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由“法律基础”的公民与公民社会之路

合集下载

初中四年级认识中国的法律制度

初中四年级认识中国的法律制度

初中四年级认识中国的法律制度中国的法律制度是指中国国内的法律规范和法律体系,是保障社会秩序和人民权益的重要组成部分。

对于初中四年级的学生来说,了解中国的法律制度是培养良好的法治意识,提高法律素养的重要内容之一。

下文将从法律的定义、法律的作用、中国法律制度的基本特点以及法律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等方面进行阐述。

一、法律的定义法律是社会管理的基本工具,是由国家立法机关制定的权威命令,通过一定的程序来约束和规范人们的行为。

它具有普遍适用性和强制性的特点,是维护社会秩序、保障社会公平正义的重要手段。

二、法律的作用法律在社会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首先,法律是维护社会秩序的基石。

通过法律的制约和规范,可以维护社会的稳定和正常运行。

其次,法律是保障人民权益的重要手段。

法律对人民的合法权益进行保护,确保每个人都能够享受到应有的权利和福利。

此外,法律还是社会公平正义的重要保障,通过法律的调节和保障,可以确保社会资源的合理分配和公正运作。

三、中国法律制度的基本特点中国法律制度有着自己的独特特点。

首先,中国法律体系以中国宪法为核心。

宪法是国家最高法律,也是其他法律规范的依据和准则。

其次,中国法律注重实效性和适应性。

在社会发展和国家利益变化的背景下,法律不断进行修改和完善,以适应社会的需要。

再次,中国法律注重公正和公平。

法律要求对每个人都平等适用,确保社会公正和法治原则的实现。

四、法律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法律不仅仅存在于法庭和法律文件中,它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也发挥着重要作用。

首先,我们要遵守法律。

遵守法律就是维护社会秩序和尊重他人权益的表现。

其次,我们要了解法律。

了解法律可以让我们在面对问题时知道如何行动,保护自己的权益。

同时,我们要学会利用法律保护自己的权益,比如在购买商品时要了解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等。

最后,我们要积极参与法律建设,通过参与公益活动、监督法律实施等方式,为完善法律体系和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做出贡献。

总之,了解中国的法律制度是培养充分法治意识和提高法律素养的重要内容。

九年级道德与法治法知识点

九年级道德与法治法知识点

九年级道德与法治法知识点道德与法治法作为九年级学生必修的一门课程,对于培养学生的道德意识、法律意识以及法治观念具有重要意义。

下面将介绍一些九年级道德与法治课程的主要知识点,帮助同学们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相关内容。

一、法律基础知识1. 法律的定义和作用:法律是国家和社会组织制定和实施的为了维护社会秩序、推动社会发展,强制力由国家承担的规范行为的统称。

它的作用包括维护公平正义、保障人权自由、促进社会和谐等方面。

2. 法律的层级:法律按照层级分为宪法、法律、行政法规、地方性法规等。

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行政法规是各级政府制定并实施的法规,地方性法规是地方政府根据需要制定并实施的法规。

3. 法律的特征:法律具有普遍性、强制性、不可逆性、相对稳定性等特征。

这些特征使得法律能够在社会生活中发挥积极的作用。

二、道德基础知识1. 道德的定义和作用:道德是人们在社会生活中遵循的一套行为准则和道德规范,是人们判断善恶、是非的一种准则。

道德的作用包括规范社会行为、培养良好的品德、塑造良好的形象等方面。

2. 道德观念和价值观:道德观念是人们对道德准则和规范的理解和认识,价值观是人们对事物价值的认识和评价。

道德观念和价值观在塑造个体的道德行为和品德素质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

3. 道德推理和道德决策:道德推理是指在道德判断和决策过程中,通过逻辑思维和价值判断来推导出合理的道德行为。

道德决策是指在特定情境下作出具体的道德选择和决策。

三、法治与社会管理1. 法治的概念和特点:法治是国家政权和社会行为以法律为基础进行管理和约束的一种社会管理方式,它包括法治原则、法治观念和法治体系等方面。

法治的特点包括平等公正、公开透明、有序稳定等。

2. 社会管理的主要形式:社会管理是指国家和社会组织通过制定和实施各种管理措施,对社会行为进行引导和约束的一种社会管理形式。

社会管理的主要形式包括法律管理、行政管理、道德管理等。

3. 法律与道德的关系:法律和道德是社会行为管理的两种重要方式,二者相辅相成、相互作用。

中国公民社会概念、分类与制度环境

中国公民社会概念、分类与制度环境

引言
引言
在当今全球化的世界中,社会资本、公民社会和发展成为人们的焦点。它们 之间相互关联、相互影响的关系引起了广泛的研究兴趣。本次演示将探讨这三个 概念的本质及其在发展过程中的互动关系,以期为我们理解社会发展提供新的视 角。
概念阐述
概念阐述
社会资本、公民社会和发展是社会科学领域的三个重要概念。社会资本指的 是个体和团体之间的社会关系网络,包括信任、规范和关系等。这种社会关系网 络可以为成员带来资源,促进合作与互利。公民社会是指由自由个体组成的团体 和组织,它们在政治、经济和社会等各个领域行使自己的权利和责任。发展则指 的是一个国家或地区在经济、教育、健康等方面的整体进步,表现为人们生活水 平的提高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二、中国公民社会的分类体系
4、身份分类:可分为市民公民社会和农民公民社会等。市民公民社会更注重 城市管理、社区建设等议题,而农民公民社会则更农村发展、土地权益等议题。
二、中国公民社会的分类体系
此外,还可以根据组织性质、活动领域等标准进行分类。不同类型的公民社 会在参与程度、组织能力、影响力等方面存在差异。
五、结论:中国公民社会的现状 与制度环境
五、结论:中国公民社会的现状与制度环境
总体来说,中国公民社会在推动政治改革、促进民主治理以及保障人民权益 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然而,受到传统体制和思想的影响,中国公民社会的自 主性和独立性仍受到一定程度的限制。为了进一步推动中国公民社会的发展,政 府应加大对公民社会的支持力度,完善相关法律法规,优化政策环境,提高公民 社会的整体素质和能力。
三、中国公民社会的制度环境
总体来说,中国政府在宪法和法律框架内为公民社会的发展提供了较为宽松 的环境。然而,由于受到传统体制和思想的影响,公民社会的自主性和独立性仍 受到一定程度的限制。

八下公民与法治知识点

八下公民与法治知识点

八下公民与法治知识点1. 公民的概念和权利- 公民是指具备国籍、享有民主权利和承担相应法律义务的人。

- 公民的权利包括人身权利、政治权利、经济权利、社会权利等。

- 人身权利包括生命权、财产权、人身自由权等。

- 政治权利包括选举权、被选举权、权等。

- 经济权利包括劳动权、经营权、财产权等。

- 社会权利包括受教育权、医疗保健权、社会保障权等。

2. 公民的义务和责任- 公民义务是指公民应当履行的法定义务和社会责任。

- 法定义务包括遵守宪法和法律、支付税款、服从司法程序等。

- 社会责任包括积极参与公共事务、维护社会公序良俗、保护自然环境等。

3. 法治的基本原则- 法治是指以法律为基础、依法治国的原则。

- 法治原则包括宪法至上、法律平等、法律公平、法律效力等。

- 宪法至上意味着宪法具有最高法律效力,司法机关应当依宪法行事。

- 法律平等要求法律面前人人平等,任何人都不能凌驾于法律之上。

- 法律公平要求法律的适用必须公正,不能有任意歧视。

- 法律效力是指法律具有约束力,违法行为将受到法律制裁。

4. 法律的产生和作用- 法律是由国家立法机关制定的具有普遍约束力的规范。

- 法律的产生过程包括立法、公布、施行等环节。

- 法律的作用是保护公民权益、维护社会秩序、调整社会关系等。

5. 公民的参政权利- 公民的参政权利是指公民通过参与政治活动来表达意见、参与决策。

- 公民的参政权利包括选举权、被选举权、监督权等。

- 公民通过选举参与国家政权的组织和管理。

- 公民可以被选举为国家机关的代表,参与制定和决定政策。

- 公民可以通过监督权监督政府的工作,保障公共利益。

法理学中人权价值基本人权原则在我国宪法中的体现和意义

法理学中人权价值基本人权原则在我国宪法中的体现和意义

法理学中人权价值基本人权原则在我国宪法中的体现和意义人权是指每个人作为人类的成员所应享有的基本权利与自由。

法理学中,人权价值是法律和道德的核心,是法律制度和社会秩序的基石。

在我国宪法中,人权价值通过基本人权原则得到了体现和强调,具有重要的意义。

我国宪法是保障公民基本权利和自由的法律基础。

基本人权原则在我国宪法中的体现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我国宪法明确规定了公民的基本权利。

宪法第三十一条规定了公民的人权,包括人身自由权、人身权、财产权、婚姻自由权、居住权、言论出版自由权、宗教信仰自由权等。

这些权利是公民作为人的基本权利,宪法赋予了公民行使和保护这些权利的权力。

其次,我国宪法规定了公民的权利限制。

宪法第三十九条规定了公民的基本权利受法律制约的原则。

这意味着,在维护公民基本权利的同时,必须遵守法律的规定。

这是为了维护社会秩序和公共利益,实现公民的基本权利与社会的整体利益的平衡。

再次,我国宪法确保了公民的司法保护。

宪法第三十五条规定了公民的诉讼权和申诉权。

公民可以通过诉讼程序维护自己的权益,向法院请求司法保护。

同时,宪法还规定了监察机关对公民的不当行为进行监督和纠正的权力,保障了公民权益的司法保护。

此外,我国宪法还明确规定了公民对政府的监督权和参与权。

宪法第四十条规定了公民的政治权利,包括选举权和被选举权。

公民有权通过选举来参与国家政权的决策和管理。

同时,宪法还规定了公民有批评、建议和控告国家机关和公务人员的权利,保障了公民对政府的监督和参与。

基本人权原则在我国宪法中的体现具有重要的意义。

首先,宪法作为国家的最高法律,保护和维护公民的基本权利,是国家为了保护人权而设立的最重要的法律制度。

基本人权原则的体现,使公民的基本权利得到充分的保障和尊重,增强了公民的法律意识和自我保护意识。

其次,基本人权原则的体现使我国的法治体系更加完善和健全。

法律对于维护人权和社会秩序起着重要的作用,基本人权原则的体现使得法律制度更加科学和公正。

法律基础知识汇总宪法的基本原则与作用

法律基础知识汇总宪法的基本原则与作用

法律基础知识汇总宪法的基本原则与作用宪法的基本原则与作用宪法是一个国家最高的法律文书,也是国家政治体制和国家法律制度的基础。

宪法的制定与实施对于维护国家的政治、社会稳定和公民权利都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对宪法的基本原则与作用进行汇总和解析。

一、宪法的基本原则1.最高法律地位原则宪法在国家法律体系中具有最高的法律地位,是其他法律和法规的基础和准绳。

同时,宪法又约束国家机关、公民和法人的一切活动,确保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依法治国,维护公民和法人的合法权益。

2.人民主权原则宪法确立了人民主权的基本原则,即国家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

人民通过选举或者其他形式直接行使权力,参与国家事务的管理和决策。

这一原则保证了人民在国家体制中的地位和权力。

3.平等权利原则宪法规定所有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享有平等的权利和机会。

无论种族、宗教、性别、年龄、国籍等身份差异,都不应该影响公民在社会生活中的地位和待遇。

4.自由权利原则宪法赋予公民各种自由权利,如言论、信仰、结社、出版、居住等自由。

这些自由权利的获得和行使是公民的基本权益,也是国家法治的基石,保护了公民的个人尊严和自由发展的空间。

5.限制权力原则宪法规定了国家机关权力的范围和限制,以防止权力滥用和违宪行为的发生。

这是保障公民权利的关键,同时也是确保国家政治稳定和社会秩序的前提。

二、宪法的作用1.维护国家政治稳定宪法规范国家机关的组织和职权,明确国家政治体制和权力分配,确保国家政治的稳定和运行的正当性。

宪法还规定了国家机关的选举制度和权力监督制度,保障政治权力的合法性和合理性。

2.保障公民权利和自由宪法确立了公民的基本权利和自由,保护公民的人身权利、财产权利和政治权利。

公民可以在法律的保护下享受公正、平等和自由的社会环境,享有言论自由、信仰自由、结社自由等基本权利。

3.规范国家治理宪法规定了国家机关的职权和责任,明确了国家机关的职能和工作程序。

这有助于规范国家机关的工作,提高政府的效能和透明度,保证国家治理的公正和合理。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的课程的主要内容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的课程的主要内容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的课程的主要内容1. 课程简介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是一门重要的课程,旨在培养学生的思想道德素养和法律意识,提高他们的道德修养和法律素养,以培养合格的公民和社会成员。

本课程主要内容包括思想道德修养和法律基础知识两部分。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能够了解道德规范和法律法规的基本原则和要求,形成正确的思想观念和道德价值观,遵守法律法规,履行公民义务,培养自觉遵守社会规范和法律的良好行为习惯。

2. 思想道德修养2.1 道德概念与基本原则本部分主要介绍道德的概念、特点和作用,探讨道德规范的基本原则,包括公正性、公共性、规范性、自由性等。

学生将了解道德行为的内在动机,理解道德修养对个人和社会的重要意义。

2.2 个人修养与道德行为在这一部分,学生将学习个人修养与道德行为的关系。

重点介绍礼貌与公德、诚实守信、友善互助等道德行为规范,并通过案例分析,引导学生分析和评价不同行为的道德价值。

2.3 社会公德与职业道德本部分将重点介绍公民的社会责任,强调个人与社会的互动关系,讲解社会公德、职业道德等的概念和要求。

同时,通过讨论典型案例,引导学生思考公民与职业人员的道德职责,培养学生的公民意识和职业操守。

3. 法律基础知识3.1 法律概述在这一部分中,学生将了解法律的定义、特点、作用以及法律的层级和体系结构。

重点介绍宪法、法律、行政法规、地方性法规等法律文书的区别和功能,使学生对法律体系有一个整体的认识。

3.2 宪法基本原则与公民权利宪法是国家的根本法律,本部分将重点介绍宪法的起源、基本原则和保障公民权利的规定。

学生将了解宪法对国家机构、公民权利以及社会公共利益的保护和约束。

3.3 刑法与民法基础知识刑法和民法是我国法律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本部分将介绍刑法和民法的基本原则、基本概念以及常见罪名和民事权益的保护。

通过案例分析,学生将了解刑法和民法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3.4 行政法与劳动法基础知识行政法和劳动法是与公民日常生活密切相关的法律领域,本部分将介绍行政法和劳动法的基本原则和规定,包括行政行为、行政许可、劳动关系等。

法律、社会和公民:法治的三重基础——基于对柏拉图《克力同》的分析

法律、社会和公民:法治的三重基础——基于对柏拉图《克力同》的分析

法律体系和一众愿意服从法律的公民。在这三个因素中, 公民因素居于核心 , 公民对法治的真诚信仰和 对法律的自愿服从决定着一个 良好 的法律体系和一个秩序 良好社会的建立和维护 。《 克力同》 这一古 老的文本以一种奇特的方式与法治基础的三个方面联系在 了一起 , 它启示着我们 去探讨公 民对法律服
性的意义 , 它决定着一个良好 的法律体 系和一个秩序 良好社会的建立和维护。《 克力 同》 是柏 拉 图早期的一篇对话 , 它为人类树立 了一个守法的榜样。在对《 克力同》 的分析 以及 对古代希
腊与现 代社 会 的比较 中, 我 们 可以获得 一 些对 于 当前 法 治建设 的启 示 。
从 的限度 , 指 引我们从 对两 种社 会 的 比较 中找 寻各 自的公 民基 础 。


良法
《 克力 同》 是柏拉图早期的一篇对话 , 主人公是苏格拉底。公元前 3 9 9年 , 苏格拉底 因为不敬神和 败坏青年而被判处死刑。之后苏格拉底的一些朋友包括克力同买通了关系准备帮助苏格拉底越狱 , 只 要苏 格拉底 同意 , 他 就能够 很容 易逃 出雅 典 。问题 是苏 格拉 底 一 直不 同意越 狱 , 克 力 同多次 劝 说无 效 。 《 克力 同》 篇记述 了苏格拉底行刑前第三天早上克力同最后一次尝试说服苏格拉底越狱逃走的情形 。 苏格拉底整个论证的前提是“ 不可以恶报恶” 。在《 克力 同》 篇 中, 这个前提并没有得到论证, 而是
2 0 1 7年 1 月 第3 3卷第 1 期
唐 都 学 刊
T a n g d u J o u r n a l
J a n .2 0 1 7
V o 1 . 3 3 No . 1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公民社会和社区治理

公民社会和社区治理

公民社会和社区治理社会是由广大公民组成的,公民社会的发展与社区治理密不可分。

公民社会的建设与完善是推动社会进步的重要力量,而社区治理则是实现公民社会良好运作的基础。

本文将从公民社会与社区治理的关系、发展历程、实践经验以及未来展望等方面进行探讨。

一、公民社会与社区治理的关系公民社会是指在社会政治和经济生活领域,公民自发组织起来,更好地参与公共事务、捍卫权益、推动社会改革的一种社会形态。

而社区治理则是指在特定地域内,居民自我组织、自治、管理和服务的一种社会治理模式。

公民社会与社区治理相辅相成,共同构建起一个和谐、稳定、繁荣的社会。

在公民社会中,公民自觉行使权力、履行义务,参与社会事务的决策与管理。

这种积极参与的态度和行为,为社区治理提供了坚实的基础。

同时,社区治理为公民社会提供了一个实践平台,使公民能够更好地实现个人利益和社会公共利益的平衡,促进社会的公平与公正。

二、公民社会与社区治理的发展历程公民社会的概念起源于西方国家,在其发展过程中,积累了丰富的实践经验。

在中国,公民社会的概念与实践也逐渐兴起,并与社区治理相结合。

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中国加入了全球化进程,经济社会结构出现了巨大变化。

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社会问题的复杂性和多样化迫使公民参与社会事务的需求与日俱增。

这一时期,公民社会在中国迅速发展,成为促进社会进步的重要力量。

随着社区治理理念的引入,中国开始探索以社区为基础的治理模式。

2004年,中国国务院出台《关于加强城市社区建设工作的意见》,提出推进社区治理体系和能力现代化。

此后,各地相继出台相关政策和措施,推动社区治理模式创新,提升社区自治和公共服务水平。

三、公民社会与社区治理的实践经验在公民社会与社区治理的实践中,我国积累了一些宝贵的经验。

首先,建立健全协商民主机制。

社区是组织居民参与社会事务的重要平台,通过建立居民自治组织、社区居民代表会议等机制,充分发挥协商民主的作用,增强公民参与社区治理的决策渠道。

社会初步了解法律和公民的权利

社会初步了解法律和公民的权利

社会初步了解法律和公民的权利在现代社会中,法律和公民权利是社会秩序和个人自由平衡的基石。

对于社会的初步了解,法律和公民权利是每个人应该重视和学习的重要内容。

本文将从法律的定义和意义、公民权利的概念和保障等方面进行论述。

一、法律的定义和意义法律是由国家或政府制定的,用于规范社会行为和维护社会秩序的规则和准则。

它是社会运行的基本规则,是人们行为的准绳和底线。

法律的存在和实施可以使社会更加有序,保护人们的合法权益,同时也对违法行为进行制裁和惩罚。

法律的意义在于它确保了社会的公平和正义。

它保障了人们的生命权、财产权、言论权等基本权益,为人们提供了公平的竞争环境和安全的社会环境。

法律的存在还促进了社会的进步和发展,为经济、文化和科技等领域的发展提供了必要的保障。

二、公民权利的概念和保障公民权利是指每个公民享有的法律规定的权利和自由。

公民权利的核心是人权,它包括但不限于生命权、言论自由、信仰自由、财产权、劳动权等。

这些权利是每个人作为社会成员的基本权益,必须得到尊重和保护。

公民权利的保障主要体现在法律体系中。

法律对公民权利的具体内容和限制进行了规定,确保公民行使权利的自由和平等。

同时,法律还规定了对侵犯公民权利的行为进行追究和制裁的机制,维护了公民权利的尊严和完整。

三、社会初步了解法律和公民权利的途径为了使社会初步了解法律和公民权利,有多种途径可以选择。

以下是几种常见的途径:1. 教育和培训:学校、机关、社区等单位可以开展法律和公民权利知识的普及教育和培训活动。

通过讲座、讲解等形式,向公众传授基本的法律知识和公民权利意识。

2. 媒体宣传:各类媒体平台可以充分利用自身的影响力,通过电视、广播、报纸、互联网等渠道,向公众传播法律和公民权利方面的信息。

相关节目和文章可以向公众提供法律咨询和案例分析,增强大众对法律和公民权利的了解。

3. 社会组织和活动:各类社会组织可以组织法律知识普及活动或举办公民权利保护论坛,鼓励公民参与其中,以促进社会对法律和公民权利的认知和重视。

大一民法总则知识点总结

大一民法总则知识点总结

大一民法总则知识点总结大一民法总则是法学专业学生在大一学期所学习的内容之一,它是社会法律制度的基础,对于我们理解和掌握法律的基本原理和规定有着重要的作用。

下面将对大一民法总则所涉及的知识点进行总结和梳理。

一、民法总则的基本概念和作用民法总则是我国《民法典》的基础,其目的在于规范人们日常生活中的各种民事行为和法律关系。

它具有以下基本概念和作用:1. 民法总则的定义和内涵民法总则是指规定和调整人们日常生活中的各种民事关系的基本法律规范的合称。

它涉及到人的行为、权利和义务等方面的规定。

2. 民法总则的作用民法总则对于维护公民的合法权益、促进社会公平正义、保护社会公共利益具有重要作用。

它是民商事法律制度的基础,也是司法机关裁判的重要依据。

二、民法总则的基本原则和专章民法总则包括九篇,涉及很多不同的方面。

下面将对其中的一些重要知识点进行总结:1. 自然人的权利和行为能力民法总则规定了自然人的权利和行为能力的一些基本原则。

比如,民事权利的主体是自然人,自然人享有生命权、姓名权、肖像权等各种人格权利。

而行为能力则分为完全民事行为能力和限制民事行为能力。

2. 法人和非法人组织民法总则对法人和非法人组织的组成和运作进行了规定。

法人是指根据法律设立的具有独立法律地位的组织,比如企业法人、社会团体法人等。

非法人组织是指没有独立法律地位但能够承担责任的组织,比如合伙企业。

3. 民事权益和义务民法总则对民事权益和义务进行了具体规定。

它规定了民事权益的内容和范围,以及权益的取得、行使和保护等方面的问题。

同时,它也规定了民事义务的产生、履行和违约责任等问题。

4. 民事法律行为民事法律行为是指通过人们的意思表示达到法律目的的行为。

民法总则对民事法律行为的要素、效力和变更等方面进行了规定。

它强调了自由意思的原则,同时也规定了一些限制和约束。

5. 制定、生效和适用法律民法总则规定了制定法律的程序,以及法律的生效和适用问题。

它规定了法律的效力和遗失、空缺期间的法律适用等问题。

微型课宪法与法律了解法律体系和公民权益

微型课宪法与法律了解法律体系和公民权益

微型课宪法与法律了解法律体系和公民权益微型课:宪法与法律-了解法律体系与公民权益宪法是国家的基本法律,法律则是日常生活中的具体规范。

了解宪法和法律体系对于我们理解和维护公民权益至关重要。

本文将通过介绍宪法与法律的关系、宪法和法律的基本原则、法律体系的层级以及公民权益在法律中的保障等方面,深入探讨微型课宪法和法律的知识。

一、宪法与法律的关系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规定了国家的根本制度、组织和权力的行使方式。

法律则是根据宪法制定的具体规范,旨在细化和落实宪法的条文。

宪法是最高法律,法律在宪法的框架内行使合法权力。

二、宪法和法律的基本原则宪法的基本原则包括平等、权力分立、合法性原则等。

法律的基本原则包括法治、合法性原则、公正等。

这些原则确保了宪法和法律的权威性、公正性和可操作性。

三、法律体系的层级关系法律体系是法律规范的组织结构,主要包括了宪法、法律、行政法规、地方性法规、部门规章等多个层级。

宪法在法律体系中占有最高层级,其他法律在宪法之下,各级法律之间保持一定的衔接和补充关系。

四、公民权益在法律中的保障法律体系为公民权益的保障提供了重要保证。

宪法规定了公民的基本权利和自由,法律通过进一步的规范和制度化,确保公民在日常生活中的各项权益得到有效保护。

例如,刑法保护公民的人身权利,民法保护公民的财产权益等。

总结:微型课旨在帮助人们了解宪法与法律的关系,掌握法律知识,维护公民的权益。

宪法和法律是国家法律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们通过规范公共行为、保护公民权益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了解宪法与法律的关系、宪法和法律的基本原则、法律体系的层级以及公民权益在法律中的保障是我们理解法律体系和公民权益的基础,也是拓宽个人知识和提升法律素养的重要途径。

(字数:495字)。

一系列公民法的基础

一系列公民法的基础

一系列公民法的基础
公民法是法律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涉及到人民的权利、义务以及社会秩序的维护。

在当代社会,公民法的基础十分关键,对于个人和社会都具有重大意义。

本文将从几个方面探讨公民法的基础。

首先,公民法的基础是法律体系。

在一个国家或地区,公民法通常是以宪法为基础建立起来的,它是全体公民的法律框架,规范着人们的行为与关系。

公民法的制定是为了保护公民的基本权利,确保社会秩序的正常运转。

法律的权威性和约束力使公民法得以有效实施。

其次,公民法的基础是公民的人权。

公民的人权是指个体在社会中独立存在、自主发展和平等参与公共事务的基本权利。

这些权利包括人身自由、财产权、言论自由、结婚权等。

公民法通过确立法律义务和禁止行为的规定,保障公民的人权不受侵犯。

第三,公民法的基础是社会秩序。

公民法规范了公民与公民之间的交往与互动,确保社会秩序的稳定。

公民遵守法律法规,履行自己的法律义务,维护社会的和谐。

同时,公民法也规定了公共利益的保护机制,保障公共利益不受侵害。

公民法的基础还体现在法律的适用和执行上。

公民法要求法律的适用和执行必须公正、公平,确保司法的独立性和法律的统一性。

在公民法的基础上,法院和执法机构能够依法行使职权,有效维护公民的权益和社会的稳定。

总的来说,公民法的基础涉及到法律体系、公民的人权、社会秩序和法律的适用执行等多个方面。

公民法的建立和健全对于国家和社会的稳定和发展至关重要。

通过遵守公民法,每个公民都能够享受到自由、平等、公正的社会环境,为社会的和谐与进步贡献力量。

宪法解治社会的必由之路

宪法解治社会的必由之路

宪法解治社会的必由之路随着社会发展的进程,法治建设逐渐成为各国发展的重要方向。

而宪法作为一国最高法律法规的核心,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它不仅对国家制度和权力的组织结构进行规范,更是社会治理的基石和人权保障的基础。

因此,宪法解治社会被广泛认为是一条必由之路。

1. 宪法的法律效力宪法具有最高法律效力,是社会治理的基本准则和法律依据。

宪法规定了国家的根本制度、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以及各机关的权力和职责。

它确立了社会稳定、法治领导的原则,为其他法律规范的制定和执行提供了框架和指引。

在宪法的引领下,法律能够更好地发挥其作用,保障社会秩序的稳定和公正。

2. 宪法的权力平衡宪法旨在建立权力的分立与制衡机制,以避免权力滥用和集中。

在宪法的约束下,行政、立法和司法三权相互制约,相互监督,确保各个机关行使权力的合法性和公正性。

这种权力平衡不仅保护了公民的权益,还防止了治理体系的腐败和失控,为社会的稳定和发展提供了重要保障。

3. 宪法的权利保障宪法赋予公民基本的人权和自由,保障每个人平等地受到法律的保护。

它确立了公民的政治权利、经济权益和社会福利,为人们提供了法律上的庇护。

当社会出现不公正和冲突时,宪法可以成为维权的工具,让人们通过合法途径寻求正义和公平。

宪法保障人权的原则,使得社会更加公正和有序。

4. 宪法的司法保障宪法作为最高法律,也赋予了司法机关宪法审查的权力。

司法机关可以通过宪法审查,对法律法规和政府行为的合宪性进行监督。

这样可以保证法律的统一性和合理性,避免不公正的法律对社会造成伤害。

同时,司法审查也为公民提供了一种救济机制,让人们可以通过司法途径维护自身权益。

5. 宪法的社会共识构建宪法具有普遍性和长期性的特点,能够凝聚和引领社会共识。

宪法规定了国家的根本制度和价值观,为社会提供了共同的认同和凝聚力。

通过宪法的规定和宣扬,可以实现法律观念的普及和社会文明的提升。

宪法的实施不仅对国家管理有益,也能促进社会的和谐稳定。

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公民权利,法律保障

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公民权利,法律保障

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公民权利,法律保障《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公民权利,法律保障》在我们生活的这个社会中,每一个公民都拥有一系列的基本权利和需要履行的相应义务。

这些权利和义务构成了我们社会秩序的基石,保障着每个人的自由、平等和尊严,也维系着社会的公平正义与和谐稳定。

公民的基本权利是每个人作为社会成员所应享有的最起码、最基本的权利。

这些权利涵盖了各个方面,从人身自由到政治参与,从经济生活到文化教育。

其中,人身自由权是最为基础和重要的权利之一。

它意味着我们每个人都有权在法律允许的范围内自由地行动、居住和迁徙,不受非法拘禁、搜查和逮捕。

这一权利保障了我们的身体不受侵犯,让我们能够自主地安排自己的生活。

言论自由权则给予了我们表达自己观点和意见的权利。

我们可以通过各种合法的方式,如演讲、写作、新闻报道等,分享自己的想法和看法。

但需要注意的是,言论自由并非绝对的自由,它必须在法律和道德的框架内行使,不能损害他人的合法权益或危害社会公共秩序。

选举权和被选举权是公民参与政治生活的重要权利。

通过选举,我们能够选出代表自己意愿的政府官员,参与国家事务的决策和管理,从而实现人民当家作主。

这一权利使得公民能够对国家的发展方向和政策制定产生影响,保障了政治的民主性和公正性。

财产权也是公民的一项基本权利。

每个人都有权合法地拥有、使用、收益和处分自己的财产,不受他人的非法侵犯。

这一权利为个人的经济活动提供了保障,激励着人们创造财富,促进了社会经济的发展。

除了上述权利,公民还享有受教育权、劳动权、宗教信仰自由权等众多基本权利。

这些权利相互关联、相互支撑,共同构成了一个完整的权利体系,保障着公民的全面发展和幸福生活。

然而,权利和义务总是相辅相成的。

公民在享受权利的同时,也必须履行相应的义务。

纳税就是公民的一项重要义务。

国家的运行和公共服务的提供需要资金支持,而税收则是主要的资金来源。

通过依法纳税,我们为国家的建设和发展贡献了自己的力量,也享受到了国家提供的公共设施和服务,如道路、桥梁、教育、医疗等。

谈学习法律与公民社会形成的关系

谈学习法律与公民社会形成的关系

谈学习法律与公民社会形成的关系公认的公民社会是指:由自由的公民和社会组织机构自愿组成的凸显公民价值与权利的民主社会。

在公民社会,国家利益、集体利益、和个人利益在根本上是一致的,同时集体主义又成为了调节三者利益关系的重要原则。

我觉得我们都不能否人:不是每一个人都是无私的,都是为他人的利益为先。

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只有当个人的利益得到保障时,才能要求社会的道德水平上升,才能促进社会的稳定和谐。

而现在,人类已经进入了一个以靠机制的诱惑而非靠权威的强制为特征的时代,就需要规范性和机制性的社会实践框架,以及符合各国国情的渗透了自由,民主,和人权理念的宪法。

而法律就是公民利益保障的有力武器。

但不是说,只要是法律就能够合理有效地维护好公民的权益。

法律是统治阶级意志的体现,不同的社会制度下,统治阶级也是不同的。

秦朝尚处于封建社会,功相李斯,本来学习的是儒家的礼数,但深感,教化的力量在那个时代是在是不及法制,国家逐渐步入正轨。

但那时的法不但体制不完善,而且制定的目的是为了加强皇权,巩固中央集权,并不是为了保证人民的权益。

联系现实,我国现行法律体系中,宪法作为国家的根本大法,具有其鲜明的特征,它的制定坚持了五项原则:党的领导原则、人民主权原则、公民权利原则、法治原则和民主集中制原则。

以最高的法律效力保证了公民的平等权、政治权利和自由、人生自由权等等权利。

再实现公民社会的道路上,宪法是最根本的保障。

在公民社会里,只有经过当事人商讨权衡程序所形成的决断才能具有合法性。

一切有价值的理念要想赢得公众,就要靠其无与伦比的竞争力而不是靠任何与尊重公众的自由意志的原则相违背的强制性手段。

公民社会的民主强调对人们自由的尊重。

保障公民的自由平等是我国宪法和法律的基本价值取向。

法律上的自由平等观念最为核心的内容是依法享有和行使自由的那么观念。

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的观念。

一切进步的法律约束人们行为的目的,不是为了废除或压制人们的自由,而是为了保护和扩大人们的自由,正如马克思所言:“法律不是压制人们的自由的措施,正如重力定律不是阻止运动的措施一样。

培养中学生公民意识的书目推荐

培养中学生公民意识的书目推荐

培养中学生公民意识的书目推荐在当今社会,培养中学生的公民意识变得尤为重要。

公民意识是指一个人对自身作为公民的角色和责任有一定认识,并愿意为社会发展和公共利益作出贡献。

通过阅读与公民意识相关的书籍,中学生可以拓展思维、增强社会责任感以及培养积极的价值观。

本文将推荐一些适合培养中学生公民意识的书目,以助于他们成为有社会责任感的公民。

一、历史类书籍1.《人民的名义》-作家:莫言尽管这本书是一部小说,但它通过对权力腐败与勾结的描绘,帮助读者认识社会中的不正之风,并引导他们思考如何应对这些问题。

通过反思这个虚构的故事,中学生可以意识到他们作为公民应该时刻保持警觉,并且不被腐败势力所蒙蔽。

2.《中国近代史纲要》-作者:王晓莲这本书通过简明扼要地介绍中国近代史的重要事件和演变过程,使中学生更好地了解自己的国家历史。

通过学习历史,他们可以认识到公民的权利与义务是一个国家发展的基础,并且理解他们在社会中的责任。

二、伦理与道德类书籍1.《格列佛游记》-作者:乔纳森·斯威夫特这本书是一部关于一个人与社会互动的讽刺小说。

通过描述主人公在各种不同岛屿和民族中遭遇的各种道德问题,这本书鼓励中学生思考什么是公正和正义,以及作为公民如何应对不同的伦理和道德困境。

2. 《草房子》-作者:蒋捷这本书通过描述农村的贫困与困难,以及主人公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激励中学生在面对困境时保持乐观,同时也教育他们关注社会问题,并尝试为之做出改变。

三、公民教育类书籍1.《公民社会与公民教育》-作者:齐义田这本书系统阐述了公民社会的内涵和功能,以及如何通过公民教育来培养和发展公民意识。

中学生通过阅读这本书,可以对公民社会有更深入的了解,并认识到自己在公民教育中的重要性。

2.《年轻人的社会责任》-作者:蔡美儿这本书适合中学生阅读,它通过案例和故事,引导年轻人思考自己在社会中的责任与义务,以及如何践行温暖社会,奉献社会。

四、法律类书籍1.《法律与公民生活》-作者:李纯这本书以通俗易懂的方式介绍了法律基础和相关的法律知识,使中学生了解法律在日常生活中的重要性。

民法典常识的知识

民法典常识的知识

民法典常识的知识民法典是我国民事法律体系的核心法典之一,对于维护公民合法权益、规范社会经济活动具有重要意义。

以下将以民法典常识为标题,探讨其相关知识。

一、民法典的概述民法典是一部综合性法典,将我国现行的一部分民法律规范集中起来,构成了我国民事法律体系的基础。

民法典规定了公民合法权益的保护,规范了民事主体之间的权利义务关系,明确了民事法律的基本原则和制度。

二、民法典的立法过程我国民法典的立法经历了多个阶段。

首先是民法总则的制定,随后是各个分编的立法工作。

立法过程中,充分借鉴了国际法律经验和我国特定国情,经过多次修改和完善,最终于2020年1月1日正式施行。

三、民法典的基本原则民法典的基本原则主要包括平等自由原则、法律保护原则、自愿原则、公平原则和诚实信用原则。

这些原则是民法典的灵魂,为民事法律关系的建立和发展提供了基本规范。

四、民法典的分编内容民法典包括了总则、物权、合同、人格权、婚姻家庭、继承六个分编。

每个分编都对应了特定的民事关系,如物权编规定了财产所有权和其他物权的设立、变更和消灭等规则,合同编规定了合同的成立、履行和解除等规定。

五、民法典的保护对象民法典主要保护公民的合法权益,包括人身权益和财产权益。

人身权益是指公民的生命权、身体权、姓名权、肖像权等,而财产权益是指公民的财产所有权、合同权益、知识产权等。

六、民法典中的重要制度民法典中涵盖了许多重要制度,如物权的公示登记制度、合同的要素和效力制度、人格权的保护制度等。

这些制度在维护公民合法权益、促进社会经济发展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七、民法典的适用范围民法典适用于我国境内的民事关系,即在我国领土范围内产生的民事法律关系。

对于有外国元素的民事关系,还需要参照相关国际公约和我国的国际私法规定进行适用。

八、民法典的作用与意义民法典的最大作用是保护公民的合法权益,维护社会公平正义。

通过规范民事关系、促进交易安全和信用建设,民法典对于推动经济社会发展、提高法治水平具有重要意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问题思考:
★“法律基础”部分的教学还能以知识体系为中心吗?有必要以 知识为中心吗? 我们的国家、社会和生活需要人们在法律素质方面具备什么?是 否需要每个人都懂法律、都会用法?“法律基础”足以培养人 的法律素质、解决学生的问题吗?如果不是,我们学习法律为 了什么? ★公民的法律素质是在维权中逐步形成的,维权意识必须以法律 信仰为基础。学习法律的意义不仅在于守法和维权,更在于成 长为一个促进国家和社会发展的现代公民。 公民法律素质的发展应该是一个“法律信仰——权利意识—— 义务与责任意识——公民的共同行动”的过程历史进程 ★世界公民教育的开端 ◆1793年,法国国民公会通过《公共教育法》,把资产阶 级革命的纲领性文件《人权宣言》列为中小学生“绝对必需 的基本知识内容”; ◆1881年,法国实施教育改革的《费里法案》规定在全国 实行十年义务教育制,公立学校废除宗教课,代之以“共和 国公民的伦理与道德”。
二、公民教育的历史与使命
(一)公民教育的内涵 ★公民与公民资格/身份(citizenship): ◆公民:根据一国国籍法规定,拥有一国国籍的自然人。 ◆公民的现代形式是伴随着西方民主政治制度的产生、民 族国家的兴起而出现的。它首次用法律的形式规定了所有公 民的平等,在法律意义上都是国家的主人。公民从产生之初 就是权利与义务的集合体。
经由“法律基础”的公民与公民社会之路
——如何通过“法律基础”课培养现代公民
安徽师范大学 戴 2012年8月

一、前讲内容回溯与提出本讲题的缘由
(一)“基础”课法律部分的教学目的 ★在整合“思想道德修养”和“法律基础”的基础上,开设 一门新课,即“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该课程的任 务是“主要进行社会主义道德教育和法制教育,帮助学生 增强社会主义法制观念,提高思想道德素质,解决成长成 才过程中遇到的实际问题”。——《〈中共中央宣传部、 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 意见〉实施方案》(即“05方案”)
一、前讲内容回溯与提出本讲题的缘由
(一)“基础”课法律部分的教学目的 ★法制宣传教育的对象是一切有接受能力的公民。„„培养 青少年遵纪守法的行为习惯。企业经营管理人员、事业单 位和新经济、新社会组织管理人员„„要在城乡基层群众 中重点宣传与生产生活密切相关的法律法规,引导群众依 法维护权益、表达诉求、化解纠纷,提高群众参与基层自 治和其他社会管理活动的意识和能力。 ——2011年第十 一届全国人大常务委员会第二十次会议通过《全国人民代 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进一步加强法制宣传教育的决议》
一、前讲内容回溯与提出本讲题的缘由
(六)“基础”课教学中的法律信仰培育 ★培育法律信仰的一般过程 通过对法律的有用性的情感认同达致法律信仰; 通过法律思维的培养达致法律信仰; 通过法律发展与法治社会建设进程的信念达致法律信仰。 ★“基础”课对法律信仰的分主题培养
一、前讲内容回溯与提出本讲题的缘由
一、前讲内容回溯与提出本讲题的缘由
(三)“基础”课法律部分在教学中面临的形势 ★中学已有一定基础,但个体差异较大 ——对策:调研,确立不同专业的不同教学重点,适当考 虑学生的个体差异性 ★知识点多,但教学时数十分有限 ——对策:将知识、案例作贯通性处理 ★与道德观方面的难以融为一体 ——对策:着重把握各部门法的基本精神 ★法学专业背景的教师少 ——对策:重理念、精神的传达和观念引导
一、前讲内容回溯与提出本讲题的缘由
(五)教学过程中的案例运用技巧 ★教学案例运用的多种模式与应用要则:案例述评模式;案 例臵疑模式;案例寻究模式;案例情境模拟与自省模式; 案例比较模式;案例研讨模式和案例引导训练模式等等。 ★教学案例的运用技巧:采择还是编写?实例还是虚拟?讲 述还是讨论?正面案例还是反面案例? 案例信息要求:(1)案例的观念内容:(2)案例的思想 教育性。
二、公民教育的历史与使命
(一)公民教育的内涵 ★关于公民教育的三种理解 ◆关于公民身份的教育(education ABOUT citizenship): 侧重历史、政治等方面的知识传授; ◆经由公民身份的教育(education THROUGH citizenship):使学生通过积极参与学校和社区活动来学习 公民知识,增强对知识的理解; ◆为了公民身份的教育(education FOR citizenship): 除以上层面外,更侧重使学生掌握未来履行公民权利、义务 的内容(知识、技能、态度、情感、价值观等)。
一、前讲内容回溯与提出本讲题的缘由
(一)“基础”课法律部分的教学目的 ★帮助学生“增强社会主义法制观念”,直接表明了该课程 法律部分的教学目的。(教什么或学什么) ★帮助学生“解决成长成才过程中遇到的实际问题”,表明 了实现该部分教学目的的价值取向。(为什么教或为什么 学)●增进学生用法律思维思考问题的意识和应对学校生 活及迈向社会之初的法律问题的知识、能力; 思考:增进这些知识和能力的意义何在?
三、公民教育视域中“法律基础”的教学重点选择
(二)基于教材的分析 ★法律思维的培养: 法律思维方式的特征:讲法律、讲证据(证据意识)、讲 程序(程序意识)、讲法理(善法意识/观念); 在运用非正式法律渊源时,其依据是“禁止拒绝裁判原 则”,即,法院或者法官有义务在不存在相应的明文法律规 定的情况下,对属于其管辖范围的案件进行裁决。 法律思维的具体培养:学习法律知识、掌握法律方法参与 法律实践。 我的体会:鼓励学生多看、多疑、多思。
一、前讲内容回溯与提出本讲题的缘由
(一)“基础”课法律部分的教学目的 ★深入学习宣传以宪法为统帅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 系。„„进一步增强公民的宪法意识和社会主义民主法治 观念,形成崇尚宪法、遵守宪法、维护宪法权威的良好氛 围。„„深入开展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教育,推进社会主义 法治文化建设,弘扬社会主义法治精神,形成人人自觉学 法守法用法和依法行政、公正司法的社会环境。 —— 2011年第十一届全国人大常务委员会第二十次会议通过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进一步加强法制宣传 教育的决议》(即“六五”普法)
(三)我国公民教育的当前使命 ★我国公民教育的现有模式 个人观点:法—德混合模式 ★我国公民教育的当前使命 ◆培养现代公民; ◆培育公民社会。
二、公民教育的历史与使命
(三)我国公民教育的当前使命 ★“法律基础”的当前任务 ◆培养公民意识和公民技能; 公民意识的结构:国家意识(国家认同与制度认同)、 法律意识与法律思维、公共意识。 公民意识的核心:权利义务意识/观念。 ◆促进公民参与(公民行动)。
三、公民教育视域中“法律基础”的教学重点选择
(二)基于教材的分析 ★宪法与法律的权威性: 法的社会作用; 依法治国与法治国家方略:强调法治形态下法的自我保护 功能和“恶法亦法”的实践态度;强调人民群众是依法治国 的主体。 社会主义民主与法制观念(仍需重提“有法可依、有法必 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的社会主义法制方针,但可强调 有善法前提); 社会主义法律权威 宪法的特征:根本大法……
三、公民教育视域中“法律基础”的教学重点选择
(一)基于理论和目标的分析 ★观念重于知识:在知识传授的时间有限时,强调观念的完 整性而非知识的系统性。 ★技能的选择:不是运用法律解决问题的能力,而是运用法 律精神思考社会问题、公共问题的能力。 努力让法律思维成为一种习惯性的思维方式,或者说思维习 性。 ★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 情感:对法律本身的“信”、“望”、“爱”;对法律事 件的情感反应。 嫉恶如仇是一个公民的法律心理品质的核心。
二、公民教育的历史与使命
(一)公民教育的内涵 ★公民教育的意义 ◆关于公民教育对于公民个人的意义 ◆公民教育对于社会总体和国家的意义 ★公民教育与公民社会的发展 ◆从臣民社会到公民社会 ◆Civil Society:市民社会(强调私权的独立性)、公民 社会(公众扮演的公共意见角色)或民间社会(与国家并存 并不由国家直接控制的特性) ◆成熟的公民社会的要素:个人主体性、多元主义、开放 性与公开性、参与性、法治、社会自治。
三、公民教育视域中“法律基础”的教学重点选择
(二)基于教材的分析 ★国家安全意识的培养: 爱国主义精神的培养(教材第2章); 新的国家安全观; 关于国家安全的法律知识;
一、前讲内容回溯与提出本讲题的缘由
进一步思考:
★思想政治教育的目标在于培养“社会主义新人”,那么“新人” 新在何处?“全面发展的人”是“新人”吗? ★人的社会主义品质才是“新人”的新品质,这个“新人”应该 是:具有以公共情感、公共理性以及致力于公共事务的奋斗、 牺牲精神所构成的公共精神为核心的公共性品质,让受教育者 成为真正关注、关心并实际贡献于国家、社会建设的社会主义 事业的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 ★“法律基础”应该以培养人的社会主义品质为目标,促进学生 成长为现代公民,促进我国公民社会的发育。
二、公民教育的历史与使命
(一)公民教育的内涵 ★公民资格:公民资格作为一种地位(status) ,确立了政 治共同体的成员身份;公民资格作为一种权利和义务结构, 体现了实质性的公民内涵;公民资格作为一种实践,它揭示 了个体公民和国家之间的辩证关系。 公民资格限定了公民的范围,确定了公民的权利与责任, 对公民资格的认识是我们理解公民教育内涵的逻辑起点。
二、公民教育的历史与使命
(二)公民教育的历史进程 ★新中国的公民教育的历程 ◆过渡阶段(1949—1952) ; ◆改造阶段(1953——1956); ◆“革命”阶段(1957—1976); ◆恢复阶段(1977——1985); ◆发展阶段(1986——1994); ◆改革阶段(1995至今)。
二、公民教育的历史与使命
二、公民教育的历史与使命
(一)公民教育的内涵 ★公民资格是以公民为基点,对公民与国家之间关系的总体 概括,是公民与国家或政治共同体之间的各种关系的总和以 及公民对这种关系在心理上的体认与在生活上的实践。
“公民资格指一国法律所要求的个人同国家之间的关系,包括它对这个 国家承担的义务和他在国内享有的权利。国籍往往与公民资格同义,也包 括个人对国家的关系,但在国籍还包括其他的特权,特别是在国外得到保 护的权利。取得公民资格的主要依据是,出生在一国领土内,父母是该国 公民,同该国一个公民结婚,即可入籍。一般来讲,政治权利,例如选择 权和担任公职权,都以公民资格为依据。公民的一般义务是效忠国家和服 兵役。”(《简明大不列颠百科全书》)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