品消费量的增加,消费者从该商品连续增加的每一消费单位中得到的效用增量是递减的。
消费者均衡:研究单个消费者如何把有限的货币收入分配在各种商品的购买中以获得最大的效用。
商品的需求价格:消费者在一定时期内对一定量的某种商品所愿意支付的最高价格。
消费者剩余:消费者在购买一定数量的某种商品时愿意支付的最高总价格和实际支付价格的总价格之间的差额。
无差异曲线:消费者偏好相同的两种商品的所有组合。
商品的边际替代率:在维持效用水平不变的前提下,消费者增加一单位某种商品的消费数量时所需要的放弃的另一种商品的消费数量,被称为商品的边际替代率。
商品的边际替代率递减规律:在维持效用水平不变的前提下,随着一种商品的消费数量的连续增加,消费者为了得到每一单位的这种商品所需要放弃的另一种商品的消费数量是递减的。
预算线:在消费者的收入和商品的价格给定的条件下,消费者的全部收入所能购买到的两种商品的各种组合。
价格——消费曲线:在消费者的偏好、收入以及其他商品价格不变的条件下,与某一种商品的不同价格水平相联系的消费者效用最大化的均衡点的轨迹。
恩格尔曲线:消费者在每一收入水平对某商品的需求量。
收入效应:由商品的价格变动引起的实际收入水平变动,进而由实际收入水平变动所引起的商品需求量的变动,成为收入效应。
替代效应:由商品的价格变动引起的商品相对价格的变动,进而由商品的相对价格变动引起的商品需求量的变动,称为替代效应。
补偿预算线:用来表示以假定的货币收入的增减来维持消费者的原有效用水平不变的一种分析工具。
三、生产论
生产函数:一定时期内,在技术水平不变的情况下,生产中所使用的各种生产要素的数量与所能生产的最大产量之间的关系。
固定替代比例的生产函数:在每一产量水平上任何两种生产要素之间的替代比例是固定的。
短期:生产者来不及调整全部生产要素的数量,至少有一种生产要素的数量是固定不变的时间周期。
长期则是则生产者可以调整全部生产要素数量的时间周期。
边际报酬递减规律:在技术水平不变的情况下,在连续等量的把某一种可变生产要素增加到另一种或另几种数量不变的生产要素中,当这种生产要素的数量小于特定值时,增加该要素投入所带来的边际产量是递增的;当这种生产要素的数量等于或大于该特定值是,增加该要素投入带来的边际产量是递减的。
等产量曲线:在技术水平不变的情况下,生产同一产量所需的两种生产要素的所有不同组合的轨迹。
边际技术替代率:在维持生产总量不变的情况下,增加一单位某种生产要素的投入量所减少的另外一种要素投入量,成为边际技术替代率。
边际技术替代率递减规律:在维持产量不变的前提下,当一种生产要素的投入量不断增加时,每一单位的这种生产要素所能替代的另一种生产要素的数量是递减的。
等成本线:等成本线是指在既定的成本和既定生产要素价格条件下,生产者可以购买到的两种生产要素的各种不同数量的组合轨迹。
等斜线:一组等产量曲线中两要素边际技术替代率相等的点的轨迹。
扩展线:在生产要素的价格、生产技术和其他条件不变时,如果企业改变成本,等成本线就会发生平移;如果企业改变产量,等产量曲线就会平移。
这些不同的等产量曲线将与不同的等成本线相切,形成一系列不同的生产均衡点,这些均衡点的轨迹就是扩展线。
四、成本论
机会成本:机会成本是指生产一单位的某种商品时放弃的使用相同的生产要素在其他生产用途中所能得到的最高收入。
显成本和隐成本:显成本是厂商在生产要素市场上购买或租用他人拥有的生产要素的实际支付。
隐成本是厂商本身所拥有的且被用于该企业生产过程中的那些生产要素的总价格。
经济利润:企业的总收益和总成本之间的差额,简称企业的利润。
正常利润是指厂商对自己所提供的企业家才能的报酬支付。
边际报酬递减规律:在短期生产中,边际产量的递增阶段对应的是边际成本的递减阶段,边际产量的递减阶段对应的是边际成本的递增阶段,与边际产量的最大值相对应的是边际成本的最小值。
五、完全竞争市场
市场:市场是物品买卖双方相互作用并得以决定其交易价格和交易数量的一种组织形式或制度安排。
行业:同一个商品市场生产和提供商品的所有的厂商的总体。
生产者剩余:生产者剩余是指厂商在提供一定数量的某种产品时实际接受的总支付和愿意接受的最小总支付之间的差额。
六、不完全竞争的市场
垄断市场:垄断市场是指整个行业中只有唯一的一个厂商的市场组织。
垄断市场可以控制和操纵市场价格。
价格歧视:以不同价格销售同一种商品被称为价格歧视。
价格歧视可以分为一级价格歧视、二级价格歧视和三级价格歧视。
一级价格歧视是指厂商对每一单位产品都按消费者所愿意支付的最高价格出售;二级价格歧视只要求对不同的消费数量段规定不同的价格;三级价格歧视是指垄断厂商对同一种产品在不同的市场上收取不同的价格。
七、生产要素价格的决定
完全竞争生产要素市场:要素的供求双方人数都很多,要素没有任何区别,要素供求双方都具有完全的信息,要素可以充分自由的流动的市场。
完全竞争厂商:处于完全竞争产品市场和完全竞争要素市场的厂商。
八、一般均衡论和福利经济学
帕累托最优条件:包括交换的最优条件、生产的最优条件以及交换和生产的最优条件。
交换的契约曲线:所有无差异曲线构成的交点的轨迹叫做交换的契约曲线。
生产的契约曲线:所有等产量线的切点的轨迹构成的曲线叫做生产的契约曲线。
九、市场失灵和微观经济政策
市场失灵:帕累托最优状态不能得到实现,即现实的资本主义市场机制在很多场合并不能导致资源的有效配置。
寻租活动:为获得和维持垄断地位从而得到垄断利润的非生产性的寻利活动。
公共资源和公共物品:不具有排他性也不具有竞用性的是公共物品,不具有排他性但是具有竞用性的是公共资源。
逆向选择:消费者掌握的市场信息不完全时,他们对商品的需求量就可能不随价格下降而增加,而是相反,随着价格下降而减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