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礼据实——感悟春秋笔法,秉笔直书—彰显史家精神》

合集下载

中国古代文化经典研读三单元 春秋笔法《直书 》教案

中国古代文化经典研读三单元 春秋笔法《直书 》教案

中国古代文化经典研读三单元春秋笔法《直书》教案教案2010-02-25 17:44中国古代文化经典研读第三单元春秋笔法《直书》教案教学目标:1.了解刘知几及其作品《史通》,了解他独到的史学思想。

2.掌握重点词句,翻译文章。

3.了解本文写法,可作写作借鉴。

教学重点难点:通过翻译掌握全文大意教学方法:讨论法阅读法课时安排:4课时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了解作者及《史通》2.熟读《直书》第一段,积累主要的文言知识。

3.翻译第一段,通其大意。

教学重点难点:通过翻译理解第一段大意教学方法:讨论法阅读法一、其人其书刘知几(661―721) 唐代著名史学家。

字子玄,彭城(今江苏徐州)人。

唐高宗永隆元年(680)举进士。

武则天长安二年(702)开始担任史官,撰起居注,历任著作佐郎、左史、著作郎等职,兼修国史。

刘知几不满于当时史馆制度的混乱和监修贵臣对修史工作的横加干涉,于景龙二年(708)辞去史职,“退而私撰《史通》,以见其志”。

◎ 《史通》◎《史通》中国古代第一部系统的史学评论著作。

二十卷。

《史通》包括内篇三十九篇、外篇十三篇,全书今存四十九篇。

内篇为全书的主体,着重讲史书的体裁体例、史料采集、表述要点和作史原则,而以评论史书体裁为主。

外篇论述史官制度、史籍源流并杂评史家得失。

《史通》总结了唐初以前编年体史书和纪传体史书在编纂上的特点和得失,认为这两种体裁不可偏废,而在此基础上的断代为史则是今后史书编纂的主要形式。

《史通》把史学家的工作分为三个等第:一是敢于奋笔直书,彰善贬恶,如董狐、南史;二是善于编次史书,传为不朽,如左丘明、司马迁;三是具有高才博学,名重一时,如周代的史佚、楚国的倚相。

刘知几第一次提出了史学家必须具备史学、史才、史识“三长”的论点。

史学,是历史知识。

史才,是研究能力和表述技巧。

史识,是历史见解。

“三长”必须兼备,而史识又是最重要的。

史识的核心是忠于历史事实,秉笔直书。

二、文本研读直书:不隐讳事实真相,如实记载历史事实。

高中语文选修中国文化经典研读05《春秋笔法》精品课件

高中语文选修中国文化经典研读05《春秋笔法》精品课件

五、关于“春秋笔法”: 1、什么叫春秋笔法?
明确:春秋笔法,也叫“春秋书法”或“微 言大义”,是我国古代的一种历史叙述方式 和技巧,即按照一定的义例,通过选择特定 称谓或在叙述时使用某些字眼,是非分明而 又简约、含蓄地表明对历史人物与事件的道 德评判,以达到征实和劝惩的目的。
2、春秋笔功能— —惩恶劝善。刘知几曾指出:“史之为务,厥途 有三”,其中上者即为“彰善贬恶,不辟强御。” (《史通· 辨职》)“御”者,强也。在强暴的高压 下,没有史胆的人往往通过曲笔为史来巩固职位 、保住性命,“古来唯闻以直笔见诛”,(《史通· 曲笔》)惧诛则曲笔,其史书只能使忠臣义士羞 ,岂能“彰善贬恶”!
刘知几热情赞颂了古代一些史学家为真实记载
历史而“仗气直书,不避强御”的勇敢精神,同时
无情鞭挞了那些为一己私利而歪曲历史、颠倒是
非的人。提倡秉笔直书,不避强御的“实录”精神

主旨研讨
赞扬了正直史家的秉笔直书精神,谴责了“曲 笔阿容”“谄言媚主”的卑劣史家,希望史家都 能效法古代良史。
秉笔直书——春秋笔法
记载历史事实。
世途多隘,实录难遇 ——直书
董狐之书法不隐 齐史之书崔弑 马迁之述汉非 韦昭仗正于吴朝 崔浩犯讳于魏国
成其良直,擅名今古。
或身膏斧钺,取笑当时;或 书填坑窖,无闻后代。
张俨发愤,私存《嘿记》文 孙盛不平,窃撰辽东本 宋孝王《风俗传》 王劭《齐志》
以兹避祸,幸 而获全。
刚亦不吐,其斯人欤?
史责有助于调动史学家的主观能动性,使他们 忠于史职、通古联今,努力发掘传统史学的现代价 值,自觉地、有意识地用之于社会。对当代史学理 论研究颇有深度的瞿林东曾多次撰文强调史学家责 任心的重要性,并将史责具体地分析为历史责任感 和社会责任感。史学家的责任感强,就能严肃认真 对待自己所从事的史学工作。谈迁历尽千辛万苦写 成的《国榷》书稿被人窃走之后,不惧年事已高, 毅然执笔再次写成全书。

《中国文化经典研读·春秋笔法》(选修)

《中国文化经典研读·春秋笔法》(选修)

《中国文化经典研读·春秋笔法》(选修)作者:王彩莲来源:《学校教育研究》2017年第27期内容分析:选修教材《中国文化经典研读》第三单元“春秋笔法”的第一课。

学生对“春秋笔法”了解甚少,所以作为本单元第一课时,只探究两个问题即“春秋笔法”主要特点:暗含褒贬、秉笔直书和秉笔直书的依据“守礼据实”,以教材中的《晋灵公不君》和《春秋》(节选)、《崔杼弑其君》(节选)两个拓展材料为例,通过合作、思考、探究的方式和多重对话方式了解“春秋笔法”的主要特点,探究“春秋笔法”的文化内涵,了解“春秋笔法”秉笔直书的依据。

引导学生感受我国古代史官“不避强御,秉笔直书”的“实录”精神,培养学生传承求真务实精神,增强使命感和责任感。

教学重点:掌握“春秋笔法”的主要特点:含褒贬和笔直书。

探究“春秋笔法”的文化内涵。

教学难点:如何理解赵盾的“为法受恶”,探究“春秋笔法”秉笔直书的依据即“守礼据实”。

探究:以现代观念审视“春秋笔法”的内涵,评价其积极意义与历史局限,从中寻找现代社会可借鉴的思想资源。

课堂教学设计表章节名称 3.1 文化经典阅读·春秋笔法学时 1教学目标:知识和能力: 1、积累常用的文言实词、虚词等。

2、了解我国历史叙述传统“春秋笔法”的主要特点并探究其文化内涵。

3、培养学生合作、思考、探究、应用、拓展、创新能力。

过程和方法:通过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和多重对话的方式,促进学生均衡而学生的核心素养。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1、引导学生感受我国古代史官“不避强御,秉笔直书”的“实录”精神2、培养学生传承求真务实精神,增强使命感和责任感。

本节课教学内容的分析选修教材《中国文化经典研读》第三单元“春秋笔法”的第一课。

学生对“春秋笔法”了解甚少,所以作为本单元第一课时,只探究两个问题即“春秋笔法”主要特点:暗含褒贬、秉笔直书和秉笔直书的依据“守礼据实”,以教材中的《晋灵公不君》和《春秋》(节选)、《崔杼弑其君》(节选)两个拓展材料为例,通过合作、思考、探究的方式和多重对话方式了解“春秋笔法”的主要特点,探究“春秋笔法”的文化内涵,了解“春秋笔法”秉笔直书的依据。

中国文化经典研读第三单元“春秋笔法”学案 人教课标版

中国文化经典研读第三单元“春秋笔法”学案 人教课标版

第三单元“春秋笔法”学案【单元学习目标】.了解我国史学发展的大致脉络,回顾学习过的古代历史著作的代表作及其编写体例。

.了解《左传》的基本内容、叙事风格、史学地位。

.把握《晋灵公不君》的思想倾向,分析用以支撑观点的材料,体会其中蕴含的“尊礼重民”思想。

.把握《直书》中“直书”的内涵,理解作者通过大量事典倡导秉笔直书史学精神的观点。

.探究课文中的疑点和难点,以现代观念审视“春秋笔法”的内涵,评价其积极意义与历史局限,从中寻找现代社会可资借鉴的思想资源。

【知识梳理】.填空。

()中国现存最早的历史著作是《》和《》,这两部书后来都成为儒家经典,被列入经史子集中的“”部。

()中国的史学在时期经历了第一个高峰,出现了许多优秀历史著作,流传至今的有《》《》《》等。

()两汉时期中国史学最重要的两部史书是《史记》和《汉书》,《史记》创立了体史书体例,《汉书》是我国第一部史书。

()魏晋南北朝时期是中国史学的第个高峰,由于朝代更迭频繁,社会思想活跃,除了史官编写史书外,私人撰史也相当普遍,史学逐步成为一门独立的学问。

()隋唐五代时期诞生了我国第一部史学理论著作《》,对唐以前的史学和史书发展做了系统总结。

()时期是中国史学的第三个高峰,这个时期最重要的历史著作是《》。

.根据选项填表。

①著作:《左传》《史记》《汉书》《资治通鉴》②作者:司马迁司马光刘知几班固左丘明③史书体例:纪传体编年体.解释词语“春秋笔法”:经典原文晋灵公不君【语言积累】.给下列加点字注音,并解释其在句中的意思。

()宰夫胹.(音:义:)熊蹯.(音:义:)不熟()三进及溜.(音:义:)()袞.(音:义:)职有阙.()公嗾.(音:义:)夫獒.(音:义:)焉()寘诸橐.(音:义:).写出下列句中通假字的本字。

()以观其辟()()寘诸畚()()袞职有阙()()田于首山()()亡不越竟()()自诒伊戚().解释下列句中带点字的意思。

()晋灵公不君.()饮.赵盾酒()食.之,舍其半()提弥明死.之()问其故而患.之.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秉笔直书”传统在《史记》中的灵活运用

“秉笔直书”传统在《史记》中的灵活运用

“秉笔直书”传统在《史记》中的灵活运用摘要; “秉笔直书”是中国古代史学的优良传统。

“秉笔直书”的提出和形成,是伴随着史学的产生而出现的。

在中国史学的长期发展过程中,由于史学本身的特点和对史家的要求,史家心目中逐渐形成了两种意识,即“历史意识”和“史学意识”。

关键词:秉笔直书据礼直书据事直书灵活运用《史记》“秉笔直书”是中国古代史学的优良传统。

本文对“秉笔直书”优良传统进行了初步探讨和研究,从三个方面对“秉笔直书”传统进行阐述。

第一部分,分析“秉笔直书”传统的提出和形成。

“秉笔直书”是伴随着史学的产生而出现的。

在中国史学的长期发展过程中,由于史学本身的特点和对史家的要求,史家心目中逐渐形成了两种意识,即“历史意识”和“史学意识”。

从夏、商、周到春秋战国之际,再到秦汉时期,中国史学上已经滋长了明确的史学意识并演变为自觉的史学发展意识,反映这一过程的史书主要有《春秋》、《左传》、《史记》。

第二部分,论述司马迁撰写《史记》对“秉笔直书”优良传统的全面继承。

司马迁撰写《史记》时,对资料的采用、文字的表述风格、以及对历史人物和事件的评价,就充分体现了这一优良传统。

第三部分,揭示《史记》对“秉笔直书”传统的革新。

这部分是本论文的重点和难点,也是本论文的创新之处。

司马迁最重要的贡献就是在批判性地继承前人优良传统的基础上,促成了中国史学传统由“据礼直书”向“据事直书”的转变。

主要是从立《项羽本纪》、立《陈涉世家》、《高祖本纪》之后不立《孝惠帝本纪》而立《吕太后本纪》、撰《平准书》反对“重农抑商”的政策,主张重视工商业的发展、把周边少数民族写入史册等四个方面表现出来,他在前人的基础上,大胆地主张“据事直书”的史书撰写新标准,打破了孔子生活时的“据礼直书”传统,为中国古代史学的优良传统注入了新内容、新活力。

“据事直书”传统的形成,是中国古代史学领域发展的一个里程碑。

第一章“秉笔直书”的提出“秉笔直书”,是中国古代史学的优良传统,他的提出和形成,有着深刻的社会根源和历史根源。

浅谈“春秋笔法”

浅谈“春秋笔法”

浅谈“春秋笔法”作者:周静来源:《新课程·中旬》2014年第01期摘要:“春秋笔法”是我国古代的一种历史叙述方式和技巧,行文中虽然不直接阐述对人物和事件的看法,但是通过细节描写、特定称谓、某些字眼和材料的筛选来表达作者的主观看法,包括直书和曲笔两种。

直书包括尊重历史真实,合乎当时的伦理道德礼法两个方面。

直书现象虽屡遭君主专制的摧残,但一直保持着旺盛的生命力,有不同的表现形式,体现的是一种正直敢言、不避强御的实录精神。

关键词:春秋笔法;直书;史实;礼法《中国文化经典研读》作为新课标高中语文选修课之一,能让学生通过研读经典著作,感受文化经典的深沉哲思,领略先贤哲人的风采。

本册书第三单元的教学目标之一是了解“春秋笔法”的内涵,了解中国古代史学的实录传统。

那么,什么是“春秋笔法”?所谓“春秋笔法”,即在文章的记叙之中表现出作者的思想倾向,而不是通过议论性文辞表达出来,是孔子首创的一种历史叙述方式和技巧。

据说孔子编写《春秋》,在记述历史时,从当时的伦理道德出发,以定名分、明等级作为评判人物和事件的标准,有时一字暗含褒贬。

行文中虽然不直接阐述对人物和事件的看法,但是通过细节描写、特定称谓、材料的筛选等,委婉而微妙地表达作者的看法。

如:《春秋》中对“郑伯克段于鄢”一事的记载,就集中体现了“春秋笔法”的特点。

郑国国君灭弟弟段的做法很阴险,所以称其为“伯”,而不称为“庄公”;弟弟不像弟弟,所以称“段”,而不称“弟”;兄弟间像两国国君作战,所以称“克”。

如此,作者对整个事件的好恶褒贬就都表现出来了。

再如,同样是杀人,又有“杀、弑、诛、戮”等不同字眼:“杀”可指杀有罪之人,也可指无罪之人;“弑”在古代指子杀父、臣杀君,一般指下杀上;“诛”主要用于杀有罪,杀不仁者,可以下杀上,也可以是上杀下;“戮”的对象可以是有罪之人、不仁之人,也可以是无罪之人。

简单的言语就透露出社会价值观和道德的评判。

“春秋笔法”是我国古代的一种历史叙述方式和技巧,是以合乎礼法作为标准,既包括不隐晦事实真相、据事直书的一面;也包括“为尊者讳,为贤者讳,为亲者讳”的曲笔的一面。

解读三字经——春秋笔法

解读三字经——春秋笔法

解读三字经——春秋笔法解读三字经——春秋笔法这几天观看了复旦大学钱文忠教授的讲座——解读三字经。

三字经告诉我们古代的人要熟读四书五经,其中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孔子所著的《春秋》就在其内。

古书用字特别节俭、讲究,古称“春秋笔法”。

关于《春秋》,自古以来,就有这样的评价:一字之褒,荣于华衮;一字之贬,严于斧钺。

西周最后一代天下的共主是恶名昭著的周幽王,他为了博得宠妃褒姒的一笑,竟然不惜用通报战事的烽火,来戏弄拱卫京都的诸侯。

美人最终是笑了,然而昏庸无道的周幽王彻底失去了天子的信用,最后导致国破身亡的结局。

周幽王之死,带来的是天下的大乱。

东周时期,天子成为傀儡,整个中国失去了统一的象征,陷入绵延的战火当中。

而随统一大势一起远去的,还有诗歌的精神。

孔子认为《诗经》的精神是非常美好的,所以说:“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无邪。

”但是天下大乱后,孔子绝望地看到,《诗经》中美好的精神随着统一大势一起消亡了。

孔子作为一介文人,对于分崩离析的社会没有回天之力,唯一的办法就是编订《春秋》。

“春秋”一词被用来形容时间的流失。

古人的称谓背后,常蕴含着深厚的哲学思想。

孔子用词极其讲究,其“春秋笔法”是指是用寥寥几笔最精炼,表面上最不带个人好恶色彩的文字,对历史事件和人物作出结论。

孔子《春秋》中一个字的评语,既可以表彰伟人,也可以将乱臣贼子钉在历史的耻辱柱上,正所谓“一字之褒,荣于华衮;一字之贬,严于斧钺。

”孔子作《春秋》,用心良苦,寓意深刻。

直到今天,我们仍能从《春秋》之中感悟到孔子对那个时代中各种事件的鲜明态度。

青春的味道在童年五彩斑斓的梦里,远远地闪烁着青春靓丽的身影,我迈着轻盈的步伐,追寻青春的足迹,远远地嗅到了它那独特的味道,这味道,无比清新,无比甜蜜,无比芳香,却又带着几分淡淡的苦涩……青春就像一杯香浓的牛奶,纯纯的,不含半点杂质,青春的我们也是一样,我们的思想就像这牛奶一样纯。

开心的时候,我们的笑容无比灿烂;伤心的时候,委屈的泪水会在我们眼眶里打转;尴尬的时候,我们的脸红的好像熟透的苹果;生气的时候,我们把牙齿咬的咯咯直响……我们尽情地释放自己内心的喜怒哀乐,不必在意他人的看法,不必盲从他人的观点,我们在肥沃的土地上开辟生机勃勃的田地,在属于自己的天空上自由自在的翱翔!青春就像一杯果汁,酸酸甜甜,令人回味无穷,那一丝微微的酸与水果本身的甜香融合在一起,恰到好处。

我国史德传统中最为高尚的道德情操:“秉笔直书”

我国史德传统中最为高尚的道德情操:“秉笔直书”

我国史德传统中最为高尚的道德情操:“秉笔直书”展开全文在中国的历代史家都非常推崇“秉笔直书”,而这个成语本身,也来源于一个著名的史官。

春秋时期,晋国国君晋灵公夷皋与执掌军政大权的赵盾之间有很深的矛盾。

晋灵公聚敛民财,残害臣民,赵盾多次力谏,晋灵公觉得他碍手碍脚,便派人三番五次刺杀赵盾,虽然没有成功,但赵盾也被逼无奈,只好逃出晋国。

赵氏家族在晋国政坛举足轻重,赵盾又是赵氏的魁首,他走了可怎么行呢?于是,赵盾的堂弟、正担任晋灵公侍卫头目的赵穿与晋灵公争论,要求他请回赵盾,晋灵公不答应,于是赵穿愤而弑杀了晋灵公。

此时赵盾刚逃到晋国边境,听说灵公已被赵穿带兵杀死,于是返回晋都,继续执政。

当时董狐是晋国史官,在记录这次政变时,直书“赵盾弑其君”,并在朝堂上公开宣布,以示笔伐。

赵盾回来后,得知此时,便质问董狐说:“国君明明是赵穿所杀,为什么把弑君的罪名安在我头上呢?”董狐答曰:“子为正卿,亡不越境,反不讨贼,非子而谁?”意思是说,他做为执政大臣,在逃亡未过国境时,原有的君臣之义就没有断绝,回到朝中,就应当先讨伐叛臣,否则就是没有尽到职责。

你赵盾手握重权,国君被杀,却不追究乱臣,弑君之罪不应当由你承担,还有谁堪当此罪呢?赵盾想想赵穿毕竟是为了自己而弑君的,况且又是自己的弟弟,实在不忍加罪,只能把这个罪名承担下来。

在礼崩乐坏的春秋时期,权臣掌握国命,有着生杀予夺的大权,“秉笔直书”的记史原则,早已失去了它的威严,坚持这一原则,并非都能受到赞扬,而往往会招来杀身之祸。

齐国太史就因写了权臣崔杼的“弑君”之罪,结果弟兄二人接连被杀。

董狐之直笔,自然也是冒着风险的,因此,后人褒美他,正是表彰其坚持原则的刚直精神。

这种精神已为后世正直史官坚持不懈地继承下来,成为我国史德传统中最为高尚的道德情操。

“秉笔直书”的本质就是要说真话,不能因为害怕招来杀身之祸就玷污操守,曲意逢迎权贵,使历史失去真实。

我们都知道《史记》的作者太史公司马迁,是对中国历史影响最大的史家,他也是一个敢说真话的人。

秉笔直书

秉笔直书

秉笔直书秉笔直书,历来是中国古代史官(秘书)遵循的道德准则,也是他们坚持真理的精神支柱,被誉为中国史学和秘书文化中最重要的道德价值与优良传统,推进了史学文化、秘书文化的纯洁和社会历史的进步。

中国人历来讲究道德(或叫德行),强调敦品立德,并强调不同行业本身特有的职业道德。

纵观中国古代的秘书工作,特别值得赞赏的是,历代的许多秘书(史官)大都能坚持以求实为荣、曲笔为耻的职业道德和史学人格,拟文记事秉笔直书,成为中国古代秘书工作的优良传统之一。

一、秘书史上载入史册的直书典范我国历代的许多优秀史官(秘书)历来都把秉笔直书视为持大义、别善恶的神圣事业和崇高美德。

为了直书,他们不畏风险,不避斧钺,求实求真,善恶必记,忠于职守,表现了中国古代史官人格上的高风亮节。

文天祥在《正气歌》里,把“在齐太史简,在晋董狐笔”作为“塞于天地之间、至大至刚”的浩然正气表现之一。

这两则古代史官故事,都高扬着一种誓死遵守史官的职业道德、捍卫史官直书实录传统的精神。

齐太史的故事,见于《左传·襄公二十五年》:公元前548年,齐国大臣崔杼弑其君齐庄公,齐太史乃秉笔直书:“崔杼弑其君。

”崔杼知道后要求史官立即删改,史官坚决不改,崔杼大怒,杀了齐太史。

齐太史的两个弟弟继承兄长遗志,前仆后继,仍然秉笔直书,也遭到杀害。

接着,太史的小弟又大义凛然,直书如故。

崔杼慑于太史秘书兄弟仨的浩然正气,无可奈何,只好由他直书下去。

为了维护记史的直书实录传统,对历史和后代负责,齐国的太史们一个接一个地不畏强暴,不惜以身殉义,视死如归,成为秘书史上秉笔直书的著名范例!“董狐笔”的故事发生在公元前607年,晋灵公是个昏君,而晋国正卿(宰相)赵盾(赵简子)是个正直的大臣,经常谏劝晋灵公。

晋灵公嫌赵盾碍手碍脚,多次派刺客去暗杀赵盾。

赵盾只得逃亡,不过在尚未逃亡出境外时,赵盾的族人赵穿便起兵弑杀了晋灵公。

晋太史董狐便在史书上写道:“赵盾弑其君”,并且“示之于朝”。

2019高中语文 第三单元 春秋笔法 3.2 直书课时训练 新人教版选修《中国文化经典研读》

2019高中语文 第三单元 春秋笔法 3.2 直书课时训练 新人教版选修《中国文化经典研读》

直书一、语基落实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每对的读音完全相同的一项是( )A.曲.直/邪曲.违忤./水浒.霪.雨/淫.君乱主B.秽.迹/哕.哕强.项/强.直滋.养/以兹.避祸C.犯讳./伟.岸斧钺./壬戌.哔.叽/抽戈犯跸.D.糟粕./琥珀.阿.容/阿.胶豆萁./箕.裘未陨项,qū,wǔ/hǔ,yín;B项,huì,qiáng,zī;C项,huì/wěi,yuè/xū,bì;D项,pò,ē,qí/jī。

2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夫人禀.五常,士兼百行禀:承受。

B.如董狐之书法不隐.隐:隐瞒。

C.足以验世途之多隘.隘:险恶。

D.历代厚诬,一朝始雪.雪:澄清。

项,“禀”的意思是“遵循”。

3下列句中加点词的用法与例句中加点词的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例句:就有道而正.焉A.然后能成其良直..B.韦昭仗正.于吴朝C.以兹避祸,幸获两全.D.而遗芳.余烈项与例句同是形容词活用为动词,其他三项都是形容词活用为名词。

4下列各句从句式的角度看,与其他三项不同类的一项是( )A.或身膏斧钺,取笑当时B.言之若是,吁可畏乎C.或列营渭曲,见屈武侯D.或书填坑窖,无闻后代项是倒装句,其他三项是被动句。

5下列加点的“之”字,归类正确的一项是( )①人之.所贱,而小人之道也②不践君子之.迹③况史之.为务,申以劝诫④言之.若是,吁可畏乎⑤为于不可为之.时则凶⑥马迁之.述汉非⑦虽周身之.防有所不足C.①④⑦/③⑥/②⑤D.①④/③⑥/②/⑤⑦,取消句子独立性;④代词,指“直书”这件事;②⑤⑦助词,的。

二、阅读理解(一)课内阅读阅读文本选段,完成第6~9题。

夫人禀五常,士兼百行,邪正有别,曲直不同。

若邪曲者,人之所贱,而小人之道也;正直者,人之所贵,而君子之德也。

然世多趋邪而弃正,不践君子之迹,而行由小人者,何哉?语曰:“直如弦,死道边;曲如钩,反封侯。

《百年“春秋笔法”研究述评》与《春秋笔法论》读书报告

《百年“春秋笔法”研究述评》与《春秋笔法论》读书报告

《百年“春秋笔法”研究述评》与《春秋笔法论》读书报告——古代小说的“春秋笔法”在读过了《百年“春秋笔法”研究述评》与《春秋笔法论》之后。

我对于古代小说中的“春秋笔法”有了更深的理解。

由于史传叙事对古代小说的影响,春秋笔法成为古代小说叙事的显著特征。

春秋笔法的特点主要体现为隐而不书、曲笔和惩恶劝善三个方面。

这三个方面在古代小说中都有所表现。

隐而不书表现为内容和人物的选择性缺失或遗漏;曲笔表现为尚简用晦和表里不一,尚简用晦在用词简约、材料选择、视角运用、结构安排等方面都有所体现,表里不一包括人物的表里不一和叙述的表里不一,人物的表里不一指人物自身的言行不一以及人物给人的印象和实际情况不一,叙述的表里不一可以是评论式的“明贬实褒"或“名褒实贬”,也可以是描写式的“以乐景写哀"或“以哀景写乐”;惩恶劝善可以通过隐恶显善或隐善显恶来达到,也可以通过春秋字法、前后矛盾、参差对照、曲路通幽欲盖弥彰等曲笔来达到。

古代小说在叙事上深受史传叙事的影响。

史传叙事首先要求有一种实录精神,但这种实录精神和春秋笔法又有机结合在一起。

就实录精神而言.不仅包含班固所说的“不虚美、不隐恶”,也包含刘知畿所说的“史德”和“史识”。

表面上的如实记录,背后隐藏着记录者的史德和史识。

在刘知小看来,“史之所贵,在于写真,求为实录,因力倡叙事以时事为转移,时言记事、史德、阙疑诸说,更有史识良难之叹。

”2MPI)对史德、史识的重视,成为刘知畿“实录”的新内涵。

春秋笔法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不写什么”,将某些内容“削”去,即“隐而不书”,“隐而不书并不是一味遮掩,也是一种臧否方式" ,或者是“为尊者讳,为亲者讳,为贤者讳”,或者是“通过缺失不载这一方法,表达自己的不认可”。

二是“写什么”,包含“怎么写”和“为什么写”,《左传·成公十四年》所说的“微而显,志而晦,婉而成章,尽而不汗,惩恶而劝善”,“春秋五例”一直被认为是春秋笔法的精当概括,“微而显,志而晦,婉而成章,尽而不汗”涉及“怎么写”的问题,“惩恶而劝善"涉及“为什么写”的问题。

“春秋笔法”研究——以《史记》为例

“春秋笔法”研究——以《史记》为例

“春秋笔法”研究——以《史记》为例摘要:“春秋笔法”相传孔子修《春秋》,一字含褒贬。

后来称文章用笔曲折而意含褒贬的写作手法。

这与历代学者及文学理论家们的理论说明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

历史学家们也成功地、有意识地使用了它。

历史写作练习重要质量原因。

而《史记》就是“春秋笔法”能够传承后世的重要载体。

本文主要对“春秋笔法”进行了分析,和论述了《史记》中的“春秋笔法”以及《史记》中的“春秋笔法”对于后世的深远影响。

关键字:“春秋笔法” 《史记》史学“春秋笔法”,这是一种用毛笔字或使用语言的技术,是孔子开辟的写作方式,不是用论辩的语言表现,而是在文章的叙述上体现出作者的意识形态倾向。

孔子在以露茜为基础撰写《春秋》时,对当时重要而非决定性的历史事实采取了避讳和忌惮的态度。

也就是说,我记不清那问题。

我只用几句话就快速提醒起来,使读者能感觉到它。

有时它涉及赞扬和批评,但文本不直接涉及观点。

对人物和事件的详尽描述,运用修辞手法或材料委婉而精妙地表达他的观点。

一、对于“春秋笔法”的典故分析1.1《春秋》,鲁国史书。

据传孔子修葺了。

儒家学者认为其中的每一个词都应该受到“褒贬”,然后扭曲,所以把表示褒贬的词称为“春秋笔”。

在历史上,左秋明是第一个进行了微妙探索并精确总结了这篇文章的人。

邪恶说服之善。

非智者能培之乎?(译:《春秋》的故事细致而富有表现力,它记载了史实,深刻而机智而有逻辑,彻底而不失真,警示和嘉丑恶,如果不是圣人谁能够编写?)1.2比如,吴国和越国的君主都敢称王,然而孔子却在《春秋》里把他们贬称为“子”;践土之盟,其实是晋文公叫周王去的,但孔子却为周王掩饰,说“天子到河阳去打猎”。

后来的学者们将孔子的这种手法称之为“春秋笔法”,或称“微言大义”,比喻文笔曲折隐晦却又含有褒贬意思的写作风格。

1.3“不言出奔,难之也。

”《左传》指出,段不像兄弟,所以他不说“兄弟”;兄弟之间的竞争就像两个君主之间的竞争一样,因此称之为“克”;称庄公为“郑伯”是讽刺他缺乏教育。

作为民族传统的“春秋笔法”

作为民族传统的“春秋笔法”

作为民族传统的“春秋笔法”黎荔中国古代把颜色分为正色和间色两种,正色是指青、赤、黄、白、黑5种纯正的颜色,间色是指绀(红青色)、红(浅红色)、缥(淡青色)、紫、流黄(褐黄色)5种正色混合而成的颜色。

按照周礼衣冠制,正色和间色是明贵贱、辨等级的工具,丝毫不得混用。

据周礼规定,诸侯所戴的头冠应该是黑布麻带,而公元前8世纪春秋时代鲁国君主鲁桓公却喜爱玄(透暗红的黑色)冠,以及紫色的冠带。

而首位将紫服当做皇袍的,是春秋时期的第一位霸主齐桓公,据《韩非子·外储说左上》记载:“齐桓公好服紫,一国尽服紫。

当是时也,五素不得一紫。

”正所谓上有所好,下必甚焉,这对当时传统五正色的色彩观与礼教来说,是大逆不道的行为。

孔子因维护周礼而厌恶紫色,他认为周代尚赤,以朱为正色,紫只属杂色,是间色,今紫色抢走了朱色的地位,是逆篡。

所以《论语·阳货》中有“恶紫之夺朱也,恶郑声之乱雅也,恶利口之覆邦也”——这就是春秋笔法,一语双关,意思不单指颜色之争,话中还有反对朝代遭逆篡的政治含义。

用笔如此隐曲,背后却有着立场,以春秋大义来论断,耸善而抑恶,一字定褒贬,墨气四射,意表无穷。

“春秋笔法”,亦称“微言大义”,是我国古代的一种历史叙述方式和技巧。

大多认为由孔子首创,因为该词出处为《春秋》。

《春秋》是春秋时期鲁国的编年体史书,相传为孔子所作。

孔子常用不太明显的字眼委婉的表达自己的倾向,没有像一般的史书那样直接的点明褒贬,而是寓褒贬于曲折的文笔之中。

作为一种史学上的笔法,“春秋笔法”一直被历代中国文人运用在各种文字体裁上,如诗歌、小说、议论。

如今还被运用在现代新闻报道中,在《南方周末》的一些报道中就可以窥见其踪。

《南方周末》从前“让无力者有力,让悲观者前行”的批评色彩看上去过于激进,从新闻舆论导向与社会稳定的层面出发,它近来一直受到宣传部门的批评,这无疑是其风格转变、越来越趋向“春秋笔法”的一大根源。

委婉的表达倾向,不直接表明态度,而是以曲折迂回的方式让人知道;同时用词极其精微,一字置褒贬,简练而含蓄地点评人事。

儒学对中国史学的影响·直笔写史的实录精神

儒学对中国史学的影响·直笔写史的实录精神

儒学对中国史学的影响·直笔写史的实录精神一儒学与中国史学·儒学对中国史学的影响·直笔写史的实录精神秉笔直书是中国古代史学的优良传统。

所谓直书,就是要史家忠于史实,坚持原则,实事求是,按照历史的本来面目去写历史,不作任何讳饰和曲笔。

这就是刘知几所说的“正直者,人之所责,而君子之德也”(《史通·直书》),也是章学诚所提倡的“史德”。

这个传统起源很早,在史官的产生、中国史学开始兴起的时期,直书的观念就已经出现。

《左传·庄公二十三年》载曹刿谏鲁君:“君举必书、举而不书、后嗣何观?”《左传·僖公七年》记管仲的话:“夫诸侯之会,其德刑礼义,无国不记……作而不记,非盛德也。

”《韩诗外传》卷七:“赵简子有臣曰周舍,立于门下三日三夜。

简子使问之,曰:子欲见寡人何事? 周舍对曰:愿为谔谔之臣,墨笔操牍,从君之过而日有记也,月有感也,岁有效也。

”由此可见,直书是当时史官所应当共同遵守的原则,直书的内容就是包含着要记载许多错误和坏事。

吏官本由巫官而来,即使在中国的史官文化阶段,史官也兼有卜、祝一类神职,其神圣的职守,要求他们的对史实的记录应有最大限度的忠实。

当然,直笔写史,会有很多框框,也可能要冒危及人身安全的风险。

因为在古代社会,史学是为王权政治服务的,要直书必然会触犯当权者的利益,当权者可能会横加阻挠。

在我国古代,有不少史官和史家坚持直书。

他们把秉笔为史,看成是持大义、别善恶的神圣事业,以直书为荣,以曲笔为耻。

他们不避强御,不畏风险,甚至不怕杀头。

《左传》记载了春秋时期两个著名良史的故事。

《左传·宣公二年》载,晋灵公欲加害大夫赵盾,赵盾还未逃出国界时,他的属下赵穿已将晋灵公杀了,赵盾于是返回。

太史董狐不写赵穿弑君,而写“赵盾弑其君”,并且在朝廷上让大家看。

赵盾说:不是我杀的。

董狐说:你是正卿,“亡不越境,反不讨贼”,不是你,是谁? 赵盾无可奈何。

直书与曲笔散文随笔

直书与曲笔散文随笔

直书与曲笔散文随笔直书与曲笔散文随笔古代史官修史,对材料处理、史事评论、人物褒贬,各有原则、体例,谓之“书法”。

记录历史的时候,会用到直笔和曲笔,直笔好理解,秉笔直书,无所避忌,《左传·宣公二年》:“董狐,古之良史也,书法不隐”。

春秋时期,晋灵公十分残暴,相国赵盾劝他改变作风。

晋灵公竟想杀他,他只好准备出逃。

赵盾的侄儿赵穿,趁晋灵公酒醉时将他杀死。

太史董狐在史书上写赵盾杀其君。

赵盾不服要求改写。

董狐说:“你身为相国,国君被杀,你不讨贼,你就是主谋,这事我就是死也不会改”。

赵盾认为他很冤枉,听了这话哑口无言,不管内心如何,表面上他没计较这件事。

齐庄公与大臣崔杼发生了争夺美女之战。

崔杼借机杀了齐庄公,立了齐景公,自己做了国相。

齐国太史就因写了权臣崔抒的“弑君”之罪,结果被杀。

太史的二个弟弟也如实记载,都被崔杼杀了。

崔杼告诉太史第三个弟弟,说“你难道不怕死吗?”太史的`弟弟仍要据实直书,崔杼软下心肠,只得放了他。

太史弟弟回去时,正遇到南史公执简而来,南史公以为他也被杀了,是来继续实写这事的。

没有拦住史官之笔,崔杼叹息:为保全国家社稷担了这个名声,虽是直书,他认为后人能谅解自己的行为。

可见,礼崩乐坏的时期,不惧权势,坚持“书法”原则,往往会召来杀身之祸。

唐代刘知几《史通》:“故知当时史臣各怀直笔,斯则有犯必死,书法无舍者矣”,“盖烈士徇名,壮夫重气,宁为兰摧玉折,不作瓦砾长存”。

没有史官的认真态度,后人无法了解什么才是真实的历史。

历史不能直白地写,史官们只能以曲笔代替。

“春秋之中,弑君三十六,亡国五十二,诸侯奔走,不得保其社稷者,不可胜数”。

醉心于权利争夺的人们,谁会在意一个学者呢?孔子怀着“礼乐仁和”的梦想,奔波多年,倦极归来,回到鲁国。

相传《春秋》是孔子编撰,春秋笔法,也称春秋书法,是他的首创,现多称文章用笔曲折而意含褒贬的写作手法,委婉的表达倾向,也指一字置褒贬,简练而含蓄地点评人事,亦称“微言大义”。

相关主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守礼据实――感悟春秋笔法
秉笔直书――彰显史家精神
北京丰台二中陈巧梅
北京教育学院丰台分院亓东军
教学背景分析
一、教材分析
《中国文化经典研读》第三单元的题目是《春秋笔法》。

春秋笔法是我国古代的一种历史叙述方式和技巧,它以合乎礼法为标准,既包括不隐晦事实真相、据事直书的一面,也包括“为尊者讳、为贤者讳、为亲者讳”的曲笔的一面。

经典原文《晋灵公不君》和相关读物《直书》主要体现的是中国古代史学据事直书的一面,因此我把这节课的教学重点设定为:感受我国古代史官“不避强御,秉笔直书”的精神品质,了解我国历史叙述传统――春秋笔法。

二、学情分析
高二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文言文阅读能力。

《晋灵公不君》是一篇比较浅易的文言文,在字面理解上,学生不会有什么障碍,就是鉴赏晋灵公和赵盾的形象,学生也不会有什么偏差。

但绝大多数学生对董狐在史书中记载“赵盾弑其君”却很不理解,对孔子以及刘知几等人关于董狐的评价更不理解,因为用现在的眼光来审视董狐的记载,他明明是在歪曲历史,根本不是如实地记录历史。

因此我把这节课的教学难点设定为:理解我国古代史官记史的标准,学习读史的方法。

三、教学方法的选定
1、比较材料,区分异同。

2、探究真相,了解标准。

3、相关阅读,传承精神。

4、总结归纳,提升认识。

教案
对于离开大学校门十几年的我来说,“春秋笔法”早已成为一个陌生的概念,因此,接到上课的任务以后,我就开始从“中国知网”上大量搜集资料,总算对“春秋笔法”的概念有了一个较清晰地认识。

可是在设计教学方案时,却又不知该怎样运用这些资料,总想着这
些知识应该让学生了解,那些知识应该让学生知道,试讲下来要么是内容太繁琐,主干不清晰;要么是内容太深奥,脱离学生的认知水平。

一节课下来就像推一个大石碾子,老师费劲不少,学生收获不多。

后来市教研员刘老师告诉我:“教学的设计要删繁就简,不能脱离文本、不能脱离学生实际。

”于是我又全盘推翻以前的设计,遵循以上原则对教学内容重新设定,最后形成了这节课。

课后老师们评价这堂课“思路清楚,主干明确,紧紧围绕文本,学生课堂气氛活跃。

”通过这次公开课,我对选修课教学内容的设定有了一些粗浅的认识:
一、教学内容的设定要符合学生实际。

首先,符合学生实际要解决学生的疑惑,学生读完这篇文章后,感到最疑惑的是“赵盾到底有没有弑君,如果没有弑君,为什么董狐要在史书中记载他弑君呢?”所以这节课我引导学生通过比较材料、研读文本,从而了解事实的真相,探讨董狐记史的标准,明白董狐在史书中记载赵盾弑君的原因。

其次,符合学生实际还要研究课文对学生的价值究竟在哪里。

我想通过这一单元的学习,学生不仅要了解中国古代史书有秉笔直书这一优良传统,还应该学会一些阅读古代历史著作的方法,因此我在引导学生分析完史官撰史要依从标准后,又设计了学生讨论“这节课的学习对你读古代历史著作有什么启示”这一环节。

二、教学内容的设定要符合教材的编排。

这一单元的单元题目叫《春秋笔法》,春秋笔法包括“直书”和“曲笔”两方面,但从教材的单元说明、经典原文和相关读物的编排上,我们都可看出这一单元重点突出的是“春秋笔法”中“秉笔直书”的一面,所以课上我只带领学生学习了“秉笔直书”的一面,“曲笔”让学生课下学习。

三、教学内容的设定要符合选修模块的特点。

首先,《中国文化经典研读》模块教学应该围绕经典原文,体现单元内各部分内容的有机整合。

因此我在教学内容的设定上重点突出了“经典原文”《晋灵公不君》一文的学习,又辅以“相关读物”中《直书》的学习,同时也兼及“大视野”中《怎样研究中国历史》一文。

其次,将问题式教学提升为专题式教学。

过去我习惯设计问题牵着学生的鼻子学习,有时还为自己问题的设计能够环环相扣而沾沾自喜,现在反思这样的教学模式确实限制了学生的思维,而专题式教学恰恰相反,它扩大了学生思考的空间,使学生的思维有了一定的自由度。

在这节课中我也尽量尝试去做,比如将问题“赵盾是一位什么样的大臣呢?他有没有弑君呢?”变为专题“依据《晋灵公不君》的记载分析赵盾是否参与了弑君的谋划。


这次公开课,使我的教学理念有了很大转变,尤其是专题式教学这一理念,它不仅解放了学生的思维,也为教师们今后的教学提供了一种崭新的思路。

今后,我将继续学习并实践这种新的教学理念。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