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位账户变更户名影响网银正常使用的案例
修改单位客户信息触发高风险事件的案例
修改单位客户信息触发高风险事件的案例
一、案例介绍
网点因单位客户信息修改业务引发的高风险事件多达5笔,触发此类高风险事件的原因包括:单位账户重置密码业务时,授权委托书无法人授权签章、无法人和代理人身份证复印件、联网核查记录、法人授权书;单位客户基本信息维护业务时,营业执照到期日录入与原证件不一致,机内信息单位代码证号、营业执照号码与所附依据不符,未对委托人身份进行联网核查等情况。
二、案例分析
上述风险事件,业务操作依据不充分或未对所附依据进行认真的审核和录入,反映相关操作人员对规章制度掌握不全面,未严格按制度执行,存在较大风险隐患。
账户密码是为有效保障客户资金安全而设置的,是银行账户管理的一项重要内容。
网点经办员没有充分认识到账户密码重置业务潜在的风险,说明柜员风险防范意识淡薄,缺乏自我保护意识和风险防范意识。
这类风险事件,一旦让犯罪分子钻了空子,客户资金和银行信誉将受到威胁、损失。
三、案例启示
(一)加强业务培训。
通过学习操作流程明确制度,充分掌握每项业务的风险点,提高风险识别能力,杜绝有章不循、以习惯、信任代替制度的随意操作行为,自觉执行各项制度,有效防范风险事件的产生。
(二)加强事中控制。
现场管理、远程授权人员切实起到监督与管理的双重作用,及时制止不合规行为,督促柜员严格按照操作流程办理业务,提高业务审核的准确率,才能真正发挥把关堵口作用。
(三)强化警示教育。
网点要加强风险管理,注意对风险事件的整改,对发生的同类风险事件,要加强与柜员沟通,查找原因,及时纠正。
修改客户姓名不规范导致的风险事件
修改客户姓名不规范导致的风险事件
一、案例经过
近日,客户严某因更改姓名持身份证与户籍证明到支行某网点办理修改户名业务。
户籍证明出具时间有效期为两个月,柜员办理业务时身份证件已过有效期,修改依据不充分,因此被确认为风险事件。
二、案例分析
(一)柜员未严格按照操作规程办理。
《业务操作规程》规定,客户变更证件或姓名时,须提供本人有效身份证件以及有权机关证明,对于姓名变更的必须出具户籍所在地公安机关的身份变更证明,业务人员审核无误后办理。
该柜员对于客户提供的资料审核不认真,未发现户籍证明上注明有效期,造成依据过期的户籍证明进行操作,由操作风险进而引发法律风险。
(二)现场管理和远程授权人员履职不到位。
网点现场管理人员未充分发挥有效监控作用,事中控制流于形式,对业务人员需要审核资料的准确性、合规性审核不严格、不认真,使过期的户籍证明未得到及时发现和纠正。
三、案例启示
(一)必须严格按照操作规程办理业务。
柜员对经办的每一笔业务必须严格按照操作规程办理,认真审核客户提供各类资料的真实性和有效性,审核无误后方能按照客户意愿为客户快速准确地办理相应的业务。
(二)必须有认真仔细负责的工作态度。
柜员在日常业务办理过程中,认真仔细负责的态度是业务办理的首要基础,只有端正这种态度,对经手的业务资料进行严格的审核,才能保证业务质量,提升自身业务素质。
(三)网点负责人必须认真进行履职。
网点负责人必须加强对柜员进行业务培训,使柜员养成良好规范的操作习惯。
对业务进程中发生的业务要加强事中控制和有效监督,杜绝和防控操作风险事件的发生。
修改客户姓名引起的案例
修改客户姓名引起的案例
一、案例经过
网点柜员办理一笔个人客户信息开户修改业务,提交授权资料有介质、身份证和标注原因为:“客户万**,因系统移行错误,造成客户姓名与本人身份证不符,现将方**故调为万**,下挂一活期存折为万**所持有”的特殊业务凭证。
授权人员在审核时发现,柜员录入的调整类型为“内部调整”,便以“调整类型选项错误”为由拒绝了该笔业务,最后,该柜员使用“姓名修改”办理了此业务,及时避免了一起风险事的发生。
二、案例分析
(一)这是一起柜员不熟悉业务流程、现场负责人未认真审核就签章确认的案例。
(二)柜员办理该客户姓名修改时,调整类型应选择“证件变更”中的“姓名修改”,再划折输入密码后即可办理,柜员使用“内部调整”显然是错误的。
(三)此笔业务如果柜员使用“内部调整”,不划折输入密码,致使系统没有执行介质验密操作流程,不能通过系统硬控制确认客户所持介质,势必形成风险事件。
反映了柜员和现场负责人对修改信息的业务流程不熟悉、认识有偏差,风险意识较淡薄。
三、案例启示
(一)柜员要加强业务学习,提高风险防范意识。
在遇到自己不懂的业务要多向现场负责人请教,严格按照修改客户信息业务操作流程办理,杜绝随意使用内部调整类型带来的风险隐患。
(二)现场负责人员要提高履职意识,熟练掌握银行的各项规章制度和核算手续,对柜员办理特殊业务要进行辅导和审核,确实起到事中控制作用。
因开户户名不符引发反交易的案例
因开户户名不符引发反交易的案例
一、案例经过
网点柜员发生开户后反交易操作,造成风险事件。
一位客户持居民身份证,户名为张洪*来网点办理个人开户业务,柜员审核所填申请表与身份证户名号码均一致,随后用交易代码进行开户流程处理,在开户过程中,联网核查与身份证户名号码均一至相符。
柜员随后提交远程授权进行处理,远程授权成功并通过机器打印。
打印完毕柜员再看打印结果户名为张红*,与刚才联网核查读取的身份证户名张洪*不符,随即做反交易处理。
查其原因该客户原身份证户名为张红*,后派出所办2代身份证时户名弄错现身份证户名为张洪*。
导致开户时发生户名不符而反交易。
二、案例分析
(一)柜员操作流程不规范。
柜员风险意识淡薄、工作不认真、麻痹大意、不按规定流程办理业务,开户时未仔细审核机器户名与身份证户名是否相符,造成反交易。
(二)远程授权流于形式。
远程授权人员接收到柜员提交的信息后不认真仔细核对系统户名与身份证户名相符的情况下就同意授权,使后一道风险控制失去意义。
三、案例启示
(一)加强柜员操作流程学习,强化柜员风险意识认识,在办理开户业务过程中认真仔细的审核每一笔业务,要保证做到做到认真审核客户提交申请表内容与身份证内容信息一致,开户交易信息与前两项信息一致,真正做到快而准确。
避免开户反交易差错的发生。
(二)远程授权人员在接受到授权业务时,一定要把握好最后一道防线,认真审查柜员提交的授权业务,开户时机器显示户名与身份证户名完全相符后再进行授权。
对公结汇业务未事前核对户名导致串户的案例
对公结汇业务未事前核对户名导致串户的案例
一、案例经过
业务运营风险管理系统展现某网点柜员办理一笔对公结汇业务,由于对公客户填写的《单位外汇交易申请书》中贷方人民币账号填写错误,而经办柜员事前又未核对户名,导致本应将该客户的美元(借方)结汇转入同客户的人民币户(贷方),结果错转入另一客户的人民币账户,最后不得不进行反交易重做,形成了一笔本可以避免的反交易,该笔业务被确认为风险事件。
二、案例分析
(一)结汇反交易重做,隐含汇率风险,容易引起客户不满。
据悉此情况在其他网点也曾经发生过,而发生错账的网点未能采取有效途径将已发生的典型案例告知临柜人员引以为戒,导致了此类错账的重复发生。
(二)上述串户是因对公客户账号填写错误及柜员放松凭证的核对造成的,网点虽然已对相应账户进行了反交易处理,纠正了差错,但该网点操作柜员处理业务的预警意识却不容忽视。
三、案例启示
(一)柜员应操作定型、增强责任心,避免因自身工作失误,给客户带来不便,同时为了防止串户的发生,柜员须先用其他交易查询借贷双方帐户户名,确认无误后方可办理结售汇交易。
(二)加强对柜员责任心的教育,养成严谨细致的工作作风。
使其认识到认真细致的办理每一笔业务的重要性,树立严谨些,再严谨些,细致些,再细致些的工作作风,避免因小失大,酿成大错,使客户失去对我们的信任。
(三)经办柜员要树立高度的工作责任感和业务风险意识,认真办理客户交给自己的每一笔业务,同时要加强业务知识和技能的掌握,积极积累临柜操作方法、技巧和经验,虚心向优秀柜员学习,避免由于操作不当形成的各类风险隐患,努力做一名领导放心、客户满意的综合柜员。
违规变更单位结算账户引发的风险事件
违规变更单位结算账户引发的风险事件一、案例简介分行运行督导员对网点进行专项检查,检查该网点变更单位结算账户业务时发现:一单位账户户名由“XX汽车贸易责任公司” 变更为“XXX汽车销售有限公司”,单位法定代表人由“黄X” 变更为“陈X”,而且,单位填写的变更申请表上营业场所地址、联系电话等均发生变动,但客户提供变更资料只有变更申请书、税务登记证,没有变更单位提供相关部门的证明文件,如工商行政管理部门的《变更登记表》及工商营业执照,也无对单位的尽职调查记录,网点却直接为其办理了变更手续。
二、案例分析根据《关于加强人民币单位银行结算账户管理的通知》要求:对客户账户名称、法定代表人发生变化的账户变更业务,银行要严格按照新开户的审核标准及相关规定办理。
而《人民币单位结算账户管理办法》也明确规定:对单位客户账户名称、法人代表人发生变化的账户变更,但不改变开户行及账号的业务,单位客户的法定代表人或主要负责人、住址以及其他开户资料发生变更时,单位应于5个工作日内向开户行提交正式公函通知,并出具有关部门的证明文件,开户行对单位客户的变更通知和证明文件审核无误后,才能为单位客户办理变更手续。
本案例中,该网点柜员明显违反规定未要求单位客户提供完整的相关重要资料,就直接为其办理了账户变更手续,而现场管理人员也没有按规定对相关证明文件真实性、合规性、完整性进行现场审核,尽职调查不到位,是导致业务风险发生的主要原因,极易给不法分子提供可乘之机,引发经济案件。
三、案例启示(一)要以《业务操作指南》为指南,加强对一线柜员对人民币单位结算账户业务处理规程的培训,促使其熟练掌握账户变更操作流程、关键风险点和重要环节,有效提升自身风险意识和风险防范能力,自觉规范其操作行为,从源头上减少风险事件的发生。
(二)要认真贯彻“了解你的客户”原则,落实尽职调查责任。
“了解你的客户” 是保护银行合法权益和资金安全的基础工作,因此,不论是开户资料、还是变更资料,都应对单位客户的账户名称、法人,营业地址、联系电话等进行认真核实,对其真实性、完整性、合规性进行认真审查,从而将账户的开立、变更、撤销等各个风险环节规章制度的执行真正落到实处,确保客户身份资料的真实性、有效性和完整性。
修改客户信息业务引发的案例
修改客户信息业务引发的案例
一、案例经过
客户在银行系统开户姓名与现身份证件上的姓名不一致,系统中的姓名是其曾用名,因此,此客户持现身份证件在银行无法办理业务。
近日,客户持户籍证明到网点办理个人客户信息修改业务,经办柜员凭客户提供的户籍证明使用交易修改客户姓名,但因工作疏忽,姓名应改为**方,误改为**芳,柜员将修改信息打印出来,待柜员让客户签字时,发现户名修改有误,便又重新修改。
一笔客户信息修改业务,由于经办柜员工作疏忽导致修改两次,结果其中一次错误修改业务被风险监控中心确认为风险事件。
二、案例分析
此案例风险事件形成的主要原因是经办柜员在修改客户信息时,工作不细心,没有认真遵守操作规程,在进行客户信息修改时未能认真进行机内录入信息与原始资料信息两者的核对,同时,远程授权人员对网点修改客户信息业务授权审核不认真,授权审核流于形式,从而形成风险事件。
三、案例启示
(一)加强对柜员的业务素质和工作责任心教育,要求柜员做任何业务都必须认真遵守规章制度、严格执行操作规程,认真按照业务操作流程办理业务,对待各项工作要有认真负责的态度,以减少工作中不必要的差错。
(二)柜员要增强制度观念,严格遵守各项操作规程,提高员工的思想素质和业务熟知程度,使规章制度真正落实到每一个操作环节,经办、授权要各履其责,严密操作手续,防止差错事故的发生,努力消除各种操作风险,提高业务核算质量。
非客户发起修改企业客户户名引发风险事件的案例分析
非客户发起修改企业客户户名引发风险事件的案例
一、案例经过
近日,业务运营风险管理系统展现一笔“特殊重要交易”的准风险事件,监测人员经调阅相关凭证影像发现此笔修改企业客户户名业务,网点只提供了“打印单位客户基本信息”交易打印的业务凭证、网点填写的客户信息调整单及企业法人营业执照复印件,却未提供企业客户发起此业务的相关业务资料,监测人员及时下发查询,核实调整企业户名无变更银行结算账户申请书及此业务非企业客户发起的具体原因。
经支行核实:本意是将该客户基本信息空白处进行补充,却意外发现户名与营业执照不一致,故柜员在企业未提供任何相关依据的情况下操作了此笔企业客户户名调整业务。
最终此笔业务被确认为风险事件。
二、案例分析
(一该笔业务反映出网点柜员工作较为粗心,致使发生操作失误,在前些年修改客户信息交易过程中和交易完成后均没有认真核对关键要素,导致未能及时发现修改企业客户户名时出现的错误。
(二此次柜员在企业客户未提供相关依据的情况下,为弥补以往工作失误,擅自操作进行了企业客户户名的修改,造成业务处理无相关依据,说明柜员操作较为随意,现场管理人员也未起到严格把关的作用。
三、案例启示
(一加强履职管理,增强风险防范意识。
网点负责人要做执行规章制度的带头人,始终保持清醒头脑,自觉遵章守纪,并从严要求网点柜员,不该做的事坚决不能做,坚持制度规定,切实防范内外部操作风险。
(二加强各级操作柜员的业务培训,使柜员熟悉规章制度,严格按规章、流程办理业务;加强风险防范意识和自我保护意识,自觉抵制未按制度操作的违规行为。
(三现场管理人员要加大对异常业务的关注,给予柜员相应的业务指导,对柜员的违规行为要坚决制止,最大限度地减少违规操作行为的发生,有效提高网点的核算质量。
关于单位结算账户开户证明资料信息不一致的案例
关于单位结算账户开户证明资料信息不一致的案例
一、案例经过
近日,某网点提交一笔单位结算账户开户业务,业务处理中心审核人员发现:税务登记证登记日期20XX年11月18日,法人为XXX,营业执照及其他证明资料法人均为XX。
中心人员以证明资料不一致退回网点处理。
二、案例分析
根据《人民币单位银行结算账户开立变更集中审批管理办法》的通知,营业网点受理人员对本网点单位结算账户开立、变更业务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合规性负责。
(一)此案例中,网点业务受理柜员未认真核对企业提供的证明资料,造成企业法人名称不一致,形成风险事件。
(二)该笔业务经现场审核人员审核签章,说明现场审核人员责任心不强,对业务审核流于形式,极易造成银企纠纷。
三、案例启示
(一)加强网点业务人员对《人民币结算账户管理办法》的学习,准确掌握结算账户的管理规定,杜绝随意操作,将风险事件消灭在萌芽状态。
(二)强化网点业务审核人员履职能力,提高工作责任心,真正起到事中把关作用,增强抵制和防范违规行为的自觉性,提高业务质量,减少风险事件的发生。
受托支付业务账号户名不符引发风险事件的案例
受托支付业务账号户名不符引发风险事件的案例一、案例经过近日,业务运营风险管理发现一笔风险事件,某柜员办理一笔跨行汇款业务,涉及金额数万元。
监测人员在对该笔业务资金来源的进一步审核中发现,该资金由A企业以受托支付方式转入B企业,通过查询该笔受托支付业务相关凭证影像发现,其受托支付业务中,特种转账凭证机打流水贷方为B企业,但手写贷方账号户名及委托支付协议和提款通知上的款项支付对象均为C企业,造成手写贷方信息与机打流水不符。
监测人员立即下发查询。
经核实,该笔受托支付业务中,特种转账凭证上手写贷方账号户名及委托支付协议和提款通知上款项支付对象填写有误,应为B企业,误写为C企业。
记账正确无误。
该笔业务最终确认为风险事件。
二、案例分析(一)柜员在业务处理过程中,忽略了对于重点内容的核对环节,没有及时发现系统提示的贷方账号户名与受托支付协议及提款通知上所填写的内容不符,交易完成后也没有对凭证的基本要素进行审核,导致记账内容与所提供的依据及凭证填写内容不符,形成操作风险。
(二)该业务形成不符的原因为信贷部门将委托支付协议及提款通知的账户名称写错,反映出信贷部门在贷款发放时没有进行仔细的核对,工作也存在失误。
(三)现场管理人员履职不到位,对于基本事项的审核不到位,导致风险事件的发生。
三、案例启示(一)柜员应严格按照制度流程办理业务,增强责任心,不要产生其他部门已作相关操作并提供依据就一定正确无误的依赖思想,重视每一个环节的审核,特别是金额较大及类型特殊的业务,更要加强审核力度,防范操作风险。
(二)信贷部门也要以此业务为警示,加强流程的学习,认真对待每一笔业务,以保证银行资金安全。
避免由于自身失误而导致风险事件的发生。
(三)现场管理人员应提高履职水平,加强重点风险环节的把控能力,切实起到事中控制的作用,降低风险事件发生的几率。
因修改户名险些酿成严重风险事件的案例
因修改户名险些酿成严重风险事件的案例一、案例经过网点迎来了一位要求更改业务信息的客户。
按照事权划分的规定,该网点当班大堂值班经理耐心地接待了这位客户,并告诉该客户需要进一步查阅开户资料,只有在确认存款属实的前提下才能进行修改户名。
经过与该客户的交流与攀谈,该网点大堂值班经理了解到,该客户姓名为“李树*”。
之前,这位李姓客户曾在该支行营业部有一笔定期存款。
因该支行营业部当时开户的柜员疏忽大意,阴差阳错地把该客户的名字弄成了“李淑*”。
此次前来,该客户急用钱,需要提前支取此笔定期存款。
因户名“音同字不同”而取不了款,这使得该客户非常着急。
为了办理这笔业务,该支行营业部按照流程,实施了修改客户信息这一特殊的业务处理。
当查询该客户的业务信息时,业务系统平台显示,这位客户在该储蓄所还有一笔名叫“李淑*”的活期存款。
对此,该客户要求经办柜员一同为其办理支取手续。
本来,该支行营业部是想把这笔活期户名一起修改的,但核算流程明文规定,修改户名必须回原开户网点,因此该客户这才来到了该网点要求修改户名。
弄清楚来龙去脉后,该网点大堂值班经理立即将此情况报告给该网点负责人,于是该网点派人及时调阅了该客户的开户资料。
经查阅核实确认,该笔业务开户资料的户名叫“李淑*”,但是没有具体的联系电话和详细住址,无法辨认这笔存款就是该客户的。
通过认真梳理,该网点负责人回想起当时开户正是社保系统代发工资的开户高峰期,开户金额又是小金额的,这笔存款有可能不是该客户的,很有可能为其他客户所有。
事不宜迟,该网点负责人遂亲自跑了趟当地社保单位,进行了咨询和最后的确认。
原来,该客户是社保代发工资系统中的一个客户,这笔活期存款果然不是这个“李树*”的,而是“李淑*”的。
不仅如此,电话询问及业务核实的最终结果也给予了强有力的佐证,这笔活期存款确实不是该客户的。
在处理修改户名这一特殊业务上,审慎与细致避免了一起严重的风险事件发生,有力地维护了存款所有人的正当权益。
客户信息调整业务处理不合规的案例
客户信息调整业务处理不合规的案例一、案例经过支行受理某客户提供身份证及有曾用名的户口簿,申请调整其户名为曾用名的准结算账户的印密及通兑标志,由无密码、不通兑修改为有密码和通兑,客户原开户证件为户口簿,证件号码为户号加出生日期。
客户现出示的身份证上的姓名是现用名,且客户现已超16周岁,经柜员联网核查,客户曾用名已无效,但柜员未先对客户姓名、证件类型及号码进行修改,便将账户调整为个人结算账户标志、印密及通兑标志,业务处理不合规,且柜员办理了上述三笔业务后,又忘记修改客户姓名、证件类型等信息,最终形成风险事件。
二、案例分析当客户信息与系统原录入信息不一致时,柜员应立即核实客户身份,根据客户本人身份证、公安机关证明或注明曾用名的户口簿等真实、有效、完整的相关资料,及时将客户姓名调整正确。
确保客户身份证件号码所对应客户信息的唯一性,进而才能为客户正常办理其他业务,否则即形成逆向操作。
上述案例中,柜员风险意识淡薄,未认识到个人客户信息的完整性、准确性和有效性,经联网核查客户身份并审核客户相关资料无误后,认为先调整姓名或先调整账户标志是一样的,未先对客户的姓名进行修改,便将账户调整为个人结算账户标志、印密及通兑标志,且调整账户标志后忘记修改客户姓名、证件类型等信息,违反了相关规定。
三、案例启示(一)加强对员工风险防范意识的培养。
通过典型案例的分析讨论,使员工明确并熟练掌握各项业务的规章制度、内部控制要求、潜在风险和风险防控重点,提高员工对风险意识的敏感度和对制度的执行力,从而提高业务操作的准确性。
(二)加强对网点现场管理人员的培训,提高现场管理人员的履职能力,在柜员办理特殊重要交易时要加强审核督导,及时纠正偏差、堵塞漏洞,有效监督并规范柜员操作,使柜员能准确把握风险点,将风险消灭在萌芽状态。
(三)规范柜员的业务操作流程。
特别是加强柜员对特殊重要业务的相关制度及重要环节的培训,要加强学习客户身份证件要素维护的相关规定和操作流程,做到以制度为准绳,杜绝主观因素介入,杜绝操作随意性,避免因对业务办理的依据和流程不熟悉不了解而引发风险事件。
无依据修改储蓄账户户名引发的风险事件
无依据修改储蓄账户户名引发的风险事件一、案例经过客户到网点代其父亲办理储蓄账户补输实名和修改账户户名业务。
由于其父亲身体原因本人无法亲自到网点办理此项业务,就由其女儿带着两人的身份证件前来代为办理。
柜员接此业务,核对身份信息无误后,即做储蓄账户补输实名交易。
发现名字有一字不符后,该柜员没有上门证核对客户身份,误以为核实了账户信息及密码无误,即可代理办理修改储蓄账户户名交易,就为客户代理办理了修改户名业务。
因处理该笔业务无有效依据,形成了风险事件。
二、案例分析此案例中,客户所持本人及代理人身份证件真实有效。
虽然储蓄账户补输实名可以由代理人办理,但是按照业务操作流程规定,修改储蓄账户户名必须要由客户本人办理,若客户本人确实因特殊原因不能亲自到网点办理,要由网点派人上门核对客户身份,方可由代理人办理。
本案例中,该柜员不了解业务操作流程,为客户代理办理了修改账户户名,极易造成客户纠纷,形成潜在的风险隐患。
三、案例启示(一)从思想上提高认识,严格操作。
柜员要从思想上高度重视,在业务办理过程中,必须严格遵守各项规章制度和操作流程办理,切不能想当然按照习惯做法办理业务。
(二)加强学习,提高技能。
柜员要不断加强学习,提高风险防控能力及综合业务素质,明确业务办理的流程和风险防范要点,规范操作行为,最大限度地防范业务差错和风险的发生。
柜员在业务处理过程中若遇到不明白情况,要不耻下问,及时求教,从制度中寻求解决方法,将各类风险隐患消灭在萌芽之中。
(三)加强培训,认真履职。
现场管理人员要加强对柜员的业务培训,认真履职,明确相关重要业务的风险环节,做到对业务的真实性负责,在事中审核控制过程中切实发挥把关作用,有效降低风险事件的发生。
异常办理单位结算帐户密码变更的案例
异常办理单位结算帐户密码变更的案例一、案例经过一客户前来网点办理结算账户密码变更业务。
受理柜员按照制度要求对该客户的身份及申请资料的真实性、完整性、合规性进行认真仔细的审核,发现其它手续都符合要求,只是该笔业务并非是开户许可证正本上所记载的法定代表人本人办理,属于代理行为,于是受理柜员要求该客户出具《单位结算账户业务授权书》。
该客户在向柜员索要了空白授权书后,自行在柜台上进行填写、签字并加盖印章。
客户的这一反常行为引起了受理柜员的警觉,他立即将这一情况向网点负责人进行了汇报。
网点负责人在了解具体情况后,马上与该单位的法定代表人进行了电话核实,结果是该单位的法定代表人并不清楚前来进行账户密码变更的代理人是谁,只是说他人在外地,不能亲自到银行办理,他将本单位的结算账户业务全权委托给了某会计公司代理。
该网点负责人得知这一情况后,本着对客户自身利益和资金安全高度负责的态度向该法定代表人仔细的讲解该行变更单位结算账户密码的制度要求,并告知银行结算账户密码是保护单位资金安全的第一道防线,必须本人或本人亲自委托的代理人到银行办理,稍有疏漏,就有可能造成单位银行账户的资金损失和为今后该单位的结算业务埋下安全隐患,并告诉他办理单位结算账户密码变更安全快捷、手续简单,只要符合要求很快就能完成。
建议他从外地回来后亲自前来银行办理或亲自委托代理人办理。
该法定代表人听后经过一阵思考,欣然接受该网点负责人的建议,当场电话通知代理人员取消了该笔代理业务。
二、案例分析单位结算账户密码是银行对客户购买空白重要凭证,进行结算交易的重要控制措施,变更和重置单位结算账户密码是对客户能否购买空白重要凭证的又一次身份认证,客户的身份核实以及授权代理的真实性是保证客户资金安全的重要手段,一旦出现手续不全或核实不到位就有可能造成客户的资金损失,从而形成银行的准风险或风险事件。
当前,各项经济活动日渐频繁,涉及到单位结算账户的业务逐渐增加,特别是注册资金较少的开户单位,具体经办人员大多是雇佣的临时人员,业务素质参差不齐,人员变化频繁,有的单位甚至将银行业务授权给会计公司全权代理。
修改客户信息姓名不符引发风险事件的案例
修改客户信息姓名不符引发风险事件的案例一、案例经过网点柜员为少数民族客户修改姓名,依据身份证和派出所出具的证明材料为客户修改了户名,凭证与资料经网点主管签章上传远程授权审核通过。
风控中心监测人员下发查询:修改个人信息业务原客户姓名与派出所出具的证明客户原姓名不符,请核实。
经网点调阅当日凭证核实派出所证明,远程授权人员也调取当日影像仔细查看证明姓名与身份证姓名,发现派出所出具的证明将原客户姓名打错,柜员和授权人员都未认真仔细将客户的身份证名与派出所证明名核对,由此引发风险事件。
二、案例分析这是一起典型的因工作疏忽造成的风险事件。
由于客户提供的资料作为业务凭证资料是银行办理业务的重要依据,也是日后发生纠纷时作为法律的依据。
上述案例中,因柜员工作疏忽大意未认真查看客户提供的变更资料,上传远程授权,授权人员履职不到位,也未认真仔细审核客户提供的变更资料与身份证件姓名是否一致,未认识到个人客户信息的完整性、准确性和有效性。
差错发生后,网点柜员还要联系客户,重新让客户开理证明,给客户带来不便。
三、案例启示(一)柜员是所有业务风险的第一道防线,对业务的真实性、合规性、完整性负首要责任。
因而要严格按照操作规程认真审核凭证资料的真实性和完整性,养成严谨的工作态度和良好的操作习惯,杜绝因责任心不强、随意操作而形成的差错事故,避免业务处理完成后不合规引发的风险事件。
(二)现场管理人员作为事中控制风险的第一把关人,要充分发挥现场监督的作用,认真审核业务的真实性,督促柜员严格按各项制度规定和操作流程办理业务。
(三)加强事中控制力度,远程授权人员切实履行好工作职责,牢固树立授权风险控制的工作理念。
认真仔细地审核每笔业务凭证,把好最后一道审核关,才能有效防范操作风险事件的发生。
违规变更单位结算账户引发的案例五篇范文
违规变更单位结算账户引发的案例五篇范文第一篇:违规变更单位结算账户引发的案例违规变更单位结算账户引发的案例一、案例简介分行运行督导员对网点进行专项检查,检查该网点变更单位结算账户业务时发现:一单位账户户名由“XX汽车贸易责任公司” 变更为“XXX汽车销售有限公司”,单位法定代表人由“黄X” 变更为“陈X”,而且,单位填写的变更申请表上营业场所地址、联系电话等均发生变动,但客户提供变更资料只有变更申请书、税务登记证,没有变更单位提供相关部门的证明文件,如工商行政管理部门的《变更登记表》及工商营业执照,也无对单位的尽职调查记录,网点却直接为其办理了变更手续。
二、案例分析根据《关于加强人民币单位银行结算账户管理的通知》要求:对客户账户名称、法定代表人发生变化的账户变更业务,银行要严格按照新开户的审核标准及相关规定办理。
而《人民币单位结算账户管理办法》也明确规定:对单位客户账户名称、法人代表人发生变化的账户变更,但不改变开户行及账号的业务,单位客户的法定代表人或主要负责人、住址以及其他开户资料发生变更时,单位应于5个工作日内向开户行提交正式公函通知,并出具有关部门的证明文件,开户行对单位客户的变更通知和证明文件审核无误后,才能为单位客户办理变更手续。
本案例中,该网点柜员明显违反规定未要求单位客户提供完整的相关重要资料,就直接为其办理了账户变更手续,而现场管理人员也没有按规定对相关证明文件真实性、合规性、完整性进行现场审核,尽职调查不到位,是导致业务风险发生的主要原因,极易给不法分子提供可乘之机,引发经济案件。
三、案例启示(一)要以《业务操作指南》为指南,加强对一线柜员对人民币单位结算账户业务处理规程的培训,促使其熟练掌握账户变更操作流程、关键风险点和重要环节,有效提升自身风险意识和风险防范能力,自觉规范其操作行为,从源头上减少风险事件的发生。
(二)要认真贯彻“了解你的客户”原则,落实尽职调查责任。
“了解你的客户” 是保护银行合法权益和资金安全的基础工作,因此,不论是开户资料、还是变更资料,都应对单位客户的账户名称、法人,营业地址、联系电话等进行认真核实,对其真实性、完整性、合规性进行认真审查,从而将账户的开立、变更、撤销等各个风险环节规章制度的执行真正落到实处,确保客户身份资料的真实性、有效性和完整性。
单位账户变更户名影响网银正常使用的案例
单位账户变更户名影响网银正常使用的案例
一、案例经过
近日,X网点一单位申请账户名称变更,客户经理受理并审核单位提供的变更资料无误后,交给前台经办柜员做变更业务处理,前台柜员使用交易将变更资料扫描上送业务处理中心,业务大类选单位结算账户业务,小类选对公账户基本信息变更,及基本信息变更项下的单位名称变更。
网点通过集中业务处理完成单位账户名称变更业务。
但单位账户名称变更后,单位向客户经理反映网银不能正常使用了,客户经理登录营销系统查询,发现单位账户名称没更改过来,便咨询前台经办柜员,前台经办柜员使用交易查询,单位账户名称确实未变更过来,为了不耽误单位网银正常使用,X网点经办柜员又一次在前台使用交易进行户名变更,完成变更后通知单位,单位的网银就可以正常使用了。
二、案例分析
尽管目前单位账户名称变更业务有两种业务处理方式,一种是前台联机处理,另一种是集中业务处理。
但集中业务处理投产后,银行明确规定,凡能通过集中业务处理的业务不允许再在前台联机处理。
而此案例单位帐户名称变更业务网点通过集中业务处理完成,业务处理符合规定,且业务选项也准确无误,但处理结果不尽完善,还需前台再次联机处理,不但增加网点不必要的工作量,同时影响单位网银的正常使用,且会影响我行的服务形象。
单位账户开户遭遇退回的案例
单位账户开户遭遇退回的案例一、案例经过网点向业务集中处理中心扫苗上传一笔单位账户开户,遭遇了退回,退回的理由:信息中法人证件号码与实际身份证件上的号码不符。
工作人员把法人的身份证复印件与打印的单位客户信息单进行核对,身份证号码确实不同:复印件上为18位,信息单上为15位。
工作人员感到很诧异:录入信息的时候经过认真的核对,且有提交远程授权,怎么会出差错呢?面对这样的情况,也只得使用修改功能交易对身份证号码进行修改,但打印出来的信息单的身份证号码仍然为15位。
这时,工作人员想到可能是个人客户信息中的身份证号码为15位而造成,于是查询了该单位法人的个人信息,果然如此。
工作人员通知了该单位法人到网点柜面修改个人信息中的身份证号码,而后重新上传开户。
二、案例分析要开立单位账户,须先通过新增功能交易录入客户信息,而后打印信息单连同开户资料一起扫苗上传。
交易录入单位法人身份证件过程中,如果其在系统中原有存在个人客户信息,将直接调用。
本案例中,该单位法人的个人信息中身份证为第一代15位,而现有身份证为第二代18位;当工作人员输入第二代的身份证号码时,系统自动识别,调用了原有的个人信息,造成了身份证号码的不同,导致了开户的退回。
三、案例思考(一)加强业务核对力度。
本案例中,工作人员在新增客户信息有认真核对,且自信有远程授权人员的审核,没有再次核对打印出来的信息单,也就没有发现其中身份证号码的不同,结果遭遇了退回。
鉴于此,我们在工作中,对于每步业务细节,都要养成认真核对的习惯,不能太自信,才能及时发现问题,有效地提高工作效率。
(二)组织经验交流。
在日常工作中,有时难免要遇上一些新、难、偏的问题,在问题面前,我们应深入分析、研究、整理,并做好工作笔记;网点应定期地组织经验交流,让员工更好地学习与掌握工作中的处理要点,凝聚大家的力量,把新、难、偏的问题化成普遍的业务常识。
银行对公开户劝退案例
银行对公开户劝退案例一、案例经过 2020年1月20日,支行柜员受理一笔企业分公司对公开户业务,与业务主管核对了客户的相关资料无误后,经办客服经理根据客户的预约号进行补录信息并打印申请表,用印后提交区分行业务处理中心,该笔业务被中心以“账户名称不符”为由退回。
经与业务处理中心人员沟通,该笔业务由于经办人员提交时凭证版式选择有误,而导致大机自动退回。
二、案例分析(1)、办理对公开户的客服经理业务流程不熟悉,未做到对重要环节严格把关,在扫描提交开户资料前未认真核对凭证版式是否正确。
说明经办人员风险意识薄弱,办理业务时过于依赖现场审核人员。
(2)、现场履职不到位,应进一步加强合规意识、风险意识、有效协助客服经理把控风险控制,从源头控制业务的差错率。
尤其是对新入职员工更需加强业务的事中控制。
(3)、柜面经办人员为新员工,适岗能力还不强,专业知识欠缺,还没有熟悉业务步骤、细节,因此加大了业务运营主管的监督和管控难度,更需要这两种岗位人员的配合,以避免制度执行不到位。
三、案例启示(1)、培养柜员严谨的工作作风,强化风险意识及责任心。
增强现场审核人员履职责任心,提高事前、事中、事后的风险控制能力。
(2)、加强现场审核,现场管理人员在认真审核凭证要素的基础上,也要加强柜员业务操作的实时监督及现场指导,提醒柜员业务处理过程中应注意事项,从而避免业务退回。
(3)、加强柜员业务培训,加强风险防范意识。
虽然银行开启了企业对公开户的优化流程,但也不能忽视开户质量,影响账户实名制的落实以留下隐患。
应进一步加强单位结算账户的学习和培训,明确掌握开销、变更业务操作过程中的风险环节及风险点,提高柜员合规操作意识。
业务提示1、对公账户开户,客服经理、现场审核人员双人在监控下受理审查开户资料的完整性、真实性、合规性,无误后留存开户资料复印件,并在复印件上注明“与原件核对一致”字样。
2、对非法人亲办的客服经理检查法人(单位负责人)是否出具授权书,被授权人名称和临柜经办人员提交身份证名称是否一致。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单位账户变更户名影响网银正常使用的案例
一、案例经过
近日,X网点一单位申请账户名称变更,客户经理受理并审核单位提供的变更资料无误后,交给前台经办柜员做变更业务处理,前台柜员使用交易将变更资料扫描上送业务处理中心,业务大类选单位结算账户业务,小类选对公账户基本信息变更,及基本信息变更项下的单位名称变更。
网点通过集中业务处理完成单位账户名称变更业务。
但单位账户名称变更后,单位向客户经理反映网银不能正常使用了,客户经理登录营销系统查询,发现单位账户名称没更改过来,便咨询前台经办柜员,前台经办柜员使用交易查询,单位账户名称确实未变更过来,为了不耽误单位网银正常使用,X网点经办柜员又一次在前台使用交易进行户名变更,完成变更后通知单位,单位的网银就可以正常使用了。
二、案例分析
尽管目前单位账户名称变更业务有两种业务处理方式,一种是前台联机处理,另一种是集中业务处理。
但集中业务处理投产后,银行明确规定,凡能通过集中业务处理的业务不允许再在前台联机处理。
而此案例单位帐户名称变更业务网点通过集中业务处理完成,业务处理符合规定,且业务选项也准确无误,但处理结果不尽完善,还需前台再次联机处理,不但增加网点不必要的工作量,同时影响单位网银的正常使用,且会影响我行的服务形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