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文言文

合集下载

七年级语文上册文言文原文及翻译

七年级语文上册文言文原文及翻译

七年级语文上册文言文原文及翻译论语十二章1、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学而》【翻译】孔子说:“学习并时常温习,不是很愉快吗?有志同道合的人从远方来,不是很令人从心里感到高兴吗?人家不了解我,我也不怨恨、恼怒,不也是君子作风吗?”2、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学而》【翻译】曾子说:“我每天多次反省自身:替人家谋虑是否不够尽心?和朋友交往是否不够诚信?老师传授的知识是不是自己还不精通熟练呢?”3、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为政》【翻译】孔子说:“我十五岁就有志于做学问;三十岁能自立于世;四十岁能通达事理;五十岁的时候我懂得自然的规律和命运;六十岁时对各种言论能辨别是非真假,也能听之泰然;七十岁能随心所欲,却不逾越法度规矩。

”4、子曰:“温故而知新,能够为师矣。

”——《为政》【翻译】孔子说:“温习旧的知识,进而懂得新的知识,这样的人能够做老师了。

5、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为政》【翻译】孔子说:“读书不深入思考,越学越糊涂;思考不读书,就无所得。

”6、子曰∶“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

贤哉,回也!”——《雍也》【翻译】孔子说∶“贤德啊,颜回吃的是一小筐饭,喝的是一瓢水,住在穷陋的小房中,别人都受不了这种贫苦,颜回却仍然不改变向道的乐趣。

贤德啊,颜回!”7、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雍也》【翻译】孔子说:“懂得它的人,不如爱好它的人;爱好它的人,又不如以它为乐的人。

”8、子曰:“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

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述而》【翻译】孔子说:“吃粗粮,喝白水,弯着胳膊当枕头,乐趣也就在这中间了。

用不正当的手段得来的富贵,对于我来讲就像是天上的浮云一样。

七年级课外文言文

七年级课外文言文

适合初一学生的课外文言文一、文征明习字【原文】文征明临写《千字文》,日以十本为率,书遂大进。

一世于书,何尝苟且,或答人简札,少不当意,必再三易之不厌,故愈老而愈益精妙。

【阅读训练】1.讲解下面句中加线的词①书遂大进()②一世于书()③或答人简札()2.将“少不当意,必再三易之不厌”译成现代汉语。

译文3.用一句话来归纳这段文字的中心。

答:二、铁杵磨针【原文】磨针溪,在眉州象耳山下。

世传李太白念书山中,未成,弃去。

过小溪,逢老媪方磨铁杵,问之,曰:" 欲作针。

"太白感其意,还卒业。

媪自言姓武。

今溪旁有武氏岩。

注: [ 媪] (ǎo)年迈的妇人。

[ 杵] (chǔ)棒槌。

[卒业 ] 达成学业【阅读训练】1、讲解文中加点词的意思去:去()方()欲()还:()2、讲解以下句子中"之 "字各指代什么1)问之,曰: "欲作针。

"()2)学而时习之 ()3、翻译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答:4.用一个成语来归纳这段文字的中心并且说说本文给你的启示。

答:三、日攘一鸡【原文】今有人日攘其邻之鸡者,或告之曰:“是非君子之道。

” 曰:“请损之,月攘一鸡,以待来年尔后已。

”【讲解】①攘:这里是盗窃的意思【阅读训练】1、讲解加点字:是非君子之道()()以待来年尔后已()2、翻译下面句子( 4 分)今有人日攘其邻之鸡者译文:是非君子之道译文:请损之,月攘一鸡,以待来年尔后已。

译文:四、薛谭学讴【原文】薛谭学讴于秦青,未穷青之技,自谓尽之,遂辞归。

秦青弗止,饯行于郊衢,抚节悲歌,声振林木,响遏行云。

薛谭乃谢求反,平生不敢言归。

【讲解】①讴:这里是歌唱。

②饯行于郊衢:饯,设宴送别。

郊衢,田野的大道边。

③抚节悲歌:抚节,打着节拍。

④薛谭乃谢求反:谢,致歉。

【阅读训练】1.讲解以下加点的词在文中的意思。

①未穷青之技()②秦青弗止()③响遏行云()2.翻译:薛谭学讴于秦青,未穷青之技,自谓尽之译文:4.这个故事给你以怎样的启示?答:5.薛谭身上有无可取之处?若是有,是什么?答:五、眉、眼、口、鼻四者,毕有神①也。

七年级语文上册文言文的译文及注释

七年级语文上册文言文的译文及注释

人教版语文七年级上册文言文的译文及注释一、《世说新语·咏雪》南朝·刘义庆【原文】谢太傅寒雪日内集,与儿女讲论文义。

俄而雪骤,公欣然曰:"白雪纷纷何所似?" 兄子胡儿曰:"撒盐空中差可拟。

" 兄女曰:"未若柳絮因风起。

"公大笑乐。

即公大兄无奕女,左将军王凝之妻也。

【译文】:谢太傅在一个寒冷的雪天举行家庭聚会,跟子侄辈的人讲解诗文。

不久,雪下大了,谢太傅高兴地说:“这纷纷扬扬的大雪像什么呢?”他哥哥的长子谢朗说:“跟把盐撒在空中差不多可以相比。

”他哥哥的女儿谢道韫说:“不如比作柳絮凭借着风漫天飞舞。

”谢太傅高兴得笑了起来。

她就是谢太傅的大哥谢无奕的女儿,(后来成为)左将军王凝之的妻子。

【注释】①谢太傅:即谢安(320-385),字安石,晋朝陈郡阳夏(现在河南太康)人。

做过吴兴太守、侍中、史部尚书、中护军等官职。

死后追赠为太傅。

(太傅,中国古代职官。

位列三公,正一品位,处于专制统治者的核心位置,直接参与军国大事的拟定和决策,是皇帝统治四方的高级代言人。

)②内集:家庭聚会。

③与儿女讲论文义讲论文义:讲解诗文。

讲:讲解。

论:讨论。

④俄而雪骤,公欣然曰俄而:不久,一会儿。

骤;急速,大。

欣然:高兴的样子。

⑤胡儿:即谢朗。

谢朗,字长度,谢安哥哥的长子。

做过东阳太守。

⑥差可拟:差不多可以相比。

差,大致、差不多。

拟,相比。

⑦未若柳絮因风起未若:不如。

因:凭借。

“因”在这里有特殊含义。

⑧无奕女:指谢道韫(yùn),东晋有名的才女,以聪明有才著称。

无奕,指谢奕,字无奕。

⑨王凝之:字叔平,大书法家王羲之的第二个儿子,做过江州刺史、左将军、会稽内史等。

【古今异义词】[儿女]古义:子侄辈的年轻一代;今义:自己亲生的儿子与女儿[因]古义:凭借;今义:因为二、《世说新语·陈太丘与友期》南朝·刘义庆【原文】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过中不至,太丘舍去。

七年级上册文言文原文及翻译

七年级上册文言文原文及翻译

七年级上册文言文原文及翻译七年级的学习生活即将过完,在即将到来的语文考试,同学们要掌握哪些文言文的原文和翻译呢?如何即将下面是为大家带来的关于七年级上册文言文原文及翻译,希望会给大家带来帮助。

七年级上册文言文原文及翻译(一)一、咏雪谢太傅寒雪日内集,与儿女讲论文义。

俄而雪骤,公欣然曰:“白雪纷纷何所似?”兄子胡儿曰:“撒盐空中差可拟。

”兄女曰:“未若柳絮因风起。

”公大笑乐。

即公大兄无奕女,左将军王凝之妻也。

译文:一个寒冷的雪天,谢太傅把家人聚会在一起,跟子侄辈的人谈诗论文。

忽然间,雪下得紧了,太傅高兴地说:“这纷纷扬扬的大雪像什么呢?”他哥哥的长子胡儿说:“跟把盐撒在空中差不多。

”他哥哥的女儿道韫说:“不如比作风把柳絮吹得满天飞舞。

”太傅高兴得笑了起来。

道韫是太傅大哥谢无奕的女儿、左将军王凝之的妻子。

二、陈太丘与友期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过中不至,太丘舍去。

去后乃至。

元方时年七岁,门外戏。

客问元方:“尊君在不?”答曰:“待君久不至,已去。

”友人便怒曰:“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

”元方曰:“君与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

”友人惭,下车引之。

元方入门,不顾。

译文:陈太丘跟一位朋友约定一同出门,约好正午时碰头。

正午已过,不见那朋友来,太丘不再等候就走了。

太丘走后,那人才来。

太丘的长子陈元方那年七岁,当时正在门外玩。

那人便问元方:“你爸爸在家吗?”元方答道:“等你好久都不来,他已经走了。

”那人便发起脾气来,骂道:“真不是东西!跟别人约好一块儿走,却把别人丢下,自个儿走了。

”元方说:“您跟我爸爸约好正午一同出发,您正午不到,就是不讲信用;对人家儿子骂他的父亲,就是失礼。

”那人感到惭愧,便从车里下来,想跟元方握手,元方连头也不回地走进了自家的大门。

七年级上册文言文原文及翻译(二)智子疑邻宋有富人,天雨墙坏。

其子曰:“不筑,必将有盗。

”其邻人之父亦云。

暮而果大亡其财,其家甚智其子,而疑邻人之父。

七年级必背文言文七篇

七年级必背文言文七篇

七年级必背文言文七篇七年级必背文言文七篇一、《滕王阁序》千古江山,英雄无觅,孙仲谋处。

舞榭歌台,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

斜阳草树,寻常巷陌,人道寄奴曾住。

想当年,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

元嘉草创,将领先驱,多少事,从来急。

天下英雄谁敌手?曹刘回,侠义照。

西北凉云,东南青雁,客舍青青柳色依依。

尽管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

燕台一去客心惊,箫声宫殿树青青。

那金闺女,应是良人玉。

抛家傍路,思量千里孤帆,关爱今如昔。

一年生而三十已白头,人生莫算得。

明日复明日,明日何其多。

良夜再良夜,不遣愁来又何夕。

---二、《登鹳雀楼》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三、《赋得古原草送别》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

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远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

又送王孙去,萋萋满别情。

---四、《春晓》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

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五、《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

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

---六、《登高》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

---七、《明月上高楼》明月出天山,苍茫云海间。

长风几万里,吹度玉门关。

汉下白登道,胡窥青海湾。

由来征战地,不见有人还。

戍客望边邑,思归多苦颜。

高楼当此夜,叹息未应闲。

天阶夜色凉,卧看牵牛星。

七年级上册文言文背诵知识积累(人教版七年级必修)

七年级上册文言文背诵知识积累(人教版七年级必修)

七年级上册文言文背诵知识积累(人教版七年级必修)一、默写1、《论语》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子曰:“敏而好学,不耻下问,是以谓之文也。

”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子曰:“其恕乎!已所不欲,勿施于人。

”2、《观沧海》(曹操)水何澹澹,山岛竦峙。

树木丛生,百草丰茂。

秋风萧瑟,洪波涌起,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3、《次北固山下》(王湾)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4、《钱塘湖春行》(白居易)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

5、《西江月》(辛弃疾)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

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

6、《天净沙秋思》(马致远)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

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7、附录部分:《龟虽寿》(曹操)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

《过故人庄》(孟浩然)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

8、《题破山寺后禅院》(常建)山光悦鸟性,潭影空人心。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李白)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

9、《夜雨寄北》(李商隐)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

《泊秦淮》(杜牧)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

10、《浣溪沙》(晏殊)无可奈何花落去, 似曾相识燕归来。

《过松源晨炊漆公店》(杨万里)正入万山圈子里,一山放过一山拦。

11、《如梦令》(李清照)争渡,争渡,惊起一滩鸥鹭。

《观书有感》(朱熹)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二、根据要求或提示填空1、古诗文的语言极富生命力,沈复的《童趣》中有些词语作为成语保留在现代汉语中,请你写出三个词语:明察秋毫、庞然大物、怡然自得。

2、幸福是什么?幸福是白居易“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的流连忘返;幸福是陶渊明“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悠闲自得;幸福是苏轼“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的美好祝愿。

初一(七年级)上册文言文大全_古诗大全

初一(七年级)上册文言文大全_古诗大全

初一(七年级)上册文言文大全_古诗大全初一(七年级)上册文言文共计7篇,分别如下:文言文《童趣》选自初中文言文大全其诗文如下:【原文】余忆童稚时,能张目对日,明察秋毫,见藐小之物必细察其纹理,故时有物外之趣。

夏蚊成雷,私拟作群鹤舞于空中,心之所向,则或千或百,果然鹤也;昂首观之,项为之强。

又留蚊于素帐中,徐喷以烟,使之冲烟而飞鸣,作青云白鹤观,果如鹤唳云端,为之怡然称快。

余常于土墙凹凸处,花台小草丛杂处,蹲其身,使与台齐;定神细视,以丛草为林,以虫蚁为兽,以土砾凸者为丘,凹者为壑,神游其中,怡然自得。

一日,见二虫斗草间,观之,兴正浓,忽有庞然大物,拔山倒树而来,盖一癞虾蟆,舌一吐而二虫尽为所吞。

余年幼,方出神,不觉呀然一惊。

神定,捉虾蟆,鞭数十,驱之别院。

【翻译】我回忆儿童时,可以张开眼睛看着太阳,能看清最细微的东西。

我看见细小的东西,一定会去仔细地观察它的纹理,因此常有超出事物本身的乐趣。

夏天蚊子发出雷鸣般的声响,我暗自把它们比作群鹤在空中飞舞,心里这么想,那成千成百的蚊子果然都变成仙鹤了;我抬着头看它们,脖颈都为此僵硬了。

我又将几只蚊子留在素帐中,用烟慢慢地喷它们,让它们冲着烟雾边飞边叫,我把它当做一幅青云白鹤的景观,果然像仙鹤在青云中鸣叫,我为这景象高兴地拍手叫好。

我常在土墙高低不平的地方,在花台杂草丛生的地方,蹲下身子,使自己和花台相平,聚精会神地观察,把草丛当做树林,把虫子、蚂蚁当做野兽,把土块凸出部分当做山丘,凹陷的部分当做山谷,我在其中游玩,觉得非常安闲舒适。

有一天,我看见两只小虫在草间相斗,蹲下来观察它们,兴趣正浓厚,忽然有个极大的家伙,掀翻山压倒树而来了,原来是一只癞蛤蟆,舌头一吐,两只虫子全被它吃掉了。

我那时年纪很小,正看得出神,不禁‘呀’的一声惊叫起来。

待到神情安定下来,捉住癞蛤蟆,鞭打了几十下,把它驱赶到别的院子里去了。

《论语十则》原文及翻译第一到第九则为语录体,第十则为对话体。

初一所有古诗词和文言文

初一所有古诗词和文言文

初一所有古诗词和文言文七年级上册古诗词 (2)七年级下册古诗词 (3)七年级上册文言文 (5)七年级下册文言文 (7)一、七年级上册古诗词(一)、课内古诗背诵【观沧海】(曹操"东汉)东临碣石,以观沧海。

水何澹澹,山岛竦峙。

树木丛生,百草丰茂。

秋风萧瑟,洪波涌起。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次北固山下】(王湾"唐)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

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乡书何处达? 归雁洛阳边。

【钱塘湖春行】(白居易"唐)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

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

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

【西江月】(辛弃疾"南宋)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

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

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

旧时茅店社林边,路转溪头忽见。

【天净沙"秋思】(马致远"元)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

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二)、课外古诗词背诵【龟虽寿】(曹操东汉)神龟虽寿,犹有竟时。

螣蛇乘雾,终为土灰。

老骥伏枥,志在千里。

烈士暮年,壮心不已。

盈缩之期,不但在天;养怡之福,可得永年。

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过故人庄】(孟浩然"唐)故人具鸡黍,邀我至田家。

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

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

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

【题破山寺后禅院】(常建"唐)清晨入古寺,初日照高林。

曲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

山光悦鸟性,潭影空人心。

万籁此都寂,但余钟磬音。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李白"唐)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

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

【夜雨寄北】(李商隐"唐)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

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

【泊秦淮】(杜牧"唐)烟笼寒水月笼沙,夜泊秦淮近酒家。

七年级上册文言文

七年级上册文言文

七年级上册1、郑人买履一、原文:郑人有欲买履者,先自度其足,而置之其坐。

至之市,而忘操之。

已得履,乃曰:“吾忘持其度。

”反归取之。

及反,市罢,遂不得履。

人曰:“何不试之以足?”曰:“宁信度,无自信也。

”二、实词列举:1、自度.其足:量长短。

2、置.之其坐.:放置。

同“座”,座位。

3、操.:拿,携带。

4、吾忘持度.:量好的尺码。

5、及反..:到,等到。

同“返”,返回。

6、遂.:终于。

7、宁.:宁可。

8、无.自信:不。

三、虚词列举:1、之①置之.其坐:代词,量好的尺码。

②至之.市:到……去。

③试之.以足:代词,鞋子。

以:用。

2、其①自度其.足:自己。

②置之其.坐:自己。

3、而①而.置之其坐:表承接。

②而.忘操之:表转折,却。

四、文章翻译:郑国有个人将要买鞋子,先自己量好了脚的尺码,把它放在自己的座位上。

到了集市上,却忘记了携带尺码。

鞋子已经拿到手了,就说:“我忘带尺码了。

”就返回家取尺码。

等到返回,集市已经散了,终于没有买到鞋子。

有人说:“为什么不用自己的脚试一试鞋子呢?”(那人)回答说“我宁可相信尺码,也不相信自己的脚。

”2、刻舟求剑一、原文:楚人有涉江者,其剑自舟中坠于水,遽(jù)契(qì)其舟,曰:“是吾剑之所从坠。

”舟止,从其所契者入水求之。

舟已行矣,而剑不行,求剑若此,不亦惑乎!二、实词列举:①遽契..其舟:立即,匆忙。

雕刻。

②是.吾剑:指示代词,这儿。

③不亦惑.乎:迷惑,糊涂。

“不亦……乎”是一种委婉的反问句式。

三、虚词列举:1、之①是吾剑之.所从坠:结构助词,不译。

(用在主谓间,取消句子独立性)②入水求之.:剑。

2、其①其.剑:他的,指楚人的。

②遽契其.舟:那。

③从其.所契者:他,指楚人。

3、而①而.剑不行:表转折,但是,却。

4、于①自舟中坠于.水:到。

自:从。

四、文章翻译:有个楚国人渡江,他的剑从船上掉到水里,他立即在船帮上刻下一个记号,说:“这儿是我的剑掉下去的地方。

七年级课外文言文

七年级课外文言文

• 伯牙鼓琴,钟子期听之。方鼓琴而志在泰 山,钟子期曰:“善哉乎鼓琴!魏巍乎若 泰山!”有间,而志在流水,钟子期又曰: “善哉乎鼓琴!汤汤乎若流水!”钟子期 死,伯牙破琴绝弦,终身不复鼓琴,以为 世无足复为鼓琴者。
• 伯牙弹琴,他的朋友钟子期欣赏音乐。伯 牙弹琴的时候,想着在登泰山。钟子期说: “弹得真好(妙)啊!我仿佛看见了一座 巍峨的泰山!”片刻,伯牙又想着流水, 钟子期又说:“弹得真好啊!我仿佛看到 了汪洋的江海!”钟子期(患病)死了, 伯牙(心里非常悲伤),把琴打破了,把 琴弦也扯断了,一辈子都不再弹琴了,认 为世上没有值得他为之弹琴的人(认为世 界上没有知音了)。
七年级课外文言文
• 伯牙善鼓琴,钟子期善听。伯牙鼓琴,志 在高山,钟子期曰:“善哉,峨峨兮若泰 山!”志在流水,钟子期曰:“善哉,洋 洋兮若江河!”伯牙所念,钟子期必得之。 • 伯牙游于泰山之阴,卒逢暴雨,止于岩下, 心悲,乃援琴而鼓之。初为《霖雨》之操, 更造《崩山》之音。曲每奏,钟子期辄穷 其趣。伯牙乃舍琴而叹曰:“善哉,善哉! 子之听夫志,想象犹吾心也。吾于何逃声 哉?”
• 读书惟在牢记,则日见进益。陈晋之一日 只读一百二十字,后遂无书不读,所谓日 计不足,岁计有余者。今人谁不读书,日 将诵数千言。初若可喜,然旋读旋忘,虽 一岁未尝得百二十字也,况一日乎﹗予少 时实有贪多之癖,至今每念腹中空虚,方 知陈贤良为得法云。
• 孟子幼时,其舍近墓,常嬉为墓间祭拜之 事。其母曰:“此非吾所以处子也。”遂 迁居市旁,孟子又嬉为贾人呼卖之事。母 曰:“此又非所以处吾子也。”复徙居学 宫之旁。孟子乃嬉为揖让进退之事。其母 曰:“是可以处吾子矣。”遂居焉。
晏子谏齐景公 齐景公为高台,劳民。台成,又欲为钟。 晏子谏曰:"君者,不以民之哀为乐。君不胜 欲,既筑台矣,今复为钟,是重敛于民也,民 必哀矣。夫敛民而以为乐,不祥,非治国之 道也."景公乃止。

7年级上册文言文原文及翻译【三篇】.doc

7年级上册文言文原文及翻译【三篇】.doc

7年级上册文言文原文及翻译【三篇】【篇一】七年级上册文言文原文及翻译一、咏雪谢太傅寒雪日内集,与儿女讲论文义。

俄而雪骤,公欣然曰:“白雪纷纷何所似?”兄子胡儿曰:“撒盐空中差可拟。

”兄女曰:“未若柳絮因风起。

”公大笑乐。

即公大兄无奕女,左将军王凝之妻也。

译文:一个寒冷的雪天,谢太傅把家人聚会在一起,跟子侄辈的人谈诗论文。

忽然间,雪下得紧了,太傅高兴地说:“这纷纷扬扬的大雪像什么呢?”他哥哥的长子胡儿说:“跟把盐撒在空中差不多。

”他哥哥的女儿道韫说:“不如比作风把柳絮吹得满天飞舞。

”太傅高兴得笑了起来。

道韫是太傅大哥谢无奕的女儿、左将军王凝之的妻子。

二、陈太丘与友期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过中不至,太丘舍去。

去后乃至。

元方时年七岁,门外戏。

客问元方:“尊君在不?”答曰:“待君久不至,已去。

”友人便怒曰:“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

”元方曰:“君与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

”友人惭,下车引之。

元方入门,不顾。

译文:陈太丘跟一位朋友约定一同出门,约好正午时碰头。

正午已过,不见那朋友来,太丘不再等候就走了。

太丘走后,那人才来。

太丘的长子陈元方那年七岁,当时正在门外玩。

那人便问元方:“你爸爸在家吗?”元方答道:“等你好久都不来,他已经走了。

”那人便发起脾气来,骂道:“真不是东西!跟别人约好一块儿走,却把别人丢下,自个儿走了。

”元方说:“您跟我爸爸约好正午一同出发,您正午不到,就是不讲信用;对人家儿子骂他的父亲,就是失礼。

”那人感到惭愧,便从车里下来,想跟元方握手,元方连头也不回地走进了自家的大门。

【篇二】七年级上册文言文原文及翻译智子疑邻宋有富人,天雨墙坏。

其子曰:“不筑,必将有盗。

”其邻人之父亦云。

暮而果大亡其财,其家甚智其子,而疑邻人之父。

译文宋国有个富人,因下大雨,墙坍塌下来。

他儿子说:“如果不(赶紧)修筑它,一定有盗贼进来。

”他们隔壁的老人也这么说。

这天晚上果然丢失了大量财物,这家人很赞赏儿子聪明,却怀疑偷盗是隔壁那个老人干的。

七年级古诗词文言文

七年级古诗词文言文

古诗词【观沧海】东汉曹操东临碣石,以观沧海。

水何澹澹,山岛竦峙。

树木丛生,百草丰茂。

秋风萧瑟,洪波涌起。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李白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

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

【次北固山下】王湾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

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乡书何处达? 归雁洛阳边。

【天净沙秋思】元马致远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

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峨眉山月歌】李白峨眉山月半轮秋,影入平羌江水流。

夜发清溪向三峡,思君不见下渝州。

【江南逢李龟年】杜甫岐王宅里寻常见,崔九堂前几度闻。

正是江南好风景,落花时节又逢君。

【行军九日思长安故园】唐岑参强欲登高去,无人送酒来。

遥怜故园菊,应傍战场开。

【夜上受降城闻笛】唐李益回乐峰前沙似雪,受降城外月如霜。

不知何处吹芦管,一夜征人尽望乡【秋词·其一】唐刘禹锡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

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

【夜雨寄北】唐李商隐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

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

【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其二】宋陆游僵卧孤村不自哀,尚思为国戍轮台。

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

【潼关】清谭嗣同终古高云簇此城,秋风吹散马蹄声。

河流大野犹嫌束,山入潼关不解平。

文言文【咏雪】谢太傅寒雪日内集,与儿女讲论文义。

俄而雪骤,公欣然曰:“白雪纷纷何所似?” 兄子胡儿曰:“撒盐空中差可拟。

” 兄女曰:“未若柳絮因风起。

”公大笑乐。

即公大兄无奕女,左将军王凝之妻也。

【陈太丘与友期行】陈太丘与友期行。

期日中,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

元方时年七岁,门外戏。

客问元方:“尊君在不?”答曰:“待君久不至,已去。

”友人便怒:“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

”元方曰:“君与家君期日中。

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

”友人惭,下车引之。

七年级上册文言文

七年级上册文言文

《观沧海》曹操(七上课内)东临碣石,以观沧海。

水何澹澹,山岛竦峙。

树木丛生,百草丰茂。

秋风萧瑟,洪波涌起。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次北固山下》王湾(七上课内)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

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钱塘湖春行》白居易(七上课内)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

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

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

《天净沙•秋思》马致远(七上课内)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

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龟虽寿》曹操(七上课外)神龟虽寿,犹有竟时。

螣蛇乘雾,终为土灰。

老骥伏枥,志在千里。

烈士暮年,壮心不已。

盈缩之期,不但在天;养怡之福,可得永年。

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过故人庄》孟浩然(七上课外)故人具鸡黍,邀我至田家。

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

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

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

《题破山寺后禅院》常建(七上课外)清晨入古寺,初日照高林。

曲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

山光悦鸟性,潭影空人心。

万籁此都寂,但余钟磬音。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李白(七上课外)杨花落尽子归啼,闻道龙标过五溪。

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

《夜雨寄北》李商隐(七上课外)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

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

《泊秦淮》杜牧(七上课外)烟笼寒水月笼沙,夜泊秦淮近酒家。

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

《浣溪沙》晏殊(七上课外)一曲新词酒一杯,去年天气旧亭台。

夕阳西下几时回?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

小园香径独徘徊。

《过松源晨炊漆公店》杨万里(七上课外)莫言下岭便无难,赚得行人空喜欢。

正入万山圈子里,一山放过一山拦。

《如梦令》李清照(七上课外)常记溪亭日暮,沉醉不知归路。

兴尽晚回舟,误入藕花深处。

争渡,争渡,惊起一滩鸥鹭。

《观书有感》朱熹(七上课外)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

七年级课外文言文

七年级课外文言文

七年级课外文言文七年级课外文言文一、小港渡者庚寅冬,予自小港欲入蛟川城,命小奚①以木简束书从。

时西日沉山,晚烟萦树,望城二里许。

因问渡者:“尚可得南门开否?”渡者熟视小奚,应曰:“徐行之,尚开也;速进,则阖②。

”予愠为戏。

趋行及半,小奚扑③。

束断书崩,啼,未即起。

理书就束,而前门已牡下④矣。

予爽然⑤,思渡者言近道。

天下之以躁急自败,穷暮无所归宿者,其犹是⑥也夫,其犹是也夫!【注释】①小书童。

②关闭。

③同“仆”,跌倒。

④上锁。

牡,锁簧。

⑤若有所失的样子。

⑥其,句首语气助词,表推测,即“大概”“或许”的意思。

犹是,如同这样。

1、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短文的主要内容。

2、结合文章内容,说说文中的小港渡者是一个怎样的人?3、你从这篇短文中得到哪些启发?二、王积薪闻棋李肇王积薪①棋术功成,自谓天下无敌。

将游京师,宿于逆旅。

既灭烛,闻主人媪隔壁呼其妇曰:“良宵难遣,可棋一局乎?”妇曰:“诺。

”媪曰:“第几道②下子矣。

”妇曰:“第几道下子矣。

”各言数十。

媪曰:“尔败矣。

”妇曰:“伏局③。

”积薪暗记,明日覆其势,意思皆所不及也。

【注释】①王积薪:围棋高手。

②道:本文指围棋布子的位置。

③伏局:认输。

1、解释下列加点词在文中的意思。

①自谓天下无敌( ) ②可棋一局乎( )2、用现代汉语翻译划线的句子。

3、从本文结尾“意思皆所不及也”,可见媪妇二人棋艺之高,你认为她们技艺高明具体表现在何处? 阅读本文后,你得到了怎样的启发?三、多多益善①司马迁上②尝从容与信言诸将能不,各有差③。

上问曰:“如我能将几何?”信曰:“陛下不过能将十万。

”上曰;“于君何如?”曰:“臣多多而益善耳。

”上笑曰:“多多益善,何为为我禽?”信曰:“陛下不能将兵,而善将将,此乃信之所以为陛下禽也。

且陛下所谓天授,非人力也。

”注:①本文选自《史记·淮阴侯列传》。

②上:指汉高祖刘邦。

③差(Cī):高低。

1、解释句中加点词语。

①上尝从容与倌言诸将能不。

七年级课外文言文大全

七年级课外文言文大全

七年级课外文言文大全1.王戎识李王戎七岁,尝与诸小儿游。

看道边李树多子折枝,诸儿竞走取之,唯戎不动。

人问之,答曰:“树在道旁而多子,此必苦李。

”取之,信然。

(选自《世说新语》)2.掩耳盗钟有得钟者,欲负而走,则钟大不可负,以毁之,钟况然有音,恐人闻之而夺己也,遽掩其耳。

(选皆验。

扁鹊见秦武王,武王示之病,扁鹊请除。

左右曰:“群之病在耳之前,目之下,除之末必已也,将使耳不聪,目不明。

”君以告扁鹊,扁鹊怒而投其石曰:“君与知者谋之,而与不知者败之。

”(选自《战国策》)8.杀驼破瓮昔有一人,先瓮中盛谷。

驼驼入头瓮中食谷,首不得出。

既不得出,其人以为忧。

有一老人来语之曰:“汝莫愁,吾教汝出,汝当斩头,自能出之。

”即用其语,以刀斩头。

既杀驼,而复破瓮。

如此痴人,世人所笑。

(选自《百喻经》)9.司马光破瓮救友光生七岁,凛然如成人,闻讲《左氏春秋》,爱之,退为家人讲,即了其大指。

自是手不释书,至不知饥渴寒暑。

群儿戏于庭,一儿登瓮,足跌没水中,众皆弃去,光持石击瓮破之,水迸,儿得活。

(选自《宋史》)10.塞翁失马近塞上之人,有善术者,马无故亡而入胡。

人皆之。

其父曰:“此何遽不为福乎?”居数月,其马将胡骏马而归。

人皆贺之。

其父曰:“此何遽不能为祸乎?”家富良马,其子好骑,堕南昌折(选自《韩非子》)15.自相矛盾人有鬻矛与盾者,誉其盾之坚,物莫能陷也,俄而又誉其矛曰:“吾矛之利,物无不陷也。

“物无不陷也。

人应之曰:“以子之矛陷子之盾何如?”其人弗能应也。

(选自《韩非子》)16.各人啖一口人饷魏武一杯酪,魏武啖少许,盖头上题“合”字,以示众。

众莫能解。

次至杨修,修便啖,曰:“公教人啖一口也,复何疑?”(选自《世说新语》)17.义犬救主华隆好弋猎。

畜一犬,号曰“的尾”,每将自随。

隆后至江边,被一大蛇围绕周身。

犬遂咋蛇死焉。

而华隆僵仆无所知矣。

犬彷徨嗥吠,往复路间。

家人怪其如此,因随犬往。

隆闷绝委地。

载归家,二日乃苏。

隆未苏之间,犬终不食。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七年级语文上册文言文及古诗词复习与测试一、咏雪谢太傅寒雪日内集,与儿女讲论文义。

俄而雪骤,公欣然曰:“白雪纷纷何所似?”兄子胡儿曰:“撒盐空中差可拟。

”兄女曰:“未若柳絮因风起。

”公大笑乐。

即公大兄无奕女,左将军王凝之妻也。

【古今异义】 1、儿女:古义:子侄辈的人,指家中的年轻一代人今义:指子女2、因:古义:趁,乘,凭借今义:因为3、文义:古义:诗文今义:文章的意思1、“谢太傅寒雪日内集,与儿女讲论文义。

”一句总括了谢太傅一家咏雪的背景,精练地交代了时间“__________”、地点“__________”、人物“__________”、事件“__________”等因素。

2、解释加粗的词。

(1)寒雪日内集_________ (2)与儿女讲论文义_________(3)俄而雪骤________ (4)撒盐空中差可拟____________3、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句子。

未若柳絮因风起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寒雪”“内集”“欣然”“大笑”’等词语营造了一种怎样的家庭氛围?5、兄妹两人一个把雪比作盐,另一个把雪比作柳絮,哪一个更好呢?说说你的理由。

6、你认为谢太傅究竟满意谁的答案?为什么?二、陈太丘与友期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

元方时年七岁,门外戏。

客问元方:“尊君在不(通“否”)?”答曰:“待君久不至,已去。

”友人便怒:“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

”元方曰:“君与家君期日中。

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

”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

【古今异义】 1、去古意:离开今意:到、往 2、委古意:丢下、舍弃今意:委屈、委托3、顾古意:回头看今意:照顾4、期古意:约定今意:日期5、引古意:拉今意:引用 1.解释文中加粗的词。

①中:________ ②不:________ ③引:________ ④顾:________2.给文中划线句添上省略的人称。

()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

3.陈元方不再理会“友人”的原因是因为“友人”“________”又“________”。

4.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A.陈太丘不守信用,约好跟朋友出行,结果不等友人来自己先走了。

B.陈元方小时候傲慢无礼,竟敢教训长辈,目中无人。

C.小元方能指出父亲的朋友“期日中”而“日中不至”是“无信”,“对子骂父”是“无礼”,可见他明白事理,落落大方。

D.“友人”之所以“下车引之”,是想哄陈元方带自己去找他的父亲。

5.下列句中加粗词与“尊君在不”的“不”用法不相同的一项是()A.诲女知之乎 B.学而不思则罔 C.路转溪头忽见 D.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6.辨别下列词语哪些属于敬词,哪些属于谦词(填写序号)?①敝人②卑职③陛下④令尊⑤寡人⑥足下⑦令郎⑧老朽⑨麾下敬词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谦词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7.这则故事选自《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作者________,________(朝代)文学家。

从故事主人的言谈中可知,做人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友人惭”的原因是什么?(可用原文语句回答)(1分)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

9.通过读文可知元方是个怎样的孩子?你如何评价元方的“入门不顾”?(2分)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

10.学习本文,你明白了怎样的道理?(2分)三、《论语》十二章(节选)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子曰:“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

”子夏曰:“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仁在其中矣。

”(1)解释下面加点的词语。

(每空1分,共4分)①学而时习之()②不亦说乎()③吾日三省吾身()④博学而笃志()(2)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每空2分,共6分)①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②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③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3)下列说法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2分)A.孔子认为,只要温习了学过的知识,就可以凭借这一点当老师。

B.“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这句话谈论的是学习方法。

C.《论语》是儒家经典著作,记录了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

D.“四书”指的是《尚书》《论语》《大学》《中庸》。

四、诫子书(一)划分下列句子的节奏(4分)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二)填空(4分)《诫子书》选自,作者是字,他是三国时蜀国的政治家、家。

(三)翻译下列句子(30分)1、非宁静无以致远:2、静以修身3、俭以养德4、非淡泊无以明志5、年与时驰6、淫慢不能励精(四)阅读(38分)诫子书诸葛亮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

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

淫慢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治性。

年与时驰,意与日去,遂成枯落,多不接世,悲守穷庐,将复何及!1、本文作者就和两个方面进行了论述。

从这几个方面又是怎样展开论述的?答:2、这是一篇充满力量的书:“静以修身”“非宁静无以致远”是的力量;“俭以养德”是的力量;“非淡泊无以明志”有的力量;诫子书只有字,传递出的信息,比起长篇大论,诫子的效果必然要好得多,这就是简约的力量。

3、作者写这封信的用意是什么?4、文中有两句话常被人们用作“志当存高远”的座右铭,请写出这两句话。

答:5、用横线画出文中提到“志”的语句,联系上下文,说说你对文中“志”与“学”的关系是如何理解的。

6、请写出你读过课文后感悟。

7、请写出一句赞美诸葛亮的诗句和一条诸葛亮用过的计谋读《狼》,回答问题。

(10分)一屠晚归,担中肉尽,止有剩骨。

途中两狼,缀行甚远。

屠惧,投以骨。

一狼得骨止,一狼仍从。

复投之,后狼止而前狼又至。

骨已尽矣,而两狼之并驱如故。

屠大窘,恐前后受其敌。

顾野有麦场,场主积薪其中,苫蔽成丘。

屠乃奔倚其下,弛担持刀。

狼不敢前,眈眈相向。

少时,一狼径去,其一犬坐于前。

久之,目似瞑,意暇甚。

屠暴起,以刀劈狼首,又数刀毙之。

方欲行,转视积薪后,一狼洞其中,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

身已半入,止露尻尾。

屠自后断其股,亦毙之。

乃悟前狼假寐,盖以诱敌。

狼亦黠矣,而顷刻两毙,禽兽之变诈几何哉?止增笑耳。

1.对下列句子朗读节奏划分正确的一项是( )其一犬坐于前A.其一犬/坐于前B.其一/犬坐于前C.其/一犬坐于前D.其一犬坐/于前2.解释文中加粗词语的意思。

(1)敌( ) (2)意()(3)()洞 (4)股( ) 3.翻译下面句子。

(2分)骨已尽矣,而两狼之并驱如故。

4.在与狼的较量中,“屠户'的心理和行动前后发生了怎样的变化?(3分)5.概括狼的形象,并说说这则故事讽喻了什么?(2分)6.选出下列说法正确的项()(多选!)A.“径去”的意思是径直走开。

“犬坐”的意思是像狗似的蹲坐在面前。

B.第4段中前三个“其”字的意义分别指:屠户、积薪、前狼。

C.第4段中三个“以”字的含义都是“用”。

D.“屠暴起”,写屠户的当机立断。

“暴”,突然的意思。

E.“目似暝,意暇甚”的意思是:眼闭着似乎在睡觉,那神情善良得很。

F.“一狼径去”写狼另有图谋,“犬坐于前”写狼牵制屠户。

G.第4段写屠户杀狼,表现屠户的勇敢警觉和狼的狡诈阴险。

H.第4段是故事的高潮和结局。

7.加粗词词性词义相同的一组是(差别细微,要仔细分辨。

)[ ]A.犬坐于前前狼 B.以攻其后自后断其股 C.久之毙之 D.意将隧入身已半入8.为下面的句子选出正确的译文。

乃悟前狼假寐,盖以诱敌。

()A.前面的狼假睡,后面的狼引诱敌人。

B.屠户这才明白前面的狼假睡,原来是用这个方法迷惑敌方。

C.才明白前面的狼假睡,用盖子引诱敌人。

D.前面的狼悟出假睡是为了诱惑敌人。

9.如果用“屠户遇狼”概括第一段的内容,后面三段的内容依次应为________、________和屠户杀狼。

10.从文中找出点明故事主题的句子,并用现代汉语说说它的意思。

句子:意思:11.写出两个带“狼”字的成语:________、________。

六、穿井得一人宋之丁氏,家无井而出溉汲,常一人居外。

及其家穿井,告人日:吾穿井得一人。

有闻而传之者:“丁氏穿井得一人。

”国人道之闻之于宋君宋君令人问之于丁氏丁氏对曰得一人之使,非得一人于井中也。

1、选出“之”字用法不同的一项()A.国人道之.。

B,闻之.于宋君。

C,问之.于丁氏。

D,得一人之.使。

2、给加粗的句子加标点:国人道之闻之于宋君宋君令人问之于丁氏丁氏对曰3、解释加粗的词:及()闻()道()使()4、宋君为什么要派人向丁家询问这件事呢?5、这个故事告诉了我们一个什么道理?6、文中的宋君是一个怎样的人?7、对本文的寓意说法有误的一项是()A,不要轻信流言蜚语。

B,一家之言,经再三转述,往往会丧失原义。

C,对于别人的话,要注意实地调查,掌握第一手材料。

D,要勇于揭穿别人的谎言。

七、杞人忧天杞国有人忧天地崩坠①,身亡所寄,废寝食者。

又有忧彼之所忧者,因往晓之,曰:天,积气耳,亡处亡气。

若屈伸呼吸,终日在天中行止,奈何忧崩坠乎?其人曰:天果积气②,日月星宿,不当坠耶?晓之者曰:日月星宿,亦积气中之有光耀者,只使坠③,亦不能有所中伤。

其人曰:奈地坏何?晓者曰:地积块耳,充塞四虚④,亡处亡块。

若躇步跳蹈⑤,终日在地上行止,奈何忧其坏?其人舍然大喜⑥,晓之者亦舍然大喜。

1、解释词语意思:①崩坠( ) ②果( ) ③只使( ) ④四虚( )2、后来的人就根据上面这个故事,引伸成( )这句成语。

3、翻译下列句子。

杞国有人忧天地崩坠,身亡所寄,废寝食者。

日月星宿,亦积气中之有光耀者,只使坠③,亦不能有所中伤。

4、这则故事揭示的道理是?5、杞人“忧”什么?“忧”到什么程度?后来杞人的情绪发生了什么变化?6、结合你的理解,评价“晓之者”的行为做法。

7、现实环境中的你,面对今天的环境,杞人的行为对你有什么启发?。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