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整理四年级数学教案四年级数学上册第五单元第一节去图书馆导学案(北师大版).docx
北师大版数学四年级上册5.1《去图书馆》教学设计(5)
北师大版数学四年级上册5.1《去图书馆》教学设计(5)一. 教材分析《去图书馆》这一节内容是北师大版数学四年级上册第五章的第一节,主要内容是根据路线图,用方向和距离描述简单的路线。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让学生能够运用方向和距离的知识,解决实际生活中的问题,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 学情分析四年级的学生已经掌握了方向的基本知识,能够识别地图上的方向,但对于距离的概念可能还不够清晰。
此外,学生还应该具备一定的观察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能够通过观察路线图,找出关键的点和方向,从而解决问题。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根据路线图,用方向和距离描述简单的路线。
2.过程与方法:学生通过观察、分析、操作,培养空间观念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生能够积极参与课堂活动,增强对数学的兴趣和信心。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学生能够根据路线图,用方向和距离描述简单的路线。
2.难点:学生能够通过观察路线图,找出关键的点和方向,从而解决问题。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设置去图书馆的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参与度。
2.观察操作法:引导学生观察路线图,通过动手操作,找出关键的点和方向。
3.小组合作法:学生在小组内进行讨论和交流,培养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六. 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教师需要准备路线图和相关的教具,如小卡片、指针等。
2.学生准备:学生需要准备好笔记本和笔,以便记录和操作。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创设去图书馆的情境,引导学生思考如何描述去图书馆的路线。
通过提问,激发学生的思考和兴趣。
2.呈现(10分钟)教师展示路线图,让学生观察并找出从起点到终点的方向和距离。
教师引导学生注意观察路线图中的关键点和方向,并用语言描述出来。
3.操练(10分钟)教师将学生分成小组,每组发放一张路线图和一些小卡片。
学生需要在小组内合作,找出正确的方向和距离,并用语言描述出来。
北师大版四年数学上册《第五单元去图书馆》教学设计
北师大版四年数学上册《第五单元去图书馆》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第五单元去图书馆》是人教版小学四年级数学上册的教学内容,主要讲述了用方向和距离来确定物体的位置。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让学生能够掌握用数对表示物体的位置,并学会用方向和距离来确定物体的位置。
二. 学情分析四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空间观念和逻辑思维能力,他们能够理解方向和距离的概念,并且能够运用数对表示物体的位置。
但是,对于如何用方向和距离来确定物体的位置,他们可能还比较困惑,需要通过实例和实践活动来加深理解。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让学生掌握用方向和距离来确定物体的位置的方法。
2.过程与方法:通过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和逻辑思维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问题解决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让学生学会用方向和距离来确定物体的位置。
2.难点:如何让学生理解并掌握用方向和距离来确定物体的位置的方法。
五. 教学方法采用问题驱动法、实践活动法和小组合作法进行教学。
通过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和探索;通过实践活动,让学生亲身体验和理解用方向和距离来确定物体的位置;通过小组合作,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问题解决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具:课件、黑板、粉笔、卡片。
2.学具:练习本、铅笔、尺子。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提问方式引导学生回顾上节课所学的内容,如“我们在上节课学习了什么?”,让学生回答并简单回顾用数对表示物体的位置的方法。
2.呈现(10分钟)教师通过课件呈现图书馆的平面图,并提出问题“如果你在图书馆的入口处,你如何找到阅览室?”让学生思考并用语言描述。
3.操练(10分钟)教师将学生分成小组,每组发放一套卡片,每张卡片上有一个物体的图片和一个图书馆的平面图。
学生需要根据卡片上的图片和图书馆的平面图,用方向和距离来确定物体的位置,并将其标在图书馆的平面图上。
4.巩固(10分钟)教师选取几组学生的作品,让学生上台演示并讲解他们的解题过程和方法。
北师大版四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第5单元第1课时 去图书馆
北师大版四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第5单元第1课时去图书馆
一、教学目标
1.了解和掌握去图书馆借阅、归还书籍的方法;
2.获得动手操作的机会,进一步认知图书馆使学生产生阅读兴趣和读书习惯。
二、教学重点
1.学生了解并掌握借阅书籍的方法;
2.学生学会借阅、归还书籍
三、教学难点
1.学生学会在图书馆借阅、归还书籍;
2.学生理解到阅读是一种习惯,养成阅读习惯的重要性。
四、教学方法
1.提问法:让学生发言回答问题;
2.示范法:老师讲解让学生跟随操作。
五、教学过程
A.引入
1.播放视频:“图书馆”,并与学生一起观看视频;
2.引导学生回答问题:视频中主人公在图书馆里做了什么?
B.新课
1.观看图书馆的拓展材料,并解释拓展材料的内容;
2.老师与学生一起去图书馆,展示图书馆的资源和借阅反馈机制;
3.老师对学生进行示范演示:如何借阅、归还书籍。
C.探究
1.学生按老师的步骤演示还书;
2.老师讲解还书后的流程和注意事项。
D.巩固
1.老师让学生对老师的行为进行归纳;
2.学生分组进行借阅书籍,学生在借阅过程中相互提提醒和帮助。
E.课堂小结
1.回顾本节课学习的重点;
2.明确下节课的学习内容。
六、教学反思
本节课通过教师的讲解和学生的实操,帮助学生更深入地了解了图书馆的资源和借阅方式。
让学生能够在动手操作中更好地认知到图书馆的重要性,同时也锻炼了学生的动手能力和沟通能力。
接下来,我们将继续关注学生的学习情况,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北师大版数学四年级上册5.1《去图书馆》教学设计2
北师大版数学四年级上册5.1《去图书馆》教学设计2一. 教材分析《去图书馆》这一节内容是北师大版四年级上册第五章的第一节,主要介绍了用方向和距离描述物体位置的方法。
通过这一节的学习,学生能够掌握用东、南、西、北以及东北、东南、西南、西北等方向和距离来描述物体位置的方法,并能运用到实际生活中。
二. 学情分析学生在三年级时已经学习了用数对表示物体位置的方法,对于用方向和距离描述物体位置的概念可能已经有所了解。
但四年级的学生还需要通过实例和实际操作来进一步巩固和理解这一概念。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学会用方向和距离来描述物体的位置。
2.过程与方法:通过实际操作和问题解决,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和观察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问题解决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学会用方向和距离来描述物体的位置。
2.难点:理解和掌握用方向和距离描述物体位置的方法,并能运用到实际生活中。
五. 教学方法采用情境教学法、引导发现法、合作学习法等,通过实际操作、问题解决和小组讨论等方式,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用方向和距离描述物体位置的方法。
六. 教学准备1.教具:课件、黑板、粉笔、图书馆情境图等。
2.学具:学生用书、练习本、直尺、量角器等。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图书馆情境图,引导学生观察图书馆的布局,提出问题:“如果你要从图书馆出发,去往不同的地方,你会怎么告诉别人你的位置和目的地?”让学生思考并发表意见,引出用方向和距离描述物体位置的必要性。
2.呈现(10分钟)讲解用方向和距离描述物体位置的方法,示例说明如何用东、南、西、北以及东北、东南、西南、西北等方向和距离来描述物体位置。
让学生在练习本上画出不同方向和距离的物体位置。
3.操练(10分钟)学生分组进行实践活动,每组选择一个物体,用方向和距离描述该物体的位置。
然后互相交换,让对方猜测物体所在位置。
通过实践活动,让学生加深对用方向和距离描述物体位置的理解。
北师大版数学四年级上册5.1《去图书馆》教学设计(4)
北师大版数学四年级上册5.1《去图书馆》教学设计(4)一. 教材分析《去图书馆》是北师大版数学四年级上册第五章第一节的内容。
这部分内容是在学生已经掌握了简单的加减法和乘除法的基础上进行学习的,主要让学生通过解决实际问题,进一步理解和掌握分数的应用。
教材通过去图书馆借书这个实际场景,让学生理解和掌握分数在生活中的应用,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 学情分析四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分数基础,对于分数的加减法和乘除法有一定的了解。
但是,学生在应用分数解决实际问题方面可能还存在一定的困难。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关注学生的学习情况,针对学生的困难进行有针对性的教学。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理解和掌握分数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2.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理解和掌握分数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2.难点:解决实际问题时,如何正确运用分数知识。
五. 教学方法采用情境教学法、小组合作法和引导发现法。
通过创设去图书馆借书的情境,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理解和掌握分数的应用。
同时,引导学生通过小组合作,共同解决实际问题,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六. 教学准备1.准备图书馆借书的情境素材。
2.准备分数计算的相关工具,如计算器等。
3.准备小组合作的学习材料。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图片或者视频,呈现去图书馆借书的情境,引导学生进入学习状态。
2.呈现(10分钟)展示图书馆借书的规则,如每种图书的分数,学生的借书限额等。
让学生了解实际问题,并引导学生发现问题的数学本质。
3.操练(10分钟)学生在小组内,根据图书馆的规则,共同讨论如何借书。
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的分数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4.巩固(10分钟)教师选取一些小组的成果,进行讲解和分析,让学生进一步理解和掌握分数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5.拓展(10分钟)让学生思考,如果图书馆的规则发生变化,如借书的时间限制,图书的损坏赔偿等,我们应该如何调整我们的借书策略。
四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第五单元 第1节去图书馆∣北师大版
四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第五单元第1节去图书馆∣北师大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理解路程、速度和时间的关系,并能够运用它们解决实际问题。
(2)能够根据给定的信息,计算图书馆到学校的距离。
(3)能够根据路程和速度,计算到达图书馆所需的时间。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观察、思考和讨论,培养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2)通过小组合作,培养学生合作学习和交流的能力。
3. 情感态度价值观:(1)培养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和积极性。
(2)培养学生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二、教学内容1. 教学重点:(1)路程、速度和时间的关系。
(2)计算图书馆到学校的距离。
(3)计算到达图书馆所需的时间。
2. 教学难点:(1)路程、速度和时间的关系的理解。
(2)实际问题的解决方法。
三、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教师出示一张图书馆到学校的地图,引导学生观察。
(2)学生观察地图,并思考:从学校到图书馆有多远?需要多长时间?2. 探究新知(1)教师引导学生理解路程、速度和时间的关系。
路程 = 速度× 时间时间 = 路程÷ 速度速度 = 路程÷ 时间(2)学生根据地图上的信息,计算图书馆到学校的距离。
假设地图上的比例尺是1厘米代表100米,图书馆到学校的距离是5厘米,那么实际距离是多少?(3)学生根据路程和速度,计算到达图书馆所需的时间。
假设学生每分钟走50米,那么从学校到图书馆需要多长时间?3. 实践应用(1)教师出示一道实际问题,学生分组讨论解决方法。
问题:小明每分钟走60米,他从家到图书馆需要15分钟,那么他家到图书馆的距离是多少?(2)学生汇报讨论结果,教师点评。
4. 课堂小结(1)教师引导学生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总结路程、速度和时间的关系。
(2)学生分享自己的学习心得和收获。
四、作业布置(1)完成课后练习题。
(2)思考:在生活中,还有哪些地方可以用到路程、速度和时间的关系?五、板书设计(1)路程、速度和时间的关系(2)计算图书馆到学校的距离(3)计算到达图书馆所需的时间六、课后反思(1)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是否达到?(2)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如何?(3)如何改进教学方法,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在以上的教学设计中,需要重点关注的是学生对路程、速度和时间关系的理解和应用。
四年级上册数学导学案-5.1 去图书馆|北师大版
四年级上册数学导学案-5.1 去图书馆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整数的除法运算,能够正确计算除法算式。
2. 培养学生运用除法运算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 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积极参与的精神。
二、教学内容1. 整数的除法运算及应用。
2. 解决实际问题,如图书馆借书问题。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整数的除法运算及应用。
2. 教学难点:理解除法运算的意义,能够正确计算除法算式。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提问学生是否去过图书馆,引出本节课的主题“去图书馆”。
2. 学习新知(1)整数的除法运算通过讲解除法运算的定义,让学生理解除法运算的意义。
然后通过例题,让学生学会如何计算除法算式。
(2)解决实际问题以图书馆借书问题为例,让学生运用除法运算解决实际问题。
例如:图书馆有100本书,每本书可以借给5个学生,问一共可以借给多少个学生?3. 巩固练习通过布置一些除法运算的练习题,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
4. 总结提升对本节课所学知识进行总结,让学生明确除法运算的意义及计算方法。
五、课后作业1. 完成课后练习题。
2. 结合生活实际,运用除法运算解决一些问题。
六、教学反思1. 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是否达到?2. 学生是否掌握了除法运算的意义及计算方法?3. 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时,是否能够灵活运用除法运算?通过以上教学设计,希望能够达到本节课的教学目标,让学生掌握整数的除法运算,并能够运用除法运算解决实际问题。
同时,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积极参与的精神。
重点关注的细节是“教学过程”部分,尤其是“学习新知”和“解决实际问题”环节。
这部分是学生掌握新知识和应用能力的关键环节,需要详细的设计和说明,以确保学生能够有效地理解和运用除法运算。
在教学过程中,首先通过导入新课,激发学生的兴趣和好奇心,使他们积极参与学习。
然后,通过学习新知环节,学生将学习整数的除法运算及应用。
这是本节课的重点内容,需要详细讲解和示范。
在整数的除法运算中,学生需要理解除法运算的意义,即如何将一个数分成若干个相等的部分。
北师大版数学四年级上册5.1《去图书馆》教学设计(2)
北师大版数学四年级上册5.1《去图书馆》教学设计(2)一. 教材分析《去图书馆》是北师大版四年级上册第五单元的第一课时,本节课主要通过学生去图书馆借书的活动,让学生在实际情境中学习角的概念,认识和区分锐角、直角、钝角,并能灵活运用角的概念解决实际问题。
教材内容丰富,通过生动的情景图和实际操作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操作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 学情分析四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观察能力、操作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他们在三年级时已经学习了平面图形的知识,对图形的特征有一定的了解。
但是,对于角的概念和分类,学生可能还比较陌生,需要通过实际操作和观察来理解和掌握。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在实际情境中认识角,知道角的分类,能正确区分锐角、直角、钝角。
2.培养学生观察、操作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积极思考的良好学习习惯。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让学生在实际情境中认识角,知道角的分类,能正确区分锐角、直角、钝角。
2.难点:让学生能够灵活运用角的概念解决实际问题。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生动的情景图和实际操作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操作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合作学习法:引导学生分组讨论、合作交流,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3.任务驱动法:教师提出问题,引导学生动手操作、动脑思考,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具:课件、黑板、直尺、量角器。
2.学具:学生自带量角器、直尺。
3.教室布置:将教室布置成图书馆场景,放置一些图书,营造真实的学习情境。
七. 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教师创设去图书馆借书的情境,引导学生观察图书馆的场景,让学生注意到图书馆中的各种角。
提问:“你们在哪里见过这样的角?”让学生结合生活实际,思考角的概念。
2. 呈现(10分钟)教师通过课件展示各种角的图片,引导学生说出这些角的名字,并让学生尝试区分它们。
北师大版数学四年级上册5.1《 去图书馆》教学设计2
北师大版数学四年级上册5.1《去图书馆》教学设计2一. 教材分析《去图书馆》这一节内容是北师大版数学四年级上册第五章第一节的教学内容。
本节课主要让学生通过实际情境,掌握用分数表示物体个数的方法,以及分数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让学生能够理解分数的概念,能够用分数表示物体的个数,并且能够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二. 学情分析学生在三年级时已经学习了分数的基本概念,对分数有了初步的认识。
但是在实际应用中,学生可能会遇到一些困难,例如如何将实际问题转化为分数问题,如何选择合适的单位“1”等。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帮助学生将已知的分数知识与实际情境相结合,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让学生能够理解分数的概念,能够用分数表示物体的个数,并且能够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2.过程与方法:通过实际情境,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思考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让学生能够理解分数的概念,能够用分数表示物体的个数。
2.难点:如何将实际问题转化为分数问题,如何选择合适的单位“1”。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图书馆借书的实际情境,引导学生理解和运用分数。
2.问题驱动法: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和解决问题。
3.合作学习法:分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
六. 教学准备1.教具准备:图书馆借书的情境图,分数卡片,计时器等。
2.学具准备:学生自带的图书,分数卡片等。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出示图书馆借书的情境图,引导学生观察和描述情境。
提出问题:“如果你去图书馆借书,怎么表示你借了几本书呢?”让学生思考和讨论。
2.呈现(10分钟)教师介绍分数的概念,解释分数的意义。
用分数卡片展示不同数量的图书,让学生观察和理解分数的含义。
3.操练(10分钟)教师提出问题:“如果你借了2本书,怎么用分数表示呢?”让学生用分数卡片表示2本书。
《去图书馆》(教案)四年级上册数学北师大版
《去图书馆》(教案)四年级上册数学北师大版作为一名经验丰富的教师,我深知教学的重要性在于让学生在实践中掌握知识。
因此,在四年级上册的数学课上,我将以《去图书馆》为主题,让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掌握两位数的乘法和除法。
一、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教材中第三单元《认识乘除法》的章节。
学生将学习如何在实际情景中应用乘法和除法,如计算去图书馆的路程、计算图书馆中书籍的排放等。
二、教学目标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能理解乘除法的实际应用,能够运用乘除法解决实际问题,提高学生的数学应用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是如何让学生理解在实际情景中乘除法的应用,教学重点是让学生能够独立完成乘除法的计算。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为了让学生更好地理解课程内容,我准备了图书馆的图片、计算器和练习题。
五、教学过程1. 情景引入:我会在课堂上展示图书馆的图片,引起学生的兴趣,然后提出问题:“如果我们想去图书馆,怎样计算我们走的路程呢?”让学生思考乘除法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2. 讲解乘除法:我会通过计算一个学生从家到图书馆的路程,来展示乘除法的应用。
例如,如果学生每分钟走60米,到图书馆需要12分钟,那么学生走的总路程就是6012=720米。
3. 实践练习:让学生分成小组,用计算器计算他们从家到学校或者其他地方的路程,让学生在实践中掌握乘除法。
4. 板书设计:在黑板上,我会写下计算路程的公式,以及乘除法的运算规则,方便学生理解和记忆。
5. 作业设计:我会布置一些类似的实际问题,让学生回家后练习,例如:“如果你每分钟走80米,到公园需要15分钟,那么公园离你家有多远?”答案是:8015=1200米。
六、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课后,我会反思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看是否每个人都掌握了乘除法的应用。
同时,我会鼓励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多运用乘除法,提高他们的数学能力。
这就是我对于《去图书馆》这节课的教学设计,我相信通过实践,学生一定能更好地理解和掌握乘除法。
四年级数学上册教案:第5单元1去图书馆(北师大版)
四年级数学上册教案:第5单元1去图书馆(北师大版)一、教学内容今天我们要学习的是北师大版四年级数学上册第5单元《去图书馆》的内容。
这一章节主要围绕图书馆的布局和书籍的排列来展开,让学生通过观察和思考,找出图书馆书籍排列的规律,并学会用简单的语言来描述这些规律。
二、教学目标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我希望学生们能够:1. 理解图书馆书籍排列的规律,并能够用语言描述出来。
2.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思考能力和表达能力。
3. 培养学生热爱图书馆、热爱阅读的好习惯。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让学生通过观察和思考,找出图书馆书籍排列的规律。
难点:让学生能够用简单的语言来描述这些规律。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多媒体课件、图书馆布局图、书籍模型。
学具:笔记本、彩笔。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我会通过多媒体课件展示图书馆的布局图,让学生观察并描述图书馆的布局。
然后,我会提出问题:“你们能找出图书馆书籍排列的规律吗?”让学生进行思考。
2. 观察与思考:学生们通过观察图书馆布局图,找出书籍排列的规律。
我会引导学生从书籍的分类、编号、颜色等方面去观察,并鼓励他们用语言来描述这些规律。
3. 例题讲解:我会选取一些典型的例题,让学生通过观察和思考,找出书籍排列的规律。
然后,我会引导学生用简单的语言来描述这些规律。
4. 随堂练习:我会给出一些练习题,让学生独立完成,然后我会进行讲解和反馈。
六、板书设计板书设计如下:图书馆布局图书籍排列规律:1. 按分类排列2. 按编号排列3. 按颜色排列七、作业设计作业题目:1. 根据图书馆布局图,找出书籍排列的规律,并用自己的语言描述出来。
2. 请你设计一个图书馆的布局图,并按照你的设计,用简单的语言描述书籍排列的规律。
答案:1. 书籍排列的规律如下:按分类排列:书籍按照不同的分类进行排列,如科普类、文学类、历史类等。
按编号排列:书籍按照编号的顺序进行排列,如A到Z,或者1到100。
按颜色排列:书籍按照颜色的顺序进行排列,如红色、蓝色、绿色等。
四年级上册数学教案-5.1去图书馆|北师大版
四年级上册数学教案5.1 去图书馆|北师大版我今天要给大家讲解的是四年级上册数学教案中的第五章第一节《去图书馆》。
这一节的主要内容是让学生掌握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以及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是多少。
我的教学目标是让学生能够理解并运用分数乘法和加法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同时,我也希望通过这个问题,让学生能够理解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
在教学过程中,我会引入一个实践情景,比如小明去图书馆借书,他有30分钟的时间,他希望在规定时间内借到2本书,那么他每本书的借阅时间是多少呢?通过这个问题,让学生能够理解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
在讲解完例题之后,我会让学生进行随堂练习,比如:如果小明有2个小时的时间,他希望在规定时间内借到4本书,那么他每本书的借阅时间是多少呢?这个问题既能够巩固学生所学知识,又能够提高学生的解题能力。
在板书设计上,我会将例题的解题过程和答案写在黑板上,以便学生能够清晰地看到解题的步骤。
在作业设计上,我会布置一道类似的题目,比如:如果小明有3个小时的时间,他希望在规定时间内借到5本书,那么他每本书的借阅时间是多少呢?这个问题既能够巩固学生所学知识,又能够提高学生的解题能力。
在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上,我会让学生思考,除了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和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还有哪些情况可以运用到这些知识。
同时,我也会鼓励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多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总的来说,我希望通过这一节的的教学,让学生能够掌握分数乘法和加法的知识,理解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提高他们的解题能力。
重点和难点解析:在上述教案中,有几个重要的细节需要我们重点关注。
实践情景的引入,这是为了让学生能够将抽象的数学知识与实际生活联系起来,从而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知识。
例题的讲解和随堂练习的设计,这是为了让学生能够在实际操作中运用所学的知识,巩固记忆,提高解题能力。
再次,板书的设计,这是为了让学生能够清晰地看到解题的步骤,加深对知识点的理解。
四年级上册数学导学案-去图书馆-北师大版
四年级上册数学导学案-去图书馆-北师大版一、前置知识1.算式的意义本课程的前置知识包括:•了解加、减、乘、除四则运算;•掌握手算四则运算;•熟悉算式的组成和意义。
2.小学数学的学习方法小学数学是一个基础性和系统性很强的学科,需要严谨的思维和认真的态度。
下面列出一些学习数学的方法:•认真听讲和做笔记;•多看、多思考、多训练;•掌握重要的定理公式,多做算题;•学会总结和总结经验。
二、导学目标本课程的目标是:•通过北师大版的教材,学习和掌握“去图书馆”的相关知识;•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和阅读理解能力;•提高学生的数学运算能力。
三、学习内容1.题目“去图书馆”是本课的主题,通过阅读教材上的内容,回答以下问题:1.主角小明去图书馆借了几本书?2.小明要借的书有哪些?3.每本书可以借多长时间?4.借书需要满足哪些条件?2.概念本课程需要学生掌握的概念有:•图书馆:借阅书籍和阅读的文化场所;•借书卡:借阅图书的凭证;•借阅期限:读者借书期间所规定的最长时间。
3.运算借阅图书需要计算借阅期限,需要求出日期之间的天数。
学生需要掌握以下运算方法:•计算日期之间的天数;•将天数转换成周、月。
四、学习方法1.阅读教材学生需要认真读完北师大版数学教材中“去图书馆”这一章节的内容,并回答相应的问题。
2.上机练习借阅图书需要计算借阅期限,需要求出日期之间的天数。
学生可以通过计算机软件或在线工具来练习这一计算方法。
3.组内讨论根据学生的阅读情况,可组织小组内进行交流讨论,梳理和总结出重点和难点。
五、课后作业1.练习题根据教材上的练习题进行练习,巩固和加深对“去图书馆”这一主题的理解。
2.写作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思考或小组讨论的结果进行写作,总结和探讨“去图书馆”这一主题对于学生的启示和收获。
六、教学评估评估学生的掌握情况主要从以下三方面进行:•学生阅读理解能力的提高;•学生数学运算能力的提高;•学生写作、思考等综合能力的提高。
四年级上册数学教案-5.1去图书馆-描述简单的路线|北师大版
四年级上册数学教案5.1 去图书馆描述简单的路线|北师大版今天我要为大家分享的是四年级上册数学教案5.1 去图书馆描述简单的路线|北师大版。
一、教学内容我们今天的学习内容是北师大版四年级上册第五章第一节《去图书馆》。
这一节的主要内容是让学生学会描述简单的路线。
通过这一节的学习,学生需要掌握用方位和距离来描述路线的方法。
二、教学目标1. 理解方位和距离的概念。
2. 学会用方位和距离来描述简单的路线。
3. 能够独立完成描述路线的任务。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本节课的重点是让学生学会用方位和距离来描述路线,难点是让学生能够灵活运用方位和距离来描述复杂的路线。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为了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课程内容,我准备了一些教具和学具,包括地球仪、直尺、量角器、图书馆的地图等。
五、教学过程1. 引入:我会通过一个实际的情景引入今天的学习,比如说:“假设你想去图书馆,你会怎么告诉别人怎么去?”让学生思考并分享他们的答案。
2. 讲解:然后我会通过地球仪和图书馆的地图,向学生讲解方位和距离的概念,并演示如何用方位和距离来描述路线。
3. 练习:接着我会给学生一些实际的例子,让他们练习用方位和距离来描述路线。
我会给予学生指导和反馈,帮助他们更好地掌握描述路线的方法。
4. 应用:我会让学生独立完成一些描述路线的任务,让他们将所学的知识应用到实际中去。
六、板书设计板书设计如下:1. 方位和距离的概念。
2. 用方位和距离来描述路线的方法。
七、作业设计作业题目:从家出发,向东走50米,然后向北走100米,向西走150米。
答案:(答案可以根据学生的描述来设计,可以包括具体的路线图和方位、距离的标注)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重点和难点解析在上述的教学设计中,有几个重点和难点是我认为需要特别关注的:一、描述路线的方法学生需要掌握用方位和距离来描述路线的方法。
这是本节课的核心内容,也是学生需要重点理解和掌握的知识点。
在讲解时,我会通过地球仪和图书馆的地图,向学生讲解方位和距离的概念,并演示如何用方位和距离来描述路线。
去图书馆(导学案)-2022-2023学年数学四年级上册 北师大版
去图书馆(导学案)导学目的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将会:1.了解图书馆的基本知识和规则;2.掌握借书的方法和注意事项;3.提高阅读和借阅图书的兴趣和能力。
导学内容一、认识图书馆1. 什么是图书馆?图书馆指的是收藏、整理和展示书籍和其他资料的公共设施,供人们免费利用。
2. 为什么要去图书馆?图书馆是阅读和学习的好地方,我们可以在这里找到我们想要的各种书籍和资料,且完全免费。
3. 图书馆的规则有哪些?•要在规定的时间内进出图书馆;•不能在图书馆内吃东西、喧哗或使用手机等影响他人;•不得损坏图书,如有损坏需要赔偿等。
二、借书的方法和注意事项1. 借书的方法•凭借个人读者证借书;•按照规定的借阅期限借书;•借书时需要填写借阅卡等相关信息。
2. 注意事项•保护好借来的书籍,避免损坏;•在规定的时间内归还书籍;•如需续借需要提前申请。
三、阅读图书的方法1. 如何找到自己想要的书籍?•根据自己的阅读喜好,在书架上找到相应的书籍;•可以向馆员咨询或使用图书馆提供的查询工具。
2. 阅读的注意事项•要在规定的阅读区域内阅读;•阅读时不能标记或涂抹书籍,更不能将书籍带出图书馆。
思考题1.你为什么要去图书馆?你每次去图书馆都会借阅哪些书籍?2.借书和阅读书籍的注意事项你都清楚吗?你是否会按照规定去实践?3.如果在借书或阅读的过程中有不懂的地方,你会怎么做?本节课的作业1.完成思考题的回答。
2.同学们可以去图书馆借书,并在下节课时向大家介绍自己借阅的书籍和阅读感受。
四年级上册数学导学案-5.1 去图书馆 |北师大版
四年级上册数学导学案-5.1 去图书馆|北师大版一、知识目标1.学习如何到图书馆借阅图书。
2.了解图书馆分类法及使用方法。
3.学会使用图书馆电子服务。
二、思考问题1.你去过图书馆吗?去图书馆的目的是什么?2.如何借阅图书?3.图书馆为什么要进行分类?三、学习指导1. 借阅图书当你完成一项学习任务后,你可能希望更深入地了解这一主题,或者你需要获取某些材料来完成作业。
这时,去图书馆就是一个好的选择。
在去图书馆之前,你需要办理借书证。
办理借书证需要提供身份证明,如学生证或居民身份证。
一些大型图书馆也可能要求你提供学生证。
当你获得借书证后,就可以去图书馆借阅图书了。
在图书馆找到你想要借阅的图书后,请到借书台或自助借还书机借阅图书。
2. 图书馆分类法图书馆的书籍按照主题进行分类,这种分类方法被称为分类法。
图书馆中最常见的分类法是“十进制表示法”。
在这种分类法中,等于个位数的是主类,如0是哲学、伦理学和宗教、1代表数学和自然科学、2代表社会科学等。
主类下面的数字代表更具体的类别,例如在主类1中,10代表数学、11代表天文学、12代表物理学等。
在图书馆中查找图书时,你需要了解所需图书的主类和具体的类别。
如果你不知道这些信息,则可以寻求图书馆员的帮助。
3. 图书馆电子服务现代科技的进步使得图书馆可以提供更多电子服务。
通过图书馆的网站,我们可以在线访问各类材料,如学术期刊、数据库、电子书籍、音频资料和视频资料等。
图书馆的电子服务还包括在线搜索目录,预订图书和在线续借图书等。
使用这些服务,你可以快速准确地找到所需的材料,避免在实体图书馆中寻找所需材料时浪费时间。
四、练习题1.为什么图书馆会进行分类?2.等于个位数的是图书馆分类法的哪个主类?3.在图书馆借阅图书时,应该去哪里?五、拓展练习1.哪些方法可以帮助你更快速地在图书馆中找到所需的图书?2.图书馆分类法有哪些不同的种类?3.你平常借阅图书时,会经常使用到哪些图书馆的电子服务?六、小结到图书馆借阅图书是学生学习的一种重要方式。
第五单元第1课时去图书馆(教案)2023-2024学年四年级数学上册同步备课(北师大版)
第五单元第1课时去图书馆(教案)20232024学年四年级数学上册同步备课(北师大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涉及教材第五单元的第1课时,主要包括用小数表示 library 里的书架号、用小数比较 library 里的书的顺序、用小数表示 library 里的书的编号等。
二、教学目标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能结合生活情境,进一步理解小数的意义,掌握小数的读、写方法,能熟练运用小数进行简单的排序和比较,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小数的读、写方法,小数的排序和比较。
难点:理解小数的意义,能运用小数解决实际问题。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多媒体课件、图书馆模型、书架编号牌。
学具:学生用书、练习本、学习用品。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以我去图书馆借书的故事为背景,引导学生思考如何用小数表示书架号和书籍编号。
2. 知识讲解:讲解小数的读、写方法,以及小数的排序和比较。
3. 例题讲解:以图书馆里的两本书为例,讲解如何用小数表示书架号和书籍编号,以及如何比较两本书的位置。
4. 随堂练习:让学生分组讨论,运用小数比较图书馆里的书的顺序,并展示成果。
5. 知识拓展:引导学生思考,如何运用小数解决实际问题,如找书、整理书架等。
六、板书设计板书设计如下:小数的读、写方法:整数部分:按照整数的读、写方法来读、写小数点:点小数部分:顺次读出每一个数位上的数字小数的排序和比较:比较两个小数的大小:先看它们的整数部分,整数大的那个数就大;如果整数部分相同,十分位大的那个数就大;如果十分位上的那个数也相同,百分位上的数大的那个数就大,如此类推。
七、作业设计1. 题目:用小数表示下列书架号和书籍编号。
书架号:3、5、7、9书籍编号:10、20、30、40答案:书架号:3.0、5.0、7.0、9.0书籍编号:10.0、20.0、30.0、40.02. 题目:比较下列小数的大小。
0.23、0.32、0.14、0.41答案:0.23 < 0.32 < 0.41 < 0.14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课后反思:在本节课的教学过程中,学生对小数的读、写方法掌握较为扎实,但在小数的排序和比较方面,部分学生还存在一定的困难。
四年级数学北师大版上册 第5章《5.1去图书馆》教学设计 教案
5.1 去图书馆一、教学目标1.能根据路线图描述从一个地方到另一个地方的具体路线,体会方向与距离对确定路线的重要作用。
2.在描述简单的路线图的探索与应用中,体会方向与位置知识的价值。
二、课时安排:1课时三、教学重点能根据简单路线描述行走路线。
四、教学难点描述从自己家到学校的行走路线。
五、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你们还记得我们学习过的平面图形上和生活中的方向吗?有多少个方向?平面图形中一般怎么表示方向?(上北下南,左西右东)。
一般用“↑”表示北。
课件情境练习引入同学们已经认识几个基本方向,以及简单路线图,今天我们继续学习描述行走路线。
(板书课题:去图书馆)(二)讲授新课探究一:探究描述行走路线的方法。
课件出示笑笑从家到图书馆行走的路线示意图。
引导:怎么样说清楚笑笑要走的路线?淘气、机灵狗、笑笑给出了怎么样的提示?学生反馈。
教师可作适当点拨;先看朝哪个方向走,每一段走多远,在哪里转弯。
启发:从提示上看,要描述行走的路线。
必须抓住哪几个要素?学生可能回答:要说清晰行走路线,就要说清晰方向,距离和途经的地方。
追问:能用一句话将上述三要素连起来说吗?学生思考交流后尝试回答。
探究二:根据平面图描述从笑笑家到图书馆的路线图谁能指一指从笑笑家到图书馆的路线?同桌互相交流,在图上用手势指出路线图。
设疑:笑笑向______(方向)走______米到______。
你能用这样的句子说一说笑笑行走路线吗?将行走的路线画一画,说一说。
(同学们可以一格表示50米)学生动手画路线图,边画边交流。
(模仿例句说一说)。
指名反馈交流。
小结描述行走路线的方法:①先画一画行走路线的示意图②找出三要素:方向,距离,途经的地方。
交流:①笑笑先向西走300米到游乐场,然后向北走250米到报刊亭,再向西走900米到图书馆。
重点说清楚为什么是向西走900米到图书馆。
②笑笑先向西走500米到商场,然后向北走250米到医院,再向西走700米到图书馆。
重点说清楚为什么向西走500米探究三:根据平面图描述从图书馆回家的路线图刚才大家描述了笑笑从家到图书馆的行走路线,那么笑笑借到书以后,笑笑又是怎么样回家呢?谁能说说返回路线?注意抓住方向、距离、途经的地方,看看哪些变了,哪些没变?(发现往返的相同点和不同点)学生可能回答:笑笑回家路线是先向东走,方向反过来了,途经的地方也反过来了,但每段距离没变。
四年级上册数学导学案-5.1 去图书馆 北师大版
四年级上册数学导学案-5.1 去图书馆北师大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通过观察、操作、交流等实践活动,理解大数的概念,并能进行简单的整数四则运算。
2. 培养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增强学生的问题意识。
3. 培养学生合作交流、积极参与的学习态度,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
二、教学内容1. 大数的认识:让学生通过观察、操作,理解大数的概念,并能进行简单的整数四则运算。
2. 解决实际问题: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的数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问题,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大数的概念及整数四则运算。
2. 教学难点: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 利用多媒体展示图书馆的场景,引导学生观察并提出问题。
- 学生分享观察到的数学信息,教师引导总结。
2. 探究新知- 让学生分组讨论如何用数学知识解决去图书馆的问题。
- 学生展示讨论成果,教师点评并总结。
3. 实践操作- 学生分组进行角色扮演,模拟去图书馆的情景,运用所学的数学知识解决问题。
- 教师巡回指导,给予学生及时反馈。
4. 总结提升- 学生分享实践操作中的收获,教师点评并总结。
- 教师提出拓展性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如何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其他类似问题。
五、课后作业1. 让学生结合生活实际,用数学知识解决一个类似的问题,并写出解题过程。
2. 家长签字确认,教师检查作业完成情况。
六、教学反思1. 教师要关注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2. 教师要关注学生在实践操作中的表现,及时给予反馈和指导。
3. 教师要关注学生的课后作业完成情况,及时了解学生的学习效果。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能够理解大数的概念,并能进行简单的整数四则运算。
同时,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的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注重学生的参与和实践,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合作交流和问题意识。
重点关注的细节:教学过程对于教学过程这一部分,我们需要进行详细的补充和说明。
四年级数学上册教案:第5单元1去图书馆(北师大版)
四年级数学上册教案:第5单元1去图书馆(北师大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通过观察、操作、思考等活动,理解两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方法,并能正确进行计算。
2.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动手操作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3. 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合作意识。
二、教学内容本节课的内容是北师大版四年级数学上册第5单元第1节“去图书馆”,主要学习两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方法。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掌握两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方法。
2. 教学难点:理解两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过程,并能正确进行计算。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生活中的实例,引导学生发现两位数乘两位数的问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探究新知(1)引导学生观察教材中的图片,理解题意。
(2)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探究两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方法。
(3)教师总结两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方法,并进行示范讲解。
3. 巩固练习(1)让学生独立完成教材中的练习题。
(2)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互相检查计算结果。
(3)教师对学生的计算结果进行点评,指出错误原因,并进行纠正。
4. 拓展延伸(1)引导学生思考:两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方法是否适用于三位数乘两位数?(2)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探究三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方法。
5. 课堂小结教师对本节课的学习内容进行总结,强调两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方法和注意事项。
6. 布置作业(1)让学生课后完成教材中的习题。
(2)鼓励学生将所学知识运用到实际生活中,解决实际问题。
五、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引导学生观察、操作、思考等活动,使学生掌握了两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方法。
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关注学生的学习情况,及时发现并纠正错误,提高教学效果。
同时,要注重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动手操作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为学生的后续学习打下坚实基础。
在以上教案中,需要重点关注的是“探究新知”环节,因为这是学生理解和掌握两位数乘两位数计算方法的关键步骤。
在这个环节中,教师需要引导学生通过观察、操作和思考,自主发现并理解两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过程。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最新整理四年级数学教案2014四年级数学上册第五单元第一节去图书馆导学案(北师大版)深圳市龙华新区万安学校导学案
上课班级四(3)班课题去图书馆
主备教师张华副备教师上课时间 11月25日星期二
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借助平面示意图,能清楚地描述所走路线
过程与方法通过具体操作,体会同一条线路上往返的方向具有相对性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辨认方向的意思,进一步发展空间概念
教学重点能简单地描述简单的路线图
教学难点体会同一段路往返的方向具有相对性
教具准备PPT
教法运用情景教学法、讲解法、归纳法
学法指导观察比较、合作交流
基本环节教师授课过程(教师活动)学生学习过程(学生活动)教学意图导入
新课
(检查预习)一导入新课
投影出示数学书61页主题图,先观察,说一说看到了什么,知道了什么,揭示这节课学习内容。
仔细观察,认真思考指导学生了解示意图初
学
新
课
(初步探究)二、探索新知
1.观察并探索,引发思考,以小组为单位展开深入的探究,后以小组为单位有序汇报。
(笑笑从家去图书馆,怎样说清楚她要走的路线?)观察、思索、交流了解并掌握方向
引
导
释
疑
(合作学习)2.亲自实践
同学们通过小组合作交流,总结出要确定的物体的具体
位置必须要知道方向和距离。
老师启发引导,鼓励学生绘制路线图,学生独立完成,集体订正。
独立绘制路线图启发引导
基本环节教师授课过程(教师活动)学生学习过程(学生活动)教学意图拓
展
学
习
(深入探究)3.借助质疑,深入研究
如果反过来从图书馆到笑笑家,该怎么走呢?为什么这次描述和笑笑从家到图书馆不一样呢?老师引导,学生得出
结论:只是方向改变,两者间的距离并未发生改变思考、交流引导了解
当
堂
检
测
(学习诊断)三、及时练习,巩固新知
1.课本62页练一练第1题
学生独立试做后交流
2.课本62页练一练第2题
学生独立试做后选取正确和错误的展示,通过对比,明确错误原因。
3.课本62页练一练第3题
独立完成后小组互批,互疑,互改,互讲巩固新知指导练习
课
堂
小
结
(梳理归纳)四、全课总结
1.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2.在生活中应用这部分知识时有哪些需要提示大家的?
3.对自己课中的表现做一个评价。
积极发言归纳、巩固
作业布置(检查反馈)板书设计(突出重点)
课本第62页“练一练”第1、2、3、4题去图书馆
观测点方向距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