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研究(百期纪念专刊),2006(3).

合集下载

八年级语文下册_专题08_语言表达与运用_(中考真题演练)(原卷版)

八年级语文下册_专题08_语言表达与运用_(中考真题演练)(原卷版)

专题08 语言表达与运用真题演练1.【2020年山东省日照市中考】下列各句用语得体的一项是()A. 贵校师生热情地邀请我莅临指导,校长亲自在校门口迎接,我很感动。

B. 周末去朋友家做客,见面后,朋友对我说:“您的到来使我家蓬荜生辉。

”C. 我的大作已正式出版,现已寄至您处,请在百忙之中予以指正。

D. 你知道吗?我们初中毕业时的合影,我一直当作最珍贵的礼物惠存着。

2.【2020年江苏省盐城市中考】下列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A. 敬辞和谦辞在古汉语中是很常见的。

“久仰”“劳驾”“赏光”属于敬辞,“寒舍”“见谅”“家父”属干谦辞。

B. “雄伟壮丽”“热爱祖国”“安排任务”“报纸杂志”这四个短语,从结构上看,都属于并列短语。

C. “看到老师们的认真负责,使我很受教育。

”这个句子结构不完整。

如果去掉“看到”或“使”,句子就完整了。

D. 《史记》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记述了从传说中的黄帝到汉武帝共三千余年的史事,对后世的传记文学有深远的影响。

3.【2020年山东省烟台市中考】下列各项说法有误的一项是()A. 今年的“文化和自然遗户日”,主会场上各路非建传承人同台献技、精彩表演让现场和各直播平台的观众目不暇接,激动点赞。

——这句话中加点成语运用是恰当的。

B. 在世界环境日到来之际,部分曾获联合国“地球卫士奖”的个人和集体代表在北京参加了《与地球卫士同行》主题活动。

——这句话中标点符号运用是恰当的。

C. 即使目前对新冠病毒产生的原因尚未有定论,但不少有识之士认为其与生态环境破坏有关。

——这句话有语病。

D. 初中要毕业了,班长创建了一个名为“忘年之交”的微信群,希望同学们友情长存,莫相忘。

——这个微信群的命名是不合适的。

4.【2020年贵州省遵义市中考】下列句子表达得体的一项是()A. 文学爱好者李筠在电话里对编辑说:“我的拙作已经发到您的邮箱里,请您指正。

”B. 厂长热情地说:“我们是友好合作单位,只要贵单位有需要,我们一定鼎力支持。

2024届江苏省盐城市响水县中考语文仿真模拟试题(三模)附答案

2024届江苏省盐城市响水县中考语文仿真模拟试题(三模)附答案

2024届江苏省盐城市响水县中考语文仿真模拟试题(三模)一、积累与运用(29分)1. 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答题。

(3分)中国画确实很美,尤其是中国的山水画。

那种磅bó( ) 的气势,那种跌宕起伏的层次,那种朦胧飘渺的意境,那种笔墨线条的挺拔,那种寥( ) 阔大气的灵动,给人带来神奇曼妙的x iá( ) 想,让人有一种融于自然的感觉。

(1) 给加点字注音。

(1分)寥( )阔大气(2) 根据拼音写汉字。

(2分)磅bó( ) xiá( )想2.古诗文名句填空。

(10分)①三军可夺帅也,_______________ 。

(《论语》十二章)②______________ ,非宁静无以致远。

(诸葛亮《诫子书》)③几处早莺争暖树,______________ 。

(白居易《钱塘湖春行》)④ ______________ ,只有香如故。

(陆游《卜算子•咏梅》)⑤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中用新奇的比喻咏雪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⑥作为新时代的中学生,我们应该具有不怕困难,敢于攀登顶峰,俯视一切的决心,正如杜甫在《望岳》中所言: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 。

”两句虽只字未提送别,却饱含对友人的依依惜别之情,达到了“此时无声胜有声”的艺术效果。

3.下列文学和文化常识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序是一种文体,一般分为书序和赠序。

书序类似于今天的“引言”“前言”;赠序往往因人立论,阐明某些观点,相当于议论性散文。

如宋濂的《送东阳马生序》就是一篇表劝慰的赠序。

B.《诗经》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按表现手法分为“赋、比、兴”,按内容分为“风、雅、颂”,二者合称“诗经六义”。

《关雎》《蒹葭》属于其中的风。

C.古人习惯赋予天上的星星一定的意义。

“西北望,射天狼”,“天狼”就是“天狼星”,苏轼借它表达杀敌报国的雄心壮志;“彗星袭月”这里借“彗星”的这种自然现象作为喜庆的征兆。

2006年高考语文试题及答案(天津卷)

2006年高考语文试题及答案(天津卷)

2006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语文(天津卷)本试卷分第I卷(选择题)和第Ⅱ卷两部分,共150分,考试用时150分钟。

第I卷Ⅰ至6页,第Ⅱ卷7至12页。

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祝各位考生考试顺利!第I卷注意事项:1.答第I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号、科目涂写在答题卡上,并在规定位置粘贴考试用条形码。

2.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

答在试卷上的无效。

3.本卷共14小题,每小题3分,共42分。

一、(12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每对的读音完全相同的一组是()A..落.笔/落.照剥削./瘦削.不堪靡.靡之音/风靡.一时B.刹.那/古刹.累.赘/果实累.累强.弩之末/强.人所难C.佣.工/佣.金攒.射/万头攒.动解.甲归田/解.囊相助D.殷.红/殷.切绰.约/绰.绰有余擢发难数./数.典忘祖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A.册封倜傥至高无上前事不忘,后世之师B.骁勇阑珊变幻莫测高山仰止,景行行止C.宣泄串通惮精竭虑精诚所至,金石为开D.历练彪柄见微知著桃李不言,下自成蹊3.依次填人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句,最恰当的一组是()①“”,今天不仅可以用来表达坚贞不渝的爱情,而且还可以用来赞美无私奉献的高尚情操。

②中国古代先贤以其强烈的人文关怀写下的大量精彩深刻的策论警语,体现了丰富的民族智慧,了伟大的民族精神。

③杨柳青木版年画里,孩童个个健硕丰腴,人人新衣新裤,所有器物,这都象征着生活的富足和吉祥。

A.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积淀精妙绝伦B.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积淀完美无缺C.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积聚完美无缺D.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积聚精妙绝伦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且句意明确的一句是()A.滨海新区纳入国家发展战略布局,为本市的跨越发展提供了广阔空间,但也应该看到,我们面临的竞争更为激烈。

2006年高考语文试题及答案(福建卷)

2006年高考语文试题及答案(福建卷)

2006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语文(福建卷)第 I 卷(选择题,共24分)一、(6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2题。

李普曼认为,公众舆论的形成不仅基于现实利益,而且更大程度上为公众自身的信念所左右。

在他看来,公众的舆论是建立在长期生活中逐渐形成的牢固的信念之上,这种信念在极大程度上受到新闻报道和新闻舆论的影响;换句话说,是报刊等大众媒介通过经年累月的报道和宣传,塑造出一种与现实世界不同的另一种知觉模式,从而在公众头脑中植入一整套“固定的成见”——公众在无意识中受到这种刻板成见的支配,以媒体的立场和视角去现察世界并形成舆论。

他说;“对于大多数事物,我们是先想象它们,然后经历它们的。

如果不是教育使得我们已敏锐地意识到这一点的话,那么这些先入之见会深深地支配整个知觉过程,这些先入之见把某些事物划分为熟悉的或陌生的,强调了这种区别,所以,看到了有一点熟悉的东西就像是很熟悉;有一点生疏的东西,就像是非常陌生。

”他认为,固定的成见是我们每个人都难以避免的,它会妨碍人们对真实世界的了解,让人们生活在一种虚幻的“拟象”之中,“当成见的体系已牢固地形成时,我们都会注意那些能支撑成见的事实,而不去注意那些与成见相矛盾的事实,但是,固定的成见并不总是偏见和错误的观点,事实上常常是有条理的、能够自圆其说的信念体系,是一种社会心理的自我防御机制,对于社会意识的统一和公共价值的认同具有积极的意义。

一言以蔽之,固定的成见就是看不见的社会习俗和对传统的维系力量。

1.下列对李普曼的“固定的成见”的理解,不恰当的一项是A.固定的成见会妨碍人们对真实世界的理解,使人们生活在一种虚幻的“拟象”之中。

B.固定的成见不总是偏见和错误的观点,事实上,它是有条理并能自圆其说的信念体系。

C.固定的成见是一种社会心理的自我防御机制,对统一社会意识、认同公共价值有积极意义。

D.固定的成见是我们每个人都难以避免的,它是看不见的社会习俗和对传统的维系力量。

江苏省南京市2024 届高三年级学情调研语文试题及参考答案

江苏省南京市2024 届高三年级学情调研语文试题及参考答案

江苏省南京市2024届高三年级学情调研语文试题及答案解析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现代文阅读I(本题共5小题,17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

1956年,我国公布推行第一批简化字以后,流行的汉字,便有了简体(简化)字与繁体字明显的区分。

学习中文,也就产生了两者之间需要学习哪种字体的选择。

按照过去传统,海外华人地区的学校教学和书报印刷,全是采用繁体字,长期以来,给外国学生造成一种偏见,认为现代汉字是以繁体字为主流。

如今,情况开始转变,海外华人地区使用简体字的现象增多最明显的是东南亚华人地区的中文学校已使用简体字读写,报刊印刷也几乎形成简体字天下。

前几年,凡在美国开设中文课程的学校,已陆续开始传授简体字读写。

尤其破天荒第一遭:2005年5月22日,《纽约时报》上刊载了专栏作家纪思道的文章《从开封到纽约——浑煌如过眼烟云》,竟用汉字简体字印出文章标题。

这种罕见的举动,不啻显示追求时尚,也在于紧跟不可抗拒的时代潮流。

另一方面,我们也应该看到,由繁体字省笔成的简体字,渐次成为汉字应用的主流,除了中国政治经济影响力的促进,也在于我国特有的方块字本身历经数千年的演变,适应了文字进化弃繁就简这条规律,体现出强大的生命力。

汉字的演变,从契刻在甲骨上的甲骨文,到铸刻在青铜器上的金文(战国以前多为大篆,战国以后出现小篆),至在缯帛、简牍,或凿刻在碑石上的小篆和秦篆,都出现过省却笔画的书写。

如甲骨文字基本上是象形文字,有些字显得繁复,有些字则简单,这种画象的繁杂和简括,已体现繁写和简写情况。

周代的大篆不少字形与甲骨文的象形文字相近,也有较多的字开始符号化。

战国文字则以大篆为基础,在笔画上进行了省改。

到了秦代,将战国时期各国自行的文字混乱现象以“书同文”的要求,进行统一整理,推行了比大篆多处省笔的官方文字——小篆。

当时,民间还流行着一种脱胎于篆文的隶书,人称秦隶。

以上各体文字在史学界称为古文字。

汉承秦制,根据传统的书写方式,又在秦隶的基础上加以改进,兼取帛书和简文上的一些简化字,形成一种拉直笔划、方折弧角的汉隶。

江苏省南京市六校联合体2022-2023学年高二下6月联合调研考试语文试题及答案

江苏省南京市六校联合体2022-2023学年高二下6月联合调研考试语文试题及答案

江苏省南京市六校联合体2022-2023学年高二下6月联合调研考试语文试题及答案一、现代文阅读(共33分)(一)现代文阅读I(本题共5小题,17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

材料一:春夏秋冬,年复一年,世间一切的生命都在有序地变化着。

那么,究竟是什么推动着生命有序变化?当新生命诞生,你可能会注意到这样一个现象:他在某些方面像父亲,而某些方面则更像母亲,或是外表,或是性格。

在19世纪60年代,遗传学之父孟德尔给出了基因决定性状的经典遗传学定律,一定程度上回答了这个问题。

但是当某种性状在父母中有差异时,父母的基因又会如何继承和博弈?研究发现,后代中有的只表达父源的基因,而有的只表达母源的基因,这种只表达父源或母源的基因被称为印记基因,这种现象也被称为基因组印记。

基因组印记是一个重要的表观遗传学概念,它并没有改变DNA序列,但可通过特异性沉默不同亲本来源基因改变后代表型,拓宽了基因决定性状这一基本认识。

当印记基因表达被抑制时,婴儿可能会出现哺乳活动虚弱或缺失进而影响发育,也可能会出现体温调控失常,对婴儿的生命造成威胁。

父母的基因就如同天平的两端,表观遗传像一只无形的手,平衡父母双方基因,保护新生命茁壮成长。

不止幼年,在人的一生中,表观遗传时时刻刻都在影响着人们。

有研究发现,作为非编码序列的微小RNA似乎能够留住时光。

研究者发现微小RNA的不同调控可以让幼年线虫的柔嫩皮肤变得又老又皱,而老年线虫的皮肤又会变得又嫩又软。

更令人感到神奇的是,微小RNA在表观遗传调控中扮演着双重身份:在细胞质时,它会抑制基因的表达;当位于细胞核时,它又会激活基因的表达。

如同一个硬币的两面,影响着人们的衰老乃至更多生命现象。

这正是表观遗传带给我们的“力量”:我们可以通过行动影响自己的基因表达进而掌控自己的命运,即使它早已被刻在DNA上。

步入老年,癌症终究是一个人人都不想面对却又逃不开的话题。

在我们体内有两类癌症相关的基因:促癌基因和抑癌基因。

《中国语文》1994——2019年总目录一览表

《中国语文》1994——2019年总目录一览表

序号年份期号目录作者11994年第01期在庆祝吕叔湘先生九十华诞学术讨论会上的讲话胡绳21994年第01期在庆祝吕叔湘先生九十华诞学术讨论会上的发言刘坚31994年第01期吕叔湘先生在语法理论上的重大贡献——庆祝吕叔湘先生九十华诞胡明扬41994年第01期天津市语言学会召开第三次年会金羽荟51994年第01期吕叔湘先生与《中国语文》侯精一;徐枢61994年第01期《中国社会科学院学术论著提要(1991年)》出版朱71994年第01期试述吕叔湘先生对近代汉语研究的贡献江蓝生81994年第01期汉语语句的节律问题文炼91994年第01期粘着型语言结构的描写问题道布101994年第01期第三届全国语用学研讨会在临汾召开W、X、L 111994年第01期关于词的兼类问题陆俭明121994年第01期汉语方言沟通度的计算郑锦全131994年第01期试论澳门语言现状及其发展趋势盛炎141994年第01期《关汉卿戏曲词典》出版L151994年第01期澳门开埠前后的语言状况与中外的语言沟通刘羡冰161994年第01期中国社会科学院青年语言学家评奖委员会1994年度评奖工作即将开始171994年第01期动词小句的基本短语结构形式王维贤181994年第01期首届客家方言学术研讨会召开Y 191994年第01期“除了…以外”用法研究郑懿德;陈亚川201994年第01期庆祝吕叔湘先生九十华诞学术讨论会综述宜文211994年第01期论文篇目221994年第01期中国语言学会第七届学术年会记要张旺熹231994年第01期中国语言学会第七届学术年会论文目录241994年第01期第四届全国现代语言学研讨会在北京召开本刊记者251994年第02期动词形容词的“名物化”和“名词化”胡裕树;范晓261994年第02期北方话词汇的初步考察陈章太271994年第02期从闽南话到日本汉字音严棉281994年第02期从字和字组看词和短语——也谈汉语中词的划分标准王洪君291994年第02期吕叔湘先生的语言研究对社会的贡献田小琳301994年第02期吕叔湘先生与对外汉语教学吕必松311994年第02期《史记》三家注之开合现象黄坤尧321994年第02期关于“省略”和“隐含”施关淦331994年第02期北京话句中语气词的功能研究方梅341994年第02期动词的句位和句位变体结构中的空语类沈阳351994年第02期《元曲选》宾白中的介词“和”“与”“替”李崇兴361994年第02期闽方言在广东的分布及其音韵特征的异同林伦伦371994年第02期中国社会科学院优秀科研成果评选揭晓禾口381994年第03期试论汉语中三种句子成分与语义成分的配位原则陈平391994年第03期语言风格和翻译写作国际学术研讨会在澳门召开孟君401994年第03期汉语怎样表达物体的空间关系刘宁生《中国语文》1994——2019年总目录一览表序号年份期号目录作者411994年第03期丁邦新教授到京访问讲学北钟421994年第03期关于汉语里“动词+X+地点词”的句徐丹431994年第03期华东师范大学庆祝史存直先生九十华诞帕安441994年第03期与象声词有关的符号问题——兼与文炼先生商榷耿二岭451994年第03期趋向动词构句浅议杨国文461994年第03期引用古籍要核对出处张在云471994年第03期“心”族词语的语义、语用考察史锡尧481994年第03期语言学家周钟灵逝世本刊编辑部491994年第03期北京地名谐音改字试析张清常501994年第03期说“旋”、“旋子”蒋礼鸿511994年第03期关于北京话中的满语词(一)(二)周一民;朱建颂521994年第03期建瓯话中的衍音现象潘渭水531994年第03期神木话的结构助词“得来/来”邢向东541994年第03期本刊原副主编王伯熙逝世本刊编辑部551994年第03期徐邈反切系统中特殊音切举例蒋希文561994年第03期古汉语“动+之+名”结构的变换分析唐钰明571994年第03期《金瓶梅》“扛”字音义及字形讹变——近代汉语词语训释方法探讨张鸿魁581994年第03期孙常叙教授逝世本刊编辑部591994年第03期汉语的词义蕴含与汉字的兼义造字董琨601994年第03期关于古汉语中“然而”表顺接问题的讨论谢质彬;李先耕;史佩信;朱城611994年第03期苏州、崇明、厦门、长沙、娄底五部方言词典读后缪詠禾621994年第03期读《古代疑问词语用法词典》赵诚631994年第04期一价名词的认知研究袁毓林641994年第04期河北定县七堡村呼母作“婆”考宋均芬651994年第04期台湾语言现状的初步研究仇志群;范登堡661994年第04期“好不”不对称用法的语义和语用解释沈家煊671994年第04期音位标音的几种选择陈其光681994年第04期北京话上声连读的调型组合和节奏形式沈炯691994年第04期评《现代汉语词典》对异体字的处理陈抗701994年第04期先秦的不及物动词和及物动词李佐丰711994年第04期第四届现代汉语语法研讨会在芜湖举行本刊记者721994年第04期试论古代汉语句型转换董治国731994年第04期关于假设义类词的一些问题赵京战741994年第04期“白登”之“登”应读去声孙继善751994年第04期《辞源》订误四则毛远明761994年第04期“芒儿”义是“村民”阚绪良771994年第04期读吕文华《对外汉语教学语法探索》龚千炎781994年第04期《古文标点例析》读后锐声791994年第04期第三次应用语言学学术讨论会在黄山市召开K.X801994年第04期释“马包”和“马勃”卢甲文811994年第04期敦煌变文中量词使用的几个特例王新华821994年第04期行文请避免重复孟守介831994年第04期两岸汉语语汇文字学术讨论会在台北举行钟宇841994年第04期中国语文报刊协会会员代表大会在石家庄举行林波851994年第04期《新满汉大词典》即将出版舒兰序号年份期号目录作者861994年第04期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计算机室北京高立电脑公司语言信息研究所简介霭屏871994年第05期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词典编辑室881994年第05期与空语类有关的一些汉语语法现象徐烈炯891994年第05期同类词连用规则刍议——从方位词“东、南、西、北”两两组合规则谈起陆俭明901994年第05期词类活用的功能解释张伯江911994年第05期运用统计法进行词类划界的一个尝试马彪921994年第05期汉语0概念符号的历史来源和系统唐建931994年第05期古汉语表年龄的语词及其文化背景王海棻;吴可颖941994年第05期“V得(不得)”与“V得了(不了)”李宗江951994年第05期先秦语法国际研讨会在瑞士召开学961994年第05期从《国语》的用例看先秦汉语的“可以”刘利971994年第05期评《现代汉语大词典》和《新现代汉语词典》韩敬体981994年第05期陕西澄城方言心母逢洪音读作[t]声孙立新991994年第05期评《新现代汉语词典》中的英汉对译问题李伯纯1001994年第05期评《语言大典》徐庆凯1011994年第05期《后汉书》标点献疑三则顾义生1021994年第05期《山海经》中的“原”王宗祥1031994年第05期“狮子心”与“豹子胆”崔山佳1041994年第05期一等韵在客家方言也有齐齿呼日健1051994年第05期第二届现代语音学研讨会在北京召开民荫1061994年第05期“椵树”应作“椴树”——《说文段注》失误一例孙文采1071994年第06期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语音研究室1081994年第06期从某些外语专名的汉译看海峡两岸语言使用的同与异黄长著1091994年第06期吴语在历史上的扩散运动张光宇1101994年第06期湖北省语言学会召开第八届年会杨晓红1111994年第06期四川方言研究述评崔荣昌1121994年第06期闽北方言弱化声母和“第九调”之我见王福堂1131994年第06期纪念容庚先生百年诞辰暨中国古文字学学术研讨会在粤举行谷温1141994年第06期影响汉语句子自足的语言形式 孔令1151994年第06期试论短语自主成句所应具备的若干语法范畴黄南松1161994年第06期“大”的区别词用法宋玉柱1171994年第06期关于非是非问句里的“呢”叶蓉1181994年第06期关于《拍掌知音》的成书时间问题古屋昭弘1191994年第06期江苏省语言学会暨苏州市语言学会年会在苏州举行石汝杰;王丽华1201994年第06期《金瓶梅词话》中的选择问句刘镜芙1211994年第06期关于“自”的再讨论刘瑞明1221994年第06期再说词尾“自”和“复”蒋宗许1231994年第06期读邢福义主编《现代汉语》史有为1241994年第06期1994年中国社会科学院青年语言学家奖评选揭晓1251994年第06期《汉语动词和动词性结构》读后邵敬敏;朱晓亚1261994年第06期关于“七曜”的排列符达维1271994年第06期第一届中国辞书奖将在1995年评定韦文1281994年第06期中国音韵学研究会第八次学术讨论会在天津举行张渭毅1291994年第06期全国高等师范院校现代汉语教研会在福州召开Z.Z.Y1301994年第06期第五届国外语言学研讨会在哈尔滨举行方梅1311994年第06期《中国语文》1994年(总第238-243期)篇目索引1321995年第01期时间的一维性对介词衍生的影响石毓智1331995年第01期关于第三者的疑问句的否定式答语语义确定性初探侯一麟1341995年第01期北京话疑问语气词的分布、功能及成因陈妹金1351995年第01期北京大学王力语言学奖第六届评奖工作即将进行1361995年第01期等义成语四题倪宝元;姚鹏慈1371995年第01期关于象声词的一点思考文炼1381995年第01期山东青州北城满族所保留的北京官话方言岛记略张树铮1391995年第01期天津话的语流音变崔建新;黎意1401995年第01期江西铅山方言人称代词单数的“格”陈昌仪1411995年第01期介词“给”可以引进受事成分朱景松1421995年第01期客家方言古入声次浊声母字的分化谢留文1431995年第01期第三届全国话语分析研讨会在洛阳召开徐赳赳1441995年第01期先秦汉语语气词连用现象的历时演变赵长才1451995年第01期说声训黄丽丽1461995年第01期全浊上声字是否均变为去声那宗训1471995年第01期也谈本悟《韵略易通》之“重×韵”沈建民;杨信川1481995年第01期评贾彦德《汉语语义学》邢公畹1491995年第01期说“打嘎”郭芹纳1501995年第01期释“八”胡渐逵1511995年第01期“八”表虚数陆忠发1521995年第01期著名语言学家殷焕先教授逝世本刊编辑部1531995年第01期第三届全国古代汉语学术研讨会在南昌举行S.L.P.1541995年第01期中国语文现代化学会成立大会在北京召开1551995年第01期第八次现代汉语语法学术讨论会在苏州召开本刊记者1561995年第01期第六届近代汉语学术研讨会在湖北大学召开Z.G1571995年第02期汉语偏正结构的认知基础及其在语序类型学上的意义刘宁生1581995年第02期近代汉语中已有“姓+了”的说法崔山佳1591995年第02期常用面称及其特点郭继懋1601995年第02期论现代汉语的程度副词周小兵1611995年第02期河北任丘方言的一种特殊程度补语“多多”刘金表1621995年第02期“X 比Y 还 W”的两种功能殷志平1631995年第02期海峡两岸同形异义词研究苏金智1641995年第02期释“陈桥鞋儿”潘荣生1651995年第02期近代广州话“私”“师”“诗”三组字音的演变陈万成;莫慧娴1661995年第02期漳州方言的重叠式形容词马重奇1671995年第02期《中国语言学年鉴(1993)》出版K.X 1681995年第02期山东方言比较句式溯源简说徐复岭1691995年第02期关于建立古汉语教学语法系统的浅见郭锡良1701995年第02期古汉语教学语法系统刍议王克仲;黄珊1711995年第02期关于建立古汉语教学语法体系的意见孙良明1721995年第02期《庄子·逍遥游》“六月息”新解史佩信1731995年第02期“郑伯克段于鄢”的“鄢”荆贵生1741995年第02期神珙《九弄图》再释杨剑桥1751995年第02期《杂宝藏经》里的“V+於+N”张长桂;何平1761995年第02期“臊皮”、“燥脾(胃)”辨析李蓝;张赪1771995年第02期否定副词“没”始见于南宋吴福祥1781995年第02期中古汉语的连词“被”蔡镜浩1791995年第02期试说“旋”的本字冯玉涛1801995年第02期也说“旋”、“旋子”龙仁1811995年第02期与蒋说商榷谢质彬1821995年第02期释“别变”侯兰笙1831995年第02期读太田辰夫《中国语历史文法·跋》王魁伟1841995年第03期论诱发汉语词汇语法化的若干因素刘坚;曹广顺;吴福祥1851995年第03期北京话儿化韵的语音分歧林焘;沈炯1861995年第03期湖南省语言学会第六届年会在郴州召开钱宗武;李文晋1871995年第03期汉语修辞和汉文化国际学术研讨会在苏州召开吴幸1881995年第03期说“麽”与“们”同源江蓝生1891995年第03期内部构拟法在近代汉语语法研究中的运用蒋绍愚1901995年第03期汉语官话方言入声消失的成因贺巍1911995年第03期汉语方言“祖父”“外祖父”称谓的地理分布——方言地理学在历史语言学研究上的作用岩田礼1921995年第03期古汉语语法研究中的“变换”问题唐钰明1931995年第03期现代汉语的动态形容词张国宪1941995年第03期辽宁省语言学会第五届年会在沈阳举行1951995年第03期浙江省语言学会第八届年会在湖州市召开1961995年第03期论汉语的大音节结构石毓智1971995年第04期谓词隐含及其句法后果——“的”字结构的称代规则和“的”的语法、语义功能袁毓林1981995年第04期关于分类的依据和标准文炼1991995年第04期汉语造句方式李临定2001995年第04期北方官话里表示可能的动词词尾“了”柯理思2011995年第04期汉语对比焦点的句法表现手段方梅2021995年第04期广东开平方言的“的”字结构——从“者”“之”分工谈到语法类型分布余霭芹2031995年第04期试论重纽的语音竺家宁2041995年第04期《正字通》版本及作者考古屋昭弘2051995年第04期连读变调与轻重对立曹剑芬2061995年第06期关于汉语词汇史研究的一点思考张永言;汪维辉2071995年第06期中国语言学报第五、六、七期出版小丁2081995年第06期重建汉语中古音系的一些想法丁邦新2091995年第06期小句中枢说邢福义2101995年第06期语序重要吴为章2111995年第06期广东省中国语言学会举行年会柏韦2121995年第06期河北省语言学会成立赵平安2131995年第06期文字学和文字类型学周有光2141995年第06期中国社会科学院青年语言学家评奖委员会1996年度评奖工作即将开始2151995年第06期论“識”“幟”两字的音义分化黄坤尧2161995年第06期再论汉语北方话的分区刘勋宁2171995年第06期福建永春方言的述补式林连通2181995年第06期第四届双语双方言研讨会(国际)在深圳举行2191995年第06期南海沙头话古云、以母字今读初析彭小川2201995年第06期语言研究所四十五年张伯江2211995年第06期汉语语言学现代化问题国际学术研讨会在上海举行S.Z.Y2221995年第06期中国语言学会第八届学术年会纪要高云祥2231995年第06期首届晋方言国际学术讨论会召开沈明2241995年第06期《中国语文》1995年(总第244—249期)要目2251996年第01期非谓形容词的词类地位李宇明2261996年第01期北京街巷名称中的14个方位词张清常2271996年第01期论闽方言的形成张光宇2281996年第01期山西方言人称代词的几个特点乔全生2291996年第01期汉语谓词性成分名词化的原因及规律姚振武2301996年第01期语言文字规范化与语言文字研究许嘉璐2311996年第01期元曲“说”读“佛”例董绍克2321996年第01期传统语文规范及其现实意义李建国2331996年第01期释“搜牢”蒋宗许2341996年第01期近代汉语共同语入声字的演变李启文2351996年第01期《方言》无“阿婸”叶爱国2361996年第01期敦煌文书疑难词语辨释四则张涌泉2371996年第01期中国社会科学院青年语言学家评奖委员会1996年度评奖工作即将开始2381996年第01期“姑舅、姑嫜、公婆”浅释殷寄明2391996年第01期“前有浮声,后须切响”别解赵小刚2401996年第01期书讯2411996年第01期银雀山汉简考释三则陈伟武2421996年第01期北京大学王力语言学奖第六届评奖工作结束钟文2431996年第01期古代汉语教学语法体系刍议向熹2441996年第01期建立古代汉语教学语法系统的目的和相关问题简启贤2451996年第01期应尽快拟订古汉语教学语法体系廖振佑2461996年第01期全国汉语方言学会召开第八届学术讨论会方言2471996年第01期建立统一的古汉语教学语法系统大可不必杨琳2481996年第01期南开大学将举办现代语言学暑期研讨班2491996年第02期篇章中的段落分析徐赳赳2501996年第02期计算机时代的汉语和汉字研究学术讨论会袁毓林2511996年第02期把/被结构与动词重复结构的互补分布现象黄月圆2521996年第02期动量词的语义分析及其与动词的选择关系邵敬敏2531996年第02期语言与传意国际研讨会在澳门举行宣文2541996年第02期黑龙江省语言学会第九届年会在哈尔滨举行徐耀民2551996年第02期试论“一 V 一 V”格式殷志平2561996年第02期“汉语中介语语料库系统”通过专家鉴定CZ2571996年第02期“英文为准”与“中文为准”——香港中文的一个难题姚德怀2581996年第02期现代汉语配价语法研讨会在北京举行本刊记者2591996年第02期对香港语言问题的几点思考詹伯慧2601996年第02期新加坡的语言教育与语言规划周清海2611996年第02期首届全国语言文字应用学术研讨会在北京举行白水2621996年第02期试论’97后普通话在香港的地位侯精一2631996年第02期近代汉语代词分化的“上问去答”原则马思周2641996年第02期东汉语料与词汇史研究刍议方一新2651996年第02期第五届国际粤方言研讨会在广州举行柏苇2661996年第02期谈《左传》中的三种“何……之……”式白平2671996年第02期古汉语词类问题浅议冯玉涛2681996年第02期《五代史平话》中已有肯定式“好不”用例出现曹小云2691996年第02期古代汉语教学中的使动与活用李佐丰2701996年第02期现代汉语语法专题研讨会在北京召开本刊记者2711996年第02期关于“名(代)+所+动”结构的切分宋绍年2721996年第02期1997与香港中国语文研讨会在香港举行梁文2731996年第02期“好不”肯定式出现时间新证孟庆章2741996年第03期打字与幐字李荣2751996年第03期“稍瓜”、“丝瓜“辨张永奋2761996年第03期汉语语音词的韵律类型王洪君2771996年第03期汉语的提升动词曹逢甫2781996年第03期山西省语言学会召开第七届年会及学术研讨会天高2791996年第03期“名词+动词”词语串浅析马真;陆俭明2801996年第03期“信息处理用现代汉语根词属性库”通过鉴定齐言2811996年第03期说“八”李如龙2821996年第03期山东省语言学会换届并举行学术年会2831996年第03期广东揭西棉湖的三种秘密语林伦伦2841996年第03期普通话词汇规范问题陈章太2851996年第03期传意需要与港澳新词程祥徽2861996年第03期建立语法系统,辅以其他设施杨剑桥2871996年第03期关于古代汉语词类的两个问题陈霞村2881996年第03期古汉语的范围问题蒋宗许2891996年第03期关于敬词、谦词、应答之词等问题李春玲2901996年第03期蒋骥古韵学述评谢纪锋2911996年第03期古汉语副词的来源黄珊2921996年第03期陕南方言亲属称谓词的异读别称孙立新2931996年第03期《世说新语》释词琐记刘尚慈2941996年第03期唐诗中的动词重叠王锳2951996年第03期“精采”探源王云路2961996年第03期读《山东方言志丛书》六种岩田礼2971996年第03期“好容易”的功能和意义孔令达2981996年第04期话题化及相关的语法过程袁毓林2991996年第04期《字汇》的作者是谁元丁3001996年第04期汉语语义研究的空白地带徐烈炯3011996年第04期山东潍坊方言的比较句冯荣昌3021996年第04期论旨网格、原参语法与机器翻译汤廷池;张淑敏3031996年第04期“漫地里栽桑……”小考葛占岭3041996年第04期甘肃临夏汉语方言语法中的安多藏语现象谢晓安;华侃;张淑敏3051996年第04期关于“大+时间词(的)”沈阳3061996年第04期日本琉球的中国语课本《广应官话》濑户口;律子3071996年第04期熟语的语形问题刘广和3081996年第04期汉墓帛书字形辨析三则王贵元3091996年第04期“膑脚”考辨邓明3101996年第04期古汉语教学语法系统的一些具体问题王开扬3111996年第04期第二届陈望道修辞学奖揭晓一石3121996年第04期对古汉语语法研究中几个问题的看法韩学重3131996年第04期几点质疑郑远汉3141996年第04期晋语孙吉话的“姐夫”成志刚3151996年第04期《中国现代语言学史》读后(一)董琨3161996年第04期《中国现代语言学史》读后(二)孙玉文3171996年第04期评《中国语言学大辞典》陈满华3181996年第04期《马氏文通》出版年代考严修3191996年第04期再说郭璞注中的“轻重”唐莉3201996年第05期《尔雅》分卷与分类的再认识——《尔雅》的文化学研究之一许嘉璐3211996年第05期交互类短语与连介兼类词的分化张谊生3221996年第05期“满+N”与“全+N”朋储泽祥3231996年第05期赣语南城方言古全浊上声字今读的考察张双庆;万波3241996年第05期湖北大冶话的情意变调汪国胜3251996年第05期近代汉语里副词“好”的两种特殊用法侯兰笙3261996年第05期论方言相关度、相似度、沟通度指标问题陈海伦3271996年第05期“大数冠小数”约数表示法源流略考骆晓平3281996年第05期从语法结构探讨《儒林外史》的作者问题遇笑容3291996年第05期王士元访问语言所并做学术报告小白3301996年第05期“双”、“两”释异傅力3311996年第05期中国语言学会进行换届选举晓丁3321996年第05期“伊余”非词说古敬恒3331996年第05期“睡觉”古今音义漫议杨守静3341996年第05期首届“语言与民俗”国际学术研讨会在沈阳召开李铁根3351996年第05期汉语语言学文献信息处理的现状与未来透视黄勤勇3361996年第05期《红楼梦》前已有语气词“吗”崔山佳3371996年第05期读《汉语集稿》眸子3381996年第05期“九五”国家社会科学基金资助语言学项目题录晓日3391996年第05期中国辞书学会首届语文辞书学术研讨会召开辰戈3401996年第05期第二届全国现代汉语词汇学术研讨会在烟台召开Z.Z.Y3411996年第06期谈谈汉语语法结构的功能解释文炼3421996年第06期一种表破损义的隐现句谭景春3431996年第06期名词比喻造词史锡尧3441996年第06期两个疑点——《现代汉语的动态形容词》读后梅立崇3451996年第06期第五届国际汉语教学讨论会在北京召开陈光3461996年第06期《现代汉语词典》修订本今年7月在京首发彤文3471996年第06期在第九次现代汉语语法学术讨论会上的讲话吕冀平3481996年第06期对《〈尔雅〉分卷与分类的再认识》一文的补正许嘉璐3491996年第06期从早期外汉词典看现代汉语词汇的发展仇志群3501996年第06期北京街巷名称三题张清常3511996年第06期汉语音韵学第四次国际学术研讨会在福州召开马重奇3521996年第06期中国训诂学研究会1996年年会在北京举行3531996年第06期福建长汀方言动词的体貌饶长溶3541996年第06期语言运用能力与语言审析能力的分析与验证王培光3551996年第06期对外汉语教学与研究的现状与前瞻赵金铭3561996年第06期《现代汉语词典》(修订本)介绍韩敬体3571996年第06期中国文字学会首届学术研讨会在津召开XW3581996年第06期近代汉语“和”类虚词的历史考察于江3591996年第06期试说“冰矜”王云路3601996年第06期南开大学举办现代语言学高级研讨班立为3611996年第06期云南省语言学会召开九六年年会3621996年第06期《急就篇》用字初探陈黎明3631996年第06期《佛学大辞典》罅漏例举梁晓虹3641996年第06期《〈中国语文〉索引》(1952—1992)出版本刊编辑部3651996年第06期第二届国际古汉语语法研讨会在北京召开孙杨3661996年第06期会议宣读论文目录3671996年第06期第三届全国语音学研讨会在北京举行林波3681996年第06期第九次现代汉语语法学术讨论会在哈尔滨举行3691996年第06期《中国语文》1996年(总第250-255期)篇目索引3701997年第01期传媒语文评论3711997年第01期儿化韵的特征架构王志洁3721997年第01期成语的划界、定型和释义问题徐耀民3731997年第01期罗常培文集编辑委员会举行首次会议禹岩3741997年第01期第六届国外语言学研讨会在京举行徐赳赳3751997年第01期不带前提句的“也”字句崔永华3761997年第01期讣告3771997年第01期表反问的“不是”史金生3781997年第01期汉语搭配定量分析初探孙茂松;黄昌宁;方捷3791997年第01期“毕竟”的语篇分析祖人植;任雪梅3801997年第01期《〈中国语文〉索引》(1952—1992)出版晓3811997年第01期从“VP-neg”式反复问句的分化谈语气词“麽”的产生吴福祥3821997年第01期讣告3831997年第01期再谈中古汉语的“自”和“复”及相关问题——答刘瑞明、蒋宗许先生姚振武3841997年第01期浊上变去见于南宋考刘纶鑫3851997年第01期先秦汉语的复音副词“不过”刘利3861997年第01期1996年度中国社会科学院青年语言学家奖评选工作结束影景3871997年第01期北京大学王力语言学奖第七届评奖工作即将开始钟闻3881997年第01期谈谈古文句读潘慎;梁晓霞3891997年第01期当前广播电视语言文字应用中的几个问题江蓝生3901997年第01期伊甸园——看电视偶记治水3911997年第01期许国璋不是冯国璋,孙敬修不是孙警章敬3921997年第01期成语换字小议王海棻3931997年第01期第七届近代汉语学术研讨会在张家界召开XW3941997年第02期论汉语体标记诞生的机制李讷;石毓智。

专题14 非命题作文【好题汇编备战2024-2025学年九年级语文上学期期末真题分类汇编(重庆专用)

专题14 非命题作文【好题汇编备战2024-2025学年九年级语文上学期期末真题分类汇编(重庆专用)

专题14非命题作文(原卷版)1.(2023秋•重庆期末)董宇辉在中国传媒大学“青春大课”上说:“成长都有阵痛,痛苦是对的,焦虑也是对的,痛苦的本质来源于你对现状的不满,焦虑的本质来源于你认为自己成长速度太慢,因此,你会不断进取。

”成长都有阵痛,回首过去,那些阵痛或许已变成温柔的回忆和前行的动力。

ㅤㅤ请你自拟题目,给曾经的自己写一封信,体现你对成长的思考。

(写作提示:统一署名“现在的小渝”,时间“2024年1月4日”。

)ㅤㅤ要求:①不少于500字;②凡涉及真实的人名、校名、地名,一律用A、B、C等英文大写字母代替;③不得抄袭。

2.(2023秋•北碚区校级期末) 2021年,教育部办公厅发布《加强中小学生手机管理工作的通知》,要求学生原则上不得将手机带入校园,并禁止带入课堂。

确有需求的,提出申请后交由学校统一保管。

近期,校报的“校园热点”栏目信箱收到了一封有关手机问题的投稿。

亲爱的主编:您好!我是一名初三的学生,我发现班级里仍然存在同学私带、偷用手机,甚至用零花钱进行二手手机交易的现象。

大家似乎都知道这样不对,但是又难以抵挡手机的诱惑。

我们应该如何理性使用手机?期待您的回信!小西2024年1月4日请你以校报主编“小渝”同学的身份,写一封回信给小西。

题目自拟,时间统一署1月11日。

要求:①不少于500字;②凡涉及真实的人名、校名、地名,一律用A、B、C等英文大写字母代替;③除诗歌外,文体不限;④不得抄袭。

3.(2023秋•永川区期末)由国家语言资源检测与研究中心、商务印书馆、新华网联合主办的“汉语盘点2023”活动日前在京揭晓(如图)。

“振”是2023年度评选出来的国内唯一汉字。

振,有以下几种含义:①振臂,挥动胳膊,表示奋发或激昂,如“振臂高呼”;②振奋,形容精神振作奋发,如“人人振奋,个个当先”;③使振奋,如“振奋人心”;④振兴,大力发展,使兴盛起来,如“振兴中华”。

(1)请围绕“振”字的含义,自拟题目,写一篇记叙性文章.....。

电大《小学语文教学研究》网考期末复习题.doc

电大《小学语文教学研究》网考期末复习题.doc

《小学语文教学研究》期末复习题在班级学习报告会后,提交一份独立撰写的学习和实施语文课程标准的学习报告。

要求字数:800字。

最近教研组组织学习新课标学习,全组老师都认为,《语文课程标准》以全新的教学理念引导教师转变教学思路,改进教学行为,积极尝试课程改革。

在实践中,也深深体会到新课程的实施给语文教学提供了广阔的天地,但有时也会出现手捧语文书,不知怎么教的困惑。

关于语文素养语文是一门终身受用的学科。

在新课标中明确指出:欣赏文学作品,能有自己的情感体验,初步领悟作品的内涵,从中获得对自然、社会、人生的有益启示。

对作品的思想感情倾向,能联系文化背景,作出自己的体验,品味作品中富于表现力的语言。

无须置疑,就这一能力的张现,必须增加学生的阅读量,进而提高能力,增强人文素养。

首先要营造轻松和谐的阅读氛围。

要让学生自主阅读,在读中体验与思考,获得人生感悟。

关于这一点,老师不必硬性规定每周读几篇,可安排10-15分钟,在晚读时与同学交流读书心得,获得读书的动力、积累经验等。

其次要提供广博生动的阅读平台,借此开始拓展学生阅读视野,激发学生一定的阅读目标。

老师可采取各种方式集中古今优秀书目,让学生自由阅读。

如:同学捐借,图书室借阅,教师捐借等。

同时,还可以开展及时的阅读交流会,激发学生阅读。

第三,要开展精彩有效的阅读活动。

例如:开展每周一次的“寻访名人足迹活动,“读书经验谈”活动,“名人风采谈”活动,“智慧大比拼”活动,进而期望学生多角度阅读。

第四,语文课堂要给学生以良好的人文熏陶。

这就要求语文教师在课堂上语言要精炼、连贯、生动突岀语文的人文性,给学生以极佳的示范,使学生在语言表达中极力追求更高境界。

因此,只有我们语文教师关注学生语文活动中的每一个细节,并且注重自身语文素养的提高,方能使学生语文素养得以提高,进而增强语文综合能力。

关于阅读在课堂教学中,首先着重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学生在阅读文本教材,提出第一个目标就是“读完本文后,你最大的感受是什么?”围绕着这个目标,设计的问题可能是多种多样的。

2023-2024学年高中语文苏教版必修1第三专题 月是故乡明(文本研习)单元测试(含答案解析)

2023-2024学年高中语文苏教版必修1第三专题 月是故乡明(文本研习)单元测试(含答案解析)

2023-2024学年苏教版高中语文单元测试班级 __________ 姓名 __________ 考号 __________一、单选题(本大题共计5小题每题3分共计15分)1.下列对语文读本《忆刘半农君》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A. 这是鲁迅为悼念刘半农逝世而写的一篇记人的散文文章从优缺点两方面评价了刘半农扼要具体客观公正刘半农形象十分生动鲜明B. 文章多种修辞手法套用如“武库”既是比喻又是衬托“清溪”与“烂泥的深渊” 两者既是比喻又构成对比C. 作者在千字左右的短小篇幅里概括了刘半农的一生反映了作者高度的观察力和表现力D. 本文以空间为线索以作者的思想情感为中心安排材料叙事写人【答案】D【解析】D项“本文以空间为线索”错误应是以时间为线索2.下列各句中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句是()A. “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做好一件事往往需要一个长期的积累过程写作更是“路漫漫其修远兮”B. 对于外来投资应该是你投资我欢迎你盈利我收税你违法我查处你破产我清算这才是正常的C. 谁也不能突出如果你想比别人多动、多干、多拥有那就甭指望有好日子过这是平庸社会敬奉的一条多么可怕的生存法则!D. 我告诉他们“是众多的爱(父母之爱手足之爱爱人之爱甚至许多陌生人之爱)让我活得很有勇气有希望”【答案】A【解析】B项“这”前面应该用冒号C项顿号应为逗号D项括号改为破折号让“父母之爱……陌生人之爱”成为夹注的内容或者去掉“让我活得”前面的逗号故选A3.依次填入下列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研究伊始该团队选取了华北、西北地区生产的几十种马铃薯进行分析________ 从营养成分、________、硬度等方面多次试验 ________确定了适合加工马铃薯面条的两个品种随后又从诸多面粉种类中试验选取了________的小麦粉加以调试A. 鉴别色泽终于适量B. 鉴别色彩终于适当C. 甄别色泽最终适当D. 甄别色彩最终适量【答案】C【解析】“鉴别”是指分辨一些事物的真假多用于古物的鉴定“甄别” 是指区别强调认真、慎重地鉴别“色泽”指颜色和光泽“色彩”是指丰富多样的颜色“终于”副词指到底最终“最终”指最后末了“适量”指数量适宜适当的数量“适当”形容词指合适妥当依据语段中的“研究”“分析”等字眼第一空应选填“甄别”一词突出“慎重” 和“成分”“硬度”等并列着重强调颜色和光泽不是强调颜色的丰富所以第二空选“色泽” “终于”表示所意料的或所期望的事情最终发生有时候也反喻不希望的事情最终发生和语境不合故选C4.“微风过处送来缕缕清香仿佛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似的”一句中将属于嗅觉的清香巧妙比喻为属于听觉的歌声下列句子中 \underset\cdot没\underset\cdot有采用这种修辞手法的一项是()A. 月光是隔了树照过来的高处从生的灌木落下参差的斑驳的黑影B. 风睡林眠泉边传来的鸟声清晰可闻就像是被清泉洗濯过的嫩叶C. 马蹄声孤独又忧郁地自远至近洒落在沉默的街上如白色的小花朵D. 月光下那低头思故乡的离愁在湖边浅水里静泊成一叶沉思的小舟【答案】A【解析】本题考查学生正确理解并运用修辞手法的能力A.无比喻、通感修辞B.“鸟声”是耳闻的用眼睛视觉可见的“嫩叶”来比喻使用了和例句相同的通感修辞C.马蹄声是听觉耳闻用视觉可见的“小花朵”来比喻使用了和例句相同的比喻或通感这种修辞手法D.离愁是内心的感受抽象不可触摸的不可见的用“小舟”这种可见可触的具体形象来比喻使用了和例句相同的比喻或通感这种修辞手法故选A.5.下列句子中加点字的用法不同的一项是()A. 秦王恐其undersetcdot破璧乃辞谢B. 城不入臣请undersetcdot完璧归赵C. 均之二策宁许以undersetcdot负秦曲D. 故令人持璧归 undersetcdot间至赵矣【答案】D【解析】本题考查理解文言文实词词类活用的能力A项“破” 动词打破B项“完” 形容词使动用法使……完整C项“负” 使动用法使……背负D项“间” 名词作状语抄小路故选D.二、填空题(本大题共计1小题每题3分共计3分)6.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2个字()【答案】1【解析】1三、现代文阅读(本大题共计4小题每题15分共计60分)7.(1)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7.(2)作者漫步荷塘是什么让他“不能释怀”?7.(3)有人说本文构思精巧、布局巧妙请结合文本简要分析A. 第①段写作者到清华园荷塘但已不见满塘的荷花荷叶意在表达作者深深的遗憾之情为后文的“不能释怀”作铺垫B. 第③段第一句中作者虽然没看到荷花但分明感到有荷花是因为朱自清笔下的荷花已经牢牢根植于作者的心中C. 第⑤段采用了排比等手法表现了朱自清先生不畏权贵、坚守节操、洁身自好、自守自律等优秀的文人秉性D. 文章最后一段中作者触景生情景色依旧作者却感慨万千现代人的道德操守、现代人的民族气节等让人深思【答案】A【解析】(1)A项“意在表达作者深深的遗憾之情为后文的‘不能释怀’作铺垫”错从下一句“但月光很好依然能伴我追寻当年朱自清的足迹也不能不说是非常惬意的事”可以看出作者此时的心情还是十分愉悦的【答案】(2)结合上下文可以看出作者久久不能释怀是因为当初外强侵犯民族危难朱自清先生等能坚持操守、洁身自好而现在社会进步了很多人受着现代文明的熏陶却为着名利忙忙碌碌坚持操守、洁身自好等优良品质已经缺失让作者深感遗憾作者希望当今的人能以朱自清先生等为榜样时刻提醒自己去做一个有骨气的不畏名利的人【解析】(2)结合第⑤段“七十五年前那个夜晚朱自清独自一人来到这月下荷塘……做一个勤勤恳恳、任劳任怨、有益于民族的人”可知此时的朱自清先生面对外强入侵独自漫步于荷塘月色之中其内心是悲凉苦楚的但更多的展现出的是一种洁身自好坚守情操的高尚品质结合第⑧段“社会发展了人还要不要操守?融入现代文明民族还要不要气节?现实中的许多人和事都作了否定性回答朱自清虽是旧时代知识分子尚且坚守节操洁身自好成为一代楷模就是这荷塘里的荷花也葆有自我净洁、出淤泥而不染的品质”可知现代人享受着社会进步和文明的熏陶却依然忙碌于名利之中坚守道德情操的美好品质已经逐渐缺失让此时的作者内心感到一阵遗憾之情从第⑨段“荷塘上的清风在月光辉映下吹拂着我不断清理着我的思绪我下意识地看着眼前的一切荷塘还是那个荷塘月色还是那样的月色可我的内心却历尽沧桑今晚曲曲折折的荷塘路上虽然不见先人踽踽独行的风采却留下了我深深的思考”可知作者漫步于荷塘月色之下发出了内心的感慨希望当今的人们要以古代先贤为榜样在逆境之中坚守情操在顺境之中保持人格无论何时何地都要做一个有骨气、不媚俗的人做一个不为名利所束缚的人【答案】(3)①移步换景的精巧构思本文结合《荷塘月色》一文所描绘的景物作者通过自己的观察移步换景进行了描述比如“荷塘”“塘边昔日的小煤屑路”“回转到有路灯的荷塘边”“在荷塘边漫步”“今晚曲曲折折的荷塘路”等②布局上层次清晰分明详略得当文章从追寻朱自清先生昔日在荷塘上的足迹而写到朱先生的品格、气节再联系现实写到当今某些人品格、气节的缺失层次清晰略写眼前之景详写朱先生的操守详略得当③首尾呼应结构严整文章开头写“清华园的荷塘”“月光” 结尾又写到“荷塘上的清风在月光辉映下吹拂着我”“荷塘还是那个荷塘月色还是那样的月色” 首尾呼应【解析】(3)本文采用移步换景的巧妙手法布局全文首先通过对朱自清《荷塘月色》一文中所描绘景物的具体描绘通过自己的具体观察来展现出景物的具体特点呈现出不同的景物布局“荷塘”“塘边昔日的小煤屑路”“回转到有路灯的荷塘边”“在荷塘边漫步”“今晚曲曲折折的荷塘路”这种巧妙的构思使得文本内容更为别致层次更为清晰在结构上文章首先追寻朱自清先生漫步于荷塘之中感受荷塘景物的美好进而抒发对朱自清先生品格气节的赞扬在文章的结尾部分作者从当今社会上一些人的人格丧失、道德沦丧、缺少节气的具体事例来展现出自己的描绘可谓详略得当相得益彰层次极为清晰条理极为自然文章首尾呼应开头部分写清华园的荷塘“清华园的荷塘”“月光” 结尾又提到了“荷塘上的清风在月光辉映下吹拂着我”“荷塘还是那个荷塘月色还是那样的月色”这一内容首尾遥相呼应使得文章结构更为严谨更为圆融8.(1)下列对本文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8.(2)结合上下文分析文中画线句子的作用8.(3)小说结尾说“这也就可以证明我们的金光镇的确是个民主世界呀”结合文本简要分析作为金光镇的代表裘委员的“民主精神”实质是什么?A. 小说对人物形象的刻画既有粗线条的勾勒也有具体片段的细致描绘语言描写尤为精妙几句对白人物形象跃然纸上B. 小说幽默中富有讽刺比如“他的立身处世没有一个地方不合于法的” 因为自己有姨太太于是他就制定了几条法律规定姨太太的合法性C. 裘委员家里有法律书墙上贴有法条吃饭讲法住宿讲法生活中处处充满了法律与法制与别里科夫一样个性鲜明都是当时社会制度的殉葬品D. 文章着力刻画裘委员的丑恶形象意在提醒当时的国民政府这样虚假的民主世界不是人民需要的讽刺效果显著【答案】C【解析】【答案】①人物形象上这句话被裘委员挂在嘴边是他强权的法器突出了裘委员假民主伪法治的形象◎情节上与下文他用法律的武器谋私利的行为形成巨大反差③效果上满嘴法治的人却做尽违法的事增强了小说的讽刺效果【解析】【答案】①用法律维护自己的利益◎用法律谋取特权③用法律欺压良善【解析】9.(1)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9.(2)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9.(3)王小波“追求小说创作的无限可能”的小说创作观意义何在?请结合材料概括并简要分析A. 在王小波的小说很少有人敢出版的时候他已凭借杂文创作在思想界产生了巨大影响其杂文甚至成为杂志争相发表的抢手货B. 王小波凭借他非凡的创造力不懈探求小说创作的新途径这使他成为中国当代作家队伍中一个另类的存在C. 王小波被称为“文坛外高手” 不仅仅是因为他本人与文坛隔绝也因为他的小说没有得到主流文坛的关注和肯定D. 王小波喜欢卡尔维诺推崇他对小说的看法他的小说也因此深受卡尔维诺的影响让读者往往不易读懂因此在当时很难出版【答案】D【解析】(1)D项因果失当王小波的小说“在当时很难出版”的原因主要是“主流文坛一直对这个‘文坛外高手’投以不置评的冷眼”故选D【答案】C, E【解析】(2)A项“毅然放弃杂文写作”理解有误原文是说“越写越少”B项“卡尔维诺后期的作品”说法绝对原文说是“他后期的很多作品”D项“足以说明……得到了读者的广泛认可”于文无据故选CE【答案】(3)①更新传统的、陈旧的小说创作观念改变把写小说当作传声筒、试图通过文字表达一些观点和理念的传统做法让小说更能展现生活本质②使读者获得强烈的审美享受投入了王小波“澎湃的想象力”的小说让李静读后“兴奋得在家里拍桌子打板凳” 这些令人欲罢不能的文字提升了小说的审美品质让读者获得更加新奇丰富的美感享受③推动文学事业向前发展王小波在小说创作上追求轻逸、迅速、易见、确切和繁复等文学特质探索小说创作的其他可能性以最大限度地释放作者的想象力这种创新必将推动文学事业更好地发展【解析】(3)如从“这和许多作家对小说的看法截然不同很多作家只把写小说当作传声筒试图通过文字表达一些观点和理念或者只讲一个故事什么的”可以看出更新传统的、陈旧的小说创作观念从“文学事业可以像科学事业那样成为无边界的领域人在其中可以投入澎湃的想象力”“整部小说天马行空怪谈密布一会儿笑得我岔气一会儿又抑郁得窒息真不知那些怪诞的场景是怎么被他想出来的看完我兴奋得在家里拍桌子打板凳”可以看出使读者获得强烈的审美享受10.(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10.(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10.(3)根据材料下列分析推断不正确的一项是()10.(4)简述材料一的论证思路10.(5)结合材料分析浮士德文化和阿波罗文化对如今“男子休产假照顾孩子”这一做法可能持有的不同看法A. 男女有别是男女居处隔离规范的思想基础它影响着后世思想家对男女关系的论述B. 古代男女不仅居处隔离言论上也是隔离的男子事务不让女子知道事实上女子事务男子也不知道C. 《内则》所言“非祭非丧不相授器”言下之意是在祭祀和丧事时男女就可以直接接触D. 材料一引用孟子与淳于髡的对话主要是为了证明特殊情况下可以对礼的教条作出变通【答案】B【解析】A.“男女有别是男女居处隔离规范的思想基础”错由第一段“‘女正位于内男正位于外’ 这是男女居处隔离规范的思想基础后世的思想家在论述男女关系时每每流露出这一思想的痕迹”可以得出“女正位于内男正位于外”是“男女居处隔离规范的思想基础” C.“男女就可以直接接触”错材料一原文第三段为“《内则》所言与之相类‘非祭非丧不相授器’从《内则》所记女子的教育中我们看到女子可以‘观于祭祀’ 可以‘礼相助奠’也正是在祭祀时男女才有合法接触的可能” D.由材料一第四段“淳于髡与孟子的问答有助于我们进一步理解男女之‘授受不亲’”及“但淳于髡与孟子的对话正好说明了在正常的情况下‘男女授受不亲’的礼制还是应该遵循的”可知引用孟子与淳于髡的对话不是为了证明特殊情况下可以对礼的教条作出变通而是证明应该遵循“男女授受不亲”的礼制【答案】D【解析】D.“人可以适当改变它”文中无据材料二原文仅仅是说“人不过是去接受它安于其位维持它”【答案】D【解析】D.“作者对此深恶痛绝”错作者并非对此深恶痛绝而是在作理性客观的分析【答案】首先作者指出礼制规定男女性别隔离体现在居处隔离及言论隔离上接着论证性别隔离还表现为“男女授受不亲” 最后论证男女之防著于叔嫂【解析】材料一第一段通过引述古代著作中关于“隔离”的句子论证“这是男女居处隔离规范的思想基础”“另外由居处的隔离推延至言论上的隔离” 第二段同样通过引用论证“性别隔离还表现为男女‘授受不亲’”这一原则第三段“男女之防著于叔嫂礼书中特别对叔嫂之间的接触作了明确而严格的规定” 论证了男女之防在叔嫂间最明显【答案】①“男子休产假照顾孩子” 阿波罗文化是绝对不能接受这一做法的因为阿波罗文化主张将男女从生活到心理加以隔离男子做了女人该做的事就是对稳定社会关系的破坏这是离经叛道②“男子休产假照顾孩子”是浮士德文化所认可和欢迎的对于浮士德文化而言追求男女对彼此的充分了解男人去做平常女人做的事就是了解女人的途径之一浮士德文化喜新求创造对于他们而言生命的价值和意义在于不断地创新而“男子休产假照顾孩子”也可以说是一项“创举”【解析】作答本题首先要从文中找到关于浮士德文化和阿波罗文化的观点然后根据其观点对“男子休产假照顾孩子”的可能产生的不同看法关于浮士德文化材料二原文的表述是“阿波罗式的文化认定宇宙的安排有一个完善的秩序这个秩序超于人力的创造人不过是去接受它安于其位维持它但是人连维持它的力量都没有天堂遗失了黄金时代过去了”“乡土社会是阿波罗式的” 根据材料一的论述乡土社会主张男女隔离有序可见阿波罗文化是不主张男子休产假照顾孩子的关于浮士德文化材料二原文的表述是“现代的文化却是浮士德式的他们把冲突看成存在的基础生命是阻碍的克服没有了阻碍生命也就失去了意义他们把前途看成无尽的创造过程不断的变”“而现代社会是浮士德式的” 由此可见浮士德文化是现代的文化是男女平等是反乡土文化的所以浮士德文化是赞同男子休产假照顾孩子的。

中学语文教育论文参考文献范例

中学语文教育论文参考文献范例

中学语文教育论文参考文献一、中学语文教育论文期刊参考文献[1].中学语文教育与学生理想人格塑造.《教育探索》.被北京大学《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收录PKU.被南京大学《核心期刊目录》收录CSSCI.2006年6期.许家琴.[2].现代中学语文教育的课堂分组学习形式探索.《华东师范大学学报《中国特殊教育》.被北京大学《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收录PKU.被南京大学《核心期刊目录》收录CSSCI.2009年3期.白瑞霞.[4].中学文学写作教学缺失的隐性逻辑.《教育科学研究》.被北京大学《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收录PKU.被南京大学《核心期刊目录》收录CSSCI.2010年2期.胡根林.[5].中学语文教育须返璞归真.《语文建设》.被北京大学《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收录PKU.2015年1期.周庆元.[6].中学语文教育中人文精神的培养方案.《学园》.2014年14期.陈国秀.[7].徐中玉与中学语文教育.《课程教育研究(新教师教学)》.2016年5期.宣琰.[8].论中学语文教育中人文精神的失落与弘扬.《课外语文(下)》.2015年8期.徐立新.[9].中学语文教育中人文精神培养对策搭建研究.《新课程·中旬》.2014年11期.钱崇辉.[10].经典诵读在中学语文教育中的实施研究.《课程教育研究》.2014年2期.李维华.二、中学语文教育论文参考文献学位论文类[1].经典诵读在中学语文教育中的实施研究.被引次数:4作者:武聪.课程与教学论河南师范大学2012(学位年度)[2].从新时期高考作文看中学语文教育的美育走向.被引次数:2作者:程倩.教育东北师范大学2010(学位年度)[3].电子媒介对中学语文教育的影响研究.作者:韩博.教学(语文)赣南师范学院2013(学位年度)[4].现代中国文学话语变迁与中学语文教育.被引次数:8作者:张伟忠.中国现代、当代文学山东师范大学2005(学位年度)[5].中学语文教育与环境教育.被引次数:10作者:曾娅红.学科教学·语文西南师范大学西南大学2004(学位年度)[6].在中学语文教育中渗透环境教育.被引次数:5作者:李凤超.课程与教学论东北师范大学2008(学位年度)[7].中学语言教育与现当代文学.作者:杨海燕.中国现当代文学山东大学2011(学位年度)[8].儒家教育思想对当代中学语文教育的影响.被引次数:3作者:杜娟.学科教学论·语文云南师范大学2006(学位年度)[9].中学语文教育中的影视教育.被引次数:10作者:陈志军.学科教学·语文福建师范大学2005(学位年度)[10].武陵地区中学语文教育与土家族文化传承研究——基于长阳县中学语文教育的调查分析.作者:陈美惠.教育学三峡大学2015(学位年度)三、相关中学语文教育论文外文参考文献[1]TheTeachingRepository'sConstructionontheBasisofSubjectEssence. YongqiangSunShaochunZhongJunmeiGuoZhengyuPanXiangchunMa2011[2]Theteachingrepository'sconstructiononthebasisofsubjectessence. YongqiangSunShaochunZhongJunmeiGuoZhengyuPanXiangchunMa2011[3]HeritagelanguageeducationandinvestmentamongAsianAmericanmiddle schoolers:insightsfromacharterschool. MingHsuanWuKathyLeeGenevieveLeung《Languageandeducation》,20141[4]AnalysisoftheSituationofChineseMiddleSchoolStudentsinPhysicalE ducation.YuShanWangXinnaGuoWei2014[5]ApplyingResearchExperienceintoClassroomTeaching:CaseStudyofTra nsportationProjectinRETSite.AnantR.KUKRETIHengWEISuzanneW.SOLEDPattyMCNERNEYVeronicaDEANMANN2011[6]AComparativeStudyofMiddleSchoolandHighSchoolStudents'Viewsabou tPhysicsandLearningPhysics.LinDing2014[7]Associationoftestosterone,insulinlikegrowthfactorI,andCreactiv eproteinwithmetabolicsyndromeinChinesemiddleagedmenwithafamilyhistory oftype2diabetes.. TongPCHoCSYeungVTNgMCSoWYOzakiRKoGTMaRCPoonEChanNNLamCWChanJC 《TheJournalofClinicalEndocrinologyandMetabolism》,被SCI收录SCI.200512[8]ComparativeStudyJuniorHighSchoolStudents'FitnessbyPhysicalActi vityEveryDay.FENGRuiHANChenzhen2010[9]AsurveyofattitudestowardhomosexualityinHongKongchinesemedicals tudents..HonKLLeungTFYauAPWuSMWanMChanHYYipWKFokTF 《Teachingandlearninginmedicine》,被SCI收录SCI.20054[10]WhystudentsplagiarizeinOrganicChemistryLaboratoryCourse?& amp;#x2014;ACaseatHebeiUniversityofTechnologyinChina.Yang,Yuying2014四、中学语文教育论文专著参考文献[1]管窥文化场视域下的语文教育臻境以"苏派"语文为观照.葛德均,2014第四届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论坛[2]生活:语文教育回归的路标.王长玲,2010中国陶行知研究会中学教育专委会成立十周年庆祝大会及第十届学术年会[3]大学对中学语文教育承接问题初探.漆亿,2006全国大学语文研究会第十一届年会[4]体验:一种诗性的阅读方式中学古诗教学内容的选择与确定.钱林波,20102010长三角语文教育论坛[5]初中语文教学中情境教学模式的反思.管婷.李金见,2014国际教师教育协会第三届双年会暨“多元文化社会中的教师教育:机遇与挑战”国际学术研讨会[6]论“语文活动”.何丽,2006第二届识字教育国际研讨会[7]语言积累和审美情趣是语文教育的两个着力点.陈晓兰,2010中国陶行知研究会中学教育专委会成立十周年庆祝大会及第十届学术年会[8]体悟文本关键词句所蕴含的深层情感从"教学内容选择"层面谈叙事散文《老王》的教学.李小丽,20102010长三角语文教育论坛[9]衔接性视野下的大学语文教育浅探.乔光辉,2006全国大学语文研究会第十一届年会[10]让真实的学情支撑起合宜的教学内容.韦玲珍,20102010长三角语文教育论坛。

辽宁省教研联盟2023届高三第二次调研测试语文试题及答案解析

辽宁省教研联盟2023届高三第二次调研测试语文试题及答案解析

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现代文阅读I(本题共5小题,17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

伴随着中国的改革开放和科学春天的到来,大量的科幻作品涌现,其中有好的也有不太好的。

这就引起了科幻到底应该是科普性更强还是文学性更强的争论。

在时任中国科协主席钱学森先生的主导下,科幻应该姓“科”的观点最终占了上风。

那么我们用钱老的观点,即科幻应该是科学家头脑中的幻想来衡量当前大获赞扬的两部科幻影视作品《流浪地球2》和《三体》,显然,它们都更像是姓“科”,这两部作品还包含了未来科技走向大规模工业化的幻想,甚至包含了关于人类文明发展的哲学思考。

如乐《流浪地球2》除了“太阳带来的氦闪末日使人类不得不带着地球去流浪”这个设定与科学原理偏离得远了点儿之外,其中大部分太空科技和信息科技的内容都应该是符合基本科学原理的。

虽然,未来的技术路线是不是朝着那个方向走,或者说技术和经济可行性是否容许那些方向成为现实并不是十分确定。

但是这些技术场景也许就是存在于科学家和工程师头脑中的梦想。

在这个基础上,再加上人类为了生存下去选择带着地球去流浪的故事背景,就成就了一个可以说是基本上姓“科”的科幻电影。

关于姓“科”的特点,我们还可以从另一个角度来讨论。

那就是科幻作品中的科技内容对未来的科技发展或许真的会有贡献。

回头看库布里克导演的经典电影《2001太空漫游》,其在1968年上映时,美国的阿波罗登月飞船还在研制过程中。

直到1969年7月20日,人类才第一次真正登上了月球,比电影《2001太空漫游》中的人类登月晚了1年。

这是一个很典型的科学幻想走在前面,而人类科技的发展走在后面的例子。

因此,识别一个科幻作品是否真的姓“科”,就是看看它其中的科技内容,是不是在多年后真的实现了。

这里我们似乎看到了科幻和现实之间的互动。

与此类似的,有些科学家的梦想并不违背科学原理,但是目前并没有找到有效的技术实现途径,比如通过基因再造生命,《侏罗纪公园》有涉及。

2006年高考语文试题及答案(浙江卷)

2006年高考语文试题及答案(浙江卷)

2006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浙江卷)语文试题一、(18分,每小题3分)1.下列各句中,没有错别字且注音全对的一项是A.母亲生前没给我留下过什么隽(jùn)永的哲言,或要我恪(kè)守的教诲,只是在她去逝之后,她坚忍的意志和毫不张扬的爱,在我的印象中愈加鲜明深刻。

B.在亵(xiè)渎一切、消费一切的氛(fēn)围中,精典正在被调侃、嘲讽、戏说所清解,人们心中只残留下少得可怜的一点美好回忆。

C.这番话不免罗嗦,但是我们原在咬文嚼(jué)字,非这样锱铢必较不可。

……咬文嚼字,表面上像只是斟酌(zhuó)文字的分量,实际上就是调整思想和情感。

D.在雨中,尽情敞开自己的心扉,让雨淋湿是多么惬(qiè)意啊!然而许多人在美丽的雨天却成了匆匆过客,忘了咂(zā)摸品味一下自然赋予的香茗。

2.依次填入下列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①我掉首东顾,只见云雾弥漫,山峦隐现,绚烂的彩霞竟然已经渺无!②故乡的小溪永远在我的心中静静流淌,轻轻私语,我精神的抚慰。

③中韩围棋再度交锋,韩国队实力不可小觑,中国队的水平高超,行家估计中国队胜率较大。

A.踪迹给予越发B.踪迹给以更加C.踪影给予更加D.踪影给以越发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运用正确的一句是A.马大嫂为人热情,工作兢兢业业,总是不胜其烦地为小区居民做好每一件事。

B.我终于登上了魂牵梦萦的黄山,奇松异石、流云飞瀑宛然在目,令人赞叹不已。

C.正是这些变通的劳动者,凭借着理想与信念,胼手胝足,夙兴夜寐,创造了一个个奇迹。

D.他鲁莽草率,刚愎自用,走到哪里哪里就被他闹得一团糟,真可谓“人中吕布,马中赤兔”。

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且句意明确的一句是A.科学工作者需要开阔的心胸,就是和自己学术观点不一样的同行也应坦诚相待,精诚合作。

B.健康休闲是一种以恢复身心健康状态、丰富生活、完善自我为目的的闲暇活动。

常州市苏教版八年级第一学期期中质量检测语文试题(2002—2006年)(2)

常州市苏教版八年级第一学期期中质量检测语文试题(2002—2006年)(2)

常州市2004~2005学年度第一学期期中教学质量调研初二语文试题2004年10月命题人:陆文跃审稿人:潘克勤姚芙梅曹介梁张立诚一、积累运用(共25分)(一)积累(共12分) 1.根据下面语段中的拼音写出相应的汉字。

(2分)主持人是观众的忠实“服务员”,主持节目必须热情诚k ěn ,用语亲切自然,既不可呆板晦s è,又不可哗众取ch ǒng ,故弄玄虚。

主持人是整个节目的“绿叶”。

因此,话语过多等xu ān 宾夺主的行为都是不恰当的。

2.根据要求默写。

(8分)①杜甫《春望》中,表达战乱中诗人思念离散亲人、盼望得亲人音讯的千古名句是:,。

②“,。

”表现了在国运衰微的时候,那些官僚豪绅不以国事为念,反而聚集在酒楼中欣赏亡国之音的醉生梦死的生活。

③日有所思,夜有所梦,“,。

”就是着名爱国诗人陆游垂暮之年不忘收复失地、统一祖国的梦境,读来令人荡气回肠。

④毛泽东在《七律·长征》诗中,用夸张的修辞手法,反衬出红军战士敢于藐视并战胜一切困难的高大形象和伟大气魄的诗句是:,。

3.写出两句有关“合作产生力量”的名言、警句或是格言、谚语。

(2分)①②(二)运用(共7分)4.请你为中华人民共和国五十五周年国庆节设计一段主持人的开场白。

(不超过150字)(3分)5.请用规定的符号修改下列作文片断(至少修改4处,不得超过6处)。

(4分)(1(4)留空号:北京外国语大学英语培训部座落在北戴河海滨风景区,有外籍教师定期讲课,有专家指导,重质量,严管理,封闭式。

周一至周六全日制上课。

每年两次招生,凡思想好,身体健康,具有初高中文化程度,均可报年龄不限。

(三)探究(共6分)6.阅读下列故事,探究中美文化观念中消费观念的差异以及与此相关联的家庭伦理和社会价值观念的差异。

(6分)一个中国老太太和一个美国老太太在天堂相遇,谈起了在人间的一生。

美国老太太说:“我辛苦了30年,终于把住房贷款都还清了。

”中国老太太说:“我辛苦了30年,终于攒够了买房的钱。

中华书局“中华文史新刊”丛书书目(出版时间2003-2008,共65种)

中华书局“中华文史新刊”丛书书目(出版时间2003-2008,共65种)

中华书局“中华文史新刊”丛书书目(出版时间:2003-2008 共65种)小石整理二十世纪中国古史研究主要思潮概论(中华文史新刊)作者:田旭东著定价:22元出版社:中华书局出版日期:2003年8月1日田旭东博士的《二十世纪中国古史研究主要思潮概论》,集中于上世纪前半的有关论争,广泛吸收前人研究成果,进行了系统的梳理和总结。

书的后部,还通过论述郭沫若先生在发展马克思主义中国古史研究方面的贡献,引导读……儒释道与魏晋玄学形成(中华文史新刊)作者:王晓毅著定价:20元出版社:中华书局出版日期:2003年9月1日儒释道对魏晋玄学的理论建构均产生了影响,但三者的影响力度大不相同,其中儒道互补构成了玄学的理论主体。

儒家伦理是士人的生命底色,而道家中的“黄老”与“老庄”作为最有活力的思想因素,居学术变革的主导地位。

……郭店楚简老子研究(中华文史新刊)作者:聂中庆定价:29元出版社:中华书局出版日期:2004年2月1日全面总结郭店《老子》的研究成果,评说各家短长。

解析郭店《老子》的文本构成,指出甲、乙、丙三个文本的形成存在历明性差异。

甲、乙、丙三个文本内部文字聚合同样存在历时性差异。

详细考释郭店《老子》符号系统……宋元南戏考论续编(中华文史新刊)作者:俞为民著定价:30元出版社:中华书局出版日期:2004年3月1日本书分上下两篇。

上篇对宋元南戏的渊源、流变做了考论,从宏观、流动的角度来考察南戏的流变,考察了南戏在元代与北曲杂剧的交流与融合情况以及对南戏发展的影响,论述了南戏与明清传奇、清代花部以及近代地方戏的联……太平广记版本考述(中华文史新刊)作者:张国风著定价:33元出版社:中华书局出版日期:2004年5月1日本书作者积十余年之功,搜罗《太平广记》现存版本达十余种,他在对诸版本一一考辩的基础上,结合文献资料和海内外现有的研究成果,对其版本和引书,作了较为深入的研究。

万斯同与明史修纂纪年(中华文史新刊)作者:朱端强著定价:28元出版社:中华书局出版日期:2004年6月1日万斯同是明末清初的著名史学家、清初官修《明史》的主要修纂者之一。

江苏省南京市六校联合体2024-2025学年高二上学期10月联合调研语文试题(含答案)

江苏省南京市六校联合体2024-2025学年高二上学期10月联合调研语文试题(含答案)

2024-2025学年第一学期10月联合调研试题高二语文一、现代文阅读(36分)(一)现代文阅读Ⅰ(本题共5小题,1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

材料一:文学经典是一个历史的动态的概念,其经典作品的确立是一个动态衍变的历程,然而透视经典生成和变化的历史痕迹,不难发现总有一些潜在的内核在这种变化中化为一种准则与范式,这就是文学经典之“道”,犹如自然之道,万物之母。

正因为有了文学经典之“道”的潜移默化、导向与规范,所以至今很多经典能够穿越时空依旧存在。

中国文学经典之“道”,实际就是内化于中国人心中的儒、道性根源。

传统的儒家之仁义、智慧、孝慈、忠臣的哲学思想,使中国文人有了入仕、建功立业的理想与抱负,“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天下兴亡,匹夫有责”,这样的理念使中国文学史上出现了很多爱国题材的作品,并一直被誉为经典,如屈原的《离骚》、岳飞的《满江红》、文天祥的《过零丁洋》等等。

又如讲述英雄造反起义的《水浒传》,其内核也都是塑造、歌颂忠君爱民之事,“替天行道”的梁山宗旨、招安思报效朝廷的思想最终都是以儒家思想为旨归。

传统道家主张的“无为而无不为”、崇尚自然的哲学思想,使中国文人远离庙堂而退隐山林,回归自然,这为中国文人在精神上提供了可以喘息、聊以安身的家园。

入仕之不得,壮志之未酬,尚能在自然界中找到生息之处,获得精神的寄托与愉悦。

这就导致中国文人注重对自然山水风光的描写,从而出现了许多经典的作品,如陶渊明的《归园田居》、柳宗元的《小石潭记》、王安石的《石钟山记》等等,然而这些对自然的优美描写之中却也隐含了归隐之郁郁不得志的无奈与苦闷。

无论是儒家源于好学、行仁和人群的和谐,还是道家重个体自由理想、精神超越,重逍遥自在、无拘无碍、心灵与大自然的和谐,都对历来的文人在建构审美人格境界上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这种对审美人格理想与境界的追求,逐渐成为文学经典审美理想与境界的追求,通过长期的潜移默化,文学经典这种审美意识成为沉淀在个人心灵之中的无意识,甚至中华民族和华夏文化传统的无意识。

研究对象圣野,研究小组:好孩子,组长:肖露

研究对象圣野,研究小组:好孩子,组长:肖露

《欢迎小雨点》全文 来一点, 不要太多。 来一点, 不要太少。 来一点, 泥土裂开了嘴巴等。 来一点, 小菌们撑着小伞等。 来一点, 小荷叶站出水面来等。 小水塘笑了, 一点一个笑窝。 小野菊笑了,一点一个敬礼。

评价圣野
评价圣野

圣野的儿童诗 木斧 诗探索 1984-05-15 【摘要】 <正> 我喜欢 读圣野的儿童诗。圣野的儿童诗,稚气、清新、有故事情节,并且 富有哲理。稚气,使人觉得圣野就是一位小朋友。他的诗,深入到 儿童的心灵中去了。他来了个“脱胎换骨”,把自己化为了儿童。 他用儿童的眼光,儿童的心理去观察事物,提出了许多奇怪的问题 大人们一看就知道是不懂事的儿童提出来的。 居住在地的深处 柯岩 编辑学刊 1986-12-31 【摘要】 <正> 有 的人很容易给人留下印象。有的人去却需要长期交往,随着慢慢 地接触,形象才会日渐清晰,令人难忘。圣野属于后者。一最近, 上海少年儿童出版社准备出版圣野一个选集:《雷公公和啄木 鸟》,圣野同志嘱我为他写个序。我诚惶诚恐地打开这本书的清 样,第一首诗就是我熟悉的《井》。我啊地的女儿我居住在地的 深处但我不离开人我把母亲给我的爱的汁液

1947啄木鸟
1948 列车 ,小灯笼 19481952 灯花开 1955 欢迎小雨点 1958 咯咯咯 ,明天的农村 ,总路线光芒照进了盲童学校 1959 欢迎毛主席 ,小哨兵 1960 排排坐 ,布娃娃过桥 1961 小小杂技团 1962 奶奶故事多 ,和太阳比一比 1964 太阳底下花儿红 1979 神奇的窗子 ,鸡冠花 ,春娃娃 ,圆圆圆 ,小秧苗做操 1980 神奇的窗子 ,爱唱歌的鸟 ,竹林奇遇 ,瓜果谣 ,欢迎小蜜蜂 ,花儿欢 1983 柳树和小樱桃 ,诗的散步 ,布娃娃过桥 1984 会叫的鞋子 ,李小多 ,胖娃娃和布娃娃 1985 写在早晨的诗 1986 雷公公和啄木鸟 ,犁犁的故事 1987 凌凌的故事 ,金龟子想妈妈 1988 银亮的大树 1989 大老虎 1990 幼儿文学的创作和加工 ,不睡觉的火车头 1991 眨眼睛 ,诗的美学自由谈 1992 圣野诗选 娃娃的书:甜甜的梦 娃娃的书:镜子里的小调皮 娃娃的书:绿色的老母鸡 娃娃的书:小霖想妈妈 1993 水仙娃娃 ,湖上灯会 ,小公鸡办好事 ,下雷雨了 ,挤挤城和宽宽街 1994 小悟空畅游新上海 1995 湖上灯会(再版) 1996 圣野儿歌 1997 台湾儿童诗精品选评 ,墙角音乐家 1998 金萧情 ,小雪人的红鼻子 ,春天的乐章 ,外婆的红山楂 ,快活的小矮人 ,芝麻篇 1999 跨世纪的问候 ,两个小酒窝 ,芝麻花开(即《芝麻篇》再版) 2000 三代人的梦(文学使孩子完美) ,爱哭的小老虎 2001 圣野童话集 2002 开心娃娃儿歌 2004 稻花香里忆童年 2006 欢迎小雨点 2008 大爱颂:献给抗震救灾的诗 ,奥运新儿歌 2009 圣野诗论 ,布娃娃过桥 2010 两个小酒窝(再版) ,布娃娃过桥 2011 圣野短诗自选集 ,诗缘:圣野回忆录 ,妈妈是棵树 ,小河骑过小平原

江苏省南京市2024届高三上学期零模考试考前押题语文试题【含答案】

江苏省南京市2024届高三上学期零模考试考前押题语文试题【含答案】

江苏省南京市2024届高三上学期零模考试考前押题语文试题一、非连续性文本阅读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材料一:遗传背景单一的非人灵长类动物模型是科研人员梦寐以求多年但无法达成的目标,而非人灵长类动物首选对象肯定是猴子。

2017年11月27日,世界上首只体细胞克隆猴“中中”在中科院非人灵长类研究平台诞生;同年12月5日,第二只克隆猴“华华”诞生。

这一成果标志着中国率先开启了以体细胞克隆猴作为实验动物模型的新时代。

2019年1月,孙强团队与同属于中科院神经所的张洪钧团队合作,再获佳绩:在张洪钧团队利用CRISPR/Cas9技术成功构建世界首批核心节律基因BMAL1敲除猕猴模型的基础上,孙强团队通过一只症状最明显的公猴的体细胞克隆出五只小猴。

这项进展说明中国科学家已可以批量生产遗传背景均一的疾病猕猴模型。

(摘编自操秀英《体细胞克隆猴:开启新药研发“灵长类”时代》《科技日报》2019 年3月5日)材料二:中国体细胞克隆猴的系列成果在国际上引起了巨大反响。

美国《大西洋月刊》写到,中国科学家不仅仅是采用,尤其是改良了当年克隆绵羊的技术。

美国克隆专家舒克拉特·米塔利波夫在接受《自然》杂志访问时表示,应该恭喜中国科学家,“我明白其中的难度有多大”——他在21世纪前10年尝试克隆时,使用了1.5万个猴子卵子,虽然已做到从克隆胚胎中提取干细胞系,但是怀孕的灵长类动物最终未能诞下活胎。

英国达林·格里芬教授说:“已知的、统一遗传背景的灵长类动物模型,无疑可以对人类疾病,尤其是遗传疾病的研究、理解和最终治疗,提供非常有用的帮助。

”路透社的报道则认为,基因型相同的动物模型对于生命医学研究至关重要,可以有效排除复杂基因背景对实验的干扰,并为一大批新药研究提供有效的测试模型。

(摘编自《<细胞>期刊报道全球首例体细胞克隆猴》,《参考消息》2019年3月5日)材料三:对于公众高度关注的伦理问题,团队成员明确表示,中科院做这项工作是为了提高人类健康,研究脑科学的基本问题。

朱文叔与小学语文

朱文叔与小学语文

朱文叔与小学语文
郭戈
【期刊名称】《小学语文》
【年(卷),期】2024()2
【摘要】朱文叔是20世纪我国著名语文学者、编辑出版家,也是中小学教材专家、少儿读物创作家,他自称为“专业的课本编辑工作者”,一辈子过着“摇笔杆儿的生活”。

朱文叔对小学语文的贡献卓著,他先后在中华书局和人民教育出版社工作40多年,编写了数套小学国语或语文课本,创作了许多少年儿童读物,还发表了不少有关论著,是新中国小学语文教材的主要奠基人之一,也是现代小学语文研究绕不开的一
个重要人物。

【总页数】7页(P10-16)
【作者】郭戈
【作者单位】人民教育出版社课程教材研究所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G63
【相关文献】
1.属对及其与中小学语文教学的关系——从陈寅恪的《与刘叔雅论国文试题书》说起
2.朱文叔与中华书局
3.朱文叔语文教材编写思想探析——以《关于小学国语读
本的几个重要问题》为中心4.教育出版家朱文叔生平和著述考5.陈寅恪的语文考
试命题观——读《与刘叔雅论国文命题书》有感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关于辞书现代化的思考李宇明内容提要中国是辞书古国、辞书大国,但还不是辞书强国。

中国辞书现代化的步伐还相当迟缓,缺乏宏观的战略谋划和领跑世界的辞书编纂实践,缺乏享誉世界的精品辞书和影响世界的辞书研究成就。

应努力促进辞书编纂手段现代化,开发功能强大的语料库、知识库和适用于辞书编纂的软件系统;应大力发展电子辞书,特别是光盘辞书和网络辞书,迅速占领虚拟空间,走辞书综合集成之路。

在印刷业告别“铅与火”进入“光与电”的时代,只有用现代化手段才能圆辞书强国之梦。

关键词电子辞书 编纂手段 辞书现代化中国是最早编纂辞书的国家。

曹先擢先生(1986)曾经指出,汉代之前虽然还未有辞书出现,但是辞书编纂的条件已在酝酿。

春秋战国时期古籍中已有不少训诂资料,周秦时的《史籀篇》及秦代《仓颉篇》、《爰历篇》、《博学篇》等识字课本,已将汉字作了初步编排,实乃字典之滥觞。

两汉之《尔雅》①、《方言》、《说文解字》,是中国辞书的奠基之作。

由汉至清,古代辞书可谓成就辉煌,出现了《永乐大典》、《古今图书集成》、《康熙字典》这样的煌煌巨著。

②清末到民国,我国辞书进入现代阶段。

1911年上海国学扶轮社出版的《文科大辞典》、作新社出版的《普通百科新大辞典》③,是我国现代辞书的萌芽。

1915年出版的《中华大字典》、《辞源》,以及此后的《辞海》、《国语辞典》,是早年现代辞书的重要著作。

然而同西方相比,就现代辞书领域而言,20世纪上半叶我国实已沦落为“辞书小国”。

1949年至今50余年,我国的辞书事业获得了巨大发展。

编纂了《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汉语大字典》、《汉语大词典》、《中国大百科全书》、《现代汉语方言大词典》、《普通话基础方言基本词汇集》、《故训汇纂》等精品辞书,香港、台湾等地也出版了不少很有价值、很有份量的工具书。

经半个多世纪努力,无论从辞书出版的种类、发行数量,还是从家庭辞书拥有量④等方面看,我国确实可称得上“辞书大国”了。

但是,中国显然还不是“辞书强国”,精品辞书的比例还不高,在国际上有影响的辞书还不多,特别是辞书编纂手段、观念等方面,与先进国家还有距离。

促进中国辞书现代化,是缩短、弥合同先进国家的辞书差距,使我国由辞书大国成长为辞书强国的重要战略举措。

①曹先擢(1986):“《尔雅》相传为周公所作(还有别的说法),实为西汉初年学者缀集旧文而成,是我国第一部词典。

”②参见林玉山(1996)。

③见李迪、郭世荣(2002)。

④李志江、吕京、王伟等1987年8月至1998年6月,通过问卷调查发现,没有字典、词典的家庭很少,“语文辞书几乎是每个具备一定文化水平的读者必备的工具书”。

大多数家庭拥有多部字典词典,其中拥有4部以上字典的家庭为32.80%,拥有4部以上词典的家庭为26.64%。

详情见词典调查课题组(1999)。

一、努力促进辞书编纂手段现代化信息时代的重要特征是:数字技术成为处理信息的主要手段,数据库成为信息的重要载体。

辞书编纂手段现代化,其现实含义就是在辞书整个编纂过程中充分使用数字技术和各种数据库,具体说,就是开发功能强大的语料库、知识库和适用于辞书编纂的软件系统。

1.1 语料库李宇明(2004)曾将现代意义上的语料库定义为:“机器可以处理的有一定规模、结构和知识标记的自然话语材料的集合。

”世界第一个现代意义上的语料库,是1964年布朗大学建成的布朗语料库。

此后接连诞生了一批语料库,例如:LOB语料库(LOB Corpus),1970年开始建设,1978年完成;美国传统中级英语语料库(The American Heritage Intermediate corpus),建于1971年;伦敦-隆德语料库(London-Lund Corpus),1973年建成;戈尔哈布印度英语语料库(Kolhapur Corpus of Indian English),建于1978年;康奈尔语料库(The Cornell Corpus),1980年建成;加拿大书面英语语料库(Corpus of English-Canadian Writing),1984年建成。

新西兰书面英语威灵顿语料库(Wellington Corpus of Written New Zealand English),1986年建成;澳大利亚英语语料库(Australian corpus of English),建于1986年。

这些语料库的规模都是十万级或百万级①,一般称为第一代语料库。

随着计算机处理能力的快速发展,20世纪80年代开始建构规模在千万级以上的第二代语料库,进入90年代以后出现了亿级语料库。

而今语料库仍处于快速发展期,数量飞速增加,规模急速加大,加工更为精细,用途不断扩展。

②语料库的用途是多方面的,但是辞书编纂是其重要用途之一。

借助语料库编纂辞书已有诸多成功范例。

1980年,英国柯林斯公司的COBUILD语料库开始运转,以此为基础1987年出版了《柯林斯COBUILD英语词典》(Collins COBUILD English Language Dictionary)。

1991年该语料库改称“英语库”(Bank of English),并不断扩充,2002年1月已成为具有4.5亿词的巨型语料库。

COBUILD语料库在词典编纂方面的革命性成就,引发牛津大学、朗文、剑桥大学、麦克米伦等出版社群起效仿,造成势不可遏的滔滔洪流。

③利用语料库编纂辞书,是词典编纂方法的根本性变革。

程荣(1997)、解建和(1997)、王小海(2001)、钱厚生(2002)、章宜华(2004)等,都曾讨论过语料库对辞书编纂的作用。

梳理这些宏论,结合已有实践,语料库在辞书编纂中的主要作用可总结为四方面:1. 帮助发现新词语、词语的新意义和新用法。

社会阅历的有限性,必然造成个人语言经验的有限性;且语感的悟觉,常需语言材料、语言环境或语言知识的触发。

语料库是社会语言应用的缩影,能够在相当程度上延伸个人的语言经验,触发语感的悟觉。

通过语料库得到的词语表,有助于发现新词语,可使辞书收词更为完善与及时。

通过语料库较易发现词语的新组合,这种新组合往往包含着词语的新意义或新用法,新意义新用法的发现可以使词语解释更完满。

2. 统计词语、词语的各义项和各用法(语法的和语用的)的使用频度和流通频度。

频率统计为语料库所擅长。

利用语料库统计词频,可以帮助确定辞书的收词量,如中小型辞书,①语料库的规模依照语料库所包含的词量计算,词量在10万以上、100万以下,为“十万级”语料库,词量在100万以上、1000万以下,为“百万级”语料库,余类推。

②关于语料库的发展状况,详见章宜华(2004,P61-79)。

③见曾泰元(2005,P83),章宜华(2004,P65-66)。

可以只收词频较高的词语。

对词语各义项、各用法的频度统计,可以帮助确定词语的哪些义项需要解释,以及义项的排列顺序,可以帮助确定词语的哪些用法需要说明,以及用法的说明顺序等等。

3. 帮助选择或剪裁例句。

选裁例句是辞书编纂的重要工作,也是辞书质量的一种体现。

语料库是大量真实的语言用例集合,在语料库中选择合适用例,或是在语料库一定例句的基础上进行剪裁加工,不仅方便,而且比编造例句更有真实感。

4. 利用语料库进行知识挖掘。

语言是人类知识的结晶,同时也是人类知识的载体。

因此语言学不仅是在研究语言,而且也是在研究知识的表达方式,故而成为当今信息处理、知识发掘工程中的重要方面军。

语言与知识的关系决定了,语料库不仅是语言的集合,同时也是知识的集合;语料库不仅可用来研究语言,而且也可用来挖掘知识。

知识挖掘的领域非常广泛,辞书编纂者最感兴趣的知识挖掘,也许是发现词语的内涵,发现词语之间的相似与不同。

这种知识挖掘,可以帮助定义词语,帮助确定同义词、近义词、反义词、上下位词等词语之间的关联,帮助梳理“词际关系”。

语料库对于词目选定、词语关联、词语释义、例句选裁等都具有重要作用,因此拥有高品质的语料库,就等于拥有了高品质辞书的基础。

①曾泰元(2005)在讨论汉英词典语料库时指出,建设语料库是件非做不可的事,“因为语料库的时代早已来临,若不急起直追,恐怕就会被淘汰”。

为辞书编纂建设适用的高品质语料库,是辞书界最应关注的问题。

关于语料库建设的论述已经很多,不必缀述,但仍愿强调四点:一、科学选取语料入库,并及时更新。

网络上有大量语料,可以用来做些检索,也可以很方便地下载②,但是当前网络语言的质量还不尽如人意,特别是精品辞书的编纂,还需要认真选取语料建库,或是购买权威的语料库。

二、语料库的规模要达到足够的量级,“没有数量就没有质量”。

三、根据辞书需求对语料库进行加工。

加工的基本手段是对入库语料进行各种标记,如原始数据(语料的知识版权信息、载体发行信息、采样方式信息等元数据)标记、语言知识标记、其他知识标记等等。

语料库功能的大小,主要取决于语料库加工的深度,亦即标记的类别和标记的深度。

③四、努力从观念上和技术上促进语料库资源的共建与共享。

1.2 知识库辞书是人类的知识库,辞书编纂其实就是对人类长期积淀的文化的梳理,因此现代辞书编撰者,都须借助各种工具书才能完成工作。

借助历史上的工具书以实现传统知识的承继,借助现时的工具书以实现现代知识的整合。

现代知识呈“爆炸”态势,更新快增长快,传统的阅读方式显然难以应付存储着海量知识的工具书。

为此,必须为辞书编纂者建立适用的知识库。

知识库建设是长期的积累过程。

首先应当根据科学的知识分类系统,建立知识库的主题框架与细目;然后广泛搜罗相关知识,依照知识库的框架与细目进行整理分类,标记入库。

辞书编纂者利用知识库,可以非常便捷地查阅到所需知识,以为辞书编纂之参考。

一个良性的知识库,还应便于更新,建库者或使用者可将新知及时载入库中,使知识库随时代的进展而不断充实发展。

我国的知识检索主要还是靠索引,知识积聚的主要方式还是资料汇编,因此可以不无遗憾地说,知识库的建设几乎还没有开始,辞书学界应当率先起步。

①王馥芳、马兰梅(2003)指出,语料库与语言生活中词语使用的实际有差距,语料库的这种“不完全代表性”,会影响到以语料库为基础的词典的科学性。

王、马的提醒值得注意,的确应认识到语料库尽管功能强大,但在当前只是辞书编纂的辅助手段。

不过另一方面,丝毫不能因语料库尚不完善便低估甚至否定语料库的重要作用,应该做的是加快语料库建设,促其尽快完善,逐渐接近语言生活。

②参见张铁文(2004)。

③关于语料库的标记问题,可参见李宇明(2004)。

1.3 适用于辞书编纂的软件系统除语料库、知识库之外,辞书编纂者还需要一套适用于辞书编纂的软件。

程荣(1997)曾专论此事。

林申清(1997b)认为电子辞书编纂专用软件应具有十种功能。

①麻静(1998)介绍过1995年开发的计算机辞典编辑系统在《中国图书大辞典》编辑工作中的应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