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数学选修1-1、1-2数学知识点(文科)
高中数学选修1:知识点总结归纳
高中数学选修1-1知识点总结归纳常用逻辑用语1.1命题及其关系1.1.1命题1、命题:一般地,在数学中我们把语言、符号或式子表达的,可以判断真假的陈述句叫做命题。
其中判断为真的语句叫做真命题,判断为假的语句叫做假命题。
2、命题的构成:在数学中,命题通常写成“若p ,则q ”的形式。
其中p 叫做命题的条件,q 叫做命题的结论。
1.1.2四种命题3、互逆命题:一般地,对于两个命题,如果一个命题的条件和结论分别是另一个命题的结论和条件,那么我们这样的两个命题叫做互逆命题。
其中一个命题叫做原命题,另一个叫做原命题的逆命题。
如果原命题为“若p ,则q ”,则它的逆命题为“若q ,则p ”.4、互否命题:一般地,对于两个命题,其中一个命题的条件和结论恰好是另一个命题的条件的否定和结论的否定,我们把这样的两个命题叫做互否命题。
如果把其中的一个命题叫做原命题,,那么另一个叫做原命题的否命题。
如果原命题为“若p ,则q ”,则它的否命题为“若p ⌝,则q ⌝”.5、互逆否命题:一般地,对于两个命题,其中一个命题的条件和结论恰好是另一个命题的结论的否定和条件的否定,我们把这样的两个命题叫做互为逆否命题。
如果把其中的一个命题叫做原命题,那么另一个叫做原命题的逆否命题。
如果原命题为“若p ,则q ”,则它的逆否命题为“若q ⌝,则p ⌝”.6、以上总结概括:1.1.3四种命题间的相互关系7、四种命题间的相互关系:一般地,原命题、逆命题、否命题与逆否命题这四种命题之间原命题若p ,则q 逆命题若q ,则p 否命题若p ⌝,则q ⌝逆否命题若q ⌝,则p⌝原命题逆命题否命题逆否命题互为逆否互为逆否互逆互否互否若p ⌝,则q⌝若q ⌝,则p⌝若p ,则q若q ,则p互逆的相互关系:8、四种命题的真假性:一般地,四种命题的真假性之间的关系:(1)两个命题和互否命题,它们有相同的真假性;(2)两个命题为互逆否命题或互否命题,它们的真假性没有关系。
高二数学选修1-1 第二章 第2节 抛物线北师大版(文)知识精讲
高二数学选修1-1 第二章 第2节 抛物线北师大版(文)【本讲教育信息】一、教学内容选修1—1 抛物线的标准方程及其几何性质二、教学目标1、掌握抛物线定义、抛物线的标准方程四种形式及其几何性质并能熟练地应用定义、几何性质解决抛物线问题。
2、方程的数学思想、函数的数学思想、等价转化的数学思想、数与形结合的思想及待定系数法、定义法等数学思想方法的应用。
三、知识要点分析1、抛物线定义:平面内与一个定点F 和一条定直线L (L 不过F 点)的距离相等的点的集合叫抛物线。
定点F 叫做抛物线的焦点,定直线L 叫做抛物线的准线。
2、抛物线的标准方程形式:px y 22=(p>0)px y 22-=,(p>0)py x 22=,(p>0)py x 22-=(p>0)P :称为焦准距(焦点到准线的距离)3、抛物线的几何性质:对称性,X 围,顶点,离心率,(以px y 22=为例) 4、抛物线的通径:过抛物线焦点F 且垂直于对称轴的直线,与抛物线相交于P 1、P 2两点,则两交点)P P (21之间的距离就是抛物线的通径,长度是2p 。
5、有关的重要结论:设过抛物线px y 22=的焦点的直线的倾斜角是θ,与抛物线交于A (),(),,2211y x B y x 。
则有下列结论(1)|AB|=p x x ++21,|AB|=θ2sin p2,(显然当︒=θ90时,|AB|最小。
最小值是2p ,此时|AB|是抛物线的通径。
)(2)=21x x 2212,4p y y p-=(3)θsin 22p S AOB =∆(4)pBF AF 2||1||1=+(定值) (5)以|AB|为直径的圆与准线相切。
【典型例题】考点一:考查求抛物线的标准方程例1:求以原点为顶点,坐标轴为对称轴,并且经过P (-2,-4)的抛物线的标准方程及其对应的准线、焦点坐标。
【思路分析】因顶点在原点,对称轴是坐标轴,且过点P (-2,-4),故可设抛物线方程是)0(,22>-=p py x 或设)0(,22>-=p px y解:由已知设抛物线的标准方程是)0(,22>-=p py x 或)0(,22>-=p px y 把P (-2,-4)代入py x 22-=或px y 22-=得21=p 或p=4 故所求的抛物线的标准方程是x y y x 822-=-=或当抛物线方程是y x -=2时,焦点坐标是F ()41,0-,准线方程是41=y 当抛物线方程是x y 82-=时,焦点坐标是F (-2,0),准线方程是x=2 【说明】对顶点在原点,对称轴为坐标轴的抛物线方程可设为)0a (,ay x ax y 22≠==或例2:设过P (-2,4),倾斜角为π43的直线L 与抛物线C 交于A ,B 两点,抛物线C 的顶点在原点,以x 轴为对称轴,若|PA|,|AB|,|PB|成等比数列,求抛物线C 的标准方程。
高二数学选修11知识点
高二数学选修11知识点1. 复数及其运算1.1 复数的定义在数学中,复数可以表示为a+bi的形式,其中a和b为实数,i 为虚数单位。
1.2 复数的运算复数的加减法:将实部和虚部分别相加减即可得到结果。
复数的乘法:使用分配律,将每一项相乘并整理后可得到结果。
复数的除法:为了除掉虚数,可以将分子和分母同时乘以共轭复数,然后进行乘法和整理,最后可得到结果。
2. 复数的表示形式2.1 广义辐角表示形式复数可以通过广义辐角来表示,即z = r(cosθ + isinθ),其中r为绝对值,θ为辐角。
2.2 三角形式表示复数也可以通过三角形式来表示,即z = r·exp(iθ),其中r为绝对值,θ为辐角。
3. 复数的应用3.1 复数在代数方程中的应用复数可以用来解决一些无实数解的代数方程,比如平方根为负数的情况。
3.2 复数在电路中的应用在电路分析中,复数可以用来表示电压和电流的相位关系,从而帮助进行分析和计算。
3.3 复数在信号处理中的应用复数在信号处理中有广泛的应用,特别是在频域上的分析和处理中,包括傅里叶变换等。
4. 多项式函数4.1 多项式的定义在代数学中,多项式是由系数和幂次构成的表达式,例如f(x)= anxn + an-1xn-1 + ... + a1x + a0。
4.2 多项式函数的性质多项式函数具有以下性质:- 多项式函数的导数是另一个多项式函数;- 多项式函数的次数是最高次幂的次数;- 多项式函数可以通过多项式除法进行因式分解等。
5. 三角函数的复数表示5.1 正弦函数的复数表示正弦函数可以通过欧拉公式表示为sin(x) = (e^(ix) - e^(-ix)) /(2i)。
5.2 余弦函数的复数表示余弦函数可以通过欧拉公式表示为cos(x) = (e^(ix) + e^(-ix)) / 2。
5.3 欧拉公式欧拉公式指出e^(ix) = cos(x) + isin(x),在复数运算和三角函数的复数表示中起到重要的作用。
高中数学选修1-1知识点总结归纳(经典版)
高中数学选修1-1知识点总结归纳(经典版)常用逻辑用语1.1 命题及其关系1.1.1 命题1、命题:一般地,在数学中我们把语言、符号或式子表达的,可以判断真假的陈述句叫做命题。
其中判断为真的语句叫做真命题,判断为假的语句叫做假命题。
2、命题的构成:在数学中,命题通常写成“若p ,则q ”的形式。
其中p 叫做命题的条件,q 叫做命题的结论。
1.1.2 四种命题3、互逆命题:一般地,对于两个命题,如果一个命题的条件和结论分别是另一个命题的结论和条件,那么我们这样的两个命题叫做互逆命题。
其中一个命题叫做原命题,另一个叫做原命题的逆命题。
如果原命题为“若p ,则q ”,则它的逆命题为“若q ,则p ”.4、互否命题:一般地,对于两个命题,其中一个命题的条件和结论恰好是另一个命题的条件的否定和结论的否定,我们把这样的两个命题叫做互否命题。
如果把其中的一个命题叫做原命题,,那么另一个叫做原命题的否命题。
如果原命题为“若p ,则q ”,则它的否命题为“若p ⌝,则q ⌝”.5、互逆否命题:一般地,对于两个命题,其中一个命题的条件和结论恰好是另一个命题的结论的否定和条件的否定,我们把这样的两个命题叫做互为逆否命题。
如果把其中的一个命题叫做原命题,那么另一个叫做原命题的逆否命题。
如果原命题为“若p ,则q ”,则它的逆否命题为“若q ⌝,则p ⌝”. 6、以上总结概括:1.1.3 四种命题间的相互关系7、四种命题间的相互关系:一般地,原命题、逆命题、否命题与逆否命题这四种命题之间的相互关系:8、四种命题的真假性:一般地,四种命题的真假性之间的关系: (1)两个命题和互否命题,它们有相同的真假性;(2)两个命题为互逆否命题或互否命题,它们的真假性没有关系。
1.2 充要条件与必要条件1.2.1 充分条件与必要条件1、充要条件与必要条件:一般地,“若p ,则q ”为真命题,是指由p 通过推理可以得出q .这时,我们就说,由p 可推出q ,记作p q ⇒,并且说p 是q 的充分条件,q 是p 的必要条件。
高中数学选修1-2知识点总结
高中数学选修1-2知识点总结知识点总结选修1-2知识点总结第一章统计案例1 .线性回归方程① 变量之间的两类关系:函数关系与相关关系;② 制作散点图,判断线性相关关系 ③ 线性回归方程:y bx a (最小二乘法)a y bx注意:线性回归直线经过定点(x,y ).2. 相关系数(判定两个变量线性相关性)n n2 2(X i x)2(y i y)2i 1i 1注:⑴r >0时,变量x,y 正相关;r <0时,变量x, y 负相关;⑵①|r |越接近于1,两个变量的线性相关性越强;②|r|接近 于0时,两个变量之间几乎不存在线性相关关系。
3. 条件概率对于任何两个事件 A 和B,在已知B 发生的条件下,A 发生的概 率称为B 发生时A 发生的条件概率.记为RA B ),其公式为RA B P (ABP (A )其中,nX i y i i 1n2 Xii 1nx y-2nxn__(X i x)(y i y)i 1独立炖检整 绽计炭M一可红件化的回扫分析 「|松件膛 「闹互独立爭件L 曲小二乘法求线性回SJ 方租2 X 2 的独立性故验高中数学选修1-2知识点总结4相互独立事件(1) 一般地,对于两个事件 A , B,如果_RAE) = P (A )P (B ),则 称A B 相互独立.(2) 如果A,A ,…,An 相互独立,则有RAA …A) = _RA)RA)… RA). ⑶ 如果A , B 相互独立,则A 与B,入与B,入与B 也相互独立.5.独立性检验(分类变量关系):(1) 2 X 2列联表设代B 为两个变量,每一个变量 都可以取两个值,变量A :A,A 2瓦;变 量 B : B I ,B 2 B I ;通过观察得到右表所示数据:并将形如此表的表格称为2X 2列联表.(2) 独立性检验根据2X 2列联表中的数据判断两个变量 A , 是否独立的问题叫2X 2列联表的独立性检验.(3) 统计量x 2的计算公式_________ n (ad — be ) 2 ________x 2= (a + b )( e + d )( a + e )(b + d )第二章推理与证明考点一合情推理与类比推理根据一类事物的部分对象具有某种性质,退出这类事物的所有对象都具有这种性质的推 理,叫做归纳推理,归纳是从特殊到一般的过程,它属于合情推理根据两类不同事物之间具有某些类似 (或一致)性,推测其中一类事物具有与另外一类事物类似的性质的推理,叫做类比推理.类比推理的一般步骤:(1) 找出两类事物的相似性或一致性;(2) 用一类事物的性质去推测另一类事物的性质,得出一个明确的命题(猜想); (3) —般的,事物之间的各个性质并不是孤立存在的,而是相互制约的.如果两个事物在某些性质上相同或相似,那么他们在另一写性质上也可能相同或类似 ,类比的结论可能是真的.(4) 一般情况下,如果类比的相似性越多,相似的性质与推测的性质之间越相关,那么类比得出的命题越可靠.考点二演绎推理(俗称三段论)0;高中数学选修1-2知识点总结由一般性的命题推出特殊命题的过程,这种推理称为演绎推理考点三数学归纳法:它是一个递推的数学论证方法 • 步骤:A.命题在n=1 (或n 0)时成立,这是递推的基础;B. 假设在n=k 时命题成立C. 证明n=k+1时命题也成立 完成这两步,就可以断定对任何自然数 (或n>=圧,且n N )结论都成立。
高中选修数学知识点
高中选修数学知识点由于您没有给出具体的高中选修数学的板块内容(例如选修1 - 1、选修2 - 2等),以下为人教版高中数学选修2 - 1知识点整理:一、常用逻辑用语。
1. 命题及其关系。
- 命题:可以判断真假的陈述句叫做命题。
- 四种命题:原命题“若p,则q”;逆命题“若q,则p”;否命题“若¬p,则¬q”;逆否命题“若¬q,则¬p”。
原命题与逆否命题同真同假,逆命题与否命题同真同假。
2. 充分条件与必要条件。
- 充分条件:如果p⇒q,则p是q的充分条件。
- 必要条件:如果q⇒p,则p是q的必要条件。
- 充要条件:如果p⇒q且q⇒p,则p是q的充要条件,记作p⇔q。
3. 简单的逻辑联结词。
- “且”:命题p∧q,当p、q都为真时,p∧q为真,否则为假。
- “或”:命题p∨q,当p、q至少有一个为真时,p∨q为真,当p、q都为假时,p∨q为假。
- “非”:命题¬p,p为真时,¬p为假;p为假时,¬p为真。
4. 全称量词与存在量词。
- 全称量词:短语“所有的”“任意一个”在逻辑中通常叫做全称量词,用“∀”表示。
含有全称量词的命题叫做全称命题,例如∀x∈M,p(x)。
- 存在量词:短语“存在一个”“至少有一个”在逻辑中通常叫做存在量词,用“∃”表示。
含有存在量词的命题叫做特称命题,例如∃x∈M,p(x)。
- 全称命题的否定是特称命题,特称命题的否定是全称命题。
二、圆锥曲线与方程。
1. 椭圆。
- 定义:平面内与两个定点F1,F2的距离之和等于常数(大于F1F2)的点的轨迹叫做椭圆。
这两个定点叫做椭圆的焦点,两焦点间的距离叫做椭圆的焦距。
- 标准方程:- 当焦点在x轴上时,frac{x^2}{a^2}+frac{y^2}{b^2} = 1(a>b>0),其中c^2=a^2-b^2,焦点坐标为(± c,0)。
- 当焦点在y轴上时,frac{y^2}{a^2}+frac{x^2}{b^2}=1(a > b>0),焦点坐标为(0,± c)。
高二数学选修1-1、1-2数学知识点(文科)
高二数学选修1-1、1-2数学知识点(文科)高二数学选修1-11、数列的性质与特征(一)数列概念:数列是列有次序的一组有限个或无限个数构成的数组,又称有序数列。
(二)有序数列比较:任意两个有序数列可以比较是否有序,已经大小关系。
(三)数列等比:如果一个数列中每一项都是等比的,则该数列为等比数列。
2、等比数列的性质(一)等比数列的公比:等比数列的前两项的比值称为公比,记为q,如果前两项之比为正数,则称为正比,公比q也为正数;反之,反比,公比q为负数。
(二)特定的等比数列:(1)等比数列的通项公式:设等比数列的公比为q,使得a1,a2,…,an均成等差数列,则数列中任一项,可以表示为an=a1qn-1(2)定积分数:一列等比数列或它们的和称为定积分数,也称为定量数列。
3、等差数列的性质(一)等差数列的公差:等差数列的前后项的差称为公差,记为d。
4、等比数列与等差数列的混合(一)等比等差数列:等比等差数列是指一个拥有等比性质和等差性质的数列。
高二数学选修1-21、数学归纳法数学归纳法是一种发现规律的方法,它可以帮助我们用有限个具体的实例对一般情况作出正确的推论。
它包括三个步骤:(一)假设它是真的先假设某一定理是正确的,设定一个最初的论据。
(二)证明它是正确的为了证明这个定理是正确的,我们可以分别从可能的情况开始,例如从最小的情况,再一步步推导出更大的情况,以此来证明它是正确的。
(三)总结出结论最后要通过将实例抽象,归纳得出结论,它一般归纳为一个公式,表示一般情况。
2、数学归纳法的应用(一)证明定理:数学归纳法可以用来证明一般性的定理,先从特殊情况进行证明,再以特殊情况为基础归纳出一般性的结论。
(二)导出公式:我们可以用数学归纳法来导出感性的认识变成理性的形式,即由具体的实例可以推出一般性的公式来表示具体情况。
3、数学归纳法的注意事项(一)假设的充分性:在使用数学归纳法前,要确定假设是完全充分的,不可以太过抽象,要尽量把可能性全部考虑到。
高二数学选修一章节知识点
高二数学选修一章节知识点一、函数及其图像1. 函数的定义与性质函数是一种特殊的关系,其可以将集合A中的每个元素对应到集合B中的唯一元素上。
函数的定义包括定义域、值域和对应关系,同时具有单射、满射和一一对应等性质。
2. 基本函数图像及其性质常见的基本函数图像包括线性函数、二次函数、指数函数、对数函数、三角函数等。
各个函数图像的变化规律和性质需要掌握,如线性函数的斜率决定了直线的倾斜程度,指数函数的增长趋势等。
3. 函数的平移、伸缩和翻转函数的平移、伸缩和翻转是指在函数图像上对每个点进行相应的变换,使得图像发生相应的改变。
平移可以改变图像的位置,伸缩可以改变图像的形状和大小,翻转可以改变图像的方向。
二、三角函数1. 弧度制与角度制在三角函数中,弧度制和角度制是两种常用的计量方式。
弧度制是以单位圆上的弧长作为度量单位,角度制是以度数作为度量单位。
两者之间的转换需要掌握。
2. 基本三角函数及其性质基本三角函数包括正弦函数、余弦函数和正切函数。
它们在单位圆上的定义与性质需要了解,如正弦函数的取值范围为[-1,1],余弦函数的取值范围也为[-1,1]等。
3. 三角函数的图像与性质三角函数的图像是周期性的,了解其周期、振幅、对称轴等性质对于理解函数图像很重要。
同时,掌握三角函数的奇偶性质以及图像的对称关系也是必要的。
三、导数与函数的应用1. 函数的导数概念函数的导数是描述函数变化率的重要概念,表示函数在某一点处的切线斜率。
导数的计算需要使用极限的概念,可以通过函数的定义式或几何性质进行求解。
2. 基本导数公式和运算法则基本导数公式包括常数函数、幂函数、指数函数和对数函数的导数计算公式。
此外,还需要掌握导数与四则运算、复合函数、反函数等运算法则。
3. 函数的应用函数的导数具有许多应用,如求函数的极值、判定函数的单调性、确定函数的增减区间等。
此外,还包括利用导数求解最优化问题、确定曲线在给定条件下的特征等。
四、数列与级数1. 数列的概念与性质数列可以看作是按照一定规律排列的一系列数,其中可以有重复的或无穷多项。
人教版高中数学选修1-1知识点总结(全)
高中数学选修1-1学问点总结第一章简洁逻辑用语●命题:用语言、符号或式子表达的,可以推断真假的陈述句.真命题:推断为真的语句.假命题:推断为假的语句.●“若p,则q”形式的命题中的p称为命题的条件,q称为命题的结论.●原命题:“若p,则q” 逆命题:“若q,则p”否命题:“若p⌝,则q⌝” 逆否命题:“若q⌝,则p⌝”●四种命题的真假性之间的关系:(1)两个命题互为逆否命题,它们有一样的真假性;(2)两个命题为互逆命题或互否命题,它们的真假性没有关系.⇒,则p是q的充分条件,q是p的必要条件.●若p q若p q⇔,则p是q的充要条件(充分必要条件).利用集合间的包含关系:例如:若BA⊆,则A是B的充分条件或B是A的必要条件;若A=B,则A是B的充要条件;●逻辑联结词:⑴且:命题形式p q∧;⑵或:命题形式p q∨;⑶非:命题形式p⌝.假假 假 假 真●⑴全称量词——“全部的”、“随意一个”等,用“∀”表示. 全称命题p :)(,x p M x ∈∀; 全称命题p 的否认⌝p :)(,x p M x ⌝∈∃. ⑵存在量词——“存在一个”、“至少有一个”等,用“∃”表示.特称命题p :)(,x p M x ∈∃; 特称命题p 的否认⌝p :)(,x p M x ⌝∈∀.第二章 圆锥曲线●平面内与两个定点1F ,2F 的间隔 之与等于常数(大于12F F )的点的轨迹称为椭圆.即:|)|2(,2||||2121F F a a MF MF >=+.这两个定点称为椭圆的焦点,两焦点的间隔 称为椭圆的焦距.●椭圆的几何性质: 焦点的位置焦点在x 轴上焦点在y 轴上图形标准方程()222210x y a b a b +=>> ()222210y x a b a b +=>> 范围 a x a -≤≤且b y b -≤≤ b x b -≤≤且a y a -≤≤顶点()1,0a A -、()2,0a A ()10,b B -、()20,b B()10,a A -、()20,a A ()1,0b B -、()2,0b B轴长 短轴的长2b = 长轴的长2a =焦点 ()1,0F c -、()2,0F c()10,F c -、()20,F c焦距 ()222122F F c c a b ==-对称性 关于x 轴、y 轴、原点对称离心率()22101c b e e a a==-<<●平面内与两个定点1F ,2F 的间隔 之差的肯定值等于常数(小于12F F )的点的轨迹称为双曲线.即:|)|2(,2||||||2121F F a a MF MF <=-.这两个定点称为双曲线的焦点,两焦点的间隔 称为双曲线的焦距●双曲线的几何性质: 焦点的位置焦点在x 轴上焦点在y 轴上图形标准方程()222210,0x y a b a b -=>> ()222210,0y x a b a b-=>> 范围 x a ≤-或x a ≥,y R ∈ y a ≤-或y a ≥,x R ∈顶点 ()1,0a A -、()2,0a A()10,a A -、()20,a A轴长 虚轴的长2b = 实轴的长2a =焦点 ()1,0F c -、()2,0F c()10,F c -、()20,F c焦距 ()222122F F c c a b ==+对称性关于x 轴、y 轴对称,关于原点中心对称离心率 ()2211c b e e a a==+>渐近线方程b y x a=± a y x b=±● 实轴与虚轴等长的双曲线称为等轴双曲线.●平面内与一个定点F 与一条定直线l 的间隔 相等的点的轨迹称为抛物线.定点F 称为抛物线的焦点,定直线l 称为抛物线的准线.●抛物线的几何性质: 标准方程 22y px = ()0p > 22y px =- ()0p > 22x py = ()0p > 22x py =-()0p >图形顶点 ()0,0对称轴 x 轴y 轴焦点 ,02p F ⎛⎫ ⎪⎝⎭,02p F ⎛⎫- ⎪⎝⎭ 0,2p F ⎛⎫ ⎪⎝⎭0,2p F ⎛⎫- ⎪⎝⎭准线方程 2px =- 2p x =2p y =-2p y =离心率 1e =范围0x ≥0x ≤0y ≥ 0y ≤●过抛物线的焦点作垂直于对称轴且交抛物线于A 、B 两点的线段AB ,称为抛物线的“通径”,即2p AB =.●焦半径公式:若点()00,x y P 在抛物线()220y px p =>上,焦点为F ,则02p F x P =+; 若点()00,x y P 在抛物线()220x py p =>上,焦点为F ,则02pF y P =+;第三章 导数及其应用●函数()f x 从1x 到2x 的平均改变率:()()2121f x f x x x --● 导数定义:()f x 在点0x 处的导数记作xx f x x f x f y x x x ∆-∆+='='→∆=)()(lim)(00000.●函数()y f x =在点x 处的导数的几何意义是曲线()y f x =在点()()00,x f x P 处的切线的斜率.● 常见函数的导数公式: ● 导数运算法则:●在某个区间(),a b 内,若()0f x '>,则函数()y f x =在这个区间内单调递增;若()0f x '<,则函数()y f x =在这个区间内单调递减.●求函数()y f x =的极值的方法是:解方程()0f x '=.当()00f x '=时:()1假如在0x 旁边的左侧()0f x '>,右侧()0f x '<,那么()0f x 是极大值;()2假如在0x 旁边的左侧()0f x '<,右侧()0f x '>,那么()0f x 是微小值. ●求函数()y f x =在[],a b 上的最大值与最小值的步骤是:()1求函数()y f x =在(),a b 内的极值;()2将函数()y f x =的各极值与端点处的函数值()f a ,()f b 比拟,其中最大的一个是最大值,最小的一个是最小值.。
(完整word版)高中数学选修1-2知识点总结
知识点总结选修1-2知识点总结第一章 统计案例1.线性回归方程①变量之间的两类关系:函数关系与相关关系; ②制作散点图,判断线性相关关系 ③线性回归方程:a bx y +=∧(最小二乘法)其中,1221ni i i nii x y nx y b x nx a y bx==⎧-⎪⎪=⎪⎨-⎪⎪=-⎪⎩∑∑ 注意:线性回归直线经过定点),(y x .2.相关系数(判定两个变量线性相关性):∑∑∑===----=ni ni i ini i iy y x xy y x xr 11221)()())((注:⑴r >0时,变量y x ,正相关;r <0时,变量y x ,负相关; ⑵①||r 越接近于1,两个变量的线性相关性越强;②||r 接近于0时,两个变量之间几乎不存在线性相关关系。
3.条件概率对于任何两个事件A 和B ,在已知B 发生的条件下,A 发生的概率称为B 发生时A 发生的条件概率. 记为P (A |B ) , 其公式为P (A |B )=P (AB )P (A )4相互独立事件(1)一般地,对于两个事件A ,B ,如果_ P (AB )=P (A )P (B ) ,则称A 、B 相互独立.(2)如果A 1,A 2,…,A n 相互独立,则有P (A 1A 2…A n )=_ P (A 1)P (A 2)…P (A n ).(3)如果A ,B 相互独立,则A 与B -,A -与B ,A -与B -也相互独立.5.独立性检验(分类变量关系):(1)2×2列联表设,A B 为两个变量,每一个变量都可以取两个值,变量121:,;A A A A =变量121:,;B B B B =通过观察得到右表所示数据:并将形如此表的表格称为2×2列联表.(2)独立性检验根据2×2列联表中的数据判断两个变量A ,B 是否独立的问题叫2×2列联表的独立性检验.(3) 统计量χ2的计算公式χ2=n (ad -bc )2(a +b )(c +d )(a +c )(b +d )第二章 推理与证明考点一 合情推理与类比推理根据一类事物的部分对象具有某种性质,退出这类事物的所有对象都具有这种性质的推理,叫做归纳推理,归纳是从特殊到一般的过程,它属于合情推理根据两类不同事物之间具有某些类似(或一致)性,推测其中一类事物具有与另外一类事物类似的性质的推理,叫做类比推理.类比推理的一般步骤:(1) 找出两类事物的相似性或一致性;(2) 用一类事物的性质去推测另一类事物的性质,得出一个明确的命题(猜想);(3) 一般的,事物之间的各个性质并不是孤立存在的,而是相互制约的.如果两个事物在某些性质上相同或相似,那么他们在另一写性质上也可能相同或类似,类比的结论可能是真的.(4) 一般情况下,如果类比的相似性越多,相似的性质与推测的性质之间越相关,那么类比得出的命题越可靠.考点二 演绎推理(俗称三段论)由一般性的命题推出特殊命题的过程,这种推理称为演绎推理.考点三 数学归纳法:它是一个递推的数学论证方法. 步骤:A.命题在n=1(或0n )时成立,这是递推的基础; B.假设在n=k 时命题成立 C.证明n=k+1时命题也成立,完成这两步,就可以断定对任何自然数(或n>=0n ,且n N ∈)结论都成立。
高二数学 第二章 第1节椭圆(文)知识精讲 北师大版选修1—1
高二数学 第二章 第1节椭圆(文) 北师大版选修1—1【本讲教育信息】一. 教学内容:选修1—1第二章椭圆的标准方程及几何性质 二. 教学目标:1. 熟练的掌握椭圆的定义及标准方程的形式,能根据已知条件求出椭圆的标准方程。
2. 掌握椭圆简单的几何性质,会求椭圆的准线、离心率、焦点坐标。
3. 理解用方程的思想、函数的思想、数与形结合、分类讨论的思想及定义法、待定系数法等数学思想方法解决椭圆的有关问题。
三. 知识要点分析: (一)椭圆的基本概念椭圆的定义:1. 椭圆的第一定义:平面内到两个定点F 1,F 2的距离之和等于常数(大于|F 1F 2|)的点的集合叫椭圆。
点集M={P| |PF 1|+|PF 2|=2a ,2a>|F 1F 2|}。
(1)到两个定点F 1,F 2的距离之和等于|F 1F 2|的点的集合是线段F 1F 2. (2)到两个定点F 1,F 2的距离之和小于|F 1F 2|的点的集合是空集。
2.椭圆的第二定义:平面内一动点到一个定点和一条定直线的距离的比是小于1的正常数的点的集合叫椭圆。
点集M={P|}10,||1<<=e e dPF 椭圆的标准方程的两种形式:)0(,12222>>=+b a b y a x (焦点在x 轴上),22221).0,(),0,(c b a c F c F =-- )0(,12222>>=+b a a y b x (焦点在y 轴上),22221).,0(),,0(c b a c F c F =-- 点与椭圆的位置关系1by a x )0b a (1b y a x )y ,x (P 220220222200<+⇔>>=+内部在椭圆1by a x )0b a (1b y a x )y ,x (P 22220222200=+⇔>>=+上在椭圆1b y a x )0b a (1b y a x )y ,x (P 22022222200>+⇔>>=+外部在椭圆焦点在x 轴上焦点在y 轴上图形性 质X 围|x|≤a ,|y|≤b|x|≤b ,|y|≤a对称性关于x 轴、y 轴、坐标原点对称顶点 A 1(-a ,0) A 2(a ,0) B 1(0,-b ) B 2(0,b )A 1(0,-a ) A 2(0,a )B 1(-b ,0) B 2(b ,0)离心率 离心率e=ac,0<e<1,(焦距与长轴的比)(对椭圆定型) 准线 x=ca 2±y=ca 2±焦点半径公式|0201||,|ex a PF ex a PF -=+=|0201||,|ey a PF ey a PF -=+=注:1.在确定椭圆的标准方程时若不能确定焦点的位置,可讨论焦点在x 轴上、y 轴上两种情形或把所求的椭圆标准方程设为:),0,0(,122B A B A By Ax ≠>>=+ .2. 与椭圆)0(,12222>>=+b a b y a x 共焦点的椭圆可设为:kb y k a x +++2222 =1,(a>0,b>0)3. 椭圆上任意一点P 到焦点F 的距离最大值是|PF|=a+c ,最小值是|PF|=a -c 。
高二数学选修1-1知识点
高二数学选修1-1知识点第一章:命题与逻辑结构 知识点:1、命题:用语言、符号或式子表达的,可以判断真假的陈述句. 真命题:判断为真的语句. 假命题:判断为假的语句.2、“若p ,则q ”形式的命题中的p 称为命题的条件,q 称为命题的结论.3、对于两个命题,如果一个命题的条件和结论分别是另一个命题的结论和条件,则这两个命题称为互逆命题.其中一个命题称为原命题,另一个称为原命题的逆命题. 若原命题为“若p ,则q ”,它的逆命题为“若q ,则p ”.4、对于两个命题,如果一个命题的条件和结论恰好是另一个命题的条件的否定和结论的否定,则这两个命题称为互否命题.中一个命题称为原命题,另一个称为原命题的否命题. 若原命题为“若p ,则q ”,则它的否命题为“若p ⌝,则q ⌝”.5、对于两个命题,如果一个命题的条件和结论恰好是另一个命题的结论的否定和条件的否定,则这两个命题称为互为逆否命题.其中一个命题称为原命题,另一个称为原命题的逆否命题. 若原命题为“若p ,则q ”,则它的逆否命题为“若q ⌝,则p ⌝”.6、四种命题的真假性:原命题 逆命题 否命题 逆否命题 真 真 真 真 真 假 假 真 假 真 真 真 假 假 假 假四种命题的真假性之间的关系:()1两个命题互为逆否命题,它们有相同的真假性;()2两个命题为互逆命题或互否命题,它们的真假性没有关系.7、若p q ⇒,则p 是q 的充分条件,q 是p 的必要条件. 若p q ⇔,则p 是q 的充要条件(充分必要条件).8、用联结词“且”把命题p 和命题q 联结起来,得到一个新命题,记作p q ∧.当p 、q 都是真命题时,p q ∧是真命题;当p 、q 两个命题中有一个命题是假命题时,p q ∧是假命题. 用联结词“或”把命题p 和命题q 联结起来,得到一个新命题,记作p q ∨.当p 、q 两个命题中有一个命题是真命题时,p q ∨是真命题;当p 、q 两个命题都是假命题时,p q ∨是假命题. 对一个命题p 全盘否定,得到一个新命题,记作p ⌝.若p 是真命题,则p ⌝必是假命题;若p 是假命题,则p ⌝必是真命题.9、短语“对所有的”、“对任意一个”在逻辑中通常称为全称量词,用“∀”表示. 含有全称量词的命题称为全称命题.全称命题“对M 中任意一个x ,有()p x 成立”,记作“x ∀∈M ,()p x ”. 短语“存在一个”、“至少有一个”在逻辑中通常称为存在量词,用“∃”表示. 含有存在量词的命题称为特称命题.特称命题“存在M 中的一个x ,使()p x 成立”,记作“x ∃∈M ,()p x ”.10、全称命题p :x ∀∈M ,()p x ,它的否定p ⌝:x ∃∈M ,()p x ⌝.全称命题的否定 是特称命题.考点:1、充要条件的判定 2、命题之间的关系★1.命题“对任意的3210x x x ∈-+R ,≤”的否定是( ) A .不存在3210x R x x ∈-+,≤ B .存在3210x R x x ∈-+,≤ C .存在3210x R x x ∈-+>,D .对任意的3210x R x x ∈-+>,★2、给出命题:若函数y =f (x )是幂函数,则函数y =f (x )的图象不过第四象限,在它的逆命题、否命题、逆否命题三个命题中,真命题的个数是 (A)3(B)2(C)1(D)0★3. 已知α,β表示两个不同的平面,m 为平面α内的一条直线,则“αβ⊥”是“m β⊥”的( ) A.充分不必要条件 B.必要不充分条件 C.充要条件 D.既不充分也不必要条件第二章:圆锥曲线 知识点:1、平面内与两个定点1F ,2F 的距离之和等于常数(大于12F F )的点的轨迹称为椭圆.这两个定点称为椭圆的焦点,两焦点的距离称为椭圆的焦距.2、椭圆的几何性质: 焦点的位置 焦点在x 轴上焦点在y 轴上图形标准方程()222210x y a b a b +=>> ()222210y x a b a b +=>> 范围a x a -≤≤且b y b -≤≤b x b -≤≤且a y a -≤≤顶点()1,0a A -、()2,0a A()10,b B -、()20,b B()10,a A -、()20,a A ()1,0b B -、()2,0b B 轴长 短轴的长2b = 长轴的长2a =焦点 ()1,0F c -、()2,0F c()10,F c -、()20,F c焦距 ()222122F F c c a b ==-对称性 关于x 轴、y 轴、原点对称离心率)01c e e a ==<<准线方程2a x c=±2a y c=±3、设M 是椭圆上任一点,点M 到1F 对应准线的距离为1d ,点M 到2F 对应准线的距离为2d ,则1212F F e d d M M ==.4、平面内与两个定点1F ,2F 的距离之差的绝对值等于常数(小于12F F )的点的轨迹称为双曲线.这两个定点称为双曲线的焦点,两焦点的距离称为双曲线的焦距.5、双曲线的几何性质: 焦点的位置 焦点在x 轴上焦点在y 轴上图形标准方程()222210,0x y a b a b -=>> ()222210,0y x a b a b-=>> 范围 x a ≤-或x a ≥,y R ∈y a ≤-或y a ≥,x R ∈顶点 ()1,0a A -、()2,0a A ()10,a A -、()20,a A 轴长 虚轴的长2b = 实轴的长2a =焦点 ()1,0F c -、()2,0F c()10,F c -、()20,F c焦距 ()222122F F c c a b ==+对称性 关于x 轴、y 轴对称,关于原点中心对称离心率)1c e e a ==>准线方程2a x c =±2a y c =±渐近线方程b y x a=±a y x b=±6、实轴和虚轴等长的双曲线称为等轴双曲线.7、设M 是双曲线上任一点,点M 到1F 对应准线的距离为1d ,点M 到2F 对应准线的距离为2d ,则1212F F e d d M M ==.8、平面内与一个定点F 和一条定直线l 的距离相等的点的轨迹称为抛物线.定点F 称为抛物线的焦点,定直线l 称为抛物线的准线.9、抛物线的几何性质:标准方程22y px =()0p >22y px =- ()0p > 22x py = ()0p > 22x py =-()0p >图形顶点()0,0对称轴x 轴y 轴焦点,02p F ⎛⎫ ⎪⎝⎭ ,02p F ⎛⎫- ⎪⎝⎭ 0,2p F ⎛⎫ ⎪⎝⎭0,2p F ⎛⎫- ⎪⎝⎭准线方程2px =-2px =2p y =-2p y =离心率1e =范围0x ≥ 0x ≤ 0y ≥ 0y ≤10、过抛物线的焦点作垂直于对称轴且交抛物线于A 、B 两点的线段AB ,称为抛物线的“通径”,即2p AB =.考点:1、圆锥曲线方程的求解2、直线与圆锥曲线综合性问题3、圆锥曲线的离心率问题典型例题:★★1.设O 是坐标原点,F 是抛物线22(0)y px p =>的焦点,A 是抛物线上的一点,FA与x 轴正向的夹角为60,则OA为( )A .214pBCp D .1336p ★★2.与直线20x y +-=和曲线221212540x y x y +--+=都相切的半径最小的圆的标准方程是 . ★★★3.(本小题满分14分) 已知椭圆C 的中心在坐标原点,焦点在x 轴上,椭圆C 上的点到焦点距离的最大值为3,最小值为1. (1)求椭圆C 的标准方程;(2)若直线:l y kx m =+与椭圆C 相交于A B ,两点(A B ,不是左右顶点),且以AB 为直径的图过椭圆C 的右顶点.求证:直线l 过定点,并求出该定点的坐标.第三章:导数及其应用 知识点:1、若某个问题中的函数关系用()f x 表示,问题中的变化率用式子()()2121f x f x x x --fx ∆=∆表示,则式子()()2121f x f x x x --称为函数()f x 从1x 到2x 的平均变化率. 2、函数()f x 在0x x =处的瞬时变化率是()()210021lim limx x f x f x fx x x ∆→∆→-∆=-∆,则称它为函数()y f x =在0x x =处的导数,记作()0f x '或0x x y =',即()()()0000limx f x x f x f x x∆→+∆-'=∆.3、函数()y f x =在点0x 处的导数的几何意义是曲线()y f x =在点()()00,x f x P 处的切线的斜率.曲线()y f x =在点()()00,x f x P 处的切线的斜率是()0f x ',切线的方程为()()()000y f x f x x x '-=-.若函数在0x 处的导数不存在,则说明斜率不存在,切线的方程为0x x =.4、若当x 变化时,()f x '是x 的函数,则称它为()f x 的导函数(导数),记作()f x '或y ',即()()()limx f x x f x f x y x∆→+∆-''==∆.5、基本初等函数的导数公式:()1若()f x c =,则()0f x '=;()2若()()*n f x x x Q =∈,则()1n f x nx -'=; ()3若()sin f x x =,则()cos f x x '=;()4若()cos f x x =,则()sin f x x '=-; ()5若()x f x a =,则()ln x f x a a '=;()6若()x f x e =,则()x f x e '=;()7若()log a f x x =,则()1ln f x x a '=;()8若()ln f x x =,则()1f x x'=. 6、导数运算法则:()1 ()()()()f x g x f x g x '''±=±⎡⎤⎣⎦;()2 ()()()()()()f x g x f x g x f x g x '''⋅=+⎡⎤⎣⎦; ()3()()()()()()()()()20f x f x g x f x g x g x g x g x '⎡⎤''-=≠⎢⎥⎡⎤⎣⎦⎣⎦. 7、对于两个函数()y f u =和()u g x =,若通过变量u ,y 可以表示成x 的函数,则称这个函数为函数()y f u =和()u f x =的复合函数,记作()()y f g x =.复合函数()()y f g x =的导数与函数()y f u =,()u g x =的导数间的关系是x u x y y u '''=⋅.8、在某个区间(),a b 内,若()0f x '>,则函数()y f x =在这个区间内单调递增;若()0f x '<,则函数()y f x =在这个区间内单调递减.9、点a 称为函数()y f x =的极小值点,()f a 称为函数()y f x =的极小值;点b 称为函数()y f x =的极大值点,()f b 称为函数()y f x =的极大值.极小值点、极大值点统称为极值点,极大值和极小值统称为极值. 10、求函数()y f x =的极值的方法是:解方程()0f x '=.当()00f x '=时:()1如果在0x 附近的左侧()0f x '>,右侧()0f x '<,那么()0f x 是极大值; ()2如果在0x 附近的左侧()0f x '<,右侧()0f x '>,那么()0f x 是极小值.11、求函数()y f x =在[],a b 上的最大值与最小值的步骤是:()1求函数()y f x =在(),a b 内的极值;()2将函数()y f x =的各极值与端点处的函数值()f a ,()f b 比较,其中最大的一个是最大值,最小的一个是最小值.考点:1、导数在切线方程中的应用2、导数在单调性中的应用3、导数在极值、最值中的应用4、导数在恒成立问题中的应用典型例题★1.(05全国卷Ⅰ)函数93)(23-++=x ax x x f ,已知)(x f 在3-=x 时取得极值,则a =( ) A .2B. 3C. 4D.5★2.函数5123223+--=x x x y 在[0,3]上的最大值与最小值分别是( ) A.5 , - 15 B.5 , 4 C.- 4 , - 15 D.5 , - 16★★★3.(根据04年天津卷文21改编)已知函数)0()(3≠++=adcxaxxf是R上的奇函数,当1=x时)(xf取得极值-2.(1)试求a、c、d的值;(2)求)(xf的单调区间和极大值;★★★4.(根据山东2008年文21改编)设函数2312)(bxaxexxf x++=-,已知12=-=xx和为)(xf的极值点。
(完整版)高中数学选修1-1知识点归纳,推荐文档
2、椭圆的几何性质:
焦点的位置
焦点在 x 轴上
焦点在 y 轴上
图形
标准方程 范围
顶点
轴长 焦点 焦距 对称性
x2 a2
y2 b2
1a
b
0
a x a 且 b y b
A1 a, 0、 A2 a, 0 1 0, b、 2 0,b
4、双曲线的几何性质:
焦点的位置
焦点在 x 轴上
焦点在 y 轴上
图形
标准方程
范围 顶点 轴长 焦点 焦距 对称性
x2 a2
y2 b2
1a
0, b
0
y2 a2
x2 b2
1a
0, b
0
x a 或 x a , y R
y a 或 y a , x R
A1 a, 0、 A2 a, 0
A1 0, a、 A2 0, a
若 f x 0 ,则函数 y f x在这个区间内单调递减.
7、求函数 y f x的极值的方法是:解方程 f x 0 .当 f x0 0 时:
我去人也就有人!为UR扼腕入站内信不存在向你偶同意调剖沙龙课反倒是龙卷风前一天
-6-
1如果在 x0 附近的左侧 f x 0 ,右侧 f x 0 ,那么 f x0 是极大值; 2如果在 x0 附近的左侧 f x 0 ,右侧 f x 0 ,那么 f x0 是极小值.
6、逻辑联结词:⑴且(and) :命题形式 p q ;⑵或(or):命题形式 p q ;⑶非(not):命题形式 p .
p
q
p q p q p
真
真
真
真
假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二部分 圆锥曲线
1、平面内与两个定点 , 的距离之和等于常数(大于 )的点的轨迹称为椭圆.
即: 。
.
这两个定点称为椭圆的焦点,两焦点的距离称为椭圆的焦距.
2、椭圆的几何性质:
焦点的位置
焦点在 轴上
焦点在 轴上
图形
]
标准方程
范围
且
且
顶点
、
(
、
、
、
轴长
短轴的长 长轴的长
1.概念:
(1)z=a+bi∈R b=0 (a,b∈R) z= z2≥0;
(2)z=a+bi是虚数 b≠0(a,b∈R);
(3)z=a+bi是纯虚数 a=0且b≠0(a,b∈R) z+ =0(z≠0) z2<0;
(4)a+bi=c+di a=c且c=d(a,b,c,d∈R);
2.复数的代数形式及其运算:设z1=a+bi, z2=c+di(a,b,c,d∈R),则:
3、函数 在点 处的导数的几何意义是曲线 在点 处的切线的斜率.
4、常见函数的导数公式:
① ;② ; ③ ;④ ;
[
⑤ ;⑥ ; ⑦ ;⑧
5、导数运算法则:
;
;
.
6、在某个区间 内,若 ,则函数 在这个区间内单调递增;
若 ,则函数 在这个区间内单调递减.
7、求函数 的极值的方法是:解方程 .当 时:
3.回归分析中回归效果的判定:
⑴总偏差平方和: ⑵残差: ;⑶残差平方和: ;⑷回归平方和: - ;⑸相关指数 。
注:① 得知越大,说明残差平方和越小,则模型拟合效果越好;
② 越接近于1,,则回归效果越好。
4.独立性检验(分类变量关系):
随机变量 越大,说明两个分类变量,关系越强,反之,越弱。
第六部分 推理与证明
焦点
、
、
~
焦距
对称性
关于 轴、 轴、原点对称
离心率
3、平面内与两个定点 , 的距离之差的绝对值等于常数(小于 )的点的轨迹称为双曲线.即: 。
这两个定点称为双曲线的焦点,两焦点的距离称为双曲线的焦距.
*
4、双曲线的几何性质:
焦点的位置
焦点在 轴上
焦点在 轴上
图形
标准方程
(
范围
或 ,
或 ,
顶点
、
、
)
轴长
二.证明
⒈直接证明
⑴综合法
一般地,利用已知条件和某些数学定义、定理、公理等,经过一系列的推理论证,最后推导出所要证明的结论成立,这种证明方法叫做综合法。综合法又叫顺推法或由因导果法。
⑵分析法
一般地,从要证明的结论出发,逐步寻求使它成立的充分条件,直至最后,把要证明的结论归结为判定一个明显成立的条件(已知条件、定义、定理、公理等),这种证明的方法叫分析法。分析法又叫逆推证法或执果索因法。
6、逻辑联结词:⑴且(and) :命题形式 ;⑵或(or):命题形式 ;
⑶非(not):命题形式 .
<
真
真
真
真
{
假
真
假
假
真
假
假
真
"
假
真
真
假
假
假
假
真
%
7、⑴全称量词——“所有的”、“任意一个”等,用“ ”表示;
全称命题p: ; 全称命题p的否定 p: 。
⑵存在量词——“存在一个”、“至少有一个”等,用“ ”表示;
@
(1)z1±z2= (a+b)± (c+d)i;
(2)= (a+bi)·(c+di)=(ac-bd)+ (ad+bc)i;
(3)z1÷z2= (z2≠0) ;
3.几个重要的结论:
(1) ;⑷
(2) 性质:T=4; ;
(3) 。
4.运算律:(1)
"
5.共轭的性质:⑴ ;⑵ ;⑶ ;⑷ 。
6.模的性质:⑴ ;⑵ ;⑶ ;⑷ ;
|
如果在 附近的左侧 ,右侧 ,那么 是极大值;
如果在 附近的左侧 ,右侧 ,那么 是极小值.
8、求函数 在 上的最大值与最小值的步骤是:
求函数 在 内的极值;
将函数 的各极值与端点处的函数值 , 比较,其中最大的一个是最大值,最小的一个是最小值.
9、导数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最优化问题。
、
第四部分 复数
②类比推理:由两类对象具有类似和其中一类对象的某些已知特征,推出另一类对象也具有这些特征的推理,称为类比推理,简称类比。
注:类比推理特殊到特殊的推理。
⑵演绎推理:从一般的原理出发,推出某个特殊情况下的结论,这种推理叫演绎推理。
注:演绎推理是由一般到特殊的推理。
“三段论”是演绎推理的一般模式,包括:⑴大前提---------已知的一般结论;⑵小前提---------所研究的特殊情况;⑶结 论---------根据一般原理,对特殊情况得出的判断。
一.推理:
⑴合情推理:归纳推理和类比推理都是根据已有事实,经过观察、分析、比较、联想,在进行归纳、类比,然后提出猜想的推理,我们把它们称为合情推理。
①归纳推理:由某类食物的部分对象具有某些特征,推出该类事物的全部对象都具有这些特征的推理,或者有个别事实概括出一般结论的推理,称为归纳推理,简称归纳。
注:归纳推理是由部分到整体,由个别到一般的推理。
轴
轴
焦点
~
准线方程
离心率
$
范围
8、过抛物线的焦点作垂直于对称轴且交抛物线于 、 两点的线段 ,称为抛物线的“通径”,即 .
9、焦半径公式:
若点 在抛物线 上,焦点为 ,则 ;
"
若点 在抛物线 上,焦点为 ,则 ;
第三部分 导数及其应用
1、函数 从 到 的平均变化率:
2、导数定义: 在点 处的导数记作 ;.
、
选修1-1、1-2数学知识点
第一部分 简单逻辑用语
1、命题:用语言、符号或式子表达的,可以判断真假的陈述句.
真命题:判断为真的语句.假命题:判断为假的语句.
2、“若 ,则 ”形式的命题中的 称为命题的条件, 称为命题的结论.
3、原命题:“若 ,则 ” 逆命题: “若 ,则 ”
否命题:“若 ,则 ” 逆否命题:“若 ,则 ”
2.间接证明------反证法
一般地,假设原命题不成立,经过正确的推理,最后得出矛盾,因此说明假设错误,从而证明原命题成立,这种证明方法叫反证法。
4、四种命题的真假性之间的关系:
《
(1)两个命题互为逆否命题,它们有相同的真假性;
(2)两个命题为互逆命题或互否命题,它们的真假性没有关系.
5、若 ,则 是 的充分条件, 是 的必要条件.
若 ,则 是 的充要条件(充分必要条件).
利用集合间的包含关系:例如:若 ,则A是B的充分条件或B是A的必要条件;若A=B,则A是B的充要条件;
第五部分 统计案例
1.线性回归方程
①变量之间的两类关系:函数关系与相关关系;
②制作散点图,判断线性相关关系
③线性回归方程: (最小二乘法)
,
注意:线性回归直线经过定点 。
2.相关系数(判定两个变量线性相关性):
注:⑴ >0时,变量 正相关; <0时,变量 负相关;
⑵① 越接近于1,两个变量的线性相关性越强;② 接近于0时,两个变量之间几乎不存在线性相关关系。
虚轴的长 实轴的长
焦点
、
、
焦距
对称性
@
关于 轴、 轴对称,关于原点中心对称
离心率
渐近线方程
5、实轴和虚轴等长的双曲线称为等轴双曲线.
6、平面内与一个定点 和一条定直线 的距离相等的点的轨迹称为抛物线.定点 称为抛物线的焦点,定直线 称为抛物线的准线.
。
7、抛物线的几何性质:
标准方程
】
图形
顶点
,
对称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