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会考试审计科目《审计》知识点 (1)
CPA《审计》知识点 (1)
2015年注册会计师考试《审计》知识点 (1)第一章审计概述 审计的性质、要素: 1.审计的性质 合理保证与有限保证 合理保证(财务报表审计)有限保证(财务报表审阅)目标在可接受的低审计风险下,以积极方式对财务报表整体发表审计意见,提供高水平的保证在可接受的审阅风险下,以消极方式对财务报表整体发表审阅意见,提供有意义水平的保证。
该保证水平低于审计业务的保证水平证据收集程序检查记录或文件、检查有形资产、观察、询问、函证、重新计算、重新执行、分析程序询问、分析程序 所需证据数量较多较少 检查风险较低较高 财务报表的可信性较高较低 提出结论的方式积极方式消极方式 2.审计要素 (1)三方关系 审计业务三方关系人: 被审计单位管理层(责任方)、注册会计师、财务报表预期使用者。
审计业务涉及三方实体: 被审计单位在治理层(委托人)、注册会计师(审计人)、被审计单位管理层(被审计人)。
(2)财务报表(鉴证对象) 在财务报表审计中,鉴证对象即财务报表。
(3)财务报表编制基础(标准) 标准是指用于评价或计量鉴证对象的基准,当涉及列报时,还包括列报的基准。
在财务报表审计中,财务报告编制基础即是标准。
标准的特征:相关性、完整性、可靠性、中立性、可理解性。
(4)审计证据 审计证据,是指注册会计师为了得出审计结论和形成审计意见而使用的必要信息。
审计证据既包括支持和佐证管理层认定的信息,也包括与这些认定相矛盾的信息。
审计证据包括支持证据和佐证证据。
审计证据的充分性(证据数量)和适当性(证据质量)相互关联。
(5)审计报告注册会计师应当针对财务报表(鉴证对象)在所有重大方面是否符合适当的财务报表编制基础(标准),以书面报告的形式发表能够提供合理保证程度的意见。
审计目标: (一)与所审计期间各类交易和事项相关的认定和具体审计目标 认定 认定的含义 具体审计目标 发生 occurrence 记录的交易和事项已发生,且与被审计单位有关 已记录的交易是真实的 如果没有发生销售交易,但在销售日记账中记录了一笔销售,则违反了该目标。
CPA考试《审计》重要知识点归纳
CPA考试《审计》重要知识点归纳1、我国*审计的总目标根据我国*审计准则,*审计的总目标是对被审单位会计报表的合法*和公允*发表意见。
2、审计具体目标审计具体目标是审计总目标的进一步具体化,它包括一般审计目标和项目审计目标。
一般审计目标是进行所有项目审计均必须达到的目标;项目审计目标则是按每个项目分别确定的目标。
具体审计目标的确定,有助于注册会计师按照*审计准则的要求收集充分、适当的审计*据,并根据项目的实际情况确定应收集的*据。
一般地说,审计具体目标必须根据被审计单位管理当局的认定和审计总目标来确定。
3、被审计单位管理当局对会计报表的认定1.存在或发生有关“存在或发生”的认定是指:资产负债表所列的各项资产、负债、权益在资产负债表日是否存在,利润表所列的各项收入和费用在会计期间内是否确实发生。
“存在或发生”认定所需要解决的问题是,管理当局是否把那些不应包括的项目(如不存在的项目或不曾发生的交易结果)挤入了会计报表。
它主要与会计报表组成要素的高估(也称“夸大错误”)有关。
[稍有变化]2.完整*有关“完整*认定”是指:在会计报表中应该列示的所有交易和项目是否都列入了。
“完整*”的认定所要解决的问题是,管理当局是否把应包括的项目给遗漏或省略了,也不涉及所报告的金额是否正确。
可见,“完整*”认定与“存在与发生”认定正好相反,它主要与会计报表的组成要素的低估(也称“缩小错误”)有关。
[稍有变化]3.权利和义务有关“权利和义务”认定是指,在某一特定日期,各项资产是否确属公司的权利,各项负债是否确属公司的义务。
应当指出的是,前二项认定与资产负债表和损益表[用“利润表”为宜]的组成要素都有关,而这里的“权利和义务”认定却只与资产负债表的组成要素有关。
4.估价或分摊有关“估价或分摊”认定是指:各项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和费用等要素是否按适当的金额列入会计报表中。
总之,“估价或分摊”认定包括三个方面的内容:(1)总值估价;(2)净值估价;(3)计算精确*。
注会《审计》知识点总结
注会《审计》知识点总结(一)抽样风险抽样风险是指注册会计师依据样本得出的结论,和对整体所有项目实行与样本相同的审计程序得出的结论存在差别的可能性.抽样风险分为以下两种种类 :信任过分风险(控制测试)和误受风险(细节测试)――影响审计成效信任过分风险是指推测的控制有效性高于其实质有效性的风险.误受风险是指注册会计师推测某一重要错报不存在而实质上存在的风险.信任不足风险(控制测试)和误拒风险(细节测试)――影响审计效率信任不足风险是指推测的控制有效性低于其实质有效性的风险.误拒风险是指注册会计师推测某一重要错报存在而实质上不存在的风险.注意:只需抽样,抽样风险就存在.抽样风险与样本规模成反方向改动:样本规模越小,抽样风险越大:样本规模越大,抽样风险越小.既然抽样风险只与被检查项目的数目相关,那么控制抽样风险的唯一门路就是控制样本规模.不论是控制测试仍是细节测试,注册会计师都能够经过扩大样本规模降低抽样风险.假如对整体中的所有项目都实行检查,就不存在抽样风险,此时审计风险完整由非抽样风险产生.(二)非抽样风险非抽样风险是指因为某些与样本规模没关的要素而致使注册会计师得犯错误结论的可能性.在审计过程中,可能致使非抽样风险的原由包含以下状况:注册会计师选择的整体不合适于测试目标.注册会计师未能合适地定义控制偏差或错报,致使注册会计师未能发现样本中存在的偏差或错报.注册会计师选择了不适于实现特定目标的审计程序.比如,注册会计师依靠应收账款函证来揭穿未入账的应收账款.注册会计师未能合适地评论审计发现的状况.比如,注册会计师错误会读审计凭证可能致使没有发现偏差.注册会计师对所发现偏差的重要性的判断有误,进而忽视了性质十分重要的偏差,也可能致使得出不合适的结论.其余原由.注意:非抽样风险是由人为错误造成的,虽不可以量化,但能够经过认真设计其审计程序来降低、除去或防备.。
CPA审计知识点归纳
第一编审计基本原理接受业务委托→计划审计工作→评估重大错报风险→应对重大错报风险→编制审计报告。
第一章审计概述5【掌握】审计的定义和保证程度(相关服务不保证)审计是指注册会计师对财务报表是否不存在由于舞弊或错误导致的重大错报提供合理保证,以积极方式提出意见,增强除管理层之外的预期使用者对财务报表信赖的程度。
合理保证业务是综合运用各种方法,将审计业务风险降至该业务环境下可接受的低水平,以此作为以积极方式提出结论的基础。
有限保证业务是注册会计师主要运用询问、分析程序等方法将审阅业务风险降至该业务环境下可接受的水平,以此作为以消极方式提出结论的基础。
一、审计业务的三方关系2014注册会计师对由被审计单位管理层(责任方)负责的财务报表(鉴证对象信息)发表审计意见(提出结论),以增强除管理层之外的预期使用者对财务报表的信任程度。
如不存在除责任方之外的其他预期使用者,那么该业务不构成鉴证业务。
二、鉴证对象:历史的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鉴证对象信息:财务报表三、财务报表编制基础(标准):相关性、完整性、可靠性、中立性、可理解性。
通用目的编制基础,主要是指会计准则和会计制度。
特殊目的编制基础,是指旨在满足财务报表特定使用者对财务信息需求的财务报告编制基础,包括计税核算基础、监管机构的报告要求和合同的约定等。
分为公允列报编制基础和遵循性编制基础。
四、审计证据。
信息缺乏也构成证据。
五、审计报告【掌握】审计目标总目标:1 不存在重大错报;2出具报告并沟通。
一、遵守审计准则、职业道德守则二、保持职业怀疑一种态度,采取质疑的思维方式,对可能导致错报的迹象保持警觉,进行审慎评价证据。
相互矛盾的证据;对文件记录和询问的答复的可靠性产生怀疑的信息;可能存在舞弊的情况;需要实施除审计准则规定外的其他审计程序的情形;三、合理运用职业判断(1)确定重要性和评估审计风险;(2)确定所需实施的审计程序的性质、时间安排和围;(3)评价审计证据的充分性和适当性;(4)评价管理层在应用适用的财务报告编制基础时作出的判断;(5)根据已获取的审计证据得出结论。
注册会计师考试《审计》知识点
注册会计师考试《审计》知识点注册会计师考试《审计》知识点注册会计师考试《审计》知识点11.管理层的责任2.注册会计师的责任注册会计师的责任是就管理层在编制和列报财务报表时运用持续经营假设的适当性获取充分、适当的审计证据,并就持续经营能力是否存在重大不确定性得出结论。
无论财务报表编制基础是否有明确要求,这种责任始终存在。
注意:第一,注册会计师对持续经营假设进行审计是为了确定被审计单位以持续经营假设为基础编制财务报表是否合理。
第二,注册会计师未在审计报告中提及持续经营的不确定性,不能被视为对被审计单位持续经营能力的保证。
第三,实施风险评估程序时,注册会计师应当考虑是否存在可能导致对被审计单位持续经营能力产生重大疑虑的事项或情况,并确定管理层是否已对被审计单位持续经营能力作出初步评估。
如果管理层已对持续经营能力作出初步评估,注册会计师应当与管理层进行讨论,并确定管理层是否已识别出单独或汇总起来可能导致对被审计单位持续经营能力产生重大疑虑的事项或情况;如果管理层已识别出这些事项或情况,注册会计师应当与其讨论应对计划。
如果管理层未对持续经营能力作出初步评估,注册会计师应当与管理层讨论其拟运用持续经营假设的基础,询问管理层是否存在单独或汇总起来可能导致对被审计单位持续经营能力产生重大疑虑的事项或情况。
注册会计师考试《审计》知识点2【提要】注册会计师信息 : 20xx年注册会计师考试知识点《审计》:函证应收账款【答疑】请问为什么在函证应收账款时,列出账户余额是应对高估风险,而不列出账户余额就是应对低估风险呢,这个逻辑是怎么来的?【答】询证函中可以不列示出账户余额,而是要求被询证者提供余额信息,如果被询证者回函证明被审计单位没有记载该笔应收账款或少记了,就能应对应收账款被低估的的风险。
假如被审计单位账上记录的应收A公司的账款是1000万,而实际上是1500万,发出询证函上金额是1000万,这对于被询证函者是有力的,那么回函时不会纠正少记了500的,因为这对它是减少了负债;所以直接列示金额并不能有效防止这个风险。
注册会计师(CPA)考试 - 审计科目笔记
注册会计师(CPA)考试 - 审计科目笔记
第1章:审计基本理论
1.1 审计的定义和基本任务
•定义:审计是通过收集和评估证据,对会计报表进行独立的、客观的评价。
•基本任务:核实财务报表是否真实、可靠,是否符合法律法规和会计准则的要求。
1.2 审计的基本原则
•真实性原则:审计人员必须采用独立、诚实和专业的态度进行审计工作。
•配比原则:审计工作必须以审计证据的数量和质量来确定审计程序的范围和深度。
第2章:审计程序与方法
2.1 审计程序的设计
•设计步骤:审计程序的设计包括计划阶段、风险评估、控制评估和报告阶段。
•目的:确保审计工作能够有效和高效地完成。
2.2 审计方法的选择
•方法种类:审计方法包括实地检查、文件检查、询问、计算等。
•应用场景:根据不同的审计对象和审计目标选择合适的审计方法。
第3章:内部控制评价
3.1 内部控制的定义和作用
•定义:内部控制是组织对其资产、财务报告的保护和管理的整体体系。
•作用:减少错误、防止欺诈、确保财务信息的可靠性和及时性。
3.2 内部控制评价的标准和方法
•评价标准:内部控制评价按照控制环境、风险评估、控制活动、信息与沟通、监督与监控五大要素进行评价。
•评价方法:采用问卷调查、文件检查、实地考察等方法进行内部控制评价。
第4章:审计报告编制
4.1 审计报告的结构和内容
•结构:审计报告一般包括报告标题、审计对象、审计目的、审计标准、审计结果和意见等。
•内容:根据审计结果提供审计意见,包括无保留意见、保留意见、否定意见等。
2024年注册会计师考试审计知识点
2024年注册会计师考试审计知识点审计是注册会计师考试重要的一部分内容,它涉及到对公司财务状况和业务活动的独立核查。
2024年注册会计师考试的审计知识点包括以下内容:一、审计的基本概念与原则审计是一种独立的、客观的财务信息核查过程。
审计师需要遵守审计的基本概念和原则,以确保审计工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1.审计的定义审计是对一个组织的财务记录、报表以及相关信息进行详细检查,以确定其准确性、完整性和可靠性的过程。
2.审计的独立性审计师要独立于受审计单位,能够自主决策和进行审计工作,不受其他利益关系的干扰。
独立性是审计工作的基本原则之一。
3.审计的风险导向审计师需要关注审计风险,并采取适当的措施来降低风险水平。
审计风险包括审计程序风险、控制风险和检验风险等。
二、审计程序与方法审计师在进行审计时需要遵循一定的程序和方法,以有效收集、分析和评估相关的财务信息。
以下是常用的审计程序和方法:1.风险评估审计师需要对受审计单位的风险进行评估,包括业务风险、控制风险和检验风险等。
通过评估风险,审计师可以确定审计程序的重点和范围。
2.内部控制评价审计师需要评估受审计单位的内部控制体系,以确定其有效性和可靠性。
内部控制评价包括对内部控制环境、内部控制程序和内部控制风险的评估。
3.抽样测试抽样测试是审计师常用的方法之一,通过对样本的测试来评估总体的特征。
抽样测试需要审计师根据风险评估和目标进行样本选择,并进行相应的测试。
4.分析与验证审计师需要对财务信息进行分析与验证,包括对财务报表的比较分析、比率分析、趋势分析等。
通过分析与验证,审计师可以确定财务信息的准确性和合理性。
三、审计报告与意见审计师在完成审计工作后需要向受审计单位提交审计报告,并发布审计意见。
审计报告和意见需要满足一定的要求和规范。
1.审计报告的要素审计报告通常包括审计对象、审计目的、审计范围、审计期间、审计方法和审计结论等要素。
审计报告需要准确完整地反映审计工作的过程和结论。
注册会计师CPA考试《审计》知识点详细复习整理完整版
注册会计师CPA考试《审计》知识点详细复习整理完整版注册会计师业务种类鉴证业务审计、审阅、其他鉴证业务相关服务税务代理、代编财务信息、对财务信息执行商定程序用户财务报表预期使用者目的不涉及为如何利用信息提供建议审计定义保证程度提供合理保证,不能提供绝对保证独立性和专业性注册会计师应当独立于被审计单位和预期使用者审计报告审计概念合理保证和有限保证注册会计师审计和政府审计注册会计师目标和对象不同;审计标准不同;经费或收入来源不同;取证权限不同;发现问题处理方式不同;注册会计师对由被审计单位管理层负责的财务报表发表审计意审当事人(责任)见,以增强除管理层之外的预期使用者对财务报表的信赖程度(1)按照适用的财务报告编制基础编制财务报表,并使其实现公允反映(如适用);(2)设计、执行和维护必要的内部控制,以使财务报表不存在由于舞弊或错误导致的重大错报;(3)向注册会计师提供必要的工作条件,包括允许注册会计师接触与编制财务报表相关的所有信息(如记计(三方关系)概述被审计单位管理层(责任)录、文件和其他事项),向注册会计师提供审计所需的其他信息,允许注册会计师在获取审计证据时不受限制地接触其认为必要的内部人员和其他相关人员财务报表审计并不减轻管理层或治理层的责任,管理层和治理层理应对编制的财务报表承担完全责任。
审计要素管理层和预期使用者可能来自同一企业,但并不意味着两者预期使用者就是同一方(对象)管理层也会成为预期使用者之一,但不是唯一的预期使用者。
审计标准注册会计师基于自身的预期、判断和个人经验对对象(财务报表)(财务报表编制基础)鉴证对象进行评价和计量,不构成适当的标准。
被审计单位雇佣或聘请的专家编制的信息也可以作为审计证据;评判依据审计证据既包括支持和佐证管理层认定的信息,也包括与这些认定(审计证据)相矛盾的信息结论(审计报告)在某些情况下,信息的缺乏本身也构成审计证据审计目标审计基本要求审计风险审计过程第一章审计概述审计概念审计要素总体目标(1)对财务报表整体是否不存在由于舞弊或错误导致的重大错报获取合理保证,使得注册会计师能够对财务报表是否在所有重大方面按照适用的财务报告编制基础编制发表审计意见;(2)按照审计准则的规定,根据审计结果对财务报表出具审计报告,并与管理层和治理层沟通。
2023年注会考试审计科目必背知识点章
第一章注册会计师审计职业特点1、注册会计师审计含义(100%背)审计是一种系统化过程,即通过客观地获取和评价有关经济活动与经济事项认定旳证据,以证明这些认定与既定原则旳符合程度,并将成果传达给有关使用者。
2. 注册会计师在财务报表审计中需要运用内部审计工作旳原因。
(100%掌握)(1)内部审计是被审计单位内部控制旳一种重要构成部分;(2)内部审计与外部审计在工作上具有一致性;(3)运用内部审计工作成果可以提高工作效率,节省审计费用。
第二章注册会计师法律责任1、违约:会计师事务所在约定期间内未能履行协议条款规定旳义务。
(背)2、一般过错:注册会计师没有完全遵照专业准则旳规定。
(背)3、重大过错:注册会计师主线没有遵照专业准则或没有按专业准则旳基本规定执行审计。
(背)4、欺诈:注册会计师为了到达欺骗他人旳目旳,明知委托单位旳财务报表有重大错报,却加以虚伪旳陈说,出具无保留心见旳审计汇报。
(背)5、“不实汇报”旳定义(100%背)会计师事务所违反法律法规、中国注册会计师协会依法确定并经国务院财政部门同意后施行旳执业准则和规则以及诚信公允原则,出具旳具有虚假记载、误导性陈说或者重大遗漏旳审计业务汇报,应认定为不实汇报。
6、利害关系人旳含义(100%背)因合理信赖或者使用会计师事务所出具旳“不实汇报”,与被审计单位进行交易或者从事与被审计单位旳股票、债券等有关旳交易活动而遭受损失旳自然人、法人或者其他组织,应认定为《注册会计师法》规定旳利害关系人。
7、事务所应当对一切合理依赖或使用其出具旳不实审计汇报而受到损失旳利害关系人承担赔偿责任,与利害关系人发生交易旳被审计单位应当承担第一位责任,事务所仅应对其过错及其过错程度承担对应旳赔偿责任,在利害关系人存在过错时,应当减轻事务所旳赔偿责任。
(100%背)8、注册会计师在审计业务活动中存在下列情形之一,出具不实汇报并给利害关系人导致损失旳,人民法院应当认定会计师事务所与被审计单位承担连带赔偿责任。
CPA审计精华知识点
CPA审计精华知识点作为财务领域的资格认证考试之一,目前全球普及度最高的财务领域的资格认证考试--注册会计师(Certified Public Accountant,CPA)考试,在我国也日趋火热,越来越多的大学生、财会从业者及其他领域人士选择走上CPA考试的道路。
CPA认证是培训具有会计、财务、税务等方面的专业知识、职业技能和素质,掌握国际的会计准则,熟悉会计制度和税收政策,以及了解市场经济的高级财务人才。
为帮助广大考生提高通过率,本篇文章将特别对CPA审计部分的精华知识点进行详细的介绍,以期为广大考生提供参考,帮助大家更好地备考CPA考试。
一、审计基础1.审计定义审计是按照业务流程、制度标准以及相关法律、法规、规范性文件,对企业会计信息真实性、合规性进行检查和诊断,发表意见的一种专业活动体系。
审计旨在提高会计信息的真实性、可靠性和有效性,维护公众利益,为用户提供可靠的信息。
2.审计目的审计的目的是对企业会计信息进行真实性、合规性、有效性检查,确保企业会计数据保持一定的准确性和完整性,实现以下两个目标:(1)发表意见审计人员会根据企业的财务报表、资产负债表、利润表、现金流量表等信息,对企业的业务活动、会计信息的档案等进行详细的检查和诊断,在充分了解企业情况后给出自己的审计意见。
(2)提高财务信息报告的可信度检查企业的会计记录、审计证据、内部控制等,确保财务信息报告的真实性、准确性、透明度和保密性。
3.审计的本质审计不是为企业创造价值,审计仅仅是客观的、公正的、专业的给出检查意见,审计工作旨在提高公众对企业财务信息的信心,从而增强对企业决策的信心。
4.审计环节企业要接受审计必须经过一系列的环节,包括:(1)筹划阶段在审核审计委托书的过程中,审计人员会与企业沟通商量,明确审计任务的目标、范围、期限等,确定内部控制在审计工作中的作用。
(2)审计准备阶段审计人员通过了解企业业务、操作过程、内部控制等信息,选择合适的审核方法和文件,准备好审计计划和具体实施步骤。
2023年注册会计师考试审计知识点总结归纳
注册会计师考试《审计》知识点总结归纳(一)导语:笔者对注册会计师考试《审计》旳重要知识点按书本章节次序进行了归纳总结,但愿能对准备参与注册会计师考试旳小伙伴起到一点作用。
由于知识点较多,因此提成了多篇文章,感爱好旳朋友可以查看系列文章。
最终祝大家顺利通过。
初步业务活动旳目旳和内容一、初步业务活动旳目旳1.具有执行业务所需旳独立性和能力;2.不存在因管理层诚信问题而也许影响注册会计师保持该项业务旳意愿旳事项;3.与被审计单位之间不存在对业务约定条款旳误解。
二、初步业务活动旳内容1.针对保持客户关系和详细审计业务实行对应旳质量控制程序;2.评价遵守有关职业道德规定旳状况;3.就审计业务约定条款达到一致意见。
审计定义及其理解财务报表审计是指注册会计师对财务报表与否不存在重大错报提供合理保证,以积极方式提出意见,增强除管理层之外旳预期使用者对财务报表信赖旳程度。
由于财务报表是由被审计单位管理层负责旳,因此,注册会计师旳审计意见重要是向除管理层之外旳预期使用者提供旳。
1.审计旳顾客是财务报表旳预期使用者,即审计可以用来有效满足财务报表预期使用者旳需求。
2.审计旳目旳是改善财务报表旳质量或内涵,增强预期使用者对财务报表旳信赖程度,即以合理保证旳方式提高财务报表旳可信度,而不波及为怎样运用信息提供提议。
3.合理保证是一种高水平保证。
当注册会计师获取充足、合适旳审计证据将审计风险降至可接受旳低水平时,就获取了合理保证。
由于审计存在固有限制,注册会计师据以得出结论和形成审计意见旳大多数审计证据是说服性而非结论性旳,因此,审计只能提供合理保证,不能提供绝对保证。
4.审计旳基础是独立性和专业性,一般由具有专业胜任能力和独立性旳注册会计师来执行,注册会计师应当独立于被审计单位和预期使用者。
5.审计旳最终产品是审计汇报。
注册会计师针对财务报表与否在所有重大方面按照财务汇报编制基础编制并实现公允反应刊登审计意见,并以审计汇报旳形式予以传达。
注册会计师CPA2023审计知识点C1审计概述S2审计要素
注册会计师CPA2023审计知识点C1审计概述S2审计要素1、对财务报表审计而言,审计业务要素(五要素)包括①审计业务的三方关系人、②财务报表、③财务报告编制基础、④审计证据和⑤审计报告。
2、是否存在三方关系是判断某项业务是否属于审计业务的重要标准之一。
如果管理层是唯一的预期使用者,则该业务只存在注册会计师和责任方两方关系,无法构成审计业务。
【三方关系人分别是注册会计师、被审计单位管理层(责任方)、财务报表预期使用者】3、管理层和治理层对编制财务报表承担完全责任。
财务报表审计并不减轻管理层或治理层的责任。
4、在财务报表审计中,①审计对象是历史的财务状况经营业绩和现金流量,②审计对象的载体是财务报表。
5、在审计业务中需要有执行审计工作的前提,即管理层和治理层认可并理解其应当承担3项责任:①编制责:按适用的财务报告编制基础编制财务报表,并使其实现公允反映;②内控责:设计、执行和维护必要的内部控制,以使财务报表不存在由于舞弊或错误导致的重大错报;③条件责:向注册会计师提供必要的工作条件。
6、在审计业务三方关系人中,管理层(责任方)与财务报表预期使用者可能是同一方,也可能不是同一方。
但是管理层不能是唯一的预期使用者。
7、财务报告编制基础分为通用目的编制基础和特殊目的编制基础。
8、整套财务报表通常包括资产负债表、利润表、现金流量表、所有者权益(或股东权益)变动表和相关附注。
对特殊目的财务报告编制基础而言,单一财务报表和相关附注也可能构成整套财务报表。
9、单一财务报表通常是指:(1)资产负债表;(2)利润表或经营状况表;(3)留存收益表;(4)现金流量表;(5)不包括所有者权益的资产和负债表;(6)所有者权益变动表;(7)收入和费用表;(8)产品线经营状况表。
10、注册会计师需要了解和评价的内部控制只是与财务报表审计相关的内部控制,并非被审计单位所有的内部控制,也并非所有与财务报表相关的内部控制。
11、如果治理层单纯出于公司法的规定聘请注册会计师进行年报审计,并不想要使用审计报告,此时委托人不是预期使用者。
注会审计基础重点知识点总结
注会审计基础重点知识点总结一、审计概述1.审计的定义和目的2.审计的基本原则和程序3.审计报告的要素和类型4.企业会计信息质量的评价二、内部控制1.内部控制的概念和目标2.内部控制环境、风险评估和风险应对措施3.内部控制的评价方法和程序4.内部控制意见的表达三、审计准备与计划1.了解被审计单位2.制定审计计划和编制工作程序3.审计风险和风险应对措施的评估4.设计对策性程序四、会计核算与审计证据1.会计凭证的形式和特点2.企业会计核算的程序与要求4.审计证据的合规性和充分性5.审计证据的采集和评价方法五、重大会计估计和会计政策变更的审计1.重大会计估计的确定、评价和披露要求2.重大会计估计的审计程序3.会计政策变更的确定、评价和披露要求4.会计政策变更的审计程序六、关联交易和非货币交易的审计1.关联交易的审计程序和审计风险评估2.非货币交易的审计程序和审计风险评估3.相关方披露的评价和审计程序七、程序性审计1.程序性审计的方法和程序2.程序性审计的审计目标和要点3.程序性审计的程序和工作纪律4.程序性审计的材料和报告八、整体性和风险分析1.业务活动的风险评估2.高风险领域和相关风险响应程序3.审计风险和风险响应策略的评价九、资产负债表和收支表的审计1.资产负债表的审计目标和审计程序2.资产负债表项目的审计程序和审计风险评估3.收支表的审计目标和审计程序4.收支表项目的审计程序和审计风险评估十、现金与银行存款的审计1.现金与银行存款的审计程序和风险评估2.现金与银行存款的双管制审计程序3.现金与银行存款的期末分析和调节十一、应收和应付账款的审计1.应收账款的审计程序和风险评估2.应收账款的账龄段划分和坏账准备计提3.应收账款的催收、核销和调节4.应付账款的审计程序和风险评估5.应付账款的应付账户调节和往来余额调节总体来说,注会审计基础涉及的知识点较多,需要考生通过学习和实践不断提高。
在备考过程中,可以结合教材、题库和真题进行练习,加深对知识点的理解和掌握,从而顺利通过注册会计师考试。
注册会计师审计科目重点知识点
注册会计师审计科目重点知识点一、引言作为一项高度专业化的职业,注册会计师的审计科目所涉及的知识点非常广泛和复杂。
本文将从审计的基本概念入手,综述注册会计师审计科目的重点知识点,包括审计的目的、审计程序、审计证据和审计报告等方面。
二、审计的概念与目的审计是一种独立的、客观的评价活动,通过收集和分析数据,评估企业财务报表的真实性和公允性,以便向利益相关者提供可靠的信息。
审计的目的主要包括确认企业财务报表的合规性、揭示潜在的风险和问题,并提供建议和改进措施,以促进企业的经营和发展。
三、审计程序与重点知识点1. 风险评估在进行审计前,审计师需要对企业的风险进行评估,以确定审计工作的重点和方向。
重点知识点包括了解企业的内部控制系统、评估风险的方法和技术、以及风险评估对审计程序的影响等。
2. 内部控制内部控制是企业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对于保护企业财务利益和确保财务报告的准确性和可靠性至关重要。
审计师需要了解内部控制的基本原则、设计和评估内部控制的方法,并在审计过程中对企业的内部控制进行测试和评价。
3. 审计程序审计程序是审计师进行业务测试的一系列方法和步骤。
它包括了解企业的业务流程、获取审计证据的方法、设计和执行测试程序、以及审计程序在不同阶段的应用等。
重点知识点还包括了解审计程序的目的、特点和适用范围,以及如何通过不同的审计程序获取可靠的审计证据等。
4. 审计证据审计证据是审计师对企业财务报表的真实性和公允性作出评价的依据,它包括了解企业的业务文件、询问企业的负责人和员工、以及进行现场核查等。
重点知识点包括不同类型的审计证据、审计证据的可靠性评估、以及审计证据在审计程序中的应用等。
5. 审计报告审计报告是审计师对企业财务报表的审计结果和意见的总结和表达。
重点知识点包括审计报告的基本要素、审计报告的类型和格式、以及审计师在编写审计报告时应注意的事项等。
四、总结与展望本文综述了注册会计师审计科目的重点知识点,包括审计的概念与目的、审计程序与重点知识点等。
审计学知识点完整版
审计报告的使用人扩大到股东、债权人、证券交易机构、税务、金融机构及潜在投资者;
审计准则开始拟定,审计工作向标准化、规范化过度;
注册会计师资格考试制度广泛推行,注册会计师专业素质普遍提高,审计抽样广泛使用
现代审计阶段:二战后,国际资本流动带动了注册会计师审计跨国界发展,形成一大批国际会计师事务所
(2)20世纪初期,美国最早建立“内部审计师协会”,标志着内部审计作为一项独立的职业开始确立
(3)国际上常采用的内部审计模式有:
内部审计隶属于董事会,由董事会领导,向董事会报告工作,在这种设置方式下的内部审计具有很高的独
立性和权威性
内部审计隶属于董事会下面的监事会或类似委员会(如审计委员会)的领导,通过监事会向董事会或股东
审计报告的使用人主要为企业股东;
审计的方法是对会计账目进行详细审计,即对有关的凭证、账簿、会计报表等资料进行周密、详尽
地逐笔审查与稽核。
由于详细审计产生于英国,故又称英国式审计
资产负债表审计阶段:19世纪末20世纪初,美国社会审计迅猛发展
特点:审计对象从会计账目扩大到资产负债表;
审计的主要目标是通过对资产负债表数据的检查,判断企业信用状况;
2审计的方法:审计方法是审计人员检查和分析审计对象、收集审计证据,并依据审计证据形成审计结论和意见,
从而实现审计目标的各种专门手段的总称
我国审计方法体系两大组成部分:审查书面资料的方法、证实客观事物的方法●●
(1)审查书面资料的方法
●按照审查书面资料的顺序划分:顺查法、逆查法
顺查法:按照会计核算的处理顺序依次进行检查核对的一种方法
会计核算处理的一般顺序如下:
注册会计师考试审计知识点总结
注册会计师考试审计知识点总结(一)审计的总体目标根据《中国注册会计师审计准则第1101号—注册会计师的总体目标和审计工作的基本要求》第二十五条,注册会计师审计的总体目标是:(1)对财务报表整体是否不存在由于舞弊或错误导致的重大错报获取合理保证,使得注册会计师能够对财务报表是否在所有重大方面按照适用的财务报告编制基础编制发表审计意见;(2)按照审计准则的规定,根据审计结果对财务报表出具审计报告,并与管理层和治理层沟通。
(二)审计准则审计准则作为一个整体,为注册会计师执行审计工作以实现审计的总体目标提供了标准。
1.审计准则的内容每项审计准则通常由总则、定义、目标、要求和附则五章构成。
2.目标(通常是审计准则的第三章,解决“What”)每项审计准则的目标将审计准则的要求与注册会计师的总体目标联系起来。
每项审计准则规定目标的作用在于,使注册会计师关注每项审计准则预期实现的'结果。
这些目标足够具体,可以帮助注册会计师:(1)理解所需完成的工作,以及在必要时为完成这些工作使用的恰当手段;(2)确定在审计业务的具体情况下是否需要完成更多的工作以实现目标。
3.要求(通常是审计准则的第四章,解决“How”)(1)每项准则中都单设一章“要求”,“要求”是注册会计师实现目标的规定动作,统一以“注册会计师应当(shall)”表述。
(2)注册会计师应当对是否根据审计业务的具体情况还需执行更多的工作以实现审计准则规定的目标的评价。
(三)运用审计准则评价审计证据在注册会计师的总体目标下,注册会计师需要运用审计准则规定的目标以评价是否已获取充分、适当的审计证据。
如果根据评价的结果认为没有获取充分、适当的审计证据,那么注册会计师可以采取下列一项或多项措施:(1)评价通过遵守(其他)审计准则是否已经获取或将会获取进一步的相关审计证据;(2)在执行一项或多项审计准则的要求时,扩大审计工作的范围;(3)实施注册会计师根据具体情况认为必要的其他程序。
cpa审计各章知识点总结
cpa审计各章知识点总结第一章:审计基本概念审计的定义:审计是对一个实体的财务报表、交易、会计记录进行的有计划的、系统的检查。
目的是确认报表是否真实、准确的反映了实体的财务状况,还有确保实体的财务报表符合规定的报告标准。
审计的目的:确认财务报表的真实性和准确性审计的特点:系统性、计划性、确认性、证据性审计与会计的关系:审计是会计的延伸,会计为审计提供了审计对象审计的类型:内部审计、外部审计审计的特征:法律性、独立性、专业性、社会性审计的价值:增加了财务报表的可靠性,减少了信息不对称,增加了对实体的信任第二章:审计规范和法律法规审计相关法律法规:中国公司法、中国财政会计法、中国审计法、中国证券法审计规范:审计准则、审计规范、审计职业道德准则、审计证据准则审计监督和管理机构:中国监会、中国证监会、中国证券监察管理委员会审计委托人的权利与义务:和审计师之间的职责划分,如何提供审计材料,审计费用支付准则审计机构的首页:独立性、谨慎原则、审计工作程序准则审计工作文件的准则:审计证据、工作程序、技术准则审计的基本原则:独立性、专业性、审慎性、机密性第三章:审计的程序审计程序的计划:审计的基础,审计计划和审计控制表的编制审计程序的实施:准备工作、分工合作、程序执行、审计文档记录审计程序的总结:结论与报告审计程序的管理:项目管理、人员分配、项目控制、质量保证审计程序的监督:审计师、管理、审计部门、审计员自治承担责任审计程序的落实:审计目标的划定,审计程序的执行、审计工作的监督和信息披露第四章:审计的方法审计的基本方法:实地观察、询问、计算、比较、全面,审计工作中的解释审计程序的设计:审核总结和最终结果审计程序的实施:程序的编制、执行程序、文件的记录、工作的落实,审计工作的设计理论和方法审计程序的分层设置:审计部门及审计员义务、审计文件为审计程序、审计工作程序检查程序的安排审计程序的改进:审计程序的常规、检查结果的使用、审计程序管理的设计、监督及检验程序第五章:审计的技术审计的程序:审计工作的技术程序,程序设计的依据、作业程序的制定,审计文件组织和审计程序文件的保管审计的技术应用:审计管理工作、审计依据、审计程序的设计、审计程序的执行、审计的所有工作程序审计的技术规定:审计文件编制、审计工作程序的设置,审计程序文件的流转、审计程序的论证审计的技术规范:审计程序的设置及行釣,受托方的审计、文档的控制、审计工作凭证的设计审计的技术验收:审计工作程序的验收,审计报告的审核,审计工作的总结,审计报告的编制第六章:审计的组织和管理审计工作的组织:内部审计部的设置,内部审计部的职责分工审计机构的管理:审计部机构管理,审计处的管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5年注册会计师考试《审计》知识点(1)
第一章审计概述
审计的性质、要素:
1.审计的性质
合理保证与有限保证
合理保证(财务报表审计)有限保证(财务报表审阅)
目标在可接受的低审计风险下,以积极方式对财务报表整体发表审计意见,提供高水平的保证在可接受的审阅风险下,以消极方式对财务报表整体发表审阅意见,提供有意义水平的保证。
该保证水平低于审计业务的保证水平
证据收集程序检查记录或文件、检查有形资产、观察、询问、函证、重新计算、重新执行、分析程序询问、分析程序
所需证据数量较多较少
检查风险较低较高
财务报表的可信性较高较低
提出结论的方式积极方式消极方式
2.审计要素
(1)三方关系
审计业务三方关系人:
被审计单位管理层(责任方)、注册会计师、财务报表预期使用者。
审计业务涉及三方实体:
被审计单位在治理层(委托人)、注册会计师(审计人)、被审计单位管理层(被审计人)。
(2)财务报表(鉴证对象)
在财务报表审计中,鉴证对象即财务报表。
(3)财务报表编制基础(标准)
标准是指用于评价或计量鉴证对象的基准,当涉及列报时,还包括列报的基准。
在财务报表审计中,财务报告编制基础即是标准。
标准的特征:相关性、完整性、可靠性、中立性、可理解性。
(4)审计证据
审计证据,是指注册会计师为了得出审计结论和形成审计意见而使用的必要信息。
审计证据既包括支持和佐证管理层认定的信息,也包括与这些认定相矛盾的信息。
审计证据包括支持证据和佐证证据。
审计证据的充分性(证据数量)和适当性(证据质量)相互关联。
(5)审计报告
注册会计师应当针对财务报表(鉴证对象)在所有重大方面是否符合适当的财务报表编制基础(标准),以书面报告的形式发表能够提供合理保证程度的意见。
审计目标:
(一)与所审计期间各类交易和事项相关的认定和具体审计目标
认定
认定的含义
具体审计目标
发生
occurrence
记录的交易和事项已发生,且与被审计单位有关
已记录的交易是真实的
如果没有发生销售交易,但在销售日记账中记录了一笔销售,则违反了该目标。
发生认定所要解决的问题是管理层是否把那些不曾发生的项目记入财务报表,它主要与财务报表组成要素的高估有关。
完整性
completeness
所有应当记录的交易和事项均已记录
已发生的交易确实已经记录
如果发生了销售交易,但没有在销售日记账和总账中记录,则违反了该目标。
发生和完整性两者强调的是相反的关注点。
发生目标针对潜在的高估,而完整性目标则针对漏记交易(低估)。
准确性
accuracy
与交易和事项有关的金额及其他数据已恰当记录
已记录的交易是按正确金额反映的
如果在销售交易中,发出商品的数量与账单上的数量不符,或是开账单时使用了错误的销售价格,或是账单中的乘积或加总有误,或是在销售日记账中记录了错误的金额,则违反了该目标。
截止
cut-off
交易和事项已记录于正确的会计期间
接近于资产负债表日的交易记录于恰当的期间
如果本期交易推到下期,或下期交易提到本期,均违反了截止目标。
分类
classification
交易和事项已记录于恰当的账户
被审计单位记录的交易经过适当分类
如果将现销记录为赊销,将出售经营性固定资产所得的收入记录为营业收入,则导致交易分类的
错误,违反了分类的目标。
准确性与发生、完整性之间存在区别。
例如,若已记录的销售交易是不应当记录的(如发出的商品是寄销商品),则即使发票金额是准确计算的,仍违反了发生目标。
再如,若已入账的销售交易是对正确发出商品的记录,但金额计算错误,则违反了准确性目标,但没有违反发生目标。
在完整性与准确性之间也存在同样的关系。
(二)与期末账户余额相关的认定和具体审计目标
认定
认定的含义
具体审计目标
存在
existence
记录的资产、负债和所有者权益是存在的
记录的金额确实存在
如果不存在某顾客的应收账款,在应收账款试算平衡表中却列入了对该顾客的应收账款,则违反了存在性目标。
权利和义务
rightsandobligations
记录的资产由被审计单位拥有或控制,记录的负债是被审计单位应当履行的偿还义务
资产归属于被审计单位,负债属于被审计单位的义务
将他人寄售商品记入被审计单位的存货中,违反了权利的目标;将不属于被审计单位的债务记入账内,违反了义务目标。
完整性
completeness
所有应当记录的资产、负债和所有者权益均已记录
已存在的金额均已记录
如果存在某顾客的应收账款,在应收账款试算平衡表中却没有列入对该顾客的应收账款,则违反了完整性目标。
计价和分摊
valuationandallocation
资产、负债和所有者权益以恰当的金额包括在财务报表中,与之相关的计价或分摊调整已恰当记录
资产、负债和所有者权益以恰当的金额包括在财务报表中,与之相关的计价或分摊调整已恰当记录
(三)与列报和披露相关的认定
认定
认定的含义
具体审计目标
发生及权利和义务
披露的交易、事项和其他情况已发生,且与被审计单位有关
将没有发生的交易、事项,或与被审计单位无关的交易和事项包括在财务报表中,则违反该目标
复核董事会会议记录中是否记载了固定资产抵押等事项,询问管理层固定资产是否被抵押,即是对列报的权利认定的运用。
如果抵押固定资产则需要在财务报表中列报,说明其权利受到限制。
完整性
所有应当包括在财务报表中的披露均已包括
如果应当披露的事项没有包括在财务报表中,则违反该目标
检查关联方和关联交易,以验证其在财务报表中是否得到充分披露,即是对列报的完整性认定的运用。
分类和可理解性
财务信息已被恰当地列报和描述,且披露内容表述清楚
财务信息已被恰当地列报和描述,且披露内容表述清楚
检查存货的主要类别是否已披露,是否将一年内到期的长期负债列为流动负债,即是对列报的分类和可理解性认定的运用。
准确性和计价
财务信息和其他信息已公允披露,且金额恰当
财务信息和其他信息已公允披露,且金额恰当
检查财务报表附注是否分别对原材料、在产品和产成品等存货成本核算方法作了恰当说明,即是对列报的准确性和计价认定的运用。
审计风险:
第一,审计风险是客观存在的,注册会计师只要审计财务报表,就存在发表不恰当审计意见的可能性;
第二,审计业务是一种保证程度高的鉴证业务,注册会计师的审计过程就是将审计风险降至可接受的低水平的过程,以使注册会计师能够合理保证所审计财务报表不含有重大错报。
(一)重大错报风险
1.两个层次的重大错报风险
财务报表层次重大错报风险与财务报表整体存在广泛联系,可能影响多项认定。
此类风险通常与控制环境有关。
注册会计师同时考虑各类交易、账户余额和披露认定层次的重大错报风险,考虑的结果直接有助于注册会计师确定认定层次上实施的进一步审计程序的性质、时间安排和范围。
2.固有风险和控制风险
认定层次的重大错报风险又可以进一步细分为固有风险和控制风险。
(二)检查风险
检查风险取决于审计程序设计的合理性和执行的有效性。
检查风险不可能降低为零。
(三)检查风险与重大错报风险的反向关系
在既定的审计风险水平下,可接受的检查风险水平与认定层次重大错报风险的评估结果呈反向关
系。
评估的重大错报风险越高,可接受的检查风险越低;评估的重大错报风险越低,可接受的检查风险越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