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生防震减灾科普知识
防震减灾科普知识
![防震减灾科普知识](https://img.taocdn.com/s3/m/a719c7481611cc7931b765ce0508763231127411.png)
防震减灾科普知识一、地震知识1.地震是一种自然现象,平均每天发生地震4万多次.早在公元前23世纪,我国尧舜时代就已记载到发生在山西现称薄州的地震.2.我国目前仍处在20世纪地震活动第5个活跃期,直至本世纪初.3.给人类以生命环境的地球内部可分为地核、地幔、地壳三层.地壳又分成许多板块,如太平洋板块、欧亚板块、美洲板块、非洲板块、南极板块等六大板块,以及许多次级板块.4.地震的发生是由于地球板块的飘移、互相碰撞,使地球内部缓慢积累的大量能量突然释放或人为因素引起的地球表层的振动叫地震.5.按成因,地震可分为天然地震如构造地震、火山地震、陷落地震等和人为因素的地震如水库地震、核爆地震等.其中构造地震对人类危害最大,因为它是地球内部地质构造变动导致岩石断裂而引起的地震.6.地球内部发生地震的地方叫震源,震源在地球表面上的投影点叫震中,地面上任何一点到震中的距离,叫震中距.7.地震分浅源地震、中源地震和深源地震.震源深度在距地表70公里内的地震叫浅源地震;震源深度在70-300公里内的地震叫中源地震;震源深度在300公里以上的地震叫深源地震.其中浅源地震破坏性最大.8.地震时,震源以地震波的形式向四面八方传播.地震波是由纵波和横波组成.纵波传播速度快,上下颠动,衰减也快,一般在震中附近才能感觉到.横波传播速度慢,左右摇晃,振幅大,作用时间长,对建筑物造成破坏作用的主要是横波.9.凭感觉人们可以判断地震的远近.先感觉到上下颠动明显,后感觉到左右摇晃比较明显,则为近震,此时震中就在附近,应立即避震;先感觉到左右摇晃比较明显,上下颠动不明显,则为远震,此时不必惊慌.10.表示地震能量大小的等级叫震级,释放能量越大,震级也就越大.目前世界上记录到的最大的地震是级的地震;1960年5月22日发生在南美洲智利的级地震,1906年1月31日南美洲厄瓜多尔——哥伦比亚边界近海中及1933年3月2日日本三陆东边海中也增发生级地震.11.一次地震只有一个震级.例如:1979年7月9日溧阳发生的6级地震,波及宜兴,对宜兴来说,这是地震震级也是6级.12.地震的发震时间、震中位置和震级叫地震三要素.13.地震级大小可分为:1微震:即级以下的地震叫微震,人无明显感觉;2有感地震:-级以上的地震,人有感觉;3破坏性地震:一般级以上的地震就会造成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这种地震叫破坏性地震;4中强地震:-级的地震;5强烈地震:震级在7级以上,破坏性大,影响面大的地震.14.地震烈度:是指地震时对地面的破坏程度.一次地震,距离震中不同的地方烈度也不同,同一距离上的烈度也会不同.烈度与震级大小、震中远近、震源深浅、地质条件、地表建筑物的质量好坏有关.地震烈度共分1-12度.1-2度:人无感觉;3度:人有感觉;4-5度:人有感觉,门窗作响,器物翻倒;6度:地面行人行走不稳,房屋裂缝,造成破坏性地震;7-8度:人站立不稳,大部分房屋倒塌破坏,烟囱断裂;9-10度:房屋建筑物严重破坏,铁轨变形,地表多处裂缝;11-12度:房屋普遍倒塌,地面严重变形,山体滑坡,造成巨大灾害.一般一次6级地震,震中烈度达8度,人站立不稳,大部分房屋破坏倒塌,烟囱断裂,框架建筑及新式砖房等受到严重破坏. 15.地震带:就是地震成串发生的地带.世界上有2条最大的地震带即:环太平洋地震带和欧-亚地震带地中海-喜玛拉雅地震带.二、地震灾害:16.地震灾害对人类危害很大,可分为:1直接灾害:即直接由地震造成建筑物倒塌、工程设施的破坏而引起人员伤亡、财产损失的地震灾害.2次生灾害:由直接灾害派生而引起的火灾、水灾、有毒污染、煤气管道爆炸、海啸、瘟疫等造成的灾害,也叫二次灾害.次生灾害中最严重的是火灾.我国历史上最大的一次地震火灾是1739年银川8级大地震烧了5天5夜.3广义灾害也叫三次灾害:由次生灾害如因防震抗震体制不健全、指挥系统失灵造成社会恐慌而加深地震灾害的灾害.17.地震灾害的大小与震级大小、震源深浅、震中位置、持续时间、人口密度、工程建筑基础和质量等因素有关.18.我国是一个地震灾害极其严重的国家之一,是因为:1我国大陆处于两大地震带即环太平洋地震带和欧-亚地震带的包围之中,境内地震断裂带十分活跃;2是大陆板块内部地震,震源浅、频率高,强大度,分布广;3人口多,建筑物抗震性能差;4人们的防震减灾意识差,成灾率高.19.我国历史上曾多次发生特大地震,例如:11303年,山西洪桐发生8级大地震,死亡20万人;21556年1月23日,陕西华县发生8级大地震,死亡83万人:其中瘟疫和饥荒死亡60万人,堪称世界之最;31920年宁夏海原级大地震,死亡23万人;41966年3月,刑台级和级大地震,死亡8000多人,受伤3万多人,经济损失10亿元;51976年7月28日,唐山级大地震,仅十几秒钟时间,就把100多万人口的城市变成一片废墟,死亡万人,重伤万人,这是建国以来,人员伤亡和经济损失最大的一次地震,称为现代地震史上之最.为了不使人们忘记这次地震的惨痛教训,我国政府把这次唐山地震日-7月28日定为全国人民的地震纪念日.61999年9月21日,我国台湾南投县发生级大地震,释放能量相当于400多颗2万吨级原子弹的威力,死亡近3000人,受伤11300多人,震坏房屋11万多户,32万人无家可归,余震2万多次,经济损失118亿美元.成为20世纪罕见的大地震.20.我省被列为全国地震重点监视防御区是因为1属于中强地震地质构造区;2人口稠密;3经济发达.一旦发生破坏性地震将会造成不可低估的经济损失和社会影响.例如11979年7月9日,溧阳市上兴、上沛发生6级地震,死亡46人,受伤2965人,损坏房屋40余万间,直接经济损失亿元.为了不忘血的历史教训,江苏省人民政府把这次溧阳地震日-7月9日定为全省人民的地震纪念日.21990年2月10日,常熟、太仓级地震,损坏房屋10万余间,直接经济损失亿元,成为我国5级地震直接经济损失最严重的一次. 21.宜兴地区历史上曾发生过31次地震.建国以来,最为严重的二次地震是:11974年4月22日受溧阳级地震的波及;21979年7月9日溧阳6级地震的波及,全市有强烈震感,并使我市21个公社,262个生产大队遭受震灾,死伤25人,震坏房屋4460多间,经济损失1亿元.因此,我市是属于全国地震重点监视防御的地区.三、防震减灾:22.地震灾害危害人类生命财产安全.但可以通过科学的监测预报和防御措施来减轻.我国防震减灾实行“以预防为主,防御与救助相结合”的方针,建立综合防御体系,也就是要做好1地震监测预报;2地震灾害预防;3地震应急;4震后救灾与重建四个环节的工作.23.地震造成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的主要原因是:1建筑物和工程设施的破坏倒塌;2次生灾害.年7月28日唐山级大地震造成巨大伤亡和经济损失,除了震级大,是直下型地震外,其根本原因是房屋建筑和工程设施的抗震能力极差.25.减轻地震灾害的根本措施是:1对旧有建筑物抗震加固;2对新建建筑物严格按照抗震设防标准设防,做到大震不倒,中震可修,小震不坏.26.建筑物抗震设防的核心是:减轻地震力和提高房屋整体抗震性能.具体要抓好选址、设计和施工三个环节.27.民房建筑不要把地基选在地质不好的地方,如疏松的沙、泽、坡地和河边等.不要砌空斗墙,要进行抗震设防,并保证施工质量.不能野蛮装修,如拆除承重墙等,以免破坏房屋整体结构,影响房屋整体的抗震性能.28.生命线工程是指与城市生产、生活有关系的工程.包括1交通:铁路、公路、港口、机场、城市道路、地铁等;2通讯工程:包括电报、电话、传真、邮政等;3供电工程:包括电站、电厂、电力枢纽、电网等;4供水工程:水源井、水库、排水和配水管道等;5粮食工程:粮库、油库、副食供应等;6供气:煤气设施等;7卫生工程:8消防工程等.29.防震减灾以生命线工程为重点是因为:生命线工程是城市命脉,是人民生存的重要保障,某一环节或局部的破坏失控,都将导致整个城市功能的丧失和瘫痪.30.我国未来十年防震减灾的目标是:在各级政府和全社会的共同努力下,争取10年左右的时间,使我国大中城市和人口稠密、经济发达地区具备抗御6级地震的能力.四、预测预报:31.我国早在汉朝时代公元132年,科学家张衡就发明了世界上第一台观测地震的仪器-候风地动仪,并在公元138年记录到了陕西大地震.32.地震的预测预报是通过与地震有密切关系的震前异常现象即宏观异常和微观异常现象来监督预报的,这是我国当前地震预测预报的基本途径. 33.地震宏观异常是指人们能觉察到的震前异常现象,如地声、地光、喷油喷气、地下水位大幅升降、井水发浑发泡翻花变味或枯竭、动物异常等.34.地震微观异常,是指人们不易觉察到的震前异常.如地壳变形、地下水化学成份的变化、电磁、电阻、重力变化等.35.动物异常表现为惊恐不安、狂叫狂奔、发呆不食、突然改变生活习性等.这是因为动物的某些器官灵敏,震前物理场、化学场的变化,导致产生一系列的振动,电磁、气象、地温等变化而刺激动物器官,使其行为异常的缘故.36.震前地面动物异常:动物异常大多出现在震前1-2天之内,震前几小时更为集中.表现为:1狂燥不安:狂吠、哭泣、嗅地、扒地、乱抓乱咬、乱跑外逃,猪羊不进圈,猫刁小猫搬家,牛马驴脱缰逃跑;2忧郁:反应迟钝、呆滞、不进食、不怕人等.37.震前穴居动物异常:是指冬眠的蛇、蚯蚓等大量出洞,或被冻死地面;老鼠活动反常,成群结对搬家等.38.震前鱼类异常:成群的鱼翻腾打漩狂游,或漂游水面,鱼肚朝天翻白或大量死亡.39.飞行动物异常:鸽、笼鸟、家禽鸡、鸭惊飞、惊叫,不进巢,笼鸟撞,不进食,不进窝;呆滞无神,改变栖息方式如鸡不进窝上树栖息等.40.动物异常的识别:1动物异常种类不是少数几种,一般常见动物都有异常反映;2异常的反映量大;3时间上具有相对集中出现的高潮期;4地区上具有相对分布的密集区.41.地声、地光是地震来临的一种信号,是向人们发出的最后警报.大多数在震前几秒钟至几分钟出现.42.地震预报分长期预报、中期预报、短期预报和临震预报四种.时间上分别为10年内、1-2年内、3个月内和10天内可能发生的破坏性地震的预报.目前我国地震预报的水平处于世界领先地位,并成功预报了1975年2月4日辽宁海城级地震和1976年5月29日云南龙陵级、8月16日四川松潘级地震等,拯救了10万人的生命和几十亿元的经济损失.43.国家依法保护地震监测预报设施和监测环境.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危害地震监测设施和环境.44.地震预报是政府行为.我国对地震预报实行统一发布制度,发布权限为省级人民政府,其他任何部门、单位、个人都无权发布地震消息.五、地震谣言识别:45.地震谣传是指没有确切信息来源和毫无科学根据的迅速传播有关地震将要发生的消息.46.一般地震谣言的特征是:1将地震三要素发震时间、地点、震级说得十分具体,时间精确到某日、某时、某分、某秒,震级精确到几点几级但目前科学水平还没有能够达到如此准确的预报水平.2谎称是某电台、某专家发布的地震消息.47.要善于识别地震谣传:1掌握地震谣传的特征;2判别地震消息的来源;3掌握我国地震信息发布的权限.要正确对待地震谣传:1不信谣,不传谣;2用防震减灾知识消除恐惧心理;3用地震预报法规约束自己;4及时向地震部门报告和询问.六、避震自救:48.震前出现地光、地声和初震现象到房屋倒塌这段时间约10-20秒钟,是自然预警时间,利用自然预警时间就近避震可减少人员伤亡.49.震明应急防护原则:伏而待定、就近避震,震后迅速撤离到安全的地方.“伏而待定,就近避震”,就是地震时迅速躲到能够避免或减轻地震伤害的地方.50.在平房避震时:要果断,就近避震,紧急外出不往返.若在门口,室外无危房、窄巷或障碍物等,应立即跑出室外,且要避开高大建筑物、烟囱、水塔、变压器、石化、煤气及大桥下.51.居民楼里避震:不可慌乱跑出房门或跳楼逃生,应就近避震,躲在小开间厨房、卫生间、储藏室或内墙墙角外、坚实家俱下和床底下.因这些地方抗震力强.52.在商店和影剧院避震时:在商店和影剧院门口的人,可立即跑出大门到安全地方;在商店里应就近躲在近处的大柱子、坚实的柜台或大件商品旁避开商品陈列橱;在影剧院里,应就近躲在排椅下,前排可躲在舞台旁,且不可拥护出商店门和剧院门.震后听从指挥有序撤离.53.在学校避震:1学校领导和老师要冷静果断;2震时让学生迅速躲到课桌下或讲台旁,且忌乱跑乱挤出教室门和跳楼逃生;3平时要结合教学讲述防震减灾知识;4震前要安排好撤离路线和转移场地;5震后指挥学生有序撤离.54.地震被压埋人员自救:1用衣服捂住鼻子防止灰尘窒息;2挣脱手脚,用砖、木支撑可能倒塌的物体,扩大空间,设法逃离险境,并向有光和空气的地方转移;3无力脱险时,保存体力,不要乱喊乱叫,听到有救援人员声音时,敲击发声求救.七、法规知识:55.中华人民共和国防震减灾法由江泽民主席签署,于1997年12月29日公布,自1998年3月1日起施行.56.制定中华人民共和国防震减灾法的目的是:为了防御与减轻地震灾害,保护人民生命财产安全,社会主义建设顺利进行.57.减轻地震灾害不是一个或几个部门的事,是一项社会系统工程,涉及到社会各个方面.任何单位和个人都有依法参加防震减灾活动的义务.58.中华人民共和国防震减灾法规定:新建、扩建、改建建设工程,必须达到防震设防要求.建设工程必须按照抗震设防要求和抗震设计规范进行抗震设计,并按照抗震设计进行施工.59.违反中华人民共和国防震减灾法的规定,不按照抗震设计规范进行抗震设计或者不按照抗震设计施工的行为,可处一万元以上十万元以下的罚款.60.在震后救灾中,任何单位和个人都必须遵纪守法,遵守社会公德,服从指挥,自觉维护社会秩序.61.各级人民政府应当组织有关部门开展防震减灾知识的宣传教育,增强公民的防震减灾意识,提高公民在地震灾害中自救、互救的能力。
小学生地震小常识
![小学生地震小常识](https://img.taocdn.com/s3/m/1a141fe632d4b14e852458fb770bf78a65293a80.png)
小学生地震小常识小学生地震小常识大全地震,特别是强地震发生之前,总会出现…‘些异常现象。
人们把观察到的—些与地震发生有密切联系的异常现象称为地震前兆。
下面是店铺整理的小学生地震小常识大全,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1)地下水异常井水是个宝,前兆来得早;天雨水质浑,天旱井水冒;水位变化大,翻花冒气泡;有的变颜色,有的变味道。
(2)动物异常震前动物有预兆,密切监视最重要;骡马牛羊不进圈,鸭不下水狗狂叫;老鼠搬家往外逃,鸽子惊飞不回巢;冰天雪地蛇出洞,鱼儿惊慌水面跳。
(3)地光和地声地光和地声是地震前夕或地震时从地下或地面发出的光亮及声音,是重要的临震预兆。
临震前,一瞬间,地发声,又发光,见此情,宜果断,速行动,少危险。
分别介绍震源、震中和地震波震源:是地球内发生地震的地方。
震源深度:震源垂直向上到地表的距离是震源深度。
我们把地震发生在60公里以内的称为浅源地震;60-300公里为中源地震;300公里以上为深源地震。
目前有记录的最深震源达720公里。
震中:震源上方正对着的地面称为震中。
震中及其附近的地方称为震中区,也称极震区。
震中到地面上任一点的距离叫震中距离(简称震中距)。
震中距在100公里以内的称为地方震;在1000公里以内称为近震;大于1000公里称为远震。
地震波:地震时,在地球内部出现的弹性波叫作地震波。
这就像把石子投入水中,水波会向四周一圈一圈地扩散一样。
地震波主要包含纵波和横波。
振动方向与传播方向一致的波为纵波(P波)。
来自地下的纵波引起地面上下颠簸振动。
振动方向与传播方向垂直的波为横波(S波)。
来自地下的横波能引起地面的水平晃动。
横波是地震时造成建筑物破坏的主要原因。
地震引起的次生灾害有哪些1.火灾:由房屋倒塌、煤气泄漏和明火引起;2.水灾:由水坝决口或山崩壅塞河道等引起;3.毒气泄漏:由建筑物或装置破坏等引起;4.瘟疫:由震后生存环境的严重破坏所引起。
拓展:有关预测地震小常识地震又称地动、地振动,是地壳快速释放能量过程中造成振动,期间会产生地震波的一种自然现象。
小学生防灾减灾知识常识
![小学生防灾减灾知识常识](https://img.taocdn.com/s3/m/58709d3155270722192ef799.png)
小学生防灾减灾知识常识一、消防防火类:1、基本要求:小学生不得玩火。
一是不得带火柴或打火机等火种;二是不得随意点火,禁止在易燃易爆物品处用火;三是燃放鞭炮要远离柴草等易燃品,更不允许将点燃的鞭炮乱扔。
在火灾现场,小学生等未成年人要坚持先逃生的原则。
2、火灾的处理办法家中起火,不要慌张,应根据火情及时采取相应措施:如果炒菜时油锅起火,迅速将锅盖紧紧盖上,使锅里的油火因缺氧而熄灭,不可用水扑救。
房间内起火时,不能轻易打开门窗,以免空气对流,形成大面积火灾。
纸张、木头或布起火时,可用水来扑救,而电器、汽油、酒精、食用油着火时,则用土、沙泥等灭火若火势已大,必须立即报火警。
被火围困时,应视不同情况,采取不同方法脱离险境。
如果门的周围火势不大,应迅速离开火场。
反之,则必须另行选择出口脱身(如从窗口跳出),或者采取保护措施(如用水淋湿衣服、用温湿的棉被包住头部和上身等)以后再离开火场。
3、发生火灾应如何报警?发生火情及时报警、是每个公民应尽的义务。
火警电话的号码是119。
拨打119时,要沉着冷静,关键是要把情况用简单的语言表达清楚。
在没有电话的情况下,应大声呼喊或采取其他方法引起邻居、行人注意,协助灭火或报警。
二、交通安全类同学们上学和放学的时候,正是一天中道路交通最拥挤的时候,人多车辆多,必须注意交通安全。
1、基本要求①在道路上行走,要走人行道;没有人行道的道路,要靠右侧的路边行走。
②集体外出时,最好有组织、有秩序地列队行走;结伴外出时,不要相互追逐、打闹、嬉戏;行走时要专心,注意周围情况,不要东张西望、边走边看书报或做其他事情。
③要学会避让机动车辆,不与机动车辆争道抢行。
2、横穿马路应该注意什么?横穿马路,可能遇到的危险因素会大大增加,应特别注意安全。
①穿越马路,要遵守交通规则,做到“绿灯行,红灯停”。
②穿越马路,要走人行横道线;在有过街天桥和过街地道的路段,应自觉走过街天桥和地下通道。
③在没有人行横道的路段,应先看左边,再看右边,在确认没有机动车通过时才可以穿越马路。
防灾防震安全小知识
![防灾防震安全小知识](https://img.taocdn.com/s3/m/30367c3cbfd5b9f3f90f76c66137ee06eff94e39.png)
防灾防震安全小知识防灾防震安全小知识汇总防灾防震安全小知识汇总:1.地震发生前通常会有些征兆,比如地光、地温异常,闻到一股熟悉的气味,听到一些怪声等,发现这些情况应立即采取防护措施。
2.地震发生时产生的碎石、灰尘等可能会阻塞家里的门窗,所以进入卫生间较为安全,因为卫生间较为狭窄,不易形成空气流通。
3.发生地震时,应远离高楼,跑到空旷的地方。
切忌乱跳楼。
4.地震发生后,把门打开,不要关门,以方便救援。
5.如果在超市内,人员不要慌张,重力避免过度消耗,并且推着购物车移动相对要快一些。
6.地震来临时,躲在坚固物体下,坚固的床、桌子下都可以,避免被掉落的物品砸伤。
7.地震过后,做好个人防护,避免受地震影响,造成二次伤害。
防灾防震安全小知识归纳防灾防震安全小知识归纳如下:1.平时要学习有关知识,了解地形,了解宿舍、教室、食堂、卫生间、紧急出口等的位置。
2.不要在教室、宿舍内乱蹦乱跳,打闹玩耍。
3.教室内不能靠近暖气片、炉子等取暖设施,防止爆炸、火灾。
4.发生地震,应及时躲避,或就近找个安全的地方躲避。
5.若在操场或室外,应原地不动蹲下,双手保护头部,注意避开高大建筑物或危险物。
6.不要回到教室,应该在老师指挥下集体疏散。
7.撤离时,应听从指挥,服从命令,不要慌乱,不要拥挤,防止踩伤、挤伤、跌伤。
8.地震过后,不要进入和逗留于震区,以免发生余震。
9.发生地震时,不可采取的方法有:跳楼、乘电梯、到露天广场或露天广告牌、到玻璃幕墙、高架桥等处。
10.在公共场所,应听从工作人员指挥,防止拥挤,有序疏散。
11.在家里,应立即关闭燃气、电器开关,切勿贪恋财物,避免发生危险。
12.在野外,应避开高大建筑,远离高压线,到开阔、平坦的广场或平地避震。
13.在海上,应立即穿上救生衣,尽快远离近海区域。
14.在汽车里,应立即关闭发动机,远离危险地带,到开阔、平坦的广场或平地避震。
15.在商场或饭店,应就近躲在大柱子或者商场、饭店的内墙角,避开外墙、玻璃窗等危险物品。
小学生防震减灾安全知识
![小学生防震减灾安全知识](https://img.taocdn.com/s3/m/f7117b4ef56527d3240c844769eae009591ba268.png)
小学生防震减灾安全知识
小学生防震减灾安全知识有以下几点:
1. 认识地震:告诉小学生地震是地球的一种自然灾害,地球由许多板块构成,当板块
发生移动时就会产生地震。
2. 安全疏散:告诉小学生地震发生时应该迅速疏散到安全的地方,避免站在窗户、大
型家具或电器旁边。
3. 藏身处:告诉小学生在地震发生时应该找到可以避难的地方,例如在课桌下、墙壁
边角或者门框下。
4. 坚持原则:告诉小学生在地震发生时应保持冷静,不要惊慌失措,秩序地执行避险
措施。
5. 避免恐慌:告诉小学生面对地震时不要大声喊叫、奔跑或者相互推搡,要保持镇定
和安静。
6. 救援意识:告诉小学生地震发生后应该尽量保护自己的安全,等待救援人员的到来。
7. 家庭应急准备:告诉小学生地震发生前,家庭应做好应急准备工作,例如准备一些
紧急物资、制定避险计划等。
8. 定期防震演练:告诉小学生定期参与学校的防震演练,熟悉应对地震的步骤,提高
应变能力。
通过教育小学生防震减灾安全知识,可以提高小学生面对地震时的应变能力,降低伤亡风险。
同时,家长和教师也应该与小学生多沟通,加强地震安全的意识。
为大家科普了防灾减灾知识
![为大家科普了防灾减灾知识](https://img.taocdn.com/s3/m/0fd6e9ecd0f34693daef5ef7ba0d4a7302766c2f.png)
为大家科普了防灾减灾知识防灾减灾知识科普一、地震防范1. 室内防范:在地震发生时,应立即躲到墙根、墙角、远离窗户的室内门道里,或者在重心较低、且结实牢固的桌子下面躲避。
同时,要尽量远离吊灯、电扇等悬挂物件,用被子、枕头、坐垫等保护头部。
2. 室外防范:如果正在室外,应远离电线杆、高大建筑物、大型广告牌,选择空旷地带避难。
在野外时,要远离山崖、陡坡和高压线。
3. 被困时:如果被困在废墟中,应保持冷静,保存体力。
尽量活动手、脚,清除脸上的灰土和压在身上的物件。
用周围可以挪动的物品支撑身体上方的重物,避免进一步塌落。
几个人同时被压埋时,要互相鼓励,共同计划,团结配合,必要时采取脱险行动。
4. 高层建筑:如果被困于高层建筑中,当下层楼梯已被大火封锁时,不要强行下逃,到天台等安全地点等待救援。
在窗前挥动被单、毛巾等物,吸引别人注意。
二、洪水防范1. 关注气象预警:在洪水季节,要密切关注气象预警,提前做好防范措施。
2. 高处避难:在洪水猛烈的时候,要尽快前往高处避难。
如果有土房顶,可以在上面等待救援。
同时,可以用睡床、桌子等扎木筏,大树能拴救命绳。
3. 准备物品:准备食物、手电筒等必需品,穿上暖衣服以应对险情。
同时,要准备好颜色鲜艳的衣物以呼救,让救援人员更容易发现。
4. 有组织转移:在受到洪水威胁时,应按照政府和相关部门的指示,有组织地提前向山顶或高地等高处转移。
三、总结防灾减灾是每个人的责任和义务。
通过了解和掌握这些防灾减灾知识,我们可以在灾害发生时更好地保护自己和他人的生命财产安全。
希望大家能够将这些知识运用到实际生活中,为自己和家人创造一个更加安全的生活环境。
小学生防震安全知识整理介绍(优秀8篇)
![小学生防震安全知识整理介绍(优秀8篇)](https://img.taocdn.com/s3/m/a2ce982cc4da50e2524de518964bcf84b9d52d9a.png)
小学生防震安全知识整理介绍(优秀8篇)地震是自然界10大灾害之一,也是损失最为严重的灾难,为了在地震的时候减少伤害,小学生要学习一些防震安全知识。
下面是白话文整理的小学生防震安全知识整理介绍(优秀8篇),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根据各家不同情况,可采取以下措施:1)学习地震知识,掌握科学的自防自救方法。
2)分配每人震时的应急任务,以防手忙脚乱,耽误宝贵时间。
3)确定疏散路线和避震地点,要作到畅通无阻。
4)加固室内家俱杂物,特别是睡觉的地方,更要采取必要的防御措施。
5)落实防火措施,防止炉子、煤气炉等震时翻倒;家中易燃物品要妥善保管;浴室、水桶要储水,准备防火用沙;学习必要的防火、灭火知识。
6)学会并掌握基本的医疗救护技能,如人工呼吸、止血、包扎、搬运伤员和护理方法等。
7)适时进行家庭应急演习,以发现弥补避震措施中的不足之处和正确识别地建筑物要有坚固的地基。
如果一些动物反常在道路上狂奔,这是地震的预兆,要即使让人们离开建筑物到空旷的地方去。
要做到预测到以后以最快的速度让人民知道,及时疏散开,减小人的损失。
一、学校的避震1、正在上课时,要在老师指挥下迅速抱头、闭眼、躲在各自的课桌下,背向窗户(防止碎玻璃划伤头面部),用书包或软的坐垫保护头部。
服从老师指挥,有组织地撤离,防止发生踩踏。
不可慌乱冲出教室,并避免慌张地上下楼梯。
不可跳窗逃生。
2、在操场或室外时,可原地不动就地蹲下或趴下,双手保护头部,注意避开高大建筑物或危险物(电线杆、树、体育器材、围墙等)。
不要回到教室去。
3、检查教室的照明灯具、橱柜、吊扇等,并应加以固定。
二、家庭的避震1、躲在炕沿下、坚固家具附近;内墙墙根、墙角;厨房、厕所、储藏室等开间小的地方。
注意千万不要跳楼,不要站在窗外,不要到阳台上去。
2、关闭电源、火源及煤气。
三、公共场所的避震听从现场工作人员的指挥,不要慌乱,不要拥向出口,要避免拥挤,要避开人流,避免被挤到墙壁或栅栏处。
在影剧院、体育馆等处:就地蹲下或趴在排椅下;注意避开吊灯、电扇等悬挂物;用书包等保护头部;等地震过去后,听从工作人员指挥,有组织地撤离。
防震减灾小常识10条
![防震减灾小常识10条](https://img.taocdn.com/s3/m/29165d42f68a6529647d27284b73f242326c3167.png)
防震减灾小常识10条随着科技和经济的发展,灾害风险日益增加,防震减灾成为我们生活中不可忽视的重要问题。
本文将介绍防震减灾的10条小常识,帮助人们提高自身的防灾能力和应对能力。
1. 安全环境评估在购房时,我们应该优先选择安全性较高的房屋。
可以通过查看房屋的抗震等级和结构材料等信息,来评估房屋的抗震能力。
2. 定期检查房屋结构定期检查房屋的结构,包括墙体、梁柱、地基等部分。
发现有裂缝、变形等情况时,应及时修复,以保持房屋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3. 灾害逃生规划制定灾害逃生规划是非常重要的。
了解家庭成员在灾难发生时的逃生路径和集合地点,设计好逃生道路,确保能够及时安全地逃生。
4. 固定家居用品家居用品,在地震发生时可能会变成危险的物体。
我们需要将大型的家具固定在墙壁上,防止其倾倒和滚动,以减少伤害的可能性。
5. 储备应急物资在发生灾害时,应急物资的准备是至关重要的。
我们应该储备足够的食品、水、医疗用品、应急工具等物资,以应对突发情况。
6. 注意室内安全地震发生时,室内的玻璃、石膏板等易于破碎。
我们需要迅速寻找安全的位置,避免靠近这些易碎物品,以保护自己的安全。
7.参与防震演习参与防震演习可以帮助我们熟悉应对地震的方法。
学习正确的防震避难姿势和逃生技巧,增强自己的应对能力,提高生存率。
8. 密切关注天气预警天气预警能够提前通知我们可能发生的自然灾害。
我们应该密切关注天气预警,了解灾害的可能发生时间和地点,以便及时采取防范措施。
9. 学习基本急救知识灾害发生时,伤者的数量往往很多。
学习基本的急救知识,如止血、包扎等常见急救技能,可以为自己和他人的生命安全提供有效的保障。
10. 积极参与社区防灾工作积极参与社区的防灾工作,参加相关培训和活动,了解社区的灾害风险和防灾措施,与社区合作共同应对自然灾害。
以上是防震减灾的10条小常识,通过遵守这些规则和方法,我们可以在灾害中减少损失,提高自身的安全意识和抗灾能力。
预防灾害始于日常,让我们共同努力,创造一个更安全的生活环境。
2024中小学生防震减灾科普常识
![2024中小学生防震减灾科普常识](https://img.taocdn.com/s3/m/5f881567905f804d2b160b4e767f5acfa1c783cb.png)
2024中小学生防震减灾科普常识2024中小学生防震减灾科普常识大全地震的发生往往让人措手不及,如果遇到地震,一定要有记住逃生办法。
1、地震开始时,如果正在屋内,切勿直接冲出房屋,应躲在坚固的床或者桌下,或墙角处,亦可转移到承重墙较多、开间小的厨房、厕所去暂避一时,切记要远离窗户。
2、如在室外,不要靠近楼房、树木、电线杆或其他任何可能倒塌的高大建筑,尽可能跑到空地上去,为避免地震时失去平衡,应躺在地上。
3、在公众场所遇到地震时,大众会因惊恐而导致拥挤,甚至发生踩踏事件,这时需要有序撤离,不要乱跑乱窜。
总之一定要牢记这四大常识:大地震时不要急、人多先找藏身处、远离危险区、被埋要保存体力。
地震分为几个等级?1、地震是地壳快速释放能量过程中造成的振动,是一种自然灾害。
地震等级分为九级,一般小于2.5级的地震人无感觉,2.5级以上人有感觉。
2、一般将小于1级的地震称为超微震。
M≥1级,小于3级的称为弱震或微震,如果震源不是很浅,一般不易觉察。
M≥3级,小于4.5级的称为有感地震,这种地震人们能够感觉到,但一般不会造成破坏。
3、M≥4.5级,小于6级的称为中强震,属于可造成破坏的地震。
M≥6级,小于7级的称为强震。
M≥7级,小于8级的称为大地震。
8级以及8级以上的称为巨大地震。
地震山崩危险注意务必注意山崩、断崖落石或海啸在山边、陡峭的倾斜地段,有发生山崩、断崖落石的危险,应迅速到安全的场所避难。
在海岸边,有遭遇海啸的危险。
感知地震或发出海啸警报的话,请注意收音机、电视机等的信息,迅速到安全的场所避难。
地震户外避难建议避难时要徒步,携带物品应在最少限度因地震造成的火灾,蔓延燃烧,出现危机生命、人身安全等情形时,采取避难的措施。
避难的方法,原则上以市民防灾组织、街道等为单位,在负责人及JC 等带领下采取徒步避难的方式,携带的物品应在最少限度。
绝对不能利用汽车、自行车避难。
为什么会发生地震?地球的结构就象鸡蛋,可分为三层。
防震减灾自救小知识
![防震减灾自救小知识](https://img.taocdn.com/s3/m/6a2436ea5122aaea998fcc22bcd126fff7055d9b.png)
防震减灾自救小知识一、自然灾害的种类及其影响自然灾害是指由自然因素引起的、对人类生命和财产造成巨大损失的事件。
常见的自然灾害包括地震、洪涝、台风、暴雨、旱灾等。
这些自然灾害不仅会带来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还会对社会经济发展造成不利影响。
二、防震减灾的重要性地震是一种破坏性极强的自然灾害,经常给人们带来巨大的伤害和损失。
因此,防震减灾工作显得尤为重要。
通过加强防震减灾意识和技能培训,可以有效提高人们应对地震等自然灾害的能力,减少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三、防震减灾自救小知识1. 安全意识:在发生地震时,首先要保持冷静,并且迅速采取措施保护好自己。
2. 避免危险区域:在地震发生时,应尽量避免停留在高层建筑、桥梁、电线杆等易受地震影响的区域。
3. 随时注意:在地震发生后,应随时注意周围情况,并且保持警惕。
4. 疏散逃生:如果需要疏散逃生,应选择安全的出口,并且不要乱推乱挤,以免造成人员伤亡。
5. 防止火灾:在地震发生后,应尽量避免使用明火,并且关闭煤气、电源等设备,以防止火灾的发生。
6. 急救措施:如果有人员受伤,在等待救援到来之前,应采取相应的急救措施,以减少伤害程度。
7. 水电气供应:在地震发生后,水、电、气等供应可能会中断或受到影响。
因此,在平时就要做好备用物资的储备工作。
8. 安全撤离:在地震发生后,如果房屋存在危险,则需要进行安全撤离。
在撤离过程中,要保持冷静,并且按照指示进行撤离。
9. 常识普及:除了自己要具备一定的防震减灾知识外,还应该将这些知识普及给身边的朋友和家人,以提高整个社会的防震减灾意识。
四、总结地震是一种破坏性极强的自然灾害,对人类生命和财产造成巨大损失。
因此,加强防震减灾工作显得尤为重要。
通过提高人们的防震减灾意识和技能培训,可以有效降低地震等自然灾害带来的伤害和损失。
在平时要注意自我保护,并且将这些知识普及给身边的朋友和家人,以提高整个社会的防震减灾意识。
小学生防震减灾常识
![小学生防震减灾常识](https://img.taocdn.com/s3/m/e50d70d152ea551810a687f7.png)
小学生防震减灾常识一、地震前兆地震前兆,指地震前出现的与该地震孕育和发生相关联的现象,动物异常是其中之一。
动物习性异常是接近临震前出现的超短期前兆现象,这对于大地震的临震预报有一定的意义。
大量的震例资料表明,震前动物习性异常的前兆时间,多数集中在发震的前一天。
地震动物异常言语震前动物有前兆,家鹅展翅高处飞,鸡飞上树猪外窜。
发现异常要报告,鸭不下水岸上闹,老鼠搬家往外逃。
鱼浮水面向上跃,鸽子傍晚离巢去,狗在静夜狂奔叫。
冰天雪地蛇出洞,牛羊恐惧四处跑,兔子竖耳蹦又跳。
二、家庭防御地震方法1、家庭成员平时应掌握包扎、人工呼吸简易急救方法,并准备必要的急救药物。
2、应准备好食物、水、手电筒、毛巾、简便衣物、塑料布和简易帐篷、收音机、呼叫机等,要熄火并对煤气、电闸等做好关闭的应急准备。
3、房屋正门、楼道,走廊内不准堆放杂物,以利人员疏散。
4、室内悬挂物品要用物件系紧和加固,以防掉下伤人。
5、较高家俱上不堆放笨重物品,室内高柜要采取相应加固措施,以免倾倒砸人。
6、老人、儿童的寝室内少放家俱和杂物,尤其不放高大物体。
7、卧床不宜放在玻璃窗边及屋梁下。
8、易燃易爆、剧毒物品不宜放在室内。
9、震前一定要取下阳台围栏上的花盆、杂物。
10、发布临震预报后,家庭成员要听从当地政府的指挥,指定路线和地点疏散。
11、震后尽快离房,以免强余震再次震塌房屋伤人。
12、震后住在防震棚等处人员要特别注意饮水卫生和食品卫生,防止传染病蔓延。
13、有条件的家庭加固一、二间居室或在床上增设抗震框架,成为地震时避难场所。
14、震前个人和家庭办理人寿和财产保险手续,受灾后可以得到保险部门的经济赔偿。
三、如何避震(一)在家怎样避震震时就近躲避,震后迅速撤离到安全地方,是应急避震较好的办法。
1、楼房内家庭成员震时可暂躲在牢固的床、桌子等坚固家具下抓住桌腿等牢固的物体或躲在楼房卫生间等小开间房内。
2、震时人员都要用随手物件护头和捂住口鼻,以免砸伤或被子沙泥烟尘呛住。
防震减灾教育中小学生安全教育日的必备知识
![防震减灾教育中小学生安全教育日的必备知识](https://img.taocdn.com/s3/m/ca8605eadc3383c4bb4cf7ec4afe04a1b171b078.png)
防震减灾教育中小学生安全教育日的必备知识地震是自然界常见的地质灾害,对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造成严重威胁。
为了提高中小学生的地震安全意识和自救互救能力,各地普遍设立了防震减灾教育日。
在这个特殊日子里,学校和家庭都应该将地震防范和应对措施向学生进行广泛宣传,让孩子们了解地震的危害性以及如何保障自己的安全。
以下是中小学生在防震减灾教育中需要掌握的必备知识。
1. 认识地震地震是地球表面产生的一种自然现象,通常是由地球内部的板块运动所引起。
地震会造成地面晃动、破坏建筑物,并可能引发火灾、山体滑坡等次生灾害。
学生们应该了解地震的基本原理和危害,明白它对人们生命和财产的影响。
2. 预防地震虽然我们不能控制地震的发生,但可以采取一些预防措施来减轻地震带来的伤害。
在学校和家庭中,安装地震报警器、地震灾害应急包等设备可以提前发现地震迹象并做好应对准备。
此外,加强建筑物的抗震性能,确保构造牢固,能够承受一定强度的地震。
3. 逃生自救当地震发生时,正确的逃生自救方法可以最大程度地保障人生安全。
首先,要保持冷静,迅速找到安全的避难场所,如床下、桌子下等坚固的避难点。
切忌躲藏在易倒塌的家具旁边或靠近玻璃等危险地带。
在逃生过程中,要迅速、有序地离开建筑物,遵守教师或指挥员的指示。
4. 地震后的应急救治地震过后,可能会发生人员伤亡和家园破坏的情况。
因此,孩子们应该学会急救知识,如如何处理轻伤、骨折、出血等常见伤病。
另外,学生们应配合救援人员的工作,保持耐心、安静,用手电筒等信号工具吸引救援人员的注意。
5. 恢复重建地震过后,灾区需要进行恢复重建工作。
学生们可以积极参与志愿者活动,帮助打扫废墟、搜救失踪人员等。
他们还可以通过捐款等方式,为灾区提供力所能及的帮助,让那里的人们早日重建家园。
总结起来,防震减灾教育对中小学生是至关重要的。
通过掌握地震的基本知识、了解预防措施、学会逃生自救和应对地震后的应急救治,孩子们可以在地震发生时保护自己,同时也能够为灾区提供帮助。
防震减灾小知识十条简短
![防震减灾小知识十条简短](https://img.taocdn.com/s3/m/25125f275e0e7cd184254b35eefdc8d376ee1462.png)
防震减灾小知识十条简短
1.针对地震,保持冷静,尽可能躲避高处、玻璃等易碎物品。
2. 在室内时应尽量躲在桌子下或者门边,逃生时保持从容,不要盲目奔跑。
3. 在震后,要注意观察楼房的结构、地基是否受损,尽快撤离。
4. 灾后救援时,遵从救援人员的指示,尽量协助他们的工作。
5. 避免在地震灾区的建筑物附近行走,以免遭受落石等危险。
6. 了解周围的灾害隐患,做好预防措施,特别是在降雨季节。
7. 手机及时充电,准备应急物资,如水、食物、药品等。
8. 避免在高塔、桥梁等危险区域停留或行走,防止被落石、石块等物品砸伤。
9. 在地震灾区,要注意保持清洁卫生,避免疾病传播。
10. 经常进行地震演练,提高防灾减灾意识,增强应对能力。
- 1 -。
小学生防震减灾安全知识大全
![小学生防震减灾安全知识大全](https://img.taocdn.com/s3/m/6b9afafe85254b35eefdc8d376eeaeaad1f31692.png)
小学生防震减灾安全知识大全地震非常可怕,因为它不可预测,威力大,但是如果我们做好了挑战“天灾”的思想准备,地震的威力也就在它没有发生前降低了许多。
同学们,平时看一些自我保护方面的书籍,为我们的安全保驾护航。
一、通过学谚语和顺口溜,初步了解地震前自然界的异常表现,培养孩子们的观察能力和自我保护意识。
地震预兆震前井水变化的谚语:井水是个宝,地震有前兆。
无雨泉水浑,天干井水冒。
水位升降大,翻花冒气泡。
有的变颜色,有的变味道。
动物反常情形的谚语:震前动物有预兆,群测群防很重要。
牛羊骡马不进厩,猪不吃食狗乱咬。
鸭不下水岸上闹,鸡飞上树高声叫。
冰天雪地蛇出洞,大鼠叼着小鼠跑。
兔子竖耳蹦又撞,鱼跃水面惶惶跳。
蜜蜂群迁闹轰轰,鸽子惊飞不回巢。
家家户户都观察,发现异常快报告。
植物在震前也有异常反应,如不适季节的发芽、着花、结果或大面积枯萎与异常繁茂等。
二、有关地震时应注意的问题:学校避震正在上学时,要在西席批示下快速捧头、闭眼、躲在各自的课桌下。
在操场或室外时,可原地不动蹲下,双手保护头部,注意躲开高峻修建物或风险物。
不要回到教室去。
万万不要跳楼!不要站在窗外不要到阳台上去!家庭避震地震预警时间短暂,室内避震更具备实际性,而室内XXX坍毁后形成的三角空间,往往是许多人得以幸存的相对于安全所在,可称其为避震空间。
这主要是指大块坍毁体与支撑物构成的空间。
室内便于形成三角空间的处所是:炕沿下、坚韧家庭用具附近;内墙墙根、墙角;庖厨、厕所、储藏室等开间小的处所。
防震自救小知识小常识一:万一灾难发生后不幸运被压住,要先断根口鼻旁边的杂物,保持呼吸流通,然后断根胸前的杂物,慢慢搬除身边的杂物,以制止再次被压。
小常识二:不要使用有焰的火,尽管即使远离不安全因素。
小知识三:制止身板上方的不安全悬挂物或不茁壮的支撑物,以避免物体坠落伤了本身。
小常识四:扩展保存空间用物体撑住大的杂物,让本身有更大的空间,并防止发生余震时,情况更糟糕。
儿童地震避险小知识
![儿童地震避险小知识](https://img.taocdn.com/s3/m/eb928bcf690203d8ce2f0066f5335a8102d266ea.png)
儿童地震避险小知识
儿童地震避险小知识如下:
1. 无论在何处,当有震感时,应立即跟随老师或家长,有秩序地排队按指定路线撤离。
2. 在撤离过程中,不要惊慌,不要争抢,尽量保持安静。
3. 在教室中避险时,应迅速将书包顶在头上或抱头,躲在课桌下。
如果来不及躲避,双手抱头躲在两课桌中间,这是最恰当的躲避方式。
4. 在户外避险时,应远离高大建筑物、高压线、石化、化学、煤气等有毒工厂或设施,以及隧道或地下通道。
尽量蹲在空地上或路中间,切勿乱跑。
5. 在家中避险时,应远离外墙及门窗,可选择厨房、浴室、厕所等不易塌落的小空间避震。
如果正在用火,应随手关掉煤气或电源。
6. 如果被困在废墟下,应保持冷静,尽量保持呼吸畅通,寻找水源和食物。
如果有可能,用石块敲击能发出声响的物体,向外发出求救信号。
请记住这些地震避险小知识,让我们共同守护孩子们的安全!。
小学生安全防震防火自护小常识模版
![小学生安全防震防火自护小常识模版](https://img.taocdn.com/s3/m/64a6fe59876fb84ae45c3b3567ec102de3bddf70.png)
小学生安全防震防火自护小常识模版一、防震常识1. 室内安全- 在遇到地震时,首先要保持冷静,迅速躲到桌子下或者坚固的家具旁边。
切勿躲在窗户、大门以及其他易倒、易碎的物品旁边。
- 不要乱跑、乱叫,以免造成更严重的伤害。
- 如果身边没有家具可躲避,尽量蹲下,用手保护头部,减少受伤的可能性。
2. 室外安全- 在震后,要迅速远离建筑物、电线杆等可能倒塌的地方,尽量选择开阔的空地。
- 不要靠近山体、河岸、海滩等可能发生滑坡、泥石流、海啸等地方。
- 积极听从教师或者家长的指挥,有组织地赶往安全的集结点。
二、防火常识1. 预防火灾- 不要将火柴、打火机等火源物品随意放置,尽量放在成人能看到、掌握得到的地方。
- 不要玩弄火柴、打火机等火源物品,切忌用火烧东西。
2. 室内火灾自救- 发现火灾时,要首先保持冷静,迅速向家长或者老师报警。
- 在等待救援时,用湿毛巾或者衣物捂住口鼻,防止吸入有毒烟雾。
- 如果途径被火封堵,应尽量找到窗户或者阳台等地方等待救援。
- 切勿乱窜、跳楼,以免造成更大伤害。
三、自我保护常识1. 安全出行- 出门前要提前告诉家长或者老师自己的去向和计划。
- 不要搭乘陌生人的车辆,要坚持搭乘有牌照的出租车或者大巴等公共交通工具。
- 如果遇到陌生人的拐骗,要及时大声呼救,并寻找有人气的地方寻求帮助。
2. 网络安全- 在使用互联网时,不要随意泄露个人信息,包括姓名、家庭地址、联系方式等。
- 不要随意点击陌生链接或者下载不安全的软件,以免造成电脑病毒的感染。
- 如果在网上遇到了不文明、不安全的信息或者图片,要及时关闭,并告知家长或者老师。
3. 突发情况应对- 在遇到地震、火灾、闪电等突发情况时,要迅速采取相应的应对措施,并及时寻找成年人的帮助。
- 不要慌张,保持冷静的头脑,有序地进行自救和互助。
四、家庭和校园安全1. 家庭安全- 家里的电线应该定期检查并及时更换老化的电线,以预防电线老化引发火灾。
- 燃气用具要定期检查,保证安全使用。
防震减灾小知识20条
![防震减灾小知识20条](https://img.taocdn.com/s3/m/286dec59b6360b4c2e3f5727a5e9856a5612268f.png)
防震减灾小知识20条一、地震预警1. 地震发生时,要尽快了解地震的震级和震源位置,并依据地震预警信息采取相应的防护措施。
二、家庭防震计划2. 制定家庭防震计划,明确每个家庭成员在地震发生时的职责和行动方案。
三、地震逃生原则3. 遵循“因地制宜,就近避险”的原则,选择合适的逃生方式和避难场所。
四、家庭防震准备4. 准备必要的应急物品,如水、食物、药品、照明工具等。
5. 家庭成员要熟悉周围环境,了解安全避难所的位置和逃生路线。
五、地震应急物品6. 储备必要的应急物品,如急救包、灭火器、防寒保暖用品等。
7. 定期检查应急物品是否完好可用,及时更新补充。
六、寻找安全避难所8. 寻找周围安全、空旷的避难所,如广场、公园等,远离高大建筑物、玻璃幕墙、高压线等危险区域。
七、防止余震伤害9. 在地震发生后,要继续保持警惕,注意观察环境变化,防止余震带来的伤害。
10. 如遇余震,要迅速采取防护措施,如护住头部,躲在坚固的家具下或墙角处等。
八、保持镇静心态11. 地震发生时,要保持冷静和镇定,不要惊慌失措或盲目行动。
12. 通过呼吸调整、冥想等方式来放松身心,降低恐惧和焦虑。
九、防震演习重要性13. 积极参加防震演习,了解正确的逃生方法和避难场所。
14. 在演习中发现问题,及时纠正和改进家庭防震计划。
十、地震后注意事项15. 地震后要保持警觉,避免进入危险区域,防止余震发生。
16. 注意个人卫生和环境卫生,预防疾病传播。
十一、了解建筑抗震性能17. 在地震高发区,要选择抗震性能好的建筑居住和工作。
18. 对于抗震性能较差的建筑,要加强抗震加固和维护。
十二、避免使用危险物品19. 在地震发生时,要避免使用明火、锋利物品和易燃易爆物品等危险物品。
20. 如遇火灾等危险情况,要采取正确的应对措施,如用湿布捂住口鼻,趴在地上等待救援等。
学校防震小常识
![学校防震小常识](https://img.taocdn.com/s3/m/3477c554a66e58fafab069dc5022aaea998f4188.png)
学校防震小常识引言概述:地震是一种自然灾害,给人们的生命和财产安全带来了巨大威胁。
作为学生,我们应该了解学校防震小常识,以便在地震发生时能够正确、迅速地采取应对措施,保障自身安全。
本文将从地震的原因、地震的影响、学校防震措施、地震逃生技巧以及地震后的应对措施这五个部分详细阐述学校防震小常识。
一、地震的原因:1.1 地壳运动:地球内部的构造板块不断运动,造成地壳的应力积累。
1.2 断层活动:构造板块之间的断层发生滑动、错动等活动,引发地震。
1.3 火山喷发:火山活动会产生地震,尤其是在火山喷发过程中。
二、地震的影响:2.1 建筑物破坏:地震震源附近的建筑物容易受到破坏,威胁人们的生命安全。
2.2 地面裂缝:地震会导致地面出现裂缝,增加逃生的困难。
2.3 地质灾害:地震可能引发山体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给人们的生活带来巨大影响。
三、学校防震措施:3.1 建筑物抗震设计:学校建筑应采用抗震设计,确保建筑结构能够承受地震力。
3.2 应急疏散通道:学校应设置合理的疏散通道,保证学生能够迅速撤离危险区域。
3.3 防震教育宣传:学校应加强地震防灾教育,提高学生和教职员工的防震意识和应对能力。
四、地震逃生技巧:4.1 寻找安全避难点:在地震发生时,学生应尽量远离高大建筑物、玻璃窗等危险区域,寻找桌子、门框等坚固物体下方避难。
4.2 保持冷静:在地震过程中,学生应保持冷静,不要惊慌失措,听从教师和工作人员的指挥。
4.3 注意逃生顺序:学生应按照逃生顺序有序疏散,不要拥挤、推搡,确保自己和他人的安全。
五、地震后的应对措施:5.1 留在安全地带:地震过后,学生应暂时留在安全地带,等待教师和工作人员的指示。
5.2 注意余震:地震后可能会有余震,学生应警惕余震的发生,保持警惕。
5.3 救援求助:如果有人员受伤或被困,学生应及时向教师和工作人员求助,尽量保持安全和稳定的状态。
结论:学校防震小常识对于保障学生的生命安全具有重要意义。
学生防地震安全教育知识
![学生防地震安全教育知识](https://img.taocdn.com/s3/m/4dc8a652a9956bec0975f46527d3240c8447a113.png)
【导语】地震是对⼈类威胁性的⾃然灾害之⼀,具有突发性和不可预测性,学⽣要如何去防范地震的发⽣呢?更多相关内容请关注教育频道!【篇⼀】学⽣防地震安全教育知识 ⼀、地震的预防 1、要避免地震的灾害,最有效的办法是依靠⾃⼰,以⾃⼰的⼒量做好预防灾害的准备。
⼀般家庭常备的东西有粮⾷和饮⽔,以每⼈平均保存5天的份量为佳。
另外再准备⼀些防灾⽤品,如防灾头⼱、⼿电筒、急救药品、蜡烛、半导体收⾳机等以及⼀些逃⽣⽤具,如⽑毯、便携式炊具、固体燃料等。
2、由于住宅不宽裕,⼈们总是限度地利⽤空间如棚、架、搁板。
不过,由于地震的震动,搁板上放置的重物是很容易掉下来的。
因此,平时放置东西要多加考虑。
3、⼈们对⿊暗很难适应,这不仅仅是看不见,还在⼼理上增加了压⼒。
因地震⽽停电是不奇怪的,⿊暗中就是在⾃⼰的房间也很难分辨东西南北,所以⼿电筒随时带在⾝边,就不会有太多的恐惧了。
4、地震发⽣后,电视中断,电话不通,报纸停刊,信息来源完全被断绝。
此时,只有⼩型的收⾳机可以获得源源不断的重要情报,从⽽可以更好地应付不断变化的情况。
5、当⼤地震平息后,⾸先感到困惑的是饮⽤⽔的问题。
这种场合,⽔道断⽔是经常的事,城市中井⽔很少,所以在不知道什么时候发⽣地震的情况下,有必要每晚睡前准备⼀些应急的饮⽤⽔。
6、考虑到地震后的混乱情况,准备好三个⽉的现⾦花销是必要的。
因为地震之后,银⾏、邮局等处往往取不出款。
7、⼈们总喜欢把急救⽤具藏在某⼀⾓落,或不起眼的地⽅,可是,这些东西在地震中⼜是必不可少的,因此,平时要把它们放在某⼀固定并且容易拿到的地⽅。
8、地震时,穿⾼跟鞋对避难百害⽽⽆⼀利。
平时应穿或备⽤跑得快、耐⽤、平跟的棉鞋或运动鞋。
拖鞋和草鞋都不合适,⾼跟鞋绝对不⾏。
⼆、地震逃⽣ 1、地震具有突发性,使⼈措⼿不及,地震开始时,如果正在屋内,切勿试图冲出房屋,这样砸死的可能性极⼤。
权宜之计是躲在坚固的床或桌下,倘若没有坚实的家具,应站在门⼝,门框多少有点保护作⽤。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小学生防震减灾科普知识
内容介绍>>
1.地震的前兆
(1)井或泉成为人们观察地震前兆的“窗口”
(2)动物行为异常
多次震例表明,某些动物可能是观察地震前兆的“活仪器”,它们往往在震前出现各种反常行为,向人们预示灾难的临近。
目前已发现有上百种动物震前有一定反常表现,其中异常反应比较普遍的有20多种。
并不是说动物有反常表现就一定是地震前兆,所以,我们发现异常后不要慌张,应及时反映给地震部门,以便作出正确判断。
(3)地声与地光
地声与地光,好像是一对孪生兄弟,它们往往在大震快要来临时,匆匆跑来向人们发出警报。
地声的特点
——多数出现在临震前或震时,但有时也出现在震前几小时或几天。
——声音类似于机器轰鸣声、雷声、炮声、狂风呼啸声、撕布声等。
地光的特点
——一般出现在临震前或震时,也有出现于震前数小时或更早的。
——形状各异,有带状光、片状光、球状光、柱状光、火样光等。
——颜色多样,呈红、白、紫、橙等色。
2.利用预警时间紧急避震
从地震发生到房屋破坏,时间虽然很短,但仍可以大致划分出三个阶段:
——地面上下颠动(先颠),一般伴有声、光等现象,即预警现象出现;
——地面大幅度水平晃动(后晃),一般伴有地面旋转、塌陷、喷砂冒水,人有眩晕感;
——房屋倒塌。
也就是说,从地面开始上下颠动到房屋倒塌有个时间差,这个时间差称为大震的预警时间。
一般大震的预警时间与离震中的距离有关。
粗略估计,唐山地震的预警时间约为10~20秒,而汶川地震的预警时间更长。
特别提醒:①不要慌张,一定要听从老师或家长的正确指挥
②抓紧预警时间,行动迅速,紧急避震
3.应急避震应注意什么
(1)在家里如何紧急避震
①家住楼房怎样避震
室内较安全的避震地点
②家住平房怎样避震
有条件时尽快跑到室外避震
如果屋外场地开阔,发现预警现象早,可尽快跑到室外避震。
室内避险较安全的地点
——炕沿下或低矮、牢固的家具边;
——牢固的桌子下或床下。
特别提醒:震时要注意
——千万不要滞留在床上;
——千万不能跳楼;
——千万不要到阳台上去;
——不要到外墙边或窗边去;
——千万不要去乘电梯;如果震时在电梯里,应尽快离开;若门打不开要抱头蹲下,抓牢扶手;
——千万不要到处乱跑,特别不要到楼道等人员拥挤的地方去。
(2)在学校怎样紧急避震
①正在上课时怎样避震
——无论教室是楼房还是平房,同学们都要在老师的指挥下,迅速躲在各自结实的课桌下;
——千万不要慌乱拥挤外逃,待地震过去后,在老师带领下有组织地疏散;
——如果教室是楼房,前面要求家住楼房的同学不要做的事,在学校也一定不要做。
②在操场或室外怎样避震
——若在开阔地方,可原地不动,蹲下,注意保护头部;
——注意千万要避开高大建筑物或危险物;
——震时千万不要回到教室去;
——不要乱跑、乱挤,待地震过去后,再按老师指挥行动。
特别提醒
一切行动听从老师的指挥
同学之间要互相照顾
——大同学要照顾年小体弱的同学;
——要关心、照顾残疾同学。
(3)在公共场所怎样紧急避震
①在影剧院、体育馆等处
——就地蹲或趴在排椅旁;
——注意避开吊灯、电扇等悬挂物;
——用书包等保护头部;
——等地震过去后,听从工作人员指挥,有组织地撤离。
②在商场、书店、展览馆、地铁等处
——选择结实的柜台、商品(如低矮家具等)或柱子边,以及内墙角等处就地蹲下,用手或其他东西护头;
——避开玻璃门窗、橱窗和柜台;
——千万避开高大不稳和摆放重物、易碎品的货架;
——千万避开广告牌、吊灯等高耸或悬挂物。
③在行驶的电(汽)车内
——抓牢扶手,低头,以免摔倒或碰伤;
——降低重心,躲在座位附近,以防发生事故时受伤;
——地震过去后再下车。
特别提醒
听从现场工作人员的指挥
不要慌乱拥挤
(4)在户外怎样紧急避震
①迅速避开各种高大的危险物
楼房、危墙、高烟囱、水塔、变压器、电线杆、路灯、广告牌、吊车、立交桥、建
筑材料堆放处等。
②就地选择开阔地避震
——蹲下或趴下,以免摔倒;
——不要乱跑,避开人多的地方。
③不要随便返回室内
(5)在野外怎样紧急避震
①避开水边的危险环境
——河边、湖边、海边,以防河岸坍塌而落水,或上游水库坍塌下游涨水,或出现海啸;
——不要停留在水坝、堤坝上,以防垮坝或发生洪水;
——迅速离开桥面或桥下,以防桥梁坍塌时受伤。
②避开山边的危险环境
——山脚下、陡崖边,以防山崩、滚石、泥石流等;
——陡峭的山坡、山崖上,以防地裂、滑坡等。
③避开其他危险场所
——变压器、高压线下,以防触电;
——生产危险品的工厂;
——危险品,易燃、易爆品仓库等;
以防发生意外事故时受到伤害。
特别提醒
假如,地震时你正在野外郊游;或者,你家住农村,正在野外游玩、拾柴或放牛,这时你该怎么办呢?
迅速离开山边、水边等危险环境
选择开阔、稳定的地方就地避震
——蹲下或趴下,以防摔倒;
——避风,背朝风向,以免吸进有毒气体(如果附近有化工厂等)。
震后不要独自在野外停留
(6)遇到地震次生灾害怎么紧急避震
①在室内遇到次生灾害怎么办
火灾
——趴在地上,用湿毛巾捂住口、鼻;
——地震停止后向安全地方转移,必要时要匍匐前行;
——设法隔断火源。
毒气泄漏
——用湿毛巾捂住口、鼻;
——千万不要使用明火;
——不要慌乱拥挤;
——待地震停止后再设法转移。
②在野外遇到次生灾害怎么办
水灾
——如果江河湖海涨水,要向高处跑;
——迅速离开桥面。
毒气泄漏
——遇到化工厂等着火,并有毒气泄漏,不要朝顺风的方向跑,要尽量绕到上风方向去;
——用湿毛巾捂住口、鼻。
山崩、滑坡、泥石流等
——遇到山崩、滑坡,要向垂直于滚石前进的方向跑,切不可顺着滚石方向往山下跑;
——也可躲在结实的障碍物下,或蹲在沟坎下;要特别注意保护好头部。
小贴士:(此块内容可根据版面需要散放在“三、”中任何地方)
震时是跑还是躲
目前多数专家普遍认为:震时就近躲避,震后迅速撤离到安全的地方,是应急避震较好的办法。
这是因为,震时预警时间很短,人又往往无法自主行动,再加之门窗变形等,从室内跑出十分困难;如果是在楼里,跑出来几乎是不可能的。
但若在平房里,发现预警现象早,室外比较空旷,则可力争跑出避震。
躲在什么地方避震
——室内结实、不易倾倒、能掩护身体的物体下或物体旁,开间小、有支撑的地方;
——室外远离建筑物,到开阔、安全的地方。
应采取什么姿势
——趴下,使身体重心降到最低,脸朝下,不要压住口鼻,以利呼吸;
——蹲下或坐下,尽量蜷曲身体;
——抓住身边牢固的物体,以防摔倒或因身体移位,暴露在坚实物体外而受伤。
怎样保护身体重要部位
——保护头颈部:低头,用手护住头部和后颈;有可能时,用身边的物品,如枕头、被褥等顶在头上;
——保护眼睛:低头、闭眼,以防异物伤害;
——保护口、鼻:有可能时,可用湿毛巾捂住口、鼻,以防灰土、毒气。
怎样避免其他伤害
——不要随便点明火,因为空气中可能有易燃易爆气体充溢;
——要避开人流拥挤场所,不要乱挤乱拥。
无论在什么场合,街上、公寓、学校、商店、娱乐场所等,均如此。
因为,拥挤中不但不能脱离险境,反而可能因跌倒、踩踏、碰撞等而受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