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师大附中2015_2016学年高一物理上学期12月月考试题
辽宁师大附中高一上学期12月月考试卷 语文 Word版含答案.pdf
辽师大附中2015—2016学年学期 高一语文试题 命题:高二备课组 校对:高二备课组 考试时间:100分钟 一、文言文阅读(每个3分,共9分) (一)课内文言文 1、下列加点“相”的用法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 ( ) 及时相遣归 B、会不相从许 C、嬉戏莫相忘 D、仰头相向鸣2、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解释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A.又申之以揽(重复,再三) ?谣诼谓余以善淫(谣言)B.溘死(突然) ?规矩而改错(错误)C.忍尤而攘诟(侮辱) ?延伫乎吾将反(返回)D.苟余情其信芳(确实) ?怨灵修之浩荡兮(水势大)3、下列语句中加点字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氓之蚩蚩,抱布贸丝 贸:交换。
B、尔卜尔筮,体无咎言 咎:责备。
C、自我徂尔,三岁食贫 徂:往。
D、言既遂矣,至于暴矣 遂:顺心、满足。
(二)课外文言文: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4~7题。
(每题3分,共12分) 谢贞,字元正,阳夏人。
贞幼聪敏,有至性。
祖母阮氏先苦风眩每发便一二日不能饮食贞时年七岁祖母不食贞亦不食往往如是亲族莫不奇之。
母王氏,授贞《论语》《孝经》,读讫便诵。
八岁,尝为《春日闲居》诗,从舅尚书王筠奇其有佳致,谓所亲曰:“此儿方可大成。
”年十三,略通《五经》大旨。
十四,丁父艰,号顿于地,绝而复苏者数矣。
初,父蔺以母阮氏忧,不食泣血而卒。
家人宾客惧贞复然,从父往华严寺,请禅师为贞说法,仍谓贞曰:“孝子既无兄弟,极须自爱,若忧毁灭性,谁养母邪?”自后少进粥。
太清之乱,贞于江陵陷没。
太建五年,贞乃还朝。
及始兴王叔陵为扬州刺史,辟贞为主簿。
贞度叔陵将有异志,因自疏于王,每有宴游,辄辞以疾,未尝参预,叔陵雅钦重之,弗之罪也。
俄而高宗崩,叔陵肆逆,府僚多相连逮,唯贞独不坐。
后主仍诏贞入掌中宫管记。
府长史周确新除都官尚书,请贞为让表,后主览而奇之。
尝因宴席问确曰:“卿表自制邪?”确对曰:“臣表谢贞所作。
”后主赐米百石。
至德三年,以母忧去职。
辽宁省沈阳市2015-2016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物理试题(可编辑修改word版)
v2015-2016 学年沈阳市高一年级上教学质量监测物理注意事项:1. 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
满分 l 00 分,考试时间 90 分钟。
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号填写在答题卡上,并将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指定位置。
2. 回答第Ⅰ卷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
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 回答第Ⅱ卷时,用黑色笔写在答题卡指定位置上。
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4. 考试结束后,考生将答题卡交回。
第Ⅰ卷一、选择题:本题共 10 小题,每小题 5 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第 l ~7 题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第 8~10 题有多项符合题目要求,全部选对的得 5 分,选对但不全的得 3 分,选错的得 0 分。
1、下列关于质点的描述,说法正确的是( ) A 研究地球绕太阳公转时不能将地球看成质点 B 观众欣赏体操表演时不能将运动员看成质点C 研究被大力击出的高尔夫球在空运动路径时不能将高尔夫球看成质点D 研究火车从沈阳到北京的运行时间时不能将火车看成质点 2、一辆以 6m/s 的速度沿平直公路匀速行驶的汽车,某时刻以 2m/s 2 的加速度开始加速,当汽车加速行驶了 16m 时的速度为( ) A 8m/s B 12m/s C 10m/s D 14m/s3、如图所示,一小球在光滑水平面上从 A 点开始向右匀速运动,经过 45s 后与距离 A 点 9m 的竖直墙壁碰撞。
碰撞前后小球速度大小不变,碰撞时间极短可忽略不计,规定向右为正方向,则小球在第 5s 内和前 5s 内的位移分别是( ) A 4m ,12mB 4m ,8mC 0,8mD 0,-8m4、如图所示,物块沿粗糙斜面上滑,则物块在上滑过程受到的力有( )AA. 重力、支持力和沿斜面向上的摩擦力B. 沿斜面向上的冲力、重力、支持力C. 重力、对斜面的正压力和沿斜面向下的摩擦力D. 重力、支持力和沿斜面向下的摩擦力 5、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速度越大的物体越难停下,是因为速度越大,惯性越大B. 所谓的“超重”就是物体受到的重力变大了C. 米、牛顿、秒都是国际单位制的基本单位D. 一对作用力与反作用力的作用时间一定相同 6、某质点的 v-t 图象所示,则有图象可知该质点( )-1A. 在前 4s 内做匀变速直线运动B. 第 3s 内与第 4s 内的速度方向相反C. 前 2s 内的位移大小为 5m-5D. 第 4s 末又回到出发点7、如图所示,将一个光滑球放在板 OA 和板 OB 之间,板 OA 竖直放置,OB 与 OA 的夹角是 30°。
辽宁师大附中2015届高三物理上学期10月月考试题新人教版
辽宁师大附中2015届高三上学期10月月考物理试卷一、选择题〔此题包括10个小题,每一小题5分,共50分.1到6题只有一个选项正确,对的得5分,8到10题有多个选项正确,全部选对的得5分,选对但不全的得3分,错选或不选的得0分〕1.〔5分〕一辆车由静止开始做匀加速直线运动,直到第8s末开始刹车,经4s停下来,汽车刹车过程也是匀变速直线运动,如此前后两段加速度的大小之比a1:a2和位移之比s1:s2分别是〔〕A.a1:a2=1:4 s1:s2=1:4 B.a1:a2=1:2 s1:s2=1:4C.a1:a2=1:2 s1:s2=2:1 D.a1:a2=4:1 s1:s2=2:1考点:匀变速直线运动的位移与时间的关系;匀变速直线运动的速度与时间的关系..专题:直线运动规律专题.分析:加速过程的末速度等于减速过程的初速度,如此由速度公式可求得加速度大小关系;由位移公式可求得位移之比.解答:解:设加速度的未速度为v,第1段时间为t1,第2段时间为t2,如此有:v=a1t1=a2t2;解得;a1:a2=t2:t1=1:2;而由位移公式可得:x1=a1t12;x2=a2t22;如此x1:x2==2:1.应当选C.点评:此题考查位移与时间公式的应用,注意应用末速度为零的减速运动可以作为反向的加速运动进展计算.2.〔5分〕t=0时,甲乙两汽车从相距70km的两地开始相向行驶,它们的v﹣t图象如下列图.忽略汽车掉头所需时间.如下对汽车运动状况的描述正确的答案是〔〕A.在第1小时末,乙车改变运动方向B.在第2小时末,甲乙两车相距10kmC.在前4小时内,乙车运动加速度的大小总比甲车的小D.在第4小时末,甲乙两车相遇考点:匀变速直线运动的速度与时间的关系;加速度..专题:运动学中的图像专题.分析:速度时间图线的斜率表示加速度,图线与时间轴围成的面积表示位移,速度的正负表示运动的方向.解答:解:A 、在第1小时末,乙车的速度仍然为负值,方向并未改变.故A 错误. B 、在第2小时末,甲的位移大小,乙的位移大小,此时两车相距△x=70﹣30﹣30km=10km .故B 正确.C 、在前4小时内,乙图线的斜率绝对值始终大于甲图线的斜率绝对值,如此乙车的加速度大小总比甲车大.故C 错误.D 、在第4小时末,甲车的位移,乙车的位移,x 甲>x 乙+70km ,可知甲乙两车未相遇.故D错误.应当选:B .点评:解决此题的关键知道速度时间图线的物理意义,知道图线斜率、图线与时间轴围成的面积表示的含义.3.〔5分〕甲、乙同时由静止从A 处出发,沿直线AB 运动,甲先以加速度a 1做匀加速运动,经一段时间后,改以加速度a 2做匀加速运动,到达B 的速度为v ,乙一直以加速度a 做加速运动,到达B 的速度也为v ,a 1>a ,如此〔 〕A . 甲、乙可能同时到达BB . 乙一定先到达BC . 经过AB 中间任一点时甲的速度一定大于乙的速度D . 经过AB 直线上某一点时,甲的速度可能小于乙的速度考点:匀变速直线运动的位移与时间的关系..专题:直线运动规律专题.分析: 此题要利用图象法求解,作出对应的v ﹣t 图象,根据图象中图象与时间轴围成的面积表示位移,图象的斜率表示物体运动的加速度.解答: 解:作v ﹣t 图象如如下图所示,黑色斜线代表甲的v ﹣t 图象,红色斜线代表乙的v ﹣t 图象.甲乙的位移相等,甲乙的各自的v ﹣t 图象线段与它们对应的时间轴、速度轴所围成的几何图形面积相等.比拟下面图1和图2知,在一样的末速v 的前提下,要使甲乙到达终端B 时位移相等〔图形面积相等〕,乙的v ﹣t 图象线段的终端必须在甲的v ﹣t 图象线段终端的右边,即图2才是符合题意的v ﹣t 图象.由于乙的v ﹣t 图象线段的终端必定在甲的v ﹣t 图象线段终端的右边,故必有t 甲<t 乙,甲一定先到达B .故AB 错误;如图2,在v ﹣t 图象上甲乙的共同时间段上任选一时刻t ,作t 对应的速度轴〔红色虚线〕,由速度轴与甲乙v ﹣t 图象线段的交点比拟可得到结论:在任意一样的时刻,均有:V 甲>V 乙.故C 正确,D 错误;应当选:C点评: 此题为典型的v ﹣t 图象的应用,利用好图象解决物理问题,往往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4.〔5分〕在水平面上有一个小物块质量为m ,从某点给它一个初速度沿水平面做匀减速直线运动,经过A 、B 、C 三点到O 点速度为零.A 、B 、C 三点到O 点距离分别为x 1、x 2,x 3,时间分别为t 1、t 2、t 3,如下结论正确的答案是〔A . ==B .<< C . == D .<<考点: 平均速度..专题: 直线运动规律专题.分析: 反过来看,小球从0开始做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由运动学公式可判断各项是否正确.解答: 解:反过来看,小球从0开始做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由运动学公式可知,X=at 2.故a=2,故位移与时间平方的比值一定为定值,伽利略正是用这一规律说明小球沿光滑斜面下滑为匀变速直线运动,故C 正确.应当选C点评: 虽然当时伽利略是通过分析得出匀变速直线运动的,但我们今天可以借助匀变速直线运动的规律去理解伽利略的实验.5.〔5分〕如图,在小车架子上的A 点固连一条橡皮筋,在弯杆的一端B 有一个光滑的小环,橡皮筋的原长正好等于A 、B 之间的距离,橡皮筋穿过小环悬挂着一个小球,系统处于平衡状态,现使小车从静止开始向左加速,加速度从零开始逐渐增大到某一值,然后保持此值,小球稳定时偏离竖直方向某一角度〔橡皮筋遵循胡克定律且在弹性限度内〕.与稳定在竖直位置时相比,小球高度〔 〕A.一定升高B.一定降低C.保持不变D.升高或降低由橡皮筋的劲度系数决定考点:共点力平衡的条件与其应用;物体的弹性和弹力..专题:共点力作用下物体平衡专题.分析:以小球为研究对象,由牛顿第二定律可得出小球的加速度与受到的拉力之间的关系即可判断.解答:解:设L0为橡皮筋的原长,k为橡皮筋的劲度系数,小车静止时,对小球受力分析得:T1=mg,弹簧的伸长x1=即小球与悬挂点的距离为L1=L0+,当小车的加速度稳定在一定值时,对小球进展受力分析如图,得:T2cosα=mg,T2sinα=ma,所以:T2=,弹簧的伸长:x2=如此小球与悬挂点的竖直方向的距离为:L2=〔L0+〕cosα=L0cosα+<L0+=L1,所以L1>L2,即小球在竖直方向上到悬挂点的距离减小,所以小球一定升高,故A正确,BCD错误.应当选:A.点评:此题中考查牛顿第二定律的应用,注意整体法与隔离法的使用,同时要注意审题.6.〔5分〕发射地球同步卫星时,先将卫星发射至近地圆轨道1,然后经点火,使其沿椭圆轨道2运行,最后再次点火,将卫星送入同步圆轨道3.轨道1、2相切于Q点.轨道2、3相切于P点〔如图〕,如此当卫星分别在1,2,3,轨道上正常运行时,以下说法正确的答案是〔〕A.卫星在轨道3上的速率大于在轨道1上的速率B.卫星在轨道3上的角速度大于在轨道1上的角速度C.卫星在轨道1上经过Q点时的加速度大于它在轨道2上经过Q点时的加速度D.卫星在轨道2上经过P点时的加速度等于它在轨道3上经过P点时的加速度考点:人造卫星的加速度、周期和轨道的关系;万有引力定律与其应用..专题:人造卫星问题.分析:卫星做圆周运动万有引力提供圆周运动向心力,据此可以分析不同半径上圆周运动的速度大小、角速度大小和加速度大小.解答:解:万星做圆周运动时万有引力提供圆周运动的向心力有:=maA、因为知,在轨道1上卫星的速率大于轨道3上的速率,故A错误;B、因为ω=知,在轨道1上的角速度大于在轨道3上的角速度,故B错误;C、因为a=知,在轨道1上经过Q点和轨道2上经过Q点的加速度大小相等,故C错误;D、因为a=知,在轨道2上经过P点和轨道3上经过P点的加速度大小相等,故D正确;应当选D.点评:正确掌握万有引力提供圆周运动向心力是解决此题的关键.7.〔5分〕假设地球可视为质量均匀分布的球体,地球外表重力加速度在两极的大小为g0,赤道的大小为g;地球自转的周期为T,引力常量为G.如此地球的密度为〔〕A.B.C.D.考点:万有引力定律与其应用..专题:万有引力定律的应用专题.分析:根据万有引力等于重力,如此可列出物体在两极的表达式,再由引力与支持力的合力提供向心力,列式综合可求得地球的质量,最后由密度公式,即可求解.解答:解:在两极,引力等于重力,如此有:mg0=G,由此可得地球质量M=,在赤道处,引力与支持力的合力提供向心力,由牛顿第二定律,如此有:G﹣mg=m,而密度公式,ρ==,故B正确,ACD错误;应当选:B.点评:考查万有引力定律,掌握牛顿第二定律的应用,注意地球两极与赤道的重力的区别,知道密度表达式.8.〔5分〕如下列图,水平路面上有一辆质量为Μ的汽车,车厢中有一质量为m的人正用恒力F向前推车厢,在车以加速度a向前加速行驶距离L的过程中,如下说法正确的答案是〔〕A.人对车的推力F做的功为FL B.人对车做的功为maLC.车对人的摩擦力做的功为〔F+ma〕L D.车对人的作用力大小为ma考点:功的计算..专题:功的计算专题.分析:通过牛顿第二定律求出各力的大小和明确方向且在力的方向上通过的位移,由W=FL 求出各力做的功;解答:解:A、人对车做功为W=FL,故A正确;B、在水平方向上,由牛顿第二定律可知车对人的作用力为F′=ma,人对车的作用力为﹣ma,故做功为W=﹣maL,同时车对人还有支持力,故车对人的作用力为N=,故D错误C、对人由牛顿第二定律可以f﹣F=maf=ma+F车对人的摩擦力做功为W=fL=〔F+ma〕L,故C正确,应当选:AC点评:求车厢对人的作用力,不能只考虑水平方向的产生加速度的合力,同时车厢对人还有一个竖直方向上的支持力的作用,这是有的同学经常出错的原因,知道这些这道题就不难做了.9.如下列图,水平传送带以速度v1匀速运动,小物体P、Q由通过定滑轮且不可伸长的轻绳相连,t=0时刻P在传送带左端具有速度v2,P与定滑轮间的绳水平,t=t0时刻P离开传送带.不计定滑轮质量和摩擦,绳足够长.正确描述小物体P速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可能是〔〕A.B.C.D.考点:牛顿第二定律;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图像..专题:牛顿运动定律综合专题.分析:要分不同的情况进展讨论:假设V2<V1:分析在f>Q的重力时的运动情况或f<Q的重力的运动情况假设V2<V1:分析在f>Q的重力时的运动情况或f<Q的重力的运动情况解答:解:假设V2<V1:f向右,假设f>G Q,如此向右匀加速到速度为V1后做匀速运动到离开,如此为B图假设f<G Q,如此向右做匀减速到速度为0后再向左匀加速到离开,无此选项假设V2>V1:f向左,假设f>G Q,如此减速到V1后匀速向右运动离开,无此选项假设f<G Q,如此减速到小于V1后f变为向右,加速度变小,此后加速度不变,继续减速到0后向左加速到离开,如此为C图如此AD错误,BC正确应当选:BC.点评:考查摩擦力的方向与速度的关系,明确其与相对运动方向相反,结合牛顿第二定律分析运动情况,较难.10.如下列图,A、B两物块的质量分别为2m和m,静止叠放在水平地面上,A、B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B与地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最大静摩擦力等于滑动摩擦力,重力加速度为g,现对A施加一水平拉力F,如此〔〕A.当F<2μmg时,A、B都相对地面静止B.当F=μmg时,A的加速度为μgC.当F>3μmg时,A相对B滑动D.无论F为何值,B的加速度不会超过μg考点:牛顿第二定律;摩擦力的判断与计算..专题:牛顿运动定律综合专题.分析:根据A、B之间的最大静摩擦力,隔离对B分析求出整体的临界加速度,通过牛顿第二定律求出A、B不发生相对滑动时的最大拉力.然后通过整体法隔离法逐项分析.解答:解:当A、B刚要发生相对滑动时,A、B间的摩擦力达到最大静摩擦力,即f=2μmg,隔离对B分析,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得,,解得a=.对整体分析,根据牛顿第二定律有:F﹣=3ma,解得F=3μmg.知当F>3μmg 时,A、B发生相对滑动.故C正确.通过隔离对B分析,知B的加速度不会超过.故D正确.当F=时,A、B保持相对静止,对整体分析,加速度a=.故B正确.当F<2μmg,知小于A、B之间的最大静摩擦力,如此A、B不发生相对滑动,对整体分析,由于整体受到地面的最大静摩擦力,知A、B不能相对地面静止.故A错误.应当选:BCD.点评:此题考查牛顿第二定律的综合运用,解决此题的突破口在于通过隔离法和整体法求出A、B不发生相对滑动时的最大拉力.二、填空题〔共14分,每空2分〕11.〔8分〕某同学利用图甲所示实验装置与数字化信息系统获得了小车加速度a与钩码的质量m的对应关系图,如图乙所示,实验中小车〔含发射器〕的质量为200g,实验时选择了不可伸长的轻质细绳和轻定滑轮,小车的加速度由位移传感器与与之相连的计算机得到.回答如下问题:〔1〕根据该同学的结果,小车的加速度与钩码的质量成非线性〔填“线性〞或“非线性〞〕关系;〔2〕由图乙可知,a﹣m图线不经过原点,可能的原因是存在摩擦力;〔3〕假设利用本实验来验证“小车质量不变的情况下,小车的加速度与作用力成正比〞的结论,并直接以钩码所受重力mg作为小车受到的合外力,如此实验中应采取的改良措施是调节轨道的倾斜度以平衡摩擦力,钩码的质量应满足的条件是远小于小车的质量.考点:探究加速度与物体质量、物体受力的关系..专题:实验题.分析:该实验的研究对象是小车,采用控制变量法研究.当质量一定时,研究小车的加速度和小车所受合力的关系.为消除摩擦力对实验的影响,可以把木板的右端适当垫高,以使小车的重力沿斜面分力和摩擦力抵消,那么小车的合力就是绳子的拉力.解答:解:〔1〕根据该同学的结果得出a﹣m图线是曲线,即小车的加速度与钩码的质量成非线性关系;〔2〕从上图中发现直线没过原点,当a=0时,m≠0,即F≠0,也就是说当绳子上拉力不为0时,小车的加速度为0,所以可能的原因是存在摩擦力.〔3〕假设利用本实验来验证“小车质量不变的情况下,小车的加速度与作用力成正比〞的结论,并直接以钩码所受重力mg作为小车受到的合外力,如此实验中应采取的改良措施是:①调节轨道的倾斜度以平衡摩擦力,即使得绳子上拉力等于小车的合力.②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得,整体的加速度a=,如此绳子的拉力F=Ma=,知钩码的质量远小于小车的质量时,绳子的拉力等于钩码的重力,所以钩码的质量应满足的条件是远小于小车的质量.故答案为:〔1〕非线性;〔2〕存在摩擦力;〔3〕调节轨道的倾斜度以平衡摩擦力;远小于小车的质量.点评:该实验是探究加速度与力、质量的三者关系,研究三者关系必须运用控制变量法.对于实验我们要清楚每一项操作存在的理由.比如为什么要平衡摩擦力,这样问题我们要从实验原理和减少实验误差方面去解决.12.〔6分〕如图为验证小球做自由落体运动时机械能守恒的装置图,图中O点为释放小球的初始位置,A、B、C、D各点为固定速度传感器的位置,A、B、C、D、O各点在同一竖直线上.〔1〕当地的重力加速度为g,如此要完成实验,还需要测量的物理量是BC .A.小球的质量mB.小球下落到每一个速度传感器时的速度vC.各速度传感器与O点之间的竖直距离hD.小球自初始位置至下落到每一个速度传感器时所用的时间t〔2〕作出v2h图象,由图象算出其斜率k,当k=2g时,可以认为小球在下落过程中机械能守恒.〔3〕写出对减小本实验误差有益的一条建议:相邻速度传感器之间的距离适当大些〔选质量大、体积小的小球做实验〕.考点: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专题:实验题.分析:〔1〕根据需要验证的方程:mgh=,确定需要测量的物理量.〔2〕根据mgh=,得到v2与h的关系式,分析v2﹣h图象斜率的物理意义.〔3〕要减小实验误差,测量的量应相对大些,选用质量大、体积小的球做实验等.解答:解:〔1〕小球做自由落体运动时,由机械能守恒定律得:mgh=,即gh=,故需要测量小球下落到每一个速度传感器时的速度v和高度h,不需要测量小球的质量m和下落时间时间t.故BC正确,AD错误.〔2〕由mgh=,得v2=2gh,如此v2﹣h图象的斜率k=2g.〔3〕为了减小测量的相对误差,建议相邻速度传感器间的距离适当大些;为减小空气阻力的影响,建议选用质量大、体积小的球做实验等.故答案为:〔1〕BC;〔2〕2g;〔3〕相邻速度传感器间的距离适当大些;选用质量大、体积小的球做实验等.点评:本实验以小球做自由落体运动为例,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根据方程mgh=,分析v2﹣h图象斜率的意义是常用的方法.三、计算题.〔其中13题10分,14题15分,15题11分〕13.〔10分〕甲乙两运动员在训练交接棒的过程中发现:甲经短距离加速后能保持9m/s的速度跑完全程;乙从起跑后到接棒前的运动是匀加速的,为了确定乙起跑的时机,需在接力区前适当的位置设置标记,在某次练习中,甲在接力区前S0=13.5m处作了标记,并以v=9m/s的速度跑到此标记时向乙发出起跑口令,乙在接力区的前端听到口令时起跑,并恰好在速度达到与甲一样时被甲追上,完成交接棒,接力区的长度为L=20m.求:〔1〕此次练习中乙在接棒前的加速度a.〔2〕在完成交接棒时乙离接力区末端的距离.考点:匀变速直线运动的位移与时间的关系;匀变速直线运动的速度与时间的关系..专题:直线运动规律专题.分析:〔1〕甲在追乙的过程中,甲做的是匀速运动,乙做的是加速运动,追上时他们的位移的差值是13.5m,从而可以求得加速度的大小;〔2〕乙做的是加速运动,由匀加速运动的位移公式可以求得乙的位移的大小,从而可以求得在完成交接棒时乙离接力区末端的距离.解答:解:〔1〕设经过时间t,甲追上乙,如此根据题意有vt﹣=vt=13.5将v=9代入得到:t=3s,再有:v=at解得:a=3m/s2即乙在接棒前的加速度为3m/s2.〔2〕在追上乙的时候,乙走的距离为s,如此:s=代入数据得到 s=13.5m.所以乙离接力区末端的距离为△s=20﹣13.5=6.5m.答:〔1〕此次练习中乙在接棒前的加速度为3m/s2.〔2〕在完成交接棒时乙离接力区末端的距离为6.5m.点评:在交接棒时甲做的是匀速运动,乙做的是匀加速运动,根据甲乙的运动的规律分别列式可以求得加速度和位移的大小.14.〔15分〕如下列图,半径R=0.4m的光滑圆弧轨道BC固定在竖直平面内,轨道的上端点B和圆心O的连线与水平方向的夹角θ=30°,下端点C为轨道的最低点且与粗糙水平面相切,一轻质弹簧右端固定在竖直挡板上.质量m=0.1kg的小物块〔可视为质点〕从空中A 点以υ0=2m/s的速度水平抛出,恰好从B端沿轨道切线方向进入轨道,经过C点后沿水平面向右运动至D点时,弹簧被压缩至最短,C、D间的水平距离L=1.2m,小物块与水平面间的动摩擦因数μ=0.5,取g=10m/s2.求:〔1〕小物块经过圆弧轨道上B点时速度υB的大小;〔2〕小物块经过圆弧轨道上C点时对轨道压力N C的大小;〔3〕弹簧的弹性势能的最大值E Pm.考点:机械能守恒定律;向心力;功能关系..专题:机械能守恒定律应用专题.分析:〔1〕小物块从A到B做平抛运动,恰好从B端沿切线方向进入轨道,速度方向沿切线方向,根据几何关系求得速度υB的大小;〔2〕小物块由B运动到C,据机械能守恒求出到达C点的速度,再由牛顿运动定律求解小物块经过圆弧轨道上C点时对轨道压力N C的大小.〔3〕小物块从B运动到D,根据能量关系列式求解.解答:解:〔1〕小物块恰好从B端沿切线方向进入轨道,据几何关系有:υB===4m/s.〔2〕小物块由B运动到C,据机械能守恒有:mgR〔1+sinθ〕=mυC2﹣mυB2在C点处,据牛顿第二定律有N C′﹣mg=m解得N C′=8 N 根据牛顿第三定律,小物块经过圆弧轨道上C点时对轨道压力大小N C为8N.〔3〕小物块从B运动到D,据能量关系有E Pm=mυB2+mgR〔1+sinθ〕﹣μmgL=×0.1×42J+0.1×10×0.4×〔1+〕 J﹣0.5×0.1×10×1.2 J=0.8J答:〔1〕小物块经过圆弧轨道上B点时速度υB的大小是4m/s;〔2〕小物块经过圆弧轨道上C点时对轨道压力N C的大小是8N;〔3〕弹簧的弹性势能的最大值E Pm是0.8J.点评:该题为平抛运动与圆周运动的结合的综合题,要能够掌握平抛运动的规律、牛顿第二定律和机械能守恒定律,关键能正确分析能量如何转化.15.〔11分〕一弹簧秤的秤盘质量m1=1.5kg,盘内放一质量为m2=10.5kg的物体P,弹簧质量不计,其劲度系数为K=800N/m,系统处于静止状态,如下列图.现给P施加一个竖直向上的力F,使P从静止开始向上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在最初0.2s内F是变化的,在0.2s后是恒定的,求F的最大值和最小值各是多少?〔g=10m/s2〕考点:牛顿第二定律..专题:牛顿运动定律综合专题.分析:在P、Q别离之前,F为变力,逐渐减大;别离后,F为恒力;两物体别离瞬间,P对Q恰好无弹力,此后Q的加速度将减小,两个物体开始别离,从开始到别离历时0.2s,由分析可知,刚开始时F最小,F为恒力时最大.解答:解:设刚开始时弹簧压缩量为x1,如此:x1==0.15m…①设两者刚好别离时,弹簧压缩量为x2,如此对Q:kx2﹣m1g=m1a…②在前0.2s时间内,由运动学公式得:x1﹣x2=at2…③由①②③解得:a=6m/s2由牛顿第二定律,开始时:F min=〔m1+m2〕a=72N最终别离后:F max﹣m2g=m2a即:F max=m2〔g+a〕=168N答:力F最小为72N,最大为168N.点评:弹簧的弹力是变力,分析好何时两者别离是关键,此时两者间无作用力,且两者加速度刚好相等,另外牛顿定律与运动学公式的熟练应用也是同学必须掌握的。
辽宁师大附中2015-2016学年高二上学期12月月考试数学试卷(文科) 含解析
2015-2016学年辽宁师大附中高二(上)12月月考试数学试卷(文科)一.选择题(每题5分,共50分)1.抛物线y2=8x的焦点到直线的距离是()A. B.2 C.D.12.曲线y=在点(4,e2)处的切线与坐标轴所围三角形的面积为()A.B.4e2C.2e2D.e23.函数f(x)的定义域为开区间(a,b),导函数f′(x)在(a,b)内的图象如图所示,则函数f(x)在开区间(a,b)内有极小值点的个数为()A.1 B.2 C.3 D.44.若双曲线上的一点P到它的右焦点的距离为8,则点P到它的左焦点的距离是()A.4 B.12 C.4或12 D.65.若双曲线的离心率为,则其渐近线方程为()A.y=±2x B.C. D.6.已知,则双曲线C1:与C2:的()A.实轴长相等B.虚轴长相等C.离心率相等D.焦距相等7.设函数f(x)=+lnx,则()A.为f(x)的极小值点B.x=2为f(x)的极大值点C.为f(x)的极大值点D.x=2为f(x)的极小值点8.已知点F1、F2分别是椭圆的左、右焦点,过F1且垂直于x轴的直线与椭圆交于A、B两点,若△ABF2为正三角形,则该椭圆的离心率e是()A.B.C.D.9.已知函数f(x)对定义域R内的任意x都有f(x)=f(4﹣x),且当x≠2时其导函数f′(x)满足xf′(x)>2f′(x),若2<a<4则()A.f(2a)<f(3)<f(log2a)B.f(3)<f(log2a)<f(2a)C.f(log2a)<f(3)<f(2a)D.f(log2a)<f(2a)<f(3)10.函数f(x)的定义域是R,f(0)=2,对任意x∈R,f(x)+f′(x)>1,则不等式e x•f(x)>e x+1的解集为()A.{x|x>0}B.{x|x<0}C.{x|x<﹣1,或x>1}D.{x|x<﹣1,或0<x<1}二.填空题(每题5分,共20分)11.方程+=1表示椭圆,则k的取值范围是.12.在△ABC中,AB=BC,.若以A,B为焦点的椭圆经过点C,则该椭圆的离心率e=.13.若点P是曲线y=x2﹣lnx上任意一点,则点P到直线y=x﹣2的最小距离为.14.已知函数f(x)=+lnx(a>0),若函数f(x)在区间(1,+∞)上为增函数,则正实数a的取值范围是.三.解答题15.根据下列条件求双曲线的标准方程.(1)已知双曲线的渐近线方程为y=±x,且过点M(,﹣1);(2)与椭圆+=1有公共焦点,且离心率e=.16.已知函数(Ⅰ)当f(x)在x=1处取得极值时,求函数f(x)的解析式;(Ⅱ)当f(x)的极大值不小于时,求m的取值范围.17.如图,椭圆+=1(a>b>0)的左、右焦点分别为F1(﹣c,0),F2(c,0).已知点M(,)在椭圆上,且点M到两焦点距离之和为4.(1)求椭圆的方程;(2)设与MO(O为坐标原点)垂直的直线交椭圆于A,B(A,B不重合),求•的取值范围.18.设函数f(x)=x2+ax﹣lnx(a∈R)(Ⅰ)当a=1时,求函数f(x)的极值;(Ⅱ)当a≥2时,讨论函数f(x)的单调性;(Ⅲ)若对任意a∈(2,3)及任意x1,x2∈[1,2],恒有ma+ln2>|f(x1)﹣f(x2)|成立,求实数m的取值范围.2015-2016学年辽宁师大附中高二(上)12月月考试数学试卷(文科)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选择题(每题5分,共50分)1.抛物线y2=8x的焦点到直线的距离是()A. B.2 C.D.1【考点】抛物线的简单性质;点到直线的距离公式.【分析】由抛物线y2=8x得焦点F(2,0),再利用点到直线的距离公式可得点F(2,0)到直线的距离.【解答】解:由抛物线y2=8x得焦点F(2,0),∴点F(2,0)到直线的距离d==1.故选D.2.曲线y=在点(4,e2)处的切线与坐标轴所围三角形的面积为()A.B.4e2C.2e2D.e2【考点】利用导数研究曲线上某点切线方程.【分析】利用导数求曲线上点切线方程,求直线与x轴,与y轴的交点,然后求切线与坐标轴所围三角形的面积.【解答】解:∵曲线y=,∴y′=×,切线过点(4,e2)∴f(x)|x=4=e2,∴切线方程为:y﹣e2=e2(x﹣4),令y=0,得x=2,与x轴的交点为:(2,0),令x=0,y=﹣e2,与y轴的交点为:(0,﹣e2),∴曲线y=在点(4,e2)处的切线与坐标轴所围三角形的面积s=×2×|﹣e2|=e2,故选D.3.函数f(x)的定义域为开区间(a,b),导函数f′(x)在(a,b)内的图象如图所示,则函数f (x)在开区间(a,b)内有极小值点的个数为()A.1 B.2 C.3 D.4【考点】利用导数研究函数的单调性.【分析】根据当f’(x)>0时函数f(x)单调递增,f’(x)<0时f(x)单调递减,可从f′(x)的图象可知f(x)在(a,b)内从左到右的单调性依次为增→减→增→减,然后得到答案.【解答】解:从f′(x)的图象可知f(x)在(a,b)内从左到右的单调性依次为增→减→增→减,根据极值点的定义可知在(a,b)内只有一个极小值点.故选:A.4.若双曲线上的一点P到它的右焦点的距离为8,则点P到它的左焦点的距离是()A.4 B.12 C.4或12 D.6【考点】双曲线的简单性质.【分析】利用双曲线的定义,结合P到它的右焦点的距离为8,可求点P到它的左焦点的距离.【解答】解:设点P到它的左焦点的距离是m,则由双曲线的定义可得|m﹣8|=2×2∴m=4或12故选C.5.若双曲线的离心率为,则其渐近线方程为()A.y=±2x B.C. D.【考点】双曲线的简单性质.【分析】通过双曲线的离心率,推出a、b关系,然后直接求出双曲线的渐近线方程.【解答】解:由双曲线的离心率,可知c=a,又a2+b2=c2,所以b=a,所以双曲线的渐近线方程为:y==±x.故选B.6.已知,则双曲线C1:与C2:的()A.实轴长相等B.虚轴长相等C.离心率相等D.焦距相等【考点】双曲线的简单性质.【分析】通过双曲线的方程求出双曲线的实半轴的长,虚半轴的长,焦距即可得到结论.【解答】解:双曲线C1:可知a=sinθ,b=cosθ,2c=2(sin2θ+cos2θ)=2;双曲线C2:可知,a=cosθ,b=sinθ,2c=2(sin2θ+cos2θ)=2;所以两条双曲线的焦距相等.故选D.7.设函数f(x)=+lnx,则()A.为f(x)的极小值点B.x=2为f(x)的极大值点C.为f(x)的极大值点D.x=2为f(x)的极小值点【考点】利用导数研究函数的极值.【分析】求导数f′(x),令f′(x)=0,得x=2可判断在2左右两侧导数符号,由极值点的定义可得结论.【解答】解:f′(x)=﹣=,当0<x<2时,f′(x)<0;当x>2时f′(x)>0,所以x=2为f(x)的极小值点,故选:D.8.已知点F1、F2分别是椭圆的左、右焦点,过F1且垂直于x轴的直线与椭圆交于A、B两点,若△ABF2为正三角形,则该椭圆的离心率e是()A.B.C.D.【考点】椭圆的简单性质.【分析】先求出AF1 的长,直角三角形AF1F2中,由边角关系得tan30°==,建立关于离心率的方程,解方程求出离心率的值.【解答】解:把x=﹣c代入椭圆的方程可得y=,∴AF1 =,由tan30°=====,求得3e2+2e﹣3=0,解得(舍去),或,故选D.9.已知函数f(x)对定义域R内的任意x都有f(x)=f(4﹣x),且当x≠2时其导函数f′(x)满足xf′(x)>2f′(x),若2<a<4则()A.f(2a)<f(3)<f(log2a) B.f(3)<f(log2a)<f(2a)C.f(log2a)<f(3)<f(2a)D.f(log2a)<f(2a)<f(3)【考点】抽象函数及其应用;导数的运算.【分析】由f(x)=f(4﹣x),可知函数f(x)关于直线x=2对称,由xf′(x)>2f′(x),可知f(x)在(﹣∞,2)与(2,+∞)上的单调性,从而可得答案.【解答】解:∵函数f(x)对定义域R内的任意x都有f(x)=f(4﹣x),∴f(x)关于直线x=2对称;又当x≠2时其导函数f′(x)满足xf′(x)>2f′(x)⇔f′(x)(x﹣2)>0,∴当x>2时,f′(x)>0,f(x)在(2,+∞)上的单调递增;同理可得,当x<2时,f(x)在(﹣∞,2)单调递减;∵2<a<4,∴1<log2a<2,∴2<4﹣log2a<3,又4<2a<16,f(log2a)=f(4﹣log2a),f(x)在(2,+∞)上的单调递增;∴f(log2a)<f(3)<f(2a).故选C.10.函数f(x)的定义域是R,f(0)=2,对任意x∈R,f(x)+f′(x)>1,则不等式e x•f(x)>e x+1的解集为()A.{x|x>0} B.{x|x<0}C.{x|x<﹣1,或x>1}D.{x|x<﹣1,或0<x<1}【考点】函数单调性的性质;导数的运算.【分析】构造函数g(x)=e x•f(x)﹣e x,结合已知可分析出函数g(x)的单调性,结合g(0)=1,可得不等式e x•f(x)>e x+1的解集.【解答】解:令g(x)=e x•f(x)﹣e x,则g′(x)=e x•[f(x)+f′(x)﹣1]∵对任意x∈R,f(x)+f′(x)>1,∴g′(x)>0恒成立即g(x)=e x•f(x)﹣e x在R上为增函数又∵f(0)=2,∴g(0)=1故g(x)=e x•f(x)﹣e x>1的解集为{x|x>0}即不等式e x•f(x)>e x+1的解集为{x|x>0}故选A二.填空题(每题5分,共20分)11.方程+=1表示椭圆,则k的取值范围是.【考点】椭圆的定义.【分析】根据题意,方程+=1表示椭圆,则,解可得答案.【解答】解:方程+=1表示椭圆,则,解可得k>3,故答案]为k>3.12.在△ABC中,AB=BC,.若以A,B为焦点的椭圆经过点C,则该椭圆的离心率e=.【考点】椭圆的简单性质;椭圆的应用.【分析】设AB=BC=1,,则,由此可知,从而求出该椭圆的离心率.【解答】解:设AB=BC=1,,则, ∴,.答案:.13.若点P是曲线y=x2﹣lnx上任意一点,则点P到直线y=x﹣2的最小距离为.【考点】点到直线的距离公式.【分析】由题意知,当曲线上过点P的切线和直线y=x﹣2平行时,点P到直线y=x﹣2的距离最小.求出曲线对应的函数的导数,令导数值等于1,可得且点的坐标,此切点到直线y=x﹣2的距离即为所求.【解答】解:点P是曲线y=x2﹣lnx上任意一点,当过点P的切线和直线y=x﹣2平行时,点P到直线y=x﹣2的距离最小.直线y=x﹣2的斜率等于1,令y=x2﹣lnx的导数y′=2x﹣=1,x=1,或x=﹣(舍去),故曲线y=x2﹣lnx上和直线y=x﹣2平行的切线经过的切点坐标(1,1),点(1,1)到直线y=x﹣2的距离等于,故点P到直线y=x﹣2的最小距离为,故答案为.14.已知函数f(x)=+lnx(a>0),若函数f(x)在区间(1,+∞)上为增函数,则正实数a的取值范围是.【考点】函数的单调性与导数的关系.【分析】求f(x)的导数f′(x),利用f′(x)判定f(x)的单调性,求出f(x)的单调增区间,即得正实数a的取值范围.【解答】解:∵f(x)=+lnx(a>0),∴f′(x)=(x>0);令f′(x)=0,得x=;∴在(0,]上f′(x)≤0,在[,+∞)上f′(x)≥0,∴f(x)在(0,]上是减函数,在[,+∞)上是增函数;∵函数f(x)在区间[1,+∞)内是增函数,∴≤1,又a>0,∴a≥1;∴实数a的取值范围是[1,+∞).故答案为:[1,+∞).三.解答题15.根据下列条件求双曲线的标准方程.(1)已知双曲线的渐近线方程为y=±x,且过点M(,﹣1);(2)与椭圆+=1有公共焦点,且离心率e=.【考点】双曲线的简单性质.【分析】(1)根据双曲线的渐近线设出双曲线的渐近线系方程进行求解即可.(2)根据条件设出双曲线的方程,利用待定系数法进行求解即可.【解答】解:(1)∵双曲线的渐近线方程为2x±3y=0,∴可设双曲线的方程为4x2﹣9y2=λ(λ≠0).又∵双曲线过点M(,﹣1),∴λ=4×﹣9=72.∴双曲线方程为4x2﹣9y2=72,即﹣=1.(2)解法1(设标准方程)由椭圆方程可得焦点坐标为(﹣5,0),(5,0),即c=5且焦点在x轴上,∴可设双曲线的标准方程为(a>0,b>0),且c=5.又e==,∴a=4,∴b2=c2﹣a2=9.∴双曲线的标准方程为﹣=1.解法2(设共焦点双曲线系方程)∵椭圆的焦点在x轴上,∴可设双曲线方程为﹣=1(24<λ<49).又e=,∴=﹣1,解得λ=33.∴双曲线的标准方程为﹣=1.16.已知函数(Ⅰ)当f(x)在x=1处取得极值时,求函数f(x)的解析式;(Ⅱ)当f(x)的极大值不小于时,求m的取值范围.【考点】利用导数研究函数的极值;简单复合函数的导数.【分析】(Ⅰ)因为f(x)在x=1时取极值,先求出f′(x)令其等于0求出驻点得到m的值即可;(Ⅱ)利用导数求出函数的极值根据极大值不小于列出不等式取出m的取值即可.【解答】解:(Ⅰ)f′(x)=x2﹣m2,由已知得f′(1)=1﹣m2=0(m>0),∴m=1∴(Ⅱ)f′(x)=x2﹣m2,令f′(x)=0,x=±m.当x变化时,f′(x),f(x)的变化情况如下表:=,∴m3≥1,∴m≥1∴y极大值故m的取值范围是[1,+∞).17.如图,椭圆+=1(a>b>0)的左、右焦点分别为F1(﹣c,0),F2(c,0).已知点M(,)在椭圆上,且点M到两焦点距离之和为4.(1)求椭圆的方程;(2)设与MO(O为坐标原点)垂直的直线交椭圆于A,B(A,B不重合),求•的取值范围.【考点】直线与圆锥曲线的综合问题.【分析】(1)由已知条件设椭圆方程为,把点M(,)代入,能求出椭圆的方程.(2)设AB的方程为y=﹣,联立,得13x2﹣4mx+2m2﹣4=0,由△>0求出0≤m2<26,由此能求出•的取值范围.【解答】解:(1)∵椭圆+=1(a>b>0)的左、右焦点分别为F1(﹣c,0)F2(c,0).点M(,)在椭圆上,且点M到两焦点距离之和为4,∴2a=4,a=2,∴椭圆方程为,把点M(,)代入,得,解得b2=2,∴椭圆的方程为.(2)∵k MO==,与MO(O为坐标原点)垂直的直线交椭圆于A,B(A,B不重合),∴设AB的方程为y=﹣,联立,消去y,得:13x2﹣4mx+2m2﹣4=0,=8(12m﹣13m2+26)>0,解得m2<26,∴0≤m2<26,设A(x1,y1),B(x2,y2),则,x1x2=,∴=x1x2+y1y2=7x1x2﹣(x1+x2)+m2=,∴求•的取值范围是[﹣,).18.设函数f(x)=x2+ax﹣lnx(a∈R)(Ⅰ)当a=1时,求函数f(x)的极值;(Ⅱ)当a≥2时,讨论函数f(x)的单调性;(Ⅲ)若对任意a∈(2,3)及任意x1,x2∈[1,2],恒有ma+ln2>|f(x1)﹣f(x2)|成立,求实数m的取值范围.【考点】利用导数研究函数的极值;利用导数研究函数的单调性.【分析】(Ⅰ)将a=1代入函数求出导函数得到单调区间,从而求出极值,(Ⅱ)先求出导函数,再分别讨论a>2,a=2,a<2时的情况,综合得出单调区间;(Ⅲ)由(Ⅱ)得;a∈(2,3)时,f(x)在[2,3]上递减,x=1时,f(x)最大,x=2时,f(x)最小,从而|f(x1)﹣f(x2)|≤f(1)﹣f(2)=﹣+ln2,进而证出ma+ln2>﹣+ln2.经整理得m>﹣,由2<a<3得;﹣<﹣<0,从而m≥0.【解答】解;(Ⅰ)函数的定义域为(0,+∞),a=1时,f(x)=x﹣lnx,f′(x)=1﹣=,令f′(x)=0,得x=1,∴f(x)在(0,1)递减,在(1,+∞)递增,=f(1)=1,无极大值;∴f(x)极小值(Ⅱ)f′x)=(1﹣a)x+a﹣=,当=1,即a=2时,f′(x)≤0,f(x)在(0,+∞)上递减;当<1,即a>2时,令f′(x)<0,得0<x<,或x>1,令f′(x)>0,得<x<1,当>1,即a<2时,矛盾舍,综上,a=2时,f(x)在(0,+∞)递减,a>2时,f(x)在(0,)和(1,+∞)递减,在(,1)递增;(Ⅲ)由(Ⅱ)得;a∈(2,3)时,f(x)在[1,2]上递减,x=1时,f(x)最大,x=2时,f(x)最小,∴|f(x1)﹣f(x2)|≤f(1)﹣f(2)=﹣+ln2,∴ma+ln2>﹣+ln2.a>0时,经整理得m>﹣,由2<a<3得;﹣<﹣<0,∴m≥0.2016年10月11日。
新课标版2015-2016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物理试卷及答案
2015-2016学年度上学期(期末)考试高一物理试题【新课标】第Ⅰ卷(选择题 共55分)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7小题,每小题5分,共35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游泳运动员以恒定的速率垂直于河岸渡河,当水速突然变大时,对运动员渡河时间和经历的路程产生的影响是( ) A .路程变大,时间不变 B .路程变大,时间延长 C .路程变大,时间缩短 D .路程和时间均不变2.一个小球从A 点由静止开始做匀加速直线运动,若到达B 点时速度为v ,到达C 点时速度为2v ,则AB ∶BC 等于( ) A .1∶1 B .1∶2C .1∶3D .1∶43.物体受到三个共点力的作用,以下四个选项中分别是这三个力的大小,其中不可能...使该物体保持平衡状态的是( )A .3N ,4N ,6NB .5N ,5N ,2NC .2N ,4N ,6ND . 1N ,2N ,4N 4.以10m/s 的初速度从5m 高的屋顶上水平抛出一个石子.不计空气阻力,取g=10m/s 2,则石子落地时的速度大小是( )A .10m/sB .s m /210C .s m /310D .s m /5105.如图所示,倾角为α的斜面体放在粗糙的水平面上,质量为m 的物体A 与一个劲度系数为k 的轻弹簧相连,现用恒定拉力F 沿斜面向上拉弹簧,使物体A 在光滑斜面上匀速上滑,斜面仍处于静止状态,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弹簧伸长量为mgsinα/kB .水平面对斜面体的支持力大小等于斜面体和物体A 的重力之和C .物体A 对斜面体的压力大小为mgcosαD .斜面体受地面的静摩擦力大小等于Fcosα6.聪聪同学讲了一个龟兔赛跑的故事,按照故事情节,明明同学画出了兔子和乌龟的位移图像如图所示。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故事中的兔子和乌龟是在同一地点同时出发的B.乌龟做的是匀速直线运动C.兔子和乌龟在比赛途中相遇两次D.乌龟先通过预定位移到达终点7.一个小球从空中某点自由释放,落地后立即以大小相等的速度竖直向上弹起,然后上升到最高点。
2015-2016学年辽宁师大附中高一上学期12月月考试题 英语 word版
2015-2016学年辽宁师大附中高一上学期12月月考试题英语第一部分阅读理解(每小题1.5分,共30分)第一节(共15小题;每小题1.5分,满分22.5分)阅读下列短文,从每题所给的四个选项(A, B, C和D)中.选出最佳选项,并在答题卡对应题号上将该项涂黑。
AAs a student, you must be excited to know something about American school students. In fact, just like in China, in the United States, high school is usually divided into two periods. T he first two or three years are called “junior high school” and the other is “senior high school”.In China, children enjoy free education of nine years, but in the United States, the students enjoy free education until they are 18 years old. As a result of the free education system, American children have little difficulty in going to senior high school.American high school students can take part in a lot of activities outside of the classroom. The activities are organized by the school, such as joining a music group or a sports team. Certainly, just like us students in China, American students have to work hard in order to get good marks if they want to go to a good university. They take classes in all kinds of subjects all through the high school period. And those who come out with low marks at the end of a school year and who should repeat a grade are often allowed to go on to the next grade.In American high schools, there is fighting or hurting or other kinds of bad behaviors. So children who want to go to university are often sent to suburban high schools, where most students want to go to university and the atmosphere is quite different.21. This passage mainly tells us about ________.A. education of Chinese middle school.B. education of American high school.C. American free education.D. how to get into universities in America.22. Which of the following statements is NOT true?A. The time of free education in China is longer than that in America.B. Those who get good marks can go to a good university.C. American students can take all kinds of subjects during the high school period.D. They can be allowed to join the next grade even if they fail the school-year exam.23. The writer of the passage tells us the truth that ________.A. the atmosphere in high schools is quite different from that in a university.B. none of the schools in cities are good for learning.C. suburban high schools are good places for learning.D. all the American students want to go to university.BFOREIGN TEACHERS ARE NEEDED ALL OVER CHINAAd No.90374Posted Nov 12, 2014 1327 by AmandaExpire Date Dec 12, 2015Tag: Beijing Language Teaching Part TimeWe are looking for Teachers, whose native language is English, willing to teach in China.Mostly schools are in South of China.The benefit package for ESL Teachers includes:One-year contract: 1st September 2015 to 1st August 2016Salary:¥ 4000 to ¥ 5000 /monthTeaching load & schedule : 20 teaching hours per weekA rent-free, fully furnished apartment with living room, bedroom, kitchen and bathroomKitchen facilities provided.Other electric appliances will be supplied: water heater, microwave etc.If you are interested, please read the information above and kindly send your application to attach the following documents (in doc or JPEG format).The subject to be mentioned, as “teach in China”:1.CV/Resume(简历)2.A copy of academic degree, diploma, certificate or college transcript3.A photocopy of the data page of valid passport4.A recent color photo5.A letter of recommendation or release letter from your previous Chinese school (Only if you worked in China previously)6.Any other relevant information that you think might help your application 24.This advertisement is about_______.A.introducing a school. B.attracting foreign students.C.taking on English teachers. D.looking for a teaching position. 25.What is NOT needed to apply for the job if you come to work in China for the first time?A.Your resume.B.Your personal passport data.C.Your academic history. D.A release letter.26.If you are employed, you will_______.A.work full time. B.not have to pay the apartment rent.C.prepare furniture yourself. D.work four months for two years. 27.Where can you mostly probably read the advertisement?A.In a telephone book.B.In a paper.C.In a travel guide. D.In a textbookCThere is no doubt that watching television and movies can influence the way that people behave. Moreover, it seems that people are spending more and more time watching some sort of visual entertainment, whether it is television, a video tape or a DVD. Therefore, the effects of visual media cannot be ignored(忽视).One obvious effect of the these media is that watching them induces(诱导) people to buy certain products. Television advertising is widespread and, nowadays, even movie theaters permit advertisements. Another way TV and the movies affect people is that they give people either a broader view of the world or a distorted(扭曲的)one, depending on what type of program they watch. Those who watch news and educational program can learn many new things while those who watch primarily entertainment shows may come to believe that most people in the world have great wealth and good looks. It may make them become dissatisfied with their own lives. Finally, perhaps the most susceptible(易受影响的)viewers are children, who may beunable to tell fact from fiction and may try to copy acts that they see on TV or in the movies.With the increasing popularity of video entertainment, society must pay attention to these effects. Television and movies, while entertaining and informative, cannot take the place of real experiences.28.From the passage, we know that watching television and movies can ________.A. make people live better.B. make people feel pleased.C. make people change their way of life.D. make people live worse.29. The writer holds the view that _______.A. people may take no notice of the effects of the visual media.B. people must pay attention to the effects of the visual media.C. the effects of the visual media make the world changed greatly.D. the visual media only affect young people.30. Which of the following is TRUE according to the passage?A. Those who watch news and educational programs can earn a lot of money and become very pretty.B. The reason why most people possess great wealth and good looks is that they often watch television advertising.C. People buy products only when they are introduced by television advertising.D. People who watch primarily entertainment shows may come to believe that most people in the world are rich and beautiful.31.What would be the best title for the text?A. The Influence of Television and MoviesB. The Reason Why People Watch Television and MoviesC. Television and Movies Induce PeopleD. The Importance of Television and Movies.DI n 1933 an unknown American called Clarence Nash went to see the film-maker Walt Disney. He had unusual voice and he wanted to do work in Disney’s cartoon films for children. When Walt Disney heard Nash’s voice, he said, “Stop! That’s our duck!”The duck was the now-famous Donald Duck, who first appeared in 1934 in the film The Wise Little Hen. Donald lived in an old houseboat and wore his sailor jacket and hat. Later that year he became a star after an eight-minute Mickey Mouse film. The cinema audiences liked him because he was lazy and greedy, and because he lost his temper very quickly. And they loved his voice, when he became angry with Mickey’s eight nephews. Soon Donald was more popular than Mickey Mouse himself, probably because he wasn’t goody-goody like Mickey.In the 1930s, 40s and 50s, Donald and his friends Mickey, Goofy and Pluto make hundreds of Disney cartoons. He also made educational films about the place of the USA in the world, and safety in the home. Then in 1966 Donald Duck and his voice disappeared—there were no more new cartoons.Clarence Nash died in February, 1985. But today’s children can still see the old cartoons on television and hear that famous voice.32. Walt Disney ______.A. played the part of Donald Duck.B. made Donald Duck films.C. had Donald Duck’s voice.D. drew cartoons.33. Walt Disney chose Clarence Nash ______ .A. because his voice was right for Mickey Mouse.B. because his voice was right for the duck in a new cartoon film.C. because he was fond of playing jokes.D. because he was quite humorous.34. The first Donald Duck film ______ .A. appeared in 1934.B. was shown in 1933.C. was greatly appreciated in 1966.D. was popular in 1930.35. Which of the following in NOT true?A. Clarence Nash had Donald Duck’s voice.B. People liked Donald Duck better because he was lazy and greedy and becameangry quickly.C. Donald Duck’s voice disappeared in 1966.D. Mickey Mouse wasn’t a goody-goody.第二节(共5小题;每小题1.5分, 满分7.5分)根据短文内容,从短文后的选项中选出能填入空白处的最佳选项,并在答题卡对应题号上将该项涂黑。
辽宁师大附中2015_2016学年高二物理上学期12月月考试题
辽师大附中2015-2016学年上学期第二次模块考试高二物理试题考试时间:60分钟第I 卷 选择题( 共60分)一、选择题(共12小题,每小题5分。
其中1-7题只有一个选项正确,8-12题有多个选项正确,全部选对得5分,选对而不全得3分,有选错或不答的得0分)1.一正弦交流电的电压随时间变化的规律如图所示。
由图可知( )A .该交流电的电压的有效值为110VB .该交流电的频率为50 HzC .该交流电的电压瞬时值的表达式为u =D .若将该交流电压加在阻值R =100 Ω电阻消耗的功率时242W2.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用气筒打气需外力做功,是因为分子间的斥力作用B .温度升高,布朗运动显著,说明悬浮颗粒的分子运动剧烈C .相同质量的0℃水的分子势能比0℃冰的分子势能大D .若把氢气和氧气看作理想气体,则具有相同体积、相同质量和相同温度的氢气和氧气具有相等的内能3.对于一定量的理想气体,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气体温度每升高1K 所吸收的热量与气体经历的过程有关B .若气体的内能不变,其状态也一定不变C .若气体的压强和体积都不变,其内能可能改变D .当气体温度升高时,气体的内能可能不变4.如图变压器原线圈接交流高压,降压后通过输电线给用电器供电,当电键S 断开时图中两电表示数电压U 和电流I 变化为( )A .U 变大,I 变大B .U 变大,I 变小C .U 变小,I 变小D .U 变小,I 变大5.如图所示,A 、B 、C 、D 是四个相同的白炽灯,都处于正常发光状态,则图中ab 、cd 两端电压U 1与U 2之比是 ( )A .3∶1B .2∶1C .3∶2D .4∶16.某自行车轮胎的容积为V ,里面已有压强为p 0的空气,现在要使轮胎内的气压增大到p ,设充气过程为等温过程,空气可看作理想气体,轮胎容积保持不变,则还要向轮胎充入温度相同,压强也是p 0的空气的体积为( )A .VB .VC .(-1)VD .(+1)V7.如图所示,A 、B 两容器容积相等,用粗细均匀的细玻璃管连接,两容器内装有不同气体,细管中央有一段水银柱,在两边气体作用下保持平衡时,A 中气体的温度为0℃,B 中气体温度为20℃,如果将它们的温度都降低10℃,则水银柱将( ) -2 sA.向A移动B.向B移动C.不动D.不能确定8.如图所示,甲分子固定在坐标原点o,乙分子位于r轴上,甲、乙两分子间作用力与分子间距离关系图像如图。
辽宁省实验中学2015-2016学年高一(上)月考物理试卷(12月份)含解析
2015—2016学年辽宁省实验中学高一(上)月考物理试卷(12月份)一、不定项选择题:本题共12小题,每题4分,共40分.在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有的只有一个选项正确的,有的多项符合题目要求,全部选对的得4分,选对但不全的得2分,有错选的得0分.1.如图所示,物体A静止在倾角为30°的斜面上,现将斜面倾角由30°增大到37°,物体仍保持静止,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A对斜面的压力不变B.A对斜面的压力减小C.A受到的摩擦力增大D.斜面始终不受地面的摩擦力2.著名物理学家、诺贝尔奖获得者费恩曼曾讲过这样一则笑话.一位女士由于驾车超速而被警察拦住.警察走过来对她说:“太太,您刚才的车速是60英里每小时!”.这位女士反驳说:“不可能的!我才开了7分钟,还不到一个小时,怎么可能走了60公里呢?”“太太,我的意思是:如果您继续像刚才那样开车,在下一个小时里您将驶过60英里.”“这也是不可能的.我只要再行驶10英里就到家了,根本不需要再开过60英里的路程."对话中所谈的内容反映出这位太太没有认清的科学概念是()A.位移B.路程C.速度D.加速度3.如图a、b所示,是一辆质量为6×103kg的公共汽车在t=0和t=3s末两个时刻的两张照片.当t=0时,汽车刚启动,在这段时间内汽车的运动可看成匀加速直线运动.图c是车内横杆上悬挂的拉手环经放大后的图象,轻绳与竖直方向的夹角为θ=370,g=10m/s2.根据题中提供的信息,不能计算出的物理量有()A.汽车的长度 B.第3s末汽车的速度C.汽车的牵引力D.汽车所受合外力4.作用在同一物体上的下列几组力中,一定不能使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的是( )A.3N,4N,5N B.2N,3N,4N C.4N,6N,8N D.4N,6N,11N 5.如图所示,在倾角为α的光滑斜面上放一个重为G的小球,并用光滑的挡板挡住,挡板与斜面的夹角为θ(最初θ<α),挡板从图示位置以O为轴向左缓慢转至水平,在此过程中小球始终处于平衡状态,当挡板对小球的弹力大小等于小球的重力时,θ的大小可以为()A.α B.2αC.π﹣αD.π﹣2α6.如图所示,光滑斜面的倾角都是37°,分别用平行于斜面的细绳A(如图(a))和水平细绳B(如图(b)),系住完全相同的小球,则(a)(b)图中斜面对小球的弹力大小之比N A :N B 和细绳对小球的弹力大小之比T A:T B 分别为()(已知sin37°=0。
辽宁省师大附中高一物理上学期月考试卷(含解析)
2015-2016学年辽宁师大附中高一(上)月考物理试卷(10月份)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2小题,每小题6分,共72分.1-8题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9-12题有多个选项符合题意,全部选对得6分,选对但不全得3分,选错或不选得0分)1.如图所示是一质点做直线运动的v﹣t图象,据此图象得到的结论是()A.质点在第1秒末停止运动B.质点在第1秒末改变运动方向C.质点在第2秒内做减速运动D.质点在前2秒内的位移为零2.物体沿直线以恒定加速度运动,它的位移与时间的关系是s=24t﹣6t2,(s的单位是m,t 的单位是s)则它的速度为零的时刻是()A.s B.4s C.2s D.24s3.汽车以20m/s的速度做匀速直线运动,刹车后的加速度大小为5m/s2,那么开始刹车后2s 内与开始刹车后6s内汽车通过的位移之比为()A.1:1 B.1:3 C.3:4 D.4:34.设物体运动的加速度为a、速度为v、位移为s.现有四个不同物体的运动图象如图所示,假设物体在t=0时的速度均为零,则其中表示物体做单向直线运动的图象是()A.B.C.D.5.在水平面上有相距20cm的A、B两点,一质点以恒定的加速度从A向B做直线运动,经0.2s 的时间先后通过A、B两点,则该质点通过A、B中点时的速度大小为()A.若加速度方向由A向B,则大于1m/s;若加速度方向由B向A,则小于1m/sB.若加速度方向由A向B,则小于1m/s;若加速度方向由B向A,则大于1m/sC.无论加速度的方向如何,均大于1m/sD.无论加速度的方向如何,均小于1m/s6.为提高百米赛跑运动员的成绩,教练员分析了运动员跑百米全程的录相带,测得:运动员在前7s跑了61m,7s末到7.1s末跑了0.92m,跑到终点共用10.8s,则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运动员在百米全过程的平均速度大小是9.26m/sB.运动员在前7s的平均速度大小是8.71m/sC.运动员在7s末的瞬时速度大小约为9.2m/sD.无法知道运动员在7s末的瞬时速度大小7.一个做匀变速直线运动的质点,初速度为0.5m/s,在第9s内的位移比第5s内的位移多4m,则该质点的加速度、9s末的速度和质点在9s内通过的位移分别是()A.a=1 m/s2,v9=9 m/s,x9=40.5 mB.a=1 m/s2,v9=9 m/s,x9=45 mC.a=1 m/s2,v9=9.5 m/s,x9=45 mD.a=0.8 m/s2,v9=7.7 m/s,x9=36.9 m8.如图所示,A、B两物体相距 s=7m,物体A以v A=4m/s 的速度向右匀速运动,而物体B此时的速度v B=10m/s,向右做匀减速运动,加速度大小为2m/s2,那么物体A追上物体B所用的时间为()A.7s B.8s C.9s D.10s9.一个物体做匀变速直线运动,当t=0时,物体的速度大小为12m/s,方向向东;当t=2s时,物体的速度大小为8m/s,方向仍向东.当t为多少时,物体的速度大小变为2m/s()A.3s B.5s C.7s D.9s10.物体以速度v匀速通过直线上的A、B两点,所用时间为t;现在物体从A点由静止出发,先匀加速直线运动(加速度为a1)到某一最大速度v m后立即做匀减速直线运动(加速度大小为a2)至B点速度恰好减为0,所用时间仍为t.则物体的()A.v m只能为2v,与a1、a2的大小无关B.v m可为许多值,与a1、a2的大小有关C.a1、a2须是一定的D.a1、a2必须满足11.如图所示为一质点作直线运动的速度﹣时间图象,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整个过程中,CD段和DE段的加速度数值最大B.整个过程中,BC段的加速度最大C.整个过程中,D点所表示的状态,离出发点最远D.BC段所表示的运动通过的路程是28m12.做匀变速直线运动的物体的速度v随位移x的变化规律为x=(v2﹣4),v与x的单位分别为m/s和m,据此可知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初速度v0=4 m/s B.初速度v0=2 m/sC.加速度a=1 m/s2D.加速度a=2 m/s2二、填空题(本题包括两小题,共12分,请将正确答案填写在空白处)13.电火花打点计时器是使用电源的仪器,工作电压是,使用频率为50Hz的电源,打点时间间隔是,在纸带上打点的不是振针和复写纸,而是和.14.在测定匀变速直线运动加速度的实验中,选定一条纸带如图所示,从0点开始,每5个点取一个计数点的纸带,其中0、1、2、3、4、5、6都为记数点,相邻记数点的时间间隔为T,测得:x1=1.40cm,x2=1.90cm,x3=2.38cm,x4=2.88cm,x5=3.39cm,x6=3.87cm.(结果均保留三位有效数字)(1)在计时器打出点4时,小车的速度为:v4= cm/s.(2)该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加速度的表达式为a= ,大小a= cm/s2.三、计算题(本题包括一小题,共计16分,写出必要的物理过程,只写答案不得分)15.(16分)(2012春•左云县期末)一个物体从H高处自由落下,经过最后196m所用的时间是4s,求物体下落H高所用的总时间T和高度H是多少?(取g=9.8m/s2,空气阻力不计)2015-2016学年辽宁师大附中高一(上)月考物理试卷(10月份)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2小题,每小题6分,共72分.1-8题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9-12题有多个选项符合题意,全部选对得6分,选对但不全得3分,选错或不选得0分)1.如图所示是一质点做直线运动的v﹣t图象,据此图象得到的结论是()A.质点在第1秒末停止运动B.质点在第1秒末改变运动方向C.质点在第2秒内做减速运动D.质点在前2秒内的位移为零考点: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图像.专题:运动学中的图像专题.分析:v﹣t图象中,倾斜的直线表示匀变速直线运动,斜率表示加速度,倾斜角越大表示加速度越大,图象与坐标轴围成的面积表示位移.看物体是否改变运动方向就看速度图象是否从时间轴的上方到时间轴的下方.解答:解:A、质点在第1秒末的速度为2m/s,没有停止运动,故A错误;B、前2s内质点的速度图象都在时间轴的上方,都沿正方向运动,没有改变方向,故B错误;C、第2秒内质点的初速度为2m/s,加速度为﹣1m/s2,质点做匀减速直线运动,故C正确;D、图象与坐标轴围成的面积表示位移,质点在前2秒内的位移为=2m,故D错误.故选C.点评:解决本题要明确v﹣t图象的含义:在v﹣t图象中每时刻对应于速度的大小,速度的正负表示其运动方向,图象的斜率表示物体运动的加速度,图象与时间轴围成的面积为物体的位移,时间轴上方面积表示位移为正,下方表示为负.2.物体沿直线以恒定加速度运动,它的位移与时间的关系是s=24t﹣6t2,(s的单位是m,t 的单位是s)则它的速度为零的时刻是()A.s B.4s C.2s D.24s考点:匀变速直线运动的位移与时间的关系.专题:直线运动规律专题.分析:根据匀变速直线运动的位移时间公式得出物体的初速度和加速度,结合速度时间公式求出速度减为零的时间.解答:解:根据s=得,物体的初速度v0=24m/s,加速度a=﹣12m/s2,则速度减为零的时间t=.故选:C.点评:解决本题的关键掌握匀变速直线运动的速度时间公式和位移时间公式,并能灵活运用,基础题.3.汽车以20m/s的速度做匀速直线运动,刹车后的加速度大小为5m/s2,那么开始刹车后2s 内与开始刹车后6s内汽车通过的位移之比为()A.1:1 B.1:3 C.3:4 D.4:3考点:匀变速直线运动的位移与时间的关系.专题:直线运动规律专题.分析:先求出汽车刹车到停止的时间,因为汽车速度为零后不再运动,然后根据匀变速直线运动的位移时间公式求出刹车后的位移.解答:解:汽车从刹车到静止用时:t刹==s=4s,故刹车后2s为:s1=v0t﹣at2=20×2 m﹣×5×22m=30m刹车后6s内汽车的位移:s2=v0t刹﹣at刹2=20×4 m﹣×5×42m=40m,故:s1:s2=3:4,故ABD错误,C正确;故选:C.点评:本题属于刹车问题,关键要求出汽车刹车到停止的时间,因为汽车速度为零后不再运动.4.设物体运动的加速度为a、速度为v、位移为s.现有四个不同物体的运动图象如图所示,假设物体在t=0时的速度均为零,则其中表示物体做单向直线运动的图象是()A.B.C.D.考点: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图像;匀变速直线运动的速度与时间的关系.专题:运动学中的图像专题.分析:物体做单向直线运动时位移一直增大,速度方向不变,根据图象逐项分析即可.解答:解:A、由位移﹣时间图象可知,位移随时间先增大后减小,2s后反向运动,4s末到达初始位置,故A错误;B、由速度﹣时间图象可知,速度2s内沿正方向运动,2﹣4s沿负方向运动,方向改变,故B 错误;C、由图象可知:物体在第1s内做匀加速运动,第2﹣3s内做匀减速运动,2s末速度减为0,第3s内沿负方向运动,不是单向直线运动,故C错误;D、由图象可知:物体在第1s内做匀加速运动,第2s内做匀减速运动,2s末速度减为0,然后重复前面的过程,是单向直线运动,故D正确;故选:D.点评:图象是我们高中物理研究运动的主要途径之一,应熟知其特征,难度不大,属于基础题.5.在水平面上有相距20cm的A、B两点,一质点以恒定的加速度从A向B做直线运动,经0.2s 的时间先后通过A、B两点,则该质点通过A、B中点时的速度大小为()A.若加速度方向由A向B,则大于1m/s;若加速度方向由B向A,则小于1m/sB.若加速度方向由A向B,则小于1m/s;若加速度方向由B向A,则大于1m/sC.无论加速度的方向如何,均大于1m/sD.无论加速度的方向如何,均小于1m/s考点:加速度.专题:直线运动规律专题.分析:先求出平均速度,再由匀变速直线运动的推论:中间时刻的瞬时速度等于这段时间内的平均速度,去分析中间时刻的速度和中点时刻速度的大小.解答:解:该质点通过a、b两点的平均速度大小为=1m/s,若力的方向由a向b,物体做加速运动,由推论:中间时刻的瞬时速度等于这段时间内的平均速度,可知,当0.1s 时物体运动不到中间位移,所以中间位移的速度大于平均速度1m/s;若力的方向由b向a,物体做减速运动,由推论:中间时刻的瞬时速度等于这段时间内的平均速度,可知,当0.1s时物体运动到超过中间位移,所以中间位移的速度大于平均速度1m/s;综上知无论力的方向如何均大于1m/s,C正确.故选:C点评:运用匀变速直线运动的推论:中间时刻的瞬时速度等于这段时间内的平均速度,解决本题比较简单.6.为提高百米赛跑运动员的成绩,教练员分析了运动员跑百米全程的录相带,测得:运动员在前7s跑了61m,7s末到7.1s末跑了0.92m,跑到终点共用10.8s,则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运动员在百米全过程的平均速度大小是9.26m/sB.运动员在前7s的平均速度大小是8.71m/sC.运动员在7s末的瞬时速度大小约为9.2m/sD.无法知道运动员在7s末的瞬时速度大小考点:平均速度;瞬时速度.专题:直线运动规律专题.分析:由题意可知全程的位移和总时间,由平均速度公式可求得全程的平均速度;而瞬时速度可以用极短时间内的平均速度来表示.解答:解:A、由题意可知运动员的位移为100m,时间为10.8s,故平均速度v=m/s=9.26m/s;故A正确;B、前7s运动员的平均速度为m/s=8.71m/s,故B正确;C、运动员在7s末的瞬间时速度约等于7s末到7.1s末的平均速度,所以运动员在7s末的瞬间时速度约为=9.2m/s,故C正确,D错误本题选不正确的故选D.点评:明确瞬时速度、平均速度的概念,在现实生活在中体会它们的区别,用所学知识正确解答实际问题.7.一个做匀变速直线运动的质点,初速度为0.5m/s,在第9s内的位移比第5s内的位移多4m,则该质点的加速度、9s末的速度和质点在9s内通过的位移分别是()A.a=1 m/s2,v9=9 m/s,x9=40.5 mB.a=1 m/s2,v9=9 m/s,x9=45 mC.a=1 m/s2,v9=9.5 m/s,x9=45 mD.a=0.8 m/s2,v9=7.7 m/s,x9=36.9 m考点:匀变速直线运动的速度与时间的关系;匀变速直线运动的位移与时间的关系.专题:直线运动规律专题.分析:根据连续相等时间内的位移之差是一恒量求出加速度的大小,再结合速度时间公式和位移时间公式求出9s末的速度和9s内的位移.解答:解:根据得,a=.则9s末的速度v9=v0+at=0.5+1×9m/s=9.5m/s.9s内的位移=.故C正确,A、B、D错误.故选:C.点评:解决本题的关键掌握匀变速直线运动的运动学公式和推论,并能灵活运用,有时运用推论求解会使问题更加简捷.8.如图所示,A、B两物体相距 s=7m,物体A以v A=4m/s 的速度向右匀速运动,而物体B此时的速度v B=10m/s,向右做匀减速运动,加速度大小为2m/s2,那么物体A追上物体B所用的时间为()A.7s B.8s C.9s D.10s考点:匀变速直线运动的位移与时间的关系.专题:追及、相遇问题.分析:假设经过时间t,物块A追上物体B,根据位移时间公式,结合位移关系列式求解即可.解答:解:物体A做匀速直线运动,位移为:x A=v A t=4t物体B做匀减速直线运动减速过程的位移为:x B=v B t+=10t﹣t2设物体B速度减为零的时间为t1,有:t1==在t1=5s的时间内,物体B的位移为x B1=25m,物体A的位移为x A1=20m,由于x A1+S>x B1,故物体A未追上物体B;5s后,物体B静止不动,故物体A追上物体B的总时间为:t总=.故B正确,A、C、D错误.故选:B.点评:本题是追及问题,特别要注意物体B做匀减速运动,要分清是减速过程追上还是静止后被追上;第二种情况下的位移用位移时间公式求解时要注意时间是减速的时间,而不是总时间.9.一个物体做匀变速直线运动,当t=0时,物体的速度大小为12m/s,方向向东;当t=2s时,物体的速度大小为8m/s,方向仍向东.当t为多少时,物体的速度大小变为2m/s()A.3s B.5s C.7s D.9s考点:匀变速直线运动的速度与时间的关系.专题:直线运动规律专题.分析:根据匀变速直线运动的速度时间公式求出物体的加速度,结合速度时间公式求出速度大小变为2m/s时的时间,注意2m/s的速度可能向东,可能向西.解答:解:物体做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加速度a=;当2m/s的速度方向向东,则;当2m/s的速度方向向西,则;故B、C正确,A、D错误.故选:BC.点评:解决本题的关键掌握匀变速直线运动的运动学公式,并能灵活运用,注意公式的矢量性.10.物体以速度v匀速通过直线上的A、B两点,所用时间为t;现在物体从A点由静止出发,先匀加速直线运动(加速度为a1)到某一最大速度v m后立即做匀减速直线运动(加速度大小为a2)至B点速度恰好减为0,所用时间仍为t.则物体的()A.v m只能为2v,与a1、a2的大小无关B.v m可为许多值,与a1、a2的大小有关C.a1、a2须是一定的D.a1、a2必须满足考点:匀变速直线运动的位移与时间的关系.专题:直线运动规律专题.分析:A、当物体匀速通过A、B两点时,x=vt.当物体先匀加速后匀减速通过A、B两点时,根据平均速度公式,总位移x=,从而可得知v m与v的关系.C、匀加速运动的时间和匀减速运动的时间之和,再根据v m与v的关系得出a1、a2所满足的条件.解答:解:A、当物体匀速通过A、B两点时,x=vt.当物体先匀加速后匀减速通过A、B两点时,根据平均速度公式,总位移x=,则,得v m=2v.与a1、a2的大小无关.故A正确,B错误.C、匀加速运动的时间和匀减速运动的时间之和,而v m=2v,代入得,整理得.故C错误,D正确.故选AD.点评:解决本题关键掌握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平均速度的公式,从而得出先匀加速后匀减速运动的位移x=,11.如图所示为一质点作直线运动的速度﹣时间图象,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整个过程中,CD段和DE段的加速度数值最大B.整个过程中,BC段的加速度最大C.整个过程中,D点所表示的状态,离出发点最远D.BC段所表示的运动通过的路程是28m考点: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图像;平均速度.专题:运动学中的图像专题.分析:v﹣t图象中,倾斜的直线表示匀变速直线运动,其斜率表示加速度,斜率越大表示加速度越大;图象与坐标轴围成的面积表示位移,在时间轴上方的位移为正,下方的面积表示位移为负.BC段与时间轴围成的梯形面积表示其运动的位移.解答:解:A、整个过程中,CD和DE段倾角最大,倾斜程度最大,故CD段和DE段的加速度数值最大,故A正确,B错误;C、从O到D点的图象与坐标轴围成的面积在时间轴的上方,位移为正,D点以后位移为负,说明此时已经反方向运动了,故D点所表示的状态离出发点最远,故C正确;D、BC段与时间轴围成的梯形面积为S=×(5+12)×4m=34m,故BC段表示的运动通过的路程是34m.故D错误.故选:AC点评:本题是速度﹣﹣时间图象的应用,要明确斜率的含义,知道在速度﹣﹣时间图象中图象与坐标轴围成的面积的含义,能根据图象读取有用信息.12.做匀变速直线运动的物体的速度v随位移x的变化规律为x=(v2﹣4),v与x的单位分别为m/s和m,据此可知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初速度v0=4 m/s B.初速度v0=2 m/sC.加速度a=1 m/s2D.加速度a=2 m/s2考点:匀变速直线运动的位移与时间的关系.专题:直线运动规律专题.分析:根据匀变速直线运动的速度位移关系求得物体运动的初速度和加速度.解答:解:根据匀变速直线运动的速度位移关系由可得物体运动的加速度为2m/s2,初速度为2m/s.故选:BD.点评:掌握匀变速直线运动速度位移关系是正确解题关键,不难属于基础题.二、填空题(本题包括两小题,共12分,请将正确答案填写在空白处)13.电火花打点计时器是使用交流电源的计时仪器,工作电压是220V ,使用频率为50Hz的电源,打点时间间隔是0.02s ,在纸带上打点的不是振针和复写纸,而是电火花和墨粉.考点:用打点计时器测速度.专题:实验题.分析:了解电磁打点计时器和电火花打点计时器的工作电压、工作原理即可正确解答;同时要熟练使用打点计时器进行有关的操作.解答:解:火花打点计时器是使用电源,电火花计时器的工作电压是220 V,当电源频率是50Hz时,它们每隔0.02s打一次点.使用电火花打点计时器时,在纸带上打点的不是振针和复写纸,而是电火花和墨粉;故答案为:交流,计时,220V,0.02s,电火花,墨粉.点评:对于基本实验仪器,要会正确使用,了解其工作原理,为将来具体实验打好基础,对于实验装置和工作原理,我们不仅从理论上学习它,还要从实践上去了解它,自己动手去做做.14.在测定匀变速直线运动加速度的实验中,选定一条纸带如图所示,从0点开始,每5个点取一个计数点的纸带,其中0、1、2、3、4、5、6都为记数点,相邻记数点的时间间隔为T,测得:x1=1.40cm,x2=1.90cm,x3=2.38cm,x4=2.88cm,x5=3.39cm,x6=3.87cm.(结果均保留三位有效数字)(1)在计时器打出点4时,小车的速度为:v4= 31.4 cm/s.(2)该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加速度的表达式为a= ,大小a=49.6 cm/s2.考点:测定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加速度.专题:实验题.分析:根据匀变速直线运动的推论公式△x=aT2可以求出加速度的大小,根据匀变速直线运动中时间中点的速度等于该过程中的平均速度,可以求出打纸带上4点时小车的瞬时速度大小.解答:解:电火花打点计时器是使用220V的交流电,它每隔0.02S打一个点.由于两相邻计数点间有四个点未画出,所以相邻计数点间的时间间隔T=0.1S,根据匀变速直线运动中时间中点的速度等于该过程中的平均速度:V4==cm/s=31.4cm/s根据匀变速直线运动的推论公式△x=aT2可以求出加速度的大小,得:X4﹣X1=3a1T2X5﹣X2=3a2T2X6﹣X3=3a3T2为了更加准确的求解加速度,我们对三个加速度取平均值得:a=(a1+a2+a3)即小车运动的加速度计算表达式为:a=a=cm/s2=49.6cm/s2,故答案为:(1)31.4;(2);49.6.点评:要提高应用匀变速直线的规律以及推论解答实验问题的能力,在平时练习中要加强基础知识的理解与应用.三、计算题(本题包括一小题,共计16分,写出必要的物理过程,只写答案不得分)15.(16分)(2012春•左云县期末)一个物体从H高处自由落下,经过最后196m所用的时间是4s,求物体下落H高所用的总时间T和高度H是多少?(取g=9.8m/s2,空气阻力不计)考点:自由落体运动.专题:自由落体运动专题.分析:物体做自由落体运动,根据自由落体运动的规律分别对全程和196m之前的位移列式即可求得高度和时间.解答:解:由题意可知:对于下降的全过程有H=gT2最后196m之前的高度 h=H﹣△h=g(T﹣△t)2代入数据,解得T=7s所以总的高度为H=gT 2=×9.8×72 m=240.1 m答:物体下落H高为240.1m,总时间为7s点评:分两次应用自由落体运动的位移公式即可求出结论,题目比较简单.。
辽宁省师大附中高一物理上学期10月月考试卷(含解析)
辽宁师大附中2014-2015学年高一上学期月考物理试卷(10月份)一、选择题(本题共有8小题,每题7分,其中1-5题为单项选择题,6-8题为多项选择题,选不全得4分,不选或有错误选项不得分)1.(7分)下列关于质点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只要是体积很小的物体都可看作质点B.只要是质量很小的物体都可看作质点C.质量很大或体积很大的物体都一定不能看作质点D.由于所研究的问题不同,同一物体有时可以看作质点,有时不能看作质点2.(7分)关于加速度,下述说法中错误的是()A.加速度的大小与速度的大小无必然联系B.加速度的方向与速度的方向可能相同,也可能相反C.加速度很大时物体速度可能很小D.加速度大的物体速度变化一定很大3.(7分)从某一高度相隔1s先后释放两个相同的小球甲和乙,不计空气阻力,它们在空中任一时刻()A.甲乙两球距离始终保持不变,甲乙两球速度之差保持不变B.甲乙两球距离越来越大,甲乙两球速度之差也越来越大C.甲乙两球距离越来越大,甲乙两球速度之差保持不变D.甲乙两球距离越来越小,甲乙两球速度之差也越来越小4.(7分)一个从静止开始做匀加速直线运动的物体,从开始运动起,连续通过三段位移的时间分别是1s、2s、3s,这三段位移的长度之比和这三段位移上的平均速度之比分别是()A.1:22:321:2:3 B.1:23:331:22:32C.1:2:3 1:1:1 D.1:3:51:2:35.(7分)一辆公共汽车进站后开始刹车,做匀减速直线运动.开始刹车后的第1s内和第2s 内位移大小依次为9m和7m,则刹车后6s内的位移是()A.20 m B.24 m C.25 m D.75 m6.(7分)如图所示,为一质点在0﹣22s时间内作直线运动的v﹣t图象,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整个过程中,CD段和DE段的加速度数值最大B.整个过程中,BC段的加速度最大C.整个过程中,D点所表示的状态,离出发点最远D.BC段所表示的运动通过的路程是34m7.(7分)物体沿一直线运动,在时间t内通过的路程为s.它在中间位置s处的速度为v1,在中间时刻t时的速度为v2,则v1和v2的关系为()A.当物体作匀加速直线运动时,v1>v2B.当物体作匀加速直线运动时,v1<v2C.当物体作匀减速直线运动时,v1>v2D.当物体作匀减速直线运动时,v1<v28.(7分)以35m/s的初速度竖直向上抛出一个小球.不计空气阻力,g取10m/s2.以下判断正确的是()A.小球到达最大高度时的速度为0B.小球到达最大高度时的加速度为0C.小球上升的最大高度为61.5mD.小球上升阶段所用的时间为3.5s二、实验题(本题共有1道小题,每空4分,共12分.)9.(12分)在做“研究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实验时,所用电源频率为50Hz,取下一段纸带研究,如图所示,设0点为计数点的起点,每5个点取一个计数点,则(1)第一个计数点与起始点间的距离x1= cm;(2)计算此纸带的加速度大小a= m/s2;(3)物体经过第3个计数点的瞬时速度为v3= m/s.三、计算题(共有2道小题,每题16分,共32分.)10.(16分)从离地500m的空中自由落下一个小球,不计空气阻力,取g=10m/s2,求:(1)经过多少时间落到地面;(2)从开始落下的时刻起,在第1s内的位移、最后1s内的位移;(3)落下一半时间的位移.11.(16分)甲、乙两车相距s,同时同向运动,乙在前面作加速度为a1、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运动,甲在后面作加速度为a2、初速度为v0的匀加速运动,试讨论两车在运动过程中相遇次数与加速度的关系.辽宁师大附中2014-2015学年高一上学期月考物理试卷(10月份)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选择题(本题共有8小题,每题7分,其中1-5题为单项选择题,6-8题为多项选择题,选不全得4分,不选或有错误选项不得分)1.(7分)下列关于质点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只要是体积很小的物体都可看作质点B.只要是质量很小的物体都可看作质点C.质量很大或体积很大的物体都一定不能看作质点D.由于所研究的问题不同,同一物体有时可以看作质点,有时不能看作质点考点:质点的认识.专题:直线运动规律专题.分析:只要物体的形状和大小对研究问题没有影响或者影响可以忽略不计时物体就可以当作质点,与物体的质量、体积的大小无关.解答:解:A.只要物体的形状和大小对研究问题没有影响或者影响可以忽略不计时物体就可以当作质点,故大的物体也可以作为质点,例如地球绕太阳公转时,地球可以看成是质点,故A错误;B.小的物体有时却不能当作质点,原子核很小,但在研究原子核内部的结构等的时候是不能看成质点的,故B错误;C.能否看成质点与物体的质量、体积的大小无关.例如地球绕太阳公转时,地球可以看成是质点,故C错误;D.研究地球绕太阳公转时,地球可以看成是质点,而研究地球自转时不可以把地球看成质点,故D正确.故选D.点评:只要掌握了质点的概念解决此类问题就不在话下,此题是帮助我们掌握质点的概念的不可多得的一道好题.2.(7分)关于加速度,下述说法中错误的是()A.加速度的大小与速度的大小无必然联系B.加速度的方向与速度的方向可能相同,也可能相反C.加速度很大时物体速度可能很小D.加速度大的物体速度变化一定很大考点:加速度.分析:加速度等于单位时间内变化量,反映速度变化快慢的物理量.解答:解:A、加速度的大小与速度大小无必然联系,故A正确.B、加速度方向与速度变化量的方向相同,与速度方向可能相同,可能相反.故B正确.C、加速度很大,知速度变化很快,速度不一定大,速度可能很小,故C正确.D、加速度大的物体速度变化快,变化量不一定大,故D错误.本题选错误的,故选:D.点评:解决本题的关键知道加速度的物理意义,知道加速度的大小与速度的大小、速度变化量的大小无关.3.(7分)从某一高度相隔1s先后释放两个相同的小球甲和乙,不计空气阻力,它们在空中任一时刻()A.甲乙两球距离始终保持不变,甲乙两球速度之差保持不变B.甲乙两球距离越来越大,甲乙两球速度之差也越来越大C.甲乙两球距离越来越大,甲乙两球速度之差保持不变D.甲乙两球距离越来越小,甲乙两球速度之差也越来越小考点:自由落体运动.专题:自由落体运动专题.分析:甲乙两球均做自由落体运动,由位移公式列出它们的距离与时间关系的表达式,再求出速度之差与时间的关系.解答:解:设乙运动的时间为t,则甲运动时间为t+1,则两球的距离x=﹣=gt+,可见,两球间的距离随时间推移,越来越大.两球速度之差为:△v=g(t+1)﹣gt=g,所以甲乙两球速度之差保持不变.所以C选项正确.故选C.点评:本题是自由落体运动位移公式和速度公式的直接应用,难度不大,属于基础题.4.(7分)一个从静止开始做匀加速直线运动的物体,从开始运动起,连续通过三段位移的时间分别是1s、2s、3s,这三段位移的长度之比和这三段位移上的平均速度之比分别是()A.1:22:321:2:3 B.1:23:331:22:32C.1:2:3 1:1:1 D.1:3:51:2:3考点:匀变速直线运动规律的综合运用.专题:直线运动规律专题.分析:要求连续的时间不等的三段时间内的位移之比,就要分别求出这三段时间内得位移,要求这三段位移,可以先求第一段的位移,再求前两段的位移,再求前三段的位移,前两段的位移减去第一段的位移,就等于第二段的位移,前三段的位移减去前两段的位移就等于第三段的位移;某段时间内的位移与所用时间的比值就等于该段时间内的平均速度.解答:解:根据x=可得物体通过的第一段位移为:x1=a×12又前3s的位移减去前1s的位移就等于第二段的位移,故物体通过的第二段位移为:x2=a×(1+2)2﹣×a×12=a×8又前6s的位移减去前3s的位移就等于第三段的位移,故物体通过的第三段位移为:x3=a×(1+2+3)2﹣×a×(1+2)2=a×27故x1:x2:x3=1:8:27=1:23:33在第一段位移的平均速度为:1=在第二段位移的平均速度为:=在第三段位移的平均速度为:=故1::=::=1:22:32=1:4:9故选:B.点评:本题求解第二段和第三段位移的方法十分重要,要注意学习和积累,并能灵活应用.5.(7分)一辆公共汽车进站后开始刹车,做匀减速直线运动.开始刹车后的第1s内和第2s 内位移大小依次为9m和7m,则刹车后6s内的位移是()A.20 m B.24 m C.25 m D.75 m考点:匀变速直线运动的位移与时间的关系.专题:直线运动规律专题.分析:根据匀变速直线运动的推论△x=aT2和位移时间公式求出汽车的初速度和加速度,结合速度时间公式判断物体到停止的时间,从而根据位移公式求出刹车后6s内的位移.解答:解:设汽车的初速度为v0,加速度为a.根据匀变速直线运动的推论△x=aT2得:x2﹣x1=aT2得 a===﹣2m/s2.根据第1s内的位移:,代入数据得,9=v0×1+,解得v0=10m/s.汽车刹车到停止所需的时间 t0==s=5s.则汽车刹车后6s内的位移等于5s内的位移,为 x==m=25m.故C正确,A、B、D错误.故选:C.点评:本题考查了运动学中的刹车问题,要注意判断汽车的运动状态,知道刹车速度减为零后不再运动,不能再用运动学公式,是道易错题.6.(7分)如图所示,为一质点在0﹣22s时间内作直线运动的v﹣t图象,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整个过程中,CD段和DE段的加速度数值最大B.整个过程中,BC段的加速度最大C.整个过程中,D点所表示的状态,离出发点最远D.BC段所表示的运动通过的路程是34m考点: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图像.专题:运动学中的图像专题.分析:解答本题关键要抓住:速度图象的斜率等于加速度,斜率越大,物体的加速度越大;速度图象与坐标轴所围“面积”大小等于位移,由几何知识求出面积,即可求得位移大小,得到路程.根据速度的正负表示速度的方向,可知物体在O到D过程,物体一直沿正方向运动,D到E段表示物体沿负方向运动,即可知D点所表示的状态离出发点最远.解答:解:A、由图看出,CD段和DE段的斜率数值最大,根据速度图象的斜率等于加速度,可知,CD段和DE段的加速度数值最大.故A正确,B错误.C、由图分析得知,物体在O到D过程,物体一直沿正方向运动,D到E段表示物体沿负方向运动,故D点所表示的状态离出发点最远.故C正确.D、由速度图象与坐标轴所围“面积”大小等于位移,得知,BC段所表示的运动通过的位移大小为x=×(5+12)×(18﹣14)m=34m,此段时间内物体做单向直线运动,路程等于位移大小,则物体通过的路程等于34m.故D正确.故选ACD点评:本题的解题关键是抓住两个数学意义来分析和理解图象的物理意义:速度图象的斜率等于加速度、速度图象与坐标轴所围“面积”大小等于位移.7.(7分)物体沿一直线运动,在时间t内通过的路程为s.它在中间位置s处的速度为v1,在中间时刻t时的速度为v2,则v1和v2的关系为()A.当物体作匀加速直线运动时,v1>v2B.当物体作匀加速直线运动时,v1<v2C.当物体作匀减速直线运动时,v1>v2D.当物体作匀减速直线运动时,v1<v2考点:匀变速直线运动规律的综合运用.专题:直线运动规律专题.分析:本题可由图象得出位移中点及时间中间的速度大小,即可比较出两速度的大小.解答:解:作出匀加速和匀减速运动的作出v﹣t图象.对于右图匀加速运动,由图可知中间时刻的速度v2,因图象与时间图围成的面积表示物体通过的位移,故由图可知时刻物体的位移小于总位移的一半,故中间位置应在中间时刻的右侧,故此时对应的速度一定大于v2.对于下图匀减速运动,由图可知中间时刻的速度v2,因图象与时间图围成的面积表示物体通过的位移,故由图可知时刻物体的位移大于总位移的一半,故中间位置应在中间时刻的左边侧,故此时对应的速度一定大于v2.故A、C正确,B、D错误.故选:AC.点评:v﹣t图象中图象与时间轴围成的面积表示物体通过的位移,故由图象可知中间时刻和中间位移.本题还可以对运动过程运用速度位移公式、平均速度公式和位移时间公式列式后联立,求解出中间位置和中间时刻的瞬时速度的一般表达式,再进行分析讨论.8.(7分)以35m/s的初速度竖直向上抛出一个小球.不计空气阻力,g取10m/s2.以下判断正确的是()A.小球到达最大高度时的速度为0B.小球到达最大高度时的加速度为0C.小球上升的最大高度为61.5mD.小球上升阶段所用的时间为3.5s考点:竖直上抛运动.专题:直线运动规律专题.分析:物体做竖直上抛运动,其加速度大小始终为g,方向竖直向下,上升阶段:匀减速直线运动,达到最高点时速度为零,加速度还是g,应用匀变速直线运动的规律求解.解答:解:A、B:物体做竖直上抛运动,上升阶段:匀减速直线运动,达到最高点时速度为零,加速度大小始终为g,方向竖直向下,故A正确,B错误;C:上升阶段:由,得:0﹣35×35=﹣20h,解得:h=61.25m 故C错误;D:上升阶段:由:v=v0﹣gt得:0=35﹣10t,解得:t=3.5s 故D正确;故选:AD.点评:竖直上抛运动是加速度大小始终为g,方向竖直向下的匀变速运动,可分段求解,也可整体法求解,选用适当的方法求解即可.二、实验题(本题共有1道小题,每空4分,共12分.)9.(12分)在做“研究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实验时,所用电源频率为50Hz,取下一段纸带研究,如图所示,设0点为计数点的起点,每5个点取一个计数点,则(1)第一个计数点与起始点间的距离x1=3 cm;(2)计算此纸带的加速度大小a=3 m/s2;(3)物体经过第3个计数点的瞬时速度为v3=1.05 m/s.考点:测定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加速度.专题:实验题;直线运动规律专题.分析:根据匀变速直线运动的推论公式△x=aT2可以求出加速度以及x1的大小,根据匀变速直线运动中时间中点的速度等于该过程中的平均速度,可以求出打纸带上C点时小车的瞬时速度大小.解答:解:(1)由题意可知:x2=6cm,x3=15cm﹣6cm=9cm,根据x3﹣x2=x2﹣x1,解得:x1=3cm.故答案为:3.(2)在匀变速直线运动中,连续相等时间内的位移差为常数,即△x=aT2,其中△x=3cm,T=0.1s,带入解得:a=3m/s2.故答案为3.(3)匀变速直线运动中时间中点的速度等于该过程中的平均速度,所以有:根据速度时间公式有:故答案为:1.05.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了基本运动学公式在处理纸带问题中的应用,是考查基本规律应用的好题.三、计算题(共有2道小题,每题16分,共32分.)10.(16分)从离地500m的空中自由落下一个小球,不计空气阻力,取g=10m/s2,求:(1)经过多少时间落到地面;(2)从开始落下的时刻起,在第1s内的位移、最后1s内的位移;(3)落下一半时间的位移.考点:自由落体运动.专题:自由落体运动专题.分析:(1)根据高度,结合位移时间公式求出小球落地的时间;(2)根据位移时间公式求出第一秒内的位移,最后1s前的位移,从而得出最后1s内的位移.(3)根据位移时间公式求解落下一半时间的位移.解答:解:(1)小球做自由落体运动,根据,得:;( 2 )第1s内的位移:;最后1s内的位移:即10s的位移﹣9s的位移:;( 3 )前5s内的位移为:;答:(1)经过10a落到地面;(2)从开始落下的时刻起,在第1s内的位移为5m、最后1s内的位移为95m;(3)落下一半时间的位移为125m.点评:解决本题的关键知道自由落体运动是初速度为零,加速度为g的匀加速直线运动,结合运动学公式灵活求解.11.(16分)甲、乙两车相距s,同时同向运动,乙在前面作加速度为a1、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运动,甲在后面作加速度为a2、初速度为v0的匀加速运动,试讨论两车在运动过程中相遇次数与加速度的关系.考点:匀变速直线运动的位移与时间的关系;匀变速直线运动的速度与时间的关系.专题:追及、相遇问题.分析:两车都做匀加速运动,由位移公式得出它们的位移与时间的关系,当它们相遇时,甲车与乙车的位移之差等于s,得到关于时间的函数式,根据数学知识分析两车能相遇几次.解答:解:设两车经过时间t相遇.则s甲=v0t,s乙=两车相遇时,有s甲﹣s乙=s代入得,v0t﹣=s△==①当2(a1﹣a2)s,△<0,①无解,即两车不相遇.当=2(a1﹣a2)s,△=0,①中t只有一解,即相遇一次.当>2(a1﹣a2)s,△>0,①中t有两个正解,即相遇两次.答:不相遇.若相遇一次.若相遇两次.点评:本题是相遇问题,抓住位移关系,得到时间的表达式,根据数学知识分析是常用的方法.。
【全国百强校】辽宁省大连市辽宁师范大学附属中学2015-2016学年高一6月月考物理试题(原卷版)
辽宁省大连市辽宁师范大学附属中学2015-2016学年高一6月月考物理试题一、选择题(本题共有10题,每题6分,其中1—6题为单项选择题,7—10题为多项选择题,选不全得3分,不选或有错误选项不得分)1. 下列物体运动过程中满足机械能守恒的是A.跳伞运动员张开伞后,在空中匀速下降B.忽略空气阻力,物体竖直向上抛出的运动C.火箭升空D.拉着物体沿光滑斜面匀速上升2.自然现象中蕴藏着许多物理知识,如图所示为一个盛水袋,某人从侧面缓慢推袋壁使它变形,则水的重力势能A.增大B.变小C.不变D.不能确定3. 一辆正沿平直路面行驶的车厢内,一个面向车前进方向站立的人对车厢壁施加水平推力F,在车前进s 的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当车匀速前进时,人对车做的总功为正功B.当车加速前进时,人对车做的总功为负功C.当车减速前进时,人对车做的总功为负功D.不管车如何运动,人对车做的总功都为零4. 如图所示,一固定斜面倾角为30°,一质量为m的小物块自斜面底端以一定的初速度沿斜面向上做匀减速运动,加速度大小等于重力加速度的大小g。
物块上升的最大高度为H,则此过程中,物块的A.重力势能增加2mgH B.动能损失了mgHC.机械能损失了mgH D.摩擦生热12 mgH5. 有一个固定的光滑直杆与水平面的夹角为53°,杆上套着一个质量为m =2 kg 的滑块(可视为质点).用不可伸长的细绳将滑块m 与另一个质量为M =2.7 kg 的物块通过光滑的定滑轮相连接,细绳因悬挂M 而绷紧,此时滑轮左侧细绳恰好水平,其长度L =103 m ;P 点与滑轮的连线同直杆垂直(如图所示).现将滑块m 从图中O 点由静止释放(整个运动过程中M 不会触地,g 取10 m/s 2).则滑块m 滑至P 点时的速度大小为(sin53°=0.8,cos53°=0.6)A .5 2 m/sB .5 m/s C.7 m/s D .2 m/s6.如图甲所示,静止于光滑水平面上坐标原点处的小物块,在水平拉力F 作用下,沿x 轴方向运动,拉力F 随物体所在位置坐标x 的变化关系如图乙所示,图线为半圆.则小物块运动到x 0处时F 做的总功为A .0 B.12F m x 0 C.π4F m x 0 D.π4x 207.如图所示,竖直光滑杆固定不动,套在杆上的弹簧下端固定,将套在杆上的滑块向下压缩弹簧至离地高度h =0.1m 处,滑块与弹簧不拴接。
辽宁师大附中2016-2017学年高一(上)12月月考数学试卷
2016-2017学年辽宁师大附中高一(上)12月月考数学试卷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5分,共50分.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将正确答案的序号涂在答题卡上.)1.用斜二测画法画如图所示的直角三角形的水平放置图,正确的是()A.B.C.D.2.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A.因为P∈α,Q∈α,所以PQ∈αB.因为P∈α,Q∈β,所以α∩β=PQC.因为AB⊂α,C∈AB,D∈AB,所以CD∈αD.因为AB⊂α,AB⊂β,所以A∈(α∩β)且B∈(α∩β)3.直线a∥平面α,点A∈α,则过点A且平行于直线a的直线()A.只有一条,但不一定在平面α内B.只有一条,且在平面α内C.有无数条,但都不在平面α内D.有无数条,且都在平面α内4.已知三条直线a、b、c两两平行且不共面,这三条直线可以确定m个平面,这m个平面把空间分成n个部分,则()A.m=2 n=2 B.m=2 n=6 C.m=3 n=7 D.m=3 n=85.圆锥的底面半径为1,母线长为2,顶点为S,轴截面为△SAB,C为SB的中点.若由A点绕侧面至点C,则最短路线长为()A.B.3 C.D.6.一个几何体的三视图及部分数据如图所示,正视图、侧视图和俯视图都是等腰直角三角形,则该几何体的体积为()A.B.C.D.17.棱锥被平行于底面的平面所截,若截得的小棱锥的侧面积与棱台的侧面积之比为9:16,则截得的小棱锥的体积与棱台的体积之比为()A.27:98 B.3:4 C.9:25 D.4:78.如图1,已知正方体ABCD﹣A1B1C1D1的棱长为a,动点M,N,Q分别在线段AD1,B1C,C1D1上,当三棱锥Q﹣BMN的俯视图如图2所示,三棱锥Q﹣BMN正视图的面积等于()A.B.a2C.D.a29.三棱柱ABC﹣A1B1C1中,若三棱锥A1﹣ABC的体积为9,则四棱锥A1﹣B1BCC1的体积为()A.B.C.18 D.2410.将半径都为1的4个钢球完全装入形状为正四面体的容器里,这个正四面体的高的最小值为()A.B.2+C.4+D.二、填空题:(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5分,共20分)11.若直线a∥α,直线b⊂α,则直线a与直线b的位置关系为.12.如图,正三棱柱ABC﹣A1B1C1中,AB=4,AA1=6.若E,F分别是棱BB1,CC1上的点,则三棱锥A﹣A1EF的体积是.13.据说伟大的阿基米德死了以后,敌军将领马塞拉斯给他建了一块墓碑.在墓碑上刻了一个如图所示的图案,图案中球的直径与圆柱底面的直径和圆柱的高相等,圆锥的顶点在圆柱上底面的圆心,圆锥的底面是圆柱的下底面.试计算出图形中圆锥、球、圆柱的体积比.14.长方体ABCD﹣A1B1C1D1中,若A1C与平面AB1D1相交于点M,则=.三、解答题(解答应写出文字说明,证明过程或演算步骤)15.已知某几何体的俯视图是如图所示的矩形,正视图(或称主视图)是一个底边长为8,高为4的等腰三角形,侧视图(或称左视图)是一个底边长为6,高为4的等腰三角形.(1)求该几何体的体积V;(2)求该几何体的侧面积S.16.如图,正三棱柱ABC﹣A1B1C1中,AB=2,AA1=3,D为C1B的中点,P为AB边上的动点.(Ⅰ)当点P为AB的中点时,证明DP∥平面ACC1A1;(Ⅱ)若AP=3PB,求三棱锥B﹣CDP的体积.17.三棱柱ABC﹣A1B1C1的底面是边长为2的正三角形,侧棱A1A⊥底面ABC,点E,F分别是棱CC1,BB1上的点,点M是线段AC上的动点,EC=2FB=2.(1)当点M在什么位置时,有BM∥平面AEF,并加以证明.(2)求四棱锥A﹣BCEF的表面积.18.如图所示,在三棱锥PABQ中,D,C,E,F分别是AQ,BQ,AP,BP的中点,PD与EQ交于点G,PC与FQ交于点H,连接GH.求证:(1)求证:AB∥GH.(2)若三棱锥P﹣ABQ为正四面体,且棱长为2,求多面体ADGE﹣BCHF的体积.2016-2017学年辽宁师大附中高一(上)12月月考数学试卷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5分,共50分.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将正确答案的序号涂在答题卡上.)1.用斜二测画法画如图所示的直角三角形的水平放置图,正确的是()A.B.C.D.【考点】斜二测法画直观图.【分析】直接由斜二画法画出直观图,与答案选项对照即可.【解答】解:可以以直角顶点为坐标原点建立坐标系,由斜二测画法规则知,在直观图中此角变为钝角,排除C和D,又圆三角形的高在y轴上,在直观图中在y′轴上,长度减半,故为B故选B2.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A.因为P∈α,Q∈α,所以PQ∈αB.因为P∈α,Q∈β,所以α∩β=PQC.因为AB⊂α,C∈AB,D∈AB,所以CD∈αD.因为AB⊂α,AB⊂β,所以A∈(α∩β)且B∈(α∩β)【考点】命题的真假判断与应用.【分析】因为P∈α,Q∈α,所以PQ⊂α;因为P∈α,Q∈β,所以α∩β=PQ或α∥β;因为AB⊂α,C∈AB,D∈AB,所以CD⊂α;因为AB⊂α,AB⊂β,所以A∈(α∩β)且B∈(α∩β).【解答】解:因为P∈α,Q∈α,所以PQ⊂α,故A错误;因为P∈α,Q∈β,所以α∩β=PQ或α∥β,故B错误;因为AB⊂α,C∈AB,D∈AB,所以CD⊂α,故C错误;因为AB⊂α,AB⊂β,所以A∈(α∩β)且B∈(α∩β),故D正确.故选D.3.直线a∥平面α,点A∈α,则过点A且平行于直线a的直线()A.只有一条,但不一定在平面α内B.只有一条,且在平面α内C.有无数条,但都不在平面α内D.有无数条,且都在平面α内【考点】空间中直线与平面之间的位置关系.【分析】可得直线a和点A确定一个平面β,β与α交于一条直线l,且A∈l,由线面平行的性质可得结论.【解答】解:∵直线a∥平面α,点A∈α,∴直线a和点A确定一个平面β,可得β与α交于一条直线l,且A∈l,由线面平行的性质可得l∥a,故过点A且平行于直线a的直线只有l一条,故选B4.已知三条直线a、b、c两两平行且不共面,这三条直线可以确定m个平面,这m个平面把空间分成n个部分,则()A.m=2 n=2 B.m=2 n=6 C.m=3 n=7 D.m=3 n=8【考点】平面的基本性质及推论.【分析】利用推论三能求出m的值,再利用平面的基本性质及推论能求出n的值.【解答】解:根据推论3(经过两条平行直线有且只有一个平面)知三条直线a、b、c 两两平行但不共面时,这三条直线可以确定3个平面,即m=3.三条直线把平面分成七个部分.如把直线看成平面,则三个平面把空间也分成了七个部分,即n=7.故选:C.5.圆锥的底面半径为1,母线长为2,顶点为S,轴截面为△SAB,C为SB的中点.若由A点绕侧面至点C,则最短路线长为()A.B.3 C.D.【考点】多面体和旋转体表面上的最短距离问题.【分析】求出圆锥底面圆的周长,则以SA为一边,将圆锥展开,就得到一个以S为圆心,以SA为半径的扇形,根据弧长公式求出展开后扇形的圆心角,根据勾股定理求出结论.【解答】解:圆锥底面是以AB为直径的圆,圆的周长是2π,以SA为一边,将圆锥展开,就得到一个以S为圆心,以SA为半径的扇形,弧长是l=2π,母线长为2,展开后的圆心角是π,则由A点绕侧面至点C,最短路线长为=,故选C.6.一个几何体的三视图及部分数据如图所示,正视图、侧视图和俯视图都是等腰直角三角形,则该几何体的体积为()A.B.C.D.1【考点】由三视图求面积、体积.【分析】由正视图、侧视图和俯视图均为等腰直角三角形,可判定几何体为三棱锥,我们根据三视图的数据求出三棱锥的底面面积和高,代入棱锥体积公式,即可得到答案.【解答】解:由三视图判断几何体为三棱锥,如图:由已知中侧视图是一个等腰直角三角形,宽为1,∴棱锥的高H=1;底面△的高也为1,又由俯视图为等腰直角三角形,且底面斜边长为2,∴底面面积S=×2×1=1,则几何体的体积V=×1×1=.故选A.7.棱锥被平行于底面的平面所截,若截得的小棱锥的侧面积与棱台的侧面积之比为9:16,则截得的小棱锥的体积与棱台的体积之比为()A.27:98 B.3:4 C.9:25 D.4:7【考点】棱柱、棱锥、棱台的体积.【分析】截得的小棱锥的高与这个棱锥高之比为3:5,截得小棱锥的底面积与这个棱锥的底面积之比为9:25,由此能求出截得的小棱锥的体积与棱台的体积之比.【解答】解:棱锥被平行于底面的平面所截,若截得的小棱锥的侧面积与棱台的侧面积之比为9:16,则截得的小棱锥的高与这个棱锥高之比为3:5,截得小棱锥的底面积与这个棱锥的底面积之比为9:25,∴截得的小棱锥的体积与棱台的体积之比为:=.故选:A.8.如图1,已知正方体ABCD﹣A1B1C1D1的棱长为a,动点M,N,Q分别在线段AD1,B1C,C1D1上,当三棱锥Q﹣BMN的俯视图如图2所示,三棱锥Q﹣BMN正视图的面积等于()A.B.a2C.D.a2【考点】棱柱、棱锥、棱台的侧面积和表面积.【分析】由三棱锥Q﹣BMN的俯视图可得Q在D1,N在C,所以三棱锥Q﹣BMN正视图为△D1EC(E为D1D的中点),即可求出三棱锥Q﹣BMN正视图的面积.【解答】解:由三棱锥Q﹣BMN的俯视图可得Q在D1,N在C,所以三棱锥Q﹣BMN正视图为△D1EC(E为D1D的中点),其面积为=.故选:B.9.三棱柱ABC﹣A1B1C1中,若三棱锥A1﹣ABC的体积为9,则四棱锥A1﹣B1BCC1的体积为()A.B.C.18 D.24【考点】棱柱、棱锥、棱台的体积.【分析】由题意画出图形,然后利用等积法可得,则答案可求.【解答】解:如图,三棱柱ABC﹣A1B1C1中,∵=,∴,∵三棱锥A1﹣ABC的体积为9,则四棱锥A1﹣B1BCC1的体积为.故选:A.10.将半径都为1的4个钢球完全装入形状为正四面体的容器里,这个正四面体的高的最小值为()A.B.2+C.4+D.【考点】棱锥的结构特征.【分析】底面放三个钢球,上再落一个钢球时体积最小,把钢球的球心连接,则又可得到一个棱长为2的小正四面体,正四面体的中心到底面的距离是高的,且小正四面体的中心和正四面体容器的中心应该是重合的,先求出小正四面体的中心到底面的距离,再求出正四面体的中心到底面的距离,把此距离乘以4可得正四棱锥的高.【解答】解:由题意知,底面放三个钢球,上再落一个钢球时体积最小.于是把钢球的球心连接,则又可得到一个棱长为2的小正四面体,则不难求出这个小正四面体的高为,且由正四面体的性质可知:正四面体的中心到底面的距离是高的,且小正四面体的中心和正四面体容器的中心应该是重合的,∴小正四面体的中心到底面的距离是×=,正四面体的中心到底面的距离是+1 (1即小钢球的半径),所以可知正四棱锥的高的最小值为(+1)×4=4+,故选C.二、填空题:(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5分,共20分)11.若直线a∥α,直线b⊂α,则直线a与直线b的位置关系为平行或异面.【考点】空间中直线与直线之间的位置关系.【分析】由题意,直线a∥α,可得直线与面没有公共点,故直线与面的线没有公共点,由此关系即可得出直线a与b的位置关系.【解答】解:由题意直线a∥α,直线b⊂α,可得直线a,b一定没有公共点,故两直线的位置关系可以是异面或平行故答案为平行或异面12.如图,正三棱柱ABC﹣A1B1C1中,AB=4,AA1=6.若E,F分别是棱BB1,CC1上的点,则三棱锥A﹣A1EF的体积是8.【考点】棱柱、棱锥、棱台的体积.【分析】用三棱柱的体积减去三棱锥A1﹣EFC1B1和三棱锥A﹣BCFE的体积.【解答】解:取BC中点D,连结AD,则AD⊥BC,∵平面ABC⊥平面BCC1B1,平面ABC∩平面BCC1B1=BC,AD⊂平面ABC,∴AD⊥平面BCC1B1.∵△ABC是等边三角形,AB=4,∴AD=2.∵AA1∥平面BCC1B1,E,F是BB1,CC1的中点,=V===8,∴V A﹣BCFE=﹣2×=8.∴V=V﹣2V A﹣BCFE故答案为:813.据说伟大的阿基米德死了以后,敌军将领马塞拉斯给他建了一块墓碑.在墓碑上刻了一个如图所示的图案,图案中球的直径与圆柱底面的直径和圆柱的高相等,圆锥的顶点在圆柱上底面的圆心,圆锥的底面是圆柱的下底面.试计算出图形中圆锥、球、圆柱的体积比.【考点】棱柱、棱锥、棱台的体积.【分析】设圆柱底面半径为r ,则球的半径为r ,圆柱和圆锥的高均为2r ,代入几何体体积公式计算即可.【解答】解:设圆柱底面半径为r ,则球的半径为r ,圆柱和圆锥的高均为2r , ∴V 圆锥=×πr 2×2r=,V 球=, V 圆柱=πr 2×2r=2πr 3,∴V 圆锥:V 球:V 圆柱=::2=1:2:3.14.长方体ABCD ﹣A 1B 1C 1D 1中,若A 1C 与平面AB 1D 1相交于点M ,则= .【考点】棱柱的结构特征.【分析】设A1C与平面BDC1相交于点N,则M,N是A1C三等分点,即可得出结论.【解答】解:设A1C与平面BDC1相交于点N,则M,N是A1C三等分点,∴=,故答案为.三、解答题(解答应写出文字说明,证明过程或演算步骤)15.已知某几何体的俯视图是如图所示的矩形,正视图(或称主视图)是一个底边长为8,高为4的等腰三角形,侧视图(或称左视图)是一个底边长为6,高为4的等腰三角形.(1)求该几何体的体积V;(2)求该几何体的侧面积S.【考点】由三视图求面积、体积.【分析】由题设可知,几何体是一个高为4的四棱锥,其底面是长、宽分别为8和6的矩形,正侧面及其相对侧面均为底边长为8,高为h1的等腰三角形,左、右侧面均为底边长为6、高为h2的等腰三角形,分析出图形之后,再利用公式求解即可.【解答】解:由题设可知,几何体是一个高为4的四棱锥,其底面是长、宽分别为8和6的矩形,正侧面及其相对侧面均为底边长为8,高为h1的等腰三角形,左、右侧面均为底边长为6、高为h2的等腰三角形,如图所示.(1)几何体的体积为V=•S矩形•h=×6×8×4=64.(2)正侧面及相对侧面底边上的高为:h1==5.左、右侧面的底边上的高为:h2==4.故几何体的侧面面积为:S=2×(×8×5+×6×4)=40+24.16.如图,正三棱柱ABC﹣A1B1C1中,AB=2,AA1=3,D为C1B的中点,P为AB边上的动点.(Ⅰ)当点P为AB的中点时,证明DP∥平面ACC1A1;(Ⅱ)若AP=3PB,求三棱锥B﹣CDP的体积.【考点】直线与平面平行的判定;棱柱、棱锥、棱台的体积.【分析】(I)连接DP、AC1,在△ABC1中根据中位线定理,得DP∥AC1,结合线面平行的判定定理,得DP∥平面ACC1A1;(II)过点D作DE⊥BC于E,结合DE∥CC1且DE=CC1,得三棱锥B﹣CDP的高DE=,结合△BCP的面积和锥体体积公式,可算出三棱锥B﹣CDP的体积.【解答】解:(I)连接DP、AC1,∵△ABC1中,P、D分别为AB、BC1中点∴DP∥AC1,∵AC1⊆平面ACC1A1,DP⊈平面ACC1A1,∴DP∥平面ACC1A1(II)由AP=3PB,得PB=AB=过点D作DE⊥BC于E,则DE∥CC1且DE=CC1又∵CC1⊥平面ABC,∴DE⊥平面BCP∵CC1=3,∴DE==×2××sin60°=∵S△BCP∴三棱锥B﹣CDP的体积v=××=17.三棱柱ABC﹣A1B1C1的底面是边长为2的正三角形,侧棱A1A⊥底面ABC,点E,F分别是棱CC1,BB1上的点,点M是线段AC上的动点,EC=2FB=2.(1)当点M在什么位置时,有BM∥平面AEF,并加以证明.(2)求四棱锥A﹣BCEF的表面积.【考点】棱柱、棱锥、棱台的侧面积和表面积;直线与平面平行的判定.【分析】(1)M为AC中点;取AE的中点O,连接OF,OM;证明BM∥OF,即可证明BM∥平面AEF;(2)分别计算四棱锥A﹣BCEF各个面的面积,求和即可.【解答】解:(1)M为AC中点;证明如下:取AE的中点O,连接OF,OM;∵O,M分别为AE,AC的中点,∴OM∥CE,∵BF∥CE,且EC=2FB=2,∴OM∥FB∥CE,且OM=FB=;∴四边形OMBF为矩形,故BM∥OF;又BM⊄平面AEF,OF⊂平面AEF,∴BM∥平面AEF;(2)四棱锥A﹣BCEF的表面积为S=S梯形BCEF+S△ABC+S△ABF+S△AEF+S△ACE=×(1+2)×2+×22×sin+×2×1+×2×+×2×2=6++.18.如图所示,在三棱锥PABQ中,D,C,E,F分别是AQ,BQ,AP,BP的中点,PD与EQ交于点G,PC与FQ交于点H,连接GH.求证:(1)求证:AB∥GH.(2)若三棱锥P﹣ABQ为正四面体,且棱长为2,求多面体ADGE﹣BCHF的体积.【考点】棱柱、棱锥、棱台的体积;空间中直线与直线之间的位置关系.【分析】(1)推导出EF∥AB,DC∥AB.从而EF∥DC.进而EF∥平面PCD.再求出EF∥GH,由此能证明AB∥GH.(2)设正四面体三棱锥P﹣ABQ的体积为V,由,能求出多面体ADGE﹣BCHF的体积.【解答】证明:(1)∵D,C,E,F分别是AQ,BQ,AP,BP的中点,∴EF∥AB,DC∥AB.∴EF∥DC.又EF⊄平面PCD,DC⊂平面PCD,∴EF∥平面PCD.又EF⊂平面EFQ,平面EFQ∩平面PCD=GH,∴EF∥GH.又EF∥AB,∴AB∥GH.解:(2)设正四面体三棱锥P﹣ABQ的体积为V,则V=×=,∵,∴.2017年3月28日。
辽宁省辽师大附中1617学年度高二上学期12月月考——物
辽宁省辽师大附中2016—2017学年度上学期12月月考高二物理试题考试时间:50分钟满分:100分第Ⅰ卷选择题(共60分)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5个小题,每小题4分,共60分.1到10题只有一个选项正确,对的得4分,11到15题有多个选项正确,全部选对的得4分,选对但不全的得2分,错选或不选的得0分) 1.在法拉第时代,下列验证“由磁产生电”设想的实验中,能观察到感应电流的是()A.将绕在磁铁上的线圈与电流表组成一闭合回路,然后观察电流表的变化B.在一通电线圈旁放置一连有电流表的闭合线圈,然后观察电流表的变化C.将一房间内的线圈两端与相邻房间的电流表连接,往线圈中插入条形磁铁后,再到相邻房间去观察电流表的变化D.绕在同一铁环上的两个线圈,分别接电源和电流表,在给线圈通电或断电的瞬间,观察电流表的变化2.某学生做观察电磁感应现象的实验,将电流表、线圈A和线圈B、蓄电池、开关用导线连接成如图所示的实验电路,当他接通、断开开关时,电流表的指针都没有偏转,其原因是()A.开关位置错误B.电流表的正、负极接反C.线圈B的接头3、4接反D.蓄电池的正、负极接反3.如图所示,L是绕在铁芯上的线圈,它与电阻R、R0、开关和电池E可构成闭合回路.线圈上的箭头表示线圈中电流的正方向,当该电流的流向与箭头所示的方向相同时,电流为正,否则为负.起初开关S1和S2都处于断开状态.在t=0时刻,接通开关S1,经过一段时间,在t=t1时刻,再接通开关S2,则能正确表示L中的电流I随时间t变化的图线是下图中的()4.如图所示,水平放置的两条光滑轨道上有可自由移动的金属棒PQ、MN,当PQ在外力的作用下运动时,MN在磁场的作用下向右运动,则PQ所做的运动可能是()A.向右加速运动B.向左加速运动C.向右匀速运动D.向左减速运动5.如图所示,一圆形金属线圈放置在水平桌面上,匀强磁场垂直桌面竖直向下,过线圈上A点作切线OO′,OO′与线圈在同一平面上.在线圈以OO′为轴翻转180°的过程中,线圈中电流方向() A.始终为A→C→B→AB.先为A→C→B→A再为A→B→C→AC.始终为A→B→C→AD.先为A→B→C→A再为A→C→B→A6.如图,EOF 和为空间一匀强磁场的边界,其中EO ∥,FO ∥,且EO ⊥OF ;为∠EOF 的角平分线,间的距离为L ;磁场方向垂直于纸面向里。
辽宁师大附中高一数学上学期12月月考试题-人教版高一全册数学试题
辽师大附中2015-2016学年下学期第二次模块考试高一数学试题考试时间:90分钟 满分:120分第Ⅰ卷 选择题(共60分)一、选择题:本题共12小题,每题5分,共60分。
1.一个直角三角形绕斜边旋转360°形成的空间几何体为( )A .一个圆锥B .一个圆锥和一个圆柱C .两个圆锥D .一个圆锥和一个圆台2.“直线在平面外”是指( )A .直线与平面没有公共点B .直线与平面相交C .直线与平面平行D .直线与平面最多只有一个公共点3.设长方体的长、宽、高分别为2a 、a 、a ,其顶点都在一个球面上,则该球的表面积为( )A .23a πB .26a πC .212a πD .224a π4.棱台的上下底面积为16和81,有一平行于底面的截面面积为36,则截得的两棱台的高的比为( )A.1∶1B.1∶2C.2∶3D.3∶45.已知平面α外不共线的三点A 、B 、C 到平面α的距离相等,则正确的结论是( )A .平面ABC 必平行于αB .平面ABC 必不垂直于αC .平面ABC 必与α相交D .存在△ABC 的一条中位线平行于α或在α内6.对于直线m 、n 和平面α、β,能得出α⊥β的一个条件是 ( )A .m ⊥n ,m ∥α,n ∥βB .m ⊥n ,α∩β=m ,n ⊂αC .m ∥n ,n ⊥β,m ⊂αD .m ∥n ,m ⊥α,n ⊥β 7.若一个水平放置的圆柱的正视图与其侧面展开图相似,则这个圆柱的侧面积与全面积之比为 ( )A.1+ππB.122+ππC.122+π D.11+π8.如图,六棱锥ABCDEF P -的底面是正六边形,⊥PA 平面ABC ,则下列结论不正确的是( )A .⊥CF 平面PADB .⊥DF 平面PAFC .//CF 平面PABD .//CD 平面PAF9. 如图所示,若Ω是长方体1111D C B A ABCD -被平面EFGH截去几何体11C EFGHB 后得到的几何体,其中E 为线段11B A上异于1B 的点,F 为线段1BB 上异于1B 的点,11//D A EH ,则下列结论中不正确的是( )A.FG EH //B.四边形EFGH 是矩形C.Ω是棱柱D.Ω是棱台10. 如图,正方体ABCD -A ′B ′C ′D ′的棱长为4,动点E ,F 在棱AB 上,且EF =2,动点Q 在棱D ′C ′上,则三棱锥A ′-EFQ 的体积( )A .与点E ,F 位置有关B .与点Q 位置有关C .与点E ,F ,Q 位置都有关D .与点E ,F ,Q 位置均无关,是定值11.在正方体1111D C B A ABCD -中,P 为对角线1BD 上靠近B 的三等分点,P 到各顶点的距离的不同取值有( )A .3个B .4个C .5个D .6个12.在长方体1111D C B A ABCD -中,2=AB ,11==AA BC ,点M 为1AB 的中点,点P 为对角线1AC 上的动点,点Q 为底面ABCD 上的动点(点P 、Q 可以重合),则PQ MP +的最小值为( ) A.22B .23C.43D .1 第Ⅱ卷 (共60分)二、填空题:本题共4小题,每题5分,共20分。
辽宁省师大附中高三物理上学期10月月考试题(含解析)-人教版高三全册物理试题
2015-2016学年辽宁师大附中高三〔上〕月考物理试卷〔10月份〕一、选择题〔此题包括12个小题,每一小题6分,共72分.1到8题只有一个选项正确,9到12题有多个选项正确,全部选对的得6分,选对但不全的得3分,错选或不选的得0分〕1.如下列图,一条小船位于200m宽的河正中A点处,从这里向下游100 m处有一危险区,当时水流速度为4m/s,为了使小船避开危险区沿直线到达对岸,小船在静水中的速度至少是〔〕A. m/s B. m/s C.2 m/s D.4 m/s2.长度不同的两根细绳悬于同一点,另一端各系一个质量一样的小球,使它们在同一水平面内作圆锥摆运动,如下列图,如此两个圆锥摆一样的物理量是〔〕A.周期 B.线速度的大小 C.向心力D.绳的拉力3.质量为m的小球从高H处由静止开始自由下落,以地面作为零势能面.当小球的动能和重力势能相等时,重力的瞬时功率为〔〕A.2mg B.mg C.mg D.mg4.我国探月的“嫦娥〞工程已启动,在不久的将来,我国宇航员将登上月球.假设探月宇航员站在月球外表一斜坡上的M点,并沿水平方向以初速度v0抛出一个小球,测得小球经时间t落到斜坡上另一点N,斜面的倾角为θ,如下列图.将月球视为密度均匀、半径为r 的球体,引力恒量为G,如此月球的密度为〔〕A.B.C.D.5.如下列图,质量为m的滑块,以4m/s的初速度从圆弧形轨道的A点向下滑动,滑块运动到B点时的速度仍为4m/s,假设滑块以5m/s的初速度从A点向下滑动,滑块运动到B点时的速度〔〕A.一定等于5m/s B.一定大于5m/sC.一定小于5m/s D.条件不足,无法确定6.质量为m的物体,在距地面h高处以的加速度由静止竖直下落到地面.如下说法中正确的答案是〔〕A.物体的重力势能减少mgh B.物体的动能增加mghC.物体的机械能减少mgh D.重力做功mgh7.一演员表演飞刀绝技,由O点先后抛出完全一样的三把飞刀,分别垂直打在竖直木板上M、N、P三点.假设不考虑飞刀的转动,并可将其看做质点,O、M、N、P四点距离水平地面高度分别为h、4h、3h、2h,以下说法正确的答案是〔〕A.三把刀在击中板时动能一样B.三次飞行时间之比为1::C.三次初速度的竖直分量之比为3:2:1D.设三次抛出飞刀的初速度与水平方向夹角分别为θ1、θ2、θ3,如此有θ1>θ2>θ38.如下列图,竖直放置的轻弹簧上端与质量为3kg的物块B相连接,另一个质量为1kg的物块A放在B上.先向下压A,然后释放,A、B共同向上运动一段后将别离,别离后A又上升了0.2m到达最高点,此时B的速度方向向下,且弹簧恰好为原长.从A、B别离到A上升到最高点的过程中,弹簧弹力对B做的功与弹簧回到原长时B的速度大小分别是〔g=10m/s2〕〔〕A.12 J,2m/s B.0,2m/s C.0,0 D.4J,2m/s9.设匀速行驶的汽车,发动机功率保持不变,如此〔〕A.路面越粗糙,汽车行驶得越慢B.路面越粗糙,汽车行驶得越快C.在同一路面上,汽车不载货比载货时行驶得快D.在同一路面上,汽车不载货比载货时行驶得慢10.宇宙中两颗相距很近的恒星常常组成一个双星系统,它们以相互间的万有引力彼此提供向心力,而使它们绕着某一共同的圆心做匀速圆周运动,假设它们的运转周期为T,两星到某一共同圆心的距离分别为R1和R2,那么,这双星系统中两颗恒星的质量关系正确的答案是〔〕A.这两颗恒星的质量必定相等B.这两颗恒星的质量之和为C.这两颗恒星的质量之比为m1:m2=R2:R1D.其中必有一颗恒星的质量为11.质量均为m的A、B两物体分别在水平恒力F1和F2的作用下沿水平面运动,撤去F1、F2后受摩擦力的作用减速到停止,其V﹣t图象如下列图,如此如下说法正确的答案是〔〕A.F1、F2大小相等B.A、B受摩擦力大小相等C.F1、F2对A、B做功之比为1:1D.全过程中摩擦力对A、B做功之比为1:212.如下列图,水平传送带长为s,以速度v始终保持匀速运动,质量为m的货物无初速放到A点,货物运动到B点时恰达到速度v,货物与皮带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当货物从A点运动到B点的过程中,以下说法正确的答案是〔〕A.摩擦力对物体做功为mv2B.摩擦力对物体做功为μmgsC.传送带抑制摩擦力做功为μmgsD.因摩擦而生的热能为2μmgs二、计算题.〔此题包括2个小题,每题14分.要求写出必要的文字说明和解题过程,只写出最终结果不得分.〕13.〔14分〕〔2013春•盐城校级期末〕右端连有光滑弧形槽的水平桌面AB长L=1.5m,如下列图.将一个质量为m=0.5kg的木块在F=1.5N的水平拉力作用下,从桌面上的A端由静止开始向右运动,木块到达B端时撤去拉力F,木块与水平桌面间的动摩擦因数μ=0.2,取g=10m/s2.求:〔1〕木块沿弧形槽上升的最大高度;〔2〕木块沿弧形槽滑回B端后,在水平桌面上滑动的最大距离.14.〔14分〕〔2012•日照二模〕如下列图,地面和半圆轨道面均光滑.质量M=1kg、长L=4m 的小车放在地面上,其右端与墙壁的距离为S=3m,小车上外表与半圆轨道最低点P的切线相平.现有一质量m=2kg的滑块〔不计大小〕以v0=6m/s的初速度滑上小车左端,带动小车向右运动.小车与墙壁碰撞时即被粘在墙壁上,滑块与小车外表的滑动摩擦因数μ=0.2,g 取10m/s2.〔1〕求小车与墙壁碰撞时的速度;〔2〕要滑块能沿圆轨道运动而不脱离圆轨道,求半圆轨道的半径R的取值.2015-2016学年辽宁师大附中高三〔上〕月考物理试卷〔10月份〕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选择题〔此题包括12个小题,每一小题6分,共72分.1到8题只有一个选项正确,9到12题有多个选项正确,全部选对的得6分,选对但不全的得3分,错选或不选的得0分〕1.如下列图,一条小船位于200m宽的河正中A点处,从这里向下游100 m处有一危险区,当时水流速度为4m/s,为了使小船避开危险区沿直线到达对岸,小船在静水中的速度至少是〔〕A. m/s B. m/s C.2 m/s D.4 m/s考点:运动的合成和分解.专题:运动的合成和分解专题.分析:小船离河岸100m处,要使能安全到达河岸,如此小船的合运动最大位移为.因此由水流速度与小船的合速度,借助于平行四边形定如此,即可求出小船在静水中最小速度.解答:解:要使小船避开危险区沿直线到达对岸,如此有合运动最大位移为=200m,因此小船能安全到达河岸的合速度,设此速度与水流速度的夹角为θ,即有tanθ==,所以θ=30°又流水速度,如此可得小船在静水中最小速度为:.故C 正确,A、B、D错误.应当选:C.点评:此题属于:一个速度要分解,一个分速度的大小与方向,还另一个分速度的大小且最小,如此求这个分速度的方向与大小值.这种题型运用平行四边形定如此,由几何关系来确定最小值.2.长度不同的两根细绳悬于同一点,另一端各系一个质量一样的小球,使它们在同一水平面内作圆锥摆运动,如下列图,如此两个圆锥摆一样的物理量是〔〕A.周期 B.线速度的大小 C.向心力D.绳的拉力考点:向心力;牛顿第二定律.专题:牛顿第二定律在圆周运动中的应用.分析:小球靠重力和绳子的拉力提供向心力,根据牛顿第二定律求出角速度、线速度的大小,向心力的大小,看与什么因素有关.解答:解:对其中一个小球受力分析,如图,受重力,绳子的拉力,由于小球做匀速圆周运动,故合力提供向心力;将重力与拉力合成,合力指向圆心,由几何关系得,合力:F=mgtanθ ①;由向心力公式得到,F=mω2r ②;设绳子与悬挂点间的高度差为h,由几何关系,得:r=htanθ ③;由①②③三式得,ω=,与绳子的长度和转动半径无关;又由T=,故周期与绳子的长度和转动半径无关,故A正确;由v=wr,两球转动半径不等,故线速度不同,故B错误;绳子拉力:T=,故绳子拉力不同,故C错误;由F=ma=mω2r,两球转动半径不等,故向心力不同,故D错误;应当选A.点评:此题关键要对球受力分析,找向心力来源,求角速度;同时要灵活应用角速度与线速度、周期、向心加速度之间的关系公式!3.质量为m的小球从高H处由静止开始自由下落,以地面作为零势能面.当小球的动能和重力势能相等时,重力的瞬时功率为〔〕A.2mg B.mg C.mg D.mg考点:功率、平均功率和瞬时功率;自由落体运动;动能和势能的相互转化.分析:根据小球的动能和重力势能相等可以求得此时小球的速度的大小,再根据瞬时功率的公式即可求得此时重力的功率.解答:解:在小球的动能和重力势能相等时,设此时的高度为h,物体的速度为v,如此根据机械能守恒可得,mgH=mgh+mV2,由于mgh=mV2,所以mgH=2×mV2,所以此时的速度的大小为V=,此时重力的瞬时功率为P=FV=mgV=mg,所以B正确.应当选B.点评:在分析功率的时候,一定要注意公式的选择,P=只能计算平均功率的大小,而P=Fv 可以计算平均功率也可以是瞬时功率,取决于速度是平均速度还是瞬时速度.4.我国探月的“嫦娥〞工程已启动,在不久的将来,我国宇航员将登上月球.假设探月宇航员站在月球外表一斜坡上的M点,并沿水平方向以初速度v0抛出一个小球,测得小球经时间t落到斜坡上另一点N,斜面的倾角为θ,如下列图.将月球视为密度均匀、半径为r 的球体,引力恒量为G,如此月球的密度为〔〕A.B.C.D.考点:万有引力定律与其应用;平抛运动.分析:根据平抛运动规律列出水平方向和竖直方向的位移等式,结合几何关系求出重力加速度.忽略地球自转的影响,根据万有引力等于重力列出等式.根据密度公式求解.解答:解:设该星球外表的重力加速度为g,根据平抛运动规律:水平方向:x=v0t竖直方向:y=gt2平抛位移与水平方向的夹角的正切值tanα=得g=设该星球质量M,对该星球外表质量为m1的物体有解得:而V=如此密度ρ=故C正确,ABD错误.应当选:C点评:处理平抛运动的思路就是分解.重力加速度g是天体运动研究和天体外表宏观物体运动研究联系的物理量.5.如下列图,质量为m的滑块,以4m/s的初速度从圆弧形轨道的A点向下滑动,滑块运动到B点时的速度仍为4m/s,假设滑块以5m/s的初速度从A点向下滑动,滑块运动到B点时的速度〔〕A.一定等于5m/s B.一定大于5m/sC.一定小于5m/s D.条件不足,无法确定考点:动能定理.专题:动能定理的应用专题.分析:物体从曲面的A点下滑过程中,重力和摩擦力做功,当物体下滑的速度增大时,运用向心力知识分析轨道对物体支持力的变化,判断摩擦力如何变化,确定物体抑制摩擦力做功的大小,分析动能变化量的大小,再求出物体运动到B点时的速度范围.解答:解:物体从曲面的A点下滑过程中,重力和摩擦力做功,当物体下滑的速度增大时,在同一点物体所需要的向心力增大,轨道对物体的支持力增大,如此物体对轨道的压力增大,摩擦力就增大,从A运动到B,路程相等,如此物体下滑过程中抑制摩擦力做功增大,重力做功一样,根据动能定理得知,动能的变化量增大,第一次下滑过程动能变化量为零,如此有mv B2﹣mv A2<0,得:v B<5m/s;应当选:C.点评:此题运用向心力和动能定理分析运动员下滑过程动能的变化量大小,是经常采用的思路.6.质量为m的物体,在距地面h高处以的加速度由静止竖直下落到地面.如下说法中正确的答案是〔〕A.物体的重力势能减少mgh B.物体的动能增加mghC.物体的机械能减少mgh D.重力做功mgh考点:功能关系;重力势能;机械能守恒定律.专题:机械能守恒定律应用专题.分析:物体以的加速度向下运动,对物体受力分析可知,物体受到重力之外,一定还受到向上的拉力的作用,根据力对物体的做功的情况,可以分析物体的能量的变化的情况.解答:解:对物体受力分析可知,mg﹣F=m,所以F=mg,A、物体下降h时,重力做的功为mgh,所以物体的重力势能减少mgh,所以A错误,D错误;B、由动能定理可得,W总=△E K,即mgh=△E K,所以物体的动能增加为mgh,所以B正确;C、物体下降h时,外力做的功为﹣Fh=﹣mgh,所以物体的机械能减少mgh,所以C错误;应当选B.点评:功是能量转化的量度,有多种表现形式:重力做功是重力势能变化的量度;电场力做功是电势能变化的量度;合力做功是动能变化的量度;重力外的各个力做的总功是机械能变化的量度.7.一演员表演飞刀绝技,由O点先后抛出完全一样的三把飞刀,分别垂直打在竖直木板上M、N、P三点.假设不考虑飞刀的转动,并可将其看做质点,O、M、N、P四点距离水平地面高度分别为h、4h、3h、2h,以下说法正确的答案是〔〕A.三把刀在击中板时动能一样B.三次飞行时间之比为1::C.三次初速度的竖直分量之比为3:2:1D.设三次抛出飞刀的初速度与水平方向夹角分别为θ1、θ2、θ3,如此有θ1>θ2>θ3考点:平抛运动;自由落体运动.专题:平抛运动专题.分析:将飞刀的运动逆过来看是一种平抛运动,运用运动的分解法,由运动学公式研究平抛运动的初速度大小,即飞刀垂直打在木板上的速度大小,即可比拟动能的大小;由高度比拟时间.由v y=gt,分析三次初速度的竖直分量之比;由速度的分解,求解抛出飞刀的初速度与水平方向夹角关系.解答:解:A、将飞刀的运动逆过来看成是一种平抛运动,三把刀在击中板时的速度大小即为平抛运动的初速度大小,运动时间为t=,初速度为v0=.由图看出,三把刀飞行的高度不同,运动时间不同,水平位移大小相等,由平抛运动的初速度大小不等,即打在木板上的速度大小不等,故三把刀在击中板时动能不同.故A错误.B、竖直方向上逆过来看做自由落体运动,运动时间为t=,如此得三次飞行时间之比为.故B错误.C、三次初速度的竖直分量等于平抛运动下落的速度竖直分量,由v y=gt=.如此竖直分量之比为.故C错误.D、设任一飞刀抛出的初速度与水平方向夹角分别为θ,如此tanθ=.如此得,θ1>θ2>θ3.故D正确.应当选D.点评:此题的解题技巧是运用逆向思维方法,将飞刀的运动等效看成沿反方向的平抛运动,问题就变得熟悉而简单.8.如下列图,竖直放置的轻弹簧上端与质量为3kg的物块B相连接,另一个质量为1kg的物块A放在B上.先向下压A,然后释放,A、B共同向上运动一段后将别离,别离后A又上升了0.2m到达最高点,此时B的速度方向向下,且弹簧恰好为原长.从A、B别离到A上升到最高点的过程中,弹簧弹力对B做的功与弹簧回到原长时B的速度大小分别是〔g=10m/s2〕〔〕A.12 J,2m/s B.0,2m/s C.0,0 D.4J,2m/s考点:功能关系.分析:首先要了解AB在什么位置别离,AB别离的直接原因是A的速度大于B的速度,由此可以知道当AB经过弹簧原长时弹簧开始对B施加向下的力,导致B向下的加速度大于g,因此表现为AB别离.所以在原长时AB具有共速的速度和加速度.A上升到最高点,B的速度方向向下,且弹簧恰好为原长,所以弹簧弹力对B做的功为零.A、B共同向上运动一段后将别离,别离后A又上升了0.2m到达最高点,根据运动学公式求出别离时A的速度.从A、B别离到A上升到最高点的过程中,根据动能定理研究B求解.解答:解:A、B共同向上运动一段后将别离,别离后A又上升了0.2m到达最高点,根据竖直上抛运动知识可得,A、B脱离的瞬间他们的速度为2 m/s,且此时弹簧正在自然长度处,此后A竖直上抛,B先到最高点再到达弹簧的自然长度,所以A、B别离时弹簧正在自然长度处,A上升到最高点弹簧恰好为原长,所以这个过程中弹簧弹力对B做的功为零.从A、B别离到A上升到最高点的过程中,根据动能定理研究B知该过程中合力做功为零,所以动能变化也为零,即弹簧回到原长时B的速度大小是2m/s.应当选:B点评:该题要清楚AB别离时运动的特征.即A、B具有共同的速度和加速度,并且弹簧正在自然长度处.9.设匀速行驶的汽车,发动机功率保持不变,如此〔〕A.路面越粗糙,汽车行驶得越慢B.路面越粗糙,汽车行驶得越快C.在同一路面上,汽车不载货比载货时行驶得快D.在同一路面上,汽车不载货比载货时行驶得慢考点:功率、平均功率和瞬时功率.分析:汽车匀速行驶,发动机功率保持不变,由P=FV=fV可知,当f变化时,汽车的速度就会变化,从而分析得出结果.解答:解:A、由于发动机功率保持不变,由P=FV=fV可知,路面越粗糙,阻力越大,速度就越小,所以A正确,B错误.C、当汽车不载货时,汽车的重力小,对地面的压力小,此时车受到的阻力就小,由P=FV=fV 可知,汽车的速度大,速C正确,D错误.应当选AC.点评:当汽车匀速行驶时,汽车处于受力平衡状态,牵引力和阻力大小相等,根据P=FV=fV 分析即可得出结论.10.宇宙中两颗相距很近的恒星常常组成一个双星系统,它们以相互间的万有引力彼此提供向心力,而使它们绕着某一共同的圆心做匀速圆周运动,假设它们的运转周期为T,两星到某一共同圆心的距离分别为R1和R2,那么,这双星系统中两颗恒星的质量关系正确的答案是〔〕A.这两颗恒星的质量必定相等B.这两颗恒星的质量之和为C.这两颗恒星的质量之比为m1:m2=R2:R1D.其中必有一颗恒星的质量为考点:万有引力定律与其应用.专题:万有引力定律的应用专题.分析:这是一个双星的问题,两颗恒星围绕它们连线上的某一固定点分别做匀速圆周运动,它们之间的万有引力提供各自的向心力,两颗恒星有一样的角速度和周期,结合牛顿第二定律和万有引力定律解决问题.解答:解:A、C、如图,对m1有:G=m1R1 ①对m2有:G=m2R2 ②解得:=,如此两者质量不相等,故A错误,C正确.B、D、由①得:m2=由②得:m1=两者质量之和:m1+m2=,故BD正确.应当选:BCD.点评:此题是双星问题,与卫星绕地球运动模型不同,两颗星都绕同一圆心做匀速圆周运动,关键抓住条件:一样的角速度和周期.11.质量均为m的A、B两物体分别在水平恒力F1和F2的作用下沿水平面运动,撤去F1、F2后受摩擦力的作用减速到停止,其V﹣t图象如下列图,如此如下说法正确的答案是〔〕A.F1、F2大小相等B.A、B受摩擦力大小相等C.F1、F2对A、B做功之比为1:1D.全过程中摩擦力对A、B做功之比为1:2考点:动能定理的应用;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图像.专题:动能定理的应用专题.分析:根据速度与时间的图象可知,各段运动的位移关系与之比,同时由牛顿第二定律可得匀减速运动的加速度之比;再由动能定理可得出拉力、摩擦力的关系,与它们的做功关系.解答:解:由速度与时间图象可知,两个匀减速运动的加速度之比为1:2;由牛顿第二定律可知:A、B受摩擦力大小1:2,故B错误;由速度与时间图象可知,A、B两物体加速与减速的位移相等,且匀加速运动位移之比1:2,匀减速运动的位移之比2:1,由动能定理可得:A物体的拉力与摩擦力的关系,F1•X﹣f1•3X=0﹣0;B物体的拉力与摩擦力的关系,F2•2X﹣f2•3X=0﹣0,因此可得:全过程中摩擦力对A、B做功之比1:2;F1、F2对A、B做功之比1:2,F1、F2大小相等.故A正确,B、C错误;应当选AD点评:解决此题的关键通过图象得出匀加速运动和匀减速运动的加速度,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得出两个力的大小之比,以与知道速度﹣时间图线与时间轴所围成的面积表示位移,并运用动能定理.12.如下列图,水平传送带长为s,以速度v始终保持匀速运动,质量为m的货物无初速放到A点,货物运动到B点时恰达到速度v,货物与皮带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当货物从A点运动到B点的过程中,以下说法正确的答案是〔〕A.摩擦力对物体做功为mv2B.摩擦力对物体做功为μmgsC.传送带抑制摩擦力做功为μmgsD.因摩擦而生的热能为2μmgs考点:功的计算.专题:功的计算专题.分析:对物体进展受力分析,根据动能定理求出摩擦力对物体做功,也可以根据W=fs求出摩擦力做物体做的功,物体在传送带上运动时,物体和传送带要发生相对滑动,由题意可知,A一直做匀加速运动,电动机多做的功一局部转化成了物体的动能,还有一局部转化为内能.解答:解:A、运动过程中,对物体进展研究,根据动能定理得:W f=mv2,故A正确;B、根据W=fs得:W=μmgs,故B正确;C、物块达到速度v所需的时间t=,在这段时间内传送带的位移x=,如此相对位移为,所以传送带抑制摩擦力做功W′=fx==2μmgs,故C错误;D、如此相对位移为,因摩擦而生的热能Q=f△x=,故D错误.应当选:AB点评:当物体之间发生相对滑动时,一定要注意物体的动能增加的同时,一样的内能也要增加,可以用动能定理求解摩擦力对物体做的功,也可以通过恒力做功公式求解,难度适中.二、计算题.〔此题包括2个小题,每题14分.要求写出必要的文字说明和解题过程,只写出最终结果不得分.〕13.〔14分〕〔2013春•盐城校级期末〕右端连有光滑弧形槽的水平桌面AB长L=1.5m,如下列图.将一个质量为m=0.5kg的木块在F=1.5N的水平拉力作用下,从桌面上的A端由静止开始向右运动,木块到达B端时撤去拉力F,木块与水平桌面间的动摩擦因数μ=0.2,取g=10m/s2.求:〔1〕木块沿弧形槽上升的最大高度;〔2〕木块沿弧形槽滑回B端后,在水平桌面上滑动的最大距离.考点:动能定理的应用.专题:动能定理的应用专题.分析:〔1〕对全过程运用动能定理求出木块沿弧形槽上升的最大高度;〔2〕根据动能定理求出在水平面上滑动的最大距离.解答:解:〔1〕对全过程运用动能定理得,FL﹣μmgL﹣mgh=0,代入数据解得h=0.15m.〔2〕对开始运动到物体停止的过程运用动能定理,FL﹣μmgL﹣μmgs=0,代入数据解得最大距离s=0.75m.答:〔1〕木块沿弧形槽上升的最大高度为0.15m;〔2〕木块沿弧形槽滑回B端后,在水平桌面上滑动的最大距离为0.75m.点评:此题考查了动能定理的根本运用,运用动能定理解题关键选择好研究的过程,分析过程中有哪些力做功,然后根据动能定理列式求解.14.〔14分〕〔2012•日照二模〕如下列图,地面和半圆轨道面均光滑.质量M=1kg、长L=4m 的小车放在地面上,其右端与墙壁的距离为S=3m,小车上外表与半圆轨道最低点P的切线相平.现有一质量m=2kg的滑块〔不计大小〕以v0=6m/s的初速度滑上小车左端,带动小车向右运动.小车与墙壁碰撞时即被粘在墙壁上,滑块与小车外表的滑动摩擦因数μ=0.2,g 取10m/s2.〔1〕求小车与墙壁碰撞时的速度;〔2〕要滑块能沿圆轨道运动而不脱离圆轨道,求半圆轨道的半径R的取值.考点:动量守恒定律;动能定理的应用;能量守恒定律.专题:动量与动能定理或能的转化与守恒定律综合.分析:〔1〕假设小车与墙壁碰撞前有共同速度,根据动量守恒定律和能量守恒定律求出此过程中滑块与小车的相对位移,判断小车与墙壁碰撞前滑块与小车的速度是否一样,并求出小车与墙壁碰撞时的速度;〔2〕假设滑块恰能滑过圆的最高点,由重力提供向心力,由牛顿第二定律求出滑块经过最高点时的速度,根据动能定理求出轨道半径;假设滑块恰好滑至圆弧到达T点时就停止,滑块也能沿圆轨道运动而不脱离圆轨道.根据动能定理求解半径,即能得到半径的条件.解答:解:〔1〕设滑块与小车的共同速度为v1,滑块与小车相对运动过程中动量守恒,有 mv0=〔m+M〕v1代入数据解得v1=4m/s设滑块与小车的相对位移为 L1,由系统能量守恒定律,有μmgL1=代入数据解得 L1=3m设与滑块相对静止时小车的位移为S1,根据动能定理,有μmgS1=代入数据解得S1=2m。
辽宁省辽师大附中2022-2021学年高一上学期12月月考试题 物理 Word版含答案
2022---2021学年度上学期12月份模块考试高 一 物 理 试 题考试时间:50分钟 满分:100分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0个小题,每小题6分,共60分。
其中1—5题为单选,6—10题为多选。
全部选对的得6分,选对但不全的得3分,错选或不选的得0分) 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物体的速度越大,其惯性越大,其运动状态就越不简洁转变B .一个物体放在水平地面上,物体受到了向上的弹力,是由于地面发生了形变C .自由下落的石块速度越来越大,说明它受到的重力也越来越大D .摩擦力总是阻碍物体的运动2.一位4岁小男孩从高15层的楼顶坠下,被同楼的一位青年在楼下接住,幸免遇难,设每层楼的高度为3m ,这位青年从他所在的地方到楼下需要的时间是1.3s ,则该青年要接住孩子,至多允许他反应的时间是(g =10m/s 2) ( )A .3.0sB .1.7sC .0.4sD .1.3s3.某人推着自行车前进时,地面对前轮的摩擦力为1f ,对后轮的摩擦力为2f ;该人骑着自行车前进时,地面对前轮的摩擦力为3f ,对后轮的摩擦力为4f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1f 与车前进方向相同 B. 2f 与车前进方向相同 C. 3f 与车前进方向相同D. 4f 与车前进方向相同4.用一根长为L 的细绳一端固定在O 点,另一端悬挂质量为m 的小球A ,为使细绳与竖直方向夹030角且绷紧,小球A 处于静止,对小球施加的最小的力等于( ) A .mg 3 B .mg 23C .mg21D .mg 335.以初速度v 0竖直向上抛出一个小球,小球所受的空气阻力与速度大小成正比,从抛出到落地小球运动的v -t 图是( )6.将一个大小为7N 的力分解为两个力,其中一个分力的大小为4N ,则另一个分力的大小可能是( ) A .2N B .7N C .11N D .12N 7.如图所示,物体B 放在物体A 上,A 、B 的上下表面均与斜面平行。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辽师大附中2015—2016学年上学期第二次模块考试
高一物理试题
考试时间:60分钟 满分:100分 第I 卷 选择题( 共60分)
一、选择题(本题共有10个小题,每题6分,其中第1、5、9、10题为多项选择题,选不全得3分,不选或有错误选项不得分) 1.(多选)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物体抵抗运动状态变化的性质是惯性
B .牛顿第一定律、牛顿第二定律都可以通过实验来验证
C .单位m 、kg 、s 是一组属于国际单位制的基本单位
D .根据速度定义式v =Δx Δt ,当Δt→0时,Δx
Δt
就可以表示物体在t 时刻的瞬时速度,该定义
运用了极限思维法
2.粗糙水平面上放有P 、Q 两个木块,它们的质量依次为m 1、m 2,与水平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依次为μ1、μ2.分别对它们施加水平拉力F ,它们的加速度a 随拉力F 变化的规律如图所示.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 .m 1>m 2,μ1>μ2
B .m 1>m 2,μ1<μ2
C .m 1<m 2,μ1>μ2
D .m 1<m 2,μ1<μ2
3.如图所示,一只小鸟沿着较粗的均匀树枝从右向左
缓慢爬行,在小鸟从A 运动到B 的过程中
A .树枝对小鸟的合作用力先减小后增大
B .树枝对小鸟的摩擦力先减小后增大
C .树枝对小鸟的弹力先减小后增大
D .树枝对小鸟的弹力保持不变
4.将一质量为m 的小球靠近墙面竖直向上抛出,图甲是向上运动的频闪照片,图乙是下降时的频闪照片,O 是运动的最高点,甲、乙两次的闪光频率相同.重力加速度为g ,假设小球所受阻力大小不变,则可估算小球受到的阻力大小约为
A .mg B. 13mg C. 12mg D.1
10
mg
5.(多选)如图所示,质量为M =5 kg 的箱子B 置于光滑水平面上,箱子底板上放一个质量为m 2=1 kg 的物体C ,质量为m 1=2 kg 的物体A 经跨过定滑轮的轻绳与箱子B 相连,在A 加
速下落的过程中,C 与箱子B 始终保持相对静止.不计定滑轮的质量和一切阻力,g 取10 m/s 2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物体A 处于失重状态
B .物体A 的加速度大小为2.5 m/s 2
C .物体C 对箱子B 的静摩擦力大小为2.5 N
D .轻绳对定滑轮的作用力大小为30 N
6. 如图所示,左侧是倾角为 60°的斜面、右侧是1
4
圆弧面的物体固定在水平地面上,圆弧面
底端的切线水平,一根两端分别系有质量为m 1、m 2小球的轻绳跨过其顶点上的小滑轮.当它们处于平衡状态时,连接m 2小球的轻绳与水平线的夹角为60°,不计一切摩擦,两小球可视为质点.两小球的质量之比m 1∶m 2等于
A .1∶1
B .3∶4
C .3∶2
D .2∶3
7.如图所示,在光滑水平面上有一质量为M 的斜劈,其斜面倾角为,一质量为m 的物体放在其光滑斜面上,现用一水平力F 推斜劈,恰使物体m 与斜劈间无相对滑动,则斜劈对物块m 的弹力大小为
8.用轻弹簧竖直悬挂质量为2m 的物体,静止时弹簧的伸长量为L ,现用该弹簧沿斜面方向拉住质量为2m 的物体,系统静止时弹簧伸长量也为L ,斜面倾角为30°,如图所示.则物体所受摩擦力
A .等于零
B .大小为mg ,方向沿斜面向下
C .大小为
3
2
mg ,方向沿斜面向上 D .大小为mg ,方向沿斜面向上
9.(多选)如图所示,传送带的水平部分长为L,传动速率为v,在其左端无初速释放一小木块,若木块与传送带间的动摩擦因数为
μ,则木块从左端运动到右端的时间可能是
A. L v +2v g μ
B. L
v
D. 2L
v
10.(多选)一质量为M 的斜劈静止于粗糙的水平地面上,在其斜面上放一质量为m 的滑块,若给滑块一斜向下的初速度v 0,则滑块正好保持匀速下滑,如图所示,现在滑块下滑的过程中
再加一个作用力,则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
A .在滑块上加一竖直向下的力F 1,则滑块将保持匀速运动,斜劈对地无摩擦力的作用
B .在滑块上加一个沿斜面向下的力F 2,则滑块将做加速运动,斜劈对地有水平向左的静摩擦力的作用
C .在滑块上加水平向右的力F 3,则滑块将做减速运动,在滑块停止前斜劈对地有向右的静摩擦力的作用
D .无论在滑块上加什么方向的力,在滑块停止前斜劈对地都无静摩擦力的作用
第Ⅱ卷(非选择题 40分)
二、实验题(本题共有2道小题,每空2分,共10分)
11.某同学将力传感器固定在小车上,然后把绳的一端固定在传感器拉钩上,用来测量绳对小车的拉力,探究在小车及传感器总质量不变时加速度跟它们所受拉力的关系,根据所测数据在坐标系中作出了如图所示的a-F 图象.
(1)图线不过坐标原点的原因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本实验中是否需要砂和桶的总质量远小于小车和传感器的总质量________(填“是”或“否”);
(3)由图象求出小车和传感器的总质量为________ kg.
12.如图所示,用A 、B 两弹簧测力计拉橡皮条,使其伸长到O 点(α+β<π
2
),现保持A 的
读数不变,而使夹角减小,适当调整弹簧测力计B 的拉力大小和方向,可使O 点保持不变,这时:
(1)B 的示数应是
A .一定变大
B .一定不变
C .一定变小
D .变大、不变、变小均有可能
(2)夹角β的变化应是 A .一定变大 B .一定不变
C .一定变小
D .变大、不变、变小均有可能
三、计算题(共有2道小题,第13题13分,第14题17分,共30分)
13.一个静止在倾角为30°的长斜面上的物体,被向下轻轻一推,它刚好能匀速下滑.若给此
物体一个v 0=8 m/s 沿斜面向上的初速度,取g =10 m/s 2
,则物体经过t =1 s 时间所通过的距离是多少?
14.如图所示,质量为M =2 kg 的足够长的木板A 静止在水平地面上,其上表面水平,木板A 与地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1=0.1,一个质量为m =3 kg 的小物块B (可视为质点)静止于A 的左端,小物块B 与木板A 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2=0.3。
现给小物块B 一个水平向右的初速度,大小为v 0=1 m/s 。
求:木板A 与小物块B 在整个运动过程中位移大小之比(最大静摩擦力的
大小等于滑动摩擦力的大小,g 取10 m/s 2
)。
辽师大附中2015--2016年度上学期第二次模块考试
高一物理答案
1.ACD 2.B 3.解析:选B 4.C 5.ABC 6.解析:选D. 7.( B ) 8.B 9.ACD10.AD 11.解析 (1)aF 图象与横轴交点为(0.1,0),说明施加外力在0.1 N 之内小车和传感器没有加速度,说明实验前没有平衡摩擦力或者平衡摩擦力不足.
(2)因传感器可直接测出小车和传感器受到的拉力,因此不需要保证砂和桶的质量远小于小车和传感器的总质量.
(3)aF 图象斜率为1
m ,由图知图象斜率k =1,则小车和传感器的总质量为1 kg.
答案 (1)未平衡摩擦力或平衡摩擦力不足 (2)否 (3)1 12. 答案:(1)C (2)C
13解析:设物体的质量为m ,物体与斜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由于匀速下滑
mg sin θ=μmg cos θ
设物体向上运动的加速度大小为a
mg sin θ+μmg cos θ=ma
解得:a =10 m/s 2
设经过时间t 0物体的速度减为零
v 0=at 0 t 0=0.8 s <1 s
物体速度减为零后将静止在斜面上,所以通过的距离为
s =v 02
2a
=3.2 m 答案:3.2 m
14[解析] 分别以木板A 、物块B 为研究对象受力分析,设木板和物块的加速度大小分别为a A 、a B ,由牛顿第二定律得:μ2mg =ma B
μ2mg -μ1(m +M )g =Ma A
假设经过t 0秒A 、B 共速,共同速度设为v 共,由匀变速直线运动的规律得:
v 0-a B t 0=a A t 0=v 共
解得:a A =2 m/s 2
,a B =3 m/s 2
,t 0=0.2 s ,v 共=0.4 m/s 共速前,A 的位移大小设为x A ,B 的位移大小设为x B ,则
x A =1
2a A t 20,x B =v 0t 0-12
a B t 2
解得:x A =0.04 m ,x B =0.14 m
假设共速之后,A 、B 一起向右匀减速运动,木板和物块间的静摩擦力大小为f ,木板和物块的加速度大小分别为a ′A 、a ′B ,由牛顿第二定律得:f =ma ′B
μ1(m +M )g -f =Ma ′A 解得:f =μ1mg <μ2mg
假设成立,a ′A =a ′B =μ1g =1 m/s 2
设共速之后至A 、B 均静止,A 的位移设为x ′A ,B 的位移设为x ′B ,则
x ′A =x ′B =
v 2共
2μ1g
=0.08 m
整个过程中A 的位移大小X A =x A +x ′A =0.12 m
B 的位移大小X B =x B +x ′B =0.22 m X A ∶X B =6∶11
[答案] 6∶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