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少年素质的提高主要靠家庭教育还是学校教育辩论赛资料全

合集下载

青少年素质的提高主要靠家庭教育还是学校教育辩论赛资料全

青少年素质的提高主要靠家庭教育还是学校教育辩论赛资料全

注:这里的大部分容都是摘抄的人的教育是一项系统的教育工程,这里包含着家庭教育、社会教育、集体(托幼园所、学校)教育,三者相互关联且有机地结合在一起,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相互制约,这项教育工程离开哪一项都不可能,但在这项系统工程之中,家庭教育是一切教育的基础。

前联著名教育学家霍姆林斯基曾把儿童比作一块石,他说,把这块石塑造成一座雕像需要六位雕塑家:1家庭;2学校;3儿童所在的集体;4儿童本人;5书籍;6偶然出现的因素。

从排列顺序上看,家庭被列在首位,可以看得出家庭在塑造儿童的过程中起到很重要的作用,在这位教育学家心中占据相当的地位。

重要:具有重大的意义、作用和影响的主要:有关事物中最重要的起决定作用的对于孩子来说,家庭教育是其一生的起点和基石。

孩子最初的语言是从家长那里学到的,最初的感情也是家长的感染;孩子的第一步是被家长拉着手迈出的,进入社会生活也是在家长的指点下进行的……家长对孩子的指导构成了家庭教育的主旋律。

学校教育.社会教育.家庭教育在这三者中.家庭教育是最不容易忽视的,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也是孩子最早接触的,可见家庭教育的重要性为什么说一个人没有素质就说这个人没有家教,而不说没有学校教呢?“父母是孩子最好的老师”这话没错家庭教育问题自古以来就受到人们的关注,但被做为一种学科进行研究,在我国也就是近年来的事情。

这是时代的发展,人才的需求,国民整体素质提高所必须涉及的问题。

一、家庭教育是教育人的起点和基点家庭教育一般是指家庭中的父母及其成年人对未成年孩子进行教育的过程。

其教育目标应是:在孩子进入社会接受集体教育(幼儿园、学校教育)之前保证孩子身心健康地发展,为接受幼儿园、学校的教育打好基础。

在孩子入园、入校后,配合幼儿园、学校使其德、智、体、美、劳诸方面得到全面发展。

教育的重点是以品德教育为主,培养孩子良好的道德品质和养成良好行为习惯为主,行为习惯包括:生活习惯、劳动习惯、学习习惯等,教会孩子如何学“做人”。

青少年素质提高主要靠家庭养成 一辩稿

青少年素质提高主要靠家庭养成 一辩稿

谢谢主席。

问候在场各位。

正如德国教育家福禄培尔所言,国家的命运与其说是掌握在当权者的手中,不如说是掌握在母亲的手中。

今天我方的观点是青少年素质的提高主要靠家庭养成。

我方将从三个方面论述我方观点。

第一,家庭为青少年提升的素质为学校教育的开展提供了基础。

众所周知,家庭养成的作用是确保青少年身心健康发展,培养青少年使其习惯品德良好,积极向上,具备充分的学习主动性,而学校教育的作用是通过为青少年提供系统的理论知识和良好的环境提升青少年的知识素质、身体素质等。

无疑二者都在青少年素质的提高中都起着重要的作用。

但是,马克思的辩证唯物主义告诉我们,对于外界我们并不是消极被动的完全接受,而是自觉主动的思考和反映。

所以老师就算教的再好也需要学生主动思考,否则教育将毫无意义。

换言之,学校教育就算再完美也需要学生积极向上,有充分的主动性去思考,有良好的习惯去实践。

因此正是家庭养成的青少年的素质确保了学校教育能够开展,家庭教育进行的越好,青少年的主动性越强,越能促进学校教育的良好开展。

第二,家庭教育的缺陷较学校教育更易被弥补。

教育部提出了“素质教育”的口号却从未出台相应的具体措施,使得应试教育不但没有改善,反而愈演愈烈,同时老师忽视成绩差的学生已成普遍现象。

当然也有许多父母忙于事业或本身能力不够,无法完美完成对孩子的教育。

但是,如果我们要改变现状,相对于学校教育制度的缺陷而言,无疑家庭能更好更快的弥补。

一旦父母意识到家庭教育的重要性,身为父母的责任感与血缘亲情必将使他们及时采取措施从自己做起重视孩子,即使父母本身没有足够的能力也可以努力提高家庭教育环境如聘请家教来对孩子进行科学正确的引导。

而学校的应试教育是由中国当下的考试制度造成的,不是一朝一夕就能解决,更不是某一个人或某一个学校的决定就可以影响的。

第三,即使双方都能完美的履行自己的教育责任,家庭养成能发挥出更大的作用。

首先,学校对青少年的教育更多是口头或书面的,除了课堂学生几乎很少有机会与施教者接触,而在家庭中父母的言行举止都对子女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

青少年素质的提高靠家长培养还是学校教育

青少年素质的提高靠家长培养还是学校教育

谢谢主席,谢谢对方辩友。

我方的观点是青少年素质的提高主要靠学校教育。

首先我们需要明确几个定义,()青少年是指十三岁到二十岁左右的阶段也指上述阶段的人。

素质,既指人的平日修养、综合能力水平,又可以指养成正确的待人处事的态度,也可以指人的心理、生理的承受力和潜力。

学校教育是指在学校提供的平台和环境下对学生进行全方面的教育。

我方的论点是,第一,青少年时期是提高素质的黄金时段,学校所提供的平台环境和资源能够更高效的提高青少年的素质。

第二,在全球化的大环境下,学校教育是已然是主流的思想和趋势,学校教育出的高素质人才更能与世界接轨,迎接各种机遇和挑战。

众所周知,青少年时期是一个人性格、知识和世界观形成的重要时期。

这一阶段所接触到的知识得到的经历,都会对以后的人生产生重大影响。

而学校正是由专职人员和专门机构承担的有目的的、有系统有组织,以影响入学者的身心发展为直接目的的社会机构。

虽然家庭也能提供一些父母的言传身教,但是谁能保证每位父母都像教师一样经过严格的一系列培训呢?教师们肩负着教育祖国花朵的重担,这些园丁是专业的经验丰富的。

青少年在学校中不仅能学到课本上的理论知识,更是在与众多同龄人和部分老师的相处中提升了和人沟通、团结合作、自理生活等多项能力。

有人曾经说过,上学是最美好的时光因为这是你人生中短暂的可以和同龄人公事的时期。

可见,与同龄人相处对青少年多么重要。

共同吕学习共同进步,辅之以经验丰富的老师的领导,少走弯路,青少年的各项素质都可以得到更高效的提高。

而且青少年一年大约三分之二的时间是在学校度过的。

时间基础的保证加上教育的高效,提高素质主要是在学校的。

相较之下,在家的时间有限,即使充裕,家庭给予的教育往往不够客观、冷静。

导致效率低下。

家长很难做到每时每刻都给孩子做出正面的示范,尤其是在农村和一些文化水平较低的地方,更有些家长过于望子成龙,不适当的家庭培养更会导致青少年出现各种问题。

所以,学校教育能更高效的提高青少年的素质,把握住青少年素质养成的黄金时期。

[文学]青少年素质的提高主要靠家庭教育还是学校教育辩论赛资料

[文学]青少年素质的提高主要靠家庭教育还是学校教育辩论赛资料

注:这里的大部分内容都是摘抄的人的教育是一项系统的教育工程,这里包含着家庭教育、社会教育、集体(托幼园所、学校)教育,三者相互关联且有机地结合在一起,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相互制约,这项教育工程离开哪一项都不可能,但在这项系统工程之中,家庭教育是一切教育的基础。

前苏联著名教育学家苏霍姆林斯基曾把儿童比作一块大理石,他说,把这块大理石塑造成一座雕像需要六位雕塑家:1家庭;2学校;3儿童所在的集体;4儿童本人;5书籍;6偶然出现的因素。

从排列顺序上看,家庭被列在首位,可以看得出家庭在塑造儿童的过程中起到很重要的作用,在这位教育学家心中占据相当的地位。

重要:具有重大的意义、作用和影响的主要:有关事物中最重要的起决定作用的对于孩子来说,家庭教育是其一生的起点和基石。

孩子最初的语言是从家长那里学到的,最初的感情也是家长的感染;孩子的第一步是被家长拉着手迈出的,进入社会生活也是在家长的指点下进行的……家长对孩子的指导构成了家庭教育的主旋律。

学校教育.社会教育.家庭教育在这三者中.家庭教育是最不容易忽视的,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也是孩子最早接触的,可见家庭教育的重要性为什么说一个人没有素质就说这个人没有家教,而不说没有学校教呢?“父母是孩子最好的老师”这话没错家庭教育问题自古以来就受到人们的关注,但被做为一种学科进行研究,在我国也就是近年来的事情。

这是时代的发展,人才的需求,国民整体素质提高所必须涉及的问题。

一、家庭教育是教育人的起点和基点家庭教育一般是指家庭中的父母及其成年人对未成年孩子进行教育的过程。

其教育目标应是:在孩子进入社会接受集体教育(幼儿园、学校教育)之前保证孩子身心健康地发展,为接受幼儿园、学校的教育打好基础。

在孩子入园、入校后,配合幼儿园、学校使其德、智、体、美、劳诸方面得到全面发展。

教育的重点是以品德教育为主,培养孩子良好的道德品质和养成良好行为习惯为主,行为习惯包括:生活习惯、劳动习惯、学习习惯等,教会孩子如何学“做人”。

青少年素质的提高主要靠家庭教育还是学校教育辩论赛资料(2)

青少年素质的提高主要靠家庭教育还是学校教育辩论赛资料(2)

青少年素质的提高主要靠家庭教育还是学校教育辩论赛资料(2)第一阶段:论点第一场辩论:晚上好,评委、对手和观众!我们认为年轻人素质的提高主要取决于家庭教育。

首先,弄清楚什么是质量。

质量是指一定的文化内涵和一定的思想观念的结合。

然后在生活中把这种结合付诸实践,实现和谐共处,文明健康的氛围。

而这种意识形态感知的结合占了绝大多数的比例一旦这一点弄清楚了,让我们弄清楚为什么青少年素质的提高应该主要依靠家庭教育。

1、优质教育家庭可以更快实施1999 年,国务院发布了《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然而,到目前为止,“素质教育高喊,应试教育扎扎实实”和“学校教育重智轻德,不重视儿童个性培养”的现象仍在不断恶化。

学校教育从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的转变需要全面的调整,这是一个长期的过程。

像物理学中的质量物体一样,它的惯性很大,很难改变它的状态。

然而,家庭教育通常只要求一两个孩子接受教育,一旦父母讨论了这个问题,就可以实施。

像一个小质量物体一样,它的惯性很小,它的状态很容易改变。

因此,家庭教育具有快速实施素质教育的优势。

这更符合当今社会的快速变化和发展。

二、家庭教育能更好地挖掘质量潜力素质教育的目的是让孩子想学习,而不是强迫他们学习。

因此,挖掘青少年的个性潜能,做他们想做的事是关键。

学校是以班级为基础的,但是年轻人之间有很大的差异。

学校教育只能从整体出发,对这一年龄组的儿童进行通识教育,即小组教育。

然而,时间和精力是有限的,不能照顾每个孩子。

然而,在家庭教育中只需要面对一两个孩子,这样可以更好地教育学生,探索个人兴趣,引导他们为成功创造条件。

俗话说,人比父亲更了解自己的儿子,比母亲更了解自己的女儿。

因此,提高个人素质和家庭教育是非常重要的。

3,铃也必须系好家庭教育脱轨引发的青少年犯罪思考近年来,青少年犯罪越来越严重,呈上升趋势。

毕竟,根本原因在于忽视家庭教育。

或者放纵、溺爱或者坚持教育,导致了叛逆青年思想的激化另一方的辩护朋友不得不说,教育他们是学校的责任。

青少年素质提高主要靠家庭养成四辩稿

青少年素质提高主要靠家庭养成四辩稿

青少年素质提高主要靠家庭养成四辩稿谢谢主席,大家好。

首先感谢对方辩友的精彩陈词,下面由我来进行总结陈词。

首先由我来指出对方辩友的几个错误。

…………..不可否认,社会一直把学校教育作为侧重点来提高青少年的素质,而我们也都看得到学校教育的不断进步,为的是提高青少年的素质,但效果并不理想。

在这样的情况下,我们应该重新思考在青少年素质的提高上,主要应该靠谁,对青少年素质的提高才更有成效。

而谁的成效大便是我们今天判断的标准。

围绕这样的标准,我方认为青少年的素质提高主要靠家庭养成,有以下两个方面,四点理由:第一:从青少年个体层面说来,青少年个体素质的提高依赖于家庭,学校,社会各个方面共同支撑的整体系统。

而相比于学校来说,家庭拥有根深蒂固的基础性,因势利导的针对性,贯穿始终的持久性,血浓于水的情感性,对青少年生理、心理、道德和文化素质的提高起到了根本的,主要的,深入的作用。

当然我方也不否认学校的作用,但是我方认为学校教育只是对于家庭教育的一种辅助。

不知道同学们是否还记得一则公益广告。

一个小朋友在看到自己的妈妈弯下腰来给自己的奶奶辛勤的洗脚,于是自己也去端了一盆水给妈妈洗脚,并给自己的妈妈讲故事。

片尾说道,父母是孩子最好的老师。

素质不是学来的而是在家庭中自然而然熏陶出来的,家庭是人生接触的第一个环境,是人才成长的摇篮,孩子出生第一眼看见自己的父母,从小相处在一起的也是父母,西方有句名言,“孩子是父母的一面镜子”,可见家庭环境对青少年的素质提高起到了主要的作用。

第二,从家庭本身特性而言:首先,家庭养成更具针对性,因材施教更能提高青少年的素质。

俗话说知子莫若父,知女莫若母,那么在教育上,家庭更能贴合青少年的个性与需要,以青少年最能接受和理解的方式去教育他们,而青少年也能得以内心的融会贯通,在这个呼吁多元化、个性化、人才化的今天,家庭教育以其固有的巨大优势,不断的颠覆学校教育集体化、模式化的严重弊端,为社会的进步做出自己的努力。

青少年素质的提高主要靠家庭教育还是学校教育辩论赛资料

青少年素质的提高主要靠家庭教育还是学校教育辩论赛资料

第一阶段:立论正方一辩:各位评委、对方辩友、观众朋友们晚上好!我方的观点是青少年素质的提高主要靠家庭教育。

首先明确一下什么是素质。

素质是指拥有一定的文化内涵和一定思想感悟性的结合。

再将这种结合实践于生活,达到一种和谐共处文明健康的氛围。

而这种结合当中思想感悟性占了绝大部分的比重。

明确了这一点再让我们明确为什么青少年素质的提高应主要靠家庭教育。

一、素质教育家庭能更快捷的落实。

1999年国务院出台了《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

而时至今时,“质教育喊得轰轰烈烈,应试教育却捉得扎扎实实”、学校教育重智轻德,不注重孩子个性培养”等现象仍愈演愈烈。

学校教育实现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轨需要从整体调整,这将是一个漫长的过程。

如同物理学中一个质量大的物体,其惯性就大,很难改变它的状态。

而家庭教育一般只须抓一至二个子女的教育问题,父母一经商量就可执行。

如同一个质量小的物体其惯性就小,很容易就能改变它的状态。

所以家庭教育对素质培养具有快捷落实的优点。

这更符合当今社会高速的变化与发展。

二、家庭教育更能挖掘素质潜能。

素质教育的目的在于使孩子想学而不是逼他学。

所以投其所好挖掘青少年的个性潜能是关键。

学校是以班级为单位,但青少年个体差异是很大的。

学校教育只能从整体出发,针对这个年龄段的孩子进行共性教育,也就是群体教育。

但时间与精力有限,无法照顾到每个孩子。

但家庭教育中只须面对一两个子女,这更能应才施教,发掘个体兴趣,加以引导创造成才条件。

正所谓知子莫若父,知女莫若母。

所以个体素质的提高家庭教育举足轻重啊!三、解铃还须系铃人。

由脱轨的家庭教育引发的青少年犯罪思考。

近年来青少年犯罪愈演愈烈,呈上升趋势。

追根究底,其根本原因在于家庭教育的疏忽大意。

或放纵或溺爱或棍棒教育,导致了青少年叛逆思想的加剧。

对方辩友不禁要说了,那就由学校来教育啊!俗不知解铃还须系铃人!就如医生看病,咱缺什么就补什么,不能盲目乱补。

所以对于如今家庭教育的缺失应及时补救,应提起我们的主要重视。

青少年的素质提高主要靠家庭养成

青少年的素质提高主要靠家庭养成

谢谢主席对方辩友告诉我们,主要靠学校教育。

原因有但细细品味后还是找到了对方的漏洞。

首先~其次~在看我方观点,青少年的素质提高主要靠家庭养成。

首先我想强调养成不等于教育,正如我方定义,家庭养成是家庭成员之间相互的影响和教育,所以养成是一种柔性的教育,它既有潜移默化的影响,又有主动的教育。

而教育,是一种主动的社会实践活动,它更多强调教育者对被教育者的灌输。

所以两者绝不可混为一体。

其次,声明我方标准的由来。

人作为社会动物,最终都要进入社会,并且实现自己的价值。

而素质提高的目的也就是为了青少年更好的实现自己的价值。

而每个人是独特的,世上没有两片相同的叶子嘛,所以首先要发掘属于自己的价值,即找对方向。

有了方向还得走的更远啊,所以还得发展其价值,如此才是实现了自己的价值,所以我方标准为发掘和发展青少年的价值谁占主要作用。

那么谁更能做到这一点呢?流水的老师,铁打的父母。

老师终究是你慢慢人生路的过客,它代表学校教你的东西实在有限,而对方说的老师成了一生的朋友的情况,我想说,一日为师终身为父嘛,老师最终还是被当成家人,因为家人才是那个一直伴你左右,全程一起走过坎坷青春路的人。

这样一个亲密战友相较于老师这样的接力赛选手不更了解你吗,所以家庭,才是那个解铃的系铃人,才是那个找对方向,发掘出你独特价值的人。

我们都知道啊,学校有个终极大招,叫做请家长,这个时候问题就来了,学校真如对方说的那样好,为什么没办法了要找家长而不是把家长当成第一种方法呢?我们常说,子不教父之过,其实家庭在青少年的素质提高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而且家庭养成这样一种柔性的亲情教育,着实比学校的理性教育来的温暖,来的感人。

正是亲情这一强韧的纽带的维系,使得家庭成员之间相互作用强于学校对青少年的教育。

另一方面,家人作为伴你左右一起生活的角色,能教你的东西要比学校多的多的多,对方也说了,学校教育是有着很强的专业性的,这固然好,但换一个角度看,它也代表了学校教育的不足,它受制于它的专业性使得教育变得狭隘,这个时候,家庭养成的重要性便凸显了出来家庭养成不限于特定目的,它是长期,多方面的养成教育,细雨润无声,不知不觉中家庭养成便教会了青少年许多,它可以是带你拜访亲人时的道德礼貌,也可以是带你读书时的学习观念,生活有多丰富,家庭养成就有多广,这样生活化的广泛学习才能做到全面发展。

青少年素质的提高在于学校教育四辩稿

青少年素质的提高在于学校教育四辩稿

四辩材料谢谢主席,青少年的自我控制力差,容易迷恋网络游戏,这是学教与家教的难题。

但不容置疑的是,网络教育的主体仍然是学校教育。

我们今天很欣赏对方辩友的精彩表现,我们也相信,对方辩友一定是未来的好家长。

但同时我们也提醒对方辩友,将来可千万别让自己的孩子辍学啊。

家教再好也是代替不了学校教育的。

我们今天的辩论输赢并不重要,重要是我们如何将家教和学教融合?In何相辅相成?如何联合兴旺?这才是我们真正的目的。

我方之所以持“青少年的素质提高主要靠学校教育”这个观点,是基于以下几点有力的论据:第一,从教育的诞生来看,原始社会人类以群居而生,小孩并不知道自己的父亲是谁,根本不存在家庭,只由长辈教给年少一族一些生存技能。

教育是以群体的形式出现的,所以,教育一产生就属于公共教育,而非家庭教育。

第二,从教育的发展来看,历史上由于“读书做官”,“学而仕则优”,“光宗耀祖、光耀门庭”等思想的深入人心,家庭教育曾处于重要的地位,也产生了许多流传后世的佳话,但教育发展到今天,教育的现代化使学校教育处于中流砥柱的地位。

这是有目共睹的。

第三,从国家领导的谈话来看,李岚清副总理在全国素质教育经验交流会上说:学校“实施素质教育就是要培养学生品德高尚,身心健康,知识丰富。

学有专长,思路宽广,实践能力强,学会做人,学会求知,学劳动,学会创造,学会生活,学会健体,学会审美……国家领导的指示从根本上界定了素质教育是学校教育的宗旨。

第四,从法律法规来看,1986年国家颁布的《义务教育法>第三条规定:义务教育必须贯彻国家的教育方针,努力提高质量,使儿童少年在品德、智力、体质等方面全面发展,为提高全民族的素质,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建设人才奠定基础。

1993年《中国教育改革与发展纲要>第七条阐明:基础教育是提高国民素质的奠基工程。

这充分说明,国家法律明确规定了素质教育是学校教育的根本任务。

第五。

从民问认知和教育现状来看,“拜师学艺”,“名师出高徒”,“三人行必有我师焉”,上好学校,请家庭教师,上一流大学等等观念已深人家长们的思想,而素质教育也成为了学校教育最最重要的部分,可以说,我们今天的学校教育是方兴未艾、魅力无穷,为广大青少年的茁壮成长提供了一个最为完备可靠的平台。

青少年素质的提高主要靠家庭教育还是学校教育辩论赛资料(2)

青少年素质的提高主要靠家庭教育还是学校教育辩论赛资料(2)

青少年素质的提高主要靠家庭教育还是学校教育辩论赛资料(2)第一阶段:论点第一场辩论:晚上好,评委、对手和观众!我们认为年轻人素质的提高主要取决于家庭教育。

首先,弄清楚什么是质量。

质量是指一定的文化内涵和一定的思想观念的结合。

然后在生活中把这种结合付诸实践,实现和谐共处,文明健康的氛围。

而这种意识形态感知的结合占了绝大多数的比例一旦这一点弄清楚了,让我们弄清楚为什么青少年素质的提高应该主要依靠家庭教育。

1、优质教育家庭可以更快实施1999年,国务院发布了《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然而,到目前为止,“素质教育高喊,应试教育扎扎实实”和“学校教育重智轻德,不重视儿童个性培养”的现象仍在不断恶化。

学校教育从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的转变需要全面的调整,这是一个长期的过程。

像物理学中的质量物体一样,它的惯性很大,很难改变它的状态。

然而,家庭教育通常只要求一两个孩子接受教育,一旦父母讨论了这个问题,就可以实施。

像一个小质量物体一样,它的惯性很小,它的状态很容易改变。

因此,家庭教育具有快速实施素质教育的优势。

这更符合当今社会的快速变化和发展。

二、家庭教育能更好地挖掘质量潜力素质教育的目的是让孩子想学习,而不是强迫他们学习。

因此,挖掘青少年的个性潜能,做他们想做的事是关键。

学校是以班级为基础的,但是年轻人之间有很大的差异。

学校教育只能从整体出发,对这一年龄组的儿童进行通识教育,即小组教育。

然而,时间和精力是有限的,不能照顾每个孩子。

然而,在家庭教育中只需要面对一两个孩子,这样可以更好地教育学生,探索个人兴趣,引导他们为成功创造条件。

俗话说,人比父亲更了解自己的儿子,比母亲更了解自己的女儿。

因此,提高个人素质和家庭教育是非常重要的。

3,铃也必须系好家庭教育脱轨引发的青少年犯罪思考近年来,青少年犯罪越来越严重,呈上升趋势。

毕竟,根本原因在于忽视家庭教育。

或者放纵、溺爱或者坚持教育,导致了叛逆青年思想的激化另一方的辩护朋友不得不说,教育他们是学校的责任。

青少年素质提高主要靠家庭养成,综合整理结果

青少年素质提高主要靠家庭养成,综合整理结果

1.青少年素质的提高原因有很多,又分为内因和外因,内因在于青少年本身,不是本辩题探讨重点。

2.家庭培养因其基础性、情感性、针对性、持久性的特点符合青少年特征,能通过暗示、认同、模仿、感染等方式提高青少年素质,完成内化过程,从而起主要作用。

3.学校在教育体系中,尤其在文化教育中有不可替代的作用,但是社会教育体制加给学校太沉重的负担,学校不应该担当,也无法担当提高青少年素质的主要任务,她只能在这方面起辅助作用。

4.理论依据:哲学的否定之否定规律告诉我们,家庭教育的重心从家庭到学校再到家庭的转折是一种进步发展和必然,社会化大生产的发展规律要求现代社会各领域做更仔细的分工,当代社会知识爆炸,信息密集,决定了学校只能承担文化教育的主要任务,而提高青少年素质的主要任务要由家庭来承担,发展心理学又揭示了青少年对家庭教育的易接受性。

5.大量事实证明,家庭在提高青少年素质方面是可能而且也应该起主要作用的预计反方观点:1.家庭基础,学校提高论,认为家庭只能形成基础,素质提高要靠学校2.家庭缺陷,学校优势论。

3.完善论,承认学校教育有缺陷,但为由应试教育到素质教育的转变能够解决该缺陷4.文化素质基础论。

5.社会分工论。

作为基础的家庭教育,一旦出现失误和偏差,在教育对象身上便形成深深的烙印,是很难在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中弥补和剔除的。

而在一个人的成长过程中,如果在学校中受到压抑,才能被学校统一的教育模式所埋没,家庭教育则可能起到挽救人才的作用。

一些在科学史上垂名千古的伟大科学家的成长经历做了最有力的说明。

比如达尔文上学时多次受到校长的训斥,由于学习成绩差被称为笨蛋;爱迪生被老师看作没有希望的人。

但由于家庭的温暖,家长的鼓励,使他们的才能得到了充分的发展。

著名科学家马赫在学校里被老师宣布为没有天赋的孩子,只好由父亲领回家中。

博学的父亲在家里给他讲拉丁语、希腊语、历史、代数、几何,为他打下了良好的基础,后来成为启蒙爱因斯坦创立相对论的先哲之一。

青少年素质的提高主要是家庭养成一二三四辩辩词

青少年素质的提高主要是家庭养成一二三四辩辩词

青少年素质的提高主要是家庭养成一二三
四辩辩词
中同学辩论赛肯定原创辩词
青少年素养的提高主要是家庭养成
一辩辩词
主席、评委、对方辩友:
大家好!英国教育家洛克说过:家庭犹如江河的源泉,家庭教育能够使河流的方向从根本转变。

而家庭养成正是家庭教育的根本。

所以,我方认为:青少年素养的提高主要是家庭养成。

下面,我将从四个方面陈述我方观点。

一、家庭养成比学校教育更具有先导性,即先入为主的优势。

俗话说: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

家庭的生活环境和父母的言行举止等,从小就对孩子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在孩子的心里植下了根。

而这个影响将成为他以后所受一切教育的根本。

二、家庭养成比学校教育更具有打算性。

中国有句俗话:龙生龙、凤生凤。

说明什么?对,有什么样的家长就有什么样的孩子。

由于父母对孩子的教育具有权威性和信服力,孩子会在崇敬和信任的心理下朝父母盼望的方向进展。

而学校明显不具备这样的权威性。

三、家庭养成比学校教育更具有长期性、有效性。

素养的养成不是一朝一夕的事,不是通过临时、片段性的学校教育就能达到的。

明显,
在人的一生中,享受最长的教育就是家庭养成教育。

家庭养成独特的情感优势,让它更长期更有效。

最终,我再重申我方观点:家庭养成具有先导性、打算性、长期有效性。

再次有力证明我方观点:青少年素养的提高主要是家庭养成。

青少年的素质提高靠家庭教育VS靠学校教育。辩论赛 反方辩词一辩、二辩、三辩、四辩发言稿

青少年的素质提高靠家庭教育VS靠学校教育。辩论赛 反方辩词一辩、二辩、三辩、四辩发言稿

青少年的素质提高靠家庭教育VS靠学校教育。

辩论赛反方辩词一辩、二辩、三辩、四辩发言稿一辩:尊敬的评委、各位辩手,大家好!我们反方的观点是:青少年的素质提高不应该仅仅依靠家庭教育,学校教育也是非常重要的。

首先,学校教育是一种公共教育,可以为所有学生提供相同的教育机会。

而家庭教育则往往受到家庭条件、家长教育水平等因素的影响,容易造成不公平。

学校教育可以让学生在相同的环境下接受同样的教育,实现公平。

其次,学校教育可以提供更系统、更专业的教育资源。

学校有专业的师资力量、各种教育设施和资源,可以为学生提供更全面、更深入的教育。

而家庭教育则往往受到家长教育水平、时间和精力等因素的限制,无法提供如此专业的教育。

最后,学校教育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融入社会。

学校是社会的一部分,学生在学校中可以接触到各种人,了解社会的各种规则和文化,从而更好地融入社会。

而家庭教育则往往无法提供如此广泛的社会资源。

综上所述,我们认为青少年的素质提高需要依靠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两方面共同努力,而不是单纯依靠家庭教育。

二辩:尊敬的评委、各位辩手,我们反方的观点是非常明确的:青少年的素质提高靠学校教育,而不是家庭教育。

首先,学校教育可以提供更好的教育环境和教育资源。

学校有专业的师资力量、各种教育设施和资源,可以为学生提供更全面、更深入的教育。

而家庭教育则受到家长教育水平、时间和精力等因素的限制,无法提供如此专业的教育。

其次,学校教育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融入社会。

学校是社会的一部分,学生在学校中可以接触到各种人,了解社会的各种规则和文化,从而更好地融入社会。

而家庭教育则往往无法提供如此广泛的社会资源。

最后,学校教育可以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和自主学习能力。

学校教育注重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批判性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适应未来的社会环境。

而家庭教育则往往只强调知识的传递,缺乏对学生思维能力的训练。

综上所述,我们认为学校教育是提高青少年素质的更好途径,家庭教育则只是其中的一部分,不能单独依靠。

青少年素质提高主要靠学校养成

青少年素质提高主要靠学校养成

谢谢主持人,各位评委和观众大家好我方观点是青少年的素质提高主要靠学校养成。

青少年是介于13岁至20岁之间的人,在这阶段的人多为学生,他们都处于青春期,身心发育变化最大的时候,心理上也处于叛逆期,容易与父母产生代沟,自理能力差,缺乏理想信念,但有强大的好奇心,善于探索。

而所谓素质,它是多方面的,部分是与生俱来的,部分是后天培养塑造的,包括身体和人格上的素质。

通过以上对青少年和素质的分析之后,再来看我们的辩题,我们分为三个论点:第一个,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的区别1.家庭教育带有启蒙性,而学校教育是后续性,我们不否认家庭教育对孩子的重要性,但是学校教育是家庭教育的引申,是连接社会教育和家庭教育的枢纽。

2.家庭教育带有一贯性,从社会学角度来说家庭是一个相对稳定的社会单位,绝大多数的孩子从出生起,至少到自己独立生存为止,一定生活在家庭的稳定环境中,甚至有些人在自己独立之后依然离不开生长的家庭环境。

而学校教育是带有阶段性的,学校的教育是分不同年龄阶段的,这种教育更好让孩子走向独立,学到这阶段该学的方面3.家庭教育带有无序性,多数家长没有教育的计划,教育内容之间没有联系。

而学校教育是系统性的教育。

无论是教育目标、教育内容、教育程序、教育步骤、教育方法都是有计划,是系统的。

4.家庭教育带有盲目性,对多数家长来说,没有学习过系统的教育知识,没有经过专业的教育培训,所以在教育方面显示出盲目性。

而学校教育中的教师,都是经过专门培训的职业教育者。

他们的教育方式具有科学性严谨性,因此教育的效果更突出。

第二点,为什么学校教育的重要性日益突出1.学校教育更注重社会性,目的主要是为社会输送合格的人才。

2. 在教育理念在不断更新,飞速发展的今天。

学校的教育理念更新更快,而家庭的教育理念则相对滞后。

3.在孩子某个时期的学习成绩会定期的测试,并对测试结果给出奖励和惩罚措施,对于毕业的孩子还颁发毕业证作为对孩子的认可,这种认可也会得到社会的认可;而家庭教育就比较业余,教育的好坏只能从孩子身上体现出来,但是对于他人来说并没有什么客观接受凭证。

青少年素质的提高主要靠家庭教育还是学校教育辩论赛资料全

青少年素质的提高主要靠家庭教育还是学校教育辩论赛资料全

注:这里的大部分内容都是摘抄的人的教育是一项系统的教育工程,这里包含着家庭教育、社会教育、集体(托幼园所、学校)教育,三者相互关联且有机地结合在一起,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相互制约,这项教育工程离开哪一项都不可能,但在这项系统工程之中,家庭教育是一切教育的基础。

前苏联著名教育学家苏霍姆林斯基曾把儿童比作一块大理石,他说,把这块大理石塑造成一座雕像需要六位雕塑家:1家庭;2学校;3儿童所在的集体;4儿童本人;5书籍;6偶然出现的因素。

从排列顺序上看,家庭被列在首位,可以看得出家庭在塑造儿童的过程中起到很重要的作用,在这位教育学家心中占据相当的地位。

重要:具有重大的意义、作用和影响的主要:有关事物中最重要的起决定作用的对于孩子来说,家庭教育是其一生的起点和基石。

孩子最初的语言是从家长那里学到的,最初的感情也是家长的感染;孩子的第一步是被家长拉着手迈出的,进入社会生活也是在家长的指点下进行的……家长对孩子的指导构成了家庭教育的主旋律。

学校教育.社会教育.家庭教育在这三者中.家庭教育是最不容易忽视的,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也是孩子最早接触的,可见家庭教育的重要性为什么说一个人没有素质就说这个人没有家教,而不说没有学校教呢?“父母是孩子最好的老师”这话没错家庭教育问题自古以来就受到人们的关注,但被做为一种学科进行研究,在我国也就是近年来的事情。

这是时代的发展,人才的需求,国民整体素质提高所必须涉及的问题。

一、家庭教育是教育人的起点和基点家庭教育一般是指家庭中的父母及其成年人对未成年孩子进行教育的过程。

其教育目标应是:在孩子进入社会接受集体教育(幼儿园、学校教育)之前保证孩子身心健康地发展,为接受幼儿园、学校的教育打好基础。

在孩子入园、入校后,配合幼儿园、学校使其德、智、体、美、劳诸方面得到全面发展。

教育的重点是以品德教育为主,培养孩子良好的道德品质和养成良好行为习惯为主,行为习惯包括:生活习惯、劳动习惯、学习习惯等,教会孩子如何学“做人”。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注:这里的大部分内容都是摘抄的人的教育是一项系统的教育工程,这里包含着家庭教育、社会教育、集体(托幼园所、学校)教育,三者相互关联且有机地结合在一起,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相互制约,这项教育工程离开哪一项都不可能,但在这项系统工程之中,家庭教育是一切教育的基础。

前苏联著名教育学家苏霍姆林斯基曾把儿童比作一块大理石,他说,把这块大理石塑造成一座雕像需要六位雕塑家:1家庭;2学校;3儿童所在的集体;4儿童本人;5书籍;6偶然出现的因素。

从排列顺序上看,家庭被列在首位,可以看得出家庭在塑造儿童的过程中起到很重要的作用,在这位教育学家心中占据相当的地位。

重要:具有重大的意义、作用和影响的主要:有关事物中最重要的起决定作用的对于孩子来说,家庭教育是其一生的起点和基石。

孩子最初的语言是从家长那里学到的,最初的感情也是家长的感染;孩子的第一步是被家长拉着手迈出的,进入社会生活也是在家长的指点下进行的……家长对孩子的指导构成了家庭教育的主旋律。

学校教育.社会教育.家庭教育在这三者中.家庭教育是最不容易忽视的,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也是孩子最早接触的,可见家庭教育的重要性为什么说一个人没有素质就说这个人没有家教,而不说没有学校教呢?“父母是孩子最好的老师”这话没错家庭教育问题自古以来就受到人们的关注,但被做为一种学科进行研究,在我国也就是近年来的事情。

这是时代的发展,人才的需求,国民整体素质提高所必须涉及的问题。

一、家庭教育是教育人的起点和基点家庭教育一般是指家庭中的父母及其成年人对未成年孩子进行教育的过程。

其教育目标应是:在孩子进入社会接受集体教育(幼儿园、学校教育)之前保证孩子身心健康地发展,为接受幼儿园、学校的教育打好基础。

在孩子入园、入校后,配合幼儿园、学校使其德、智、体、美、劳诸方面得到全面发展。

教育的重点是以品德教育为主,培养孩子良好的道德品质和养成良好行为习惯为主,行为习惯包括:生活习惯、劳动习惯、学习习惯等,教会孩子如何学“做人”。

家庭教育由于发生在家庭之中,与幼儿园、学校教育、社会教育相比较,具有以下特点,这些特点使家庭教育成为教育人的起点与基点,具有其他教育所没有的优势。

(一)家庭教育早期性家庭是儿童生命的摇篮,是人出生后接受教育的第一个场所,即人生的第一个课堂;家长是儿童的第一任教师,即启蒙之师。

所以家长对儿童所施的教育最具有早期性。

一般来说,孩子出生后经过三年的发育,进入幼儿时期,从3岁……6岁是学龄前期,也就是人们常说的早期教育阶段,这是人的身心发展的重要时期。

我国古谚有:“染于苍则苍,染于黄则黄。

”幼儿期是人生熏陶渐染化的开始,人的许多基本能力是这个年龄阶段形成的,如语言表达、基本动作以及某些生活习惯等等,性格也在逐步形成。

美国心理学家布鲁姆认为,一个人的智力发展如果把他本人17岁达到的水平算作100%,那么4岁时就达到了50%。

4-8岁又增加了30%,8-17岁又获得了20%。

可见幼儿在5岁以前是智力发展最迅速的时期,也是进行早期智力开发的最佳时期,如果家长在这个时期所实施的家庭教育良好,将是孩子早期智力发展的关键。

古往今来,许多仁人志士,卓有成效的名人在幼年时期受到良好的家庭教育是他们日后成才的一个重要原因。

如,德国大诗人、剧作家歌德的成才,得力于家庭的早期教育。

歌德2-3岁时,父亲就抱了到郊外野游,观察自然,培养歌德的观察能力。

3-4岁时,父亲教他唱歌、背歌谣、讲童话故事,并有意让他在众人面前讲演,培养他的口语能力。

这些有意识的教育,使歌德从小乐观向上,乐于思索,善于学习。

歌德8岁时能用法、德、英、意大利、拉丁、希腊语阅读各种书籍,14岁写剧本,25岁用一个有月的时间写成了闻名于欧洲的诗歌《少年维特的烦恼》。

再如古代以“父子书法家”著称的王羲之、王献之,有过1350多项发明的大发明家爱迪生,一代文学巨星郭沫若,茅盾等名人的成长过程说明了家庭教育对早期智力开发是十分重要的。

反之,人的幼年时期得不到良好的家庭教育而影响智力正常发展的事例也是不少的。

如印度“狼孩”卡玛拉,从小被狼叼去,8岁时被人发现,但其生活习惯已与人两样,其生活习惯几乎与狼一样,四肢爬行,吃生肉,昼伏夜行,后来经过人为的训练,两年后才能站立,六年后可以象人一样行走,四年内学会了6个单词,在他17岁时,智力水平仅达到3岁孩子的水平。

据《中国妇女报》披露,我国南京市一姓马的工人因患有精神性心理疾病,深怕孩子受人迫害,将自已的三个子女从小锁在家中,人让他们与外界接触,长达十几年,致使这些孩子智力低下,言语迟缓,与同龄人相比,智力及生活能力差异很大,近于白痴,所以不可忽视家庭教育早期性的作用,(二)家庭教育连续性家庭教育第二个特点是连续性。

孩子出生后,从小到大,几乎2/3时间生活在家庭之中,朝朝暮暮,都在接受着家长的教育。

这种教育是在有意和无意、计划和无计划、自觉和不自觉之中进行的,不管是以什么方式、在什么时间进行教育,都是家长以其自身的言行随时随地的教育影响着子女。

这种教育对孩子的生活习惯、道德品行、谈吐举止等都在不停地给予影响和示范,其潜移默化的作用相当大,伴随着人的一生,可以说是活到老学到老,所以有些教育家又把家长称为终身教师。

这种终身性的教育往往反映了一个家庭的家风,家风的好坏往往要延续几代人,甚至于十几代、几十代,而且这种家风往往与家庭成员从事的职业有关。

如:杏林世家”、“梨园之家”、“教育世家”等等。

同时家风又反映了一个家庭的学风,学风的好坏也往往延续几代人、十几代人、几十代人。

如在中国近代,无锡人严功增补清未《国朝馆选录》,统计自清顺治三年丙戌科至光绪三十年甲辰科,状元共114人,其中父子兄弟叔侄累世科第不绝者,如苏州缪、吴、潘三姓,常熟翁、蒋两姓、浙江海宁陈、查两姓。

看得出、家庭教育的连续性往往对人才群体的崛起有着重要影响。

这种情况。

古、近代比较突出,在当代随科学的发展、社会的需求、待业的增多,人们择业面宽,一个家庭中所有的成员不可能都从事同一种工作,但都不乏见到这种情况,即有些家庭成员工作中屡屡出现成绩、受表彰,而有的家庭中成员违法犯罪接二连三。

这都与家庭教育连续性有着很大的关系。

(三)家庭教育权威性家庭教育的权威性是指父母长辈在孩子身上所体现出的权力和威力。

家庭的存在,确定了父母子女间的血缘关系、抚养关系、情感关系,子女在伦理道德和物质生活的需求方面对父母长辈有很大的依赖性,家庭成员的根本利益的一致性,都决定了父每对子女有较大的制约作用。

父母的教育易于被孩子接受和服从,家长合理地使用这一特点,对孩子良好品德和行为习惯形成是很有益处的,对于幼儿来说,尤其是这样。

幼儿在与其他小朋友们玩耍游戏中,当出现争执情况时,往往引用父母的话来证实自已的言语行为是对的,如他们喜欢说:“我爸爸是这样说的。

”或“我妈妈是那样做的。

”等等。

父母在孩子心目中的权威性决定着孩子如何看待接受幼儿园学校及社会的教育。

孩子与父母的关系,是孩子最先面临的一种重要的社会关系。

在这种关系中,几乎体现了社会人伦道德的各个方面,如果这种关系中形成裂痕和缺陷,孩子尔后走向社会,在各种人际关系中就会反映出来。

因此强调父母权威的重要,还因为父母在孩子幼年时代始终扮演着双重角色:即既是孩子安全生存的保护者,又是人生启蒙的向导。

父母教育的效果如何,就看父母权威树立的程度,父母权威的树立必须建立在尊重孩子人格的基础上,而不是封建的家长制上,明智的家长很懂得权威树立的重要性,更懂得权威的树立不是靠压制,强求、主观臆断,而是采用刚柔相济的方法。

父母双方在教育子女的态度上首先协调一致,并相互配合,应宽则宽,应严则严,在孩子面前树立起一个慈祥而威严的形象,使孩子容易接受父母的教育。

(四)家庭教育感染性父母与孩子之间的血缘关系和亲缘关系的天然性和密切性,使父母的喜怒哀乐对孩子有强烈的感染作用。

孩子对父母的言行举止往往能心领神会,以情通情。

在处理发生在周围身边的人与事的关系和问题时,孩子对家长所持的态度很容易引起共鸣。

在家长高兴时,孩子也会参与欢乐,在家长表现出烦躁不安和闷闷不乐时,孩子的情绪也容易受影响,即使是幼儿也是如此。

如果父母亲缺乏理智而感情用事,脾气暴躁,都会使孩子盲目地吸收其弱点。

家长在处理一些突发事件时,表现出惊恐不安、措手不及,对子女的影响也不好;如果家长处惊不变、沉稳坚定,也会使子女遇事沉着冷静,这样对孩子心理品质的培养起到积极的作用。

(五)家庭教育及时性家庭教育的过程,是父母长辈在家庭中对孩子进行的个别教育行为,比幼儿园、学校教育要及时。

常言道:知子莫若父,知女莫若母。

家长与孩子朝夕相处,对他们的情况可以说是了如指掌,孩子身上稍有什么变化,即使是一个眼神、一个微笑都能使父母心领神会,故此做为父母通过孩子的一举一动、一言一行能及时掌握此时此刻他们的心理状态,发现孩子身上存在的问题,及时教育,及时纠偏,不让问题过夜,使不良行为习惯消灭在萌芽状态之中。

而幼儿园、学校之中,教师面对着几十个孩子,只能针对这个年龄阶段的孩子进行共性教育,也就是群体教育,因时间及精力所限,不可能照顾到每个孩子的特点,容易出现顾此失彼的现象,甚至因此使孩子对教师的照顾不周而产生不信任感,而家长可以及时引导孩子端正认识。

因此家长对孩子进行正确的家庭教育既可以使孩子在进入幼儿园之前形成了良好的行为习惯,为接受集体教育奠定了很好的基础,又可以弥补集体教育的不足。

二、良好的家庭教育是造就21世纪人才的必要条件《九十年代中国儿童发展规划纲要》中指明:“今天的儿童是21世纪的主人,儿童的自下而上保护和发展是提高人口素质的基础,是人类发展的先决条件。

儿童的健康成长关系到祖国的前途命运。

提高全民族素质,从儿童抓起。

”并提出:“在2000年要使90%儿童(14岁以下)的家长不同程度地掌握保育、教育儿童的知识。

”这顶目标明确了家长们肩负着为国家造就21世纪人才的重任. 福禄贝尔还说过:“国家的命运与其说是掌握在当权者的手中,倒不如说是掌握在母亲的手中。

”这句话很有哲理性,它深刻地挑明了家长在教育子女中所起到的作用。

我国的21世纪是什么情况,拿邓小平同志的话来讲,要使我国在21世纪中叶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人均收入达4000美元,年国民生产总值达6万亿美元。

21世纪的人应该是具有良好的思想意识、高尚的道德情操、健全的心理品质、积极与他人合作的精神、较强的应变能力、吃苦耐劳的全面发展的一代新人。

如果21世纪没有这样一批高素质的建设者是很难完成此大任的,具备这样的素质不是一朝一夕所能办得到的,而良好的家庭教育正是培养高素质人的必备条件。

家庭是社会的细胞,有了健康的细胞,才能有健全的肌体,细胞有病,就会引起肌体发病。

古人云:“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的“齐家、治国、平天下”观点就是这个道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