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届高三第一次八校联考语文答案
河南八校高三上学期第一次联考语文试题(扫描版).pdf
河南八校2014—2015学年上期第一次联考 高三语文试题答案 一、现代文阅读(9分) 1.D (该项并非依据) 2.A (这不是作者的观点,原文是说“美术界看重的是绘画水平”;而且“何况也不能说世俗的人就一定是坏人,就不能当一个好画家”这句话是作者一个戏谑的说法,批评了“‘人品即画品’虽在理论层面被奉为圭臬,现实中却有时只是被当作‘幌子’”的现象。
3.D (“这个社会很难出现德艺双馨的画家了”是无中生有) 二、古代诗文阅读 (一)文言文阅读(19分) 4.B (治:太平) 5.C 6.A (“都能欣然接受”过于绝对) 7.(1)知杂御史一职空缺,(当时的)执政大臣想进升他们的党羽,皇帝认为何郯不屈服于权势,越级作用他。
(关键词“阙”“进”“越次”的翻译各1分,大意2分) (2)臣认为不如使张尧佐富贵却不给他权力,就像过去对待李用和那样就可以了。
(关键词“谓”“莫若”“假”的翻译各1分,大意2分) 参考译文: 何郯,字圣从,本来是陵州人,后来迁居到成都。
考中进士后,从太常博士转为监察御史,又转为殿中侍御史,谈论事情无所避讳。
王拱辰被罢免了三司使一职出为亳州太守,不久改留任经筵侍读,何郯乞求皇上追查王拱辰谋求私利之罪。
石介死后,枢密使夏竦诬陷石介有欺诈行为,朝廷派人到京东去调查核实,何郯和张极力陈述夏竦的奸诈,(调查石介的)事情才停止下来。
杨怀敏因为守卫士卒发生暴乱事件,但仍然官居副都知之位,何郯又跟张以及鱼周询进言论这件事处理得不合理。
宋仁宗召他们来并告诉他们说:“杨怀敏实际上事先就已经觉察到卫卒将要作乱,应该对他有所宽容。
”何郯等人都这样不可以,最终皇上将杨怀敏贬出。
何郯在辩论中尤其卖力。
皇帝说:“古代有碎裂头颅进谏的,你能这样吗?”何郯回答说:“古代的君主不采纳臣子的进谏,那才有大臣为进谏而碎裂头颅的;现在陛下您从谏如流,我怎么敢为了自己争得美誉而将过错归到陛下那里呢。
”皇上欣然接受了他的意见。
2015联考高考语文试题及答案
2015届高三第一次联考语文试题1.本试卷分为第Ⅰ卷(阅读题)和第Ⅱ卷(表达题)两部分,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作答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卷上无效。
3.满分150分。
考试用时150分钟第Ⅰ卷阅读题共70分甲必考题一、现代文阅读(9分每题3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中国漆画的传承与发展漆画是以大漆为主要媒材进行的绘画创作。
天然大漆产自漆树,为琥珀色半透明液体,干涸后有极强的粘着力。
耐酸碱,抗腐蚀,表面莹润,装饰效果强。
上世纪五十年代河南信阳长台山出土的战国漆瑟,运用鲜红、暗红、浅黄、黄、褐、绿、蓝、白、金九色,彩绘出神怪龙蛇及狩猎舞乐场面,目前堪称我国最早的漆画。
西汉马王堆出土的黑地漆棺,用红、黑、白、黄等色彩描绘云气,云中穿插各种仙人异兽,用笔刚柔相济,气韵生动,已完全脱离了漆饰的范畴。
而后漆画屏风的出现更将漆画艺术的独立推进了一大步,山西大同北魏司马金龙墓出土的漆画屏风,以烈女传为题材,作品从构图、人物造型等各方面都与顾恺之传世作品《女史箴图》十分相似,是漆史上的典范之作。
唐代以后,漆工艺不断推陈出新,平脱、末金镂、雕漆等各种创新技法层出不穷,以至有“千文万华,纷然不可胜识”之誉。
然而在工艺技法登峰造极的同时,中国漆画也日渐程式化、材料化,漆画发展日渐式微,从人们的生活中全面退缩。
20世纪上半叶,国际漆画运动启蒙催生了中国现代漆画。
李芝卿、沈福文、雷圭元三位大师为发展漆画做出了开拓性的贡献,确立了漆画作为纯绘画艺术的突出地位,成为现代漆画运动的奠基人。
60-70年代是中国漆画的借鉴、继承和开拓阶段。
日本漆画尤其是越南磨漆画的全面推介,为中国现代漆画成长和发展提供了丰饶的养分。
乔十光和蔡克振先生作为杰出代表,在技法的自由度、风格的多样化、内涵的承载量等方面广泛探索,使漆画完成了从器到画的“脱胎之变”。
1984年,漆画首次作为一个独立画种参加了第六届全国美展,漆画终于开门立户,在美术界取得了一席之地。
河南省八校2015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联考语文试题.doc
河南省八校2015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联考语文试题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也谈人品与画品杨悦浦古人云,“人品即画品”。
这也是业内颇为流行的一句话。
留意了许多年,我发现,许多人对这句话的理解总是“不得要领”。
“人品”和“画品”,分开来说或合起来说,都很重要。
“人品”是“做人”的结果,“画品”是“作画”的结果,一个画家既做一个有品位的人又创作出好作品,是艺术表达的最高境界。
但是,如果把“人品即画品”作为唯一的评价标准,会让我们不时在生活中看到相反的情况:有些画家,画得不好,但人品极佳;有些画家,画得“贼好”,可人“不咋地”。
有位画家,很聪明,人过中年开始画中国画,一上手就很老到,不几年便声名鹊起,但业内口碑却不好。
一次,一位年轻记者去采访他,行前,某长者特地嘱咐:“此人是当代一位很重要的画家,但俗不可耐,采访时不要因此而低估了他的艺术成就。
”记者采访回来后,愤怒地说:“要不是事先有人打过招呼,我真想扭头就走。
他一口一句脏话,真让人受不了!”美术界看重的是绘画水平,何况也不能说世俗的人就一定是坏人,就不能当一个好画家。
所以,“人品即画品”虽在理论层面被奉为圭臬,现实中却有时只是被当作“幌子”。
在美术界,还会听到“作画先做人”、“心灵美画才美”、“用心作画”、“功夫在诗外”等,要是较起真儿来,会发现这些“流行语”原有的教益在流行之时,常常失去了本然。
“做人”,应怎么做人?做什么人?为什么做人?做了怎么样?做不了又怎么样?这一系列的问题,美术界一些人会用自己的行为做出各种各样的解答。
有的人画很一般,但能靠“官僚奸商”大红大紫,被媒体热捧,但终为大众不齿。
“浮躁”的社会,”做人”的标准也许随之“浮动”。
于是,我们不难见到这样的现象:要想提高画价,便开始自己炒作、商人炒作、圈子炒作,弄个主席、院长之类的头衔,于是那些略知皮毛的官员利用职权谋取“学术”地位,也便似乎不是什么见不得人的事了,比起长年累月拼命奋斗才能获得社会承认的人来说,这可是省事多了。
湖北省2015届高三第一次联考语文试题及答案
湖北省 八校2015届高三第一次联考语文试题命题学校:襄阳四中 出题人: 许婷婷 刘澍 郑毅 杜娟 郭军东 审题人:胡梅发 考试时间:2014年12月11日上午9:00—11:30 试卷满分150分 考试用时150分钟一、语文基础知识(共15分,共5小题,每小题3分)1.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A .中.(zhōng )肯 骠.(piào )勇 锁钥.(yuè) 徇.(xùn )私舞弊 B .模.(mú)具 纰.(pī)缪 血.(xuè)压 怙恶不悛.(jùn ) C .付梓.(zǐ) 木讷.(nè) 摒.(bìn )弃 扛.(gāng )鼎之作 D .祓(fú)除功勋.(xūn ) 岑.(cén )寂 解.(jiě)甲归田 2.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A .影碟掉书袋 叠床架屋 明修栈道,暗度陈仓 B .亲睐势利眼 分庭抗礼 机不可失,时不再来 C .坐镇座右铭 赔理道歉 桃李不言,下自成蹊 D .宣泄 泊来品 厝火积薪 前事不忘,后事之师3.依次填入下列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①还没到下班时间,他就_______离开了工作岗位。
他的行为受到了督察组的通报批评。
②古诗词是中国文化的_______。
从儿童时期就开始学习古诗词,不仅是在练就“童子功”,更是在培养兴趣,它是一个_______的过程,一个________的过程,让儿童在不知不觉中受到有益的影响。
A .径直瑰宝 熏陶 循序渐进 B .径自珍宝 熏染 循序渐进 C .径自瑰宝 熏陶 潜移默化 D .径直 珍宝 熏染 潜移默化4.下列各项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 .习近平指出,维护台海和平稳定符合中美共同战略利益。
希望美方恪守一个中国政策和中美三个联合公报,停止售台武器,以实际行动支持两岸关系和平发展。
B .作为国家水资源配置整合的重大水利工程,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是一项“南北双赢”的伟大工程。
2015届高三联考卷(一)语文参考答案及评分细则
2015届高三联考卷(一)语文参考答案及评分细则2015届高三联考卷(一)语文参考答案及评分细则1.D解析:(应是侵害者受损,而不是受损可以侵害)2.B解析:(强加因果,“在环境领域没有明确提出产权概念”和“人们普遍认为环境这种无形之物可以无偿或廉价获取”不构成因果关系。
)3.C解析:(“我国推进环境税费改革”属于“政府干预”,而非“运用环境产权”)4.A解析:(亡,通“无”,没有)5.B解析:(B的两个“以”都是“因”。
A他定语后置标志,C于是竟,D将近尚且)6.C解析:(“对有疑问的案情便不予治罪”错,应是从轻治罪)7.(1)于是太守杀了一头牛,亲自前往孝妇的坟前祭奠,同时在她墓前立碑表彰她的孝行,天上立刻下了大雨,当年这个郡五谷丰登。
郡中人因此对于公更加敬重。
(关键词:祭、表、孰、大敬重)(2)于公对他们说:“请你们把闾巷门稍微扩建得高大些,使它能通过四匹马拉的高盖车。
我处理诉讼案件积下很多阴德,不曾发生过蒙冤的案子,所以我的子孙中一定会有发迹的人。
(关键词:少、高大、容、治狱)8.体现了阴雨连绵、偶尔放晴、却已到黄昏的阴暗凄冷的秋季景象。
(4分)9.以时间推移为线索。
(1分)表现了词人羁旅漂泊、思念家乡又得不到亲人音讯的孤寂凄苦的感情。
(3分)10.甲:半壁见海日,迷花倚石忽已暝。
乙:俯察品类之盛叶上初阳干宿雨空中闻天鸡。
熊咆龙吟殷岩泉,见贤思齐焉千岩万路不定,栗深林兮惊层巅。
吞声踯躅不敢言一尊还酹江月苟余情其信芳11.准确地状写出了天空高远、春风和煦的环境特点;渲染了和谐安宁的气氛;为下文两位老汉的出场和争吵作了伏笔和铺垫。
12.“装”、“搅和”等动作掩盖的是钟老汉紧张的心理,突出了他的精明老练而又不服输的形象。
将两位老汉比作被菜叶卡住脖子翻眼珠的鸭子,生动传神地刻画了两老汉在事实面前的狼狈神态。
13.参考示例:以“天上有一只鹰”为题好。
小说中两老汉为天上到底是不是鹰而争辩,以此为标题,起线索作用;与开头和结尾都形成照应;制造了最大的悬念,引人入胜,更能突出小说的主题意义。
江西省新八校2015届高三第一次联考语文试卷.pdf
江西省新八校2014-2015学年度第一次联考语文试卷 命题人:赣州中学 周诗高 东乡一中 王茂平 注意事项: 1.本试卷分第I卷(阅读题)和第II卷(表达题)两部分。
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作答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
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第Ⅰ卷 阅读题 甲 必考题 一、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在中国理学发展史上,很长一段时间里,江右理学都显得有几分落寂,鲜有开山宗师。
然而,到了明末清初,在抚州的南丰县、赣州的宁都县、九江的星子县三地,竟然崛起了一个颇负盛名的江右学者方阵。
三地学人各有所长,思想相互碰撞,精彩纷呈。
其中,抚州谢文的“程山学派”在当时的江右理学影响颇深。
谢文曾对于古今中外的“天命”之说进行了重释,创新构筑了“畏天命”学说;并借助以“畏天命”的思想为根基,聚集众多理学学者,创立了“程山学派”。
由此,奠定了谢文江右理学一派宗师的地位。
“程山学派”和同一时期声名鹊起的江右两个文化团体宁都的“易堂学派”和星子的“髻山学派”来往甚密,谢文推行的“畏天命”学说曾得到他们的热烈回应。
“畏天命”语出孔子《论语·季氏》,后代儒学诠释甚多。
但谢文在程朱理学思想的基础上,却隐含了西方宗教文化的成分,从而使其对“畏天命”的重释成为一种思想创新。
这其中的玄机,在于他曾受到同时代的天主教徒刘凝的影响。
明清间以传教士为主要介质的中外文化互动大约持续了250年。
以今天的眼光来衡量,这段历史之所以重要,是因为它拓宽了中西文化各自的视域,并在不同层面上展开了思想与知识的重构,泽及后世,影响深远。
而刘凝就是这样的介质。
在谢文所著的《日录三卷》中,能找到谢文与刘凝多次辩论西学的内容。
《日录》记载了他们之间围绕“上帝属性”的争论。
谢文认同刘凝借给他阅读的耶稣会士庞迪我所著《七克》一书观点,认同“上帝”(天命)的存在,认同道德践履离不开“他者”的监督。
2015届江西省新八校高三第一次联考语文试卷(带解析)
绝密★启用前2015届江西省新八校高三第一次联考语文试卷(带解析)试卷副标题考试范围:xxx ;考试时间:116分钟;命题人:xxx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注意事项.1.答题前填写好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等信息 2.请将答案正确填写在答题卡上第I 卷(选择题)一、选择题(题型注释)1、把下列句子组成语意连贯的语段,排序最恰当的一组是( )(3分) 近年来,一系列公益事件的发生,引发了全民对“正能量”的关注和讨论。
“正能量”是一种健康乐观、积极向上的动力和情感。
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
①只有多创造多传递“正能量”②每个人的身上有“正能量”,自然也有“负能量” ③才能增加人体的正能量④“负能量”如同劣质的汽油,会对社会这辆疾驰的列车造成严重的伤害 ⑤一个人只有减少不该有的欲望,保持心态的平和,喜乐地生活 ⑥这辆列车才能安全地驶向远方A .②①⑥⑤③④B .⑤⑥②④①③C .②⑤③④①⑥D .⑤③②④①⑥2、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3分)试卷第2页,共13页A .每天,全球有5.5亿用户操着75种不同的语言在Facebook 上评价、浏览、分享,全部用户每月耗费在这个社交网站上的时间总计高达7000亿分钟。
B .北接陆上丝绸之路、南连海上丝绸之路,将于2014年申遗的“中国大运河”,由京杭大运河、隋唐大运河以及浙东运河组成。
C .刘老先生热心支持家乡的教育、慈善和公益事业。
他这次返乡,主动提出要与福利院部分参加高考的孤儿合影留念。
D .联合国安理会通过的1973号决议决定,为了保护利比亚平民安全,除以人道主义救援目的和负责撤离外国侨民的飞机外,禁止所有飞机在利比亚领空飞行着陆。
3、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成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①诗家素有“一篇《锦瑟》解人难”的慨叹。
2015届江西省八校联考语文参考答案
江西省八所重点中学2015届高三联考语文参考答案1. C (“达到能和作者心心相印的地步”,是误解了原文“‘虚心’读书,则也未尝不能彼此印证而相悦以解”的意思;且误解了主观与客观的关系,“不会有先入之见”完全否定主观不对。
)2. C (A“这是从‘十目一行’到‘一目十行’的过程,无论专精和博览都无例外”是作者的体会;B“旧书不厌百回读,熟读深思子自知”出自苏轼的《送安敦秀才失解西归》;D是余嘉锡对汉代学者董遇读书方法的看法,不是朱熹的言论。
)3. A (“作者认为现在读书做学问的人必须具备这番基础功夫”有误,从原文看,知识爆炸的现在,这种工夫今天已不可能。
)4.C(崖岸:矜庄,孤高)5.D6.B(张翥担任“国子助教”,”分教上都生”是在至正初)7.(1)不屑于把学业放在心上,他父亲为此而担忧。
张翥一天幡然醒悟,改过说:“父亲不要担忧,现在请(让我)改变,(专心于)学业.”(“屑”“翻然改”“易业”各1分,大意对可酌情给分,句意2分)(2)我在写文章(或散文)方面已经出神入化了,我不曾(认真)构思,只是(或不过)随意地写作(或用笔写)罢了。
(“化”“特”“任意”各1分,句意2分,“盖”翻译成“大概”不扣分)8.①用典(1分)“客身”句化用李煜的“梦里不知身是客”的词句,写出自身的飘零之况;“新亭”句,运用西晋灭亡后南渡士人的哀叹和相慰,写出亡国之痛(2分)②融情于景(1分)“井桐一叶做秋声”,秋叶飘落暗含着盛极而衰的哲理,“月淡潮平”,暗含心境的凄怆(此处若答成“反衬”,写出激愤之情,也可给1分)(1分)9.①秋天到来,客观气候的转凉;②自身被俘,被押北上的凄凉身世;③家国沦亡的悲凉。
(每点2分)(分析时结合全词)10.(1)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2)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去以六月息者也(3)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
11.(1)答C给3分,答B给2分,答A给1分。
(A、“拒绝女孩……替他交钱看电影”与原文情节不符,原文中是先拒绝,后“勉强答应了她”;再者说女孩“帮困救弱”,概括也不大准确,男孩虽然有困难的一面,但他不“弱”,男孩是一个自尊心很强、很上进的学生。
2015届高三第一次联考语文试卷参考答案
2015届高三第一次联考语文试卷参考答案1、C(原文是“边缘性可能正是诗歌的最佳生存状态”)2、A(“作者指出诗人站在对抗和反叛的位置上来抗争世俗是十分必然的”错,这可由原文中的“似乎必然”“至少在表象上是这样”等信息看出。
)3、A(B项,“必然使不依附于权力话语的诗人的处境与状态,变得更加惬意舒畅、平实自然”的说法太绝对,文中有“假如不在意经济活动所造成的不平衡核压力”的限制。
C项,本文中是说“扼制了人的思辨的自由”。
D项,文中并没有信息表明“已没有后继者了”。
)4、D【解析】存:问候、探望。
5、B。
6、A【解析】龚胜“揭露权臣董贤扰乱朝纲,并因此得罪皇帝”并非是在担任谏官时,而是在担任光禄大夫之时。
7、(1)(你知道)我看你像什么(人)吗?你想有点与众不同,在外借此博得名声,你不过是申徒狄一类的人罢了!(“何若”“采名”“乃”“属”各1分,句意通顺1分。
)(5分)(2)我蒙受汉家深厚的恩德,没有什么用来报答,如今年老了,很快就要入土,按照道义难道可以用一身侍奉二主,到地下去见原来的主子吗?(“厚恩”“无以”“义”“事”各1分,句意通顺1分。
)(5分)【参考译文】龚胜字君宾,楚国人。
少年时爱好学习精通经义,以有节操而闻名于世,担任郡吏。
后来被州里举荐为秀才,任重泉县令,因病辞官。
大司空何武、执金吾阎崇推荐龚胜,哀帝在做定陶王时就已听说他的名声,于是征召他为谏大夫。
龚胜身居谏官期间,多次上书求见,陈述百姓贫苦,盗贼众多,官吏不良,世风淡薄,灾异屡现,不能不担忧警醒。
国家制度过于宽奢,刑罚过于严峻,赋敛过于苛重,应该以节俭宽大表率天下。
任谏大夫两年多,升任为丞相司直,调任为光禄大夫,担任右扶风太守。
几个月后,皇上了解到龚胜不是善于处理繁冗政务的人才,于是又让他做光禄大夫。
龚胜指责董贤惑乱朝纲制度,因此违逆了皇上的旨意。
一年多后,丞相王嘉上书推荐原来的廷尉梁相等人,尚书弹劾王嘉“说话随便,不负责任,迷惑国人,欺蒙皇上,是大逆不道”。
2015届高三联考语文试题答案
2015届高三第一次联考语文答案1.B A. 火钵(bō)问难(nàn) C. 佣(yōng)人 D.剔(tī)除鼻腻鹅脂(zhī)2. D A.凄婉剑拔弩张 B.绿草如茵 C.以身作则3. B 第一空用“侵袭”最恰当;第二空“如愿以偿”最准确;第三空均可;第四空可用“梦想”或“幻想”。
4. C A.缺宾语中心语,在“繁荣”后加“的方针”。
B.不合逻辑,将“并非”改为“是”。
D.主谓搭配不当,将“完备”改为“提高”。
5. A.“恻隐之心,人皆有之”是孟子的观点。
6. B 此项是在解释稷下先生的特点,没有表明稷下先生“不治而议论”的特点,且与第一段的内容不相关联。
7. C 从文中相关表述可以看出:战国君主的“尊师重道”主要只说明一个问题,即政统需要道统的支持,以证明它不是单纯地建立在暴力的基础之上。
几个主要国家如齐、秦、魏(梁)、赵、燕等都有统一天下的雄图。
它们当然更需要在武力之外另发展一套精神的力量了。
8.D 孟子此议表明学术独立、不屈从权势的思想。
9.C 食,享祀,受祭10. C ①与论点无关;②孟子未区分人性的品级;③证明上品不可移;④证明下品不可移;⑤证明上品不可移;⑥减少罪过,但仍然没有改变品级,仍然是下品。
11. D 韩愈认为性之上品和下品不能改变,而中品可以通过后天教化,导向上品或下品。
12. (1)人用来表现本性的有五个方面:它们是仁、礼、信、义、智。
“所以”,用来,1分;“曰”,是,叫,1分;句意对1分。
(2)都是提到中品却遗漏了上下二品,得到其中的一个方面却失掉另外两个方面。
“举”,提到,1分;“遗”,遗漏,1分;句意对1分。
(3)因此上品之人可教导,下品之人可约束。
“是故”,因此,1分;“制”,约束,1分,句意对1分。
13. 推恶恶之心/思与乡人立/其冠不正/望望然去之/若将浼焉/是故诸侯虽有善其辞命而至者/不受也。
翻译:把这种厌恶恶人的心情推广开去,他就会想,如果同一个乡下人站在一起,那人帽子戴得不正,就该生气地离开他,就像会被他玷污似的。
2015届浙江省温州八校高三返校联考语文试卷(带解析)
试卷第1页,共9页绝密★启用前2015届浙江省温州八校高三返校联考语文试卷(带解析)试卷副标题考试范围:xxx ;考试时间:114分钟;命题人:xxx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注意事项.1.答题前填写好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等信息 2.请将答案正确填写在答题卡上第I 卷(选择题)一、选择题(题型注释)1、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在我国古代,人们盛物用的器皿除陶器等之外,还有一种容器,是葫芦。
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
___________。
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
___________。
①最早的记载见于《诗经》,如《公刘》篇中“酌之用匏”的“匏”就是指葫芦 ②用葫芦作容器是先民们认识自然、利用自然的结果 ③葫芦是一种葫芦科爬藤植物的果实④葫芦成熟后,掏空里面的籽瓤,即可当容器使用 ⑤它大多呈哑铃状,上面小下面大⑥我国劳动人民使用葫芦盛物的历史非常悠久A .⑥②③⑤④①B .⑥①④②③⑤C .③⑤④⑥①②D .⑤③④①⑥②2、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 .户籍制度像一堵无形的墙,不仅催生出大都市与中小城市、沿海城市与内地城市的“泛二元”的格局,而且把城乡切割为二元结构。
试卷第2页,共9页B .教育部部长袁贵仁讲话指出,要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必须从解决人民群众关心关注的问题作为改革重点,找准突破口,敢啃硬骨头。
C .有公众质疑,张炜的《你在高原》获奖不但加重了矛盾文学奖对于公众的困惑,而且阻碍了公众进入纯文学领域。
D .大范围的雾霾使长三角地区变得“灰头土脸”,绍兴、湖州等地空气质量曾一度达到重度污染程度。
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运用正确的一项是A .中国社会保障研究中心主任褚福灵表示,逐渐延长退休年龄是必然趋势。
但对不同的劳动者,应该有不同的政策,不同岗位区别对待,不能一刀切。
安徽省宣城市八校2015届高三上学期联考语文试卷(扫描版)
语文参考答案 1.A(B.“娱乐性和一次性消费价值因市场经济的引导而充斥文艺作品”错,原文为“市场经济总在发掘着文艺作品的娱乐性和一次性消费价值”,并无“充斥文艺作品”的意思。
C.“这些作品的价值取向完全与读者的一致并与之产生呼应和共鸣”太武断,原文为“经典的价值观取向应该是与广大读者的价值取向相呼应和共鸣的”。
D.“只需”一词说法片面,由原文“经典重探还应着重于人的建设”可知,重探经典还有其他方面的工作要做。
) 2.D(D.“解决这一问题的唯一途径是以蓬勃的时代精神重探经典、重释传统”曲解文意,从原文“而实现这一文艺使命,以蓬勃的时代精神重探经典、重释传统,将使当前文艺创作面临新的挑战”可知。
) 3.C(A.“所以要缓慢进行”无中生有,文中无此信息。
B.忽略条件限制,原文有“在某种程度上”的限制,且原文为“民族经典对于民族价值观取向的确立具有着不可忽视的重要影响”而非“决定作用”。
D.因果倒置,“当前文艺创作出现消费主义倾向”应是“时代需要一场文艺复兴给文艺补充更多的钙质,滋养人的心灵,强壮人的精神”的原因。
) 4.B(B.赍携带帮晋王。
《隋书·列传第二十六》《隋书·列传第二十六》 8.全词表现了词人因救国无人,国事无望,隐居生活。
上片“无处问英雄”,既是作者感叹往昔英雄的永逝,也是对当世英雄的寻觅,为没有英雄人物可报祖国而焦虑下片作者在昏醉中寻求解脱与安慰,所以客来后只有“草草三杯酒”,劝宝学最好与一道“赋归来”,去过隐居生活。
①用“浮烟冷雨”形容重九,通常秋高气爽的天气不同为全篇笼罩一层寒冷阴霾的气氛。
“但黄花、年年如旧”“茅舍底,竹篱东”是重阳赏菊的地方却不把酒,也不采菊,而是“伫立时搔首”。
“草草三杯酒”并是为赏菊助兴,而是要自己“一醉万缘空” 10.甲:①嘈嘈切切错杂弹 ②大珠小珠落玉盘 ③间关莺语花底滑 ④幽咽泉流冰下难 ⑤冰泉冷涩弦凝绝⑥凝绝不通声暂歇 乙:①固前圣之所厚 ②周公吐哺 ③齐彭殇为妄作 ④潦水尽而寒潭清 ⑤侵晓窥檐语 ⑥山河破碎风飘絮(6分,甲、乙两题任选一题作答;如果两题都答,则按甲题计分,每句1分;有错别字、漏字、添字的,该句不得分) 11.文章以作者的行踪为线索,(1分)先写了夜里来到日内瓦,第二天早上起身去畅游;按步就班按部就班雍雍容。
安徽省皖南八校2015届高三第一次联考语文试题 扫描版含答案
皖南八校2015届高三第一次联考语文参考答案1. A (B曲解文意; C. 原文是“日渐”不是“已经”。
D . 原文是“优势”不是“成为胜者”。
)2.B(答非所问)3.答:⑴礼制天下、世界大同的儒家思想,为这个文化圈奠定了内在的共同价值。
⑵占世界总人口的30%的中、日、韩以及海外华人,促进汉语日渐成为一种世界性的语言。
(3分)4.D竖立5.B (A前者为介词,“在”;后者为介词“与,跟,同”。
B,都是定语后置的标志。
C前者为第三人称代词,“他们的”;后者为第一人称代词“我(自己)”。
D前者为连词,表承接;后者为连词,表示目的关系。
)6.C(“因为他的临阵脱逃,致使太阳罕孤立无援”,文中没有根据。
)7.⑴乃蛮想要夺取我们的弓箭,这是小看我们啊,我们在道义上应当同生共死。
(“弧矢”,弓箭,1分;“小”意动用法,1分;判断句1分;句意1分。
)⑵这一天,太祖与乃蛮军队大战到晡时(傍晚),生擒并杀死太阳罕。
(晡,十二个时辰之一,译为“晡时”即给1分;禽,通“擒”,1分;句意1分。
)⑶太祖沉着持重且有雄才大略,用兵如神,所以能消灭四十个国家,并平定了西夏。
(“深沉”,沉着持重,1分;“灭国四十”,定语后置,1分;句意1分。
)8.前两句主要用对比手法。
(1分)除夕夜,千家万户沉浸在笑声盈盈的欢乐中,自己却在节日里心生忧愁,怅然忧郁。
(3分)9.诗人写了这样一件“寻常”之事:除夕之夜,千家笑语之时,唯诗人茫然站在桥上,无人认识他,他只能长久地看着一颗像月亮的星星。
(2分)诗人一生穷困潦倒,此时此刻,他孤寂地立于星月之夜,心中产生无限愁闷和怅惘。
(2分)10.甲:(1)山河破碎风飘絮(2)身世浮沉雨打萍(3)惶恐滩头说惶恐(4)零丁洋里叹零丁(5)人生自古谁无死(6)留取丹心照汗青乙:(1)虽九死其犹未悔(2)羁鸟恋旧林(3)不宜妄自菲薄(4)俯察品类之盛(5)鹿门月照开烟树(6)别有幽愁暗恨生11.①被“放逐”后自己又跑回来。
福建省漳州八校2015届高三上学期联考语文试卷
福建省漳州八校2015届高三上学期联考语文试卷一、古代诗文阅读(27分)㈠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6分)1.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
(6分)(1)高余冠之岌岌兮,。
(屈原《离骚》))(2)寄蜉蝣于天地,。
(苏轼《赤壁赋》)(3),凝绝不通声暂歇。
(白居易《琵琶行》)(4)四十三年,望中犹记,。
(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5)乌鸟私情,。
(李密《陈情表》)(6),风烟望五津。
(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㈡文言文阅读(15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2-5题。
养狸述(唐)舒元舆野禽兽可驯养而有裨于人者,吾得之于狸。
狸之性,憎鼠而喜爱①。
其体趫②、其文班。
予爱其能息鼠窃,近乎正且勇。
尝观虞人(掌管山泽的官吏)生致者,因得请归,致新昌里客舍。
舍之初未为某居时,曾为富商家廪,墉堵地面,甚足鼠窍,日有鼠络绎然。
某既居,果遭其暴耗。
常白日为群,虽敲拍叱吓,略不畏忌。
或暂黾侻跧③缩,须臾复来,日数十度。
其穿巾孔箱之患,继晷而有。
昼或出游,及归,其什器服物,悉已破碎。
若夜时长留④续晨,与役夫更吻驱呵,甚累神抱。
或知之,借椟以收拾衣服,未顷,则椟又孔矣。
予心深闷,当其意欲掘地诛剪,始二三十日间,未果。
颇患之,若抱痒疾。
自获此狸,尝阖关实窦,纵于室中,潜伺之。
见轩首引鼻,似有鼠气,则凝蹲不动。
斯须,果有鼠数十辈接尾而出,狸忽跃起,张爪呀牙,划泄怒声,鼠党帖伏不敢窜。
狸遂搏击,瞬视间,群鼠肝脑涂地。
迨夜始背潜窥,室内洒然,予以是益宝狸矣。
常自驯饲之,到今仅半年矣,狸不复杀鼠,鼠不复出穴。
穴口有土虫丝,封闭欲合。
向之韫椟服物,皆纵横抛掷,无所损坏。
噫!微狸,鼠不独耗吾物,亦将咬啮吾身矣。
是以知吾得高枕坦卧,绝疮痛之忧,皆斯狸之功。
异乎!鼠本统乎阴虫,其用合昼伏夕动,常怯怕人者也。
向之暴耗,非有大胆壮力,能凌侮于人,以其人无御之之术,故得恣横若此。
今人之家苟无狸之用,则红墉皓壁,固为鼠室宅矣。
甘醲鲜肥,又资鼠口腹矣,虽乏,人智其奈之何?呜呼!覆焘(天地)之间,首圆足方,窃盗圣人之教,甚于鼠者有之矣。
安徽省芜湖一中等皖南八校2015届高三第一次联考语文试卷(解析版)
安徽省芜湖一中等皖南八校2015届高三第一次联考语文试卷(解析版)安徽省芜湖一中等皖南八校2015届高三第一次联考语文试卷(解析版)本试卷分第卷(阅读题)和第卷(表达题)两部分,第卷第1页至第6页,第卷第7页至第8页。
全卷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试卷综析】此次考试,从试卷卷面来看,难度适中,以专题复习内容为依据,以高考考试题型为模式,结合学生的课外语文学习情况来进行考核,对今后高三语文复习教学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试题都是学生熟悉的基础知识。
第二段文言文阅读有一定的难度,但也并非是无从下手。
第四大题的语言运用难度也不大。
第五大题作文是材料作文,既有普遍性,又有一定难度。
让学生人人都有事可写有情可抒,但写的深入也不是件容易的事。
总之,本次的试卷题型稳定,难易适中,体现了《考试说明》的基本精神,照应了教学的实际情况,具有较高的信度、效度,具有必要的区分度和适当的难度。
第卷(阅读题共66分)一、(9分)【题文】M0阅读下文,完成第1~3题。
汉语文化圈汉语的书面语言任凭口语的羞异流变,几千年不变如一,既是人类最古老的语言,也是人类最普遍使用的语言。
17、18世纪欧洲人最初接触汉语时,以为汉语曾经是世界上唯一一种世界性语言。
1669年,英国思想家约翰·韦伯出版《关于证明中华帝国之语言有可能为人类最初语言的历史评说》,这部试图证明人类建造巴别塔之前讲的那种统一的语言就是汉语的著作,轰动一时。
半个多世纪以后,塞缪尔·舒克福特更加确定地重申了这一观点:在地球上确实存在着另一种语言,它似乎有着某些标记,表明它是人类最初的语言,这就是汉语……如果人类光荣的祖先和复兴者是在这儿走出方舟,居住下来的话,那他很可能在这儿留下了世界上唯一普遍使用的语言。
在西方现代资本主义扩张之前,汉语确实是最具有世界性的语言。
整个东亚与东南亚部分地区,经历了漫长的文化同化过程,以中国为中心形成了一个超越政治国家与民族、超越战争与敌意的文化圈。
高考备考资料精编_皖南八校”2015届高三第一次联考语文参考答案(精品)
皖南八校”2015届高三第一次联考语文参考答案()安徽高考试题0924 1907“皖南八校”2015届高三第一次联考语文参考答案、解析及评分细则1.B(不是“不重视”,原文“排除掉通识,则摧毁其生命”。
)2.D(一至三自然段阐述的不是“大学的历史意义”,而是“大学的功能”。
)3.A(B原文“社会科学家或人文学者”是选择关系。
C主宾倒置,原文是“一部世界大学的历史,可说是一部争学术独立自由的历史”。
D强加因果和把未然说成已然。
)4.A(异:对……感到惊异)5.D(D“因为”;A表示比较/“对、对于”;B“就、便”/表示假设,“就算”;C与“所”连用,表被动/“替、给”)6.C(采纳了他意见的是文帝,不是宣帝)7.(1)有的地方方圆不到百里地,(却)几个县并列设置;有的地方户数不到一千,(却)两个郡分开管辖。
配备的官员又多,资财耗费一天天增多,官吏士卒成倍增长,征收的粮食赋税一年年减少。
(“或、领、日、租调”各1分,语句通顺2分)(2)希望陛下总领要点,责成宰相去负责。
繁杂琐碎的事务,不是适宜皇上亲自去处理的。
(“举、宰辅、亲”各1分,语句通顺1分)8.一个寂寞孤独、乐观旷达、又壮志难酬的诗人形象。
诗人行走在谪戍伊犁的途中,面对高耸壮美的天山,行人稀少,环境空旷,不免感到寂寥;“相对笑”反映了诗人处于逆境还能笑着面对的乐观旷达;“满头晴雪”实质暗含诗人的不忘国事壮志难酬。
(形象2分,简析2分)(酌情给分)9.①借景抒情。
如第一、二句,高耸壮美的天山导我西行,并与我这寂寥之人为伴。
山众且美,人少且空,形成鲜明的对照,不免感到寂寥。
②比喻。
如,第一句中“琼瑶”,是洁白晶莹的美玉,用来比喻天山上的积雪,非常贴切。
第四句中的“晴雪”是晴天的积雪,用来比喻诗人的白发。
③拟人。
“我与山灵相对笑”,承接第二句“伴寂寥”而来。
诗人面对“寂寥”的情景,无可奈何,似乎眼前的山灵面对自己含笑。
④双关。
“满头”,既指山头,也指人头。
2015届江西省八校联考语文试卷
江西省八所重点中学2015届高三联考语文试卷考试时间:150分钟试卷满分:150分注意事项:1.答题前,考生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码填写清楚,。
2.选择题必须使用2B铅笔填涂;非选择题必须使用0.5毫米黑色字迹的签字笔书写,字体工整、笔迹清楚。
3.请按照题号顺序在各题目的答题区域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草稿纸、试题卷上答题无效。
4.保持卡面清洁,不得折叠,不要弄破、弄皱,不准使用涂改液、修正带、刮纸刀。
第Ⅰ卷甲必做题一、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l~3题。
怎样读中国书余英时中国传统的读书法,讲得最亲切有味的无过于朱熹。
古今中外论读书,大致都不外专精和博览两途。
“专精”是指对古代经典之作必须下基础工夫。
古代经典很多,今天已不能人人尽读。
像清代戴震,不但“十三经”本文全能背诵,而且“注”也能背诵,只有“疏”不尽记得,这种工夫今天已不可能。
因为我们的知识范围扩大了无数倍,无法集中在几部经、史上面。
但是我们若有志治中国学问,还是要选几部经典,反复阅读,虽不必记诵,至少要熟。
近人余嘉锡在他的《四库提要辩证》的序录中说:“董遇谓读书百遍,而义自见,固是不易之论。
百遍纵或未能,三复必不可少。
”至少我们必须在自己想进行专门研究的范围之内,作这样的努力。
不但中国传统如此,西方现代的人文研究也还是如此。
精读的书给我们建立了做学问的基地;有了基地,我们才能扩展,这就是博览了。
博览也须有重点,不是漫无目的的乱翻。
现代是知识爆炸的时代,古人所谓“一物不知,儒者之耻”,已不合时宜了。
所以我们必须配合着自己专业去逐步扩大知识的范围。
博览之书虽不必“三复”,但也还是要择其精者作有系统的阅读,至少要一字不遗细读一遍。
稍稍熟悉之后,才能“快读”“跳读”。
朱子曾说过:读书先要花十分气力才能毕一书,第二本书只用花七八分功夫便可完成了,以后越来越省力,也越来越快。
这是从“十目一行”到“一目十行”的过程,无论专精和博览都无例外。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5届高三第一次联考语文参考答案1.D(A中.zhòng肯,B怙恶不悛.quān,C摒.bìng弃)2.A(B青睐,C赔礼道歉,D舶来品)3.C(径直:①表示直接向某处前进,不绕道,不在中途耽搁;②表示直接进行某事,不在事前费周折。
径自:表示自己直接行动。
瑰宝:特别珍贵的东西。
珍宝:泛指有价值的东西。
熏陶:多指好的影响。
熏染:多指坏的影响。
潜移默化:指人的思想、性格受其他方面的感染而不知不觉地起了变化。
循序渐进:指学习、工作按照一定的步骤逐渐深入或提高。
)4.B(A“联合公报”后加“的原则”;C应该是“男女患者死亡率均最高”;D“和”后加“跟”。
)5.C(哈姆莱特发现帷幕后有人,误以为是新王克劳狄斯,便一剑刺过去,结果误杀波洛涅斯。
)6.D(D项没有涉及“地缘因素”,仅仅谈及“政治-文化整合”)7.D(A项句首加上“从文明整合力和文明规模来看”;“因此使”后加上“现代之前的”。
B项“最重要的原因”有误,第5段中提到“更重要的是,没有什么巨大山脉把几个大河流域隔开”。
C项“距今五千年时”有误,第5段中提到“大约距今五千年时”。
)8.B(“‘颜’‘石’这些姓氏”有误,从倒数第2段可以看出,应该只有“石”这个姓氏。
)9.D 辞:有文采,有才华。
10.B ①只是立名者的一种表现,作者没有明显的态度。
④是朝廷的做法,朝廷以为有文才,才用其人。
⑥只是宾客的一种自然表现,写完诗歌以后,沉溺其中,没有察觉别人写得如何。
11.D 邺下少年当初是为了高洁的名声,笃情帮助和体恤百姓,但是升官后,这样的费用日渐过多,于是他常常考虑不周全,并不是有意为之,但是他的名声还是受到影响。
12.(1)我每当被人诋毁的时候,经常因为这责备自己。
(“毁”1分,“被动句”1分,句意1分)(2)人的虚或实,真或伪固然在于心,但没有不在行动上表现出来的,只是观察得不仔细罢了。
(状语后置“无不见乎迹”1分,“熟”1分,句意1分)(3)由于有一件事情伪装出现假,而毁掉了百件事情的真,这就是贪名不足的结果啊!(“以”1分、“丧”1分,句意1分)13.居於陵/三日不食/耳无闻/目无见也/井上有李/螬食实者过半矣/匍匐往译文:匡章说:“陈仲子难道不是真正的廉洁之士吗?居住在於陵,三天没吃东西,(饿得)耳朵失去听觉,眼睛失去视觉。
井台上有个李子,已被金龟子吃掉大半个了,他爬过去,拿起来吃,咽了三口,耳朵才听得见声音,眼睛才看得见东西。
”14.(1)这首诗的前两句主要采用了对比的表现手法(1分)通过四通八达的闹市街道传来轰隆隆的车声和北邙荒野的坟地加以对比(1分),表达了作者认为存灭无常,人生倏忽的情感(1)同时也点出了盛世背后隐藏的危险,表达对繁华盛世终将过去的隐隐愁绪。
(1分)(2)可以从两个角度分析:①这首诗歌的颔联采用了以乐景写哀情的手法(1分)夕阳和山色是美好的景色(乐景)(1分)然而美好的景色却挡不住作者对国家和自己深深的忧虑和感慨(哀情)(1分)夕阳和山色颇解人意,欲为主人排愁解忧。
美丽的景色,反而使诗人倍感秋寒逼人,愁思郁结,难以排遣。
(1分)②诗人又用拟人手法,(1分)一个“劝”、一个“将”字,写出了景物的动态美(1分),把客观的秋景与主观的愁思有机地结合起来,造成一种沉郁顿挫的幽远意境。
(1分)同时也表现了作者无法排解对国家和自身的愁绪。
(1分)注意:如果有学生对①②两点都有涉及,可以依据“以乐景写哀请”(1分),“拟人手法”(1分)分析诗歌相关内容(1分),诗歌表现作者排解不了的愁绪(1分)这样的标准给分。
15.(1)以手抚膺坐长叹(2)女娲炼石补天处(3)金就砺则利(4)奉命于危难之间(5)悟已往之不谏(6)丛菊两开他日泪(7)八百里分麾下炙(8)一一风荷举16.DE,D项“它们都能成为主流”太过绝对;E项“语言犀利,措辞华美”错17.①因为它们为树增添了与众不同的韵味,使之成为独特的个体;②而且这些枝干也与主干一样充满着成长的艰难与美,有着旺盛的生命力。
(扣关键词“独特的个体”和“旺盛的生命力”,每答出一点得2分)18.运用了比喻手法(1分),把沉重的历史喻作“灰色”的大树,把那些虽然对社会进程没有推动作用却又洋溢着个性的小人物比作“斑斓的花朵”(2分),生动地揭示了他们存在的价值和意义,抒发了作者对他们的赞赏和喜爱(1分)。
19.①标题的含义。
既指树木旁生的枝干在被修剪后依然坚持自己的方向,又可以理解为生活在“主流”之外的群体的坚韧和顽强。
(2分)③结合生活实际:如教育对学生个性的尊重,社会对“非主流”的包容等。
(2分)②启示:当今社会需要更多的包容,允许个体的存在;对于底层和边缘人应有的关注和尊重,看到他们身上的可贵品质。
(4分,也可有其他观点,言之有理,酌情给分)20.示例:①夏日荷塘,娇嫩碧绿的荷叶像一把把绿伞刚好举出水面,阳光照进荷塘,荷阴映水,鱼儿在荷阴下悠闲地游来游去。
②看那月光下的十里荷塘,绿波荡漾,一朵朵月色一般明净的荷花,宛如星星般在碧波中一闪一闪。
(紧扣诗句——第一句夏日碧荷游鱼写,第二句紧扣夏夜月色荷花写1 分,运用了比喻或比拟的修辞手法1分,语言流畅生动无错别字、没有明显语病2分)21.①根据实际,计划开支。
不要零碎地、频繁地问父母要钱。
②坚持记账,节约开支。
自己手中的钱怎样花,坚持记账,尽可能节约。
③“好钢用在刀刃上””。
尽可能把零用钱用在有意义的事情上,充分发挥每一分钱的合理使用价值。
(1点2分,答出任意两点即可)22.该禁。
①很多方言容易产生歧义,不利于沟通交流。
(2分)②沉迷于方言的使用,忽略剧情,反而降低了电视剧整体创作水平。
(2分)或不该禁。
①方言的“亲切感”是文化的认同感(2分)②在艺术创作中,要讲究美感、艺术性和真实性,电视剧中的方言对白能增加剧情的喜感。
(2分)23.自尊、自爱、自信、自强!敬畏生命!我们(万物),都是独一无二的存在,都是最美最特别的存在,都是不输任何存在的存在。
附:作文评分的具体要求(参照《2014年6月湖北省高考作文评分标准》)(1)基础等级评分,以题意、内容、语言、文体为重点,全面衡量。
符合文体要求,指符合考生根据题意和内容自选的文体要求。
(2)发展等级评分,依据12评分点,不求全面,有一点突出者按等评分,直至满分。
(3)缺标题扣2分;每3个错别字扣1分,重复不计,最多扣4分。
(4)字数不足,每少50字扣1分;最多扣3分。
【译文】名声与实际的关系,好比形与影的关系。
德艺周厚,那名就一定好;容貌美丽,那影就一定美。
如今不修身而想在世上传好的名,就好比容貌很丑而要求镜子里现出美的影了。
上士忘名,中士立名,下士窃名。
忘名,就是体道合德,享受鬼神的福佑,而不是用来求名的;立名,就是修身慎行,生怕荣誉会被湮没,而不是为了让名的;窃名,就是外朴内奸,谋求浮华的虚名,而不是真能得到名的。
人的脚所踩踏的地方,面积只不过有几寸,然而在咫尺宽的山路上行走,一定会从山崖上摔下去;从碗口粗细的独木桥上过河,也往往会淹死在河中,这是为什么呢?是因为人的脚旁边没有余地的缘故。
君子要在社会上立足,也是这个道理。
最诚实的话,别人是不会容易相信;最高洁的行为,别人往往会产生怀疑,都是因为这类言论、行动的名声太好,没有留余地造成的。
我每当被别人诋毁的时候,就经常以此自责。
你们如果能开辟平坦的大道,加宽渡河的浮桥,那么你们就能如同子路那样,说话真实可信,胜似诸侯登坛结盟的誓约;如同赵熹那样,招降对方盘踞的城池,赛过却敌致胜的将军。
我见到世上的人,清名播扬但金钱暗入,信誉昭著但许诺有亏,真不知是不是后面的矛戟,在捣毁前面的盾牌啊!宓子贱说过:“在这件事上做得真诚,就给另件事树立了榜样。
”人的虚或实,真或伪固然在于心,但没有不在行动上表现出来的,只是观察得不仔细罢了。
一旦观察得真切,那种巧于作伪就还不如拙而诚实,接著招来的羞辱也够大的。
伯石的推让卿位,王莽的辞谢政权,在当时自以为既巧又密,可是被后人记载下来,留传万世,就叫人看了毛竖骨寒了。
近来有个大贵人,以孝著称,先后居丧。
哀痛毁伤过度,这也是以显得高于一般人了;可他在草荐土块之中,还用有大毒的巴豆来涂脸,有意使脸上成疮,来显出他哭泣得多么厉害,但这种做作不能蒙过身旁童仆的眼睛,反而使外边人说他丧中的居处饮食都在伪装。
由于有一件事情伪装出现假,而毁掉了百件事情的真,这就是贪名不足的结果啊!有一个士族,读的书不过二三百卷,天资笨拙,可家世殷实富裕,他向来矜持,多用牛酒珍宝玩好来结交那些名士。
名士中对牛酒珍宝玩好感兴趣的,一个个接著吹捧他,使朝廷也以为他有文采才华,曾经派他出境聘问。
齐东莱三韩晋明深爱文学,对他的作品发生怀疑,怀疑大多数的情况,不是他本人所命意构思的,于是就设宴敍谈,当面讨论测试。
当时整天欢乐和谐,诗人满座,属音赋韵,提笔作诗,这个士族轻率问就写成,可全然没有向来的风格韵味,好在客人们各自在沉思吟味,没有发觉。
韩晋明宴会后叹息道:“果真像我们所估量的那样。
”邺下有个少年,出任襄国县令,能勤勉,公事经手,常加抚恤,来谋求声誉。
每派遣兵差,都要握手相送,有时还拿出梨枣糕饼,人人赠别,说:“上边有命令要麻烦你们,我感情上实在不忍,路上饥渴,送这些以表思念。
”民众对他称赞,不是口说所能说得完的。
到迁任泗州别驾官时,这种费用一天天增多,不可能经常办到。
可见一有虚假,就到处难以相继,原先的功绩也随之而毁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