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讲:写作选材之叙述视角

合集下载

叙述角度和写作分析点

叙述角度和写作分析点

分析叙述技巧1. 叙述角度叙述角度有“全知视角”和“有限视角”两种。

全知视角大多见于传统小说,叙述者如上帝一般俯瞰人间,对所发生的故事、各个人物都了如指掌,有时候还跳到前台对人物评头论足。

全知视角不受时间空间和人物的限制,方便读者了解故事的来龙去脉。

如莫泊桑的《项链》。

有限视角的特点是叙述讲究遮蔽作者意图,故意隐藏一些环节,留给读者自己去推理、判断与评价。

完全依赖于人物的眼睛来看小说里的世界,完全靠叙述者带领读者走进情节的各个环节,让读者参与其中。

这使得读者变得不像在阅读传统小说那样只是被动地听故事,而必须调动自己的知识、经验和想象力。

如海明威的《桥边的老人》。

全知视角与有限视角无优劣之分,选择怎样的视角完全依照小说的具体需要。

一篇小说可以通篇都用全知视角或有限视角,也可能有视角的转换。

如鲁迅的《祝福》。

2. 叙述人称叙述人称主要有第一人称“我”和第三人称“他”。

第一人称的叙述只能局限于叙述人的所见所闻,与有限视角一样会受到一定的叙述限制,但它能使小说显得真实亲切,拉近与读者的距离,同时便于抒发感情。

相比较而言,第三人称叙述则更自由,与全知视角一样,对人物和故事无所不知,但它的叙述并不那么亲切没有距离感。

小说家选择何种叙述人称完全是根据小说的具体叙述需要而定的,也无所谓孰优孰劣。

小说用第二人称“你”来叙述的情况很少见,严格上说不是一种叙述角度而是小说中的一个人物。

用“你”,倾注的是叙述者对这个人物一种抒情目光,将之当作朋友,更加拉近叙述者与人物之间的距离,使得他们之间别有一种依恋和欣赏的意味。

人称运用:第一人称:显得亲切、自然、真实,适于心理描写;(“我”不一定是作者自己)第二人称:便于感情交流、进行抒情,还能起到拟人化的作用;第三人称:全知视角,不受叙述者的见闻和感觉的约束,相对自由。

不受时空限制,可以展示不同人物在不同地点同时发生的事情,便于叙事和议论。

3. 意识流意识流是西方文学的一种表现方法。

写作中的视角选择和叙述角度

写作中的视角选择和叙述角度

写作中的视角选择和叙述角度写作是一种表达思想和情感的艺术形式,而视角选择和叙述角度则是写作中至关重要的决策。

通过选择合适的视角和叙述角度,作品的表达能够更加准确、生动,并且能够影响读者的阅读体验。

本文将探讨写作中的视角选择和叙述角度的重要性,并且提供一些建议来帮助作家们做出正确的决策。

一、视角选择的重要性视角是指作品中的叙述者或故事中的主要人物所处的立场和角度。

不同的视角会给读者带来不同的体验和感受。

视角选择的重要性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体现人物的特点和个性:通过选择适当的视角,作家能够更好地展示人物的特点和个性。

例如,选择第一人称视角能够让读者更加直接地了解主人公的内心世界,而选择第三人称视角则可能更加客观地呈现人物的形象。

2.塑造氛围和情感:视角的选择能够对作品的氛围和情感产生重要影响。

例如,选择第一人称视角可以让读者更加身临其境地感受到人物的情感和体验,而选择第三人称视角可以更好地表达出普遍的情感和氛围。

3.传递信息和观点:视角选择还有助于作家传递信息和观点。

通过选择合适的视角,作家可以更加明确地表达出自己的观点,并引导读者对特定问题进行思考和理解。

二、叙述角度的选择除了视角选择,叙述角度也同样重要。

叙述角度是指故事的叙述方式和呈现方式。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叙述角度:1.直接描写:这种方式是最传统和常见的叙述角度,通过直接描写来呈现事物的外貌、声音、味道等。

这种方式直接、简洁,适用于大部分情况。

2.间接描写:这种方式通过描写事物的细节和环境来间接地传达感觉和情感。

通过选择适当的细节和环境,作家能够更好地渲染氛围和表达情感。

3.对话叙述:这种方式通过对话来呈现人物之间的交流和心理状态。

通过选择适当的对白,作家能够更好地展示人物之间的关系和冲突。

4.内心独白:这种方式通过主人公的内心独白来呈现其思想和感受。

选择这种叙述角度可以让读者更加直接地了解主人公的内心世界。

通过选择适当的叙述角度,作家能够更好地传达自己的意图和表达方式,同时也能够丰富作品的表现形式和风格。

叙述视角的特点-定义说明解析

叙述视角的特点-定义说明解析

叙述视角的特点-概述说明以及解释1.引言1.1 概述叙述视角是文学作品中非常重要的一种写作手法,它通过特定的视角来叙述故事情节,使读者能够更加深入地了解故事发展和人物心理。

叙述视角的选择和运用直接影响着读者对作品的理解和感受。

在文学作品中,叙述视角可以分为第一人称叙述和第三人称叙述两种形式。

第一人称叙述是以某个特定角色的视角来讲述故事,通常使用的是“我”这样的第一人称代词。

通过第一人称叙述,读者能够直观地感受到叙述者的情感和思想,更容易产生共鸣。

第三人称叙述则是以旁观者的视角来描写故事,通常使用的是“他”、“她”等第三人称代词。

第三人称叙述可以客观地呈现故事情节和人物形象,使读者能够全面了解故事发展的全貌。

叙述视角的特点在于其独特性和多样性。

通过改变叙述视角,作家能够赋予不同的人物以独特的叙述风格和个性,进而展示出不同的故事维度和角度。

叙述视角的选择还可以影响读者对故事的认知和情感体验。

例如,选择第一人称叙述可以让读者更加贴近故事中的主角,深入感受其内心变化和成长历程;选择第三人称叙述则可以呈现更多的故事细节和多个角色的思想感受,使读者能够全景式地了解故事的发展。

总体来说,叙述视角是文学作品中的重要构成要素,它可以通过不同的视角选择来展示复杂的情感、丰富的故事细节和多样的人物形象。

不同的叙述视角能够给读者带来不同的阅读体验,丰富了作品的层次和魅力。

在接下来的章节中,我们将更加详细地探讨叙述视角的定义、特点以及其在文学作品中的应用价值和发展前景。

文章结构部分的内容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展开:1.2 文章结构文章将按照以下结构展开叙述视角的特点:引言部分会先对叙述视角进行概述,介绍其基本概念和定义,然后对整篇文章的结构进行概要的说明,最后明确文章的目的。

接下来的正文部分将分为两个主要部分,分别介绍叙述视角的定义以及其具体的特点。

在2.1节中,将详细解释叙述视角的定义,包括其在文学创作和口述历史等领域的应用。

记叙文写作之叙述视角与选材

记叙文写作之叙述视角与选材

记叙文写作之叙述视角与选材作者:陈乃香来源:《作文周刊·高二版》2014年第42期【技法梳理】一、记叙文的叙述视角记叙文如何做到条理清楚,人物个性鲜明,感情真挚动人呢?其关键之一在于选取叙述视角。

叙述视角,就是叙述的观察点、立足点,是指写作者以什么样的身份、站在什么立场进行叙述的。

记叙文的叙述视角通常是由叙述人称决定的。

广义上讲,按叙述人称分,叙述视角有如下三种:1.第一人称视角。

包括“主要人物自述”视角(又叫“主人公视角”)、“次要人物(一般是线索人物)侧叙”视角和“局外人旁叙”视角。

在文章里以“我”(或“我们”)的身份直接出现,所叙述的都是“我”(或“我们”)的所见、所闻、所做、所感。

第一人称的记叙,便于直接充分地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读起来使人感到真实、亲切、自然。

2.第二人称视角。

所谓第二人称叙述就是文章中频频出现“你”的称呼。

采用这种称呼有两种情况:一是“把读者置于叙述者的对面”的视角,可以消除与读者之间的距离感,使读者读来亲切、自然。

二是“让读者旁观,面对写作对象”的视角,如朱自清的《给亡妇》,把已经逝世的妻子称为“你”,采用虚拟对话的方法,把叙述对象由静态转化为动态,由历史变成现实,从而增强作品的感染力。

采用第二人称视角,如同面对面的交流,便于抒情,便于沟通,可以增强文章的抒情性,使记叙更加精彩。

3.第三人称视角。

以旁观者的身份来叙述,用“第三者”的口吻,将“他”或“她”的经历和事情的变化过程告诉读者。

采用第三人称视角,优点是不受时空限制,可以自由、灵活地反映客观内容;叙述者的视角比较宽,可以在同一时间内出现在各个不同的地点,可以了解过去、预知未来,可以随意进入任何一个人物的心灵深处挖掘;也可以自如地反映人和事的多个侧面,还可以抓住某一个角度深入开掘立意。

总之,真实、亲切、动人——宜用第一人称;对话、交流、抒情——宜用第二人称;全面而深入地写人记事——宜用第三人称。

二、记叙文的选材记叙文的中心思想是由具体材料来表现的,中心思想渗透在材料中。

高考小说阅读之叙述视角

高考小说阅读之叙述视角

小说阅读之叙述视角一、概念阐释叙述视角也称叙述聚集,是叙述语言中对故事内容进行观察和讲述的特定角度。

简单地说就是叙述者与他讲的故事间的关系。

作家创作小说一样要选择最佳叙述视角,否则也会影响小说的创作质量。

叙述视角的选择和确定,不单是个技巧问题、艺术形式问题,它与作品的内容和作家为表现这一内容所采取的整体构思都密切相关。

小说的叙述视角就是根据作家主观意图所确定的叙述主体及所选择的反映生活的观察点和立足点。

二、分类1、有限视角2、全知视角3、特殊视角:儿童视角、女性视角、老人视角、动物视角三、有限视角有限视角,即“凡人目光”。

即叙述者只了解故事的部分情节,这时叙述者往往是小说中的一个人物。

有限视角多以第一人称方式呈现,由小说中的人物“我”来讲故事。

,“我”可以是小说的主人公,如鲁迅的《狂人日记》 ;也可以是小说的次要人物,如《桥边的老人》。

也可以是混合第一第三人称方式,这种方式是全知视角与有限视角第一人称方式的融合与发展,小说中的“我”仅是故事的叙述者,主要采用第三人称叙事,如鲁迅的《孔乙己》有限视角叙述的特点是叙述讲究遮蔽作者的意图,故意隐藏一些环节,留给读者自己去推理、判断和评价。

完全依赖于人物的眼睛来看小说里的世界,完全靠叙述者带领读者走进情节的各个环节,让读者参与其中。

这使得读者变得不像在阅读传统小说那样只是被动地听故事,而必须调动自己的知识、经验和想象力。

好处:给人一种亲历的感觉,可增加真实性与亲切感;能使读者的能动性发挥到最大限度,去想象故事背后的故事,故事以后的故事。

缺点:叙述的眼光往往较为主观,带有偏见和感情色彩,只能限于“我”的所见所闻所感。

1.主人公视角主人公视角就是由作品中主人公叙述的视点。

人物叙述自己的事情,自然而然地带有一种亲切感和真实感,便于揭示主人公自己的深层心理,对于其他人物,也可以从外部进行描写。

2.见证人视角见证人视角,即由次要人物(一般是线索人物)叙述的视点。

通常采用第一人称“我”来叙述。

分析文章中的叙述视角课件

分析文章中的叙述视角课件

分析文章中的叙述视角课件在文学作品中,叙述视角是一个至关重要的元素,它如同镜头的角度,决定了读者所能看到的故事景象和感受到的情感氛围。

本课件将深入探讨文章中的叙述视角,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和欣赏文学作品。

一、叙述视角的定义与分类叙述视角,简单来说,就是讲述故事的角度。

它决定了谁在讲故事,以及通过谁的眼睛来看待故事中的世界。

常见的叙述视角主要有以下三种:1、第一人称视角第一人称视角是指故事由“我”来讲述。

“我”可以是故事的主角,亲身经历着一切;也可以是一个旁观者,但仍然以“我”的口吻来叙述所见所闻。

采用第一人称视角,能够让读者迅速产生亲近感和代入感,仿佛与叙述者一同经历着故事中的喜怒哀乐。

比如鲁迅先生的《狂人日记》,就是以“我”这个狂人的视角展开,让读者深入感受到主人公内心的恐惧与挣扎。

2、第二人称视角第二人称视角相对较少见,它是以“你”为叙述对象。

这种视角常常用于与读者建立直接的对话,使读者更强烈地感受到被关注和被引导。

不过,在长篇的文学作品中,纯粹的第二人称视角运用相对较少,更多是作为一种辅助手段来增强作品的表现力。

3、第三人称视角第三人称视角又分为全知视角和有限视角。

全知视角下,叙述者仿佛是无所不知的上帝,能够洞悉故事中所有人物的内心想法和行为动机。

这种视角可以全面地展现故事的复杂性和多面性。

例如《红楼梦》,作者通过全知视角,描绘了众多人物的命运和复杂的家族关系。

而有限视角则是从某一个或几个特定人物的角度出发,叙述者所知有限,只能通过这些人物的观察和感受来了解故事。

二、不同叙述视角的特点与效果1、第一人称视角的特点第一人称视角最大的特点就是真实感和亲切感。

由于是“我”在讲述自己的经历,读者更容易相信和认同故事的真实性,并且能够深入到叙述者的内心世界,感同身受其情感变化。

然而,第一人称视角也有一定的局限性,因为“我”的视野和认知是有限的,可能无法全面展现整个故事的全貌。

2、第二人称视角的特点第二人称视角的独特之处在于它能够直接与读者对话,让读者产生强烈的参与感。

高二语文知识点“叙述视角”分析

高二语文知识点“叙述视角”分析

高二语文知识点“叙述视角”分析现在高中语文试题考察的更多是语文知识点的概念及应用,比如说论证方法、论证视角或叙述视角,只有对概念的熟悉,才能谈得上应用。

针对叙述视角,需要掌握其概念和应用。

【叙述视角概念】所谓叙述视角,就是故事由谁讲的,即故事里所发生的事是谁亲眼看到的,听到的,或者是想到的。

叙述视角主要有第一人称叙述视角(有限视角)和第三人称叙述视角(全知视角)。

1.第一人称叙述视角(有限视角)第一人称叙述视角,就是叙述者既是叙述故事的人,同时又是故事里的角色。

这种叙述方式有两个特点:一是这个叙述者具有双重身份,他既可以直接参与事件进程,又可以跳出作品环境而从旁予以描述或评介,从而使叙述显得更逼真、可信或亲切,也更易于理解。

二是由于叙述者受其角色身份的限制,不可能叙述角色无法知晓的内容。

第一人称的好处是小说情境显得更为真切,作者与读者的距离缩小了。

欣赏第一人称时要注意,文本中的“我”不是作者,而有些同学一看到“我”,就以为是作者本人,那是错误的。

“我”与小说中人其他任何一个角色一样,只是小说中的一个角色,没有特殊性,“我”既可以是主角,也可以是配角。

2.第三人称叙述视角(全知视角)第三人称叙述视角,就是叙述者从与故事完全无关的旁观者角度进行叙述。

这通常被称作“全知全能”的叙述。

在这种叙述中,叙述者就像全知全能的“上帝”一样,可以随心所欲地进入任何一个人、事件或领域中挖掘,可以在任何一种时间和空间中上下优游。

在这种叙事视角中,叙述者享有充分的、甚至是无限的自由度。

这种叙述视角,叙述者不但了解小说里全部的情节发展,而且还了解小说中所有人物的心理动态,就连两个人之间的悄悄话,叙述者也一清二楚;甚至对故事里人物内心最隐秘的想法,叙述者也了如指掌。

这是一种全知视角。

这种叙述视角的不足之处,就是导致作者与读者之间产生隔膜,作者总是把读者排斥在小说的外面,而不像第一、二人称那样,作者好像是在与读者谈心似的。

小说家选择何种叙述人称,完全是根据小说的具体叙述需要而定的,也无所谓孰优孰劣。

叙述的角度与视角

叙述的角度与视角

叙述的角度与视角引言在创作文学作品或者进行叙述性写作时,一个重要的方面就是选择合适的叙述角度和视角。

叙述的角度和视角直接影响到作品的效果和读者的阅读体验。

本文将从叙述的角度和视角两个方面展开,对其含义、选择和影响进行探讨。

叙述的角度叙述的角度指的是叙述者对于故事事件所持的立场和观点。

不同的角度可以呈现不同的效果和阐述不同的主题。

以下是常见的叙述角度:1.第一人称角度:故事通过叙述者自身的视角进行呈现。

读者能够深入了解叙述者的内心世界和情感体验,感受到真实而亲密的情感共鸣。

2.第三人称有限视角:故事通过一个特定人物的视角进行叙述,只呈现该人物的感受和观察。

这样的叙述角度可以让读者更好地理解该人物的思想和行为,但限制了读者对其他角色的了解。

3.第三人称全知视角:故事由一个无所不知的叙述者进行呈现,可以自由切换不同角色的视角。

这种叙述方式可以展示更全面的故事情节和深入描绘不同人物的内心世界。

选择合适的叙述角度取决于作品的主题和故事情节的需要。

如果作品着重于叙述个人成长和内心变化,第一人称角度是一个理想的选择;而如果作品关注于多个角色的关系和复杂情节,第三人称全知视角可能更为适合。

叙述的视角叙述的视角指的是叙述者在故事中所处的位置和角色。

不同的视角可以呈现出不同的观察和叙述方式。

以下是几种常见的叙述视角:1.主观视角:叙述者是故事中的主要角色之一,具有丰富的感受和情绪体验。

通过主观视角,叙述者可以更生动地描写事件和展现角色的独特性格。

2.客观视角:叙述者是一个旁观者,没有参与到故事事件之中,以客观中立的态度叙述事物的发展。

客观视角可以提供客观的观察和分析,能够呈现出更客观、冷静的叙述效果。

3.内部视角:叙述者站在故事中某个角色的角度,以其视角进行叙述。

通过内部视角,读者可以更深入地了解该角色的想法和感受,并且与其产生情感共鸣。

选择恰当的叙述视角可以有效地传达故事的内容和意图。

如果作品着重于思考和探索人类内心世界,主观视角和内部视角可以更好地展示角色的复杂性和情感变化;而如果作品注重客观事实的呈现,客观视角则能更好地达到表达的目的。

叙述视角的名词解释是什么

叙述视角的名词解释是什么

叙述视角的名词解释是什么在文学和语言学领域,叙述视角是指故事或文章中故事的叙述者所采用的观察角度和叙事方式。

叙述视角决定了读者与故事中的角色之间的关系,帮助读者理解故事的内涵和主题。

叙述视角的选择正如摄影中选取拍摄角度一样,能够影响人们对故事中情节和人物的感知和理解。

叙述视角通常分为三种类型:第一人称、第二人称和第三人称。

每种视角都有其独特的效果和限制,能够为读者呈现不同的体验。

首先,第一人称视角是指叙述者以第一人称代词“我”来讲述故事。

通过第一人称视角,读者可以直接参与到角色的生活中,并深入了解和体验主人公的思想、感受和观点。

这种视角常常给人一种亲密感,能够使读者更容易产生共鸣。

然而,由于叙述者只能展现自己的想法和经历,读者的了解有所局限,无法获得全面的故事信息。

同时,第一人称视角还有可能带来叙述者的个人偏见和偏好,使故事缺乏客观性。

其次,第二人称视角是指叙述者以第二人称代词“你”来讲述故事。

这种视角常常给人一种直接参与的感觉,读者仿佛成为了故事中的主角。

第二人称视角可以增强故事的互动性,让读者更加沉浸其中。

但是,由于第二人称视角较少被使用,在实际创作中比较罕见,可能会使读者感到陌生和不习惯。

最后,第三人称视角是指叙述者以第三人称代词(如“他”、“她”、“他们”)来讲述故事。

这种视角最为常见,受到广泛应用。

第三人称视角可以提供客观的观察和评论,读者可以更全面地了解故事中的人物和事件。

另外,第三人称视角还可以向读者呈现多个角色的观点和情绪,使故事更加丰富多样。

然而,第三人称视角也可能导致读者与故事人物之间的距离感增加,情感上的共鸣可能减弱。

除了这三种主要的叙述视角,还有一些其他的变体,如混合视角和客观视角。

混合视角是指在故事中同时运用多种视角,增加故事的层次和复杂度。

客观视角则是指叙述者完全中立,不代入任何角色的情感或观点,仅仅陈述事实。

这种视角常常使用在科学论文和新闻报道中,追求客观和准确。

总之,叙述视角是文学创作中至关重要的因素,能够影响读者对故事的理解和感知。

叙述视角答题技巧

叙述视角答题技巧

叙述视角答题技巧
叙述视角是指作者在叙述事件或描述人物时所采用的视角,包括第一人称、第二人称和第三人称等。

在写作中,选择合适的叙述视角可以增强文本的表现力和说服力,同时也是考察写作能力的一个重要方面。

以下是叙述视角答题技巧:
1. 理解叙述视角的概念:在写作中,要理解叙述视角的概念,包括第一人称、第二人称和第三人称等不同的视角,并根据文本的特点和要求选择合适的叙述视角。

2. 注意叙述视角的一致性:在写作中,应该保持叙述视角的一致性,不要随意转换叙述视角,否则会使读者感到困惑和不连贯。

3. 灵活运用叙述视角:在写作中,可以灵活运用叙述视角,根据文本的特点和要求选择合适的叙述视角,以达到更好的表达效果。

例如,在叙述一个人的经历时,可以采用第一人称视角,让读者更加贴近主人公;而在描述一个事件的经过时,可以采用第三人称视角,使文本更加客观和全面。

4. 注意叙述视角的表达效果:不同的叙述视角会产生不同的表达效果,因此要根据文本的特点和要求选择合适的叙述视角,以达到更好的表达效果。

例如,在描述一个人的内心感受时,可以采用第二人称视角,让读者更加深入地理解
主人公的情感世界。

综上所述,理解叙述视角的概念、注意叙述视角的一致性、灵活运用叙述视角和注意叙述视角的表达效果等是叙述视角答题技巧的关键。

叙述视角的作用及叙述视角的内涵和特点

叙述视角的作用及叙述视角的内涵和特点

叙述视角的作用及叙述视角的内涵和特点在叙事文学中~叙述者与故事的关系是一种最本质的关系。

叙述者在叙述故事的时候所采用的叙述角度即是视角。

视角,也称聚焦,是小说中极为重要的叙事技巧。

它对于文本意义的阐释~叙述效果的产生起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最早提出视角问题的批评家之一是Percy Lubbock~他认为小说中所有的技巧都受到视角的制约。

视角有两层意思:一是它就像视觉艺术的视点~即观察者从什么角度和什么位置来观察一个物体。

而在文学作品中~作者把读者的位置调节到他想表达的角度。

这种调节既是空间上的~又是时间上的。

作者可以把叙述者摆在千里之外~也可以把他置于读者的面前~可以让他作为一个历史人物~也可以是当前的一个目击者。

二是视角存在于表达事物的态度中。

因为叙述文本总是由语言组成的~而语言不允许我们在谈论某事物的同时不表达我们对它的态度。

因此~叙述者在叙述一件事情或是描述一个事物的特点时~所采用的视角就成为了读者分辨作者态度的线索。

20世纪以来~随着叙事理论和写作实践的发展~一些西方作家摒弃了以往以全知叙述为主~只注重情节发展的、说教式的小说形式~而主张叙述者退出文本~并对叙述范围和叙述角度加以自我限制~从而达到一定的叙述效果和审美目的。

出于视角的复杂性~它一直是叙事学中一个颇受争论的问题~从其多样的分类方式就可见一斑。

一般说来~视角可以分为三类:全知性视角~人物视角,有限全知性视角,~客观性视角,戏剧性视角,。

这三种叙述模式各有特点。

在全知视角叙述模式下~文本中明确的存在着一个全知的叙述者~它洞悉故事中所有人物,或一些人物,的内心~随时揭示出人物的思想感情。

它不受时间、地点、人物的限制~可以随心所欲的出现在故事中并随时做出评论。

虽然这种全知视角看起来是最灵活的~但是却拉开了读者与故事中的人物的距离。

这种全知性的视角非常适合传统的说教式的小说。

而如果一个叙述者完全不进入人物的内心~也不对人物的行动做出任何评价~只是充当一个摄像机的作用~如实客观的记录下来故事中发生的一切~这种叙述模式就是客观性视角,戏剧性视角,。

怎样在作文中运叙述视角

怎样在作文中运叙述视角

怎样在作文中运叙述视角《怎样在作文中运用叙述视角》写作文就像是导演一部小小的电影,而叙述视角呢,就是我们选择用来拍摄这部“电影”的镜头。

这个镜头怎么摆,决定了观众能看到什么,感受到什么。

比如说,有一次我和朋友一起去游乐场玩。

这要是从我的视角来叙述,那可能是这样的:我一大早就被兴奋劲儿给弄醒了,迫不及待地穿上我最喜欢的那件印着卡通图案的 T 恤,随便扒拉了几口早饭,就催着朋友赶紧出发。

一路上,我不停地想象着游乐场里那些刺激的过山车、浪漫的旋转木马还有让人尖叫的跳楼机。

到了游乐场门口,那热闹的场景一下子就把我给震住了。

人山人海,到处都是欢声笑语。

我紧紧拉着朋友的手,生怕被人群冲散。

我们第一个冲向的就是过山车。

我坐在座位上,心都提到了嗓子眼儿。

当过山车缓缓启动,慢慢爬上那个高高的坡顶时,我感觉自己的呼吸都要停止了。

然后,就是一阵风驰电掣,耳边全是呼呼的风声和人们的尖叫声。

我也忍不住大喊起来,那种紧张又刺激的感觉,简直无法用言语来形容。

接下来,我们又去坐了旋转木马。

我挑了一匹白色的大马,感觉自己就像个公主。

木马缓缓转动,音乐悠扬,我仿佛进入了一个梦幻的世界。

可要是换个视角,从朋友的角度来叙述呢,可能就是另一种味道了。

朋友本来还有点睡眼惺忪,被我硬拽着出了门。

一路上,不停地抱怨我太心急,都没让他好好准备一下。

到了游乐场,他被那汹涌的人潮吓了一跳,心里直犯嘀咕,觉得我选的这个日子实在是不太明智。

坐过山车的时候,他看着旁边紧张得不行的我,心里又好气又好笑,想着这家伙平时咋咋呼呼的,关键时刻居然这么胆小。

在旋转木马上,他看到我一脸陶醉的样子,忍不住笑出声来,觉得我有时候幼稚得像个小孩子。

你瞧,同样的一件事,不同的叙述视角,展现出来的细节和感受完全不一样。

再比如说,我曾经观察过小区里的一只流浪猫。

如果从我的视角写,那可能是:有一天放学回家,我在小区的角落里发现了一只脏兮兮的小猫。

它蜷缩在那里,身上的毛乱蓬蓬的,一双大眼睛警惕地看着周围。

理解文中的叙述视角课件

理解文中的叙述视角课件

理解文中的叙述视角课件在文学作品的世界里,叙述视角就像是引领我们探索故事的眼睛,它决定了我们看到的景象、感受到的情感以及对整个故事的理解。

对于读者来说,理解文中的叙述视角是深入解读作品、领略文学魅力的关键钥匙。

这不仅能够帮助我们更清晰地把握故事的情节发展,还能让我们更敏锐地捕捉作者想要传达的思想和情感。

一、什么是叙述视角叙述视角,简单来说,就是讲述故事的角度。

它决定了谁在讲述故事,以及通过谁的眼睛和心灵来展现故事中的世界。

就好像我们在看一场电影,镜头可以跟随主角的行动,也可以从旁观者的角度观察,甚至可以以上帝般的全知视角俯瞰整个故事的发展。

常见的叙述视角主要有三种:第一人称视角、第三人称视角和全知视角。

第一人称视角是指故事由“我”来讲述。

这个“我”可以是故事的主人公,也可以是参与故事的某个配角。

通过第一人称,读者能够直接感受到叙述者的内心想法和情感波动,仿佛与叙述者一同经历故事中的喜怒哀乐。

比如鲁迅先生的《狂人日记》,就是以主人公“狂人”的第一人称视角展开,让我们深切地感受到他的恐惧、怀疑和反抗。

第三人称视角则是以“他”“她”“它”或者具体的人物名字来讲述故事。

在这种视角下,叙述者像是一个隐身的观察者,客观地呈现故事中人物的言行和情节的发展。

比如《骆驼祥子》,以第三人称视角展现了祥子的悲惨命运和那个时代的社会风貌。

全知视角则如同拥有上帝之眼,叙述者知晓故事中所有人物的想法和秘密,能够自由地穿梭于不同的时间和空间,将故事的全貌毫无保留地展现在读者面前。

二、不同叙述视角的特点和作用1、第一人称视角特点:第一人称视角最大的特点就是具有强烈的主观性和亲历感。

叙述者“我”亲身参与到故事中,所讲述的内容往往带有个人的情感色彩和偏见。

作用:这种视角能够让读者迅速与叙述者建立情感联系,产生共鸣。

读者更容易代入“我”的角色,深入体验故事中的情感冲突和内心挣扎。

同时,第一人称视角也能够增加故事的真实性和可信度,让读者觉得仿佛是在听一个朋友讲述自己的亲身经历。

理解文中的叙述视角课件

理解文中的叙述视角课件

理解文中的叙述视角课件在文学的世界里,叙述视角就像是一台神奇的摄像机,它决定了我们如何观察和理解故事中的世界。

不同的叙述视角会给读者带来截然不同的阅读体验,影响着我们对情节、人物和主题的感知。

因此,理解文中的叙述视角对于深入赏析文学作品至关重要。

一、什么是叙述视角叙述视角,简单来说,就是故事的讲述者所处的位置和角度。

它决定了我们看到什么、听到什么,以及如何理解所接收到的信息。

就如同我们在生活中观察事物,站在不同的位置,看到的景象和得出的结论也会有所不同。

常见的叙述视角主要有三种:第一人称视角、第三人称全知视角和第三人称有限视角。

第一人称视角,即故事由“我”来讲述。

“我”是故事的参与者,读者通过“我”的眼睛和内心感受来了解整个故事。

这种视角能够让读者产生强烈的代入感,仿佛亲身经历了故事中的一切。

但同时,“我”的视野和认知也存在一定的局限性。

第三人称全知视角则像是一个无所不知的上帝,讲述者了解故事中所有人物的想法、感受和行为,能够全方位地展现故事的发展。

这种视角可以让读者对整个故事有一个全面而清晰的把握,但可能会让读者与故事中的人物产生一定的距离感。

第三人称有限视角则介于前两者之间,讲述者聚焦于某一个或几个特定的人物,通过他们的所见所闻来推动故事的发展,但对于其他人物的内心世界了解有限。

二、不同叙述视角的特点1、第一人称视角以第一人称叙述的故事往往充满了个人情感和主观色彩。

“我”的经历、感受和思考直接呈现在读者面前,让读者能够深切地感受到“我”的喜怒哀乐。

比如在《骆驼祥子》中,通过祥子的第一人称叙述,我们能够深刻体会到他在社会底层挣扎的痛苦和无奈,以及他对美好生活的渴望。

然而,第一人称视角也有其局限性。

由于“我”只能讲述自己所经历和了解的事情,对于其他人物的内心想法和隐藏的情节,可能无法完全知晓。

这就需要读者在阅读过程中通过推理和想象来填补这些空白。

2、第三人称全知视角第三人称全知视角赋予了讲述者极大的权力,他可以自由穿梭于不同人物的内心世界,揭示隐藏的秘密和动机。

理解文中的叙述视角课件

理解文中的叙述视角课件

理解文中的叙述视角课件在文学的世界里,叙述视角就像是我们观察故事的眼睛,它决定了我们能看到什么、怎么看以及看到的程度。

理解文中的叙述视角,对于我们深入解读文学作品、领略作者的意图和情感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这不仅能帮助我们更好地欣赏文学之美,还能提升我们的文学素养和阅读能力。

一、什么是叙述视角叙述视角,简单来说,就是故事的讲述者所处的位置和角度。

它决定了读者所能获取的信息和对故事的感知方式。

常见的叙述视角主要有以下几种:1、第一人称视角这是以“我”的角度来讲述故事。

“我”可以是故事的主人公,亲身经历着一切;也可以是故事中的一个配角,见证并参与部分情节。

采用第一人称视角,能让读者产生强烈的代入感,仿佛与主人公一同经历喜怒哀乐。

例如在鲁迅先生的《狂人日记》中,通过“我”这个狂人的视角,深刻地揭示了封建社会的黑暗和病态。

2、第二人称视角这种视角相对较少见,是以“你”来展开叙述。

它能够营造出一种直接对话的氛围,让读者感到亲切和被关注。

但在长篇小说中运用较少,通常在诗歌、散文等体裁中能见到。

3、第三人称视角又分为全知视角和有限视角。

全知视角的叙述者仿佛无所不知,能够洞悉故事中所有人物的内心想法和行为动机。

这种视角能展现出故事的全貌,但有时可能会让读者觉得缺乏悬念。

有限视角则是通过一个特定的人物来观察和讲述故事,读者只能了解到这个人物所知道和感受到的,增加了故事的神秘感和吸引力。

二、不同叙述视角的特点和效果1、第一人称视角的特点和效果第一人称视角最大的特点就是真实感和亲切感。

由于“我”直接参与到故事中,读者能够感受到“我”的情感波动、思想变化,更容易与“我”产生共鸣。

同时,第一人称的叙述也会受到“我”的认知和经历的限制,可能会存在一定的主观性和片面性。

比如在《骆驼祥子》中,祥子以第一人称讲述自己的奋斗与沉沦,让我们对那个时代底层人民的苦难有了更深刻的感受。

2、第二人称视角的特点和效果第二人称视角能够直接与读者对话,拉近与读者的距离,使读者更容易沉浸在故事中。

第3讲:写作选材之叙述视角

第3讲:写作选材之叙述视角

写作选材之叙述视角转换叙述视角,打造创新作文!叙述视角:作家安排组织故事内容的角度,也就是一个“谁”站在什么“位置”来讲故事的问题。

全知视角——上帝俯瞰特点:指作者是无处不在、无所不知的权威,作者能够洞察秋毫,把事件和人物的方方面面都展现出来,极富有立体感。

好处:容量丰富,讲述自由,阅读时信息清楚了然,不必让读者劳神费心,苦思冥想。

有限视角——凡人目光特点:作者在有限的范围内叙事,只展现事件和人物的一部分,而不展现全部。

讲究含蓄,讲究隐藏、留白。

好处:能充分激发读者的阅读能动性,主动参与,全心投入,更能体验到阅读的魅力,将读者变为小说的第二作者。

【全知视角——莫泊桑《项链》】她也是一个美丽动人的姑娘,好像由于命运的差错,生在一个小职员的家里。

她没有陪嫁的资产,也没有什么法子让一个有钱的体面人认识她、了解她、爱她、娶她;最后只得跟教育部的一个小书记结了婚。

她不能够讲究打扮,只好穿得朴朴素素,但是她觉得很不幸,好像这降低了她的身分似的。

因为在妇女,美丽、丰韵、娇媚,就是她们的出身;天生的聪明,优美的资质,温柔的性情,就是她们唯一的资格。

她觉得她生来就是为着过高雅和奢华的生活,因此她不断地感到痛苦。

住宅的寒伧,墙壁的黯淡,家具的破旧,衣料的粗陋,都使她苦恼。

这些东西,在别的跟她一样地位的妇人,也许不会挂在心上,然而她却因此痛苦,因此伤心。

她看着那个替她做琐碎家务的勃雷大涅省的小女仆,心里就引起悲哀的感慨和狂乱的梦想。

【有限视角——海明威《桥边的老人》】他看上去既不像牧羊的,也不像管牛的,我瞧着他满是灰尘的黑衣服、尽是尘土的灰色面孔,以及那副钢丝边眼镜,问道,“什么动物?”“各种各样,”他摇着头说,“唉,只得把它们撇下了。

”我凝视着浮桥,眺望充满非洲色彩的埃布罗河三角洲地区,寻思着究竟要过多久才能看到敌人,同时一直倾听着,期待第一阵响声,它将是一个信号,表示那神秘莫测的遭遇战的爆发,而老人始终坐在那里。

叙述角度叙述方式

叙述角度叙述方式

叙述角度叙述方式叙述角度叙述方式精品文档,仅供参考叙述角度叙述方式叙述视角也称叙述聚焦,是指叙述语言中对故事内容进行观察和讲述的特定角度。

同样的事件从不同的角度去看就可能呈现出不同的面貌,在不同的人看来也会有不同的意义。

以下是我能网小编为大家带来的关于叙述角度,以供大家参考!叙述角度小说的叙事角度决定了故事的讲述方式和进程。

常见的叙事角度包括:第三人称全知叙事、第三人称限制叙事、第三人称客观叙事、意识流、第二人称叙事、主要人物第一人称叙事、次要人物第一人称叙事,以及上述叙事方式的组合体。

谁在讲故事对于读者非常重要,因为叙事的角度限制了我们对于小说事件的认知和理解。

第三人称总给我们一种真实客观的幻觉,而第一人称则让我们对叙事者产生身份认同。

维多利亚时期的传统小说多喜欢第三人称全知叙事,而现代小说则热衷于交织不同的叙事声音。

采用第一人称限制叙事的好处是它只提供有效的真相。

叙事者的盲点和迷惑制约着我们对于故事的了解,也制造了悬念吸引我们继续阅读和探索。

我们甚至最终也无法获知一个客观的东西,而这种探索的过程和与真相角逐的张力正是小说给与我们的乐趣。

如果换成无所不知的上帝视角,这一切乐趣就消解了。

一部小说中往往不止一位叙述者,而他们无一例外都是作者虚构的声音。

如何让不同的叙事者发出不同的声音,是留给作者的难题。

不同的性别、种族、身份地位和年龄段的叙事者要被设计出不同的词汇、语法、节奏和叙事的内容,很考验作者的能力。

而正是多重叙事声音的互动制造出小说内部的张力和阅读过程中的乐趣。

叙述角度所谓视角就是叙述者:这个故事尤谁来讲述。

这是任何一篇小说都无法回避的问题,不论是几百字的微型小说还是几十万字的长篇小说。

基本上常用的叙述角度无非就是我你他,即第一人称叙述,第二人称叙述,第三人称叙述。

最常见的大概就是第三人称叙述,但是如果细心就会发现同样是第三人称叙述也是不一样的。

一,第三人称叙述①第三人称全知叙述第三人称叙事也可以称为上帝视角,虽然这个叙述者不是故事中的任何一个角色,但是故事中所有的人物和事件对它来讲都没有秘密,它什么都知道,不管是密室里的杀人案还是你脑子里琢磨的坏主意。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3讲:写作选材之叙述视角
写作选材之叙述视角
转换叙述视角,打造创新作文!
叙述视角:作家安排组织故事内容的角度,也就是一个“谁”站在什么“位置”来讲故事的问题。

全知视角——上帝俯瞰
特点:指作者是无处不在、无所不知的权威,作者能够洞察秋毫,把事件和人物的
方方面面都展现出来,极富有立体
感。

好处:容量丰富,讲述自由,阅读时信息清楚了然,不必让读者劳神费心,苦思冥想。

有限视角——凡人目光
特点:作者在有限的范围内叙事,只展现事
件和人物的一部分,而不展现全部。

讲究含蓄,讲究隐藏、留白。

好处:能充分激发读者的阅读能动性,主动
参与,全心投入,更能体验到阅读的
魅力,将读者变为小说的第二作者。

【全知视角——莫泊桑《项链》】
她也是一个美丽动人的姑娘,好像由于命运的差错,生在一个小职员的家里。

她没有陪嫁的资产,也没有什么法子让一个有钱的体面人认识她、了解她、爱她、娶她;最后只得跟教育部的一个小书记结了婚。

她不能够讲究打扮,只好穿得朴朴素素,但是她觉得很不幸,好像这降低了她的身分似的。

因为在妇女,美丽、丰韵、娇媚,就是她们的出身;天生的聪明,优美的资质,温柔的性情,就是她们唯一的资格。

她觉得她生来就是为着过高雅和奢华的生活,因此她不断地感到痛苦。

住宅的寒伧,墙壁的黯淡,家具的破旧,衣料的粗陋,都使她苦恼。

这些东西,在别的跟她一样地位的妇人,也许不会挂在心上,然而她却因此痛苦,因此伤心。

她看着那个替她做琐碎家务的勃雷大涅省的小女仆,心里就引起悲哀的感慨和狂乱的梦想。

【有限视角——海明威《桥边的老人》】
他看上去既不像牧羊的,也不像管牛的,我瞧着他满是灰尘的黑衣服、尽是尘土的灰色面孔,以及那副钢丝边眼镜,问道,“什么动物?”
“各种各样,”他摇着头说,“唉,只得把它们撇下了。


我凝视着浮桥,眺望充满非洲色彩的埃布罗河三角洲地区,寻思着究竟要过多久才能看到敌人,同时一直倾听着,期待第一阵响声,它将是一个信号,表示那神秘莫测的遭遇战的爆发,而老人始终坐在那里。

【叙述人称】
第一人称——“我”——有限视角
特点:“我”既是故事情节的讲述者又是其中的参与者、见证者、亲历者。

好处:真实亲切,拉近小说与读者的距离,便于抒情。

不足:只能局限于叙述人的所见所闻,受到一定的限制,是“有限的讲述”。

注意:“我”并不等于作者。

举例:比如《桥边的老人》中,“我”就无法得知老人此时此地内心的想法,所以就
无从描写他的心理活动了。

第三人称——“他”——全知或有限视角
特点:叙述人只是故事情节的讲述者,并非故事
情节中的的参与者、见证者、亲历者,叙
述人站在故事我外部,以旁观者的身份讲
述故事,视角或有限也可无限。

好处:叙述自由,超越时空,无所不知。

不足:叙述缺乏亲切感,使小说与读者之间产生距离。

举例:比如《项链》
“叙述人对玛蒂尔德的生活情况无所不知,又俨然一个冷静的上帝俯瞰着玛蒂尔德的人生悲剧”。

【“辱师门”事件】
《南方周末》曾报道海艺“辱师门”事件。

5月22日,70岁高龄、40年教龄的代课教师孙辛卯遭遇“最惨一课”,被学生强摘帽子、强抢月票、投掷空水瓶。

对此事,学生还用手机拍摄下来,传到网上,发帖说:“超级搞笑……这就是我们的课堂……哈哈哈哈……天天笑声不断,全能班无所不能”。

没想到,就是这段视频引起了轩然大波。

许多媒体记者竞相报导此事,学校门口聚集了大量记者和前来声讨的网友,不得已学校在校门口架
起摄象机反击。

最后学校让当事学生对孙老师鞠躬道歉,并发布了道歉照片,算是对此事做了交代,但孙老师还是被解聘了。

【报道视角】
网友以发帖谴责、签名抗议、黑客攻击、建立专题网站等方式发泄着愤怒。

昨天下午,数十名激进的网友围堵学校大门,准备用暴力“教训”这些离经叛道的高中生。

——某网站报道海淀艺职事件视频发布数日,先后被各大门户视频网站转载,访问次数达数百万。

——某网站报道
“无论是什么,重点是它都超越了道德底线,令人厌恶。

”。

——某专家评论
【叙述视角一:孙老师】
站在讲台上,头发花白的孙老师机械地读着
书,心思却挂在了另一件事上。

他的兄弟在一次车祸中去世后,弟媳妇就改嫁了,养育还在读书的四个侄儿的责任就落在了他身上。

昨晚二侄儿打电话来,说要交学费。

虽然他每月有两千多的退休费,但妻子加四个侄儿,就是加上在这儿兼课的每月1600也有点捉襟见肘。

七十多的人了,还每天奔波忙碌,真的有点辛苦,“还好,过几天就发工资了……”他想。

教室里一如既往,闹哄哄的,聊天的聊天,吃口香糖的吃口香糖。

每天如此,早已习惯了,他知道批评也没用,只不过是自讨没趣?
突然,他感觉头上一凉,随后下面爆发出一阵哄笑,他回过神来,抬头一看,一个学生竟然挨在他身旁,正抓着他的帽子,张牙舞爪的,对着下面猛挥。

实在太过分了,无名火噌地冒了出来,他一把夺回帽子,这帮学生,不听课就算了,怎么这么欺负人。

“哈哈哈,大驴,最有娱乐精神的牛人!”几个学生竟然在那瞎起哄。

这还象课堂吗?但是侄儿的学费……过几天就可以领工资……
还是忍吧,他想:多一事不如少一事,这学
校受学生羞辱的老师还少吗?何况我只是个代课教师。

那个学生摇摇摆摆地哼着小曲回到了位置上。

下课铃怎么还不响……
【叙述视角二:学生】
看到孙老头,我知道上课铃响了,无所谓,反正上不上课区别并不大。

我们都是被高中抛弃的人,在这儿上学,说是影视表演专业,每年学费18000,其实只是混张文凭,哪有什么前途。

这孙老头,眼睛快贴在书上了,声音只比蚊子响点,每天都戴一顶肮脏的帽子,瞧着就不顺眼。

70岁的人了,奔这折磨人,上了两个月的课,没打正眼瞧过我们,大概连教室是方的还是圆的都不知道吧。

没人听他的课,也亏他能忍,这老家伙,装木头人本事挺高,靠,怎么研究起臭老头了,睡觉吧,挺无聊的。

“录像了,录像了!”小阳吵醒了我,一睁眼,咦,孙老头还在,站的位置、做的动作跟刚才一模一样,一副苦瓜脸,谁欠了他似的。

“大驴,这边。

”“这他妈的就是地理课!”我指着老
头对着小阳的手机秀了一句,反正闲着也是闲着,自己找乐子!
“驴,来表演一下,娱乐自己!”三儿对我吼着,不能让群众失望啊,这回来点新鲜的,大驴是不走寻常路的。

我晃到孙老头身边,一把揭下他的帽子,“大驴一出手,泰山抖三抖啊!牛!”各个角落传来了喝彩,我洋洋得意地做了个胜利手势,老头子竟然在瞪我,能把老子怎么着!这个糟老头,我把帽子扔给老头,懒得理他。

【影片赏析】
《横看成岭侧成峰》(又名《刺杀据点》)
影片推荐
《微观世界》。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