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期中国农村居民消费行为分析
农村经济增长的市场需求分析
农村经济增长的市场需求分析在中国经济持续发展的背景下,农村经济增长逐渐成为社会经济结构中不可忽视的重要组成部分。
随着城镇化进程的加快,农村地区的市场需求也在不断变化和升级,这不仅影响着农村的生产方式、消费模式,也对农民的生活水平和幸福感产生深远影响。
在分析农村经济增长的市场需求时,需要从多个维度探讨,并结合实际案例与数据进行深入剖析。
农村经济增长的核心在于农村市场需求的多元化。
传统上,农村消费主要集中在基础生活必需品,如粮食、日用品等,但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生活水平的提升,农村居民的消费需求逐渐向多层次、多样化方向发展。
教育、医疗、文化娱乐、旅游等服务领域的需求日益增加,尤其是在年轻农民逐渐向城镇迁移、接受更多教育的背景下,农村对高品质生活的追求愈发明显。
对此,市场上的供给结构也发生了相应的变化。
一方面,越来越多的企业开始关注到农村市场,推出适合当地居民的产品和服务。
比如,一些农业科技公司提供的智能农业设备,不仅提高了农民的生产效率,也使得农村农业生产更具现代化与科技含量。
另一方面,面对农村消费升级的需求,商家开始加大对健康食品、绿色产品和文化消费品的布局,推动了农村市场的多元化发展。
在农村经济增长过程中,农民收入的增加为市场需求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持。
随着土地流转和农业现代化的推进,农民的收入来源变得更加多样。
除了传统的种植与养殖收入之外,乡村旅游、手工艺品、农村电商等新兴产业也成为了农民的重要收入来源。
根据相关数据显示,2022年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已达18447元,较上一年增长了6.5%。
这一增长不仅提高了农村家庭的消费能力,也促使他们在消费上更加注重品质与品牌,从而反过来推动了本地及周边市场的发展。
农村经济的市场需求还受到政策环境的显著影响。
近年来,各级政府积极推动乡村振兴战略,通过各类扶持政策、资金投入和市场监管,旨在增强农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能力。
这些政策不仅注重农业生产的提升,也着重于消费环境的改善,例如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提升商业服务水平等。
农村人口年龄结构变动对农村居民消费及结构的影响
农村人口年龄结构变动对农村居民消费及结构的影响*◎储宇奇 摘 要:近些年在国内经济得到极大发展的背景之下,我国人口年龄结构尤其是农村人口年龄结构发生了较大的变动,如少儿系数减少,老年系数上涨等等,而这种人口年龄结构变动的现象也带来了一系列的问题,为了更好地分析农村人口年龄结构变动对农村居民消费以及消费结构带来的影响,本文将根据国内相关情况并结合数据展开实证分析,并且在分析的基础上求得结论并根据结论给出下个阶段我国城乡发展的建议。
关键词:农村地区;人口年龄结构;消费水平;消费结构从改革开放到现在的数十年以来,国内的经济水平得到了显著的提高,但是相关数据显示与飞速上涨的经济水平相比我国居民消费却始终缺乏了一些动力。
从国家统计局的数据可以知道,在2010年的时候美国的居民消费率就已经达到了70.9%,就算是印度也已经达到了56.5%,而我国居民消费率却只有34.6%,农村居民消费率更是只有7.8%。
居民消费水平较低有着种种原因,像是经济原因、消费观念原因以及社会保障原因等等,这些问题的存在不仅阻碍了消费水平的上涨,更是间接地影响了我国经济的再一次进步,接下来文章将从另外一个方面,也就是农村人口年龄结构变动这方面的原因入手分析,探究其对于我国农村居民消费以及消费结构的影响。
一、我国人口年龄结构和消费结构变动分析首先文章将先行分析我国人口年龄结构和消费结构变动趋势,从这个角度进行分析能够明确我国人口变动对消费的影响,有利于后续的分析。
(一)我国人口年龄结构变动趋势从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出生率和死亡率一直在发生变化,主要年龄结构方向性变化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是0-14岁的人口在总人口当中的比例,也就是少儿系数在不断地降低,并且总体来看其下降幅度较大,在1953年的时候少儿系数为36.28%,而到了2014年的时候少儿系数只剩下了16.5%,在61年的时间中降低了19.78%,这种现象的出现不是因为社会发展环境的影响,而是受到了计划生育政策的影响,在计划生育实施的数十年来我国的出生率得到了极大的下降;其次是15-64岁人口在我国总人口当中的比例总体呈现上涨趋势,处于这个年龄段的劳动年龄人口在1953年的时候只占了总人口的59.31%,而到了2014年的时候已经占到了总人口的73.4%,在这61年期间上涨了14.09%,这是因为出生率不断降低,少儿系数占总人口比例不断下降,且我国医疗体系不断完善,则劳动年龄人口的比例自然会上升;第三是老龄化人口也就是65岁以上的人口在我国总人口当中的比重也在逐渐上升,原因与上述的劳动年龄人口比例上升大致相同,在1953年的时候其占到总人口的4.41%,到了2014年这个比例就上升到了10.1%。
我国农村居民消费结构的稳定性分析
协 整理 论研 究 山西 省城 镇 居 民消 费行 为[ ; 明君 1 苏
对 辽 宁 省 城 镇 居 民 消 费 与 收 入 关 系 进 行 协 整 研
究_ ; 2 文锋 、 树荣用计 量经 济学方法 研究 居 民消费 姚
摘 要 : 用 邹 氏 稳 定 性 检 验 方 法 对 我 国 农 村 居 民 消 费 行 为 的 稳 定 性 进 行 分 析 , 现 从 1 9 年 利 发 90
以 来 农 村 居 民 的 消 费 结 构 发 生 了 质 的 变 化 。 根 据 这 种 分 析 , 用 变 参 数 模 型 分 析 农 村 居 民 消 费 和 应
相对 收入假 设 消 费 函 数模 型 , dgi i 提 出的 Mo il n 等 a 生命周期 假设 消 费 函数 模 型及 F id n提 出 的持 r ma e
久收人 假设消 费 函数 模型 。这 些模 型 的共 同点是 事
二 、 型 建 立 和 稳定 性分 析 模
根据 经验 判 断 , 中国农村 居 民生活 水平 发生 质
20 0 9年 6 月 第 2 7卷 第 2 期
太 原 理 工大 学 学 报 ( 会 科 学 版 ) 社
J u n lo i u n Un v r iy o c n 1g ( o iI ce c s E iin o r a fTa y a ie s t fTe h o o y S 的 关 系 , 出 农 村 居 民 消 费 对 农 村 居 民 收 入 存 在 着 显 著 的 影 响 关 系 的 结 论 , 出 保 持 农 民 收 入 得 提
持 续 增 长 , 进 消 费提 高 , 而 促 进 农 民收 入 提 高 的 建 议 。 促 进 关 键 词 : 村 居 民 ; 费 结 构 ; 定 性 ; 参 数 模 型 农 消 稳 变
我国农村居民家庭生活消费结构的变化
我国农村居民家庭生活消费结构的变化我国农村居民家庭生活消费结构的变化摘要本文根据2001-2010年我国农村居民家庭消费结构的情况,从方差分析的角度对我国农村居民家庭生活消费结构的变化进行分析。
本文主要从食品,衣着,居住,家庭设备用品及服务,交通和通讯,文教娱乐用品及服务,医疗保健,其他商品及服务等方面的支出进行统计分析。
通过分析得出:我国农村居民在吃住方面的支出比重在逐年下降,而在医疗保健、交通通讯、文教娱乐等方面的支出比重在增加,消费结构也呈现多样化趋势,但农村居民生活仍未摆脱以必需品为主的生存型消费模式,消费结构水平仍较低。
最后,为改善我国农村居民消费状况、开拓我国农村市场,推进我国农村全面小康社会的实现,提出增加农民收入、增强农民购买力;改善农村消费环境;优化农民消费结构等建议。
关键字:农村居民家庭消费结构方差分析一、引言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农民人数占全国人数三分之二以上。
农村居民生活质量和消费水平的提高对于国家发展和繁荣起着相当重要的作用。
农村居民的消费是否稳定发展,农村市场是否旺盛,直接影响着社会总需求和社会经济的持续发展,也关系到“十六大”提出的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宏伟目标的实现。
从2000年以来,我国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时期。
在这一时期内,我国农村居民生活消费结构也发生了较大的变化。
经过三十多年改革开放的风雨历程,我国正在建立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一个充满活力、欣欣向荣的中国,越来越引起世界的瞩目。
随着改革开放政策的逐步深入,我国经济发展迅速,城乡居民生活状况变化显著,我国农村居民收入水平有了较大提高。
农村居民年纯收入由1978年的133.6元上升到2010年的5919元,名义收入年均增长率达到12.21%。
农村居民恩格尔系数则降为41.1%。
随着农村居民收入水平不断提高,农村居民消费结构发生了较大变化。
本文采用2001—2010年相关数据(见附录Ⅰ),考察我国农村居民消费结构的时序变动趋势,发现我国居民消费结构总体上在向高级化方向发展,但升级过程中仍存在诸多问题。
新农村建设中农民非理性消费行为的本质
消费作 为一种 经济行 为 , 的作 用从 个体 角度来 看 , 以 它 可 满 足个 人的生存 、 享受 、 发展 的需要 , 是个 体生活 质量和生活 水 平 的反 映 ; 从宏 观角 度看 , 合理 的消 费不仅 是推 动 国民经济 发 展的重要方式 , 同时也 是社会再 生产延 续进行 和社会 稳定发 展 的保 障条件。 当前 , 在新农村建设 的时代 背景下 , 随着 “ 工业 反 哺农 业 , 城市 支持农村” 的推进 , 国农 村居 民收 人状况整体 上 我 有所 改善 , 民的消费水平也有 较大提 高 , 与此 同时 , 民的 农 但 农 非理性消费行为也 日渐 凸显 。 中表现 为 : 集 人情 消费大幅增长 、
的 关注 与 反 思 。
【 键 词 】 农 民; 关 非理 性; 费行 为 消 【 中图分类号 】 O4 【 F 1. 5 文献标识码 】 A
【 文章 编号 】 04 26(000— 070 10 —782 1 )107— 3
封建传统 文化 的残余 , 影响 和束 缚着 中国农 业社会 的主体—— 农 民。世代 相袭 、 不可抗 拒 、 不可违背 的祖训定 律 , 自然主义和 经验主 义的活动 图式影响 和制约着他 们的价值 取向 、 思维方式 和社会行为 。祖辈言传身教 足以把维持生活所 必须的基本要素 潜移默化地融进 一代又一代 的 日常生活 主体 的血脉 中。 民被 农 闭锁在封 闭的和 自在 的家庭 、 村庄 、 山河等天然共 同体 中, 以传 统、 习惯 、 常识 、 经验等 为基本要 素的经验 主义的生 活图式构成 日常生 活观念要 素中 的重要 部分 ,支 配着 E常 生活 的运行 , t 决 定着人们 的生存 方式 。日常生活世界造就 了农 民 自在 自发 的存 在状态 和特有 的消费观念 。 由于原始 集体意 向 、 群体 心理和物 质基础及 传统 习惯 、 风俗 、 活的影 响和 限制, 民 的消费观念 生 农 相对滞后 。 现为 日常开支计 划性强 , 表 重视节约 , 量人为 出和为 后代积 蓄 , 重物质轻精 神的消 费观念根深 蒂 固。许 多农民基本 上满足 于一种 自给 自足 的 自然经济状 态 , 既定 的消费结构与方 式乃至 行为使农 民正常 的消费需求被 自我压抑 不能得到 释放 , 农 民的主体性 和创造性并 没有因过度 节俭消 费 、 短视 型消费和 货 币化 的人际交 往消费得 到满足或提 高 , 相反却使农 民陷入 了 观念贫 困一 文化贫 困一经济贫 困的怪 圈中 , 本质就是 消费 的 其 异化 。可见 , 民消费观念 的落后与保守 成为其非理 性消费行 农 为 的向导 , 其消 费观念是特定 的社会 历史条件下 的产物 。 ( ) 二 交往的货 币化——农 民非理性 消费行为存在之根本 目前 , 着农村 经济 的市 场化 , 们之 间 以情 感为特 征 的 随 人 质朴 的人 际交往 关 系逐渐演 变 为以金 钱为 主要 载体 的货 币化 人情 消费 。货 币成为衡量 人存在价值 的唯一 尺度 , 为确定 和 成 他人关 系及 其保障个人在社会 中地位 的最 强力的手段 。 际问 人 的交往 关系 的货 币化 ,使 得人情 消费成为农 民的一项硬性 的 、 具 有特 殊意 义 的消 费支 出 。据 黑龙 江 省大 庆市 统计 局 统计 , 20 04年大庆市农 民年人 均人情消 费现金支 出 1 1 7元 ,同比 5. 8 增 长 7 占农 民人均 现金 支 出的 79 所 占 比例 超过人 均 医 %, .%, 疗保健 现金支 出。t [ l 哈尔 滨 日报 2 0 另据 0 8年 8月 1 9日报道 , 市
中国农村居民消费行为研究
的2 .%;8 的农户距离金融网点的距离在 1公里以外。除此之 51 % O
外 ,还 有一 些 其他 因素也 使 得农 户信 贷 难 获得 ,如程 郁 (0 9 20) 的研 究 中利 用调 研 数据 指 出 , “ 大部 分 农户 将 ‘ 没有 关系 ’视 为 不 能 获得 贷 款 的重 要原 因 ,这 说 明农 户对 正 规贷 款 的 甄别 机 制存
主观或者客观的种种原因,使得转轨时期我国农户的信贷约 束较为严峻 ,并可能在 当前的二元经济结构下长期存在。缺乏金
担的比例就越高 。在居 民支出结构中,具有预防性支出特征的是
住 房 、 医疗 、教 育 、养 老 等大 宗 支 出 ,农户 居 民这 四项 支 出 占总 支 出的 比重从 18 年 的 1 .%大 幅 上升 至2 0 年 的 3 .%;同 期 90 06 09 57
城镇居 民的预 防性支 出从2 6 上升到2 .% ( .% 9 1 见表1 )。这种质 低价高的农村公共服务供给 ,不仅使农 民增加了开支 ,影响 了其 他消费,而且对农村人力资本 的形成也产生 了负面影响 ,进而又
( ) 响农户消费决策的因素2: 三 影 农户信贷支持的缺失
金 融 体系 发展 的落 后 加剧 了农 村 居 民 的信 贷约 束 ,使 其 无法 通 过分 期 付款 、信 用借 贷 的方 式 满足 可 能 出现 的人 生 大 笔消 费 , 这 就 促 使 居 民对 当期 收入 以及 自我 储 蓄 积 累 形成 了 习惯 性 的依 赖 ,进 而 增加 储蓄 预 防 ,降 低消 费倾 向。
制 约 了农 民获得 长 期 、稳 定 收入 的 能力 ,使 得 农 户持 久 处于 低且 不 稳 定 的低 消费 预 期之 中 ,并进 一 步使 农村 传 统 的 “ 自我积 累 、 自我 预 防” 的生产 和 生 活方 式得 以强化 。 由 中国人 民银行 入 户 调研 的微观 数 据显 示 了 同样 的 结论 ( 见
农村居民消费潜力分析
农村居民消费潜力分析随着我国农村经济的快速发展,农村居民的生活水平和消费水平也在不断提高。
然而,由于历史原因和长期的经济落后,农村居民的消费观念和消费行为仍需要进一步改善和培养。
因此,分析农村居民的消费潜力,有助于了解农村市场需求和潜在消费者,指导企业开展市场营销活动,促进农村居民消费的持续增长。
一、农村居民消费现状农村居民消费是指农村人民在生产和生活中所购买的各种商品和服务的消费行为。
在我国,农村居民消费水平整体较低,但随着城乡经济一体化和城乡发展差距的逐步缩小,农村居民的消费水平和消费能力也在不断提高。
据国家统计局发布的数据显示,2019年我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为30936元,其中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为16087元,约为城市居民的一半。
同时,农村居民消费水平也在不断提高,2019年,全国农村居民人均消费支出为13467元,同比增长8.0%。
从消费结构来看,农村居民消费主要集中在粮食、食品烟酒、衣着、住房和医疗卫生等方面。
其中,粮食、食品烟酒和衣着占比较大,这些方面的消费相对比较基本,也较为稳定。
而在新兴消费领域,如旅游、教育、娱乐等方面,农村居民的消费水平相对较低,但随着经济社会的进一步发展,这些方面的消费潜力也在不断释放。
1.农村居民消费需求多样化随着农村居民生活条件的改善和消费观念的转变,消费需求日益多元化。
除传统的物质需求外,农村居民消费对服务、旅游、文化、教育等方面的需求也越来越强烈。
尤其是随着信息技术的普及和互联网的发展,农村居民的消费场景和消费方式也在发生着很大的变化,这为培育新消费增长点提供了广阔的空间。
2.农村居民消费观念转变加快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农村居民的消费观念逐渐发生了变化。
传统的“实用主义”消费观念正在被逐步转变为“享受主义”消费观念。
现在的农村居民在消费时更加重视品质和品味,对于品牌、质量、服务等方面的要求越来越高。
因此,企业需要根据农村居民的消费需求和消费观念差异,设计出更有吸引力的产品和服务,以满足消费者日益增长的消费需求。
我国农村居民消费与城镇居民消费的对比分析
我国农村居民消费与城镇居民消费的对比分析随着经济的发展,中国农村和城镇地区的生活方式差异越来越小,但仍存在一些明显的差异。
本文将重点分析我国农村居民消费与城镇居民消费的对比,并探讨这些差异的原因。
首先,我国农村居民的消费水平相对较低。
根据国家统计局的数据,农村居民的人均可支配收入在城镇居民的水平以下。
与城镇居民相比,农村居民的收入更少,因此他们的消费能力限制了其购买力。
农村居民面临着较高的生活成本,例如交通费用、学费等,这些因素也进一步限制了他们的消费水平。
其次,农村居民的消费结构与城镇居民存在差异。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城镇居民对于房地产、汽车等大型耐用品的需求增加,而农村居民对这些物品的需求相对较低。
此外,农村居民在食品和烟酒方面的支出较高,这反映了农村居民对于基本生活需求的关注。
此外,农村居民在教育、医疗和文化娱乐方面的支出也较低。
由于农村地区医疗资源的不足,农村居民往往需要前往城市寻求更好的医疗服务,这进一步加剧了农村居民的医疗费用负担。
在教育方面,农村地区的教育资源相对不足,农村居民往往需要将子女送到城市接受更好的教育。
这些额外费用对于农村居民来说是负担较重的,因此他们在这些方面的消费支出相对较低。
另外,农村居民与城镇居民在消费心理和消费习惯上也存在差异。
农村居民往往更加注重实用性和经济性,在购买商品时更倾向于选择廉价产品。
相比之下,城镇居民更注重品牌、时尚和舒适感,愿意花更多的钱购买更好的产品。
这种消费态度的差异也导致了农村居民和城镇居民消费行为的不同。
总结起来,我国农村居民消费与城镇居民消费存在着明显的差异。
农村居民的消费水平相对较低,消费结构和消费习惯也与城镇居民存在差异。
这些差异主要是由于收入水平、消费观念和资源分配等因素引起的。
农村地区发展的不均衡和农村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是解决这些差异的关键。
通过优化资源配置、加大对农村地区的投资以及提高农村居民的收入水平,可以逐步缩小农村与城镇居民消费差异,促进我国经济的均衡发展。
农村居民消费行为调研及影响因素分析
农村居民消费行为调研及影响因素分析随着中国农村经济的不断发展和农民收入的提高,农村居民消费水平逐渐提升。
调研农村居民消费行为及其影响因素对了解农村市场需求、制定精准的农村消费政策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对农村居民消费行为进行调研,并分析影响其消费行为的因素。
农村居民消费行为主要受到收入水平的影响。
随着中国农村经济的快速发展,农民收入不断增加。
这使得农村居民的消费能力得到提升,从而改变了他们的消费行为。
一方面,农村居民在食品、衣物和住房等基本生活用品上的消费增加。
另一方面,他们也倾向于增加对教育、医疗、社交等方面的消费支出,提高生活品质。
不同地区和不同职业的农村居民收入水平存在差异,导致消费行为的个体差异。
社会文化因素也对农村居民消费行为产生影响。
中国农村地区传统观念的影响仍然存在,例如儒家思想强调节俭,影响了农村居民在消费行为上的选择。
社会习俗和风俗也可能对消费行为产生影响,例如农村居民在节日或婚礼等重大场合的消费支出可能较高。
同时,媒体的普及也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农村居民的消费观念,推动了他们的消费行为的多样化和个性化。
第三,地理环境也是影响农村居民消费行为的重要因素。
农村地区的基础设施建设、交通条件、市场供给等方面对居民的消费选择和行为产生重要影响。
相对欠发达地区的农村居民由于基础设施和交通的限制,一般会选择在当地购买各种生活用品,限制了其消费的选择性。
而对于发达地区的农村居民来说,由于市场供给更加多样化和丰富,具备更多的选择余地,消费行为更加多样。
家庭因素也对农村居民的消费行为产生影响。
家庭收入水平、家庭成员数量、家庭教育程度等都会影响农村居民的消费决策。
收入水平是农村居民可以支配的消费资金的重要来源,因此家庭收入水平与消费行为之间存在着密切的联系。
家庭成员数量多的家庭可能面临更高的消费压力,而教育程度较高的家庭成员可能更注重教育和文化消费。
需要注意的是,农村居民的消费行为受到多个因素的综合影响,单一因素并不能完全解释其消费行为。
中国农村居民家庭消费结构分析基于QUAIDS模型的两阶段一致估计
中国农村居民家庭消费结构分析基于QUAIDS模型的两阶段一致估计一、概述随着中国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农村居民家庭消费结构正在发生深刻的变化。
为了深入探究这一变化背后的规律和特点,本文采用QUAIDS模型进行两阶段一致估计,对中国农村居民家庭消费结构进行了全面细致的分析。
QUAIDS模型(Quadratic Almost Ideal Demand System)作为一种先进的经济学模型,能够基于消费者效用最大化的假设,有效地估计消费者对各类商品的需求响应程度。
我们运用该模型对农村居民家庭的各类消费支出进行了深入研究,包括食品、衣着、耐用品、交通通讯、文化教育、医疗保健等多个方面。
通过对这些消费支出的分析,我们旨在揭示农村居民家庭消费结构的现状、特点及趋势,进而为相关政策制定提供科学依据。
本文还通过对比不同收入水平和地区之间的差异,进一步探讨了消费结构变化的深层次原因。
本文基于QUAIDS模型的两阶段一致估计方法,对中国农村居民家庭消费结构进行了全面而深入的分析,旨在为推动农村经济社会的持续健康发展提供有益的参考和启示。
1. 农村居民家庭消费结构问题的研究背景与意义《中国农村居民家庭消费结构分析基于QUAIDS模型的两阶段一致估计》文章段落生成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城乡一体化进程的推进,农村居民家庭消费结构问题逐渐凸显,成为社会各界关注的焦点。
农村居民的收入水平不断提高,消费能力逐渐增强,其消费结构也在发生深刻变化。
与此农村居民家庭消费结构中也存在一些问题,如消费结构单消费层次不高、消费环境不完善等,这些问题不仅制约了农村居民生活质量的提升,也影响了农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在这样的背景下,对农村居民家庭消费结构进行深入分析,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消费结构作为反映居民生活水平的重要指标,是衡量农村经济发展状况的重要依据。
通过分析农村居民家庭消费结构,可以深入了解农村居民的消费行为、消费偏好和消费水平,为制定针对性的农村经济发展政策提供科学依据。
中国农村消费市场分析_基于消费者行为的视角
2009年4月号市场周刊·理论研究一、问题的提出中国农村人口占总人口的80%左右,农村消费市场是一个潜力巨大的市场,深入研究和开发农村消费市场,对促进农村经济和农村市场繁荣、加速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具有重要的意义。
在中国经济步入工业化中期后,国家对农民实现了由“取”向“予”的重大转折,开始了向“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的历史性转变,初步建立和形成了促进城乡经济社会一体化发展的制度框架,着力破除城乡二元结构,大力助推农村经济繁荣,从而使农村经济发展正在向更高的发展平台迈进,城乡经济和市场共生、共荣的局面已初露端倪。
在当前国际经济危机、国际市场萎靡的格局下,扩大内需无疑是中国经济保持繁荣的明智选择。
当今城市消费市场的竞争日趋白热化并已基本趋于饱和,相比之下,农村消费市场因其固有的次生性特征,仍然有着巨大的发展空间和开发潜力,通过研究和开发农村消费市场,一方面能够使企业寻觅到新的生存和发展空间,并满足农村居民的不同层次消费需求;另一方面,近些年来国家对“三农”问题的重视及其给予的政策、投资等倾斜,在为农民提供了更大获利空间的同时,也为企业研发符合农村和农民消费特征的产品和服务提供了机遇。
在这种情况下,无论是企业还是政府,研究农村消费市场,分析农民消费者的行为特征,有针对性地培育和教育农村市场,生产和提供适应农民消费者需要的产品和服务,采取有力措施消除农民消费者的后顾之忧,无疑是应对的良好对策。
二、文献综述中国二元结构是一个比较特殊的现象,对于中国这种二元结构下的农村问题的解决在国际上是没有先例可供借鉴的,国外这方面的研究也就特别少。
国内对农村消费市场的关注始于20世纪末,它是随着中央对农村的关注而逐渐受到重视的。
纵览国内有关农村消费市场的研究成果,学者们的研究视阈和视角存在一定差异性。
成思危(2001)主编的《中国农村消费市场的分析与开拓》一书,对中国农村消费市场的地位与结构、农村消费市场需求、中国农民的消费行为及其消费结构进行了全面而深入地洞悉,提出了提高农民购买力的途径及开拓农村消费市场的思路和方法,是目前较具代表性的论著;贾建民(2006)、严先溥(2006)等人则把研究重点放在对农村消费市场的历史变革和现状分析方面,提出了一些具有启发意义的看法和建议;高觉民(2005)、郝辽钢(2008)等人通过实证研究、运用定量方法探讨了城乡消费市场的差异;刘艺容(2006)重点研究农村消费方式的转变机制;郭国峰(2002)、李宝库(2006)则针对农村市场的不同特征,对企业如何有针对性地开拓市场进行了分析。
农村居民消费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分析2023-11-09contents •农村居民消费概述•农村居民消费影响因素分析•提升农村居民消费的对策建议•案例分析目录01农村居民消费概述定义农村居民消费是指农村居民为了满足生产、生活、文化等各方面需求而进行的消费活动,包括购买商品和服务。
要点一要点二特点农村居民消费具有自给性、单一性、不可逆性和季节性等特点。
自给性是指农村居民消费以满足自身需求为主,较少考虑市场因素;单一性是指农村居民消费的品种相对较少,主要集中在生活必需品上;不可逆性是指农村居民消费一旦完成,很难再改变或调整;季节性是指农村居民消费受到季节性影响,如农忙季节和农闲季节的消费差异较大。
农村居民消费的定义与特点03新世纪以来的农村居民消费随着经济发展和城市化进程加快,农村居民消费水平逐渐提高,开始向多元化、品质化方向发展。
农村居民消费的发展历程01新中国成立初期的农村居民消费这一时期,农村居民消费以自给自足为主,市场消费需求相对较小。
02改革开放后的农村居民消费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推进,农村居民消费逐渐向市场化转变,但仍然以基本生活需求为主。
现状目前,我国农村居民消费呈现出稳步增长的趋势,但也存在一些问题,如消费结构单一、消费环境不完善、消费水平不均衡等。
问题农村居民消费结构单一,主要集中在生活必需品上,对于品质化、多元化、个性化的消费需求尚未得到充分满足;同时,农村消费环境不完善,如基础设施建设滞后、商品流通渠道不畅等,制约了农村居民的消费意愿和消费能力;此外,城乡消费水平不均衡也是当前存在的问题之一,城乡差距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农村居民的消费意愿和消费能力。
农村居民消费的现状与问题02农村居民消费影响因素分析经济因素收入水平01农村居民的收入水平是影响其消费的首要因素。
随着收入的增加,农村居民的消费能力也会提高。
收入结构02农村居民的收入来源和结构也会影响其消费。
如果收入主要来源于农业,那么消费可能会更加稳定;如果收入来源多样化,消费也会更加活跃。
农村消费市场趋势与前景分析
农村消费市场趋势与前景分析农村消费市场一直被认为是中国消费市场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发展潜力和前景备受关注。
本文将从趋势和前景两个方面分析农村消费市场的发展情况。
一、农村消费市场的趋势1.消费结构升级:随着农村居民收入的提高,农村消费结构不断升级。
从以往的粮食、食用油、烟酒等基本消费品向更多的生活品、家居用品、电子产品等高品质消费品转变。
同时,农村居民消费观念也发生了改变,注重品质和享受,在吃住行等方面追求更好的生活品质。
2.线上线下融合:随着互联网的普及和农村物流的发展,线上线下融合成为农村消费市场的重要趋势。
不少农村居民选择在网上购物,同时线下实体店也通过线上渠道进行销售。
这种融合模式不仅提升了消费者的购物体验,也拓展了农村市场的辐射范围。
3.品牌意识增强:农村消费者对品牌的认知和关注度不断提升。
品牌成为他们购买决策的重要因素之一。
农产品品牌化、乡村旅游品牌化等方面的发展,也进一步推动了农村消费市场的发展。
4.农村旅游消费趋势:近年来,农村旅游逐渐兴起,成为农村消费市场的新亮点。
农村旅游的发展不仅丰富了农村居民的生活,还吸引了城市居民前往农村旅游、消费。
随着乡村旅游设施和服务的不断完善,农村旅游消费市场势必会得到进一步的拓展。
二、农村消费市场的前景1.消费潜力巨大:中国农村地区人口众多,消费潜力巨大。
据统计,目前中国农村居民的整体消费能力已经大幅提升。
同时,农村居民目前的消费水平仍相对较低,与城市居民相比有较大的差距。
因此,农村消费市场有着巨大的发展空间。
2.农产品消费升级:中国农产品质量不断提高,品牌意识不断增强,农产品消费市场将呈现升级趋势。
越来越多的消费者愿意购买有品牌保障的农产品,这将带动农产品产业链的发展,提升农产品的附加值,带动农业现代化的发展。
3.农村电商发展:农村电商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为农村消费市场的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持。
随着农村物流和电子支付等基础设施的完善,农村电商未来有望继续发展壮大。
城乡居民牛肉消费行为比较
2023-11-07CATALOGUE目录•引言•城乡居民牛肉消费现状•城乡居民牛肉消费行为比较分析•影响城乡居民牛肉消费行为的因素•促进城乡居民牛肉消费的建议•研究不足与展望01引言03研究旨在分析城乡居民牛肉消费行为的差异及其原因,为相关政策制定提供参考。
研究背景和意义01牛肉是中国居民膳食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较高的营养价值。
02城乡居民的消费行为存在差异,了解这些差异有助于更好地制定针对不同消费群体的牛肉市场策略。
比较城乡居民牛肉消费行为的差异,分析其原因,为制定有针对性的牛肉市场政策提供依据。
研究方法采用文献资料、问卷调查和实地访谈相结合的方法,收集城乡居民牛肉消费的相关数据,比较不同地区、不同收入水平、不同年龄段和性别等群体之间的差异。
研究目的研究目的和方法VS02城乡居民牛肉消费现状消费场所城市居民更倾向于在超市和农贸市场购买牛肉,而在农村,只能在当地的肉铺或集市购买。
消费动机除了追求美味,城市居民也越来越重视牛肉的营养价值,如高蛋白、低脂肪等。
消费量城市居民的牛肉消费量整体呈现增长趋势,尤其在节假日和周末,消费量会有所增加。
消费量农村居民的牛肉消费量相对较低,且变动不大。
部分农村地区受传统饮食习惯影响,仍以猪肉和禽肉消费为主。
消费场所农村居民多在当地的肉铺或集市购买牛肉,部分地区由于交通不便,仍保留着传统的赶集习俗。
消费动机农村居民购买牛肉多以满足基本生活需求为主,如祭祀、待客等重要场合。
近年来,随着生活水平提高,对牛肉品质和新鲜度的要求也逐渐提高。
01020303城乡居民牛肉消费行为比较分析消费动机比较城市居民城市居民追求牛肉的口感和品质,以及营养价值和健康效益。
他们更注重品牌、生产工艺和产品认证等方面,以便购买到高品质的牛肉。
农村居民农村居民更加注重牛肉的价格和实用性。
由于收入相对较低,他们更倾向于购买价格较为便宜的牛肉,并用于家庭饮食和节日庆祝等场合。
城市居民城市居民更倾向于购买冷鲜牛肉、牛肉卷、牛肉片等多样化的产品形式。
中国城乡居民消费行为对比分析
中国城乡居民消费行为对比分析[提要] 本文就我国城乡居民消费需求不足的客观现实,对我国城乡居民的消费水平进行对比分析,通过描述性的统计分析得出城乡居民消费行为存在巨大的差异,并探究产生这种差距的原因。
关键词:城乡居民;消费行为;对比分析由于我国是一个典型的二元经济结构发展中国家,城乡经济发展水平极其不平衡,导致城乡居民的经济行为具有很大的差异。
其中,城乡居民的消费行为差异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我国内需不足的现状,同时通过对城乡居民消费水平对比分析,对我国制定经济改革政策可提供有力依据。
一、城乡居民消费额对比我国城镇化的发展相对缓慢,不同的地区之间、城乡之间由于自然条件、经济发展模式的差异,生活水平之间存在着较大的差距,消费水平也相差甚远。
据统计,1978年我国农村居民的人均消费额为138元,城镇居民则为405元,是农村居民的2.9倍。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城乡居民的消费额分别扩大了29.1倍和30.1倍,城乡居民消费水平的差距也从1978年的2.9倍增加到2009年的3.7倍。
20世纪九十年代以来,我国城镇居民的人均消费额几乎为农村居民人均消费额的3倍左右。
截止到2009年,城镇居民的消费水平为农村居民的3.7倍。
由此看来,我国农村市场销售乏力、城乡市场差距加大的状况并未得到改变,而且城乡消费差距呈现逐年上升之势。
二、城乡居民消费率对比1978年以来,全国居民的消费规模不断扩大。
1978~2009年全国城乡居民消费分别从1,092.4亿元和666.7亿元提升到2009年的28,833.6亿元和92,296.3亿元,分别增长了25.4%和137.4%。
我国居民的消费水平得到快速提高,生活水平也显著上升。
因此,从规模上说,我国城乡居民的消费额有了很大的提高,城乡消费差距愈加显著。
从居民消费率来看,城镇居民消费率在1978年到2002年区间,一直处于上升阶段,随后几年持续下降,而农村居民消费率在20世纪八十年代初就已经达到高峰之后一直呈现下降的趋势。
农民消费行为影响因素分析——以江苏、湖北、陕西三省为例
出的样本数、 最小值、 最大值 、 均值 以及峰度系数 , 并
按 各项 支 出的降序 进 行排 列 。在表 1中我 们 可 以看 到 : 活消 费支 出这一 项 是农 民 的 主要开 支 , 动 区 生 浮
间为 20 500 , 0- 00 元 均值为 97 .3 年 ; 0 33 其次为 教育支 出, 浮动 区间在 2 0 30 0元 , 0- 00 平均消费是 8 3 .0元/ ; 之为人 情 支 出 , 动 区域 为 20 5 78 年 次 浮 0—
往支 出也 在逐 步 提升 。
20 年江苏 、 09 湖北 、 陕西三省 10,农民的消赞 8 }
本文为 中国农 村问题研究 中心 “ 百村 十年观察 ” 目 项
作者 : 江丽 , 中师范大学政 治学研 究院 20 级政府经济学专业研究生 , 华 09 研究方向为城 乡经济与政府统
筹, 邮编 4 0 7 30 9
800 均值 为 5 3 .6 00 , 390 年; 家庭 生 产 支 出 和 医疗 支 出 的均 值 皆在 20 00元/ 左 右 ; 省 农 民支 出最 年 三
乡” 万村千 乡市场工 程” 及“ 等重 要举措 , 以扩大 用
农 村 内需 、 释放农 村 消费 潜力 , 由于城 乡 收入 差距 但 较 大 、 域差 距 明 显 、 民 可 支 配 收人 不 高 导致 总 地 农 体 购买 力不 强 , 村 市 场 未 能 全 面 启 动 , 村 蕴藏 农 农 的 巨大消 费需求 没 有完 全转 化 为现 实需 求 。 王宏伟 把影 响农 民 消 费 的 因 素 归 结 为 三类 : 第
3 5
々菩一 州 元 市垂竞板学 o1 报2l年第3 期
支出主要有 以下 几种 : 生活消费 支 出、 文化消 费支 出、 家庭生产支 出、 人情支出、 教育支 出和医疗支出。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恩斯依 “ 互不影响 ”假定 ,确信 每一个 消费者 的 消费行为均不受他人消费行为的影响。不同消费者 的效用函数具有不同的性质 : 在跟潮者的场合 ,商 品的效用与其他消费者的消费正相关 ;在逆潮者 的 场合 ,商品的效用与其他 消费者的消费负相关 ;在 挥霍性消费者的场合 , 品的效用与商品的价格正 商
“ 要核”归纳为 :边 际效用递 减规律 、需求规律 、 需求的价格弹性规律 、消费习俗的惯性和消费者剩 余 。马歇尔围绕这 5个 “ 要核 ” 系统地 阐释其 消 费者个人需求理论的同时 ,还对社会消费趋势进行 了较为深入的研究。例如 ,他提 出了闲暇消费、消 费信贷制度 的发展可能对消费者 的消费行为产生极 大影响的观点。这些 巳越来越被现实所验证。 英 国经 济学家凯 恩斯 (. . ens JM K ye)的绝对
新时期中国农村居民消费行为分析
王明珠
( 长春大学 管理学院。吉林 长春 1o2 ) 3o2
摘 要:研 究探 索新时期中国农村居 民消费行为及消费需求,对于改善农村居 民消费结构、开拓 农村 市场、推进 中国农村小康社会进程 ,真有重要的现 实意义。本文以西方主流度非主流经济学 的消费行为理论为根据 ,分析新时期 中国农村居民消费行为特征 ,阐释 了农村居民消费群体行为 特征对 中国农村居 民消 费趋势的影响。 关键词 :农村居民;消费行为;消费心理;消费趋势
相 对收 入 理 论 ( eav no eH ptei,RH) R li Icm yohs te s I
认为 ,消费者的消费支 出不仅受其 自身收入的影
年龄等因素影响,从而达到整个生命周期 内消费的 最佳配置。可见 ,生命周期假定所追求的是终生跨 时预算约束下 的效用最大化 。第二 ,一个家庭的实 际支出在任何 阶段都围绕着家庭的总生活水平而上 下波动,通 过对 其整个生命周期 内总财产的 “ 权
维普资讯
第l 6卷
第 6期
长
春
大 学
学
报
Vo 6 No 6 L1 .
No .2 0 v o6
2O O 6年 l 月 1
J U 『 L O H N C N U I E S Y O I A F C A G 删 NV H I T
文章编号 :1 9 30 (06 6 00 0 0 — 97 20 )0 — 0 1 5 0
收入假定理论 ( bo t Icm yo ei I A s u no eH pt s ,A H) le h s 认为 。实际消费支出与实 际收入之间有稳定的函数
cm yo ei u 、美 国经济学家莫迪利安尼 12 凯恩斯的绝对收入假定理论 o eH pt s ,IH) h s . ( . oii i F M d ln)的生 命周 期假 定 ( i yl H - ga L eC c y f e pt s , C o e s L H)、美 国著名经济学家 、哈佛大学经 h i 济学教授哈维 ・ 莱宾斯坦 ( a e e es i)的 H r yLi ntn v b e
为理论最新研究成果包括随机游走假定、过度敏感 性假定、预防性储蓄假定 、流动性约束假定、缓冲 库存储蓄假定等。 11 马歇尔的消费需求理论 . 马歇尔在他的代表作 < 经济学原理 中运 用 需求函数进行市场需求分析 ,研究消费者行为,创 立了 “ 均衡价格论” 框架。他 提出价格决定论 和 关于 消 费 者 的效 用原 理 ,把 消费 者行 为 理论 的
2
长
春
大
学
学
报
第1 6卷
相关 。
13 杜森贝里消费者的 “ . 示范效应”
人的一生可以划分为两大时期 、三个阶段 。两大时 期是指一生 中收人大于消费的时期和收入小于消费
的时期 ;三个阶段包括少年 、壮年和老年 阶段。每 个阶段的消费不仅依赖于某一时期的收入 ,而且受
美国经济学家杜森贝里 (. . us br )的 JSD ee e y n r
中田分类 号 :F2 . 16 1 文献标 识码 :A
1 消费行为理论综述
西方主流经济学的消费行为理论 ,主要包括马 歇 尔 的消 费 需 求 理 论 、英 国 经 济 学 家 凯 恩 斯 (. . ens JM K ye)的绝对收入假定理论 ( bo t I- A sl e n u cm yo ei I 、美 国经济 学家 杜森 贝里 o eH pt s ,A H) h s (. . us br ) 的相对 收入理 论 ( e teI- JSD e ne y e r R l i n av
基金项目: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 目 (4 J0T 0VY , )和吉林大学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 目 (03 X 1 ) t 20 X 07 作者筒介:王明珠 (95 ) 女 ,山东省淄川县人,长春大学管理学院教授 。主要从事审计与财务管理研究。 15 一 ,
维普资讯
边际外部效应递减原理等。非主流经济学 的消费行
关系,即消费水平取决于绝对收入水平。随着消费
者收入 的不断增长 。其消 费支出也增长 ,但由于人
为理论 如美 国经 济学 家弗 里德曼 ( .r d a ) M F Nhomakorabeam n i
的持 久 收入 假 定 ( e aet no e H pt s 。 们总是不把所增加的收入全部消费掉而是要留下一 Pr n n Icm yo ei m h s PH) I 、美 国经济学 家摩根 斯坦 ( o es i) 的 部分作为储蓄 ,这样 , M r ntn g e 人们 的收入越是增加 ,消费 消费决策影响收入假定等。近 2 年 以来的消费行 o 支出占全部收入的比例就越小 ,这就是所谓的边际 消费倾 向递减规律。在凯恩斯看来 ,影响人们消费 支出的主观 因素是 比较稳定 的,改变是迟滞的。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