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动中国守墓老兵陈俊贵事迹介绍

合集下载

2014感动中国十大人物事迹

2014感动中国十大人物事迹

1、黄旭华:中国核潜艇之父【颁奖词】:时代到处是惊叹骇浪,你埋下头,甘心做沉默的砥柱;一穷二白的年代,你挺起胸,成为国家最大的财富。

你的人生,正如深海中的潜艇,无声,但有无穷的力量。

【事迹介绍】:黄旭华,男,87岁,中国第一代核动力潜艇研制创始人之一,被誉为“中国核潜艇之父”。

1958年,我国批准核潜艇工程立项。

那时中苏关系尚处于蜜月期,依靠苏联提供部分技术资料,是当初考虑的措施之一。

1959年,苏联提出中断对中国若干重要项目的援助,对中国施加压力。

毛泽东听后发誓:“核潜艇--一万年也要搞出来”.曾有过几年仿制苏式常规潜艇经历又毕业于上海交大造船系的黄旭华被选中参研。

30多年中,8个兄弟姐妹都不知道黄旭华搞核潜艇,父亲临终时也不知他是干什么的,母亲从63岁盼到93岁才见到儿子一面。

核潜艇是集核电站、导弹发射场和海底城市于一体的尖端工程。

中国的核潜艇研制工作是从一个核潜艇玩具模型一步一步开始的。

为研制核潜艇,新婚不久的黄旭华告别妻子来到试验基地。

后来他把家安在了小岛上。

为了艇上千万台设备,上百公里长的电缆、管道,他要联络全国24个省市的2000多家科研单位,工程复杂。

那时没有计算机,他和同事用算盘和计算尺演算出成千上万个数据。

1964年,黄旭华终于带领团队研制出我国第一艘核潜艇。

使中国成为世界上第五个拥有核潜艇的国家。

1988年,核潜艇按设计极限在南海作深潜试验。

黄旭华亲自下潜300米,是世界上核潜艇总设计师亲自下水做深潜试验的第一人。

黄旭华曾先后多次获得国家科学技术进步特等奖,全国科学大会奖等,为国防事业、为我国核潜艇事业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2、刘盛兰:高龄老人拾荒助学子【颁奖词】:残年风烛,发出微弱的光,苍老的手,在人间写下大爱。

病弱的身躯,高贵的心灵,他在九旬的高龄俯视生命。

一叠叠汇款,是寄给我们的问卷,所有人都应该思考答案。

【事迹介绍】:刘盛兰,男,91岁,山东省烟台市蚕庄镇柳杭村村民,“五保”老人。

感动中国人物陈俊贵事迹

感动中国人物陈俊贵事迹

感动中国人物陈俊贵事迹第一篇:2017感动中国人物陈俊贵事迹2017感动中国人物陈俊贵事迹人物简介:陈俊贵,男,辽宁人,感恩老兵,新疆尼勒克县乔尔玛烈士陵园守护人。

1979年从辽宁入伍来到新疆,1984年退伍。

2017年荣获“全国优秀复员退伍军人”荣誉称号。

2017年9月26日被评为第四届全国道德模范——全国诚实守信模范。

1979年9月参军后,他随所在部队到新疆新源县那拉提,参加修筑天山深处独库公路的大会战。

1980年4月6日,前方部队被暴风雪围困在天山深处,部队面临断炊的危险。

和战友一起从山上向驻守在山下的部队送信求救,因右大腿肌肉被冻死而住院3年,被评为甲级二等残废军人。

1984年,退伍回到辽宁老家,担任电影放映员。

1985年10月,他看到《天山行》这部电影时,镜头中的那一幕幕仿佛如昨日。

他想到班长的临终遗言,作出了改变他一辈子命运的决定——重新回到埋葬班长的天山脚下,陪伴班长,成了烈士陵园守护人。

事迹材料:陈俊贵,男,汉族,1959 年 1 月生,中国共产党党员,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尼勒克县乔尔玛筑路解放军指战员烈士陵园管理员。

在暴风雪围困的危急时刻,班长舍己为人,把生还的希望留给陈俊贵。

此后30 多年里,陈俊贵坚持扎根天山,为牺牲的战友护陵守墓,用一生书写感天动地的战友情。

1980 年 4 月8 日,年轻的陈俊贵随部队来到新疆天山深处参加修筑独库公路大会战。

因施工部队被暴风雪围困,班长郑林书奉命带领陈俊贵等3名战士向驻守在山下的部队送信。

不料被大雪围困。

生死关头,班长郑林书将最后一个馒头给了陈俊贵,说:“你年轻,坚持住,如果有机会,请你到我老家看望一下我父母。

”班长牺牲后,陈俊贵和战友被牧民救起。

因严重冻伤,陈俊贵接受 4 年治疗,1984 年复员回到辽宁老家娶妻生子,但他始终没有忘记班长临终嘱托。

因为和班长仅相处一月,陈俊贵不知道班长家庭地址和父母姓名,而原部队已编入武警序列。

在多方打听无果的情况下,1985 年冬天,陈俊贵作出了改变一辈子命运的决定,带着妻子和刚刚出生的儿子,来到班长和战友牺牲的新疆天山脚下,为自己战友守墓。

感动中国2013。解说词

感动中国2013。解说词

刘姝威:沈家父子用行动让我们清晰地看到未来中国的农民、农业、农村是什么样的。
阿来:这一对前仆后继的农民父子,顽强地进行着堪称伟大的科学实践。他们接续和光大中国伟大农耕传统的壮举,足以感动中国。
【事迹介绍】:
沈克泉,男,享年74岁,湖南省常德市临澧县杨桥村村民。
沈昌健,男,46岁,湖南省常德市临澧县杨桥村村民。
黄宏:一口干粮挽救了一条生命,一句嘱托守护了一生。守墓,守望的是战友情。向伟大的战友致敬!
【事迹介绍】:
陈俊贵,男,汉族,55岁,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尼勒克县乔尔玛筑路解放军指战员烈士陵园管理员。
1979年,陈俊贵随所在部队到新疆参加修筑天山深处独库公路的大会战。1980年4月6日,部队被暴风雪围困在天山深处,面临断炊的危险。四名战士奉命带着最后的干粮出门求援,在风雪弥漫的生死关头,班长把最后一个馒头给了年龄最小的陈俊贵。
吴孟超:一位普通的老人,靠拾荒资助贫困学生,人届九旬仍不间断。正是这份爱心,这份执着,感动着身边的人。
【事迹介绍】:
刘盛兰,男,91岁,山东省烟台市蚕庄镇柳杭村村民,“五保”老人。
刘盛兰是位普通村民,年轻时在外打工,后来在一家企业作保管员。73岁的时候,老伴去世,他成了孤寡老人。为了让自己老了无力行动时,身边会有一个照顾他的人,他开始了助学。这是老人的初衷。但后来,他助学的规模远远的超出了自己的想像。
2、【感动人物】:刘盛兰——高龄老人拾荒助学子
【获奖名片】:崇仁厚德
【颁奖词】:
残年风烛,发出微弱的光,苍老的手,在人间写下大爱。病弱的身躯,高贵的心灵,他在九旬的高龄俯视生命。一叠叠汇款,是寄给我们的问卷,所有人都应该思考答案。
【推选理由】:

天山深处守墓人

天山深处守墓人

乔尔玛 烈士 陵园建成 了却 了他一 生的心愿
乔尔玛位于 尼勒克县最东端 , 因为是
独库 公路 的起 始点 , 被称为零 公 里 处 。 为
纪 念 在筑路工 程 中光荣献身的解放 军指 战
员 , 独库 公路于 19 8 3 年全 线通 车之 际 , 烈 士 纪 念碑也开始修建 , 于 19 84 年 9 月 2 8 日
26 岁 j 调到班里才 3 8 天0 最后 , 郑林书做 出了一 个决定 : 我和罗强是共产党员 , 陈 卫 星是 一 名老 兵 , 陈俊 贵 是 新兵 , 年龄 又 小 , 馒头让 陈俊贵 吃。 当时陈俊贵说啥也
不吃 , 郑林 书发火 了 , 命令陈俊贵 吃掉馒 头 , 当时陈俊贵是 含着泪 吃下 了这 个馒 头 。 就这 样 , 他们 在 风雪 中向前 一 步步 挪 动 , 走 了没多远 , 班 长郑林 书终于坚持不 住倒下了 。 临终前他说 了两个心 愿 : 一 是 死后 希望 就葬在 附近 的 山上 , 永远 看护着 部 队和 战友 ; 二 是生前没有好好孝敬 父 母 , 希 望 陈俊贵 能到 老 家 看望 一 下 父母 。 陈俊 贵和 战友含 泪用雪 掩 埋 了班 长 , 继 续 赶路 。 又 走 了不知多远 , 他们都倒下 了 , 副 班 长罗 强再 也 没有爬起 来 , 陈俊贵 和 陈卫 星被当地 哈萨克牧 民所救 。


一 g i 。

0 l ll _?j
{
零∥ ≯ i 一。。lr
。‰
。| j
守墓人 .
尔玛烈士 陵园, 有一 位守墓人 , 他 就是 当 年参 加 修 筑 天 山公 路 的一 名退 伍 老 兵— — 陈俊贵 。 19 80 年 , 班长郑林 书为挽救他 的 生命而牺 牲 。 5 年后 , 退 伍 的陈俊贵携妻子 远 离故 乡 , 回到 了天 山深 处 , 默默为班 长 和 战友 守墓 2 4 载 。 他 的事 迹 , 深 深 地 感 动 着 天 山儿女 。

陈俊贵:天山深处守墓人

陈俊贵:天山深处守墓人

陈俊贵:天山深处守墓人作者:绿岛来源:《新西部》2009年第09期我这一辈子,做过的最大一件错事,就是吃了4个战友最后的一个救命馒头。

当然,我也做对过几件事:一是当了兵,二是娶了个好老婆,三是退伍后重返天山为班长和牺牲的战友守墓。

我想一直陪着老班长,陪着这168名战友,死了就和他们埋在一起!——陈俊贵在新疆尼勒克县乔尔玛天山独库公路烈士陵园,老兵陈俊贵是一个特别的守墓者。

上世纪80年代初期,一条通天大道穿越天山中部最险峻的一带,像一道彩虹,使天山南北变成通途,这条路就是独库公路(独山子至库车)。

在修筑这条公路的10年间,有上百名解放军战士因雪崩,泥石流等原因而献出了年轻的生命,这其中就包括陈俊贵当年的班长郑林书。

在一次执行任务的过程中,陈俊贵和包括班长郑林书在内的4名战士遭遇暴雪围困,生死关头,郑林书将最后一个馒头留给了新兵陈俊贵,而自己却光荣牺牲了。

为了报恩,复员回家不到两年的陈俊贵带着妻儿重返天山,给长眠在那里的班长和战友守墓,这一守就是24年。

救命饅头1979年9月,辽宁籍战士陈俊贵随部队来到新疆新源县那拉提,参加修筑天山深处独库公路的大会战。

1980年3月1日,陈俊贵被从一班调整到四班。

班长郑林书是湖北人,中等个子,圆脸,说话总爱带把儿。

陈俊贵起初并不大喜欢他。

一个月后的一天,天山下了场大雪,把道路全部掩埋了。

为了保证山上战士的粮食供给,必须用推土机把山路上的积雪推开。

可当时通讯电缆被大雪压断了,部队决定抽出4个人上山传送派遣一推土机下山的消息,陈俊贵,罗强、陈卫星被班长选中一起前往执行任务。

他们带着炊事班仅剩的20个馒头,背上一支步枪及38发子弹上路了。

开始,他们沿着刚修好的公路走,路上的积雪只有半尺深,走起来不是很吃力。

可天快黑的时候,风越刮越猛,雪越下越大,到处白茫茫的,连路基在哪儿都看不到,他们只好顺着电线杆子走。

很快,地上的积雪没过了大腿,走起来非常艰难,许多地方他们都是爬过去的。

陈俊贵:天山深处守墓人

陈俊贵:天山深处守墓人
子. 圆脸 说 话 总 爱 带 把 儿 。 陈俊 贵 起 初 并 不 大喜 欢 他 。

的皮已经磨没 了 . 看上去烂糟糟的 , 但大
家 心 里 很 清 楚 ,这 个 馒 头 意 味 着 生 死 存
亡 ,谁 吃下去 ,谁就有可能活到最后 。 郑林书看着大家 ,举着那个馒 头严 肃地说 “ 我们剩下这一个馒头 了,我和
在修筑这条公路的 1 年 间,有上百 0
名 解 放 军 战 士 因 雪崩 泥石 流等 原 因 而
献 出了年轻 的生命 这其 中就包括 陈俊
贵 当年 的 班 长郑 林 书 在 一 次 执 行 任 务 的 过 程 中 ,陈 俊 贵 和 包 括 班 长 郑 林 书 在 内的 4名 战 士 遭 遇 暴雪围困, 生死 关 头 林 书 将 最 后 一 个 郑 馒 头 留给 了新 兵 陈俊 贵 而 自己 却 光 荣 牺牲 了。 为 了报 恩 ,复 员 回家 不 到 两 年 的 陈
把道路全部掩埋 了。为了保证 山上战士 的粮食供给 .必须 用推土机把 山路上 的
积 雪推 开 。可 当时 通 讯 电缆 被 大 雪压 断
罗强同志8 天前刚被批准为预备党员 , 陈
卫星是老兵 ,我建议这个馒头让新兵陈 俊贵同志吃,大家有没有意见7”
罗 强 第 一 个 响 应说 : 没 意 见 。 卫 我 陈 星迟 疑 了一 下 说 我 服 从班 长 的 决 定 。

部 队来 到新疆 新源县 那拉提 .参加修筑
天 山深 处 独 库 公路 的 大会 战 。
路上 , 他们所带的 2 个馒头都 由 0
班长 掌握和分 发 这 最后 一个馒头外面
18 年 3 1 陈俊贵被从一班调 0 月 日 9 整 到 四班 长 郑林 书是 湖 北 人 中等 个 班

感动中国人物陈俊贵事迹(完整版)

感动中国人物陈俊贵事迹(完整版)

感动中国人物陈俊贵事迹感动中国人物陈俊贵事迹人物简介:陈俊贵,男,辽宁人,感恩老兵,新疆尼勒克县乔尔玛烈士陵园守护人。

1979年从辽宁入伍来到新疆,1984年退伍。

201X年荣获“全国优秀复员退伍军人”荣誉称号。

201X年9月26日被评为第四届全国道德模范——全国诚实守信模范。

1979年9月参军后,他随所在部队到新疆新源县那拉提,参加修筑天山深处独库公路的大会战。

1980年4月6日,前方部队被暴风雪围困在天山深处,部队面临断炊的危险。

和战友一起从山上向驻守在山下的部队送信求救,因右大腿肌肉被冻死而住院3年,被评为甲级二等残废军人。

1984年,退伍回到辽宁老家,担任电影放映员。

1985年10月,他看到《天山行》这部电影时,镜头中的那一幕幕仿佛如昨日。

他想到班长的临终遗言,作出了改变他一辈子命运的决定——重新回到埋葬班长的天山脚下,陪伴班长,成了烈士陵园守护人。

事迹材料:陈俊贵,男,汉族,59 年 1 月生,中国共产党党员,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尼勒克县乔尔玛筑路解放军指战员烈士陵园管理员。

在暴风雪围困的危急时刻,班长舍己为人,把生还的希望留给陈俊贵。

此后 30 多年里,陈俊贵坚持扎根天山,为牺牲的战友护陵守墓,用一生书写感天动地的战友情。

1980 年 4 月 8 日,年轻的陈俊贵随部队来到新疆天山深处参加修筑独库公路大会战。

因施工部队被暴风雪围困,班长郑林书奉命带领陈俊贵等3名战士向驻守在山下的部队送信。

不料被大雪围困。

生死关头,班长郑林书将最后一个馒头给了陈俊贵,说:“你年轻,坚持住,如果有机会,请你到我老家看望一下我父母。

”班长牺牲后,陈俊贵和战友被牧民救起。

因严重冻伤,陈俊贵接受 4 年治疗,84 年复员回到辽宁老家娶妻生子,但他始终没有忘记班长临终嘱托。

因为和班长仅相处一月,陈俊贵不知道班长家庭地址和父母姓名,而原部队已编入武警序列。

在多方打听无果的情况下,85 年冬天,陈俊贵作出了改变一辈子命运的决定,带着妻子和刚刚出生的儿子,来到班长和战友牺牲的新疆天山脚下,为自己战友守墓。

感动中国作文600字2023(最新10篇)

感动中国作文600字2023(最新10篇)

感动中国作文600字2023(最新10篇)感动中国作文550字篇1有一种回忆叫做感动,有一种真情叫做温暖,有一种尊严叫做承诺。

这,这就是洗礼人类心灵的盛典,这就是真情的温暖。

《感动中国》中,涌现出了很多伟人,但是最令我感动的还是信义兄弟孙水林、孙东林。

孙水林在腊月26,拿着20几万元钱,去给一些农民工发工资,可天有不测风云,就在去的路上,突然发生了车祸,孙水林的妻儿当场死亡,自己也在抢救过程中去世了。

弟弟孙东林听到这个不行的消息后,并不是悲伤,而是记急着完成哥哥的遗愿,把这些钱送到每个农名工手里。

因账单在车祸途中已丧失,所以孙东林告诉农民工们,希望他们能凭良心拿钱。

当孙东林手上的.20几万元钱发完后,还有些农名工没法到钱,这是孙东林就拿出自己几万元的积蓄,老母亲也拿出自己的一万元养老金。

最后每个农民工都分到了钱。

我想,这对信义兄弟不仅感动了我的心,也感动了全中国人的心。

推选委员说:“这是一面镜子,值得我们每个人去照,值得我们整个社会去照,值得我们把心掏出来照。

”虽然它们不是什么伟大的人,但它们有一颗伟大的心。

他们用炙热的心照亮我前行的路,是他们,教会了我怎样做人,做一个怎样的人。

每一次付出都是一次旅行,每一个故事都是一道美丽的风景,每一位感动中国人物都是国人心中的一杆路标。

相信每个看了《感动中国》的人都会有一种真实的清洁感,就好像一次精神上的沐浴,而同时,走路的脚要结实一分,就好像使一次年度的充电,一个缺电的电池再度内心充实,于是,又可以支撑自己,也希望可以可以帮助别人。

这,正是感动的一种力量。

感动中国作文550字篇2中央广播电视总台一套(CCTV-1)今晚8点播出“感动中国度人物”颁奖典礼。

四川省甘孜县邮政分公司长途邮车驾驶员、时代楷模其美多吉作为十大年度人物,第六个登台领奖。

这是继王顺友入选“感动中国”年度人物后,时隔,中国邮政第二位登上“感动中国”盛典舞台的员工。

川藏线康定至德格这条险路,平均海拔超过3500米,被称为雪线邮路,途中的雀儿山被称为“雄鹰都飞不过去的山”。

为独库血洒天山 以忠诚筑路报国

为独库血洒天山 以忠诚筑路报国

为独库血洒天山以忠诚筑路报国——记中国人民武装警察部队交通二总队第六支队军事图片中心廖振华发布时间:2009-08-13 11:38:24中国军网8月13日电廖振华摄影报道一段尘封的历史往事一支秘密的筑路部队一个令人神往的地方一位颇具传奇色彩的退伍老兵一群血洒天山、赤诚报国的军人……带着种种悬疑,记者走近了一支特殊的部队——朋友,当你踏上旅行的客车,驰骋在宽阔平坦的高速公路上时,肯定会为如此便捷的交通而感到轻松和舒心。

但是,不知你可曾想过,就在这一条条康庄大道上,蕴涵着千万筑路人的智慧和力量,浸透了千万筑路人的心血和汗水,他们用双手开拓美好和幸福,逢山开路,遇水架桥,在他们之中,有一支头顶国徽、身穿橄榄绿的特殊队伍,转战祖国大江南北,创立了卓著功勋,真正无愧于“开路先锋”、“钢铁集体”等诸多光辉荣耀的称誉,这就是——中国人民武装警察部队交通二总队第六支队。

“八一”前夕,记者应邀来到了驻扎在安徽合肥二环路上的军营采访。

公路就是这样一点一点“抠”出来的天山往事据武警交通六支队何高明政委介绍,这支部队是1964年在山西大同组建的,原来隶属于解放军基建工程兵部队。

上个世纪七八十年代,部队奉命挺进新疆天山,常年奋战在戈壁荒漠和雪域高原,筑路官兵为打通公路,付出了巨大的牺牲奉献。

1974年6月,武警交通部队及新疆军区一部奉国务院、中央军委的命令,挥师新疆,担负起修筑举世瞩目的天山公路的重任。

素有“开路先锋”之称的武警交通六支队承揽了这项工程的咽喉路段——独(山子)库(车)公路。

从此,筑路官兵们在这与世隔绝的雪山深处,打响了一场坚苦卓绝的战斗。

在内地,人们知道新疆有座天山,但很少有人知道天山上有一个叫做玉希莫勒盖的地方。

而知道玉希莫勒盖的人就会说:在这里,能生存就是奉献!然而,这里就是天山二号隧道,又称玉希莫勒盖隧道,它座落在终年积雪的冰达坂上,环境之恶劣,是常人难以想象得到的。

筑路官兵们为了打通这条隧道,战胜了一切困难,整整耗尽10年的时间。

2020年感动中国陈俊贵颁奖词及事迹介绍

2020年感动中国陈俊贵颁奖词及事迹介绍

感动中国陈俊贵颁奖词及事迹介绍中央电视台“感动中国”人物评选颁奖中,陈俊贵入选。

以下是由关于感动中国陈俊贵颁奖词的内容,希望大家喜欢!陈俊贵:守墓老兵【颁奖词】:只为风雪之夜一次生死相托,你守住誓言,为我们守住心灵的最后阵地。

洒一碗酒,那碗里是岁月峥嵘;敬一个礼,那是士兵最真的情义。

雪下了又融,草黄了又青,你种在山顶的松,岿然不动。

陈俊贵,男,汉族,55岁,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尼勒克县乔尔玛筑路解放军指战员烈士陵园管理员。

1979年,陈俊贵随所在部队到新疆参加修筑天山深处独库公路的大会战。

1980年4月6日,部队被暴风雪围困在天山深处,面临断炊的危险。

四名战士奉命带着最后的干粮出门求援,在风雪弥漫的生死关头,班长把最后一个馒头给了年龄最小的陈俊贵。

班长和战友陆续牺牲了,陈俊贵终于找到了人群,部队得救了。

接受4年冻伤治疗后,他复员回到辽宁老家,始终没有忘记班长的临终嘱托:希望陈俊贵可以去他的老家看望一下自己的父母。

陈俊贵不知道战友的家庭地址和父母姓名,多方打听无果,1985年冬天,陈俊贵作决定,带着妻子和刚刚出生的儿子,来到班长和战友牺牲的新疆天山脚下,为战友守墓。

20多年里,他从未停止对班长父母的寻找。

终于,他从一名扫墓的老战友口中得到班长在湖北省罗田县白莲乡的地址。

xx年10月,陈俊贵赶赴罗田县,得知班长父亲母亲都已去世。

陈俊贵跪在班长父母坟前说:“对不起,我来晚了,你们不要牵挂,今生今世我都将守在郑林书坟前,让他永不寂寞!”目前,陈俊贵已将班长和副班长的遗骨,从新源县移到新扩建的尼勒克县乔尔玛筑路解放军烈士陵园安葬,还担任了这里的管理员。

陈俊贵说:“我不仅可以和班长在一起,还可以守护为修筑天山独库公路牺牲的战友们了!”【推选理由】:李小林:“义薄云天”是对陈俊贵最好的评价,他以自己的行动告诉我们什么是中国传统文化所尊崇的“义”.黄宏:一口干粮挽救了一条生命,一句嘱托守护了一生。

守墓,守望的是战友情。

陈俊贵 一句承诺 一生守候

陈俊贵 一句承诺 一生守候

陈俊贵一句承诺一生守候作者:暂无来源:《中华儿女》 2017年第18期◎本刊记者王海珍去新疆旅游的人,大多数都会听到人们说起一条美丽的自驾路线,独库公路。

独库公路,是从独山子到库车的公路,全长562.5公里,连接南北疆,横亘崇山峻岭、穿越深山峡谷,连接了众多少数民族聚居区。

它的贯通,使得南北疆路程由原来的1000多公里缩短了近一半,堪称是中国公路建设史上的一座丰碑。

这同时还是一条英雄之路。

1974年,国家决定加快修建天山公路,这是由国务院、中央军委下令修建的战备国防公路,历时9年修建而成。

在长达9年的公路建设中,筑路官兵们硬生生地在“不通”的达坂上凿通了隧道,在黄羊都望而却步的达坂上修建了通途,跨越了不可逾越的山峰……有168名解放军战士因雪崩、泥石流等原因而长眠于乔尔玛烈士陵园。

他们年龄最大的31岁,最小的16岁。

近年来矗立起来的乔尔玛烈士陵园,就是对这168名牺牲官兵的纪念。

而力促乔尔玛烈士陵园建成的,则是为牺牲的战友们守墓三十余年的陈俊贵。

暴风雪中的生死承诺1979年冬天,20岁的陈俊贵在基建工程兵第12支队,到新疆新源县那拉提参加修筑天山深处独库公路的大会战。

那时候,他入伍还不到一年,对军营满怀激情。

1980年4月11日,这是陈俊贵永生难忘的一天,正在“42”公里处修筑公路的基建工程兵第12支队112团二营,被突如其来的暴风雪重重围困,用电话也无法和他们取得联系。

为了营救战友,陈俊贵奉命随班长郑林书、副班长罗强和战友陈卫星到42公里外的施工部队传达命令,让他们展开自救互救,清除积雪,打通道路,等待山下的部队救援。

为了尽快完成任务,他们轻装前进,只带了一支54式手枪、38发子弹和炊事班当天仅剩的20多个馒头。

如果在夏天,42公里步行下来要4到5个小时,可是让大家没想到的是,预计要停止的暴风雪突然加强,迅速覆盖了他们要经过的所有路线,气温骤降,达到了零下30多摄氏度。

山上的林木和公路都被大雪所覆盖,此时他们刚刚走出了几公里山路,进入茫茫雪山,根本辨不出方向,班长郑书林果断决定沿着电线杆继续前行,这样大家不会迷失方向。

2023感动中国人物陈俊贵事迹

2023感动中国人物陈俊贵事迹

2023感动中国人物陈俊贵事迹
陈俊贵是一位来自湖南省娄底市的普通居民,他的事迹在2023年感动了无数中国人。

在2022年初,全国遭遇新冠疫情的冲击,全国各地都面临着医疗物资短缺的问题。

陈俊贵作为一名湖南省地税局的工作人员,看到世界对中国的紧张氛围,他主动请战参
加抗疫工作。

在湖北省武汉市,陈俊贵被派往一家制药厂任职,负责物资的调配和协调。

他无私奉献、全力以赴,日夜工作,与团队通力合作,努力保障全国各地的医疗物资供应。

在一次运输任务中,陈俊贵得知一批急需的防护服滞留在一座城市的仓库里。

为了尽
快将物资送到目的地,陈俊贵亲自驾驶货车,一路紧急赶往城市。

然而,在路上他遇
到了车辆故障,丧失了准备运送物资的时间。

面对突发状况,陈俊贵毫不气馁,他立即通过社交媒体联系到一家汽车维修店,请求
他们帮助修理车辆。

修理店的老板得知情况后,毫不犹豫地启动了他的服务车队,派
遣多名技师马上赶往陈俊贵的位置。

修理队伍一到,陈俊贵与他们通力合作,尽快修好了车辆,继续运送物资。

通过他们
的努力,这批防护服最终成功送到了需要的地方。

陈俊贵的坚持和无私奉献感动了广大人民群众。

他的事迹被各大媒体广泛报道,成为2023年感动中国人物。

他的行为展现出了中国人民团结一心、众志成城的精神,在疫情期间凝聚了全国人民的力量。

他的事迹也激励着更多人去关注和参与社会公益事业,为了共同的美好未来努力奋斗。

感动中国人物陈俊贵的事迹

感动中国人物陈俊贵的事迹

《感动中国人物陈俊贵的事迹》小朋友们,今天我要给你们讲一个特别感人的故事,是关于陈俊贵爷爷的。

陈俊贵爷爷是一位很了不起的人。

当年,他和战友们一起在很艰苦的地方修建公路。

那里的环境特别差,天气很冷,吃的东西也很少。

有一次,他们在执行任务的时候,遇到了暴风雪。

好多战友都被困住了,情况非常危险。

最后,只有陈俊贵爷爷活了下来。

陈俊贵爷爷一直没有忘记那些牺牲的战友。

为了能陪在战友身边,他放弃了回到家乡过舒服的日子,选择留在了那个艰苦的地方。

他经常给人们讲战友们的故事,让大家都记住这些勇敢的人。

小朋友们,陈俊贵爷爷是不是很让人敬佩呀?《感动中国人物陈俊贵的事迹》小朋友们,咱们接着讲陈俊贵爷爷的事。

陈俊贵爷爷为了能让战友们不孤单,一直守在那里。

他每天都会去看看战友们的墓,和他们说说话。

那里的条件很不好,可是陈俊贵爷爷一点也不在乎。

他心里想的就是要陪着战友,让他们不被忘记。

有小朋友去看望他的时候,他总是很认真地给大家讲以前的故事,告诉大家要珍惜现在的生活,要勇敢面对困难。

小朋友们,我们要向陈俊贵爷爷学习,做一个有情有义的人。

《感动中国人物陈俊贵的事迹》小朋友们,我再给你们讲讲陈俊贵爷爷。

陈俊贵爷爷守在那个地方,一守就是很多年。

他的生活很简单,但是他的心很坚定。

有时候,下雪天路不好走,他还是会坚持去看望战友。

他说,看到战友们的墓,就像看到他们还在身边一样。

他的故事感动了很多人,大家都被他的坚持和情义所打动。

小朋友们,陈俊贵爷爷的精神是不是很值得我们学习呢?。

不论自己的生死去救人民的事例

不论自己的生死去救人民的事例

不论自己的生死去救人民的事例1、人民教师谭千秋那一天,他跟平常一样,早早的起来,准时到学校,跟平时一样,出现在讲台上,就着粉笔在黑板上发起熟悉的声音开开始了跟平常一样的生活,只是,当他发现课在摇晃的时候,大声的要同学们赶快跑出去,不要拿任何东西跑出去。

只是,那致命的几秒中,哪里容得了所有的学生都能跑出去,在教学楼要坍塌的瞬间,他把离他最近的四个同学,塞在桌子底下,然后,俯在桌子上,用自己的血肉之躯去保护孩子们的性命。

当救援人们找到他们时,四个孩子平安无事,只是,谭老师的后脑,因为被巨大的石块砸中,整个已经凹下去。

2、2014年5月27日,为救轻生学生,37岁教师朱长海在两三秒快速坠楼的生死关头,用身体托住了学生,学生得救了,他却牺牲了。

3、2019年4月12日下午,在福建厦门环岛路上,一名男子驾驶SUV冲进海里欲轻生。

此时海水正在涨潮,SUV在海水里已经处于漂浮状态……见到前来救援的特警,男子却打开车门一头向海里扎去。

生死关头,特警队员来不及穿救生衣,冲进海里顶着风浪拼命将男子拽回……4、陈俊贵,男,汉族,55岁,新疆自治区尼勒克县乔尔玛筑路指战员陵园。

1979年,陈俊贵随所在部队到新疆参加修筑天山深处独库公路的大会战。

190年4月6日,部队被暴风雪围困在天山深处,面临断炊的危险。

四名战士奉命带着最后的干粮出门求援,在风雪弥漫的生死关头,班长把最后一个馒头给了年龄最小的陈俊贵。

班长和战友陆续牺牲了,陈俊贵终于找到了人群,部队得救了。

接受4年冻伤治疗后,他复员回到辽宁老家,始终没有忘记班长的临终嘱托:希望陈俊贵可以去他的老家看望一下自己的父母。

陈俊贵不知道战友的家庭地址和父母姓名,多方打听无果,195年冬天,陈俊贵作决定,带着妻子和刚刚出生的儿子,来到班长和战友牺牲的新疆天山脚下,为战友守墓。

20多年里,他从未停止对班长父母的寻找。

终于,他从一名扫墓的老战友口中得到班长在湖北省罗田县白莲乡的地址。

感动中国陈俊贵事迹

感动中国陈俊贵事迹

感动中国陈俊贵事迹打动外国鲜俊贱古迹【2013打动外国十年夜人物】:鲜俊贱——守墓嫩兵【获罚手刺】:口比金脆【颁罚词】:只为风雪之夜一次存亡相托,您守住誓词,为咱们守住口灵的最初阵天。

撒一碗酒,这碗面是岁月峥嵘;敬一个礼,这是士兵最实的情意。

雪高了又融,草黄了又青,您种正在山顶的紧,纹丝不动。

【拉选理由】:李小林:“义厚云地”是对鲜俊贱最佳的评估,他以本人的动作通知咱们甚么是外国传统文明所爱崇的“义”.黄宏:一心湿粮解救了一条熟命,一句嘱托守护了平生。

守墓,守视的是和情谊。

背伟年夜的和友致敬!【古迹引见】:鲜俊贱,男,汉族,55岁,新疆维吾我自乱区僧勒克县乔我玛筑路束缚军指和员义士陵寝精细管理员。

1979年,鲜俊贱随地点部队到新疆加入构筑地山深处独库私路的年夜会和。

1980年4月6日,部队被狂风雪围困正在地山深处,面对断炊的惊险。

四名兵士衔命带着最初的湿粮没门供援,正在风雪洋溢的存亡闭头,班少把最初一个馒头给了春秋最小的鲜俊贱。

班少战和友陆绝就义了,鲜俊贱末于找到了人群,部队解围了。

承受4年冻伤医治后,他复员归到辽宁嫩野,初末出有遗忘班少的临末嘱托:愿望鲜俊贱能够来他的嫩野探访一高本人的怙恃。

鲜俊贱没有知叙和友的野庭天址战怙恃姓名,多圆探询探望无因,1985年冬地,鲜俊贱做决议,带着老婆战刚刚没熟的儿子,去到班少战和友就义的新疆地山手高,为和友守墓。

20多年面,他从已进行对班少怙恃的寻觅。

末于,他从一位省墓的嫩和友心外失到班少正在湖南省罗田县皂莲城的天址。

2005年10月,鲜俊贱赶赴罗田县,失知班少女亲母亲皆未逝世。

鲜俊贱跪正在班少怙恃坟前说:“对没有起,尔去早了,您们没有要挂念,此生当代尔皆将守正在郑林书模板坟前,让他永没有寥寂!”今朝,鲜俊贱未将班少战副班少的遗骨,从新源县移到新扩修的僧勒克县乔我玛筑路束缚军义士陵寝埋葬,借担当了那面的精细管理员。

鲜俊贱说:“尔不只能够战班少正在一同,借能够守护为构筑地山独库私路就义的和友们了!”(不雅后感)附件附件附件附件附件附件附件附件。

守墓老兵陈俊贵-写人作文450字相关作文

守墓老兵陈俊贵-写人作文450字相关作文

守墓老兵陈俊贵-写人作文450字相关作文
在我的家乡新疆,放眼望去,有许多山,在巍峨险峻的天山之中,有一个人怀着一颗坚毅的心,守护着自己的班长和战友,这个人就是修建独库公路的退伍老兵陈俊贵。

纵贯天山的独库公路要穿越高山隧道,飞越悬崖峭壁,大部分工程需开山劈石,条件艰苦、危险性大,有不少筑路官兵在这里献出了宝贵的生命,其中就有陈俊贵的战友。

在大雪封山、没有粮食的困境中,班长郑林书将最后一个馒头让给了陈俊贵,最终班长因体力不支而倒下,随后,副班长罗强也牺牲了。

陈俊贵虽然活了下来,但腿部严重冻伤。

为报答恩情,身有残疾的陈俊贵退伍后放弃稳定工作,重返天山,为班长以及牺牲在天山的战友守墓,这一守就是30多年。

陈俊贵守护的不仅仅是“一个馒头”的恩情,更是基建工程兵们用青春和生命铸就的光荣历史。

深深打动我的不仅仅是那深厚的情谊,更是他们甘于牺牲、无私奉献的精神。

那段岁月十分艰难,回想起来又有着太多的感动。

正是有了那些和陈俊贵一样不畏艰险、无私奉献的英雄们,我们今天才能在“中国最美公路”之一——独库公路上感受“十里不同天,一天有四季”的奇景。

我要向英雄致敬,更要向英雄学习,树立远大理想,努力学习科学文化知识,努力成长为能够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

老兵在新疆天山深处守墓24年《说故事…昨日中午,50岁的陈俊贵牵着

老兵在新疆天山深处守墓24年《说故事…昨日中午,50岁的陈俊贵牵着

■044911_老兵在新疆天山深处守墓24年昨日中午50岁的陈俊贵牵着妻子的手缓缓地走在美丽的汉口西北湖畔抬头望去四周高楼林立洋溢着大都市特有的活力。

“马上就要离开家乡湖北了”陈俊贵禁不住叹了口气。

身边的妻子更是不舍低声喃喃自语:“这是我第一次陪你回家不知道是不是最后一次”陈俊贵抬头凝视满头白发的妻子眼中流淌出深深歉意。

再过2个多小时陈俊贵就要和妻子踏上返回新疆天山的旅程。

这一别他们不知何年才能回来。

其实他俩有两个家一个“家”在湖北罗田县白莲乡上马石河村另一个家则在新疆尼勒克县乔尔玛烈士陵园。

前面的“家”实际上是陈俊贵在部队老班长郑林书的家乡而后一个家则是郑林书长眠的地方。

陈俊贵说:“我虽不是湖北人但是湖北籍的班长给了我新生命湖北永远是我的家” 这所有的一切都缘于29年前两位普通战士之间的一个生死约定。

冰天雪地班长把生的希望留给了他。

1979年9月来自辽宁的陈俊贵入伍后随部队到新疆新源县那拉提参加修筑天山深处独库公路的大会战。

1980年4月6日前方部队被暴风雪围困在天山深处部队面临断炊的危险。

当天上午该部队二营五连四班班长郑林书奉命带领陈俊贵、陈卫星、罗强三名战士从山上向驻守在山下的部队送信求救。

出发时4个人带了一支步枪、38发子弹、20多个馍馍和两壶水。

可是积雪太深走了一天一夜他们才走出12公里。

风雪不停山上的道路全部被大雪覆盖他们连方向都很难分辨更找不到路。

第三天上午离目的地还有8公里时大家又饥又冷无力倒在雪地里。

新兵陈俊贵告诉班长自己实在走不动了不走了。

忽然间班长用颤抖的手拿出了仅有的一个馒头命令陈俊贵吃下。

因为有班长的命令也实在抵抗不住饥饿和寒冷陈俊贵含着眼泪把馒头吃了。

随后大家搀扶着往前走用了5个多小时才爬100多米又冻又饿的班长倒在了雪地里。

在他只剩最后一口气时命令副班长罗强带领大家继续前行又断断续续地对陈俊贵说:“我不行了……你一定要完成任务……有机会的话一定要……看看我的父母……”大家抱着班长大声呼喊但是班长再也听不到了声音了。

老兵陈俊贵:一个馒头一份愧疚24年的守墓生涯陈俊贵班长

老兵陈俊贵:一个馒头一份愧疚24年的守墓生涯陈俊贵班长

老兵陈俊贵:一个馒头一份愧疚24年的守墓生涯陈俊贵班长核心内容:陈俊贵:活着,我们很短暂,就将近整整相识38天。

我想死后就埋在这个班长旁边,但是这个烈士陵园,对吧,我也没那个资格,我能在那个旁边,就离他几百米或者几十米,弄个坑埋上,我觉得心里就满足了,也可以说,一辈子守护。

凤凰卫视2月11日《冷暖人生》,以下为文字实录:陈晓楠:1995年,有几个新疆那拉提镇的政府工作人员料到了位于县城几十公里之外的天山公路烈士陵园,由于这座陵园多年来,无人看管,也根本无人造访,所以他们本以为这绝对会是一片荒芜人烟之地,但到了这儿,让他们非常吃惊的是,竟然在荒草丛生的墓地旁边,住着一家陈,一家五口,两个大人蓬头垢面,神情木讷,三个孩子衣衫蓝缕,在坟上打着滑梯,五口人拥挤着住在一个简陋的地窝子里,这家人操着古怪的外地口音,原本工作人员以为,他们可能是外地流浪来的气概,在这里暂时住一住,但简单地问询之后,他们得到了一个让他们根本无法相信的事实,这一家五口是来自遥远的东北,在根本没有人知道的情况之下,他们已经在这人迹罕至的地方独自住了有近十年的时间了,那他们究竟是谁?为什么要把自己的家安在这样一个令人毛骨悚然的天山深处?海拔千米之上的墓地之中呢?陈俊贵:像我们的牙,你看全掉了,全活动了。

陈晓楠:都松动了。

陈俊贵:这就是吃雪吃的。

陈晓楠:吃雪。

陈俊贵:啊,在冬天长达5个月要吃雪,回来以后这雪啊下完以后我们刮掉,然后搁个锅,回来以后水烧以后,倒了以后化好以后,再搁缸里头,然后再化。

孙丽琴:雪太大了,孩子在底下压着,拱着拱着才出去,捧着那孩子,我们两个冻的都要冻僵了似的,一看孩子哭我也哭。

解说:这夫妻二人,男人叫陈俊贵,女人叫孙丽琴,曾经的他们生活在辽宁省辽中县,陈俊贵是电影放映员,孙丽琴是公路收费员,1986年,二人结婚一年多后,有了自己的第一个孩子,这是一个令人羡慕的美满家庭,当年9月的一天,陈俊贵照例接到一部新到的片子,他绝想不到这一部电影竟然改变了他一家人今后的人生。

感动中国十大人物陈俊贵的事迹word文档

感动中国十大人物陈俊贵的事迹word文档

感动中国十大人物陈俊贵的事迹2014年感动中国十大人物陈俊贵的事迹,男,汉族,55岁,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尼勒克县乔尔玛筑路解放军指战员烈士陵园管理员。

“义薄云天”是对陈俊贵最好的评价,他以自己的行动告诉我们什么是中国传统文化所尊崇的“义”。

2014年感动中国十大人物陈俊贵的事迹:1979年,陈俊贵随所在部队到新疆参加修筑天山深处独库公路的大会战。

1980年4月6日,部队被暴风雪围困在天山深处,面临断炊的危险。

四名战士奉命带着最后的干粮出门求援,在风雪弥漫的生死关头,班长把最后一个馒头给了年龄最小的陈俊贵。

班长和战友陆续牺牲了,陈俊贵终于找到了人群,部队得救了。

接受4年冻伤治疗后,他复员回到辽宁老家,始终没有忘记班长的临终嘱托:希望陈俊贵可以去他的老家看望一下自己的父母。

陈俊贵不知道战友的家庭地址和父母姓名,多方打听无果,1985年冬天,陈俊贵作决定,带着妻子和刚刚出生的儿子,来到班长和战友牺牲的新疆天山脚下,为战友守墓。

20多年里,他从未停止对班长父母的寻找。

终于,他从一名扫墓的老战友口中得到班长在湖北省罗田县白莲乡的地址。

2005年10月,陈俊贵赶赴罗田县,得知班长父亲母亲都已去世。

陈俊贵跪在班长父母坟前说:“对不起,我来晚了,你们不要牵挂,今生今世我都将守在郑林书坟前,让他永不寂寞!”目前,陈俊贵已将班长和副班长的遗骨,从新源县移到新扩建的尼勒克县乔尔玛筑路解放军烈士陵园安葬,还担任了这里的管理员。

陈俊贵说:“我不仅可以和班长在一起,还可以守护为修筑天山独库公路牺牲的战友们了!”推选理由:李小林:“义薄云天”是对陈俊贵最好的评价,他以自己的行动告诉我们什么是中国传统文化所尊崇的“义”。

黄宏:一口干粮挽救了一条生命,一句嘱托守护了一生。

守墓,守望的是战友情。

向伟大的战友致敬!精美句子1、善思则能“从无字句处读书”。

读沙漠,读出了它坦荡豪放的胸怀;读太阳,读出了它普照万物的无私;读春雨,读出了它润物无声的柔情。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感动中国守墓老兵陈俊贵事迹介绍
【获奖名片】:心比金坚
【颁奖词】:
只为风雪之夜一次生死相托,你守住誓言,为我们守住心灵的最后阵地。

洒一碗酒,那碗里是岁月峥嵘;敬一个礼,那是士兵最真的情义。

雪下了又融,草黄了又青,你种在山顶的松,岿然不动。

【推选理由】:
李小林:义薄云天是对陈俊贵最好的评价,他以自己的行动告诉我们什么是中国传统文化所尊崇的义。

黄宏:一口干粮挽救了一条生命,一句嘱托守护了一生。

守墓,守望的是战友情。

向伟大的战友致敬!
【事迹介绍】:
陈俊贵,男,汉族,55岁,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尼勒克县乔尔玛筑路解放军指战员烈士陵园管理员。

1979年,陈俊贵随所在部队到新疆参加修筑天山深处独库公路的大会战。

1980年4月6日,部队被暴风雪围困在天山深处,面临断炊的危险。

四名战士奉命带着最后的干粮出门求援,在风雪弥漫的生死关头,班长把最后一个馒头给了年龄最小的陈俊贵。

班长和战友陆续牺牲了,陈俊贵终于找到了人群,部队得救了。

接受4年冻伤治疗后,他复员回到辽宁老家,始终没有忘记班长的临终嘱托:希望陈俊贵可以去他的老家看望一下自己的父母。

陈俊贵不知道战友的家庭地址和父母姓名,多方打听无果,1985年冬天,陈俊贵作决定,带着妻子和刚刚出生的儿子,来到班长和战友牺牲的新疆天山脚下,为战友守墓。

20多年里,他从未停止对班长父母的寻找。

终于,他从一名扫墓的老战友口中得到班长在湖北省罗田县白莲乡的地址。

2005年10月,陈俊贵赶赴罗田县,得知班长父亲母亲都已去世。

陈俊贵跪在班长父母坟前说:对不起,我来晚了,你们不要牵挂,今生今世我都将守在郑林书坟前,让他永不寂寞!
目前,陈俊贵已将班长和副班长的遗骨,从新源县移到新扩建的尼勒克县乔尔玛筑路解放军烈士陵园安葬,还担任了这里的管理员。

陈俊贵说:我不仅可以和班长在一起,还可以守护为修筑天山独库公路牺牲的战友们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