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上23用手来测量

合集下载

《用手来测量》(教案)教科版一年级上册科学

《用手来测量》(教案)教科版一年级上册科学

教科版一年级上册小学科学《用手来测量》教案一、教材分析:本节课是教科版小学科学一年级上册第2单元比较与测量第3节《用手来测量》,主要介绍使用手来进行测量的方法和技巧。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将能够了解到手的长度单位,并能够通过手的长度单位进行简单的测量。

二、教学目标:知识目标:了解手的长度单位,并能够使用手进行简单的测量。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使用手进行测量的能力,提高他们的观察和测量技巧。

情感目标:培养学生对科学的兴趣,激发他们对测量的好奇心和探索精神。

三、教学重点和教学难点:教学重点:手的长度单位的认识和使用,简单的测量技巧。

教学难点:将手的长度单位应用到实际测量中。

四、学情分析:学生是小学一年级的学生,他们对于测量的概念和方法还不够熟悉,需要通过生动的教学方式来引起他们的兴趣。

他们的注意力集中时间较短,需要通过多种教学手段来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五、教学过程:第一环节:导入新课老师:同学们,上节课我们学习了比较和测量的基本知识,你们还记得吗?今天我们要学习一个新的测量方法,那就是用手来测量。

请伸出你们的手,比较一下你们的手的长度和这张纸带的长度。

有谁能告诉我,手的长度可以作为一种测量的单位吗?为什么?学生A:可以,因为手的长度是每个人都有的,可以用来测量物体的长度。

老师:非常好!你说得很对。

我们可以用手的长度作为一种测量的单位。

那么,我们接下来就来学习手的长度单位。

第二环节:讲解手的长度单位老师:请看这张卡片,上面写着“手的长度单位”。

手的长度单位是指以手的长度作为测量的标准单位。

现在,我们来进行一些实际的测量。

(老师拿起一本书)老师:同学们,这本书的长度我们可以用手的长度来测量。

请你们伸出你们的手,用手的长度来测量一下这本书的长度。

学生B:老师,我的手长了8个手指头的长度。

老师:非常好!学生B用手的长度单位测量出这本书的长度是8个手指头的长度。

请大家都记录一下。

(学生们记录测量结果)第三环节:练习测量老师:现在,我给每个人发放一些测量工具,比如纸带和尺子。

一年级科学上册教案 比较与测量《3.用手来测量》 教科版

一年级科学上册教案   比较与测量《3.用手来测量》  教科版

第3课《用手来测量》教学设计【教材分析】《用手来测量》是教科版小学科学一年级上册第二单元“比较与测量”中的第三课。

本课在前两课学习比较的基础上,学生通过尝试用人体的某些部位对物体的长度进行测量,从而知道用人体也可以测量物体的长度,长度可以用数据来描述。

在体验活动中,学生将认识到,手的长短因人而异,因此测出来的结果也不尽相同,并体验到测量单位要首尾相连。

后续的课“用不同的物体测量”、“用相同的物体测量”都是在本课的基础上进行延伸。

本课的学习为后续的课起着重要的铺垫作用。

本课的教材主要分为4部分。

聚焦:教材中通过“测量,使比较更准确”的导语将学生认识事物的方式从比较转向测量。

探索:教材通过驱动任务指导学生利用手一拃一拃地测量桌子的高度。

研讨:通过观察比较,初步意识到用手测量存在不足。

拓展活动:在活动手册中,引导学生选择身体的不同部位对房间、家具进行测量,并绘制家庭尺寸图。

【学情分析】一年级的学生活泼,好奇、好动,较容易调动学习积极性,但持久性不足。

同时,基于生活经验,学生知道尺子可以用来测量物体的长度,对“米”、“厘米”等长度单位也略知一二。

对于城市的学生来说,使用身体的某个部位测量物体的长度这种模糊测量的方法是不多见的,会使用这种测量技能的学生更是凤毛麟角。

另外,一年级的学生大多以自我为中心,与同伴交流合作的能力有限。

学生迷思概念调查:访谈法:教师课前问多位学生:1.有什么办法可以知道物体的长度?2.用手可以测量物体的长度吗?学生存在迷思概念分析:从课前教师访谈中,我们发现,对于第一个问题,所有的学生都回答用尺子来测量就可以知道物体的长度。

当问到第二个问题时:绝大部分(90%)的学生都认为手不能用来测量物体的长度。

有个别(5%)学生认为见过大人用手量物体的长度、或是通过课外书籍和电视知道古人用手来测量物体的长度。

所以本课学生的迷失概念在于认为尺子才能用来测量物体的长度,手是不能用来测量物体的长度的。

一上2-3《用手来测量》教案

一上2-3《用手来测量》教案

《用手来测量》《用手来测量》是教科版科学一上年级《比较和测量》的第三课,本课通过使用非标准的测量单位(如他们自己的手)开展测量活动,学生的学习活动开始转向测量。

在用手测量活动中,学生领悟到使用非标准的测量单位将导致结果的多样性。

同时,在反复标记用手测量“拃”的活动中,学生认识到测量单位首尾相连对测量准确的重要性。

【学情分析】在前面的两节课中,学生对物体的外部特征(大小、距离)进行了比较,但都是通过对比得出的结果,并没有精确的测量数据来比较。

那么在这一课将通过对比得出2个物体的高度差,并借助纸带取出高度差的长度,使用非标准单位“拃”测量、比较得出两者的高度差有多少,从而让学生完成从比较到测量的转变,通过后面几课的学习,让学生认识到测量是被测量的物体和某一种标准的比较,比较的结果用数据来描述。

测量中,需要关注公平、准确、方便等因素。

最后当每个学生都用“自己的手”这个非标准单位测量桌子高度后,会发现因为手指长度不同导致测量结果不同,这为下一节课的学习内容作铺垫。

【教学目标】科学概念目标1.知道测量可以量化比较结果。

2.知道“拃”是张开的拇指到中指的长度,可以用来进行测量。

科学探究目标1.能通过纸带取出桌子和椅子的高度差。

2.能用手来测量桌椅的高度差,并标记测量过程。

3.会观察比较纸带上的标记的相同和不同之处。

科学态度目标通过用手测量的活动,意识到细致的用拃测量可以使测量结果更准确。

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目标体会测量的实用性和准确性。

【教学重难点】重点:精确的用“拃”来测量桌子的高度。

难点:对于测量的结果能够从多个维度进行分析与思考。

【教学准备】教师:多媒体课件、纸带、剪刀小组:每位学生一条纸带、一把剪刀、一支油性彩笔、胶水【教学过程】一、聚焦承接前两课,从比较桌、椅的高度引入,科学比较两者的高度差,并引出活动:桌子比椅子高多少呢?1.问题引入(1)出示桌子和放在讲台上的椅子。

提问:“同学们比较一下,桌子和椅子哪个高?”(2)提问:“如何公平地比较?”放在同一平面进行对比。

一年级科学教科版上册《用手来测量》教案

一年级科学教科版上册《用手来测量》教案

一年级科学教科版上册《用手来测量》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通过观察和体验,了解自己的手的特征和功能。

2. 培养学生用手指进行简单测量的能力。

3. 培养学生合作交流的意识,提高学生的观察和表达能力。

二、教学内容1. 认识自己的手,了解手的特征和功能。

2. 学习用手指进行简单测量,如测量长度、宽度等。

3. 培养学生合作交流、观察和表达能力。

三、教学重点1. 让学生了解手的特征和功能。

2. 培养学生用手指进行简单测量的能力。

四、教学难点1. 让学生学会用手指进行简单测量。

2. 培养学生合作交流、观察和表达能力。

五、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一些关于手的手工制品或图片,用于引导学生观察和讨论。

2. 准备一些测量工具,如尺子、卷尺等,用于学生实践测量。

3. 准备一些小物品,如铅笔、橡皮等,用于学生实践测量。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教师展示一些关于手的手工制品或图片,引导学生观察和讨论手的特征和功能。

2. 学生分享观察到的手的特征和功能。

二、探究(10分钟)1. 教师引导学生用手指测量一些小物品的长度、宽度等。

2. 学生分组进行测量,记录测量结果。

3. 教师组织学生分享测量结果,引导学生讨论测量方法的可行性和准确性。

三、实践(10分钟)1. 教师发放测量工具(如尺子、卷尺等)和小物品(如铅笔、橡皮等),让学生自主选择测量对象进行测量。

2. 学生在纸上记录测量结果。

3. 教师组织学生展示测量成果,引导学生讨论测量方法的可行性和准确性。

四、总结(5分钟)1. 教师引导学生回顾本节课的学习内容,总结手的特征和功能以及用手指进行测量的方法。

2. 学生分享自己在实践中的收获和感受。

五、拓展(5分钟)1. 教师提出一些关于手的谜语或问题,引导学生课后思考和探索。

2. 学生课后寻找答案,下一节课分享自己的成果。

六、教学反思(5分钟)1. 教师引导学生回顾本节课的学习过程,思考手的特征和功能以及用手指进行测量的方法。

用手来测量教学实录及反思(屈万善)

用手来测量教学实录及反思(屈万善)

《用手来测量》课堂教学实录及反思秭归县九畹溪镇周坪小学屈万善教科版一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第3课《用手来测量》的教学目标是:一、科学概念目标:1.测量可以量化比较结果。

2.人体可以作为一种测量工具,方便测量。

3.知道“拃”是张开的拇指到中指间的长度,测量时每一拃要首尾相连。

二、科学探究目标:1.能对桌子的高度进行预测。

2.能用手来测量桌子的高度,并标记测量过程。

3.会观察、比较纸带上的标记的相同和不同之处。

三、科学态度目标:1.发展在日常生活中运用测量的认同感。

2.逐步适应使用多种测量工具和测量单位。

3.认同以图表形式组织和交流信息的重要性。

4.意识到细致的一拃一拃的测量可以使测量结果更准确。

四、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目标:意识到比较和测量是人们认识世界的基本方法。

教学准备有:课件、教育云、纸带、磁铁、彩色小卡纸、课桌等等。

课堂实录:聚焦,学生猜一猜,谜题:“五个兄弟,住在一起,名字不同,高矮不齐”。

学生回答:“手”,接着师生共做小游戏,跟我一起数一数,“大拇哥,二拇弟,三中央,四小弟,小妞妞,来看戏,手心,手背,心肝宝贝”,小朋友们各自伸出了一只小手,跟老师一起做了两边;探索,读一读,做一做,‘拃’,教师提问,在日常生活中,有哪些工具可以测量物体的长度?生答:尺,师问:我们的身体部位可以作为测量工具吗?你们回忆一下,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用“拃”做过测量工具吗?生答:做过,先读3边,再演示,通过3幅图,让学生找一找,谁的更标准?让学生会准确的认识‘拃’,测一测桌子的高度 1、学生先预测课桌的高度相当于几拃,生答:100,70,50,30.然后请了四位小朋友到讲台的课桌来体验,得出了几个答案,由于课桌的侧面不在一个平面上,师问:直接用手在课桌上测量有几拃会有什么问题?2、用纸带帮助测量先让学生预测,然后设计实验方案,讨论实测时应注意的问题,通过实验,学生汇报,总结实验时的注意事项。

研讨:为什么在小组实验后出现了不同答案,有的6拃,有的7拃,最后学生得出,“拃”的大小不同拃的拃数不同。

《用手来测量》教学设计

《用手来测量》教学设计

《用手来测量》【教材分析】《用手来测量》是教科版小学科学一年级上册第二单元“比较与测量”第三课。

教材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聚焦:测量使比较更加准确,手可以作为测量的工具,使学生意识到身体测量是常见和方便的测量方法。

第二部分探索:用手测量桌子的高度。

认识拃,并学会探究的第一步预测,利用纸带来帮助测量桌子高度更加方便、准确。

同时在探究过程中要注意方法,并且能够对测量的结果进行比较和思考。

第三部分研讨:我们的测量结果不一样是由什么原因造成的。

【学情分析】在前面的两课中,学生已经会对物体的外部特征(大小、距离)进行了比较。

这一课中,学生用纸带替代桌子的高度进行测量,进一步巩固学生对起点与终点的认识,加深学生对公平比较的理解。

另外,本课将第一次向学生提出预测的要求,一年级学生会“猜”,但对“预测”这词陌生,不知道预测是综合以往经验以及当下的观察而做出的判断。

【设计意图】课前利用“手指操”游戏认识手指作铺垫,来突出学习的主题:利用手来测量。

在认识拃的这个环节,鉴于学生认知能力还不够强,所以通过多种途径(老师讲、学生试、边说边做)等进行巩固,这也是为探究能否顺利进行的保证。

在探究部分,学生动手操作还比较差,所以利用图片和微课视频帮助学生进行正确的操作,使学生头脑不仅有静态图,而且有动态图。

帮助解决难点部分。

最后将部分同学的测量纸带直观地展示在同学面前进行比较和观察。

发现相同和不同的地方,并且能够进行解释。

【教学目标】科学概念:1.人体可以作为一种测量工具,方便测量。

2.知道“拃”是张开的大拇指和中指之间的最大距离,测量时每一拃要首尾相连。

科学探究:1.能初步对桌子的高度进行预测。

2.能用“一拃”来测量桌子的高度,并标记测量的过程。

3.会观察、比较纸袋上的标记的相同和不同之处,并对结果的不一致提出自己的想法。

科学态度:1.发展在日常生活中运用测量的认同感。

2.认同以图表形式组织和交流信息的重要性。

3.意识到细致地一拃一拃地测量可以使测量结果更加准确。

一年级科学教科版上册《用手来测量》教案

一年级科学教科版上册《用手来测量》教案

一年级科学教科版上册《用手来测量》教案第一章:课程导入1.1 教学目标让学生初步了解测量的概念。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

引导学生通过实践活动体验测量的过程。

1.2 教学重点让学生掌握用手测量物体长度的方法。

1.3 教学难点让学生能够理解测量的重要性,并能够运用测量解决实际问题。

1.4 教学准备准备测量活动所需的物品,如尺子、绳子、小棍等。

准备一些长短不同的物体,如小棒、铅笔等。

1.5 教学过程教师通过讲解和示范,向学生介绍测量的概念和重要性。

学生通过观察和动手操作,了解用手测量物体长度的方法。

学生分组进行实践活动,用手指或手掌测量物体的长度。

教师引导学生分享测量结果,并进行讨论和交流。

第二章:用手测量物体长度2.1 教学目标让学生能够正确使用手指和手掌测量物体的长度。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空间观念。

2.2 教学重点让学生掌握用手测量物体长度的方法。

2.3 教学难点让学生能够准确地用手测量物体的长度。

2.4 教学准备准备一些不同长度的物体,如小棒、铅笔等。

2.5 教学过程教师通过讲解和示范,向学生介绍如何使用手指和手掌测量物体的长度。

学生分组进行实践活动,用手指和手掌测量不同长度的物体。

学生记录测量结果,并进行讨论和交流。

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测量结果,并进行评价和反馈。

第三章:用手测量物体宽度3.1 教学目标让学生能够使用手指和手掌测量物体的宽度。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空间观念。

3.2 教学重点让学生掌握用手测量物体宽度的方法。

3.3 教学难点让学生能够准确地用手测量物体的宽度。

3.4 教学准备准备一些不同宽度的物体,如小棒、铅笔等。

3.5 教学过程教师通过讲解和示范,向学生介绍如何使用手指和手掌测量物体的宽度。

学生分组进行实践活动,用手指和手掌测量不同宽度的物体。

学生记录测量结果,并进行讨论和交流。

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测量结果,并进行评价和反馈。

第四章:用手测量物体高度4.1 教学目标让学生能够使用手指和手掌测量物体的高度。

2-3《用手来测量》(教案)一年级上册科学教科版

2-3《用手来测量》(教案)一年级上册科学教科版
(3)游戏活动:教师设计有趣的游戏,如“谁的手最长”、“测量接力赛”等,让学生在游戏中学习用手测量物体,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度。
(4)小组合作:教师组织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共同完成用手测量物体的任务,培养学生的合作交流能力。
3. 教学媒体和资源的使用:
(1)PPT:教师制作精美的PPT,展示用手测量的概念、方法和注意事项,帮助学生建立基础知识体系。
讲解手测量的定义,包括其主要组成元素或结构。
详细介绍手测量的组成部分或功能,使用图表或示意图帮助学生理解。
3. 手测量案例分析(20分钟)
目标:通过具体案例,让学生深入了解手测量的特性和重要性。
过程:
选择几个典型的手测量案例进行分析。
详细介绍每个案例的背景、特点和意义,让学生全面了解手测量的多样性或复杂性。
然而,我也发现了一些需要改进的地方。首先,我在课堂管理方面还有待提高。在实验和游戏环节,部分学生过于兴奋,导致课堂秩序有些混乱。我需要更加注重课堂管理,确保学生能够专注于学习。
其次,我在教学内容的深度和难度方面也需要进行调整。虽然学生们对手测量感兴趣,但在理解和掌握一些基本概念和原理方面还存在困难。我需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适当调整教学内容的深度和难度,确保学生能够理解和掌握所学知识。
6. 课堂小结(5分钟)
目标:回顾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强调手测量的重要性和意义。
过程:
简要回顾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包括手测量的基本概念、组成部分、案例分析等。
强调手测量在现实生活或学习中的价值和作用,鼓励学生进一步探索和应用手测量。
布置课后作业:让学生撰写一篇关于手测量的短文或报告,以巩固学习效果。
知识点梳理
此外,我还需要在教学方法上进行一些改进。虽然我采用了多种教学方法,但在实际操作中,我发现有些方法的效果并不理想。我需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和需求,选择更加适合的教学方法,以提高教学效果。

教科版科学一年级上册第2单元第3课《用手来测量》教案

教科版科学一年级上册第2单元第3课《用手来测量》教案

教科版科学一年级上册第2单元第3课《用手来测量》教案一. 教材分析《用手来测量》这一课主要让学生通过实践活动,了解和掌握用手来测量物体的长度、宽度和高度的方法。

通过这一课的学习,培养学生动手操作的能力和合作意识,激发学生对科学的兴趣。

二. 学情分析一年级的学生好奇心强,喜欢动手操作,但注意力容易分散。

在《用手来测量》这一课的学习中,学生需要掌握用手测量物体长度、宽度和高度的方法,并能运用到实际操作中。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学生能了解用手测量物体的方法,学会如何用手测量物体的长度、宽度和高度。

2.过程与方法:学生通过实践活动,培养动手操作能力和合作意识。

3.情感态度价值观:学生激发对科学的兴趣,培养观察和思考的习惯。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学生掌握用手测量物体的方法。

2.难点:学生能将用手测量物体长度、宽度和高度的方法运用到实际操作中。

五. 教学方法1.启发式教学:教师通过提问、引导学生思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实践活动:学生通过动手操作,实际体验用手测量物体的过程。

3.小组合作:学生分组进行实践活动,培养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六. 教学准备1.教具:尺子、绳子、卡片等。

2.学具:每个学生准备一把尺子,一些小卡片。

七. 教学过程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提问方式引导学生思考:我们平时是怎么测量物体的长度的?学生回答后,教师总结用手测量物体长度、宽度和高度的方法。

呈现(5分钟)教师出示一些物体,如桌子、椅子等,让学生试着用手测量它们的长度、宽度和高度,并引导学生说出测量方法。

操练(10分钟)学生分组进行实践活动,每组选择一个物体,用手测量其长度、宽度和高度,并将测量结果记录在卡片上。

巩固(5分钟)教师选取一些测量结果,让学生判断是否正确。

学生通过对比,找出错误的地方并进行改正。

拓展(5分钟)学生分组讨论:除了用手测量,还有其他方法可以测量物体的大小吗?每组列举出一种方法,并进行展示。

小结(5分钟)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让学生明确用手测量物体长度、宽度和高度的方法及应用。

教科版科学一上2.3《用手来测量》教案

教科版科学一上2.3《用手来测量》教案

教科版科学一上2.3《用手来测量》教案一. 教材分析《用手来测量》这一课主要让学生了解和掌握用手来测量物体的长度、宽度和高度的方法。

通过这一课的学习,让学生能够结合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测量工具和方法,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空间观念。

二. 学情分析学生在学习这一课之前,已经学习了长度、宽度和高度的基本概念,对物体的大小有一定的了解。

但用手来测量物体的大小,还需要学生亲自操作,体验测量过程,从而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测量方法。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了解用手来测量物体的大小需要估计和比较,学会用手势表达物体的大小。

2.过程与方法:学生通过实际操作,培养观察、思考、交流和合作的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学生体验到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培养对数学的兴趣和好奇心。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学生能够选择合适的测量工具和方法,测量物体的长度、宽度和高度。

2.难点:学生能够结合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测量工具和方法。

五. 教学方法采用情境教学法、操作教学法和小组合作学习法,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体验和理解用手来测量的方法。

六. 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教师要熟悉教材内容,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设计好教学过程和活动。

2.学生准备:学生提前了解长度、宽度和高度的基本概念。

3.教学资源:教室、测量工具(如尺子、卷尺等)、教学课件等。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创设情境,如带领学生观察教室里的物体,引导学生思考如何用手来测量物体的大小。

2.呈现(5分钟)教师向学生展示用手来测量物体大小的方法,如用手势表示物体的大小,用手指测量物体的长度、宽度和高度等。

3.操练(10分钟)学生分组进行实际操作,测量教室里的物体的大小,如桌子的长度、宽度和高度,椅子的长度和宽度等。

教师巡回指导,纠正学生的测量方法。

4.巩固(5分钟)教师选取一些测量结果,让学生进行比较和分析,引导学生思考如何选择合适的测量工具和方法。

5.拓展(5分钟)教师引导学生思考用手来测量物体大小的局限性,引出其他测量工具和方法,如尺子、卷尺等。

2.3《用手来测量》-省教科院附小郑伟明

2.3《用手来测量》-省教科院附小郑伟明

小学科学一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第3课《用手来测量》执教者:浙江省教科院附属小学郑伟明一、科学概念目标1.测量可以量化比较结果。

2.人体可以作为一种测量工具,方便测量。

3.知道“拃”是张开的拇指到中指间的长度,测量时每一拃要首尾相连。

二、科学探究目标1.能对桌子的高度进行预测。

2.能用手来测量桌子的高度,并标记测量过程。

3.会观察、比较纸带上的标记的相同和不同之处。

三、科学态度目标1.发展在日常生活中运用测量的认同感。

2.逐步适应使用多种测量工具和测量单位。

3.认同以图表形式组织和交流信息的重要性。

4.意识到细致的一拃一拃的测量可以使测量结果更准确。

四、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目标意识到比较和测量是人们认识世界的基本方法。

五、教学准备学生准备:一条纸带、一把剪刀、一支油性彩笔、一根塑料棒、一张学习单。

六、教学过程(一)聚焦1.问题引入。

(1)小朋友们,你们知道一间教室的这一端到那一端有多长吗?观看视频里的同学是怎样测量的。

你们看出来了吗?测量有许多工具,我们的身体也可以作为测量的工具。

2.聚焦主题。

今天我们要学习用手来测量。

揭示课题《用手来测量》(1)用手怎么来测量呢?很好奇吧?我们一起来通过视频学习一下吧。

介绍“一拃”这个测量单位,大拇指和中指之间的最大距离叫做“一拃”。

(2)请你试着用“一拃”来测量桌子(3)老师发现有这样的“一拃”你觉得他做的对吗?(出示一拃没有最大距离张开的视频、没有从起点出发,没有首尾相连的错误示范)(4)机动设置:让你的同桌检查是否真的掌握了(二)探索:测量桌子的高度1.那老师要提高难度了,敢不敢挑战?请你预测桌子高度有几拃。

2.我们来用手试着测一测好不好?你用手测量桌子高度的时候遇到困难了吗?3.老师带来了一个小帮手,一条纸带,它可以怎么帮助我们呢?观看视频。

4.教师提醒学生注意:①两次测量用相同的手指测量;②一拃的指尖与下一拃的指尖必须紧紧相连;③在纸带上写上姓名。

5.两人一组开始测量。

科学一年级上册2.3《用手来测量》课件

科学一年级上册2.3《用手来测量》课件

新知讲解
把测量结果填写在活动上册上
新知讲解
桌子的高度可能 刚好是几拃,但 更有可能是几拃 多一点或少一点 ,该如何描述?
新知讲解
展示纸带,观察测量结果
我们的测量结果不一样,是用手来测量的是( C )
A、大树
B、河流
C、黑板
课堂练习
2、下面哪个动作表示一拃?( C )
一拃
拇 距离称“拃” 。

新知讲解
怎么用拃测量?
每拃之间首尾相连
新知讲解
找一找 谁的更标准?

新知讲解
预测桌子高度
①观察桌子高度 ②观察一拃长度 ③估计桌子几拃 ④记录活动手册
高度:从 桌面到地 面距离。
新知讲解
课桌的高
用拃演示测量桌子高度
①每次都要用大拇指和中 指之间的最大距离来测量
②一拃的指尖与下一拃的 指尖必须紧紧相连
③在一拃与一拃相连处要 画线作为记号
新知讲解
直接用手测量桌子高度 有几拃会出现什么问题?
不便于 做标记
新知讲解
为了便于测量中做记号,我们 用一条纸带匹配桌子的高度。
①确定纸带 起点和终点
②剪下纸带,与桌 子高度保持一致
新知讲解
测量纸带有几拃?
①用相同的手指测量 ②一拃的指尖与下一 拃的指尖须紧紧相连 ③重复测量 ④纸带写上姓名、日 期。
板书设计
拃:拇指和中指距离 用手来测量
每拃首尾相连
作业布置
谢谢
A
B
C
拓展提高
战争爆发,小科里把玩具装 在匣子里,从门口向前走了 十步,把匣子埋在土里。
三年战争结束后,科里竟然 挖不到匣子,这是为什么?
课堂总结

一上二3用手来测量盛慎

一上二3用手来测量盛慎

以上有不当之处,请大家给与批评指正, 谢谢大家!
12
zhíjiē yòng shǒu zài kè zhuō shàn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cè liàng yǒu jǐ zhà huìyǒu shíme wèn tí
直接用手在课桌上测量有几拃会有什么问题?
先做好预测,再开始测量。
预测有几拃
实测
第一次
第二次
第三次
实测和 预测一 样吗?
1.使用剪刀,注意安全。 2.纸条拉直,不要倾斜。 3.每次测量,及时记录。 4.分工合作,注意配合。 5.用的手指,都要相同。 6.拃拃相连,做好标记。
教科版一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第3课
用手来测量
镇海区艺术实验小学 盛 慎
wǒ men dōu yǒu yī shuāng líng qiǎo de shǒu
我们都有一双灵巧的手:
左手
右手
nǐ zhī dào shǒu shìyóu nǎ xiē bù wèi zǔ chéng de ma
你知道手是由哪些部位组成的吗?
食指
中指
无名 指
小拇指
大拇指
手掌
yòu shǒu de zǔ chéng bù wèi nǐ huìrèn le ma ?
右手的组成部位你会认了吗?
zhǎ
拃:zhāng kāi dà mǔ zhǐ hé zhōng zhǐ ,liǎng zhǐ duān de zuìdà jù lí 张开大拇指和中指,两指端的最大距离。 1拃

教科版2-3《用手来测量》教学设计

教科版2-3《用手来测量》教学设计

2-3《用手来测量》教学设计【教材分析】《用手来测量》是教科版科学一上年级《比拟和测量》的第三课,在前两课的学习中,学生已经对物体的外部形态进行了比拟。

本课时,学生将通过使用非标准单位测量桌子的高度,完成从比拟活动到测量活动的转变。

在用“手〞进行测量的活动中,学生领悟到使用非标准的测量单位将导致结果的多样性,以及测量单位首尾相连对测量准确的重要性。

在这一课中,学生会用到纸带替代桌子的高度进行测量,并且第一次对学生提出“预测〞的要求,让学生测量前对桌子高度进行预测有“几拃〞。

同时教师向学生指明,预测不是猜,而是依靠经验和观察所作出的判断。

通过活动,学生将认识到,“拃〞作为一种非标准测量单位,测量结果具有多样性,即每个人手的差异导致测量结果的不同,有利于为下一课的学习做铺垫。

【学情分析】一年级的学生还处于幼儿园和的过度时期,对于具体形象的事物具有较强的兴趣,喜欢“卡通〞、“谜语〞、“游戏〞等。

在本节的教学中,学生对于“身体的一些部位能帮助我们测量〞是有一定认知的,但是对于“一柞〞却比拟陌生。

所以针对一年级的学生,教师需要反复强化学生的认知。

在前面的两节课中,学生对物体的外部特征〔大小、距离〕进行了比拟,但都是通过比照得出的结果,并没有精确的测量数据来比拟。

因此在本课学习中,学生将体验生活中常用的一种测量方法,即使用拇指和中指的距离〔拃〕来测量。

【教学目标】科学概念目标:●测量可以量化比拟结果。

●人体可以作为一种测量工具,方便测量。

●知道“拃〞是张开的拇指到中指间的长度,测量时每一拃要首尾相连。

科学探究目标:●能对桌子的高度进行预测。

●能用手来测量桌子的高度,并标记测量过程。

●会观察、比拟纸带上的标记的相同和不同之处。

科学态度目标:●开展在日常生活中运用测量的认同感。

●逐步适应使用多种测量工具和测量单位。

●认同以图表形式组织和交流信息的重要性。

●意识到细致的一拃一拃的测量可以使测量结果更准确。

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目标:●意识到比拟和测量是人们认识世界的根本方法。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我们的桌子高度是不是一样高?
为什么同学们测量的结果有些不一样?
比一比
直接用手在课桌上测量有几拃会有什么问预测有几拃
实测
第一次
第二次
第三次
实测和 预测一 样吗?
1.使用剪刀,注意安全。 2.纸条拉直,不要倾斜。 3.每次测量,及时记录。 4.分工合作,注意配合。 5.用的手指,都要相同。 6.拃拃相连,做好标记。
展示成果
yì yī yì
教科版一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第3课
用手来测量
猜一猜
谜题: 五个兄弟,住在一起, 名字不同,高矮不齐。
小游戏
跟我一起数一数
大拇哥,二拇弟, 三中央,四小弟, 小妞妞,来看戏, 手心,手背,心肝宝贝
读一读 做一做
找一找
1
谁的更标准?
拃指的是张开大拇指和中指之间的宽度。
2
3
测一测 桌子的高度
1拃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