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是如何可能的》

合集下载

幼儿园中班社会《遇到困难怎么办》反思

幼儿园中班社会《遇到困难怎么办》反思

幼儿园中班社会《遇到困难怎么办》反思
在幼儿园中班的社会课程中,我们有一节课叫做《遇到困难怎么办》。

这节课的目标是帮助孩子们学习如何面对和解决生活中的困难,培养他们的自信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在课后,我对这节课进行了反思,以下是我的一些思考和总结。

我认为这节课的目标非常明确,而且与孩子们的日常生活密切相关。

通过讲解和讨论,孩子们能够理解什么是困难,以及面对困难时应该采取的态度和方法。

在课堂上,孩子们积极发言,分享自己曾经遇到的困难和解决方法,这让我感到非常欣慰。

然而,在课程中也存在一些不足之处。

首先,我在讲解过程中可能过于强调了困难本身,而没有充分强调面对困难的态度和方法。

这可能导致孩子们在面对困难时过于关注困难本身,而忽略了积极的态度和有效的方法。

在课程中,我可能没有给孩子们足够的机会去实践解决问题的方法。

虽然我通过一些例子向孩子们展示了如何面对困难,但孩子们可能还需要更多的机会去实践
这些方法,以便更好地掌握它们。

为了改进这节课,我可以在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尝试:
1. 在讲解过程中更加注重培养孩子们积极的态度和有效的方法,让他们能够更好地应对生活中的困难。

2. 增加一些实践活动,让孩子们有机会亲自尝试解决问题的方法,提高他们的实践能力和自信心。

3. 在课程中引入更多的例子和故事,让孩子们能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面对困难的方法。

《遇到困难怎么办》这节课的目标是帮助孩子们学习如何面对和解决生活中的困难。

虽然课程中存在一些不足之处,但通过改进和调整,我相信能够更好地帮助孩子们掌握这些技能,让他们在生活中更加自信、勇敢地面对各种挑战。

齐美尔的思想

齐美尔的思想

第一节齐美尔的生平与著述●格奥尔格.齐美尔(Georg Simmel,1858-1918)●1、德国社会学家、哲学家。

2、代表作:《社会是如何可能的》、《货币哲学》等。

3、齐美尔开创的“形式社会学",认为社会学的研究对象是社会互动的形式;他从文化社会学角度解释了现代工业社会的内在矛盾。

4、齐美尔“形式社会学”理论是微观社会学理论研究的先河。

这也使齐美尔成为现代社会学多个理论流派的先驱。

第二节社会学的对象与问题领域●1、学科性质:反对“社会学帝国主义”与“收容所”●齐美尔:“社会学只是一种新的方法,一种研究手段,一种探索所有这些学科的主题的新的途径。

”●2、社会的性质:社会化●(1)调和唯名论与唯实论的争论(2)自然是如何可能的与社会是如何可能的●(3)社会通过人际互动而产生:“社会只不过是各种个人组成的圈子的名称而已,它们由于这种发挥作用的相互关系而相互约束,因此,人们称他们为一个统体。

”●3、社会学的层次划分与研究对象●(1)层次划分●一般社会学●纯粹社会学(形式社会学)●-哲学社会学第三节形式社会学●1、互动过程的形式与内容(1) 形式:形式是人们在社会交往中建立起来的社会关系和社会结构,也就是人们交往的种种方式。

(2) 内容:内容是人们交往的特殊目的和目标。

(3)纯形式:纯形式指可以和内容相分离的形式。

(4)形式对社会学的意义①使社会学有自己的独立研究对象②提供了一种社会认识的视野③维护社会学研究的客观●2、社会形式分类(1)三分法●①社会过程:指不依赖实现社会过程的具体情况而固定不变的那些现象。

例如基本的集体行为、分工、孤立、冲突、竞争、联合、抗衡以及时髦时尚等②社会类型:指典型的角色行为和个人具有本质特征的品质。

如中间人、仲裁人、上等人、下等人、商人、守财奴、达官显贵、纨绔子弟、娼妓、陌生人、穷人等。

③发展模式:指与社会变迁相关的复杂社会过程。

例如社会分化、社会组织基础的转变等。

布希亚的后现代身份是如何可能的

布希亚的后现代身份是如何可能的

布希亚的后现代身份是如何可能的李秀杰内容摘要:从20世纪60年代起,西方发达国家的社会经济与文化发生了日益剧烈的变化,媒体、电脑以及新技术的广泛应用,给人类带来了全新的空间和时间经验,让人们更强烈的感觉到社会文化的矛盾,甚至是根本性的断裂。

西方社会进入了所谓的“后现代社会”。

法国著名的思想家、社会学家——布希亚凭借其对当今社会的独特的、深刻的、另类的、富有哲思的认知,被称为“世界超级理论家”、“现时代最重要和最具煽动性的作者”。

然而布希亚同时也是一个十分富有争议的人物,人们称他为后现代理论大师,但他却又与后现代有着非同寻常的关系。

本文从布希亚所处的社会大背景、本人的品性、学术场域中的位置和理论发展脉络等角度来说明布希亚的后现代主义理论大师身份是如何可能的。

关键词:后现代;消费社会;符号价值;超真实;内爆20世纪下半叶的西方社会的发展步伐是史无前例的。

由于现代资本主义社会特殊的运作机制,加上科学技术的突飞猛进,西方社会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进入了一个前所未有的发展阶段。

从20世纪60年代起,西方发达国家的社会经济与文化发生了日益剧烈的变化,媒体、电脑以及新技术的广泛应用,给人类带来了全新的空间和时间经验,让人们更强烈的感觉到社会文化的矛盾,甚至是根本性的断裂。

西方社会进入了所谓的“后现代社会”、“后工业社会”或者“晚期资本主义社会”时期。

“后现代时刻已经来临,并使知识分子、艺术家和文化经营者大为困惑,他们不知道是该积极地加入到这场嘉年华会呢,还是冷眼旁观,直到这场新狂热消失在文化时尚的漩涡之中”。

[1]这种迥异于以往的社会形态,为建筑、艺术、社会文化与哲学领域内的思想浪潮提供了一个独特的平台。

理论界的“后时代”(后工业主义、后结构主义、后人道主义、后历史和后现代主义)也来临了。

在上述的社会大背景下活跃着一位富有争议的理论家,这便是法国著名的思想家布希亚(Jean Baudrillard)。

布希亚被认为是法国旗帜最为鲜明、著作最为晦涩、创作力最为丰富的后现代理论家。

戴蒙德人类大历史三部曲之三——《崩溃》读书笔记

戴蒙德人类大历史三部曲之三——《崩溃》读书笔记

戴蒙德人类大历史三部曲之三——《崩溃》读书笔记展开全文上周读完戴蒙德人类大历史三部曲的最后一部,《崩溃:社会如何选择成败兴亡》,但因为外出,没有做读书笔记,在这里拖后三天补上。

戴蒙德的这本书由三部曲的第一部《第三种黑猩猩——人类的身世与未来》之第五部分演绎而来,探讨的是什么原因导致了历史上诸多人类社会(文明)的衰败,乃至最终崩溃的问题。

在书中的前言,戴蒙德首先定义了崩溃的含义:指在相当大的地域范围内,历经一段时期,人口数量和/或政治/经济/社会复杂性的遽减与衰败。

人类社会的衰败有多种形式,温和的衰败形式包括正常意义上社会财富的减少,某个社会在小规模范围内政治/经济/社会的重组;也包括在未改变总人口规模或整个区域社会复杂性的前提下,某个社会被其相邻的社会所征服,或者由于强邻的崛起而导致自身的衰败;同时也包括统治精英的更替和改朝换代。

戴蒙德在书中探讨的例子,如北大西洋格陵兰岛维京人社会的消亡、南太平洋复活节岛波利尼西亚人类社会的大倒退,中美洲玛雅文明的消失等等,都非前述几种温和衰败形式中的某种,而是人类社会极端衰败的表现,即人类社会的崩溃。

接下来,戴蒙德开宗明义地提出五点因素可用来解释任何类型的社会崩溃:一、生态破坏;二、气候变更;三、强邻在侧;四、友邦援助的减少;五、社会如何回应。

第一点涉及的是人类对环境的无意破坏。

戴蒙德把自然环境分为两种,一种为脆弱型(易受破坏,难以复原),一种为复生型(遭破坏后复生能力强)。

某些社会经历环境的崩溃,可能是人们的肆意妄为,也可能是因为他们所在的环境异常薄弱,或者两者相互作用造成。

第二点涉及气候变化。

如果气候良好,一个社会所耗掉的环境资源就可以被补足。

如果气候变得更为干燥、寒冷、炎热、潮湿或更变化多端时,一个社会就更可能处于崩溃的边缘。

往往是人类对环境的影响和气候的变化两个因素共同导致人类社会的崩溃。

事实上,如果不是一个社会已经部分地耗尽环境资源,那么它就有可能在气候变化所引发资源枯竭的情况下存活下来。

马克斯·韦伯的《社会科学方法论》及你自己现所在学科的特点,谈谈自然科学与社会

马克斯·韦伯的《社会科学方法论》及你自己现所在学科的特点,谈谈自然科学与社会

韦伯与《社会科学方法论》首先,韦伯对于以社会、历史为对象的学科理解源自狄尔泰。

由于人的生活具“时间的结构”特性,即人的每一瞬都含着过去、未来对其的影响,从而形成了“人类生活的内在结构”,如感觉经验、情感、思想、记忆、欲望等等,“生活的意义”便油然而生。

又由于诸个人间的联结互通,“社会的生活样式”便从其“个人生活样式”不断相互作用的连续过程中出现了。

因而人类生活具有“意义”是社会科学不同于自然科学的本质所在。

所以,韦伯的研究对象是由价值关联——经验实在与价值观念的联结——而产生意义的“文化事件”,是无限实在中因其意义而值得研究的有限部分,是我们无限接近实在的一条途径。

“文化事件”具双重个别性,即文化生活虽是普遍的,但其仍旧是处于一个又一个地个别地形成的联系状态中,因而其价值关联及意义也具特殊性,因此不适用于自然科学精确的一般性规律,而需要去理解社会行动以作出“相配的”因果解释。

理解的过程中会结合运用两种不同的理解样式,一种是合理的,即数学的、逻辑的,另一种则是神入的,两者在于领会社会行动的意义而不属于心理学范畴。

而由于社会行动在过程、结果中复杂的动机情态,所以韦伯在理解上侧重于社会行动的目的。

其次,研究工具中所谓的“理想类型”,是为了理解文化现象之个别的实在而有选择性地构建出的中介、图式,其本身并非实在,因而不期求在实在中得到它的证明,同时其目的也不在于“类概念”似的尽可能扩充完善其自身。

所以它具有着相对性,即随多元角度下侧重的不同、所选材料的不同,同一研究对象的理想类型也各式各样。

另一方面,它也具有着暂时性,即理想类型会随着对实在认识的无限趋近而不断地被更改。

由此韦伯批判性地反思了当时人文社科中存在的自然主义偏见下认知的实在化,尤其是将认知的历史实在化指向了黑格尔、马克思哲学。

接着,韦伯的原则是价值无涉,即科学范畴止步于存在、权衡,而价值判断则越出了前者的边界达至了应当、决定,二者间不具有必然的、逻辑的联系而分属绝对异质的问题层面,不应在研究、课堂中混淆,但同时也不反对个人在研究之外申明或实践自己的理念、态度。

《我理想中的社会》八年级作文五篇

《我理想中的社会》八年级作文五篇

《我理想中的社会》八年级作文五篇理想是美好的,社会是和平的。

我们每个人心中的理想社会都有各自的不同。

大家心中的理想社会又是什么样的呢?这里给大家分享一些关于《我理想中的社会》八年级作文,供大家参考。

《我理想中的社会》八年级作文1理想是美好的,社会是和平的。

我们每个人心中的理想社会都有各自的不同。

我认为,人人平等是理想社会的必备条件之一。

首先,每个人在法律和人格上都是平等的,没有高低贵贱之分。

在我国元朝时,统治者把人分为三六九等。

即使元朝时我国是多么繁荣富强,可是老百姓并不因此而感到高兴。

因为他们感到自己没有受到尊重,同样是人,为什么自己比别人低贱呢?没有战乱则是理想社会的另一种表现。

战争是非常残酷的,善良的人们因为战争而家破人亡、流离失所,可爱的孩子因为战争而不能上学。

整个社会呈现出一片荒芜的景象。

因此,一个理想社会必须没有战乱,这样人们才能安居乐业。

没有压迫、没有剥削则是理想社会的另一种必备条件。

没有统治者,只有领导者。

政府则是为了帮助人民过上更加充实的日子,而不是压迫和剥削人民。

那么人民也会更加努力地劳动,换取属于自己的劳动果实。

曾有一则故事是这样的:“有一天,一位中国人和一位德国朋友在德国的莱茵河畔散步,忽然看见有两个不足12岁的小孩在河边钓鱼,这位德国人就走过去了,制止了孩子在这里钓鱼。

原来莱茵河正处在休渔期。

这个中国人就不理解了,问这个德国朋友那两个孩子你认识。

他说不认识,随后有接着说了一句话:‘在德国,每一个孩子都是我的孩子。

’”我也希望我们每个人都是国家的主人,看到不好的事情能正确的做出反应。

这本身是最正常的事情了,却要国家来提倡。

总之,一个人人平等、没有战乱、没有压迫、没有剥削的社会就是我心中理想的社会。

《我理想中的社会》八年级作文2我心中的理想社会里,人与人之间是温暖和善良的,每个人之间都真诚的互信。

不像现在刚刚说完话,回头就在心里想刚才对方说的话是假的,这样的人与人之间还有什么温暖可言。

格兰诺维特的 “镶嵌理论”

格兰诺维特的 “镶嵌理论”

格兰诺维特的“镶嵌理论”关于《格兰诺维特的“镶嵌理论”》,是我们特意为大家整理的,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1949年,德鲁克发表了《不流行的克尔凯郭尔》(The Unfashionable Kierkegaard)一文,他指出19世纪以来思想家们都在思考一个共同的问题:“社会是如何存在的?”不同的学者,给出了迥异的解答,格兰诺维特镶嵌理论,实质上也是为了回答这个问题。

下载论文网1985年,格兰诺维特在《美国社会学杂志》(America Journal of Sociology)上发表《经济行动与社会结构:镶嵌问题》(Economic Action and Social Structure: The Problem of Embeddedness),由此拉开了“新经济社会学”的研究序幕。

格兰诺维特所说的“镶嵌”(Embeddedness)这一概念来源于卡尔?波兰尼(Karl Polanyi)。

波兰尼是一位出生于匈牙利的学者,被公认是20世纪最伟大的社会科学家之一。

彼得?德鲁克是波兰尼一家人的好友,在《旁观者》(Adventures of a Bystander)中,德鲁克以惊叹的笔调描写道:“这一家人是我所见所闻中,最了不起而且成就最为惊人的,每一个都非常成功而且深具影响力。

但是,最叫人叹为观止的,还是他们全家人……都致力于超越19世纪,找寻自由的新社会:一个既非中产阶级,也非属于自由派的,欣欣向荣而不为经济所操纵的,公有共享且不是马克思集体主义的社会。

他们一家人……让我想到朝着不同方向行进,追寻同一个圣杯的圆桌武士。

”能够被德鲁克喻为圆桌武士,这是非常难得的赞誉。

在西方,圆桌武士是指跟随亚瑟王(King Arthur)的一群勇士,他们击溃罗马军队,建立了统一的不列颠国家,然后四处寻找耶稣留下的圣杯,是中世纪欧洲骑士的楷模,是“英勇”、“忠诚”和“信任”的象征。

德鲁克以寻找圣杯的圆桌武士比喻波兰尼全家,形象地表达了他们追寻真理、追寻完美、追寻人类社会未来方向的不懈探索。

全球化时代的权力与反权力_什么是一种世界主义社会学_如何可能_提纲_

全球化时代的权力与反权力_什么是一种世界主义社会学_如何可能_提纲_

名家讲演全球化时代的权力与反权力11全球化时代的权力与反权力①——什么是一种世界主义社会学?如何可能?(提纲)乌尔里希·贝克(Ulrich Beck)(德国慕尼黑大学教授)主持人:今天我们非常荣幸,德国研究中心能够请到贝克教授来北大作报告,希望他的报告能够给我们国内的学者和学生提供第一手理论。

贝克教授任教于慕尼黑大学,他上大学开始学习法律,后来转到社会学、心理学和政治学。

他于八十年代开始了教授生涯,1992年到慕尼黑大学任教,同时担任慕尼黑大学社会学研究所的所长。

贝克教授是一位社会学家,他的研究范围很广泛,比如他提出了“风险社会”等概念都超出了社会学的领域。

在中国,读者们对他也非常熟悉,据统计,他有十多本著作被翻译成了中文,在中国广泛被阅读。

除了提出一些概念,他还在社会学研究范式方面有所研究和发展,大家听报告或者阅读他的著作的时候可以感受到他对社会学研究范式的重新设计,对经典的社会学范式提出一些新的看法。

为了让大家更好的理解,我们请到了俞可平教授作为本次报告的嘉宾。

俞教授是哲学和政治学的双学科博导,现任中共中央编译局副局长、中央编译局比较政治与经济研究中心主任、北京大学中国政府创新研究中心主任,并任中央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基本观点研究”课题首席专家、中国地方政府改革创新课题总负责人,兼任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和复旦大学等校教授,俞可平教授能专程赶来,将使今天的讲座更加精彩。

我们特聘了北京大学哲学系的王歌博士担任翻译。

下面请贝克教授作报告。

贝克:首先,欢迎各位光临,各位能够抽出时间到达这里我非常荣幸,虽然我不能完全听懂刚才陈教授做的介绍,但我猜测这将是很友好的一个介绍。

接下来,我们直接进入主题,讨论我们今天要讨论的全球化问题,我把全球化划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个关于全球化的设想是认为全球化是一个表象的、假的问题,只不过是在媒体中建立的一个概念,这种想法在若干国家还是比较盛行的。

(完整版)马克思主义与社会科学方法论考题答案

(完整版)马克思主义与社会科学方法论考题答案

(完整版)马克思主义与社会科学方法论考题答案1.社会科学与社会科学方法论如何成为可能西方不少学者甚至著名的思想家对此作出了否定的回答。

大名鼎鼎的现代科学哲学家波普尔在其《历史决定论的贫困》中,开宗明义就表明:“本书的基本观点是,历史命运之说纯属迷信,科学的或任何别的合理方法都不可能预测人类历史进程。

”“历史决定论是一种拙劣的方法——不能产生任何结果。

”“由于纯粹的逻辑理由,我们不可能预测历史的未来进程。

”他所谓的纯粹的逻辑理由就是,人类历史的行程是受着人类知识增长的强烈影响的,而人类本身不能用合理或科学的方法来预告我们科学知识的未来增长,因而所谓古代神话的俄底普斯预言在历史发展历程中是不可避免的。

“所以,我们不能预测人类历史的未来进程。

”“所以历史决定论的基本目的是错误的;历史决定论不能成立。

”美国的新实用主义者理查德·罗蒂在《真理与进步》中也指出,社会科学在经历了近两个世纪的发展之后,在“预测还是一个理论被归入‘科学’的必要条件”时,“我们对是否把经济学、社会学、历史学或文学批评归入科学感到犹豫不决,因为这些学科似乎都无法回答‘如果我们这样做,事情将会怎样?’这种形式的问题。

”二战之后,经济学一跃而成为显学。

但是,它被批判和被责难的命运也不比其他学科好。

美国的小阿尔弗雷德·马拉伯在其《迷惘的预言家:当代经济学家的历史》中曾不无讽刺地说,在美国,人们看到每当华盛顿的总统经济顾问委员会主席职位因种种原因空缺时,美国经济便处于二战后最好的时期,而“在哈伯·斯坦和查尔斯·舒尔茨这样的著名经济学家任职期间,贫困率以每年将近2%的可怕速度增长。

”他还说道,那些经济学在大学的象牙塔中尽管被不断地雕琢,越来越精密化和学术化,但“经济学家们很快变成恶意玩笑的靶子┅┅人们会说经济学家颇具幽默,因为他们会用小数点来预测未来,或者说经济学是世界上最古老的职业,因为只有经济学家创造出了自上帝创造世界以来的种种混乱。

09齐美尔思想

09齐美尔思想

[附] 维尔纳 桑巴特 附 维尔纳·桑巴特 桑巴特(Wemer Sombart)介绍 介绍 生于1863年,卒于 生于 年 卒于1941年。他比他后来的同事兼思想论 年 敌马克斯·韦伯大一岁 韦伯大一岁。 敌马克斯 韦伯大一岁。桑巴特青年时代求学于比萨大 学和柏林大学,并于1888年取得柏林大学的哲学博士 学和柏林大学,并于 年取得柏林大学的哲学博士 学位。 学位。 1890年,他得到了布列斯劳大学经济学特别教授的教职 年 (这是一个比教授低而比讲师高的职位 。与其他一些德 这是一个比教授低而比讲师高的职位)。 这是一个比教授低而比讲师高的职位 国大学相比, 国大学相比,那时的布列斯劳大学在学术上可以说是一 潭死水。但就是在这里, 潭死水。但就是在这里,桑巴特开始了资本主义和社会 主义问题的研究,并取得了丰富的成果。 主义问题的研究,并取得了丰富的成果。 1906年,在完成《为什么美国没有社会主义》一书后不 年 在完成《为什么美国没有社会主义》 他离开了布列斯劳大学,来到柏林商业大学, 久,他离开了布列斯劳大学,来到柏林商业大学,并在 那里第一次获得了教授的职位。 那里第一次获得了教授的职位。1917年,54岁的桑巴 年 岁的桑巴 特得到了柏林大学的教授职位, 特得到了柏林大学的教授职位,1931年他成为荣誉退 年他成为荣誉退 休教授,结束了正式的学术生涯。 休教授,结束了正式的学术生涯。
三、不同群体的互动形式
社会交往的形式:统治、服从、竞争、合作、 社会交往的形式:统治、服从、竞争、合作、 党派、分工、亲密、疏远、权力变换、 党派、分工、亲密、疏远、权力变换、上 层制度和下层制度、 层制度和下层制度、群体的外部界限和内 部结合等。 部结合等。
群体类型 二人群体 三人群体 大群体
互动形式
一、客观性与个性的矛盾 二、社会与个人的矛盾

《社会学概论》社会变迁与现代化

《社会学概论》社会变迁与现代化

《社会学概论》社会变迁与现代化社会学概论》社会变迁与现代化都是社会学中非常重要的概念。

社会变迁指的是社会的发展演进过程中的变化和转变,而现代化则是社会变迁的一种特殊形态,它体现了社会在经济、政治、文化等方面的现代化发展。

社会变迁是一个持续发展的过程,反映了社会在时间和空间上的演变。

社会变迁往往涉及到社会结构、社会制度、社会意识等多个方面。

在社会变迁的过程中,社会的各个层面都可能发生变化,包括经济领域的变化、政治制度的变化、文化观念的变化以及社会结构的变化等等。

例如,社会的经济发展会引起社会结构的变化,从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的转变就是一个经典的例子。

同样,政治体制的转变、法律制度的变化等也会对社会产生深远的影响。

现代化则是一种社会变迁的特殊驱动力,它是指社会在经济、政治、文化等各个方面逐渐走向现代社会的发展趋势。

现代化的核心是现代性,它强调个体的自由、权利和参与,以及科学、理性的思维方式。

现代化的特征包括工业化、城市化、流动性、个人主义、科技进步和社会分工等。

现代化的过程往往伴随着社会结构的转型、产业结构的变化、劳动力市场的重构等,它不仅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也影响了社会的价值观念和行为模式。

社会变迁与现代化之间存在着一种相互依赖的关系。

社会变迁是现代化的前提和基础,而现代化则是社会变迁的一种结果和表现。

社会变迁为现代化提供了资源和条件,它推动着社会的变革与转型。

反过来,现代化也会加快社会变迁的速度和深度。

现代化的进程使得社会结构和社会制度更加灵活和开放,进一步促进了社会变迁的发生。

然而,社会变迁与现代化也存在一些问题和挑战。

首先,社会变迁和现代化的过程可能会导致一些社会不平等的现象。

经济的发展和工业化的推进可能会导致社会收入差距的加大,形成贫富分化和阶层分化。

此外,现代化的进程也可能导致传统文化和价值观念的流失,引发文化冲突和文化认同的危机。

总体而言,社会变迁与现代化是社会学研究中非常重要的概念。

涂尔干的社会学思想

涂尔干的社会学思想

(三)不能把社会事实的起因和它所发挥的功能混为 一谈。 1、涂尔干认为,功能解释代替因果解释的做法会导 致社会学向心理学的还原。 (1)对目的论所作的批判
(2)功能分析不能取代因果分析。功能分析是一种 共时性分析,而因果分析常常是历时性分析。
2、涂尔干赋予因果分析特殊的重要性。
(1)有关社会团结与社会分工的理论,集中体现在涂尔
干1893年的博士论文《社会分工论》里。这本书也是涂
尔干的开山之作。一开始他就显示了他反对单一的功利 主义思维的立场,他指出社会是多元的,是由种种矛盾 的部分组成的,是要适应相互矛盾的种种需要的,必须
有一种限定与平衡。他选取的题目是一个经济学的对象,
第三节 社会团结与社会分工
在涂尔干看来:
1、社会团结是一种最基本的社会事实,它影响和决定 着其他社会事实。
2、涂尔干的基本社会学理论以社会团结为主线而展开: 社会团结的产生(宗教研究),社会团结的类型、特 征和功能(机械团结与有机团结),社会团结的基础 (集体意识、道德),影响社会团结的因素(社会分 工),社会团结的维持(中间职业团体)及破坏(社 会解组、失范及越轨行为)等等。
在涂尔干之前,有关把个体联结为社会的纽带(社会团 结)的理论,主要有:
卢梭的理性契约;孔德的国家的强制力
斯宾塞的出于个人利益的自由竞争
涂尔干认为,社会团结的基础是社会成员的共同价值观 念、共同道德规范,即那些被称之为“集体意识”或 “集体良心”的东西。
集体意识为建立社会秩序提供了保证:使理性契约得以 缔结和履行、自由竞争得以进行、法律制裁得以实施、 国家权力得以执行。
2、社会事实对个体的强制性(尤其出现在抵制时)。
3、社会事实的普遍性(共通性或共同性并不必然是社 会事实)。 (三)哪些社会现象可以称为社会事实 1、属于社会形态学方面的社会事实。

《社会的本源逻辑》

《社会的本源逻辑》

《社会的本源逻辑》
社会的本源逻辑是指社会形成和发展的根本原因和规律。

社会的本源逻辑可以从不同角度来解释和理解,以下是一些可能的观点和解释:
1. 动力和需要:社会的本源逻辑可以从人类的动力和需求驱动来解释。

人类是社会的核心,他们因为满足生存、发展和情感等方面的需求而形成社会。

人类的需求和欲望是社会形成和发展的动力,而人们通过社会来相互合作、互相帮助和满足彼此的需求。

2. 合作与竞争:社会的本源逻辑可以从人类的合作和竞争行为来解释。

人类是社会性动物,他们通过合作来实现共同的目标和利益,同时也会因为资源的有限性而产生竞争。

合作和竞争的结合使得社会能够相对稳定地发展,并促进了社会的进步和创新。

3. 文化和制度:社会的本源逻辑可以从文化和制度的角度来解释。

文化是人类观念、价值观和行为方式的综合体,而制度是规范和约束人们行为的规则和机制。

社会的本源逻辑可以是人们共同构建和遵守的文化和制度,它们对社会形成和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

4. 结构和功能:社会的本源逻辑可以从社会结构和功能的角度来解释。

社会结构包括个体、组织、制度等各种互相关联的元素,而社会功能则是这些元素相互作用所实现的目标和功能。

社会的本源逻辑可以是人们为了实现共同的目标和实现社会功
能而建立的社会结构和机制。

综上所述,社会的本源逻辑是一个复杂而多维度的问题,可以从不同角度和层面来解释和理解。

不同的理论和观点可能强调不同的因素和规律,但它们都试图揭示社会形成和发展的根本原因和规律。

《社会学的想象力》的读后感(精选5篇)

《社会学的想象力》的读后感(精选5篇)

《社会学的想象力》的读后感《社会学的想象力》的读后感(精选5篇)当阅读了一本名著后,大家心中一定有很多感想,这时最关键的读后感不能忘了哦。

到底应如何写读后感呢?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社会学的想象力》的读后感(精选5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社会学的想象力》的读后感1赖特·米尔斯的《社会学想象力》阐述的问题深刻,对现代社会的变化和人的生存方式进行了深刻的揭示,他认为“我们的时代是一个不安和冷漠的时代”。

在20世纪30年代期间,“有关价值和威胁等问题还提不到日程上来,更不必说什么明显的社会科学问题了”,然而,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情况就不同了:“价值既不是普遍公认的价值,又不是普遍被感到受威胁的。

许多个人的不安状态无以明确表达,许多公众的不适状态不再成为社会问题?不安状态和冷漠状态正是我们时代的根本特征。

”当今“人的首要危险”就在于当代社会本身难以驾驭的力量,同时伴随的是造成异化的生产方式,政治统治的控制技巧,国家之间的无政府状态——一句话,人的“本性”以及人的生活条件和目的所发生的普遍性的转变。

在《社会学的想象力》一书中,米尔斯没有沿着传统社会学思维方式,而是一反常规,独辟蹊径地提出社会学研究者应该具备一种心智的品质——社会学的想象力。

在当时,这一全新的思想为社会科学研究提供了一个崭新的视角,对突破社会学理论平面化状况做出了重要贡献。

米尔斯指出了社会学研究中的三种倾向:一是倾向于历史理论,将历史学与社会学的研究混淆;二是倾向关于“人与社会的本质”的系统性理论;第三个倾向是对当代社会问题和问题的经验研究。

最值得借鉴的地方,在于他的思考方式。

如:他提出了一个完整的社会研究,其过程必须是从事件和历史以及这两者在社会中相互交错等问题出发,而最后又回到这些问题中去。

1、一个特定社会的整体结构是什么?其中的基本构成是什么?它们又如何相互关联?该社会的结构和其他社会的类型有何不同?该社会结构中的每个特性对于社会结构的延续和变化起着怎样的作用?2、该社会在人类历史中处于何等地位?它发生变化的机理是什么?在人类整体的发展中占有什么位置、起什么作用?我们所考察的每个特征都联系于一定的历史时期,这种特征是如何影响历史,又如何被历史所影响的?而该历史时期的基本特征是什么?它和其他时期有何不同?创造历史的根本方式有哪些?3、该社会和该历史时期中哪类人占了上风?哪类人将占上风?他们是以什么方式挑选和组成的,是如何得以解决或受到压迫的,又怎样变得敏锐或变得迟钝的?观察该社会、该历史时期人们的行为和性格可以揭示出哪种类型的“人性”?所考察的社会中每一个特征有怎样的“人性”涵义?其中的思考层次性多么清晰,逻辑明确,值得借鉴。

《中国社会福利史》读后感

《中国社会福利史》读后感

《中国社会福利史》读后感朋友!今天咱就聊聊我读完这本《中国社会福利史》后的感受。

你可能会觉得历史书嘛,咱们读起来有点枯燥,但我要说,这本书就像是一场充满趣味的旅行,领着我穿越到了中国古代,到近现代,再到如今,那叫一个精彩绝伦。

我第一次翻开这书的时候,心里还嘀咕,福利和历史能有啥好讲的?结果没想到,把我吸引得一发不可收拾。

书里提到了很多福利制度的起源,就像我们家的暖壶,开盖就是热乎的故事。

嘿,你知道吗,早在古代啊,我们的祖先就开始琢磨怎么照顾那些老弱病残幼。

想想那时候资源匮乏,还能想到行善积德,真不简单。

最让我印象深刻的是一个关于唐代的故事。

书中写到唐太宗李世民,他不光是个顶天立地的皇帝,还是个特别关心百姓的好‘家长’。

有一年天灾,粮食欠收,老百姓叫苦连天。

他二话不说,立马采取措施,开仓放粮,真有点“现代福利政策试水”的意思。

想想都觉得可爱,一个千年以前的皇帝,居然玩出了现代范儿。

再说到近代,那就更有意思了。

你看清朝末年,大清虽然摇摇欲坠,但也掏心掏肺地建立起了一些西式慈善机构。

我没想到,原来我们国家的福利制度引入西方的理念也是蛮早的。

有个慈善家,比如那时的一位张伯伦似的人物(当然不是那个打篮球的哦),他不光富甲一方,还兴办学校、医院,推动社会福利发展。

这让我对那个动荡年代充满了敬意。

讲到当代,书中也提到了改革开放后的社会福利制度改革,这不就是咱们现在享受的那些社保政策的开始嘛。

我觉得这就像是打开了“时光机”,让我明白我们现在的生活,也是无数次制度探索的结果。

最后,我想起书里面的一个段子。

说是一个村头老奶奶,靠着新农保,第一次拿到了养老金。

有人问她:“这钱是从哪来的?”老奶奶抿嘴一笑,说:“这是我种了几十年善良,收的果子呢!”哈哈,多么淳朴又智慧的回答,这不就和水蜜桃那先种后收是一个道理嘛。

朋友,书读到这儿,我都忍不住想跟你唠叨。

其实中国社会福利史就像是一段温情的长旅,给我们展示了一个国家对于人民的承诺与关怀。

丰子恺车厢社会读后感

丰子恺车厢社会读后感

丰子恺车厢社会读后感篇一丰子恺车厢社会读后感读完丰子恺先生的《车厢社会》,我这心里头啊,那真是五味杂陈,感慨颇多!你说这车厢,不就是个小小的社会缩影嘛!丰子恺先生把那些个形形色色的人,还有他们的种种行为、神态,描写得那叫一个生动。

就好像我自己也身处其中,亲眼目睹了这一切似的。

也许有人会觉得,不就是个车厢嘛,能有啥大不了的。

嘿,您可别这么想!这车厢里的事儿啊,可藏着大学问。

这里头有抢座位的,有大声喧哗的,还有冷漠旁观的。

这不就跟我们现实中的社会一样吗?每个人都在为自己的利益盘算着,有时候甚至不顾及他人的感受。

我就想起有一次我坐火车,旁边的大妈一个劲儿地跟我唠嗑,那话匣子一打开就收不住。

我心里头那个烦呐,我觉得我就想安静一会儿,咋就这么难呢?可回过头想想,也许大妈就是太寂寞了,想找人说说话。

这让我想到丰子恺先生笔下那些渴望交流却又不知如何恰当表达的人们。

再看看那些为了一个座位争得面红耳赤的,我就在想,这一个座位真就那么重要?难道就不能相互让一让?这社会啊,有时候就是这么现实,这么残酷。

不过呢,车厢里也不全是这些让人糟心的事儿。

有时候,也能看到有人主动帮助老人小孩,那一瞬间,心里头又觉得暖暖的。

这是不是就像我们的社会,虽然有黑暗的一面,但也总有光明和温暖存在?我觉得啊,丰子恺先生这篇文章,不仅仅是在写车厢,更是在写我们每个人的生活,写我们在这个复杂社会中的挣扎、无奈和希望。

这一路读下来,我可能有些想法还不成熟,也许还没完全读懂先生的深意,但这确实让我对周围的人和事有了更多的思考。

篇二丰子恺车厢社会读后感哎呀妈呀,读完丰子恺的《车厢社会》,我这脑子都快炸了!这书可真不简单,就那么个小小的车厢,居然被他写出了花来。

我一开始还寻思,车厢有啥好写的,不就是人挤人,乱糟糟的嘛。

可丰子恺先生就是厉害,他能从这看似平常的地方,挖出那么多深刻的东西。

你瞧,他写的那些个乘客,有的自私自利,有的善良热心,这不就是我们社会的真实写照吗?我就想到我有次坐公交,遇到个大哥,那家伙,一个人占了两个人的座,别人让他让一下,他还横得不行,说什么“我就不让,你能把我咋地”。

登斯-吉登斯《社会的构成》(最全笔记)

登斯-吉登斯《社会的构成》(最全笔记)

社會的構成□Giddens, Anthony (2002)《社會的構成》(The Constitution of Society)(李康、李 猛譯),台北:左岸。

(原書出版於 1984 年)王志弘 摘要 2003.12簡目 一、結構化理論要點 二、意識、自我與日常社會接觸 三、時間、空間和區域化 四、結構、系統與社會再生產 五、變遷、進化和權力 六、結構化理論、經驗研究和社會批判引言在对立理论表面的混乱之后,可以辨认出某些共同主题:首先,绝大多数介入讨论的思想流派 都强调,人的行为具有主动性和反思性(但有些例外值得我们关注,譬如结构主义和后结构主 义).这就意味著,它们一致舍弃了正统共识的某些倾向,不再将人的行为视为行动者既无法控 制也无法理解的力量的产物.(p. xxvii) 此外,它们还极其注重社会生活阐明过程中的认知能力和语言(这一点上,结构主义和后结构 主义也不例外).语言的使用扎根於日常生活的具体活动之中,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前者也在一 定程度上构成了这些活动.(p. xxvii) 最后一点,人们认识到,经验主义哲学在自然科学中的地位正不断削弱,这种趋势对社会科学 也产生了深刻影响.这不仅意味著社会科学与自然科学之间的差异比正统共识的倡护者所深 信的更钜大,而且,现在看来,有关自然科学的哲学也必须将社会理论新兴学派关注的那些现 象,尤其是语言和意义的阐释,纳入考察范围.(p. xxvii) 本书阐释的结构化理论,关注的正是这三组核心问题,以及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p. xxvii) 如果社会科学的实践者不直接引入哲学问题,那麼社会科学将丧失自己的方向.然而,我们固 然要求社会科学家对哲学论题保持敏锐的关注,但这不等於说将社会科学托付给或许会声称 它本质上是纯思辩而非经验性事业的衮衮诸公.社会理论的任务之一,就是对人的社会活动和 具有能动作用的行动者的性质,做出理论概括,这些都有助於经验研究.就主要关注点而言,社 会理论与广义上的社会科学一样,都是阐明社会生活的具体过程.诚然,哲学讨论有助於对这 一问题的研究,但这不等於假定,在这些讨论全然澄清之前,我们就不能开展具有切实意义的 经验性社会研究.正相反,经验性社会研究的展开理应对哲学讨论有所启迪.(pp. xxviii-xxix)社会理论的探求者首先应该关注的,是重新构造有关人的存在与行为,社会再生产与社会转型 的概念,而不是愈益沉溺於认识论争论,在究竟是否能系统地阐述历来被视为认识论的东西这 种问题上,纠缠不清.(p. xxxi) 我们必须从概念上把客观主义和主观主义的二元论(dualism)重新建构为某种二重性(duality, 双元性),即结构的二重性.这一假设正是结构化理论的基础.虽说结构化理论承认「语言学转 向」的重要意义,但它并不是诠释学或解释社会学的翻版.尽管它承认社会并不是主体个人的 创造物,但和结构社会学的任何观念都相去甚远.(p. xxxii) 各种形式的社会行为不断经由时空两个向度再生产出来,我们只是在这个意义上,才说社会系 统存在著结构性特质.我们考察社会活动如何开始在时空的广袤范围内伸展开来,从这一角度 出发,来理解制度的结构化.如果将时空关融入社会理论的核心,就意谓著重新思考隔断社会 学与历史学,地理学的某些学科分野.(p. xxxii) 我承认对於主体的去中心化(decentring of the subject)是结构化理论的基本诉求,但并不认为 这意味著主体性将消逝於符号的虚无世界中.相反,在我眼里,紧密渗入时空中的社会实践恰 恰是同时建构主体和社会客体的根基.我也承认「语言学转向」具有重大意义,但同时认为这 一术语具有一定的误导性.对於社会理论而言,最重要的进展莫过於将言说过程(saying)(或表 意过程〔signifying〕)与行为联系起来,而不是转向语言自身,从而使我们从概念上重新理解了 实践(praxis).这条新的途径有两点主要标志,一点是由海德格激发的诠释学和现象学的重大 转变,另一点则是后期维根斯坦的创新.(p. xxxiii) 社会活动的具体情境有个特点,就是人类行动者的反思能力始终贯穿於日常行为流中.但这种 反思性只在一定程度上体现於话语层次.行动者对自己的所作所为及其缘由的了解,即他们作 为行动者所具有的认知能力,大抵止於实践意识(practical consciousness).所谓实践意识,指的 是行动者在社会生活的具体情境中,无需明言就知道如何「进行」的那些意识.对於这些意识, 行动者并不能给出直接的话语表达.贯穿本书的一个主题便是实践意识的重要意涵,必须把它 与意识(话语意识)和无意识区分开来.(p. xxxiv) 惯例(routine)是日常社会活动的基本要素.「日常」这个词所涵括的,恰恰是社会生活经由时空 延展时所具有的例行化特徵.各种活动日复一日以相同方式进行,它所体现出的单调重复特点, 正是我所说社会生活循环往复特徵的实质根基(我想通过这种循环往复特徵所揭示的,是社 会活动结构化了的特徵经由结构二重性,持续不断从建构它们的那些资源中再生产出来.)(p.xxxiv) 人在日常社会接触中,存在一种对身体的定位过程(positioning),这是社会生活里的一项关键 因素.任何一个个体都既定位於日常生活流中,又定位於他的整个生存时段即寿命中,还定位 於「制度性时间」的绵延,及社会制度超个人的结构化过程中.每个人都以「多重」方式定位 於由各种特定社会身分所赋予的社会关系之中,这是社会角色概念主要适用的范围.共同在场 (copresence)的多种模态直接以身体的感性特质为中介,明显不同於与时空中不在场的他人之 间建立的社会纽带和社会互动形式.(p. xxxvi) 在区域化里,某些类型的活动与人是被「封闭」起来的,另一些则是「暴露」的,所以说区域化 在心理和社会层面上也都有很强的影响.在此我们再次发现,表面上看,高夫曼和傅柯这两位 思想家彼此之间似乎并没有什麼特别关系,但他们都极其注重一点,即封闭与暴露,禁闭与展 示这两组关系,在社会层面和历史层面上都存在著变动不定的区分界线.(p. xxxvii) 我们最好是重新理解「宏观」和「微观」之间的对立,通过关注共同在场情境下的互动如何 在结构上融入具有广泛时空延伸的系统,即关注共同在场情境下的互动系统如何在大规模的 时空范围中伸展开来,来考察所谓「微观」与「宏观」之间的关系问题.也就是说,要将问题探 讨清楚,最好是按照我对社会整合与系统整合这两个术语的界定,来考察两种整合之间的关 联.(pp. xxxvii-xxxviii)生硬的把「历史」局限於广义进化论或更为具体的历史唯物论所偏好的框架图式之中,这种 做法是没有什麼出路的.所以,我要探讨解构历史而不是重构历史,也就是说,要以截然不同於 进化论的方式来描述社会变迁,想指局部修补并不可取.在这方面,除了已介绍的概念,我还采 用了另外两个,即「情节片断」(episode)和世界时间(world time).所有的社会生活都可以说是 体现为一系列的情节片断.共同在场情境下的日常接触当然是具有情节性结构的,但我之所以 引用这一概念,主要是针对大规模的变迁过程,它们表现出某些特定类型的制度重组.如果我 们对各个情节片断进行比较,很可能会有所收获,但我们不能完全脱离孕育它们的具体背景. 而世界时间能有多大效力,恰恰在於它们事实上可供比较的程度.世界时间关注的是历史中那 些纷繁变动的局势,这些局势可能影响表面上相仿的情节片断的状态和结果,也可能改变其中 的行动者对这些状态和结果的了解.(xli) 功能论十分强调行动的非意图后果的重要性,尤其是认为这些非意图后果会有规律的发生,从 而牵涉到社会系统制度化特徵的再生产.功能论者当然有理由对此大加铺陈,可是,我们要是 不用功能论的概念,也完全能够考察非意图后果.况且,只有在界定出行动的意图特性后,我们 才能在经验中充分地把握,如何在行动后果里划定非意图成分.这就又一次要求我们更充分地 解释能动作用,而不限於那些乐意接受功能论前提假设的人的一般认识.(p. xliii) 结构化理论中的「结构」,指的是社会再生产过程里,反覆涉及到的规则与资源;我们说社会系 统的制度化特性具有结构性特徵,就是指各种关系已经在时空向度上稳定下来.我们可以抽象 地把「结构」概念理解为规则的两种性质,即规范性要素和表意性符码.资源也有两种类型: 权威性资源和配置性资源.前者源於对人类行动者活动的协调,后者则出自对物质产品或物质 世界各方面的控制.以下两点对於开展具体的研究工作尤其有用:一是考察作为结构性关系之 「转换关键」的各种实践是如何在日常惯例中相互交织在一起;二是考察制度化实践将社会 整合与系统整合联系起来的方式.(p. xliii) 建构批判理论并不是某种选择,社会科学中的理论和结论很容易对实践生活(和政治生活)产 生影响,而不论社会观察者或政策制定者是否决定将其「用於」某个特定的实际问题.(p. xlvii)第一章 结构化理论要点如果说,各种解释社会学的确以主体的某种霸主地位作为自身的基础,那麼功能论和结构主义 所提倡的,则是社会客体的某种霸主地位.我之所以要提出结构化理论,基本目标之一就在於 宣告这些建立霸主体制的努力的破产.在结构化理论看来,社会科学研究的主要领域既不是个 体行动者的经验,也不是任何形式社会总体的存在,而是在时空向度上得到有序安排的各种社 会实践.(p. 3) 社会行动者正是通过反覆创造社会实践的途径,来表现作为行动者的自身;同时,行动者还藉 助这些活动,在活动过程中再生产出使它们得以发生的前提条件.(p. 3) 就社会实践循环往复的安排过程而言,最深入地卷入其中的因素,就是人类行动者认知能力所 特有的反身性特徵.实践的连续性是以反身性(reflexivity)为假设前提的,但反过来,实践之所 以可能具有反身性,又恰恰是由於它存在连续性,使得实践在时空向度上体现出独特的类同性 (the same).因此,我们应该把「反身性」理解为持续发生的社会生活流受到监控的特徵,而不仅 仅是「自我意识」.…人的行动是作为一种绵延(durée)而发生的,是一种持续不断的行为流,正 如认知一样.有目的的行动并不是由一堆或一系列单个分离的意图,理由或动机组成的.因此, 最好把反身性看作根植於人们所展现,并期待他人也如此展现的对行动的持续监控过程.(pp. 3-4) 我们也不能脱离身体来探讨「行动」,因为身体正是「行动」与它的周围世界的中介,是行动 中的自我统合体.我所说的行动中自我的分层模式,就是将对行动的反思性监控,理性化及动 机激发过程视作根植於行动中的一系列过程.(p. 4) 日常接触中包含了大量舒兹所说的「知识库存」 ,我更乐意把它称为共同知识 (mutual knowledge).行动者的意识无法直接觉察到这种共同知识.这样的知识绝大多数是实践性的,人 们想要能够在社会生活中持续完成各种例行活动,它们也是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无论是在个 体行动者的经验里,还是考虑到社会活动不同情境下行动者的差异,话语意识和实践意识之间 都没有什麼固定的区分,而是彼此有所渗透.无论如何,它们之间不存在像无意识和话语意识 之间那样的鸿沟.(p. 5) 一,行动者与能动作用unacknowledged conditions of actionreflexive monitoring of action rationalization of action motivation of actionunintended consequences of action行动的反身性监控是日常行动的惯有特性,它不仅涉及个体自身的行为,还涉及他人的行为. 也就是说,行动者不仅始终监控著自己的活动流,还期望他人也如此监控著自身.他们还习以 为常的监控著自己所处情境的社会特性与物理特性.行动的理性化是指行动者对自身活动的 根据始终保持「理论性的理解」.(p. 6) 鉴於行动者的社会化过程与学习经验在许多方面都有所不同,话语意识和实践意识之间的区 分也可能随之变化.话语意识和实践意识之间不存在什麼固定不变的区分标准,两者之间的区 别不过是在於,什麼是可以被言说的,什麼又只是只管去做而无须多说的.不过,在话语意识和 无意识之间,还是存在著主要以压抑为核心的障碍.我用这些概念来取代传统精神分析的三维 概念:自我(ego),超我(super-ego)和本我(id).…我宁可用「主我」(I)来代替自我.(p. 7)discursive consciousnesspractical consciousness=unconscious motives/ cognition主我这个词的使用,来源於行动者在日常社会接触中的定位过程,并因此和后者有紧密的联系. 主我作为某种指称性的术语,与宾我(me)蕴含的行动者对自身的丰富描述相比,在实质内容上 是空洞的.行动者在谈话中反思性地熟练掌握主我,宾我和你的关系,是他在语言学习过程中 逐渐产生出资格能力的关键.(p. 8) 对於个体实施的行动,我们不能错误地将它可以被描述的特性,当成个体对它持续的监控过程. 能动作用不仅指人在做事情时所具有的意图,而是首先指他们做这些事情的能力.…能动作用 涉及个人充当实施者的那些事件,即在行为既有顺序的任一阶段,个人都可以用不同的方式来 行事.倘若这个人不曾介入,所发生的事或许就不会发生.(p. 9) 对非意图的后果影响的分析有三种情况,这三种情况只是在分析意义上彼此具有独立意义,而 其中最重要的是从制度化实践入手.第一种情况,关注的是由某一触发情境引发的一系列事件 的累积,若没有这一情境,或许就不会有这些事件累积而成的结果.…第二种情况,不是由单个 事件引发的非意图的后果,而是由一系列个体活动复合而成的模式,这种情况下,有待讨论的 现象是某种确定的「最终结果」,它被看作由有意图的行为一步步的过程累积而成的非意图 后果.…第三种情况,研究者的兴趣在於制度化实践再生产的机制.行动的非意图后果以某种 非反身性的反馈圈形式,构成了进一步行动的条件.对这些条件,行动者是有所认识的.…定位 在某一时空情境的重复性活动,会在相对自身情境而言较为「遥远」的时空情境中产生例行 化后果,而这不是参与这些活动的那些人意图之中的结果.而这些与原初情境相距甚远的情境 中发生的事件,又会直接或间接影响原初情境下的行动以后所面临的条件.(pp. 13-4) 二,能动作用与权力 我们说有能力「换一种方式行事」,就是说能够介入,干预这个世界,或是能够摆脱这种干预, 同时产生影响事件的特定过程或事态的效果.这就假定行动者能够(在日常生活中周而复始 的)实施一系列具有因果关系性质的权力,包括那些影响他人所实施之权力的权力.(p. 14) 行动中包含的权力逻辑上指的就是转换能力.最广义的权力在逻辑上先於主体性及行为的反 身性监控的构成.…人们在界定权力时,总是藉助於意图或意愿这样的术语,把权力看作是实 现所欲求的,预料之中的后果的能力,另一方面,包括帕深思和傅柯在内的其他学者,则首先把 权力看成是社会或社会共同体的某种特性.这里我并不是想在这些类型的观念中作一番取舍, 雸是想通过结构二重性的某种特性来阐述它们之间的关系.(p. 15) (通过表意过程和合法化过程集中起来的)资源是社会系统的结构化特性,它以互动过程中具 有认知能力的行动者作为基础,并由这些行动者不断地再生产出来.权力与局部利益的实现并 不具有本质上的联系.在这种权力观里,权力的运用并不是某些特定行为类型的特徵,而是所 有行动的普遍特徵.权力本身并不是一种资源.资源是权力得以实施的媒介,是社会再生产过 程通过具体行为得以实现的常规要素.(p. 15) 社会系统里的权力具有一定的时空连续性,它的前提是行动者或集合体在社会互动的具体情 境中,彼此之间例行化的自主与依附关系.不过,所有的依附形式都提供了某些资源,臣属者可 以藉助它们来影响居於支配地位的人的活动.这就是我所说的社会系统的控制的辩证.(p. 16) 三,结构与结构化 结构指的是使社会系统中的时空束集(binding)在一起的那些结构化特性,正是这些特性,使得 千差万别的时空跨度中存在著相当类似的社会实践,并赋予它们以「系统性」的形式.我们说 结构是转换性关系的某种「虚拟秩序」,是说作为被再生产出来的社会系统并不具有什麼结构,只不过体现著结构性特徵,同时,作为时空在场的结构,只是以具体的方式出现在这种实践 活动中,并作为记忆痕迹,导引著具有认知能力的行动者的行为.…我把在社会总体再生产中 包含的最根深柢固的结构性特徵称之为结构性原则.至於在这些总体中时空延伸程度最大的 那些实践活动,我们则可以称其为制度.(p. 17) 规则在一方面与意义的构成联系在一起,另一方面则牵涉到对各种类型社会行动的制裁.(p.18) 结构化理论有个主要立场,认为以社会行动的生产和再生产为根基的规则和资源,同时也是系 统再生产的媒介(即结构二重性).(p. 19) 我们不妨将社会生活中的规则看作是在社会实践的实施及再生产活动中运用的技术或可加 以一般化的程式.所以说,那些以法律条令,科层规章,游戏规则等言词表述形式出现的形式化 规则,并不是规则本身,而只是对规则的法则化解释.我们不应把它们看作是一般规则的范例, 而应视其为形式化规则的特定类型,凭藉著它们外在的表述形式,负载著各种不同的特定性 质.(p. 21) 有关程式的知识或对「实施」社会活动的技术的掌握,都是方法性的.也就是说,这样的知识并 没有明确规定行动者可能遇到的所有具体情境,它也不可能做到这一点.反之,它所提供的是 就一系列不确定的社会情境作出反应和施加影响的一般化能力.(p. 22) 结构最重要的特性就是制度中反覆采用的规则与资源.从定义上来说,制度是社会生活中较持 久的特性.我用社会系统的结构性特徵来指系统中制度化了的特徵,它们构成了时空向度上的 紧密性,而我通过结构探讨的则是各种转换和中介关系,即系统再生产各种可观察的状况下潜 在的「切换开关」.(p. 23) 我们不应把社会再生产等同於社会统合的不断巩固.在范围更广泛的社会系统的不同部分或 区域中,各个行动者和集合体具有不同的位置,这种差异深深影响著它们哪怕是习惯性的行为, 对社会总体的整合所产生的作用.(p. 24) 四,结构二重性Structure(s)System(s)StructurationRules and resources, or sets of Reproduced relations between Conditions governing thetransformationrelations, actors or collectivities, continuity or transformationorganized as properties of organized as regular social of structures, and therefore thesocial systemspracticesreproduction of social systems结构作为被反覆不断地组织起来的一系列规则或资源,除了作为记忆痕迹的具体体现和协调作用之外,还超越了时空的限制,其特点就是「主体的不在场」.相反的,不断纳入结构的社会系统则包含了人类行动者在具体情境中的实践活动,这些实践活动被跨越时空再生产出来.考察社会系统的结构化过程,意味著探讨诸如此类的系统在互动中被反覆生产出来的方式.这些系统的基础,是处於具体情境中的行动者可认知的活动.这些行动者在行动时,利用了丰富多样的行动情境下的规则与资源.(p. 25)结构二重性原理是结构化理念的关键.行动者和结构二者的构成过程并不是彼此独立的两个既定现象系列,即某种二元论,而是体现著一种二重性.再结构二重性观点来看,社会系统的结构性特徵对於它们反覆组织起来的实践来说,既是后者的中介,又是它的结果.相对个人而言,结构并不是什麼「外在之物」:从某种特定意义上来说,结构作为记忆痕迹,具体体现在各种社会实践中,「内在於」人的活动,而不像涂尔干所说的是「外在的」.不应将结构等同於制约.相反,结构总是同时具有制约性与使动性.(p. 25)行动者自己有关社会系统的理论会使这些系统物化,而这些社会系统的反覆构成却正是得益於这些行动者自身的活动.社会关系的物化,或者说人的行动中具有历史偶然性的环境与产物在话语层次上的「自然化」,是社会生活中意识形态的主要特徵之一.(p. 25) 人的认知能力始终是有限的.行动流持续不断以产生出行动者意图之外的后果,这些非意图的 后果又可能以某种反馈的方式,形成行动的位被认识到的条件.人类的历史是由人的有意图的 活动创造的,但它并不是某种合乎意图的筹画;它总是顽固地躲开人们将其置於自觉意识指引 之下的努力.虽说如此,人类还是使中不断作著这种尝试.环境告诉人,人类是唯一能认识到自 己在创造自己的历史的造物.这样的境况既含有威胁,又带著希望.人类正是面对这种威胁和 希望,进行著他们的尝试.(p. 26)Structure(s)System(s)StructurationRules and resources, or sets of Reproduced relations between Conditions governing thetransformationrelations, actors or collectivities, continuity or transformationorganized as properties of organized as regular social of structures, and therefore thesocial systems 五,制度的各种形式practicesreproduction of social systems我用结构化模态(modalities)来阐明互动中结构二重性的一些主要特徵,将行动者的认知能力和结构性特徵联系起来.行动者在互动系统的再生产中利用了结构化模态,并藉助同样的模态反覆构成著系统的结构性特徵.(p. 28)structuresignificationdominationlegitimation(modality)interpretative schemefacilitynorminteractioncommunicationpowersanction人类行动者不仅能在日常行为的常规状态下监控自己及他人的活动,还有能力在话语层次上「对这种监控过程本身进行监控」.所谓「解释图式」指被纳入行动者知识库存的类型化方式,行动者在维系沟通过程时反身性地使用它们.(p. 29)社会系统的规范性要素只是一些依赖於情境的权宜性(contingency)主张,只有通过在日常实际接触的具体情境中有效地调动各种制裁,才能得到维持,受到关注.(p. 30)structuresignificationdominationlegitimation(modality)interpretative schemefacilitynorminteractioncommunicationpowersanction「支配」并不等同於「被系统地扭曲了的」表意结构,因为在我看来,支配正是表意符码存在的条件.我们不能单单通过分配的不均衡性来考察「支配」与「权力」,而应该把它们看作是社会交往(或者可以说人的行动本身)中的内在组成部分.(p. 31)各种符号秩序(symbolic order)和与之相连系的话语型态是意识形态在制度方面的焦点.不过,在结构化理论里,意识形态并不是某种特定「类型」的符号秩序或话语形式,比如我们不能从科学中分离出所谓的意识形态话语.「意识形态」指的不过是某些支配关系中的不对等,是它们将表意过程与局部利益合法化联系在一起.支配依赖的是两种不同类型资源的调集.一是配置性资源,指对物体,商品或物质现象产生控制的能力,或者更准确的说,指各种形式的转换能力;二是权威性资源,指对人或者说行动者产生控制的各类转换能力.(p. 32)。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群体的培养和个性的发展
• 个性的强有力的培养和强有力的个性评价,往往与世界主义 的思想意识陪伴相随,形影不离;与此相反,献身与一个十分狭 窄的社会群体侧对二者都会有妨碍。 • 突出个性和扩大个性化的相互关系:首先把一定数量的客观 物体根据其他突出的各种特征,同一款概括地在一个范围之内, 并使用另一个也是这样产生的概念也是截然相反的,概念中包含 各种客观物质个体化。 • 分化和专门化的倾向:每一个个都是整个有机生命体的东西 的那种发展过程的一种特殊的、本身必须做单独观察的阶段。由 于“物种起源论,和进化论”使僵化的物种界限成为多余并同时 破坏着在纯粹个体特点和物种特点之间的臆想的、本质的区别, 因此,他比从前的理论更普遍的把握着,更加个别地吧务个体的 东西。在现实的社会是试用的。
第二章 社会的分化及其后果
•பைடு நூலகம்
始于他的社会分化研究。作者用个体化和功 能化(省力原制)的概念,来概括现代社会化的 发展方向,现代社会的发张使个性获得自由,并 扩大个人的行为空间和行动自由,同时社会机构 和结构也在发展。它们愈来愈在达到功能话的目 的。在劳动分工的结构里,专门化基础之上的个 体化一方而解放个人的能量,使个人解脱传统的 社会关系,赢的自由。然而另一方面也包含着异 化的危险。社会和文化的异化被齐美尔视为无法 解决的问题
社会心理学的本质
• 社会心理学是试图认识社会情境 中个体行为和思想的本质及原因的 科学领域。 • 社会心理本质是一门科学,属 于科学范畴,与其他科学一样采纳 科学的价值和方法
分化和省力的原则
• 一系列生物的蓬勃发展,都可以看做最省力的倾向所控 制。较进化的生物有别于较低的生物,因此他还能够发 挥其他功能。 • 社会分化是指社会结构系统不断分解成新的社会要 素、各种社会关系分割重组最终形成新的结构的过程。 它不仅包括社会异质性增加,即群体的类别增多,还包 括社会不平等程度的变化,即社会群体间的差距拉大 社会分化,不仅是领域的分化和区域的分化,而且包括 阶层分化、组织分化、利益分化和观念分化。[1] 就社 会分层来说,在社会不平等程度方面,从一 个三级式阶层结构(干部、工人、农民)向三维式阶层 结构演变,即精英层、大众层和边缘层
第四 五章 社会相互作用的形式

齐美尔认为研究社会化的形式作为社会学研 究的固有对象,这种对象的研究是分析性的,他 把形式和内容的抽象作为现实中不可分割的因素 。社会应该独立与那些因素的内容,是一门在个 人感性方面借以建立相互关系和相互影响的科学 。表述社会化的各种具体形式,上下级秩序,竞 争,党派阶级和社会阶层的存在,然后研究在各 个不同领域里和历史上不同的时代里的各种社会 化的形式。 • 关于社会化的形式,齐美尔深刻地分析了生存的 基本特征,阐述了超出人生自身范围的基本特点 。
第三章 社会心理学 • 这章写的的是齐美尔对“微观的社会学 ”,比如,首饰、羞耻、流行款式等等, 甚至称为社会学的作为社会心理学的分析 最宝贵的东西。他对一些似乎无关紧要的 事物
第六章 个性和社会
• 齐美尔研究个性时两种个人主意:量的个 人主义和质的个人主义,量的或着社会学 的个性是由社会关系的总和决定的,是由 社会角色决定的。在社会关系和角色中没 有两个人是完全一致的。量的个人主义是 各种扩大的和相互交错的社会阶层的产物 ,他是受社会制约的。
社会学的问题
• 社会概念满足着两种对于科学论述必须严格相互分开的意义。社 会一方面是社会化的个人的整体,是社会形成的构成整个历史现 实的人力资源,但是此时,“社会”也是一些关系的总和. • 作者提出:现在在没有肯定有效的方法可以从那个错综复杂的、 通过它的内容而实现的事实中,获得这种社会学的意义。什么样 的纯社会学形态,个人的什么样的特殊的相互关系,包含在还留 给个人的利益、本能欲望和纯客观性质的条件和抽象之中,包含 在历史的进程之中。 • 而对于历史,人们只能在其物质的全面性中援引历史的事实历 史事实证明着某些特定的、社会学的形式的现实。人们缺乏一种 手段,可以传授的和无论如何可以实现的把历史的事实分割为材 料的因素和形式的——社会学的因素。从而产生一种形而上学的 只觉得程序,调整视角,直至那种区分以后包括在各种可以用概 念表示的和可以实行的方法里。对于应用社会学的基本概念,不 仅缺少毋庸置疑的依据,而且甚至在用它的有效进行的运作的地 方。
• 社会是如何可能的
• 作者简介: • 盖奥尔格· 齐美尔(1858_1918).德国哲学家,社会价 值,形式社会学的创始人。 • 本书着眼于社会学本体知识,试图通过严谨的论述和明 确而有根据的限定,构建社会学的基本理论框架。全书从微 观社会到宏观社会,多角度展开社会学的而生动的内容,作 者注重知识的理论性、权威性、时代性和应用性。使社会学 的基本理论和广阔的社会生活实际结合起来。
社会学的问题
社会学原本只是局限在社会的现象,在他们当中相互作用的 力量已经从他们的载体分离出来——至少成为一些思想的统一体。 国家和职业联合会、神职人员和家庭的形式、经济宪法和军队制 度、行为和社区、阶级的形成和工业化的劳动分工以及类似的大 的机构和体系似乎构成社会,似乎充斥着社会的科学范围。 社会学的问题在方法上的观察以及发展的相似是人与人之间 一些很纤细的线索、一些最低限度的关系有这些线索和关系的持 续不断的重复来阐述和表现所有那些大的,变成客观的、提供一 分真正的历史形态,探讨这种内容及其形态。 社会化的实际情况也相似,人们相互影响,其中的一个人在做 某些事情或者受苦受难,表现出一种存在的和形成,这是一种心 灵的现象
社会学的研究对象
• • 社会学的研究对象和任务
社会只不过是各种个人组成的圈子的名称,他们有于这种发 挥作用的相互关系而相互约束,因此人们称他 们为一个统一体。 社会学是建立在真实的抽象之上的,是在经济的概括下而并 非逻辑的概念,从真实的中形成的一些关联的形态,并在他们身 上发现某些规律和进化,而这些形态根本不是作为孤立的、可以 把握的东西而存在。因此一切有关人的科学就是社会学的科学。 社会学的研究问题是:要求对社会化纯粹的形式进行的确定 系统整理,心理学的阐述和历史发展的论证。
社会的分化及其后果
• • 群体的扩大和个性的培养
在个性的培养和社会利益之间的关系里,往往可以观察到, 个性培养的高度和社会利益所扩及的团体圈子的扩大是保持同步 的。 • 随着社会群体发生一种分化,他就日益需要和倾向与超越他原先 在空间、经济和精神等方面的界限,除了单一的群体开始时的向 心性外,在日益增长的个体化过程中以及因此而出现的他的各种 要素的摩擦中,增加一种离心的倾向,作为通往其他群体的桥梁 • 同质的行会团体发展的一种双重方向,他在双重意义上为行会团 体的瓦解做准备:一方面促进个体化的分化,两一方面是扩与远 方的联系。所谓的:个体化使与最亲近的人结合的纽带变得松懈。
社会是如何让可能的
• 康德提出了一个问题,自然是如何可能的?自然无非 是关于自然的观念,是我们意识的一种内容的范围内来谈 论自然,是一种我们以自己的悟性借以组合,安排和塑造 的感官感觉的东西。 • 作者的社会是指不同于外部环境的意义上的我的观念 也就是说,是建立在意识的能动性上的。与自然是如何可 能的相比,社会是如何可能的?前者用认识的形式回答, 通过认识的形式,主体把现有的要素结合为自然。但是, 对于后者,要用在各种要素本身里,先验存在的条件来回 答。通过这些条件、各种要素现实的结合为“社会综合 体”。构成社会意识,虽然不能抽象的令单一的一个人, 感到历历在目,但是无论如何你都知道要与其他的结合在 一起。
目录
• • • • • • 第一章、社会学的研究对象和任务 第二章、社会的分化及其后果 第三章、社会心理学 第四章、社会相互作用的基本形式 第五章、社会化的形式条件 第六章、个性与社会
第一章、 社会学的研究对象和任务 社会学的对象是:社会关系的相互作用和 相互性的性质以及社会的相互作用得以发挥 作用的形式 • 对于齐美尔来说,社会学的主题不像过去 那样是社会,而是社会化的过程,他认为, 社会化的过程即发生在小的社会群体社会 的里,也发生在社会的集体里以及发生在 他们之间,齐美尔研究的是社会关系的社 会化,就打破了静态的观察,并赋予社会 学观察以及推动力。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