禽病的发生和传播

合集下载

禽病学

禽病学

禽病学禽病得病因分类一、传染病1 病毒病:新城疫(ND)、禽流感(AI)、传染性喉气管炎(ILT)、传染性支气管炎(IB)、禽传染性脑脊髓炎(AE)、减蛋综合征-1976(EDS-76)、鸡痘、鸭瘟(DP,DVE)、鸭病毒性肝炎、雏鸭细小病毒病。

2、支原体病(慢性呼吸道病,CRD):鸡败支原体感染(Mycoplasma gallisepticum,MG)、传染性滑膜炎(M、synoviae,MS)、火鸡支原体病(M、meleagridis,MM)。

3、衣原体:鹦鹉热,鸟疫:非鹦鹉禽类引起得人类感染。

4、螺旋体病:疏螺旋体、密螺旋体。

5、细菌病:沙门氏菌病-白痢、伤寒、副伤寒,禽大肠杆菌,霍乱(多杀性巴氏杆菌病),鸭疫巴氏杆菌病,传染性鼻炎,链球菌,葡萄球菌病,结核杆菌病,伪结核,李氏杆菌,绿脓杆菌。

6、真菌:曲霉菌,鸭对黄曲霉特别敏感;念珠菌病,冠癣。

二、寄生虫病:1、原虫病:球虫病,鸡、火鸡、鸭、鹅、鸽;白细胞原虫病:卡氏病,沙氏;毛滴虫病:上消化道粘膜溃疡、坏死;组织滴虫:黑头病,盲肠肝炎。

2、蠕虫病:吸虫病、绦虫病、线虫病。

蜘蛛昆虫:禽羽虱、螨病、软蜱病。

三、家禽肿瘤性疾病1、马立克氏病(MD):幼禽特有。

2、禽白血病(ALV):淋巴细胞性白血病,一般就是老年鸡。

3、网状内皮组织增殖病(RE):反转录病毒引起。

4、其它肿瘤性疾病:食管癌、原发性肝癌、肾癌、小肠癌、卵巢癌、皮肤癌等等。

四、家禽普通病:(一)营养疾病1、营养及代谢障碍:饥饿、缺水。

2、蛋白质与氨基酸缺乏。

3、维生素缺乏。

4、矿物质缺乏:各种微量元素缺乏。

5、其它代谢疾病:痛风、脂肪肝综合症、腹水。

(二)中毒病农药:有机磷;氟中毒,砷,汞。

药物:磺胺、喹乙醇、痢菌净。

呋喃唑酮2~4/万;喹乙醇:促生长剂:禽25~35ppm,猪50ppm;速丹:3 ppm预防鸡环虫,对鸭非常敏感。

食盐:家禽对钠、氯比较敏感。

CO中毒:与血红蛋白结合率比O2大300倍,表现:尸僵不良,血液不凝固。

畜禽传染病的传染过程和流行过程课件

畜禽传染病的传染过程和流行过程课件

二、感染的类型(2)
单纯感染:由一种病原微生物所引起的感染。大 多数感染过程都是由单一种病原微生物引起的。
混合感染:由两种以上的病原微生物同时参与的 感染,称为混合感染。
继发感染:动物感染了一种病原微生物之后,在 机体抵抗力减弱的情况下,又由新侵入的或原来
存在于体内的另一种病原微生物引起的感染。
2. 按动物种类分类:猪、鸡、鸭等动物传染病 *3. 按受侵害的主要器官或组织系统分类:全身
败血性和以侵害消化系统、呼吸系统、神经系 统、生殖系统、免疫系统等为主的传染病…… 常称之败血性传染病、消化道传染病……
三、传染病的分类
4. 按病程长短分类:最急性、急性、亚急性和慢 性传染病 。
5. 按疾病的来源分类:外来病、地方病、自然疫 源性疾病。
畜禽传染病的传染过程和流行过程
第一节 感染的概念及其类型 第二节 传染病的概念及其分类 第三节 传染病病程的发展阶段 第四节 畜禽传染病的流行过程
第一节 感染的概念及其类型
一、感染的概念 二、感染的类型
一、感染的概念
何为感染(infection)? 病原微生物侵入动物机体,并在一定的部 位定居、生长、繁殖,从而引起机体一系 列病理反应的过程称为感染或传染 (infection)。
病,人类库鲁病(Kuru)、BSE、传染性水貂脑病。
第二节、传染病的概念及其分类
一、传染病的概念 二、传染病与非传染病的区别 三、传染病的分类
一、传染病的概念
传染病(infectious disease)?? 凡是由病原微生物引起、具有一定的潜伏 期和临诊表现、并具有传染性的疾病称为 传染病(infectious disease)
病变。(如化脓创)
局部感染

鸡传染性支气管炎的流行病学临床特征和防控措施

鸡传染性支气管炎的流行病学临床特征和防控措施

鸡传染性支气管炎的流行病学临床特征和防控措施鸡传染性支气管炎(IB)是由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IBV)引起的一种传染病,主要发生在家禽中,尤其是肉鸡、蛋鸡等。

该病主要通过气溶胶、粪口途径传播,易在养鸡密集区域迅速扩散,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

本文将对鸡传染性支气管炎的流行病学、临床特征和防控措施进行详细介绍,以帮助鸡养殖场有效预防和控制该疾病。

一、流行病学特征1. 传染源和传播途径:鸡传染性支气管炎的传染源主要是患病鸡只,它们通过鼻分泌物、眼泪、粪便等排泄物和呼吸道分泌物排入环境,成为传染源。

患病鸡只的粪便还可被其它鸡只踏入粪地后再通过消化道传播给其他禽类。

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在适宜环境中能存活10-20天,所以环境也是传染源。

传播途径主要有气溶胶和粪口途径。

2. 主要发病季节和区域:鸡传染性支气管炎的发病季节一般以春季和秋季为主,气温适宜、湿度高的环境更有利于病毒传播。

鸡传染性支气管炎的发病区域主要集中在鸡群密集地区,如养鸡场、蛋鸡养殖场等。

3. 病原学变异: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是一种RNA病毒,具有较强的变异能力。

在临床上可出现不同的病原学型别和亚型别,因此疫苗的选择也需要针对当地的流行情况进行选择。

二、临床特征鸡传染性支气管炎的临床表现因鸡只的年龄、病毒株型等因素而有所不同,一般可表现为以下几种类型的临床症状:1. 急性型:主要表现为鸡只出现喘鸣、呼吸急促、重症者出现气道阻塞、脖项水肿、脸部发绀等。

患病后死亡率较高,严重影响养鸡场的鸡只生产性能。

2. 慢性型:主要表现为鸡只的生长速度明显受影响,鸡只在感染后出现生长停滞、贫血、发育不良等表现,严重影响了鸡只的产蛋量和肉用鸡的出栏体重。

3. 潜伏型:有些鸡只感染了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后,表现为无症状感染,但可通过排泄物传播给其他鸡只。

除了上述主要的临床类型外,鸡传染性支气管炎还可引起泌尿生殖系统病变、消化系统病变等,并可导致产蛋量下降、抗强度降低、鸡肉质量下降等严重后果。

鸡病的发生因素 传播途径及防控措施

鸡病的发生因素 传播途径及防控措施

鸡场的经济效益。 因此, 养鸡场应始终把搞好环境卫生放在重
要 地位。鸡舍的环境包括鸡舍内的温度 、 湿度 、 风速 , 粉尘 、 有 害气体的含 量和病原微生物的含量 等。
直接造成顽 固性腹泻。 鸡患病后长时间不能康复 , 导致机体抵
抗 能力下 降, 诱 发某些病毒性疾病 的连锁发生。
素质疾病 ; 日粮 中维生素 D不足 , 鸡易患佝 偻病 ; 产蛋鸡 日粮
由带菌者传播。 带菌者是指那些感染症状不 明显 , 但仍然 带着某种疾病 的致病 因子 的鸡 , 特别是那些 经过感染并 已康 复后但仍 携带致病 因子的鸡 , 要发现这种鸡是非 常困难的事 。 因此 , 要合理掌握 临床和实验室的诊断措施 。 通过感染雏鸡或成鸡 的异地运输 。 某些疾病 , 如鸡 白痢、 传 染 性支气管炎 、 禽脑脊髓 炎和霉形体病等 , 可通过感染雏鸡 运 输等途径传人没有此病 的鸡场。
扫、 清洗 、 消毒 , 空舍 2  ̄ 4 星期 , 再引进新鸡 。 养 鸡一旦发生传染病 , 往 往会 给鸡场造成难 以挽 回的损 失 。要想防止传染病 的发生 , 主要是做到严格 的隔离饲养 , 防
鸡 的呼吸道上皮黏膜 ,给支原体繁殖入侵 和繁殖创造 了有利 条件, 从而诱发呼吸系统疾病 的发生 。因此 , 正确地提供通风
泄物或寄生虫 卵很容易被鸡啄食 。
通过媒介 昆虫传播 。 媒介 昆虫是指那些本身并不感染 , 但 能将 传染物从一 只鸡或一个 动物传给另 一只鸡 ,如苍蝇 、 蚊 子、 壁 虱和跳蚤 。 在临床上 , 鸡痘通过媒 介昆虫传播扩散较多 。 空气传播 。 能把感染源从一个鸡场传播 到另一个鸡场 , 如 鸡新 城疫病 、 传染性支气管炎和传染性喉气管 炎等疾病 。 接触传播 。 感染鸡 和假定健康鸡 的一同饲养 , 为疾病的蔓

鸡病传播途径与流行规律

鸡病传播途径与流行规律
0 胸 的诊断主要通过观察 剖检病 变和实验室细菌分离鉴定进 诊 断 主要 依靠 观 察 音检 的法 氏囊 肿 大 和 出 血 、 肌 和 腿 肌
行诊断 , 鸡白痢还可通过平板凝集试验来诊断。
3 .鸡 支原体 病
出血以及肾脏肿大等 , 另外结合实验室的 P R诊断。 E
7 .鸡新 城疫
基础母猪存栏 2 0 0头的种猪场的建成运营 ,再次推动 了 产 区。凡本场的工作人员 , 0 包括经批准入场的人员和饲养
该县养猪业 向标准化 、 规模化发展的进程。然而 由于猪群 员进入生产 区之前 , 必须经过消毒池消毒鞋子 , 经更衣室
数量多 、 周转流动量大 、 饲养密度高 , 猪场发生疫病传播的 洗澡 间消毒后 , 更换作业 的衣服和鞋子 , 再经过一道消毒 概率也随着增大。一旦爆发疫病会造成重 大损失 , 也给以 池消毒以后 , 才可以进入到猪舍 。场外的车辆 , 用具 , 没有
后猪场疫病 的防控带来一定 的难度 。笔者结合 3 0多年的 经过严格消毒 , 不准进场。出售的种猪, 肥猪 , 在场外接运 , 基层兽医经验 , 根据规模 猪场现状 , 总结 出一些必要 的防 饲料由本场专车专线运进。猪粪 、 猪尿 , 有密闭的地下管道
控措施3 4挫 拗 摘
2 1 .0 0 11
总第 2 3 2 期
规模化猪场的疫病 控
山西省阳高县王官屯畜牧兽 医中心站 赵万河
近年来 , 阳高县基础母猪存栏 40头以上的规模猪场 0
增加 了不少 ,尤其是 2 1 年 由北京顺鑫农业投资 的两个 00 2 严格消毒制度 . 猪场谢 绝参观 , 外来人员及非生产人员 , 不得进入生
或专用车辆运 出。 饲养人员要坚守岗位 , 不得 串舍 。 用具和 所有 的设备 , 都必须 固定在本猪舍 内使用 , 要经常搞好猪

冬春季鸡病流行特征及防控措施

冬春季鸡病流行特征及防控措施

冬春季鸡病流行特征及防控措施冬春季是鸡病流行的高发季节,主要原因是气温的下降导致鸡类的免疫力下降,同时季节交替时期病原微生物数量多,易感染鸡类。

下面将针对冬春季鸡病的流行特征和防控措施进行详细介绍。

1.免疫力下降:冬春季是气温下降的季节,鸡类的免疫力会随之下降。

免疫力下降会使得鸡类更容易感染各类病原微生物,导致疾病的流行。

2.疫病多发:冬春季节,病原微生物的繁殖速度较快,鸡类容易感染众多疾病。

常见的鸡病包括禽流感、传染性法氏囊病、鸡传染性支气管炎、新城疫等。

3.环境条件恶化:冬春季节气候寒冷,湿度大。

这些恶劣的环境条件有利于各类病原微生物的生长和传播,使得鸡病易于暴发。

针对冬春季鸡病的流行特征,需要采取一系列的防控措施:1.加强饲养管理:合理饲养管理是预防鸡病的重要措施。

要确保鸡舍通风、保暖和干燥,饲料和饮水要保持清洁、新鲜。

同时要加强饲料的营养搭配,保证鸡类的免疫力和抵抗力。

2.加强环境消毒:要定期对鸡舍及其周围环境进行消毒,尤其是在冬季气候干燥时,病原微生物更容易存活和传播。

可以使用适量的消毒剂对地面、墙壁、维修工具等进行喷洒和浸泡消毒,有效杀灭病原微生物。

3.加强病原监测:对鸡舍内的鸡类进行定期检查和监测,发现疑似症状及时隔离,并送样检验确认。

对发现的病害情况及时上报,加大疫情的监测和防控力度。

4.合理使用疫苗:根据鸡类疫情和疫苗的施行情况,合理制定疫苗接种计划。

疫苗可提高鸡类的免疫力,降低感染疾病的风险。

5.保持鸡舍清洁和卫生:定期清理鸡舍内的鸡粪和泥土,及时清理死鸡和蛋壳等。

清洁鸡舍可以减少病原微生物的滋生和繁殖。

6.加强开展健康教育:通过健康教育提高饲养员和养殖户的养鸡意识和科学知识,使其了解鸡类的常见疾病、预防措施和应急处理等,增强防控鸡病的能力。

总之,冬春季是鸡病流行的高发季节,需要加强饲养管理、环境消毒、病原监测、合理使用疫苗、保持清洁卫生和开展健康教育等措施,以降低鸡类感染疾病的风险,保障鸡类养殖产业的健康发展。

禽病诊断图谱

禽病诊断图谱

鸡传染性鼻炎
图 14.1 传染性鼻炎 头的断面、颜面、肉垂皮下 和鼻腔粘膜水肿
绿脓杆菌
图 15.1 绿脓杆菌 眼角膜及眼前房 液混浊
图 15.2 绿脓杆菌 头、颈部皮下呈黄色水肿液
支原体
图 16.2 支原体 肉垂和面部肿胀, 皮下水肿。
图 16.1 支原体病 眼睑,特别是眼前和下方,眶下窦炎
新城疫与禽流感鉴别诊断
• • • • • • • 潜伏期短,病程短 呼吸症状及无神经症状 禽流感有皮下水肿、浸润、渗出 粘膜、浆膜、脂肪组织出血严重 脚鳞片有出血点 胰腺坏死、变硬、 边缘有出血点 肠粘膜基本无病变
防制对策1
① 严格杜绝禽流感高致病性毒株传入。
② 防止疫病扩散。 ③ 没有发生的地区应特别加强消毒(消毒王、
鸡病诊断彩色图谱
鲍德兵
新城疫
(1) 流行病学
• 家禽中鸡最敏感,鸭鹅虽可感染,但抵 抗力较强,发病率很低; • 一年四季均可发生,但春秋两季较多; • 病鸡是本病的主要传染源,可通过呼吸 道、消化道、创伤感染; • 潜伏期为2—15天,康复鸡排毒可达4—5 月; • 病毒抵抗力不强,易被消毒药所杀灭。
2、毒株间毒力的差异: 病毒分高、低、无致病性,高致病性播 快,可引起高死亡率。 3、传播途径: 主要以空气传播,排毒污染空气,通过 呼吸道而感染。 4、感染的禽类: 禽流感病毒可感染多种禽类,有鸟、家 禽、野禽、水禽和野生水禽、迁徙鸟等。
5、水禽传播本病的作用: 经研究证明: • 水禽(鸭、鹅)被认为是禽流感病毒的 重要宿主。 • 也就是可带毒应排毒于体外,污染环境。 • 鸭、鹅外观是健康的,无任何症状。 例如:1997年香港发生的禽流感,分离 的血清型为H5N1,扑杀近200万羽家禽, 而1999年从鹅粪便中分离的血清型也是 H5N1。

禽病的发生与传播

禽病的发生与传播

禽病的发生与传播禽病是家禽机体与其周围环境各种致病因素之间相互作用发生的损伤与抗损伤的复杂斗争过程。

病原微生物侵入家禽体内,并在一定的部位定居、生长、繁殖,与有机体各种防卫机能相互作用,从而引起机体一系列的病理反应,这个过程称为感染。

如果病原微生物具有相当的毒力和数量,而机体的抵抗力相对地比较弱小,不能抵抗病原的感染时,家禽会在临床症状上出现一定症状和病理变化。

传染病的发生与传播,必须具备三个相互连接的基本环节:传染源、传播途径和易感禽群。

其中缺少任何一个环节,传染病都不可能流行和传播,只有同时存在并相互联系时,才会造成传染病的蔓延。

因此了解和掌握传染病流行过程的基本条件及其影响因素,有助于我们制定正确的防疫措施,控制疾病的发生和传播。

一、传染源亦称传染来源,是指某种传染病的病原体在其中寄居、生长、繁殖,并能排出体外的动物机体。

具体地说传染源就是受到感染的病禽,包括传染病病禽和带菌(毒)家禽、死禽、野鸟、鼠类和其它动物。

家禽在急性爆发疾病的过程中或在病情转剧期可排出大量病原体,故此时传染源的危害作用最大。

二、传播途径病原体由传染源排出后,经一定的方式再侵入其它易感动物所经的途径为传播途径。

了解传染病传播途径的目的在于切断病原体的继续传播,防止易感动物受到感染。

从传播方式上,它可分为直接接触和间接接触两种。

1.直接接触是在没有任何外界因素的参与下,病原体通过被感染的病(死)禽(传染源)与易感动物直接接触而引起的传播。

2.间接接触是在外界环境因素的参与下,病原体通过传播媒介使易感动物发生传染的方式,主要通过以下几种途径传播:(1)经空气(飞沫、飞沫核或尘埃)为媒介传播所有的呼吸道传染病主要通过飞沫而传播,如家禽的传染性支气管炎、传染性喉气管炎等。

(2)经污染的饲料和水传播以消化道为主要侵入门户的传染病,如鸡新城疫、沙门氏菌病等,其传播媒介主要是污染的饲料和饮水。

传染源的分泌物、排出物和病禽尸体及其流出物污染了饲料、饲槽、水池、水井、水桶,或由于某些污染的管理用具、车船、畜舍等辗转污染了饲料、饮水而传给易感动物。

禽病学讲义-第二章 家禽的病毒性传染病(1-禽流感)

禽病学讲义-第二章 家禽的病毒性传染病(1-禽流感)

禽病学(Avian Medicine)讲义第二章家禽的病毒性传染病第一节禽流感(Avian Influenza, AI)一、概述:由A型禽流感病毒引起的一种发生于各种家禽和野禽的病毒性传染病。

又称真性鸡瘟(“fowl plague”)或欧洲鸡瘟。

(注:流感病毒分A、B、C三型)疾病特点:表现形式复杂(隐性、温和表现、烈性表现);病原变异快(A型禽流感病毒为RNA病毒,复制是易出错;且不同病毒间可以交换核酸片段);对养禽业危害严重,并有重要的公共卫生意义。

二、病原学1.属于正粘病毒科,流感病毒属,A型禽流感病毒;2.A型禽流感病毒(RNA病毒,有囊膜)表面蛋白HA(棒状血凝素)和NA (神经氨酸酶)抗原性的不同而被分为16个不同的HA亚型和9个不同的NA亚型,其中HPAI(高致病性禽流感)主要由H5和H7的AIV 引起。

(注:禽流感病毒的核酸:基因组是8个节段的单股负链RNA,至少编码10种以上的蛋白多肽。

)3.流感病毒的命名:型别/宿主/分离地点/毒株序号/分离年代/HA和NA亚型例如:A/duck/Ireland/113/83(H5N8)特例:如果宿主是人则不用写宿主,A/Hong Kong/1/68(H3N2)4.流感病毒的毒力:高致病性禽流感病毒(Highly Pathogenic Avian Influenza virus,HPAIV)的判定标准:尿囊液种毒,接种4-6周龄8只易感鸡,每只静脉注射0.2ml,若6-8只死亡可判为HPAIV);1-5只死亡,血凝素为H5、H7者需进一步验证;1-5只致死,在无胰酶处理条件下可在细胞上生长,则需测定HA相关多肽的氨基酸序列才能确定。

(HPAIV的氨基酸序列的裂解部位有较多碱性氨基酸)注:世界动物卫生组织(OIE)规定:由H5亚型和H7亚型的A型流感病毒,或静脉注射接种致病指数(IVPI)大于1.2(或者死亡率高于75%)的其他亚型的A型流感病毒所引起的家禽传染病,均属通报性禽流感(notifiable avian influenza,NAI),包括HPNAI和LPNAI。

关于禽病的产生与防治

关于禽病的产生与防治

禽病发生和流行过程
一、要有传染源。

传染源就是指患病的禽和带菌(病毒等)禽。

二、要有传播途径。

传播途径可分为直接接触和间接接触两种。

多数传染病都是经间接接触,即病禽或带菌(病毒)禽污染饲料、草、饮水、空气、土壤等使健康禽吃入或吸入而感染,也可通过饲养员、兽医、参观者、车辆、鼠类、猫狗、野生动物,特别是野生的水禽等传播病源而污染饲料、草、饮水、土壤,致使禽类受到传染。

三、要有易感禽类。

易感性是指禽类对某种传染病病原的感受性,也就是抵抗力的大小,它可通过免疫注射获得。

禽病的防治
禽病的发生就是传染源通过一定的传播途径,在易感禽群中发生的。

因此禽病的防治就是要控制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保护易感禽群。

具体措施有
一、平时预防。

加强饲养管理,增强机体抵抗力;增加禽舍的通风透气;搞好环境、人员、用具的清洁消毒;防止引进病禽;定期预防接种;排泄物和污水无害化处理等。

二、发生疫病时的扑灭措施。

及时发现、尽快确诊;隔离病禽;停止向病群引进或出售活禽;病死禽无害化处理;紧急接种、合理治疗、淘汰病禽。

禽病与环境、人的关系
从禽病的发生过程不难看出,禽病的发生与环境的关系很大,禽病的发生往往是由于环境的污染而引起,反过来病禽的排泄物又能污染环境。

有些动物疾病是人畜共患病,如禽流感,禽病也就是通过污染的环境传染给人的。

因此要防止动物疾病传染给人类,就要搞好环境治理,利用畜禽粪便发酵和生产沼气就是治理畜牧业环境污染的好方法。

禽病总结范文

禽病总结范文

禽病总结引言禽病是指家禽中出现的各种疾病,给禽类养殖业带来重大的经济损失。

禽病不仅会造成禽类的生产能力下降,还可能导致大量禽类的死亡,给养殖户带来巨大的损失。

因此,及时了解和控制禽病对于禽类养殖业的发展至关重要。

本文将对常见的禽病进行总结,包括病因、症状、防治方法等内容。

1. Newcastle病1.1 病因Newcastle病是由新城疫病毒引起的一种禽类传染病。

这种病毒可以通过直接接触或飞沫传播,在鸟类间广泛传播。

1.2 症状•高热•呼吸困难•精神不振•眼部炎症•腹泻1.3 防治方法•定期进行疫苗接种•加强禽舍卫生•隔离病禽2. 鸡传染性支气管炎2.1 病因鸡传染性支气管炎由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引起,可通过直接接触、空气传播或污染的物体传播给鸡只。

2.2 症状•呼吸困难•头部肿胀•眼睛炎症•精神不振•腹泻2.3 防治方法•定期进行疫苗接种•提高环境卫生•隔离感染鸡只3. 禽流感3.1 病因禽流感是由禽流感病毒引起的一种高度传染性疾病,可以通过直接接触,粪便污染或呼吸道飞沫传播。

3.2 症状•呼吸困难•打喷嚏、咳嗽•眼睛发红•羽毛暴露、下降•食欲减退3.3 防治方法•定期进行疫苗接种•提高环境卫生•隔离感染鸡只•不与其他禽类接触4. 毛球病4.1 病因毛球病是由饲料中的大量毛发引起的一种肠道疾病。

4.2 症状•食欲减退•消化不良•沉重的腹部•病鸟拒食或呕吐4.3 防治方法•合理饲养,避免饲料中含有过多的毛发•添加饲料添加剂,促进消化•定期清洁禽舍,减少饲料中的污染源结论禽病是禽类养殖业面临的重要问题,对于保障禽类养殖业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了解禽病的病因、症状及防治方法,可以帮助养殖户及时发现并防治禽病,减少经济损失。

养殖户应加强禽舍卫生、定期进行疫苗接种,并随时注意禽类的健康状况,及时采取防治措施,保障禽类养殖业的稳健发展。

家禽常见疫病预防措施

家禽常见疫病预防措施

家禽常见疫病预防措施
家禽疫病是指在家禽中传播的各种传染性疾病,会给养殖户带来经
济损失,也会影响家禽的生长发育。

因此,家禽疫病的预防尤为重要。

下面将介绍一些常见的家禽疫病及预防措施。

一、新城疫
新城疫是由新城疫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对鸽子和鸡类家
禽危害严重。

预防新城疫的措施包括:定期消毒笼舍和饮水器,定期
擦洗家禽,避免家禽之间的相互接触,定期为家禽接种疫苗等。

二、传染性支气管炎
传染性支气管炎是一种由禽支原体引起的传染性疾病,常见于鸡和鸭。

预防传染性支气管炎的措施包括:保持鸡舍通风良好,保持饲料
的清洁卫生,及时更换饮水器内的水等。

三、禽流感
禽流感是一种由禽流感病毒引起的传染性疾病,对家禽的健康造成
威胁。

预防禽流感的措施包括:控制家禽的密度,定期检查家禽的健
康状况,定期清洁家禽的生活环境等。

四、鸡传染性贫血
鸡传染性贫血是由鸡传染性贫血病毒引起的急性传染病,对鸡的生
长发育造成一定的影响。

预防鸡传染性贫血的措施包括:保持鸡舍的
整洁,定期检查家禽的健康,避免家禽的携带者与健康家禽接触等。

综上所述,家禽疫病的预防工作至关重要,家禽养殖户应根据家禽所患疫病的特点,采取相应的预防措施,保障家禽的健康,并确保养殖效益。

只有这样,才能有效预防和控制家禽疫病的发生,为养殖业的健康发展提供保障。

禽病的发生与流行规律

禽病的发生与流行规律
《养禽与禽病防治》课程组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二、家禽流行病发生的特征 1.群发性 2. 混合感染和继发感染多混合感染 3.典型疾病非典型化 4. 传染病危害严重,新的疫病不断增多
《养禽与禽病防治》课程组
二、家禽流行病发生的特征
5.症状类同性 (1)流行病由特异性病原生物引起 (2)有传染性和流行性。 (3)被感染的机体发生特异性反应。 (4)耐过家禽能获得特异性免疫。 (5)流行病具有一定的潜伏期、临床表现和病理变化
《养禽与禽病防治》课程组
三、传染病病程的发展阶段
传染病的病程发展过程在大多数情况下具有严格的规律性,大致可以分为潜伏期、 前驱期、明显(发病)期和转归(恢复)期四个阶段。
《养禽与禽病防治》课程组
四、家禽传染病流行过程的基本环节
传染病流行过程的三个基本环节即传染源、传播途径和易感禽群 [一)传染源 1.患病家禽 2.病原携带者 根据家禽携带的病原体的不同,可分为带菌者、带毒者、带虫者等
《养禽与禽病防治》课程组
四、家禽传染病流行过程的基本环节
(二)传播途径 病原体由传染源排出后,经过一定的方式再侵入其他易感家禽所经
的途径称为传播途径。 传播途径:水平传播、垂直传播
《养禽与禽病防治》课程组
四、家禽传染病流行过程的基本环节
1.水平传播 家禽疫病在家禽群体之间或个体之间以水平形式横向平行传播。 (1)直接接触传播 (2)间接接触传播。
《养禽与禽病防治》课程组
四、家禽传染病流行过程的基本环节
2.垂直传播 家禽疫病从母体到其后代两代之间的传播,从广义上讲属于间接接触传播。
如经胎盘传播、经卵传播、经产道传播。
《养禽与禽病防治》课程组
四、家禽传染病流行过程的基本环节 (三)易感染家禽

鸡传染病的流行过程

鸡传染病的流行过程

鸡传染病的流行过程凡是由病原微生物引起,具有一定的潜伏期和临床表现,并具有传染性的疾病称为传染病。

传染病的发生均包括传播、感染、发病等几个过程。

1.传染病的传播传染病想要在动物群体中蔓延,传染源、传播途径、易感动物三者缺一不可。

因此,掌握这三者及其影响因素,有利于控制传染病的发生或流行。

(1)传染源传染源也称为传染来源,是指有某种病原体在其体内寄居、生长、繁殖,并能排出体外的活的动物机体。

具体说传染源就是受感染的动物,包括带毒带菌动物。

(2)传播途径病原体由传染源排出后,经过一定途径再侵入其他易感动物所经历的路径称为传播途径,主要分垂直传播和水平传播2种。

1)垂直传播。

垂直传播是指病原体经胎盘、卵、产道等从亲代动物到其子代动物之间的纵向传播形式。

例如,禽白血病、禽腺病毒感染、鸡传染性贫血病、鸡传染性脑脊髓炎、沙门菌病、大肠杆菌病等的传播均为垂直传播。

2)水平传播。

水平传播是指传染病在同世代动物群体之间或个体之间经直接接触或间接接触形成的横向传播形成。

几乎所有传染病都可水平传播。

水平传播形式具体包括:直接接触传播,如舔咬、交配等;经空气传播,主要以飞沫、飞沫核、尘埃为载体,大多数呼吸道疾病经此途径传播;经污染的饲料、水传播,消化道疾病多以此方式传播;土壤传播;生物媒介传播,起媒介作用的主要为节肢动物、野生动物、人类等。

(3)易感动物易感性是抵抗力的反面,指动物对某些传染病病原体感受性的大小。

动物对某种病原体缺乏免疫力而容易感染的特性称为易感性,有易感性的动物称为易感动物。

2.传染病的分类与发展(1)传染病的分类按病原体来源分为外源性和内源性感染;按感染病原体的种类及感染顺序分为单纯感染、混合感染、原发感染和继发感染;按感染后是否出现临床症状分为显性感染和隐性感染;按感染部位分为局部感染和全身感染;按感染过程中是否出现特征性临床症状分为典型感染和非典型感染;按感染的严重程度分为良性感染和恶性感染;按病程长短分为最急性感染、急性感染、亚急性感染和慢性感染;按病毒特殊感染形式分为病毒的持续性感染和慢病毒感染。

传染源和易感动物课件(共26张PPT)《禽病防治》

传染源和易感动物课件(共26张PPT)《禽病防治》

患病动物
能排出病原体且具有症状,在 急性过程或病程转剧阶段可排 出大量毒力强大的病原体
潜伏期 恢复期
是否具有传染源的作用随 病原种类不同而异
患病动物
✼ 患病动物能排出病原体的整个时 期称为传染期。
✼ 各种传染病的隔离期就是根据传 染期的长短来制订的。
✼ 对患病动物原则上应隔离至传染 期终了为止。
携带病原者 外表无症状但携带并排出病原体
痊愈的恢复期仍能排出病原体
携带病原者 ✼ 健康病原携带者
从未患过某种传染病但却能排出该种病原体的动物。
• 一般认为这是隐性感染的结果,通常只能靠实验室方 法检出。
• 为数众多,有时可成为重要的传染源。
病原携带者存在着间歇排出病原体的现象 反复多次的检查均为阴性
动物的易感性
易感性是指动物对于某种传染病病 原体感受性的大小。
的动物。 包括:带菌者、带毒者、带虫者
等。
携带病原者
✼ 排出病原体的数量一般不及患病动物 ✼ 缺乏症状不易被发现,有时可成为十分重要的
传染源 ✼ 如果检疫不严,还可以随动物的运输散播到其
他地区,造成新的暴发或流行
携带病原者 ✼ 潜伏期病原携带者 ✼ 恢复期病原携带者 ✼ 健康病原携带者
携带病原者 ✼ 潜伏期病原携带者
1 放假 传染源不存在 2 远一点 传播途径不存在 3 学生不上课 易感动物不存在
传染源和易感动物
传染源
某种传染病的病原微生物在其中寄 居、生长、繁殖,并能排出体外的动物机 体。即受感染的动物。
传染病患病动物 带菌(毒)动物
患病动物 携带病原
重要的传染源 患病动物 携带病原
前驱期 症状明显期
禽场传染病的流行和预防

禽病的主要传播途径

禽病的主要传播途径

鸡传染性喉气管炎等。 羽毛传播鸡马立克氏病的病毒存在于病鸡 的羽毛中,加工厂如果对这种羽毛处理不当,则 可以成为该病传播的重要因素。
夕年想要的是亲自的和他认识,所以她只是继续着她的方案。她们的教
1cv0f3c9a EBET Nhomakorabea夕年想要的是亲自的和他认识,所以她只是继续着她的方案。她们的教
炎、沙门氏菌病等。 空气传染有些病原体存在于家禽的呼吸道 中,通过喷嚏或咳嗽排放到空气里,被健康禽吸 入而发生感染。有些病原体随分泌物、排泄物排 出,干燥后可形成微小粒子或附着在尘埃上,经
空气传播到较远的地方。 饮水传染家禽饮用了病原微生物、毒物污染 的水,或用于防治疾病时,用药拌水浓度过大, 常会引起家禽多种传染病、中毒病的发生。
夕年想要的是亲自的和他认识,所以她只是继续着她的方案。她们的教
饲料将受病菌或发霉变质的饲料喂给家禽 后,就会使家禽发病。 垫料和粪便传播病禽的粪便中含有大量的 病原体,而病禽使用的垫料常被含有各种各样病 原体的粪便、分泌物和排泄物污染。如鸡马立克
氏病病毒、鸡传染性法氏囊病毒、沙门氏杆菌、 大肠杆菌和多种寄生虫卵等。如果不及时清除粪 便和这些垫料,不但本群鸡的健康难以保证,而
且还会殃及相邻的鸡群。 媒介传播病原体的传播媒介,可以把病原体
夕年想要的是亲自的和他认识,所以她只是继续着她的方案。她们的教
由一个鸡场或鸡舍传播到另一个鸡场或鸡舍。传 播媒介主要有人、蚊、蝇、鼠类、鸟类及猫狗等。 混群传播成年鸡中,有的经过自然感染或人 工接种而对某些传染病获得了一定免疫力,不表 现明显病状,但它们仍然是带菌、带病毒或带虫
种蛋有的传染病病原体存在于种禽的卵巢 或输卵管内,在禽蛋的形成过程中进入禽蛋内。
禽蛋经泄殖腔排出时,病原体附着在蛋壳上。现

禽病的发生与传播

禽病的发生与传播

1、患病家禽:病禽是重要的传染源。不同病 期的病禽,其作为传染源的意义也不相同。前 驱期和症状明显期的病禽因能排出病原体且具 有症状,尤其是在急性过程或者病程转剧阶段 可排出大量毒力强大的病原体,因此作为传染 源的作用也最大。病禽能排出病原体整个时期 称为传染期。不同传染病传染期长期不同。各 种传染病的隔离期就是根据传染期的长短来制 订的。为了控制传染源,对病禽原则上应隔离 至传染期终了为止。
(2)单纯感染、混合感染和继发感染 由一种病原微生物所引起的感染,• 为单纯感 称 染,或单一感染,大多数感染过程都是由单一 种病原微生物引起的。 由两种以上的病原微生物同时参与的感染,称 为混合(并发)感染。动物感染了一种病原微 生物之后,在机体抵抗力减弱的情况下,又由 新侵入的或原来存在于体内的另一种病原微生 物引起的感染,称为继发性感染。 鸡新城疫病毒是引起鸡新城疫的主要病原体, 但慢性新鸡新城疫常出现由大肠杆菌引起的继 发感染。混合感染和继发感染的疾病都表现严 重而复杂,使诊断和防治增加了困难。
三、禽病的传播
传染病的流行过程需要有三个基本环节: (一)传染源:传染源(亦称传染来源) 是指某种传染病的病原体在其中寄居、生 长、繁殖,并能排出体外的动物机体。具 体来说传染源就是受感染的动物,包括传 染病病禽和带菌(毒)动物。动物受感染 后,可以表现为患病和携带病原两种状态, 因此传染源一般可分为两种类型。
(3)显性感染和隐性感染,顿挫型和消散型感染: 表现出该病所特有的明显的临诊症状的感染过程称为 显性感染。 在感染后不呈现任何临诊症状而呈稳蔽经过的称为隐 性感染。隐性感染的病禽或称为亚临诊型。隐性感染 的病禽在机体抵抗力降低时也能转化为显性感染。 开始症状较轻,特征症状未见出现即行恢复者称为消 散型(或一过型)感染。 开始时症状表现较重,与急性病例相似,但特征性症 状尚未出现即迅速消退恢复健康者,称为顿挫型感染。 这是一种病程缩短而没有表现该病主要症状的轻病例, 常见于疾病的流行后期。还有一种临诊表现比较轻缓 的类型,一般称为温和型。

家禽的传染病

家禽的传染病

第七单元禽的传染病第一节新城疫新城疫(英文简称ND)也称亚洲鸡瘟,是由新城疫病毒引起的鸡和火鸡的高度接触性传染病,常呈败血症经过。

主要特征是呼吸困难、下痢、神经机能紊乱以及浆膜和黏膜显著出血。

OIE将本病列为必须报告的疫病。

【流行病学】鸡、野鸡、火鸡、珍珠鸡对本病都有易感性,其中以鸡最易感。

近年来,我国一些地区出现对鹅有致病力的新城疫病毒(NDV);鹌鹑和鸽也有自然感染而暴发新城疫,并可造成大批死亡。

人大量接触NDV可表现为结膜炎或类似流感症状。

本病一年四季均可发生,但以春秋季发病较多。

发病率和死亡率可高达90% 以上。

【症状及病理变化】自然感染潜伏期一般为3〜5d。

(1)最急性型突然发病,无特征临诊症状而迅速死亡。

(2)急性型病初体温升高达43〜44℃,垂头缩颈,昏睡。

产蛋鸡产蛋量急剧下降,软壳蛋增多,甚至产蛋停止。

典型症状:病鸡呼吸困难,表现为伸头,张口呼吸,并发出“咯咯”的喘鸣声或尖叫声。

嗉囊积液,倒提时常有大量酸臭液体从口内流出。

粪便稀薄,呈黄绿色或黄白色,有时混有少量血液。

部分病鸡出现明显的神经症状,如翅、腿麻痹等。

最后体温下降,不久在昏迷中死亡。

(3)亚急性或慢性初期临诊症状与急性相似,后出现神经症状,头颈向后或向一侧扭转,常伏地旋转,反复发作,经10〜20d死亡。

有的鸡状似健康,但若受到惊扰或抢食时,突然后仰倒地,全身抽搐伏地旋转,数分钟后又恢复正常。

鹅感染NDV后食欲减退并有下痢,排出带血色或绿色粪便。

有些后期出现神经症状,发病率和病死率分别为20%和10%。

鸽感染鸽I型副黏病毒(PPMV—1)时,其临诊症状主要是腹泻和神经症状;幼龄鹌鹑表现神经症状,病死率较高,成年鹌鹑多为隐性感染。

火鸡和珍珠鸡感染DNV后,一般与鸡相似,但成年火鸡症状不明显或无症状。

鸵鸟的发病率和病死率略低于鸡。

本病的主要病变:腺胃乳头或乳头间有出血点,或有溃疡和坏死,此为特征性病理变化。

腺胃和肌胃交界处出血明显,肌胃角质层下也常见有出血点。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二)传染病的基本特征
1、病原微生物感染 病原微生物侵入动物机体,并在一定 的部位定居、生长繁殖,从而引起机 体一系列的病理反应,这个过程称为 感染。
2、传染病的概念及特性 凡是由病原微生物引起,具有一定的潜伏期和临诊 表现,并具有传染性的疾病称为传染病。传染病的 表现虽然多种多样,但亦具有一些共同特性,根据 这些特性可与其他非传染病相区别。这些特性是: (1)传染病是由病原微生物与机体相互作用所引起 的:每一种传染病都有其特异的致病性微生物存在, 如新城疫是由新城疫病毒引起的,没有新城疫病毒 就不会发生新城疫。 (2) 传染病具有传染性和流行性:从传染病病禽 体内排出的病原微生物,• 侵入另一有易感性的健禽 体内,能引起同样症状的疾病。象这样使疾病从病 禽传染给健禽的现象,就是传染病与非传染病相区 别的一个重要特征。当条件适宜时,在一定时间内, 某一地区易感动物群中可能有许多动物被感染,致 使传染病蔓延散播,形成流行。
第十一章 禽病的发生与控制
第一节 禽病的发生与传播
一.禽病发生的原因 (一)禽病发生的主要因素 1、生物性因素:凡是由病原微生物引起,具 有一定的潜伏期和特征性的临床表现,并具 有传染性的疾病,称为传染病。依病原的不 同一般包括病毒性传染病、细菌性传染病、 霉形体病、真菌病等。 2、非生物性因素:由非生物因素引起且没有 传染性的疾病称为普通病。主要有营养代谢 病、中毒病、消化系统病、泌尿生殖系统病 以及与管理因素有关的其他疾病等。
(2)单纯感染、混合感染和继发感染 由一种病原微生物所引起的感染,• 称为单纯 感染,或单一感染,大多数感染过程都是由单 一种病原微生物引起的。 由两种以上的病原微生物同时参与的感染,称 为混合(并发)感染。动物感染了一种病原微 生物之后,在机体抵抗力减弱的情况下,又由 新侵入的或原来存在于体内的另一种病原微生 物引起的感染,称为继发性感染。 鸡新城疫病毒是引起鸡新城疫的主要病原体, 但慢性新鸡新城疫常出现由大肠杆菌引起的继 发感染。混合感染和继发感染的疾病都表现严 重而复杂,使诊断和防治增加了困难。
(5)典型感染和非典型感染: 两者均属显性感染。在感染过程中表现 出该病的特征性(有代表性)临诊症状 者,称为典型感染。而非典型感染则表 现或轻或重,与典型症状不同。如典型 新城疫具有腺胃乳头出血等特征病理变 化,而非典型新城轻者仅有肠道出血或 扁桃体出血,严重者可有部分鸡表现腺 胃乳头出血等病理变化。
(2)前驱期:是疾病的征兆阶段,其 特点是临诊症状开始表现出来,但该病 的特征性症状仍不明显。从多数传染病 来说,这个时期仅可察觉出一般的症状, 如体温升高、食欲减退、精神异常等等。 各种传染病和各个病例的前驱期长短不 一,通常只有数小时至一两天。
(3)明显(发病)期:前驱期之后, 病的特征性症状逐步明显地表现出来, 是疾病发展到高峰的阶段。这个阶段因 为很多有代表性的特征性症状相继出现, 在诊断上比较容易识别。

3、病原微生物的致病作用 (1)在组织中或体表繁殖的能力: (2)产生毒素的能力: (3)侵入门户与定位: 4、宿主对感染的应答 (1)炎症和微生物的清除: (2)对感染的免疫应答: ①体液免疫: ②细胞免疫: ③局部免疫:
5、感染的类型 (1)外源性和内源性感染:病原微生物从动 物体外侵入机体引起的感染过程,称为外源性 感染,大多数传染病属于这一类。如果病原体 是寄生在动物机体内的条件性病原微生物,在 机体正常的情况下,它并不表现其病原性。但 当受到不良因素的影响,致使动物机体的抵抗 力减弱时,可引起病原微生物的活化,增强毒 力,大量繁殖,最后引起机体发病,这就是内 源性感染。
(6)良性感染和恶性感染:一般常以 病禽的死亡率作为判定传染病严重性的 主要指标。如果该病并不引起病禽的大 批死亡,可称为良性感染。相反,如能 引起大批死亡的,则可称为恶性感染。 机体抵抗力减弱和病原体毒力增强等都 是传染病发生恶性病程的原因。
(7)最急性、急性、亚急性和慢性感染: 最急性感染病程短促,常在数小时或一天内 突然死亡,症状和病变不显著,发生巴氏杆 菌病时,有时可以遇到这种病型,常见于疾 病的流行初期。急性感染病程较短,自几天 至二、三周不等,并伴有明显的典型症状, 如传染性喉气管炎等,主要表现为这种病例。 亚急性感染的临诊表现不如急性那么显著, 病程稍长,和急性相比是一种比较缓和的类 型。慢性感染的病程发展缓慢,常在一个月 以上,临诊症状常不明显或甚至不表现出来, 如结核病等。
7、特殊临床表现 (1)发热及热型:发热为传染病之共同表 现,然而,不同传染病其热度与热型又不尽 相同。按热度高低可呈低热,中度热,高热 和超高热。按热型分为稽留热、弛张热、间 歇热、波状热、回归热、双峰热、消耗热。 (2)皮疹:为传染病特征之一。不同传染 病有不同的疹形,包括斑疹、丘疹、斑丘疹、 红斑疹、玫瑰疹、瘀点、疱疹、脓疱疹、荨 麻疹等。皮疹出现的日期、部位、出疹顺序、 皮疹的数目等,各种传染病不完全相同。
6、传染病的发展阶段 (1)潜伏期:由病原体侵入机体并进行繁殖 时起,直到疾病的临诊症状开始出现为止,这 段时间称为潜伏期。不同的传染病其潜伏期的 长短常常是不相同的,就是同一种传染病的潜 伏期长短也有很大的变动范围。这是由于不同 的动物种属、品种或个体的易感性是不一致的, 病原体的种类、数量、毒力和侵入途径、部位 等情况也有所不同而出现的差异,但相对来说 还是有一定的规律性。
2.疾病种类繁多复杂。 3.典型疾病非典型化。 4.混合感染危害加剧。 5.条件性病原变为非条件性病原。在主 要病毒性疾病得到基本控制的情况下, 细菌性疾病越来越严重。如大肠杆菌病、 鸡白痢沙门氏菌病、鸡慢性呼吸道病、 鸡传染性鼻炎等。据初步统计,鸡细菌 性疾病大约占30%~40%,且在不断上 升。
(3)中毒症状:病原体及其毒素进入血循环乃至扩 散全身,可出现四种形式的中毒症状。 ①毒血症:是指病原体在局部繁殖,所产生的内毒 素与外毒素进入血循环,使全身出现中毒症状者。 ②菌血症:是指病原菌在感染部位生长繁殖,不断 入血只作短暂停留,并不出现明显临床症状者。病 毒侵入血循环者称病毒血症,其它病原体亦然。 ③败血症:病原菌在局部生长繁殖,不断侵入血循 环并继续繁殖,产生毒素,引起全身出现明显中毒 症状及其它组织器官明显损伤的临床症状等。 ④脓毒血症:病原体由血流扩散,到达某一或几个 组织器官内繁殖,使之损害,形成迁徙性化脓性病 灶者。
(4)临床类型:有助于诊断,判断病情变化 及传染病转归等,可将传染病分为各种临床 类型。 根据起病缓急及病程长短,分为急性,亚急 性和慢性(包括迁延型); 按病情轻重分为:轻型、普通型、重型及暴 发型; 按病情特点分为典型与非典型;非典型包括 顿挫型及逍遥型,顿挫型的特征是指症状出 现后,短时间内得到缓解或即行消失;逍遥 型的特征是症状不明显,但病变仍在进行, 突然出现并发症而加重病情。
1、患病家禽:病禽是重要的传染源。不同病 期的病禽,其作为传染源的意义也不相同。前 驱期和症状明显期的病禽因能排出病原体且具 有症状,尤其是在急性过程或者病程转剧阶段 可排出大量毒力强大的病原体,因此作为传染 源的作用也最大。病禽能排出病原体整个时期 称为传染期。不同传染病传染期长期不同。各 种传染病的隔离期就是根据传染期的长短来制 订的。为了控制传染源,对病禽原则上应隔离 至传染期终了为止。
(二)禽病发生的主要原因 1、防疫意识不强,免疫程序紊乱; 2、病毒性病原体增加、毒力变异; 3、水禽、野禽在疾病流行中起重要作用; 4、细菌性病原体产生耐药性; 5、家禽生理解剖结构特殊; 6、缺乏综合性防疫措施。
二、禽禽发生的特征
(一)总特征: 1.传染病危害严重 对我国养禽业构成威胁和危害最多的仍为传 染病,约占禽病总数的75%以上。新的疫病 不断增多,疫病的种类也不断增多。如近几 年来相继出现的鸡禽流感(AI)、传染性法氏囊 病(IBD)、产蛋下降综合征(EDS-76),以肾和 腺胃病变为主的鸡传染性支气管炎(IB)、鸡病 毒性关节炎、鸡传染性贫血(CIA)、禽脑脊髓 炎(AE)等。
(4)转归期(恢复期):病原体和动物体这 一对矛盾,在传染过程中依据一定条件,各向 着其相反的方面转化。如果病原体的致病性能 增强,或动物体的抵抗力减退,则传染过程以 动物死亡为转归。如果动物体的抵抗力得到改 进和增强,则机体便逐步恢复健康,表现为临 诊症状逐渐消退,体内的病理变化逐渐减弱, 正常的生理机能逐步恢复。机体在一定时期保 留免疫学特性。在病后一定时间内还有带菌 (毒)排菌(毒)现象存在,但最后病原体可 被消灭清除。
(3)显性感染和隐性感染,顿挫型和消散型感染: 表现出该病所特有的明显的临诊症状的感染过程称为 显性感染。 在感染后不呈现任何临诊症状而呈稳蔽经过的称为隐 性感染。隐性感染的病禽或称为亚临诊型。隐性感染 的病禽在机体抵抗力降低时也能转化为显性感染。 开始症状较轻,特征症状未见出现即行恢复者称为消 散型(或一过型)感染。 开始时症状表现较重,与急性病例相似,但特征性症 状尚未出现即迅速消退恢复健康者,称为顿挫型感染。 这是一种病程缩短而没有表现该病主要症状的轻病例, 常见于疾病的流行后期。还有一种临诊表现比病的传播
传染病的流行过程需要有三个基本环节: (一)传染源:传染源(亦称传染来源) 是指某种传染病的病原体在其中寄居、生 长、繁殖,并能排出体外的动物机体。具 体来说传染源就是受感染的动物,包括传 染病病禽和带菌(毒)动物。动物受感染 后,可以表现为患病和携带病原两种状态, 因此传染源一般可分为两种类型。
6.饲养管理水平对疾病影响突出。饲养管理水 平的高低对疾病的发生有着重要的影响:饲料 营养成分不全会造成缺乏症,如维生素、微量 元素缺乏症;药物使用不当会产生抗药性或中 毒,如喹乙醇、痢特灵中毒;饲料加工、管理 不当也可引起中毒;环境条件如温度、湿度、 光照等都可对家禽尤其是初生禽造成影响,甚 至诱发相关疾病。 7.群发性突出。 8.并发感染和继发感染。 9.症状类同性。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