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2020年高考语文试卷分析会会议纪要(2020.4)课件(35张PPT)

合集下载

2020年北京市高考语文试卷(精品解析版)

2020年北京市高考语文试卷(精品解析版)

2020年北京市高考语文试卷(精品解析版)2020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北京卷)语文本试卷共10页,150分。

考试时长150分钟。

考生务必将答案答在答题卡上,在试卷上作答无效。

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本大题共5小题,共18分。

阅读下面材料,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由于月球绕地球公转与月球自转的周期相同,所以月球的一面总是背对着地球,这一面称为月球背面。

人类在地球上始终无法看到月球背面。

2019年1月3日,嫦娥四号探测器,包括着陆器和玉兔二号月球车,成功实现人类首次月球背面软着陆,并开展就位探测和巡视探测。

人类此前的所有登月活动都是在月球正面完成的,嫦娥四号创造了历史。

嫦娥四号着陆于月背的南极——艾特肯盆地。

与相对平坦的月球正面不同,月背地形更为复杂,几乎全是环形山和古老的陨石坑,更接近月球最原始的面貌。

玉兔二号在月背巡视,开展地形地貌测量、浅层结构和矿物成分探测,将为人类研究月球矿物质结构和太阳系起源提供更为丰富的第一手资料。

同时,由于月球自身对月背形成天然的屏障,没有来自地球的各种辐射干扰,可以为各类天文观测提供难得的纯净环境,填补地面射电观测的诸多空白。

在嫦娥四号探测器登陆月背之前,前苏联与美国虽然已完成了月背的成像工作,但一直没有航天器造访这片古老的神秘之地,其中一个主要原因是通信障碍。

由于月球自身的阻挡,地球上的测控站无法与月背建立无线电通信联系,也就无法对着陆月背的航天器进行测控。

为解决这一难题,必须建立一座连接地球和月背的通信基站。

经过专家们的反复论证,最终决定在环绕“地月拉格朗日L2点”的Halo轨道上放置一颗“鹊桥”中继星。

“地月拉格朗日L2点”是地月系统中的五个平动点之一,位于地球至月球连线的延长线.上,与地球、月球的位置相对固定。

L2点特殊的动力学特性和在三体问题中相对固定的几何位置,决定了它在停泊中转、中继通信、天文观测,星际转移等深空探测任务中,具备独特的工程应用价值。

高考语文全国卷讲解优质课件1

高考语文全国卷讲解优质课件1

解释的含意放在被解释的词语处,看上下文是否连贯、恰当;

寻求称代词与称代内容的联系,将称代的内容代入原文理解,
联系全文的倾向性,检查该解释是否与全文保持一致。
D项,“可以了解古人选文体例、标准的变迁史”有误,原文
只是说“就中国文学史的发展讲,古文由散体趋向骈体,再
由骈体回复到散体,完全不选骈体,就看不出这种变化来”,
由“但”可知,《古文观止》无法选文体例和标准的变化。
2020年高考语文全国卷3讲解课件 (34张PPT)
2020年高考语文全国卷3讲解课件 (34张PPT)
实用类文本阅读:
【点睛】做此类试题注意以下方面:①根据要 求确定提取信息的目标。②通读全文,整体感 知。在确定了提取信息的目标之后,要根据目 标浏览全文,确定提取信息的区间。③准确寻 找,筛选提取。筛选和提取信息类试题的答案 均在文中,因此,及时找到选项在原文的位置, 顺藤摸瓜,确定筛选范围。④仔细对照,正确 判断。找准选项有关内容在原文的位置后,要 把原文与选项对照,辨明正误。
2020年高考语文全国卷3讲解课件 (34张PPT)
2020年高考语文全国卷3讲解课件 (34张PPT)
6. ①有比较充分的准备:熟悉对方 的写作,作为责编,尤其熟悉作品 《钟南山:苍生在上》;②重视对 方的观点:提问时采用对方文章中 的说法来引出话题,营造对话氛围; ③逐步深入地提问:从写作动机问 起,问到写作方式和具体内容,最 有回到对方的文学观。
论述类文本阅读:答题小技巧
1.概括每一段的段落大意,特别注意每一段的第一句和第一段和 最后一段,基本上这就是文章的中心。 2.看标题,先将文章大致看一下,然后去看题目,带着问题去找 答案。这样比较有针对性,目标明确。 3.不管是题目还是文章都要将关键字圈起来,特别是时间,概括 性词语。例如:几乎,大概,一般,全,都,凡是这类词 4.找出文章表程度的词语。例如:总共、基本、大致、最等。 5.找出有逻辑性的关联词。例如:表转折,表因果,分层分类, 举例子,并列或递进。 6.文章反复出现的句子,特别注意跟文章一样的句子,因为有可 能张冠李戴。

2020年高考语文阅卷分析会实录

2020年高考语文阅卷分析会实录

2020年高考语文阅卷分析会一、川师大张伟教授概述:不能只看全国三卷,要把十套试卷对比来看,特别是新高考卷。

对应考有帮助。

平稳转型,导向明显。

全国三卷试卷特点订阅中国高考考试杂志,明确怎么落实高考评价体系和考试说明。

(一)立德树人的命题立意从考察语文学习质量转向为用语文考察学生发展质量。

1.试题选材呈现出的信息论述类:《古文观止》:经典也有不足,教会学生批判性思维,教会学生怎样读书。

实用类怎么变成一则材料了呢?实质不是一则,是多形态文本中的访谈。

是教师对高中教材的使用有问题,高中语文教材包括了多种形态的文本,但很多被忽略。

比如演讲,主持辞,不考就不弄。

学生应该学会处理文学与现实生活的关系。

语文学习一定要与生活联系,但有界线,不能被生活所挟持。

在如何学习语文的基础上,强调飞扬的灵魂等内外精神。

透过文本看现实,透过生活看事实。

比如作文,画自画像,如果“自画像”没有灵魂,怎么画,“像”也立不起来。

第三类文学类,贯穿“镰刀”“锤头”,是政治素养的考察——学生要有良好的政治素养才有前途。

古诗文鉴赏:也落在“人才”这个关键词上。

苦笋很苦,却给人提供丰富的营养,说明要成为真正的人才,必须经过艰苦的锻炼磨炼。

17-19题、继续谈中华文化的独特性。

20题、科学类材料:科学精神。

22题、“自画像”,要树立“立德树人”的教育理念,人的“徳和才”要兼备,才能把自己的“像”立起来。

2题干具有立德树人走向9题,《记忆里的光》,分析统摄全文谋篇布局。

15题由苦笋联系魏征的相似性。

“人才”问题16题,名句默写第一题,指向人才培养。

22题、明显指向立德树人,怎样育人。

不把握立德树人。

很难把学生灵性抓住。

(二)考察指向1.学科素养的考察指向:核心价值必备知识与关键能力的交融考察。

还按照考点弄试题会把握不住高考题。

核心价值的考察渗透:①严谨治学:读书思考,审辩式思维读书。

②文化自信:注意关键词:认识中华文化的关键点、独特性:理解,热爱,发展。

2020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语文试题(北京卷,参考解析)

2020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语文试题(北京卷,参考解析)

绝密★本科目考试启用2020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语文(北京卷)本试卷共10页,150分。

考试时长150分钟。

考生务必将答案答在答题卡上,在试卷上作答无效。

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本大题共8个小题,共24分。

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1—8题。

材料一首都博物馆正在举办两个精品展,一个是南昌汉代海昏侯考古成果展,一个是纪念殷墟妇好墓考古发掘四十周年特展。

展览甫.一开始,便引来热切关注,预约名额很快告罄.。

文物曾“乏人问津.”,只为少数专家学者所识,如今竟备受大众青睐。

这反映了大众对文物价值的渴求,也提醒我们,要合理利用文物,充分发掘其文化内涵,让沉睡的古老文物“活”起来,发挥它们在公众知史爱国、鉴物审美,以及技艺传承、文化养心等方面的作用。

文物是人类触摸历史的“活化石”,每一件文物都是历史故事的讲述者。

一件件出土文物,一个个考古故事,足以让每个观展者沉浸在千年历史之中——无论是拿着放大镜对着一枚玉器细细观察的老人,还是那些被罕见金饼“亮瞎眼”的年轻人。

很难想象,三千多年前的工匠,如何将一块玉石切割成型,又琢磨成高8.1厘米,厚只有0.3厘米、憨态可掬的对尾鹦鹉。

那一套套大气而不失华丽的西汉编钟,虽静默无声,却仿佛让我们听到了古老的宫商角徽羽……那些走向博物馆的热切步伐,让我们看到了经济快速发展后现代人对“精品文化”消费的需求,更看到了现代人对自己从哪里来、到哪里去的历史追问。

精美的文物凝聚着工匠们的心血和智慧,不仅代表了当时高超的技艺水平,而且有助于现代技术发展。

古代不少青铜器都是用失蜡法制造的。

20世纪初,德国人曾用失蜡法铸造工业用齿轮;1929年,又对失蜡法进行改造,以硅酸乙酯为耐火涂料,用熔点达1500℃的铬钨钴合金制成假牙。

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美国人奥斯汀在云南保山见到用失蜡法铸成的青铜器,大受启发,铸成了喷气发动机叶片和涡轮盘。

之后,失蜡法技艺发展成为现代精密铸造技术。

北京市2020〖人教版〗高三语文全国高考语文Ⅰ卷试题解析

北京市2020〖人教版〗高三语文全国高考语文Ⅰ卷试题解析

北京市2020年〖人教版〗高三语文全国高考语文Ⅰ卷试题解析第一大题第一大题为论述类文章阅读,重点考查考生理解文中重要概念和重要句子、筛选整合文中信息及其推断的能力。

摘编自朱凤瀚《近百年来的殷墟甲骨文研究》一文。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殷墟甲骨文是商代晚期刻在龟甲兽骨上的文字,是商王室及其他贵族利用龟甲兽骨占卜吉凶时写刻的卜辞和与占卜有关的记事文字。

殷墟甲骨文的发现对中国学术界产生了巨大而深远的影响。

甲骨文的发现证实了商王朝的存在。

历史上,系统讲述商史的是司马迁的《史记·殷本纪》,但此书撰写的时代距商代较远:即使公认保留了较多商人语言的《尚书·盘庚》篇,其中亦多杂有西周时的词语,显然是被改造过的文章。

因此,胡适曾主张古史作为研究对象,可“缩短二三千年,从诗三百篇做起”。

甲骨文的发现,将商人亲手书写、契刻的文字展现在学者面前.使商史与传说时代分离而进入历史时代。

特别是1917年王国维写了《殷卜_辞中所见先公先王考》及《续考》,证明《史记·殷本纪》与《世本》所栽殷王世系几乎皆可由卜辞资料印证,是基本可靠的。

论文无可辩驳地证明《殷本纪》所栽的商王朝是确实存在的。

甲骨文的发现也使《史记》之类的历史文献中有关中国古史记载的可信性增强。

因为这一发现促使史学家们想到,既然《殷本纪》中的商王世系基本可信,司马迁的《史记》也确如刘向、扬雄所言是一部“实录”,那么司马迁在《史记·夏本纪》中所记录的夏主朝与夏王世系恐怕也不是向壁虚构。

特别是在20世纪20年代疑古思潮流行时期,甲骨文资料证实了《殷本纪》与《世本》的可靠程度,也使历史学家开始摆脱困惑,对古典文献的可靠性恢复了信心。

甲骨文的发现同时引发了震撼中外学术界的殷墟发掘。

“五四运动”促使中国的历史学界发生两大变化:一是提倡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古史辨派对一切经不住史证的旧史学的无情批判,使人痛感中国古史上科学的考古资料的极端贫乏:二是历史唯物主义在史学界产生了巨大影响。

2020年北京高考语文试题及答案(包含专家详细解析)

2020年北京高考语文试题及答案(包含专家详细解析)

2020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北京卷)语文一、本大题共5小题,共18分。

认真阅读下面材料,然后完成1-5题。

材料一由于月球绕地球公转与月球自转的周期相同,所以月球的一面总是背对着地球,这一面称为月球背面。

人类在地球上始终无法看到月球背面。

2019年1月3日,嫦娥四号探测器,包括着陆器和玉兔二号月球车,成功实现人类首次月球背面软着陆,并开展就位探测和巡视探测。

人类此前的所有登月活动都是在月球正面完成的,嫦娥四号创造了历史。

嫦娥四号着陆于月背的南极——艾特肯盆地。

与相对平坦的月球正面不同,月背地形更为复杂,几乎全是环形山和古老的陨石坑,更接近月球最原始的面貌。

玉兔二号在月背巡视,开展地形地貌测量、浅层结构和矿物成分探测,将为人类研究月球矿物质结构和太阳系起源提供更为丰富的第一手资料。

同时,由于月球自身对月背形成天然的屏障,没有来自地球的各种辐射干扰,可以为各类天文观测提供难得的纯净环境,填补地面射电观测的诸多空白。

在嫦娥四号探测器登陆月背之前,前苏联与美国虽然已完成了月背的成像工作,但一直没有航天器造访这片古老的神秘之地,其中一个主要原因是通信障碍。

由于月球自身的阻挡,地球上的测控站无法与月背建立无线电通信联系,也就无法对着陆月背的航天器进行测控。

为解决这一难题,必须建立一座连接地球和月背的通信基站。

经过专家们的反复论证,最终决定在环绕“地月拉格朗日L2点”的Halo轨道上放置一颗“鹊桥”中继星。

“地月拉格朗日L2点”是地月系统中的五个平动点之一,位于地球至月球连线的延长线上,与地球、月球的位置相对固定。

L2点特殊的动力学特性和在三体问题中相对固定的几何位置,决定了它在停泊中转、中继通信、天文观测、星际转移等深空探测任务中,具备独特的工程应用价值。

“鹊桥”中继星是我国也是世界首颗地球轨道外的专用中继卫星,2018年5月21日发射后,在地面的控制下,完成了地月转移、月球借力转向、Halo轨道捕获等关键控制,成功实现了沿Halo轨道的飞行。

高考语文真题分析及备考策略ppt

高考语文真题分析及备考策略ppt

高考语文真题分析及备考策略ppt
14
高考语文真题分析及备考策略ppt
(新高考1)8.本文记建水城时,在饮食描写上花费了大量笔 墨,对此你如何理解?(4分)
高考语文真题分析及备考策略ppt
15
高考语文真题分析及备考策略ppt
(新高考1)8.本文记建水城时,在饮食描写上花费了大量笔 墨,对此你如何理解?(4分)
一再 相约
一再:对相约再见的强烈愿望,和不舍分开的 心情。
相约:相约是美好愿望;难见是理性预期。感 觉到这一愿望难以实现而引发惆怅之情。
7
全国2卷的文学类文本阅读
08.本文画线部分表达了老董怎样的心情?请结合本文简要分 析。(6分)
老董抬着头,也静静地看着,说,橡树。 老董说,这么多年了。这是寿数长的树啊。 老董说,我刚刚到南京的时候,老师傅们就带我到这里来。后来, 我每年都来,有时候自己来,有时和人结伴。有一次,我和你爷 爷一起来。 你爷爷那次带了画架,就支在那里。老董抬起胳膊,指了指一个 地方。那里是一人高的芦苇丛,在微风中摇荡。 你爷爷说,这是个好地方,有难得的风景啊。 他说这个话,已经是三十年前了。 老董的目光,渐渐变得肃穆。他抬起头,喃喃说,老馆长,我带 您的后人来了。
大前提(故事),小前提,(场景)——逻辑关联,合理 推断——结论(心情)
高考语文真题分析及备考策略ppt
9
高考语文真题分析及备考策略ppt
启发
命题姓语名文,尽量避开相关术语,力求反公 式化答题,消解模式化训练出的伪答题能力,以读 懂文本为出发点,考查独立分析、思考的思维品质。
高考语文真题分析及备考策略ppt
高考语文真题分析及备考策略ppt
11
高考语文真题分析及备考策略ppt

2020年北京高考语文试卷解析

2020年北京高考语文试卷解析

推荐语:好的资料,请收藏!可以下载打印,具体见文末。

2020年北京高考语文科目的考试已经结束了,?老师甄选了北京教育考试院和北京教科院基教研中心的专家们对2020年高考语文试卷的权威解析,一起来看吧~壹语文试卷整体分析变中求稳,正面导向,发挥育人功能。

——2020年高考语文北京卷特点01引导学生关注国家发展激发爱国情怀和责任感当今时代,经济、科技的迅猛发展和社会生活的深刻变化,对人才培养提出了更高要求。

高考不仅是为国选才的重要途径,也在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方面发挥着独特作用。

2020试题分析①多文本阅读的考查,选择了201913,取得了“人无我有”重大成就的相关材料。

②大作文第1题以2020年6月23日,,标志着我国自主建设、独立运行的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完成全球组网部署的最新消息为素材,以此引发考生的联想与思考。

③语言基础运用的考查,选取一则“,引导考生了解和关注国家迈进“小康”社会的步伐和取得的成就。

02注重选材的思想性,引导学生树立积极向上的审美情趣突出素材的思想性和文化性,关注个体生命成长,传递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深化考生对语文学科内容及现实生活的思考与体验。

作者通过对自然万物及人世间的种种细节的观察与叙写,表达出对音乐与美术的独特理解,提醒人们重视具体事实与感官经验,去发现蕴含在平凡生活中的美与诗意。

文章语言简净醇厚,韵味悠长。

03阐发经典文化内涵,引导学生从中汲取积极有益的营养试卷选择的部分内容进行考查,发挥文化经典的育人价值。

的考查,所选三章内容,表达了孔子对学习的积极主张,提出了增广见闻、择善而从、注重实践等学习途径。

的考查,以小说第五回中晴雯的判词为切入点,考查对整本书的阅读情况和对人物的理解水平。

今年的考生经历了因高考推迟而带来的高温酷暑,遇到了前所未有的困难和挑战。

考虑到2020年高三备考的实际,在语文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基本方法和思维品质的考查中,适当增加基础性题目,但保持一定数量的中档难度题目,以利于选拔。

语文2020年北京新高考变化分析(语文)-1

语文2020年北京新高考变化分析(语文)-1

2020年新高考语文卷解读(北京适应年卷)第一部分:整体分析(从试卷结构、难度、题型和整体分值上分析整体的变化)此次语文卷在命题上有不少亮点:一、落实了语文学科核心素养,增加了语文基础运用考题(21题),考查学生语言建构与运用能力。

二、作文部分命题趋势体现出对中华传统文化的理解和传承,引导考生自觉继承优秀文化。

三、名著部分除常见的微写作考查形式外,增加了主观题(16题)的呈现形式,将《红楼梦》诗词与诗歌鉴赏有机结合,考查了学生审美鉴赏与创造能力。

四、《论语》和《红楼梦》是今年高考必考篇目。

11题和16题,这种趋势已经在命题中体现出来了。

本卷体现了对语文学科核心素养的贯彻落实,延续了去年高考北京卷的命题方向,侧重对民族传统文化、文化经典和文学名著的理解与鉴赏能力,对现实生活的关注与思考能力。

如第一大题关于书法艺术的话题,属于民族传统文化的范畴;第二大题《论语》中关于颜回的语段,属于文化经典研读的范畴;第三大题中有关《红楼梦》中第76回的诗句问题,属于必读名著阅读的范畴;第四大题的文学类文本,属于人与自然的关系问题;第五大题“春节”的作文,考查学生对现实的关注与思考,因为今年“春节”期间发生的疫情,有很多值得叙写的故事。

第二部分:针对重要变化逐项分析,利用表格形式呈现(包含新高考和2019北京卷)1.试卷结构变化试卷结构与传统高考相比有少许变化。

从试卷结构与题型来说,稳中有变。

第一大题非文学类文本阅读依然采用非连续性文本的形式,由6道题变成5道。

围绕筛选并整合文本信息、理解作者的观点态度和归纳内容要点出题,有一道主观题。

与去年不同的是,客观题有推断能力的考查,主观简答题体现对三则材料观点的综合把握。

第二大题中文言文阅读增加了对虚词的考查;文化经典研读还是从《论语》中出题,考查学生对人物品质的理解。

第三大题的诗歌鉴赏是考查对同一题材的两首诗的比较鉴赏能力。

第四大题的文学类文本阅读依然考散文阅读。

第五大题增加了语言基础运用题,微写作延续围绕名著出题,有写作现代诗的题目。

2020年北京市高考语文试卷试题解析

2020年北京市高考语文试卷试题解析

2020年北京市高考语文试卷试题解析2020年北京语文试卷多重文本阅读考查,与整套试卷考查的指导思想保持一致,坚持“立德树人”、“以考育人”,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试题命制服务选材,具有正面引导教学的积极作用。

本题选取了一组关于“嫦娥四号登月”的材料。

这一科技类话题,有引导学生关注国家大事、关注科技创新动向的教育意义。

学生在阅读过程中,激发自豪感,树立文化自信,了解当代文化,理解复杂事理,这有助于学生科学精神和创新思维的培养。

2020年高考多重文本阅读的选材形式,材料减为两则,总分继续减少,减至18分。

题目数量,继2018年减少为7题、2019年减少为6题之后,继续减少到5题。

进一步减少了学生的答题负担。

该大题起步平易,有利于考生后面的正常发挥。

2020年的多重文本试题与往年相比,从试题考查题型看,仍然是客观题加主观题,5道题目中共有客观题4道,主观题1道。

客观选择题考查的主要能力基本稳定,主要考查对文本内容的理解、分析能力,需要学生依据题目的要求或者根据一定的阅读目的对文本中的信息进行筛选、整合、归纳、分析,这是学生进行语文阅读的基本能力。

因此,日常教学要从文本出发,加强学生语文阅读能力的训练,同时要进一步提升学生的思维能力,特别是对文本的信息的辨析、评价、感悟能力要有所加强,提升学生语文学习的综合能力。

2020年多文本第5题,具有较强的基础性,试题情境真实、具体、丰富。

它要求学生根据给定的要求,确定“嫦娥四号发射前我国探月工程所取得的成就中,有两项对玉兔二号的成功产生了直接影响”,在此基础上,写出这两项成就取得的时间、内容及其对玉兔二号的作用。

这一题目,需要学生对题目中多项关键要求予以理解、确认,并以此为根据再对文中的信息进行比较辨析、筛选概括,突出考查了考生在具体语言环境中正确有效地运用祖国语言文字进行沟通的能力,很好地体现了学科核心素养的基础性要求。

文言文阅读既保持了测试材料与内容的稳定性、基础性,又在测试形式上展现了一定的创新性。

北京教育考试院2020北京高考语文卷解析

北京教育考试院2020北京高考语文卷解析

北京教育考试院2020北京高考语文卷解析2017年高考语文北京卷,结合目前语文教育改革发展的实际,在命题指导思想上,遵循立德树人、服务选拔、导向教学的思路,以考查学生的语文素养、语文能力为目标,在试卷整体结构、基本题型和试题难度等基本保持稳定的前提下,稳中有变,增加对文学经典阅读的考查,进一步加强板块之间的联系,重视对语文基础的综合考查,重视试卷的思想性、文化性和时代感,力求通过高考,为语文教育改革的深化提供思路。

一、贴近现实生活,引导学生关心国家民族的发展,弘扬传统文化中的正能量。

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学科的特点。

学习语言文字的同时,也渗透着人文精神的熏陶。

语文学科在引导学生树立民族自信、培养家国情怀,传承并创新优秀传统文化方面有着独特的优势。

通过试题及素材,对学生的思想认识进行潜移默化的影响,通过作答让学生深入思考,升华对问题的认识,是高考语文卷一贯的追求。

例如,大作文“共和国,我为你拍照”,题目设计为在2049年共和国百年华诞之际为“共和国拍照”这样一个场景。

“两个一百年”是党的十八大提出的宏伟目标,是国家发展民族复兴的目标,也是几代中国人从贫弱走向富强的中国梦。

这是属于考生应知的内容,他们到那时正值壮年,是国家的骨干力量。

题目请考生展开想象,展望共和国的辉煌前景,关注个人在祖国建设发展中的作用。

大作文的另一个题目“说纽带”,纽带是能够起联系作用的人或事物。

题目要求考生能联系历史或当今时代,阐述纽带的作用、价值和意义等,考生可以从微观上,如家庭、学校等方面进行思考,也可以从宏观上,如“一带一路”等角度展开论述。

大作文的两个题目,从不同的角度,引导学生要关心国家和民族的发展,也希望借此引发他们对青年人的时代责任和历史使命有所思考。

又如,多文本阅读,以让文物“活”起来为主题,体现“让文物走近大众,合理利用文物,发挥文物价值”的当代价值观,与学校的综合性实践活动相联系,引导考生关注目前的“博物馆热”“文物热”,力求提升他们对文物价值的理解和文物观赏的兴趣;文言文阅读,选择宋代苏轼论述分封制和郡县制的文章,引导考生反思历史、汲取古人的思想精华;文学类阅读,选取描述鄂温克人“根河之恋”的散文作品,引发考生对坚守、传承民族文化和追求、建设新生活之间关系的思考。

2020年北京新高考变化分析(语文)

2020年北京新高考变化分析(语文)

2020年新高考语文卷解读(北京适应年卷)第一部分:整体分析(从试卷结构、难度、题型和整体分值上分析整体的变化)此次语文卷在命题上有不少亮点:一、落实了语文学科核心素养,增加了语文基础运用考题(21题),考查学生语言建构与运用能力。

二、作文部分命题趋势体现出对中华传统文化的理解和传承,引导考生自觉继承优秀文化。

三、名著部分除常见的微写作考查形式外,增加了主观题(16题)的呈现形式,将《红楼梦》诗词与诗歌鉴赏有机结合,考查了学生审美鉴赏与创造能力。

四、《论语》和《红楼梦》是今年高考必考篇目。

11题和16题,这种趋势已经在命题中体现出来了。

本卷体现了对语文学科核心素养的贯彻落实,延续了去年高考北京卷的命题方向,侧重对民族传统文化、文化经典和文学名著的理解与鉴赏能力,对现实生活的关注与思考能力。

如第一大题关于书法艺术的话题,属于民族传统文化的范畴;第二大题《论语》中关于颜回的语段,属于文化经典研读的范畴;第三大题中有关《红楼梦》中第76回的诗句问题,属于必读名著阅读的范畴;第四大题的文学类文本,属于人与自然的关系问题;第五大题”春节”的作文,考查学生对现实的关注与思考,因为今年”春节”期间发生的疫情,有很多值得叙写的故事。

第二部分:针对重要变化逐项分析,利用表格形式呈现(包含新高考和2019北京卷)1.试卷结构变化试卷结构与传统高考相比有少许变化。

从试卷结构与题型来说,稳中有变。

第一大题非文学类文本阅读依然采用非连续性文本的形式,由6道题变成5道。

围绕筛选并整合文本信息、理解作者的观点态度和归纳内容要点出题,有一道主观题。

与去年不同的是,客观题有推断能力的考查,主观简答题体现对三则材料观点的综合把握。

第二大题中文言文阅读增加了对虚词的考查;文化经典研读还是从《论语》中出题,考查学生对人物品质的理解。

第三大题的诗歌鉴赏是考查对同一题材的两首诗的比较鉴赏能力。

第四大题的文学类文本阅读依然考散文阅读。

第五大题增加了语言基础运用题,微写作延续围绕名著出题,有写作现代诗的题目。

2020年北京市高考语文试卷精编答案解析版

2020年北京市高考语文试卷精编答案解析版
10
愿你以渺小启程,以伟大结束。
11
愿你以渺小启程,以伟大结束。
12
愿你以渺小启程,以伟大结束。
13
愿你以渺小启程,以伟大结束。
14
愿你以渺小启程,以伟大结束。
15
愿你以渺小启程,以伟大结束。
16
愿你以渺小启程,以伟大结束。
17
愿你以渺小启程,以伟大结束。
18
愿你以渺小启程,以伟大结束。
19
愿你以渺小启程,以伟大结束。
20
愿你以渺小启程,以伟大结束。
21
愿你以渺小启程,以伟大结束。
22
愿你以渺小启程,以伟大结束。
23
愿你以渺小启程,以伟大结束。
24
愿你以渺小启程,以伟大结束。
25
愿你以渺小启程,以伟大结束。
1
愿你以渺小启程,以伟大结束。
2
愿你以渺小启程,以伟大结束。
3
愿你以பைடு நூலகம்小启程,以伟大结束。
4
愿你以渺小启程,以伟大结束。
5
愿你以渺小启程,以伟大结束。
6
愿你以渺小启程,以伟大结束。
7
愿你以渺小启程,以伟大结束。
8
愿你以渺小启程,以伟大结束。
9
愿你以渺小启程,以伟大结束。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经典阅读:必考《论》《红》 选考其他10部 :《三》《呐》《边》《四》《红 》……
总体设计思路: 稳定中不断探索和优化。2015年开始的试卷改
革与课改理念相契合,从不同角度体现了核心素 养的内涵。
以核心素养为本,创设情境,综合考查能力水 平,推进改革 基本结构、难度稳定。 新增《红楼梦》整本书阅读
得语文者得天下 ……
一、2019年北京卷考试情况概要 二、2020年的考查 三、关于试测的情况通报
一、2019年北京卷考试情况概要
4万8千多考生,最高分142.5分, 6个超过140分的。文言文难度 0.5, 古诗难度0.57,古诗文得 分率较低。散文0.60,按正常水 平应该再高一点。文学阅读平时 占比多,需要在文学阅读(精读) 能力提升方面深入研究。
《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 第42条 今年6月29号,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新时代推进普 通高中育人方式改革的意见》 ……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注重联系 综合 性、开放性、应用性、探究性试题,体现不同考 试功能 课标是教学文件,希望促进教师研读课标。
2020年的想法 依据《普通高中2017级语文学科教学指导意见》 ,课标,北京市实际情况 考核目标: 立德树人、核心价值观、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展 示能力的平台,全面综合地考查考生的语文学科 核心素养。
关于2020年2月试测的说明:特殊 1.为适应新高考而组织的系列活动,考试命题只 是其中的一个环节。 2.语文学科测试目的,布局容量与新增试题的探 索。 3.本次测试卷与高考试卷的内容比例、难度结构 没有对应关系。
素材选择、题目设置,每年都有小变化——考查 点是不固定的,考题的数目也不固定,大小题都 不固定,甚至题型的位置与分值都会变化。 因为是依文出题。文章决定了考点与分值。 同时还要考虑整体布局、板块之间的平衡。 大局是稳的,但并不是死板的。 一定要把今天的思想传达给教师。
第6题:归纳、概括能力,三年 来,有提升,但慢。学生应该分 类整合。但学生照抄原文——只 有筛选,没有归类。抄了很多, 但只有一个角度。三则材料有重 复的,需要判断。 坚持重视基础、综合,向思维的 方向探索。
21题,和2018年22题类似。两道 题,在形式上,跟阅读延伸题相像。 情境是基于文本生发的个人体验情 境,考查学生应该结合文本来谈思 考与生活。
新题: 《红》有关于宝玉的词:“……那管世人诽谤” ,有的版本将“似傻如狂”改为“似俊如狂”, 对于人物形象塑造来说,哪个更好,结合原著谈 谈你的理由。 考查对人物形象的分析和评价,有一定的综合性 “俊”-美 “傻”-性情 测试难度 0.51 学校差距较大。源于阅读进度 不一样。
学生:……因为对于美的事物有痴傻之情……女 子画蔷,不知下雨……用“傻”比“俊”更…… 体现了比较思维,更全面。 启示:高中阅读《红》有难度,教学定位模糊, 结合“整本书阅读”任务群要求,在教学和考试 层面继续探索。
2019年,考作者的思维方式,感 知城市的方式。认知思路-隐藏在头 脑里的思维方式。
北京卷2015年改革以来,体现了 对核心素养的认识:立德树人、传 统、价值观;能力、素养全面综合。 强调基础性、实践性、重视开放性、 选择性情境中的考查与思维品质的 考查。
二、2020年的考查
三新一旧,新形势,新模式下的 过渡,是很大的考验。 2017-2018年酝酿的《考试说明》 今年6月国务院命令取消。
由阅读写作改为阅读表达。阅读由90-85 表达6065 从更有利于展示学生水平的角度优化试卷的 整体布局。 与“学习任务群”相呼应,深化对整本经典著作 的考查,《论》《红》10分左右,不设单独板块 。 语文核心素养的基础是语言建构与运用,新增语 言基础运用试题,考查在情境中理解、运用语言 的能力,放置在表达板块中,2小题,为5分。
关于语言基础运用:新题 短文,2小题,1选择,2分;1简答,3分。
内容:不知道从什么时候起,小区里的小道边种 了许多月季花。一枝枝又细又长的……我喜欢月 季花…… 第1题连贯 摘一句放回去……从描写顺序上明确 第2题最后一句话有语病,比较哪种修改更好,简 述理由。
第一种 我喜欢的月季花,总让我感到…… (暗示了有一种是更好的。) 以短文为依托,侧重基础知识的运用能力,表达 的连贯与病句的修改。 实测难度为0.36 第2题 绝大部分能选出第二句好,但为什么好就说不出 来了。 为什么第二种比第一种好?原句缺主语,都把语 法病改了,但基于语段的主题表达,跟上下文有 内在联系。整个语段的结构层次:第1句话,引入 话题,中间的2-5(插入句)分写特征,第6句是 整个语段的收束,回到一个主题,表达作者的主 观感受。后一句,从月季花转向我的情感,更能 表达……句末的月季花更能呼应主题。
得语文者得天下——
祝愿大家带领学生“得语文”!
三、关于试测的情况通报
两次试测,局部-已定。 第二次试测,今年2月,没有最索。
第一次多文本、古诗文、文学作品阅读、写作是 高考原题和修改题,增《红楼梦》和语用。 试测22道 具体的布局——多文本阅读试测5题18分 文言文 《论》6-25 5-24 文学作品5-22 4-18分,《红》1道 5分。语言基础与运用5分。
2019年的指导思想:立德树人、 核心素养,多种情境设计,综合 考查阅读、审美能力,重视思维 品质。
新课标跟原课标一脉相承。相 比而言,内在思维品质被重视。
2019年第6题 情境:学科认知;生活;个人体 验。
两问的第一问:基本的阅读能 力;启发——指向逻辑思维能力
15题,文本认知情境——认识: 基本阅读能力;有什么不同?按 新课标,新角度——对比,逻辑 支撑——实现对比,首先需要提 炼对比点,有分类意识。对比点 找出来,就能答对。不同的文章, 不同的文体,很灵活。是抽象概 括能力。只要考到对比,得分率 都不高,区分度都好。
考核要求: ……是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听说读写活
动以及文学活动,语言建构与运用是……基础 ……组成部分。(课标)
全面考查核心素养,扎实的基础知识、基本技 能,具有较好的书面阅读和表达能力,能在阅读 和表达出体现出较强的语文应用、审美、思维、 探究等能力。
结构 第一部分阅读 第二 表达
现代文、文言文与古代诗歌 表达:语言基础运用、微写作和写作 阅读85分,表达65分。 阅读现代文 38 文诗 37 文学文化经典(约10 分,不确定放在现代文还是古诗文) 表达:语言基础运用 5分 微写作(三选一)10 分 作文 古诗文背诵篇目——今年不变,还是以前的 古文23篇,诗词曲22首,跟以前相同。 新教材按课标来。
试题本身不难,作答情况不理想,重视基本功, 做到落实到位,扎实有效,这也是“语言积累” 任务群的重要内容。
试题本身不难,作答情况不理想,重视基本功, 做到落实到位,扎实有效,这也是“语言积累” 任务群的重要内容。 启示:“书面或实际表达情境”与“理解和运用 ”是目前题目 与2014年之前的语文基础试题的主 要区别,应注意强化以运用(知识为内在基础) 为核心的导向。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