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红杰多元智能理论在地理教学中的应用
多元智能理论在初中地理教学中的有效运用
多元智能理论在初中地理教学中的有效运用随着素质教育理念的提出及初中生课程的不断改革,地理教学的改革也逐渐受到了教师重视。
多元智能是1979年,由美国哈佛大学研究生院一个研究小组提出的,根据其提出的多元智能理论,多元智能理论主要包含8种智能,具体如下:①言语--语言智能;②逻辑——数理智能;③视觉——空间智能;④身体——运动智能;⑤音乐——节奏智能;⑥人际交往智能;⑦自我认识智能;⑧自然观察者智能[1]。
近年来,随着多元智能理论在我国的传播,多元智能理论由于其自身的优点,被广泛的应用于各科的教学中,如英语、数学等学科,并且成效明显。
因此它也吸引了初中地理教师的注意力,并将其应用到教学改革中,具体如下。
一、初中地理教学中多元化智能理论的应用运用多元化智能理论在地理教学中,首要的任务就是地理老师摒弃传统教学中单一的教学方式,不仅为学生构建活泼生动的课堂环境,还要组织有趣的的教学活动,发掘和激发学生的各项智能。
如下面的教学方式。
1.用猜谜的方式导入课程内容教师可以根据各个地区的特征,编取相关性的谜语,在上课前让学生猜谜语,从而吸引学生上课的兴趣,并且可以开发学生的想像能力,而不是一味的照课本宣读,让学生死记硬背,提高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
这也符合初中的心理特征,喜欢有趣的知识。
2.利用歌曲诗词学习内容将一些难记难理解的知识,可以编成诗词、歌曲,或者利用现有的诗词、歌曲增加初中生对于知识的理解与记忆,不仅娱乐了学生,也提高了学生的学习能力与兴趣。
3.利用图形想象地图轮廓将各个地区的地貌、气候等和具体的图形联系起来,如广东省像大象头这样的方式。
将抽象的地理知识变换成具体的图形,不仅学习起来容易,还可以提高初中生的联想能力、逻辑思考能力。
二、多元智力对初中地理教学的启示1.教师应转变传统教育思想,树立新地理教学理念掌握一定的地理知识和技能是学生生存和生活的需要,要认清传统教育的缺陷所在,学校的教学不能只是单一的重视几门学科的教学[2]。
多元智能理论在高中地理教学中的实践
g着畀I文化与教育多元智能理论在高中地理教学中的实践张茜亮摘要:传统的中学地理教学以教师为中心,教师发挥主导作用,按照教学大纲有目标、有计划、有重点地开展教学活动,向学生传授知识和经验。
地理课堂教学的主宰者是教师,学生处于“被填灌式”的被动学习状态,这样的教学模式十分不利于学生创新能力和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限制了学生多元智能的发展。
将多元智能理论应用于地理教学中,学生是课堂的主体,但必须由地理教师进行引导。
基于多元智能理论的中学地理教学,教学设计是实践培养学生多元智能的第一步,也是最重要的环节之一。
关键词:多元智能理论;高中;地理教学—、培养学生的语言智能1.iw师要加强害警的示范性。
教师对学生具有示范性,在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语言智能,地理教师应特别注意要使用规范的专业术语,同时口头语言又不乏幽默感,语音清晰悦耳,这样一方面能很好地表达了教学内容、在听觉上给学生一种美感从而提高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另一方面教师的示范作用也在学生身上潜移默化,学生学习和模仿老师的语言,在一定程度上培养了他们的语言智能。
2.教师在课堂创设情境,应坚持让学生多发言、多参与课堂教学。
例如,教师可以让学生把地理知识编成故事,每堂课前五分钟由学生轮流将各自的地理小故事与同学分享。
3.地理嘉师还可以组织形式多样的教学活动。
如在课堂上开展小组讨论、分组辩论,指导学生在课后写学习心得或地理小论文;或要求学生对某一地理现象或规律进行解释和分析,也能培养学生的语言智能。
二、培养学生的数理逻辑智能数理逻辑智能在中学地理中主要表现为进行计算和逻辑推理的能力。
在地理的教学过程中有关计算和问题分析的教学活动都有助于培养学生的数理逻辑智能。
例如,高二区域地理中有计算日平均气温和年平均气温;气温的垂直变化中已知山脚或山腰的气温求山顶的气温等。
又如,看“世界人口增长曲线图”,要求学生思考增长的原因和趋势。
中学地理中有许多能培养学生数理逻辑智能的教程,教师要注意发掘,并用于培养学生。
多元智能理论在初中地理教学中的应用
2013-11教学研究多元智能理论是由美国哈佛大学心理学家加德纳于1983年提出的,这一理论的提出为世界范围内的教育改革注入了一股强大的新鲜活力,为变革传统教育教学提供了新的视角和多元的切入点。
近年来,这一理论在我国也广泛传播,成为我国基础教育改革的重要指导思想。
加德纳认为,人的智能是多方面的。
就主要方面来看,人类至少有八种主要的智能,即言语-语言智能、数理—逻辑智能、音乐—节奏智能、身体—运动智能、视觉—空间智能、交往—人际关系智能、自知—自我认识智能、自然观察者智能。
每个人都有自己相对的优势智力和弱势智力,因而都有某方面发展的潜能和机会,在教学上即是“每一个学生都是独一无二的,都能以其独特的方式对人类文化作出贡献”。
因此要“重视发展每一个学生的智能优势,挖掘每一个学生的智能潜力,满足每一个学生的学习需求,促进每一个学生的发展”。
传统上我们所认为的“差生”,只是由于其语言智能或数理逻辑智能表现不够好,但在其他几项智能的表现上却可能相当出色。
从这个意义上来说,每个学生都是最优秀的,不存在智能水平高低的问题,只存在智能类型或学习类型差异的问题。
作为教师更应该充分地为学生创造一个宽松和谐的学习环境,提供给学生一个发展多元智能的空间,让学生得到充分表现自己智力的机会,让每个学生发挥自己的特长,相互交流,沟通,共同完成规律的创造,使学生获得知识,增强自信,开发潜能。
加德纳的研究不仅揭示了一个更为宽泛的智能体系,而且提出了新颖实用的智能概念。
他把智能定义为:在实际生活中解决所面临的实际问题的能力、提出并解决新问题的能力、对自己所属文化提供有价值的创造和服务的能力,这种能力实际上是多种智能的组合。
因此,在多元智能环境里,为学生提供单一的、直接用于激发学生某种智能的素材可能并不是最重要的,重要的是设计出一些让学生感到有意义的活动,来激发他们的各种智能组合。
例如,我在教授“中国的行政区划”这一节知识时,教学内容较为简单,但该节知识点繁杂,要求记忆内容过多,一味地采用单一教法,只会造成学生的死记硬背。
多元智能理论在高中地理教学中的实践
多元智能理论在高中地理教学中的实践多元智能理论源于美国心理学家霍华德·加德纳(Harvard Gardner),他在20世纪80年代提出了一种不同于传统智能观念的“多元智能”理论,他认为人类的智能是由多个相对独立的智能因素组成的。
这些智能因素包括:语言智能、逻辑数学智能、空间智能、身体运动智能、音乐智能、人际关系智能、自我意识智能、自然智能。
多元智能的理论体系以人的多元智能发展为核心思想,提供了多方位的认知策略与教育方式,为地理教学带来了一些新思路,也得到了不少学者的认可与探究。
在地理教学中运用多元智能理论的思想,旨在打造具备多元智能素养的地理学生。
下面就地理教学实践中的多元智能应用进行探究。
一、语言智能在地理教学中的应用语言能力是表达、交流、沟通的重要方式,使用语言传递地理信息是地理学生培养语言智能的重要途径。
学生必须熟练掌握地理专业术语,掌握科学论述技巧,才能有效地表达自己的想法。
因此,在地理教学中有必要加强写作能力、读写能力以及口头表达等语言技能的训练。
例如,在授课环节中可引导学生阅读地理相关的材料或依据地理实验结果撰写实验报告,让学生借此机会一方面提升地理学科知识,另一方面加强综合语文表述能力,提高他们的语言智能。
地理学科以空间分析为主要特征,不论是地球的构造还是各种地理现象,都需要进行空间分析。
因此,空间智能在地理学科的学习中显得尤为重要。
在地理教学中,需要将地理实际问题结合现实情境,提供具体的视觉材料、地图、地形模型等,帮助学生了解地理信息的结构和空间布局。
同时,通过地理实验教学模拟模拟程序、第一人称的空间和三维环境的互动等探索式的交互形式,能够更好地为学生创造具体的地理认知场景,提高他们的空间智能。
身体运动智能也叫动手能力,这是一种具有重要意义的多元智能,它表明人在进行手工、工艺等运动时所表现出的智能水平。
在地理教学中,身体运动智能可通过场地实验、野外考察、操作地球仪等形式得到充分发挥。
多元智能理论在高中地理教学中的实践
多元智能理论在高中地理教学中的实践一、多元智能理论概述多元智能理论最早由美国心理学家霍华德·加德纳提出,他认为人类的智能不仅仅是指数学和语言能力,还包括音乐、身体运动、空间理解、人际交往、自我认识、自然观察等多个方面。
加德纳提出了八种智能类型,分别是语言智能、逻辑数学智能、空间智能、音乐智能、身体运动智能、人际关系智能、自我认知智能和自然观察智能。
每个人都在这些智能类型中有自己的特长和擅长的方面,正是这些智能类型的多样性使得每个人都是独一无二的。
1. 创设多种学习环境多元智能理论强调了学生的多样性,不同学生有不同的智能擅长领域。
教师在设计地理教学内容时,应该创设多种多样的学习环境,以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
在地理课堂上设置小组合作学习环节,鼓励学生通过合作共享资源、相互辅导学习,满足人际关系智能的发展需求。
还可以设置地理科考察活动,培养学生的自然观察智能,让学生在实地考察中亲身感受地理知识的魅力。
2. 融入多种教学手段多元智能理论要求教学手段的多样性,因此地理教学中应该融入多种教学手段,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风格。
在讲授地理知识时,可以通过多媒体技术展示地理现象和规律,激发学生的空间智能和音乐智能。
还可以通过让学生参与地理模拟实验,培养逻辑数学智能和身体运动智能。
通过多种教学手段的融入,能够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他们的学习效果。
3. 鼓励多元评价方式在地理教学中,教师需要采用多元的评价方式来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促进学生全面的发展。
多元智能理论要求意味着了解学生的兴趣和优势,鼓励学生在不同的评价方式下发挥特长。
可以采用口头报告、书面论文、实地调查等多种形式来评价学生的地理学习,让每个学生都有机会展示自己的特长和才能。
4. 引导学生的自主学习多元智能理论还鼓励教师为学生提供自主学习的机会,让学生通过自主学习来培养自己的智能。
在地理教学中,教师可以设置自主研究主题,让学生自主选择地理课题进行研究,培养他们的自我认知智能和自然观察智能。
多元智能理论在高中地理教学中的实践
多元智能理论在高中地理教学中的实践多元智能理论是由美国心理学家霍华德·加德纳于1983年提出的,他认为智能是一种多元化的能力,包括语言智能、逻辑数学智能、音乐智能、空间智能、身体动觉智能、人际关系智能、自我认识智能和自然观察智能等多种形式。
这些多元智能可以相互结合,有时也会出现单独发展的情况。
多元智能理论的提出颠覆了传统教育对智力的单一定义,强调了多元发展的重要性,对于解决学生学习困难、发展优势和培养个性化的教育方式具有重要意义。
在地理教学中,多元智能理论的应用可以帮助教师更好地了解学生的特长和优势,根据学生的不同智能类型来设计教学活动和评价方式,充分挖掘学生的潜能。
地理学科本身也具有丰富的内容和多样的教学方法,可以为学生提供发展多元智能的机会。
1.语言智能:利用文字材料、图表、地图等资料进行阅读和分析,注重培养学生对地理概念和知识的理解和表达能力。
可以通过课堂讲解、小组讨论、报告演讲等形式展现学生的语言智能,同时也可以设置写作、阅读等任务来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2.逻辑数学智能:地理学科本身就具有较强的逻辑性和系统性,教师可以通过引导学生进行地理问题的推理和分析,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可以设计逻辑推理练习、地理问题解决等活动来锻炼学生的逻辑数学智能。
3.音乐智能:地理学科中存在丰富的地貌景观和自然环境,可以通过音乐、录音等方式来感知和表达地理环境的美感。
学生可以进行自然声音的录音、音乐作品的创作等活动,增强对地理环境的感知。
4.空间智能:地理学科着重关注地球表面的空间分布及其变化规律,教师可以结合地图、遥感影像等多种空间形式来进行教学。
可以设计空间解析、地图分析、地形模型制作等任务来培养学生的空间智能。
5.身体动觉智能:地理学科也与实地调查和探讨相关,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进行实地勘测、野外实习等活动,增强学生对地理实践的体验和感知。
6.人际关系智能:地理学科强调地球与人类的关系,可以通过组织学生参与社区调查、实地考察等方式,增强学生对地理环境与社会的联系和影响的认识。
以多元智能理论为指导实施地理案例教学
以多元智能理论为指导实施地理案例教学许多学科,如地理学,在激发学生兴趣方面存在某种挑战。
学生很少会有全面的自主学习的热情和积极性,而是更倾向于被动接受教育。
因此,为了在教学中更好地发挥学生的智力,需要采用有效的教学策略,以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技能。
有鉴于此,多元智能理论和地理案例教学已成为教学实践的重要方法。
多元智能理论,也称为多元智力理论,由美国心理学家托马斯罗杰斯(Thomas L.R. Gages)提出。
该理论强调克服人类学习潜力的多样性,强调个体在学习中利用不同的思考方式。
根据理论,认知活动可以分为九种:言语智力、计算智力、空间智力、情绪智力、身体智力、社交智力、自我智力、艺术智力和研究智力。
它们的综合表现形式有利于探索个体的潜力。
地理案例教学是指将地理研究成果作为案例教学的基础,结合实践活动,给学生呈现一个完整的地理研究过程。
案例教学非常接近生活,有利于增加学生的参与度,提高学生的学习主动性。
另外,采用案例教学的方式,可以给学生提供深刻的认识,能够从案例中发现更多的地理知识,提高学生的地理技能。
以多元智能理论为指导实施地理案例教学的目的是实现更高的学习成效,克服传统教学中的不足,使学生获得更多的知识和技能。
具体而言,多元智能理论可以指导地理案例教学,以便更好地开发学生的智力。
首先,教师可以构建综合的教学内容,给予学生充分的机会来自由发展和自主学习。
以此为基础,引入多元智力理论,通过以下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1)创建更多有趣的教学环境,使学生得以发现自我潜能。
(2)利用情景案例让学生在地理实践中体验身体智力,丰富学生的经历。
(3)让学生参与解决问题的活动,运用计算和空间智力解决问题。
(4)利用多媒体资源来拓展学生的言语智力,让学生参与讨论、调查和报道活动,锻炼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
(5)给予学生自主学习的机会,提供实用的参考资料和学习资源,让学生激发自我智力,锻炼学习能力。
(6)采取多样化的评价方式,充分考虑每个学生的智力特点,给予学生反馈,使其能够更好地掌握知识和技能。
多元智能理论在高中地理教学中的实践
多元智能理论在高中地理教学中的实践
多元智能理论是美国心理学家加德纳于20世纪80年代提出的一种认知理论,认为人类的智能包含多个方面,如言语、逻辑、音乐、身体运动、空间、人际关系、自我意识等等。
多元智能理论被广泛应用于教育领域,认为教育应该重视每个学生的多元智能特点,并为其提供个性化的教育。
在高中地理教学中,多元智能理论的实践可以帮助学生更加全面地了解地理知识,提高学生对地理学科的兴趣和学习成绩。
以下是多元智能理论在高中地理教学中的实践途径:
1. 言语智能:教师可以通过讲解、讨论、写作等方式培养学生的言语智能。
例如,让学生写地理文章或演讲,帮助他们理解地理知识并提高表达能力。
3. 音乐智能:使用音乐元素来激发学生对地理学科的兴趣。
例如,教师可以使用音乐让学生更加直观地体验地理现象,增强学生的感官体验和学习效果。
5. 空间智能: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地理空间关系,提高其空间认知能力。
例如,教师可以通过数学模型等方式帮助学生理解地图中的比例尺、比例关系等地理概念。
6. 人际关系智能:帮助学生理解不同文化间的地理区别和地理多样性。
例如,教师可以通过比较分析不同文化之间的地理区别,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地理多样性和文化差异。
7. 自我意识智能:让学生更加了解自己是如何学习的。
例如,教师可以通过测试和反思等方式,帮助学生了解自己的学习特点和效果,并增强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
在上述实践中,教师应重视每个学生的多元智能特点,并为其提供个性化的教育。
同时,多元智能理论的实践需要结合地理学科的特点,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以促进学生对地理学科的全面认识和理解。
多元智能理论在高中地理教学中的实践
教师还可以结合人际智能、自我认识智能等方面,组织学生进行地理小组合作、自主学习等活动,促进学生之间的互动与合作,培养他们的团队意识和自我管理能力。
多元智能理论强调了个性化教学,注重发掘每个学生的潜能和优势。在高中地理教学中,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不同智能类型和学习特点,设计个性化的学习任务和评价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潜力,提高他们的学习效果。
多元智能理论为高中地理教学提供了一种全新的教学理念和方法,有助于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提高他们的学习成绩和学习动力,培养他们的协作能力和创新思维,为他们未来的学习和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启发和引导学生在地理学习中发挥其潜在的智能优势是多元智能理论的核心之一。在教学中,老师可以通过多种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潜力。在教学设计中,可以通过增加多样性的教学资源、设置问题解决任务、提供实践体验等方式,引导学生发挥自己的优势智能。在学生评价和反馈中,老师也可以根据学生的智能类型,给予不同形式的反馈和鼓励,帮助他们更好地成长。
3.2 展望未来的研究方向
未来的研究方向可以包括以下几个方面:可以进一步深入研究不同类型学生在地理学习中的多元智能表现,探讨如何针对不同类型学生的多元智能特点设计差异化教学方案。可以开展跨学科研究,探究多元智能理论在地理与其他学科融合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探索如何促进学生跨学科思维能力的培养。还可以深入研究多元智能理论在高中地理教学中的具体实施策略,例如如何有效地将多元智能理论与课程标准结合,实现学生全面发展。可以开展多样化的研究方法,例如纵向研究、横向比较研究和实证研究等,以进一步验证多元智能理论在高中地理教学中的实际效果,为地理教育改革提供更多的理论支持和实践经验。
多元智能理论在高中地理教学中的实践
多元智能理论在高中地理教学中的实践【摘要】本文旨在探讨多元智能理论在高中地理教学中的实践。
首先从多元智能理论的概述入手,分析高中地理教学现状,接着探讨多元智能理论在高中地理教学中的应用,并通过案例分析展示具体实践效果。
对教学策略进行深入探讨,为实践提供理论支持。
在总结多元智能理论在高中地理教学中的实践效果,并展望未来研究方向。
通过本文的研究,旨在为提高高中地理教学质量提供新的思路和方法。
【关键词】多元智能理论、高中地理教学、实践、应用、案例分析、教学策略、实践效果、研究方向、总结1. 引言1.1 研究背景当前,高中地理教学存在着一些问题,例如传统教学方法单一,难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和创造力;学生的智力差异较大,部分学生由于对地理学科的认识不深刻而感到困难。
借助多元智能理论,可以更好地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方法和评价方式,让每个学生都能找到适合自己的学习途径。
通过对多元智能理论在高中地理教学中的实践探讨,不仅可以提高教学质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还可以促进学生的综合发展。
本研究将探讨多元智能理论在高中地理教学中的应用,以期为教育教学提供新的思路和方法。
1.2 研究目的研究目的是探讨多元智能理论在高中地理教学中的实际应用效果,通过深入研究和分析,了解不同智能类型学生在地理学习中的发展特点和优势,探讨如何通过多元智能教学模式,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和个性化学习。
通过对应用多元智能理论的教学策略进行探讨和总结,提出可行的方法和建议,以提高高中地理教学的教学质量和效果,促进学生的综合素质提升。
通过本研究,希望能够为高中地理课程的教学改革与发展提供一定的理论基础和实践指导,为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和积极性,打下良好的基础。
1.3 研究意义地理学科在高中教育中一直扮演着重要的角色,而高中地理教学的效果往往直接关系到学生的学习成绩和综合素质的提高。
研究如何有效地运用多元智能理论来指导高中地理教学实践具有重要的意义。
多元智能理论在高中地理教学中的实践
多元智能理论在高中地理教学中的实践多元智能理论认为人类有多种智能,每个人的智能发展都不同,而学习的效果也因此而有所不同。
在高中地理教学中,多元智能理论的实践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学习和理解地理知识,提高学习效果。
以下是多元智能理论在高中地理教学中的实践。
在语言智能方面,教师可以组织课堂讨论和小组讨论活动,鼓励学生发表观点、表达自己的理解和想法。
教师可以提供一些地理实例,让学生进行讨论并进行语言表达,使学生能够理解和掌握地理概念和知识。
在逻辑数学智能方面,教师可以设计一些地理问题和情景,让学生进行分析和解决。
通过给学生提供一张航拍照片,让学生根据图片中的地理特征进行判断和推理,从而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在空间智能方面,教师可以进行一些地理实地考察和地图阅读活动,让学生通过实践和观察来认识和理解地理现象和空间关系。
教师可以带领学生到实地进行考察,让学生亲身体验和感受地理事物,从而培养学生的空间感知能力。
在音乐智能方面,教师可以通过音乐与地理知识的结合,创设音乐氛围和情感体验,提高学生对地理知识的兴趣和关注度。
例如在教学中加入一些地理相关的音乐,让学生通过音乐表达自己对地理事物的感受和理解。
还有,人际智能方面,教师可以组织合作学习,让学生在小组中进行合作探究和合作解决问题。
通过合作学习,学生可以相互交流和分享自己的思考和理解,互相学习和启发,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
在自我意识智能方面,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关注地理知识与自己的生活和社会实际的联系,帮助学生发现自己的学习兴趣和特长,并激发学生对地理学科的兴趣和热情。
教师可以开展一些与学生实际生活相关的地理项目,让学生通过实践和活动来学习和应用地理知识。
多元智能理论在高中地理教学中的实践可以帮助学生更全面地发展各种智能,并更好地理解和掌握地理知识。
通过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和学习成绩。
多元智能理论在高中地理教学中的运用
多元智能理论在高中地理教学中的运用作者:童德江来源:《城市地理》2017年第08期摘要:高中阶段地理教学过程中,教师不可仅局限在培养学生的智力,而要注重学生全方位能力的提升。
为了有效达到这一教学目的,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可以采用多元智能理论,挖掘每一位学生的闪光点。
教师要在教学过程中提升学生的自信心,让学生逐步化被动为主动的进行相关地理内容的学习。
只有如此,学生才能在提升自身地理能力的同时全方位多角度的提升自身的综合能力。
本人结合自身多年实际教学经验,就如何在高中地理教学过程中运用多元智能理论阐述自身的看法,希望能够给广大同仁起到一定的参考作用。
关键词:多元智能理论;高中地理;综合素养;教学效率所谓多元智能理论,通俗而言就是说,每一位学生都有其擅长的方向,教师教学的目光不能够仅局限在学生的智力这一智能板块,对学生诸如语言智能、逻辑智能、音乐智能、人际交往智能、认知智能以及观察智能这几个智能板块也需要投入关注。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改变传统治理决定学生成就的观点,要认识到,只要学生能够在上述某一个智能领域出彩,学生就能够成为人才。
教师一旦能够转变观念,在多元智能理论的指导下进行地理教学,学生自然能够提升学习自信、生活自信以及同学交往自信,从而能够在最短的时间内最大程度的提升自身的综合素养。
一、在多元智能理论的指导下实现教学内容的多样化针对学生不同的智能板块,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做到教学内容的多样化。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充分考虑自身班级学生的实际情况,就不同教材内容有针对性的发展学生不同智能板块的能力,帮助学生在学习完毕地理学科内容之后,能够得到全方位的发展。
对于图片和地图这部分内容,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可以有针对性的发展学生空间感知智能,在教学过程中需要让学生在脑海中进行相应地图的构建,通过训练,显著提升学生这方面的能力。
对于新闻热点事件这部分内容,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可以有针对性的发展学生的逻辑分析和语言智能,让学生就当下热点进行自主思考,从而产生自身独特的见解,并通过和其他学生的论辩加深对相应内容的理解。
多元智能理论在初中地理教学中的应用探讨
多元智能理论在初中地理教学中的应用探讨多元智能理论在初中地理教学中的应用探讨岳翠萍(山西省朔州市朔城区第四中学)摘要:初中地理是一门实用型学科,能帮助中学生对地质、地貌、国家分布等知识进行全面的了解和认识。
目前,多元化智能理论被运用于初中各个学科的教学中,并起到了很好的指导作用。
对初中地理教学中多元化智能理论及其应用方法进行讨论研究,希望能够为初中地理教育工作者提供有效的参考和建议。
关键词:多元智能理论;初中地理教学;应用探讨20世纪80年代美国心理学家(加德纳)首次提出了多元化智能理论,该理论的出现掀起了世界各国教育工作改革的浪潮,为教育工作注入了新鲜的元素,成为传统教育向新时代教育改革的切入点。
近几年,多元化智能理论在我国各地区的教育工作中广泛传播和运用,已成为我国教育工作改革的主要指导理念。
一、多元化智能理论概况多元化智能理论认为:人类每个个体都具有多方面的智能,人类个体都具有优势与弱势的智力,都在某一方面存在着潜能和天赋,这种理论拓展到教育领域可以理解为:每个学生都具有不同的优、劣智能,表现为独一无二的个体,都能以独特的方式对社会做出贡献。
在多元化智能理论的指导下,教育改革发展的理念是充分重视并挖掘每个学生的智能潜力及智能优势,满足每个学生不同的智能发展需求,进而全面促进学生个体智能的有效发展。
在多元化智能理论中,我们传统教育定义的差生是逻辑智能或语言智能潜力未能得到充分发展和发挥的学生,有调查显示,这部分学生其他智能的发展均较为良好甚至达到优秀水平。
多元化智能理论还指出:每个学生都是优秀的,在智能水平方面不存在能力高低的问题,仅存在智能类型差异的问题,老师需要为学生营造和谐、轻松、愉快的学习氛围,为学生综合智能的发展提供有利的条件,提升学生的自信度,以此实现各项潜能的开发。
二、初中地理教学中多元化智能理论的应用在地理教学中运用多元化智能理论,地理老师的首要任务是摒弃传统教学中单一、沉闷的教学方式,为学生构建活泼生动的教学场景,以新鲜有趣的教学活动来对学生的各项智能进行有效的挖掘和激发,此处以“中国行政区划”这一知识点的讲解为例,讨论分析多元化智能理论在初中地理教学中的应用。
多元智能理论在高中地理教学中的应用策略探究
多元智能理论在高中地理教学中的应用策略探究摘要】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深入,我国的教育已经取得了显著的成就。
在高中地理教学中,多元智能理论的应用给高中地理教学带来了新的发展动向,也取得了显著和教学效果。
本文将针对多元智能理念在高中地理教学进行的内容多样化,并在此基础上提出建设性建设性的具体应用策略。
【关键词】多元智能理论;高中地理教学;应用策略中图分类号:G633.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ISSN1001-2982(2019)04-011-01高中地理教学中,教师应在教学实践中不断改变传统的教学方式,采取灵活多变的教学方式,利用多元智能理论来引导教学的方向。
切实满足学生的学习需要,让孩子在智能领域的某方面或多方面出彩,培养出优秀的人才。
然而在基于多元智能理论的高中地理教学实际建构中却存在着诸多的问题,教师只有彻底打破这种瓶颈,才能真正构建多元化智能理论教學课堂。
一、多元智能理论的高中地理教学内容应灵活多样化在高中地理教学中,针对不同的教学内容,教师在实际教学中应分成不同的智能教学板块,然后再对针对不同智能板块的教学内容采取灵活多样化的教学方式。
教学过程中一定是以学生为主体,教师应多站在学生的角度,且从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来进行针对性的教学。
尽量能做到满足班级中不同层次学生的教学需要,提升其整体教学的质量与水平,使孩子们在学习中,不止是在学习地理中,在所有科目的学习中都能获得全方位的发展。
对于地理知识的学习,需要学生们具有较强的地图和图片的认知能力,老师就应该有针对性的培养孩子们的空间思维和感知能力,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能用自己的空间思维能力对相应的地图进行构建,久而久之,学生会养成较好的学习地理的能力,包括自主学习能力、空间、逻辑思维能力等,进而提升自身的学习质量与水平。
比如,在某地发生大地震之后,教师可以让学生们针对该事的相关救援工作进行思考及讨论,并且结合所学的地理知识,怎样运用最少的人力及物资去实施救援等,这样可以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在思考及讨论的过程中,逐渐找出合理的救援方案,不仅培养了孩子们的自主学能力,同时将所学的地理知识真正地应用到实践中去,让他们发现地理知识的重要性,进而提高他们学习地理的兴趣。
多元智能理论在高中地理教学中的实践
多元智能理论在高中地理教学中的实践多元智能理论是由哈佛大学心理学家霍华德·加德纳提出的,他认为人类的智能不仅仅是通过语言和逻辑推理来表现的,还包括音乐、运动、空间、人际关系、自我认识等多种形式。
在高中地理教学中,多元智能理论可以被应用和实践,以满足学生不同智力类型的需求,提高教学效果和学习成绩。
在地理教学中,多元智能理论可以帮助教师更好地了解学生的智力类型,从而设计多样化的教学方法。
根据加德纳的理论,学生可能会有语言智能、逻辑数学智能、空间智能、体育运动智能、音乐智能、人际智能、自我认知智能等多种类型的智能。
在地理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调查问卷、观察学生的学习行为等方式来了解学生的主要智能类型,然后根据学生的特点有针对性地选择教学方法。
对于语言智能类型的学生,可以加强文字资料的阅读和分析;对于空间智能类型的学生,可以利用地图、模型等教学资源进行教学;对于体育运动智能类型的学生,可以开展户外探索活动等。
通过根据学生的智力类型进行差异化教学,可以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习效果。
在地理教学中,多元智能理论可以帮助教师设计多样化的评价方式。
传统的地理教学中,评价主要以书面考试和口头答辩为主,忽略了其他智力类型的学生的表现。
而多元智能理论提出了不同类型的智能,因此在评价方式上也应该多样化。
对于音乐智能类型的学生,可以采用音乐作品展示、音乐与地理的关联等方式进行评价;对于运动智能类型的学生,可以通过户外活动的表现来评价他们的地理学习成果。
通过多种评价方式,可以更好地发现和展现学生的多元智能,鼓励学生根据自身的特点进行学习和表现,提高评价的全面性和准确性。
在地理教学中,多元智能理论也可以促进学生的学习合作和交流。
根据多元智能理论,每个学生都具备不同类型的智能,因此可以相互补充、相互合作,共同完成学习任务。
在地理教学中,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智力类型进行分组,让不同类型的学生相互合作,共同完成一些项目性学习任务。
多元智能理论在高中地理教学中的实践
多元智能理论在高中地理教学中的实践多元智能理论在高中地理教学中的实践要充分认识多元智能的内涵。
多元智能理论指出,人类具有语言智能、逻辑数学智能、空间智能、音乐智能、身体运动智能、人际关系智能、自我认知智能和自然观察智能等八种不同类型的智能。
每个人在这八种智能中都会有不同程度的发展,而不同的人在各种智能上的特长也会有所不同。
在地理教学中,教师应该充分认识学生的多元智能特点,不将学生简单地划分为聪明和不聪明的两类,而是要关注每个学生在各种智能上的发展情况,通过多元智能理论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高地理教学的针对性和有效性。
多元智能理论在高中地理教学中的实践要充分认识地理学科的多元智能特征。
地理学科是一门综合性很强的学科,它涉及到地球空间、人类活动、自然环境等多个方面的知识,因此在地理教学中不同的智能都有可能发挥作用。
在地理学科中,语言智能可以通过阅读地理论文、分析地理数据等方式进行训练;逻辑数学智能可以通过地图分析、地理模型建立等方式进行训练;空间智能可以通过地球仪使用、地图阅读等方式进行训练;人际关系智能可以通过小组合作、实地考察等方式进行训练。
在地理教学中,教师应该充分认识到地理学科的多元智能特征,将多种智能特点融入到地理教学的设计和实施中,培养学生全面发展的能力。
多元智能理论在高中地理教学中的实践要充分认识地理学科的个性化特征。
由于地理学科的综合性和广泛性,学生在地理学科中的学习需求和能力水平也会有所不同。
在这种情况下,教师应该根据学生的不同智能特点和学习需求,为他们提供个性化的学习支持。
对于那些在空间智能方面有优势的学生可以鼓励他们多参加地图阅读、地形图分析等方面的学习活动;对于那些在人际关系智能方面有优势的学生可以鼓励他们多参加小组合作、实地考察等方面的学习活动。
通过这样的方式,可以更好地满足学生的个性化需求,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多元智能理论在高中地理教学中的实践要充分认识地理学科的实践性特征。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周红杰多元智能理论在地理教学中的应用(郑州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地理系,河南郑州450044)加德纳的多元智能理论把人的智能分为八种,认为每个人都有自己相对的优势智力和弱势智力,因而都有某方面发展的潜能和机会,在教学上即是“每一个学生都是独一无二的,都能以其独特的方式对人类文化做出贡献”。
因此要“重视发展每一个学生的智能优势,挖掘每一个学生的智能潜力,满足每一个学生的学习需求,促进每一个学生的发展”。
多元智能理论对我国正在进行的地理课程改革有着有益的启示,如,我们的课改应树立人人都能成功的学生观,因材施教的教学观,多元多维的评价观,应以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等等。
就课堂教学而言,多元智能理论在地理教学中的应用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第一,用多元智能进行地理教学。
把智能作为获取知识的方法,利用每一种智能的优势来学习地理,设计出各种不同的教学方式、配合学生的不同需要,使用不同的方法以适应不同学生的差异,使具有不同的心智组型的学生,以不同的方法来学习。
第二,为多元智能进行地理教学,即把培养学生的多元智能本身作为教学的主题,尽可能鼓励学生建立自己的学习目标与学习方案,尊重学生各自的认知风格,给予学生机会去管理自己的学习,并鼓励学生安排并监控自己的学习,帮助学生逐渐了解自己的内在潜能与发展这些潜能的方法,允许学生用不同的方式表现出他们所理解的地理内容。
用加德纳的话来说就是“科学的教育就是发展儿童的优势,增强儿童的薄弱环节”。
本文试从这两个方面进行阐述。
一、利用多元智能进行地理教学“传统教学过分强调语言和数理逻辑智能,忽视学生人际关系、自我认识等多种智能的培养,使得学生的发展受到一定程度的压抑,其智能优势难以充分展现。
这不仅使这些学生较少获得学习上的成功体验,而且造成人力资源的浪费。
”依据多元智能理论,每个人在八种智能方面的组合和表现是有差异的,学生在地理学科的学习活动中,也必然存在着各种智能差异。
传统的单一的教学方法使多数学生对地理不感兴趣,为使地理教学情境化、人文化,必然要采用不同的教学策略。
加德纳的多元智能理论为寻找到这个策略提供了导向。
地理新课程和多元智能课题的开发与实施,都是为了克服当前基础教育课程脱离学生生活世界,偏重科学世界的倾向,以改变传统的单一的、灌输式、填鸭式的教学,鼓励学生投入生活实践、自我选择、进行个性化探究,主张充分尊重学生的生活、学生的探究本能和兴趣,给予每一个学生主体性发挥的广阔空间。
在地理教育目标上,多元智能理论并非主张将所有的人培养成李四光之类的奇才,而是认为应该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来发展学生的智能,让每个学生都各尽其能,各得其所。
(一)组织丰富、多样的教学活动利用多元智能进行地理教学,依据提升学生的终身学习能力和水平这一目标,教师成为学生学习的有效组织者和引导者,尊重学生学习的需求、个性差异和人格,即要因材施教,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方法。
如,擅长演讲的学生就侧重于让他模仿伟人的演讲风格,擅长数理的学生就侧重于让他以数学计算和推理的形式开展学习,擅长身体动作的学生就侧重于让他演剧目和伴随身体语言来学习,擅长音乐的学生就侧重于通过歌曲或背景音乐来学习,擅长视觉绘画的学生就侧重于通过地理图像等来学习,擅长人际交往的学生就侧重于通过小组或与别人一起活动来学习,擅长自我认知的学生通过写日记、总结来学习,擅长自然观察的学生通过接触和了解大自然的奥秘来学习地理,等等。
如,在学习初一地理“天气符号”时,教学目标要求学生能识别这些符号,这就要求学生理解、识记这些符号,而学生往往会觉得这节课单调、乏味,教学也就难以收到理想效果。
为此,教师可以让学生先观察代表不同天气的符号,然后再让他们绘出这些符号。
这样做的结果要比传统的让学生死记硬背、枯燥记忆好得多。
这项活动表面看来与本节课的要求大相径庭,但学生表现得活跃、兴奋,并动脑构思,在绘画过程中,学生不仅体会了每种天气符号的含义,顺利完成了教学任务,而且还发展了视觉—空间智能、身体—动觉智能、逻辑—数理智能等,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如有的学生提出:阴天时的太阳符号应该画得愁眉苦脸才对。
学生的这种凸显的火花、这种求异思维正是其主动探究的科学精神的萌芽。
(二)进行多元化的地理教学设计利用多元智能,教师可以尝试从下图所示的八个方面进行策划,进而对地理教学进行创新的多元化的设计。
(三)布置自主、多样的地理作业根据多元智能理论,针对学生智力优势和弱势的差异,摈弃那种一味按教材和配套作业布置大量客观练习作业的观念,有选择地针对不同智力结构的学生布置不同的作业。
每节课后作业可分层布置,并适当增加一两个需要自主发挥的练习,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特长、智能特点,自主确定作业的类型和内容,作业的类型可以是多种方式,如,调查、观察、写演讲稿或读书笔记、编写故事。
如,学过《变化的星空》一节后,作业可以是在夜晚观察星空;可以是绘制星空图;可以是编写有关星星的故事;可以是写一篇有关星空的小论文;还可以是上网查询有关宇宙的资料并制作手抄报等;这些形式可以让学生自由选择。
总之,不拘泥于书本、不拘泥于形式的自主性练习和作业能使不同智力结构的学生的不同想法得以表现,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地理的主动性,有利于学生地理能力在不同层次上的提高和地理创新能力的发展。
所以如果每个人都能从自己最擅长和最喜欢的智能或智能组合入手来自主学习地理,就会如鱼得水、游刃有余。
正如专家所言:“假如学生不能用我们教他们的方式学习,我们必须用他们学习的方式去教他们。
”二、在地理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多元智能(一)地理教学中语言智能的培养笔者在教学中发现,学生在准确表达地理概念、叙述地理规律、说明地理现象和准确书写地理名词等方面经常存在困难,口头回答问题时不能兼顾准确性、系统性和科学性。
依据多元智能理论,地理教师可从以下三个方面入手,通过课堂教学培养学生的语言智能。
1. 加强教师语言的示范性。
教师在进行课堂教学时语言必须规范、准确、流畅,在进行课堂提问、阐明地理概念、叙述地理规律、对学生进行指导时,必须给学生起到示范作用。
教师应使用标准的普通话授课,既使用规范的专业术语,又使用抑扬顿挫富有魅力的口头语言,这样做不仅能顺利表达出教学内容,同时还给学生一种美感,提高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
例如,对我国西南地区的地形特征可用“山河相间,山高谷深,地形复杂多变”来叙述,又可用“上山云里钻,下山到河边,对面喊的应,走路要一天”来生动描述。
2. 坚持让学生多发言、多参与课堂教学。
教师应时刻牢记学生是学习的主体,课堂教学的目的是使学生学会学习,而不能仍定位于教师传授。
因而应让学生多渠道、全方位地参与课堂教学,教师要尽量把讲课的内容让学生自己表述出来,这样学生不但易于接受和掌握,而且对发展学生的语言智能十分有利。
如,让学生把所学地理知识编成地理故事,在每堂课前进行“三分钟地理演说”等,日积月累,可以有效锻炼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
3. 组织形式多样的教学活动。
发展学生的语言智能,既包括口头语言也包括书面语言,形式多样,如,讨论、辩论、演讲、写论文、角色扮演等。
这些活动地理教师都在做,不过以前是自发而已,在掌握了多元智能理论以后就应变成自觉的了。
如,让学生根据阅读材料(人教版新课标高中地理实验教材中有多篇阅读材料),选择感兴趣的内容写成读书笔记,不但可丰富学生的课余生活,使学生对地理知识加深印象,还可以培养学生的语言智能,提高他们的书面表达能力。
(二)地理教学中视觉—空间智能的培养视觉—空间智能是指对视觉性或空间性地理信息的知觉能力,以及把所知觉到的地理事物表现出来的能力,其核心成分包括精确知觉物体或形状的能力,对知觉到的物体或形状进行操作,或在心中进行空间旋转的能力,在脑中形成地理心像以及转换地理心像的能力,对地理图像(如平衡与组成)等关系的敏感性,把地理词语绘成图画,如,把断层、褶皱描绘成图形,以看图说话的形式学习地理课文,等等。
视觉—空间智能在地理课堂上主要表现为观察能力,观察对地理学的研究发展有着重要的作用,如魏格纳通过对《世界地图》上大陆轮廓的观察,提出大陆漂移学说;牛顿通过对月球、行星等运动的观察,提出了万有引力定律。
地理课上,不管是教师讲授还是幻用灯片、投影片和录像演示都可以用来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使学生掌握科学的观察方法,它们已成为开发学生的空间智能的重要辅助素材。
同时,教师要引导学生由被动的观察者转变成为主动的思考者,引导学生学会在观察中思考,在思考中观察,开发学生的视觉智能,进而提高地理教学质量。
如,可要求学生多用画图的方式展示地理过程,多用演示的方法说明地理过程,从而培养学生的空间感受能力。
高中地理《地球的宇宙环境》和《地球的运动》等章节中,涉及的“黄赤交角”和“正午太阳高度”及“上”“下”“里”“外”“顺时针”“逆时针”等空间概念,教师在讲解时要借助必要的模型和演示,将平面图转化为立体图,使学生在大脑中形成空间概念,从而加强对相关地理事物的理解。
有些学生对此不能理解,就是缺乏空间智能的表现。
(三)地理教学中逻辑—数学智能的培养逻辑—数学智能在地理学科表现为利用数字计算和进行逻辑推理的能力,主要表现为地理计算和数学理论在地理上的应用等。
在地理教学中,任何有助于培养学生思维能力的活动,都有利于学生逻辑—数学智能的发展。
培养思维能力,不是简单依靠习题训练和测试就能够做到的,还需要教师在充分了解学生思维发展水平和特点的基础上,充分挖掘教材,精心组织教学内容,采用多元化的教学手段,培养学生的地理思维能力和创新精神。
地理课中,擅长“逻辑—数学”智能的学生,对有关“国家的人口”的图表中的数字所代表的意义表现敏感,他们会对其进行逻辑推理,并能预测我国人口的变化趋势。
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从地理表面现象入手,揭示深层的地理规律,从而培养学生的地理思维能力。
如,对于气候对文化的影响,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这样进行逻辑推理:中国南方及北方气候不相同→影响植物的生长→影响农业及景观→影响南、北地域文化。
(四)地理教学中自然观察智能的培养自然观察智能不仅包括对动植物的辨识能力,也包括从不同角度观察、探索各种地理事物,以及学会欣赏大自然并与之建立和谐关系的能力,地质学家李四光、气象专家竺可桢等都是在这方面有杰出的能力。
在地理学习中,学习者对地理对象表征和特征的观察是最直接、最可贵的感性认识,是形成地理概念、掌握地理技能、进行科学推理、发展地理思维能力的源泉。
地理学科中的自然观察智能指的是观察地理现象、记录地理现象的能力。
在我们的教学中,许多学生对地理现象很感兴趣,觉得好奇,但在观察时不够仔细和深入,甚至于停留在看热闹的低级阶段,没有形成良好的观察品质。
这就要求在地理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多实践、多体验、多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