冲刺中考 九年级化学考点分类练习——专题八:碳和碳的氧化物
九年级化学中考知识点过关训练——碳和碳的氧化物(附答案)
九年级化学中考知识点过关训练——碳和碳的氧化物(附答案)碳和碳的氧化物课堂练习1.(2020长沙中考)两位英国科学家因在石墨烯材料方面的开创性研究获得2020年诺贝尔奖。
石墨烯是由碳元素组成的单质,下列关于碳单质的说法正确的是()A.金刚石是天然存在的最硬的物质,可用来裁玻璃 B.石墨有金属光泽,有导电性,所以是一种金属C.活性炭具有吸附性,可以吸附所有物质D.金刚石、石墨和足球烯(C60)都是由碳原子直接构成的2.下列有关碳和碳的化合物说法错误的是()A.金刚石、石墨、C60都是碳元素组成的单质B.在加热或高温的条件下,CO能与许多金属氧化物反应C.二氧化碳能使紫色石蕊溶液变红,说明二氧化碳具有酸性 D.水墨画可长久保存不变色是因为在常温下碳的化学性质不活泼 3.下列有关二氧化碳的实验,不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A.将水倒入集气瓶中,检验二氧化碳能否溶于水 B.收集一瓶二氧化碳气体,观察二氧化碳的颜色 C.将二氧化碳气体通入紫色石蕊溶液中,证明二氧化碳溶于水显酸性 D.将二氧化碳气体通入石灰水中,可以看到有白色沉淀生成4.下列关于CO和CO2的说法正确的是()A.组成:都是由碳元素和氧元素组成,分子构成也相同 B.性质:常温下均为无色气体,且都有毒C.用途:CO可以用来灭火,CO2可以做化工原料D.转化: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 5.在丰富多彩的物质世界里,碳及其化合物占有重要地位。
(1)金刚石和石墨均是碳元素组成的单质,但两者物理性质差异较大,其原因是构成它们的碳原子不同。
(2)活性炭有较强的吸附能力,是因为活性炭具有的结构。
(3)在书写具有保存价值的图书档案时,规定使用碳素墨水,其原因是。
6.(2020甘孜州中考)CO、CO2和CaCO3的转化关系如图所示。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①可通过物质的还原性实现 B.②可通过物质的可燃性实现C.③可通过与澄清石灰水反应实现D.④可通过分解反应实现7.如图,集气瓶中充满二氧化碳,大烧杯中燃着2支高低不等的蜡烛,实验时打开止水夹,移开玻璃片。
【化学】中考必备化学《碳和碳的氧化物》技巧全解及练习题(含答案)
【化学】中考必备化学《碳和碳的氧化物》技巧全解及练习题(含答案)一、选择题1.下列关于碳及其化合物的说法,正确的是A.CO2中混有少量的 CO,可通过点燃混合气体的方法把 CO 转化为 CO2B.与金刚石、石墨一样,活性炭是碳的另一种单质C.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都可以使动物死亡,所以都有毒性D.碳和一氧化碳的还原性,可用于冶金工业【答案】D【解析】【详解】A、CO2中混有少量的 CO,二氧化碳不燃烧,也不支持燃烧,少量的一氧化碳无法点燃,故A不正确;B、活性炭主要成分是碳,含有其它成分,是混合物,故B不正确;C、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都可以使动物死亡,二氧化碳是使动物不能呼吸,不具有毒性,一氧化碳是中毒,故C不正确;D、碳和一氧化碳的还原性,可用于冶金工业,故D正确。
故选D。
2.下列物质的用途主要利用其化学性质的是A.稀有气体用于霓虹灯 B.干冰用于人工降雨C.熟石灰改良酸性土壤 D.石墨用作电池电极【答案】C【解析】A、稀有气体用于霓虹灯是利用稀有气体充入灯泡中能发出不同颜色的光,没有新物质生成,利用的是物理性质,错误;B、用干冰进行人工降雨,是干冰吸热升华,不属于化学性质,错误;C、熟石灰改良酸性土壤是利用熟石灰与土壤中的酸发生中和反应,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性质,正确;D、石墨用作电池电极是利用了石墨的导电性,属于物理性质,错误。
故选C。
点睛:物理性质、化学性质是一对与物理变化、化学变化有密切关系的概念,联系物理变化、化学变化来理解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
3.区别下列各组物质所选择的方法(或试剂)不正确的是A.酱油和食醋——闻气味 B.呼出气体和吸入空气——澄清的石灰水C.高锰酸钾和氯酸钾——看颜色 D.氮气和二氧化碳——燃着的木条【答案】D【解析】【详解】A、依据生活经验酱油和食醋具有不同的气味,酱油有酱香味,而食醋有酸的味道,因此可以通过闻气味区别两种物质,故选项正确;B、呼出的气体中含有较多的二氧化碳,二氧化碳能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因此通过澄清的石灰水能区分呼出气体和吸入空气,故选项正确;C、高锰酸钾为紫黑色,氯酸钾为白色,因此通过看颜色能够区分两种物质,故选项正确;D、氮气和二氧化碳都不能支持木条的燃烧,因此用点燃的木条不能区分氮气和二氧化碳,故选项错误。
《碳和碳的氧化物》2022年中考化学真题分项汇编(江苏专用)(附答案)
专题08 碳和碳的氧化物1.(2020年盐城中考)对下列事实的解释合理的是A. 活性炭净水一一降低水中Ca2+、Mg2+的含量B. 金刚石和石墨的性质存在明显差异一一碳原子排列方式不同C. CO能燃烧,CO2不能燃烧——构成物质分子的原子种类不同D. 6000LO2在加压的情况下装入容积为40L钢瓶中一一氧分子变小【答案】B【解析】A、活性炭净水,是因为活性炭具有吸附性,可以吸附水中的色素和异味,但是活性炭不能降低水中的钙、镁离子的含量,不符合题意;B、金刚石和石墨都是由碳原子构成的碳单质,但是碳原子的排列方式不同,故物理性质存在很大差异,符合题意;C、一氧化碳能燃烧,二氧化碳不能燃烧,是因为一氧化碳是由一氧化碳分子构成的,二氧化碳是由二氧化碳分子构成的,分子构成不同,构成物质分子的原子相同,不符合题意;D、6000LO2在加压的情况下装入容积为40L钢瓶中,是因为分子之间存在间隔,加压的情况下,分子之间的间隔变小,不符合题意。
故选B。
2.(2020·江苏常州中考真题)下列气体含量过多会引起温室效应的是A.氧气B.氮气C.稀有气体D.二氧化碳【答案】D【解析】因为大气中的二氧化碳像温室的玻璃或塑料薄膜一样,既能让太阳光透过,又能使地面吸收的太阳光的热量不易向外散失,起到了对地球保温的作用,所以二氧化碳排放过多,会造成温室效应。
氧气、氮气、稀有气体不会造成温室效应。
故选D。
3.(2020·江苏泰州中考真题)下列物质用途,主要利用其化学性质的是A.用钨制作灯丝B.用铝制作导线C.石墨制铅笔芯D.用焦炭冶炼铁【答案】D【解析】A、用钨作灯丝,利用钨的熔点高,属于物理性质,A错。
B、用铝制作导线利用铝的导电性好,属于物理性质,B错。
C、石墨制铅笔芯是因为石墨质软,属于物理性质,C错。
D、焦炭冶炼铁,利用焦炭还原性,属于化学性质,D正确。
故选:D。
4.(2020·江苏无锡中考真题)下列物质的性质与用途对应关系错误的是A.金刚石硬度大,可用于切割玻璃B.木炭具有吸附性,可用作燃料C.氮气化学性质稳定,可用作保护气D.钨的熔点高,可用于制作灯丝【答案】B【解析】A、金刚石硬度大,可用于切割玻璃,故A正确;B、木炭具有可燃性,可用作燃料,故B不正确;C、氮气在常温下化学性质稳定,可用作保护气,故C正确;D、钨的熔点高,可用于制作灯丝,故D正确。
【化学】中考必备化学《碳和碳的氧化物》技巧全解及练习题(含答案)
【化学】中考必备化学《碳和碳的氧化物》技巧全解及练习题(含答案)一、选择题1.下列关于碳和碳的氧化物知识网络图(图中“→”表示转化关系,“…”表示相互能反应)说法正确的是( )A .“C→CO 2”的反应是放热反应B .“CO→CO 2”的反应类型为置换反应C .“CO 2→CaCO 3”的反应可用于检验二氧化碳D .“CO 2⇌H 2CO 3”的反应可用酚酞试剂验证 【答案】C 【解析】 【分析】 【详解】A 、C 和CO 2的反应是吸热反应,错误,B 、置换反应是一种单质和一种化合物生成另一种单质和另一种化合物,CO→CO 2”的反应可以是222CO+O 2CO 点燃,是化合反应,也可以是2ΔCO+CuOCu+CO ,类型也不是置换反应,错误,C 、“CO 2→CaCO 3”的反应可用于检验二氧化碳,正确,D 、酸不能使无色酚酞溶液变红,故CO 2与H 2CO 3的相互转化” 的反应不可用酚酞试剂验证,错误,故选C 。
考点:碳单质及其化合物的化学性质2.下列关于CO 2与CO 的比较,错误的是( )A .构成:都是由碳原子和氧原子构成,只是二氧化碳多一个氧原子B .性质:CO 2能溶于水;CO 难溶于水C .用途:CO 2可用作气体肥料;CO 可用作气体燃料D .危害:CO 2无毒,CO 易与血液中的血红蛋白结合引起中毒 【答案】A 【解析】A. 构成:两种物质的分子都是由碳原子和氧原子构成,只是一个二氧化碳分子比一个一氧化碳分子多一个氧原子,错误;B. 性质:CO 2能溶于水,CO 难溶于水,正确;C. 用途:CO 2可用作气体肥料,CO 可用作气体燃料,正确;D. 危害:CO 2无毒,CO 易与血液中的血红蛋白结合引起中毒,正确。
故选A 。
3.化学与生产、生活密切相关。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干冰可作制冷剂,广泛用于食品冷藏保鲜 B .N 2、NO 、NO 2等含氮物质均为空气污染物 C .明矾溶于水的胶状物可吸附杂质,达到净水的目的 D .废旧电池的分类回收有利于保护环境 【答案】B 【解析】A 、干冰升华要吸收大量的热,故可作制冷剂,正确;B 、氮气是空气的主要成分,不是空气污染物,错误;C 、明矾溶于水形成的胶状物可吸附一些微小的难溶与水的杂质,达到净水的目的,正确;4.X 、Y 、Z 有如图所示的转化(“→”表示反应一步实现,部分物质和反应条件已略去),则符合要求的X 、Y 、Z 依次为( )A .2H 、2H O 、2OB .C 、CO 、23H CO C .Cu 、CuO 、4CuSOD .22H O 、2H 、2H O 【答案】C 【解析】 【详解】A 、氢气点燃会生成水,水通电会生成氧气,但是氧气不会转化成氢气,故A 错误;B 、碳和氧气点燃生成一氧化碳,一氧化碳不会转化成碳酸,故B 错误;C 、铜加热生成氧化铜,氧化铜和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铜和水,硫酸铜和铁反应生成硫酸亚铁和铜,故C 正确;D 、过氧化氢不会转化成氢气,故D 错误。
【化学】中考必备化学《碳和碳的氧化物》技巧全解及练习题(含答案)
【化学】中考必备化学《碳和碳的氧化物》技巧全解及练习题(含答案)一、选择题1.下列关于碳和碳的氧化物知识网络图(图中“→”表示转化关系,“…”表示相互能反应)说法正确的是( )A .“C→CO 2”的反应是放热反应B .“CO→CO 2”的反应类型为置换反应C .“CO 2→CaCO 3”的反应可用于检验二氧化碳D .“CO 2⇌H 2CO 3”的反应可用酚酞试剂验证 【答案】C 【解析】 【分析】 【详解】A 、C 和CO 2的反应是吸热反应,错误,B 、置换反应是一种单质和一种化合物生成另一种单质和另一种化合物,CO→CO 2”的反应可以是222CO+O 2CO 点燃,是化合反应,也可以是2ΔCO+CuOCu+CO ,类型也不是置换反应,错误,C 、“CO 2→CaCO 3”的反应可用于检验二氧化碳,正确,D 、酸不能使无色酚酞溶液变红,故CO 2与H 2CO 3的相互转化” 的反应不可用酚酞试剂验证,错误,故选C 。
考点:碳单质及其化合物的化学性质2.金刚石、石墨和C 60的化学性质相似,物理性质却有很大的差异,其原因是( ) A .金刚石、石墨和C 60里碳原子的排列方式不同 B .构成它们的原子数目不同C .金刚石、石墨和C 60由不同种原子构成D .构成它们的原子大小不同 【答案】A 【解析】试题分析:因为构成金刚石、石墨、C 60的碳原子的排列方式不同,导致物理性质有很大差异.所以A 正确,B 、C 、D 错误。
故选A 。
考点:碳单质的物理性质及用途3.下列有关“化学之最”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空气中含量最多的气体是氮气B.形成化合物种类最多的元素是氧元素C.天然存在最硬的物质是金刚石D.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是铝【答案】B【解析】A、空气中含量最多的气体是氮气,正确;B、形成化合物种类最多的元素是碳,错误;C、天然存在最硬的物质是金刚石,正确;D、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是铝,正确。
中考化学专题复习《碳和碳的氧化物》含答案
中考化学专题复习《碳和碳的氧化物》考点1 碳单质1.(2022湖南长沙中考)“碳家族”的成员很多,用途很广。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石墨不具有导电性B. C60单质是由碳原子直接构成的C. 活性炭具有吸附性D. 金刚石和石墨里碳原子的排列方式相同【答案】C【解析】A、石墨具有良好的导电性,不符合题意;B、C60由C60分子构成,不符合题意;C、活性炭结构疏松多孔,具有吸附性,符合题意;D、金刚石和石墨均是碳原子构成,但是碳原子的排列方式不同,不符合题意。
故选C。
【命题点评】此题考查的知识点是化碳单质的性质与结构,本题难度不大,物质的结构决定性质,掌握碳的性质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属基础性知识考查题。
考点2 碳单质的化学性质2.(2022湖北潜江等中考)下列有关碳及其氧化物的说法正确的是()A. CO2是引起温室效应的主要气体,因此大气中CO2的含量越少越好B. 碳的单质有多种,用途各不相同,是因为它们的物理性质各不相同C. CO具有可燃性,在空气中燃烧产生黄色火焰D. 焦炭在工业上用于冶炼金属,在反应中表现出氧化性【答案】B【解析】A.CO2是引起温室效应的主要气体,也是光合作用的原料,大气中CO2维持了碳的稳定,所以二氧化碳的含量合适最好,选项错误。
B.碳的单质有多种,用途各不相同,是因为它们碳原子排列方式不同,对应碳单质的物理性质各不相同,正确。
C.CO具有可燃性,在空气中燃烧产生淡蓝色火焰,选项错误。
D.焦炭在工业上用于冶炼金属,在反应中表现出还原性,选项错误。
故选:B。
【命题分析】此题考查的知识点是碳单质的性质与结构,结合碳的氧化物一起考查,物质的结构决定性质,掌握碳的性质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属基础性知识考查题。
考点3 一氧化碳的性质3.(2022上海中考)在CO+CuO △Cu+CO2,反应中,CO表现出A.稳定性B.还原性C.可燃性D.助燃性【答案】B【解析】由化学方程式CO+CuO △Cu+CO2可知,在加热的条件下,一氧化碳夺取了氧化铜中的氧,是还原剂,具有还原性。
【化学】九年级化学《碳和碳的氧化物》技巧(很有用)及练习题及解析
【化学】九年级化学《碳和碳的氧化物》技巧(很有用)及练习题及解析一、选择题1.下列相关事实用微观粒子的知识解释正确的是()A.A B.B C.C D.D【答案】C【解析】【详解】A、品红在热水中比在冷水中扩散得快,说明温度越高分子运动速率越快,错误;B、二氧化碳与一氧化碳化学性质不同,是因为分子构成不同,错误;C、有机物数目异常庞大,是因为构成它们的原子的排列方式不同,性质不同,正确;D、氦原子与氖原子性质相似,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都是稳定结构,氖原子最外层电子数为8,氦原子最外层电子数为2,错误。
故选C。
2.下列有关碳和碳的氧化物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金刚石和石墨的物理性质不同,是因为碳原子排列方式不同B.一氧化碳、二氧化碳、碳都能还原氧化铜C.用点燃的方法除去CO2中的COD.二氧化碳的过多排放可以导致酸雨的产生【答案】A【解析】A、金刚石和石墨物理性质不同是因为它们的碳原子排列不同,正确;B、二氧化碳没有还原性,不能还原氧化铜,错误;C、除去二氧化碳中的一氧化碳不能够点燃,这是因为当二氧化碳(不能燃烧、不能支持燃烧)大量存在时,少量的一氧化碳是不会燃烧的,错误;D、CO2的过多排放可导致温室效应,其溶于水,pH≈5.6,而导致酸雨的产生是二氧化硫的过多排放,酸雨的pH<5.6,错误。
故选A。
3.关于金刚石、石墨和C60的说法正确的是A.都是黑色固体B.都具有导电性C.都是由原子直接构成的D.燃烧都生成二氧化碳【答案】D【解析】A、金刚石不是黑色固体,错误;B、金刚石不导电,错误;C、金刚石、石墨是由碳原子构成,但是C60是由分子构成,错误;D、金刚石、石墨和C60都含有碳元素,燃烧后都生成二氧化碳,正确。
故选D。
4.下列实验均来自初中课本,对其中实验现象的描述错误的是()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镁条在空气中燃烧一氧化碳与氧化铁反应石墨连接在电路中A.集气瓶内的水面上升约至刻度“1”处B.产生耀眼白光,生成白色固体C.玻璃管内红色粉末变为白色D.灯光亮了A.A B.B C.C D.D【答案】C【解析】A、该实验装置是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的实验,在实验操作规范的情况下,根据我们已知的空气中氧气含量约占21%,则试验后集气瓶内的水面上升约至刻度“1”处,正确;B、根据镁条在空气中燃烧的现象是:产生耀眼白光,生成白色固体,正确;C、已知氧化铁颜色为红色,一氧化碳具有还原性,与氧化铁反应后将其还原为铁单质,而铁粉颜色为黑色,错误;D、石墨具有导电性,将石墨连接在电路中,灯光亮了,正确。
2019-2020年中考化学专题练习 碳和碳的氧化物(含解析)
2019-2020年中考化学专题练习碳和碳的氧化物(含解析)一、选择题1.同学们填写的“毕业生登记表”需要长期保存,因此书写时必须使用()A.铅笔 B.圆珠笔C.红墨水笔 D.碳素笔2.“碳海绵”是已知最轻的固体材料,主要成分是石墨烯和碳纳米管(两者都是碳单质),具有疏松多孔结构.下列关于“碳海绵”性质的推测一定有错误的是()A.碳海绵有吸附作用 B.碳海绵是灰黑色固体C.碳海绵易溶解于水 D.碳海绵燃烧会产生二氧化碳3.下列关于CO和CO2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CO和CO2均具有可燃性B.CO和CO2均能与H2O反应C.CO和CO2的密度均大于空气的密度D.CO和CO2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4.节能减排、低碳出行是我们倡导的生活方式.下列有关二氧化碳的说法正确的是()A.二氧化碳通入紫色石蕊溶液中,溶液变为红色,说明二氧化碳具有酸性B.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的组成元素相同,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C.二氧化碳的过度排放会加剧温室效应,故应禁止使用化石燃料D.进入久未开启的菜窖之前,必须做灯火试验,是因为二氧化碳有毒5.李兵同学编写的化学小报中有如下标题,其中某标题下文章中的主角是一氧化碳,该标题可能是()A.PM2.5与雾霾天气B.新装修房屋内空气中的杀手C.形成酸雨的罪魁祸首D.燃气热水器安装在居室内的危险6.某班同学在对CO2进行功与过的讨论时,列举的以下事实既可以体现CO2的功,又可以体现CO2的过的是()A.CO2可以使人窒息B.CO2可以作气体肥料C.CO2可以产生温室效应D.固体CO2可用于人工降雨7.厕所用清洁剂中含有盐酸,如果不慎洒到大理石地面上,会发出嘶嘶声,并有气体产生.这种气体是()A.二氧化碳 B.二氧化硫 C.氢气 D.氧气8.如图所示装置(不可倒置)有多种用途,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若用排空气法往装置内收集H2时,气体应从A端通入B.若要除去H2中CO2可在此装置中装入NaOH溶液,气体从B端通入C.若用排空气法往装置内收集CO2时气体应从A端通入D.若用水将此装置中O2的排出,水应从B端进入二、填空题9.“炭火烧烤”是许多同学喜爱的食物,其原理是利用木炭燃烧的高温来烤熟食物,木炭燃烧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冬天,在门窗紧闭的房间里吃“烧烤”,容易发生的危险是.在红热木炭上撒一些氧化铁红棕色粉末,可能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10.碳及碳的化合物在人类生产生活中应用广泛,随着科技的不断涌现.请根据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1)下列含碳元素的物质中,属于有机物的是(填字母序号).A.碳酸钙B.乙醇(C2H5OH)C.一氧化碳(2)如图“碳海绵”是已知最轻的固体材料,只由碳元素组成,具有多孔结构,弹性好.它对石油有很强的吸附能力(不吸水),将吸入的石油挤出后仍可恢复原状.下列关于碳海绵的说法不正确的是(填字母序号).A.具有吸附性B.可重复使用C.可处理海上泄露的石油D.属于复合材料(3)倡导“低碳”生活,主要是为了减少(填化学式)的排放量.请举一例在日常生活中符合这一主题的做法.11.如图是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一种装置.请回答下列问题:(1)图中收集二氧化碳的方法是.(2)为什么长颈漏斗的下端管口必须浸没在液面以下?(3)怎样证明二氧化碳已收集满?.三、实验探究题12.如图是某同学设计的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并验证其性质的实验装置图.请回答下列问题:(1)将A、E装置连接时,应将A装置的导管a与E装置的导管(填“b”或“c”)相连接.检验E装置中二氧化碳已收集满的方法是.(2)将A、B装置连接,观察到的现象是,可验证二氧化碳的性质是.(3)将A、C装置连接,可验证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钙反应,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4)用E装置收集满一瓶二氧化碳气体,取下双孔橡皮塞,将瓶中的气体沿D装置烧杯左侧内壁缓慢倒入,观察到的现象时,这些现象说明二氧化碳具有的物理性质:,化学性质:,.13.如图是初中化学中常见的仪器和装置,请认真观察后回答有关问题:(1)B装置中仪器X的名称是.(2)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取并用排水法收集氧气,可选择的装置是.(3)实验室用大理石和稀盐酸制取和收集一瓶干燥的二氧化碳,同时检验二氧化碳.请按照气流从左到右方向,用仪器接口字母表示连接顺序为;检验二氧化碳的化学反应方程式为.四、计算题14.某大理石样品(所含杂质不溶于水且不与酸反应)与足量的盐酸充分反应,过滤后将滤液蒸干,冷却后称量所得氯化钙固体,相关实验数据如图所示(不计损耗):(1)氯化钙的质量为g.(2)计算该大理石样品中碳酸钙的物质的量(根据化学方程式列式计算).山东省德州市乐陵二中xx年中考化学专题练习:碳和碳的氧化物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选择题1.同学们填写的“毕业生登记表”需要长期保存,因此书写时必须使用()A.铅笔 B.圆珠笔C.红墨水笔 D.碳素笔【考点】碳的化学性质.【专题】碳单质与含碳化合物的性质与用途.【分析】根据碳素笔中含有碳,其主要成分是碳,碳在常温下化学性质不活泼,很难与其它物质发生反应,保存的时间较长,据此进行分析判断.【解答】解:碳素笔中含有碳,其主要成分是碳,碳在常温下化学性质不活泼,很难与其它物质发生反应,保存的时间较长,因此同学们用碳素笔填写的“毕业生登记表”能长期保存.故选:D.【点评】本题难度不大,物质的性质决定用途,掌握碳的化学性质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2.“碳海绵”是已知最轻的固体材料,主要成分是石墨烯和碳纳米管(两者都是碳单质),具有疏松多孔结构.下列关于“碳海绵”性质的推测一定有错误的是()A.碳海绵有吸附作用 B.碳海绵是灰黑色固体C.碳海绵易溶解于水 D.碳海绵燃烧会产生二氧化碳【考点】碳单质的物理性质及用途;碳的化学性质.【专题】碳单质与含碳化合物的性质与用途.【分析】A、根据具有疏松多孔的结构考虑;B、根据石墨的颜色考虑;C、根据碳单质的溶解性考虑;D、根据碳完全燃烧的产物考虑.【解答】解:A、“碳海绵”具备高弹性和疏松多孔的结构,所以具有很强的吸附性,故A说法正确;B、石墨是灰黑色固体,“碳海绵”的主要成分是石墨烯和碳纳米管,故B说法正确;C、碳单质难溶于水,碳海绵难溶于水,故C说法不正确;D、碳完全燃烧生成二氧化碳,不完全燃烧生成一氧化碳,故D说法正确.因为该题选择错误的,故选:C.【点评】解答本题关键是要知道碳的化学性质稳定,碳既具有可燃性,又具有还原性.3.下列关于CO和CO2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CO和CO2均具有可燃性B.CO和CO2均能与H2O反应C.CO和CO2的密度均大于空气的密度D.CO和CO2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考点】一氧化碳的化学性质;二氧化碳的物理性质;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一氧化碳的物理性质.【专题】碳单质与含碳化合物的性质与用途.【分析】A、根据CO和CO2的化学性质进行分析判断.B、根据一氧化碳难溶于水,进行分析判断.C、根据CO和CO2的密度进行分析判断.D、根据一氧化碳具有可燃性和还原性,二氧化碳与碳在高温下能反应生成一氧化碳,进行分析判断.【解答】解:A、一氧化碳具有可燃性,二氧化碳不能燃烧,不具有可燃性,故选项说法错误.B、一氧化碳难溶于水,不能与水反应;二氧化碳能与水反应生成碳酸,故选项说法错误.C、CO的密度比空气的略小,CO2的密度大于空气的密度,故选项说法错误.D、CO和CO2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如一氧化碳燃烧生成二氧化碳,二氧化碳与碳在高温下反应生成一氧化碳,故选项说法正确.故选:D.【点评】本题难度不大,掌握一氧化碳与二氧化碳的物理性质与化学性质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4.节能减排、低碳出行是我们倡导的生活方式.下列有关二氧化碳的说法正确的是()A.二氧化碳通入紫色石蕊溶液中,溶液变为红色,说明二氧化碳具有酸性B.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的组成元素相同,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C.二氧化碳的过度排放会加剧温室效应,故应禁止使用化石燃料D.进入久未开启的菜窖之前,必须做灯火试验,是因为二氧化碳有毒【考点】二氧化碳对环境的影响.【专题】碳单质与含碳化合物的性质与用途.【分析】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有:既不能燃烧也不能支持燃烧,也不供给呼吸;能与水反应生成碳酸;能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二氧化碳和水反应生成碳酸,碳酸使紫色石蕊溶液变为红色,不是二氧化碳;二氧化碳和碳在高温的条件下生成一氧化碳,一氧化碳燃烧生成二氧化碳;二氧化碳的过度排放会加剧温室效应,故应合理使用化石燃料,而不是禁止使用;进入久未开启的菜窖之前,必须做灯火试验,是因为二氧化碳过多,会使人窒息,但是二氧化碳没有毒.【解答】解:A、二氧化碳和水反应生成碳酸,碳酸使紫色石蕊溶液变为红色,不是二氧化碳,故选项错误;B、二氧化碳和碳在高温的条件下生成一氧化碳,一氧化碳燃烧生成二氧化碳;故选项正确;C、二氧化碳的过度排放会加剧温室效应,故应合理使用化石燃料,而不是禁止使用,故选项错误;D、进入久未开启的菜窖之前,必须做灯火试验,是因为二氧化碳过多,会使人窒息,但是二氧化碳没有毒,故选项错误;故选B【点评】本题考查了二氧化碳的有关知识,要记忆化学性质,二氧化碳含量过多会引起全球变暖,因此我们应提倡低碳经济.有关二氧化碳造成的温室效应问题,不仅引起了全球的重视而且也是近几年中考的热点问题.5.李兵同学编写的化学小报中有如下标题,其中某标题下文章中的主角是一氧化碳,该标题可能是()A.PM2.5与雾霾天气B.新装修房屋内空气中的杀手C.形成酸雨的罪魁祸首D.燃气热水器安装在居室内的危险【考点】一氧化碳的毒性.【专题】碳单质与含碳化合物的性质与用途.【分析】A、PM2.5属于空气中的烟尘;B、新装修的房屋内空气中通常含有较多的甲醛、苯(C6H6)等有毒物质;C、二氧化硫和二氧化氮等是形成酸雨的罪魁祸首;D、燃气热水器主要是利用一氧化碳作为燃料.【解答】解:A、PM2.5属于空气中的烟尘,与一氧化碳无关,故A错误;B、新装修的房屋内空气中通常含有较多的甲醛、苯(C6H6)等有毒物质,与一氧化碳无关,故B 错误;C、二氧化硫和二氧化氮等是形成酸雨的罪魁祸首,与一氧化碳无关,故C错误;D、燃气热水器主要是利用一氧化碳作为燃料,与一氧化碳有关,与主题相符,故D正确.故选:D.【点评】空气污染的途径主要有两个:有害气体和粉尘.有害气体主要有一氧化碳、二氧化硫、二氧化氮等气体;粉尘主要指一些固体小颗粒.PM2.5是用来监测空气中,可吸入颗粒物.6.某班同学在对CO2进行功与过的讨论时,列举的以下事实既可以体现CO2的功,又可以体现CO2的过的是()A.CO2可以使人窒息B.CO2可以作气体肥料C.CO2可以产生温室效应D.固体CO2可用于人工降雨【考点】二氧化碳的用途.【专题】碳单质与含碳化合物的性质与用途.【分析】根据CO2的用途及对环境的影响分析.【解答】解:A、CO2可以使人窒息主要体现了CO2的过.A不符合题意;B、CO2可以作气体肥料主要体现了CO2的功.B不符合题意;C、CO2的量过多时可以产生温室效应主要体现了CO2的过,促进植物光合作用CO2主要体现了CO2的功.故C符合题意;D、固体CO2可用于人工降雨是体现了CO2的功.D不符合题意.故选C.【点评】本题较为简单,但是要求在日常生活里养成良好的环保习惯,提倡低碳生活,本题重在对情感态度价值观的考查.7.厕所用清洁剂中含有盐酸,如果不慎洒到大理石地面上,会发出嘶嘶声,并有气体产生.这种气体是()A.二氧化碳 B.二氧化硫 C.氢气 D.氧气【考点】酸的化学性质.【专题】常见的酸酸的通性.【分析】反应前的物质是盐酸和大理石,接触后发出“嘶嘶”声,并有气体生成,由于大理石的主要成分是碳酸钙,所以此气体应该是二氧化碳.【解答】解:大理石的主要成分是碳酸钙,遇到盐酸会生成二氧化碳从而发出嘶嘶声;故选A.【点评】此题是对酸的化学性质的考查,解题的关键是掌握大理石的主要成分是碳酸钙,盐酸与碳酸盐反应会生成二氧化碳.8.如图所示装置(不可倒置)有多种用途,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若用排空气法往装置内收集H2时,气体应从A端通入B.若要除去H2中CO2可在此装置中装入NaOH溶液,气体从B端通入C.若用排空气法往装置内收集CO2时气体应从A端通入D.若用水将此装置中O2的排出,水应从B端进入【考点】分离物质的仪器;常见气体的检验与除杂方法.【专题】压轴实验题;物质的分离和提纯.【分析】A、本装置中,密度比空气大的气体从长管进入,密度比空气小的气体从短管进入,排空气法收集氢气﹣气体从装置的B端通入;B、除去H2中CO2可在此装置中装入NaOH溶液,且二氧化碳的密度比NaOH溶液小,所以气体应从A端通入;C、本装置中,密度比空气大的气体从长管进入,密度比空气小的气体从短管进入,排空气法收集氢气﹣气体从装置的A端通入;D、氧气的密度比水小,水应该从长管进入.【解答】解:A、本装置中,密度比空气大的气体从长管进入,密度比空气小的气体从短管进入,排空气法收集氢气﹣气体从装置的B端通入,故A错误;B、除去H2中CO2可在此装置中装入NaOH溶液,且二氧化碳的密度比NaOH溶液小,所以气体应从A端通入,故B错误;C、本装置中,密度比空气大的气体从长管进入,密度比空气小的气体从短管进入,排空气法收集二氧化碳﹣气体从装置的A端通入,故C正确;D、氧气的密度比水小,水应该从长管进入,气体从短管出,故D错误.故选C.【点评】本考点考查了气体的收集、检验和干燥方法,要记忆常用气体的性质,理解应用.本考点考查了学生的实验设计能力、分析能力和实验评价能力,希望同学们认真把握.二、填空题9.“炭火烧烤”是许多同学喜爱的食物,其原理是利用木炭燃烧的高温来烤熟食物,木炭燃烧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C+O2CO2.冬天,在门窗紧闭的房间里吃“烧烤”,容易发生的危险是CO中毒.在红热木炭上撒一些氧化铁红棕色粉末,可能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3C+2Fe2O34Fe+3CO2↑.【考点】碳的化学性质;一氧化碳的毒性;书写化学方程式.【专题】碳单质与含碳化合物的性质与用途.【分析】根据碳充分燃烧和不充分燃烧来分析,根据木炭的还原性来分析解答.【解答】解:木炭充分燃烧生成二氧化碳,不充分燃烧生成一氧化碳,一氧化碳有毒;在高温的条件下,碳能与氧化铁反应生成铁和二氧化碳.故答案为:C+O2CO2;CO中毒;3C+2Fe2O34Fe+3CO2↑.【点评】本题考查了常见物质间的反应,完成此题,可以依据已有的知识进行,要求同学们熟练掌握常见物质的性质,以便灵活应用.10.碳及碳的化合物在人类生产生活中应用广泛,随着科技的不断涌现.请根据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1)下列含碳元素的物质中,属于有机物的是B(填字母序号).A.碳酸钙B.乙醇(C2H5OH)C.一氧化碳(2)如图“碳海绵”是已知最轻的固体材料,只由碳元素组成,具有多孔结构,弹性好.它对石油有很强的吸附能力(不吸水),将吸入的石油挤出后仍可恢复原状.下列关于碳海绵的说法不正确的是D(填字母序号).A.具有吸附性B.可重复使用C.可处理海上泄露的石油D.属于复合材料(3)倡导“低碳”生活,主要是为了减少CO2(填化学式)的排放量.请举一例在日常生活中符合这一主题的做法骑自行车上学.【考点】碳单质的物理性质及用途;二氧化碳对环境的影响;有机物与无机物的区别.【专题】碳单质与含碳化合物的性质与用途.【分析】(1)根据有机物一般是指含碳的化合物,无机物一般是指不含碳的化合物,但碳的氧化物、碳酸、碳酸盐等性质与无机物相似,常归为无机物.(2)根据碳海绵的性质和作用进行分析;(3)根据低碳的意义和做法进行分析.【解答】解:(1)有机物一般是指含碳的化合物,无机物一般是指不含碳的化合物,但碳的氧化物、碳酸、碳酸盐等性质与无机物相似,常归为无机物.所以应选B;(2)A、由题意,“碳海绵”是已知最轻的固体材料(如图所示),由碳元素组成,具有多孔结构,有很强的吸附能力(不吸水),具有吸附性,故选项说法正确.B、由题意,将吸入的石油挤出后仍可恢复原状,可知碳海绵可重复使用,故选项说法正确.C、由题意,它对石油有很强的吸附能力(不吸水),可处理海上石油泄漏,故选项说法正确.D、根据题意,碳海绵由碳元素组成,是一种新型的单质,故选项说法错误.故选:D.(3)“低碳”生活,主要是为了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例如:骑自行车上学,及时关灯,尽量少开空调等;故填:CO2;骑自行车上学.【点评】本题难度不大,掌握碳单质的物理性质、化学性质、低碳生活的理念等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11.如图是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一种装置.请回答下列问题:(1)图中收集二氧化碳的方法是向上排空气法.(2)为什么长颈漏斗的下端管口必须浸没在液面以下?防止二氧化碳从长颈漏斗处逸出(3)怎样证明二氧化碳已收集满?将燃着的木条放在集气瓶口,如果熄灭说明已经收集满了.【考点】二氧化碳的实验室制法;二氧化碳的检验和验满.【专题】化学实验.【分析】(1)认识常见的收集气体的方法;(2)收集气体要保证装置的气密性;(3)根据二氧化碳的性质来解答.【解答】解:(1)图中收集二氧化碳的方法是向上排空气法;故填:向上排空气法;(2)长颈漏斗的末端一定要伸入液面以下,为防止生成的二氧化碳气体从长颈漏斗逸出;故填:防止二氧化碳从长颈漏斗处逸出;(3)因为二氧化碳既不能燃烧也不支持燃烧所以用燃着的木条来验满,将燃着的木条放在集气瓶口,如果熄灭说明已经收集满了.故填:将燃着的木条放在集气瓶口,如果熄灭说明已经收集满了.【点评】本题考查的知识比较细致、全面,掌握实验室制取气体(氧气、二氧化碳、氢气)的原理等知识,并会结合装置进行分析,才能正确解答该题,对可能出现的实验现象做出合理的解释,可以采用把握全局的策略进行分析.三、实验探究题12.如图是某同学设计的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并验证其性质的实验装置图.请回答下列问题:(1)将A、E装置连接时,应将A装置的导管a与E装置的导管c(填“b”或“c”)相连接.检验E装置中二氧化碳已收集满的方法是用燃着的木条靠近E瓶b导管口,木条火焰熄灭.(2)将A、B装置连接,观察到的现象是溶液由紫色变为红色,可验证二氧化碳的性质是二氧化碳能与水反应生成碳酸.(3)将A、C装置连接,可验证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钙反应,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a(OH)+CO2═CaCO3↓+H2O.2(4)用E装置收集满一瓶二氧化碳气体,取下双孔橡皮塞,将瓶中的气体沿D装置烧杯左侧内壁缓慢倒入,观察到的现象时燃着的蜡烛由下至上依次熄灭,这些现象说明二氧化碳具有的物理性质:密度比空气大,化学性质:不能燃烧,不支持燃烧.【考点】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二氧化碳的实验室制法;二氧化碳的检验和验满;二氧化碳的物理性质;书写化学方程式.【专题】碳单质与含碳化合物的性质与用途.【分析】(1)二氧化碳能溶于水,密度比空气的密度大,因此只能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二氧化碳的验满方法是:用燃着的木条靠近E瓶b导管口,木条火焰熄灭,证明满了.制取装置包括加热和不需加热两种,实验室制取CO2,是在常温下,用碳酸钙和盐酸互相交换成分生成氯化钙和水和二氧化碳,因此不需要加热.(2)将A、B装置连接,观察到的现象是溶液由紫色变为红色,因为二氧化碳能与水反应生成碳酸,碳酸能使紫色变红色;(3)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钙反应生成碳酸钙白色沉淀和水,可以用于检验二氧化碳气体的存在;(4)将瓶中的气体沿D装置烧杯左侧内壁缓慢倒入,观察到的现象是:燃着的蜡烛由下至上依次熄灭,这些现象说明二氧化碳具有的性质是:二氧化碳的密度比空气大;不能燃烧,不支持燃烧.【解答】解:(1)将A、E装置连接时,应将A装置的导管a与E装置的导管c相连,因为二氧化碳的密度比空气的密度大,二氧化碳的验满方法是:用燃着的木条靠近E瓶b导管口,木条火焰熄灭,证明满了;故答案为:c;用燃着的木条靠近E瓶b导管口,木条火焰熄灭;(2)将A、B装置连接,观察到的现象是溶液由紫色变为红色,因为二氧化碳能与水反应生成碳酸,碳酸能使紫色变红色,故答案为:溶液由紫色变为红色;二氧化碳能与水反应生成碳酸;(3)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钙反应生成碳酸钙白色沉淀和水,可以用于检验二氧化碳气体的存在,故答案为:Ca(OH)2+CO2═CaCO3↓+H2O;(4)将瓶中的气体沿D装置烧杯左侧内壁缓慢倒入,观察到的现象是:燃着的蜡烛由下至上依次熄灭,这些现象说明二氧化碳具有的性质是:二氧化碳的密度比空气大;不能燃烧,不支持燃烧,故答案为:燃着的蜡烛由下至上依次熄灭;密度比空气大;不能燃烧;不支持燃烧.【点评】本考点主要考查气体了二氧化碳的实验室制法和二氧化碳的性质,同时也考查了化学方程式的书写,综合性比较强.13.如图是初中化学中常见的仪器和装置,请认真观察后回答有关问题:(1)B装置中仪器X的名称是长颈漏斗.(2)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取并用排水法收集氧气,可选择的装置是EA.(3)实验室用大理石和稀盐酸制取和收集一瓶干燥的二氧化碳,同时检验二氧化碳.请按照气流从左到右方向,用仪器接口字母表示连接顺序为bhidcj;检验二氧化碳的化学反应方程式为CO2+Ca(OH)2=CaCO3↓+H2O.【考点】二氧化碳的实验室制法;氧气的制取装置;氧气的收集方法;二氧化碳的检验和验满;书写化学方程式.【专题】常见气体的实验室制法、检验、干燥与净化.【分析】(1)熟记仪器的名称;(2)据固体加热制取气体以及收集氧气的方法来分析;(3)实验室通常用大理石或石灰石和稀盐酸反应制取二氧化碳,反应不需要加热,大理石和石灰石的主要成分是碳酸钙,能和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钙、水和二氧化碳,二氧化碳的密度比空气的密度大;浓硫酸具有吸水性,可以用来干燥二氧化碳;二氧化碳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解答】解:(1)B装置中仪器X的名称是长颈漏斗;故填:长颈漏斗;(2)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需要加热,应该用E装置作为发生装置;利用A装置通过排水法可以收集氧气;故答案为:EA;(3)实验室用大理石和稀盐酸制取和收集一瓶干燥的二氧化碳,同时检验二氧化碳时,可以通过B 装置制取二氧化碳,二氧化碳从b导管导出后,通过h导管进入浓硫酸中干燥,再从i导管导出二氧化碳气体,再从d导管进入C装置中,即可以收集到干燥的二氧化碳;二氧化碳集满后,再通过c导管导出二氧化碳,再通过j导管进入澄清石灰水中,二氧化碳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是因为二氧化碳和石灰水中的氢氧化钙反应生成了碳酸钙沉淀和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a(OH)2+CO2═CaCO3↓+H2O.故答案为:bhidcj;CO2+Ca(OH)2=CaCO3↓+H2O.【点评】合理设计实验,科学地进行实验、分析实验,是得出正确实验结论的前提,因此要学会设计实验、进行实验、分析实验,为学好化学知识奠定基础.四、计算题14.某大理石样品(所含杂质不溶于水且不与酸反应)与足量的盐酸充分反应,过滤后将滤液蒸干,冷却后称量所得氯化钙固体,相关实验数据如图所示(不计损耗):(1)氯化钙的质量为11.1g.(2)计算该大理石样品中碳酸钙的物质的量(根据化学方程式列式计算).【考点】根据化学反应方程式的计算.【专题】有关化学方程式的计算;有关化学方程式的计算.【分析】(1)根据电子天平显示的数据进行计算;(2)根据氯化钙的物质的量结合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可以计算出碳酸钙的物质的量.。
初三化学碳和碳的氧化物(习题答案知识点)
碳和碳的氧化物习题附答案1.具有保存价值的档案等都使用碳素墨水书写,这是因为墨汁中的碳 ( ) A.常温下化学性质稳定B.常温下被氧化成稳定性的物质C.常温下被还原成稳定性的物质 D.常温下跟纸反应生成稳定性的物质2.下列变化属于物理变化的是()A.用活性炭净化水B.干冰能灭火C.二氧化碳通入水中D.一定条件下,石墨转化为金刚石3.将燃着的木条伸入某种集气瓶中,木条熄灭,对瓶中气体判断错误的是()A.一定是CO2B.一定不是O2C.可能是CO2D.可能是氮气4.关于CO2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CO2是由1个碳原子和2个氧原子构成B.CO2中碳氧元素的质量比为3:8C.CO2的相对分子质量为44D.CO2是由碳、氧元素组成5.实验室制CO2选用的合适药品为()A.木炭燃烧B.煅烧石灰石C.石灰石跟稀硫酸反应D.大理石(或石灰石)跟稀盐酸反应6.按碳元素化合价由高到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A.C、CO、CO2B.CO、C、CO2C.CO2、C、CO D.CO2、CO、C7.下列各物质和用途相符合的是()A.干冰可用于人工降雨B.石墨可用于冰箱除臭C.石灰石可用来粉刷墙壁D.二氧化碳可用来抢救病人8.某同学为解决助力车污染空气问题,提出以下建议:①马路上喷洒石灰水②在助力车尾部燃烧尾气③改进助力车发动机结构,提高燃料的燃烧效率④控制助力车数量。
这些建议中,你认为切实可行的是()A.①②B.②③C.①④D.③④9.用一氧化碳在加热的条件下还原氧化铜,发现已制得的铜很快又变黑了。
你推测发生这种现象的原因是 ( )A.反应开始时,没有把试管内的空气排干净B.温度太低C.铜没有在一氧化碳气流中冷却而又被空气中的氧气所氧化D.试管口倾斜了10.分子数相同的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它们的质量比为()A.1:2B.2:1C.7:11D.11:711.大气层中,因二氧化碳的含量不断增加而引起“温室效应”。
造成大气中二氧化碳含量增多的主要原因是()A.人口不断增多、呼吸作用增加B.绿色植物减少、光合作用减少C.大量燃烧矿物燃料D.冰箱中制冷剂“氟里昂”的泄漏12.测得某物质中只含有碳元素,这种物质 ( )A.一定是一种单质 B.一定是石墨C.可能是二氧化碳 D.可能是一种单质,也可能是几种碳的单质的混合物13.铜粉和碳粉的混合物在空气中充分灼烧后,最终得到的黑色物质与原混合物质量相等,则碳粉在原混合物中的质量分数为()A.20%B.80%C.15.8%D.84.2%14.下列气体中,只能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的是()A.O2B.H2C.CO2D.CH415.除去二氧化碳中混有的少量一氧化碳,应采取的方法是()A.点燃混合气体B.把混合气体通入澄清的石灰水中C.把混合气体通过足量的灼热氧化铜D.把混合气体通入足量的水中16.吸烟的危害之一是烟气中含有能破坏血红蛋白结合氧气的有毒气体,这种气体是()A .CO 2B .COC .N 2D .SO 217.在CO 和CO 2的混合气体中,含氧元素64%,将该混合气体5g 通过足量灼热的氧化铜,完全反应后,气体再通入足量的澄清石灰水中,得到的白色沉淀质量是A .5gB .10gC .15gD .20g18.实验室制取CO 2一般有五个步骤:①检查装置的气密性;②按要求装配好仪器;③向漏斗中注入酸液;④向广口瓶放人小块的大理石;⑤收集气体。
碳和碳的氧化物练习题(含答案)经典
碳和碳的氧化物练习题(含答案)经典一、碳和碳的氧化物选择题1.据报道,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研究人员利用钴及其氧化物成功研制一种新型催化剂,可将二氧化碳高效“清洁”地转化成液体,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如图所示。
有关该反应的说法正确的是( )A.反应前后原子总数减少B.反应物和生成物中共有两种氧化物C.得到的液体燃料化学式是H2C2OD.可用于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答案】D【解析】【分析】据题目信息结合微观示意图,排除未反应的分子的干扰,可写出反应的方程式为:CO2+H 2H2CO2。
【详解】A、在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与数量没有改变,故错误;B、氧化物是由两种元素组成,其中一种是氧元素的化合物,反应物中CO2是氧化物,生成物中没有氧化物,故错误;C、得到的液体燃料化学式是H2CO2,故错误;D、二氧化碳转化为液体燃料,可用于减少温室气体的排放,故正确。
故选:D。
2.下列实验均来自初中课本,对其中实验现象的描述错误的是()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镁条在空气中燃烧一氧化碳与氧化铁反应石墨连接在电路中A.集气瓶内的水面上升约至刻度“1”处B.产生耀眼白光,生成白色固体C.玻璃管内红色粉末变为白色D.灯光亮了A.A B.B C.C D.D【答案】C【解析】A、该实验装置是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的实验,在实验操作规范的情况下,根据我们已知的空气中氧气含量约占21%,则试验后集气瓶内的水面上升约至刻度“1”处,正确;B、根据镁条在空气中燃烧的现象是:产生耀眼白光,生成白色固体,正确;C、已知氧化铁颜色为红色,一氧化碳具有还原性,与氧化铁反应后将其还原为铁单质,而铁粉颜色为黑色,错误;D、石墨具有导电性,将石墨连接在电路中,灯光亮了,正确。
故选C。
3.下列装置都能够控制反应的发生与停止,其中与启普发生器原理不相符的是A.A B.B C.C D.D【答案】A【解析】【分析】启普发生器是利用压强使固体和液体分离,从而都能够控制反应的发生与停止。
九年级化学中考知识点过关训练——碳和碳的氧化物
以下是十道九年级化学中考知识点过关训练题目及答案,涉及碳和碳的氧化物。
1.什么是有机化合物?
答:有机化合物是由碳和氢以及其他一些元素组成的化合物。
2.碳的电子排布是怎样的?
答:碳的电子排布为2,4,即在第一层有2个电子,在第二层有4个电子。
3.什么是同素异形体?
答:同素异形体指的是分子式相同,但结构式不同的有机化合物。
4.下列哪个化合物是甲烷?
A.CH3OH
B.CH3COOH
C.CH4
D.C2H6
答:C.CH4
5.碳的半径是多少?
答:碳的原子半径为77 pm。
6.什么是石墨?
答:石墨是一种由碳原子构成的层状晶体,具有导电性和润滑性。
7.碳的氧化物中,哪个氧化物是一种气体?
答:二氧化碳(CO2)是碳的氧化物中唯一的气体。
8.下列哪个氧化物可以溶于水?
A.一氧化碳(CO)
B.二氧化碳(CO2)
C.三氧化碳(CO3)
D.一氧化二碳(C2O)
答:B.二氧化碳(CO2)
9.火山喷发时释放的气体主要是哪种氧化物?
答:火山喷发时释放的气体主要是二氧化碳(CO2)。
10.下列哪个氧化物是一种酸性氧化物?
A.二氧化碳(CO2)
B.一氧化碳(CO)
C.三氧化碳(CO3)
D.一氧化二碳(C2O)
答:C.三氧化碳(CO3)
希望以上题目能够帮助你复习和理解碳和碳的氧化物的相关知识点。
中考化学方程式练习:碳和碳的氧化物
中考化学方程式练习:碳和碳的氧化物2019 中考化学方程式复习:碳和碳的氧化物碳和碳的氧化物:〔1〕碳的化学性质碳在氧气中充分燃烧:C + O2 点燃CO2 木炭还原氧化铜:C+ 2CuO 高温2Cu + CO2 焦炭还原氧化铁:3C+ 2Fe2O3 高温4Fe + 3CO2 〔2〕煤炉中发生的三个反应:〔几个化合反应)煤炉的底层:C + O2 点燃CO2 煤炉的中层:CO2 + C 高温2CO 煤炉的上部蓝色火焰的产生:2CO + O2 点燃2CO2 〔3〕二氧化碳的制法与性质:大理石与稀盐酸反应(实验室制二氧化碳):CaCO3 + 2HCl == CaCl2 + H2O + CO2 碳酸不稳定而分解:H2CO3 == H2O + CO2 二氧化碳可溶于水:H2O + CO2== H2CO3 高温煅烧石灰石(工业制二氧化碳):CaCO3 高温CaO + CO2 石灰水与二氧化碳反应(鉴别二氧化碳):Ca(OH)2 + CO2 === CaCO3 + H2O 〔4〕一氧化碳的性质: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铜:CO+ CuO 加热Cu + CO2 一氧化碳的可燃性:2CO + O2 点燃2CO2 其它反应:碳酸钠与稀盐酸反应(灭火器的原理): Na2CO3 + 2HCl == 2NaCl + H2O + CO2。
【化学】九年级化学《碳和碳的氧化物》技巧(很有用)及练习题及解析
【化学】九年级化学《碳和碳的氧化物》技巧(很有用)及练习题及解析一、选择题1.下列有关碳和碳的氧化物的说法,错误的是A .CO 和CO 2组成元素相同,所以它们的化学性质也相同B .金刚石、石墨、碳60由于原子排列方式不同,它们的性质存在明显差异C .CO 用于冶炼金属、做气体燃料;CO 2用于人工降雨、灭火D .CO 极易与血红蛋白结合,造成生物体内缺氧,严重时危及生命【答案】A【解析】【详解】A 、CO 和CO 2的组成元素相同,但它们分子的构成不同,化学性质不同,故选项说法错误。
B 、金刚石、石墨性质存在着明显差异,是因为碳原子的排列方式不同,故选项说法正确。
C 、CO 具有还原性、可燃性,可用于冶炼金属、做气体燃料;CO 2不能燃烧、不能支持燃烧,密度比空气的大,用于人工降雨、灭火,故选项说法正确。
D 、 CO 极易与血红蛋白结合,造成生物体内缺氧,严重时危及生命,正确; 故选:A 。
2.X 、Y 、Z 有如图所示的转化(“→”表示反应一步实现,部分物质和反应条件已略去),则符合要求的X 、Y 、Z 依次为( )A .2H 、2H O 、2OB .C 、CO 、23H COC .Cu 、CuO 、4CuSOD .22H O 、2H 、2H O【答案】C【解析】【详解】A 、氢气点燃会生成水,水通电会生成氧气,但是氧气不会转化成氢气,故A 错误;B 、碳和氧气点燃生成一氧化碳,一氧化碳不会转化成碳酸,故B 错误;C 、铜加热生成氧化铜,氧化铜和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铜和水,硫酸铜和铁反应生成硫酸亚铁和铜,故C 正确;D、过氧化氢不会转化成氢气,故D错误。
故选C。
3.“碳海绵”是已知最轻的固体材料,主要成分是石墨烯和碳纳米管(两者都是碳单质),具有疏松多孔结构。
下列关于“碳海绵”性质的推测一定有错误的是()A.碳海绵有吸附作用B.碳海绵是灰黑色固体C.碳海绵易溶解于水D.碳海绵燃烧会产生二氧化碳【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A由于碳海绵具有疏松多孔的结构,所以具有吸附性的推测是成立的。
【化学】初三化学《碳和碳的氧化物》解题技巧及经典题型及练习题(含答案)
【化学】初三化学《碳和碳的氧化物》解题技巧及经典题型及练习题(含答案)一、选择题1.物质的结构决定物质的性质,下列关于物质结构与性质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生铁和钢的性质不同,是由于含碳量不同B.CO和CO2的性质不同,是由于构成它们的分子不同C.金刚石和石墨的物理性质不同,由于构成它们的碳原子不同D.盐酸和硫酸化学性质相似,是因为其溶液中都有H+【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A、生铁和钢的性质不同,是由于含碳量不同,说法正确,故A正确; B、CO 和CO2的性质不同,是由于构成它们的分子不同,说法正确,故B正确; C、刚石和石墨的物理性质不同,由于构成它们的碳原子不同,说法错误,是由于其碳原子排列组成不同,故C错误; D、盐酸和硫酸化学性质相似,是因为其溶液中都有H+,故D正确.故选C.考点:物质的结构和性质2.下列有关碳及其化合物说法不正确的是( )A.石墨、金刚石、C60由于原子排列方式不同,所以它们的性质不同B.CO为可燃性气体,点燃前应该先验纯C.二氧化碳气体通入紫色石蕊试液,溶液变红,可见二氧化碳与水生成的物质显酸性D.上图是用木炭还原氧化铜,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uO+C Cu+CO↑【答案】D【解析】A、物质的结构决定物质的性质,石墨、金刚石、C60的结构中碳原子排列方式不同,它们物理性质不同,化学性质相似,正确;B、可燃性气体与空气混合遇明火爆炸,所以点燃可燃性气体前,应该先验纯,正确;C、二氧化碳通入紫色石蕊溶液中,溶液变红,是因为二氧化碳与水反应生成的碳酸(而不是二氧化碳)使紫色石蕊溶液变红,可见二氧化碳与水生成的物质显酸性,正确;D、木炭还原氧化铜,产物中是二氧化碳,不是一氧化碳,化学方程式中产物书写不正确,错误;故选D。
3.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A.铅笔芯在纸上画过会留下黑色痕迹,是因为铅笔芯的主要成分石墨很硬B.金刚石、石墨和C60因为构成它们的原子数目不同,导致化学性质相似,物理性质差异很大C .在煤炉上放一壶水就能防止一氧化碳中毒D .在书写具有保存价值的档案时,规定使用碳素墨水是因为碳在常温下化学性质稳定【答案】D【解析】试题分析:A.铅笔芯的主要成分是石墨和粘土混合而成的,铅笔芯在纸上画过会留下黑色痕迹,是因为石墨质软,在纸上划过会留下深灰色的痕迹;B.金刚石、石墨和C 60都是碳的单质,都由碳元素组成,都由碳原子构成,所以具有相似的化学性质;但是碳原子的排列方式不同,导致它们的物理性质差异很大;C.煤气中毒是一氧化碳中毒,因为一氧化碳难溶于水,所以在煤炉上放一壶水不能防止一氧化碳中毒;D.碳素墨水是用炭黑制成的,炭黑是碳的单质,而碳的化学性质在常温下稳定,受阳光照射或与其它物质接触都不易起变化,适合书写档案.考点:碳单质的物理性质及用途4.X 、Y 、Z 有如图所示的转化(“→”表示反应一步实现,部分物质和反应条件已略去),则符合要求的X 、Y 、Z 依次为( )A .2H 、2H O 、2OB .C 、CO 、23H COC .Cu 、CuO 、4CuSOD .22H O 、2H 、2H O【答案】C【解析】【详解】A 、氢气点燃会生成水,水通电会生成氧气,但是氧气不会转化成氢气,故A 错误;B 、碳和氧气点燃生成一氧化碳,一氧化碳不会转化成碳酸,故B 错误;C 、铜加热生成氧化铜,氧化铜和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铜和水,硫酸铜和铁反应生成硫酸亚铁和铜,故C 正确;D 、过氧化氢不会转化成氢气,故D 错误。
【化学】初三化学《碳和碳的氧化物》解题技巧(超强)及练习题(含答案)含解析
【化学】初三化学《碳和碳的氧化物》解题技巧(超强)及练习题(含答案)含解析一、选择题1.下列关于碳及其化合物的说法,正确的是A.CO2中混有少量的 CO,可通过点燃混合气体的方法把 CO 转化为 CO2B.与金刚石、石墨一样,活性炭是碳的另一种单质C.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都可以使动物死亡,所以都有毒性D.碳和一氧化碳的还原性,可用于冶金工业【答案】D【解析】【详解】A、CO2中混有少量的 CO,二氧化碳不燃烧,也不支持燃烧,少量的一氧化碳无法点燃,故A不正确;B、活性炭主要成分是碳,含有其它成分,是混合物,故B不正确;C、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都可以使动物死亡,二氧化碳是使动物不能呼吸,不具有毒性,一氧化碳是中毒,故C不正确;D、碳和一氧化碳的还原性,可用于冶金工业,故D正确。
故选D。
2.下列关于碳和碳的氧化物的说法,正确的是()A.碳在空气中不充分燃烧,生成二氧化碳B.CO与CO2的组成元素相同,所以它们的化学性质也相同C.水墨画可长时间保存不变色是因为碳的化学性质在常温下不活泼D.空气中二氧化碳的过量排放会导致“酸雨”【答案】C【解析】A、碳在空气中不充分燃烧,生成一氧化碳,错误;B、CO和CO2的组成元素相同,但由于它们分子的构成不同,它们的化学性质不同,错误;C. 水墨画可长时间保存不变色是因为碳的化学性质在常温下不活泼,正确;D、空气中二氧化碳的过量排放会导致“温室效应”增强,错误。
故选C。
3.下列关于CO和CO2说法正确的是A.CO2能与血液中血红蛋白结合导致中毒B.CO可以作燃料C.用闻气味的方法能够区别CO2和CO D.CO能用于人工降雨【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A.是CO能与血液中血红蛋白结合导致中毒;B.CO具有可燃性;C. CO2和CO均是无色无味的气体D.经过压缩的固体CO2能升华吸热,使环境温度降低,可用于人工降雨。
考点: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的性质4.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时,应选用的反应物是A.大理石和稀盐酸B.大理石和浓盐酸C.碳酸钠和稀盐酸D.大理石和稀硫酸【答案】A【解析】A、大理石与盐酸反应可产生二氧化碳气体,且小块大理石与稀盐酸反应速率适中,来源方便,价格便宜,故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常用它与稀盐酸,正确;B、浓盐酸易挥发,使生成的二氧化碳中混有一定量的氯化氢气体,错误;C、碳酸钠粉末和稀硫酸反应可以生成二氧化碳,但反应速率太大,难以控制,错误;D、石灰石和稀硫酸反应时,会生成微溶于水的硫酸钙,覆盖在石灰石的表面,阻碍反应继续进行,错误。
【化学】中考化学初中化学《碳和碳的氧化物》解题技巧及经典题型及练习题(含答案)
【化学】中考化学初中化学《碳和碳的氧化物》解题技巧及经典题型及练习题(含答案)一、选择题1.下列有关碳和碳的氧化物的说法,错误的是A.CO和CO2组成元素相同,所以它们的化学性质也相同B.金刚石、石墨、碳60由于原子排列方式不同,它们的性质存在明显差异C.CO用于冶炼金属、做气体燃料;CO2用于人工降雨、灭火D.CO极易与血红蛋白结合,造成生物体内缺氧,严重时危及生命【答案】A【解析】【详解】A、CO和CO2的组成元素相同,但它们分子的构成不同,化学性质不同,故选项说法错误。
B、金刚石、石墨性质存在着明显差异,是因为碳原子的排列方式不同,故选项说法正确。
C、CO具有还原性、可燃性,可用于冶炼金属、做气体燃料;CO2不能燃烧、不能支持燃烧,密度比空气的大,用于人工降雨、灭火,故选项说法正确。
D、 CO极易与血红蛋白结合,造成生物体内缺氧,严重时危及生命,正确;故选:A。
2.下列关于CO2与CO的比较,错误的是()A.构成:都是由碳原子和氧原子构成,只是二氧化碳多一个氧原子B.性质:CO2能溶于水;CO难溶于水C.用途:CO2可用作气体肥料;CO可用作气体燃料D.危害:CO2无毒,CO易与血液中的血红蛋白结合引起中毒【答案】A【解析】A. 构成:两种物质的分子都是由碳原子和氧原子构成,只是一个二氧化碳分子比一个一氧化碳分子多一个氧原子,错误;B. 性质:CO2能溶于水,CO难溶于水,正确;C. 用途:CO2可用作气体肥料,CO可用作气体燃料,正确;D. 危害:CO2无毒,CO易与血液中的血红蛋白结合引起中毒,正确。
故选A。
3.下列生活经验中,错误的是A.二氧化碳的大量排放导致全球气候变暖,所以提倡节能减排B.利用干冰汽化时吸热降温,常用于人工降雨和制造人造云雾C.进入久未开启的菜窖前,应先检验二氧化碳的含量,防止中毒D.二氧化碳能用作灭火剂,是因为其密度比空气大,且一般情况下,不能燃烧也不支持燃烧【答案】C二氧化碳是无毒的,但是二氧化碳含量过高也会使人因缺氧而死,故选C。
【化学】碳和碳的氧化物知识点梳理及经典练习(超详细)经典
【化学】碳和碳的氧化物知识点梳理及经典练习(超详细)经典一、碳和碳的氧化物选择题1.下列有关碳和碳的氧化物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金刚石和石墨均属于碳的单质,所以二者物理性质完全相同B.一氧化碳、二氧化碳、碳都能还原氧化铜C.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都有毒D.二氧化碳可用于灭火,既利用了它的物理性质也利用了它的化学性质【答案】D【解析】【分析】【详解】A、金刚石和石墨均是碳单质,其化学性质相似,但是物理性质有很大差异,说法错误;故不符合题意;B、一氧化碳、碳均有还原性,可以还原氧化铜,二氧化碳不具有还原性,不能还原氧化铜,说法错误;故不符合题意;C、二氧化碳无毒,而一氧化碳有毒,说法错误;故不符合题意;D、二氧化碳用于灭火是利用其不燃烧、不支持燃烧的化学性质和密度比空气大的物理性质,说法正确;故符合题意;故选D2.下列实验均来自初中课本,对其中实验现象的描述错误的是()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镁条在空气中燃烧一氧化碳与氧化铁反应石墨连接在电路中A.集气瓶内的水面上升约至刻度“1”处B.产生耀眼白光,生成白色固体C.玻璃管内红色粉末变为白色D.灯光亮了A.A B.B C.C D.D【答案】C【解析】A、该实验装置是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的实验,在实验操作规范的情况下,根据我们已知的空气中氧气含量约占21%,则试验后集气瓶内的水面上升约至刻度“1”处,正确;B、根据镁条在空气中燃烧的现象是:产生耀眼白光,生成白色固体,正确;C、已知氧化铁颜色为红色,一氧化碳具有还原性,与氧化铁反应后将其还原为铁单质,而铁粉颜色为黑色,错误;D、石墨具有导电性,将石墨连接在电路中,灯光亮了,正确。
故选C。
3.下列有关碳及其化合物说法不正确的是( )A.石墨、金刚石、C60由于原子排列方式不同,所以它们的性质不同B.CO为可燃性气体,点燃前应该先验纯C.二氧化碳气体通入紫色石蕊试液,溶液变红,可见二氧化碳与水生成的物质显酸性D.上图是用木炭还原氧化铜,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uO+C Cu+CO↑【答案】D【解析】A、物质的结构决定物质的性质,石墨、金刚石、C60的结构中碳原子排列方式不同,它们物理性质不同,化学性质相似,正确;B、可燃性气体与空气混合遇明火爆炸,所以点燃可燃性气体前,应该先验纯,正确;C、二氧化碳通入紫色石蕊溶液中,溶液变红,是因为二氧化碳与水反应生成的碳酸(而不是二氧化碳)使紫色石蕊溶液变红,可见二氧化碳与水生成的物质显酸性,正确;D、木炭还原氧化铜,产物中是二氧化碳,不是一氧化碳,化学方程式中产物书写不正确,错误;故选D。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冲刺2020中考九年级化学考点分类练习——专题八:碳和碳的氧化物考点一:碳单质的性质1.“碳海绵”是已知最轻的固体材料,主要成分是石墨烯和碳纳米管(两者都是碳单质),具有疏松多孔结构。
下列关于“碳海绵”性质的推测一定有错误的是()A.碳海绵易溶解于水B.碳海绵是灰黑色固体C.碳海绵有吸附作用D.碳海绵燃烧会产生二氧化碳2.如下图中的实验,是为了检测石墨电极芯的()A.导热性B.导电性C.吸附性D.可燃性考点二:碳的化合物1.如下图所示实验能够说明二氧化碳具有的性质有()①不能燃烧②不能支持燃烧③还原性④密度比空气大⑤密度比空气小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②⑤2.如图为CO还原CuO“微型”实验装置(夹持仪器等略),已知,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实验中所需CO可现制现用B.此装置可节约用品,污染小,现象明显C.此装置内空间较小,空气易排空,实验危险系数小D.该实验中所涉及反应的基本类型有分解反应和置换反应3.实验小组用如下图所示装置进行实验,打开K,将适量的澄清石灰水加入到充满CO2的锥形瓶中,立即关闭K,振荡,观察现象,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A.澄清石灰水变浑浊B.长颈漏斗中液面上升C.装置内气体压强减小,最终与大气压相等D.该实验说明CO2能与石灰水反应4.为了区分O2和CO2两种气体,下列说法中不可行的是()A.将燃着的木条分别伸入盛满上述两种气体的集气瓶中B.观察两种气体的颜色C.将两种气体分别通入紫色石蕊溶液中D.用软质塑料瓶分别盛满上述两种气体,各倒入相同体积的水,盖紧瓶盖,振荡5.二氧化碳在生活和生产中具有广泛的应用。
下图中能体现二氧化碳用途的是()6.下列关于碳和碳的氧化物知识网络图(图中“→”表示转化关系,“…”表示相互能反应)说法错误的是()A.“C…CO2”的反应是放热反应B.“CO→CO2”的反应类型为置换反应C.“CO2→CaCO3”的反应可用于检验二氧化碳D.“CO2⇌H2CO3”的反应可用酚酞试剂验证7.关于C、CO、CO2三种物质,有下列说法:①三种物质都含有碳元素,都具有还原性②CO、CO2都是没有颜色、没有气味的气体③CO2可用于光合作用,CO可用于人工降雨④CO2能产生温室效应,CO易于血液中的血红蛋白结合引起中毒⑤CO2可用来灭火,CO可用作燃料上述说法中正确的是()A.①②③B.②③④C.②④⑤D.①③⑤8.一氧化碳气体在生产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
(1)下列对一氧化碳的有关描述,错误的是_____(填序号)。
A. 组成:由碳原子和氧原子组成B. 性质:能燃烧C. 用途:可以作为燃料D. 危害:易与血液中的血红蛋白结合引起中毒(2)如图是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铜的装置。
指出实验中能证明发生了化学变化的证据____________(写一条)。
9.如下图所示,向盛有红棕色二氧化氮气体的集气瓶里放几小块木炭,最终观察到红棕色______(填“变深”“不变”或“变浅”),漏斗中液面_______(填“上升”“下降”或“不变”)。
其原因为木炭具有_______作用,使瓶中气体压强______外界大气压。
10.2015年第21届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的核心议题是碳排放及全球气候变暖。
(1)自然界中二氧化碳的消耗主要有以下两个过程:①绿色植物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和水生成葡萄糖(C6H12O6)和氧气;②自然界中的水体吸收二氧化碳生成碳酸。
从物质转化的角度看,上述两个反应的反应物相同,而产物却完全不同,其原因是,光合作用的化学方程式是。
(2)二氧化碳可被压缩成液态,封存在地质结构中.从微观角度解释二氧化碳能够压缩成液态的原因是。
如果CO2被封存在含氢氧化钙的地下咸水层中,则可转化为固态碳酸盐,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3)科学家利用太阳能可将二氧化碳和水转化为“合成气”(H2和CO的混合气体)。
用“合成气”为原料生产甲醇(CH4O)时,按照“绿色化学”原则,应调节“合成气”中H2和CO的分子个数比为。
考点三:二氧化碳的制取1.甲、乙两同学在实验室制取CO2和O2时,无论选择什么药品,他们都能选用的装置是()A.AB.BC.CD.D2.氨气(NH3)是没有颜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密度比空气小,极易溶于水。
下列是实验室收集气体的几种装置。
为防止污染环境。
你认为最合理的是()A.AB.BC.CD.D3.某气体常温下不与空气中的成分反应,密度比空气小,极易溶于水,以下收集该气体的方法正确的是()4.利用图中所示装置,能完成实验室制取气体的是()A.用①③制取氧气B.用②③制取二氧化碳C.用②④制取氧气D.用①⑤制取二氧化碳5.实验室制取CO2有以下步骤:①连接好装置;②向试管中小心放入几小块石灰石;③向试管中小心注入适量稀盐酸;④检查装置的气密性;⑤收集产生的气体;⑥用燃烧的木条检验集气瓶是否收集满CO2,以上操作按由先至后的顺序排列正确的是()A.①②③④⑤⑥B.①④②③⑤⑥C.①③②④⑤⑥D.③①②④⑤⑥6.下列有关实验室制取气体的说法错误的是()A.装置①可作为CO2的发生装置B.装置②干燥O2时,气体由a管进b管出C.装置③可用作O2的收集装置D.装置④是收集CO2的验满方法7.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气体,有如图所示的仪器可供选用。
请你回答下列问题:(1)制取二氧化碳气体所需的药品是________;(2)收集二氧化碳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制取并收集二氧化碳气体所需的仪器是(用仪器的序号回答)________________;(4)检验二氧化碳气体是否集满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5)制取二氧化碳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8.正确进行实验操作,合理改进实验装置,是科学素养的重要方面。
请回答下列问题:(1)如图甲是实验室制取CO2的装置,实验中收集集满一瓶CO2后,应将盖有玻璃片的集气瓶(选填“正放”或“倒放”)在桌面上。
(2)有两位同学对图甲中的气体发生装置进行了简化,简化后的装置如图乙和图丙所示,其中可行的是。
9.下图是某同学设计的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并验证其性质的实验装置图。
请回答下列问题:(1)将A、E装置连接时,应将A装置的导管a与E装置的导管(选填“b”或“c”)相连接。
检验E装置中二氧化碳已收集满的方法是。
(2)将A、B装置连接,观察到的现象是,可验证二氧化碳的性质是。
(3)将A、C装置连接,可验证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钙反应,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4)用E装置收集满一瓶二氧化碳气体,取下双孔橡皮塞,将瓶中的气体沿D装置烧杯左侧内壁缓慢倒入,观察到的现象是,这些现象说明二氧化碳具有的物理性质是,化学性质是。
冲刺2020中考九年级化学考点分类练习——专题八:碳和碳的氧化物参考答案考点一:碳单质的性质1.“碳海绵”是已知最轻的固体材料,主要成分是石墨烯和碳纳米管(两者都是碳单质),具有疏松多孔结构。
下列关于“碳海绵”性质的推测一定有错误的是()A.碳海绵易溶解于水B.碳海绵是灰黑色固体C.碳海绵有吸附作用D.碳海绵燃烧会产生二氧化碳【答案】A【解析】碳海绵的成分是碳,碳不溶于水;碳海绵的成分是碳,碳是灰黑色固体;碳海绵具有疏松多孔的结构,有吸附性;碳海绵是成分是碳,碳燃烧会生成二氧化碳。
2.如下图中的实验,是为了检测石墨电极芯的()A.导热性B.导电性C.吸附性D.可燃性【答案】B【解析】由实验的图示可知,石墨电极芯串联在线路中,该实验是为了检测石墨电极芯的导电性。
考点二:碳的化合物1.如下图所示实验能够说明二氧化碳具有的性质有()①不能燃烧②不能支持燃烧③还原性④密度比空气大⑤密度比空气小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②⑤【答案】C【解析】图示实验现象为下面的蜡烛先熄灭,然后上面的蜡烛才熄灭,这一现象证明了二氧化碳的密度大于空气,不能燃烧也不能支持燃烧,但不能证明二氧化碳是否具有还原性。
2.如图为CO还原CuO“微型”实验装置(夹持仪器等略),已知,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实验中所需CO可现制现用B.此装置可节约用品,污染小,现象明显C.此装置内空间较小,空气易排空,实验危险系数小D.该实验中所涉及反应的基本类型有分解反应和置换反应【答案】D【解析】实验中所需一氧化碳可通过胶头滴管加入酸的方法来制取一氧化碳,可现制现用,A正确;该套装置比较小,节约药品,产生的污染物也较少,现象比较明显,B正确;此装置内空间较小,空气易排空,实验危险系数小,C正确;甲酸在热的浓硫酸的作用下分解为水和一氧化碳,属于分解反应,一氧化碳在加热的条件下与氧化铜反应生成铜和二氧化碳,反应物是两种化合物,不属于置换反应,D不正确。
3.实验小组用如下图所示装置进行实验,打开K,将适量的澄清石灰水加入到充满CO2的锥形瓶中,立即关闭K,振荡,观察现象,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A.澄清石灰水变浑浊B.长颈漏斗中液面上升C.装置内气体压强减小,最终与大气压相等D.该实验说明CO2能与石灰水反应【答案】B【解析】滴入的氢氧化钙溶液与二氧化碳发生反应,澄清石灰水变浑浊,A说法正确;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钙溶液反应,二氧化碳的体积减少,瓶内压强变小,小于外界大气压,长颈漏斗的下端有气泡冒出,B说法错误;滴入的氢氧化钙溶液与二氧化碳发生反应,二氧化碳的体积减少,瓶内压强变小,最终与大气压相等,C说法正确;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说明二氧化碳能与石灰水发生反应,D说法正确。
4.为了区分O2和CO2两种气体,下列说法中不可行的是()A.将燃着的木条分别伸入盛满上述两种气体的集气瓶中B.观察两种气体的颜色C.将两种气体分别通入紫色石蕊溶液中D.用软质塑料瓶分别盛满上述两种气体,各倒入相同体积的水,盖紧瓶盖,振荡【答案】B【解析】将燃着的木条分别伸入盛满上述两种气体的集气瓶中,木条熄灭的是二氧化碳,木条燃烧更旺的是氧气;氧气与二氧化碳都是无色、无味的气体,观察两种气体的颜色,无法区分;将两种气体分别通入紫色石蕊溶液中,二氧化碳能与水反应生成碳酸,使紫色石蕊变红色;二氧化碳能溶于水,氧气不易溶于水,用软质塑料瓶分别盛满上述两种气体,各倒入相同体积的水,盖紧瓶盖,振荡,盛二氧化碳的塑料瓶会变瘪。
5.二氧化碳在生活和生产中具有广泛的应用。
下图中能体现二氧化碳用途的是()【答案】C【解析】固体二氧化碳俗称为“干冰”常用于人工降雨,其他各项都不是二氧化碳的用途,所以选C。
6.下列关于碳和碳的氧化物知识网络图(图中“→”表示转化关系,“…”表示相互能反应)说法错误的是()A.“C…CO2”的反应是放热反应B.“CO→CO2”的反应类型为置换反应C.“CO2→CaCO3”的反应可用于检验二氧化碳D.“CO2⇌H2CO3”的反应可用酚酞试剂验证【答案】C【解析】碳和二氧化碳高温下能发生反应,生成一氧化碳,是吸热反应,A不正确;一氧化碳转化成二氧化碳,与氧气反应是化合反应,B不正确;二氧化碳与澄清石灰水反应生成碳酸钙,可用于检验二氧化碳,C正确;二氧化碳与碳酸钙可以互相转化,碳酸显酸性此反应可用紫色石蕊试液检验,D不正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