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课时 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
《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教学设计5篇
《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教学设计5篇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是初中物理教学的一个难点,具体该怎么做呢?以下是WTT整理的内容,供您阅读,参考。
希望对您有所帮助!《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教学设计1 一、教材分析本节内容是本章的核心,它是学生在学习第1节“透镜”,对生活中常用的透镜及对其成像情况获得丰富、具体的感性认识的基础上,带着问题,用探究的方法研究本节的内容。
本节的主要内容,就是让学生通过科学探究的活动,找出凸透镜成像的规律,使学生在全过程中自主探究,体验科学探究的全过程,从而激发学生探究成像规律的兴趣,使学生能够体验科学探究的过程与方法。
新教材以探究凸透镜成像情况与物距关系有关为主线,安排了学生“提出问题、猜想、设计实验、进行实验、分析与结论”等教学过程,让学生经历产生兴趣、发现问题、激发矛盾、进一步解决问题的过程。
很好地体现了新教材让学生在体验知识的形成、发展过程中,主动获取知识的精神。
活中的透镜的成像原理。
教材这样处理,体现了课标“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的思想。
这样加深学生对凸透镜规律,又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生活中的透镜的成像原理。
教材这样处理,体现了课标“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的思想。
二、教法分析本节课是初中学生在物理学习过程中第一次进行全过程探究,本节课需要两个课时,第1课时重点在于培养学生猜想能力与设计实验的能力,学生猜想时一般不懂怎样去猜想,有时猜想与提出的问题毫无关联,所以我们关键应该引导学生怎样去猜想,在教学中创设合理猜想情景,并且引导学生知道猜想要有猜想的理由,不能胡乱猜想。
设计实验是探究的一个重要环节,所以我们要引导学生进行设计实验,让学生明白实验研究什么和怎样去研究,实验时应该观察什么、测量什么、记录什么?第二课时的重点放在培养学生对实验数据的分析和论证的能力方面,教师引导学生分析表格数据进行简单的比较,分析它们的相同点与不同点,让学生进行简单的因果推理,让学生以书面或口头表述自己的观点,最后教师归纳总结,这样让学生经历从物理现象和实验归纳科学规律的过程,培养了学生的处理信息的能力、分析概括的能力,从而提高了学生的科学素养。
第3节 凸透镜成像的规律 第1课时 探究规律
第五章 透镜及其应用第3节 凸透镜成像的规律第1课时 探究规律1.凸透镜的焦距是15 cm ,当将一个物体放在距离这个透镜5 cm 处时,在凸透镜的另一侧可以观察到( ).A .倒立、放大的实像B .倒立、缩小的实像C .正立、缩小的实像D .正立、放大的虚像2.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若在光屏上得到一个倒立、缩小的实像,这时测得光屏到凸透镜的距离为12 cm ,则该凸透镜的焦距可能为( ).A .15 cmB .8 cmC .6 cmD .4 cm3.用图甲所示的装置测出凸透镜的焦距,并“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当蜡烛、透镜、光屏位置如图乙时,在光屏上可成清晰的像.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凸透镜的焦距是30 cmB .图乙中烛焰成的是倒立、放大的像C .投影仪成像特点与图乙中所成像的特点相同D .图乙中将蜡烛远离凸透镜,应向左移动光屏,才能再次在光屏上得到清晰的像(第3题) (第4题)4.在“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的实验中,当蜡烛、凸透镜和光屏的位置如图所示,在光屏的中央承接到了烛焰清晰的像.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光屏上的像与幻灯机成的像性质相同B .若只升高凸透镜,光屏上的像会向下移动C .若只将蜡烛向左移动,光屏上可能会得到清晰的像D .若只将凸透镜向左移动,光屏上可能会得到清晰的像5.某同学在学完凸透镜成像规律后,用一个焦距为10 cm 的凸透镜,对凸透镜成像特点做了进一步探究.(1)如图所示,他将蜡烛、透镜和光屏从左到右依次安装在水平光具座上,调整烛焰、透镜和光屏的中心在________;(2)当该同学将蜡烛、凸透镜、光屏分别放在如图所示的位置时,光屏上恰好接收到清晰的________(填“倒立”或“正立”)、________(填“放大”或“缩小”)的________(填“虚”或“实”)像;(3)若保持此时蜡烛和光屏的位置不变,当将凸透镜向左平移________cm 时,光屏上可再次出现清晰的像,这就是生活中________(填“照相机”“投影仪”或“放大镜”)的工作原理;(4)一段时间后,蜡烛变短,将观察到光屏上的像________,若要使像仍成在光屏中央,应将透镜________(填“上移”或“下移”).(第5题)答案1.D [解析]凸透镜的焦距是15 cm,当将一个物体放在距离这个透镜5 cm处时,物距小于焦距,成正立、放大的虚像.故选D.2.B [解析]根据凸透镜成像实验,发现光屏上有一个倒立、缩小的像,此时像处于透镜的一倍焦距和二倍焦距之间,即2f>v>f,光屏距离凸透镜12 cm,所以2f>12 cm>f,即12 cm>f>6 cm;分析四个选项,其中的8 cm是符合题意的.故选B.3.A [解析]由图可知此透镜的焦距为30.0 cm-20.0 cm=10.0 cm,故A错误;图乙中,物距在一倍焦距和二倍焦距之间,由凸透镜成像规律可知,图乙中烛焰成的是倒立、放大的实像,根据这个原理制成了幻灯机或投影仪,故B、C正确;将蜡烛远离凸透镜时,物距变大,像距变小,则需要将光屏向左移动才能承接到像,故D正确.故选A.4.D [解析]观察图示可知u>v,成倒立、缩小的实像,光屏上的像与照相机成的像性质相同,故A错误;若只升高凸透镜,由于经过光心的光线传播方向不变,则像会向上移动,故B错误;若只将蜡烛向左移动,物距变大,像距变小,像变小,需要移动光屏才能承接到像,故C错误;只将凸透镜向左移动,物距减小,像距增大,根据折射光路是可逆的,当2f>u>f时,在光屏上得到倒立、放大的实像,故D正确.5.(1)同一高度(2)倒立缩小实(3)15 投影仪(4)上移下移[解析](1)为了使像成在光屏的中央,调整烛焰的焰心、透镜的光心和光屏的中心在同一高度.(2)如图,物距大于二倍焦距,像距在一倍到二倍焦距之间,在光屏上得到倒立、缩小的实像.(3)若保持此时蜡烛和光屏的位置不变,根据光路可逆可知,当将凸透镜向左平移15 cm时,此时的物距为原来的像距,光屏上可再次出现清晰倒立、放大的像,其应用是投影仪.(4)蜡烛变短,根据经过光心的光线的传播方向不变可知,会观察到光屏上的像向上移动,若要使像仍成在光屏中央应将透镜向下移动.。
凸透镜成像的规律-课时1(课件)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上册
A. ①②
B. ②③
C. ①④
D. ③④
3、一个凸透镜的焦距为8 cm,将点燃的蜡烛放在离凸透镜25
cm处,在另一侧用光屏能承接到(
)
A.缩小、倒立的实像
B.放大、正立的实像
C.缩小、正立的实像
D.放大、倒立的实像
4、将一物体放在凸透镜前20 cm处,成倒立、等大的实像,如
果将此物体向凸透镜移动5 cm,此时的成像规律是生活中的
2f >v> f
v=2f
v>2f
与物同侧
实验中的注意事项:
1、光具座的长度有限,做实验时最好选用焦距为10cm左右的凸透镜,焦距过大
(光具座总长不够4倍焦距长),有些实验无法完成。
2、凸透镜最好放在光具座的中间位置,便于调节物距和像距。
3、调整烛焰、凸透镜、光屏三者的中心在同一高度,目的是让烛焰的像成在
物距小于焦距
当物距减小时,像距在减小
当所成的像是实像时
物、像异侧
当所成的像是虚像时
物、像同侧
课堂总结
1.一倍焦距分虚实,二倍焦距分大小。
凸
透
镜
成
像
规
律
2.凸透镜所成的实像都是倒立的,虚像都是正立的。
3.焦点是成实像和虚像的分界点。当u>f 时成实像;当u<f
时成虚像;当u=f 时不成像。
4.二倍焦距处是成放大像和缩小像的分界点。当u>2f 时,
__________(选填“照相机”“投影仪”或“放大镜”)的成像原理,成
倒立、________的实像。
3.学习使用照相机,向有经验的人了解光圈、
快门和调焦环的作用.“傻瓜相机”有没有光圈和快门?
是不是需要“调焦”?
凸透镜成像的规律(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课件++2024-2025学年物理人教版八年级上册
知识点2 凸透镜成像的规律 【核心知识】一倍焦距分虚实,二倍焦距分大小;虚像同侧正,实像异侧倒;物 近像远实像大,物近像近虚像小。
物理 八年级上册 人教版
第3节 凸透镜成像的规律 第1课时 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
知识点1 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 【核心知识】①物体到__透__镜__光__心___的距离叫作物距,像到__透__镜__光__心___的距离叫 作像距;②凸透镜成像的规律:物距大于二倍焦距时,成__倒__立____、__缩__小____的 __实__像;物距等于二倍焦距时,成__倒__立___、__等__大__的__实__像;物距在一倍焦距和 二倍焦距之间时,成__倒__立___、_放__大___的_实___像;物距小于一倍焦距时,成_正__立___、 __放__大___的__虚__像。
(2)将点燃的蜡烛和光屏分别放在如图所示的位置,此时光屏上呈现了烛焰清晰 的像,像的性质是倒立、_放__大___(填“放大”或“缩小”)的实像,如果此时将蜡烛 和光屏对调,光屏能上____(填“能”或“不能”)呈现烛焰清晰的像。
(3)若小华在做实验时,用一小片碎纸片将凸透镜的镜面遮挡住了一部分,此时 光屏上__烛__焰__的__像__变__暗__了__些___(填“烛焰的像不完整”“会有纸片的像”或“烛焰的 像变暗了些”)。
解:
9.(教材P121图改编)(2023·阜新)小新透过凸透镜看到烛焰S的像点S′,画出光路 图确定像点S′的位置,图中F为焦点。
10.如图所示为“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装置。
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上册5.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课件
(5)将蜡烛移到2f和f 之间,重复以上的操作,进行视察和测量。
小于2倍焦距 倒立、放大、实像
(6)把物体放在焦点上,视察能否成像。 不成像
等于1倍焦距
(7)继续移近蜡烛,使u<f,在光屏上能否得到像呢?怎样才能看到 蜡烛的像呢?透过凸透镜视察像的情况。
正立、放大、虚像
凸透镜的焦距有关等。
3.预备知识 两个物理名词及实验前的调节
1.物距(u): 物体到凸透镜中心的距离; 2.像距(v): 像到凸透镜中心的距离; 3.烛焰、透镜、光屏三者的中心处于同一水平高度。
4.设计实验
目的:通过探究活动,了解凸透镜成像的规律。 器材:光具座、凸透镜、光屏、蜡烛、火柴 设计表格:
课堂小结
1.凸透镜成像的规律是什么? 2.你得到这个规律用的是什么方法?
巩固练习
1.用凸透镜正对着太阳,发现在凸透镜的另一侧10cm处的光屏上得到 一个亮点, 那么将点燃的蜡烛放在位于凸透镜前15cm处时,光屏上得 到的像是( D ) A.正立放大的像 B.正立缩小的像 C.倒立缩小的像 D.倒立放大的像 2.某物体放在离凸透镜20cm处,无论怎样移动光屏,光屏上始终得不
凸透镜成像规律记忆口诀
分界点:一倍焦距分虚实,二倍焦距分大小; 实像的位置:物在外(二倍焦距以外)、像在间(焦距与二倍焦
距之间);物在间、像在外。 实像的变化:物近像远像变大。 虚像的变化:物近像近像变小。
8.分析归纳
(1)u=f是实像和虚像的分界点。 (2)u=2f是像大小的分界点。 (3)凸透镜成实像都是倒立的,虚像都是正立的。 (4)物体离焦点越近,像离焦点越远,且像越大。
(2)按从左到右的顺序摆放蜡烛、凸透镜、光屏。并点燃蜡烛,调整烛焰、凸 透镜、光屏三者中心在同一高度(目的是为了使像成在光屏中央)
最新八年级物理上册《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教学设计
第3节凸透镜成像的规律第1课时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课题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课型新授课教学目标1.通过实验探究并知道凸透镜成像的规律.2.通过探究活动,体验科学探究的过程和基本研究方法.教学重点对凸透镜成像规律的理解和认识.教具准备凸透镜、蜡烛、火柴、光屏、刻度尺、多媒体课件.教学难点指导学生在探究过程中,建立起实验与物理模型之间的必然联系.教学课时1课时课前预习1.物距是指物体到透镜的距离,用u表示;像距是指像到透镜的距离,用v表示.2.当凸透镜成像时:(1)u>2f,成倒立、缩小的实像,此时像距v的范围为f<v<2f ;(2)当f<u<2f 时,成倒立、放大的实像,此时像距v的范围为v>2f ;(3)当u<f时,成正立、放大的虚像.3.凸透镜成的实像有缩小、等大、放大三种,而虚像只有放大的.实像与物体在透镜的两侧,虚像与物体在透镜的同侧.备课笔记巩固复习教师引导学生复习上一节内容,并讲解布置的作业(教师可针对性地挑选部分难题讲解),加强学生对知识的巩固.新课导入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照相机、投影仪里面都有凸透镜,放大镜本身就是凸透镜,并且照相机能使景物在相片上成倒立的像,所成的像比物体小;投影仪能把小的胶片上的画面放大到屏幕上,供大家观看,这就说明所成的像比物体大,是倒立的;放大镜能把微小的物体放大,使我们看清楚它们,所成的像是正立、放大的.你们想进一步了解它们吗?想了解什么?生1:凸透镜在什么条件下成正立的像,什么情况下成倒立的像?生2:什么情况下成放大的像,什么情况下成缩小的像?生3:什么情况下用光屏能承接到像,什么情况下在光屏上不成像?生4:什么条件下像与物在凸透镜两侧,什么条件下在凸透镜同侧?同学们提出这么多问题,说明同学们认真思考了,这样非常好.现在,我们就根据上节学的知识大胆猜测,通过实验和探究活动来解决.进行新课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教师引导学生根据上一节所学知识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生1:照相时物体到凸透镜的距离比投影仪上胶片到凸透镜的距离大,这说明像是放大还是缩小的与物体到凸透镜的距离有关.生2:照相时底片到凸透镜的距离比投影仪的屏幕到凸透镜的距离小,这说明像是放大还是缩小的与像到凸透镜的距离有关.生3:照相机中镜头的凸透镜比投影仪镜头小,这说明像是放大还是缩小的与凸透镜的大小有关.生4:照相机和投影仪的物体和像在凸透镜的两侧,放大镜的像与物体在同侧.这说明成倒立还是正立的像和物体在同侧还是两侧有关.生5:放大镜要看清物体,离物体的距离一般要比照相机、投影仪中凸透镜离物体的距离小,这说明物体成正立、倒立的像与物体到凸透镜的距离有关.同学们猜想得很好.现在逐一讨论看看有没有哪个能排除掉.生:像是放大还是缩小与凸透镜的大小有关,可以排除.因为有的放大镜直径比照相机镜头直径小,也能成放大的像,有的摄影师拿的大焦距的镜头比投影仪的镜头大,成的像还是缩小的,所以可以排除掉.这个同学说得很好,我们鼓掌表示鼓励.现在我们设计实验来验证上面的猜想是否正确.学生分组讨论,制定实验方案,教师巡回指导.现在我们桌子上有光具座(上面的滑座可以插蜡烛、光屏、透镜,能来回移动,从刻度尺上能观察出它们之间的距离关系)、蜡烛(作物体用)、光屏(白色的硬纸板作屏)、凸透镜(焦距在10~20 cm之间),我们先测出凸透镜的焦距.生1:让凸透镜在阳光下来回移动,找到最小、最亮的点,用刻度尺量出亮点与凸透镜光心之间的距离,这就是凸透镜的焦距.生2:也可以让凸透镜离灯光5 m以外,找亮点,测定出凸透镜的焦距.教师引导学生动手测出凸透镜的焦距,并设计实验方案:①把透镜放在光具座标尺中央,从透镜的位置开始在左右两边的标尺上用粉笔标出等于焦距和2倍焦距的位置.备课笔记特别提醒:在移动光屏寻找最清晰的像时要注意——要将光屏移过那个位置,发现像又逐渐模糊后,再往回移动,可重复两次,直到感觉像最清晰为止.因为如果不移过那个位置,就无法判断下一个位置像是不是会更清晰.知识拓展:随着实验的进行,蜡烛不断燃烧会使烛焰的像越来越靠近光屏的上端,这时的调节方法有三种:(1)将光屏向上移动;(2)将蜡烛向上移动;(3)将凸透镜向下移动.进行新课②点燃蜡烛,调整它们的高度,使烛焰、凸透镜、光屏的中心大致在同一高度.(注意:此操作的目的是使烛焰通过凸透镜所得的像呈现在光屏中央,便于观察与比较像与物体的关系)③把蜡烛放在离凸透镜尽量远的位置上,调整光屏到透镜的距离,使烛焰在光屏上成一个清晰的像,观察像的大小、正倒,测出蜡烛与凸透镜、凸透镜与光屏间的距离.把数据记录成表.④继续把蜡烛向凸透镜靠近,调整光屏到透镜的距离,使烛焰在光屏上成一个清晰的像,观察像的变化是放大还是缩小,是正立还是倒立,测出蜡烛与凸透镜、凸透镜与光屏的距离,将数据记录成表.⑤当蜡烛移到一定位置上时,光屏上不能成像,用眼睛直接对着凸透镜观察蜡烛的像,把蜡烛与凸透镜的距离、像与凸透镜的距离,像的大小,像的正倒,填入表格.值得注意的是在同一个物距范围内要取两组以上的物距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此操作的目的是为了排除偶然因素,使实验结论更具有一般性.学生们认真做实验,教师巡视并进行指导,实验结束,教师组织讨论、提问、进行总结.生1:当把蜡烛放在2倍焦距以外的位置,像在凸透镜的另一侧,成倒立、缩小的像.像与凸透镜的距离在1倍焦距和2倍焦距之间.(如图甲)生2:当把蜡烛放在2倍焦距的位置,像在凸透镜的另一侧,像的大小与物体大小相等,是倒立的,像与凸透镜的距离也等于2倍焦距.(如图乙)生3:当把蜡烛放在1倍焦距和2倍焦距之间的位置时,像在凸透镜的另一侧,成倒立、放大的像,像与凸透镜的距离大于2倍焦距.(如图丙)生4:当把蜡烛放在1倍焦距的位置时,光屏不成像.生5:当把蜡烛放在1倍焦距之内,光屏上不成像,像与蜡烛在凸透镜同侧,成正立、放大的像.(如图丁)生6:当把蜡烛放在大于凸透镜焦距的位置时,物体成倒立的像.当物体从较远处向透镜靠近时像逐渐变大,像到透镜的距离也逐渐变大.生7:当物体与透镜的距离小于焦距时,物体成正立、放大的像.这个像光屏上得不到.备课笔记进行新课凸透镜成像的规律同学们总结得非常好.物体与凸透镜的距离叫物距,用u表示,像与凸透镜的距离叫像距,用v表示.板书:凸透镜成像的规律:1.当u>2f时,成倒立、缩小的实像;2.当2f>u>f时,成倒立、放大的实像;3.当u<f时,成正立、放大的虚像.教师用多媒体播放课件“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并进行讲解: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多媒体课件)(1)凸透镜成像规律可以总结如下表所示:(2)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巧记方法:一焦分虚实,二焦分大小.实像异侧倒,物近像远像变大,虚像同侧正,物远像远像变大.根据上面探究所得的资料进行分析,凸透镜成放大的实像时,物距跟像距相比,哪个比较大?成缩小的实像时,物距跟像距相比,哪个比较大?由此你还可以得出什么结论?生1:凸透镜成放大实像时,像距比物距大.生2:凸透镜成缩小实像时,物距比像距大.生3:当物距大于像距时,凸透镜成缩小的实像;当物距小于像距时,凸透镜成放大的实像.同学们分析得很好,我们又从另一个角度:物距与像距的关系分析了凸透镜成像的条件.板书:1.当u>v时, 成倒立、缩小的实像;2.当u<v时,成倒立、放大的实像.课堂延展:分析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出现的状况(1)分析光屏上不能得到烛焰像的原因在做“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时,有时不能在光屏上得到烛焰的像,是什么原因?学生认真思考,并积极发言,提出各种猜想.教师总结:光屏上不能得到烛焰像的原因大致有4种:①若烛焰中心、透镜中心、光屏中心不在同一高度上,像会呈现在光屏的上或下方. ②若2f>u>f,但很靠近1倍焦距时,成的像很大,像距也很大,光屏移动的距离不够,可能承接不到像.备课笔记知识拓展:1.“一焦分虚实,二焦分大小”这句话的意思是在凸透镜成像规律中,主光轴上有两个分界点,第一个是焦点,第二个是2倍焦距点.以焦点为界,物在焦点外成实像,物在焦点以内成虚像.以2倍焦距点为界,物在2倍焦距以外成缩小的像,在2倍焦距点以内(焦点到2倍焦距点间)成放大的实像.2.“物近像远像变大,物远像近像变小”这句话的意思是在凸透镜成实像时,随着物距减小,所成像变大,像距也跟着变大.反之,随着物距增大,所成像变小,像距也跟着变小.3.在凸透镜成实像时,当物在2倍焦距外,成像在焦点到2倍焦距之间;当物在焦点至2倍焦距之间,成像在2倍焦距以外.规律总结:不管成实像还是虚像,成放大的像时必定像距大于物距,成缩小像时必定像距小于物距.教材习题解答【教材P124“想想议议”】解:在照相机中,凸透镜成倒立、缩小的实像,像的位置在1倍焦距到2倍焦距之间;物距是大于像距的.在投影仪中,凸透镜成倒立、放大的实像,像的位置在2倍焦距以外;物距是小于像距的.【教材P124“练习与应用”】4.解:透镜乙应该放在透镜甲的右侧.用透镜甲实验,在光屏上得到缩小的实像,则u>2f甲=40cm,f甲<v<2f甲,即20cm<v<40cm;不改变发光体和光屏的位,换用透镜乙实验,仍在光屏上得到缩小的实像,物距u′>2f乙=20cm,f乙<v′<2f乙,即10cm<v′<20cm.比较可知,更换透镜后像距变小,则透镜乙应该放在透镜甲的右侧.备课笔记进行新课③若u<f,烛焰成虚像时,只能透过透镜用眼睛直接观察,光屏上不能承接到像.④若u=f,烛焰在焦点发出的光经凸透镜折射成平行光,不成像,在光屏上也不可能承接到像.(2)探究不完整凸透镜的成像情况探究名称:探究不完整凸透镜的成像情况.提出问题:凸透镜不完整时,成像情况怎么样?猜想与假设:可能只能得到部分像,也可能得到仍完整的像,但亮度减弱.制定计划与设计实验:选一焦距为10~20cm的凸透镜,研究蜡烛成的像,用一块白色的硬纸板作屏,承接烛焰的像,如图所示.把蜡烛放在离凸透镜距离适当的位置上,调整光屏到凸透镜的距离,使蜡烛焰在屏上成一个清晰的像;然后用一纸板挡住凸透镜的一部分(模拟不完整的凸透镜),观察像的情况.进行实验:(1)把蜡烛放在离凸透镜二倍焦距的位置上,调整光屏到凸透镜的距离为二倍焦距,使烛焰在屏上成一个清晰的像;(2)用一纸板挡住凸透镜的上半部,观察屏上成像的情况;(3)反复遮住与不遮,对比观察两种情况下的成像情况.分析论证:看到的现象是:凸透镜不完整时,仍得到完整的像,但亮度减弱.本实验中,用纸板遮住凸透镜的一部分,被遮住的部分便没有光线通过,相当于将凸透镜打去一半,其效果是一样的.因此得出的结论比较有说服力.得出结论:当凸透镜不完整时,仍能成完整的像,所成的像亮度减弱不如原来的清晰.教学板书课堂小结同学们,今天这节课我们通过实验探究了凸透镜在不同条件下成像的规律以及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出现的状况.这节课的知识还需要大家多联系实际理解运用.好,这节课就学到这,谢谢!教材习题解答5.解:(1)将光源的高度与其在光屏上所成的像的高度进行比较,判断实像是放大的还是缩小的.(2)当物距等于像距时,物距为焦距的2倍,由表可知2f=20.0cm,f=10.0cm.(3)光源位置应在焦距之内,即物距在0~10.0cm的范围内.6.解:没有指尖的像,也没有指尖的影子.虽然手指指尖遮挡了凸透镜的一部分,但是折射光线仍可以到达光屏上,只是此时所成的像会暗一点.难题解答【例】某物理实验小组用蜡烛、凸透镜和光屏在光具座上研究凸透镜成像规律.(1)如果凸透镜焦距为10cm,当透镜到蜡烛的距离为15cm时,移动光屏,在光屏上得到倒立的的实像.(2)当光屏上出现烛焰清晰的像时,如果用遮光板挡住透镜的上半部分,我们观察光屏时,将会在光屏上看到()A.烛焰像的下半部分B.烛焰像的上半部分C.烛焰完整的像,像的亮度变暗D.烛焰完整的像,像的亮度不变解析:(1)根据凸透镜成像的规律,当物体位于凸透镜的1倍焦距之外,2倍焦距之内时,物体通过凸透镜成一个倒立、放大的实像;(2)当用遮光板挡住透镜的上半部分时,蜡烛烛焰发出的光仍有一部分通过凸透镜的下半部分成像.但由于通过凸透镜的光减少,所以成的像亮度变暗.答案:(1)放大(2)C。
5.3凸透镜成像的规律(第1课时)课件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物理【05】
第 17 页
2024/6/27
像的性质
倒立或正立 放大或缩小 实像或虚像
像距(v)
u>2f
倒立
缩小
实像
f < v < 2f
u=2f f<u<2f
倒立 倒立
等大 放大
实像 实像
v = 2f v > 2f
u=f
不能成像
u<f
正立
放大
虚像
|v|>u
像、物的 位置关系
像、物异侧 像、物异侧 像、物异侧
像、物同侧
分析上表的记录,找出凸透镜成像的规律: 1.像的虚实:凸透镜在什么条件下成实像?在什么条件下成虚像? 2.像的大小:凸透镜在什么条件下成缩小实像和放大实像?有没有缩小的虚像? 3.像的正倒:凸透镜所成的像有没有正立的实像?有没有倒立的虚像? 4.像的位置:实像有没有和物体在同侧的?虚像有没有和物体在异侧的?
第 10 页
|第五章 透镜及其应用
➢移动与变化·光路分析
第3节 凸透镜成像的规律
第 11 页
|第五章 透镜及其应用
探究2 凸透镜成像的原理 (1) u > 2f
(2) u = 2f
第3节 凸透镜成像的规律
f < v < 2f 倒立、缩小、实像
v = 2f 倒立、等大、实像
第 12 页
|第五章 透镜及其应用
|第五章 透镜及其应用
第3节 凸透镜成像的规律
课堂练习
1.在“研究凸透镜成像”的实验中, (1)用一束平行光正对凸透镜射入,经透镜后会聚于A点,测得A点距透镜10cm, 则透镜的焦距是__1_0__cm。 (2)若烛焰放在此透镜前 8 cm 处,经透镜可得到一个__正__立__、__放__大__、__虚___像。 (3)若烛焰放在此透镜前 12 cm 处,经透镜可得到一个_倒__立__、__放__大__、__实___像。 (4)若烛焰放在此透镜前 25 cm 处,经透镜可得到一个_倒__立__、__缩__小__、__实___像。
《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物理教案
《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物理教案•相关推荐《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物理教案(通用6篇)作为一位杰出的老师,有必要进行细致的教案准备工作,编写教案有利于我们准确把握教材的重点与难点,进而选择恰当的教学方法。
那么优秀的教案是什么样的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物理教案,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物理教案篇1【三维目标】1、知道物距、焦距和像距的概念,知道凸透镜的成像规律。
实验时能够正确测出凸透镜的焦距,能够利用光具座进行实验。
2、能设计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经历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全过程。
3、通过实验探究,体验参与实验探究的快乐和感受获得成功的喜悦,培养学生积极主动地与他人交流、合作的学习习惯。
【教材分析】学生对凸透镜的认识,在上一节课的学习中已经有所了解,但对物体通过凸透镜怎样才能在光屏上成像,及会成什么样的像,还不够了解。
所以,本节教材主要对凸透镜成像规律进行探究,这个探究实验是一个较完整的科学探究实验。
目的是:一让学生认识凸透镜成像的规律,二是让学生学会科学探究。
【教学重、难点】1、重点:1)实验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
2)让学生知道科学探究中制定计划与设计实验的方法。
2、难点:1)实验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
2)让学生知道科学探究中制定计划与设计实验的方法。
【教学方法】科学探究法、讨论交流法。
【教学用具】光具座、凸透镜、蜡烛、光屏、火柴、小玩具等。
【教学过程】一、新课教学1、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1)提出问题教师:请同学们用小玩具按照课本P61图3-47所示的方法做一个实验,移动放大镜或白纸板的位置,会在白纸上看到怎样的像?学生分组实验,教师巡视,了解情况。
让学生说出看到的像的特征。
教师:对你所观察的现象,你想提出什么问题?如:凸透镜所成的像跟哪些因素有关?2)猜想与假设让学生交流讨论,提出自己的猜想,并说出猜想的依据。
3)制定计划与设计实验我们知道实验是探究物理知识最基本的一种方法。
第1讲 平面镜成像及凸透镜成像
第1讲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1. 物距:物距是物体到凸透镜的距离,用u表示。
2. 像距:像距是像到凸透镜的距离,用v表示。
3. 实验:①器材:兴具座、凸透镜、光屏、蜡烛、火柴等②步骤:(1)依次将点燃的蜡烛、透镜、光屏安放在光具座上,调整火焰的中心、透镜的光心、光屏的中心在同一高度上。
(2)调节蜡烛到透镜的距离,使u>2f,左右移动光屏,直到在光屏上能够看到烛焰的清晰的像,记下此时的物距和像距的大小。
这时我们会看到光屏上出现相对蜡烛倒立的缩小的像,此时像位于一倍焦距和二倍焦距之间。
(3)把蜡烛移向凸透镜,仍保持它们的距离大于2倍焦距,再移动光屏。
可以观察到还是倒立的缩小的实像。
像的位置仍在一倍焦距与二倍焦距之间。
但与步骤B相比像远离了透镜,即像距大了。
蜡烛移动到距透镜2 倍焦距处,移动光屏可以在距离透镜2 倍焦距处观察到倒立的与烛焰等大的实像。
像的位置也在2倍焦距处。
(4)调节蜡烛到透镜的距离,使f<u<2f,左右移动光屏,直到在光屏上能够看到烛焰的清晰的像,记下此时的物距的像距的大小。
这时我们会看到在光屏上出现与蜡烛相比倒立、放大有像,像的位置在凸透镜的二倍焦距以处。
(5)继续减小蜡烛到透镜的距离,当u<f时,移动光屏,在光屏上找不到蜡烛的像。
透过透镜,会看到在和蜡烛同侧,有一个正立的放大的像。
这个像不能用光屏承接到,是一个虚像。
4、凸透镜成像的规律及其应用重点提示:一倍焦距分虚实,二倍焦距分大小。
成实像时,物近像远像变大;成虚像时,物近像近像变小。
如果凸透镜被遮挡住一部分,只有一部分进光,凸透镜对光的作用不变,仍是完整的像,只是像变暗了。
“倒立的实像”是相对于物来说的,像与物上下颠倒、左右相反。
凡倒立的是实像,实像是倒立的;凡正立的是虚像,虚像是正立的。
重点提示:望远镜物镜焦距长,目镜焦距短,且物镜的第二焦点和目镜的第一焦点重合。
考点1.焦距的确定例1.(2015•绵阳校级自主招生)用可变焦的光学照相机可以把远处的景物“拉近”进行拍摄,就是说,虽然被拍摄的景物与照相机镜头之间的距离基本不变,但仍可以使底片上所成的像变大.关于这个过程,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焦距变大,像距也变大 B.焦距变小,像距也变小C.焦距变大,像距变小D.焦距变小,像距变大变式1.(2015•达州二模)张强同学在光具座上做“研究凸透镜成像”的实验中,当光屏、透镜及烛焰的相对位置如图所示时,恰能在光屏上得到一个清晰的像.由此判断,他所用凸透镜的焦距为()A.一定大于20cm B.一定在10cm到16cm之间C.一定小于8cm D.一定在8cm到10cm之间考点2.凸透镜成像规律应用例2.(2015•盐都区校级二模)小燕同学在做“研究凸透镜成像规律”实验时,将点燃的蜡烛、凸透镜、光屏调试到如图所示的位置,光屏中心正好出现清晰的像(未画出).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凸透镜焦距为20cmB.屏上的像是倒立、缩小的实像C.焟烛燃烧变短,屏上像的位置会下降D.取走光屏,则凸透镜不成像变式2.(2015•和平区三模)用如图所示的装置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凸透镜的焦距是15cm.当把凸透镜固定在50cm刻度线处,蜡烛固定在15cm刻度线处时()A.光屏在“Ⅰ”区域内移动,才能得到清晰的像B.光屏在“Ⅱ”区域内移动,才能得到清晰的像C.在光屏上得到的是放大、倒立的像D.在光屏上得到的是缩小、倒立的像考点3. 凸透镜成像实验例3.(2015•深圳模拟)在探究凸透镜成像特点的实验中.(1)实验时,在光屏上得到了一个清晰的像,但像的位置偏高,如图所示(P点是2倍焦距处).你解决的方法是.(2)调整后,把蜡烛移到A点处,此时光屏上的像很模糊,为了得到清晰的像,应把光屏向移动(填“左”或“右”),这次成的是倒立、的实像;就是利用这个原理制成的.(3)小明改变了蜡烛的位置,然后无论如何移动光屏,都找不到像,分析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因.变式3.(2015•溧水县校级模拟)有两盆水,里面都有没有熔化的冰块,甲盆放在阳光下,乙盆放在阴凉处,在冰块未熔化完以前,甲盆水的温度乙盆水的温度.(“小于”“等于”“大于”).某同学在“研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记录并绘制了物距u和像距v之间关系的图象,如图所示.(1)该凸透镜的焦距是cm;(选填“大”(2)把物体从距凸透镜30cm处移到15cm处的过程中,像距逐渐变;或“小”)(3)当把物体放到距凸透镜8cm处时,光屏上得到一个清晰的像.(填“能”或“不能”)(4)小张同学在做实验时,发现光屏上的像在左上角,要使像呈在光屏的中央,若光屏和透镜不动,应将蜡烛向(左上/右下)调整.(5)人眼看物体就和凸透镜成像原理一样,其中相当于凸透镜,现在青少年近视现象非常严重,近视是由于像呈现在视网膜的方,应配戴(凹/凸)透镜矫正.眼睛是心灵的窗户,我们应该保护好我们的眼睛,为了预防近视你觉得你平时应注意.课堂练习1.如图所示为“研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装置示意图.实验时,某同学首先使发光点S、凸透镜L和光屏P的中心处于同一高度;当他把发光点S移到图示位置时(图中MN为光具座的标尺,即刻度尺);发现发光点发出的光经凸透镜折射后成为平行光;他再用一烛焰S′,在图示位置上取代发光点S 这时,如要使烛焰S′,在光屏P上成清晰的像,以下几种操作中能达到目的是()A.在图示位置时,保持烛焰S′和光屏P不动,只将透镜L向右移适当距离B.在图示位置时,保持透镜L和光屏P不动,只将烛焰S′向左移适当距离C.在图示位置时,保持透镜L不动,将烛焰S′向左移适当距离;再将光屏P向右移适当距离D.在图示位置时,保持透镜L不动,将烛焰S′向左移适当距离,再将光屏P向左移适当距离2.(2015•夏邑县三模)如图烛焰在光屏上成清晰倒立缩小的实像.下列哪一项中操作可能使烛焰在光屏上成清晰放大的像()A.透镜不动,蜡烛、光屏向右移动B.透镜不动,蜡烛、光屏靠近透镜C.透镜、光屏都不动,蜡烛向右移动D.蜡烛、光屏都不动,透镜靠近光屏3.(2015秋•宜兴市期末)小刚同学用焦距为10cm的凸透镜在光具座上做实验,实验装置示意如图所示,在实验过程中保持凸透镜的位置不变(插在50cm刻度线处),请你根据所学知识完成下列填空)(1)改变蜡烛位置,使其位于15cm刻度线处,再移动光屏,使烛焰在光屏上成清晰的倒立、(放大/等大/缩小)的实像.(2)改变蜡烛位置,使其位于36cm刻度线处,再移动光屏,使烛焰在光屏上成清晰的(倒/正)的实像.(3)改变蜡烛位置,使其位于42cm刻度线处,小明无论如何都无法通过移动光屏获得烛焰的像这时要怎样来观察像,说出你的做法.课后作业1.(2015•安庆校级模拟)在研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当物体离凸透镜24cm时,恰能在光屏上得到一个放大的清晰的像,由此可以判断所用凸透镜的焦距为()A.小于12cm B.大于12cmC.等于12cm D.在12cm到24cm之间2.(2015•香坊区三模)用图甲所示的装置测出凸透镜的焦距,并“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当蜡烛,凸透镜,光屏位置如图乙时,在光屏上可成清晰的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凸透镜的焦距时30cmB.图乙中烛焰成的是倒立缩小实像C.电影机成像特点与图乙中所成像的特点相同D.将图乙蜡烛放在尺上60cm处,光屏上可成正立放大实像3.(2014•潮阳区模拟)小明想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实验桌上有三个透镜,其中有两块为凸透镜,其焦距分别为10cm和20cm,还有一块为凹透镜.(1)请你帮小明区分一下哪一块是凹透镜,说说你的做法.(2)小明将其中一块凸透镜放在光具座上,当烛焰、透镜及光屏的位置如图所示时,恰能在光屏上得到一个清晰的像,请问小明选择的凸透镜的焦距为cm.(3)小明将蜡烛和光屏的位置对换,发现在光屏上仍能成一清晰的像,此时的像倒立、(填“放大”“缩小”或“等大”)的实像.是根据这一原理制成的.(4)实验(3)中,不改变各元件的位置,小明换了另一块凸透镜,调节光屏的位置,此时(填“能”或“不能”)在光屏上找到烛焰的像,这是因为.附加(成都近几年中考真题)1.(2分)(2016•乐山模拟)小明将一只苹果从离凸透镜1倍焦距处沿主光轴移到离凸透镜4倍焦距处时,则苹果所成像的大小()A.不变 B.逐渐减小 C.先变大后变小 D.先变小后变大2.在“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实验中,实验桌上有光具座、蜡烛、光屏、焦距分别为15cm 和20cm的凸透镜L1和L2等器材,小明先将蜡烛、凸透镜、光屏正确安放在光具座上,如图所示。
5.3凸透镜成像的规律-第1课时+课件+2024-2025学年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上册
D
A.照相机的镜头是凹透镜B.所成的像是正立、缩小的虚像C.要使底板上的像变大,只把镜头前伸就可以D.要在底板上成缩小的像,物距必须大于二倍焦距
第3节 凸透镜成像的规律第1课时
_
1.熟练掌握“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的实验操作2.归纳凸透镜成像的规律
_
熟练掌握“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的实验操作
1.凸透镜成像的实验(1)实验装置——光具座,在光具座上依次安装蜡烛、凸透镜、光屏。(2)物距是指______到________的距离;像距 是指______到_______的距离。
实验次数
物距
物距与焦距的关系
像的性质
像距
虚实
大小
正倒
1
30
2
20
3Hale Waihona Puke 15410
5
7
略
【结论】凸透镜成像的规律:(1)当物距大于2倍焦距时,凸透镜成倒立、缩小的实像。(2)当物距等于2倍焦距时,凸透镜成倒立、等大的实像。(3)当物距小于2倍焦距、大于焦距时,凸透镜成倒立、放大的实像。(4)当物距小于焦距时,凸透镜成正立、放大的虚像。
注意: 成实像时,物体距离透镜越近,像距离透镜越____,像越____;物体距离透镜越远,像距离透镜越近,像越小。即成实像时,物近像远像变大,物远像近像变小,像与物体移动方向一致。
远
大
在“观察凸透镜所成的像”的实验中,保持凸透镜的位置不变,先后把烛焰放在、、、和 点,如图所示,同时调整光屏的位置。
,成倒立、缩小的实像,应用于照相机、摄像头等; ,成倒立、放大的实像,应用于投影仪、幻灯机; ,成正立、放大的虚像,应用于放大镜。
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五章第3节凸透镜成像的规律第1课时教案
第3节凸透镜成像的规律知识与技能1.理解凸透镜的成像规律,知道凸透镜所成像的虚实、倒正、大小与物体位置的关系。
2.了解实像和虚像的区别。
过程与方法1.能在探究实践中初步获得提出问题的能力。
2.通过探究活动,体验科学探究的全过程和方法。
3.学习从物理现象中归纳科学规律的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具有对科学的求知欲,乐于探索自然现象和日常生活中的物理学道理,勇于探究日常用品中的物理学原理。
2.乐于参与观察、实验、制作等科学实践。
重点:1.凸透镜成像规律。
2.使学生初步了解科学探究和方法。
难点:1.凸透镜成像的原理。
2.对凸透镜成像性质的描述。
第1课时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情景导入生成问题一天,小聪告诉小亮,放大镜不仅能把物体“放大”,还能把物体“缩小”。
有些惊讶的小亮立刻找来一个放大镜做起了实验。
如图所示,他把放大镜放到花朵前某一位置时,看到了花朵正立、放大的虚像。
接着他按小聪的提示进行了操作,终于看到了“缩小”的花朵。
你知道小聪是怎样提示小亮的吗?自学互研生成新知知识板块一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自主阅读教材P97~98的内容,独立思考并完成:1.在做“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用到的器材有:蜡烛、凸透镜、光屏和光具座,分别把上述物体安装在光具座上,调整它们的高度,使得烛焰、凸透镜和光屏的中心在同一高度上。
光屏的作用是承接并显示凸透镜所成的实(选填“虚”或“实”)像,光具座上的刻度尺的作用是测量成像时的物距u和像距v的大小。
2.为了测出凸透镜的焦距,小明同学将凸透镜正对着太阳光,再把光屏放在它的另一侧,改变凸透镜与光屏的距离,直到光屏上出现一个最小、最亮、最清晰的光斑,如图所示,则该凸透镜的焦距为10cm。
知识板块二凸透镜成像的规律自主阅读教材P97~98的内容,独立思考并完成:3.(1)凸透镜在什么条件下成实像?在什么条件下成虚像?(2)凸透镜在什么条件下成缩小的像?在什么条件下成放大的像?(3)凸透镜所成的像有没有正立的实像?有没有倒立的虚像?有没有缩小的虚像?答:(1)物距大于1倍焦距时成实像,物距小于1倍焦距时成虚像;(2)物距大于2倍焦距时成缩小的像,物距小于2倍焦距时成放大的像;(3)凸透镜所成的像没有正立的实像、倒立的虚像和缩小的虚像。
第5章 第3节 凸透镜成像的规律(第1课时)
A.倒立、放大的实像
B.倒立、缩小的实像
C.正立、放大的虚像
D.正立、缩小的虚像
返回
物理 3.如左下图所示,把一支点燃的蜡烛放在距离凸透镜2倍焦 距以外的地方,在透镜的另一侧调节光屏位置可找到一个清 晰的像.这个像是图中的( B )
返回
物理
4.小明拿着放大镜,伸直手臂,通过放大镜观察远处的景
物,看到的是景物的( C )
返回
物理
课前自主预习
(阅读课本 P97~98,完成以下问题) 1.根据上节课讨论 4 的作图结果,可得到凸透镜的成像规律: (1)当物距大于 2 倍焦距时,成 倒立 、 缩小的 实 像.
返回
物理
(2)当物距大于 1 倍焦距而小于 2 倍焦距时,成 倒立 、放大 的
Hale Waihona Puke 实 像.(3)当物距小于 1 倍焦距时,成正立 、 放大 的 虚 像.
返回
物理 12.2013年6月20日,我国宇航员王亚平在“天宫一号”完 成了太空授课,图甲是她做水球实验时的情景,
返回
物理
水球相当于 凸透 镜,通过水球可以看到她的 实 (选填 “实”或“虚”)像,这种成像规律在生活中的应用是 照相机 (选填“照相机”“投影仪”或“放大镜”).李佳同学将一 只透镜放在眼前10 cm处玩赏时,被别的同学拍下了照片(如 图乙),据此推断该透镜的焦距f满足的条件是f > (选填 “>”“<”或“=”)10 cm.
返回
物理
8.小明做“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实验时,在光屏上得
到烛焰清晰的缩小的像,然后他把燃烧的蜡烛和光屏互换位
置,这时光屏上能看到( A )
A.倒立、放大的像
B.倒立、缩小的像
C.正立、放大的像
5.3透镜成像规律
5.3凸透镜成像的规律(第1课时)班级学号:_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 等级__________ 导学目标:1、通过实验探究得出凸透镜的成像规律。
2、能表述照相机、投影仪、放大镜的成像原理。
重点: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应用。
难点:当物距变化时,像距和像的性质如何变化。
导学过程:◆知识点1:测量凸透镜的焦距如图1 ,利用太阳光或平行光, 测凸透镜的焦距:把_________正对着太阳光或平行光,在凸透镜另一侧移动光屏,调整光屏的位置,使光斑最亮,最小。
用刻度尺量出____________到__________的距离,这个距离就是凸透镜的_____________。
◆知识点2: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⑴提出问题:凸透镜所成像的大小、正倒、虚实跟物体的位置有什么关系呢?概念:“物距”是指_______到_______的距离,用小写字母“______”表示,“像距”是指_______到________的距离,用小写字母“______”表示。
;⑵猜想:照相机照相时物体离镜头比较远,投影仪成像时,投影片离镜头比较近,而放大镜则离物体更近些,它们各自所成的像不同可能与物体到凸透镜的_________有关。
⑶设计实验①仪器准备:光具座一套、____________、蜡烛一支、火柴、光屏。
②组装器材:如图5,在光具座上依次插上蜡烛、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并调节它们的高度,使烛焰中心、凸透镜中心、光屏中心在_________。
此调节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⑷进行试验:实验中所用的凸透镜的焦距f=10cm一倍焦距长f=______cm,两倍焦距长2f=______cm。
①若物距u=30cm,则u 2f;②若物距u=20cm,则u 2f;③物距u=17cm,则f u 2f;④物距u=8cm,则u f;①先固定凸透镜,把蜡烛放在离凸透镜尽量远的位置(U>2f),例如u=4f=40cm调整光屏,使烛焰在光屏上成一清晰的像,观察像的大小、正倒、分别测量出物体、像到凸透镜的距离并把数据记录在下面的表格中;②按以下步骤,重复以下2—8次实验。
凸透镜成像规律(第1课时)
4.当 u=f 时,不成像
5.当 u<f 时,成正立、放大的虚像
S1=33.0cm
S2=50.0cm
S3=74.3cm
u=? S2-S1=17.0cm
S3-S2=24.3cm v =?
(3)实验时注意事项:
注意:1、调节烛焰、凸透镜、光屏使它们的中心在
同一高度,为了使烛焰的像成在光屏的中央。 2、虚像:不是实际光线会聚而成,光屏上得不 到的像。 实像:由实际光线会聚而成的,能显示在光 屏上。
(4)实验步骤:
1,记下凸透镜的焦距;f= 5 厘米 2,在光具座上从左到右依次放好蜡烛、凸透镜、 光屏。调节凸透镜和光屏的高度使它们的中 心与烛焰的中心在同一高度,目的是使烛焰 的像成在光屏的中央; 3,保持凸透镜不动,移动蜡烛位置,使物距分 别为u>2f;f<u<2f;u<f。再移动光屏找 像,眼睛观察光屏上的像,直到最清晰为止; 4,记下物距、像距和凸透镜1倍或2倍焦距相比 较,再记下成像情况。
5、进行实验
f=5cm 2f=10cm 倒立 或正立 像的性质 放大 实像 或缩小 或虚 像
物距 ( u)
u=12cm u=15cm u=10cm u=7cm u=5cm
像距 ( v)
u=3cm
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
方法二:画光路图
凸透镜成像规律
大于2倍焦距
倒立、缩小、实像
凸透镜成像规律
等于2倍焦距
倒立、等大、实像
凸透镜成像规律
小于2倍焦距 大于1倍焦距
倒立、放大、实像
凸透镜成像规律
不 成 像
等于1倍焦距
凸透镜成像规律
正立、放大、虚像
小于1倍焦距
凸透镜成像的规律:
1.当 u>2f 时,f<v
凸透镜成像的规律(第1课时)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上册课件
投影仪
不同的放映方式
投影仪
投影仪成像原理
投影仪
投影仪成像原理
投影仪
U < V 时,物体在屏幕上形成一个倒立、放大的实像
投影仪
拓展
当胶片向镜头移近一点点距离(保证 f < u < 2f )的时候,像离透 镜的距离是变远还是变近,物体形成的像是变大还是变小?
拓展
投影仪
物近像远像变大 物远像近像变小
照相机
U > V 时,物体在底片上形成一个倒立、缩小的实像
照相机
拓展
当物体逐渐远离照相机镜头的时候,像离镜头的距离是变远还 是变近,物体在底片上形成的像是变大还是变小?
物远像近像变小,物近像远像变大
照相机的成像原理
照相机
U > V 时,物体在底片上形成一个倒立、缩小的实像 物远像近像变小,物近像远像变大
投影仪
形成倒立放大的实像 改变光路
右
下
远离
15cm
投影仪
放大镜成像原理
放大镜
清明上河图
放大镜成像原理
放大镜
凸透镜 中间厚,边缘薄
放大镜成像原理
放大镜
是不是放大镜在眼睛和蚂蚁间的任何位置, 我们通过放大镜看到的像都是正立放大的呢?
放大镜成像原理
正立放大的像
放大镜
将放大镜逐渐远离蚂蚁,蚂蚁的像 将越来越大,继续远离蚂蚁将消失
平行于主光轴的光线 折射光线过焦点
过焦点的入射光线 平行于主光轴射出
凸透镜成像作图
凸透镜成像作图
照相机
窗外的风景 人类历史上真正意义上的照片
地球的全貌 人类第一次看到地球的全貌
照相机的成像原理
照相机
人教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五章1凸透镜成像规律
4.蜡烛距凸透镜40 cm,能在距凸透镜30 cm 的光屏上得到一
个倒立、缩小的实像,则透镜的焦距可能是 ( C ) A.40cm B.25cm C.16cm D.12cm
作业本作业:
观察图片,思考:我们了解它们都是利用凸透镜成像 , 那么它们 所成的像分别有什么特点呢? 这其中有什么规 律吗?
小明的爷爷在用放大镜看书时发现了一个有趣的现象: 手持凸透镜 , 缓慢从桌面上的书本移向眼睛 , 将会观察到 不同大小的字体 , 而且有正立的也有倒立的。你能帮他解 释一下原因吗?
想一想
任务: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
提出问题:像的虚实、大小、正倒跟什么有关呢?
猜想:跟物体离凸透镜的距离(物距)有关。
任务: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
设计实验 设计思路:可以把物体放在距凸透镜较远的地方,然后逐渐移近 , 观察成像的情况,记录每次观察到的物距以及像的虚实 、大小 、 正倒等情况 , 比较实 验数据,寻找其中规律 。
任务: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
实验步骤 ①把透镜放在光具座标尺中央,从透镜的位置开始在左右两边的 标尺上用粉笔标出等于焦距和2倍焦距的位置。 ②点燃蜡烛,调整它们的高度,使烛焰、凸透镜、光屏的中心大 致在同一高度。 ③把蜡烛放在离凸透镜尽量远的位置上,调整光屏到透镜的距离, 使烛焰在光屏上成一个清晰的像,观察像的大小、正倒,测出蜡 烛与凸透镜、凸透镜与光屏间的距离。把数据记录成表。
归纳总结
任务: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 凸透镜成像规律:
任务: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 归纳总结
凸透镜成像规律巧记:
口诀:一焦分虚实,二ຫໍສະໝຸດ 分大小。实像异 ➢侧16倒的,平方物根近是像什远么像?变大。虚像同侧正,物
远像远像变大 。
凸透镜成像规律
第3节凸透镜成像的规律第1课时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01知识管理1.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实验目的:探究像的虚实、大小、正倒与________的关系.实验器材:________、凸透镜、________和________等.物理量:物体到凸透镜的距离叫________,用字母u表示;像到凸透镜的距离叫________,用字母v表示.注意:在摆放仪器时,要使烛焰、凸透镜和光屏三者的中心“共线”并“等高”.“等高”就是点燃蜡烛,调整凸透镜和光屏的高度,使烛焰、凸透镜和光屏中心大致在同一高度,只有这样才能使烛焰成的像落在光屏的中央,便于观察.2.凸透镜成像规律规律:(1)当蜡烛位于凸透镜的二倍焦距以外时,调整光屏的位置,可在光屏上出现________、________的清晰的________像;(2)当蜡烛位于二倍焦距以内焦点以外时,调整光屏的位置,可在光屏上出现________、________的清晰的________像;(3)当蜡烛位于透镜的焦点以内时,在光屏上________(填“能”或“不能”)得到蜡烛的像,透过透镜可以看到蜡烛成________、________的________像.02基础题1.(宜宾中考)将一个凸透镜正对着太阳光,在凸透镜另一侧15 cm处的纸上出现一个最小、最亮的光斑,将一个物体放在该凸透镜主光轴上距光心20 cm处,则在凸透镜的另一侧光屏上会出现一个( ) A.正立、放大的虚像B.正立、缩小的虚像C.倒立、放大的实像D.倒立、缩小的实像2.(郴州中考)如图所示,烛焰在光屏上成清晰的像.当把蜡烛向左移动一段距离,要在光屏上再次成一个清晰的像,应该( )A.保持凸透镜不动,光屏向左移B.保持凸透镜不动,光屏向右移C.保持凸透镜和光屏都不动D.以上说法都不对3.1.一个焦距是10cm的凸透镜,当物体从离透镜20cm处逐渐移向30cm处的过程中().A.像逐渐变大,像距逐渐变小B.像逐渐变小,像距逐渐变大C.像逐渐变大,像距逐渐变大D.像逐渐变小,像距逐渐变小4.(阜新中考)小丽同学用焦距为15 cm的凸透镜做“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实验:(1)如图甲所示,实验前应调节烛焰、凸透镜、光屏三者的中心,使它们在________高度上.(2)实验过程中,当蜡烛与凸透镜的距离如图甲所示时,在光屏上可得到一个清晰的倒立、________的实像,生活中利用这个规律制成的光学仪器是________.(3)实验过程中,小丽发现当蜡烛成实像时,物距减小,像距与像都________(填“变大”“变小”或“不变”).(4)实验过程中,随着蜡烛的燃烧,可观察到光屏上的像向________(填“上”或“下”)移动.(5)通过实验观察可知,在图乙中左边的蜡烛通过凸透镜不可能形成的像是________(填符号).03中档题5.(贵港中考)某同学做“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实验时,所用凸透镜的焦距为f,保持凸透镜位置不变,如图所示,先后使烛焰位于a、b、c、d四点,并分别调整光屏的位置,关于a、b、c、d四点的成像情况,他归纳出下列说法,其中错误的是( )A.烛焰位于a点时,屏上出现的实像最小B.烛焰位于c点时,屏上出现的实像最大C.烛焰位于b点时,屏上出现的实像最大D.烛焰位于d点时,成正立放大的虚像6.(泰安中考)在“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的实验中,物体距离凸透镜30 cm时,在凸透镜另一侧的光屏上可得到一个倒立的、放大的实像.该凸透镜的焦距可能为( )A.5 cm B.10 cm C.15 cm D.18 cm7.(2017•山西)小明做“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实验时,在光屏上得到烛焰清晰的缩小的像,然后他把燃烧的蜡烛和光屏互换位置,这时光屏上能看到()A.倒立、放大的像B.倒立、缩小的像C.正立、放大的像D.正立、缩小的像8.(2017•常德)毕业了,小明与全班同学用胶片照相机照了合影后,接着照一张单身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小明应远离镜头,同时胶片应靠近镜头B.小明应靠近镜头,同时胶片应远离镜头C.小明在相机中的像是倒立、放大的实像D.小明在相机中的像是正立、放大的虚像7.(杭州中考)实验室利用光具座研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当三个元件移动到图示位置时,光屏上出现了清晰的像,回答下列问题:(1)光屏上像的性质为________________.(2)关于本实验中得到的像在生活中的应用,举一个例子:________.(3)从图中读出物距为________cm,并推算出焦距为________.A.f<15 cm B.15 cm<f<20 cm C.f>30 cm(4)如果保持蜡烛与凸透镜的位置不变,撤去光屏,是否仍然成像?________.8.(株洲中考)小明同学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时,实验步骤如下:(1)将焦距为10 cm的凸透镜放置在光具座上50 cm处,把蜡烛和光屏分别安放在光具座上凸透镜的两侧,如图所示.然后调整蜡烛、凸透镜及光屏的高度,使三者的中心在____________.(2)将蜡烛放在光具座上20 cm处,移动________,直到呈现出最清晰的像,然后________蜡烛和光屏分别到凸透镜的距离.(3)将蜡烛移至光具座上45 cm处,接下来的探究操作不必要的是________(填字母).A.移动光屏,在光屏上寻找蜡烛的像B.在凸透镜左侧透过凸透镜观察蜡烛的像C.在凸透镜右侧透过凸透镜观察蜡烛的像9.(2017•临沂)小明用一个焦距为10cm的凸透镜探究凸透镜的成像规律,当装置如图甲所示时,烛焰在光屏上成清晰的像.(1)图甲中光屏离凸透镜的距离可能是______(填序号)A.28cmB.18cmC.8cm(2)保持凸透镜的位置不变,将蜡烛向左调节一段距离后,要想在光屏上成清晰的像,应将光屏向______(填“左”或“右”)调节;(3)若步骤(2)中未调节光屏的位置,则需在凸透镜前加一个(填“凸”或“凹”)透镜,才能在光屏上得到清晰倒立的像;(4)若将印有字母“F”的纸片(图乙)放在离凸透镜5cm的地方,我们能看到的清晰的像是丙图中的______(填序号).。
3.3凸透镜成像的规律第1课时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课件+2024-2025学年苏科版物理八年级上册
大) 。
(3)实验时,应先固定 凸透镜 ,然后固定 光源 ,最后来回移 动 光屏 ,直至光屏上出现清晰的像,记录物距和像距的大小。(均 选填“光源”“凸透镜”或“光屏”)
甲
乙
1 2 34 567 8
(4)多次改变物距,移动光屏确定像的位置,记录成像的特点如表所示。
次序
1 2 3 4 5
物距u/cm
便于比较像与物的大
甲
乙
1 2 34 567 8
(2)当发光物体在a点时,如图乙所示,在光屏上成的像如图丙所示, 则光屏上的像是倒立、 缩小 的实像。将发光物体由a点移动到b点, 要想找到像的位置,应移动光屏,直到 光屏上的像清晰 为止。
乙
丙
1 2 34 567 8
(3)如图乙所示,当发光物体在a点时,像与透镜之间的距离为s1,当 发光物体在b点时,像与透镜之间的距离为s2,则s1 > (选填 “>”“<”或“=”)s2,发光物体在a点所成的像比发光物体在b点 所成的像 大 (选填“大”“小”或“一样大小”)。
1 2 34 567 8
7. 下图是“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装置,光源为一个3.0 cm高的 发光字母。 (1)如图甲所示,平行光正对凸透镜照射,光屏上出现一个最小、最 亮的光斑,则凸透镜的焦距f= 10.0 cm。
甲
乙
1 2 34 567 8
(2)调节光源、凸透镜、光屏的中心在同一高度后,无论怎样移动光 屏,在光屏上都找不到像,原因可能是 物距小于焦距(或像距过
50.0 30.0 20.0 17.0 13. 24.3 43.3
倒正 倒立 倒立 倒立 倒立 倒立
像的特点 像高/cm 0.15 1.50 3.0 4.29 9.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