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省邵阳市邵东一中2018_2019学年高一地理下学期期中试题(含解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湖南省邵阳市邵东一中2018-2019学年高一地理下学期期中试题(含
解析)
一、选择题(共30小题,每小题2分)
汉字造字中蕴含某些地理知识,如“间”——“门里有日午间到”,午间即正午。据图回答下列各题。
1. 图中门的朝向可能是
①正东②正西③正南④正北
A. ①②
B. ②③
C. ①③
D. ③④
2. 关于图中屋内正午地面光照面积的说法,正确的是
A. 全年一样
B. 春秋分日各地一样
C. 正午比上午大
D. 夏至日北半球中纬度地区达到全年
最小
【答案】1. D 2. D
【解析】
【分析】
根据材料中汉字造字知识,“间”即正午,太阳高度达到一天中的最大值.太阳光线透过门口射入屋内,太阳高度越大,屋内光照面积越小,反之,太阳高度越小,屋内光照面积越大。【1题详解】
从图片上看,该地正午阳光是斜射,也就是此日该地位于直射点所在纬线的北面或南面,此时该地位于直射点的正北或正南方向,阳光能照射进门,所以门的朝向为正南或正北。材料及图片所示,“间”的含义,门口应朝向太阳所在的方向,正午时太阳不可能在正东或正西方向,③④正确,选D。
【2题详解】
根据分析可知,随着太阳直射点的南北移动,一个地区的(正午)太阳高度不断变化,屋内
光照面积不断变化,A错;春秋分日太阳直射赤道,全球正午太阳高度自赤道向两极递减,屋内光照面积自赤道向两极递增,B错;上午太阳高度小于正午,屋内光照面积大,C错;夏至日北半球中纬度地区正午太阳高度达到一年中最大值,屋内光照面积最小,D正确。
【点睛】本题难度较小,主要考查了门的朝向,调用正午太阳高度的相关知识是解题的关键。
近年来,大地震频繁发生,给人类带来了巨大的灾难。然而,目前地震预防与预报仍是世界性难题。回答下列问题。
3. 地震多发生在板块的消亡边界。在下列板块中,与相邻板块形成消亡边界最多的是
A. 南极洲板块
B. 美洲板块
C. 非洲板块
D. 亚欧板块
4. 下列我国省区中,属于地震重点预防区的是
A. 湖南、内蒙古
B. 内蒙古、云南
C. 台湾、云南
D. 台湾、湖南
【答案】3. D 4. C
【解析】
【分析】
本题考查板块构造学说和板块构造示意图。
【3题详解】
南极洲板块和非洲板块、美洲板块的边界是消亡边界;美洲板块和南极洲板块、亚欧板块的部分边界是消亡边界;非洲板块和亚欧板块、印度洋板块的边界是消亡边界;亚欧板块与非洲板块、印度洋板块、太平洋板块和美洲板块的部分边界是消亡边界,与相邻板块形成消亡边界最多,故D正确。
【4题详解】
我国西南地区位于亚欧板块与太平洋板块交界处,处于地中海喜马拉雅地震带,地壳活动活跃,多地震,主要分布在云南、四川、西藏等地.台湾位于亚欧板块与太平洋板块交界处,处于环太平洋地震带,是地震多发区,而湖南、内蒙古则主要位于内陆地区,地壳比较稳定,C正确。
【点睛】全球分为六大板块:亚欧板块、太平洋板块、印度洋板块、非洲板块、美洲板块和南极洲板块.板块边界分为两类:消亡边界和生长边界;消亡边界是指两侧板块相互碰撞,消亡边界是指两侧板块张裂;根据六大板块的分布,判读各板块间的边界类型。
5.读“台湾岛形成过程示意图”,影响台湾岛成陆的主要因素是
A. 外力作用
B. 内力作用
C. 海水侵蚀作
D. 堆积作用
【答案】B
【解析】
【分析】
考查地质作用与地貌。
【详解】从图中可以看出,因海底沉积岩层受挤压隆起露出海面形成台湾岛,是地壳运动的结果,属内力作用。故选B。
下图是地球表面某完整的气压带及风带,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6. 该气压带可能是
A. 极地高气压带
B. 赤道低气压带
C. 副热带高气压带
D. 副极地高气压带
7. 该风带的风向是
A. 西南风
B. 东南风
C. 东北风
D. 西北风【答案】6. A 7. C
【解析】
试题分析:
【6题详解】
图示高气压带的风是顺时针方向由里向外吹,可判断是北半球的极地高压带;赤道和副极地
地区都是低气压带;副热带高压带是环地球一周的,不是一个闭合的气压中心。选A正确。【7题详解】该气压带由高压向外吹,北半球极地吹东北风。选C正确。【考点定位】考查气压带。读“某区域水系示意图”,完成下列各题。
8. 有关甲河流的水文特征的描述,正确的是
A. 水量较丰富,含沙量较大
B. 有双汛期,春汛长于夏汛
C. 有结冰期和凌汛现象
D. 水位季节变化大,年际变化小
9. 有关图示区域地理特征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 气候暖湿,适宜水稻种植
B. 地形平坦,土壤肥沃
C. 深受季风环流的影响,冬冷夏热
D. 地广人稀,粮食商品率高
【答案】8. C 9. A
【解析】
【8题详解】
根据经纬度,甲河流位于东北地区,流向较高纬度,水文特征是有结冰期和凌汛现象,C对。东北地区植被覆盖率较高,水量较丰富,含沙量较小,A错。河流有双汛期,春汛是季节性积雪融化形成,短于夏汛,B错。位于季风气候区,水位季节变化、年际变化大,D错。
【9题详解】
图示区域纬度较高,地理特征是气候冬冷夏热,蒸发量小,气候较湿润,热量较少,不适宜种植水稻,A不正确。位于平原,地形平坦,土壤肥沃,B正确。深受季风环流的影响,冬冷夏热,C正确。东北地区地广人稀,粮食商品率高,D正确。
我国许多聚落名称体现了所处自然环境的特点。黄土高原地区有些聚落名为“XX川”。《现代汉语词典》解释:川地是山间或河流两边的平坦低洼的土地。据此完成题。
10. 为趋利辟害,这些以“川”为名的聚落选址宜()
A. 紧邻河岸以方便取水
B. 接近坡地中部以方便耕作
C. 靠近坡地上部以防洪水
D. 远离陡坡以避崩塌、滑坡
11. 在农业社会,决定这些聚落发展规模的主导条件是()
A. 河流水量
B. 土壤肥力
C. 川地面积
D. 林木蓄积量
【答案】10. D 11. C
【解析】
【10题详解】
本题考查聚落的区位条件。根据题目叙述:川地是山间或河流两边的平坦低洼的土地,所以紧邻河岸容易遭受洪水的影响;黄土高原坡地水土流失严重,坡地中部和上部不适合聚落的分布;聚落应分布在缓坡底部,远离陡坡,以避崩塌、滑坡,所以选D项。
【11题详解】
本题考查自然资源与人类的关系。在农业文明阶段,人类以种植和养殖为主,人类主要依靠土地而生存,土地是人类最重要的财产和生产资料。所以决定这些聚落发展规模的主导条件是川地面积,所以选C项。川地地区土壤都较为肥沃,水源都较为充足。
【考点定位】该题组考查聚落的区位条件。
图示意我国不同生育率方案预测的2050年人口结构。读图完成下列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