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质勘察报告样本
工程勘察地质勘探报告模板
工程勘察地质勘探报告模板工程勘察地质勘探报告报告编号:XXXXXX 日期:XXXX 年XX月XX日项目名称:XXX工程勘察项目承担单位:XXX工程勘察有限公司摘要:本报告针对XXX工程勘察项目进行了详细的地质勘探工作。
通过野外调查和室内分析测试,我们对该项目的地质情况和勘察结果进行了全面评估。
以下是我们的调查发现和建议,以供参考。
1. 项目概况1.1 项目背景该项目位于XXXX地区,计划建设XXXX。
项目总面积约为XXXX平方米。
1.2 勘察目标本次勘察的主要目标是:- 详细调查项目区域的地质构造和地质特征;- 评估岩土工程性质和建设条件;- 提出合理的地质勘察建议,为工程设计提供依据。
2. 调查方法和过程2.1 野外调查通过野外实地勘查,我们对项目区域进行了地形、地貌、岩石露头等观察和记录。
同时,我们还进行了土样采集、地下水位测量等工作。
2.2 室内分析测试采集回来的土样经过室内分析测试,包括粒度分析、含水率测试、压缩试验等。
地下水样品也进行了水质分析和测试。
3. 勘察结果3.1 地质构造根据野外调查结果,项目区域主要由XXXX岩层组成,分布较均匀。
地质构造相对稳定,不存在明显的断裂、隆起等现象。
3.2 岩土工程性质针对土样和岩石样本的室内测试结果,我们评估了其岩土工程性质。
根据实验数据,土壤属于XXXX类,具有一定的承载力和抗剪性。
3.3 地下水情况地下水位较深,约为XXXXXXXX。
水质良好,不含有害物质。
4. 勘察建议根据对项目区域的勘察结果,我们提出以下建议:4.1 地基处理考虑到土壤的工程性质,建议采取适当的地基处理措施,如加固处理或土壤改良。
4.2 钢筋混凝土结构考虑到岩石的分布和地质构造的稳定性,建议采用钢筋混凝土结构,以确保工程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4.3 地下水管理由于地下水位较深,建议在工程设计中充分考虑地下水管理措施,以避免地下水对建筑物的影响。
5. 结论本次地质勘察工作全面了解了XXX工程的地质条件和勘察结果。
地质勘察报告范文
地质勘察报告范文地质勘察报告一、引言本报告旨在对某地区进行地质勘察,并提供详细的地质情况、地质灾害风险评估以及相应的建议措施。
通过本次勘察,旨在为相关部门提供科学依据,以保障工程的安全可行性和可持续发展。
二、勘察区域概况1. 地理位置勘察区域位于某省某市,地理坐标为XX度XX分XX秒北纬,XX度XX分XX秒东经。
2. 地形地貌该区域地形起伏较大,主要由山脉、河流和平原组成。
山脉分布较密集,海拔高度在XXX米至XXX米之间变化;河流众多,水系发达;平原地带主要分布在山脉之间,地势相对平坦。
3. 气候条件该区域属于温带季风气候,四季分明。
夏季炎热潮湿,冬季寒冷干燥。
年平均气温为XX摄氏度,年降水量为XX毫米。
三、地质勘察结果1. 勘察方法本次地质勘察采用了野外调查、钻探取样、地质剖面观测等多种方法。
2. 勘察结果(1)地层构造:勘察区域地层主要由XXX、XXX、XXX等层组成,形成了一定的地质构造。
(2)岩性特征:岩石主要为XXX、XXX、XXX等类型,具有一定的物理力学性质。
(3)地下水情况:根据勘察结果,该区域地下水位较浅,水质优良,可供农业灌溉和生活用水。
(4)地质灾害风险评估:根据地质勘察结果和历史灾害数据分析,该区域存在地质灾害的潜在风险,主要包括滑坡、泥石流等。
具体的风险评估结果见附表1。
四、地质灾害防治建议1. 滑坡防治(1)加强监测:建立地质灾害监测系统,实时监测地质体变形和地下水位变化。
(2)加固措施:对潜在滑坡点进行加固,采取土工措施,如护坡、加固墙等。
(3)合理规划:在土地利用规划中,避免建设在潜在滑坡区域,合理规划建设项目。
2. 泥石流防治(1)疏导水流:清理河道,保持河道通畅,减少泥石流形成的可能性。
(2)建设防护设施:在泥石流易发区域建设防护堤坝、拦挡坝等设施,减轻泥石流对下游地区的危害。
(3)加强预警:建立泥石流预警系统,及时发布预警信息,提醒周边居民采取相应的防护措施。
地质勘察报告范文
地质勘察报告范文1. 引言2. 勘察目的3. 勘察方法与数据收集4. 地质背景与调查区域概况5. 勘察结果与数据分析6. 勘察结论与建议7. 参考文献引言本报告旨在描述对某地区的地质勘察结果,并提供相关数据分析及结论,以便为后续工程设计和建设提供科学依据。
勘察目的本次地质勘察的目的是评估勘察区域的地质条件,确定地质构造、地质体特征、岩性及存在的地质灾害风险等情况,并为工程建设提供相应的地质技术指导。
勘察方法与数据收集在本次勘察中,我们采用了多种勘察方法,包括地质测量、地质剖面观测、钻探及取样、岩石试验等。
同时,我们还收集了现场调查、卫星影像、航空照片等多种数据来源,确保勘察结果的准确性和全面性。
地质背景与调查区域概况调查区域位于某省某市,地貌以山地与丘陵为主,地质背景复杂多样。
在本次调查中,我们选择了典型的勘察点作为研究对象,并通过实地考察对该区域的地质构造、地质体和岩层进行了详细描述。
勘察结果与数据分析根据勘察获得的数据及所分析的结果,我们发现该区域主要由花岗岩、片岩和砂岩等岩层组成,其中片岩和砂岩层具有较高的倾角,存在一定的滑坡风险。
此外,我们还发现了矿藏的存在,并初步判断其具有一定的开采价值。
勘察结论与建议根据勘察结果及数据分析,我们得出以下结论和建议:1) 该区域地质条件复杂,存在滑坡风险,需要在后续工程设计过程中加强地质灾害风险评估;2) 花岗岩等岩石类型适合开展矿产资源开发,可以为地方经济发展提供支持;3) 在工程建设过程中,需要采取相应的地质防灾措施,确保工程安全可靠。
参考文献[1] 地质测量方法,地质学报,2020年。
[2] 岩石力学试验与分析,中国岩石力学与工程学会,2018年。
[3] 地质勘察手册,中国地质出版社,2017年。
总结本报告根据对某地区的地质勘察数据及分析结果,针对勘察区域的地质背景及潜在地质灾害风险,提出了相应的结论和建议。
这将为后续工程建设和开发提供科学依据,以确保工程的安全可靠性。
地勘报告模板
地勘报告模板
地勘报告模板
报告编号:【编号】
报告日期:【日期】
报告对象:【报告对象名称】
地勘单位:【地勘单位名称】
一、项目概况
1.1 项目名称:【项目名称】
1.2 项目位置:【项目位置】
1.3 项目范围:【项目范围描述】
二、地质背景
2.1 区域地质背景:【区域地质背景描述】
2.2 地质构造特征:【地质构造特征描述】
2.3 地质力学性质:【地质力学性质描述】
三、地勘目的
3.1 地勘目的:【地勘目的描述】
3.2 地勘任务:【地勘任务描述】
3.3 地勘方法:【地勘方法描述】
四、地勘内容与结果
4.1 地质调查:【地质调查结果描述】
4.2 地球物理勘探:【地球物理勘探结果描述】4.3 钻探工作:【钻探工作结果描述】
4.4 水文地质调查:【水文地质调查结果描述】
4.5 岩土实验与分析:【岩土实验与分析结果描述】
4.6 地震监测:【地震监测结果描述】
4.7 其他地勘工作:【其他地勘工作结果描述】
五、地勘结论与建议
5.1 地质结论:【地质结论描述】
5.2 工程地质评价:【工程地质评价描述】
5.3 岩土工程设计建议:【岩土工程设计建议描述】
5.4 对工程影响分析:【对工程影响分析描述】
5.5 风险评估与应对措施:【风险评估与应对措施描述】
六、其他事项
6.1 附件清单:【附件清单】
6.2 报告编制人:【报告编制人】
6.3 报告审核人:【报告审核人】
6.4 报告批准人:【报告批准人】
备注:【其他备注】
以上报告内容仅为参考,实际报告内容应根据具体项目情况进行调整和补充。
地质勘察报告【范本模板】
一、前言1。
1拟建工程概况我院受********村委会的委托,承担其拟建********工程场地的岩土工程勘察任务。
拟建场地位于******境内,沿海大通道的西南侧,其西北侧为古浮村居民区和其他规划建设用地,东北侧为后期规划用地及泉州加顺彩印有限公司用地,东南侧为石狮市源兴金圣服装有限公司用地.该********工程总占地面积约8200m2,总建筑面积56000m2,共包括A5~A10、A12、A14和B1~B4安置楼等12个单体项目,该工程由武夷山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负责设计,拟设计采用桩基础。
建筑物的性质和特点如下表1—1:建筑物设计参数表表1—11。
2.勘察等级根据《岩土工程勘察规范》(GB50021-2001)第3。
1条与条文说明第3。
1。
1条的相关规定,对本工程勘察等级综合划分如下:勘察等级划分表表1-21。
3勘察任务、目的和要求本次勘察属详细勘察阶段。
勘察的主要目的与任务是:⑴查明场地及附近范围内有无影响工程建设的不良地质现象;⑵查明场地地基土层结构特征、分布规律;⑶查明场地地下水埋藏与赋存条件,分析与评价场地地下水对建筑物基础施工影响以及对建筑材料腐蚀性情况;⑷划分场地土类型与建筑场地类别,对场地地震效应进行分析;⑸分析并评价场地地基稳定性与适宜性,对拟建物基础方案选择提出合理建议,并提供满足基础设计方案的岩土参数.1。
4 勘察依据本工程勘察主要依据以下文件和现行规范进行:⑴业主提供的拟建物总平面图、合同书、勘察任务委托书;⑵准则《工程建设标准强制性条文(房屋建筑部分)》;⑶国标《岩土工程勘察规范》(GB50021—2001);国标《岩土工程勘察规范》(GB50021—2001)局部修订条文;⑷国标《建筑抗震设计规范(2008年版)》(GB50011-2001);⑸国标《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2002);⑹国标《土工试验方法标准》(GB/T50123—1999);⑺行标《建筑桩基技术规范》(JGJ94-2008);⑻省标《岩土工程勘察规范》(DBJ13—84—2006);⑼福建省建设厅、福建省地震局文件(闽建设[2002]37及[2003]10号)。
地质勘察报告
地质勘察报告一、地质概况。
本次地质勘察的目标地区位于XX省XX市,地处山地与平原的交界处,地形复杂,地貌多样。
该地区属于典型的山地地貌,地势起伏较大,地质构造复杂,岩层分布不均匀,存在着一定的地质灾害隐患。
二、地质勘察范围。
本次地质勘察范围包括XX山脉及其周边地区,总面积约XXX平方公里。
在勘察过程中,我们对地质构造、岩层分布、地下水情况、地下矿产资源等进行了详细的调查和分析。
三、地质勘察结果。
1. 地质构造,经过勘察,发现该地区地质构造较为复杂,存在多条断裂带和褶皱带,地层倾角较大,存在滑坡、崩塌等地质灾害的风险。
2. 岩层分布,该地区岩层主要由花岗岩、片麻岩、页岩等组成,岩性较硬,具有较好的承载能力。
但在部分地区存在着岩层疏松、风化严重的情况,需要加强防护和支护工程。
3. 地下水情况,地下水资源较为丰富,但存在着地下水位较浅、水质较差的情况。
在工程建设过程中需要注意地下水的排水和防渗工作。
4. 地下矿产资源,在勘察范围内发现了煤炭、铁矿等矿产资源的存在,但资源储量较为有限,开采存在一定的技术难度。
四、地质灾害防治建议。
针对该地区存在的地质灾害隐患,我们提出了以下防治建议:1. 加强地质灾害监测和预警系统的建设,及时发现和预防地质灾害的发生。
2. 在工程建设中加强地基处理和支护工程,提高工程的抗震、抗滑、抗崩能力。
3. 加强对地下水的管理和保护,避免地下水资源的过度开采和污染。
4. 加强对矿产资源的开发利用,合理规划和布局矿区,减少对地质环境的破坏。
五、结论。
通过本次地质勘察,我们全面了解了目标地区的地质情况,提出了相应的防治建议。
希望相关部门和企业在未来的工程建设和资源开发中,能够充分考虑地质环境因素,做好防灾减灾工作,实现经济效益与生态效益的双赢。
企业地质勘察报告
企业地质勘察报告1. 引言地质勘察是企业在进行工程项目前必不可少的一项工作。
通过对地质环境、地质构造、地下水等进行调查和分析,以确定地质条件,为项目的规划和设计提供参考依据。
本文档是对某企业进行的地质勘察的报告,旨在提供对勘察结果的详细描述和分析。
2. 勘察背景2.1 企业概况企业名称: XXX公司企业类型: XX行业企业规模: XXX人企业目标: XXX2.2 勘察目的本次地质勘察主要目的是为了企业在某地区开展新的工程项目进行项目前的地质环境评估和地质灾害风险评估,以减少项目期间的不确定性和风险。
3. 勘察方法本次地质勘察采用了多种手段和方法,包括但不限于:•综合资料收集:收集相关地质、水文等背景资料。
•地质钻探:在勘察区域设置钻探点,并进行岩芯采集。
•地球物理勘探:采用地震勘探、重力勘探等方法,获取地下构造信息。
•地面地质勘查:对地面形貌、土层等进行实地测量和观察。
4. 勘察结果4.1 地质环境进行了详细的地质环境调查,勘察区域的地质条件主要包括:•地质构造:勘察区域主要为XX岩石,地层均匀稳定,无明显断裂和褶皱变形。
•地形地貌:勘察区域地势平坦,无显著的地势起伏。
•水文地质:勘察区域地下水位较低,水质较好,供水条件优越。
4.2 地质灾害风险评估针对勘察区域地质灾害风险进行了评估,结果如下:•泥石流:勘察区域附近存在泥石流发生的历史,但勘察区域内无明显泥石流迹象。
•地震:勘察区域属于地震活跃区域,需采取相应的防震措施。
•滑坡:勘察区域附近存在滑坡的可能性,需注意工程设计时的防滑措施。
5. 建议基于地质勘察的结果和分析,给出以下建议:•在项目规划和设计阶段,应详细考虑地质环境的影响,合理选择施工方法和材料。
•对于地震活跃区域,应加强结构抗震设计,确保项目在地震中的安全性。
•当地附近存在泥石流和滑坡风险时,应采取相应的防灾措施,确保工程安全。
6. 结论根据本次地质勘察的结果和分析,勘察区域的地质条件较为稳定,适合进行工程项目。
工程地质勘察调查报告范文
工程地质勘察调查报告范文一、引言工程地质勘察调查是为了确保工程建设的安全和可行性而进行的一项重要工作。
本报告旨在对某地区进行的工程地质勘察调查结果进行总结和分析,为后续的工程设计和施工提供可靠的依据。
二、地质背景该地区位于山脉腹地,地质构造复杂,主要由花岗岩、片麻岩和页岩组成。
地表地貌以起伏的山地为主,地下水资源丰富。
地震活动频繁,属于高地震烈度区。
三、勘察范围和方法本次勘察范围包括工程建设区域及周边500米范围内。
采用的勘察方法包括现场地质调查、岩石和土壤取样、地下水勘查、地球物理勘测等。
通过对勘察区域进行详细的勘察和分析,获取了大量的地质数据。
四、地质情况1.岩石特征勘察区域主要由花岗岩和片麻岩组成,岩性坚硬,具有较高的抗压强度和稳定性。
地下存在一些断层和节理,需要在设计和施工中加以注意。
2.土壤情况勘察区域的土壤主要分为黏土、砂土和砾石土。
黏土含水量较高,容易发生液化现象;砂土排水性较好,适宜作为基础填料;砾石土孔隙率大,透水性好。
3.地下水情况勘察区域地下水位较高,水质良好,水量充足。
地下水受地层裂隙和断层的影响较大,需要合理利用和控制。
五、地质灾害风险评估根据勘察结果,结合地质灾害历史数据和地震活动情况,对勘察区域进行了地质灾害风险评估。
结果显示,该区域存在滑坡、崩塌和地震等地质灾害风险,需要在工程设计和施工中采取相应的防治措施。
六、工程建议根据勘察结果和地质灾害风险评估,提出了以下工程建议:1.地震设计要求:根据地震烈度和建筑物重要性等级,采取相应的抗震措施,确保工程建设的安全性。
2.地基处理:根据勘察结果和土壤工程性质,采取适当的地基处理措施,提高地基的承载能力和稳定性。
3.地质灾害防治:根据地质灾害风险评估结果,采取相应的防治措施,如加固边坡、设置防护网等,确保工程建设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七、结论本次工程地质勘察调查结果表明,勘察区域地质构造复杂,存在地震和地质灾害等风险。
在工程设计和施工中,应充分考虑这些因素,采取相应的防治措施,确保工程建设的安全和可行性。
地质勘察报告 样本
三、勘察依据:
本次勘察依据了下列规范、规程、文件: 1、《岩土工程勘察规范》(GB50021—2001)(2009 年版) 2、《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J50007—2002) 3、《建筑工程抗震分类标准》(GB50223-2008) 4、《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J50011—2001)(2008 年版) 5、《湖北省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DB42/242-2003) 6、《湖北省岩土工程勘察工作规程》(DB42/169-2003) 7、《高层建筑岩土工程勘察规程》(JGJ72-2004) 8、《建筑桩基技术规范》(JGJ94-2008) 9、《预应力混凝土管桩基础技术规程》(DB42/489-2008) 10、《深基坑工程技术规程》(DB42/159-2004)
设计拟定勘探孔全为钻探孔,共布设 114 个,勘探点距一般为 10-30m 之间,其中塔楼部分间 20-25m,部分间距 10m 左右。勘察工作中,考虑本 场区的地层特点,我院另沿地库外围及场区中间布设了 32 个静力触探孔, 其中 22 个为配打孔,以满足基坑支护设计及评价的要求。
勘探点深度塔楼部分 A1 区控制性钻孔深度进入中风化岩层 15~20m, A2、A3 区控制性钻孔深度进入中风化岩层 10~15m, 塔楼部分一般性钻孔 进入中风化 8~10m;各区多层部分控制性钻孔深度进入强风化岩层 5~8m; 一般性钻孔均进入了中风化岩层 3~5m 终孔;基坑周边静力触探孔深均不 少于 2.5 倍基坑深度,孔深为 40m 左右。勘察工作满足规范及设计的要求。 每个钻孔施工完毕均按要求进行了回填处理,封孔回填遵循“以土还土, 以砂还砂”的原则,采用钻机振捣、分层回填捣实。
吴川市地勘报告范文
吴川市地勘报告范文吴川市地质勘察报告一、简介吴川市位于广东省西南部,是一个拥有悠久历史和独特自然风光的城市。
本报告将对吴川市的地质情况进行详细勘测和分析,以便了解该地区的地质状况及其对城市发展的影响。
二、地质基本情况吴川市地处珠江三角洲平原,地势平坦,海拔较低。
该地区主要由全新统沉积层组成,沿海地区土壤主要是由珠江和南海冲积物堆积而成。
在地质构造方面,本区属于华南老山系的东南石门坝早白垩纪花岗岩—二叠系大永坝群构造带。
三、地质灾害情况1.地质灾害类型吴川市地质灾害主要有滑坡、塌陷、地面沉降和地震等。
滑坡和塌陷是非常常见的地质灾害,尤其在山地和丘陵地区频繁发生。
由于该地区长期受沉积作用影响,地面沉降也较为严重。
除此之外,该地区位于地震带,所以地震的发生也是一种潜在的地质灾害。
2.影响及防治地质灾害对吴川市的城市发展和居民生活产生了较大的影响。
滑坡和塌陷导致的土地丧失和房屋损坏造成了严重的财产损失。
地面沉降不仅影响了城市的基础设施建设,还对地下水资源的开发和利用造成了困扰。
为了减轻地质灾害带来的影响,需要采取相应的防治措施,如合理规划和管理土地资源,加强地质监测和预警工作,提高公众的地质灾害防范意识等。
四、地质资源1.矿产资源吴川市拥有丰富的矿产资源,主要包括石油、天然气、陶瓷原料、铁矿石等。
其中,石油和天然气是该地区的重要能源资源,具有较高的开发价值。
2.水资源吴川市拥有丰富的水资源,包括江河湖泊水和地下水。
这些水资源为城市的农业灌溉、工业用水和居民生活提供了重要保障。
3.岩石资源吴川市地下埋藏着丰富的岩石资源,如花岗岩、大理石等。
这些岩石资源具有较高的经济价值,在建筑材料和装饰材料等方面有广泛的应用。
五、地质环境保护由于现代化建设和人口增长等原因,地质环境保护成为吴川市一个重要的问题。
为了保护地质环境,应加强对土地资源的科学利用和管理,控制土地开发的规模和速度,减少不可逆土地破坏。
同时,还需要加强地质监测和预警工作,及时发现并处理可能产生的地质问题。
地质勘察报告
地质勘察报告
地质勘察报告
一、勘察目的
本次地质勘察旨在探明勘察区域的地质构造和地质岩性,为后期工程建设提供科学依据。
二、勘察范围
本次勘察范围为X市XX路附近约100米范围内。
三、勘察方法
1. 野外地质工作:通过实地勘察观测、地质剖面和岩石采样,收集有关地质构造、岩性和岩层分布的资料。
2. 室内地质分析:通过对采集回来的岩石样品进行岩相学和岩石学的分析,确定岩石的组成和性质。
四、勘察结果
1. 地质构造:勘察区域属于一处构造相对简单的低山地区,地形起伏较小。
2. 地质岩性:岩性主要以砂岩为主,少量夹杂着泥岩和碳酸盐岩。
3. 岩层分布:勘察区域的岩层分布较为均匀,厚度关系较为一致,在不同地段的岩层厚度变化不大。
五、勘察意见
根据本次地质勘察结果,对于后期工程建设,提出以下意见:1. 土地平整:勘察区域地形起伏较小,并且岩层分布较为一致,
适合进行土地平整工作。
2. 岩石开采:勘察区域主要岩石为砂岩,岩石质地坚固,适合进行岩石开采,并作为后期工程建设的材料。
3. 岩石处理:泥岩和碳酸盐岩夹杂在砂岩中,对于岩石处理需要进行合理的分离和分类,以保证岩石的质量。
4. 岩层变化:虽然岩层变化不大,但在工程建设时需要根据不同地段和不同岩层的情况,采取相应的措施保证工程的稳定性。
六、总结
通过本次地质勘察,我们对勘察区域的地质构造和地质岩性有了全面的了解。
我们建议在后期工程建设中,根据勘察结果提出的意见进行有针对性的处理和施工,以确保工程的顺利进行。
同时,在岩石开采和处理过程中,需要根据地质情况和工程需要进行合理的规划和安排,以确保岩石质量和工程质量的要求。
勘察报告样本
目录一、概述1、工程概况2、勘察目的和任务3、执行的规范和标准4、勘察实施概况5、实施完成工程勘察量6、工程测量二、场地工程地质条件1、地形、地貌2、地基土工程地质特征3、水文地质特征三、工程地质评价1、土体设计参数2、场地土类型及场地地震效应3、地基土液化评价4、场地稳定性评价5、地基土工程地质评价6、不良地质问题7、基础方案8、基坑开挖与支护9、地下室抗浮及抗浮设计水位四、结论与建议附表、附图1、勘察孔平面位置图(1张)2、工程地质剖面图(16张)3、综合图例(1张)4、分层土工试验成果统计表(10张)5、土层压缩曲线(1张)6、土工试验成果总表(11张)7、剪切波速估算表(1份)8、标贯试验成果统计表(1份)9、静力触探统计表(3张)10、液化判别表(1张)11、静探孔柱状图(10张)12、钻孔柱状图(36张)附表:水质分析成果表(3张)一、概述1、工程概况泰州市中远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拟在泰州市东风北路与森园路交汇处开发建设依云湾小区。
该项目总用地面积67200 m2,规划总建筑面积约114240 m2。
主要建筑物由6幢18层商住楼和2幢11层商住楼、10幢多层商住楼及沿街商铺组成,拟采用天然地基和桩基方案。
受建设单位的委托,我院于2011年4月26日~5月2日对准备开工建设的多层建筑和沿街商铺等建筑物拟建场地进行了工程地质详细勘察工作。
根据《岩土工程勘察规范》GB50021—2001,本工程重要等级为三级,场地等级为二级,地基等级为二级,确定岩土工程勘察等级为乙级;地基基础设计等级为乙级;建筑工程类别为丙类,抗震设防类别为标准设防。
2、勘察目的和任务本次勘察目的旨在通过静力触探、钻探取土、标贯试验、以及室内土工试验等多种手段,系统查明拟建场地30.0米以浅工程地质条件和水文地质特征,评价建筑物场地地稳定性,为地基基础设计提供地质依据。
主要任务有:⑴收集和调查拟建建筑物周边工程的岩土工程资料,查明地层结构、岩土性质、埋藏条件,评价场地稳定性。
地质勘察报告样本模板
岩土工程勘察报告(详勘)1、工程与勘察工作概况1.1、工程概况根据建设单位提供的《岩土工程勘察技术委托书》,拟建建筑概况见表1.1 表1.1 拟建建筑概况1.2、勘察目的与要求根据《岩土工程勘察技术委托书》及设计要求,依据相关规范、规程,本次勘察目的及任务如下:1.2.1、查明建筑场地各岩土层的成因、时代、地层结构和均匀性以及特殊性岩土的性质,查明基础下软弱和坚硬地层分布,以及各岩土层的物理力学性质;1.2.2、查明有无液化地层,并对液化等级作出评价;1.2.3、查明湿陷性土层厚度、分布情况,判明场地的湿陷性等级;1.2.4、评价场地的稳定性,适宜性;提出各岩土层的地基承载力特征值;提供计算变形所需的计算参数;1.2.5、对场地进行抗震地段划分,判明场地土类型和建筑场地类别,为抗震设计提供有关参数;1.2.6、根据场地和施工条件,提出经济、合理的地基处理方案;对复合地基或桩基类型、适宜性、持力层选择提出建议;提供桩侧摩阻力和桩端阻力值,对施工中应注意的问题提出意见;1.2.7、对基坑工程提出建议,提供有关的岩土参数;1.2.8、在季节性冻土地区,提供场地土的标准冻结深度;1.2.9、查明地下水的埋藏条件,提供地下水位及其变化幅度;1.2.10、判定地下水和土对建筑材料的腐蚀性。
1.3、勘察依据本次勘察主要执行以下勘察文件和标准:《岩土工程勘察技术委托书》(2013.05) 《岩土工程勘察规范》(GB50021-2001)(2009年版) 《高层建筑岩土工程勘察规程》(JGJ72-2004) 《湿陷性黄土地区建筑规范》(GB50025-2004) 《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10) 《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2011) 《建筑地基处理技术规范》(JGJ79-2002) 《建筑桩基技术规范》(JGJ94-2008) 《土工试验方法标准》(GB/T50123-1999) 《建筑地基基础勘察设计规范》(DBJ04-258-2008) 《建筑工程抗震设防分类标准》(GB50223-2008) 《建筑工程勘察文件编制标准》(DBJ04-248-2006) 《房屋建筑和市政基础设施工程勘察文件编制深度规定》 (2010 年版)1.4、岩土工程勘察等级根据《岩土工程勘察规范》(GB50021-2001)(2009 年版)第3.1.1 条~第3.1.4 条确定:拟建建筑工程重要性等级为一级;场地复杂程度等级为二级(中等复杂场地) ;地基复杂程度等级为二级(中等复杂地基) ;岩土工程勘察等级为甲级。
勘察报告模板
勘察报告模板
【勘察报告模板】
一、项目概况
1. 项目名称:【项目名称】
2. 勘察地点:【勘察地点】
3. 勘察单位:【勘察单位名称】
4. 勘察日期:【勘察日期】
二、勘察目的
1. 分析项目需求及可行性
2. 调查勘察地点的现状和环境
3. 收集相关资料并进行数据分析
三、勘察方法
1. 实地勘察:详细勘测勘察地点的地形、地貌、地质、水文等情况
2. 资料收集:收集并整理相关的地质、气象、水文等数据
3. 实验分析:对采集的样本进行实验和分析,获取相关数据和信息
四、勘察结果
1. 地质勘察结果:包括地层情况、岩性、构造等地质特征
2. 水文勘察结果:包括水文地质、水源状况、水文地质条件等
3. 环境勘察结果:包括自然环境、人工环境、生态环境等情况
4. 综合勘察结果:根据以上数据和信息,对项目的可行性进行评估,并提出相应的建议和方案
五、勘察结论
1. 项目可行性评估:根据勘察结果分析项目的可行性和风险,并提出相应的建议
2. 技术要求:根据勘察结果提出项目实施时需要的技术要求和注意事项
3. 环境保护措施:根据勘察结果提出项目实施时需要采取的环境保护措施
4. 建议和方案:根据勘察结果提出项目的建议和可行的实施方案
六、勘察报告编制人员及审核人员
编制人员:【编制人员名称】
审核人员:【审核人员名称】
以上是一个勘察报告的模板,根据具体的项目需求和勘察内容,可以适当调整和补充各个部分的内容,以便更好地满足实际需求和要求。
工程地质勘察报告_6
目录Ⅰ文字部分1、概况 (3)2、区域地质概况 (5)2.1地形地貌 (5)2.2地层岩性 (5)2.3区域地质构造 (6)2.4地震及区域稳定性分析 (7)3、堤防工程地质条件及评价 (8)3.1堤防地层岩性 (8)3.2堤防水文地质条件 (9)3.3堤基地质结构分类 (10)3.4堤防工程地质评价 (11)3.5堤基渗透分析 (14)4、陆寨排涝站工程地质条件与评价 (15)4.1工程地质条件 (15)4.2水文地质条件 (16)4.3工程地质评价 (17)5、天然建筑材料 (20)5.1工程概况 (20)5.2土料勘探和储量 (21)5.3土料的质量 (21)5.4砂石料 (22)6、结论与建议 (22)Ⅱ图表部分1、勘探点一览表(1张)2、地层统计表(2张)3、标准贯入试验统计表(1张)4、钻孔简易注水试验成果统计表(1张)5、土工试验成果统计表(4张)6、土工试验成果报告(3张)7、击实试验报告(4张)8、水质分析报告(2张)9、总图例(1张)10、钻孔平面布置图(3张)11、工程地质剖面图(7张)12、土料场综合图(1张)13、钻孔地质柱状图(21张)14、地貌、岩芯照片(21张)派潭镇陆寨堤围安全加固工程工程地质勘察报告1、概况陆寨堤围位于距增城市派潭镇约6Km的派潭河段,本次加固工程堤围属于堤围左岸,全长约1.11Km。
现堤线范围内原有一低矮单薄堤围,堤顶宽1~3m,堤顶高程在13.8~14.8m,堤身高度为3.5~5.0m,堤围质量较差,防洪标准较低。
老堤围的填筑土料多为附近滩地冲积土层及邻近山头坡残积土层,根据现场调查和资料查询,得知老堤围曾多次遭洪水袭击,出现过堤防冲刷、坍塌、渗漏、管涌等险情,为避免洪涝灾害的长期侵害,有关部门决定对该堤围进行安全加固,使堤防满足设计规范要求的20年一遇的防洪标准;水闸、泵站满足10年一遇洪水24小时暴雨3天排干的标准。
本次工程地质勘察主要目的是为设计堤防工程进行勘察,提供符合该阶段工程地质勘察精度要求的地质资料,为设计提供必要的地质依据。
地质勘察报告范文
地质勘察报告范文一、背景介绍地质勘察是对一些区域的地质条件进行全面的调查和分析,为工程建设提供科学依据。
本次地质勘察针对市区域进行,旨在了解该区域的地质构造、地质灾害情况以及岩土工程地质条件等。
二、勘察方法本次地质勘察采用现场实地勘察和实验室分析相结合的方式进行。
实地勘察通过地质地形剖面的观测,采集岩石、土壤样品和地下水样品,以及进行地质构造和地质灾害的调查等。
实验室分析方面,通过样品的物理力学性质测试、岩石和土壤物性参数测定等。
三、地质构造情况四、地质灾害情况该区域常发生的地质灾害主要有滑坡、崩塌和泥石流等。
滑坡主要发生在陡坡和坡脚部位,造成人员伤亡和房屋破坏。
崩塌主要发生在陡坡和河谷边坡处,易引发次生灾害。
泥石流主要发生在陡坡上的沟谷地带,带来严重的地层侵蚀和土地破坏。
五、岩土工程地质条件经实验室分析得知,该区域的岩石类型主要有花岗岩和片麻岩,具有一定的强度和稳定性,适合建设各类的基础设施。
土壤类型主要有粉质黏土、砂质土和淤泥等,土层较为松散,需要采取相应的加固措施。
地下水位较浅,需进行排水处理。
六、结论与建议根据以上勘察结果,结合工程建设需求,提出以下建议:1.针对地质构造情况,建议在施工过程中加强钻孔等地质调查工作,及时获取地质信息,确保工程的安全进行。
2.针对地质灾害情况,建议在施工前制定相应的防灾预案,并加强对滑坡、崩塌等区域的监测和防护措施。
3.鉴于该区域的岩土工程地质条件,建议在工程设计中充分考虑土壤的强度特性,采取适当的加固措施,确保工程的稳定性。
4.针对地下水位较浅的问题,建议在施工过程中加强排水处理,防止因地下水对土壤的冲刷和液化造成的危害。
综上所述,本次地质勘察结果显示该区域的地质构造多样,容易发生地质灾害,但在科学合理的工程设计及施工时采取相应措施,可有效避免和减轻不利影响,确保工程的安全进行。
地质勘察报告的模板
地质勘察报告的模板1. 总体概况本次地质勘察是针对某区域进行的,主要目的是了解该区域的地质情况,为后续工程建设提供科学依据。
勘察区域位于XX市XX县某乡,总面积约XXX平方公里。
本次勘察共完成XX个勘察点位的勘察工作。
2. 勘察方法本次勘察采用了多种勘察方法,包括现场观察、钻孔、岩心取样、地球物理勘测等。
采用这些方法能够更加全面、真实地反映地质情况。
2.1 现场观察在现场观察中,我们对勘察区域的地貌、地形、地物、水流等进行了详细的观察,通过肉眼观察和测量等手段获取了大量的基础数据。
2.2 钻孔及岩心取样我们共计钻取了XX个钻孔,每个钻孔深度约为XX米。
在钻孔中,我们取得了大量的岩心样品,并对样品进行了详细的实验室测试,包括岩石组成、岩石密度、含水率等等,这些数据对于确定地质情况具有重要意义。
2.3 地球物理勘测我们采用了地电、重力、磁法等多种地球物理勘测方法,通过对勘察区域进行立体勘测,获取了较为详细的地下结构信息。
3. 勘察结果3.1 地形地貌该区域地貌属于XX类型地貌,地势总体较为平坦,但在该区域的南部和东部区域存在较为明显的山地。
3.2 岩石类型本次勘察发现,该区域的岩石类型主要有XX、XX等。
其中岩石的组成以片麻岩、花岗岩、玄武岩等为主,岩石性质较为坚硬,有利于后续的工程建设。
3.3 地下水情况在钻孔及岩心取样中,我们发现该区域地下水位较浅,水质整体较为清洁,适合于饮用和工业用水等。
3.4 地下构造通过地球物理勘测,我们发现该区域地下构造复杂,盘曲交错,需要在后续工程建设中采取针对性的措施。
4. 勘察结论本次勘察结果表明,该区域的地质结构较为稳定,适合进行工程建设。
但在部分地区地下构造较为复杂,需要采取相应的措施加以解决。
另外,该区域地下水资源丰富,水质较好,对于后续的工程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5. 勘察建议在后续工程建设中,需要针对勘察结果的特点,采取不同的措施进行处理。
根据地质情况,各项建议如下:1.在地质构造较为复杂的区域,应采取加强支撑、加厚结构等措施保证建筑安全。
地勘报告模板
____________ 建设项目岩土工程勘察报告(详细勘察阶段)勘察等级:乙级报告编写:(工程师)工程负责:(注册岩土工程师)审核:(注册岩土工程师)审定:(注册岩土工程师)总工:(注册岩土工程师)法人代表:有限公司二。
一七年九月目录1、前言 (1)1.1工程概况 (1)1.2勘察目的与技术要求 (1)1.3勘察执行标准 (2)1.4勘察工作布置、实施及质量评述 (2)1.4.1勘察工作布置 (2)1.4.2勘察工作实施 (3)1.4.3勘察工作质量评述 (4)2、场地工程地质条件 (4)2.1场地位置地形地貌 (4)2.2区域气象条件 (4)2.3区域地质构造及地震 (5)2.4场地地层及岩土结构特征 (5)2.5场地水文地质条件及地下水、土腐蚀性评价 (7)2.5.1场地水文地质条件 (7)2.5.2地下水、场地土腐蚀性评价 (7)2.6场地和地基地震效应 (8)2.6.1场地抗震设防烈度 (8)2.6.2场地土类型及场地类别 (8)2.6.3地基土抗震液化特性评价 (9)2.7地基岩土物理力学性质 (9)2.8地基岩、土物理力学指标建议 (11)2.9特殊性土评价 (12)2.10不良地质作用 (12)3、场地工程地质条件分析与评价 (12)3.1场地稳定性及建筑适宜性评价 (12)3.2地基土工程性能评价 (12)4、基础方案建议 (13)4.1基础形式建议 (13)4.2成桩可能性评价、桩的施工条件及其对环境的影响论证 (14)5、基础施工有关的岩土工程问题 (15)6、结论与建议 (15)6.1结论 (15)6.2建议 (15)附图表:1、前言1.1工程概况受业主的委托,我公司承担建设项目的详细勘察阶段岩土工程勘察工作。
拟建项目场地位于。
拟建项目总用地面积约2000平方米,拟建一栋教学楼,总建筑面积约2500平方米,层高4F,框架结构,其情况见表 1.1-1。
主要拟建建筑物性质一览表表1.1-1据《岩土工程勘察规范》(GB50021—2001)(2009年版)第3.1.2〜3.1.4 条的规定:本工程重要性等级为二级,场地等级为三级,地基等级为二级,综合确定本次岩土工程勘察等级为乙级。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前言1.1拟建工程概况我院受********村委会委托,承担其拟建********工程场地岩土工程勘察任务。
拟建场地位于******境内,沿海大通道西南侧,其西北侧为古浮村居民区和其她规划建设用地,东北侧为后期规划用地及泉州加顺彩印有限公司用地,东南侧为石狮市源兴金圣服装有限公司用地。
该********工程总占地面积约8200m2,总建筑面积56000m2,共涉及A5~A10、A12、A14和B1~B4安顿楼等12个单体项目,该工程由武夷山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负责设计,拟设计采用桩基本。
建筑物性质和特点如下表1-1:建筑物设计参数表表1-11.2.勘察级别依照《岩土工程勘察规范》(GB50021-)第3.1条与条文阐明第3.1.1条有关规定,对本工程勘察级别综合划分如下:勘察级别划分表表1-21.3勘察任务、目和规定本次勘察属详细勘察阶段。
勘察重要目与任务是:⑴查明场地及附近范畴内有无影响工程建设不良地质现象;⑵查明场地地基土层构造特性、分布规律;⑶查明场地地下水埋藏与赋存条件,分析与评价场地地下水对建筑物基本施工影响以及对建筑材料腐蚀性状况;⑷划分场地土类型与建筑场地类别,对场地地震效应进行分析;⑸分析并评价场地地基稳定性与适当性,对拟建物基本方案选取提出合理建议,并提供满足基本设计方案岩土参数。
1.4 勘察根据本工程勘察重要根据如下文献和现行规范进行:⑴业主提供拟建物总平面图、合同书、勘察任务委托书;⑵准则《工程建设原则强制性条文(房屋建筑某些)》;⑶国标《岩土工程勘察规范》(GB50021-);国标《岩土工程勘察规范》(GB50021-)局部修订条文;⑷国标《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⑸国标《建筑地基基本设计规范》(GB50007-);⑹国标《土工实验办法原则》(GB/T50123-1999);⑺行标《建筑桩基技术规范》(JGJ94-);⑻省标《岩土工程勘察规范》(DBJ13-84-);⑼福建省建设厅、福建省地震局文献(闽建设[]37及[]10号)。
1.4勘察办法和勘察工作完毕状况本次勘察依照有关规范及技术规定,并结合场地岩土工程条件,初次共布设66个勘探孔,原则上沿拟建物周边及各角点布设,钻孔编号ZK1~ZK66;野外地质勘探自03月09日开始,至03月25日结束,采用两台GXY-1工程钻机泥浆循环护壁工艺钻进,对于上部土层采用回转钻进,无泵投球取芯工艺;对于强风化花岗岩层采用双动双管取芯工艺,对于中档风化花岗岩采用金刚石钻头回转钻进,回次进尺≤2.00m,岩芯采用率满足规范规定。
并进行现场原则贯入实验,采用岩、土、水试样,孔口标高测量及量测地下水位等工作(详细工艺办法详见第5节)。
所有钻孔在钻探取芯、观测结束后,均按规定采用原土或干粘土球分层回填击实解决。
由于场地局部持力层面起伏较大,依照行业原则《建筑桩基技术规范》(JGJ94-)关于规定,当相邻两个勘探点揭露岩土持力层面高差不不大于2.0m时,应依照详细工程条件恰当加密勘探点,为此,经甲方批准,同年03月26日~04月02日再加密钻孔21孔,布设在相邻两钻孔之间,为避免编号重复和保证剖面钻孔编号持续性,补充钻孔编号为BK1~BK21。
详细完毕工作量状况详见表1-3。
完毕工作量一览表表1-3⑵、各勘探孔位置是根据甲方提供总平面布置图上各用地红线角点和建筑尺寸,结合周边地物进行实地放样,场地内各钻孔坐标均属独立坐标系统(与设计图纸一致);本次勘察报告中高程为相对高程,系以拟建场地中部水泥区间道路交汇点C(X=41209.063,Y=25260.803,H=10.00m)进行引测(即BM=10.00m)。
各勘探孔、用地红线角点和高程引测点详细坐标和位置详见勘探点一览表(附录№1)以及建筑物和勘探点位置图(图1)。
二、场地岩土工程地质条件2.1场地地形、地貌拟建场地地貌上属山前冲积阶地地貌单元,原为耕作地或抛荒地,现为规划建设用地,勘察期间场地已略经平整,局部有土垛等均未清理,其施工作业面尚平坦开阔,与周边已建路网基本持平,其最高孔口高程10.33m,最低孔口高程7.83m,平均孔口高程9.25m。
2.2场地各岩土层工程性能及分布特性依照地质钻探成果揭示,场地第四纪土层以冲积、坡残积成由于主,基底母岩为燕山初期花岗岩。
在勘探深度范畴内场地岩土层自上而下可划分为七层,其工程性能、厚度及分布特性综合论述如下:(1)、素填土①:褐黄、灰褐等色,松散,稍湿~湿,新近人工堆填,欠压实;其成分以山坡土或粘性土回填为主,土体含个别碎石、块石、少量植物根茎等,密实度和均匀性较差。
其修正后原则贯入实验击数范畴值N=2.9~10.8击,原则值N=4.5击。
该层除ZK32、ZK33、ZK35、ZK40、ZK43、ZK47、ZK48、ZK49、ZK56、ZK57、ZK59和BK11、BK12、BK17、BK18、BK20号孔有分布,普通厚度0.40~2.50m;工程性能不良。
(2)、中砂②:灰白、灰黄色,很湿~饱和,呈松散~稍密状,属冲积成因土。
重要成分为石英质中砂,土体含5~10%砾粒,泥质含量约占15~25%,级配较差,均匀性普通。
该层均匀性较差,工程性能普通,依照现场地面下20m以内范畴原则贯入实验,剔除去个别离散性较大标贯值,其修正后原则贯入实验击数范畴值N=3.9~14.1击,原则值N=7.0击。
该层仅ZK1~ZK29、ZK31、ZK32、ZK55、ZK56、ZK61、ZK62和BK1~BK11号孔有分布,其顶板埋深0.00~2.50m,普通层厚0.80~6.50m。
(3)、粉质粘土③:褐黄、灰黄色,可塑~硬塑,湿~很湿,其成分以粉、粘粒为主,土体含氧化铁、高岭土及少量石英砂等,干强度中档,稍有光滑、韧性较高,无摇震反映。
其修正后原则贯入实验击数范畴值N=6.8~27.9击,原则值N=11.7击,具中档压缩性,力学强度普通,工程性能中档。
该层除ZK36、ZK41、ZK43~ZK46、ZK50~ZK54和BK15、BK16、BK19号孔有分布,其顶板埋深0.00~8.50m,普通层厚0.50~6.60m。
(4)、残积砂质粘性土④:褐黄、灰白色;湿~饱和;可塑~硬塑状;原岩组织构造尚可辨,为中粗粒花岗岩风化残积而成,成分以粉、粘粒为主,含高岭土、氧化铁及石英砂,其中>2mm石英砾粒含量约8.8%~12.4%(据室内土工实验),岩石强烈风化成砂土状,长石矿物除石英外已完全风化成粘土矿物,土体遇水易崩解。
无光泽反映、无摇震反映、韧性和干强度低;具低压缩性,力学强度和工程性能较好。
其修正后原则贯入实验击数范畴值N=8.7~29.8击(N<30击),原则值N=17.0击,该层除ZK38、ZK44、ZK51、ZK52、ZK53和BK13号孔缺失外均有分布,顶板埋深为0.00~12.10m,厚度变化较大,普通层厚0.65~11.10m。
(5)全风化花岗岩⑤:灰黄、褐黄、灰白等色;很湿~饱和;硬塑~坚硬状;原岩组织构造尚可辨,为花岗岩风化而成,成分以粉、粘粒为主,含高岭土、氧化铁,铁锰质结核物。
岩石强烈风化成砂土状,长石矿物已完全风化成粘土矿物,岩芯呈致密砂土状,但遇水易崩解。
属极破碎、极软岩,综合评估其岩体基本质量级别分类为V类;其修正后原则贯入实验击数范畴值N=30.0~44.5击(30≤N<50击),其修正后原则贯入实验击数原则值N=33.4击。
该层仅该层仅ZK3、ZK6~ZK12、ZK19、ZK26、ZK30、ZK34、ZK35、ZK37、ZK66和BK2~BK5、BK10、BK12、BK13号孔有分布,顶板埋深2.70~18.00m,层厚1.80~5.10m,岩体具低压缩性,力学强度和工程性能好。
(6)强风化花岗岩⑥:褐黄、灰黄、灰白色,饱和,岩质较坚硬,含氧化铁、石英砂、高岭土、原岩构造清晰可见,长石矿物需用力碾压后始成粉状物,仍有2~4mm小颗粒残留,不能碾碎,属极破碎、极软岩,综合评估其岩体基本质量级别分类为V类;其工程性能和强度良好。
现场原则贯入实验修正后原则值N’≥50击,范畴值N=52.7~150.0击,原则值N=68.3击,本次勘察该层除ZK21、ZK29、ZK61、ZK62和ZK64号孔缺失外均有分布,顶板埋深0.40~23.10m,揭露厚度0.50~18.40m,钻探过程中未发既有洞穴、软弱夹层或临空面。
(7)中档风化花岗岩⑦:灰黄、灰白等杂色,岩质坚硬,岩芯呈短柱状~长柱状;岩体裂隙、节理较发育,裂隙面见铁锰质浸染。
在本次勘察深度范畴内,未见洞穴、临空面、无破碎带及软弱岩体,RQD=85~95。
属较破碎、较硬岩,综合评估其岩体基本质量级别分类为Ⅳ类;其原则件岩石饱和单轴抗压强度范畴值frc=31.80~48.40Mpa,原则值frc=33.86Mpa(详细详见附录№4),本次勘察各钻孔均有揭露至该层,顶板埋深1.50~31.30m,揭露厚度5.00~6.80m,工程性能优良。
以上各岩土层埋藏条件和分布状况详见工程地质剖面图(图号1-1’~18-18’)。
三、水文地质条件3.1场地地下水埋藏条件及分布特性本场地内地下水重要为赋存于中砂②层中孔隙型潜水,赋存于强风化花岗岩⑥和中档风化花岗岩⑦层中基岩风化带孔隙裂隙承压水。
素填土①属弱透水土层,勘察时普通不含水,雨季时也许含上层滞水;粉质粘土③可视作相对隔水层;残积砂质粘性土④和全风化花岗岩⑤属相对隔水层,均属弱透水层。
强风化花岗岩⑥和中档风化花岗岩⑦层导水性和富水性重要受裂隙性质及发育限度控制,具备明显不均一性和随机性,富水性不均匀,勘察钻孔内揭露裂隙大多为压性闭合裂隙,渗入性差、水量不大,但不排除局部张性裂隙发育,水量丰富也许性。
地下水重要接受大气降水下渗补给、地表径流汇水和邻近场地含水层侧向渗入补给,排泄方式以大气蒸发和地下径流为主。
3.2场地地下水变化幅度勘察期间采用套管隔水法实测得场地上部地下水初见水位在中砂②层面上,以潜水为主,下部地下水初见水位重要集中分布在残积砂质粘性土④或全风化花岗岩⑤层底部至强风化花岗岩⑥层岩面之间,以承压水为主。
勘察后统一量测混合稳定地下水位埋深1.70~2.40m(标高5.73~8.28m)。
依照石狮市祥芝镇区域水文地质条件和本场地地层资料特性,现场调查本工程场地近3~5年来最高地下水位为1.00m(标高9.00m),变化幅度约为1.50~2.50m之间。
3.3、场地地下水腐蚀性评价按照国标《岩土工程勘察规范》(GB50021-)及其局部修订条文关于场地地下水划分评价原则,本场地富水性较好,处在湿润区,场地内土层为含水率w>20%强透水性土层中砂②和强风化花岗岩⑥,以及含水率为10~30%弱透水性土层(属湿类型);可综合鉴定其属Ⅱ类环境类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