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第一轮复习1中国古代政治制度

合集下载

2021-2022年高考历史一轮复习专题一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学业水平过关

2021-2022年高考历史一轮复习专题一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学业水平过关

2021-2022年高考历史一轮复习专题一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学业水平过关一、单项选择题Ⅰ1.山东号称“齐鲁”,这一称谓源自( )A.宗法制B.分封制C.郡县制D.行省制解析:“齐鲁”称谓源自于西周时期周王实行分封制。

答案:B2.(xx·深圳学考模拟)西周初年的封国中,姬姓之国居多。

姬姓贵族受封的主要依据是( )A.军功B.血缘C.品德D.才能解析:姬姓贵族都是王室子弟,故姬姓贵族受封的主要依据是血缘关系。

答案:B3.(xx年6月·广东学考)西周宗法制的核心是( )A.奴隶制B.分封制C.中央集权制D.嫡长子继承制解析:嫡长子继承制是西周宗法制的核心。

答案:D4.(xx·惠州学考模拟)秦朝建立的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本质特征是( )A.改国王为皇帝B.建立中央官制C.实行郡县制D.皇权至高无上解析:秦始皇在战国官制的基础上,建立了一套以皇权为中心的中央政权组织,故皇权至上是其本质特征。

答案:D5.(xx·揭阳学考模拟)秦朝丞相为“百官之长”,其主要职责是( ) A.辅佐皇帝处理全国政务B.决定重大军政事务C.处理朝廷日常军政事务D.代表皇帝监督百官解析:秦朝丞相为百官之长,帮助皇帝处理全国政事。

故本题选A项。

答案:A6.秦朝郡县长官产生的方式是( )A.世代相袭B.考试选拔C.地方推荐D.皇帝任命解析:秦朝建立的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皇权至上,地方长官由皇帝任命,故选D项。

答案:D7.(xx·韶关学考模拟)秦统一全国后,诏书传到南方的许多地方,当地却没有人认识。

据此,你认为秦始皇应该采取什么措施( )A.统一货币B.焚书坑儒C.统一度量衡D.统一文字解析:抓住材料中的有效信息“诏书传到南方的许多地方,当地却没有人认识”就能得出D项。

答案:D8.“汉承秦制”,却不断创新。

属于汉朝创新的监察制度是( )A.丞相制度B.察举制度C.刺史制度D.内阁制度解析:汉朝设十三州刺史监察地方,从而加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故选C项。

2020版高考历史一轮复习第一单元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一夏商西周的政治制度含解析新人教版

2020版高考历史一轮复习第一单元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一夏商西周的政治制度含解析新人教版

核心素养提升练一夏、商、西周的政治制度(40分钟85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每小题4分,共48分)1.商代“服国”所管辖的土地和人民并非商王赐予,商王朝无法形成“礼乐征伐自天子出”的政治格局。

西周初期通过分封直接对诸侯“授民”“授疆土”,周天子由夏、商时的“诸侯之长”变成名副其实的“诸侯之君”。

可见,西周初期的分封制( )A.推动了血缘宗法制的发展B.利于形成天子至上的政治认同C.成为开拓疆土的主要手段D.易于形成天子权力的高度集中【解析】选B。

夏商时期,国君与“服国”是一种政治伙伴和同盟关系,而到了西周时期,由于国君与诸侯政治经济关系的变动,二者形成了上下级的政治依附关系。

易于形成天子至上的政治认同。

2.(2019·石家庄模拟)西周所立地方封国的人口由周宗室贵族、周贵族率领移民以及土著群构成:地方封国不仅拥有作为国家的权利,而且负有作为更大的西周国家积极参与者应履行的义务。

这说明在西周( )A.以分封为纽带形成政治架构B.中央集权体制面临挑战C.政治统治依赖于周王的权威D.异姓诸侯政治地位较低【解析】选A。

材料中体现出在分封制下,诸侯应尽的义务,说明以分封制为纽带构建政治框架,故选A。

3.西周初年兼并无数,封建制度遂发生大变革。

分封同宗以树屏藩,授土勋旧以拓疆域。

材料表明“封建制度”( )A.有助于消除地方与中央的矛盾B.推动了西周政治文化的传播C.是西周稳固统治的重要途径D.加速了“大一统”局面的形成【解析】选C。

西周通过分封制,加强了周天子对地方的统治,与材料中“以树屏藩”“以拓疆域”相符,故C正确。

4.西周王位实行嫡长子继承制,各诸侯国国君继承并遵此制,这种现象一直延续到东周。

但秦国自襄公建国至穆公之前共九代国君,兄终弟及者三人,以孙立者二人,不明嫡庶者一人,以长子继位者仅二人,嫡长子继承制为核心的宗法制在秦国并未成为定制。

这种现象( )A.导致社会矛盾尖锐B.是由于秦国经济文化发达C.有利于社会的变革D.破坏了贵族的世袭的特权【解析】选C。

高考历史一轮复习专题训练卷:专题一《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

高考历史一轮复习专题训练卷:专题一《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

2021衡水名师原创历史专题卷专题一《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考点01 商周时期的政治制度考点02 秦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考点03 汉到元政治制度的演变考点04 明清君主专制制度的加强一、单选题1. 从秦至清的两千多年中,许多皇帝或由于年幼庸弱,或由于当时形势和力量对比的变化,因而受制于母后、外戚、宦官、权臣、地方割据势力等,导致权力的萎缩或丧失。

这种现象实质上是( )A.君主专制被颠覆B.中央集权体制遭到破坏C.君权至上的后果D.君主权力受到制约2.下列关于明朝“内阁”的表述,正确的是( )A.是明太祖为制约相权而设立B.通过票拟权制约皇帝决策C.为皇帝提供顾问的内侍机构D.法定的中央一级机构3.例6 [★]江苏扬州高一期末)魏晋时期,弘农杨氏四世三公,汝南袁氏四世五公。

杨氏、袁氏世代占据高官主要靠的是( )A.战事立功B.门第出身C.才学品德D.皇亲国戚4.在《殷周制度论》中王国维指出:“任天者定,任人者争;定之于天,争乃不生。

”其中“天定”的是( )A.殷周成败B.嫡庶亲疏C.分封远近D.爵位高低5. 日裔美籍学者弗朗西斯•福山在《政治秩序的起源》一书中指出:“从隋朝开国的581年到12世纪的宋朝晚期,中国最普遍的政治发展之一是家族政府的逆转,中央集权得以复原到西汉的古典官僚制。

”造成当时“家族政府的逆转”的主要原因是( )A.国家政治统一的实现B.三省六部制的实施C.科举制的完善与发展D.豪门望族势力壮大6. 在新的历史条件下,随着董仲舒“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建议被汉武帝采纳,儒学逐渐成为封建社会的正统思想。

“新的历史条件”主要是指( )A.爆发了"七国之乱",社会动荡,"仁政"受到欢迎B.专制主义体制刚刚建立,文化成为政治的附庸C.政治上的"大一统"需要有文化上的"大一统"作为根基D.道教兴起,佛教传入,儒家学说受到挑战7. 中国传统家族有“长兄如父”“小儿不及长孙”的说法。

【一轮复习】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

【一轮复习】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
(2)对后世的影响:①影响中国封建社会中以血缘关系为核心的皇族分封。
②中国姓氏的起源中,有很多是源于西周的封国,如宋、鲁、郑、陈等。
③中国的地名简称很多源于西周时期的诸侯国国名,如山东省简称鲁、山西省 简称晋等。
探究二 宗法制的特点与影响 史料一 微子启虽长,系庶出,不得立;纣王虽幼,以嫡立。
——《吕氏春秋》 史料二 西周宗法制度示意图及解读
丞相权分六部, 设内阁;清代设
结合起来,形成“家 题 ” , 巩 固 了 中 央 构、以科举制为主 置军机处,专制
国一体”的政治框架 集权
的选官制度
皇权发展到顶峰
(1)分封制和宗法制构成了中国古代早期政治制度的主体,其特点是以血缘为纽 主 带,“家国一体” 旨 (2)中央集权制度是中国封建社会的基本政治制度,其特点是皇权至上,权力高
——王家范《中国历史通论》
问题:(1)依据史料一分析西周分封制的特点,这些特点体现出西周统治者怎样 的统治策略?
(2)依据史料二分析周王室在原有邦国内“掺沙子”的意图,这一举措对西周政 治产生了什么影响?
[史料导读]
(1)根据史料一图片中康叔、召公奭、姜尚、微子启身份,总结分封的对象;根 据图片中封国、主要同姓诸侯的地域分布,可得出诸侯的分布特点。
度集中
考情分析
最新考纲
课标试题
2019全国Ⅰ卷·24
商周时期的 政治制度
2019全国Ⅲ卷·24 2018全国Ⅱ卷·25 2017全国Ⅰ卷·24
2016全国Ⅲ卷·24
秦中央集权 制度的形成
2019全国Ⅱ卷·24
考点呈现 西周时期的王位继承制
宗法制 商朝的建立 西周的分封制度 西周对历史传承的重视
秦国中央集权体制的影响

全国统考2022高考历史一轮复习第一单元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第2讲从汉至元政治制度的演变及明清君主专制

全国统考2022高考历史一轮复习第一单元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第2讲从汉至元政治制度的演变及明清君主专制

第2讲从汉至元政治制度的演变及明清君主专制的加强课时作业一、选择题1.汉代的监察机关人员少而且官阶低,御史台的主管御史中丞官阶尚不及九卿,实行“位卑权重”的原则。

这种做法 ( )A.有利于皇帝对官员的控制B.阻碍了监察职能的发挥C.有效杜绝官僚机构的腐败D.防止了地方割据势力膨胀解析:据材料中“监察机关人员少而且官阶低” “位卑权重”等信息可得出以监察机关、御史中丞的低官位,但具有重权,利于皇帝对官员的控制,故A项正确;虽然位低,但是权重,不存在阻碍监察职能的发挥,故B项排除;材料中没有对“腐败”问题进行阐释,故C项排除;材料中没有对地方势力膨胀的情况进行阐释,故D项排除。

答案:A2.秦末“有叛人而无叛吏”,汉初“有叛国而无叛郡”,中唐“有叛将而无叛州”。

这说明( )A.秦朝郡县制削弱了中央集权B.中央集权制有利于国家统一C.唐朝安史之乱导致藩镇林立D.西汉郡国并行制达到了目的解析:秦朝实行郡县制,地方官由皇帝任免,“有叛人而无叛吏”,避免了地方割据的局面重演;汉初实行郡国并行制,王国势力威胁中央集权,出现“有叛国而无叛郡”;唐玄宗时期设立节度使,出现藩镇割据,出现“有叛将而无叛州”的局面,上述反叛中,地方各郡县、各州以及地方官员都没有参与,反映了中央集权制有利于国家统一,故B项正确。

答案:B3.唐太宗贞观三年“凡军国大事,则中书舍人各执所见,杂署其名,谓之五花判事。

”这一做法 ( )A.削弱了门下省审议权B.有利于决策的合理性C.一定程度上削弱皇权D.加强了尚书省执行权解析:材料体现了唐朝三省六部制的集体决策,有利于减少决策失误,故选B项;门下省的审议权并没有削弱,排除A项;三省分工体现相权一分为三,强化了皇权,排除C项;材料没有涉及尚书省执行权,排除D项。

答案:B4.北宋时期的官制有一些重要特点,如重复设官(三司使、通判等)、官职分离(官员实际担任的职务与官名不符)。

这样做的主要目的是 ( )A.加强中央集权 B.提高行政效率C.分散官员权力D.加强君主专制解析:依据题干材料“重复设官”“官职分离”,结合所学可知,官职重复和分离,使各层权力机构的权力趋于分散,有利于加强专制君权,故D项正确。

2020高考历史一轮复习专题1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第1讲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和走向“大一统”的秦汉政治课时

2020高考历史一轮复习专题1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第1讲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和走向“大一统”的秦汉政治课时

最新教育教学资料精选专题1 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第1讲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和走向“大一统”的秦汉政治课时限时训练人民版(时间:45分钟分值:85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每小题4分,共48分) 1.王国维在《殷周制度论》中提出:“殷周间之大变革,自其表言之,不过一姓一家之兴亡与都邑之移转;自其里言之,则旧制度废而新制度兴,旧文化废而新文化兴。

……与注目于一姓一家之兴亡的后世帝王迥异。

”由此可见,“殷周间之大变革”( )A.打破了传统的部落政治B.与后世王朝的更替本质相同C.尚未实现权力高度集中D.从贵族政治走向官僚政治A[根据材料“则旧制度废而新制度兴,旧文化废而新文化兴”可知周人在制度和文化上的变革,如分封制、宗法制、周礼等,其中分封制和宗法制打破了传统的部落政治,故A项正确;根据“……与注目于一姓一家之兴亡的后世帝王迥异”可知B项错误;商周时期都未实现权力的高度集中,故C项错误;这一时期仍是贵族政治,故D项错误。

] 2.(2017·黄山质检)商汤伐夏时说:“有夏多罪,天命殛之。

”盘庚迁都时对众人说:“天其永我命于兹新邑。

”周武王伐纣时也曾说:“商罪贯盈,天命诛之。

”下列与材料主旨最相符的是( )A.统治者以占卜方式决定国家大事B.神权长期被政权所控制C.统治者借神权抬高自己的权威D.统治者借武力强化统治C[题干中材料没有体现出以占卜方式决定国家大事,故A项错误;材料中没有体现神权长期被政权所控制,故B项错误;从题干给材料看,只是体现了所涉及的人物都强调自己是天命的执行者,从本质上看,也就是借神权抬高自己的权威,故C项正确;题干中材料没有涉及强化统治的信息,故D项错误。

] 3.热播电视剧《芈月传》中有这样一个情节:芈月的儿子嬴稷在位时期,周赧王号令六国诸侯临时组建了一支6 000人的队伍,等到了约定出兵的日子,韩、赵、魏自顾不暇,齐国不予理睬,最终勤王不成。

这一情节充分表明( )A.天子权力开始削弱B.贵族政治彻底瓦解D.宗法制度遭到破坏C.分封制受到冲击C[“勤王不成”一事,不能说明周天子权力削弱的开始,故A项错误;贵族政治以血缘为纽带,材料未涉及血缘问题,故B项错误;分封制下,诸侯对天子有随从作战的义务,而材料中说“勤王不成”,故C项正确;宗法制也以血缘为纽带,材料未涉及,故D项错误。

高考历史一轮复习第一模块政治史第一单元古代中国的政治制考点1商周时期的政治制和秦朝中央集权制的形成课

高考历史一轮复习第一模块政治史第一单元古代中国的政治制考点1商周时期的政治制和秦朝中央集权制的形成课

标志着君主专制空前强化,封建制度走向衰落。
第二页,共35页。
考点1 商周时期的政治制度和秦朝中 央集权(zhōnɡ yānɡ jí quán)制度的
形成
第三页,共35页。
最新考纲展示 (zhǎnshì)
知识系统(xìtǒng)整 合
要点(yàodiǎn)史料 探究
高考教材连线
考点即时演练
第四页,共35页。
【典例】 (2015年江苏历史,1)《礼记》记述了贵族朝会的列位礼节:天子(tiānzǐ)南 向而立;三公,中阶之前;诸侯,阼阶(东台阶)之东;诸伯,西阶之西;诸子,门东……九夷, 东门外;八蛮,南门外。与此相关的政治制度是( ) A.分封制 B.三公九卿制 C.郡县制 D.郡国并行制
系与血缘关系相结合的“家国一体”的政治框架。
(2)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确立和演变:秦汉时期,官僚政治取代贵族政
治,形成中央垂直管理地方的政治体系;唐宋时期,形成以三省六部制、二
府三司制为核心的中枢权力机构(jīgòu),以科举制为主的选官制度和较为
完备的监察制度,古代政治制度日臻成熟;明清时期内阁、军机处的出现,
第十二页,共35页。
【深化(shēnhuà)拓展】 中国古代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 1.以血缘关系为纽带:将国家权力和家族关系结合起来,形成“家国一体” 的局面。 2.等级森严:以分封制和宗法制为核心形成了“周王-诸侯-卿大夫-士”的 等级序列。不同等级权利和义务固定,很难逾越。 3.地方权力较大:分封制给予诸侯国较大的统治权力,最高统治者尚未实现 权力的高度集中。 4.神权色彩浓厚:王权和神权紧密结合。 5.稳定延续:夏商周政治制度前后沿袭,具有相对的延续性和稳定性。
D.君主权力受到制约
解析:C 通过题干材料可以看出皇帝的权力受到“母后、外戚、宦官、权臣、 地方割据势力等”的制约,这实质(shízhì)上反映了皇权至高无上的后果,故 选C项。君主专制被推翻是在辛亥革命以后,A项不正确;材料中没有 涉及中央集权体制被破坏,B项不正确;D项与题干中“实质(shízhì)”这一限 定 不符。

2020届高考历史一轮复习:第一单元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单元总结

2020届高考历史一轮复习:第一单元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单元总结

(2)经济上:“贫不必不富”。魏晋南北朝时期,自 然经济色彩浓重。中唐前后,商品经济有所发展。时至 宋代,商品经济发展更上一层楼。商品经济竞争性强, 胜负盈亏难料。营利者往往“累千金之得,以求田问 舍”。政治权力往往向经济力量屈服,宋朝政府不得不 减少对土地买卖的限制和干预。土地作为商品较多地 进入流通领域,土地所有权转换频率明显加快,以致 “庄田置后频移主”。
2.通过史料分析,可以明确宋代社会流动趋势增大, 其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1)政治上:“贱不必不贵”。魏晋南北朝时期,门 阀士族往往世代为官。这种状况到唐代没有根本性改 变。宋代“朝廷无世臣”“无百年之家”,士庶界限趋 于消解,官民之别可以转化。
宋代由贱而贵与由贵而贱的两种现象均较为常见。 宋代政治上的社会流动,与科举改革关系极大。和唐代 不尽相同,宋代“取士不问家世”,“一切考诸试篇”, 采取弥封、誊录等措施,平民子弟进仕的可能性增大。
二、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变”与“不变” 政治制度是现实的,每一制度,必须针对现实,时时
刻刻求其能变动适应。任何制度,断无二三十年而不变 的,更无二三百年而不变的。但无论如何变,一项制度 背后的本原精神所在,即此制度之用意的主要原则仍可 不变,于是每一项制度,便可循其正常轨道而发展。此 即是此一项制度之自然生长。
监察制度
中央:御史大夫掌管监察 地方:汉武帝将全国分为 十三州,每州设刺史,代 表中央监察地方及诸侯
朝代
两汉
魏晋 南北

选官制度
察举制 ①西汉开始,东汉末年 衰落 ②地方以品行为依据向 中央举荐
九品中正制 依品行、 门第等分九等,作为中 央选官依据
监察制度
中央:东汉设御史台 地方:东汉末年,州逐渐演变 成地方行政区

中国古代史复习专题1:中国古代政治制度

中国古代史复习专题1:中国古代政治制度
A、积极 作用
8、评价
B、消极 作用
1、当时:如维护政治联系、稳定政治秩序、政治文 化的稳定性和延续性、疆域扩大、早期文明形成 等 2、后世:注重家庭建设、提倡尊老爱幼、和谐社会 的建立、民族亲情之爱、民族凝聚力的形成等。 1、当时:如后来诸侯国之间出现了强国兼并弱 国的形势,从而使周天子的权威逐渐削弱等。 2、后世:过分强调家庭本位、等级制度明显、自主 意识和平等权利受到约束、不利于个人发展等。
(2010新课标全国卷,25)柳宗元在《封建论》中评价秦始皇废封建、行郡 县说:“其为制,公之大者也┅┅公天下之端自始皇。”郡县制为 “公 天下”之开端,主要体现在 A.百姓不再是封君的属民 B.更有利于皇帝集权 C.制度法令的统一 D.依据才干政绩任免官吏 (2010上海单科34题) 皇权与相权 自秦朝以后,皇帝为了集中权力,不断削弱相权。唐朝曾以中书令、侍 中、尚书令共议国政,行使宰相职权;清朝又以满汉大学士等出任军机大 臣,主持全国军政要务。 问题:(10分) (1)下图反映了汉、唐、明、清四朝中枢的演变过程,按示例完成空格。(6 分)
嫡长子继承制(主要)
6、宗法制 大、小宗有相对性 的特点
血缘关系与政治关系相结合 形成森严的社会等级
7、分封制与宗法制之间的关系 相辅相成、互为表里: 分封制确立了西周的统治秩 序,宗法制维系了分封制。 大小宗示意图
宗法制与分封制的关系
项 目 不 主要目的 核心内容 同 权利义务 下级贵族 臣服于上 级贵族, 全体贵族 服从于周 天子 诸侯在封 国内享有 世袭统治 权,但要 定期朝贡、 提供军赋、 提供力役 点 双方关系 历史作用 有利于凝 聚宗族, 防止内部 纷争,稳 定统治, 强化王权 相同 点
(二)、以嫡长子继承制为核心的宗法制度( 概念) 1、宗法制含义:它由氏族社会末期父系家长制直接演变过来, 是用规定宗族内嫡庶系统的办法,来巩固父系家长在宗族中的 地位和子孙传承和财产政权继承制度。它按照血缘宗族关系分 配政治权力,维护政治联系,其核心是嫡长子继承制。 西周初年确立了“立嫡以长不以贤,立子以贵(母贵)不 以长”的传统。(都是嫡子立长,都是儿子立嫡) 2、原因:巩固分封制形成的统治秩序,保证王权稳定。 3、大宗小宗的关系:由嫡长子传宗继统,称大宗。嫡长子的同 母弟和庶母兄弟为小宗。 4、作用:①保证了贵族在政治上的垄断和特权地位,有利于统治 阶级内部的稳定和团结。②有利于凝聚宗族,防止内部纷争, 强化王权,从而实现国和家一体化;③中国传统文化中的“齐 家 治国”、“家国一体”,即起源于此。 5、推行工具:周朝规定了各种礼乐制度,它作为各级贵族的生活

2023届高考历史一轮复习: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word版含解析)

2023届高考历史一轮复习: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word版含解析)

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达标测试一、选择题:本题共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商朝王位继承先由兄终弟及,后向嫡长子继承制转变。

周人最初是立子以贤,如文王以武王发为储君;在克商以后向立嫡以长转变,如成王的继位与即政。

这些转变有助于( )A.政治统治稳定有序B.王位世袭制的形成C.维护君主专制制度D.儒学的齐家平天下2.《史记·周本纪》载:“武王追思先圣王,乃褒封神农之后于焦,黄帝之后于祝,帝尧之后于蓟,帝舜之后于陈,大禹之后于杞。

”据此可知,西周分封( )A.优先考虑血缘宗亲关系B.褒奖创建西周的功臣C.尊崇远古文明的开拓者D.安抚夏商王室的后裔3.西周有严格的姓氏制度,姓在于“明血缘”、“别婚姻”,实行“同姓不婚”制度;氏在于“标身份”、“别贵贱”,秦统一后,姓氏不再作为贵族身份的标志,一般平民也有自己的姓氏,且姓与氏之间区别逐步消失,合而为一,这一变化表明( )A.姓氏制度影响力消失B.贵族与平民社会地位趋向平等C.姓氏制度逐渐地瓦解D.国家统一影响传统的婚姻观念4.《礼记》中有“支子不祭,祭必告于宗子”的规定。

然而据《左传》记载,春秋时期鲁国正卿季平子“祷于炀宫”,向鲁炀公祈祷,并立炀公庙。

由此可见春秋时期( )A.封建等级秩序色彩浓厚B.宗法礼乐制度遭到破坏C.君主专制遭到极大削弱D.传统祭祀礼仪无人遵守5.秦朝建立初期,秦始皇开展了“议帝号”、颂“秦德”、推行秦之“法式”、提倡“忠”之政治伦理等“合法性叙事”的活动。

这些活动( )A.使中央对地方控制加强B.践行了儒家伦理道德思想C.消除了六国对社会影响D.意在强化对秦政权的认同6.秦时丞相与御史大夫本来是丞相府的正副长官,“事同一体”,不可相监。

但为了使御史大夫能有效监督丞相,规定丞相位缺,御史大夫可升迁其位。

这一规定( )A.为监察的权威性提供保障B.说明御史府尚未独立C.利于御史官行使监察权力D.完成监察官员专职化7.秦统一后,在讨论地方制度的御前会议上,主张分封制且有大批臣僚附和的丞相王绾却未能敌过独持异议的廷尉李斯,最终确立了郡县制。

高考一轮复习历史课件:必修一 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共21张PPT)(共21张PPT)

高考一轮复习历史课件:必修一 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共21张PPT)(共21张PPT)

二、西周分封制
2、目的: 巩固统治 3、分封的对象: 子弟(王族)、功臣、先代的贵族
4、权利: 受封土地和人口、再分封、世袭统治权 5、义务:朝贡、军赋、力役、
6、诸侯国: 鲁、齐、燕、卫、宋、晋;等
7、作用:巩固统治;扩大疆域。
8、解体:春秋时周王室衰微,诸侯争霸.名存实亡. 战国时被郡县制取代.
2、官员的产生和待遇不同:分封的诸侯职位世袭, 并拥有封地;郡县的官吏由皇帝任免,官吏只有俸 禄没有封地。 3、与中央的关系和影响不同:封国有很强的独立性, 易发展为割据势力;郡县完全听命于中央,有利于 中央集权的加强和国家的统一。
4、性质不同:前者是贵族政治;后者是官僚政治
地方行政区划的演变:
• 秦汉:郡、县(汉初郡国并行制;东 汉出现州、郡、县)
• 9、要学生做的事,教职员躬亲共做;要学生学的知识,教职员躬亲共学;要学生守的规则,教职员躬亲共守。21.8.2821.8.28Saturday, August 28, 2021 • 10、阅读一切好书如同和过去最杰出的人谈话。03:32:5803:32:5803:328/28/2021 3:32:58 AM • 11、只有让学生不把全部时间都用在学习上,而留下许多自由支配的时间,他才能顺利地学习……(这)是教育过程的逻辑。21.8.2803:32:5803:32Aug-2128-Aug-21 • 12、要记住,你不仅是教课的教师,也是学生的教育者,生活的导师和道德的引路人。03:32:5803:32:5803:32Saturday, August 28, 2021
32))最商高:执宗政法集制团;尚未实现权力的高 度集3)中周;:(宗分法封制制、下分诸封侯制权、力礼较乐大制);
专题一 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复习)

【人教版】2020高考历史一轮复习:必修1_第一单元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_单元综合提升_含答案

【人教版】2020高考历史一轮复习:必修1_第一单元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_单元综合提升_含答案

单元综合提升专题一古代中国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发展演变1.初步形成:战国时期,秦国商鞅变法,废分封,行县制,实行中央集权制度。

2.正式建立:秦统一后,为巩固统治,建立了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制度。

确立皇帝制度(皇权至高无上)、三公九卿制、郡县制(中央到地方的行政机构)。

3.巩固:西汉实行刺史制度;颁布推恩令,解决王国问题;“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4.完善:隋唐实行三省六部制,使封建官僚机构形成完整严密的体系,削弱了相权,加强了皇权;创立和完善科举制,扩大了官吏来源。

5.加强:北宋时期,在中央,设参知政事(副相)、枢密使、三司使分割宰相的行政权、军权、财权。

在地方,派文官做知州与通判互相牵制;在各路设转运使,管理地方财政。

通过以上措施,皇帝掌握了从中央到地方的军事、行政、财政等大权,铲除了封建藩镇割据的基础,加强了中央集权。

6.新发展:元朝健全了中央官制,设中书省、枢密院和御史台,分管行政、军事和监察事务;设宣政院,统领宗教事务和管辖西藏地区。

在地方,实行行省制度。

7.空前强化:明初,废丞相,权分六部;设厂卫特务机构;八股取士;地方实行三司分权。

清朝增设军机处,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发展到顶峰;大兴文字狱。

8.结束:辛亥革命推翻了清朝统治,结束了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君主专制制度。

深化理解古代中国加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主要方式(1)加强君主权力。

如秦始皇确立皇权至上的皇帝制度;汉武帝利用新儒学神化皇权;明清强化君主专制等。

(2)加强思想控制。

如秦始皇“焚书坑儒”;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明清八股取士、大兴文字狱等。

(3)变革中央和地方政府机构。

如秦朝实行三公九卿制,推行郡县制;汉代实行中外朝制度和刺史制度;明代废丞相设内阁;清设军机处等。

(4)注重官吏的选拔和任免。

自秦废分封制后,官吏任免权由皇帝一人掌握;隋唐及之后实行的科举考试,是培养和选拔官吏的重要途径。

(5)加强监察机制。

如秦朝设御史大夫;汉代设刺史;宋代在地方设通判;明清设都察院、按察使司等。

【2013高考第一轮复习】专题结构特征1_中国古代政治制度

【2013高考第一轮复习】专题结构特征1_中国古代政治制度

一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实质))意义:①结束了诸侯割据的局面,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②扩大了帝国规模,推动了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的形成。

皇权中央集权皇由来:嬴政统一天下后,认为自己“德高三皇,功过五帝”,把“皇帝”,作为自己的名号。

︱帝特点:皇帝独尊,皇权至上,皇位世袭︱制影①君主的决策具有独断性和随意性,国家变成一个人的国家,政治成为一个人的政治。

度响②历代官僚以维护皇权,服务于皇帝为基本原则,君臣关系实质上是主子与奴才的关系︱御史大夫:丞相助手,负责监察三内容:皇帝→三公丞相:协助皇帝处理政事——→九卿:分掌政府具体职能部门。

︱公太尉:主管军事(直接隶属丞相)九 (决策) (执行) ︱ 卿 特点:各部门分工明确,互相牵制,大权最后总揽于皇帝手中。

︱汉初郡国并行:王国与割据无异,侯国受所在郡监督 行中外朝制度,设“中朝”参 解 决:汉武帝颁布“推恩令”、“附益法”、“左 官律”,逐步解决了王国问题); 三省之间既相互牵制,又互为补充,分工明确, 作用 提高了办事效率;分割了相权,避免了权臣独 揽大权,有利于加强皇权。

②受司礼监太监的牵制,处于宦官参政和特务政治的影响下。

特点:①以君权为中心,权力高度集中②人治高于法治③中国古代政治机构设置完备,统治网络严密 ④宗法血缘关系渗入国家政治制度中⑤儒家经典是君主专制的理论基础 影响: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对封建社会的影响具有双重性。

一般而言,在封建社会早期和中期,其积极作用是主要方面;封建社会的后期,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的消极作用逐渐增大。

具体表现在:①在一定范围内维护了国家的统一,创造了相对稳定的社会环境;积 ②有利于抵御外来侵略,防止分裂割据;极 ③有利于有效的组织人力、物力从事大规模的经济活动,兴建大型工程,奠定了中华文明长期领先于世界的基础; ④有利于各地区、各民族间经济文化的交流,推动了先进的生产技术和文化在较广阔的范围内传播。

江苏专用高考历史一轮复习专题一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第讲商周时期的政治制度课件新人教版

江苏专用高考历史一轮复习专题一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第讲商周时期的政治制度课件新人教版

[运用] 据史料一、二中“才行大封建”“以为周室的‘藩屏’”的叙述,你可以 得出什么历史结论?
提示:西周实行分封目的有三:一是建立藩屏,护卫王室;二是稳定政局, 镇抚各族;三是抵御外族,巩固边防。
[历史认知] 唯物史观——从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关系角度分析分封制实施的原因 (1)周灭商后,其经济实力、人口和军事力量无法控制广阔区域,因而需要 建立诸侯国镇守。 (2)当时并未发生大规模的民族交融,各地区差异较大,需要通过分封促进 对周文化的认同。
【链接统编】 神权政治 中国古代统治者都以天命来诠释政权、君权获得的合理、合法性,天
命是思想家们解释一切社会、政治或历史现象的唯一标尺。殷商时期“率 民而事神,先鬼而后礼”,神权政治兴盛。
史料一
主题一 维系统治的等级制度——分封制 分封制的实施及背景
[史料实证] 周公杀武庚①,灭东方十七国②,才行大封建。
[历史认知] 历史解释——多角度概括分封制的特点 (1)分封对象:分封对象多元化,以同姓亲族为主体。 (2)分布地区:主要集中在黄河中下游地区,同姓亲族封地多在富庶之地或 战略要地。 (3)纵向联系:明确周王权力和诸侯义务,形成严格的等级序列,加强了中 央与地方的纵向联系。 (4)横向联系:以血缘关系为纽带分配国家政治权力,加强了诸侯国之间的 横向联系。
知识点二 西周的政治制度 (一)分封制——权力分配制度 1.含义:周天子把_土__地__和人民分封给诸侯建立诸侯国,以拱卫王室。 2.目的:进行有效的统治。
3.概况 分封对象
诸侯义务
诸侯权利 主要诸侯国 等级序列
_王__族__、功臣和古代帝王的后代 效忠周王、镇守疆土、随从作战、交纳贡赋和朝觐 述职 受封土地、人民;拥有和世袭诸侯国内军政大权 鲁、齐、燕、卫、宋、晋、楚等 天子—_诸__侯__—卿大夫—士

备战2021年高考历史一轮复习易错题01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含解析

备战2021年高考历史一轮复习易错题01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含解析

01 未能把分封制、宗法制、礼乐制度充分理解。

1.周桓王在位时(前720年—前697年),将王朝大权交给歌公,免去了郑庄公左卿士的职务。

郑庄公随即派人将王室的庄稼割走,后来也不再朝见天子。

这一现象说明()A.宗法制度开始瓦解B.分封制度遭到破坏C.井田制度走向崩溃D.等级制度基本消失【答案】B【解析】依据周桓王在位时间可判定此时为春秋时期,郑庄公公然对抗周天子,说明分封制度遭到破坏,故选B项;宗法制强调血缘关系以及权力的继承等,题干涉及的是天子和诸侯的政治隶属关系动摇,排除A项;井田制被破坏涉及土地可以买卖流转,公田荒废,题干未提及这一层,排除C项;等级制度在春秋时期还存在着,排除D项。

2.据记载,周平王(公元前770—前720年)时,王室与郑国互不信任,相互交换质子;后来周桓王上台,起用虢公,剥夺郑伯的权力,郑伯派人割了王室洛邑的庄稼。

这说明当时()A.等级制度的丧失B.分封制度遭到破坏C.土地制度的崩溃D.宗法制度开始瓦解【答案】B【解析】根据材料王室与郑国交换质子,互不信任,后来王室与郑国交恶,由此可以看出王室与诸侯关系恶化,分封制破坏,故选B项;材料反映的是等级制度衰落,而不是丧失,排除A项;材料强调王权与诸侯之间权力的对抗,没有提到井田制,排除C 项;宗法制度强调的是血缘关系,标志是嫡长子继承制,主要用于权力与财产的继承,材料没有涉及,排除D项。

02对宗法制理解不到位1.《史记·殷本纪》载:“自中丁以来,废嫡而更立诸弟子,弟子或争相代立。

”但到了殷商后期,“微子启虽长,系庶出,不得立;纣王虽幼,以嫡立"这反映出A。

王位继承方式的改变B。

禅让制度的深远影响C.血缘纽带关系的弱化D.废长立幼陋习的开始【答案】A【解析】根据《史记》记载商代中丁“废嫡而更立诸弟子”,到了商朝后期,微子启和纣王之间,最后定为继承人的不是年长的庶子,而是年幼的嫡子,嫡长子继承制出现,可知材料反映了商代王位继承方式的探索和调整过程,A项正确;材料与选贤举能的禅让制无关,B项错误;《殷本纪》的这段记载反映了王位一直在王族内部进行,以血缘为纽带的政治本质未变,C项错误;从变化的结果来看,这种“以贵不以长”的嫡长子继承制有利于统治集团内部的团结与稳定,不是陋习,D项错误。

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第1单元 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 第2讲 从汉至元政治制度的演变与明清皇权和中央集权制

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第1单元 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 第2讲 从汉至元政治制度的演变与明清皇权和中央集权制

第2讲从汉至元政治制度的演变与明清皇权和中央集权制度的强化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每小题5分,共60分)1.有学者认为,从三公九卿制到三省六部制的演变,是政治文明的一大进步。

从制度变革层面看这里的“进步”是指( )A.中央机构行政效率提高B.决策程序趋于规X化C.社会阶层的流动性增强D.分权制衡限制了皇权解析:A项没有体现出“制度变革”,故A项错误;三省六部制,中书省和门下省分别掌握决策、审议,都是决策机构,决策程序有一个机构转变为两个机构,体现决策程序趋于规X化,故B项正确;C项是科举制的影响,故C项错误;中国古代政治制度分权制衡是削弱相权,加强皇权,故D项错误。

答案:B2.《隋书·地理志》记载:“汉高祖……矫秦县之失策,封建王侯,并跨州连邑,有逾古典。

”(如下图所示)对这一记载认识正确的是( )A.吸取前朝教训,废除了秦的郡县制度B.巩固专制统治,有利于加强中央集权C.管理体系多样,有效控制了地方政权D.王国相对独立,后来威胁了专制皇权解析:从材料信息与图片的内容可以看出,汉高祖实行郡国并行制,在推行郡县制的同时,又部分恢复了分封制,故A项错误;汉初部分恢复分封制,导致了王国问题,不利于加强中央集权和有效地控制地方政权,故B、C项错误;后来王国势力膨胀,严重威胁了专制皇权,故D项正确。

答案:D3.下表中的评价与史实最相符的选项是( )选项史实评价A 西汉初期实行郡国并行制实现了对地方直接有效的控制B 唐朝设置节度使巩固了边疆,防止了地方割据C 宋朝设参知政事、枢密使和三司使分割相权,进一步加强了皇权力过大,造成了安史之乱和地方割据,故B项错误;宋朝设参知政事、枢密使和三司使,行政权、军权、财权被分割,有效地加强了皇权,故C项正确;明朝废除丞相制度,内阁是为皇帝提供顾问的内侍机构,不具有决策权,不能统领六部,故D项错误。

答案:C4.作为中央行政制度的重要补充,中国古代地方行政层级呈现出往复式规律性变化。

第一部分 必背知识点 古代政治制度

第一部分 必背知识点 古代政治制度

第一部分必背知识点古代政治制度一、中国早期的政治制度——夏、商、西周的政治制度1、王位世袭制取代禅让制禅让制:是我国原始社会后期一种民主推选部落联盟首领的制度。

王位世袭制:是指阶级社会中,帝位(或王位)世代沿袭的制度。

禹死后,他的儿子启夺得王位。

从此,王位世袭制代替了禅让制。

从“禅让”到“世袭”,从“公天下”到“家天下”,是生产力发展和阶级对立的产物,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

2、夏商从中央到地方的行政管理制度在中央:实行王位世袭制;还设相、卿士等,协助国王处理政务。

在地方:封侯、伯,有臣属的方国。

3、西周政权的建立与灭亡公元前1046年,周武王伐纣灭商,建立周朝,定都镐京,史称“西周”。

西周末年,王室衰微,西部少数民族来犯,周幽王被杀,西周灭亡。

4、西周等级森严的分封制(1)含义(基本内容):周天子把一定的土地和人民,分别授予王族、功臣和古代帝王的后代,让他们建立诸侯国,拱卫王室。

(2)目的:为了巩固西周的统治。

(理解“封建亲戚,以蕃屏周”的意思)(3)对象:王族、功臣和古代帝王的后代(即:先代贵族)(4)受封者权力:诸侯在封国内享有相当大的独立性,如世袭统治权,设置官员、建立武装、征派赋役等。

(5)受封者义务:服从周天子的命令;有为周天子镇守疆土;派兵随从作战;交纳贡赋和朝觐述职等义务。

(6)评价:①积极:稳定了当时的政治秩序,加强了周天子对地方的统治,扩大了疆域,巩固了西周奴隶主的统治;②消极:但随着诸侯国势力的日益壮大,到西周后期,王权衰弱,分封制遭到破坏。

东周出现了诸侯分裂割据、争霸的混乱局面。

5、血缘关系维系的宗法制(1)目的:为了加强分封制形成的统治秩序,解决贵族之间在权力、财产和土地继承上的矛盾,(2)内容:按照血缘宗族关系的亲疏来分配政治权力、维系政治等级、巩固国家统治的制度。

(3)宗法等级:形成“周天子—诸侯—卿大夫—士”的森严等级。

(4)大宗与小宗:它规定,周王称为天子,王位由嫡长子继承,为大宗;其他儿子分封为诸侯,他们对天子来说是小宗,但在自己的领地内却是大宗。

高考历史一轮复习(专题训练):专题01 古代中国政治制度

高考历史一轮复习(专题训练):专题01 古代中国政治制度

2012届高考历史一轮复习(专题)01:古代中国政治制度【选择题】(单选题,20题,共计40分)01.浙江省浦江县的“郑氏义门”,自南宋开始同居共食,鼎盛时三千多人同吃一锅饭。

其孝义家风多次受到朝廷旌表,明太祖朱元璋亲赐“江南第一家”。

出现这一现象的根源是()A.郡县制B.分封制C.君主专制D.宗法制02.香港特别行政区中学历史教材《新理论中国历史•中四上》提到:“在封建制度下,周天子具有‘一尊’的统治地位,诸侯必须服从天子的命令。

”这里的“封建制度”在我们现行历史教材中的提法是()A.分封制B.郡县制C.君主专制制度D.中央集权制度03.秦朝统一后采取的一系列措施中,革除东周以来政治弊端的重要决策是()A.建立刺史制度B.确立三公九卿制C.推行郡县制D.以法治理国家04.历史记载,公元前219年,秦始皇东巡郡县,封泰山,禅梁父,刻石颂秦德。

颂词称“皇帝临位,作制明法,臣下修饬。

二十有六年,初并天下,罔不宾服,亲巡远方黎民,登兹泰山,周览东极”云云。

秦始皇封山的最主要的目的是()A.刻石颂德,流芳百世B.齐鲁未稳,借机加强对其控制C.给皇权披上神圣外衣,以示皇权至上D.祈求上天保佑国泰民安05.秦统一后,“将广阔的国土划分为若干区域,每一区域都配备一批由中央政府任命,并向中央政府负责的官员”。

这些官员()A.定期朝觐皇帝B.监督监察百官C.负责地方行政D.拥有世袭权06.电视剧《大宋提刑官》讲述的是南宋人宋慈判案的传奇故事。

历史上确有宋慈其人,据宋慈墓志铭记载,他先后做过“提点广东、江西、湖南刑狱”。

历史上与宋慈的“提刑官”职能较为类似的有()①刺史②都察院③御史台④参知政事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③④07.史学家把元朝的行省称之为“流动的中央政府”,下列对这句话的理解最准确的是()A.行省有利于中央对地方的控制B.行省不是地方管理机构C.行省长官具有很大的独立性D.行省不利于中央集权的加强08.郡县制、刺史制和行省制的相似之处是()A.最初都是地方行政区划制度B.其相应机构都直属于中央六部管辖C.都为加强中央集权而设立D.都被其后的历代王朝沿用09.“统治中国的是一个由学者组成的统治集团即文人学士集团,他们为中国提供了一种赢得欧洲人敬佩的有效稳定的行政管理。

高中历史必修1第1单元【一轮复习】

高中历史必修1第1单元【一轮复习】

宗法制度与分封制度。
1、周王将商代贵族也分封为诸侯,主要目的是 A、保护贵族的世袭血统 B、调整统治阶级内部的矛盾 C、加强对奴隶和平民的控制 D、巩固刚建立的西周政权
D
2、西周分封制度的核心内容是 A A 分封土地 B 分封爵位 C 规定义务 D 规定贡赋
考点2、西周的宗法制
1、地位: 宗法制是西周政治的典型特征。
公元前3 世纪末
公元前1世纪 公元1世纪
19世纪初
20世纪初
1912 1 99 1804 公元元年或1年 注意:公元前的年代数字越大距离我们今天越远;反之越近。
前221
前99
跨公元元年的要减去一年;一个世纪是100年。
中国古代朝代顺序
• • • • • 夏商与西周,东周分两半; 春秋与战国,一统秦两汉; 三分魏蜀吴,二晋前后延; 南北朝并立,隋唐五代传; 宋元明清后,王朝至此完。
1、下列关于宗法制的表述,正确的是 A、只有周王室才可以实行嫡长子继承制 B、凡是嫡长子承位可奉祀始祖的称为大宗 C、大宗小宗之间的关系是绝对的 D、大宗和小宗只是家族的等级关系
B C
2、通过实行宗法制,西周形成一个庞大的宗族网。“大宗能率小宗,小 宗能率群弟”,按宗法制的规定,下列在相关范围内一定能成为大宗的 是 ①周王室——周王正妻所生之子 ②周王室——周王嫡长子、嫡长孙 ③诸侯国——诸侯嫡长子、嫡长孙 ④卿大夫封地——卿大夫嫡长子、嫡长孙 A、 ①②③④ B、 ①②③ C、 ②③④ D、 ②③
二、巩固大一统的措施
1、政治上: 建立了一整套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 2、经济上: 统一货币、度量衡 3、文化上: 统一文字,焚书坑儒 4、军事上: 构筑有效的国防体系(北击匈奴收河套、修 筑长城和直道;南征越族、开渠设郡)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单元概览4.明清君主专制制度的加强。

考点1 夏、商、西周的政治制度一、夏、商政治制度1.王权承袭:________________代替禅让制,王位传承的方式有父子相传和兄终弟及。

2.夏商的政治特点:王权具有________色彩。

3.夏商的行政制度⎩⎪⎨⎪⎧(1)中央设有相、卿士等,掌管政务。

(2)地方:封侯和伯,定期向商王纳贡,并奉命征伐。

二、西周的分封制藩屏周”);二是指(战国之后)以“地主土地私有制”为基础的经济、政治制度,也就是马克思主义所指的社会发展阶段中的封建社会和封建制度。

三、西周的宗法制1.目的:为了加强分封制形成的统治秩序,解决贵族之间在权力、财产和________________上的矛盾。

2.含义:宗法制是用父系血缘关系的亲疏来维系政治等级、巩固国家统治的制度。

3.特点:最大特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在政治制度方面的体现就是分封制。

4.内容⎩⎪⎨⎪⎧(1)分为大宗和小宗,但大宗和小宗是 的。

(2)大宗可以命令和约束小宗,小宗必须服从大宗。

(3)周王是天下的大宗,也是政治上的最高领袖。

5.影响:保证了各级贵族在政治上的垄断和特权地位,有利于________________内部的稳定和团结。

[易错提醒] 王位世袭制、分封制、宗法制并不只存在于夏、商、西周时期 (1)王位世袭制在封建社会演变为帝位世袭制。

(2)许多封建朝代实行过分封制,如西汉、西晋、明代。

在大多数时候,分封制只是郡县制的补充,大多数藩王根本没有封民或臣民,只能享受衣食税租之利,而没有任何实权。

(3)宗法制源于原始社会末期的父权家长制,确立于夏,发展于商,完备于西周,影响整个封建社会。

四、西周的礼乐制度1.目的:为更好地维护分封制和宗法制。

2.内容:礼乐制度就是对统治阶级日常的政治、社会活动,例如祭神、结婚、丧葬等,制定一些规则和仪式,并配有特定的音乐,不同等级的贵族要行不同的礼仪。

3.作用:周礼成为维护等级制度,维护分封制与宗法制的工具,有利于统治秩序的稳定。

[图示总结]夏、商、西周的政治制度1.分封制又称封邦建国,同姓亲族是分封的主体,周王通过分封确立了天下共主的地位。

2.通过层层分封,西周形成了贵族统治阶级内部的森严等级“天子—诸侯—卿大夫—士”。

3.宗法制的突出特点有嫡长子继承制;大宗与小宗是相对的;政治制度方面体现为分封制。

4.宗法制有利于保障各级贵族享受“世卿世禄”特权,把“国”和“家”密切结合起来。

5.宗法制在政治制度方面的体现就是分封制,分封制在血缘关系方面的体现就是宗法制。

6.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包括:神权与王权的结合;以血缘关系为纽带;最高执政集团尚未实现权力的高度集中。

主题一等级森严的分封制1.地图探史——西周分封诸侯的战略意图西周分封示意图探究该示意图反映了西周分封制哪些特点?2.史料探史——周王与诸侯、诸侯之间的关系史料周王室通过军事殖民方式建立的大大小小的诸侯国……同时,西周的诸侯国之间多有同宗共祖的宗亲关系或互通婚姻的姻亲关系,横向联系也较以前密切。

探究据史料,归纳周王室和诸侯之间是什么关系?诸侯之间有何关系?3.归纳总结——分封制的历史遗存(1)影响中国封建社会中皇族以血缘关系为核心的皇族分封。

(2)中国姓氏的起源中,有很多是源于西周的封国,如宋、鲁、郑、陈等。

(3)中国的地名简称很多源于西周时期的诸侯国国名,如山东省简称鲁、山西省简称晋等。

主题二血缘关系维系的宗法制1.图片证史——血缘关系是宗法制的纽带2.图示解史——分封制与宗法制的区别与联系解读(1)分封制是宗法制的政治体现:周天子以嫡长子世袭,其余诸子被分封为诸侯。

在诸侯领地内,诸侯仍由嫡长子继承,其余诸子接受分封,成为卿大夫。

形成森严的等级制度。

(2)宗法制是分封制的内核纽带:宗法制以血缘关系为纽带,维护贵族统治集团内部的稳定和团结,从而维护了政治统治的稳定。

3.重点讲解——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1)以血缘关系为纽带:将国家权力和家族关系结合起来,形成“家国一体”的局面。

(2)等级森严:以分封制和宗法制为核心形成了“周王—诸侯—卿大夫—士”的等级序列。

不同等级的权力和义务固定,很难逾越。

(3)地方权力较大:分封制给予诸侯国较大的统治权力,最高统治者尚未形成权力的高度集中。

(4)神权色彩浓厚:王权和神权紧密结合。

(5)稳定延续:夏商周政治制度前后沿袭,具有相对的延续性和稳定性。

4.归纳总结——宗法制的历史遗存(1)封建政治:封建社会中皇位继承的嫡长子制原则;对祖宗的崇拜;“家国同治”的统治理念等。

(2)社会习俗:后世的百家姓丛书、家族家谱修订、宗祠家庙的修建;民间的尊宗敬祖、认祖归宗、渴望亲情的传统观念、祭祖扫墓等。

(3)思想观念:“忠”“孝”等伦理观念;重视家庭建设、尊老爱幼、夫妻相敬、兄弟相亲、和睦相处等社会公德;男尊女卑、等级贵贱、过分强调家庭本位、任人唯亲等现象。

高考题组1.(2015·江苏高考)《礼记》记述了贵族朝会的列位礼节:天子南向而立;三公,中阶之前;诸侯,阼阶(东台阶)之东;诸伯,西阶之西;诸子,门东……九夷,东门外;八蛮,南门外。

与此相关的政治制度是()A.分封制B.三公九卿制C.郡县制D.郡国并行制2.(2015·浙江高考)下列选项不能..体现宗法制及其影响的是()A.“封建亲戚,以蕃屏周”B.“谱牒不立,则传久而失宗”C.“父死子继,兄终弟及”D.“内举不避亲,外举不避仇”3.(2014·广东高考)“宗”是一个会意字。

在甲骨文中,宗字作“”,“”象宫室屋宇之形,“”可能表示()A.祖先牌位B.皇帝宝座C.青铜兵器D.铁制农具模拟题组4.(2015·衡阳三模)先秦盛行“天子建国,诸侯立家,卿置侧室,大夫有贰宗,士有隶子弟,庶人工商各有分亲,皆有等衰”。

这反映了古代中国()A.政权借助族权B.封建等级森严C.中央集权确立D.社会分工明确5.(2015·大连质检)“当年七雄中,齐宣王秦昭王岂不更巍然为之魁首,而其尊贤下士有如此。

如颜斶(chù),如范睢,岂诚为当时一大贤上士!而齐、秦之君尊礼之如此,其最大之意义与价值则在政治上层不敢自居为最尊最贵之地位,而自知尚有当尊当贵之过于彼者,其人不在远,即在其所统治之社会下层。

”上述现象的出现()A.冲击了封建社会等级秩序B.彻底废除了世卿世禄制度C.能够防止诸侯之间的战争D.有利于诸侯国的社会发展6.(2016·锦州一模)“如春秋时,犹尊礼重信,而七国则绝不言礼与信矣,春秋时,犹宗周王,而七国则绝不言王矣。

春秋时,犹严祭祀,重聘享,而七国则无其事矣,春秋时,犹论宗姓氏族,而七国则无一言及之矣。

春秋时,犹宴会赋诗,而七国则不闻矣,春秋时,犹有赴告策书,而七国则无有矣。

”该材料说明()A.春秋时期周王对地方具有绝对控制权B.战国时期七国仍不敢称王C.秦朝以前的历史记载是不可信的D.战国时期宗法制、分封制、礼乐制被破坏答案解析排查基础知识一、1.王位世袭制 2.神秘二、王族交纳贡赋建立武装三、1.土地继承 3.嫡长子继承制 4.(1)相对 5.统治集团细讲核心考点主题一 1.该图反映出西周分封的对象主要是王族、功臣、先代贵族。

从布局上看,王族占据战略要地,是分封的主体,直观地反映了“拱卫王室”的分封意图。

2.(1)纵向联系:明确周王权力和诸侯义务,形成严格的等级序列,加强了中央与地方的纵向联系。

(2)横向联系:以血缘关系为纽带分配国家政治权力,加强了诸侯国之间的横向联系。

精练高考模拟1.A2.D3.A4.A5.D6.D【课后反思】考点2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一、背景1.政治上:秦结束分裂,建立统一的封建中央集权王朝。

2.经济上:封建的小农土地私有制的确立。

3.思想文化上:战国时期法家集权思想。

二、形成1.中央政治制度(1)皇帝制度:秦王嬴政为了显示自己的权势和地位,自称“始皇帝”,皇权至上,皇位世袭。

(2)中央官制:设丞相、________________、太尉,丞相之下设诸卿。

2.地方政治制度(1)郡:中央以下最高一级地方行政机构,行政长官为________。

(2)县:郡的下一级行政机构,行政长官称县令或县长。

3.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1)法律:秦始皇颁布秦律。

(2)经济:统一度量衡、货币和________。

(3)文化:统一文字,以________思想为统治思想。

(4)工程:修建驰道、开通灵渠、修筑长城。

[微点拨](1)君主专制制度是与民主制度相对立的概念,体现在帝位终身制和皇位世袭制上,其主要特征是皇帝个人的专制独裁,集国家最高权力于一身。

(2)中央集权制度是相对于地方分权制度而言的,其特点是地方政府在政治、经济、军事方面没有独立性,必须严格服从中央政府的命令,一切受制于中央。

三、影响1.积极影响(1)促进了封建经济文化的发展。

(2)有利于国家的统一、疆域的初步奠定、中华民族的形成。

(3)奠定了中国两千多年政治制度的基本格局。

2.消极影响:专制权威导致阶级矛盾激化,引发农民战争,秦朝短命而亡。

[图示总结]秦朝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制度1.秦始皇首创皇帝制度,体现了皇位世袭和皇权至上,成为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制度的核心。

2.以三公九卿为主的中央政府各级官员,在地位、职责和权力等方面都处于既配合又牵制的状态,任何人都无法独揽朝政,军国大权最终操纵在皇帝一人之手。

3.秦代的地方行政机构,分郡、县两级,与此相适应,也建立了一整套地方各级官僚体系。

4.郡县制与分封制的显著不同点,是最高统治者直接委派官吏统治地方,最高统治者的命令可以通过各级官吏直达百姓。

5.秦朝中央官制和郡县制的实行,形成了从中央到地方的垂直管理体系,便于皇帝对中央和地方、中央对地方进行统治。

6.秦朝形成的中央集权制度,对此后两千多年的中国政治与社会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大一统”政体为中国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形成和巩固奠定了基本格局。

1.史料证史——秦朝皇帝制度的开创史料朕为始皇帝。

后世以计数。

二世、三世至于万世,传之无穷。

法令出一,别黑白而定一尊,天下之事无小大,皆决于上,主独制而天下无所制也。

——《史记·秦始皇本纪》论从史出史料主要说明皇帝制度具有皇位世袭、皇帝至尊、皇权至上的特点。

2.图片探史——秦朝国家行政管理体制的创新探究上图反映了秦朝中央和地方机构分别是怎样设置的?有何突出特点?3.归纳总结——秦朝中央集权制度建立的历史贡献(1)政治:我国是地域辽阔的多民族国家,中央集权制有利于巩固国家统一,抵御游牧民族的掠夺,维护中原的农耕经济免遭游牧民族的侵扰。

(2)经济:小农经济具有分散性和脆弱性,中央集权制有利于维护小农经济的稳定。

同时,中央集权制有利于国家调动全国的人力、物力兴修大型水利工程。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