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各家学说历代医家的争鸣与中医学的发展
中医各家学说总论 PPT课件
临床表现:掉头发,白细胞下降,胃肠道反应
(阴伤火燥的表现)
选用: ① 甘凉濡润法
② 酸甘济阴法
③ 清养胃阴法
举例三:补肾学说
骨科─ 骨质疏松,骨不连,骨愈合迟缓,骨坏
死,骨性关节炎(骨关节退行性病变)
妇科─ 不孕不育症,性冷淡 儿科─ 小儿佝偻病,发育不良,小儿脑病
骨质疏松─肾虚
补肾法:左右归饮、无比山药丸 中成药:龙牡壮骨冲剂、仙灵骨葆胶囊 中药外治:防风、灵仙、川乌、草乌、透骨草、
①纵 —清理出主要医学流派中重要学说的脉络
A、寒温治法
河间学派 ↓
刘完素→寒凉学说 ↓
朱丹溪→滋阴降火学说 ↓
明清温病腑病机) ↓
李 杲→(脾胃学说) ↓
张景岳→(温补学说)
B、攻邪与调补治法
攻邪
↓ 刘完素→清热泻火
↓ 张从正→汗.吐.下
↓ 朱丹溪→治痰
↓ 吴又可→驱瘟
内科:抗胆硷酯酶和调节免疫的药物。 外科:手术切除胸腺。
脾主肌肉,主四肢
脾气虚损所致→“大补脾气”
补中益气汤化裁→“强肌健力饮”(大量北芪、五爪龙为主)
举例二:胃阴学说(叶天士)
一般用于消化系统如慢性萎缩性胃炎、糖尿病等。
主
治:“嗉禀木火之质,或患燥热,热病伤阴,
消渴郁火等病”
推而广之:各种癌症放化疗术后。
马宗素
王履
刘叔渊
刘完素
刘纯
麻九畴
汪机
张从正
常德
王纶
葛雍
李子范
虞抟
馏洪
徐彦纯
*另一种方式:如伤寒学派、温病学体系
三、对医家学术思想的评价
1、学术形成的背景 2、历史发展的眼光 3、全面性
简介《中医各家学说》
《中医各家学说》是中医专业本科的医学生必修的一门课程。
《中医各家学说》研究的对象是中医学发展过程中,主要学术流派和历代著名医家学术思想、学术成就;使医学生了解中医理论体系的形成和发展、学术流派的产生和发展的历史背景及意义;了解各个学术流派的一般概况及各家学说在祖国医学发展中的贡献。
《中医各家学说》的学术流派属于人为划分,医家从各个方面、角度来认识辨析医理,丰富和发展了中医学理论和治疗;但不同学派之间并不是相互对立的,而是述医理、阐医道于方方面面,并且有相互之间的包容性。
通过对这门课程的学习,使医学生了解《中医各家学说》,要兼学并蓄,开拓视野,广泛吸收,从善如流;以达到从各家学说中进一步深入理解中医学的理论,为临床实践服务。
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形成分为:一、远古时代医药学的发生和源流⒈《礼记·曲礼》:曰"医不三世,不服其药"。
从伏羲制九针到著成《黄帝针灸》;从黄帝歧伯论经脉到著成《素女脉诀》;从神农尝百草到著成《神农本草经》。
⒉中医学理论体系的确立自春秋战国至东汉末的时期,中医学的学术发展较快、成就较大。
《黄帝内经》、《难经》、《神农本草经》、《伤寒杂病论》等中医学典籍相继诞生,在理论和临床方面都有了总结性的成就,确立了中医学认识人体生理病理和进行诊断治疗疾病的一整套的基本理论,从而确立了中医学理论体系。
二、中医学术流派的形成和发展、各种学术文化的创立和发展及医学发展和中医学术流派形成⒈中医学术有七大流派:伤寒学派、河间学派、易水学派、丹溪学派、攻邪学派、温补学派、温热学派。
⑴汉以前著名医学家及其医疗实践:①(战国)扁鹊(秦越人)师承长桑君,传于子阳、子豹、子容、子明、子越②(汉)淳于意(仓公)师承长桑君公乘阳庆、公孙华宋邑、高期…③《汉书·艺文志》载:医经七家、经方十一家。
以《内经》《难经》相较就有多处不一。
例如:论命门、三焦,等等。
⑵汉代《伤寒杂病论》:汉代医家(公元150~216)张机(仲景)著《伤寒杂病论》,其学术理论源于古医经家,其治法方药源于古经方家,研究伤寒、杂病的诊治规律,奠定了中医学辨证论治基础。
成中医大各家学说重点整理
成中医大各家学说重点整理中医学作为中国传统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经过了长期的发展与演变,在不同的历史时期产生了多个学派学说。
这些学说各有特点,对于中医学的发展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本文将对成中医大各家学说的重点进行整理。
一、黄帝内经学派黄帝内经学派是中医学的经典之一,集中体现了古代医家对于人体生命活动规律的认识和阐述。
该学派主张以阴阳五行理论为核心,强调人体的整体性和动态平衡。
其中重要的学说包括:阴阳学说、五行学说、经络学说、脏腑学说等。
二、张仲景医学派张仲景医学派以《伤寒杂病论》为代表,其学说注重疾病的辨证施治。
该学派强调病因病机的辨析,通过辨证论治的方法来治疗疾病,对于临床实践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学派核心学说包括:六经辨证、八纲辨证、寒热虚实辨证等。
三、孙思邈医学派孙思邈医学派以《千金方》为代表,该学派注重治疗药物的运用和方剂的研究。
孙思邈强调养生和预防,提出“上工下农,下工上草”的治疗原则,具有较高的实用性。
重要学说包括:方剂学说、药物运用学说、养生学说等。
四、杨氏医学派杨氏医学派以杨继洲为代表,强调“形训”即形态诊断。
该学派注重观察患者的体态特征、脉象、舌象等,通过形态诊断来判断疾病的本质与发展趋势。
核心学说包括:形态诊断学说、形态辨证学说等。
五、四气学派四气学派是由叶天士、吴鞠通等人创立,其学说结合自然气候与人体生命活动之间的联系,通过观察四季气象的变化来辨证施治。
核心学说包括:四时辨证、四气运用等。
六、昆仑派昆仑派是中国中医学史上的一支代表派别,以金匮派为代表,强调运用养生学说,通过调整饮食、起居、情志等方面来达到防病治病的目的。
核心学说包括:养生学说、四时调摄等。
七、扁鹊学派扁鹊学派以扁鹊为代表,强调整体观察,重视运用针灸、推拿等物理疗法来治疗疾病。
其学说主张以针灸为主,配合其他疗法,综合治疗疾病。
综上所述,成中医大各家学说在中医学的发展中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
不同的学说在理论与实践中互相渗透、相互补充,丰富了中医学的理论体系与治疗手段。
中医各家学说
中医各家学说上篇:总论中医各家学说是一门什么课程?是一门研究历代名医的学术思想和临证经验的学科。
学派主要划分为:伤寒学派、河间学派、易水学派、温病学派问题:学术流派如何划分,每个学派主要是哪些人?1.伤寒学派:是指以张仲景《伤寒杂病论》的研究为主旨,从不同角度,用不同方法进行研究和发挥,从而形成绵延千年,学术风格迥异,各种流派纷呈的一大学术研究学派。
代表医家:晋朝-王叔和唐代-孙思邈宋金时期-成无己2.河间学派:指以刘完素倡导的“火热论”为学术主旨,在中医学术发展史上具有重大学术影响力的学派。
代表医家:宋金时期-刘完素朱丹溪。
3.易水学派:是以“脏腑病机学说”为学术主旨,创建脏腑寒热虚实辨证体系,主张从临床实际出发,建立脏腑寒热虚实用药式的学术流派。
代表医家:宋金时期-张元素王号古李杲4.温病学派:是以外感温热病的研究为学术宗旨的一个中医学术流派。
代表医家:瘟病学派四大家叶桂薛雪吴瑭王士雄下篇:各家学说一.孙思邈一:简述孙思邈在中医养生学上的贡献及其主要内容。
答:1.精神养生:如戒十二多,主张十二少。
2.常欲小劳:如提倡适经》曰:壮火食气,气食少火,少火生气,壮火散气”。
阴火形成的原因:1.阳气不升,伏留化火。
2.津伤血弱,内燥化火。
3.谷气下流,郁而化火。
4.心君不宁,化而为火。
李杲,自明之,晚号东垣老人。
代表著作:《内外伤辨惑论》《脾胃论》《兰室密藏》代表名方:补中益气汤,清暑益气汤,升阳散火汤。
内伤热中证治法度:1.甘温除热法。
2.升阳火法。
3.升阳除湿法。
用药经验:1.四时用药。
2.脏腑用药。
3.随病用药。
4.喜好用柴胡升麻。
三.朱震亨一:试述阳有余阴不足论、相火论的主要内容。
答:1.人之阴阳动静,动多而静少。
2.人之生长衰老,阴精难成易亏。
3.人之情欲无崕,相火易夺阴精。
二:丹溪治疗火证、痰证、郁证有何独特见解和用药经验有哪些?答:(一).火证:1.实火可泻。
2.火郁当发。
3.虚火可补。
中医各家学说
四、学习《中医各家学说》的目的 1、掌握中医学术流派的形成与发展和各家学说的基本内容、价
值和意义; 2、熟悉各家学说学术流派的纵横关系及基本概况; 3、了解各家学说及其学术争鸣在中医学发展过程中的作用。 五、学习《中医各家学说》应具备的基础知识 1四大经典 2历史常识 3中国古代哲学知识 六、学习《中医各家学说》的方法 1读史书了解医家的人生轨迹 2读原著理解医家的学术思想 3在临床中实践
于宋,医之门户分于金元。”
认为中国医学应从金元时代开始,才各成流派门户之见。
《中医各家学说》二版全国统编教材在总论中所提及的河
问、易水、伤寒、温病四大学派,即是受这一学术观点所影响 而提出的。
更早进行学派研究的民国时期谢利恒先生,著《中国医学
源流论》一书,所提出的刘河间学派、李东坦学派、张景岳学
借助五行生克乘侮理论,以解释人体生理、病理各 种现象。这样,五行学说已由最初的简单五种物质功 用的概念转为朴素系统论的思维方法。具有辩证法的 观点。
《内经》所奠定的中医理论基础,借助了哲学的气 论、精气说、阴阳五行说等范畴,使中医理论的形成 从开始就具有了古代的唯物观与辩证法思想.在此思 维方法上形成的中医理论体系.丰富的反映了人与自 然、人体生理、病理变化的客观实际,具有科学性与
派、薛立斋学派、赵献可学派、李士材学派、伤寒学学派等,
亦与纪氏之论的影响有关。
2、战国
任应秋先生在《中医各家学说》四版全国教材中
提出”远在战国时期百家争鸣的洪流中,医学流派的
产生便已逐渐兴起” 。
其理由有:
其一.社会背景
春秋战国之际,社会制度的变革,以宗族制度为
中医各家学说(全国中医药行业高等教育“十四五”规划教材)
一循名责实,勘误求真 二掌握特点,了解全面 三取长补短,兼收并蓄 四结合临床,领悟学说 复习思考题
第五章中医 学派的界定
与划分
第六章主要 学术流派介 绍
第一节中医学说、学派的界定 第二节中医学派的划分
第一节河间学派 第二节易水学派 第三节丹溪学派 第四节攻邪学派 第五节温补学派 第六节伤寒、温病研究诸家 第七节汇通思潮下研究诸家
第七章晋唐时 1
期
第八章两宋时 2
期
3 第九章金元时
期
4
第十章明代
5 第十一章清代、
民国初期
一编纂、校注经典医籍 二阐述医学理论 三研究养生 四辑集方剂 五医德理论的系统阐发 第一节陈延之 第二节王冰 第三节孙思邈
一研究伤寒,阐发补充 二各抒医理,发挥专长 三儒医大量出现 四官药局的出现 第一节钱乙 第二节陈自明 第三节庞安时 第四节陈言
目录分析
第一章中医各家学说 的学术起源
第二章中医各家学说 的形成与发展
第三章各家学术争鸣 与中医理论发展
第四章各家学说学习 方法
第一节中医各家学说的形成 第二节各家学说的传承形式与特征
一阴阳五行学说 二五运六气学说 三藏象学说 四气血理论 五经络学说 六六经、卫气营血和三焦辨证学说 七病因学说 八四诊、八纲 九治则、治法
作者介绍
读书笔记
这是《中医各家学说(全国中医药行业高等教育“十四五”规划教材)》的读书笔记模板,可以替换为自己 的心得。
精彩摘录
这是《中医各家学说(全国中医药行业高等教育“十四五”规划教材)》的读书笔记模板,可以替换为自己 的精彩内容摘录。
谢谢观看
一研究伤寒,阐发温病 二新学肇兴,百家争鸣 第一节刘完素 第二节张元素 第三节张从正 第四节李杲 第五节王好古 第六节朱震亨 第七节王履
中医各家学说复习重点
中医各家学说第一章、导论1、中医各家学说是研究历代主要著名医学家及主要学术流派的学术思想、学术成就、临床经验,兼顾学派产生、发展和演变的一门学科。
2、学说是指学术上自成体系的主张、理论。
狭义的学说,是指研究某一具体的学术问题而形成的不同的学术观点或理论,如,伤寒学说、温病学说等。
其特点为①必须具备学术属性,②自成体系,③具有有别于前人或他人的观点。
3、学术思想是有比较严密的内在结构的知识体系。
4、学派(流派)一门学问中,由于学说师承不同而形成的派别。
5、医家学派是指在中医学发展过程中,以某位医家的创新学说为学术主旨,经由以师承授受为纽带的发展而形成的某一学术群体,具有历史延续性。
三要素为:创新的学说,创始人和师承者。
6、医家学说是指在中医各学科发展过程中,由某医家提出、自成体系的学术观点或理论。
7、中医学术流派中医学术流派是中医学在长期发展过程中形成的具有系统的、独特的学术理论或学术主张,有清晰的学术传承脉络和一定历史影响与公认度的学术派别。
其特点①学科的学术特征,②首创之学说及其师承授受者,③学术群体或学术派别8、中医各家学说的研究内容,主要集中在对历代主要著名医学家独到的医学理论创新及其临床实践经验的挖掘与整理,揭示或阐明其在中医学术发展史上的学术思想、学术影响及其传承现象与特点等。
第二章各家学说和中医理论体系1、形成于秦汉并得以流传千年的《黄帝内经》,是中医学理论体系形成的标志。
2、各家学说的形成存在差异:①基本概念的差异:命门、三焦;②病机表述上的不同;③脉诊技法上的区别。
3、各家学说创建和形成的要素:(1)医学经典著作的影响①校注经典著作推衍发明新说②采撷经典论说演绎成就新学③祖述经典临床有别成家学(2)哲学等学科对医学的影响(3)社会与时代背景的影响①宋代儒家经学盛行②宋金元时期(4)医家学术思想的交会与渗透(5)医家个体的医疗实践(6)国外医学的影响第三章、医学派别与中医理论体系1、中医学术流派产生年代:战国时期、汉代、宋金元时期2、战国医学发展(学术流派形成的基本要素):名医名著、师承授受关系、学术争鸣3、学术流派的划分方法:(一)师承性学派因师承传授导致门人弟子同治一门学问而形成的学派。
中医各家学说期末复习材料
中医各家学说期末复习材料总论1、《中医各家学说》:是阐明和研究中医学术发展过程中,主要医学流派和历代著名医家的的学术思想和血书成就。
2、三世医学:《黄帝针经》、《素女脉诀》和《神农本草经》,是针刺、脉学及药物学方面的三种著作。
3、四大经典:《黄帝内经》、《难经》、《伤寒杂病论》、《神农本草经》。
●伤寒学派:伤寒诸家以东汉末年张仲景所著的《伤寒论》为其学术研究的主要对象,各自从不同的角度用不同的方法进行研究和发挥,形成了阵容强大的伤寒学派。
根据其不同时期的学术研究特点,一般习惯分为宋金以前伤寒八家和明清时期伤寒三派。
○1宋八大家:王叔和、孙思邈、韩袛和、朱肱、庞安时、许叔微、郭雍、成无己○2明清伤寒三派:错简重订派、维护旧论派、辨证论治派○3清初三大家:喻昌、张璐、吴谦●河间学派:以宋金时期的著名医家刘完素为代表,其学术思想以《内经》理论为指导,以阐述火热病机,倡“六气皆能化火”说,治病善用寒凉药物,故亦称之寒凉派。
著有《素问玄机原病式》、《宣明方论》和《三消论》。
代表人物:刘完素、穆大黄、穆子朝昭、董系、马宗素、金山浮屠等●易水学派:以金代著名医家张元素为代表,探索脏腑辨证,在总结前人的成就的基础上,创立了较为系统的脏腑寒热虚实辩证学说的一个流派。
著有《医学启源》、《脏腑标本寒热虚实用药式》、《珍珠囊》代表人物:李杲、王好古、罗天益●攻邪学派:以金代著名医家张从正为代表人物,强调治病应以攻击病邪为首要任务,强调邪留则正伤,邪去则正安之理,善于运用汗、吐、下三法的一个医学流派。
著作有《儒门事亲》。
●丹溪学派:以元代注明医学家朱震亨为学派之倡导者,侧重阐述阴虚火旺之证,大倡“阳有余阴不足”论,治疗强调滋阴降火的一个流派,著有《格致余论》《局方发挥》。
●温补学派:以明代医家薛己为先导的一些医家在继承东垣的脾胃学说的基础上,从阴阳水火不足的角度探讨脏腑虚损的病机与辨证治疗,强调脾胃与肾命阳气对生命的主宰作用,善用甘温之味以温阳补虚,后世称之为温补学派。
上海中医药大学授课教案
严世芸 中国中医药出 版社 2003 年 2 月第 1 版 《中医各家学说习题集》
学的丰富内容,为今后从事中医临床、科研和教学工作
打下扎实基础。
要求:
1、 掌握历代医家的争鸣与中医学发展的关系和各家学
说的形成因素及特点。
2、 熟悉各医学流派的形成、特点和代表医家。
3、 了解学习各家学说的目的和意义。
2.脏腑六气病机说。
3.玄府气液说。
4.六气皆从火化、五志过极皆为热甚、六经传受皆为热
证的观点。
5.亢害承制论。
6.杂病和热病的治疗经验、降心火益肾水的指导思想。
7.刘完素学说对后世的影响。
小结:
本次课我们主要讲解了刘完素生平和著作,脏腑六
气病机说,玄府气液说,六气皆从火化、五志过极皆为热
甚、六经传受皆为热证的观点, 以及其杂病和热病的治疗
重点、难点:
1.各家学说的形成因素及特点 2.各医学流派的形成、特点和代表医家
内容安排: 主要内容:
1、 中医学术理论体系的形成和发展 2、 中医各家学说的产生和兴盛,著名医家的学术成就对
中医学的影响和贡献。 3、 主要医学流派的形成和研究方向。 4、 《中医各家学说》研究的范围、学习目的、要求和方
小结:
本次课我们主要讲解了李杲生平和著作,对脾胃生理 和病理的论述,阐发内伤热中证,以及制方遣药的特点 使我们对李杲有了更深的了解,以更好的指导临床。 复习思考题:
1.试述李杲对脾胃生理功能的论述。 2.李杲认为内伤热中证的主要病机是什么? 3.李杲治疗内伤热中证的用药法度是什么? 4.李杲《脾胃论》的不足之处是什么? 预习范围及后续课程介绍: 王好古是李杲的学生,他的学术成就对中医学的发展 具有重要影响,历代医学受到其影响颇深。课后主要预 习的王好古主要学术成就和治疗经验。
中医的发展历程
中医的发展历程中医是我国优秀的民族文化遗产,是我国的国粹,有着崇高的地位。
中医是我国优秀的民族文化遗产,是我国的国粹,它记录着中国人民几千年来同疾病作斗争的丰富经验和理论知识,取得的成就令世人瞩目,地位几乎不亚于古代四大发明。
现如今,中医已然成为当今时尚人群最崇尚的字眼。
因为它能够使人类这个生物体的每项功能都得到最精准的评估,并且在这个前提下从根本上被调整最终达到平衡。
中医学的发展历史中医学,是中国的最传统、最古老的医学,是中华民族在长期医疗实践中逐渐形成的具有独特理论风格和诊疗特点的医学体系,是至今仍然屹立于世界科学之林的传统学科。
它的发展,除了取决于实践外,还与中国传统文化倡导宝命全形以贵生的系统思维方式、哲学思想等关系甚为密切。
中医学在历史的长河不断地发展,它是历史的延续性与创新性的辩证统一。
纵观中医学发展的历程,其发展史大体可以划分为三个时期。
可划分为中医理论的奠基时期、中医实践经验积累和理论的完善时期、中医与现代多学科结合研究的萌芽与探索时期。
一、理论奠基时期(秦汉以前)1.春秋之前属于自发的医学实践活动与朴素的医学理论萌芽。
考古学家研究证明,新石器时代,人们死后多以生产工具、生活用品等作为随葬品,提示原始人相信躯体虽死,人的灵魂尚存。
夏、商、周时期的医学与巫术没有进行严格区分,甲骨文中大量的问病卜辞足以说明这一点。
春秋时期,很多先进的思想家和政治家普遍认为吉凶祸福在于人事,而不在于鬼神,这一思想反映到医学中来,促进了唯物疾病观对唯心的鬼神致病观的斗争。
2.战国至秦汉时期,《黄帝内经》、《难经》、《神农本草经》和《伤寒杂病论》四部经典著作奠定了中医的理论基础。
战国时期,我国进入封建社会,由于经济文化的发展,社会分工的扩大化,使各行各业日趋专业化,这也给医学的发展创造了条件。
除此之外,这一时期的“诸子蜂起,百家争鸣”对中医学影响很大,他们之中,儒家、道家、阴阳家对医学的影响尤为突出。
到了汉代,由于疾病的流行,一些进步的医家在自己临床实践中,吸取了当时流行的朴素唯物论和辩证法,在药物学进步和对疾病进一步观察的基础上,形成了系统的临床医学思想,其重要标志就是张仲景《伤寒杂病论》的问世,这一巨著以六经论伤寒,以脏腑论杂病,形成了根据病变阴阳、虚实、寒热、表里来处方,奠定了临床治疗学的基础。
中医各家学说
中医各家学说中医学是中国传统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基本理论和方法与西医学有所不同。
中医学家历经千百年的临床实践与理论探索,形成了各家学说。
下面是对中医各家学说的总结:1.《内经学派》:以《黄帝内经》为代表,是中医学最早且最经典的理论体系。
内经学派强调气血阴阳的平衡,主张以调整人体的生理功能来治疗疾病。
它提出了诸多重要的理论,如五脏六腑、经络学说、阴阳学说等。
2.《丹溪学派》:以丹溪为代表。
丹溪学派注重观察疾病的特征,提出“观疾论”,并提出了以各种症状的表现为基础的辩证论治方法,为中医的辨证论治奠定了基础。
3.《四气学派》:以赵康虚的《医得失论》为代表,强调治疗要与天地四时的气候变化相适应,提出了相应的疾病的防治措施。
该学派主张将医学纳入自然生态系统,强调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
4.《养生学派》:强调养生和预防疾病的重要性。
该学派主张人类应遵循自然规律,注重调整饮食、作息和心理等方面,以保持身体的健康状态。
5.《中药学派》:研究中药药物的性味、功效及应用。
该学派注重发现药物的治疗效果,并研究药物的药理作用机制,为临床中药的运用提供了理论依据。
6.《针灸学派》:以针灸疗法为主要治疗手段。
针灸学派主张通过穴位刺激来调整人体的气血运行,以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
这一学派推崇辨证施治、以病治病的方法,注重治疗疾病的根本原因。
7.《脉学派》:以脉诊为特色,通过观察与诊脉来判断疾病的情况及病因。
该学派认为脉搏是内脏功能的外在反映,通过诊脉可以准确判断疾病的性质和临床表现。
8.《眼象学派》:注重观察人体各部位的变化,尤其是眼睛的变化,以作出疾病诊断。
该学派认为眼睛是身体内部疾病的“窗口”,通过观察眼睛可以获得一系列对疾病的信息。
9.《方剂学派》:研究中药方剂的组方原则、药物配伍、煎煮方法和临床应用。
该学派主张根据疾病的不同症状,配伍出对应的中药方剂,以提高治疗效果。
中医学各家学说在中国医学史上都有重要的地位,它们共同构成了中医学的体系,并对中医的临床实践和理论研究有着积极的推动作用。
中医各家学说一
中医各家学说一
22
重视经络作用: “治伤寒须先识经 络,不识经络,触途冥行,不知邪 气之所在”。
提出三阴三阳本质:三阴三阳即足 六经,并用足六经的循行部位、生 理特点解释三阴三阳病证的发生。
科学认识病证关系:“因名识病, 因病识证”,首倡辨病辨证相结合。
强调脉证和参:脉证和参辨阴阳表 里,以方汇证,颇切实用。
庞 安 时 著 《 伤 寒 总 病 论 》
脉 证 分 辨 , 以 脉 为 先
韩 祗 和 著 《 伤 寒 微 旨 论 》
宋 金 深 入 研 究 阶 段
伤
中医各家学说一
18
韩祗和 北宋医家 《伤寒微旨论》 1086年著
强调脉证和参,多自拟方。 伤寒:脉为先,证为后
杂病:证为先,脉为后
因时制宜:依时令用药 立春——清明、清明——芒种 芒种——立秋
因虚受邪,留而成实 伤寒应以真气为主 对脾肾理论的研究及应用 治疗经验
中医各家学说一
28
一.论伤寒重视表里虚实——辨证纲领 “伤寒治法,先要明表里虚实,能明此 四字,则仲景三百九十七法可坐而定 也”。 表实——麻黄汤;表虚——桂枝汤 里实——承气类;里虚——四逆、理中类
二.因虚受邪,留而成实 1. 发病为正虚,但邪气属实——主张先 去邪后议补 2.年老体弱,正虚中邪医各盛家学说—一 —去邪为先 29
40
▪ 正治法:太阳病:麻黄汤、桂枝汤 阳明病:白虎汤、承气汤 少阳病:小柴胡汤
▪ 权变法:麻桂之证因体质、禀赋因素不 同而出现的证候,如大小青龙汤、桂二 麻一汤、小建中汤、炙甘草汤等方证。
▪ 斡旋法:太阳变证如真武汤、蓄血证。 ▪ 救逆法:坏病的治法,多由误治而成。
如大小陷胸汤、五泻心汤等。
中医各家学说历代医家的争鸣与中医学的发展
中医各家学说历代医家的争鸣与中医学的发展中医作为我国传统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经过了数千年的发展和演变,形成了各家学说。
这些学说的形成与医家之间的争鸣密切相关,并推动了中医学的不断进步和发展。
在中医学的历史长河中,从春秋战国时期开始,各类医家、医学流派逐渐形成,并对中医学的基本理论、诊断方法和治疗手段展开了广泛的探讨和研究。
这些医家和学派主要包括黄帝内经学派、脏象学派、经络学派、气血派、方剂学派等。
他们通过不同的理论观点和治疗方式,对中医学进行了多方面的发展探索。
黄帝内经学派是中医学的重要基石,对中医的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
在《黄帝内经》中,黄帝与岐伯、雷公等医家进行了一系列的问答,系统阐述了中医学的理论体系,包括了八纲辨证、阴阳五行、经络脏腑等内容。
同时,黄帝内经还强调了天人相应、防病治病的重要性,为后世中医学家提供了理论指导和临床实践的方法。
经络学派注重人体经络的研究。
《黄帝内经》中提到了经络的理论,经络学派进一步深化了对经络的认识,提出了气血在经络中的运行规律和调节方法。
同时,经络学派还研究了针灸、推拿、经络刮痧等手法的应用,丰富了中医治疗的手段和疗效。
气血派则侧重于气血在人体中的作用和调节。
通过对气血的研究,气血派提出了病因病机与气血的关系,以及气血失调对人体各脏腑的影响。
同时,气血派还研究了药物对气血的调节作用,为中医药物治疗的发展提供了理论依据。
方剂学派主要研究中草药的配伍和制剂方法。
通过对方剂的研究,方剂学派总结了丰富的临床经验,并形成了相应的治疗原则和方法。
方剂学派的研究,不仅拓宽了中医学的治疗思路,也为中药的临床应用提供了指导。
在各家学说的形成和发展中,中医学家们进行了广泛的学术争鸣。
他们通过研究、交流和辩论,推动了中医学理论的深化和完善。
每一种学说都有其独特的贡献,同时也与其他学说相互补充和发展。
这种争鸣与交流,促进了中医学的蓬勃发展。
在现代医学的发展过程中,中医学面临了一些挑战和争议。
中医各家学说各家学说与中医理论体系
各家学说与中医理论体系中医学是我们祖先几千年来所创造并留传下来的珍贵的民族医学,也是世界医学领域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它经历了长时期临床实践的反复检验,具有系统的学术理论和丰富的治疗经验,为中华民族的繁衍昌盛作出了巨大贡献。
在春秋战国至汉代这一历史时期,出现了《黄帝内经》等经典医学著,奠定了中医学理论体系。
由于历代医家学术渊源和临床经验各有擅长,他们在继承研究与探索过程中又有新的阐发,使这一理论体系不断有所充实、提高,并向纵深方向发展。
故历代医家的学术理论和治疗经验是我们继承和发扬中医学遗产所依据的基础。
各家学说的内容丰富多彩、博大精深能在很大程度上扩展我们的视野,开拓我们的思路,增加我们的治疗手段,无论对临床诊疗或理论研究,都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和启迪作用。
由于我国是一个具有悠久历史和灿烂文化的文明古国,在各种自然科学发展的影响下,通过历代医家长期经验累积和理论总结,形成并丰富了我国医学独特的理论体系。
中医各家学说,经历了十分漫长的历史发展过程。
可以认为医学理论本源自某些医家对医学的认识和见解,由于历代各医家在学术上的共同努力和研究使中医理论不断发展,渐趋完整。
早在西周,医学家已提出四时发病及五药治病等理论,《周礼·医师章》说:“四时皆有疠疾,春时有首疾,夏时有痒疥疾,晚秋时有疟寒疾,冬时有嗽上气疾。
以五味、五谷、五药养其病;以五气、五声、五色眡其死生……”又说:“凡疗疡以五毒攻之,以五气养之,以五药疗之,以五昧节之。
凡药以酸养骨,以辛养筋,以咸养脉,以苦养气,以甘养肉,以滑养窍。
”这种学说已经论述了发病情况以及有关诊断和治疗等问题,其间亦体现了当时医家们的理论特色和学术成就。
在春秋时代,又有六气致病的学况,如《左传》记载周景王四年(公元前541年)秦医和提出“天有六气,降有五味,发为五色,征为五声,淫生六疾。
六气曰:阴、阳、风、雨、晦、明也。
分为四时,序为五节,过则为灾,阴淫寒疾,阳淫热疾,风淫末疾,雨淫腹疾,晦淫惑疾,明淫心疾。
中医各家学说历代医家的争鸣与中医学的发展
历代医家的争鸣与中医学的发展虽《内经》等典籍为各家学说的综合性著作,但其医学思想基本上是一致的,因它奠定了中医理论的基础,故被后世公认为‘经典著作’。
此后,从魏晋至隋唐、宋代,在临床医学方面积累有丰富的经验并在理论上也有一定的总结和提高。
洎乎金元时代,医家们把临床实践与理论研究更加具体地联系起来,他们各抒己见,发表了不同的学说,如刘完素的火热病机理论、张子和的攻邪理论、李东垣的脾胃内伤学说,以及朱丹溪的养阴学说等,这些医家的学术争鸣,不仅丰富了医学的内容,而且在中医学发展史上,起着承先启后的作用,故《四库全书总目提要》认为“医之门户,分于金元,”而从此之后,人们研究各家学说也就多从金元开始。
但须看到在金元之前,诸如唐代孙思翅、王冰、宋代的陈言、成无已、钱乙、朱肱、许叔微、严用和等医家的学说,都各有特点和贡献,对后世医学颇多影响,因此,也是研究各家学说所不能忽视的内容。
金元之后,明清之际名家辈出,他们在临床实践的基础上进行理论研究,不仅使各科医学理论趋于综合、融化,而且多所突破,颇有创新。
值得我们重视和借鉴。
综观历代卓有成就的医家,他们都有很丰富的临床实践,从生理、病理、诊断、治疗等不同角度,对中医基本理论加以深入阐发,兹择要举例如下:(一)阴阳五行学说阴阳医家论述阴阳,无不以《内经》为基础。
如王冰注《素向》有“阳气根于阴,阴气根于阳。
无阴则阳无以生,无阳则阴无以化。
全阴则阳气不极,全阳则阴气不穷”的名言。
此后,历代医家都十分重视阴阳互根的原理。
元明时代,朱丹溪、张景岳等医家结合生理,病理,在水火、命门、阴精、阳气等方面对阴阳问题作了更深入的研究和阐发,朱氏提出“阳常有余,阴常不足”的论点,张氏则认为“阳常不足,阴本无余。
”同时,张氏还较为全面地论述了元阴、元阳的问题。
总之,这都反映了他们从阴阳角度对生命根源和生理机能问题进行了探讨,其价值和意义是相当重要的。
五行继《内经》五行学说之后,《难经》根据五行生克乘侮之理,提出了“母能令子虚”,“虚者补其母”;“子能令母实”,“实者泻其子”,以及“东方实,西方虚,泻南方,补北方”的治则。
中医理论体系的发展简史
整理课件
❖ 课后复习思考题
❖ 1、我国现存最早的医学理论专 著?
❖ 2、我国现存最早的临床医学专 著?
❖ 3、我国现存最早的法医学专著? ❖ 4、我国现存最早的针灸学专著? ❖ 5、我国现存最早的药典? ❖ 6、我国现存最早的药物学专著? ❖ 7、中医学的基本特点是———
———;——————; ❖ 8、阴阳的概念——————; ❖ 9、画出五行生克规律示意图 ❖ 10、填写自然界与人体五行分类
整理课件
一般说,各种性质的食物除都具有营养保健功效 之外,寒凉性食物属于阴性,有清热、泻火、凉 血、解毒等功效;温热性食物属于阳性,有散寒、 温经、通络、助阳等功效。
整理课件
温性食物:属于阳性,有散寒、温经、通络、助阳
等功效。与热性在性质上是一致的,但程度有所不同, 与凉性相反。体质燥热,枣,栗,桃,杏,龙眼,荔 枝等水果应适量。 “温”性食物,指葱、韭菜、白 菜等能使身体温暖的食物。
整理课件
水→肾
水对应肾,如有腰膝酸软、水肿、尿频、无故大量脱发等 症状时,就需要养肾了。肾最强时间:5:00~7:00 肾最弱时间:23:00~1:00 强肾关键词:藏
●调节不良情绪,控制自己的精神活动,尽量做到含 而不露,遇到不顺心的事,尽快放开。此外,在肾脏最弱 的时间,不要熬夜,以涵养精神。 唾液滋养:将舌头伸到上牙外侧,上下左右搅动,让唾液 渐盈满口,然后分3次咽下,每天早、晚各做1次。 食疗法:醋泡黑豆补水疗虚,是中医治疗肾阴虚的“黄金 方”;吃鱼不但可以健肾,还能稳定情绪、增强记忆力和判 断力。
机学专著。
整理课件
三、宋、金、元时期(争鸣突破时期)
1.宋代·陈无择《三因极一病证方论》“三因学说” 2.宋❖代·钱乙《小儿药证直诀》开创“脏腑辨证” 金元❖医家的学术争鸣,导致了新学派的诞生:金元四大家
中医各家学说(总结版)
中医各家学说(总结版)医家与学派(一)伤寒学派将历史上相同时期研治痢疾而卓有成就的医家泛称为痢疾学派。
痢疾学派诸家以《伤寒论》为其学术研究的主要对象。
根据其不同时期的学术研究特点,一般习惯分为宋金以前伤寒八家和明清时期伤寒三派。
(二)河间学派河间学派就是以宋金时期河北河间知名医家刘完素为代表的医学流派。
以《内经》理论为指导,以阐释火热病机,善治火热病证而闻名于世。
兴学“六气皆蔗茅火”说道,医治借助温热,世人亦称作温热派遣。
刘河间,金知名医家,著存有《素问玄机原病式》《医方精义宣明论》《三消论》等。
其主要内容为“六气皆蔗茅火”。
(三)极易水学派张元素建立了以寒热虚实为纲的脏腑辨证体系,在医学发展上起到了承前启后的作用,成为易水学派的开山。
易水学派又为温补学派的形成奠定了基础。
(四)攻邪学派攻邪学派擅于运用汗、调侃、下三法。
张从正为该学派的代表人物。
(五)丹溪学派丹溪学派以养阴为宗旨,强调保存阴气对人体健康的重要意义,朱震亨为学派之倡导者。
大倡“阳有余阴不足论”,治疗强调滋阴降火,而上开后世滋阴法之先河,并擅于气、血、痰、郁等杂病的论治。
(六)温补学派以薛己为先导的一些医家在继承东垣脾胃学说的基础上,建立了以温养补虚为临床特色的辨治虚损病证的系列方法,或侧重脾胃,或侧重肾命,而善用甘温之味,后世称之为温补学派。
代表医家有薛己、孙一奎、赵献可、张介宾、李中梓等。
(七)温病学派温病学派就是在历代医家研究外感风寒病的基础上构成的,经过明清两代而逐渐发展明朗,在其构成发展过程中,又分成二个派系,一为温疫学派,一为风寒学派,温疫学派以吴有性、戴天章、余师愚为代表,以深入探讨温疫病著称。
风寒学派以叶桂、薛雪、吴瑭、王士雄四大家为代表,研究普通风寒病(包含湿热病)的出现发展证治规律各论晋唐时期孙思邈一、生平和著作孙思邈,初唐知名医学家。
公元581~682年(隋开皇元年~唐永淳元年),一说道为公元541~682年。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历代医家的争鸣与中医学的发展虽《内经》等典籍为各家学说的综合性著作,但其医学思想基本上是一致的,因它奠定了中医理论的基础,故被后世公认为‘经典著作’。
此后,从魏晋至隋唐、宋代,在临床医学方面积累有丰富的经验并在理论上也有一定的总结和提高。
洎乎金元时代,医家们把临床实践与理论研究更加具体地联系起来,他们各抒己见,发表了不同的学说,如刘完素的火热病机理论、张子和的攻邪理论、李东垣的脾胃内伤学说,以及朱丹溪的养阴学说等,这些医家的学术争鸣,不仅丰富了医学的内容,而且在中医学发展史上,起着承先启后的作用,故《四库全书总目提要》认为“医之门户,分于金元,”而从此之后,人们研究各家学说也就多从金元开始。
但须看到在金元之前,诸如唐代孙思翅、王冰、宋代的陈言、成无已、钱乙、朱肱、许叔微、严用和等医家的学说,都各有特点和贡献,对后世医学颇多影响,因此,也是研究各家学说所不能忽视的内容。
金元之后,明清之际名家辈出,他们在临床实践的基础上进行理论研究,不仅使各科医学理论趋于综合、融化,而且多所突破,颇有创新。
值得我们重视和借鉴。
综观历代卓有成就的医家,他们都有很丰富的临床实践,从生理、病理、诊断、治疗等不同角度,对中医基本理论加以深入阐发,兹择要举例如下:(一)阴阳五行学说阴阳医家论述阴阳,无不以《内经》为基础。
如王冰注《素向》有“阳气根于阴,阴气根于阳。
无阴则阳无以生,无阳则阴无以化。
全阴则阳气不极,全阳则阴气不穷”的名言。
此后,历代医家都十分重视阴阳互根的原理。
元明时代,朱丹溪、张景岳等医家结合生理,病理,在水火、命门、阴精、阳气等方面对阴阳问题作了更深入的研究和阐发,朱氏提出“阳常有余,阴常不足”的论点,张氏则认为“阳常不足,阴本无余。
”同时,张氏还较为全面地论述了元阴、元阳的问题。
总之,这都反映了他们从阴阳角度对生命根源和生理机能问题进行了探讨,其价值和意义是相当重要的。
五行继《内经》五行学说之后,《难经》根据五行生克乘侮之理,提出了“母能令子虚”,“虚者补其母”;“子能令母实”,“实者泻其子”,以及“东方实,西方虚,泻南方,补北方”的治则。
后《中藏经》也强调五行关系,在五脏病中着重提出“金克木”、“水乘火”、“肝来克脾”、“肺来乘脾”等说。
在《隋志》所录的谢士泰《删繁方》中又提出了母虚补子的内容,这些理论,甚为唐、宋、金、元医家(如孙思邈、王焘、许叔微、陈无择、钱乙、刘河间等)所重视,并加以发挥,遂使五行生克学说更广泛地运用于临床,如明代薛己以五行相生原理治足三阴虚,用滋化源法,又认为“补脾土则金旺水生,木得平而自相生。
”历世之所谓“水不涵木”、“木火刑金”、“肝木克土”等病机和病变概念,以及“滋水涵木”、“培土生金”等治则亦渐次形成。
下迨清季的许多医家都在临床上作为治疗的重要法则,使五行学说能比较全面地指导临床实践。
(二)五运六气学说唐∙王冰编纂《素问》,补充了《天元纪大论》等有关运气学说的七篇大论,系统阐述并全面讨论了自然变化与人体发病的关系问题。
之后,历代医家对运气学说研究不息,其观点亦各不同。
在宋代,运气学说对中医理论影响很大,特别是刘温舒《素问论奥》行世以后,运气学说广为流行,宋太医局并将其定为考试科目。
象《本草衍义》、《圣济总录》等颇有影响的著作,均对此说加以推崇,甚至还预制六十年运气主病方,说明此说在当时颇为盛行。
对于运气的机械推算法,在当时也有人反对,如:沈括认为运气虽“随其所变,疾疠应之”,有其合理内容,但不能“胶于定法”。
金代,刘河间对运气学说也很重视,但刘氏之论运气能独创新说,其特点在于除论述自然界的五运六气与人体的关系之外,还以运气阐明脏腑病机认为“寒、暑、燥、湿、风、火六气,应于十二经络”,“脏腑经络,不必本气兴衰而能为其病,六气互相干而病也”,对运气学说在原有基础上别有发挥。
此外,他还对运气学说中的“亢则害,承乃制”理论作了新的阐发,认为“所谓五行之理,过极则胜已反来制之,故火热过极则反兼于水化”,就这样以“胜己之化”来解说某些病理假象。
又如张元素,他以五运六气之理,熔于制方遣药之中,其言方则以六气而分;言药则据五运以别,如“风升生”、“热浮长”、“湿化成”、“操降收”、“寒沉藏”等,别具一格,对李东垣及后世医家的立方用药有深刻影响。
明代张景岳,对运气学说亦悉心研究,颇有心得,曾谓运气“十应八九”而“有少不相符者。
”他一方面认为“用运气之更迁,拟主病之方治,拘滞不通。
”同时又认为偏执已见,不信运气者也不全面。
指出:“疫气遍行,以众人而患同病”是“运气使然也。
”后如清代的吴谦、徐灵胎、陈修园等医家,于运气学说虽有赞同,但对以岁时机械推疾病者多持异议。
至于明代缪希雍则全盘否定运气之学,认为“无益于治疗而有误于来学。
”然而清代晚期,如王朴庄、陆九芝等却又大力推崇。
说明运气学说,历代医家各有不同见解。
总之,五运六气与发病有一定的影响,古代医家试图设法掌握其一定的规律,其精神是可嘉的,但如果进行机械推算,而为制方定药,则无疑有违辨证论治的本旨。
(三)脏象学说自《内经》提出脏象学说之后,历代医家颇注重于肾命、脾胃等问题的研究。
刘河间有“土为万物之本,水为万物之元……根本者,脾胃、肾也”之论,对二者同等重视。
明·李士材也总结出“先天之本在肾,后天之本在脾”之结论。
在脾胃方面,诸家尤多阐发,如李东垣论述脾胃,特重于脾胃阳气的升发;朱丹溪在重视阴精的同时,并重视脾土阴血。
明·王纶宗丹溪之学,明确提出了“脾阴”的概念;周慎斋更重视脾阴虚的证治,后缪希雍对脾阴不足的治疗也甚有经验。
至于清代,叶天土又论述胃阴,提倡养胃阴论从而使脾胃理论更趋完善。
命门理论始自《难经》左肾右命之说,晋唐医家亦有论及。
金元医家,如刘河间、王好古则有以右肾为命门相火的说法,张洁古称“命门为相火之原”,李东垣又把“阴火”纳于相火的范畴。
以上均开明代命门学说之先河,是中医命门学说发展中的一个重要过程。
明代医家为探索生命之奥秘,对命门问题论述尤多,如孙一奎把《难经》中的“命门”与“动气”联系起来,认为命门为肾间动气。
赵献可强调命门之火的作用,把命门置于十二官之上;张景岳则认为命门为阴阳之宅、水火之府、精气之海、死生之窦。
虽然诸家论述不同,但都强调了命门作用具以阴精为基础。
在景岳等医家之前,李时珍也认为命门为有形之体,藏精系胞,下通二肾上通心肺而贯脑,为相火之主,精气之府,其说与景岳有相同之处。
藏象学说中有关心的论述,历代医家不断有所阐发,如孙思翅《千金要方》:“心主神,神者五藏专精之本。
”并指出心火与肾水的关系,还列举了心病可引起诸多疾病。
沈金鳌则谓“十二经皆听命于心,故十二经之精皆贡而养心,故为生之本、神之居、血之主、脉之宗。
盖神以气存,气以精宅,惟心精常满,故能分神于四藏;心气常充,故能引精于六府,故必肾水足,而后心火融,肾水不足,必致心火上炎,而心与肾百病蜂起矣。
”上举论述,说明心的功能作用与精气血脉联系密切,故心病为导致百病丛生的根源,在《内经》藏象学说的基础上作了很多新的发挥。
关于脑为奇恒之府的认识,李时珍称“脑为元神之府”,后金正希、汪昂、王清任等都认为“灵机记性在脑不在心。
”又阐明了心脑之间的功能区别。
此外,清代王旭高有关肝气、肝阳、肝风、肝阴等论述;沈金鳌论肺与心、肝、脾、肾及大肠的密切关系,以及喻昌有关燥与肺气郁的论述,都是别具一格的。
上举例子,反映了各家学说在脏象理论方面的贡献。
(四)气血理论《内经》对气血的生理、病理、治疗,均有丰富的论述,后世医家多所阐发。
如病理方面关于气血受病的先后问题,《难经》说:“气主煦之,血主濡之,气留而不行者,为气先病也;血壅而不流者,为血后病也”,此说对后人影响很大。
宋·许叔微也说:“人之一身不离气血,凡病经多日,治疗不愈,须当为调血。
”清·叶天士则更明确提出了“初病气结在经,久则血伤入络”的理论。
此外,在调治气血方面,杨士瀛说:“气者血之帅也,气行则血行,气止则血止……故人之一身,调气为上,调血次之。
”李东垣也善于通过补气以益血,其当归补血汤即是阳生阴长之意,赵献可因此提出了“有形之血不能速生,无形之气所当急固”的名言。
李士材也认为“气血俱要,而补气在补血之先。
”李梴又变通旧说,自出机杼,提出:“补血以益营,非顺气则血凝;补气以助卫,非活血则气滞”的见解。
汪机更有营气、营血之说。
对于失血证,历来有去瘀生新之说,如缪仲淳认为“宜行血不宜止血’”认为止血则瘀留,反使血不归经。
清代王清任、唐宗海等对血证很有研究。
《医林改错》列50多种瘀血病证,其著名的活血逐瘀汤和补气活血的补阳还五汤在临床上卓有疗效;唐氏有“气为血之帅,血随之而运行;血为气之守,气得之而静谧”之说,并立止血、消瘀、宁血、补血四法也有重要临床意义。
(五)经络学说继《内经》经络学说之后,历代医家除对十二经脉的研究有很大发展外,《难经》还阐论了奇经八脉的特点、作用和病证。
王冰注《素问》曾发“冲为血海,任主胞胳,二者相资,故能有子”的名论。
元·滑伯仁《十四经发挥》强调任、督二脉的重要作用,认为“宜与十二经并论,”进一步引起了后人的重视。
明·李时珍著《奇经八脉考》,提出奇经对十二经络起主导作用的独创之见,此后,在临床方面叶天土十分重视奇经辨证,对奇经虚证和奇经实证提出了治疗方法。
(六)六经、卫气营血和三焦辨证学说在经络学说的启示下,《素问·热论》曾论述热病的六经传受,仲景《伤寒论》则以六经作辨证施治纲领。
宋·朱肱《活人书》提出:“治伤寒先须识经络”用经络循行以解释六经病证。
六经辨证还应用于杂病证治,如巢氏《诸病源候论》论治疟疾分六经。
后许叔微、王好古等,均以六经用于杂病证治。
清·柯琴也认为:“仲景之六经为百病立法,不专为伤寒一科。
”在温病学说中,叶天士所倡卫气营血辨证论治方法,实胎息于六经辨证,然而,也有所发展和补充。
关于三焦问题,在《内经》中,三焦原属手少阳三焦经,本属经络学说的一个组成部分。
嗣《难经》曾有上焦“其治在膻中”、中焦“其治在脐旁’、下焦“其治在脐下”等说。
后世医家将此说联系疾病治疗,如刘河间论消渴病主张三焦分治,明·孙一奎治胀满、癃闭等病,一宗《难经》之法。
清·喻嘉言又有“三焦论疫”,这对叶天士深有影响,以后吴鞠通复据叶氏之说提出了温病三焦辨证论治治法,也离不开《伤寒论》的辨证论治精神。
故喻昌有“凡治病不明脏腑经络,开口动手便错”之论,说明了它们之间的密切关系。
(七)病因学说《内经》对六淫及疫疠等病邪均有论述,但对饮食、劳倦、情志、房室等病因也很重视。
《金匮》论述病因,以客气邪风为主,凡经络受邪入脏腑者称为内所因;从四肢九窍血脉相传为外皮肤所中,此外,为房室金刃虫兽所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