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土中国》与传统文化的重建
费孝通的《乡土中国》对于新时代乡村社会治理的意义
费孝通的《乡土中国》对于新时代乡村社会治理的意义1. 引言1.1 费孝通及其著作简介费孝通,生于1910年,是中国著名的社会学家和民俗学家。
他曾在北平大学和美国哈佛大学学习,对中国传统文化和社会有着深刻的研究和理解。
费孝通的代表作品之一就是《乡土中国》,这部著作是对中国农村社会的深入探讨,展现了他对中国传统文化和乡村生活的独特见解。
在《乡土中国》中,费孝通通过对中国乡村生活的观察和分析,揭示了乡村社会固有的特点和规律。
他认为,乡村社会是一个由亲情、乡情和信仰构成的社会网络,这种传统的社会关系在中国农村中至今仍然保留着。
费孝通指出,要想有效地治理乡村社会,就不能简单地套用城市社会的治理模式,而必须充分理解和尊重乡村社会的特点,为乡村社会提供相应的治理机制和政策支持。
通过《乡土中国》,费孝通深刻揭示了中国乡村社会的独特魅力和价值,为我们理解和治理新时代乡村社会提供了重要的参考和启示。
1.2 《乡土中国》的重要性费孝通的著作《乡土中国》是中国现代社会学的经典之作,在乡村社会治理领域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和现实意义。
本书从历史、社会、文化等多方面深入剖析了中国乡村社会的特点和规律,呈现了丰富的民俗文化和社会生活现象。
《乡土中国》的重要性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在乡村社会治理领域,《乡土中国》为我们提供了深入了解中国乡村社会的途径和方法,帮助我们揭示乡土社会的独特特点和内在机理。
通过对乡土社会的深入挖掘和分析,可以更好地指导和推动乡村社会治理工作的开展。
《乡土中国》为我们提供了借鉴和启示,为新时代乡村社会治理提供了丰富的思想资源和理论支持。
在当前乡村振兴和社会治理新形势下,我们可以从《乡土中国》中汲取智慧,探索符合实际的乡村社会治理模式和路径。
《乡土中国》作为费孝通先生的代表作品,在乡村社会治理领域有着不可替代的地位和作用。
它的重要性不仅在于为我们提供了丰富的学术理论和实证研究成果,更在于对新时代乡村社会治理提供了宝贵的经验和启示。
整本书阅读复习之《乡土中国》
整本书阅读复习之《乡土中国》内容概要一、《乡土中国》简介《乡土中国》是费孝通著述的一部研究中国农村社会特点的学术著作。
《乡土中国》一书收录了《乡土本色》《文字下乡》《再论文字下乡》《差序格局》《系维着私人的道德》《家族》《男女有别》《礼治秩序》《无讼》《无为政治》《长老统治》《血缘和地缘》《名实的分离》《从欲望到需要》十四篇论文,分别从乡村社区、文化传递、家族制度、道德观念、权力结构、社会规范、社会变迁等诸多方面深度解剖了中国乡土社会的结构及其本色。
作者基于自己田野调查的丰富积累,对中国传统社会结构进行了充分的思考和分析,尝试回答“作为中国基层社会的乡土社会究竟是个什么样的社会”这个问题。
《乡土中国》中,作者用通俗、简洁的语言对中国的基层社会的主要特征进行了概述和分析,全面展现了中国基层社会的面貌。
作为社会学本土化的重要论著《乡土中国》对研究中国乡土社会的传统文化、社会结构具有开创性意义,《乡土中国》是学界共认的中国乡土社会传统文化和社会结构理论研究的重要代表作之一;其通俗自然的用语和深入浅出的阐述,大大增强了该书的可读性。
二、内容概要(一)《乡土本色》1.内容概要该章大抵是全书的总论。
“从基层上看去,中国社会是乡土性的。
”在这一章中,费孝通将中国社会的基层定义为乡土性的,这“乡土性”带有三方面特点:其一,“乡下人离不了泥土”。
乡下人以种地为最普通的谋生方法,因而也最明白泥土的可贵。
其二,不流动性。
靠农业谋生的人是“粘在土地上的”并不是说乡村人口是固定的,而是说在人与空间的关系上是不流动的,安土重迁,各自保持着孤立与隔膜。
其三,熟人社会。
乡土社会的这种人口流动性缓慢的特点使乡村生活很富于“地方性”特点,聚村而居,终老是乡。
所以,乡土社会是个熟人之间的社会,这才有了“从心所欲不逾矩”的自由。
这一章描述了中国社会的基础,同时也是全书的基础,后文差序格局、礼俗社会之根源,都在于此“乡土性”。
2.拓展运用请用《乡土本色》中的概念和观点来谈谈你对臧克家《三代》这首诗的理解。
“乡土中国”的文化困境关于“乡土传统”的百年论说
“乡土中国”的文化困境关于“乡土传统”的百年论说一、本文概述《“乡土中国”的文化困境关于“乡土传统”的百年论说》这篇文章旨在深入探讨中国乡土文化在现代社会中所面临的困境,以及“乡土传统”在过去的百年中如何被论说和解读。
文章首先概述了中国乡土文化的历史背景和特点,分析了乡土传统在社会发展中的重要性。
随后,文章通过回顾百年来关于乡土传统的论说,揭示了乡土文化在不同历史时期所面临的挑战和变革。
在此基础上,文章进一步分析了乡土文化在现代社会中面临的困境,包括城市化进程对乡土文化的冲击、传统价值观与现代价值观的冲突、乡土文化的传承与创新等问题。
文章指出,这些困境不仅影响了乡土文化的传承和发展,也影响了中国社会的整体进步。
文章提出了对乡土文化保护和传承的建议,强调了政府、社会和个体在乡土文化传承中的责任和作用。
文章希望通过深入研究和探讨乡土文化的困境和未来发展,为中国的文化多样性和社会进步做出贡献。
二、乡土传统的历史回顾中国,这片古老而富饶的土地,自古以来便以其独特的乡土传统孕育了深厚的文化底蕴。
乡土传统,作为中华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承载着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文化内涵。
然而,随着时代的变迁和社会的发展,乡土传统也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困境和挑战。
回望历史,乡土传统在中国社会中的影响深远。
自农耕文明兴起,土地成为人民生活的根基,乡土传统也随之形成。
在古代,乡土传统表现为对土地的崇拜、对祖先的祭祀、对家族和村落的忠诚等。
这些传统习俗和信仰,不仅塑造了人们的行为规范,也凝聚了社会的力量。
然而,随着近代社会的转型,乡土传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冲击。
西方文化的传入、现代科技的进步以及城市化进程的加速,都使得乡土传统逐渐失去了原有的地位。
许多年轻人离开乡村,涌向城市,追求现代化的生活方式。
同时,一些传统习俗和信仰也因为种种原因而逐渐消失。
尽管如此,乡土传统并未完全消失。
在一些偏远地区,传统习俗仍然得以保留和传承。
而且,随着人们对传统文化的重新认识和尊重,乡土传统也在逐渐回归人们的生活。
整本书阅读《乡土中国》同步练习(含答案)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
整本书阅读《乡土中国》同步练习(含答案)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整本书阅读《乡土中国》同步练习一、选择题1.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人治和法治有什么区别呢?如果人治是法治的对面,意思应当是“不依法律的统治"了。
统治如果是指社会秩序的维持,我们很难想象一个社会的秩序可以不必依靠什么力量就可以维持,人和人的关系可以不依据什么规定而自行配合的。
如果不根据法律,根据什么呢?望文生义地说来,人治好像是指有权利的人任凭一己的好恶来规定社会上人和人关系的意思。
______如果共同生活的人们,相互的行为、权利和义务,没有一定的规范可守,依着统治者的好恶来决定。
而好恶也无法预测的话,社会必然会混乱,人们会不知道怎样行动,那是不可能的,因之也说不上“治”了。
A.我很怀疑这种“人治"是不可能发生的。
B.我很肯定这种“人治”是可能发生的。
C.我很怀疑这种“人治"是可能发生的。
D.我很怀疑这种“人治”是肯定不可能发生的。
2.下列各项中,加点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A.学习犹如登山,要脚踏实地,循序渐进,不能指望一步登顶,这个道理是不可名状的。
B.过去的一年我决定另起炉灶,甚至暂时撇开经济问题,专从社会结构本身来发挥。
C.开展“护苗行动",创建书香校园,让师生浸润书香的环境里以书为伴,尽享天伦之乐。
D.做任何事情都要按一定的步骤循序渐进,否则会让自己陷入效率低下的忙碌中。
3.根据《乡土中国》一书的内容,下列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A.《文字下乡》和《再论文字下乡》这两章中,作者认为推行“文字下乡”并不十分迫切,因为文字和语言,是人们传情达意的一种工具,但并非唯一的工具,在乡土社会中,人们也可以通过“眉目"等其他方式来传递情感。
B.在《乡土本色》一章中,作者指出,中国农村聚村而居的原因大致有这几个,一是每家农耕面积小,所以聚在一起住,二是合作的需要,三是为了安全,四是有土地平等继承的原则,人口一代代积多故而形成大村落。
费孝通的《乡土中国》对于新时代乡村社会治理的意义
费孝通的《乡土中国》对于新时代乡村社会治理的意义1. 引言1.1 费孝通的《乡土中国》对于新时代乡村社会治理的意义费孝通的《乡土中国》是中国乡村社会研究领域的经典之作,其对于新时代乡村社会治理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和启示作用。
通过对中国传统乡村社会形态和特点的深入研究,费孝通揭示了乡村社会中的种种问题和矛盾,并提出了许多具有前瞻性和现实意义的治理建议。
在当今社会转型时期,乡村社会治理正面临着新的挑战和机遇,而《乡土中国》中所体现的治理智慧和理念仍然具有极大的借鉴意义。
传统文化中蕴含着丰富的治理智慧,而费孝通对传统文化的发掘和阐释,为新时代乡村社会的治理提供了宝贵的参考和借鉴。
在当前推进乡村振兴战略的背景下,深入研读和理解费孝通的《乡土中国》,对于促进乡村社会的稳定发展和社会治理体系的完善具有重要意义。
费孝通的治理理念和智慧,将为我们探索新时代乡村社会治理的路径提供宝贵的启示和借鉴。
2. 正文2.1 费孝通对中国乡村社会的深入研究费孝通是中国著名的社会学家和文化学者,他对中国乡村社会进行了深入研究,提出了许多有益的观点和理论。
费孝通认为,中国传统乡村社会是一个自给自足、自给自足的小社会,这种社会形态具有独特的特点和优势。
在他的研究中,费孝通发现了许多乡村社会的特殊现象和规律,从而使人们更加深入地了解中国乡村社会的发展和变化。
费孝通指出,中国乡村社会的发展是一个渐进的过程,需要充分考虑当地的历史、文化和环境等因素。
他强调了乡村社会的自治和自我调节能力,认为这是保持乡村社会稳定和和谐的重要条件。
费孝通还指出了乡村社会中存在的问题和矛盾,提出了许多切实可行的解决方案和建议。
通过费孝通对中国乡村社会的深入研究,我们可以更好地认识乡村社会的发展规律和特点,为新时代乡村社会治理提供有益的借鉴和启示。
费孝通的思想和理论在今天依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对于构建和谐稳定的乡村社会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2.2 《乡土中国》对新时代乡村社会治理的启示费孝通的《乡土中国》一书对新时代乡村社会治理提供了重要的启示。
《乡土中国》(教案)
《乡土中国》教学设计【教材分析】关于《乡土中国》的整本书阅读,文章介绍了一种“分类重组式”的阅读法。
该方法根据《乡土中国》的目录,按内容关联分类,划分了 6 个板块,建议教学时从梳理、分类、对比、归纳、探究等几个方面设计任务,引导学生通过阅读,深入思考,并形成自己阅读学术类著作的方法,积累阅读经验。
【教学目标】1.语言建构与运用:抓住每章核心概念,理解作者主要观点。
2.思维发展与提升:整体分析每章框架,形成知识框架结构。
3.审美鉴赏与创造:建构阅读整本书经验,形成自己的读书方法,提升阅读鉴赏能力。
4.文化传承与理解体会:促进学生对中国传统优秀文化、革命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深入学习,形成正确的人生观、学习观、价值观。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抓住每章核心概念,理解作者主要观点。
2.教学难点:整体分析每章框架,形成知识框架结构。
【教学方法】引导法,讲授法,多媒体教学法,任务导向法,小组合作探究法。
【教学过程】一、导入何为“乡土”:故乡与土地,个体与整体,生长与养育。
作为一个历史悠久的农业大国,乡土社会是中国社会的根基。
乡土社会是一个什么样的社会?曾经的乡土中国究竟是一幅怎样的风貌?20世纪40年代,新中国成立前夕,国内社会学奠基人费孝通先生带着同样的问题,通过实地调查,为西南联大和云南大学的学生们讲授“乡村社会学”这门课程,当时的他仅仅三十多岁。
他根据课程内容撰写了14篇学术随笔,发表在当时一本名叫《世纪评论》的杂志上,并于1947年集结成这本《乡土中国》。
有人曾说,读懂了《乡土中国》,就是读懂了中国社会。
也有人说,《乡土中国》是解析中国社会人情规则,了解中国文化、社会和经济的必读之书。
二、作品简介《乡土中国》是费孝通先生于二十世纪四十年代后期在西南联大和云南大学所讲的“乡村社会学”一课的内容,他用通俗简洁的语言对中国的基层社会的主要特征进行了概述和分析,较为全面地展现了中国基层社会的面貌,是了解中国与中国人的必读经典。
深度解析:《乡土中国》
深度解析:《乡土中国》
《乡土中国》是鲁迅先生创作的一部具有深刻思想的著作。
该
书以揭示中国农村社会的现实问题为主题,透过对农民生活的观察
和描述,展现了中国农村社会的苦难和不公。
本文将对《乡土中国》进行深度解析,探讨其思想内涵和价值。
首先,鲁迅通过《乡土中国》揭示了中国农村社会的贫困和落后。
他通过对农民生活的描写,揭示了他们的生活条件艰苦,缺乏
基本的教育和医疗资源。
这使读者对农村社会的现状有了更加深刻
的认识,引起了社会对农村问题的关注。
其次,该书还探讨了中国农民在现代化进程中所面临的困境。
鲁迅指出,农民在现代化的浪潮中被边缘化,他们缺乏土地保障和
适应现代经济的能力。
这一观点引发了对农村发展的思考,探索了
改善农民生活状况的途径。
此外,鲁迅在《乡土中国》中还关注了中国农村社会的人文精神。
他通过对农村文化的描述,强调了农民的勤劳、朴实和坚韧不
拔的品质。
这一观点使读者重新审视了农村社会的价值观和传统文化,为农村社会的发展提供了新的思路。
总的来说,《乡土中国》是一部具有深刻思想的作品,通过对
中国农村社会的揭示和探讨,引起了社会对农村问题的关注。
该书
在揭示农村贫困和落后的同时,也探索了改善农民生活状况的途径,并强调了农村社会的人文精神。
通过阅读《乡土中国》,我们可以
更好地了解中国农村社会的现实问题,为农村社会的发展提供新的
思考和解决方案。
整本书阅读《乡土中国》配套练习(2) 统编版高一必修上
整本书阅读《乡土中国》配套练习(2)统编版高一必修上《乡土中国》整本书阅读高考题型链接之现代文阅读I20题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
材料一:“新乡贤”文化建设以其深厚的历史传承和创新性的当代建构,成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下的时代诉求。
在今天的“城乡一体化发展”战略进程中,“新乡贤”的时代角色十分突出。
他们很多人出自于乡村,成就于城市;成长于乡土,弄潮于商海,在乡村与城市的内在关联上,具有天然独特的优势。
在现代化进程的趋势中,从基层乡土去看中国社会或文化的重建问题,主要是怎样把现代知识输入中国经济中最基本的生产基地乡村里去。
作为输入现代知识必须的人这一的媒介,“新乡贤”的社会建构,具有尝试破解百年中国乡村社会发展困境的珍贵价值。
传统中国文化深植于乡土之中,人和地在乡土社会中有着感情的联系,有着一种桑梓情谊----落叶归根的有机循环中所培养出的精神。
在中国家族、乡土文化传承中,具有深厚的根系和广阔的脉系。
乡土文化的有机循环,一如费孝通先生所言:“从农民一朝的拾粪起,到万里关山运枢回乡止,那一套所系维着的人地关联,支持着这历久未衰的中国文化。
”“新乡贤”文化建设无疑秉承和凸现着这一传统文化的底色。
(摘编自王先明《“新乡贤”的历史传承与当代建构》超然客公众号)材料二:城镇化已经变成成了一个滋味复杂的命题,近20年以来,它陆续将诸多治理困境呈现给了转型中的中国。
在这当中,乡村空心化、乡村文化断裂、农村社会治理失败尤其令人忧心。
人们的普遍感受是,中国乡村已经被一路高歌猛进的城镇化抛在了身后。
正气喘吁吁地奔跑在它狭长的影子中。
稍微盘点—下就会发现,近年来以城镇化为关键词的农村报道少见正面的消息,浙江上虞“乡贤文化”确实是难得的例外。
在这里,公共服务普及、基层民主建设与乡土文化的延续,公序良俗的形成有机地结合到了一起,一个兼具乡土性与现代性,既存续了人文精神,也展现了现代公共治理规律的新型乡村模式,呈现在人们眼前。
《乡土中国》读后感
《乡土中国》读后感(经典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经典范文,如工作计划、工作总结、合同协议、条据书信、规章制度、应急预案、策划方案、教学资料、作文大全、其他范文等等,想了解不同范文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Moreover, our store provides various types of classic sample essays, such as work plans, work summaries, contract agreements, document letters, rules and regulations, emergency plans, planning plans, teaching materials, complete essays, and other sample essays. If you want to learn about different sample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please pay attention!《乡土中国》读后感精品《乡土中国》读后感(精选10篇)下面是本店铺分享的精品《乡土中国》读后感(精选10篇)以供参阅。
乡土文化的现代化境遇及重建
乡土文化的现代化境遇及重建・乡土文化源于农业社会,生长于中国农村,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农业文化体系,实质就是农业文化。
乡土文化体系中包含着社会组织、宗教信仰、民间习俗、语言知识等一系列的因子,这些因子通过长期的沉淀和传承,最终在不同区域形成了带有浓厚地域色彩的文化。
近年来,随着城镇化的大力发展带来农村人口大量转移,农民在市民化的过程中,生活方式和价值观都发生了巨大改变,附着在农村居民身上的乡村文化传统、生活方式也发生了改变,乡土文化在与现代社会的碰撞中面临着一系列问题。
一、乡土文化的现代化境遇(一)城镇化影响下,价值观念的转变对乡土文化造成冲击城镇化的影响是双重的,在给农村居民带来现代化的生活方式和生活理念的同时,也消解了原有淳朴的特色鲜明的文化观念。
在传统农村社会,人际交往是受到血缘、地缘因素影响的契约关系,而现代社会呈现出一种理性化的交往模式,以利益计算作为人际互动的第一考虑因素。
由此带来的急功近利心态使人们更注重追求物质享受,忽略了精神文明建设和文化的传承,这引发了一系列的城镇建设同质化、文化同化严重等现象。
很多城镇建设过程屮甚至出现文化传承的畸形发展,将乡土文化的保护推向商业化发展道路,重金打造具有浓郁商业气息的边缘文化,然而对于传统习俗、村落原貌等的保护是缺失的。
原本特色鲜明的乡土社会逐渐消逝,乡土文化的传承面临危机。
(二)市场经济对乡土社会生存环境的吞噬在市场经济的冲击下,农业转移人口增多,大量农村人口离开了乡土社会,投入现代城市文化和经济建设中,这导致了乡土社会的生存空间日益缩小。
一部分农村地区受到工业化的刺激,开始步入现代化,改变了原有的落后、封闭、保守的生存状态,但是与此同时,农村生态环境遭到严重破坏,资源过度消耗, 乡土社会生存环境日益恶化,造成农民对乡土社会的认同感与归属感逐渐消失,恋家(乡土)情结弱化。
同时,受目前我国城乡户籍制度改革及城乡文化差异性的冲击,乡土文化在城市的繁衍受到阻碍。
概念与结构共析 思维与文化同承——《乡土中国》“整本书阅读与研讨”的设计与实施
等论文资料进行学 习、钻研。其次 ,教师要根据学生 学情 .选择适合学生学 习的方 式或方法 。笔者执教 班 级 的学 生 属 于深圳 市中 等层 次 的学 生 ,整 体把 握 整本书的能力不强 ,逻辑思维的能力缺少训练 ,语 言 理解 的能 力 也 有待 加 强 。为 此 ,在 此 书 的 导 读 的 过程 中.笔者结合其独特个性 ,通过交叉重复 、对比 研 究 、思维 导 图 等 形式 ,帮 助 学 生 提 升 阅读 学 术 类 著 作 的能 力 。
概念与结构共析 思维与文化同承
— — 《乡土 中国》“整本 书阅 读 与研讨 ”的 设计 与实 施
凰 曾 冠 霖
《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 (2017年版 )》(以下称 “新 课标 ”)中 的“整 本 书 阅读 与研 讨 ”比起 单篇 或 单 元教 学 .自有其 独 特 的 教学 价 值 ,但 也 更 具 有 挑 战 性 。以社会学研究 的经典之作 《乡土 中国》为例 ,此 书具有概念新颖 、结构清晰 、逻辑严密、采用比较以 及 运 用理 论 与实 际结 合 的方 法 阐释概 念 的特 点 ,教 学 价 值 显 著 。但 作 为 一 部 没有 情 节 、缺 少 故 事 的 学 术著作 .高一学生 往往因为缺 少阅读经验 而对其缺 乏 阅读 兴趣 。为 此 ,笔者 结合 “新 课 标 ”的相 关 要 求 和 《乡土中国》的独特个性 ,开设 4节导读课 ,运用相 互 穿 插 、不断 重 复等 方 法 ,帮 助学 生从 总 结概 念 、理 清 结构 、分析 语 言 、关 照现 实 等四 个方 面 进行 学 习 , 以此来激发学生持续 、深入地阅读《乡土中国》的兴 趣 .培 养 阅读整 本 书 的能力 .养成 良好 的 阅读 习惯 。
一 导 读 准 备 、
《乡土中国生育制度乡土重建》费孝通读后感
在书的结尾,费孝通先生提出了乡土重建的理念,这是他对乡土社会未来的展望,也是对我们这个民族的未来发展的深刻思考。他认为,要改变乡土社会的生育制度,必须从教育、法律、政策等多方面入手,消除性别歧视,提高女性地位,调整生育观念,实现人口与资源的平衡。这一理念对于我们今天依然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它提醒我们,在现代化的进程中,我们不能忽视文化的力量,也不能忽视乡土社会的独特性。
评论方面,我认为费孝通先生的《乡土中国生育制度乡土重建》是一部极具价值的作品。它不仅仅是对中国乡土社会生育制度的剖析,更是一部对我们民族的文化和社会的深入思考。费孝通先生以其独特的视角和深刻的洞察力,揭示了乡土社会中生育制度的复杂性和文化逻辑,让我们看到了问题的本质和深层次的原因。这本书对于我们理解乡土社会、反思我们的文化和社会,以及寻找改变和发展的可能,都具有重要的启示作用。
首先,费孝通先生的写作风格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他的文字简洁明了,条理清晰,逻辑性强。他通过丰富的实例和细腻的观察,将复杂的生育制度和文化现象生动地展现出来,让我能够轻松地理解并深入思考。他的写作风格既具有学术性,又不失通俗易懂,使得这本书成为了一部既深入又易于阅读的作品。
其次,书中的人物塑造也非常鲜明。费孝通先生在书中描绘了各种各样的角色,从普通的农民到有权势的长者,每个人物都有自己独特的性格和特点。通过对这些人物的塑造,费孝通先生展现了乡土社会中各种不同的生育观念和行为模式。这些人物形象栩栩如生,让我仿佛置身于那个世界之中,亲身感受到了乡土社会的氛围和现实。
高中统编版《乡土中国》知识点精讲及习题专练----《差序格局》
高中统编版《乡土中国》知识点精讲及习题专练----《差序格局》思维导图全篇概况《差序格局》本篇文章讨论社会结构的格局。
西洋社会是团体格局——如同一捆捆的柴,即常常由若干人组成一定的团体。
团体有明确界限和层次组织,丝毫不乱。
在这种公和私有明确的界限的格局下就产生了个人主义以及平等观念和宪法观念。
相对而言,乡土社会是差序格局——如同一块石头丢在水面上所产生的一圈圈推出去的波纹,中心是自己。
在这样公和私是相对而言的差序格局下就产生了自我主义,人和人之间讲交情而不计较权利与义务。
“差序格局”是费孝通提出的一个极其重要的社会学和人类学观点,指的是由亲属关系和地缘关系所决定的有差等的次序关系。
作者主要从理论(典籍)和事实两方面论证。
费孝通认为西方社会的人际关系就像是捆柴,几根成一把,几把成一扎,几扎成一捆,成团体状态,归属清楚,界限明确;而中国乡土社会的人际关系则是以亲属关系为主轴的网络关系,是一种差序格局,界限模糊,而且“伸缩自如”。
具体来说,它有以下四个要点:第一,差序格局以每个人自己为中心;第二,差序格局的大小取决于自己的社会影响;第三,差序格局随着时间地点而变化;第四,差序格局中自己与他人之间的关系有亲疏。
差序格局与中国传统儒家文化的“伦”的概念密切相关。
儒家讲人伦,伦即是差序;孔子“善推而已”,从己到天下是一圈圈推出去的;子曰: “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拱之”,这恰好是对差序格局的比喻,自己总是中心,所有其他人随着他转动。
差序格局不仅存在于乡土社会生活实际中,也蕴含在中国传统文化中,体现了传统文化一些基本理念。
知识点详解差序格局形成的原因有的学者认为差序格局其实并不是中国社会特有的结构特征,而是社会结构在特定社会发展阶段的产物,中国社会是因为长期稳定,尤其近代以来与西方相比,社会结构的变化要落后一个时代,差序格局才更多的体现在社会结构中。
这一结构形成的原因在于:1. 行动者有限的能力。
六、第四章《差序格局》(解析版)-【教考融合】《乡土中国》整本书阅读分章练习
六、《乡土中国》第四章《差序格局》教考融合练习一、语言文字的运用与表达(一)阅读下面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新型城镇化是具有城乡一体、城乡统筹、产城互动、节约集约、生态宜居、和谐发展为基本特征的城镇化,是大中小城市、小城镇、新型农村社区协调发展,互促共进的城镇化。
文化是城市的灵魂、根脉和生命力,城市文化建设则是一个城市综合竞争力和“软实力”的引领与支撑。
在当前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转型构成的宏观背景下,历史文化古迹的保护与城市发展工作遇到了的困境。
随着近年来城镇化的加快,从大城市到小城镇,高楼大厦如般拔地而起。
人们发现,无论走到哪个城市,目光所及,全是大同小异的高楼群、玻璃墙、霓虹灯、宽马路、大广场,很多具有历史、科学和艺术价值,反映城市历史风貌和地方特色的古建筑屡遭破坏。
()城市规划的“朝令夕改”、规划公示与实施阶段的不透明等现象比比皆是。
公众过低导致规划项目往往是政府、企业一头热,未能充分考虑城乡居民的生活、文化需求。
此外,还有政府重速度、轻质量以及对GDP的盲目追求导致“一政府一规划”、政绩工程、形象工程等层出不穷。
这其中既可能有政府部门因自身利益所做的,也不乏因商业利益驱使带来的过度建设、重复建设。
1、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A.新型城镇化的基本特征是城乡一体、城乡统筹、产城互动、节约集约、生态宜居、和谐发展B.新型城镇化是具有城乡一体、城乡统筹、产城互动、节约集约、和谐发展、生态宜居为基本特征的城镇化C.新型城镇化是以城乡统筹、城乡一体、产城互动、节约集约、生态宜居、和谐发展为基本特征的城镇化D.新型城镇化是具有以城乡统筹、城乡一体、产城互动、节约集约、生态宜居、和谐发展为基本特征的城镇化2、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词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A.前所未有鳞次栉比参与感干扰B.亘古未有雨后春笋参与感干预C.亘古未有鳞次栉比参与度干扰D.前所未有雨后春笋参与度干预3、下列填入文中括号内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A.究其原因,古建筑的受伤与城市规划的不完善有着密切的关系。
2024版《乡土中国》
文化旅游
政策支持
利用乡土文化资源发展旅游业,将乡土文化 展示给更多人,促进乡土文化的传播和交流。
政府应出台相关政策,支持乡土文化的传承 和发展,如加大资金投入、建立保护机制等。
04 乡村治理与现代化进程
CHAPTER
乡村治理现状及挑战
治理主体单一
当前乡村治理主要依靠基层政府, 缺乏多元主体的参与,导致治理 效果不佳。
探寻中国特色 《乡土中国》对于理解中国社会的特性和文化传统具有重 要意义,有助于我们探寻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发展道路。
未来发展趋势预测和展望
乡土文化的复兴
随着人们对于精神文化生活的追求不断提高,乡土文化有望在未 来得到更多的关注和重视,实现复兴与发展。
城乡融合与协调发展
未来中国将更加注重城乡融合与协调发展,缩小城乡差距,让城乡 居民共享现代化成果。
节日庆典活动是乡土文化传承的重要载体,通过节日庆典,人们可以加深对传 统文化的理解和认同,同时也有利于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发展。
当代乡土文化传承策略
教育传承
文化创新
通过学校教育、家庭教育等途径,将乡土文 化知识传授给年轻一代,培养他们的乡土文 化意识和认同感。
在传承乡土文化的基础上,结合时代特点进 行创新,使乡土文化更具时代性和吸引力。
生态文明建设与可持续发展
面对日益严峻的环境问题,未来中国将加强生态文明建设,推动经 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谢谢
THANKS
农民工子女教育
农民工子女在城市中接受教育的机会不平等,需要采取措施保障其 平等接受教育的权利。
农民工市民化
推动农民工市民化进程,使其享受与城市居民同等的公共服务和社会 保障。
新型城镇化道路探索
专题09《乡土中国》整本书阅读(考点剖析对点训练)
专题09 《乡土中国》整本书阅读(考点剖析+对点训练)考点剖析第一板块:“概述”及总论板块内容包括:《重刊序言》《后记》和第1篇《乡土本色》。
1.引导学生快速且自主地梳理包括写作背景、研究对象、研究范围、研究目的、基本研究方法和学术价值等在内的问题,明确阅读“预期”。
2.搭好思维导图框架,引导学生“添枝加叶”,阅读本书总论,即第1篇《乡土本色》,理解中国基层社会的乡土性所具有的特征。
3.分类、梳理、归纳《重刊序言》《后记》,大致了解本书基本情况。
学生自主梳理相关信息,可通过小组成员合作,分工梳理。
从整体上了解社会学的发展史、《乡土中国》写作的大背景、研究目的、研究方法、学者的社会责任担当等信息,做到“知人论世”,为阅读本书做好前期准备。
4.联系生活,多向阅读。
第1篇《乡土本色》中论述了乡土社会最大的两个特点:“土气”和“聚居”。
为了更深入地认识乡土社会的特征,可引导学生联系现实生活中的现象进行思考:举例:①中国人自古安土重迁,为什么现如今“北漂”“南漂”这么多?②相比前些年每逢春节深圳便犹如一座“空城”的景象,如今留在深圳过春节的人开始多了起来,该怎么看待这种现象?明确:现代社会商业发达,土地对人的束缚力变弱,甚至很多农村人也不再以土地为谋生的主要手段,选择进城打工,人口的流动性也随之增强。
第二板块:文化经验的积累与传承板块内容包括:第23篇,即《文字下乡》和《再论文字下乡》。
1.借学习作者如何反驳乡下人“愚”这一偏见,理解乡下人不学文字并非“愚”,而是人们认为文字是无用的,明确作者的结论。
明确:乡土社会不需要文字。
2.结合作者列举的生活实例,分析作者是如何摆事实、讲道理,反驳“乡下人愚”这一偏见的,并体悟作者如何驳中有立,水到渠成地得出结论。
明确:乡下人不愚,“识字不识字并非愚不愚的标准”;在熟人社会,语言足以传递‘世代间的经验”,“文字是多余的”。
3.依托经典:乡下孩子闰土对文字并没有迫切的来自生活上的需求。
《乡土中国》的重要概念
《乡土中国》的重要概念《乡土中国》是钱穆先生的重要著作,他通过梳理中国传统文化的脉络,描绘了中国乡土文化的丰富多彩,强调了中国传统文化对于现代发展的重要性。
本篇文章将从几个重要概念入手,简单阐述《乡土中国》一书的精髓所在。
一、乡土乡土是中国传统文化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在钱穆眼中,乡土即中国的生命之源。
它是中国悠久历史和文化传承的根基,是中国社会和经济发展的基础。
乡土中的文化、宗教、语言、风俗、习惯等多种元素,构成了中国特有的社会形态和人文景观。
二、文化传统中国传统文化是乡土文化中最为重要的一部分。
钱穆称之为“文化传统之底蕴”,是中国人思维方式、价值观念和行为准则的凝聚体。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儒家、道家、佛教等思想体系交织,形成了中国文化的多元性和综合性。
这些思想和价值观在中国的传统社会中广泛流传,对中国社会的发展和中国人的思维方式产生了深远影响。
三、宗教信仰中国传统文化中还包括多种宗教信仰,如儒家、道家、佛教、基督教、伊斯兰教等。
这些宗教信仰在中国乡土文化中深植人心,对人们的宗教信仰、道德观念和世界观形成了重要影响。
这些宗教信仰之所以在中国得到广泛传承和发展,不仅在于其本身的文化内涵和思想深度,更在于其与中国乡土文化的结合,形成独特的宗教文化。
四、家风家训家风家训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家风是家族内部的一种精神规范和行为准则,家训则是家风的具体实践。
在传统中国社会中,家族的传承和继承是一个重要主题,家风家训对于家族的凝聚力和生存能力具有重要作用。
在家风家训中,家族成员通过遵守规定的行为准则和价值观念,维护家族的尊严和荣誉。
五、礼仪习俗礼仪习俗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一种重要形式。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礼仪习俗被视为一种高尚的人文形态,代表着中国传统的礼仪文化、社会文化和审美文化。
中国传统礼仪趋于庄重、严谨、繁琐,是一种融合着尊重他人和潜移默化的道德教育的文化形态。
礼仪习俗在中国作为一种传统文化,仍然在人们日常生活中得到了广泛的传承。
广东高考乡土中国考法
广东高考乡土中国考法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 ~5 题。
材料一:费孝通先生《乡土中国》所讨论的问题虽是由农村经验入手,但其实涉及的是整个中国文化传统的问题。
在这里,必须就“传统”问题首先澄清:传统并不意味着历史陈迹,并不只是代表过去。
传统固然可以借由对历史的考察而得知,可以从以往经验中总结出来,但是我们须明白,无论大家是否有所意识,那些即便已为陈迹的事物正影响着乃至深刻地影响着当下,它甚至可以活生生地一直活到当下。
这就是为什么当人们普遍意识到社会急剧转型、农村面貌已经天翻地覆的时候,我们还需要阅读《乡土中国》,我们还可以从这本书中得到颇具价值的启示。
因为,作者所关注的并非只是当时的农村问题,而是整个中国文化传统问题,是中国文化传统与社会变迁的问题。
梁治平在其《古代法:文化差异与传统》一文中说:“一个被称作传统的东西,如果确实符合传统这个词的真实含义,那么,它就不仅仅是一个历史上曾经存在的过去,同时还是个历史地存在的现在。
因此,我们不但可以在以往的历史中追寻传统,而且可以在当下生活的折射里发现传统。
今人对于历史的关注和对传统的兴趣,恐怕主要是从这里来的。
”费孝通先生在《乡土重建》中也表达了上述观念:“传统的方式不但有记载可按,而且有现实的生活可查……”这就是为什么,人们无论阅读梁治平对于中国传统文化起源的思想追寻,还是费孝通对于中国基层社会传统的研究,在许多地方,都能真切感受到:明明写的是过去的事物,但是浮现在我们眼前的却分明是当今时代的影子。
当然,研究历史与传统的兴趣绝不仅是由于可以借以认识当下,对于处在社会变迁之中、着手改革工作的人们来说,认真对待传统十分必要,汲取传统的经验和价值意义重大。
因为“不管怎么说,我们总是从我们自己的历史、自己的传统和自己的经验出发去看待世界、解释世界的”。
费孝通先生在《乡土中国》中如此说道:“每个人的当前,不但包括他个人过去的投影,而且还是整个民族的过去的投影。
历史对于个人并不是点缀的饰物,而是实用的、不可或缺的生活基础。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黑龙江工业学院学报JOURNAL OF HEILONGJIANG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Vol.19No.10 Oct.2019第19卷第10期2019年10月文章编号:2096-3874(2019)10-0151-06《乡土中国》与传统文化的重建胡成(北京大学法学院,北京100871)摘要:虽然费孝通先生的《乡土中国》一书,其经验基础在于中国农村社会的调查,但其所提出的文化概念体系提炼出了整个中国传统社会的一些典型特征。
在该书中,不只可以得到一些关于中国传统社会的基本认识,也能借以反思中国当下的社会以及文化的改革和重建。
因为传统不只可以从以往的历史中追寻,而且可以从当下生活中发现。
传统固然是改革的基础和限制,但也可以通过重述乃至重建从而推动社会的变迁和进步。
关键词:乡土中国;传统文化;文化重建中图分类号:G122:C912.4费孝通先生在陆续发表《花篮瑶的社会组织》《江村经济》和《云南三村》等一系列的经验研究报告之后,于1947年发表《乡土中国》并提炼出关于“乡土中国”的一系列概念体系。
“乡土中国”的概念体系,其基础固然源于作者对于中国基层社会,主要是农村社会的经验研究。
但是在《乡土中国》一书中,作者通过对比其他社会体系(主要是西方社会)从而提炼出中国传统社会的_套概念体系,其理论视野乃着眼于探讨中国传统社会的典型特征。
因而“乡土中国”所描述的中国传统社会固然并非全貌,但因其点出了中国传统社会乃至至今仍然存在的一些典型的社会生活习惯以及思维方式,故而值得当今的我们借以反思中国的传统文化。
一、“乡土中国”着眼于整个中国传统社会而非仅限于农村如作者在重刊序言中所说,尝试回答“作为中国基层社会的乡土社会究竟是个什么样的社会”⑴这一问题乃是《乡土中国》一书所围绕的主题。
在《乡土本色》一文开篇作者就阐明基本观点,“从基层上看去,中国社会是乡土性的”[1],也即是说,“乡土中国”“乡土社会”是作者针对中国文献标识码:A基层社会的基本性质所作出的大致判断。
这样的说法暗含的意思是,中国传统社会除了基层社会以外,还有和乡土基层不同的社会,而作者则主要是围绕传统社会的基层这一个层面进行研究。
在重刊序言里,作者强调本书中所讲的“乡土中国”只是包含于中国基层传统社会里的一种特具体系,对于这一体系的观察和认识,并不否认其他体系对中国传统社会的影响⑴。
可知,“乡土中国”是基于作者对中国基层社会研究所提炼出的一套概念体系,也即只用以说明中国社会中基层社会的一些方面。
借助“乡土中国”这一分析工具,我们可以用以理解中国社会尤其是中国传统社会的一些样貌。
明了“乡土中国”作为一套概念体系而具备的分析工具的性质,就必须提及其所具备的“Ideal Type"的属性。
"Ideal Type"我们如今译为"理想类型”,马克思韦伯的社会学研究所使用的一些概念,如“形式理性”“形式非理性”“实质理性”“实质非理性”等等都是这类“理想类型”的典型。
理想类型是基于人们对具体事物的认识而归纳出其普遍性质从而形成的概念,它并非所研究的事物面貌本身,又并非纯属于一种虚构,它是对具体事作者简介:胡成,在读博士,北京大学法学院。
研究方向:法理学和西方法律思想史。
•151•第10期黑龙江工业学院学报2019年物某一方面特征特性的总结和归纳,如果在社会实践研究中得以证实,则可以有效指导人们对于具体事物的观察和分析。
因此,我们必须明白,“乡土中国”并不是对于中国基层社会的素描,而是一种基于事实基础的理论架构,通过这一分析工具所总结出的社会样貌并非中国基层社会的全貌,更非中国传统社会、中国传统文化的全貌。
因此,“乡土中国”这一概念体系的经验基础,主要是来源于对中国基层社会的研究,而这一所谓中国的基层社会研究,则主要是指对中国乡村的研究。
作者的主要研究对象是乡村,如在《乡土重建》的后记中,作者自述原因,一方面是由于作者的人类学出身,习惯从较简单的标本入手再一步步研究较复杂的现象;另一方面则是因为在乡村里可以看到中国大部分人民的生活,作者认为乡村问题是讨论中国改造和重建的前提⑵o在前文中,笔者强调了“乡土中国”这一概念体系的经验基础,但是也必须看到的是其更普遍和更深远的意义。
我们必须明白,“乡土中国”虽然源于农村研究的经验基础,但其理论视野绝非仅限于农村问题。
作者在《乡土重建》后记中说道:“我决不敢说乡村之外的中国是不重要的,更不敢相信乡村可以与其他部分隔绝了去解决它的问题。
”⑵实际上,从更大的范畴来看,作者所致力于研究的乃是“中国传统文化与社会变迁”的问题,这其中又不免涉及中西方文化对比与交流的问题,因此我们在作者研究中国传统的文章中常见中西文化的对比研究;在要做这项研究之前,首先要弄明白中国传统的样貌,因此农村研究、乡土中国理论则是作者研究中国传统文化的一项基础内容。
我们不难发现,“乡土中国”中所探讨的一些文化问题,绝不仅限于讨论农村问题、基层问题,而是整个中国传统文化的问题,如其中使用的一些概念都是在与其他社会体系相对比中而突出刻画中国的“乡土性”,与“法理社会”相比较的是中国传统的“礼俗社会”,与“借助文字的社会”相对的是中国传统“面对面文盲的社会”,与“团体格局”相对的是“差序格局”,与“团体道德”相对比的是“私人道德”,与“家庭”相对比的是“小家族”,与“两性恋爱”相对比的是“男女有别”,与“法治秩序”相对比的“礼治秩序”,与“诉讼体系”•152•相对比的“无讼”,与“有为政治”相对比的“无为政治”,与“同意权力”和“横暴权力”相对比的“教化权力”,与“民主”和“专制”相对比的“长老统治”,与“地缘社会”相对比的“血缘社会”,与“名实一致”相对比的“名实分离”等等⑶。
作者提出这一理论体系的基础虽然是基于对几十年前中国社会的研究,但其中所讲述的文化传统,相信在如今仍可见其踪影。
同时,由“乡土中国”的工具性所决定,理论上讲其解释性是可以具备普遍性质的,这主要看其能否在更广泛的层面中得到印证。
所以,笔者主张,“乡土中国”,绝不限于农村,也绝不只是历史,它是分析中国传统文化的一套概念体系,并且其中某些层面尚可以用来观察当下。
二、“传统”既可从历史中挖掘也可在现实中发现由以上叙述,笔者认为,费孝通先生《乡土中国》所讨论的问题虽是由农村经验入手,但其实涉及到的是整个中国文化传统的问题。
在这里,必须就“传统”问题首先澄清一个问题,那就是,传统并不意味着历史陈迹,并不只是代表过去。
传统固然可以借由对历史的考察而得知,可以从已往经验中总结出来,但是我们须明白,无论大家是否有所意识,那些即便已为陈迹的事物正从坟莹中影响着乃至深刻地影响着当下,何况它还可以死灰复燃,它可以从未长眠,它甚至可以活生生地一直活到当下。
这就是为什么当人们普遍意识到社会急剧转型,农村面貌已经翻天覆地的时候,我们还需要阅读《乡土中国》,我们还可以从这样的阅读中得到颇具价值的启示。
因为,作者所关注的并非只是当时的农村问题,而是整个中国文化传统问题,是中国文化传统与社会变迁的问题。
我们可以引用梁治平在其《古代法:文化差异与传统》一文(此文收录在其论文集《法辨》一书当中)中所说的一段话来印证上述观点:“一个被称作传统的东西,如果确实符合传统这个词的真实含义,那么,它就不仅仅是一个历史上曾经存在的过去,同时还是个历史地存在的现在。
因此,我们不但可以在以往的历史中追寻传统,而且可以在当下生活的折射里发现传统。
今人对于历史的关注和对传统的兴趣,恐怕主要是从这里来的o”[4]这段话十分清楚地告诉大家,传统并不只是曾经,第10期《乡土中国》与传统文化的重建2019年也是存在的现在,因而传统不仅可以被追寻,也可以从当下中去发现。
这种发现可能本非难事,但问题在于,很多时候,我们不一定自觉地意识到传统的存在,传统的幽灵可能就笼罩在我们的头顶,但我们却不一定清楚地知道它就在那里。
可是,恰恰“文化的真精神,便体现在这些未曾经过省察和批判而又一以贯之的传统里面。
”⑸因此,这就是为什么,人们在阅读无论是梁治平对于中国传统文化起源的思想追寻,还是费孝通对于中国基层社会传统的研究,在许多地方,都能真切感受到:明明写的是过去的事物,有许多要从远古时代的考古中去挖掘,有的是距今已远的古代圣人的形象复活,但是浮现在我们眼前的却分明是当今时代的影子。
费孝通先生在《乡土重建》中也表达了上述观念:“传统的方式不但有记载可按,而且有现实的生活可查……”⑵这也即是说,要说明传统为何,既可以从历史中挖掘,也可以在现实中发现。
明了的“传统”的此一层面的意义,我们即可重新看待和挖掘《乡土中国》的当代价值。
如在《乡土中国》中,费孝通提出了用不同标准来对待和自己关系不同的人的传统社会的“差序格局”,但是局限于乡土社会的层面,在此书中的“差序格局”仅主要适用于亲属关系及其投影的地缘关系。
这一乡土社会理论中的“差序格局”概念可能无法适用于当代日趋复杂的人际关系。
但是黄光国则在其书《人情与面子:中国人的权力游戏》中继承发展了“差序格局”理论,将人际关系分成工具性关系、混合性关系和情感性关系,三种不同的人际关系则分别适用着不同的交际法则:公平法则、人情法则以及需求法则,以此来分析中国人情关系中的游戏规则及其思考过程。
这一理论模式,不仅是对传统社会结构理论的继承,而且有着丰富的当代社会调查基础,可以很好地诠释当代现实生活人情与面子的运作⑷o这种聚焦于现实生活中人际关系法则的研究,是从现实中发现中国人注重人情与面子的人际交往关系的传统,并延续和发展“差序格局”理论的一种很好的例证。
固然理论架构方面可能有所调整而且面貌大不相同,但其实质仍归结于关系不同对待方式不一的人情关系,只是二者所需面对和阐释的社会环境范围有所不一罢了。
而且,在笔者看来,讲究人情关系,遵循差序格局本身并无可厚非,关键的问题在于能否做到公私分明,以及如何确保公私分明。
就大层面上看,就是费孝通先生所说“是个群己、人我的界限怎样划法的问题”⑴,可能这在乡土社会中是相当困难的,而在现代社会则可以进行这样的努力。
黄光国在论及规避人情的法则其中之一便是,使用心理“区隔”策略的运用,“坚持以公平法则来处理自己只拥有支配权的资源;对于自己拥有所有权的资源,则可以用人情法则来加以处理。
”⑷笔者认为,事实上这样的做法并没有规避人情,而人情说到底也是无法完全规避的,这是一种将过于讲究人情关系的负面效果限制在笼子里的做法。
上述策略的运用,实际上是坚持“公私分明”,而要想消除人情关系的负面效果,仅仅从心理上采用此等策略是远远不够的,根本的法子应是从外在制度上做文章以确保对于自己只拥有支配权的资源按照公平法则来进行处理,这样的情形一般涉及到公务,其实质在于以制度涉及确保“公私分明”,确保对权力的监督和限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