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化-精编】自动化概论总复习

合集下载

自动化概论复习

自动化概论复习

自动化概论复习一、引言自动化概论是一门介绍自动化技术和原理的课程,旨在使学生了解自动化的基本概念、发展历程、应用领域以及相关理论和技术。

本文将对自动化概论的重要内容进行复习,包括自动化的定义、分类、特点、发展历程以及自动化系统的组成。

二、自动化的定义自动化是指利用计算机、传感器、执行器等技术手段,对生产、制造、运输、管理等工作过程进行控制和管理的一种技术和方法。

其目的是提高生产效率、降低成本、提高产品质量和安全性。

三、自动化的分类根据控制方式和控制对象的不同,自动化可以分为以下几类:1. 过程自动化:用于控制连续或离散过程,如化工生产、电力系统等。

2. 离散自动化:用于控制离散事件的过程,如制造业中的装配线、仓储管理等。

3. 动力自动化:用于控制机械运动,如机床、机器人等。

4. 信息自动化:用于控制和管理信息流动,如计算机网络、信息系统等。

四、自动化的特点自动化具有以下几个主要特点:1. 高度集成:自动化系统由多个硬件和软件组成,能够实现多个功能的集成。

2. 高效性:自动化系统能够以更高的速度和精度完成工作,提高生产效率。

3. 灵活性:自动化系统能够根据需求进行灵活调整和变化。

4. 可靠性:自动化系统具有较高的可靠性和稳定性,能够长时间稳定运行。

5. 可追溯性:自动化系统能够记录和追溯生产过程中的数据和信息。

五、自动化的发展历程自动化技术的发展经历了以下几个阶段:1. 机械自动化阶段:使用机械设备实现简单的自动化操作,如自动纺织机、自动化装配线等。

2. 电气自动化阶段:引入电气控制技术,实现对机械设备的自动控制,如自动化电梯、自动化生产线等。

3. 电子自动化阶段:引入电子技术,实现对电气设备的自动控制,如计算机数控系统、自动化仪表等。

4. 信息自动化阶段:引入计算机和信息技术,实现对整个生产过程的自动化控制和管理,如工业自动化系统、智能制造等。

六、自动化系统的组成自动化系统由以下几个主要组成部分构成:1. 传感器:用于感知和采集生产过程中的各种物理量和信号,如温度、压力、速度等。

自动化概论复习

自动化概论复习

1.1试述自动化、自动控制及控制论三者间的区别和联系.答:自动控制是关于受控系统的分析、设计和运行的理论和技术,是自动化的核心和基础,一般来说子偶动画主要研究的是人造系统的控制问题。

基于自动控制原理和方法,人们对社会、经济、生物等非人造系统的控制问题进行了广泛研究、形成了相关控制分支。

2.1何谓“自动化'答:表示机器或设备在无人干预的情况下,按规定的程序或指令自动化进行造作或控制以达到预定的要求。

3.1自动控制控制系统有哪几个基本环节?答:给定环节、反馈环节、比较环节、控制器(调节器)、执行环节、被控对象、扰动、校正环节。

3.3恒值自动调节系统的功能是什么?答:要克服各种对被调节量的扰动而保持被调节量为恒值3.4程序自动控制系统的特点是什么?答:要按照预定的程序来控制被控制量。

即自动控制系统给定环节给出的给定作用为一个预定的程序。

原则上程序控制是可以开环的,但可以反馈来消除加工的误差,提高被加工工件的精度。

3.5随动系统(伺服系统)的特点?答:按照预先未知的规律来控制被控量,即自动控制系统给定环节给出的作用为一个预先下未知的随时间变化的函数3.8计算机控制的特点是什么?答;系统中在计算机前、后相应有采样器、模/数转换器、数/模转换器和保持器等外围设备一便与实际控制系统衔接,这样,一处或几处的型号具有数字代码,此外还有离散(采集)信号:以计算级程序来实现PID控制规律或更复杂的控制规律。

3.9远距离控制的特点是什么?答;在分离的设备之间设立专门的(通)信道。

(通)信道是传输信息的媒质或通道,如架空明线、同轴电缆、射频波束和光导4.2试描述自动控制系统中所发生的不稳定现象及其原因答;动态过程可能呈现类似正弦曲线状态,系统处于震荡过程中。

这是由于干扰和惯性造成的。

4.3扰动的补偿方法是否形成一个闭环控制/答:不是,是开环控制4.4 试比较反馈控制和扰动补偿两种方法,分析各自的优、缺点。

由反馈控制的基本结构可以看出,控制器由误差引起了动作,因此在反馈控制系统的调节过程中误差的发生不可避免。

自动化概论复习

自动化概论复习

自动化概论复习概述:自动化概论是一门介绍自动化技术的基础课程,旨在帮助学生全面了解自动化技术的基本原理、应用领域和发展趋势。

本文将对自动化概论的重要内容进行复习,包括自动化的定义、自动化系统的组成、自动化技术的分类和应用等方面。

一、自动化的定义和基本概念:自动化是指利用计算机、传感器、执行器等技术手段,对生产、制造、运输和管理等过程进行自动控制和管理的技术和方法。

自动化的基本概念包括自动化程度、自动化系统、自动化控制等。

二、自动化系统的组成:自动化系统由传感器、执行器、控制器和信息处理单元等组成。

传感器负责感知环境和物体的状态,执行器负责执行控制命令,控制器负责对传感器信号进行处理和决策,信息处理单元负责对数据进行处理和分析。

三、自动化技术的分类:自动化技术可以分为工业自动化、家庭自动化和交通自动化等多个领域。

其中,工业自动化是应用最广泛的领域,包括生产自动化、过程自动化和离散自动化等。

家庭自动化是指利用自动化技术对家庭生活进行智能化管理和控制。

交通自动化是指利用自动化技术对交通流量和交通设施进行控制和管理。

四、自动化技术的应用:自动化技术在各个领域都有广泛的应用。

在工业领域,自动化技术可以提高生产效率、降低生产成本,实现工厂的智能化管理。

在家庭领域,自动化技术可以实现家居设备的远程控制和智能化管理,提高家庭生活的便利性和舒适度。

在交通领域,自动化技术可以提高交通流量的效率,减少交通事故的发生。

五、自动化技术的发展趋势: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自动化技术也在不断发展。

未来的自动化技术将更加智能化和自适应,能够根据环境和任务的变化进行自主决策和控制。

同时,自动化技术还将与人工智能、大数据和互联网等技术相结合,形成更加强大和智能的系统。

六、结语:通过对自动化概论的复习,我们对自动化技术的基本原理和应用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自动化技术的发展将为我们的生活和工作带来更多的便利和效益。

在未来的学习和工作中,我们应该不断学习和掌握自动化技术,以适应社会的发展需求。

自动化概论复习

自动化概论复习

自动化概论复习自动化概论是一门介绍自动化技术和应用的课程,旨在培养学生对自动化领域的基本理论和实践技能的掌握。

本文将按照任务名称给出自动化概论复习的标准格式文本。

一、引言自动化概论是一门综合性的学科,涉及到机械、电子、计算机、控制等多个领域的知识。

它的发展已经深入到各个行业和领域,对于提高生产效率、降低成本、提升产品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回顾自动化概论的重要概念、原理和应用,以帮助读者复习和巩固相关知识。

二、自动化概论的基本概念1. 自动化的定义和特点:自动化是指利用机械、电子、计算机等技术手段,实现对生产过程、工作任务、设备操作等的自动控制和管理。

它具有高效、精确、可靠、灵活等特点。

2. 自动化系统的组成:自动化系统由传感器、执行器、控制器和人机界面等组成。

传感器用于采集环境信息,执行器用于执行控制指令,控制器用于处理信息和决策,人机界面用于人机交互和监控。

3. 自动化的层次结构:自动化可以分为过程控制、生产控制和管理控制三个层次。

过程控制用于对生产过程进行实时控制,生产控制用于对生产任务进行协调和调度,管理控制用于对整个生产系统进行管理和优化。

三、自动化概论的基本原理1. 控制理论:控制理论是自动化概论的基础,包括反馈控制、前馈控制、PID 控制等。

反馈控制通过对系统输出进行测量和比较,从而调节输入信号以实现期望的控制效果。

前馈控制则通过预测系统未来的状态来进行控制。

2. 传感器与执行器:传感器用于将物理量转换为电信号,执行器则将电信号转换为物理动作。

常见的传感器有温度传感器、压力传感器、光电传感器等,常见的执行器有电机、液压缸、气动阀等。

3. 信号与系统:信号与系统理论是自动化概论中的重要内容,它研究信号的采集、处理和传输,以及系统的建模、分析和控制。

常见的信号处理方法有滤波、采样、调制等,常见的系统建模方法有传递函数、状态空间等。

四、自动化概论的应用领域1. 工业自动化:工业自动化是自动化概论的主要应用领域之一,它包括生产线的自动化、机器人的应用、工艺过程的控制等。

自动化概论复习

自动化概论复习

自动化概论复习自动化概论是一门涉及自动化技术和原理的学科,旨在介绍自动化的基本概念、原理和应用。

本文将详细回顾自动化概论的相关内容,包括自动化的定义、分类、发展历程、关键技术和应用领域等。

一、自动化的定义和分类自动化是指通过使用机械、电子、计算机和控制系统等技术手段,使某些工作或过程在人的干预下减少或消除,实现自动操作和控制的过程。

根据自动化的程度和应用领域的不同,可以将自动化分为几个不同的分类,如工业自动化、家庭自动化、交通自动化等。

二、自动化的发展历程自动化的发展可以追溯到工业革命时期。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工业生产的需求,自动化技术得到了快速发展。

从最初的机械自动化到电气自动化,再到计算机控制的数字化自动化,自动化技术经历了几个重要的发展阶段。

三、自动化的关键技术自动化的实现离不开一系列关键技术的支持。

其中,传感器技术、控制系统技术、通信技术和人机交互技术是自动化领域的核心技术。

传感器技术用于采集和感知环境中的各种信息,控制系统技术用于对采集的数据进行处理和控制,通信技术用于实现设备之间的信息交流,人机交互技术用于实现人与自动化系统之间的交互操作。

四、自动化的应用领域自动化技术在各个领域都有广泛的应用。

工业自动化是自动化技术最早应用的领域之一,包括生产线自动化、机器人技术、自动化仓储系统等。

家庭自动化则是近年来发展迅猛的领域,通过智能家居系统实现对家庭设备和环境的自动控制。

交通自动化则包括智能交通系统、自动驾驶技术等,旨在提高交通效率和安全性。

五、自动化的未来发展趋势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自动化技术将继续发展壮大。

未来的自动化系统将更加智能化、高效化和可持续发展。

人工智能、大数据和物联网等新兴技术的应用将为自动化技术带来更多的可能性。

同时,自动化技术也面临着一些挑战,如安全性、隐私保护和人机关系等问题,需要进一步研究和解决。

总结起来,自动化概论是一门涉及自动化技术和原理的学科,通过对自动化的定义、分类、发展历程、关键技术和应用领域的回顾,我们可以更加深入地了解自动化的基本概念和原理。

自动化概论复习

自动化概论复习

自动化概论复习概论:自动化概论是一门介绍自动化技术的基础课程,旨在帮助学生全面了解自动化技术的基本概念、原理和应用。

本课程将涵盖自动化技术的发展历程、自动化系统的基本组成部分、自动化控制系统的原理和方法、传感器与执行器的应用、控制系统的建模与仿真、自动化系统的优化与性能评估等内容。

一、自动化技术的发展历程自动化技术的发展历程是了解自动化技术起源和发展的基础。

自动化技术的发展经历了三个阶段:机械自动化、电气自动化和计算机自动化。

机械自动化阶段主要是通过机械装置实现工业生产的自动化,如自动纺织机、自动化生产线等。

电气自动化阶段则是通过电气装置实现工业生产的自动化,如自动化控制系统、自动化仪表等。

计算机自动化阶段则是通过计算机技术实现工业生产的自动化,如计算机控制系统、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等。

二、自动化系统的基本组成部分自动化系统的基本组成部分是了解自动化系统的构成和功能的基础。

自动化系统主要包括传感器、执行器、控制器和通信网络。

传感器用于采集环境信息,如温度、压力、湿度等。

执行器用于执行控制命令,如电动机、气缸等。

控制器用于处理传感器采集的信息,并根据预设的控制策略发出控制命令。

通信网络用于传输信息,如以太网、无线网络等。

三、自动化控制系统的原理和方法自动化控制系统的原理和方法是了解自动化控制的基本原理和实现方法的基础。

自动化控制系统主要包括开环控制和闭环控制两种方式。

开环控制是指根据预设的控制策略直接输出控制命令,无反馈调节。

闭环控制则是通过传感器采集的反馈信号进行调节,实现对系统的精确控制。

自动化控制系统还包括控制策略的选择和参数调节的方法。

四、传感器与执行器的应用传感器与执行器的应用是了解传感器和执行器在自动化系统中的具体应用和工作原理的基础。

传感器的应用包括温度传感器、压力传感器、光电传感器等,用于采集环境信息。

执行器的应用包括电动机、气缸、液压马达等,用于执行控制命令。

传感器和执行器的选择和安装也是自动化系统设计的重要环节。

信息化概论复习精要

信息化概论复习精要

1、信息与数据和知识的关系:在理解各自定义和其关系的代表性观点基础上,从形成看是原料和制品递进的关系(信息是知识的原料,知识是信息加工提炼的结晶。

在数据的基础上形成信息,在信息的基础上形成知识,是一种递进的关系);从载体看是客观物质存在和大脑精神存在的关系。

2、区别Information resource、Information resources和Information assetsInformation resource是指某种内容的来源,即包含在文件和公文中的信息内容Information resources是指支持工具,包括供给、设备、环境、人员、资金等Information assets含义包括:①公司所拥有的正式的数据、文件、文献等。

②公司所拥有的实际知识。

③公司所拥有的商业情报(从狭义和广义的角度上分析)3、用户满意度和用户体验:用户满意度:介绍满意度概念的来源,美国顾客满意度指数模型-ACSI模型、用户满意测评指标体系和流程用户体验:(User Experience,简称UX 或UE)是一种纯主观的在用户使用一个产品(服务)的过程中建立起来的心理感受。

第一层次体验,用户通过自我感知确认体验的发生;第二层次体验,指有特别之处且令人满意的事情;第三层次体验,是一种经历。

用户体验要素模型及其应用,需以用户为中心:关注用户、集成化设计、初期用户测试、迭代式设计。

用户体验用于交互式设计、信息架构、资源系统可用性。

4、互联网的定义:即广域网、局域网及单机按照一定的通讯协议组成的国际计算机网络。

5、互联网的特点:(1)互联网的开放性特征:IP协议、HTML和浏览器(2)信息处理方式的分散化和分布式:获取信息各种各样的计算机系统和应用通过互联网形成一个整体,使人们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与任何人交流和获取信息的梦想开始成为现实;资源共享互联网的单位能实现资源共享,促进人员之间的协作,形成网络文化,改变人们从事经济生活和工作的方式。

自动化概论复习

自动化概论复习

自动化概论复习引言概述:自动化是指利用各种自动装置和控制设备,对生产过程和各种机械、电子设备进行自动控制和操作的技术。

自动化技术在现代工业生产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广泛应用于创造业、交通运输、医疗保健等领域。

本文将从自动化的基本概念、分类、应用领域、发展趋势和未来展望等方面进行复习总结。

一、自动化的基本概念1.1 自动化的定义:自动化是指利用各种自动装置和控制设备,对生产过程和各种机械、电子设备进行自动控制和操作的技术。

1.2 自动化的特点:自动化技术具有高效率、高精度、高可靠性、高稳定性等特点,能够提高生产效率和质量。

1.3 自动化的目的:自动化的目的是实现生产过程的自动化控制和操作,减少人力劳动,提高生产效率和质量。

二、自动化的分类2.1 按控制方式分类:自动化可以分为开环控制和闭环控制两种方式。

2.2 按应用领域分类:自动化可以分为工业自动化、家庭自动化、农业自动化等不同领域。

2.3 按控制对象分类:自动化可以分为过程控制、离散控制、连续控制等不同类型。

三、自动化的应用领域3.1 工业自动化:工业自动化广泛应用于创造业、汽车工业、航空航天等领域,提高生产效率和质量。

3.2 家庭自动化:家庭自动化包括智能家居、智能家电等,方便人们的生活和提高生活质量。

3.3 农业自动化:农业自动化应用于农业生产,包括农业机械化、农业无人机等,提高农业生产效率和降低成本。

四、自动化的发展趋势4.1 智能化:自动化技术将向智能化方向发展,实现设备的智能控制和自主学习。

4.2 互联网化:自动化设备将实现互联网连接,实现远程监控和数据共享。

4.3 网络化:自动化系统将实现网络化管理,提高生产系统的整体效率和稳定性。

五、自动化的未来展望5.1 人机协作:未来自动化技术将实现人机协作,实现人机共存共赢。

5.2 自动化智能化:未来自动化技术将实现智能化控制和管理,提高生产效率和质量。

5.3 自动化网络化:未来自动化系统将实现网络化管理和协同工作,实现生产系统的整体优化和协调。

自动化概论(1)

自动化概论(1)
上述新概念和新方法的出现标志着现代控制理 论的诞生。
(2) 现代控制理论的发展与应用
① 建模和系统辨识 建模( Modelling )是指建立系统数学模型,使其能 正确反映系统输入、输出之间的基本关系。 从一类给定的模型中,确定一个被研究系统本质特 征等价的模型,若模型的结构和参数需要同时确定,即 是系统辨识(System Identification)。
(2)局部自动化的广泛应用
20世纪20年代,电子管反馈放大器正式诞生
40年代,二次世界大战 经典控制理论
各种电子式控制 器大量应用
形成自动化生产线(1926,美,第一条 汽车底盘自动生产线)
电子式控制器的应用可算是自动化应用 的第二个里程碑!
(3)电子数字计算机的发明
1943~1946年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电气工程师J.P.埃克 脱和物理学家J.W.莫奇利为美国陆军成功研制世界上第一台 基于电子管的电子数字计算机──电子数字积分和自动计算 器(ENIAC)。
自动化概论
自动化工程学院 孙灵芳
(1) 什么是自动化?它在人类社会中的地位和作用如何?
(2) 什么是自动化科学?什么是自动化技术?二者有什 么区别?
(3) 自动化学科的分类、结构和体系如何?
(4) 自动化专业有哪些特点?自动化专业的学生应该学 什么?能干什么?
本课就是对上述问题进行说明,以便于学生对后续 课程学习的安排和选择。
1950年宾夕法尼亚大学莫尔小组研制成功第二台存储程序 式电子数字计算机──离散变量电子自动计算机 (EDVAC)。
电子数字计算机的发明,不但为现代控制理论的发展提 供了强有利的工具,而且为复杂控制系统实现先进的控制和 算法奠定了基础。
1.2.4 综合自动化时期(20世纪50年代末起至今)

自动化概论复习

自动化概论复习

自动化概论复习引言概述:自动化概论是现代工程领域中的重要学科,涵盖了自动控制、机械、电子、计算机等多个学科的知识。

本文将从五个方面对自动化概论进行复习,包括自动化概念与发展、自动化系统的基本组成、自动化控制系统的分类、自动化过程中的传感器与执行器、以及自动化系统的应用领域。

一、自动化概念与发展1.1 自动化的定义:介绍自动化的概念,即通过使用机械、电子、计算机等技术手段,使系统在无人干预的情况下能够完成工作。

1.2 自动化的发展历程:概述自动化技术的发展历史,从工业革命开始,到现代信息时代的自动化技术应用。

1.3 自动化的优势与挑战:探讨自动化技术的优势,如提高生产效率和质量等,同时也讨论了自动化面临的挑战,如技术更新换代和人机协作等问题。

二、自动化系统的基本组成2.1 传感器与信号处理:介绍传感器的作用和种类,以及信号的获取和处理方法。

2.2 控制器与执行器:阐述控制器的功能和种类,以及执行器的作用和分类。

2.3 信息处理与通信:讨论自动化系统中的信息处理和通信技术,如数据采集、处理和传输等。

三、自动化控制系统的分类3.1 开环控制系统:解释开环控制系统的原理和特点,以及其在实际应用中的限制。

3.2 闭环控制系统:介绍闭环控制系统的原理和特点,以及反馈控制的作用和优势。

3.3 模糊控制系统:概述模糊控制系统的基本原理和应用领域,以及与传统控制系统的对比。

四、自动化过程中的传感器与执行器4.1 传感器的种类与原理:详细介绍常见的传感器类型,如光电传感器、温度传感器等,以及其工作原理。

4.2 执行器的分类与特点:阐述执行器的分类,如电动执行器、液压执行器等,以及其特点和应用。

4.3 传感器与执行器的配合:探讨传感器与执行器在自动化系统中的配合关系,以及如何实现信息的反馈与控制。

五、自动化系统的应用领域5.1 工业自动化:介绍工业自动化的应用领域,如制造业、能源领域等,以及自动化在提高生产效率和质量方面的作用。

自动化概论复习

自动化概论复习

自动化概论复习自动化概论是一门介绍自动化技术的基础课程,旨在让学生了解自动化的基本概念、原理和应用。

本文将按照任务要求,详细介绍自动化概论的相关内容。

一、自动化概论的定义和基本概念自动化是指利用计算机、仪器仪表和控制设备等技术手段,对生产、工程、管理和服务等过程进行智能化控制和操作的一种技术和方法。

自动化概论主要研究自动化技术的基本概念、原理和应用,包括自动化系统的组成、自动控制的基本原理、传感器和执行器的工作原理等。

二、自动化系统的组成自动化系统由五个基本部分组成:输入设备、输出设备、控制器、执行器和反馈装置。

输入设备用于采集系统的输入信号,输出设备用于产生系统的输出信号,控制器用于处理输入信号并生成控制信号,执行器用于执行控制信号,反馈装置用于采集执行器的反馈信号。

三、自动控制的基本原理自动控制是自动化系统的核心,主要通过比较控制信号和反馈信号的差异来调节执行器的工作状态,使系统达到预期的控制目标。

自动控制可以分为开环控制和闭环控制两种方式。

开环控制是指控制器根据预先设定的控制信号来直接控制执行器的工作,而闭环控制是在开环控制的基础上,通过反馈装置采集执行器的反馈信号,与控制信号进行比较后再进行调节。

四、传感器和执行器的工作原理传感器是自动化系统中用于采集物理量的装置,常见的传感器包括温度传感器、压力传感器、光电传感器等。

传感器的工作原理根据不同的物理量有所不同,例如温度传感器可以通过测量物体的热量来获得温度信息。

执行器是自动化系统中用于执行控制信号的装置,常见的执行器包括电动机、执行阀等。

执行器的工作原理也根据不同的装置有所不同,例如电动机可以通过电能转化为机械能来实现工作。

五、自动化技术的应用领域自动化技术广泛应用于工业生产、交通运输、农业、医疗卫生等领域。

在工业生产中,自动化技术可以提高生产效率、降低劳动强度,提高产品质量;在交通运输中,自动化技术可以实现智能交通管理、自动驾驶等;在农业中,自动化技术可以实现农业机械化、精准农业等;在医疗卫生领域,自动化技术可以应用于医疗设备的控制和监测等。

自动化概论复习

自动化概论复习

自动化概论复习一、概述自动化概论是一门介绍自动化技术和原理的课程,旨在帮助学生了解自动化的基本概念、原理和应用。

通过学习本课程,学生能够掌握自动化系统的基本组成部分、工作原理以及相关的数学和控制理论知识。

二、自动化的基本概念1. 自动化的定义自动化是指利用电子技术、计算机技术和控制技术等手段,对生产过程或系统进行监测、控制和优化,以提高生产效率、质量和安全性的一种技术手段。

2. 自动化系统的组成自动化系统由传感器、执行器、控制器和人机界面等组成。

传感器用于采集实时数据,执行器用于执行控制命令,控制器用于处理数据和生成控制命令,人机界面用于与系统进行交互。

3. 自动化的分类自动化可以分为工业自动化、家庭自动化和交通运输自动化等不同领域。

工业自动化主要应用于工厂生产线、机器人等领域;家庭自动化主要应用于智能家居系统;交通运输自动化主要应用于交通信号控制、自动驾驶等领域。

三、自动控制系统1. 自动控制系统的基本原理自动控制系统由传感器、控制器和执行器组成。

传感器采集被控对象的信息,控制器根据采集到的信息生成控制命令,执行器执行控制命令对被控对象进行控制。

2. 自动控制系统的闭环控制闭环控制是指控制系统通过反馈信号对输出进行调节,以使输出接近或达到期望值的控制方式。

闭环控制可以提高系统的稳定性和鲁棒性。

3. 自动控制系统的开环控制开环控制是指控制系统在没有反馈信号的情况下,根据预先设定的控制命令对输出进行控制的方式。

开环控制简单,但对系统的扰动和参数变化敏感。

四、自动化的应用1. 工业自动化的应用工业自动化广泛应用于制造业领域,如汽车制造、电子制造、化工制造等。

通过自动化技术,可以提高生产效率、降低生产成本、提高产品质量。

2. 家庭自动化的应用家庭自动化主要应用于智能家居系统,如智能灯光控制、智能安防系统、智能家电控制等。

通过家庭自动化技术,可以提高家居的舒适性和安全性。

3. 交通运输自动化的应用交通运输自动化主要应用于交通信号控制、智能交通系统、自动驾驶等领域。

自动化概论复习

自动化概论复习

自动化概论复习概述:自动化概论是一门介绍自动化技术和应用的课程。

它涵盖了自动化的基本概念、原理、方法和工具,以及自动化在各个领域的应用。

本文将对自动化概论的核心内容进行复习,并提供相关数据和案例以加深理解。

一、自动化概念和原理1. 自动化的定义:自动化是指利用各种技术手段和设备,使系统在不需要人工干预的情况下,能够完成特定任务或过程的控制和操作。

2. 自动化的优势:提高生产效率、降低生产成本、提高产品质量、减少人力劳动、提高工作环境安全性等。

3. 自动化系统的组成:传感器、执行器、控制器、通信网络等。

4. 自动化的分类:工业自动化、家庭自动化、农业自动化、交通运输自动化等。

二、自动化方法和工具1. 控制系统:开环控制、闭环控制、PID控制等。

2. 传感器和执行器:温度传感器、压力传感器、电机、阀门等。

3. 控制器:PLC(可编程逻辑控制器)、DCS(分散控制系统)、SCADA(监控与数据采集系统)等。

4. 通信网络:以太网、现场总线、无线通信等。

三、自动化在各个领域的应用1. 工业自动化:汽车制造、电子制造、化工制造等。

案例:某汽车制造厂引入自动化生产线,生产效率提高了50%,产品质量稳定性提高了30%。

2. 家庭自动化:智能家居、智能家电等。

案例:某智能家居系统可以通过手机远程控制家中的灯光、温度、安防等设备。

3. 农业自动化:智能温室、自动喂养系统等。

案例:某智能温室通过传感器和控制器实现自动调节温度、湿度和光照,提高了作物产量和质量。

4. 交通运输自动化:自动驾驶汽车、智能交通系统等。

案例:某城市引入智能交通系统后,交通拥堵减少了30%,事故率降低了20%。

四、自动化的发展趋势1. 人工智能与自动化的结合:机器学习、深度学习等技术将进一步提升自动化系统的智能化水平。

2. 无人化生产:自动化系统将取代更多的人力工作,实现无人化生产。

3. 网络化与互联互通:自动化系统将更加依赖通信网络,实现设备之间的互联互通。

自动化概论复习

自动化概论复习

自动化概论复习自动化是现代工业生产中不可或者缺的重要技术,它通过各种自动控制系统实现生产过程的自动化和智能化。

在学习自动化概论时,我们需要对自动化的基本概念、原理和应用进行复习,以便更好地理解和应用这一技术。

本文将从自动化的基本概念、自动化系统的组成、自动化控制原理、自动化在工业生产中的应用以及自动化技术的发展趋势等五个方面进行详细介绍。

一、自动化的基本概念1.1 自动化的定义自动化是利用各种控制设备和仪器,使生产过程在不需要人工干预的情况下自动进行的技术。

1.2 自动化的特点自动化具有高效率、高质量、低成本、安全可靠等特点。

1.3 自动化的发展历程自动化技术经历了从机械化到电气化再到数字化的发展过程。

二、自动化系统的组成2.1 传感器传感器用于将被控制对象的信息转化为电信号,反馈给控制系统。

2.2 控制器控制器接收传感器反馈的信息,并根据设定的控制策略对被控制对象进行控制。

2.3 执行器执行器根据控制器的指令,对被控制对象进行动作控制,实现自动化生产过程。

三、自动化控制原理3.1 反馈控制原理反馈控制原理是自动控制系统中最基本的控制原理,通过不断地比较实际输出和期望输出来调整控制器的输出信号。

3.2 开环控制原理开环控制原理是在没有反馈的情况下对被控对象进行控制,通常用于简单的控制系统。

3.3 PID控制PID控制是一种常用的控制算法,通过比例、积分和微分三个部份来调节控制器的输出信号,实现对被控对象的精确控制。

四、自动化在工业生产中的应用4.1 自动化生产线自动化生产线通过各种自动化设备和机器人实现产品的自动生产和装配。

4.2 自动化控制系统自动化控制系统广泛应用于各种生产过程中,提高了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

4.3 自动化仓储系统自动化仓储系统通过自动化设备和控制系统实现对物流和仓储过程的自动化管理。

五、自动化技术的发展趋势5.1 智能化自动化技术将向智能化方向发展,实现更加智能化的生产和控制。

自动化概论复习

自动化概论复习

自动化概论复习一、引言自动化概论是一门介绍自动化技术和应用的课程,旨在帮助学生了解自动化的基本概念、原理、方法和应用领域。

本文将对自动化概论的内容进行复习,包括自动化概念、自动化系统的组成部分、自动化技术的分类和应用领域等。

二、自动化概念自动化是指利用计算机、仪器仪表和控制设备等技术手段,对生产、工程和管理过程进行自动控制和操作的一种技术和方法。

它的目标是提高生产效率、降低成本、提高产品质量和安全性。

三、自动化系统的组成部分自动化系统由以下几个组成部分构成:1. 传感器:用于感知和采集被控对象的信息,如温度、压力、速度等。

2. 执行器:根据控制信号,对被控对象进行操作和控制,如电机、阀门等。

3. 控制器:接收传感器采集的信息,并根据预设的控制算法,产生控制信号,调节执行器的工作状态。

4. 人机界面:用于人机交互,显示系统状态、操作参数和报警信息,如触摸屏、显示器等。

5. 通信网络:用于不同设备之间的数据传输和通信,如以太网、无线网络等。

四、自动化技术的分类根据自动化系统的控制方式和应用领域,自动化技术可以分为以下几类:1. 过程控制:用于连续过程的控制,如化工、石油等行业。

2. 离散控制:用于离散事件的控制,如制造业中的装配线、机器人等。

3. 自动化仪表:用于测量和监测过程中的物理量,如温度、压力、流量等。

4. 自动化信息处理:用于处理和分析自动化系统中的数据和信息,如数据采集、数据存储和数据分析等。

5. 自动化决策与优化:用于制定和优化自动化系统的控制策略和参数,以实现最佳控制效果。

五、自动化应用领域自动化技术在各个领域都有广泛的应用,其中一些典型的应用领域包括:1. 工业自动化:包括生产线自动化、机器人应用、智能制造等。

2. 建筑自动化:包括楼宇自动化、智能家居等。

3. 交通运输自动化:包括交通信号控制、自动驾驶等。

4. 农业自动化:包括农业机械化、精准农业等。

5. 医疗卫生自动化:包括医疗设备自动化、医疗信息系统等。

自动化概论复习

自动化概论复习

自动化概论复习概述:自动化概论是一门介绍自动化技术及其应用的课程,旨在培养学生对自动化领域的基本理论和实践技能。

本文将回顾自动化概论的主要内容,包括自动化的定义、发展历程、基本原理、应用领域和未来趋势等方面。

一、自动化的定义和发展历程自动化是指利用计算机、电子技术和控制技术等手段,实现对生产、工程和服务过程的自动操作和控制。

自动化的发展经历了三个阶段:机械自动化、电气自动化和计算机自动化。

机械自动化主要依靠机械装置完成,电气自动化引入了电气元件和电气控制系统,计算机自动化则利用计算机技术实现智能化控制。

二、自动化的基本原理自动化系统包括输入、处理和输出三个基本部分。

输入是指传感器将物理量转化为电信号输入到控制系统中,处理是指控制系统对输入信号进行处理和分析,输出是指控制系统根据处理结果控制执行器产生相应的动作。

自动化的基本原理包括反馈控制原理、开环控制原理和模糊控制原理等。

三、自动化的应用领域自动化技术广泛应用于工业生产、交通运输、农业、医疗卫生、环境保护等领域。

在工业生产中,自动化技术可以提高生产效率、降低成本、提高产品质量。

在交通运输领域,自动驾驶技术的发展使得车辆能够自主导航和避免碰撞。

在农业领域,自动化技术可以实现农田灌溉、喷洒等作业的自动化控制。

在医疗卫生领域,自动化技术可以应用于手术机器人、医疗设备等方面。

在环境保护领域,自动化技术可以用于监测和控制污染物排放等。

四、自动化的未来趋势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自动化技术将继续发展。

未来的自动化系统将更加智能化、柔性化和网络化。

智能化是指自动化系统具备学习、推理和决策的能力,能够根据环境变化和任务需求自主调整控制策略。

柔性化是指自动化系统具备适应不同任务和环境的能力,可以实现多样化的生产和服务。

网络化是指自动化系统可以通过网络实现远程监控和控制,实现分布式控制和协同工作。

结论:自动化概论是一门重要的课程,通过学习自动化的定义、发展历程、基本原理、应用领域和未来趋势等内容,可以帮助学生全面了解自动化技术及其应用。

自动化概论复习资料

自动化概论复习资料

自动化概论复习提纲1、何谓“自动化"?自动化是指机器或装置在无人干预的情况下按规定的程序或指令自动地进行操作或运行。

广义的讲,自动化还包括模拟或再现人的智能活动。

2、自动化的研究内容是什么?自动控制和信号处理3、什么是系统?系统是指由相互关联、相互制约、相互影响的一些部分组成的具有某种功能的有机整体。

4、什么是控制?控制是指为了改善系统的性能或达到特定的目的,通过信息的采集和加工而施加到系统的作用.5、什么是信息?信息是指符号、信号或消息所包含的内容,用来消除对客观事物认识的不确定性。

6、什么是管理?管理是指为了充分利用各种资源来达到一定的目标而对社会或其组成部分施加的一种控制.7、什么是决策?决策是指最优地达到目标,对若干准备行动的方案进行选择。

8、什么是反馈?反馈是指将系统的实际输出和期望输出进行比较,,形成误差,从而为确定下一步的控制行为提供依据。

9、什么是技术?技术是指人类根据生产实践经验和自然科学原理改变或控制其环境的手段和活动,是人类活动的一个专门领域。

10、什么是工程?工程是指应用科学知识使用自然资源最好的为人类服务的专门技术。

11、科学的任务是什么?揭示事物发展的客观规律,探求真理,作为人们改造世界的指南。

12、什么是调节?调节是指通过系统的反馈信息自动校正系统的误差,使诸如温度、速度、压力或位置等参量保持恒定或在给定的范围之内的过程.13、西南大学本科人才的培养目标是什么?人格健全基础扎实能力突出素质全面14、闭环控制系统有一条反馈通道15、闭环控制系统(反馈控制系统)的特征:作用信号按闭环传递,系统的输出对控制作用具有直接影响.16、闭环控制系统(反馈控制系统)有哪3个机能?(1)测量被控量(2)将测量到的被控量与给定的期望值比较(3)根据比较的结果(偏差或误差)修正被控量17、什么是单变量系统?只有一个输入量和一个输出量的自动控制系统,又称为单数单输出系统18、什么是多变量控制系统?具有多个输入量或多个输出量的自动控制系统,又称为多输入多输出系统19、什么是耦合?多变量系统的每个输出量通常都同时受到几个输入量的控制和影响,这种现象称为耦合或交叉影响。

自动化概论总复习

自动化概论总复习

自动化概论总复习一专业培育目的和人才素质需求1.1自动化和自动化类专业1.自动化〔Automation〕的概念:所谓自动化,是指机器或装置在无人干预的状况下按规则的顺序或指令自动停止操作或运转。

狭义地讲,自动化还包括模拟或再现人的职能活动。

2.自动化是一个或社会现代化水平的重要标志。

3.自动化的作用:1)提高社会消费率和任务效率;2)浪费动力和原资料消耗;3)保证产质量量;4)改善休息条件,减轻体力、脑力休息;5)改良消费工艺和管理体制。

4.自动控制〔Automatic Control〕的概念:自动控制是关于受控系统的剖析、设计和运转的实际和技术。

5.自动化和自动控制的之间的相互联络:普通地说,自动化主要研讨的是天然系统的控制效果,自动控制那么除了上述研讨外,还研讨社会、经济、生物、环境等非天然系统的控制效果。

6.控制论〔Cybernetics〕的定义:1948年N.维纳提出了控制论,将控制论定义为〝研讨植物和机器中控制和通讯的迷信〞。

7.控制迷信与工程的中心效果:信息,包括信息提取、信息传达、信息处置、信息存储和信息应用等。

8.控制迷信与工程〔Control Science and Technology〕与其他普通讯息学科的不同:控制迷信与工程是在实际上用较笼统的方式来研讨一切控制系统的信息传输和信息处置的特点和规律,研讨不同的控制规律到达不同的控制目的。

9.作为我国一级学科的控制迷信与工程,下设有控制实际与控制工程、检测技术与自动化装置、系统工程、形式识别与智能系统和飞行器导航、制导与控制等二级学科。

10.自动化类专业是一个口径宽、顺应面广的专业,具有清楚的跨学科特点。

对完成我国工业、农业、国防和迷信技术现代化、对迅速提升我国综合国力具有重要和积极的作用。

1.2我国初等院校自动化类专业的培育目的1.我国初等院校自动化类专业的培育目的:培育适宜社会主义现代化树立需求,德智体片面开展,在控制实际、控制系统、消费进程自动化、人工智能与机器人控制等范围具有广阔实际基础和相关专门知识,具有创新和开拓肉体的初级工程技师人才。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自动化概论总复习自动化概论总复习一专业培养目标和人才素质需求1.1自动化和自动化类专业1.自动化(Automation)的概念:所谓自动化,是指机器或装置在无人干预的情况下按规定的程序或指令自动进行操作或运行。

广义地讲,自动化还包括模拟或再现人的职能活动。

2.自动化是一个或社会现代化水平的重要标志。

3.自动化的作用:1)提高社会生产率和工作效率;2)节约能源和原材料消耗;3)保证产品质量;4)改善劳动条件,减轻体力、脑力劳动;5)改进生产工艺和管理体制。

4.自动控制(AutomaticControl)的概念:自动控制是关于受控系统的分析、设计和运行的理论和技术。

5.自动化和自动控制的之间的相互联系:一般地说,自动化主要研究的是人造系统的控制问题,自动控制则除了上述研究外,还研究社会、经济、生物、环境等非人造系统的控制问题。

6.控制论(Cybernetics)的定义:1948年N.维纳提出了控制论,将控制论定义为“研究动物和机器中控制和通信的科学”。

7.控制科学与工程的核心问题:信息,包括信息提取、信息传播、信息处理、信息存储和信息利用等。

8.控制科学与工程(ControlScienceandTechnology)与其他一般信息学科的不同:控制科学与工程是在理论上用较抽象的方式来研究一切控制系统的信息传输和信息处理的特点和规律,研究不同的控制规律达到不同的控制目的。

9.作为我国一级学科的控制科学与工程,下设有控制理论与控制工程、检测技术与自动化装置、系统工程、模式识别与智能系统和飞行器导航、制导与控制等二级学科。

10.自动化类专业是一个口径宽、适应面广的专业,具有明显的跨学科特点。

对实现我国工业、农业、国防和科学技术现代化、对迅速提升我国综合国力具有重要和积极的作用。

1.2我国高等院校自动化类专业的培养目标1.我国高等院校自动化类专业的培养目标:培养适合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德智体全面发展,在控制理论、控制系统、生产过程自动化、人工智能与机器人控制等领域具有宽广理论基础和相关专门知识,具有创新和开拓精神的高级工程技师人才。

2.将培养目标具体化、时代化:1)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掌握科学思维方法并具有实际动手能力的控制科学与工、2)在自动控制理论、控制系统分析与设计、工业控制、人工智能、计算机应用、信号处理、系统建模与仿真以及检测技术等方面,掌握坚实的基础理论和系统的专业知识;3)具备在工业、农业、交通、能源、国防各部门和行业从事信息及控制系统的设计、分析、集成、管理、维护及开发的能力;4)具有创新和开拓精神以及从事科学研究的基本素质。

3.毕业生能在国民经济及国防部门和行业从事信息及控制系统的研究、设计、集成、开发、制造和应用等工作。

1.3一些术语1.科学(Science):科学是指对各种事实和现象进行观察、分类、归纳、演绎、分析、推理、计算和实验,从而发现规律,并对各种定量规律予以验证和公式化的知识体系。

2.科学的任务:揭示事物发展的客观规律,探求真理,作为人们改造世界的指南。

3.在科学属性上,本学科属于技术科学。

4.科学家(Scientist):专门从事科学研究的专家称为科学家。

5.技术(Technology):技术是指人类根据生产实践经验和自然科学原理改变或控制其环境的手段和活动,是人类活动的一个专门领域。

6.技术的任务:利用和改造自然,以其生产的产品为人类服务。

7.在技术属性上,本学科属于工程技术。

8.技术家(Technologist):专门从事技术工作的专家称为技术家。

9.工程(Engineering):工程是指应用科学知识使自然资源最好地为人类服务的专门技术。

10.工程师(Engineer):专门从事工程活动的专家称为工程师。

11.工程师(包括其他技术家)和科学家的职责不同:科学家的任务是如何认识,因而他可以选择自己感兴趣的研究课题;工程师的任务是如何实现,所以他必须解决面临的实际问题。

12.系统(System):系统是指由相互关联、相互制约、相互影响的一些部分组成的具有某种功能的有机整体。

13.信息(Information):信息是指符号、信号或消息所包含的内容,用来消除对客观事物认识的不确定性。

14.控制(Control):控制是指为了改善系统的性能或达到特定的目的,通过信息的采集和加工而施加到系统的作用。

15.控制部分一般由传感器(Sensor)、控制器(Controller)和执行器(Actuator)组成。

16.传感器用来采集信息,并把它变换到合适的形式,传送到控制器。

17.控制器用来加工信息、产生控制信号,这是控制系统的核心。

18.执行器则将控制器产生的控制信号进行放大和变换,以此产生控制作用,最终施加到被19.控制算法(Algorithm):通常把进入可控系统的信息加工成控制信息的规则,称为控制算法。

20.反馈(Feedback):反馈是指将系统的实际输出和期望输出进行比较,形成误差,从而为确定下一步的控制行为提供依据。

21.反馈的过程是信息传递的过程。

22.反馈控制又称为闭环控制,与此完全不同的控制方式是开环控制,或称程序控制,它按事先规定的顺序或逻辑控制系统。

23.调节(Regulation):调节是指通过系统的反馈信息自动校正系统的误差,使诸如温度、速度、压力或位置等参量保持恒定或在给定范围之内的过程。

24.管理(Management):管理是指为了充分利用各种资源来达到一定的目标而对社会或其组成部分施加的一种控制。

25.决策(DecisionMaking):决策是指为最优地达到目标,对若干准备行动的方案进行选择。

1.4当前自动化类专业对所培养人才的素质要求1.人的素质的概念:人在先天生理基础上手后天环境、教育影响,通过个体自身的认识和社会实践,养成的比较稳定的身心发展的基本品质。

2.自动化专业人才的素质要求:1)认知和技能方面①掌握数理等基础理论的原理和方法;②了解机械、力学、电器、化工等相关学科的一般原理和方法;③掌握计算机、通信、电子等关联学科的基本原理、方法以及相应的实验仪器和设备的使④掌握控制系统分析和综合(设计)等专业知识和方法;⑤掌握系统仿真、科学计算、软硬件开发等科学实验方法和技术;⑥具有哲学、方法论、经济学、历史、法律、伦理、社会学、文学、艺术等人文社会科学方面以及军事方面的基本知识;⑦具有良好的资料收集、文献检索以及口头表达和书面写作等技巧和能力,并形成很强的自主学习能力,培养终身学习的观念;⑧具有辩证的、逻辑的、形象的和创造的可学思维方式和对事物进行统计、分析、综合、归纳的技能,并形成较强的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⑨具有一定的适应、协调、合作、组织和管理能力。

2)思想和情感方面①政治品质热爱祖国、关心集体、尊敬师长、爱护同志和家人,关心国家大事、时事政治,有较强的法治、法规观念;②思想品质树立了积极向上的人生观、正确的价值观和辩证唯物主义世界观,对我国自动化事业有情感、有信念、有责任心;③道德品质有良好的品德修养和文明的行为准则,具有敬业精神和职业道德。

3)意识和意志方面①实践意识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不迷信书本、不迷信权威。

②质量意识认认真真做好每一件事,在研制和开发的每一个环节都坚持质量至上的思想。

③协作意识现代科学研究和现代工程已经很少是一个人可以独立完成的了,所以要能与同事协同工作、协调配合。

不会和他人协作的工程师,一定不会是一个合格的人才。

④创新与竞争意识现代社会是充满挑战和竞争的社会,只有那些不断追求新意境、新见解、敢于竞争的人才能把握机遇、走向成功。

那些墨守成规、固步自封的人只会在抱怨声中错失良机。

⑤坚毅意志人生路漫漫,每个人在生活、学习和工作中都可能遇到这样或那样的困难和挫折,要敢于面对困难、善于克服困难。

只有拥有坚强的意志和顽强的精神,才可能克服眼前的困难,实现预定的目标。

4)其他方面①学风上勤奋、严谨、求实、进取;②作风上谦虚、谨慎、朴实、守信;③具有健康的心理、务实的心态;④具有健全的体质、良好的体能;⑤拥有旺盛的精力、敏捷的思路。

二自动化的概念和发展简史2.1控制和自动化的概念1.自动化的概念:自动化表示机器或设备在无人干预的情况下,按规定的程序或指令自动进行操作或控制以达到预定的要求。

2.基本概念举例1)智能电子装置:2)防空导弹制导系统:3.自动化的研究内容有自动控制和信号处理两个方面,包括理论、方法、应用硬件和软件等。

从应用观点来看,研究内容有过程自动化、机械制造自动化、武器及军事自动化、办公室自动化和家庭自动化等。

1-目标跟踪2-导弹导引3-计算机4-导弹发射2.2我国古代自动装置1.指南车:指南车是中国古代用来指示方向的一种具有能自动离合齿轮系装置的车辆。

2.铜壶滴漏:漏壶,中国古代的自动计时(测量时间)装置,又称刻漏或漏刻。

3.饮酒速度的自动调节4.计里鼓车5.漏水转浑天仪6.候风地动仪7.水运仪象台2.3控制和自动化技术发展简史1.控制和自动化技术的发展经历了四个历史时期。

1)自动装置的出现和应用(18世纪以前)①古代自动装置②近代自动装置a.法国物理学家B.帕斯卡在公元1642年发明的加法器;b.荷兰机械师C.惠更斯于公元1657年发明钟表;c.英国机械师E.李在公元1745年发明带有风向控制的风磨;d.俄国机械师И.波尔祖诺夫于公元1765年发明为蒸汽锅炉水位保持恒定用的浮子式阀门水位调节器。

2)自动化技术形成时期(18世纪末至20世纪30年代)①自动调节的广泛应用公元1868年法国工程师J.法尔科发明反馈调节器,称之为伺服机构。

②自动调节系统的稳定性问题a.自动调节器和被控对象组成自动调节系统b.公元1877年英国数学家E.劳思、1895年德国数学家A.胡尔维茨提出代数稳定判据,沿用到现在。

③反馈控制和频率法a.1927年美国电气工程师H.布莱克引入反馈概念b.反馈调节(控制)系统c.1932年美国电信工程师N.奈奎斯特提出著名的稳定判据(称为奈奎斯特稳定判据),可以根据开环传递函数绘制或测量出的频率响应判定反馈系统的稳定性。

d.1938年,前苏联电气工程师A.米哈伊洛夫提出根据闭环(反馈)系统频率特性判定反馈系统稳定性的判据。

e.稳定判据加上1922年N.米诺尔斯基《关于船舶自动操舵的稳定性》和1934年美国H.黑曾发表的《关于伺服机构理论》的论文标志着经典控制理论的诞生。

3)局部自动化时期(20世纪40~50年代)①经典控制理论的形成和发展a.代数稳定判据和传递函数、频率法判据的基础上加上W.埃文斯1948年的根轨迹法,奠定了适宜用于单变量控制问题的经典控制理论的基础。

b.反馈控制系统通称为自动调节系统,后称为自动控制系统。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