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审计质量控制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论审计质量控制
近年来,内部审计职业发展迅速,在我国市场经济建设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但由于处于发展的初期,内部审计的质量控制还很不健全,我国内部审计工作的质量还远没有达到管理层或者说市场经济期望的要求。内审质量较低成为了内部审计进一步发展的障碍,为了这个行业的健康成长,提高内部审计质量已成了当务之急。本文简要阐述了我国内部审计质量控制的现状,论述了内部审计质量控制体系构建的必要性和紧迫性。从广义的角度分析了影响内部审计质量控制的各种因素,并提出了构建内部审计质量控制体系的设想,突破了狭义的内部审计项目质量控制的概念,从系统的角度谈质量控制。
一、审计质量控制概述及我国审计质量控制的现状
关于内部审计质量的涵义,虽尚没有明确的限定或权威性的阐述,但国内一学术界大多数观点比较一致,均认为:“内部审计质量是指内部审计工作和结果的优劣程度。”内部审计是某一组织机构内部所建立的服务于该组织的一个独立的职能部对组织内部各种业务和控制进行独立的审查和评价,因此,与组织内部其他业务的质量相比,既具有一般业务质量的共性,又具有其他业务所不具备的特点。
随着《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筑法》、《建设工程质量管理条例》等国家法律、法规的颁布,建设部和有关部门也先后颁发了《建设工程质量监督条例》、《建设工程质量监督管理规定》、《建设工程质量管理办
法》、《建设工程质量检验工作规定》等多项国家级规范性文件和规章。这些法律、法规和规章对提高我国基建项目质量的影响是深远的。在理论和实务研究方面,2006年俞义洪撰写了硕士学位论文《工程质量审计理论与实务研究》,2007年龚清萍撰写了硕士学位论文《高校基建工程质量控制研究》,2008年戴维忠撰写了硕士学位论文《高校新建校区项目过程控制及管理研究》,2009年陶炜撰写了硕士学位论文《高校基建工程施工质量控制研究》,王红撰写了硕士学位论文《基建工程质量审计理论与实务研究》。从各角度对基建项目的质量控制问题展开讨论。
二、我国审计质量控制中存在的问题
(一)审计机构力量相对薄弱
内部审计机构力量薄弱,开展工作不能得到学校各方面的全力支持与配合,缺乏组织、经费和人员的保证。有些实权部门对内审机构指出其问题心存芥蒂,故意找机会刁难内审机构、冷落审计人员,甚至散布歪曲事实的言论;被审计单位和相关部门对内审工作不予配合,有意隐瞒相关情况和资料,拒不完成本应由其负责的资产盘点、往来清理和合同清理等工作,一味地依赖内审机构;审计建议和审计决定难以落实,有些被审计单位故意推诿责任、拖延时间,企图达到“大事化小,小事化小”的目的。审计经费不能足额保证,在学校预算偏紧、内审机构没有额外经费来源的情况下经费常常捉襟见肘,又难以争取到追加经费,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内审工作的开展。学校的内
审人员一般由老财务人员转行和部分学校安置人员组成,人数少并且素质偏低,在审计难度大、审计任务多的情况下常常不能胜任,不能及时地完成内审项目。
(二)审计制度不够健全,缺乏系统性
内部审计制度不全面、不系统,仅仅对几个具体审计类型的操作程序进行了规范,而组织机构建设、审计工作管理、审计质量控制、人员考核和激励以及内审机构持续发展等方面的制度基本上还是空白。高校内部审计制度的建设,可以保障高校内部审计的工作顺利实施,目前高校审计制度在理念、前瞻性、科学性和可操作性等方面与高校的发展相比要相对滞后,需要进行进一步的修订和完善,以建立全面系统的制度体系。
(三)审计方法和技术相对落后
在内部审计部门承担越来越繁重审计任务的前提下,只用简单的传统技术将无法实现高效率的审计。现在,几乎所有高校都已经实现了会计电算化,经济活动已经数字化信息化,会计核算电算化后,内部审计面临几个新问题:除原始凭证和打印输出的账表外,大量会计数据都保存在计算机中,易被销毁且不留任何痕迹;会计数据是否真实可靠不仅取于会计人员,也取决于计算机软硬件系统是否运行正常;数据集中处理由计算机自动完成,使原有的内部控制职能丧失。面对这些内部审计的新挑战,传统的手工审计方法已不能应对,大大落后
于时代。
(四)审计人员的管理粗放化
在审计中,人事制度还是实行事业单位的粗放管理模式,没有从满足个人需要出发实现内部审计人员个人价值最大化;没有以完善考核手段为基础准确评价内部审计人员的业绩;没有以激励机制为手段调动内部审计人员的工作能动性。部分审计人员也是抱着“铁饭碗”的旧观念,做与不做一个样,做好做坏一个样,工作责任心和事业心不强。长期的“大锅饭”制度,容易出现“一个和尚挑水喝,两个和尚抬水喝,三个和尚没水喝”的现象,造成工作作风懒散、工作效率低下的局面。内部审计工作的作用大小与内部审计人员的管理密切相关,不发挥审计行为主体的能动性,是无法实现个人价值与组织目标“双赢”的。上述现象,反映出我国内部审计质量较低下,与国际内部审计实务相比还有较大的差距。目前,公立高校内部审计质量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内审机构负责人和内审人员的职业道德(自觉性)和专业能力,有效的质量控制系统尚未真正建立,无法保证审计质量。
三、加强我国审计质量的对策和建议
(一)建立多元化专业背景的审计团队
要把好内部审计人员的入口关,吸收高素质内审人员,进行内审人员专业背景多元化的规划。国外对内部审计人员的素质要求很高,内部审计是前景很好的职业,要求内审人员要具有良好的道德品质、
一定的组织能力、专业素质和实践经验,还要具有一定的外语和电脑应用水平。近年来,内部审计人员专业背景也经历了由单一会计专业向专业背景多元化的转变,我国的内审人员专业也进入到了多元化的阶段,这也是提高内部审计服务质量的关键环节之一。内审人员的专业构成应全面,各成员之间优劣互补,这将对提高内审质量大有裨益。构建多元化专业背景的内审团队有两种改进办法,一是“走出去”,二是“请进来”。“走出去”是审计人员开展管理流程方面的培训,了解所在组织的管理实践,增强内审人员的实战能力。“请进来”是指吸收其他专业部门的人员到审计部门来工作。美国GE公司的做法是每年从管理团队中精心挑
一批人员进入审计部,同时从审计部中输送同样数量的人去公司管理层。管理团队中的人对特定流程的熟悉可以使他们提出更有针对性和操作性的审计建议;内部审计人员在新的管理部门也能够更科学的设计内控程序,较好地管理风险。这种“双赢”做法可以极大的改进内部审计团队的专业背景,从而提高内部审计质量。
(二)逐步健全审计组织制度
建立制度保证常规化、专业化的内部审计组织,以保证其经费和人员。学校的制度应明确内部审计机构是学校组织机构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不论学校的办学目标、组织架构、管理方式和主要负责人发生何种变化,都必须设置独立的内审机构,保证内审工作开展的基础。学校的预算制度应保证内审机构预算经费可以支持其顺利开展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