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科学六年级上册《探索宇宙》教案

合集下载

冀教版小学六年级科学《探索宇宙》教学设计5篇

冀教版小学六年级科学《探索宇宙》教学设计5篇

冀教版小学六年级科学《探索宇宙》教学设计5篇第一篇:冀教版小学六年级科学《探索宇宙》教学设计14.探索宇宙教学设计教学设计思想:在学生认识了宇宙浩瀚之后,借助认识人类探索宇宙的各种工具来了解人类探索宇宙的历史。

重点学习和了解各种各样的宇宙探测器,并通过设计制作活动初步了解望远镜和火箭的工作原理。

教学目标:一、科学探究目标1.能按照要求自己独立进行实物或模型的制作。

2.能按照一定标准对宇宙探测器进行分类。

3.能总结出使火箭飞得更直、更高的方法。

二、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1.能听取别人的意见改进自己的望远镜。

2.能主动与其他同学交流自己的资料或意见。

3.能向他人介绍钱学森等科学家的事迹并学习他们的精神。

三、科学知识目标1.能举例说出宇宙探测器的主要用途。

2.能复述“万户”的故事。

3.能用自己的话解释火箭运动的动力来源。

4.能说出影响火箭飞行的因素及其道理。

四、科学、技术、社会、环境目标能说出望远镜的发展对观测太空有什么影响。

教学重点和难点:通过查阅资料了解各种各样的宇宙探测器,从而了解人类探索宇宙的历史。

教学方法:教师讲授与学生活动相结合的互动教学法。

教学媒体:多媒体设备,制作望远镜的材料,有关宇宙探测器的图片。

课时建议: 2课时。

第一课时教学过程:(一)导课1.出示浑天仪图片提问:这个图片里的物体大家认识吗?学生观并回答。

讲述:浑天仪是我国古代人民用来研究月球和其他星球的仪器,是东汉的张衡发明的,这表明500多年前,人们就开始用一些仪器来探索宇宙了,今天我们来看看人类是怎样探索宇宙的。

(出示课题)(二)新课教学◆活动1:制作自己的望远镜教师:人类探索宇宙少不了要用到望远镜,你知道有一些什么样的望远镜?学生交流教师课件展示各种望远镜,并作相关介绍。

(如伽利略的折射望远镜、牛顿的反射望远镜、射电望远镜、哈勃太空望远镜等,还可以补充介绍其他望远镜,如我国最大的射电望远镜、轨道望远镜等)讨论:了解了这么多的望远镜,你认为望远镜是怎样帮助天文学家提高探索宇宙的能力的?科学技术是怎样影响望远镜的发展的?学生讨论交流。

苏教版小学六年级上册科学《探索宇宙》教案课件PPT优秀教学设计

苏教版小学六年级上册科学《探索宇宙》教案课件PPT优秀教学设计

苏教版小学六年级上册科学《探索宇宙》教案课件PPT优秀教学设计简介《探索宇宙》是苏教版小学六年级上册科学的一章。

本教学设计旨在通过PPT 呈现精细的图片、动画和视频等素材,让学生通过视觉感受的方式更加深入的了解天文知识;同时本设计将语文、数学等学科知识进行融合,促进了跨学科学习,全面提升了学生的素养。

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能够了解太阳系中的行星类型和行星运动规律•能够区分卫星、行星和恒星•能够掌握观察夜空的方法•能够理解月相变化和日食、月食的成因•能够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激发学生学习天文知识的兴趣过程与方法•通过PPT展示多媒体素材,深入浅出地解释天文知识•融合语文和数学等学科知识,促进跨学科学习•采用互动教学方式,鼓励学生多做实验和探究,提高思维能力和动手能力情感态度•培养学生的好奇心,形成探究思维•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组织管理能力•培养学生对天文知识的热爱,增强对自然美的感受和探索精神教学重难点•太阳系中行星的运动规律和类型的理解及模拟实验操作•卫星、行星、恒星的区别及大量恒星的视觉体验营造•客观观测天空的方法和仪器使用的理解•理解月相的变化和日食、月食的成因教学过程课前准备1.准备好PPT教案素材,包括图片、视频和动画等素材2.学生准备天文知识的基础知识及掌握手持银灰板和指南针的方法3.教师准备实验器材,如恒星、卫星模型等教学步骤Step 1 [10分钟]: 课堂热身教师与学生互动,自我介绍,介绍课堂的氛围和内容。

同时介绍课程目标和学生可以获得的知识、技能和态度等。

Step 2 [20分钟]: 行星的运动规律和类型•PPT展示太阳系中行星的类型和运动规律,通过模拟实验和动画等素材让学生更加深入的了解行星的运动规律,比如行星是绕着太阳公转的,公转周期和轨迹离心率等因素的影响因素•以课外阅读的方式,引导学生参阅相关预习材料,进一步深化对行星的理解和模拟实验操作Step 3 [30分钟]: 卫星、行星、恒星的区别•PPT展示卫星、行星、恒星的区别,让学生通过观察和比较,了解它们之间的差异,比如在形状、大小和星系位置等方面•设计观测恒星或者行星的实验活动,让学生近距离观察恒星或者行星,并通过口头和书面的方式,进行记录和分析Step 4 [20分钟]:观察天空的方法和仪器的使用•介绍无望远镜,望远镜的使用方法,然后在教室里进行观望,或者进行天文观测活动;•介绍学校旁边的中国科学院天文台和一些民用的天文设备供学生进行视觉体验;Step 5 [20分钟]: 月相变化和日食、月食•PPT展示月相的变化,激发学生对月相的探究兴趣,然后通过模拟实验操作,建立月相和地球、太阳的相对位置联系;•简明扼要地介绍和解释日食和月食的成因,引导学生探究和观察实在的日食;Step 6 [10分钟]: 结束教学•为学生提供充足时间复习课程学习内容•总结学生学习的效果和体验,鼓励学生探究天文知识并取得更好的成绩。

小学科学414《探索宇宙》教案

小学科学414《探索宇宙》教案

小学科学414《探索宇宙》教案引言:《探索宇宙》是小学科学414的一个重要教学内容,借此课程我们可以帮助学生们了解宇宙的起源、星球间的相对位置以及地球与宇宙中其他物体的关系。

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宇宙的概念,学习宇宙的起源和演化过程。

2. 帮助学生认识地球在宇宙中的位置,以及宇宙中其他天体的相对位置。

3. 引导学生理解日地月系统的运行规律,并能够解释日食和月食的原因。

4. 培养学生对宇宙的好奇心和探索欲望,激发对天文学的兴趣。

二、教学重点:1. 宇宙的起源和演化过程。

2. 日地月系统的运行规律和日食、月食的原因。

三、教学准备:1. 太阳系、星星、月球、地球的模型或图片。

2. 幻灯片或图片展示宇宙中的天体。

3. 课件或教辅材料。

四、教学步骤:步骤一:导入(5分钟)老师给学生出示学生在日常生活中观察到的太阳、星星和月亮的图片,并问学生这些天体是什么,它们有什么相同点和不同点。

步骤二:引入宇宙(10分钟)1. 老师给学生展示宇宙的图片,并解释宇宙的概念,告诉学生宇宙是由无数个星系、星球、恒星和行星组成的。

2. 引导学生思考宇宙的起源和演化过程,引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思考。

步骤三:地球在宇宙中的位置(15分钟)1. 老师给学生展示地球、太阳、月球和其他行星的模型或图片,让学生观察它们的相对位置。

2. 通过讲解和交互式讨论,帮助学生理解地球在宇宙中的位置,并解释为什么我们可以看到太阳和星星。

3. 引导学生思考地球与其他天体的关系,例如地球绕太阳运行、月球绕地球运行等。

步骤四:日地月系统的运行规律(20分钟)1. 通过演示和讲解,帮助学生理解日地月系统的运行规律,包括地球自转和公转、月球绕地球运行等。

2. 引导学生思考日食和月食的原因,并解释为什么不是每个月都有日食和月食。

步骤五:探索宇宙(10分钟)1. 引导学生思考,探索宇宙的方法和工具有哪些。

2. 鼓励学生观察夜空的变化,留意星座、流星雨等现象。

步骤六:课堂练习和总结(20分钟)1. 给学生布置练习题,检验他们对课程内容的理解程度。

《探索宇宙》说课稿

《探索宇宙》说课稿

《探索宇宙》说课稿一.说教材:本节内容是小学科学六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的第四课。

主要是通过望远镜和航天技术的发展两条主线,引领学生了解人类认识、探索宇宙空间的历程以及取得的一系列成果。

探索宇宙是当今世界科学研究的重大主题,对孩子进行这方面的启蒙教育,既可满足他们对探索太空的渴求,也可以给他们以宏观世界的启迪。

二.说学情:六年级学生已经掌握了自主探究和合作交流的方法与过程,学生在前面的学习中已经学习了相关知识,对宇宙、月球、太阳系等已经有了初步的认识,而且学生也能通过网络、电视等途径对人类探索宇宙的方法和过程有了一些了解,在此基础上学习这一课,对于学生来说,应该不是很艰难的。

所以,引导学生自主探索,合作学习,就会轻松突破教学重、难点,让课堂充满活力。

三.说教学目标及重难点:教学目标:1.能够收集人类探索太空的资料,能够通过收集资料的方式了解人类观测太空的历史。

2.2.了解人类探索宇宙的历史,知道人类对太空的认识随技术的发展而深化。

3.意识到航天事业的价值;4.学习航天精神,培养爱国之情,砥砺强国之志,实践报国之情。

教学重难点:【重点】了解人类是怎样探索宇宙的。

【难点】认识逐级加速火箭是如何摆脱地球引力的。

四.说教法学法:1、提问导学法提出问题让学生课前采取自学的方式来解决,增强学生自己解决归纳知识的能力。

2、探究式教学在教学中,努力营造宽松和谐的课堂氛围,激励学生自主学习归纳,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主动性,培养学生自主学习意识。

3、媒体辅助教学利用课件,将文字、图形、等媒体结合在一起,创设直观性与探索性相结合的教学情境,以强化教学的直观性,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五.说教学过程:1.导入:同学们好,相信在座的每个人都有属于自己的梦想,不知道大家有没有一个航天梦呢?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探索宇宙》吧。

“浩瀚星辰繁如锦”,在科技不发达的古代,我们只能通过肉眼观察世界。

面对宇宙的奇妙景象,人们通过编神话故事来寄托他们的向往与追求。

探索宇宙教案

探索宇宙教案

探索宇宙教案教案:目标:通过探索宇宙,让学生了解宇宙的起源、组成以及与地球的关系。

学习目标:1. 了解宇宙起源的理论,并能描述大爆炸理论。

2. 认识太阳系及其各个行星,并能描述地球在太阳系中的位置和特征。

3. 了解银河系和其它星系,并能描述宇宙中的恒星和行星的分布。

教学步骤:引入:1. 让学生观察夜空中的星星,并引导他们思考:“宇宙是什么?它是如何形成的?”2. 引导学生回顾有关宇宙的知识,并鼓励他们分享自己对宇宙的认识。

探索宇宙的起源:1. 介绍宇宙起源的理论,如大爆炸理论。

解释大爆炸理论是如何解释宇宙的起源和扩张的。

2. 引导学生思考和讨论大爆炸理论的证据,如宇宙的背景辐射等。

了解太阳系和地球的特征:1. 介绍太阳系的结构和组成,包括太阳、行星、卫星等。

2. 引导学生探索地球在太阳系中的位置,如地球的轨道、自转和公转等。

3. 鼓励学生讨论地球的特征,如气候、地理特征、生物多样性等。

认识宇宙中的银河系和星系:1. 介绍银河系的结构和组成,如银河系的螺旋臂、恒星等。

2. 展示不同类型的星系,如椭圆星系、不规则星系等,并让学生比较它们的特征。

3. 引导学生探索宇宙中的恒星和行星的分布,如星云、行星际云等。

总结:1. 让学生回顾所学内容,总结他们对宇宙的认识和所了解的新知识。

2. 鼓励学生思考宇宙研究的重要性,并讨论未来可能的探索和发现。

扩展活动:1. 观测夜空中的星星和行星,让学生尝试辨认它们。

2. 组织学生进行探索宇宙的项目,如建立一个太阳系模型或设计宇宙探索任务等。

3. 鼓励学生阅读与宇宙相关的书籍和文章,拓宽他们对宇宙的了解。

小学科学44《探索宇宙》(教案及反思)

小学科学44《探索宇宙》(教案及反思)

小学科学44《探索宇宙》(教案及反思)教案:一、教学目标:1. 了解宇宙的概念和组成部分。

2. 了解太阳系的组成和特点。

3. 探索宇宙中的其他星球和恒星。

4. 了解人类对宇宙的探索和研究。

二、教学准备:投影仪、课件、幻灯片、简笔画、实物模型。

三、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师生共同回顾和讨论宇宙这个概念,引入本节课的主题。

2. 探究宇宙的组成(15分钟)利用课件或幻灯片展示宇宙的概念和组成部分,并结合简笔画或实物模型进行解释,让学生对宇宙的结构有一个直观的了解。

3. 太阳系的组成与特点(20分钟)通过幻灯片和简笔画展示太阳系的组成和特点,包括太阳、行星、卫星等的介绍。

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太阳系中的行星都围绕着太阳运动。

4. 探索其他星球和恒星(25分钟)通过课件或实物模型展示其他星球和恒星的外貌和特点,引导学生思考各个星球和恒星之间的差异和相似之处。

可以对学生提出一些问题,如“为什么有些星星比其他星星亮一些?”等,激发他们的思考和探索欲望。

5. 人类对宇宙的探索和研究(15分钟)通过幻灯片和简单的故事,讲解人类对宇宙的探索和研究的历史,如人类登月任务、探测器探索外星球等。

同时,引导学生思考人类为什么要进行这些探索和研究。

6. 总结与延伸(10分钟)与学生一起总结本节课的内容,并鼓励他们继续对宇宙进行探索和思考。

可以提供一些相关的书籍或视频资源,供学生进一步了解宇宙。

四、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多媒体的方式,使学生对宇宙有了更直观和全面的了解。

针对不同的知识点,采用了简笔画、实物模型等多种形式的展示和解释,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度。

同时,在课堂上注重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探索欲望,通过提问和讨论,激发学生的思考和想象力。

在教学中,我发现学生对宇宙这个话题非常感兴趣,积极参与了课堂活动,并提出了一些有深度的问题。

为了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培养他们的自主学习能力,我决定在课后推荐一些相关的书籍和资源供他们阅读和探索。

科学《 探索宇宙 》教案(三篇)

科学《 探索宇宙 》教案(三篇)

探索宇宙教案(一)【教材分析】本课系教育科学出版社小学科学六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第8课时,为小学阶段“地球世界”最后一课。

【学情分析】经过近四年的科学和电脑学习,学生具有一定的自主科学探究能力和计算机使用基础,但教师借班上课,对学生情况并不完全熟悉。

【设计理念】本课的关键在于“探索”二字——开放式教学,给学生自由探究的空间与时间,借助计算机等手段进行自主学习,但绝不是完全放任自流,而是在教师引导下进行更有效的探究。

【教学目标】一、科学概念:1、宇宙空间分布着大小不同的天体系统。

2、宇宙是运动变化的,膨胀着的,组成宇宙的天体也是运动变化着的。

二、过程与方法:1、对提供的资料或自己收集的资料进行研究,发现一些有效信息。

2、学习利用数据、文字、图表、模型来表述研究过程。

3、通过网络操作形成互相协作的精神,提高自主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1、从人类探索宇宙的历程中,认识到科学是不断发展的。

2、意识到宇宙是运动和变化的。

3、感受宇宙科学的奇妙,增强探究兴趣。

【教学重难点】学生通过自主探究,从时间、空间和物质上认识到宇宙是无限的。

【教学准备】为全班准备:全课课件,学习资源包(包含自学课件、学习包、计算器)等。

为各组准备:一台可上网的计算机(或在电脑室进行教学),《课前自助预习卡》,《“宇宙之旅”任务单》,《自学记录单》、《自选作业卡》等。

学生自备:记录本,笔等。

【教学过程】课前三分钟:创设乘坐太空飞船遨游宇宙的学习氛围,各小组成员自行选择本课角色。

〈设计意图:营造愉悦宽松学习环境,拉近师生距离,消除学生在众多听课者环境下学习的紧张感。

组长等职位采用轮流制,增强每位学生的责任感。

〉一、复习导入回忆太阳系知识,揭示课题。

〈设计意图:从学生已知和熟悉的入手,为以下认识更广阔的宇宙作铺垫。

〉二、自主探究,认识宇宙1、提出活动任务任务一:宇宙有多大?你能用简单图文表示宇宙的结构吗?任务二:宇宙是一成不变的吗?你能用一个词来形容它的状态吗?任务三:恒星的一生如何变化?请你用一句话来描述现在了解的宇宙。

2024苏教版科学小学六年级上册第4单元《探索宇宙》教学设计及教学反思

2024苏教版科学小学六年级上册第4单元《探索宇宙》教学设计及教学反思

2024苏教版科学小学六年级上册第4单元《探索宇宙》教学设计及教学反思
在太阳中的相对位置。

科学观念(对客观事物的总体认识)
认识太阳系八大行星的基本特征,建立太阳系的科学概念。

科学思维(对客观事物的认识方式)
通过搭建太阳系模型,理解太阳系行星之间的关系。

探究实践(科学探究能力技术与工程实践能力自主学习能力)
C.与地球的环境最接近
D.体积和质量最大
3.右图是()它是八颗行星中光环最突出和明显的行星。

A.木星
B.土星
C.金星
D.天王星
4.关于月球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A.月球是第一个人类曾经登陆过的地外天体。

B.地球上重 40 牛顿的物体,月球上也是 40 牛顿
C.月球上昼夜温差很大
D.月球是太阳系中体积第五大的卫星
5.目前,科学家在探知太阳系中唯一有高级智慧生存的生物是
A.阿姆斯特朗
B.万户
C.杨利伟
D.尤里·加加林
3.如图是自制的纸火箭,它的飞行高度与()有关。

A.纸筒的长度
B.纸火箭的长度
C.纸筒的宽度
D.橡皮筋的拉伸长度
4.我国第一颗人造卫星是()。

A.天宫一号
B.东方红1号
C.东方红2号
D.天宫二号
7,第一台天文望远镜是()发明的。

六年级科学探索宇宙教案

六年级科学探索宇宙教案

六年级科学探索宇宙教案教案标题:六年级科学探索宇宙教案教案目标:1. 了解宇宙的基本概念和组成部分。

2. 探索地球与宇宙的关系。

3. 理解宇宙中的天体运动和季节变化。

4. 培养学生的观察和实验能力。

5. 激发学生对宇宙的好奇心和科学探索的兴趣。

教学资源:1. 教科书:包含有关宇宙和天体运动的相关知识。

2. 图片和视频:展示宇宙中的天体和宇宙探索的相关内容。

3. 实验器材:如模型、望远镜、太阳系模型等。

教学步骤:引入活动:1. 使用一张图片或视频展示宇宙中的星星、行星和银河系,并引导学生思考宇宙的概念。

知识探究:2. 通过教科书或其他资源,向学生介绍宇宙的基本概念和组成部分,如星星、行星、太阳系和银河系等。

3. 引导学生讨论地球在宇宙中的位置,并探讨地球与其他天体的关系。

实验探索:4. 组织学生进行实验,观察和记录太阳的运动和地球的自转和公转。

5. 制作太阳系模型,让学生了解各行星的相对位置和运动轨迹。

巩固与拓展:6. 引导学生观察夜空中的星星,并讨论星星的亮度和颜色变化。

7. 制作星座图,让学生了解不同季节中可见的星座。

8. 鼓励学生提出问题和进行小组讨论,激发他们对宇宙的好奇心和探索兴趣。

评估活动:9. 设计一份简单的测验或小组项目,评估学生对宇宙知识的理解和实验能力的掌握程度。

延伸活动:10. 鼓励学生自主学习和探索宇宙的其他领域,如太阳系外行星的发现和探索、宇宙射线等。

教学反思:11. 回顾教学过程,总结学生的学习成果和困难,为下一次教学做准备。

注意事项:1. 教师应提前准备好教学资源和实验器材,并确保安全使用。

2. 在教学过程中,鼓励学生提问、讨论和参与实验,积极培养他们的科学思维和实践能力。

3. 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适当调整教学内容和方法,确保教学的有效性和学生的参与度。

小学科学第22课探索宇宙(教案)

小学科学第22课探索宇宙(教案)

小学科学第22课探索宇宙(教案)【教案】小学科学第22课探索宇宙一、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将会了解宇宙是什么,它的组成部分以及我们如何探索宇宙。

2.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思维能力,提高他们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 情感目标:引导学生对宇宙的好奇心和探索欲望,培养他们的科学兴趣和科学精神。

二、教学重难点1. 重点:宇宙的定义、宇宙的主要组成部分、探索宇宙的方式。

2. 难点:培养学生观察和思考的能力,理解宇宙的无限广阔。

三、教学准备投影仪、电视、教学课件、课堂实验材料。

四、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通过放映一段宇宙的相关视频片段,激发学生对宇宙的好奇心和探索欲望。

2. 呈现(15分钟)教师通过幻灯片和教材的图片,向学生展示宇宙的图片,让学生感受宇宙的无限广阔,引导学生思考什么是宇宙以及宇宙中可能存在的事物。

3. 讲解(20分钟)(1)教师简要介绍宇宙的定义,即包括地球、太阳、行星、恒星、银河系等一切存在的空间所组成的整体。

(2)教师介绍宇宙的主要组成部分,包括星球、恒星、银河系、星系团等。

(3)教师从宇宙诞生的原因、宇宙中可能存在的生命等方面,向学生介绍探索宇宙的意义和目的。

4. 实验活动(30分钟)(1)教师组织学生进行手工实验,制作一个简易的太阳系模型,让学生了解太阳、行星、卫星等的相对位置。

(2)教师带领学生进行天文观测,使用望远镜观察夜空中的星星和行星,让学生体验探索宇宙的乐趣。

5. 总结归纳(10分钟)教师引导学生回顾本节课所学的内容,让学生自主总结宇宙的定义、组成部分以及探索宇宙的方式。

6. 练习与评价(20分钟)(1)学生自主完成课堂练习,巩固所学知识。

(2)教师对学生的表现进行及时评价和反馈,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和科学热情。

五、教学延伸1. 在家长会上邀请一位天文学爱好者或专家,为家长和学生分享更多关于宇宙的知识。

2. 通过阅读相关书籍、观看科普视频等方式,拓展学生对宇宙的认识,引导他们进一步探索宇宙的未知领域。

探索宇宙-苏教2001版六年级科学上册教案

探索宇宙-苏教2001版六年级科学上册教案

探索宇宙-苏教2001版六年级科学上册教案一、教学背景本节课是苏教版2001年版《科学》六年级上册的第四章《天文学》第二节《探索宇宙》的教学内容。

本节课主要基于学生对宇宙的直观感受出发,帮助学生认识黑夜成就了星空的美丽和神秘;探索人类对宇宙的认识历程;介绍了望远镜;引导学生认识地球绕太阳公转和自转的规律,从而简单了解昼夜和四季交替的原因。

二、教学目标1.能通过学习,了解夜空中的星星、星座等天体概念。

2.能够简单了解人类探索宇宙的历程。

3.能够从视、听、触等感受入手,认识望远镜。

4.能够简单了解地球绕太阳公转,自转的规律,了解昼夜和四季交替的原因。

三、教学重点和难点重点:1.夜空中的星星、星座等天体概念的认识。

2.望远镜的认识和观察。

3.地球公转和自转的规律。

难点:1.让学生从自然现象中认识地球公转和自转规律。

2.认识天文学中的一些概念。

四、学法指导1.感性认识法。

通过夜空中的星星、星座等天体以及望远镜的观察等感性材料,让学生自然而然地对天文学知识产生兴趣和好奇心。

2.体验式学习法。

引导学生亲身体验地球自转、公转、昼夜变化等自然现象,让学生在体验中学习、体验中感受、体验中思考。

3.合作学习法。

通过小组讨论,合作解决天文学知识相关问题,互相交流,相互学习,共同提高。

五、教学展开1. 导入活动通过图片、影片等直观素材,引导学生对黑夜中的星空产生兴趣和好奇心,进而引入本节课的内容。

2. 学习目标明确通过简单讲解和通过图片、视频等教具,让学生对本节课的学习目标和任务有一个清晰的认识。

3. 感性认识通过观察夜空中的星星、星座等天体,引导学生逐步认识星空的规律和美丽。

并且通过望远镜观察,让学生更好地认识望远镜。

4. 认识历史通过简单的历史介绍,让学生了解人类对宇宙的认识历程。

可以以科学家、成就、发明等内容进行介绍。

5. 体验学习让学生仿照真实情况,在望远镜前进行观察装置调整和观察任务书等实践,让学生从中体验道望远镜的使用。

小学科学六年级上册科学教案14探索宇宙苏教版

小学科学六年级上册科学教案14探索宇宙苏教版

小学科学六年级上册科学教案14探索宇宙苏教版探索宇宙——小学科学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了解什么是宇宙,了解宇宙的组成部分,认识地球在宇宙中的位置和作用。

2. 能力培养:培养学生的观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的合作和沟通能力。

3. 情感目标:培养学生对宇宙的好奇心和探索精神,培养学生保护地球的意识。

二、教学重难点1. 教学重点:帮助学生全面了解宇宙的概念和组成,了解地球在宇宙中的位置和作用。

2. 教学难点:引导学生理解宇宙的广阔和神秘,培养学生探索宇宙的兴趣。

三、教学过程1. 导入(学生体验)向学生展示一张有关宇宙的图片,让学生观察并描述图片中的内容,引导他们对宇宙的好奇心。

2. 概念讲解通过讲解和展示相关图片、视频等多媒体资料,向学生介绍宇宙的概念和组成。

让学生了解宇宙包括太阳、行星、恒星、星系等,让学生了解宇宙的广阔和神秘。

3. 地球的位置引导学生思考地球在宇宙中的位置和作用,让学生认识到地球是宇宙中的一个微小的存在,地球提供了人类生存的条件,地球的保护和环境保护至关重要。

4. 观察和实践组织学生观察和实践,让学生亲自动手制作一个简单的水准仪,借助水准仪,学生可以观察地球是平的,并了解地球的形状。

5. 学习交流学生分组,进行交流和讨论,交流自己对宇宙的认识和理解,分享自己的观点和发现。

6. 拓展练习通过拓展练习提高学生对宇宙的认识和了解,让学生回答以下问题:a) 宇宙中的最大行星是什么?b) 除了地球,宇宙中还有其他适合人类生存的星球吗?c) 宇宙中最亮的恒星是什么?d) 为什么地球是宇宙中唯一有生命存在的星球?e) 你认为宇宙中是否存在其他智慧生命?7. 总结归纳让学生总结今天的学习内容,回答以下问题:a) 你对宇宙的认识有了哪些改变?b) 你觉得宇宙是什么样子的?c) 你对地球的位置和作用有了什么新的认识?d) 你对地球的保护有什么新的认识?8. 家庭作业布置家庭作业:让学生回家观察夜空中的星星,并描述自己的观察结果和感想。

六年级科学《探索宇宙》优秀教学设计

六年级科学《探索宇宙》优秀教学设计

六年级科学《探索宇宙》优秀教学设计六年级科学《探索宇宙》优秀教学设计作为一无名无私奉献的教育工作者,就有可能用到教学设计,教学设计是一个系统化规划教学系统的过程。

那么教学设计应该怎么写才合适呢?下面是小编整理的六年级科学《探索宇宙》优秀教学设计,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六年级科学《探索宇宙》优秀教学设计篇1教学目标过程与方法能够通过收集资料的方式了解人类观测太空的历史。

会制作多级火箭模型。

能够收集有关运载火箭、人造卫星、行星探测器及航天飞机的图片和资料。

搜集人类的航天灾难故事。

知识与技能知道太阳系、银河系及宇宙的关系。

知道一些重要的探测宇宙的工具,意识到人类对太空的认识随技术的发展而深化。

认识各种典型的航天器。

了解人类历史上发生的主要航天灾难。

了解我国的航天史。

知道中国正在进行的航天事业——嫦娥计划。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体会到人类探索太空的自豪感。

体会到科学家和宇航员在宇宙探索中前赴后继的献身精神。

从中国宇航事业的发展中体会到一种民族的自豪感和民族的尊严。

教学准备:课前学生收集各种神话故事、星球的图片、有关宇宙和探索宇宙的资料。

教学过程:1.新课导入。

谈话:在我们生活着的地球之外,是一个广阔无边、无始无终的世界,被称为“宇宙”。

宇宙里的许多奥秘在等着我们去探索,今天我们就来了解一些宇宙的知识,进行“探索宇宙”的活动。

(板书课题) 教师组织学生汇报交流所收集的材料,并利用多媒体展示星空的图像和太阳系的有关图片。

2.引导学生经历人类观察、探索宇宙的过程。

(1)了解古人对宇宙的探索和向往。

讨论:在没有先进观测仪器的远古时代,人们是怎样认识宇宙的?他们会问一些怎样的问题?谈话:自古以来,人们对浩瀚的宇宙充满了好奇与幻想,在科学技术不发达的远古时代,人们通过编造一些神话传说来寄托他们的向往和追求。

教师利用多媒体向学生展示四则神话故事:盘古开天辟地、嫦娥偷药奔月、女娲炼石补天、夸父持杖逐日,井引导学生讨论:古代的人根据什么天文现象编造了这些神话传说?盘古开天辟地:古人对天地产生原因的最初思考。

六年级上册科学教学设计《4.4_探索宇宙》苏教版_(4)

六年级上册科学教学设计《4.4_探索宇宙》苏教版_(4)

六年级上册科学教学设计《4.4_探索宇宙》苏教版_(4)一. 教材分析《4.4 探索宇宙》是苏教版六年级上册科学的一课。

本课主要让学生了解宇宙的基本知识,包括宇宙的组成、恒星、行星等。

通过本课的学习,学生能够对宇宙有更深入的了解,培养他们的科学探究精神。

二. 学情分析六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科学素养,他们对宇宙有一定的了解。

但是,对于宇宙的组成、恒星、行星等概念,他们可能还比较模糊。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引导学生通过观察、思考、讨论等方式,加深对宇宙的理解。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宇宙的基本知识,包括宇宙的组成、恒星、行星等。

2.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思考能力和科学探究精神。

3.激发学生对科学的兴趣,提高他们的科学素养。

四. 教学重难点1.宇宙的组成2.恒星、行星等概念五. 教学方法1.观察法:让学生观察宇宙中的恒星、行星等,加深对宇宙的理解。

2.讨论法:分组讨论,让学生分享对宇宙的认识,培养他们的合作精神。

3.讲授法:教师讲解宇宙的基本知识,帮助学生建立科学的宇宙观。

六. 教学准备1.准备相关的图片、视频等教学资源,帮助学生直观地了解宇宙。

2.准备黑板、粉笔等教学工具,方便板书。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图片、视频等资源,引导学生关注宇宙,激发他们对宇宙的好奇心。

2.呈现(10分钟)教师讲解宇宙的基本知识,包括宇宙的组成、恒星、行星等。

讲解过程中,引导学生观察图片,加深对宇宙的理解。

3.操练(10分钟)学生分组讨论,分享自己对宇宙的认识。

教师巡回指导,帮助学生纠正错误,提高他们的科学素养。

4.巩固(10分钟)教师提问,检查学生对宇宙知识的掌握情况。

学生回答问题,巩固所学知识。

5.拓展(10分钟)教师引导学生思考宇宙的奥秘,激发他们的科学探究精神。

例如,讨论宇宙的起源、宇宙是否有边界等问题。

6.小结(5分钟)教师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强调宇宙的组成和恒星、行星等概念。

7.家庭作业(5分钟)布置相关的作业,让学生进一步巩固所学知识。

探索宇宙小学科学教案

探索宇宙小学科学教案

探索宇宙小学科学教案一、引言科学是培养学生科学思维和创新能力的重要学科之一。

宇宙作为一个神秘而广袤的领域,常常能够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

本教案旨在通过探索宇宙的知识,引导小学生逐步了解宇宙的构成、宇宙中的各种天体以及宇宙的起源等基本内容,激发他们对科学的兴趣,培养他们的科学思维和探索精神。

二、教学目标1. 了解宇宙的基本概念,掌握宇宙的组成和宇宙中的各种天体;2. 了解太阳系的结构和行星的特点;3. 理解地球在宇宙中的位置和特殊性;4. 探索宇宙起源的理论,并了解宇宙演化的基本过程;5. 能够用简单的科学方法观察和探究宇宙中的现象。

三、教学重点1. 宇宙的组成和宇宙中的各种天体;2. 太阳系的结构和行星的特点;3. 地球在宇宙中的位置和特殊性;4. 宇宙的起源和演化;四、教学内容1. 宇宙的组成和宇宙中的各种天体a. 宇宙的概念和范围b. 星球、恒星、星系的概念和特点c. 星云、黑洞、太阳等宇宙中的其他天体2. 太阳系的结构和行星的特点a. 太阳系的概念和组成b. 行星的概念和分类c. 水星、金星、地球、火星、木星、土星、天王星和海王星的特点3. 地球在宇宙中的位置和特殊性a. 地球的概念和构造b. 地球与其他行星的比较c. 地球自转和公转的影响4. 宇宙的起源和演化a. 宇宙起源的理论:宇宙大爆炸和宇宙膨胀b. 宇宙演化的基本过程:星系形成、恒星演化等a. 设立观察目标和问题b. 收集和整理观测数据c. 分析和解释观测结果d. 提出假设并进行实验验证五、教学方法1. 导入法:通过引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想象力,引入宇宙的话题。

2. 示范法:通过展示真实的照片、模型和视频等,让学生亲身体验宇宙的奇妙之处。

3. 探究法:引导学生观察、提问和探究,培养他们的科学探索精神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4. 实践法:组织学生进行实验、模拟和观测等活动,巩固他们对宇宙知识的理解。

5. 讨论法:通过小组讨论和合作学习等方式,促进学生之间的交流和合作,提高他们的思维能力和表达能力。

新教科版六年级科学上册《探索宇宙》教案设计

新教科版六年级科学上册《探索宇宙》教案设计

新教科版六年级科学上册《探索宇宙》教案设计一、教学目标1.了解宇宙的概念与组成。

2.理解地球的运动和月球的现象。

3.掌握一些科学探究的方法和实验操作技巧。

4.激发学生对宇宙的好奇心和探究意识。

二、教学内容1.宇宙的概念和组成。

2.地球的运动和月球现象。

3.科学探究方法和实验操作技巧。

三、教学重难点1.掌握地球自转和公转的概念,理解昼夜变化的原因。

2.知道月的现象是由地球和月同时旋转引起的,了解月相变化及日食、月食的成因。

3.使用科学探究方法进行实验探究,培养探究和创新意识。

四、教学方法1.讲授法:通过发放教案、精讲、示范性实验等方式,让学生在老师的指导下掌握相关知识。

2.实验教学法:让学生自己动手进行实验操作,从而掌握科学探究的方法和实验操作技巧。

3.讨论法:针对学生的疑惑和问题,进行有针对性的讨论和解答,激发学生的探究和思考意识。

五、教学过程1. 导入环节让学生通过观看宇宙中的一些美景图片,了解宇宙的广袤和奇妙,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探究意识。

2. 讲授宇宙概念通过让学生回答问题、看图学习等形式,讲解宇宙的定义、组成和宇宙中的一些奇妙现象。

3. 讲授地球的运动和月球现象1.讲解地球的自转、公转和它们的时间、方向等相关知识。

2.讲解月相变化的原因和日食、月食的产生过程。

4. 实验探究1.配合教材中的实验内容,进行相应的实验探究活动。

2.让学生通过观察结果,总结归纳实验规律和方法。

5. 讨论及总结1.讨论学生在探究过程中的体验和发现。

2.整理总结学习内容,巩固学生的知识。

六、教学评价教师可从以下方面进行评价:1.学生对教材知识的理解情况。

2.学生在实验探究中的表现和把握可行性的能力。

3.学生在讨论中的表现和总结的能力。

七、Feedback思考1.教学在导入环节中如何激发学生的兴趣,提高学生的主动探究的意识?2.如何让学生动手操作实验,让实验结果更加简单明了又符合教学要求?3.如何巩固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知识提高效果?八、教材选择新教科版六年级科学上册《探索宇宙》九、课外拓展1.让学生通过阅读相关科学知识的书籍、杂志,进行进一步了解和探究。

小学科学14探索宇宙(教案)学年科学六年级上册苏教版

小学科学14探索宇宙(教案)学年科学六年级上册苏教版

小学科学14探索宇宙(教案)学年科学六年级上册苏教版标题:小学科学教案:探索宇宙引言:本教案针对小学六年级学生,旨在帮助他们深入了解宇宙的奥秘。

通过本课,学生将学会观察和描述星体的特征,了解地球在太阳系中的位置,认识天文学的基本知识,并鼓励学生主动探索和提出问题,培养其科学思维能力。

该教案结合教材内容和多媒体资源,通过多种教学方法和活动,激发学生对宇宙的兴趣,培养他们的科学素养。

一、教学目标:1. 能够观察、描述星体的特征,如形状、颜色、明亮程度等;2. 了解太阳系的组成和地球在其中的位置;3. 了解宇宙中的其它星球和星座;4. 学会使用天文望远镜观察星体。

二、教学准备:1. 教材:小学科学六年级上册苏教版教材;2. 多媒体资源:电脑、投影仪;3. 学具:天文望远镜、星图、相册等;4. 实物:变焦镜、彩色玻璃等。

三、教学步骤:步骤一:引入(10分钟)用多媒体展示精美的星空图片,引起学生的兴趣。

教师提出问题:“你们知道那些星星是什么?它们是如何形成的?”通过讨论和猜测,激发学生的思考,打开课堂气氛。

步骤二:观察和描述星体(20分钟)教师向学生展示一些明星照片,要求学生观察并描述这些星体的特征。

学生可以用形状、颜色、明亮程度等来描述星体。

随后,教师引导学生归纳总结他们观察到的规律和特点。

步骤三:太阳系探索(30分钟)教师通过多媒体展示太阳系的形象图,引导学生认识太阳系的组成和地球在其中的位置。

教师讲解太阳、行星、卫星等概念,通过生动的比喻和实物,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

步骤四:星球和星座的了解(30分钟)教师给学生展示一些星球和星座的图片,引导学生认识它们的特征和命名。

通过学习星座的故事,增加学生的情感体验,并培养对宇宙的敬畏之情。

步骤五:天文望远镜的使用(30分钟)教师带领学生实地观察星体,使用天文望远镜观察夜空中的星星。

学生可以亲身体验望远镜的观测效果,通过比较裸眼观测和望远镜观测的差异,加深对星体特征的理解。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学习
目标
科学概念:
1、宇宙空间分布着大小不同的天体系统。
2、宇宙是运动变化的,膨胀的,组成宇宙的天体也是运动变化着的。
过程与方法:
1、对提供的资料或自己收集的资料进行研究,发现一些有效信息。
2、学习利用数据、文字、图表、模型来表述研究过程。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从人类探索宇宙的历程中,认识到科学是不断发展的。
2、意识到宇宙是运动变化着的。
探究
问题
1、对提供的资料或自己收集的资料进行研究,发现一些有效信息。
2、学习利用数据、文字、图表、模型来表述研究过程。
应用
作业
作业练习:同步练习册
实践应用:对提供的资料或自己收集的资料进行研究,发现一些有效信息。
文化
阅读
阅读有关宇宙的相关知识
学习
重难点
重点:初步认识宇宙的结构和运动,建立宇宙系统的概念。
1、引导学生利用书籍、网络、影视等各种方法收集;
2、指导学生对资料进行分类整理,如天体资料、探索工具、航天故事等;
板书
设计
8、探索宇宙
一、宇宙空间的天体系统:太阳系——银河系——河外星系——宇宙
二、宇宙是运动变化的,膨胀的——充满活力
教学
后记
小学科学六年级上册《探索宇宙》教案
学 科
科学
单 元
第三单元
备课者
课 型
新课
课 题
探索宇宙
执教者及时间
学习
要点
1、宇宙空间分布着大小不同的天体系统。
2、宇宙是运动变化的,膨胀的,组成宇宙的天体也是运动变化着的。
3、对提供的资料或自己收集的资料进行研究,发现一些有效信息。
4、学习利用数据、文字、图表、模型来表述研究
难点:学习利用数据、文字、图表、模型来表述研究过程。
教学过程
二次备课
学生活动
教师活动
活动一:【教学过程】
一、膨胀的宇宙
1、情境导入:同学们,2003年我国载人航天飞船“神舟5号”的发射成功,让我们中国“千年飞天梦,今朝变成真”。现在,就让我们一起乘坐“神舟号”飞船到太空遨游,继续去探索宇宙。
2、师:我们先来到地球家园的所在地——太阳系,回想一下,太阳系是怎样一个星系?
3、提问:太阳系在宇宙中是唯一的吗?
4、学生思考回答。
5、让我们看看银河系的模样吧!说说你们觉得银河系像什么?
(银河系俯视像一个巨大的漩涡,侧看像一个中心略鼓的大圆盘。)
6、阅读课本第61页资料,说说银河系中有多少颗恒星?银河系有多大?
(银河系大约由1000亿~2000亿颗恒星组成,直径有10万光年。)
4、学生们谈自己的想法。
四、拓展延伸:
请同学们课后继续收集各种有关宇宙和人类探索宇宙方面的资料。
1、板书课题:探索宇宙
2、太阳系是以太阳这颗恒星为中心的,由行星及其卫星、矮行星、小天体(包含小行星、流星、彗星)等组成的一个天体系统。
3、教师引导学生们认识:太阳虽然是太阳系里唯一发光的恒星,但是太阳系在宇宙中并不是唯一的。天空中的星星大多数也是和太阳一样发光发热的恒星,它们有的也会组成类似太阳系一样的天体系统,太阳系和众多的恒星一起组成的一个恒星集团,被人们称为银河系。
2、小结:
1、我国是世界上公认的火箭发源地。
2、我国的航天技术在世界上占有重要的地位。
3、载人飞船“神舟”五号和“神舟”六号圆了中国人的飞天梦想。现在“嫦娥”一号探月卫星又发射成功,不久的将来,我国宇航员还将登月考察。
4、小结:人类对宇宙的探索是探测工具不断改进的过程,体现到了一种民族的尊严和自豪感;人类对宇宙的探索是没有止境的。
7、太阳在银河系中的位置看得出来吗?光年是一个什么单位?1光年等于多少千米?算一算。
8、了解了银河系,你们有什么感受?
9、讨论:我们已知的宇宙空间到底有多大呢?
二、充满活力的宇宙
1、师:组成宇宙的恒星究竟是怎样的呢?我们来了解一下它们。
2、组织学生观看相关的录像资料,并展示恒星一生中的几个重要阶段的图片和资料。
3、新星爆炸是怎么回事?你有没有收集到这方面的资料。
4、学生交流各自收集的资料。
三、人类对宇宙的探索
1、谈话:自古以来,人类就对宇宙充满了幻想,向往着飞向太空。我们看到的这些资料,正是人类不断地对宇宙进行探索的结果。
2、你知道我国人民在宇宙探索方面取得了哪些成就吗?
3、你还知道在人类探索宇宙的历程中有哪些代表人物?他们分别有哪些贡献?
4、教师出示银河系俯视和侧视的图片
5、教师出示银河系俯视和侧视的图片
6、教师说明:现在人们用天文望远镜已观测到距我们120亿光年的宇宙空间深处,但仍没有看到宇宙的边缘,而且科学家发现宇宙正处于青年时期,还在长大,还在膨胀之中!教师简单介绍红移现象。
1、恒星的一生:星云的气体和尘埃紧缩——原恒星——燃料消耗殆尽,膨胀变成巨星或超巨星——爆炸成超新星——变成黑洞或中子星;或者星云的气体和尘埃紧缩——原恒星——小型或中等恒星变成红巨星——燃料耗尽而缩小变成白矮星——能量耗尽变成黑矮星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