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习方案第1步 教材回顾(三) 牛顿三大定律

合集下载

高考物理一轮复习第三章牛顿运动定律1牛顿运动三定律复习教案

高考物理一轮复习第三章牛顿运动定律1牛顿运动三定律复习教案

第三章 牛顿运动定律第1单元 牛顿运动三定律知识网络:一、牛顿第一定律(内容):(1)保持匀速直线运动或静止是物体的固有属性;物体的运动不需要用力来维持(2)要使物体的运动状态(即速度包括大小和方向)改变,必须施加力的作用,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1.牛顿第一定律导出了力的概念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

(运动状态指物体的速度)又根据加速度定义:tv a ∆∆=,有速度变化就一定有加速度,所以可以说:力是使物体产生加速度的原因。

(不能说“力是产生速度的原因”、“力是维持速度的原因”,也不能说“力是改变加速度的原因”。

)2.牛顿第一定律导出了惯性的概念惯性:物体保持原来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或静止状态的性质。

惯性应注意以下三点:(1)惯性是物体本身固有的属性,跟物体的运动状态无关,跟物体的受力无关,跟物体所处的地理位置无关(2)质量是物体惯性大小的量度,质量大则惯性大,其运动状态难以改变(3)外力作用于物体上能使物体的运动状态改变,但不能认为克服了物体的惯性3.牛顿第一定律描述的是理想化状态牛顿第一定律描述的是物体在不受任何外力时的状态。

而不受外力的物体是不存在的。

物体不受外力和物体所受合外力为零是有区别的,所以不能把牛顿第一定律当成牛顿第二定律在F=0时的特例。

4、不受力的物体是不存在的,牛顿第一定律不能用实验直接验证,但是建立在大量实验现象的基础之上,通过思维的逻辑推理而发现的。

它告诉了人们研究物理问题的另一种方法,即通过大量的实验现象,利用人的逻辑思维,从大量现象中寻找事物的规律。

5、牛顿第一定律是牛顿第二定律的基础,不能简单地认为它是牛顿第二定律不受外力时的特例,牛顿第一定律定性地给出了力与运动的关系,牛顿第二定律定量地给出力与运动的关系。

二、牛顿第三定律(12个字——等值、反向、共线 同时、同性、两体、)1.区分一对作用力反作用力和一对平衡力一对作用力反作用力和一对平衡力的共同点有: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条直线上。

牛顿第一定律、牛顿第三定律专题复习人教课标版实用教案

牛顿第一定律、牛顿第三定律专题复习人教课标版实用教案

第三单元牛顿运动定律§牛顿第必定律牛顿第三定律一.知识点.牛顿第必定律.惯性.牛顿第三定律二.典例分析.牛顿第必定律【例】〔年北京卷〕伽利略创建的把实验、假定和逻辑推理相联合的科学方法,有力地促使了人类科学认识的展开。

利用以下列图的装置做以下实验:小球从左边斜面上的点由静止开释后沿斜面向下运动,并沿右边斜面上涨。

斜面上先后铺垫三种粗拙程度渐渐减低的资料时,小球沿右边斜面上涨到的最高地点挨次为、、。

依据三次实验结果的对比,能够获取的最直接的结论是.假如斜面圆滑,小球将上涨到与点等高的地点.假如小球不受力,它将向来保持匀速运动或静止状态.假如小球遇到力的作用,它的运动状态将发生改变.小球遇到的力一准时,质量越大,它的加快度越小变式:木箱放在圆滑水平的平板车的车面上,此刻的情况是木箱与车一同水平向右做匀速运动.当车撞到墙后,可能出现的现象是.木箱向右倾倒.木箱向左倾倒.木箱向右做匀速运动一段时间.木箱向右做减速运动一段时间.惯性【例】(年课标卷)伽利略依据小球在斜面上运动的实验和理想实验,提出了惯性的观点,进而确立了牛顿力学的根基。

初期物理学家对于惯性有以下说法,此中正确的选项是.物体抵挡运动状态变化的性质是惯性.没有力作用,物体只好处于静止状态.行星在圆周轨道上保持匀速率运动的性质是惯性.运动物体假如没有遇到力的作用,将持续以同一速度沿同向来线运动变式:〔某方向应用牛顿第必定律〕如图,一个楔形物体放在固定的粗拙斜面上,上表面水平,在其上表面上放一圆滑小球,楔形物体从静止开始开释,那么小球在碰到斜眼前的运动轨迹是().沿斜面方向的直线.竖直向下的直线.无规那么的曲线.抛物线.牛顿第三定律【例】〔年浙江卷〕以下列图,甲乙两人在冰面上“拔河〞两人中间地点处有一分界限,商定先使对方过分界限者为赢假定绳索质量不计,冰面可当作圆滑的,那么以下说法正确的选项是.甲对绳的拉力与绳对甲的拉力是一对均衡力.甲对绳的拉力与乙对绳的拉力是作使劲与反作使劲.假定甲的质量比乙大,那么甲能博得“拔河〞竞赛的成功。

牛顿三大定律重点知识归纳

牛顿三大定律重点知识归纳

牛顿三大定律重点知识归纳牛顿三大定律的重点知识归纳一、牛顿第一定律 - 惯性定律牛顿第一定律也被称为惯性定律,它表明物体在没有外力作用时将保持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的状态。

这意味着物体会保持其现有的状态,不会自发地改变。

如果物体静止,则它将保持静止;如果物体在做匀速直线运动,则它将保持匀速直线运动。

该定律的重要性在于揭示了物体运动状态的性质,为后续的运动定律提供了基础。

例如,如果没有摩擦力的存在,一个滑行中的小车将会一直滑下去,直至受到外力的干扰。

另外,牛顿第一定律还解释了为什么在车辆急刹车时乘坐的人会向前倾斜,因为人的身体具有惯性,在车辆突然减速时保持了原有的运动状态。

二、牛顿第二定律 - 运动定律牛顿第二定律描述了物体在受到外力作用时将产生加速度的关系。

它的数学表达式为:力等于物体质量乘以加速度。

这意味着,当一个物体受到力的作用时,它的运动将产生加速度,并且加速度的大小与作用力成正比,与物体质量成反比。

牛顿第二定律的重要性在于它提供了计算物体运动状态的工具。

通过测量力的大小和物体的质量,我们可以预测物体的加速度。

这对于理解和探索各种物理现象和工程问题非常重要。

例如,通过牛顿第二定律,我们可以计算出一个物体在斜面上滑动时的加速度,或者推导出飞机在不同速度下的升力和阻力。

三、牛顿第三定律 - 作用-反作用定律牛顿第三定律也被称为作用-反作用定律,它表明对于每一个作用力,都会有一个大小相等、方向相反的反作用力作用在作用力的施力对象上。

换句话说,对于任何两个物体之间的相互作用,两个物体所受到的力的大小相等、方向相反。

作用-反作用定律的重要性在于它揭示了物体之间相互作用的本质。

例如,当一个人站在地面上时,他会对地面施加一个向下的力,而地面会对他施加一个大小相等、方向相反的向上的力。

这就解释了为什么一个人可以站在地面上而不会下沉。

另外,作用-反作用定律还可以解释一些其他现象,如火箭发射时的推力和反冲力、游泳时手划水产生的推力和水对手的反作用力等。

牛顿第三定律教案

牛顿第三定律教案

牛顿第三定律教案牛顿第三定律教案篇一一、教材分析牛顿运动定律是经典力学的基本定律,构成了经典力学的核心。

而本节要学习的牛顿第一定律又是正确理解和掌握牛顿第二、第三定律乃至整个动力学知识的基础和关键。

教材把本节安排在第六章的第一节,前面五章的内容分别是运动学和力学知识,这样安排就把学生由表面的物体是如何运动的感性认识引入到物体为什么会做这样的运动的思考中来,且符合高一学生正处在由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转变的过渡阶段。

本节的特点是教材内容以大量的文字陈述,没有涉及到数学计算,着重物理学史教育、理想化实验思想和坚持真理、不迷信权威的科学态度的熏陶。

于是,根据对课标的要求和教材的理解,我制定的三维目标如下①知识与技能1、借助伽利略的理想实验,理解力和运动的关系,知道其主要推理过程及结论。

2、掌握牛顿第一定律,并理解其意义3、明确惯性的概念,知道质量是惯性大小的量度。

②过程与方法1、培养学生在实验的基础上通过推理得到结论的方法2、通过伽利略的理想实验,使学生受到科学方法论的教育3、通过对惯性现象的解释,培养学生灵活运用所学知识的能力③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通过对物理学史的简介,对学生进行严谨的科学态度的教育,了解人类认识事物的曲折性。

2、通过介绍伽利略对力和运动关系的研究,培养学生科学探究精神。

二、学情分析本节内容学生在初中阶段虽然已经学习过,但还只是停留在认识的层次上,在高中阶段学习中,除了要保持新鲜感,还需加大思维强度,注意知识的深化和科学研究方法、情感态度的教育,让学生对牛顿第一定律有更深的理解。

三、教学方法、学法及依据“教学有方,但无定法”。

选择行之有效的方法是取得良好教学效果的保证。

本课时我主要采用“实验探究法”与“科学推理”相结合来进行教学,即通过对实验现象的观察、分析,又加以科学的想象和推理,引导学生去发现知识,总结规律。

总之充分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让他们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体。

四、教学程序高尔基说:“好奇是了解的开端和引向认识的途径。

牛顿的三大定律是哪三大定律

牛顿的三大定律是哪三大定律

牛顿的三大定律是哪三大定律
1、牛顿第一定律:任何物体都保持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的状态,直到受到其它物体的作用力迫使它改变这种状态为止。

2、牛顿第二定律:物体在受到合外力的作用会产生加速度,加速度的方向和合外力的方向相同,加速度的大小正比于合外力的大小与物体的惯性质量成反比。

3、牛顿第三定律:两个物体之间的作用力和反作用力,在同一条直线上,大小相等,方向相反。

牛顿运动定律包括牛顿第一运动定律、牛顿第二运动定律和牛顿第三运动定律三条定律,由艾萨克·牛顿在1687年于《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一书中总结提出。

其中,第一定律说明了力的含义: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第二定律指出了力的作用效果:力使物体获得加速度;第三定律揭示出力的本质:力是物体间的相互作用。

牛顿运动定律中的各定律互相独立,且内在逻辑符合自洽一致性。

其适用范围是经典力学范围,适用条件是质点、惯性参考系以及宏观、低速运动问题。

牛顿运动定律阐释了牛顿力学的完整体系,阐述了经典力学中基本的运动规律,在各领域上应用广泛。

高三物理一轮复习 第一讲 牛顿第一定律 牛顿第三定律教案

高三物理一轮复习 第一讲 牛顿第一定律 牛顿第三定律教案

城东蜊市阳光实验学校内蒙古翁牛特旗乌丹第一中学2021届高三物理一轮复习第一讲牛顿第一定律牛顿第三定律教案课题课型复习课教学目的:理解.应用牛顿第一定律和牛顿第三定律教学重、难点:牛顿第一定律及牛顿第三定律的理解.应用教学方法:讲解.典型例题分析.学生练习稳固.教学内容:一.根底梳理及回忆1.牛顿第一定律1〕力与运动的关系:亚里士多德及伽利略的分别认为2〕牛顿第一定律:3〕物理学史:物理学家对力和运动的关系观点亚里士多德:伽利略:笛卡儿:牛顿:4〕惯性:2.牛顿第三定律教学流程1〕作用力与反作用力:2〕牛顿第三定律内容:3〕互相作用力的性质:4〕互相作用力与平衡力的比较:二.典型例题1伽利略根据小球在斜面上运动的实验和理想实验,提出了惯性的概念,从而奠定了牛顿力学的根底,早期物理学家关于惯性有以下说法,其中正确的选项是〔〕A.物体抵抗运动状态变化的性质是惯性B.没有力的作用,物体只能处于静止状态C.行星在圆周轨道上保持匀速率运动的性质是惯性D.运动物体假设没有受到力的作用,将继续以同一速度沿同一直线运动2.科学家关于物体运动的研究对树立正确的自然观具有重要作用,以下说法符合历史事实的是〔〕A.亚里士多德认为,必须有力作用在物体上,物体的运动状态才会改变B.伽利略通过理想实验得出结论:一旦物体具有某种速度,假设它不受力,它将以这一速度永远运动下去.C.笛卡尔指出:假设运动中的物体没有受到力的作用,它将继续以同一速度沿同一直线运动,既不停下来也不偏离原来方向D.牛顿认为,物体具有保持原来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或者者静止状态的性质3.话说齐天大圣孙悟空被师傅赶回花果山后,闷闷不乐,有一天飞上天庭漫无目的地到处玩耍,不经意间来到一个仙洞里,洞里有一开关,写着地球自转调节器,天性顽皮的他便将此开关向快那边拨了一下,使地球自转突然快了许多,在此瞬间地面上的人会()A.头像东倒下B.头向西倒下C.头像南倒下D.头向北倒下5.消防员用绳子将一不慎落入井中的儿童从井内加速向上提的过程中,不计绳子的重力,以下说法正确的选项是〔〕A.绳子对儿童的拉力大于儿童对绳子的拉力B.消防员对绳子的拉力与绳子对儿童的拉力是一对作用力与反作用力C.绳子对儿童的拉力大于儿童的重力D.消防员对绳子的拉力大于儿童对绳子的拉力三.稳固练习:52页说习题及课时训练区的部分题目。

复习教案(牛顿第一定律牛顿第三定律)

复习教案(牛顿第一定律牛顿第三定律)

课题牛顿第一定律牛顿第三定律一、教学目标1.了解历史上人们对运动和力的关系问题的认识过程,进而掌握伽俐略理想实验的科学方法.2.理解牛顿第一定律牛顿第一定律不是由实验直接总结出来的规律,它是牛顿以伽利略的理想为基础,在总结前人的研究成果、加之丰富的想像而推理得出的一条理想条件下的规律.注意惯性与牛顿第一定律(惯性定律)的区别.3、理解惯性的概念一切物体都具有惯性,惯性是物体固有的基本属性,与物体是否受力及物体的运动状态无关,惯性的大小决定于物体的质量.4.要求学生联系生活、生产的实际,举出利用和防止惯性的实例.例如:锤头松了利用惯性可以使之紧套在锤柄上;公交汽车到站前关闭油门,利用惯性节省汽油;利用柴油发动机飞轮的惯性,使发动机完成了吸气、压缩、排气冲程.为了防止惯性,在高速公路上规定了各种车辆的最高行驶速度,以免发生交通事故;高级轿中中装有安全气囊,保护司机在急刹车时的安全.5.理解牛顿第三定律.力是物体的相互作用,这一点在初中学过,高中第一章在讲力的概念时再次学过,因此理解牛顿第三定律内容并不困难.重点应通过实例分析指出作用力和反作用力虽然大小相同,而各自产生的效果不同.例如:“苹果吸引地球,地球吸引苹果,这两个力大小相等吗?为什么苹果向下落而不见地球向上升?”6.应通过大量的实例讨论来区分平衡力跟作用力和反作用力.例如:有人说:“马拉车,车拉马,当马拉车的力大于车拉马的力时,车就开始启动了”。

对吗?这两个力是一对作用力和反作用力,大小始终相等,那为什么车会被拉动呢?二、案例导入例1 关于惯性,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惯性只是在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或静止时具有的特性B.物体的惯性是指物体不受外力作用时仍保持原来直线运动状态或静止状态的性质C.物体不受外力作用时保持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或静止状态,有惯性;受外力作用时,不能保持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或静止状态,因而无惯性D.惯性是物体的属性,与物体的运动状态和是否受力无关【分析】惯性是物体固有的基本属性,与物体是否受力及物体的运动状态无关.惯性的大小决定于物体的质量.物体不受外力时,惯性表现为保持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或静止状态.受外力时,惯性表现为运动状态改变难易程度不同.【答案】D.【归纳】惯性是物体固有的基本的属性,学生会误认为物体在静止或做匀速直线运动时,即物体不受外力时才有惯性.有外力作用时,物体的运动状态发生改变,但不是物体的惯性改变,“克服惯性”“惯性消失”等说法均是错误的.例2 关于伽利略的理想实验,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只要接触面相当光滑,物体就能在水平面上一直做匀速直线运动B.这个实验实际上是永远无法做到的C.利用气垫导轨,就能使实验成功D.虽然是想像中的实验,但是它是建立在可靠的事实基础上的【分析】伽利略的理想实验是建立在可靠的事实基础上的,进行科学的合理的推理而得出的结论,但是无法用实验直接验证.【解答】选项A所述接触面相当光滑,但是摩擦力不可能为零,所以不可能在水平面上一直做匀速直线运动,这仅仅是一个假设没有摩擦力下的科学的推理,选项A错.同理,选项C错.【答案】B、D.【归纳】伽利略的理想实验是建立在可靠的实验事实基础之上的,经过抽象思维,科学的推理而揭示自然规律.虽然无法用实验直接验证,但是理想实验仍是科学研究中的一种重要方法.例3 一个物体静止地放在水平桌面上,物体对桌面的压力等于物体的重力,这是因为()A.它们是一对平衡力B.它们是一对作用力和反作用力C.它们既是平衡力又是相互作用力D.以上说法都不对【分析】物体对桌面的压力和桌面对物体支持力是一对作用力和反作用力,压力大小等于支持力的大小.物体的重力和桌面对物体的支持力是一对平衡力,重力的大小等于支持力的大小.根据数学公理,等于第三个量的两个量相等,所以,物体对桌面的压力等于物体的重力.【答案】D.【归纳】物体对桌面的压力作用在桌面上,物体的重力作用在物体上,不是作用在同一个物体上的力,更谈不上平衡;压力是弹力,与物体的重力性质不相同,不可能是一对作用力和反作用力,通过练习加深对基本概念的理解,提高推理能力.三、知识梳理1、牛顿第一定律深刻地揭示了惯性的概念一切物体都具有惯性,惯性是物体固有的基本的属性,与物体是否受力及物体的运动状态无关,惯性的大小决定于物体的质量,物体不受外力时,惯性表现为物体保持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或静止状态,受外力时,惯性表现为运动状态改变的难易程度不同.2、牛顿第一定律深刻地揭示了力的概念我们在第一章的教学中说明力是一个物体对另一个物体的作用,牛顿第一定律从动力学角度强调物体保持匀速直线运动或静止状态不需要力,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3、理想实验是科学研究中的一种重要方法伽利略的理想实验是建立在可靠的实验事实基础之上,经过抽象思维,科学的推理而深刻地揭示了自然规律.理想实验是科学研究中的一种重要方法,这对培养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开阔学生的眼界是十分有益的.4、理解牛顿第三定律的意义牛顿第三定律概括了作用力和反作用力之间的关系:“两个物体之间的作用力和反作用力总是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条直线上”.物体间的作用力总是相互的,并且总会涉及到两个物体:一个是离力物体,一个是受力物体.(1)作用力和反作用力同是存在,同时消失,不能认为先有作用力,后有反作用力.(2)作用力与反作用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分别作用在相互作用的两个不同的物体上,产生的效果不同,不可能相互抵消.(3)作用力和反作用力是一对性质相同的力.5、区分平衡力跟作用力和反作用力平衡力跟作用力和反作用力的相同点是: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直线上.不同点是:一对平衡力是作用在同一个物体上,使物体保持平衡;而作用力和反作用力是作用在两个不同的物体上,不可能抵消,谈不上平衡.一对平衡力的性质不一定相同;而作用力和反作用力一定是性质相同的力.四、重、难、疑点剖析本课时的重点是对牛顿第一定律的深刻理解,难点是学会伽利略理想实验的科学研究方法.重点理解牛顿第三定律的意义,区分平衡力跟作用力和反作用力.例1 一个劈形物体M放在固定的粗糙斜面上,其上面成水平,并在其水平面上放一光滑小球m,如图所示.当劈形物从静止开始释放后,观察到m和M有相对运动,则小球m在碰到斜面前的运动轨迹是()A.沿水平向右的直线B.沿斜面向下的直线C.竖直向下的直线D.无规则的曲线【分析】小球是光滑的,在水平方向没有力的作用,所以在水平方向的运动状态不可能发生变化,仍保持静止,因此小球只能做沿竖直向下的直线运动.【答案】C.【归纳】根据牛顿第一定律,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即力是产生加速度的原因,小球在水平方向没有力的作用,在水平方向上不可能有加速度,又初速为零,就不可能有位移,要学会用物体的受力分析来确定物体运动状态的变化.例2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大卡车的速度小,轿车的速度大,所以轿车的惯性大B.汽车在速度大的时候比在速度小的时候难以停下,所以汽车速度大时的惯性大C.乒乓球可以被快速地来回抽杀,是因为其惯性小的缘故D.用同样的力骑行车,车胎没气时速度增加得慢,运动状态难以改变,因此,比有气时惯性大【分析】物体的惯性与其速度大小无关,只与其质量大小有关.【解答】大卡车的质量比轿车的质量大,大卡车的惯性大,与车的速度无关,A错.汽车的质量不变,不论速度大小,惯性一样大,B错.自行车在没气的时候阻力较大,合外力较小。

高考物理第一轮复习教案 第三章 牛顿运动定律

高考物理第一轮复习教案    第三章  牛顿运动定律

考力和运动的综合题,重点考查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如为使物体变为某一运动状态,应选择怎样的施力方案;
二是联系实际,以实际问题为背景命题,重点考查获取并处理信息,去粗取精,把实际问题转化成物理问题的
能力。
§1 牛顿第一定律 牛顿第三定律
一、牛顿第一定律 1.牛顿第一定律(惯性定律)的内容 一切物体总保持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或静止状态,直到有外力迫使它改变这种状态为止。
看,要求准确理解牛顿第一定律;加深理解牛顿第二定律,熟练掌握其应用,尤其是物体受力分析的方法;理
解牛顿第三定律;理解和掌握运动和力的关系;理解超重和失重。本章内容的高考试题每年都有,对本章内容
单独命题大多以选择、填空形式出现,趋向于用牛顿运动定律解决生活、科技、生产实际问题。经常与电场、
磁场联系,构成难度较大的综合性试题,运动学的知识往往和牛顿运动定律连为一体,考查推理能力和综合分
45
高考物理第一轮复习教案
第三章 牛顿运动定律
张建设编写
这个定律有两层含义: (1)保持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或静止状态是物体的固有属性;物体的运动不需要用力来维持。 (2)要使物体的运动状态(即速度包括大小和方向)改变,必须施加力的作用,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 原因,是使物体产生加速度的原因。 2.牛顿第一定律的几点说明 (1)物体不受外力是该定律的条件。 (2)物体总保持匀速直线运动或静止状态是结果。 (3)惯性:一切物体都有保持原有运动状态的性质。 惯性是一切物体都具有的性质,是物体的固有属性,与物体的运动状态及受力情况无关。 惯性反映了物体运动状态改变的难易程度(惯性大的物体运动状态不容易改变)。 质量是物体惯性大小的惟一量度。 (4)牛顿第一定律描述的是物体在不受任何外力时的状态,而不受外力的物体是不存在的。物体不受外力 和物体所受合外力为零是有区别的。 (5)牛顿第一定律成立的参考系是惯性参考系。 (6)应注意: ①牛顿第一定律不是实验直接总结出来的,是牛顿以伽利略的理想斜面实验为基础,加之高度的抽象思维, 概括总结出来的,不可能由实际的实验来验证; ②牛顿第一定律不是牛顿第二定律的特例,而是不受外力时的理想化状态。 例 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运动得越快的汽车越不容易停下来,是因为汽车运动得越快,惯性越大 B.小球在做自由落体运动时,惯性不存在了 C.把一个物体竖直向上抛出后,能继续上升,是因为物体仍受到一个向上的冲力 D.物体的惯性仅与质量有关,质量大的惯性大,质量小的惯性小 解析:惯性是物体保持原来运动状态的性质,仅由质量决定,与它的受力状况与运动状况均无关。一切物 体都有惯性。答案:D 例 2. 火车在长直水平轨道上匀速行驶,车厢内有一个人向上跳起,发现仍落回到车上原处(空气阻力不 计),这是因为 A.人跳起后,车厢内的空气给人一个向前的力,这力使他向前运动 B.人跳起时,车厢对人一个向前的摩擦力,这力使人向前运动 C.人跳起后,车继续向前运动,所以人下落后必定向后偏一些,只是由于时间很短,距离太小,不明显而 已。 D.人跳起后,在水平方向人和车水平速度始终相同 解析:人向上跳起,竖直方向做竖直上抛运动,水平方向不受外力作用,由于惯性,所以水平方向与车速 度相同,因而人落回原处。 答案:D 例 3. 下面说法正确的是 A.静止或做匀速直线运动的物体一定不受外力的作用 B.物体的速度为零时一定处于平衡状态 C.物体的运动状态发生变化时,一定受到外力的作用 D.物体的位移方向一定与所受合力方向一致 解析:物体不受外力时一定处于静止或匀速运动状态,但处于这些状态时不一定不受外力作用,所以 A 错; 物体是否处于平衡状态是看其受力是否为零,而不是看它的速度是否为零,如竖直上抛物体到达最高点时速度

复习讲义 牛顿第一定律牛顿第三定律

复习讲义 牛顿第一定律牛顿第三定律

第1课时牛顿第一定律牛顿第三定律导学目标 1.掌握牛顿第一定律,会应用其解释物理现象.2.理解牛顿第三定律,会应用其解释物理现象.考点一牛顿第一定律的理解与应用考点解读1.明确惯性的概念牛顿第一定律揭示了一切物体所具有的一种固有属性——惯性,即物体保持原来的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或静止状态的性质.2.揭示力的本质: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而不是维持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3.理想化状态:牛顿第一定律描述的是物体不受外力时的状态,而物体不受外力的情形是不存在的.在实际情况中,如果物体所受的合外力等于零,与物体不受外力时的表现是相同的.4.与牛顿第二定律的关系:牛顿第一定律和牛顿第二定律是相互独立的.力是如何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问题由牛顿第二定律来回答.牛顿第一定律是不受外力的理想情况下经过科学抽象、归纳推理而总结出来的,而牛顿第二定律是一条实验定律.考点二牛顿第三定律的理解与应用考点解读例1汽车拉着拖车在平直的公路上运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汽车能拉着拖车向前是因为汽车对拖车的拉力大于拖车对汽车的力B.汽车先对拖车施加拉力,然后才产生拖车对汽车的拉力C.匀速前进时,汽车对拖车的拉力等于拖车向后拉汽车的力;加速前进时,汽车对拖车的拉力大于拖车向后拉汽车的力D.拖车加速前进时,是因为汽车对拖车的拉力大于地面对拖车的摩擦阻力跟踪训练1如图所示,一个大人甲跟一个小孩乙站在水平地面上手拉手比力气,结果大人把小孩拉过来了.对这个过程中作用于双方的力的关系,不正确的说法是()A.大人拉小孩的力一定比小孩拉大人的力大B.大人与小孩间的拉力是一对作用力和反作用力C.大人拉小孩的力与小孩拉大人的力的大小一定相等D.只有在大人把小孩拉动的过程中,大人的力才比小孩的力大例2第二十二届世界大学生冬季运动会自由滑比赛中,中国小将张丹/张昊毫无争议地再夺第一名,为中国队夺得第一枚本届大冬会金牌.花样滑冰表演刚开始时他们静止不动,如图4所示,随着优美的音乐响起,他们在相互猛推一下后分别向相反方向运动,假定两人的冰刀与冰面间的动摩擦因数相同,已知张丹在冰面上滑行的距离比张昊滑行得远,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在推的过程中,张丹推张昊的力小于张昊推张丹的力B.在推的过程中,张丹推张昊的时间等于张昊推张丹的时间C.在刚分开时,张丹的初速度大于张昊的初速度D.在分开后,张丹的加速度的大小小于张昊的加速度的大小跟踪训练2 甲、乙两队进行拔河比赛,结果甲队获胜.假设甲、乙两队的手与绳子之间都没有滑动,拔河所用的绳子质量不计.则在比赛中:①甲队与地面的最大静摩擦力大于乙队与地面的最大静摩擦力;②甲队拉绳子的力大于乙队拉绳子的力;③甲队与地面摩擦力的大小等于乙队与地面摩擦力的大小;④甲队拉绳子的力的大小等于乙队拉绳子的力的大小.以上说法中正确的是()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④D.①③④1.如图所示,一个楔形物体M放在固定的粗糙斜面上,M上表面水平且光滑,下表面粗糙,在其上表面上放一光滑小球m,楔形物体由静止释放,则小球在碰到斜面前的运动轨迹是()A.沿斜面方向的直线 B.竖直向下的直线C.无规则的曲线D.抛物线2.用计算机辅助实验系统(DIS)做验证牛顿第三定律的实验,如图6所示是把两个测力探头的挂钩钩在一起,向相反方向拉动,观察显示器屏幕上出现的结果.观察分析两个力传感器的相互作用力F随着时间t变化的曲线,以下结论不正确的是()A.作用力与反作用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B.作用力与反作用力的效果相互抵消C.作用力与反作用力作用在同一物体上D.作用力与反作用力同时存在、同时消失3.某学校教室里的磁性黑板上通常粘挂一些小磁铁,小磁铁被吸在黑板上可以用于“贴”挂图或试题答案.关于小磁铁,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磁铁受到的电磁吸引力大于受到的弹力才能被吸在黑板上B.磁铁与黑板间在水平方向上存在两对作用力与反作用力C.磁铁受到五个力的作用D.磁铁受到的支持力与黑板受到的压力是一对平衡力4.我们都难以忘记刘翔那优美的跨栏姿势.在他跨越栏架的过程中() A.支撑脚蹬地的瞬间,地面对脚的支持力大于脚对地面的压力B.支撑脚蹬地的瞬间,地面受到向后的摩擦力C.支撑脚离地后,他还受到向前冲的力,以至于能很快地通过栏架D.运动到最高处时,速度达到最大值,方向沿水平方向向前5.如图4所示,将两弹簧测力计a、b连结在一起,当用力缓慢拉a弹簧测力计时,发现不管拉力F多大,a、b两弹簧测力计的示数总是相等,这个实验说明()A.这是两只完全相同的弹簧测力计B.弹力的大小与弹簧的形变量成正比C.作用力与反作用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D.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6.沼泽地的下面蕴藏着丰富的泥炭,泥炭是沼泽地积累的植物残体,它的纤维状和海绵状的物理结构导致人在其上面行走时容易下陷(设在下陷过程中,泥炭对人的阻力不计).如果整个下陷的过程是先加速再减速最后匀速运动,那么,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当在加速向下运动时,人对沼泽地的压力大于沼泽地对人的支持力B.当在减速向下运动时,人对沼泽地的压力小于沼泽地对人的支持力C.在整个运动过程中,人对沼泽地的压力是先大于后等于沼泽地对人的支持力D.在整个运动过程中,人对沼泽地的压力大小总是等于沼泽地对人的支持力。

高考物理一轮复习 第3章 牛顿运动定律 第1节 牛顿第一定律 牛顿第三定律教案

高考物理一轮复习 第3章 牛顿运动定律 第1节 牛顿第一定律 牛顿第三定律教案

第3章牛顿运动定律第1节牛顿第一定律牛顿第三定律一、牛顿第一定律、惯性牛顿第一定律内容一切物体总保持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或静止状态,除非作用在它上面的力迫使它改变这种状态意义(1)指出了一切物体都有惯性,因此牛顿第一定律又叫惯性定律(2)指出力不是维持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而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即是产生加速度的原因惯性定义物体具有保持原来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或静止状态的性质普遍性惯性是一切物体都具有的性质,是物体的固有属性,与物体的运动情况和受力情况无关量度质量是惯性大小的唯一量度,质量大的物体惯性大,质量小的物体惯性小1.作用力和反作用力两个物体之间的作用总是相互的,一个物体A对另一个物体B施加了力,物体B一定也同时对物体A施加了力。

2.牛顿第三定律(1)内容:两个物体之间的作用力与反作用力总是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条直线上。

(2)表达式:F=-F′。

(3)意义:建立了相互作用物体之间的联系及作用力与反作用力的相互依赖关系。

1.思考辨析(正确的画“√”,错误的画“×”)(1)牛顿第一定律不能用实验验证。

(√)(2)在水平面上滑动的木块最终停下来,是因为没有外力维持木块运动。

(×)(3)物体运动时受到惯性力的作用。

(×)(4)两物体相互作用时,先有作用力,后有反作用力。

(×)(5)人走在松软的土地上下陷时,人对地面的压力大于地面对人的支持力。

(×)(6)作用力与反作用力等大,反向,其合力为零。

(×)2.(人教版必修1P70T1改编)(多选)下面对牛顿第一定律和惯性的分析正确的是( ) A.飞机投弹时,当目标在飞机的正下方时投下炸弹,能击中目标B.地球自西向东自转,人向上跳起来后,还会落到原地C.安全带的作用是防止汽车刹车时,人由于惯性发生危险D.有的同学说,向上抛出的物体,在空中向上运动时,肯定受到了向上的作用力BC[飞机在目标正上方投弹时,由于惯性,炸弹会落在目标的前方,A错误;地球自西向东自转,人向上跳起后,由于惯性,还会落在原地,B正确;汽车刹车时,由于惯性,人会向前冲,安全带可以防止人的前冲,C正确;物体被向上抛出后,在空中向上运动是由于惯性,D错误。

牛顿运动定律复习教案

牛顿运动定律复习教案

牛顿运动定律复习教案教学目标:1.理解牛顿第一定律、第二定律和第三定律的基本概念;2.能够应用牛顿运动定律解决简单的运动问题;3.掌握牛顿运动定律的公式和单位。

教学准备:1.教学幻灯片或板书,用于介绍和总结牛顿运动定律的内容;2.运动学实验装置或视频,用于演示运动实例;3.复习题目,用于巩固学生对牛顿运动定律的理解。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为了激发学生对牛顿运动定律的兴趣,可以先让学生观察一些简单的运动案例,例如扔出的物体自由落下、小车行驶等。

然后引导学生提出问题,例如为什么扔出的物体会掉落,小车行驶的速度和力的关系等。

二、理论讲解(15分钟)1.牛顿第一定律:当物体处于平衡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时,其受合力为零。

2. 牛顿第二定律:物体的加速度与作用在物体上的合力成正比,与物体的质量成反比。

公式为F=ma。

3.牛顿第三定律:任何两个物体之间都存在相互作用力,且大小相等,方向相反。

三、实例演示(20分钟)1.使用实验装置或播放视频,演示一些简单的运动实例,例如小车拉绳、放射性衰变等,让学生观察和思考这些实例中的力和加速度的关系。

2.引导学生应用牛顿运动定律解决这些实例中的运动问题,例如求物体的加速度、合力大小等。

四、概念巩固(20分钟)1.出示牛顿运动定律的练习题,要求学生分别应用第一、二、三定律解决问题,并解释答案的原因。

2.鼓励学生互相讨论和解答问题,并给予及时的指导和纠正。

五、拓展延伸(15分钟)1.引入其他实际应用,例如汽车运动、物体在倾斜面上滑动等,让学生尝试应用牛顿运动定律解决更复杂的运动问题。

2.分组讨论或小组竞赛的形式,比赛解决一些运动问题,激发学生的竞争意识和团队合作精神。

六、总结反思(10分钟)1.小结牛顿运动定律的要点,强化学生对这些定律的记忆和理解。

2.结合学生实际学习情况,回顾本节课的教学效果,让学生提出改进意见。

教学评估:1.课堂讨论和提问:通过学生对概念的回答和问题的解答,评估他们对牛顿运动定律的掌握程度。

牛顿第一定律 牛顿第三定律 复习 高中物理复习

牛顿第一定律 牛顿第三定律 复习 高中物理复习

第1讲牛顿第一定律牛顿第三定律一、牛顿第一定律惯性1.牛顿第一定律(1)内容:一切物体总保持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或静止状态,除非作用在它上面的力迫使它改变这种状态.(2)意义:①揭示了物体的固有属性:一切物体都有惯性,因此牛顿第一定律又叫惯性定律;②揭示了力与运动的关系:力不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而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即力是产生加速度的原因.2.惯性(1)定义:物体具有保持原来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或静止状态的性质.(2)量度:质量是惯性大小的唯一量度,质量大的物体惯性大,质量小的物体惯性小.(3)普遍性:惯性是物体的固有属性,一切物体都具有惯性,与物体的运动情况和受力情况无关.自测1(多选)下面对牛顿第一定律和惯性的分析正确的是()A.飞机投弹时,如果当目标在飞机的正下方时投下炸弹,能击中目标B.地球自西向东自转,你向上跳起来后,还会落到原地C.安全带的作用是防止汽车刹车时人由于惯性作用发生危险D.有的同学说,向上抛出的物体,在空中向上运动时,肯定受到了向上的作用力答案BC二、牛顿第三定律1.作用力和反作用力:两个物体之间的作用总是相互的,一个物体对另一个物体施加了力,后一个物体同时对前一个物体也施加力.2.内容:两个物体之间的作用力和反作用力总是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条直线上.3.表达式:F=-F′.自测2(多选)用计算机辅助实验系统(DIS)做验证牛顿第三定律的实验,把两个测力探头的挂钩钩在一起,向相反方向拉动,观察显示器屏幕上出现的结果(如图1所示),分析两个力传感器的相互作用随着时间变化的曲线,以下结论正确的是()图1A.作用力与反作用力同时产生B.作用力与反作用力作用在同一物体上C.作用力与反作用力大小相等D.作用力与反作用力的合力为零答案AC自测3(多选)用手托着一块砖,开始静止不动,当手突然向上加速运动时,砖对手的压力大小说法正确的是()A.一定小于手对砖的支持力大小B.一定等于手对砖的支持力大小C.一定大于手对砖的支持力大小D.一定大于砖的重力大小答案BD命题点一对牛顿第一定律和惯性的理解1.明确了惯性的概念牛顿第一定律揭示了一切物体所具有的一种固有属性——惯性,即物体保持原来的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或静止状态的性质.2.揭示了力的本质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而不是维持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3.理想化状态牛顿第一定律描述的是物体不受外力时的状态,而在实际情况中不受外力作用的物体是不存在的,如果物体所受的合外力等于零,其运动效果跟不受外力作用时相同,物体保持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4.与牛顿第二定律的关系牛顿第一定律和牛顿第二定律是相互独立的.力是如何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问题由牛顿第二定律来回答.牛顿第一定律是经过科学抽象、归纳推理总结出来的,而牛顿第二定律是一条实验定律.例1(2017·南通市第三次调研)东汉王充在《论衡·状留篇》中记述了球的运动:“圆物投之于地,东西南北,无之不可;策杖叩动,才微辄停”.关于运动和力的关系,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力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B.力是改变物体惯性大小的原因C.力是改变物体位置的原因D.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答案 D解析由题意:“圆物投之于地,东西南北,无之不可”,说明物体的运动不需要力的维持,故A错误;惯性是物体的固有属性,仅仅与物体的质量有关,与是否受力无关,故B错误;运动是改变物体位置的原因,与力无关,故C错误;由题意,“策杖叩动,才微辄停”,即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故D正确.变式1一天下着倾盆大雨,某人乘坐列车时发现,车厢的双层玻璃窗内积水了,列车进站过程中(箭头表示列车进站的方向),他发现水面的形状如下面四个图中的()答案 C解析列车进站时刹车,速度减小,而水由于惯性仍要保持原来较大的速度,所以水向前涌,液面形状和C中一致.命题点二对伽利略理想实验的理解例2伽利略创造的把实验、假设和逻辑推理相结合的科学方法,有力地促进了人类科学认识的发展.利用如图2所示的装置做如下实验:小球从左侧斜面上的O点由静止释放后沿斜面向下运动,并沿右侧斜面上升.斜面上先后铺垫三种粗糙程度逐渐降低的材料时,小球沿右侧斜面上升到的最高位置依次为1、2、3.根据三次实验结果的对比,可以得到的最直接的结论是()图2A.如果斜面光滑,小球将上升到与O点等高的位置B.如果小球不受力,它将一直保持匀速运动或静止状态C.如果小球受到力的作用,它的运动状态将发生改变D.小球受到的力一定时,质量越大,它的加速度越小答案 A解析根据题意,铺垫材料的粗糙程度降低时,小球上升的最高位置升高,当斜面绝对光滑时,小球在斜面上没有能量损失,因此可以上升到与O点等高的位置,而B、C、D三个选项,从题目不能直接得出,所以选项A正确.变式2 伽利略设想了一个理想实验,如图3:图3①减小第二个斜面的倾角,小球在这斜面上仍然要达到原来的高度.②两个对接的斜面,让静止的小球沿一个斜面滚下,小球将滚上另一个斜面.③如果没有摩擦,小球将上升到原来释放时的高度.④继续减小第二个斜面的倾角,最后使它成水平面,小球要沿水平面做持续的匀速运动. 在上述的设想步骤中,有的属于可靠的事实,有的则是理想化的推论.下列对理想实验各步骤顺序的排列、关于事实和推论的分类以及实验的目的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 .顺序②①③④,①是事实,说明物体的运动离不开力的作用B .顺序②③①④,②是事实,说明物体的运动不需要力来维持C .顺序③②①④,③是事实,说明在不考虑摩擦力时小球机械能守恒D .顺序③①②④,④是事实,说明小球将运动到与释放时相同的高度答案 B命题点三 对牛顿第三定律的理解1.相互作用力的特点(1)三同⎩⎪⎨⎪⎧ 同大小同时产生、变化、消失同性质(2)三异⎩⎪⎨⎪⎧ 反向异体,即作用力、反作用力作用在不同物体上不同效果(3)二无关⎩⎪⎨⎪⎧与相互作用的两物体的运动状态无关与是否和其他物体相互作用无关 2.一对平衡力与作用力、反作用力的比较例3人站在地面上,先将两腿弯曲,再用力蹬地,就能跳离地面,人能跳起离开地面的原因是()A.人对地面的作用力大于地球对人的引力B.地面对人的作用力大于人对地面的作用力C.地面对人的作用力大于地球对人的引力D.人除受地面的弹力外,还受到一个向上的力答案 C解析人对地面的作用力大于地球对人的引力,结论虽然是对的,但不是人能跳起离开地面的原因,原因是地面对人的作用力大于地球对人的引力,故A错;人对地面的作用力与地面对人的作用力是一对作用力和反作用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故B错;人离开地面前,受到地面对人的作用力和地球对人的引力,之所以能离开地面,是受到向上的合力,所以地面对人的作用力大于地球对人的引力,故C对;人受地面的弹力外,还受一个向上的力,是不可能的,有力存在,必须有施力物体,向上的力根本找不到施力物体,故D错.变式3(2018·射阳二中模拟)某学校教室里的磁性黑板上通常粘挂一些小磁铁,小磁铁被吸在黑板上可以用于“贴”挂图或试题答案,如图4所示.关于小磁铁,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图4A.小磁铁受到的黑板吸引力大于受到的弹力才能被吸在黑板上B.小磁铁与黑板间在水平方向上存在两对作用力与反作用力C.小磁铁受到五个力的作用D.小磁铁受到的支持力与黑板受到的压力是一对平衡力答案 B拓展点牛顿第三定律在受力分析中的应用由于作用力与反作用力的关系,当待求的某个力不容易求时,可先求它的反作用力,再反过来求待求力.如求压力时,可先求支持力.例4(2018·盐城中学模拟)一个箱子放在水平地面上,箱内有一固定的竖直杆,在杆上套着一个环,箱与杆的质量为M,环的质量为m,如图5所示.已知环沿杆匀加速下滑时,环与杆间的摩擦力大小为F f,则此时箱对地面的压力大小为()图5A.Mg+F f B.Mg-F fC.Mg+mg D.Mg-mg答案 A解析环在竖直方向上受重力及箱子的杆给它的竖直向上的摩擦力F f,受力情况如图甲所示,根据牛顿第三定律,环应给杆一个竖直向下的摩擦力F f′,故箱子竖直方向上受重力Mg、地面对它的支持力F N及环给它的摩擦力F f′,受力情况如图乙所示,由于箱子处于平衡状态,可得F N=F f′+Mg=F f+Mg.根据牛顿第三定律,箱子对地面的压力大小等于地面对箱子的支持力,即F N′=Mg+F f,故选项A正确.变式4如图6所示,质量为m的木块在质量为M的长木板上以水平加速度a向右加速滑行,长木板与地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1,木块与长木板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2,若长木板始终处于静止状态,重力加速度为g,则长木板对地面摩擦力的大小和方向一定为()图6A.μ1(m+M)g,向左B.μ2mg,向右C.μ2mg+ma,向右D.μ1mg+μ2Mg,向左答案 B解析对m分析可知受M对它水平向左的摩擦力F f1,由牛顿第三定律可知,m对M的摩擦力向右,大小为F f1;对M受力分析可知,受地面对M的静摩擦力F f2,方向向左,F f2=F f1=μ2mg,由牛顿第三定律可知,长木板对地面摩擦力大小为μ2mg,方向向右,B项正确.1.伽利略对自由落体运动及运动和力的关系的研究,开创了科学实验和逻辑推理结合的重要科学研究方法.图7中a、b分别表示这两项研究中实验和逻辑推理的过程,对这两项研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图7A.图a通过对自由落体运动的研究,合理外推得出小球在斜面上做匀变速运动B.图a中先在倾角较小的斜面上进行实验,可“冲淡”重力,使时间测量更容易C.图b中完全没有摩擦阻力的斜面是实际存在的,实验可实际完成D.图b的实验为“理想实验”,通过逻辑推理得出物体的运动需要力来维持答案 B解析伽利略设想物体下落的速度与时间成正比,因为当时无法测量物体的瞬时速度,所以伽利略通过数学推导证明,如果速度与时间成正比,那么位移与时间的二次方就成正比.由于当时用滴水法计时,无法记录自由落体的较短时间,伽利略设计了让铜球沿阻力很小的斜面滚下,来“冲淡”重力的作用效果,而小球在斜面上运动的加速度要比它竖直下落的加速度小得多,运动相同位移所用时间长得多,所以容易测量.伽利略做了上百次实验,并通过抽象思维在实验结果上做了合理外推,得出了正确结论,故A错误,B正确;完全没有摩擦阻力的斜面实际是不存在的,故C错误;伽利略用抽象思维、数学推导和科学实验相结合的方法得到物体的运动不需要力来维持的结论,故D错误.2.(2018·如东县质量检测)“严禁超载,严禁超速,严禁疲劳驾驶”是预防车祸的有效办法.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汽车超速会增大汽车的惯性B.汽车超载会减小汽车的刹车距离C.疲劳驾驶会缩短司机的反应时间D.汽车超载会增大汽车的惯性答案 D3.(多选)北京时间2016年9月15日晚10时04分,中国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用“长征二号F-T2”火箭将“天宫二号”空间实验室成功发射升空,顺利入轨并正常开展各项科研活动,如图8所示.关于“天宫二号”与火箭起飞的情形,下列叙述正确的是()图8A.“天宫二号”进入运行轨道之后,与地球之间仍然存在一对作用力与反作用力B.运载火箭尾部向下喷气,喷出的气体对火箭产生反作用力,火箭获得向上的推力C.运载火箭尾部喷出的气体对空气产生作用力,空气的反作用力使火箭获得飞行的动力D.运载火箭飞出大气层后,由于没有空气,火箭虽向下喷气,但无法获得前进的动力答案AB4.某同学为了取出如图9所示羽毛球筒中的羽毛球,一只手拿着球筒的中部,另一只手用力击打羽毛球筒的上端,则()图9A.此同学无法取出羽毛球B.羽毛球会从筒的下端出来C.羽毛球筒向下运动过程中,羽毛球受到向上的摩擦力才会从上端出来D.该同学是在利用羽毛球的惯性答案 D解析羽毛球筒被手击打后迅速向下运动,而羽毛球具有惯性要保持原来的静止状态,所以会从筒的上端出来,D正确.5.(多选)如图10所示,用水平力F把一个物体紧压在竖直墙壁上静止,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图10A.水平力F跟墙壁对物体的弹力是一对作用力与反作用力B.物体的重力跟墙壁对物体的静摩擦力是一对平衡力C.水平力F与物体对墙壁的压力是一对作用力与反作用力D.物体对墙壁的压力与墙壁对物体的弹力是一对作用力与反作用力答案BD解析水平力F跟墙壁对物体的弹力作用在同一物体上,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且作用在同一条直线上,是一对平衡力,选项A错误;物体在竖直方向上受竖直向下的重力以及墙壁对物体竖直向上的静摩擦力的作用,因物体处于静止状态,故这两个力是一对平衡力,选项B 正确;水平力F作用在物体上,而物体对墙壁的压力作用在墙壁上,这两个力不是平衡力,也不是相互作用力,选项C错误;物体对墙壁的压力与墙壁对物体的弹力是两个物体间的相互作用力,是一对作用力与反作用力,选项D正确.。

牛顿第一和第三定律复习

牛顿第一和第三定律复习

【解析】 缓慢增加拉力时,DC上的力较大,故DC先断, 快速猛力一拉,重球惯性较大,速度变化慢,DC上的拉力
瞬间几乎没变,故AB先断,所以选A、C。
【答案】 AC
对牛顿第三定律的理解和应用
1.作用力与反作用力的关系 作用力与反作用力的关系可总结为”三同、三异、三无关”。
同大小 (1)三同 同时产生、变化、消失 同性质 反向 (2) 三异 异体 不同效果 与物体的种类无关 (3)三无关 与相互作用的两物体的运动状态无关 与是否与另外物体相互作用无关
是一对平衡力,故C错;只有D对。
【答案】 D
4.一天,下着倾盆大雨,某人乘坐列车时发现,车厢的双层 玻璃窗内积水了。列车进站过程中,他发现水面的形状如图中 的( )
【解析】 列车进站时刹车,速度减小,而水由于惯性仍要保 持原来较大的速度,所以水向前涌,液面形状和选项C所示
一致。
【答案】 C
变式训练T2, 课堂针对训练T2 课时知能训练T9
【答案】 C
5.如右图所示,物体在水平力F作用下压在竖直墙上静止不 动,则( )
A.物体所受摩擦力的反用力是重力
B.力F就是物体对墙的压力 C.力F的反作用力是墙壁对物体的支持力
D.墙壁对物体的弹力的反作用力是物体对墙壁的压力
【解析】 作用力与反作用力的性质相同, 故A错;力F与物体对墙的压力是两个不同 的力,故B错;力F与墙壁对物体的支持力
【解题切点】 质量是惯性大小的唯一量度;由v2-0=2ax确
定滑行位移。 【解析】 要理解质量是惯性大小的唯一决定因素,惯性是物体
的固有属性,其大小由物体的质量确定,质量越大,惯性越
大,所以A错B正确。滑行位移应由刹车时的速度确定,因为刹 车过程中,其加速度是相同的,根据v2-0=2ax,所以车速越

牛顿第一、三定律复习案

牛顿第一、三定律复习案

牛顿第一、三定律复习教案2009-9-24【学习目标】1、理解力和运动的关系,知道物体的运动不需要力来维持。

2、理解牛顿第一定律,知道它是逻辑推理的结果,不受力的物体不存在的。

3、理解惯性的概念,知道质量是惯性大小的量度。

4、理解牛顿第三定律的确切含义,能用它解决简单的问题5、能区分平衡力跟作用力和反作用力【教学重点】1、理解力和运动的关系2、理解牛顿第一定律,知道惯性与质量的关系3、理解牛顿第三定律,作用力、反作用力和平衡力的区别【教学难点】正确区别作用力和反作用力跟平衡力【教学过程】(一)理想实验的魅力伽利略推出:一切运动着的物体在没有受到外力作用时,它的速度将保持不变,并且一直运动下去.笛卡儿指出:除非物体受到外力的作用,物体将永远保持其静止或运动状态,永远不会使自己沿曲线运动,而只保持在直线上运动。

(二)牛顿物理学的基石---惯性定律牛顿第一定律:一切物体总保持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或静止状态,直到有外力迫使它改变这种状态为止。

三层含义:(1)物体在不受力时,总保持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或静止状态.即:力不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2)物体运动状态的改变需要外力.即: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的原因(3)一切物体都有保持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或静止状态的特性.(三)惯性和质量1.定义: 物体的这种保持原来的匀速直线运动或静止状态的性质叫做惯性.牛顿第一定律又叫惯性定律.(1)惯性是指物体抵抗运动状态改变的“本领”(2)一切物体都具有惯性,物体的运动并不需要力来维持.(3)惯性是物体的固有性质,不论物体处于什么状态,都具有惯性.3.惯性与质量的关系描述惯性大小的物理量是它们的质量。

从力的基本概念我们已经知道力的作用是相互的,有受力物体必有施力物体,那么两物体相互作用之间存在怎样的关系是我们加深对力的概念的理解所必须探讨的问题。

(四)力是物体间的相互作用1、力是两物体间的相互作用,我们把这一相互作用的力称为作用力和反作用力,且作用力与反作用力的性质相同,同时存在,同时消失。

[小初高学习]§4.1 牛顿第一定律 牛顿第三定律 (复习学习型教学案)

[小初高学习]§4.1 牛顿第一定律 牛顿第三定律 (复习学习型教学案)

§4.1 牛顿第一定律牛顿第三定律(复习学案)本资料为woRD文档,请点击下载地址下载全文下载地址§4.1牛顿第一定律牛顿第三定律(复习学案)【学习目标】.理解牛顿第一定律的内容和意义。

2.知道什么是惯性,会正确解释有关惯性问题。

3.知道作用力和反作用力的概念,理解牛顿第三定律的确切含义。

【自主学习】一、牛顿第一定律.牛顿第一定律的内容:一切物体总保持状态或状态,直到有迫使它改变这种状态为止。

2.牛顿第一定律的理解:(1)牛顿第一定律不是由实验直接总结出来的规律,它是牛顿以的理想实验为基础,在总结前人的研究成果、加之丰富的想象而推理得出的一条理想条件下的规律。

(2)牛顿第一定律成立的条件是,是理想条件下物体所遵从的规律,在实际情况中,物体所受合外力为零与物体不受任何外力作用是等效的。

(3)牛顿第一定律的意义在于①它揭示了一切物体都具有的一种基本属性¬¬惯性。

②它揭示了运动和力的关系:力是的原因,而不是产生运动的原因,也不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即力是产生加速度的原因。

(4)牛顿第一定律和牛顿第二定律的关系①牛顿第一定律是牛顿第二定律的基础,牛顿第一定律指出了力与运动的关系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从而完善了力的内涵,而牛顿第二定律则进一步定量地给出了决定物体加速度的因素:在相同的外力作用下,质量越大的物体加速度越小,说明物体的质量越大,运动状态越难以改变,质量是惯性大小的量度。

②牛顿第一定律不是在牛顿第二定律中当合外力为零的特定条件下的一特殊情形,牛顿第一定律所描述的是物体不受力的运动状态,故牛顿第二定律不能替代牛顿第一定律。

3.惯性(1)定义:物体保持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或静止状态的性质。

(2)对惯性的理解:①惯性是物体的固有属性,即一切物体都有惯性,与物体的受力情况及运动状态无关②是物体惯性大小的量度,质量大的物体惯性大,质量小的物体惯性小。

③物体的惯性总是以保持“原状”和反抗“改变”两种形式表现出来:当物体不受外力作用时,惯性表现为保持原运动状态不变,即反抗加速度产生,而在外力一定时,质量越大运动状态越难改变,加速度越小。

第一单元 牛顿第一定律 牛顿第三定律

第一单元  牛顿第一定律  牛顿第三定律

牛顿第一定律的理解和应用


【例2】(2007年青岛模拟)下面是摘自上个世纪美国报纸上的 一篇文章:阿波罗登月火箭在脱离地球飞向月球的过程中,飞船 内宇航员通过无线电与家中上小学的儿子汤姆通话.宇航员:“汤 姆,我们现在已关闭火箭上所有的推动机,正向月球飞去.” 汤 姆:“你们关闭了所有的推动机,那么靠什么力量推动火箭向前运 动?”宇航员犹豫了半天,说:“我想大概是伽利略在推动火箭向前 运动吧.”若不计星球对火箭的作用力,由上述材料可知下列说法 错误的是( ) A.汤姆问话所体现的物理思想“力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 B.宇航员答话体现的物理思想是“力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 因” C.宇航员答话体现的物理思想是“物体运动不需要力来维 持” 【点评】“力是维持物体运动速度的原因”统治了 D.宇航员答话的真实意思是火箭正在依靠惯性飞行 人们的思想几千年,都是因经验主义造成的错误, 希望同学在研习时注意汲取经验教训,防止这一错误.

第一单元 牛顿第一定律 牛顿第三定律
1、牛顿第一定律( 惯性定律) ⑴内容 一切物体总保持 状态或 状态,直到有外力 迫使它改变这种状态为止。 ⑵这个定律有二个层次含义 ①一切物体具有保持原来运动状态不变的性质(惯性),并不 需要力来维持。 ②力是改变运动状态的原因(即产生加速度的原因)。 ⑶惯性 物体具有保持原有 状态或 状态的性质。 是惯性大小的惟一量度, 大的物体惯性大,其运 动状态难改变, 小的物体惯性小,其运动状态易改变。 2、牛顿第三定律 ⑴内容 物体间的作用力和反作用力(一对)总是 相等, 方向 ,在 直线上,并作用在 物体上。 ⑵牛顿第三定律内容可归纳为:同时、同性、异物、等值、 反向、共线。
必修1
第三章 力与运动
复习策略、快捷记忆秘诀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返回导航页
结束放映
第二单元 相互作用
牛顿运到定律
3.惯性 (1)定义:物体保持原来 匀速直线运动 状态或 静止 状态的性质。 (2)量度: 质量 是物体惯性大小的唯一量度, 质量大 的物体惯性 大, 质量小 的物体惯性小。 (3)普遍性:一切物体都有惯性,惯性是物体的 固有 属性,与物体 的运动状态和受力情况无关。
施加一个与速度方向相反的大小为F=2 N的恒力,在此恒力 作用下(g取10 m/s2) ( )
A.物体经10 s速度减为零 B.物体经2 s速度减为零 C.物体速度减为零后将保持静止 D.物体速度减为零后将向右运动
返回导航页
结束放映
第二单元 相互作用
牛顿运到定律
解析:物体受到向右的滑动摩擦力,Ff=μFN=μG=3
2.(多选)如图232所示,用水平力F把一个物体紧压 在竖直墙壁上静止,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图232
A.水平力F跟墙壁对物体的压力是一对作用力与反作用力 B.物体的重力跟墙壁对物体的静摩擦力是一对平衡力 C.水平力F与物体对墙壁的压力是一对作用力与反作用力 D.物体对墙壁的压力与墙壁对物体的压力是一对作用力与 反作用力
N,根据
F+Ff 2+3 牛顿第二定律得,a= m = m/s2=5 m/s2,方向向右,物 1 v0 10 体减速到0所需的时间t= a = s=2 s,B正确,A错误。减速到 5 零后,F<Ff,物体处于静止状态,不再运动,C正确,D错误。 答案:BC
返回导航页
结束放映
第二单元 相互作用
牛顿运到定律
2.物体只有在受力的前提下才会产生加速度,因此,加速度的产生 要滞后于力的作用。
3.F=ma是矢量式,a的方向与F的方向相同,与速度方向无关。
返回导航页
结束放映
第二单元 相互作用
牛顿运到定律
三、牛顿第三定律
1.内容:两个物体之间的作用力和反作用力总是大小 相等 , 方向 相反 ,作用在 同一条直线上 。 2.作用力和反作用力与一对平衡力的区别
返回导航页
结束放映
第二单元 相互作用
牛顿运到定律
[深化理解] 1.牛顿第二定律的五个特性
返回导航页
结束放映
第二单元 相互作用
牛顿运到定律
2.合力、加速度、速度间的决定关系 (1)合力的方向决定了加速度的方向,只要合力不为零,不管 速度是大是小,或是零,物体都有加速度。 (2)合力与速度同向时,物体加速运动;合力与速度反向时, 物体减速运动。 Δv F (3)a= 是加速度的定义式,a与Δv、Δt无直接关系;a=m是 Δt 1 加速度的决定式,a∝F,a∝m。
结束放映
第二单元 相互作用
牛顿运到定律
2.两类动力学问题的解题步骤
返回导航页
结束放映
第二单元 相互作用
牛顿运到定律
[小题速验] (多选)(2016· 山东师大附中质检)如图231所 示,质量为m=1 kg的物体与水平地面之间
图231 的动摩擦因数为0.3,当物体运动的速度为10 m/s时,给物体
返回导航页
结束放映
第二单元 相互作用
牛顿运到定律
解析:力不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 因,所以当物体不受到任何外力的时候,总保持静止或者匀速运 动的状态,故选项A正确;当物体受到外力作用的时候,物体的 运动状态会发生改变,即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故选项 B正确;可绕竖直轴转动的水平圆桌转得太快时,放在桌面上的 盘子会向桌子边缘滑去,这是由于“盘子需要的向心力”超过了 “桌面给盘子的摩擦力”导致的,故选项C错误;由于物体具有 向上的速度,所以具有向上的惯性,虽然受到向下的重力,但物 体不会立刻向下运动,故选项D正确。 答案:C
返回导航页
结束放映
第二单元 相互作用
牛顿运到定律
解析:水平力F跟墙壁对物体的压力作用在同一物体上,大小相 等,方向相反,且作用在一条直线上,是一对平衡力,选项A错 误;物体在竖直方向上受竖直向下的重力以及墙壁对物体竖直向 上的静摩擦力的作用,因物体处于静止状态,故这两个力是一对 平衡力,选项B正确;水平力F作用在物体上,而物体对墙壁的 压力作用在墙壁上,这两个力不是平衡力,也不是相互作用力, 选项C错误;物体对墙壁的压力与墙壁对物体的压力是两个物体 间的相互作用力,是一对作用力与反作用力,选项D正确。 答案:BD
返回导航页
结束放映
第二单元 相互作用
牛顿运到定律
[小题速验] 下列关于超重和失重的说法正确的是 ( )
A.游泳高手可以静躺在水面上,那时的人处于完全失重状态 B.跳水运动员在入水前处于失重状态,入水后短时间内处于超 重状态 C.飞船利用火箭发射后,上升过程中处于超重状态,返回地面 过程中处于失重状态 D.给物块一个初速度沿斜面上滑,上滑的过程中物块处于超重 状态,到最高点后下滑,下滑的过程中物块处于失重状态
返回导航页
结束放映
第二单元 相互作用
牛顿运到定律
[小题速验](判断正误) 1.牛顿第一定律是实验定律。 2.运动的物体惯性大,静止的物体惯性小。 3.物体的惯性越大,运动状态越难改变。 ( × ) ( × ) (√ )
返回导航页
结束放映
第二单元 相互作用
牛顿运到定律
二、牛顿第二定律
1.内容 物体的加速度跟物体的 合外力 成正比,跟物体的 质量 成反 比,加速度的方向跟 合外力 的方向相同。 2.表达式:F合= ma 。 该表达式只能在国际单位制中成立,因为公式F合=kma,只 有在国际单位中才有k=1。 3.力的单位 当质量的单位为 kg ,加速度的单位为 m/s2 时,力的单位为 N,即1 N=1 kg· m/s2。
返回导航页
结束放映
第二单元 相互作用
牛顿运到定律
[小题速验](判断正误) 1.牛顿第二定律表达式F=ma在任何情况下都适用。 (× ) (× ) (√ ) 4.物体所受的合外力减小,加速度一定减小,而速度不一定减小。 (√ ) 5.物理公式不仅确定了物理量之间的数量关系,同时也确定了物理 量间的单位关系。 (√ )
返回导航页
结束放映
第二单元 相互作用
牛顿运到定律
2.(2016· 益阳模拟 )亚里士多德在其著作《物理学》中说:一切物体都具有某种 “自然本性”,物体由其“自然本性”决定的运动称之为“自然运动”,而 物体受到推、拉、提、举等作用后的非“自然运动”称之为“受迫运动”。 伽利略、笛卡尔、牛顿等人批判的继承了亚里士多德的这些说法,建立了新 物理学; 新物理学认为一切物体都具有的“自然本性”是“惯性”。下列关 于“惯性”和“运动”的说法中不符合新物理学的是 动 B.作用在物体上的力,是使物体做“受迫运动”即变速运动的原因 C.可绕竖直轴转动的水平圆桌转得太快,放在桌面上的盘子会向桌子边缘 滑去,这是由于“盘子受到的向外的力”超过了“桌面给盘子的摩擦 力”导致的 D.竖直向上抛出的物体,受到了重力,却没有立即反向运动,而是继续向 上运动一段距离后才反向运动,是由于物体具有惯性 ( ) A.一切物体的“自然运动”都是速度不变的运动——静止或者匀速直线运
五、动力学两类基本问题
1.解决两类基本问题的方法 无论从受力确定运动情况,还是从运动确定受力情况,都 要以 加速度 为“桥梁”,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和运动学公式 列方程求解。 牛顿第 运动学 受力情况 加速度 运动情况 二定律 公式
返回导航页
四、超重和失重
1.超重 (1)定义: 物体对支持物的压力(或对悬挂物的拉力)大于物体所受重力 的现象。 (2)产生条件:物体具有 向上 的加速度。 2.失重 (1)定义: 物体对支持物的压力(或对悬挂物的拉力)小于 物体所受重力 的现象。 (2)产生条件:物体具有 向下 的加速度。 3.完全失重 (1)定义:物体对支持物的压力(或对悬挂物的拉力) 等于零 的现象。 (2)产生条件:物体的加速度为重力加速度。
牛顿运到定律
[小题速验](判断正误) 1.作用力与反作用力可以作用在同一物体上。 ( × )
2.人走在松软的土地上下陷时,人对地面的压力大于地面对 人的支持力。 ( × )
3.定律中的“总是”说明对于任何物体,在任何情况下牛顿 第三定律都是成立的。 ( √ )

返回导航页
结束放映
第二单元 相互作用
牛顿运到定律
返回导航页
结束放映
第二单元 相互作用
牛顿运到定律
解析:物体有向上的加速度处于超重状态,有向下的加速度处 于失重状态,A项错误;飞船返回地面时有向上的加速度,处于 超重状态,C项错误;物块上滑的过程有向下的加速度,物块处 于失重状态,D错误。 答案:B
返回导航页
结束放映
第二单元 相互作用
牛顿运到定律
作用力和反作用力 受力物体 作用在____ 两 个物体上
一对平衡力 作用在同一物体上
力的性质
合成与作 用效果 依存关系
一定是同种______ 性质 的力
不一定是同种性质的力
不可求合力,作用效果不 合力为___ 零 , 作用效果 可抵消 相互抵消
相互依存,同时产生,同 无依存关系 时变化,同时消失
返回导航页
结束放映
第二单元 相互作用
牛顿运到定律
[深化理解] 牛顿第三定律是转换研究对象的桥梁 牛顿第三定律在受力分析、 处理连接体问题中都有广泛的应用。 当某个力不方便直接分析或求解时,可利用牛顿第三定律转换 研究对象,通过分析或求解反作用力,从而实现较容易的解决 问题。
返回导航页
结束放映
第二单元 相互作用
返回导航页
结束放映
第二单元 相互作用
牛顿运到定律
[深化理解] 对超、失重现象的理解 (1)发生超重或失重现象时,物体的重力没有变化,只是物体对 支持物的压力(或对悬挂物的拉力)变大或变小了(即“视重”变 大或变小了)。 (2)只要物体有向上或向下的加速度,物体就处于超重或失重状 态,与物体向上运动还是向下运动无关。 (3)即使物体的加速度不沿竖直方向,但只要在竖直方向上有分 量,物体就会处于超重或失重状态。 (4)物体超重或失重多少由物体的质量和竖直加速度共同决定, 其大小等于ma。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