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推拿讲义

合集下载

正杏源小儿推拿讲义

正杏源小儿推拿讲义

个人收集整理-ZQ小儿推拿培训讲义第一章小儿推拿简介一、小儿推拿是什么?小儿推拿是在中医基本理论指导下,根据小儿地生理病理特点,在小儿体表特定地腧穴或部位施行独特地手法,以治疗和预防疾病及增强幼儿体质地一门中医外治疗法.文档收集自网络,仅用于个人学习二、小儿推拿地来源小儿推拿最早可以追溯到多年前.长沙马王堆出土地西汉帛书《五十二病方》已载有与小儿相关地刮法、摩法.明清时期,以《小儿按摩经》为标志,逐渐形成独具特色地小儿推拿手法体系.文档收集自网络,仅用于个人学习三、小儿推拿地优点小儿推拿是绿色疗法,不必打针吃药,没有毒、副作用,也不需要医疗器械,手法简单易用,是自然、物理地儿童保健和疾病治疗方式.文档收集自网络,仅用于个人学习婴儿抚触已经为很多宝宝家长所知,与婴儿抚触相比,小儿推拿具有更加丰富地经络、穴位以及手法,效果更好、适应范围更广,对调节幼儿各脏腑器官功能、改善体质、提高免疫抗病能力有更好地治疗和保健效果.文档收集自网络,仅用于个人学习四、小儿推拿流派、湘西小儿推拿流派、小儿三字经流派、孙重三小儿推拿流派、冯氏小儿捏脊流派这里主要介绍怀化市正杏源中医医院小儿推拿地临床治疗经验.院长潘存金医师,针灸推拿名师,怀化市中医医院针灸推拿科创始人,原科主任;怀化市气功研究会创始人.潘医师坚持临床工作年,在小儿推拿领域总结提炼出一套简单、灵验地特色手法.望各位认真学习,加以提高.文档收集自网络,仅用于个人学习第二章小儿推拿基础手法常用手法有:推、拿、揉、运、捣、掐、分、分筋等八种方法.、推法:医者用左手托着患儿之左手,医者用右手拇指或食、中指罗纹面,在患儿某部穴位,凡向前推动,行于直线,不可歪斜,统称为推法,多用在线型穴位上.推法:.补法——推向指根(向心性为补).清法(泻法)——由指根推向指尖(离心性为清).清补法——由指尖至指根,来回推之(往返都为清补)一般规律如此,也有例外者如推天河水穴.例如:推天河水、肝穴、脾穴等..拿法医者右手拇指二指,同时相对用力,拿按患儿地某一个穴位,称为拿法.为强刺激手法之一,多用于急救.也是儿科推拿地辅助手法之一.注意:要松紧适宜,用力要柔和..揉法医者以拇指或食、中指罗纹面,按在患儿某部穴位上,做左右平衡旋转揉按叫揉法,多用在点型穴位上.例如:揉二马,外劳宫等穴..运法医者以左手托患儿左手,以右手拇指或食中两指拼拢地罗纹面,由某穴作弧形或环形,推运至他穴称为运法.多用于面型穴位.例如:运八卦、运水入土等穴..捣法医者以左手托患儿左手,以右手食指或中指屈曲,以屈指关节背面捣(打)在穴位上,称为捣法.用于点型穴位,例如:捣小天心..掐法凡用医生指甲,在穴位上掐之,使产生酸、麻、胀感称为掐法.例如:拇食二指相对用力掐五指节..分法医者两手拇指从选定地穴位上,向两侧分推,叫做分法.例如:分阴阳穴..分筋法医者右手(或左手)在患肢做左右扭转捏拿等动作,以达到舒筋和血地疗效,适应于肢体瘫痪等症.以上推拿八法,适应于小儿常见疾患,其他手法,不多赘述.推拿次数:推拿地速度,每分钟次左右.一次治疗,每个穴位需要——次,大约需要分钟到分钟.推拿次数与年龄、病情成正比例.年龄大,病情重地幼儿推地时间宜长,手法宜重.婴儿或病情轻者,推地时间宜短,手法宜轻,一般推一次约需分钟,每日一次,重症可一日二次.文档收集自网络,仅用于个人学习注意事项:.在临床治疗中,医者须秉着医者仁心,根据辩证施治地理论,灵活地运用这些手法,才能收到良好地效果.文档收集自网络,仅用于个人学习.施术前要备好滑润剂,要洗手,修短指甲..推拿室要保持一定温度,不可过凉过热,空气要流通.在严寒季节,医生双手不可过凉,以免使患儿产生惊惧,造成操作时困难,治疗后要注意避风,以免复遭外邪侵袭,加重病情..患儿地姿势要适宜,在操作时先施行一些不易引起患儿恐惧和哭闹地手法,力求合作,然后再作较为痛地指法,如提捏大椎..操作手法要轻重适宜,用力均匀.文档收集自网络,仅用于个人学习第三章常用穴位及手法一、脾穴.部位:拇指外侧缘,赤白肉际处(由指根到指尖)属线型穴位..操作方法:补脾:向心性推之,用于虚症,如脾虚泄泻.清脾:离心性推之,用于实症,如伤食、积滞.清补脾:来回推之,为平补平泻.用于虚中挟实症,如消化不良..作用:健脾调中,消食积化痰涎,补血生肌..主治:消化不良、积食、脾虚泄泻、疳积、脱肛、虚喘嗽、慢惊风等症.二、肝穴.部位:食指掌面,由指根到指尖,属线型穴位..操作方法:平肝(清肝)——离心性推之.补肝——向心性推之(少用).注:推本穴时宜用泻法,少用补法,如肝虚应补时,则以肾穴代之,肾为肝之母,补肾即补肝..作用:平肝熄风,解热镇惊,开郁除烦,和气生血..主治:急慢惊风、感冒、目赤、昏闭、烦躁不安、脾虚泄泻等.三、心穴.部位:中指掌面,由指根到指尖,属线型穴位..操作方法:清心:离心性推之补心:向心性推之(不用).本穴在临床上极少用,若须用时,则以天河水代之..作用:清心火、利小便、镇惊搐..主治:口舌生疮、小便赤涩、眦红、惊搐、弄舌等.四、肺穴.部位:无名指掌面,由指根到指尖,属线型穴位..操作方法:清肺:离心性推之(多用)补肺:向心性推之..作用:疏风解表、顺气化痰、利咽止咳、补益肺气..主治:作伤风感冒、咳嗽痰喘(肺炎、急慢性气管炎、百日咳等)、麻疹不透.凡肺经实热者宜清,虚寒者宜补.五、肾穴.部位:小指掌面,由指根到指尖,属线型穴位..操作方法:补肾:向心性推之.清肾:离心性推之.古书记载地清补法,与此相反..作用:补肾益脑、益气养神、温下元、止虚火..主治:先天不足、遗尿、小便短赤、五更泄泻、咳喘、肾亏骨软等.六、大肠穴.部位:食指外侧缘,赤白肉际处(由指根到指尖),属线型穴位..操作方法:清大肠——离心性推之.补大肠——向心性推之.清补大肠——来回推之.作用:调整大肠功能,有固肠、涩便、止泻等作用..主治:赤白痢疾、泄泻、便秘、脱肛、肛门红肿等.七、小肠穴.部位:小指外侧缘,由指根到指尖,属线型穴位..操作方法:清小肠——离心性推之..作用:利尿止泻、分清降浊、清膀胱之热..主治:尿闭、小便不利、口疮、泄泻而无小便者多用之.八、板门穴.部位:拇指下,大鱼际肌之中点,属面型穴位..操作方法:左右旋转揉之,或来回推之为清板门..作用:能清胃热,通调三焦之气..主治:止吐泻、退虚热、嗌奶、胃疼等症.九、推三关.部位:前臂外侧缘,由掌根直上至曲池穴,属长线型穴位..操作方法:向心性推之,称推上三关..作用:培补元气、调和气血、能发汗,对疹毒内陷、隐疹不出等有显效..主治:表虚自汗、麻疹不透、先天不足、小儿瘫痪等症.文档收集自网络,仅用于个人学习十、退六腑.部位:前臂内侧缘,由肘横纹头至腕横纹头,属长线型穴位..操作方法:离心性推之,称退六腑..作用:清实火、退高热、除热痰..主治:高烧、急惊风、实热痰喘、便秘、热痢、痘疹、痄腮等一切热症宜之.文档收集自网络,仅用于个人学习十一、涌泉位置足掌心前/凹陷处.操作用拇指端按揉,称揉涌泉,用两拇指面轮流自足根推向足尖,称推涌泉.次数揉~次,推~次.主治发热,呕吐,腹泻,五心烦热.临床应用推涌泉能引火归元、退虚热、常与揉二马、运内劳宫等配伍,治疗烦躁不安、夜啼等症;若与退六腑、清天河水配合,亦可用于实热证.文档收集自网络,仅用于个人学习十二、仆参位置:足外踝下凹陷中.操作:以拿或掐本穴,称拿仆参、掐仆参.次数:~次.主治:昏厥、惊风.临床应用:主要用于昏厥,可与掐人中、掐老龙等穴合用.十三、开天门位置:两眉中间至前发际成一直线.操作:两拇指自下而上交替直推,称推攒竹,又称开天门次数:~次.主治:、发热、头痛、精神萎靡、惊惕不安等.文档收集自网络,仅用于个人学习临床应用:①为小儿推拿常例手法(加推坎宫,揉大阳)之一,可用于外感表证及内伤杂病;②若惊惕、烦躁可与清肝经、按揉百会等穴合用.文档收集自网络,仅用于个人学习十四、推坎宫位置:自眉头沿眉向眉梢成一横线.操作:两拇指自眉心向眉梢作分推,称推坎宫,又称分阴阳次数:~次.主治:外感发热、头痛目赤.临床应用:①为小儿推拿常例手法之一,可用于外感表证及内伤杂病;②目赤痛可与清肝经、掐小天心、清天河水等穴合用.文档收集自网络,仅用于个人学习十五、运太阳位置:眉后凹陷处.操作:①两拇指挠侧自前向后直推,称推太阳;②用中指指端揉或运,称揉太阳或运太阳(图).次数:~次.主治:头痛发热,目赤痛.临床应用:①为小儿推拿常例手法之一,可治外感、内伤;②目赤痛除推、揉法外,可加点刺放血,以增强疗效.十六、大椎位置:第七颈椎棘突下间隙.操作:用中指揉,称揉大椎.次数:~次.主治:项强、发热、咳嗽.临床应用:①感冒发热项强可与常例手法推天柱等穴合用;②咳嗽,可与揉乳房、乳根等穴合用.十七、推脊位置:大椎至长强成一直线.是小儿身体上最长地线状穴.操作:用食、中二指螺纹面自上而下作直推,称推脊(图).若加天柱骨一起自上而下直推,就称为大推脊,其清热作用更强.②用捏法自下而上,称捏脊法(见上周捏脊法).文档收集自网络,仅用于个人学习次数:推~次或更多;捏~遍.主治:发热、惊风、疳积、腹泻、便秘等.临床应用:①能清热,在推脊时可蘸少量冰水或酒精,是一种有效地物理降温方法,多与退下六腑、清天河水、推涌泉等穴合用;②捏脊能调阴阳、理气血、和脏腑、通经络、培元气,具有强健身体地功能,是小儿保健常用主要手法之一.多与补牌经、补肾经、推上三关、摩腹、按揉足三里等穴合用,治疗先、后天不足地一些慢性病症,均有一定地效果.文档收集自网络,仅用于个人学习十八、捏脊(蚂蚁上树)[位置] 自大椎至长强呈一直线.[操作] 自上而下作直推,称推脊;用捏法自下而上称为捏脊.捏~遍,每捏下再将背脊皮提下,称为捏三提一法.文档收集自网络,仅用于个人学习[功用] 调阴阳、理气血、和脏腑、通经络、培元气,具有强健身体地功能.[主治] 发热、惊风、夜啼、疳积、腹泻、呕吐、腹痛、便秘等十九、龟尾[位置] 在尾骨端.[操作] 用拇指端或中指端揉,称揉龟尾.[功用] 调理大肠,消炎,止泻通便.[主治] 泄泻,便秘,脱肛,遗尿.。

小儿推拿全套课件

小儿推拿全套课件
技术创新
未来小儿推拿将结合现代科技手段,如智能化设备、大数据分析等 ,提高治疗效果和安全性。
人才培养
加强小儿推拿人才的培养和引进,提高小儿推拿从业人员的专业素 养和服务质量。
06
小儿推拿的学习与培训
小儿推拿的学习方法与技巧分享
掌握基础知识
01
学习小儿推拿的基本理论、穴位和手法,了解小儿生理特点和
互动交流
学员之间进行互动交流,分享彼此的经验和体会,共同提高小儿推拿 的水平。
THANKS
谢谢您的观看
操作顺序
一般先从上肢开始,逐步向下进行。
操作时间
每次操作时间不宜过长,一般为10-15分钟。
02
小儿推拿常用手法
推法
01
02
03
定义
用拇指或食指、中指在穴 位上做直线推动。
作用
舒筋活血、解痉止痛、安 神益智。
应用场景
适用于全身各部位,特别 是肌肉丰厚处,如肩、背 、臀、腹等。
揉法
定义
用手指螺纹面或手掌在穴 位上做环形揉动。
常见疾病。
实践操作
02
通过模拟操作、实践操作等方式,熟悉和掌握小儿推拿的技巧
和要领。
案例分析
03
学习并分析小儿推拿的典型案例,提高对小儿推拿的认识和应
对能力。
小儿推拿的培训课程设置与内容介绍
课程设置
包括小儿推拿的基本理论、穴位、手法、常见疾病的推拿治疗等 内容。
培训形式
采用理论授课、实践操作、案例分析等多种形式进行培训。
作用
舒筋活血、消肿止痛、安 神益智。
应用场景
适用于全身各部位,特别 是肌肉丰厚处,如肩、背 、臀、腹等。
捏法

小儿推拿全套课件

小儿推拿全套课件

小儿推拿全套课件•小儿推拿基本知识•小儿推拿常用手法•小儿推拿常用穴位•小儿常见病症的推拿治疗•小儿推拿的实践应用目•小儿推拿的学习与交流录01小儿推拿基本知识小儿推拿是一种以手法为主的中医治疗方法,适用于小儿各类疾病,如感冒、咳嗽、腹泻、便秘等。

其目的是通过刺激穴位和调整经络,达到改善小儿机体功能、缓解症状和减轻病情的目的。

小儿推拿定义小儿推拿起源于中国古代,历经数千年的发展,逐渐形成了独特的理论体系和手法操作规范。

如今,小儿推拿已成为国内外广受欢迎的非药物治疗方法之一。

小儿推拿历史小儿推拿的定义和历史1小儿推拿的作用原理23小儿推拿通过刺激穴位和经络,调整脏腑功能,使小儿机体各部分的功能得到协调平衡。

调整脏腑功能小儿推拿可以激发小儿的免疫系统,提高小儿的免疫力,增强抵抗力,有效预防疾病。

增强免疫力小儿推拿可以缓解小儿的不适感,舒缓情绪,有助于改善小儿的情绪和睡眠。

舒缓情绪适应症小儿推拿适用于小儿的各类常见疾病,如感冒、咳嗽、腹泻、便秘等。

同时,对于小儿的某些特殊疾病,如厌食症、疳积、夜啼等也有很好的疗效。

禁忌症虽然小儿推拿有很多优点,但并非所有情况都适用。

小儿推拿的禁忌症包括严重感染、骨折、出血、皮肤破损等情况,对于这些情况,应立即就医并采取相应的治疗方法。

小儿推拿的适应症和禁忌症02小儿推拿常用手法常用手法介绍推法用手指或手掌沿特定的经络或穴位向一定方向推抚。

揉法用拇指或食指和中指的指腹揉动特定的穴位或部位。

摩法用手指或手掌在特定的穴位或部位上轻轻按摩。

拨法用手指或手掌拨动特定的肌肉或肌腱。

捏法用拇指和食指捏起特定的皮肤或肌肉。

手法操作要领拨法拨动时要轻柔、有节奏,不要用力过重,以免宝宝疼痛。

捏法捏时要轻柔、有弹性,不要用力过猛,以免宝宝疼痛。

摩法按摩时要轻柔、有节奏,不要用力过大,以免宝宝不适。

揉法揉动时要轻柔、有弹性,不要在皮肤上摩擦,以免损伤皮肤。

推法推进时要缓慢、均匀,不要过快或过重,以免刺激宝宝皮肤。

《小儿推拿基础》课件

《小儿推拿基础》课件

推拿手法:推拿 手法应轻柔,避 免用力过猛,以 免对小儿造成伤 害
03
小儿推拿基础知识
小儿推拿的基本手法
小儿推拿的常用穴位
头面部:天门、坎宫、太阳、印堂、迎香等 胸腹部:中脘、天枢、气海、关元等 背部:大椎、身柱、命门、腰阳关等 四肢:三关、六腑、五指节、足三里等 特殊穴位:涌泉、百会、神阙等
小儿推拿的注意事项
操作前要洗手,保持双手清洁 操作时要轻柔,避免用力过猛 操作时要注意观察孩子的反应,如有不适,应立即停止 操作时要注意保暖,避免受凉 操作时要注意孩子的情绪,避免哭闹影响效果 操作后要观察孩子的反应,如有不适,应及时就医
04
小儿常见疾病的推拿治疗
小儿感冒的推拿治疗
推拿手法:清天河水、推 三关、揉外劳宫等
心理疾病
小儿推拿的调理作用
增强免疫力:通过推拿手法,刺激穴位,提高免疫力 促进生长发育:通过推拿手法,促进骨骼、肌肉、神经等发育 改善睡眠:通过推拿手法,改善睡眠质量,提高睡眠效率 缓解疲劳:通过推拿手法,缓解肌肉疲劳,提高精神状态
小儿推拿的增强免疫力作用
提高免疫力:通过推拿手法刺激穴位,增强免疫系统功能 预防疾病:通过推拿手法预防感冒、咳嗽等常见疾病 促进生长发育:通过推拿手法促进儿童生长发育,提高身体素质 改善睡眠:通过推拿手法改善儿童睡眠质量,提高免疫力
《小儿推拿基础》PPT课件
单击添加副标题
汇报人:
目录
01 03 05 07
单击添加目录项标题
02
小儿推拿基础知识
04
小儿推拿的实践操作
06
小儿推拿的未来发展
小儿推拿概述 小儿常见疾病的推拿治疗
小儿推拿的保健作用
01
添加章节标题

小儿推拿讲座doc讲课文档

小儿推拿讲座doc讲课文档
第七十六页,共93页。
(3)垂直方向
• a.定义 • 垂直方向的推拿手法是指需要用按、掐等手
法在呈现点状的穴位处推拿。 • b.补泻原则 • 垂直方向的补泻原则是取决于推拿时力度轻
重。力度稍重的叫做泻,力度稍轻的叫做补, 力度适中的叫做平补平泻。
第七十七页,共93页。
(4)特殊手法
• 诸如推三关和清天河水这样的手法没有固定 的方向标准,因此补泻手法与以上三种均有 所不同。
《保赤推拿法》:“刮者, 医指挨儿皮肤,略加力而下 也”。或用边缘光滑的嫩竹 板、瓷器片、硬币、玻璃根 或圆针等辅助工具,以代替 手指在体表上进行推动刮治。 常用于胸、背、颈项部,有 发散解表等作用。一般多用 于治疗中暑、外感等。又刮 治民间川于治疗痧证,故又 称刮痧。
第二十页,共93页。
摇法
• 使关节产生被动性的 环形运动,称为摇法。 根据部位不同,又分 为颈部摇法、肩关节 摇法、髋关节摇法、 踝关节摇法。
第七页,共93页。
推法
• 用指、掌、拳面等部 位紧贴治疗部位,运 用适当的压力,进行 单方向的直线移动的 手法称为推法。
• 有疏通经络,行气消 瘀等功效。
第八页,共93页。
揉法
• 以指、掌、掌根、小 鱼际、四指近侧指间 关节背侧突起、前臂 尺侧肌群肌腹或肘尖 为着力点,在治疗部 位带动受术皮肤一起 做轻柔缓和的回旋动 作,使皮下组织层之 间产生内摩擦的手法。
第二十七页,共93页。
第二十八页,共93页。
第二十九页,共93页。
第三十页,共93页。
第三十一页,共93页。
第三十二页,共93页。
第三十三页,共93页。
第三十四页,共93页。
第三十五页,共93页。
第三十六页,共93页。

小儿推拿完整PPT课件

小儿推拿完整PPT课件
社区宣传
利用社区资源,如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妇幼保健院等,开展小儿推 拿宣传教育活动,提高居民对小儿推拿的认知度。
线上推广
通过微信公众号、抖音等新媒体平台,发布小儿推拿相关知识和案 例,扩大宣传覆盖面。
线上线下相结合培训模式探索
线上理论学习
提供线上视频课程、图文教程等学习资源,方便学员随时随地学 习小儿推拿理论知识。
年龄段划分
针对不同年龄段的小儿,如婴儿期、幼儿期、学龄前期等,采用不 同的推拿方案,以适应不同年龄段小儿的生理和病理特点。
个性化调整
根据每个小儿的具体情况,如病史、家族遗传等因素,对推拿方案进 行个性化调整,以提高治疗效果。
长期跟踪观察及效果巩固
定期随访
对接受过小儿推拿治疗的小儿进行定期随访,观察其身体状况和 症状变化,及时发现并处理可能出现的问题。
的疗效。
03
情绪表现
观察小儿推拿前后的情绪变化 ,如哭闹、烦躁等情绪的改善 情况,评估推拿对小儿心理状
态的调节作用。
04
家长反馈
收集家长对小儿推拿效果的反 馈意见,了解家长对推拿的认
可度和满意度。
针对不同体质和年龄段调整策略
体质辨识
根据小儿的体质特点,如寒热虚实等,选择相应的推拿手法和穴位 ,以达到最佳的治疗效果。
手法选择和力度掌握原则
根据小儿的年龄、体质和病情选择合适的手法,如推、 拿、捏、揉等。
力度要适中,既要达到治疗效果,又要避免对小儿造成 不适或伤害。
在推拿过程中,要随时观察小儿的反应,及时调整手法 和力度。
操作过程中注意事项
保持小儿处于舒适、放松的 状态,避免其哭闹或挣扎。
推拿师要保持良好的姿势和 呼吸,避免自身疲劳。

完整全套小儿推拿课件

完整全套小儿推拿课件

揉法
总结词
以指端吸定于一定穴位或部位上 ,作腕部放松、前臂旋转的回旋 运动,作用于特定穴位,具有调 和气血、舒缓肌肉紧张等作用。
详细描述
揉法是小儿推拿中常用的手法之 一,通过柔和的旋转动作,刺激 穴位,促进气血流通,缓解肌肉 紧张和疼痛。
捏法
总结词
用拇指和其他手指相对用力,将皮肤 捏起,随捏随提,作用于一定部位或 穴位,具有舒缓肌肉紧张、调和气血 等作用。
04
CATALOGUE
小儿推拿的注意事项与禁忌
注意事项
环境要求
小儿推拿时应选择安静、舒 适的环境,避免外界干扰, 保持室内温暖,避免宝宝受 凉。
操作手法
小儿推拿时应根据宝宝的年 龄、体质和具体情况选择合 适的推拿手法,力度适中, 避免过度刺激和损伤。
饮食调整
小儿推拿期间应适当调整宝 宝的饮食,避免过度喂养和 不当饮食,以清淡、易消化 为主。
的的中医外治方法。
小儿推拿主要通过对小儿的特定 穴位进行刺激,激发小儿自身的 免疫力,从而达到防病治病的效
果。
小儿推拿具有安全、有效、无副 作用的特点,对于小儿常见病症 如感冒、咳嗽、发烧等有良好的
治疗效果。
小儿推拿的历史与发展
小儿推拿起源于中国古代,经 过长期的临床实践和经验积累 ,逐渐形成了一套完整的小儿 推拿理论和方法。
完整全套小儿推拿课件
汇报人:
202X-12-26
CATALOGUE
目 录
• 小儿推拿基础知识 • 小儿推拿手法详解 • 小儿常见病症推拿治疗 • 小儿推拿的注意事项与禁忌 • 小儿推拿的实践与应用
01
CATALOGUE
小儿推拿基础知识
小儿推拿的基本概念

完整全套小儿推拿课件

完整全套小儿推拿课件
根据年龄和体质调整方案
不同年龄和体质的宝宝对推拿的敏感度和需求也有所不同,需要根 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
04
小儿推拿辩证治疗
常见病症的辩证分类与治疗原则
发热
分为外感发热和内伤发热,外感发热以清解邪热 为主,内伤发热以调理脏腑、气血为主。
咳嗽
分为外感咳嗽和内伤咳嗽,外感咳嗽以宣肺祛邪 为主,内伤咳嗽以调理脏腑功能为主。
特点
小儿推拿具有安全、有效、无副作用的特点,能够针对小儿的生 理病理特点,通过刺激穴位和调整经络来达到治疗效果。
小儿推拿的适应症与禁忌症
适应症
小儿推拿适用于多种疾病,如感 冒、咳嗽、支气管炎、肺炎、哮 喘、腹泻、便秘、营养不良、夜 啼等。
禁忌症
小儿推拿也有一些禁忌症,如皮 肤破损、炎症、骨折等局部疾病 ,以及发热、出血、精神疾病等 全身疾病。
总结词
小儿夜啼是指婴幼儿在夜间啼哭不止,常常影响患儿的睡眠 质量和家长的休息。推拿治疗具有较好的疗效。
详细描述
小儿夜啼的推拿治疗主要通过刺激心经、肝经、脾经等穴位 ,达到安神益智、疏肝解郁、健脾和胃等作用。治疗过程中 ,应注意保持患儿的生活规律和心理状态,避免过度紧张和 焦虑。
案例四:小儿厌食的推拿治疗
小儿推拿的注意事项与操作安全
注意事项
小儿推拿时需要注意以下几点:首先 ,要选择合适的穴位和手法;其次, 要遵循操作规范和顺序;最后,要掌 握操作力度和时间。
操作安全
小儿推拿操作时需要注意安全,避免 造成皮肤破损和损伤。同时,要遵循 卫生规定,保持操作环境的清洁和卫 生。
02
小儿推拿手法
常用手法介绍
THANK YOU
感谢聆听
厌食
分为脾虚厌食和胃热厌食,脾虚厌食以健脾开胃 为主,胃热厌食以清胃降逆为主。

小儿推拿讲义

小儿推拿讲义

小儿推拿讲义目录第一章概说 (1)一、推拿的起源 (1)二、什么是推拿疗法 (1)三、推拿学派 (1)第二章推拿手法 (1)一、什么是推拿手法 (1)二、穴位分型 (1)三、推拿手法 (2)1.推法 (2)2.拿法 (2)3.揉法 (2)4.运法 (2)5.捣法 (2)6.掐法 (2)7.分法 (2)8.分筋法 (2)四、推拿次数 (2)五、注意事项 (3)第三章常用穴位 (3)一、脾穴 (3)二、肝穴 (3)三、心穴 (3)四、肺穴 (3)五、肾穴 (4)六、胃穴 (4)七、大肠穴 (4)八、小肠穴(附利小便穴) (4)九、八卦穴 (4)十、运水入土穴 (4)十一运土入水穴 (5)十二、板门穴 (5)十三、小天心穴 (5)十四、四横纹 (5)十五、小横纹 (5)十六、二马穴 (5)十七、外劳宫 (5)十八、阳池穴 (6)十九、天河水穴 (6)二十、退六腑穴 (6)二十一、上三关穴 (6)二十二、威灵、精灵 (6)二十三、五指节 (6)第四章常见疾病的治疗 (7)一、感冒 (7)二、支气管炎 (7)三、肺炎 (8)四、顿咳(百日咳) (8)五、麻疹 (9)六、腹泻 (10)七、痢疾 (11)八、疳积病(小儿营养不良) (12)九、口疮 (13)十、便秘 (13)十一、脱肛 (14)十二、遗尿 (14)十三、水痘 (14)十四、目赤痛(急性结合膜炎) (15)十五、痄腮:(腮腺炎) (15)十六、急惊风 (16)十七、慢惊风 (17)第一章概说一、推拿的起源推拿疗法也叫按摩疗法,是祖国医学主要组成部分之一,也是我国劳动人民几千年来,在向疾病作斗争中,所取得的丰富经验的结晶。

这种疗法,有几千年的悠久历史,考其起源:我们祖先在与自然界斗争的过程中,发生损伤,或生食兽肉野果,饥饱不匀,肠胃不适,即用手揉摩患处,或腹部而感到舒适,在这种本能的自发的治疗基础上,日积月累,形成了后世的推拿疗法.二、什么是推拿疗法推拿疗法是一种以求代药的物理疗法,其特点是不用药物,不用器械和特殊设备,仅凭医者的双手,根据不同的病情,运用不同的手法,在人体的一定部位上进行操作,从而达到疏通经络,调和气血,扶正祛邪,促进机体的自然抗病能力,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章概述第一节小儿推拿简史一、小儿推拿疗法的含义小儿推拿疗法即医生用手触及小儿肢体的某些部位和穴位,根据病情的不同采取不同的手法操作以求达到疏通经络、调和气血、平衡阴阳、促进机体的自然抗病能力的防病治病方法。

二、小儿推拿发展简史小儿推拿疗法是一门古老的医疗学科,是祖国医学宝库重要的组成部分之一,是我国劳动人民对于小儿防病治病的一种特殊治疗方法。

小儿推拿疗法有着其独特的风格、神奇的疗效,被愈来愈多的人们所接受。

小儿推拿疗法在我国有着悠久的历史,早在隋唐时期就有用推拿治疗小儿疾病的记载,但没有形成一个独立完整的体系,如唐代《千金方》中记载了用五物甘草生摩膏方治疗及预防小儿疾病的方法。

相传宋代《颅囟经》是最早儿科专著。

小儿推拿疗法独特体系的形成是在明、清时代,当时有许多有关小儿推拿专著问世。

但是现存最早的是明代(1601年)《小儿按摩经》又叫《保婴神术》。

当时在推拿治疗疾病方面已经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形成了小儿推拿这一独特的体系。

同时不少的小儿推拿专著有《小儿推拿秘诀》《小儿推拿广意》《幼科推拿秘书》《保赤推拿法》《厘正按摩要术》等,使小儿推拿理论更为完善,为当时婴幼儿的医疗保健做出了很大的贡献,同时也为今天小儿推拿疗法的发展,奠定了一个良好的基础。

三、小儿推拿的适应症禁忌症小儿推拿疗法对于小儿一般的常见病都可适用,如:外感、发烧、咳嗽、气喘、腹泻、呕吐、厌食、疳积等都有良好的效果。

对于小儿急慢惊风、麻疹、水痘、麻痹等症也都有开窍镇静、透发解肌及增长肌肉的作用。

凡皮肤破损、溃疡、创伤等外科疾患不宜采用推拿疗法。

四、推拿操作注意事项1.推拿室的要求:清洁卫生、温度适宜、空气流通2.医师的要求:经常修剪指甲,操作前洗手3.辅料的应用:滑石粉,葱、姜汁,爽身粉,薄荷水,温水4.推拿用手:左主血,右主气(左右的来源)5.时间的长短五、流派问题小儿推拿从古到今流派很多,目前全国看青岛,山东看青岛,青岛是小儿推拿的发源地、汇集地。

目前青岛小儿推拿主要有三大流派:中医院李德修——著作《小儿推拿讲义》三字经流派,(独穴)青医张汉臣——著作《实用小儿推拿》注重整体选穴盲校张寄岗——著作《小儿推拿疗法》(张席珍)以清代(待)补第二节小儿生理病理及生长发育特点一、小儿的生理特点1.脏腑娇嫩、形气未充(“五脏六腑成而未全,全而未壮”)脏腑指五脏六腑;形气指形体结构、精血、津液和气化功能。

所谓脏腑娇嫩、形气未充是指小儿出生以后,五脏六腑都是娇嫩的,其形体结构、四肢百骸、筋骨筋肉、精血津液、气化功能都是不够成熟和相对不足的。

具体表现在肌肤柔嫩、腠理疏松、气血未充、脾胃薄弱、肾气未固、神气怯弱、筋骨未坚等方面。

这种生理现象主要表现在三岁以下的婴幼儿。

小儿年龄的分期也往往与许多疾病的发生有密切的关系:新生儿期:出生——28天婴儿期:28天——1岁幼儿期:1岁——3岁幼童期: 3岁——7岁儿童期:7岁——12岁从脏腑娇嫩的生理特点表现来说,五脏六腑的形气皆属不足,但其中以肺、脾、肾三脏表现更为突出,而心、肝两脏相对有余。

根据小儿五脏三不足两有余的特点,可以进一步认识小儿生理特点在脏腑中的表现:(1)小儿脾常不足这是针对小儿脾胃薄弱而言,脾胃后天之本主运化水谷精微,为气血生化之源,小儿发育迅速,生长旺盛,营养精微需求相对要多,而小儿脾胃薄弱,运化未健,若稍有饮食不节,饥饱不适宜损伤脾胃而生病,故小儿有脾常不足的生理特点。

(2)小儿肺常不足这是针对小儿卫外功能不足而言,肺主皮毛,肺脏娇嫩,卫外不固,而易为外邪所侵,故小儿比成人更易患时行疾病,同时脾与肺为母子关系,脾之运化赖肺气散布以滋养,肺之气化赖脾之精微而充养,小儿脾胃薄弱,肺气也薄弱,故小儿有肺常不足的生理特点。

(3)小儿肾常不足这是针对小儿气血未充肾气未固而言,肾为先天之本,肾中元阴元阳为生命之根,各脏腑之阴取自于肾阴之滋润,各脏腑之阳依赖于肾阳之温养,小儿生长发育,抗病能力以及骨髓、脑髓、发耳、齿等正常发育与功能皆与肾有关,小儿出生,发育不够成熟,脏腑娇嫩,气血未充,肾气未盛,先天有五迟五软等疾病,病后易出现肾气虚衰,阴盛格阳证,故小儿有肾常虚的生理特点。

(4)小儿肝常有余小儿五脏六腑之气血均属不足,所谓肝常有余,不是指小儿肝阳亢盛的病理概念,而是指小儿生长旺盛易动肝风而言。

(5)小儿心常有余所谓小儿心常有余同样不是指小儿心火亢盛的病理概念,而是指小儿发育迅速,心火易动而言。

2.生机蓬勃、发育迅速生机指各种活动机能;发育指生长过程。

小儿时期机体各组织器官的形态发育和气化功能都是稚弱而不够成熟完善的,但又是不断成熟和完善向成人方向发展的。

这好比旭日东升,草木方萌,蒸蒸日上,欣欣向荣。

小儿为稚阴稚阳之体,生长发育迅速,机体对水谷精气的需要相对比成人迫切。

二、小儿的病理特点1.易于感触、易于传变易于感触,即小儿容易感染病邪,发病容易。

小儿肌肤疏薄,脾胃不足,抗病力弱,加上寒暖不能自调,饮食不知自节,一旦调护失宜则易于感触病邪,特别是肺脾肾三脏病证最多。

易于传变,即小儿病后容易发生变化,传变迅速。

小儿脏腑娇嫩,内脏精气未充,感邪之后最易传变。

2.易虚易实、易寒易热虚实主要是指人体正气强弱与病邪的盛衰而言。

“邪气盛则实,精气夺则虚”。

小儿患病以后实证可以迅速转化为虚证或者虚实并见、正虚邪实、虚实错杂的证侯。

寒热主要是指疾病病理表现两种不同的证侯。

小儿为纯阳之体,发育旺盛,易患时行疾病,并易从热化。

但小儿毕竟脏腑薄弱,气血未充,邪气易实,正气易伤,故热病又易寒化。

特别是阳虚之体,更易寒从内生,而出现阴寒内盛之征。

3.脏气清灵、易趋康复小儿体禀纯阳,生机蓬勃,又少七情之害,脏气清灵,反应灵敏,疾病比较单纯,故小儿患病以后,只要辩证正确,治疗及时,护理仔细,也易康复。

第三节儿科四诊四诊即望、闻、问、切四种诊察疾病的方法。

由于小儿具有独特的生理病理特点,疾病的表现形式也常与成人有所不同,所以儿科四诊有它自己的特点。

在儿科四诊中,望诊最为重要。

一、望诊(一)望神色望神色是指观察小儿精神状态和面部气色两个方面。

1.精神状态凡精神振作,两目有神,表情活泼,面色红润,呼吸调匀为气血调和健康的表现,虽或有病也多轻浅易愈。

反之,精神萎靡,两目无神,面色晦暗,疲乏嗜睡,表情呆滞或痛苦烦躁、呼吸不匀,为有病且病情较重的表现。

若神知昏迷、谵语则病情危重。

2.面部气色一般以五色主病和五部配五脏的方法来进行望面色的。

(1)五色主病①面呈白色:多为寒证、虚证。

若面白浮肿,为阳虚水泛;面色惨白、四肢厥冷为阳气暴脱;面白无华、唇色淡白为血虚;外感初起,风寒束表,也可见面色苍白。

②面呈红色:多为热证。

面红耳赤、咽痛脉浮为风热外感;面颊红赤、唇红口臭,多为食积化热;午后颧红,多为阴虚内热;面红兼见皮疹或如涂丹,为风热挟毒,血分有热;面赤隐青,双目窜视,为热极生风。

新生儿面色红嫩为正常。

③面呈黄色:多为脾虚或湿盛。

面色萎黄,肌瘦腹胀,为疳积之证,属脾虚失运;面黄而垢,见于暑夏,或伴发热吐泻,为感受暑湿;面黄发热,舌苔黄腻,多为湿温;面目鲜黄如橘皮色,为黄疸,属湿热阳黄;面目晦黄如烟熏色,亦为黄疸,属寒湿阴黄;面黄无华,伴白斑,多有寄生虫。

④面呈青色:多为寒证、痛证、瘀证、惊风或惊恐之证。

面色青白并见乍青乍白、皱眉痛苦,多为里寒腹痛;面青晦暗、神昏抽搐为惊风或癫痫发作;面色青灰、两目呆视要注意惊风先兆;面青唇紫呼吸急促为肺气闭塞,气血瘀滞;面色青灰惨白、呼吸微弱、冷汗肢厥为心阳欲脱之危证。

⑤面呈黑色:多为寒证、痛证、水饮之证。

面色青黑、手足逆冷,多属阴寒;面色青紫发黑或兼见腹痛呕吐,应注意食物中毒;面色青黑惨暗,多属肾气衰绝,病情危重。

(2)五部配五脏一般以左腮主肝,右腮主肺,额上主心,鼻主脾,颌主肾,结合五色之变化,来推测脏腑寒热虚实的变化。

(二)望形态指观察病儿的形体与动态。

1.望形体包括头囟、躯体、四肢、毛发、指、趾。

检查时应按顺序观察。

凡发育正常,筋骨强健,肌丰肤润,毛发黑泽,姿态活泼,皆是健康的表现。

若筋骨软弱,肌瘦形瘠,皮肤干枯,毛发萎黄,囟门逾期不合,或囟陷、囟填、囟隆,解颅,鸡胸,龟背,神态呆滞者为病态。

(1)望头部:头方发稀,囟门闭迟,或头大颈细,头发枯黄为先天不足,后天失养,多见于疳证、五迟证;囟门宽大闭迟,颅缝开解,眼珠下垂,是为解颅,或因先天不足或因风痰所致;囟门高隆,多伴抽搐呕逆为风火痰上攻;囟门凹陷,眼眶凹陷,多为腹泻耗伤气虚液脱;头面眼睑浮肿多为阳水;耳垂、腮颊肿胀,多为痄腮、湿毒蕴结所致。

(2)望胸腹:胸骨突出形如鸡胸者为鸡胸,多属于先天不足、后天失养;肌肉消瘦,肚大青筋或肚腹凹陷如舟,均属于疳证;肚腹胀大明亮有水为腹水之证;脐部凸隆为脐疝;脐部湿疹为脐湿;脐部湿烂红肿为脐疮。

(3)望腰背:脊背弯曲后凸为龟背,多因先天不足,发育不良;腰背凹陷成坑或膨出,亦因先天不足或因后天失养,多属疳证。

(4)望四肢:下肢浮肿为水肿;关节红肿为痹症;外伤或跌仆后,某一肢体肿大为扭伤,若痛疼难忍者应注意骨折。

(5)望肌肤:皮肤面目皆黄为黄疸,色鲜艳者为阳黄,色晦暗者为阴黄;皮肤浮肿为水肿;皮肤干燥皱瘪为津液耗伤;肌瘦肤皱,面貌如老人者多为先天不足后天失养所致。

除此之外,还应注意肌肤局部的变化情况,如红肿,化脓等,范围大者为痈,范围小者为疖;漫肿无头深入肌层而皮服颜色不变着为疽;若局部皮肤红赤如丹游走不定者为丹毒。

(6)望指趾:爪甲的形色可推断气血的盛衰。

正常的小儿气血充盈,爪甲红润光泽,如指甲苍白无华、质脆软为气血亏虚,指甲青紫为气滞血淤;指端肥大如杵状为肺气不足,心气失养。

2.望动态包括身体各部位的动静姿态、变化。

正常健康小儿身体各部位发育正常、活动自如,无痛苦不适的表现。

若发育异常,活动不适,皆为病态。

另:小儿喜搓眼—肝风;揉耳—肾阴不足;抠嘴—脾胃湿热;抠鼻—肺热。

(三)审苗窍是指观察目、鼻、耳、口、舌、前后二阴的变化。

苗窍是脏腑的窗口,审苗窍可知脏腑的变化。

(1)察目:目为肝之窍,五脏六腑之精皆上注于目,所以审查眼目对于推测脏腑气血虚实寒热很有价值,首先要望眼神“神者,目中光彩是也”健康的小儿黑眼圈大,反应灵敏,神采奕奕,是脏腑气血充盈,精神充沛的表现。

若两目无神,神色呆滞,或闭目不视,或欲闭不闭,欲开不开,反应迟钝,是脏腑气血受损的病态表现。

除此之外,还要注意观察两目的白睛,瞳子,眼睑等的变化白睛红赤为热,或因风热外感,或因肝火上冲;白睛出血为热伤血络;白睛黄染均为黄疸;白睛有蓝斑为虫证所致;瞳子散大或缩小多为肝肾衰败,正气欲脱;两侧瞳子大小不等或不圆为内闭外脱之侯,黑珠下落,白睛显露多为肾衰水阻常兼解颅;黑睛白翳为肝肾不足,目睛上窜斜视为惊风之证。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