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代官职的称谓

合集下载

古代职业称谓大全

古代职业称谓大全

古代职业称谓大全
1. 吏部尚书:负责管理吏部事务的高级官员。

2. 太守:地方行政官员,负责管理一个地区的政务。

3. 侍御史:负责监察官员行为的官员。

4. 御史台:负责接受百姓控告及监察官员的机构。

5. 兵部尚书:负责管理军队事务的高级官员。

6. 司徒:官职,负责管理国家的民政和刑罚。

7. 尚书令:高级官员,负责管理各个部门的政务。

8. 太尉:官职,负责掌管军队事务的高级将领。

9. 文官:从事文化教育、宣传等工作的官员。

10. 武官:从事军事工作的官员。

古代职业称谓不仅局限于政府官员,还包括其他各行各业。

下面是一些非政府官员的职业称谓:
1. 医者:从事医疗工作的人。

2. 农夫:负责农耕、种植、养殖等农业工作的人。

3. 工匠:擅长手工艺制造的人,如木匠、铁匠等。

4. 商人:从事商品交易的人。

5. 军人:从事军事工作的人。

6. 妓女:从事卖淫行业的女性。

7. 乞丐:没有固定职业,靠行乞维持生活的人。

这只是一部分古代职业称谓,当时社会的职业多种多样。

随着历史的进展,许多职业已经发展和演变,形成了现代社会中的各行各业。

但是,了解古代的职业称谓,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古代社会的结构和生活方式。

希望这份古代职业称谓大全对您有所帮助。

如需进一步了解,请参考相关历史资料和研究。

清朝官员名称及品级

清朝官员名称及品级

清朝官员名称及品级清朝是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个封建王朝,历时两百多年。

在这个封建社会中,官员的名称和品级非常重要,它们代表了官员的身份和地位。

下面将介绍一些清朝官员的名称及品级。

一、太尉太尉是清朝官员中最高的品级,相当于现在的国务院总理。

太尉是朝廷的重要职位,负责军事和政治事务。

太尉一职由皇帝任命,通常由皇族或重要大臣担任。

二、太保太保是太尉之下的官员品级,相当于现在的副总理。

太保主要负责朝廷的内政事务,包括监察官员的廉政和处理政务。

三、太傅太傅是太保之下的官员品级,相当于现在的国务委员。

太傅主要负责皇帝的教育和辅助皇帝处理政务。

四、太师太师是太傅之下的官员品级,相当于现在的副国务委员。

太师主要负责辅助皇帝处理政务和管理朝廷。

五、太子太保太子太保是太师之下的官员品级,相当于现在的副部长。

太子太保主要负责皇子的教育和辅助皇帝处理政务。

六、太子太傅太子太傅是太子太保之下的官员品级,相当于现在的副部长。

太子太傅主要负责辅助皇帝处理政务和管理朝廷。

七、太子太师太子太师是太子太傅之下的官员品级,相当于现在的副部长。

太子太师主要负责辅助皇帝处理政务和管理朝廷。

八、大学士大学士是清朝官员中的高级职位,相当于现在的国务院副总理。

大学士主要负责处理朝廷的政务和制定政策。

九、尚书尚书是清朝官员中的高级职位,相当于现在的部长。

尚书主要负责管理国家的各个部门,包括财政、军事、司法等。

十、中书中书是尚书之下的官员品级,相当于现在的副部长。

中书主要负责协助尚书处理政务和管理部门。

十一、侍郎侍郎是清朝官员中的中级职位,相当于现在的副局长。

侍郎主要负责协助尚书和中书处理政务和管理部门。

十二、郎中郎中是清朝官员中的低级职位,相当于现在的局长。

郎中主要负责管理各个部门的具体工作。

以上是清朝官员的一些常见名称及品级。

这些官员在清朝社会中起着重要的作用,他们负责管理国家事务,制定政策,维护社会秩序。

他们的身份和地位代表了他们在朝廷中的地位和权力。

清代官员的称呼

清代官员的称呼

清代官员的称呼府.道以上的官员,一般的称为大人.宪台;州县官一般的称为大老爷.太爷;佐杂官则称为太爷.小老爷或丞.倅(有一些只是背后的称呼)。

对守.巡各道,称为监司,后也以泛称按察使.藩台使和一般道员。

对某部尚书通常称为某部大堂,左侍郎称左堂,右侍郎称右堂,统称为部堂或堂官。

郎中.员外郎.主事之类,统称部曹或司官。

都察院.通政司.詹事府和诸卿寺的堂官称为京堂(也泛称三四品的京官)。

高级武官称大帅.老帅,督.抚是兼掌军权的,所以也可以称为帅。

军门是对提督的尊称,但对提督以下地位较高的武官,也习惯称为军门。

下级官参见上级官,多称大人,自称卑职。

但藩台.臬台对督.抚自称司里,道台对督.抚则自称职道。

佐杂官参见州.县官,尊为堂翁,自称晚生。

地方绅士称巡抚.布政使.按察使.道员.知府为老公祖.大公祖,称州.县官为老父母.老父台(称佐杂也为老父台);有时也称州县官为老公祖,是表示格外恭敬。

下表为较常见,一般含有尊敬意的,对官员的口头或书面的称呼:大学士------ 中堂太子少保------ 宫保吏部尚书------ 天官冢宰礼部尚书------ 大宗伯户部尚书------ 大司徒大司农刑部尚书------ 大司寇兵部尚书------ 大司马工部尚书------ 大司空左都御史------ 总宪左副都御史------ 副宪通政史------ 银台御史------ 侍御都老爷(简称都)郎中.员外郎------ 部郎郎官主事------ 主政总督------ 制军制台制宪督宪部堂巡抚------ 中丞抚军抚台抚院抚宪部院河道总督------ 河台河帅漕运总督------ 漕台漕帅学政------ 学台学院学宪布政使------ 藩台藩司东司方伯按察使------ 臬台臬司西司廉访盐运使------ 盐司道员------ 道台观察知府------ 太守太尊黄堂五马同知------ 二府分府司马通判------ 别驾三府知州------ 牧刺史(直隶州称直刺)州同------ 州架州司马州判------ 别架州司马知县------ 明府令大令宰令尹大尹邑令邑宰邑尊学官------ 教官校官学老师县丞------ 左堂二尹捕厅主簿------ 三尹吏目------ 捕厅右堂典史------ 捕厅右堂廉捕少尉少尹少府巡检------ 捕厅巡政分司提督------ 军门提台总兵------ 总镇镇台副将------ 协镇协台。

清朝的官爵级别

清朝的官爵级别
文阶18级分别是:光禄大夫、荣禄大夫、资政大夫、通奉大夫、通议大夫、中议大夫、中宪大夫、朝议大夫、奉政大夫、承德郎、儒林郎、文林郎、征仕郎、修职左郎、登仕郎、登仕左郎。
武阶18级分别是:建威将军、振威将军、武显将军、武功将军、武义都尉、武翼都尉、昭武都尉、宣武都尉、武德骑尉、武德佐骑尉、武略骑尉、武略佐骑尉、武信骑尉、武信佐骑尉、奋武校尉、奋武佐校尉、修武校尉、修武佐校尉。
பைடு நூலகம்
清朝沿袭了明朝的官职制度,保留了九品之中分正从的部分,废除了上下阶,而且文职武职完全一致,成为整齐划一的由正一品到从九品的十八个等级。中央国家机关文武职主要官员的品级排列顺序如下:
文职官员:内阁大学士为正一品,协办大学士、各部院尚书、大臣、督察院左右都御使为从一品;部院侍郎、副大臣大理院正卿为正二品,内阁学士翰林院掌院学士为从二品;都察院左右副都御使、通政使司通政使、大理院少卿、太仆寺卿、大理院总检察厅厅丞为从三品;通政使司副使、鸿胪寺卿、太仆寺少卿、大理寺少卿、太常寺少卿、各部左右参议、翰林院侍讲学士、诗读学士为正四品,翰林院侍讲、侍读、国子监祭酒,内阁侍读学士为从四品;通政使司参议、光禄寺少卿、都察院六科给事中、六部郎中、各部院司长为正五品,鸿胪寺少卿、各部宗室员外郎、理藩部员外郎为从五品;内阁侍读、各部院主事、大理寺左右寺丞、太常寺左右寺丞、理藩部教习为正六品,光禄寺署正、大理院典薄为从六品;大理事寺左右评事、太常寺博士、通政司使经历、知事、各部院寺司库、皇史宬尉为正七品,内阁中书、光禄寺典薄、署正、国子监博士、助教为从七品;各部院司务、翰林院五经博士、国子监学正、学录、大理院录事为正八品,翰林院典薄、国子监典薄、鸿胪寺主薄为正八品;礼部太常寺盛京读祝官、汉赞礼郎、各部院衙门笔帖式为正九品,翰林院侍诏、刑部司狱、国子监典籍为从九品。

古代官职称谓大全

古代官职称谓大全

古代官职称谓大全1. 皇帝 (huáng dì) - 古代君主的最高称号,在中国古代帝王制度中代表着至高无上的权威和统治力。

2. 太子(tài zǐ) - 皇帝的嫡长子,是未来的继任者。

通常会接受专门的教育和训练。

3. 大臣 (dà chén) - 皇帝的高级官员,负责辅助皇帝治理国家事务。

4. 宰相(zǎi xiàng) - 皇帝的首席大臣,负责国家政务的总管理。

5. 高官(gāo guān) - 位居高级职位的官员,负责具体部门的管理和决策。

6. 文官 (wén guān) - 负责文化、教育、文艺等领域的官员。

7. 武官(wǔ guān) - 负责军事和安全事务的官员。

8. 衙役 (yá yì) - 监管和维持官府秩序的人员。

9. 仕宦人员 (shì huàn rén yuán) - 通过科举考试进入官府任职的人员。

10. 地方官(dì fāng guān) - 负责地方行政和司法事务的官员。

11. 将军(jiāng jūn) - 统率军队并负责军事行动的高级军官。

12. 知府(zhī fǔ) - 地方官的最高职位,负责管理和统治一个地方。

13. 巡抚(xún fǔ) - 负责一定地区的行政和司法事务的高级官员。

14. 司法官(sī fǎ guān) - 负责司法系统的官员,包括审判、裁决和执行刑罚。

15. 监察官(jiān chá guān) - 负责监督官员和政府机构的行为和行政活动的官员。

16. 侍卫 (shì wèi) - 负责保护皇帝和皇室成员安全的宫廷卫士。

17. 太监(tài jiān) - 对宫廷事务负有特殊职责的官员,通常是割除生殖器官的宦官。

18. 内侍 (nèi shì) - 位于宫廷内部的官员,负责协助和服务于皇帝。

清朝官职品级表大全及职能

清朝官职品级表大全及职能

清朝官职品级的等级体系非常复杂,下面是一些主要清朝官职的品级表和相应职能:
1. 一品
-内阁大学士:负责内阁的议政和决策。

-内阁学士:辅助内阁大学士处理政务。

2. 二品
-都察院左都御史:监察官员、处理政务。

-都察院右都御史:监察官员、处理政务。

3. 三品
-侍郎:辅助尚书处理各项政务。

-刑部尚书:管理刑部政务。

4. 四品
-中书舍人:辅助内阁大学士处理文书。

-太常寺卿:管理宗教事务。

5. 五品
-织造总裁:管理织造业务。

-兵部郎中:管理军事事务。

6. 六品
-河道总督:管理河道。

-府县学教正:管理地方学校教务。

7. 七品
-知府:管理州或县。

-筵官:管理宴席。

8. 八品
-绍兴知府:管理绍兴州。

-廉访使:负责廉政监察。

9. 九品
-郡县令:管理县区事务。

-乡试考官:负责乡试考核。

以上仅是部分官职等级及职能,清朝的官职体系非常庞大,还有许多其他官职等级及其职能。

由于清代政治体制复杂,官职等级体系也相对较为复杂。

清朝官职品级称谓对应表

清朝官职品级称谓对应表

清朝官职品级称谓对应表
一品
光禄大夫(正一品)荣禄大夫(从一品)
建威将军(正一品)振威将军(从一品)
二品
资政大夫(正二品)通奉大夫(从二品)
武显将军(正二品)武功将军(从二品)
三品
通议大夫(正三品)中议大夫(从三品)
武义都尉(正三品)武寅都尉(从三品)
四品
中宪大夫(正四品)朝议大夫(从四品)
昭武都尉(从四品)宣武都尉(从四品)
五品
奉正大夫(正五品)奉直大夫(从五品)
武德骑尉(正五品)武德佐骑尉(从五品)
六品
承德郎奉直大夫(正六品)儒林郎武略(从六品)
武略骑尉(正六品)佐骑尉(从六品)
七品
文林郎(正七品)征仕郎(从七品)
武络骑尉(正七品)武络佐骑尉(从七品)
八品
修职郎(正八品)修职佐郎(从八品)
奋武校尉(正八品)奋武佐校尉(从八品)
九品
登佐郎(正九品)登佐郎(从九品)
海马修武校尉(正九品)修武佐校尉(从九品)。

中国古代官职名称

中国古代官职名称

xx古代官职名称古代官职得情况,涉及官署名、官名、官员得职掌等方面。

各朝代得情况,也不尽相同。

大体可分为中央官职与地方官职两大类。

中央官职秦设丞相、太尉与御史大夫,组成中枢机构。

丞相管行政、太尉管军事、御史大夫管监察与秘书工作。

汉朝大体上沿袭秦制称为三公,下设九卿,分管各方面政务,后世又演变为三省六部制。

三省为中书省(决策)、门下省(审议)、尚书省(执行),三省得长官都就是宰相。

宋代中书省职权扩大,同枢密院分掌文武大权,门下、尚书省遂废。

明代内阁为最高政务机构,内阁大臣称为辅臣,首席称首辅(即宰相)。

清代有军机处,王、公、尚书等为军机大臣,掌握政府大权。

六部,就是指“吏部,管官吏任免、考核、升降等事;户部,管土地户口、赋税财政等事;礼部,管典礼、科学、学校等事;兵部,管军事;刑部,管司法刑狱;工部,管工程营造、屯田水利等事”。

各部长官为尚书,副职为侍郎。

下设郎中,副职称员外郎,下属官员有主事等。

寺即官署。

九寺即九卿之官署。

汉以太常、光禄勋、卫尉、太仆、廷尉、大鸿胪、宗正、大司农、少府谓之九寺大卿。

历代略有变动,迄于清皆因之。

(1)光禄寺:掌宫廷宿卫及侍从,北齐以后掌膳食帐幕,唐以后始专司膳。

(2)太仆寺:掌舆马畜牧之事,北齐始曰太仆寺,清光绪改革官制时并入陆军部。

(3)太常寺:秦署奉常,汉改太常,掌宗庙礼仪,至北齐始有太常寺,清末废。

(4)宗正寺:明清为宗人府,掌天子宗族事。

(5)大理寺:掌刑狱案件审理,秦汉为廷尉,北齐为大理寺,历代因之,清为大理院。

(6)卫尉寺:掌门卫屯兵,北齐改为卫尉寺,隋改为军器仪仗、帐幕之类,明废,清有銮仪卫。

(7)鸿胪寺:秦曰典客,汉改大鸿胪,掌赞导相礼。

鸿,声也,胪,传也,传声赞导,故曰鸿胪。

至北齐曰鸿胪寺,清未废。

(8)少府寺:掌山泽之事,后又掌宫中服饰衣物、宝货珍贵之物,隋改为监,历代因之,明始废。

(9)太府寺:即大司农,掌钱谷金帛诸货币。

此外,中央还设有专门机构与官员,负责管理图书、编修历史、制定历法等工作。

清朝官职品级称谓对应表

清朝官职品级称谓对应表

清朝官职品级称谓对应表
一品
光禄大夫(正一品)荣禄大夫(从一品)
建威将军(正一品)振威将军(从一品)
二品
资政大夫(正二品)通奉大夫(从二品)
武显将军(正二品)武功将军(从二品)
三品
通议大夫(正三品)中议大夫(从三品)
武义都尉(正三品)武寅都尉(从三品)
四品
中宪大夫(正四品)朝议大夫(从四品)
昭武都尉(从四品)宣武都尉(从四品)
五品
奉正大夫(正五品)奉直大夫(从五品)
武德骑尉(正五品)武德佐骑尉(从五品)
六品
承德郎奉直大夫(正六品)儒林郎武略(从六品)
武略骑尉(正六品)佐骑尉(从六品)
七品
文林郎(正七品)征仕郎(从七品)
武络骑尉(正七品)武络佐骑尉(从七品)
八品
修职郎(正八品)修职佐郎(从八品)
奋武校尉(正八品)奋武佐校尉(从八品)
九品
登佐郎(正九品)登佐郎(从九品)
海马修武校尉(正九品)修武佐校尉(从九品)。

古代文化常识中关于“官职”的称谓

古代文化常识中关于“官职”的称谓

古代文化常识中关于“官职”的称谓(一)中央官职和地方官职古代官职的情况,涉及官署名、官名、官员旳职掌等方面,各朝代的情况也不尽相同。

大致可分为中央官职和地方官职两大类。

1.中央官职。

秦设丞相、太尉和御史大夫,组成中枢机构。

丞相管行政,太尉管军事,御史大夫管监察和秘书工作。

汉朝大体上沿袭秦制称为太公,下有九卿,分管各方面政务,隋唐又演变为三省六部制。

三省为中书省(决策)、门下省(审议)、尚书省(执行),三省的长官都是宰相。

宋代中书省职权扩大,同枢密院分掌文武大权,门下省、尚书省遂废。

明代内阁为最高政务机构,内阁大臣称为辅臣,首席称为首辅(即宰相)。

清代有军机处,王、公、尚书等为军机大臣,掌握政府大权。

2.六部,是指吏部、户部、礼部、兵部、刑部、工部。

吏部,管官吏任免、考核、升降等事;户部,管土地户口、赋税财政等事;礼部,管典礼、科举、学校等事;兵部,管军事;刑部,管司法刑狱;工部,管工程营造、屯田水利等事。

各部长官为尚书,副职为侍郎,下设郎中、员外郎、主事等。

此外,中央还设有专门机构和官员,负责管理图书、编修历史、制定历法等工作。

如司马迁、张衡曾任太史令,高启为翰林院国史编修等。

3.地方官职。

秦汉的主要行政区是郡。

郡的长官,秦称郡守,汉称太守。

隋朝的主要行政区是州,州官称刺史,属官有长史、司马等。

唐代在一些军事重镇设节度使,属官有行军参军、参谋、掌书记等。

宋代州官称知州,县官称知县。

明清改州为府,称知府。

此外,汉代也设州,天下分十几个州,基本上是监察区,中央派官员去刺探情况,称刺史。

隋唐全国分十几个道,也称监察区,中央派官员前往巡视,称黜陟使。

宋代全国分二十左右个路,路中设若干个司,分管各方面的事务。

元代地方最高行政机构叫行中书省,明代改称承宣布政使司,习惯上仍称“省”。

(二)常见的官名释义皇帝:秦王嬴政统一六国之后,王绾、李斯等根据传说中的三皇的名称,上尊号为秦皇。

嬴政决定兼采帝号,称为皇帝,意思是他的功德可以和“三皇五帝”相提并论。

清朝等级制度

清朝等级制度

清朝等级制度引言清朝(1644年-1912年)是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个封建王朝,也是中国最后一个古代封建等级制度的实行者。

清朝等级制度是该时期社会各阶层和个人身份的重要标志,决定了人们在政治、经济和社会方面的地位与待遇。

本文将详细介绍清朝等级制度的特点、等级层次和影响。

1. 清朝等级制度的特点清朝等级制度具有以下几个特点:1.1 等级严格划分清朝的等级制度被划分为九等,从高到低分别为:亲王、郡王、贝勒、贵族世子、贵族子、贵族、功臣世子、功臣、庶民。

每个等级下又按照封地大小、封号等进行进一步区分。

等级严格划分,注重身份的物质象征。

1.2 等级与封号的关系清朝的等级制度中,等级与封号是密切相关的。

封号代表了贵族或功臣的身份和地位,高位者封号繁重,低位者则封号简单。

通过封号可看出一个人在等级制度中的地位和权力。

1.3 规定的礼仪和服饰清朝等级制度对不同等级的人们规定了不同的礼仪和服饰。

高位者享有特权和荣誉,低位者则有着明确的礼节和服饰要求。

这些礼仪和服饰凸显了等级制度中人们的身份和地位。

1.4 等级制度的稳定性清朝等级制度经历了几个世纪的历史变迁,但整体上保持了相对稳定。

等级制度的稳定性使得社会秩序得以维持,它在一定程度上确保了社会的平衡和安宁。

2. 清朝等级层次的划分2.1 亲王、郡王亲王、郡王是清朝等级制度中最高的两个等级。

他们的地位仅次于皇帝本人,拥有极高的地位和权力。

他们享有丰厚的俸禄,拥有大规模的封地和直属的军队。

2.2 贝勒、贵族世子、贵族子、贵族贝勒是清朝等级制度中的贵族,拥有一定的封地和财富。

他们可以直接进入朝廷,担任一些高级官职。

贵族世子、贵族子、贵族是贵族等级中的不同层次,地位递减,俸禄和权力较贝勒为低。

2.3 功臣世子、功臣功臣世子、功臣是清朝等级制度中的另一类特殊身份,他们是因为在战争中表现出色而得以封爵的人士。

虽然地位次于贵族,但他们享有特殊的封地和待遇。

2.4 庶民庶民是清朝等级制度中最低层次的身份,是普通百姓的统称。

清代官职的称谓

清代官职的称谓

清代职官的称谓中堂:明清对大学士的称呼。

唐代中书省设政事堂,为宰相办事处,后因称宰相为中堂。

明、清大学士位同宰相,故称。

太宰:明清吏部、户部尚书的别称。

阁部:明清时内阁大臣的别称。

中翰:明清时内阁中书的别称。

首辅:明代对首席大学士的习称。

清代领班军机大臣之权较重,一般亦称首辅。

阁臣:明清时大学士的别称。

大学士入阁办事,故称。

贰卿:侍郎的别称。

司农:亦称“大司农”,清代用作户部尚书的别称。

司徒:亦称“大司徒”,清代用作户部尚书的别称。

仪曹:唐以后礼部郎官的别称。

部曹:清代六部之部郎称为部曹。

大司马:亦称“司马”,明清时用作兵部尚书的别称。

“大戎”:唐代兵部尚书的别称。

“本兵”:明代兵部尚书的别称。

司空:亦称“大司空”,明清时用作工部尚书的别称。

大秋:唐代用作刑部尚书的别称。

小秋:唐代刑部郎官的别称。

都老爷:明清时对都察院长官都御史的俗称。

掌宪:清代都御史的别称。

总宪:清代都察院左都御史的别称。

都御史古称宪台,故称。

副宪:清代都察院副长官左副都御史的别称。

中司:清代御史中丞的俗称。

老道长:明清时大僚对各道御史的尊称。

储端:清代太子詹事的别称。

翰长:对翰林前辈的尊称。

光学:清代翰林学士的别称。

庶常:清时庶几士的代称。

乐卿:唐以后太常卿的别称。

1少卿:太仆卿的别称。

总督:也通称部堂、制军、制台。

官名。

清代地方最高官员,辖一省或二、三省,综理辖区内的军民要政,正二品,加尚书衔者为从一品。

为便于节制辖区内的军队和督核官吏,一般都兼兵部尚书和右都御史衔。

清中叶后设总督大致为八人,计直隶、两江、两广、湖广、闽浙、云贵、陕甘、四川各一人,清末又增设东三省总督。

另设有漕运总督,专司各省转漕的粮政;河道总督,专司黄河、运河的堤防疏浚等事。

巡抚:一般又通称抚台、抚军、部院、中丞。

清代以巡抚为省级的地方长官,会合总督总揽一省军政大权,从二品,加侍郎衔为正二品。

清代于山东、陕西、河南、江苏、安徽、江西、浙江、湖北、湖南、陕西、新疆、广东、广西、云南、贵州等十五省各设巡抚怡人;直隶、甘肃、福建、四川不另设巡抚,有总督监管。

清朝的官衔一品到九品的称呼

清朝的官衔一品到九品的称呼

清朝的官衔一品到九品的称呼正一品――(文)太师、太傅、太保、大学士。

(武)领侍卫内大臣。

从一品――(文)少师、少傅、少保、太子太师、太子太傅、太子太保、各总督、各部院尚书、都察院右都御史、左都御史。

(武)将军、都统、提督。

正二品――(文)太子少师、太子少傅、太子少保、各省总督、各部院左、右侍郎。

(武)副都统,总兵。

从二品――(文)各省巡抚、内阁学士、翰林院掌院学士、各省布政使。

(武)副将。

正三品――(文)都察院右副都御史、左副都御史、通政司通政使、大理寺卿、詹事府詹事、太常寺卿、顺天府府尹、奉天府府尹、各省按察使。

(武)参将。

从三品――(文)光禄寺卿、太仆寺卿、各省盐运使。

(武)游击。

正四品――(文)通政司副使、大理寺少卿、詹事府少詹事、太常寺少卿、鸿胪寺卿、太仆寺少卿、各省道员。

(武)都司。

从四品――(文)翰林院侍读学士、侍讲学士、国子监祭酒、内阁侍读学士、各省知府。

(武)城门领正五品――(文)左右春坊左右庶子、光禄寺少卿、钦天监监正、六科给事中、各部院郎中、各府同知、直隶州知州。

(武)守备。

从五品――(文)鸿胪寺少卿、各道监察御史、翰林院侍读、各部员外郎、各省知州。

(武)守御所千总。

正六品――(文)国子监司业、内阁侍读、左右春坊左右中允、各部院主事、京府通判、京县知县、各省通判。

(武)门千总、营千总。

从六品――(文)左右春坊左右赞善、翰林院修撰、光禄寺署正、直隶州州同、州同。

(武)部千总。

正七品――(文)翰林院编修、各部院七品笔帖式、顺天府学教授、训导,京县县丞外县县长、各府学教授。

(武)把总。

从七品――(文)翰林院检讨、中书科中书、内阁中书、国子监博士、直隶州州判、州判。

(武)盛京游牧副尉。

正八品――(文)太医院御医、各部院八品笔帖式、外府经历、外县县丞、州学正、县教谕。

(武)外委千总。

从八品――(文)翰林院典簿、府、州、县训导。

(武)委署骁骑尉。

正九品――(文)各部院九品笔帖式、县主薄。

高中语文破题致胜微方法(古代文化常识系列)古代文化常识(六)-官职变动常见称谓

高中语文破题致胜微方法(古代文化常识系列)古代文化常识(六)-官职变动常见称谓

古代文化常识(六)-官职变动常见称谓地一、表任职、授官的词语。

任(担当,担当)《史记•蒙恬传》:“恬任外事,而毅常为内谋。

”(毅,蒙毅,人名) 授(授官,任命)《汉书•翟方进传》:“遣使者持黄金印、赤韨縌,朱轮车,即军中拜授。

” 除(任命,授职)李密《陈情表》:“除臣洗马。

” 拜(授予官职)《三国志•蜀书•诸葛亮传》:“拜亮为丞相。

” 守:任……太守知:①管理(州、府、县). ②担当(知州、知府、知县) 封(帝王授予臣子土地、封号或爵位)《孔丛子•答问》:“(陈涉曰)六国之后君,我不能封也。

”《史记•李斯列传》:“使秦无尺土之封,不立子弟为王。

”(后一例“封”动作名用) 赠(用于追封已故者以爵位)《三国志•吴书•吴主传》:“步夫人卒,追赠皇后。

” 赐(赏赐有功之臣以爵位)《汉书•苏武传》:“武以故二千石与计谋立宣帝,赐爵关内侯。

” 赏(由皇帝特旨颁布,赐予官职、官衔或爵位) 《谭嗣同》:“八月初一日,上召见袁世凯,特赏侍郎。

”● 留意:以上词用于原本已经担当官职的官员的任用提拔、赏赐。

● 用于布衣任官的多为“征、辟、荐、举、起、拔、点”等: 出仕:成为仕宦,出来做官。

征(征召,特指君召臣,即由君王征聘社会知名人士充任官员。

古时写作“徵”,现简化成“征”)《史记•吕太后本纪》:“赵相征至长安,乃使人复召赵王。

” 辟(音b ì,征召,由中心官署征聘,然后向上荐举,任以官职)《晋书•谢安传》:“初辟司徒府,除佐著作郎。

”(当时受司徒府征召,拜官为佐著作郎) 荐(推举,由地方向中心推举品德端正的人,任以官职。

古时写着“薦”,现简化成“荐”) 《三国志•魏书•郭嘉传》:“(荀)彧荐嘉。

”举(推举,推举,也指由地方向中心推举品德端正的人,任以官职。

)《孟子•告子下》:“傅说举于版筑之间,胶鬲举于鱼盐之中,管夷吾举于士,孙叔敖举于海,百里奚举于市。

” 起(起用人任以官职或重新启用,任以官职)《战国策•秦策二》:“不如召甘茂于魏,召公孙显于韩,起樗里子于国。

清朝官阶

清朝官阶

清朝官阶篇一:清朝官职与现代官职对应表清朝官职与现代官职对应表正一品:正国级文职京官:太师、太傅、太保、荣誉官职,相当于人大、政协之类的殿阁大学士政治局常委文职外官:无武职京官:领侍卫内大臣北京军区司令掌銮仪卫事大臣中央机关事物局、安全局长武职外官:无从一品:正国级减文职京官:少师、少傅、少保、太子太师、太子太傅、太子太保荣誉官职,相当于人大、政协之类的副职协办大学士政治局委员各部院尚书副总理兼部长督察院左右督御史中纪委书记兼最高监察长文职外官:无武职京官:提督九门步军巡捕五营统领北京卫戍区司令兼北京市公安局长内大臣武职外官:将军八旗军大军区司令都统八旗军首都及陪都军区司令提督绿营军区司令正二品:副国级文职京官:太子少师、太子少傅、太子少保荣誉称号,相当于总工会主席各部院左右侍郎国务委员兼副部长内务府总管中央办公厅主任文职外官:各省总督大区书记,如以前的东北局、华北局等武职京官:左右翼前锋营统领中央警备团司令八旗护军统领、銮仪使中央仪仗队武职外官:副都统、总兵绿营集团军司令从二品:部级文职京官:内阁学士国务委员翰林院掌院学士社科院院长文职外官:巡抚省委书记布政使司布政使省长武职京官:散秩大臣武职外官:副将正三品:副部级文职京官:督察院左右督御史中纪委副书记宗人府丞、通政使司通政使信访办主任大理寺卿最高法院院长詹事府詹事、太常寺卿文职外官:顺天府府尹北京市长奉天府府尹直辖市长按察使司按察使省纪委书记武职京官:一等侍卫、火器营翼长、健锐营翼长、前锋参领、护军参领、骁骑参领、王府长史军级军队领导武职外官:城守尉、参将、指挥使从三品:副部级减文职京官:光禄寺卿、太仆寺卿文职外官:都转盐运使司运使武职京官:包衣护军参领、包衣骁骑参领、王府一等护卫武职外官:游击、五旗参领、协领、宣慰使、指挥同知正四品:厅级加文职京官:通政使司副使中央信访办副主任大理寺少卿最高法院副院长詹事府少詹事、太常寺少卿、太仆寺少卿、鸿胪寺卿外交部长督察院六科掌院给事中京职外官:顺天府丞北京市副市长奉天府丞直辖市副市长各省守巡道员地委专区书记武职京官:二等侍卫、云麾使、副护军参领、副前锋参领、副骁骑参领、太仆寺马厂驼厂总管、贝勒府司仪长、侍卫领班武职外官:防守尉、佐领、都司、指挥佥事、宣慰使司同知从四品:厅级文职京官:内阁侍读学士、翰林院侍读学士、翰林院侍讲学士、国子监祭酒中央党校校长文职外官:知府市委书记土知府自治市市委书记盐运使司运同武职京官:城门领、包衣副护军参领、包衣副骁骑参领、包衣佐领、四品典仪、二等护卫武职外官:宣抚使、宣慰使司副使正五品:厅级减文职京官:左右春坊庶子、通政司参议、光禄寺少卿、给事中、宗人府理事官、各部郎中各部司长太医院院使首长医院院长文职外官:同知、土同知、直隶州知州武职京官:三等侍卫、治仪正、步军副尉、步军校、监守信礮官、分管佐领武职外官:关口守御、防御、守备、宣慰使司佥事、宣抚使司同知、千户从五品:副厅级加文职京官:翰林院侍读、翰林院侍讲、鸿胪寺少卿、司经局洗马、宗人府副理事、御使、各部员外郎文职外官:各州知州直辖县书记土知州、盐运司副使、盐课提举司提举武职京官:四等侍卫、委署前锋参领、委署护军参领、委署鸟枪护军参领、委署前锋侍卫、下五旗包衣参领、五品典仪、印物章京、三等护卫武职外官:守御所千总、河营协办守备、安抚使、招讨使、宣抚使司副使、副千户正六品:副厅级减文职京官:内阁侍读、左右春坊中允、国子监司业、堂主事、主事、都察院都事、经历、大理寺左右寺丞、宗人府经历、太常寺满汉寺丞、钦天监监判、钦天监汉春夏中秋冬五官正、神乐署署正、僧录司左右善事、道录司左右正一文职外官:京府通判、京县知县、通判、土通判武职京官:兰翎侍卫、整仪尉、亲军校、前锋校、护军校、鸟枪护军校、骁骑校、委署步军校武职外官:门千总、营千总、宣抚使司佥事、安抚使司同知、副招讨使、长官使、长官、百户从六品:县处级加文职京官:左右春坊赞善、翰林院修撰、光禄寺署正、钦天监满洲蒙古五官正、汉军秋官正、和声署正、僧录司左右阐教、道录司左右演法文职外官:布政司经历、理问、允判、直隶州州同、州同、土州同武职京官:内务府六品兰翎长、六品典仪武职外官:卫千总、安抚使司副使正七品:县处级文职京官:翰林院编修、大理寺左右评事、太常寺博士、国子监监丞、内阁典籍、通政司经历、知事、太常寺典籍、太仆寺主薄、部寺司库、兵马司副指挥、太常寺满洲读祝官、赞礼郎、鸿胪寺满洲鸣赞文职外官:京县县丞首都县副县长顺天府满洲教授、训导、知县县委书记按察司经历、教授武职京官:城门史、太仆寺马厂协领武职外官:把总、安抚使司佥事、长官司副长官从七品:副处级文职京官:翰林院检讨、銮仪卫经历、中书科中书、内阁中书、詹事府主薄、光禄寺署丞、典薄、国子监博士、助教、钦天监灵台郎、祀祭署奉祀、和声署署丞京职外官:京府经历、布政司都事、盐运司经历、直隶州州判、州判、土州判武职京官:七品典仪武职外官:盛京游牧副尉正八品:科级文职京官:司务、五经博士、国子监学正、学录、钦天监主薄、太医院御医、太常寺协律郎、僧录司左右讲经、道录寺左右至灵文职外官:布政司库大使、盐运司库大使、盐道库大使、盐课司大使、盐引批验所大使、按察司知事、府经历、县丞、士县丞、四氏学录、州学正、教谕武职京官:无武职外官:外委千总从八品:副科级文职京官:翰林院典薄、国子监典薄、鸿胪寺主薄、钦天监挚壶正、祀祭署祀丞、神乐署署丞、僧录司左右觉义、道录司左右至义文职外官:布政司照磨、盐运司知事、训导武职京官:八品典仪、委署亲军校、委署前锋校、委署护军校、委署骁骑校武职外官:无正九品:股级文职京官:礼部四译会同馆大使、钦天监监侯、司书、太常寺汉赞礼郎文职外官:按察司照磨、府知事、同知知事、通判知事、县主薄武职京官:各营兰翎长武职外官:外委把总从九品:副股级文职京官:翰林院侍诏、满洲孔目、礼部四译会同官序班、国子监典籍、鸿胪寺汉鸣赞、序班、刑部司狱、钦天监司晨、博士、太医院吏目、太常寺司乐、工部司匠文职外官;府厅照磨、州吏目、道库大使、宣课司大使、府税课司大使、司府厅司狱、司府厅仓大使、巡检、土巡检武职京官:太仆寺马厂委署协领武职外官:额外外委篇二:清代官职的称谓清代职官的称谓中堂:明清对大学士的称呼。

古代官职名称变迁

古代官职名称变迁

古代官职名称变迁古代官职的情况,涉及官署名、官名、官员的职掌等方面。

以下是店铺精心整理的关于古代官职名称变迁的相关文章,希望对你有帮助古代官职名称变迁中国封建王朝官职称谓与变迁【爵】即爵位、爵号,是古代皇帝对贵戚功臣的封赐。

旧说周代有公、侯、伯、子、男五种爵位,后代爵称和爵位制度往往因时而异。

如汉初刘邦既封皇子为王,又封了七位功臣为王,彭越为梁王,英布为淮南王等;魏曹植曾封为陈王;唐郭子仪被封为汾阳郡王;清太祖努尔哈赤封其子阿济格为英亲王,多铎为豫亲王,豪格为肃亲王。

再如宋代寇准封莱国公,王安石封荆国公,司马光为温国公;明代李善长封韩国公,李文忠封曹国公,刘基封诚意伯,王阳明封新建伯;清代曾国藩封一等毅勇侯,左宗棠封二等恪靖侯,李鸿章封一等肃毅伯。

【丞相】是封建官僚机构中的最高官职,是秉承君主旨意综理全国政务的人。

有时称相国,常与宰相通称,简称“相”。

如《陈涉世家》:“王侯将相宁有种乎广《廉颇蔺相如列传》:“且庸人尚羞之,况于将相乎!”《蜀相》:“丞相祠堂何处寻,锦官城外柏森森。

”《<指南录)后序》:“予除右丞相兼枢密使,都督诸路军马。

”【太师】指两种官职,其一,古代称太师、太傅、太保为“三公”,后多为大官加衔,表示恩宠而无实职,如宋代赵普、文彦博等曾被加太师衔。

其二,古代又称太子太师、太子太傅、太子太保为“东宫三师”,都是太子的老师,太师是太子太师的简称,后来也逐渐成为虚衔。

如《梅花岭记》“颜太师以兵解”,颜真卿曾被加太子太师衔,故称。

再如明代张居正曾有八个虚衔,最后加太子太师衔;清代洪承畴也被加封太子太师衔,其实并未给太子讲过课。

【太傅】参见“太师”条。

古代“三公”之一。

又指“东宫三师”之一,如贾谊曾先后任皇子长沙王、梁怀王的老师,故封为太傅。

后逐渐成为虚衔,如曾国藩、曾国荃、左宗棠、李鸿章死后都被迫赠太傅。

【少保】指两种官职,其一,古代称少师、少傅、少保为“三孤”,后逐渐成为虚衔,如《梅花岭记》“文少保亦以悟大光明法蝉脱”,文天祥曾任少保官职,故称。

清朝官员名称及品级

清朝官员名称及品级

清朝官员名称及品级清朝是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个封建王朝,官员的名称及品级在整个清朝历史上都有一定的演变和变动。

以下是清朝官员的一些常见名称及品级。

1. 文官文官是清朝官员中的一类,主要从事政务、文化教育等方面的工作。

他们的品级分为九等,由高到低分别是:(1) 司徒、司空、太尉、少师、太保、太傅、太师、大学士、总理各国事务衙门大臣:这些官员负责国家大政方针的制定、外交、战争等重要事务。

(2) 内阁学士:负责参与国家政务的决策和处理各类文书。

(3) 都察院左右副都御史、都察院左右都御史:这些官员主要负责监察地方官员,维护社会秩序和法律纪律。

(4) 都察院佥都御史:这是都察院中的最低品级,主要负责一些常规的巡查和监察工作。

(5) 道员、府尹、州知府、县令:这些官员主要负责地方行政管理和司法工作。

2. 武官武官是清朝官员中的另一类,主要从事军事、防务等工作。

他们的品级也分为九等,由高到低分别是:(1) 驸马都尉、总兵:这些官员负责指挥军队,参与军事作战。

(2) 右都御史、都御史:这些官员主要负责军队的巡视、监察和纪律管理。

(3) 右副将军、都统:这些官员主要担任地方军事指挥官。

(4) 右游击、提督、指挥使:这些官员主要负责地方军事防务工作。

(5) 左游击、参将、参赞、参将军:这些官员主要担任军队指挥官的副手。

除了文官和武官,清朝还有其他一些特殊职位和官员,例如探花、状元等科举制度中的优胜者,以及一些特殊职务如大学士、内大臣等。

总的来说,清朝官员的名称及品级体现了封建社会的等级制度,不同的官员担任不同的职责和权力,对于国家的治理和社会的稳定起到了重要作用。

然而,这种等级制度也存在一些弊端,例如官员的晋升往往依赖于出身和家族背景,而不是个人的才能和能力。

这也是清朝衰落的一个重要原因之一。

在清朝的官员体制中,文官和武官的名称及品级是清朝政权的重要组成部分。

通过这些官员的层级和职责,清朝政府得以有效地管理和控制国家事务。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清代职官的称谓中堂:明清对大学士的称呼。

唐代中书省设政事堂,为宰相办事处,后因称宰相为中堂。

明、清大学士位同宰相,故称。

太宰:明清吏部、户部尚书的别称。

阁部:明清时内阁大臣的别称。

中翰:明清时内阁中书的别称。

首辅:明代对首席大学士的习称。

清代领班军机大臣之权较重,一般亦称首辅。

阁臣:明清时大学士的别称。

大学士入阁办事,故称。

贰卿:侍郎的别称。

司农:亦称“大司农”,清代用作户部尚书的别称。

司徒:亦称“大司徒”,清代用作户部尚书的别称。

仪曹:唐以后礼部郎官的别称。

部曹:清代六部之部郎称为部曹。

大司马:亦称“司马”,明清时用作兵部尚书的别称。

“大戎”:唐代兵部尚书的别称。

“本兵”:明代兵部尚书的别称。

司空:亦称“大司空”,明清时用作工部尚书的别称。

大秋:唐代用作刑部尚书的别称。

小秋:唐代刑部郎官的别称。

都老爷:明清时对都察院长官都御史的俗称。

掌宪:清代都御史的别称。

总宪:清代都察院左都御史的别称。

都御史古称宪台,故称。

副宪:清代都察院副长官左副都御史的别称。

中司:清代御史中丞的俗称。

老道长:明清时大僚对各道御史的尊称。

储端:清代太子詹事的别称。

翰长:对翰林前辈的尊称。

光学:清代翰林学士的别称。

庶常:清时庶几士的代称。

乐卿:唐以后太常卿的别称。

1少卿:太仆卿的别称。

总督:也通称部堂、制军、制台。

官名。

清代地方最高官员,辖一省或二、三省,综理辖区内的军民要政,正二品,加尚书衔者为从一品。

为便于节制辖区内的军队和督核官吏,一般都兼兵部尚书和右都御史衔。

清中叶后设总督大致为八人,计直隶、两江、两广、湖广、闽浙、云贵、陕甘、四川各一人,清末又增设东三省总督。

另设有漕运总督,专司各省转漕的粮政;河道总督,专司黄河、运河的堤防疏浚等事。

巡抚:一般又通称抚台、抚军、部院、中丞。

清代以巡抚为省级的地方长官,会合总督总揽一省军政大权,从二品,加侍郎衔为正二品。

清代于山东、陕西、河南、江苏、安徽、江西、浙江、湖北、湖南、陕西、新疆、广东、广西、云南、贵州等十五省各设巡抚怡人;直隶、甘肃、福建、四川不另设巡抚,有总督监管。

为便于节制本省军队和监察官吏,巡抚例兼兵部侍郎和右副都御史衔,一般又通称为抚台、抚军、部院、中丞。

巡抚官阶虽较总督略低,但与总督一样,都是直接对皇帝负责。

中丞:官名。

清代对巡抚的别称。

秦、汉时御史大夫的属官有两丞即御史丞和中丞。

中丞居殿中故以为名。

掌管兰台图书秘籍外督部刺史内领诸御史受公卿奏事举劾案章。

因其负责察举非法故又称“御史中执法”。

东汉以来御史大夫转为大司空中丞即为御史台之长。

历代多沿置或为御史大夫之副或为御史台之长。

明初置都察院其中副都御史的职责与前代御史中丞基本相同。

清代以右副都御史为巡抚的兼衔故将“中丞”用作对巡抚的别称。

御史中丞:清代,因巡抚兼右副都御史,故沿称巡抚为中丞。

官名。

秦始设御史中丞,为御史大夫之辅。

御史中丞虽为御史大夫的属官,但也有权监察御史大夫,而且在行使监察权时依法弹劾,不受御史大夫或其他官员限制。

汉御史中丞辅佐御史大夫主管御史台。

西汉初期,由于御史大夫主要担任副丞相之职,平时需要处理大量行政事务,“鲜临府事”,因而御史中丞实际上成为御史府主持常务的长官。

西汉末年御史大夫更名为大司空,御史中丞遂成为御史台实际长官。

2东汉以后至南北朝,御史中丞正式成为御史府的最高长官,独立行使监察之权。

由于御史中丞执法殿中,接近皇帝,所以在两汉时期御史中丞位要权重。

为表示对御史中丞的尊宠,东汉光武帝特命御史中丞在朝会时与司隶校尉、尚书令专席而坐,号称“三独坐”。

魏晋南北朝时,御史台脱离少府,御史中丞直接由皇帝领导,其地位进一步提高。

当时,御史中丞不但可以纠举百官,而且连尚书、王侯皇族有失也要纠察,其权限甚至扩大到可以“风闻奏事”的程度。

御史中丞的权限在这一时期的不断扩大,与皇权要通过御史台同门阀大族斗争有很大关系。

唐代复以御史大夫为御史台长官,御史中丞为其副。

宋代虽设御史大夫,但常缺位,又是加官,不管御史台事务,而由御史中丞代行其职。

元丰改制时,废御史大夫,以御史中丞代行御史大夫之职,为御史台长官,但往往不委以专任,而多由其他官员兼任,甚至缺人也不增补,故而大大削弱了御史中丞作为监察官员的作用。

元代的御史中丞为御史台副长官,但官秩却提高到正二品,为历代最高。

明代改御史台为都察院,废御史中丞之名,副都御史可与御史中丞相当。

布政使:布政使又称“藩台、藩司”。

官名。

清制各省设督、抚为最高长官,布政使隶属于督、抚,主管一省的财政、民政和人事,从二品。

每省设布政使一人,只江苏二人(一驻江宁、一驻苏州)。

方伯:明清时代对布政使的别称。

古代诸侯中的领袖之称,谓为一方之长,明清时用作对布政使的称呼。

清代定布政使为总督、巡抚的属官,专管一省的财赋和人事,康熙六年(1667)后,每省设布政使一人。

按察使:按察使又称“臬台、臬司”,清末改称提法使。

官名。

清代设按察使,隶属各省督、抚,主管一省的司法,正三品。

廉访:清代尊称按察使为廉访。

官名。

宋徽宗政和年间设“廉访使者”,元代有“肃政廉访使”,皆称廉访。

提学使:官名。

1726年设提督学院,长官称提督某省学政,简称学政,派往各省专掌生员之考课黜。

学政均由侍郎、京堂、翰林、科道等官中进士出身者选派,三年一任。

不论本人官阶大小,在充任学政期间,与督抚平行,有“学台”之称。

清末改称提学使,隶属督、抚,辛亥革命后撤销。

3学使:是省里主管教育的官员。

清代省一级主管教育的官员(主持院试的官员),各省称:提学道、提督学政、督学使者(简称:学道、学使、提学,俗称“学台”,又称宗师)。

道员:官名。

道员别称道台。

俗称“道台”。

明太祖取鉴元末地方势重而尾大不掉的教训,废行中书省,以都指挥使司、布政司、按察司同为一省长官。

由于布政、按察二司辖区广大,遂把一省划为若干区域称为“道”,由布政司佐官参政、参议,分守各道钱谷,称为分守道,也简称为守道;按察司之下设按察分司,有按察司的佐官按察副使、佥事分理各道刑名,称为分巡道,也简称巡道,这是道员称谓之初。

明代道员是差使本身无品级,其品级视其带衔而定。

清乾隆十八年(1753)裁去参政、参议、副使、佥事等,专设分守、分巡道,其职掌也逐渐不分,多兼兵备衔管辖府州,成为省以下和府州之间得一级行政区划,道的长官,叫做道员,一律定为正四品官。

此外,又设督粮、盐法等道,清末更在各省置巡警、劝业二道,各司其专职。

观察:为清朝道员的俗称。

太守:明清时专以称知府为太守。

官名。

习惯上称知府、知州为太守。

太守本为战国时对郡守的尊称。

秦代设郡守管理一郡政务。

汉景帝时改郡守为太守,为一郡的最高行政长官。

魏晋冀南北朝时沿丞太守。

隋代将东汉末年以来的州、郡、县三级改为州(郡)、县两级,州郡没有区别,而州长官称为刺史,郡长官仍称太守。

宋代改郡为府为州,知州为长官,但习惯上仍称知府、知州为太守。

刺史:习惯上以刺史、太守为知州的别称。

官名。

西汉设置,为地方行政长官之一,其职责为巡察郡县,官阶低于郡守,后改称州牧。

自三国至南北朝,一般以都督兼任刺史。

隋代刺史是州一级的长官,地位相当于汉代的郡守。

唐代沿置,但刺史地位发生了变化,节度使常常以中央大员的身份兼观察使,又兼所在州刺史,统制数郡,成为权力很大的地方军政长官。

宋以后废“刺史”一名,设知州,管理一州行政事务。

习惯上以刺史、太守为知州的别称。

通守:官名。

清代为通判的别称。

隋炀帝时置,为郡太守之副,不久废。

通判,宋代开始在诸州府设置,是仅次于州府长官的要职,有共同处理政务的权力,4凡州府公事,和长官连署,并握有监察官吏的实权,号称“州监”。

明清于各府亦设,掌管粮运及农田水利等事务,清代另有州通判,简称州判。

知府:官名。

始置于北宋,为“权知某府事”之简称。

是宋代地方行政区域——府的最高行政长官。

知有主持之意。

府之本意,为官吏治事之所,引申为政府的官僚机关。

宋代府是路之下的地方行政单位,下领州县,各府领县不一。

宋代府有监州之责,其规格高于州,常以卸任之宰相或大臣出任执事于府,这类府官在官衔上称“判某府事”而不称“知某府事”。

徽宗崇宁三年(1104年),蔡京既请以太子领开封牧,又请以文臣为尹京府长官牧尹并置中央政府渐不再派京官知府事。

南宋知府成为地方官正式定置。

元代府官称尹或知府,另有达噜噶齐,地位略高于尹或知府,同领府事。

明代府取州之地位而代之,中央对府官的人选特别重视,史称“明世府官”。

明知府久于任所,不轻易召调,治绩优良者于原任就地升官至三品、二品。

明府有160个,分军民府、御夷府、普通府三类,下辖州、县。

知府的执掌《明史·职官志》有载:“知府掌一府之政宣风化平狱讼均赋役以教养百姓。

”知府的佐属有同知、通判、推官等,掌清军、巡捕、粮道、劝农、水利、屯田、牧马、刑名等工作。

清知府秩四品,“统辖属县宣理风化平其赋役听其狱讼考核属吏兴利除害。

”知府佐属有同知、通判,分掌粮、盐、督捕、江海防务及农田水利等工作,下属“经历”、“知事”、“照磨”、“司狱”等吏,另外还有“盐茶大使”、“室课大使”、“营仓大使”、“递运大使”等。

權守(权守):旧指一个地方主官下的次官,称为“权守”。

清代指知府。

梁章钜在《五郡守诗》中云:“道光戊申初冬,浙江大府以各属县催征不力,将绍兴、湖州、温州、台州、金华、严州五太守,并奏请摘去顶戴,时恭儿以权温州事,亦与焉,余勉之以诗云……”。

附录《摘顶记》云:“恭儿權守温州,余就养郡斋一年矣。

”是时,梁恭辰为温州府知府。

司马:明清称府同知为“司马”。

官名。

西周始置。

春秋战国时沿置。

除掌军政外,还兼掌制赋,教军旅等,是治军的最高长官,其佐助称为少司马。

从隋代开始,不再设大司马,明清用作兵部尚书的别称,侍郎则称少司马。

隋唐时州府佐吏有司马,位在别驾、长史之下,明清因以称府同知为“司马”。

5大令:“令”、“大令”即县令。

①古代对县官的尊称。

秦、汉县制大县长官称“令”,由大县之令而有“大令”之名。

龚自珍《定庵集》续集三《识某大令集尾》:“大令为儒非能躬行实践平易质直也。

”②东晋中书令的俗称。

据《晋书·王珉传》所载,王珉代王献之为中书令时,称其为小令,而王献之为大令。

晋之中书令实为宰相之任。

《文献通考·职官三》:“(晋)中书监令常管机要多为宰相之任。

”《册府元龟·宰辅总序》:“晋司徒丞相两不并置中书之署实总机要是为宰相以毗大政。

”中书令职任重大尊为大令。

年伯:指与父同年登科的长辈。

明以后,泛称父辈,不问是否同年,都称年伯。

《聊斋志异·小梅》:“年伯黄先生,位尊德重。

”农部:户部的别称,户部官员有户部尚书,侍郎,员外郎,主事。

参军:官名。

东汉末年,曹操以丞相总揽朝政,其僚属往往以“参丞相军事”之名义办事。

此为简称“参军”之始。

后直至南北朝时代始正式官名化,凡诸王及将军开府者,皆置“参军”,为重要幕僚。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