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手来测量
小学科学教案:用手来测量教学设计
小学科学精品教案:用手来测量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让学生了解和掌握用双手测量物体长度的方法,培养学生的测量技能。
2. 过程与方法:通过小组合作,让学生动手实践,培养学生的合作与探究能力。
3. 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对科学的热爱,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二、教学内容:1. 用手来测量物体长度的方法。
2. 测量技能的培养。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用手来测量物体长度的方法。
2. 教学难点:测量技能的培养。
四、教学方法:1. 小组合作:让学生在小组内互相合作,共同完成测量任务。
2. 实践操作:让学生动手实践,提高测量技能。
五、教学准备:1. 教学材料:测量尺、绳子、铅笔等。
2. 教学环境:实验室或教室。
六、教学过程:1. 导入:引导学生思考,用手来测量物体长度的可能性。
2. 新课:讲解用手来测量物体长度的方法,并进行示范。
3. 实践操作:学生分组进行测量实践,教师巡回指导。
七、课堂练习:1. 让学生用手测量教室的长度、宽度和高度。
2. 让学生用手测量自己的身高、手臂长度等。
八、拓展与延伸:1. 引导学生思考,还有哪些物体可以用手来测量长度?2. 让学生尝试用手来测量生活中的长度,如楼梯台阶、自行车轮胎直径等。
九、教学反思:1. 反思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是否全面讲解用手测量长度的方法。
2. 反思教学过程,是否注重学生的实践操作和测量技能培养。
3. 反思学生反馈,是否达到教学目标,学生是否掌握用手测量长度的方法。
十、课后作业:1. 让学生用手测量家庭中的长度,如家具、房间面积等。
六、教学评估:1. 观察学生在实践操作中的表现,评估其测量技能的掌握程度。
2. 通过课堂练习,评估学生对用手测量长度方法的运用情况。
3. 收集学生拓展与延伸活动的成果,评估其创新和实践能力。
七、教学修改:1. 根据教学评估结果,针对学生的薄弱环节进行针对性讲解和练习。
2. 调整教学方法,提高学生的参与度和积极性。
小学一年级上册科学《用手来测量》教案及反思
四、延伸
1.课堂实战:用手拃测量更多不规则的物体,如水桶有多粗。
2.课后思考:生活中还有那些物体能作为测量工具,这些物体应该有什么特点。
教学反思
本节课从学生的实际生活出发,由于很多小朋友都有抱住树干玩的生活经验,由此引出我们的身体有好几把“尺子”,然后引出拃的概念,探索环节是测量桌子的高度,层层递进。最后研讨环节让学生充分表达,思考各种可能性。
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目标:意识到比较和测量室人们认识世界的基本方法。
教
与
学
设
计
一、情景导入
1.根据比较大树的粗细来引出利用身体来测量物体。(ppt展示大树图片),明明去公园玩的时候看到了3棵很高大的树木,他想知道这三棵树那棵最粗,但是他用眼睛看不出来,你能帮他想个好办法吗?(请学生来边说边演)
2.引出用身体来测量,测量能使比较更准确直观。刚刚那位同学说得真好,他是用了什么办法来找到最粗的那棵树的呀?其实刚才那位同学使用了一个很厉害的方法,也就是用他的身体当工具来测出大树的粗细然后进行比较。看样子用身体来测量的时候大家能更好地知道树有多粗。除了用手臂来测量,你还能用身体的那个部分来测量呢?
3.利用纸条协助测量不平整物体
刚才同学们测了不少东西,老师这里有一张纸条,哪位同学愿意上来测测看?
(通过学生测量来规范测量动作,每拃之间要相连)
那如果是这张凳子呢?你们觉得它的高会有几拃?哪位同学能上来挑战一下吗?
看样子,不够平整,不是很好测,有没有什么办法能比较方便地知道它的高度到底是几拃呢?(引导学生思考可以利用纸条来比较获得凳子的高度,再来测量纸条的长度,那就是凳子的高度)
《用手来测量》(教案)教科版一年级上册科学
教科版一年级上册小学科学《用手来测量》教案一、教材分析:本节课是教科版小学科学一年级上册第2单元比较与测量第3节《用手来测量》,主要介绍使用手来进行测量的方法和技巧。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将能够了解到手的长度单位,并能够通过手的长度单位进行简单的测量。
二、教学目标:知识目标:了解手的长度单位,并能够使用手进行简单的测量。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使用手进行测量的能力,提高他们的观察和测量技巧。
情感目标:培养学生对科学的兴趣,激发他们对测量的好奇心和探索精神。
三、教学重点和教学难点:教学重点:手的长度单位的认识和使用,简单的测量技巧。
教学难点:将手的长度单位应用到实际测量中。
四、学情分析:学生是小学一年级的学生,他们对于测量的概念和方法还不够熟悉,需要通过生动的教学方式来引起他们的兴趣。
他们的注意力集中时间较短,需要通过多种教学手段来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五、教学过程:第一环节:导入新课老师:同学们,上节课我们学习了比较和测量的基本知识,你们还记得吗?今天我们要学习一个新的测量方法,那就是用手来测量。
请伸出你们的手,比较一下你们的手的长度和这张纸带的长度。
有谁能告诉我,手的长度可以作为一种测量的单位吗?为什么?学生A:可以,因为手的长度是每个人都有的,可以用来测量物体的长度。
老师:非常好!你说得很对。
我们可以用手的长度作为一种测量的单位。
那么,我们接下来就来学习手的长度单位。
第二环节:讲解手的长度单位老师:请看这张卡片,上面写着“手的长度单位”。
手的长度单位是指以手的长度作为测量的标准单位。
现在,我们来进行一些实际的测量。
(老师拿起一本书)老师:同学们,这本书的长度我们可以用手的长度来测量。
请你们伸出你们的手,用手的长度来测量一下这本书的长度。
学生B:老师,我的手长了8个手指头的长度。
老师:非常好!学生B用手的长度单位测量出这本书的长度是8个手指头的长度。
请大家都记录一下。
(学生们记录测量结果)第三环节:练习测量老师:现在,我给每个人发放一些测量工具,比如纸带和尺子。
一年级科学教科版上册《用手来测量》教案
一年级科学教科版上册《用手来测量》教案第一章:课程导入1.1 教学目标让学生初步了解测量的概念。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
引导学生发现生活中的测量工具和测量方法。
1.2 教学内容引入测量的话题,让学生分享他们对测量的认识。
引导学生观察和思考日常生活中常见的测量工具和测量方法。
讨论手作为测量工具的可能性。
1.3 教学方法采用谈话法引导学生思考和分享。
采用观察法让学生观察生活中的测量工具和测量方法。
第二章:用手来测量长度2.1 教学目标让学生掌握用手指和掌测量长度的方法。
培养学生动手操作和合作探究的能力。
2.2 教学内容介绍手指和掌作为测量工具的方法。
引导学生通过合作探究,用手指和掌测量教室内不同物体的长度。
2.3 教学方法采用讲解法介绍手指和掌测量长度的方法。
采用合作探究法让学生动手操作和交流分享。
第三章:用手来测量面积3.1 教学目标让学生掌握用手指和掌测量面积的方法。
培养学生动手操作和合作探究的能力。
3.2 教学内容介绍手指和掌作为测量工具测量面积的方法。
引导学生通过合作探究,用手指和掌测量教室内不同物体的面积。
3.3 教学方法采用讲解法介绍手指和掌测量面积的方法。
采用合作探究法让学生动手操作和交流分享。
第四章:用手来测量体积4.1 教学目标让学生掌握用手指和掌测量体积的方法。
培养学生动手操作和合作探究的能力。
4.2 教学内容介绍手指和掌作为测量工具测量体积的方法。
引导学生通过合作探究,用手指和掌测量教室内不同物体的体积。
4.3 教学方法采用讲解法介绍手指和掌测量体积的方法。
采用合作探究法让学生动手操作和交流分享。
5.1 教学目标5.2 教学内容让学生分享他们的学习体会和收获。
5.3 教学方法采用分享法让学生分享他们的学习体会和收获。
第六章:实践活动:用手测量学校环境6.1 教学目标让学生将用手测量应用到实际生活中,如测量学校的长度、面积等。
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6.2 教学内容学生分组,每组选择一个学校内的地点,如操场、教室、走廊等。
一年级科学教科版上册《用手来测量》教案
一年级科学教科版上册《用手来测量》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通过实践活动,了解和掌握用手指、手掌等身体部位进行简单测量的方法。
2.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动手操作能力和合作意识。
3. 激发学生对科学的兴趣,培养科学思维。
二、教学内容:1. 认识手指、手掌等身体部位作为测量工具。
2. 学习使用手指、手掌进行简单测量。
3. 通过对测量结果的比较,了解物体的长短、宽窄等特征。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认识手指、手掌等身体部位作为测量工具,学习使用手指、手掌进行简单测量。
难点:对测量结果进行比较,了解物体的长短、宽窄等特征。
四、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不同长度、宽度的物体,如小棒、纸条等。
2. 学生准备手指、手掌等身体部位。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教师展示不同长度、宽度的物体,引导学生观察并思考如何比较它们的长短、宽窄。
2. 探究:教师引导学生用自己的手指、手掌等身体部位进行测量,记录测量结果。
3. 讨论:教师组织学生相互交流测量结果,引导学生发现物体的长短、宽窄等特征。
4. 实践:教师组织学生分组进行实践活动,使用手指、手掌等身体部位对不同物体进行测量,并记录测量结果。
6. 拓展:教师提出拓展任务,如测量教室内的物品长度、宽度和高度等,学生自主完成。
8. 作业:教师布置作业,如家庭作业、课堂练习等。
9. 课后反思:教师对本节课教学进行反思,分析学生的学习情况,为下一步教学做好准备。
10. 评价:教师对学生的测量操作、合作意识等进行评价,鼓励优秀表现,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
六、教学评价1. 评价内容:学生在实践活动中的参与程度、测量操作的准确性、合作意识的体现以及对测量结果的比较分析能力。
2. 评价方法:观察、记录学生的测量过程和结果,以及学生的自我评价和同伴评价。
3. 评价结果:根据学生在实践活动中的表现,给予积极的反馈和具体的改进建议。
七、教学拓展1. 拓展活动:让学生尝试使用其他身体部位(如脚丫)进行测量,并记录测量结果。
《用手来测量》精品教案
《用手来测量》
一、教学目标
1.能用手作为测量工具,测量物体的长度。
2.了解测量的基本方法和单位。
3.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实践能力。
二、教学重难点
1.重点:用手测量物体的长度。
2.难点:准确描述测量的结果。
三、教学方法
观察法、测量法、讲述法。
四、教学过程
1.导入
1.展示一些物体的图片,问学生:“你们知道这些物体有多长吗?”
2.引出课题:用手来测量。
2.认识测量工具
1.教师展示自己的手,问学生:“我们可以用手来测量物体的长度
吗?”
2.让学生观察自己的手,了解手指、手掌等部位的名称。
3.用手测量物体的长度
1.教师分发一些小纸条,让学生用手测量小纸条的长度。
2.让学生用手指、手掌等部位作为测量单位,测量小纸条的长度,并
记录下来。
3.教师可以让学生多次尝试,提高测量的准确性。
4.总结
1.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强调用手测量物体长度的方法和注意事项。
2.布置作业:让学生在家里用手测量一些物体的长度,并记录下来。
一年级科学教科版上册《用手来测量》教案
一年级科学教科版上册《用手来测量》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通过观察和体验,了解自己的手的特征和功能。
2. 培养学生用手指进行简单测量的能力。
3. 培养学生合作交流的意识,提高学生的观察和表达能力。
二、教学内容1. 认识自己的手,了解手的特征和功能。
2. 学习用手指进行简单测量,如测量长度、宽度等。
3. 培养学生合作交流、观察和表达能力。
三、教学重点1. 让学生了解手的特征和功能。
2. 培养学生用手指进行简单测量的能力。
四、教学难点1. 让学生学会用手指进行简单测量。
2. 培养学生合作交流、观察和表达能力。
五、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一些关于手的手工制品或图片,用于引导学生观察和讨论。
2. 准备一些测量工具,如尺子、卷尺等,用于学生实践测量。
3. 准备一些小物品,如铅笔、橡皮等,用于学生实践测量。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教师展示一些关于手的手工制品或图片,引导学生观察和讨论手的特征和功能。
2. 学生分享观察到的手的特征和功能。
二、探究(10分钟)1. 教师引导学生用手指测量一些小物品的长度、宽度等。
2. 学生分组进行测量,记录测量结果。
3. 教师组织学生分享测量结果,引导学生讨论测量方法的可行性和准确性。
三、实践(10分钟)1. 教师发放测量工具(如尺子、卷尺等)和小物品(如铅笔、橡皮等),让学生自主选择测量对象进行测量。
2. 学生在纸上记录测量结果。
3. 教师组织学生展示测量成果,引导学生讨论测量方法的可行性和准确性。
四、总结(5分钟)1. 教师引导学生回顾本节课的学习内容,总结手的特征和功能以及用手指进行测量的方法。
2. 学生分享自己在实践中的收获和感受。
五、拓展(5分钟)1. 教师提出一些关于手的谜语或问题,引导学生课后思考和探索。
2. 学生课后寻找答案,下一节课分享自己的成果。
六、教学反思(5分钟)1. 教师引导学生回顾本节课的学习过程,思考手的特征和功能以及用手指进行测量的方法。
用手测距离的方法
用手测距离的方法随着科技的发展,我们可以通过各种仪器和设备来测量距离,比如测距仪、激光测距仪等。
然而,在某些情况下,我们不一定需要依赖这些设备,我们可以用手来测量距离。
下面我将介绍一些用手测距离的方法。
1. 手臂伸展法这是一种简单粗暴的方法,我们可以利用自己的手臂伸展来估计距离。
首先,将手臂伸直,并与地面平行。
然后,将一个手指放在眼睛前方的某个物体上,并记住这个位置。
接下来,慢慢向前移动,直到另一个手指能够放在同一个物体上。
这时,我们可以估计出物体与我们的距离。
2. 双手比心法这是一种相对准确的方法,我们可以利用手掌的大小来估计距离。
首先,将双手的食指和中指伸直并合拢,形成一个小三角形。
然后,将这个三角形对准某个物体,并记住这个位置。
接下来,慢慢向前移动,直到双手的三角形能够完全覆盖住物体。
这时,我们可以估计出物体与我们的距离。
3. 大拇指比对法这是一种相对粗略的方法,我们可以利用大拇指的长度来估计距离。
首先,将大拇指竖直向上伸直。
然后,将这个大拇指对准某个物体,并记住这个位置。
接下来,慢慢向前移动,直到大拇指完全覆盖住物体。
这时,我们可以估计出物体与我们的距离。
4. 脚步法这是一种比较常用的方法,我们可以利用自己的脚步来估计距离。
首先,站在起点位置,并将目光对准终点位置。
然后,慢慢向前迈步,直到达到终点位置。
通过计算所迈步的步数,我们可以估计出起点和终点之间的距离。
5. 按指法这是一种比较细致的方法,我们可以利用手指的长度来估计距离。
首先,将一个手指对准某个物体,并记住这个位置。
然后,慢慢向前移动,直到另一个手指能够对准同一个物体。
通过计算两个手指之间的距离,我们可以估计出物体与我们的距离。
通过以上几种方法,我们可以用手测量距离。
当然,这些方法只是估计,不如仪器和设备测量准确。
但在某些情况下,我们可以借助这些方法来估计距离,比如在户外活动、旅行等情况下。
使用这些方法不仅能够锻炼我们的观察力和判断力,还能增加乐趣和挑战。
一年级科学教科版上册《用手来测量》教案
一年级科学教科版上册《用手来测量》教案第一章:课程导入1.1 教学目标让学生初步了解测量的概念。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
引导学生通过实践活动体验测量的过程。
1.2 教学重点让学生掌握用手测量物体长度的方法。
1.3 教学难点让学生能够理解测量的重要性,并能够运用测量解决实际问题。
1.4 教学准备准备测量活动所需的物品,如尺子、绳子、小棍等。
准备一些长短不同的物体,如小棒、铅笔等。
1.5 教学过程教师通过讲解和示范,向学生介绍测量的概念和重要性。
学生通过观察和动手操作,了解用手测量物体长度的方法。
学生分组进行实践活动,用手指或手掌测量物体的长度。
教师引导学生分享测量结果,并进行讨论和交流。
第二章:用手测量物体长度2.1 教学目标让学生能够正确使用手指和手掌测量物体的长度。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空间观念。
2.2 教学重点让学生掌握用手测量物体长度的方法。
2.3 教学难点让学生能够准确地用手测量物体的长度。
2.4 教学准备准备一些不同长度的物体,如小棒、铅笔等。
2.5 教学过程教师通过讲解和示范,向学生介绍如何使用手指和手掌测量物体的长度。
学生分组进行实践活动,用手指和手掌测量不同长度的物体。
学生记录测量结果,并进行讨论和交流。
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测量结果,并进行评价和反馈。
第三章:用手测量物体宽度3.1 教学目标让学生能够使用手指和手掌测量物体的宽度。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空间观念。
3.2 教学重点让学生掌握用手测量物体宽度的方法。
3.3 教学难点让学生能够准确地用手测量物体的宽度。
3.4 教学准备准备一些不同宽度的物体,如小棒、铅笔等。
3.5 教学过程教师通过讲解和示范,向学生介绍如何使用手指和手掌测量物体的宽度。
学生分组进行实践活动,用手指和手掌测量不同宽度的物体。
学生记录测量结果,并进行讨论和交流。
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测量结果,并进行评价和反馈。
第四章:用手测量物体高度4.1 教学目标让学生能够使用手指和手掌测量物体的高度。
一年级科学教科版上册《用手来测量》教案
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通过观察和实验,了解自己的手在不同长度和宽度方面的差异。
2. 培养学生用简单工具进行测量和记录数据的能力。
3. 引导学生通过交流和讨论,发现测量结果的差异,并尝试解释原因。
二、教学重点:1. 观察和记录自己的手在不同长度和宽度方面的差异。
2. 使用简单工具进行测量和记录数据。
三、教学难点:1. 发现测量结果的差异,并尝试解释原因。
2. 培养学生用科学的方法进行观察和实验。
四、教学准备:1. 学生准备:观察自己的手,思考手在不同长度和宽度方面的差异。
2. 教师准备:准备测量工具(如尺子、手套等),实验材料(如小物品、纸张等),以及记录表格。
五、教学过程:1. 导入:引导学生观察自己的手,思考手在不同长度和宽度方面的差异。
2. 实验一:测量手指长度a. 学生分组,每组选择一名组长,负责组织测量活动。
b. 组长给每个组员分发测量工具,如尺子。
c. 组长指导组员测量自己的手指长度,并将数据记录在表格中。
d. 组长汇总数据,全班交流分享。
3. 实验二:测量手指宽度a. 学生分组,每组选择一名组长,负责组织测量活动。
b. 组长给每个组员分发测量工具,如尺子。
c. 组长指导组员测量自己的手指宽度,并将数据记录在表格中。
d. 组长汇总数据,全班交流分享。
4. 实验三:测量手掌长度a. 学生分组,每组选择一名组长,负责组织测量活动。
b. 组长给每个组员分发测量工具,如尺子。
c. 组长指导组员测量自己的手掌长度,并将数据记录在表格中。
d. 组长汇总数据,全班交流分享。
5. 实验四:测量手掌宽度a. 学生分组,每组选择一名组长,负责组织测量活动。
b. 组长给每个组员分发测量工具,如尺子。
c. 组长指导组员测量自己的手掌宽度,并将数据记录在表格中。
d. 组长汇总数据,全班交流分享。
6. 总结与反思:引导学生发现测量结果的差异,并尝试解释原因。
7. 拓展活动:学生分组,每组选择一种物品,用自己的手测量物品的长度和宽度,并将数据记录在表格中。
教科版科学一年级上册《用手来测量》教案
教科版科学一年级上册《用手来测量》教案一. 教材分析《用手来测量》是教科版科学一年级上册的一篇课文,通过让学生用自己的手来测量物体长度、宽度等,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动手操作能力和创新能力。
教材内容丰富,贴近学生生活,有助于激发学生学习科学的兴趣。
二. 学情分析一年级的学生具有较强的好奇心和探索欲望,他们善于观察、动手操作,但注意力容易分散,需要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进行有效引导。
此外,学生在生活中已经积累了一定的测量经验,如用手指测量距离等,这为课堂学习奠定了基础。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掌握用手测量物体长度、宽度的方法。
2.培养学生观察、动手操作和创新能力。
3.培养学生合作学习、乐于分享的良好学习习惯。
四. 教学重难点1.用手测量物体长度的方法。
2.培养学生观察、动手操作和创新能力。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创设生活情境,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学会用手测量。
2.游戏教学法:设计有趣的游戏,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动手操作能力。
3.启发式教学法:引导学生主动思考、探究,培养创新能力。
4.合作学习法:鼓励学生相互合作,共同完成任务,培养团队精神。
六. 教学准备1.准备不同长度的物体,如小棒、铅笔等。
2.准备手模,用于展示用手测量物体长度的方法。
3.准备计时器,用于记录测量时间。
4.准备记录表格,用于学生记录测量数据。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展示不同长度的物体,引导学生观察,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提问:“你们能用手估计这些物体的长度吗?”2.呈现(5分钟)教师用手模展示用手测量物体长度的方法,讲解测量步骤。
步骤如下:a.将手模与物体平行放置,用手模的一端对齐物体的一端。
b.用手模的另一端覆盖物体另一端,记录手模的长度。
c.重复测量几次,取平均值作为物体的长度。
3.操练(10分钟)学生分组进行动手操作,测量不同物体的长度,并记录测量数据。
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疑问。
4.巩固(5分钟)教师邀请几名学生上台演示用手测量物体长度的方法,并分享测量数据。
《用手来测量》教案
《用手来测量》教案教学目标:1. 理解用手来测量的概念和原理;2. 掌握用手来测量长度、面积和体积的方法和技巧;3. 提高学生观察、测量和判断的能力;4. 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和沟通能力。
教学重难点:1. 理解用手来测量的意义和应用;2. 掌握用手来测量的具体方法和技巧;3. 提高学生观察、测量和判断的能力。
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教学课件、实验器材、测量工具等;2. 学生准备:学生需要提前准备好笔、纸和尺子等文具;3. 教学环境:教室需要清洁整洁,实验器材摆放整齐。
教学过程:一、导入1. 讲述量尺的作用和测量的重要性;2. 引导学生思考,用手来测量的方法和技巧有哪些;3. 提出用手来测量的问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理论讲解1. 介绍用手来测量的基本概念和原理;2. 分析用手来测量长度、面积和体积的方法和步骤;3. 给出实例,让学生理解用手来测量的实际应用。
三、实践操作1. 学生分组,每组选定一项测量任务,如测量教室的长度、面积或体积;2. 学生利用手和尺子等工具进行测量,并记录实验数据;3. 学生分析测量结果,讨论测量中遇到的问题和解决方法。
四、总结归纳1. 各小组向全班汇报测量结果和分析结论;2. 教师进行总结,指出学生在测量过程中的优点和不足;3. 引导学生总结用手来测量的方法和技巧,提出改进建议。
五、拓展延伸1. 提出更复杂的测量问题,如测量不规则物体的长度、面积或体积;2. 鼓励学生设计更多有趣的测量实验,拓展用手来测量的应用范围;3. 组织学生进行测量比赛,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课后作业:1. 要求学生根据课堂实践操作的经验,完成用手来测量的作业;2. 要求学生撰写实验报告,包括测量方法、结果分析和改进建议;3. 要求学生对用手来测量的意义和应用进行深入探讨。
教学反思与改进:1. 总结本节课的教学效果,分析学生学习情况和表现;2. 总结教学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和不足,提出改进建议;3. 改进教学方案,优化教学环节和内容,提高教学效果。
用手测距离的方法
用手测距离的方法在日常生活中,我们经常需要测量距离,比如测量房间的长度、街道的宽度或者物体的尺寸等等。
虽然现在有许多先进的测量工具可以帮助我们准确测量距离,但我们也可以通过简单的方法,用手来估算距离。
下面我将介绍几种常用的用手测距离的方法。
方法一:大步法大步法是一种简单有效的用手测距离的方法。
首先,我们需要确定自己的大步长度。
可以在一个长直的路段上,用正常的步伐走一次,然后测量出走过的距离,再将这个距离除以步数,得到平均的大步长度。
然后,我们就可以用这个大步长度来估算其他距离了。
具体操作时,我们先测量出待测距离的一个边界点,然后用大步走过这个距离,数一下大步的步数。
接下来,我们再用这个步数乘以大步长度,就可以得到大致的距离了。
当然,由于每个人的步长不同,所以这个方法只能作为一个估算。
方法二:手指法手指法是另一种常用的用手测距离的方法。
我们知道,每个人的手指长度都是大致相同的,所以我们可以利用这个特点来估算距离。
具体操作时,我们先伸出手臂,然后将手指并拢,使其尽量平直。
然后,我们用手指对准待测距离的一个边界点,看看能够盖住多少个手指。
根据经验,一般情况下,一个手指的宽度大约是 1.5 - 2厘米。
所以,我们可以用手指的个数乘以 1.5 - 2厘米,就可以得到大致的距离了。
需要注意的是,由于手指的宽度可能会有一定的差异,所以这个方法也只能作为一个粗略的估算。
方法三:比例法比例法是一种更为准确的用手测距离的方法。
我们可以利用物体的已知尺寸和我们手上的某个参照物来推测待测物体的尺寸。
具体操作时,我们首先需要找到一个已知尺寸的物体,比如一本书或者一张纸。
然后,我们用手将这个物体按比例放大或缩小,使其尺寸与待测物体的尺寸相近。
接着,我们用手指对准待测物体的一个边界点,然后用手指的长度来估算出待测物体的尺寸。
这种方法的优点是比较准确,但需要找到一个已知尺寸的参照物,有一定的限制性。
用手测距离是一种简单而又常用的方法,可以在日常生活中帮助我们快速估算距离。
一年级科学教科版上册《用手来测量》教案
一年级科学教科版上册《用手来测量》教案第一章:课程导入1.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测量的重要性,培养学生的测量意识。
引导学生学会使用手作为测量工具,进行简单的长度和宽度的测量。
1.2 教学内容导入课程,向学生介绍本节课的主题《用手来测量》。
讲解测量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如购物时测量物品的长度、宽度等。
引导学生思考:我们可以用什么方法来测量物体的长度和宽度?1.3 教学活动教师展示一些日常生活中的测量场景,如尺子测量书本长度,让学生观察并思考。
学生分组讨论,分享自己想到的测量方法。
第二章:学习用手测量2.1 教学目标让学生掌握使用手作为测量工具的方法,能够准确地测量物体的长度和宽度。
2.2 教学内容讲解用手测量长度的方法:伸出手掌,大拇指指尖到中指指尖的距离就是一“掌长”。
讲解用手测量宽度的方法:张开手指,大拇指指尖到中指指尖的距离就是一“指宽”。
2.3 教学活动教师进行示范,用手指测量教具的长度和宽度,并解释测量方法。
学生分组实践,使用手指测量教具的长度和宽度,教师巡回指导。
第三章:用手测量实践3.1 教学目标让学生能够在实际场景中运用手测量长度和宽度,提高学生的测量能力。
3.2 教学内容学生分组进行测量实践,选择教室内的物品,如桌子、椅子等,用手指测量其长度和宽度。
3.3 教学活动教师布置测量任务,学生分组进行测量实践。
学生汇报测量结果,教师进行点评和指导。
第四章:总结与反思4.1 教学目标让学生总结本节课的收获,反思测量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和解决方法。
4.2 教学内容学生总结本节课学习的用手测量长度和宽度的方法。
学生反思在实践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和解决方法,分享自己的收获。
4.3 教学活动教师引导学生进行总结和反思,鼓励学生分享自己的收获和体会。
第五章:家庭作业5.1 教学目标巩固学生用手测量长度和宽度的能力,培养学生的测量习惯。
5.2 教学内容布置家庭作业,要求学生在家中找一些物品,用手指测量其长度和宽度,并记录下来。
小学科学教案:用手来测量教学设计
小学科学精品教案:用手来测量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和掌握手的长度和宽度,并能够使用手作为测量工具来估计其他物体的长度和宽度。
2.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提高他们的科学思维能力。
3. 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的精神,提高他们的团队协作能力。
二、教学内容:1. 手的长度和宽度2. 使用手作为测量工具3. 估计其他物体的长度和宽度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让学生掌握手的长度和宽度,并能够使用手作为测量工具来估计其他物体的长度和宽度。
2. 教学难点:准确地估计其他物体的长度和宽度。
四、教学准备:1. 学生分组,每组四人。
2. 每组准备一把尺子、四根手指、一些小物品(如书籍、文具等)。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教师通过提问方式引导学生思考如何使用手来测量物体的长度和宽度。
2. 探究:学生分组进行探究,使用手和尺子测量物体的长度和宽度,并记录数据。
3. 交流:每组学生汇报测量结果,其他组学生进行评价和讨论。
5. 拓展:学生分组进行拓展活动,使用手来估计教室中的物体长度和宽度,并记录数据。
7. 作业:学生回家后,用手指测量家中的物体长度和宽度,并记录数据。
六、教学评估:1. 观察学生在探究过程中的表现,包括测量方法的准确性、数据的记录和整理。
2. 学生汇报和评价他人的测量结果,评估他们的交流和评价能力。
3. 检查学生完成拓展活动的效果,评估他们的应用能力和创新能力。
七、教学反思:1. 教师在课后对自己的教学进行反思,分析教学过程中的优点和不足。
2. 教师根据学生的表现,调整教学策略,提高教学效果。
八、教学延伸:1. 学生进一步学习其他测量工具的使用,如尺子、卷尺等。
2. 学生学习不同测量单位的使用,如厘米、米等。
九、教学资源:1. 教师准备相关测量工具和物体,为学生提供实践机会。
2. 教师收集和整理关于测量的资料,为学生提供学习参考。
十、教学计划:1. 教师根据教学内容和教学目标,制定详细的教学计划。
教科版科学一上2.3《用手来测量》教案
教科版科学一上2.3《用手来测量》教案一. 教材分析《用手来测量》这一课主要让学生了解和掌握用手来测量物体的长度、宽度和高度的方法。
通过这一课的学习,让学生能够结合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测量工具和方法,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空间观念。
二. 学情分析学生在学习这一课之前,已经学习了长度、宽度和高度的基本概念,对物体的大小有一定的了解。
但用手来测量物体的大小,还需要学生亲自操作,体验测量过程,从而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测量方法。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了解用手来测量物体的大小需要估计和比较,学会用手势表达物体的大小。
2.过程与方法:学生通过实际操作,培养观察、思考、交流和合作的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学生体验到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培养对数学的兴趣和好奇心。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学生能够选择合适的测量工具和方法,测量物体的长度、宽度和高度。
2.难点:学生能够结合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测量工具和方法。
五. 教学方法采用情境教学法、操作教学法和小组合作学习法,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体验和理解用手来测量的方法。
六. 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教师要熟悉教材内容,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设计好教学过程和活动。
2.学生准备:学生提前了解长度、宽度和高度的基本概念。
3.教学资源:教室、测量工具(如尺子、卷尺等)、教学课件等。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创设情境,如带领学生观察教室里的物体,引导学生思考如何用手来测量物体的大小。
2.呈现(5分钟)教师向学生展示用手来测量物体大小的方法,如用手势表示物体的大小,用手指测量物体的长度、宽度和高度等。
3.操练(10分钟)学生分组进行实际操作,测量教室里的物体的大小,如桌子的长度、宽度和高度,椅子的长度和宽度等。
教师巡回指导,纠正学生的测量方法。
4.巩固(5分钟)教师选取一些测量结果,让学生进行比较和分析,引导学生思考如何选择合适的测量工具和方法。
5.拓展(5分钟)教师引导学生思考用手来测量物体大小的局限性,引出其他测量工具和方法,如尺子、卷尺等。
小学一年级科学上册教学课件《用手来测量》
高
4.数一数一共几拃。
yònɡ zhǐ dài bānɡ zhù cè liánɡ
2 用纸带帮助测量。
①用纸带确定桌子高度
②剪掉多余部分
1.使用剪刀,注意安全。 2.纸条拉直,不要倾斜。
tā yǒu jǐ zhǎ
3 它有几拃?
用的手指 要相同。
1.每次测量,及时记录。 2.分工合作,注意配合。
一拃一拃 要相连。
bǐ jiào
4 比较。
wǒ mén de cè liánɡ jié ɡuǒ bù yí yànɡ shì shén me yuán yīn zào chénɡ de
我们的测量结果不一样,是什么原因造成的?
1.用纸带匹配桌子高度时是否出现误差; 2.是否使用了同一根手指测量; 3.是否做到了一拃紧连着一拃; 4.每一拃的长度不同; 5.每个人的手指长度不相等; ……
4 意识到比较和测量是人们认识世界的基本方法。
qǐ diǎn
起点
天天
小青
天天比我跳得 远多少?
cè liáng shǐ bǐ jiào gèng zhǔn què
测量,使比较更准确。
wǒ men de shēn tǐ yě shì cè liáng gōng jù wǒ men néng yòng zì jǐ de shǒu cè liáng ma
专 有名词
猜想
比预测更随意,通常凭以往的经验做出判断。
预测
综合以前的经验及当下的观察做出判断。
专 有名词
测量
按照某种标准使用工具来观察,并且使用数据
对事物做出量化描述。
距离
(两物体)在空间上相隔或间隔的长度。
拃
张开的手的大拇指和中指两端的距离。
科学《用手来测量》教学反思(三篇)
科学《用手来测量》教学反思(一)这一课就是一个主要活动——用手来测量课桌的高度,从学习“一拃”——预测课桌的高度——直接用手测——借助纸带用手测量,最终测出比较准确的课桌的高度,结果比较后会发现大家的数据是不一样的,再分析其中的原因。
这一课的教学重难点是很明确的,思路也很清晰,问题就在于如何组织好一年级的小朋友进行这样的活动。
本课的活动的开始前我用微课来让孩子产生用手测量的欲望,看了视频之后孩子们也知道怎么来测量,我又强调了“一拃”的概念以及测量时两拃中的衔接,活动开始前明确活动要求,然后我就请每组的材料员领材料。
上了一个班之后我发现,实验时的任务分工要明确,不能说一位小朋友干嘛,另一位小朋友干嘛,这样他们会抢,任务还是不明确的。
要把任务明确到个人,谁干嘛,谁干嘛,这样他们才会比较有序开展。
本课需要改进的问题:1、在教学中发现对于学生来说预测这一项是比较难的,孩子们理解能力有限,不知道怎么预测,让他们自己去看一看比一比自己手的一拃和课桌高度之间的数量关系确实是不容易的,有一些孩子甚至不知道预测这一格中写什么,因此,我觉得在教学设计中,要把任务交代清楚,语言上要简洁清晰。
2、一拃的手势部分学生做起来会有些难度,需要学生多练习。
3、我觉得我没有提到起点和终点,作为连续的单元教学,还是需要提一下的。
科学《用手来测量》教学反思(二)这一课就是一个主要活动——用手来测量课桌的高度,从学习“一拃”——预测课桌的高度——直接用手测——借助纸带用手测量,最终测出比较准确的课桌的高度,结果比较后会发现大家的数据是不一样的,再分析其中的原因。
这一课的教学重难点是很明确的,思路也很清晰,问题就在于如何组织好一年级的小朋友进行这样的活动。
一年级的小朋友上课,教师语言的组织非常重要,一个问题提下去,如果有一大部分小朋友不明白问的是什么,那么这个问题的表述就是有问题的,超过了小孩子的认知水平。
要怎样使问题简单易懂是我要提前在备课中备好并大概预设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教 学 目 标
教学重点
1.科学概念目标: 测量可以量化比较结果。 人体可以作为一种测量工具,方便测量。 知道“拃”是张开的拇指到中指间的长度,测量时每一拃要首尾相连。 2.科学探究目标: 能对桌子的高度进行预测。 能用手来测量桌子的高度,并标记测量过程。 会观察、比较纸带上的标记的相同和不同之处。 3.科学态度目标: 发展在日常生活中运用测量的认同感。 逐步适应使用多种测量工具和测量单位。 认同以图表形式组织和交流信息的重要性。 意识到细致的一一的测量可以使测量结果更准确。 4.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目标: 意识到比较和测量是人们认识世界的基本方法。 知道“拃”是张开的拇指到中指间的长度,测量时每一拃要首尾相连。
1.倾听。
学生活动
2.思考,讨论,回答。
1.倾听,认识“拃”。 2.再次认识“拃”,初步学习用用手来测量。 3.同桌用手“一拃一拃”测量桌子的宽。
三、探索活 动:测量测桌子高度相当于多少拃。 2.怎样测量桌子的高度。 3.引导学生说明为了便于在测量中做记号,我 们要用一条纸带匹配桌子的高度。学生思考 怎样匹配一条测量纸带。 4.播放视频。 5.发材料。当学生测量纸带的长度时,教师 要关注学生的操作,提醒学生注意:①用相同 的手指测量;②一拃的指尖与下一拃的指尖 必须紧紧相连。 6.展示纸带,观察测量结果。需要选择几条有 代表性的纸带,把纸带对齐黑板的红线 (代 表地面)粘贴好。 2.提问: “我们的测量结果一样吗?你是如何知道 的?” “是什么原因导致测量结果不一样的呢?” 3.引导学生从实验的每一个步骤去反思。鼓 励学生大胆提出自己的看法。 4.小结:人手作为一种测量工具,一般都是 以拃作为测量单位。但由于人为的原因,存 在一定的误差。 1.创设情境体会使用其他身体的测量工具: “抱”、“庹”。 2.请学生课后思考:测量时,怎么解决测量 单位长短不同的问题?
1.课后完成 P10 页活动手册的拓展活动。
yòng shǒu l á i c è liáng
用手来测 量
板书设计
zhǎ
拃
我们的纸带
教学难点 认同以图表形式组织和交流信息的重要性。
教学准备
学生准备:向每位学生提供一条纸带、一支白板笔、一张实验单。 教师准备:课件。
教学过程
教学步骤 一、问题引
入
二、聚焦主 题
教师活动 1.从生活入手,提问“多高、多重?”说明 我们不仅要比较,有时还需要测量。测量有 许多工具,我们的身体也可以作为测量工 具。 2. 我们还可以用身体的什么部位当作测量工 具呢?你是怎么用它测量的? 1.用课件介绍,用拇指和中指间的最大作为 “一拃”。 2.演示用手来测量,向学生指出,每次都要用 大拇指和中指之间的最大距离来测量;一拃 的指尖与下一拃的指尖必须紧紧相连;在一 拃与一拃相连处要画线作为记号。 3.巡视。 4.本课的活动主题就是用我们的手来测量桌 子的高度。
1.观察桌子的高度,再观察手指一拃的长度, 最后预测桌子高度相当于多少拃。 2.(1)同桌讨论测量桌子高度的方法; (2)学生代表演示测量方法。 3.思考,学生演示怎么匹配一条与桌子一样 高的纸带。 4.按照老师的要求观看视频。 5.按照要求进行实验。
1.先观察一会儿纸带。 2.思考问题。 3.学生的看法可能包括:用纸带匹配桌子高 度时可能出现误差;没有使用同一根手指测 量;不能很准确地做到一拃紧连着一拃;很 难做到每一拃的长度都相同;每个人的手指 长度不一样,有些同学手指长,有些同学手指 短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