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城市人民公社到现代城市社区——对中国城市基层单位发展的思考
人民公社运动的历史与反思
人民公社运动的历史与反思20世纪50年代末至60年代初,中国经历了人民公社运动。
这是以发展农村合作社为主要内容,大规模推广人民公社为手段,实现农村集体化、农业社会化和工业化的一场历史事件。
虽然人民公社运动在当时似乎有一定的社会效益,但是在今天的视角下,人们对这场运动进行反思也是必要的。
历史背景人民公社运动发生在新中国成立后的十年间。
当时中国社会主义政权在经济、政治和文化上都取得了巨大的进步,但是农村经济发展滞后,农民生活条件依然很差,传统的封建生产关系和土地分配制度限制了农民的发展。
因此,政府认为必须通过制度和政策的变革,改变农村的面貌,取得农业现代化和社会主义工业化所需要的资源和人力。
人民公社发展的历程1958年,中国共产党提出了大跃进的口号,倡导着农民加大集体化程度、提高生产率。
秦城(现河南新乡)实行“三级组织四级管理”,即以自然村为基础组织委员会,由五至十个自然村组成的生产大队为第一级,大队下设队、组、班三级组织,增强了集体主义力量的集结,人民公社运动由此拉开帷幕。
1960年,全国人民公社成立,迅速推广到全国范围。
在这一运动中,农村实行大规模的劳动力组织和生产资料公有制,取消了以家庭为单位的农业生产,农民被要求交出土地,实行集体化经营。
粮食、牛马、农具等所有经济活动都由公社掌握。
评价与反思人民公社运动在当时被宣传为极其成功的农村经济改革实践。
但随着时间的推移,许多问题也浮出水面。
大规模的劳动力组织使得许多农民失去了个人劳动的自主权,各种奉献、又加上难以评价的“新社会人”的理念,劳动中固定劳动积分制度使得农民工作动力大大降低,出现了“三挂三欠”的困境。
特别是政治化加剧、权力膨胀、管理混乱等问题,让人民公社运动的恶果更加显现。
对于中国和世界来说,人民公社运动是一个有着极为深刻的历史教训。
其教训之一是不能单纯依赖集体化或计划经济,要坚持市场经济和物质奖励机制下的协作。
其教训之二是需要非常谨慎地对待权力。
人民公社化运动的教训和启示
人民公社化运动的教训和启示人民公社化运动是指中华人民共和国在1958年至1961年期间实施的一项大规模的农村社会主义改革运动。
这一运动旨在通过集体化农业生产和实行大规模农田水利建设来推动农业现代化和社会主义建设。
然而,人民公社化运动在实施过程中遭遇了一系列问题和挑战,其教训和启示主要有以下几点:1.过于急功近利的思想导致了盲目性。
人民公社化运动实施过程中,由于急于取得经济成就和农业现代化进程,一些目标和指标被过度强调,忽视了实际情况和可行性,导致了重大资源浪费和经济损失。
2.集体化运动导致了农村生产力的下降。
人民公社化运动时期实行了大规模的集体化农业生产,但这往往导致了农民积极性的下降和生产效率的降低。
农民的劳动积极性受到打击,导致农业生产的质量和数量都受到了限制。
3.忽视经济规律和市场需求。
人民公社化运动过程中,忽视了经济规律和市场需求,强调集体化生产和计划指令经济的方法,导致经济效益低下。
市场需求的变化和经济供求关系没有得到充分的重视和适应,最终导致了经济周期性波动和资源浪费。
4.领导权威过于集中而缺乏监督机制。
人民公社化运动时期,由于领导权威过于集中和行政干预过多,缺乏有效的监督机制,导致了一些干部滥用权力和腐败现象的出现。
这些问题严重损害了人民公社的声誉和信任度。
基于以上教训和启示,我们可以得出以下几点建议:1.注重实际情况和可行性。
在进行经济和社会改革过程中,应该注重实际情况和可行性,避免过度追求表面指标而忽视实质问题。
2.尊重经济规律和市场需求。
在决策和规划过程中,应该注重经济规律和市场需求,充分发挥市场的作用,提高决策的科学性和有效性。
3.建立有效的监督机制。
要加强对干部权力的监督和约束,建立严格的行政问责制度,防止权力滥用和腐败。
4.注重农村发展的多元化。
农村发展不应仅仅依赖于农业生产,应该加强农村经济的多元化,促进农村产业的发展和农民收入的提高。
5.加强农业科技创新。
通过加强农业科技创新和提高农业生产技术水平,推动农业现代化进程,提高农民的生产效率和收入水平。
从单位制到社区制——对中国城市社区管理方式的探索
第 四, 国人 的人文关怀 和文化性格是单位制 形成的重 中 要文化因素。“ 单位和家一样 , 也是一个 功能 多元化 的事业组 织或社群 。” 对于单位人来说 , 单位是他 的衣食父母 , 是生 活 福利基本 的甚 至是唯一 的来源 , 单位作为“ 小福利 国家” 向单
族 作 为 社 会 的 基 本 组 织 能 够 满 足 人 们 多 方 面 的 需 要 。 建 国
后 , 国家 通过城市 中的单位制度 ,农 村 中的人 民公 社制度 , “ 摧毁 了 以家族 宗法制 度为核 心建立起 来 的传 统 中国社会 体 系 ” , 而家族 原有 的社 会功 能丧失 , 而这些功 能并 不是 …从 然
落 后 的状 况 下 推 动 现 代 化 建 设 的便 利 选 择 I I 。
位制 的功 能及地位不断弱化 , 最终失去 了它 的历史舞 台。
一
、
市 场 经济 的发 展 与单位 制 管理 模式 的 矛盾
第 三 ,从 14 80年英 国的坚船利炮敲 开中国紧闭 的国门
到 14 9 9年 中华 人 民共 和 国 成 立 , 经过 百 年 的屈 辱 和 战 乱 , 新
单位制是 社会转 型前 中国城市 社会 管理 中 的一 项重 要 制度安排 。在计 划经济体 制下 , 单位 制在 资源配置 、 社会 动 员、 满足人们 的需求 、 实现社会 的稳定 等方 面发挥 了重要 的 功能。但是 随着改革开放 的深入 , 会转型的进一步深化 , 社 单
产力水平 很低 的情 况下 ,实现 了整 个社 会生活 高度 的组 织 化, 使全体人 们不 同程度地被 动员起来 , 投人现代化 建设 的 浪潮 之中 。而且 国家可 以非 常便 利地通过各类单 位组织 , 使 国家相对 贫乏 的资源投入 到关键 领域 。由此可见 , 资源 短 在 缺 的情况 下 , 国家通过 单位制来 调控社会 资源 总量 , 成为 在
新中国成立以来城市社区建设的回顾与思考
新中国成立以来城市社区建设的回顾与思考作者:张鲁宁张芳来源:《柴达木开发研究》2019年第05期摘要:社区建设是对社区工作的总体概括。
青海省西宁市社区实践,从一个侧面折射出新中国城市社区建设的基础面貌。
城市社区建设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建设的重要内容,其多年的探索和发展,蕴含着丰富的实践经验。
关键词:改革开放;城市;社区建设新中国的成立,彻底结束了落后的城市管理方式,实现了党的工作重点从农村向城市转移,社区工作逐步提上城市的管理日程,社区建设成为反映城市现代化进程的标志性工程。
“所谓社区建设是对社区工作的总体概括,是指在党和政府的领导下,依靠社区力量,利用社区资源,强化社区功能,解决社区问题,提高社区成员的生活质量,促进社区经济、政治、文化、环境协调、健康发展的过程。
”[1]城市社区建设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建设的重要内容,在纪念新中国成立70周年之际,着重以西宁市城市社区建设实践为视角回顾和总结,对未来进一步促进这项工作的良性发展有重要意义。
一、新中国成立以来城市社区建设实践的简要回顾近代社区源于工业化的西方社会,是国家介入大众福利事业的产物。
二战后,发现社区,重视社区发展,复兴和重塑失落的社区精神,逐渐成为各国政府和公众的共识和普遍性的公共政策选择,其重要性在社会治理和国家整个发展大局中日益凸显,社区建设已蔚然成为世界性潮流。
在当代中国,社区建设方兴未艾,是引领城市发展的一项基础性工作。
新中国成立之初,为了消解旧的基层社会治理失范、“一盘散沙”式的危机,中央出台政策和法规,确立了“单位制”为主体、“街居制”为补充的城市组织和管理模式。
“单位制”实际上是一种特殊形式的社区,囊括了城市的全部人口和社会资源,在当时的形势下有效实现了社会整合,从而为新中国推进大规模经济社会建设奠定了充分的制度基础;“街居制”则是作为过渡性的制度安排,被用来集中(一部分无组织人员),其目的在于弥补“单位制”的管理盲区,减少社会摩擦,主要强调民政和治安管理功能。
从单位制到社区制-社会管理体制的转变分析
从单位制到社区制:社会管理体制的转变分析[摘要]新中国成立后城市社会管理出现了两种基本模式:单位制和社区制。
单位制在新中国成立初期的社会整合方面起了重要作用,但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单位制弊病百出。
因此在经济体制改革和社会模式变更的双重作用下,单位制走向衰落,社会管理逐渐向社区制衍变。
但是由于各种条件的限制,单位制向社区制的转换过程没有很好地衔接起来,致使社区制的发展处在一个后滞的状态。
本文旨在探讨社区体制的健全问题,以及如何使社区成员积极参与到社区建设中,促进社区良性运行。
[关键词]单位制;社区制;社区建设;居民参与新中国成立后,我国逐步走上了计划经济体制的道路,这种转变促使社区结构也相应地发生改变,成立了一种以“单位”治理社会的体系,于是单位制就应运而生。
国家采用单位制的目的主要是为了整合城市居民,保证社会稳定的发展。
然而自从我国实行改革开放政策后,经济体制发生重大变革,社会变迁的速度也一步步加快,此后单位制不再符合社会发展的要求,亦不能担负重组社会的功能,依赖于单位发展的个人也逐渐脱离了单位,转向社区谋发展。
因此,怎样加强社区制的功能,实现社会的管制作用,已成为当前我国推动社会变革发展构建和谐社会的主要使命。
1 单位制的设立、发展及萎缩单位制的设立从某些层面来说是为了缓和新中国成立初期严峻的社会形势而选择的一种危机处理的组织体系。
新中国建立初期,为了尽快摆脱国家的落后局面,在尽可能短的时间里重建国家的工业体系,实现迅速发展,我国学习和借鉴了苏联的经验模式,并与自己独有的国情相结合,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单位制”。
计划经济的逐步确立,使这种高度集权的体制模式从经济领域扩展到社会的各个领域,成为社会组织的主要形式。
在这样一种形式下,单位就成为社会成员赖以生存的必要组织,是他们获得各种物质、资源和信息的唯一来源。
在后期,出现了两种现象:一种是“单位型社区”,即单位和社区在同一领域里同时存在;另一种现象是“单位办社会”,也就是单位的功能替换了社区的功能。
人民公社的教训和启示
人民公社的教训和启示
人民公社是中国在 20 世纪 50 年代后期开始的一种农村基层组织形式,它的目标是通过集体化的方式实现农村的现代化和共同富裕。
然而,人民公社制度在实践中遇到了很多问题和挑战,最终在 80 年代初被废除。
人民公社制度的主要教训包括:
1. 政治和经济的混淆:人民公社将政治和经济权力集中在一起,导致了权力滥用和腐败的问题。
2. 计划经济的失败:人民公社实行的是计划经济,这种经济模式在实践中存在很多问题,如资源分配不公、生产效率低下等。
3. 农民积极性的受损:人民公社制度下,农民的生产积极性受到了限制,他们失去了对自己生产的控制和决策权,导致了生产效率的下降。
4. 资源浪费和环境破坏:人民公社在发展过程中,存在着资源浪费和环境破坏的问题,这对农村的可持续发展造成了很大的影响。
人民公社制度的废除,也给我们带来了一些启示:
1. 尊重市场经济规律:市场经济是实现资源优化配置和提高生产效率的重要手段,应该尊重市场经济规律,发挥市场的作用。
2. 保障农民的权益:农民是农村发展的主体,应该保障农民的权益,提高他们的生产积极性和创造性。
3. 注重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农村发展应该注重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避免资源浪费和环境破坏。
4. 加强基层民主建设:基层民主建设是农村发展的重要保障,应该加强基层民主建设,提高农民的参与度和决策能力。
人民公社制度的教训和启示对中国农村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我们应该从中吸取教训,不断探索适合中国农村的发展道路。
人民公社的历史研究与思考
人民公社的历史研究与思考随着时代的变迁,历史就像一根细长的线,延伸到了今天。
而人民公社,则是中国历史上的一个重要时期,也是中国大跃进时期的重要组成部分。
虽然人民公社时期的历史已经过去了几十年,但是我们仍然需要对这个历史时期进行一定的研究和思考,以便更好地了解这段历史,并从中汲取教训。
一、人民公社的历史背景和基本概念人民公社其实是中国特有的一个历史现象。
它的成立背景可以追溯到中国共产党成立之初,当时的中国社会处于相对的落后状态,经济社会发展面临着极大的困难和挑战。
为了解决这一难题,毛泽东提出通过大跃进和人民公社的方式来解决中国社会的问题。
人民公社实质上是由农村公社和合作社两种制度合并而来,具有高度的集体化特征。
农村公社是在1958年提出的,其主要特征是农民用土地为基础,实行大规模集体化生产的形式。
而合作社则是在1956年开始创立,它是由农民自愿组织起来的,自行分工、自负盈亏的经济合作组织。
通过这两种制度的合并,人民公社则成为了中国当时农村经济的核心。
二、人民公社的内部机构和生产方式人民公社的内部管理机构十分复杂。
它不仅设有各个部门和办公室,还有大大小小的生产队和生产组,据统计,每个公社内部的生产队和生产组数量总计达数千个。
在生产过程中,公社内部实行“三级所有、集体经营”的方式。
也就是说,土地归属于三级单位(生产队、生产组、公社),而一切生产活动则由公社委员会统一领导。
公社委员会定期对各种经济指标进行统计和管理,并按照计划下达各种经济任务。
同时,人民公社内部还实行了“人民公社大包干”制度。
这一制度是指公社委员会将土地、牲畜、农具等生产资料一次性分配给生产队,由生产队负责实现一定的产量指标,并按照一定的分成比例和组织分配方式进行分配。
这一制度在当时取得了一定的经济成果,但同时也存在一些不足之处。
三、人民公社的经济成果和弊端在人民公社时期,中国农村的生产力和经济效益得到了大幅提高,实现了农民群众的土地平均化和收入增加。
人民公社运动的目标与实践
人民公社运动的目标与实践人民公社运动是中国在20世纪50年代末至70年代初进行的一场具有重大历史意义的农村社会主义改革尝试。
这场运动的目标是实现农业集体化和社会主义工业化,旨在打破农村传统的封建经济和经济不平等,提高农民的生产力和社会福利水平。
本文将探讨人民公社运动的目标和实践,以及其对中国社会经济发展的影响。
一、人民公社运动的目标人民公社运动的主要目标是通过农业集体化和社会主义工业化,实现农村社会主义改革。
具体而言,这场运动追求以下目标:1. 提高农民生活水平:通过农业集体化,实现土地的国家所有制,将农村社会主义化。
这样可以解决贫富差距大、农民贫困的问题,提高农民生活水平。
2. 发展现代农业生产:人民公社运动希望通过农业机械化、大规模灌溉和农业科技进步,提高农业生产效率。
通过集体经济组织,农民可以共同投资购买农业机械设备,提高生产力。
3. 实现工农业互补发展:人民公社运动还以发展大规模的社会主义工业为手段,推动农村经济的现代化。
通过农村工业化,可以为农民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改善他们的经济状况。
二、人民公社运动的实践人民公社运动的实践主要包括三个方面的措施和实际操作:1. 土地集体化:人民公社运动推动了农业的集体所有制,将土地由私有制转变为集体所有制。
通过将农民的土地统一归公社管理,实现了土地的平均化分配。
这样,农民的土地财产变成了集体的财产。
2. 集体经济组织:人民公社运动通过成立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即人民公社),统一组织农村的生产活动。
人民公社由一个或多个生产大队组成,每个生产大队负责一个区域的生产任务,集体经济组织有利于实现生产要素的流动和统一配置。
3. 大规模的农田水利工程:人民公社运动推动了大规模的农田水利工程建设,包括修建水库、挖掘灌溉渠道等。
这些工程的建设改变了农民在农业生产中依赖天时地利的局面,增加了农田的耕种面积,提高了农业生产效率。
三、人民公社运动的影响人民公社运动虽然在推动农村社会主义化方面取得了一些成就,但也存在一些问题和负面影响。
从城市人民公社到现代城市社区
从城市人民公社到现代城市社区摘要:新中国成立初期,社会管理废除了旧社会沿用下来的保甲制度,而采用了街道管理制度,加强城市管理。
二十世纪五十年代后我国模仿苏联模式,在城市中,把最基层政府设置在市辖区,而不是它的下一级的街道办事处,以便于城市中的事务得到统一集中的处理。
但由于新中国成立后工业等社会生产力的极大制约,在城市中除工人和有组织的工作人员外,还有大量的闲散人员,为了便于治理、组织和分担区级政权的工作,设置了区政府的下级派出机构和设置居民委员会。
这是我国政权基层组织的雏形。
到1958年,全国各大城市普遍建立起了街道办事处组织。
此后,实行“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城市、农村都开始建立人民公社。
这种热潮很快就传到了城市中,街道中开设了各种生活服务组织,为寻找我国城市公民有组织生活进行了各种试验和大胆探索。
关键词:城市人民公社公社化街道社区一、城市人民公社的发展新中国建立后,根据苏联模式,农村人民公社率先建立,为城市人民公社提供了样板。
农村人民公社的发展使农村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这种变化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城市,在全国建设公社的浪潮和社会主义建设的统一思想下,城市人民公社的建立就成为一种必然,是农村人民公社运动在全国发展的必然结果。
恩格斯曾经谈过实现共产主义的三个条件:“我现在只从能够实现共产主义的许多办法中间提一下近来谈得很多办法的一种办法,这就是采取三个必然会促使共产主义实施的措施。
”[1]恩格斯所提到的措施,主要有以下几点:“1.由国家出资对一切儿童毫无例外地实行普遍教育,这种教育对任何人都一样,一直进行到能够作为社会的独立成员的年龄为止。
2.全面改组济贫所,把所有失业公民都安置在移民区内,让他们全面从事工农业生产,并把他们的劳动组织起来为全移民区造福。
3.要贯彻这两个措施就需要花钱。
为了取得这些钱,同时为了改变到现在为止一切分担得不公平的赋税,在现在提出的改革计划中就应该建议采取普遍的资本累进税,其税率随资本额的增大而递增。
促进单位型社会向社区型社会转型的工作思路
促进单位型社会向社区型社会转型的工作思路沙坪坝区石井坡街道党工委书记胡卫东随着改革的不断深入,曾是辖区经济支柱的大中型国有企业,而今纷纷改制破产,企业与社会分离,人员分流,单位人变成社会人,宣告带有浓厚计划经济色彩的单位制时代的结束,社会保障、就业再就业等诸多问题交给社会与政府来解决,如何实现单位型社会向社区型社会的转轨变型,已经成为坚持以人为本、推进科学发展、确保社会稳定的一个亟待解决的重要课题。
一、尊重单位型社会向社区型社会转型的必然性单位体制是新中国成立后形成的一种社会组织和管理体制,是传统计划经济条件下国家进行社会资源分配和实现社会控制的主要工具,其直接承担者是单位组织。
健全的单位组织具备经济、政治、文化等多重职能,犹如功能完备的小社会。
由于在经济体制转轨过程中,不少国有企业经营理念陈旧,生产技术落后,发展战略决策定位不准,无力承担社会管理职能,以及国有企业转向单一经济组织,把过去承担的社会职能转移给政府与社会,从而必然导致单位型社会的解体。
二、认识单位型社会向社区型社会转型的客观性(一)单位破产带来社会震荡。
一是企业和职工经济源泉断流。
企业生存压力巨大,职工收入骤降,地区经济凋弊,社会不安定隐患加剧;二是原有社会组织结构解体。
曾经以车间、班组和公司为依托的家庭与社会组织失去依靠单位,不得不重新寻找新的依托,社会组织结构必须重建;三是企业文化的裂变。
以企业文化作为精神脐带的职工失去精神支柱,加之就业能力不强,生活压力加大,价值观迷茫,导致对社会的抱怨与对立。
(二)破产单位留给社区遗产。
一是留下庞大的党员队伍,相对完整的党组织结构,整齐的党务工作者队伍。
产业工人队伍普遍具备较强的政治参与意识、组织纪律性较强,易组织,易发动,共同的生活背景、共同工作经历与共同诉求使之结成共同利益群体。
二是留下丰富的人力资源。
大企业藏龙卧虎,储备经营管理、技术设计、生产操作以及文艺宣传等方面各类优秀人才,为社区建设储备了人才。
从城市规划看中国城市发展趋势
从城市规划看中国城市发展趋势中国是一个拥有悠久历史的大国,城市规划也有着悠久的历史。
但是,在过去的几十年中,中国的城市建设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在此,我们将从城市规划的角度来探讨中国城市发展的趋势。
一、城市化趋势的背景中国人口众多,城镇化发展缓慢。
直到1982年,中国城镇人口才首次超过农村人口。
在此之后,城市化的步伐迅猛。
2011年,中国城镇化率达到51.27%,世界城镇化水平水平的两倍以上,但仍然比上世纪八九十年代的日本、韩国等国家低得多。
城市化带来的最大的变化就是城市的规模和数量的增加,这为城市规划带来了巨大的挑战。
二、城市规划背景城市规划是城市建设的灵魂,它的质量和规划的先进性决定了城市建设的成败。
中国的城市规划可以追溯到20世纪初的“旧城改造”。
20世纪50年代,城市规划开始引入社会主义思想,以“人民公社化”、地域集约化和城市普及化为主要特点,它强调“住人”的目的,概念注重集体化和大型化。
在改革开放以后,中国的城市规划开始向市场化转型。
城市规划的目标开始从人民福利转向经济效益。
2004年,城市总体规划开始强调经济建设与环境保护的平衡,提出了以“和谐”为中心的城市发展思路。
三、城市规划的趋势城市规划应以人为本,满足人们对生活的需求,这是未来的发展趋势。
具体来说,城市规划有以下几个趋势:1.以城市为中心的发展在城市规划中,城市成为了经济、文化、社会等各方面的中心,现代城市正是以这种趋势为主导的。
2.绿色低碳环保意识不断增强,城市规划中注重生态和节能的思想也越来越受到重视。
在规划中增加绿地和公园,加强环保意识,将是未来的发展趋势。
3.多元发展城市规划中注重多元化的发展,从独立的工业、商业、居住区,发展多样化的用途区,从而满足人们对生活多元化的需求。
4.智能发展智能化和信息化是未来城市的趋势。
城市规划中应加强与智能科技的结合,发展更加智能的城市系统,提高城市的智能化水平,提高公共设施的智能化程度。
人民公社化运动给我们的教训
人民公社化运动给我们的教训人民公社化运动,这个听起来就让人头大的名词,其实跟咱们生活息息相关,尤其是在那个特殊的历史时期。
说到这个运动,很多人可能会想起农田、集体、还有那些充满激情的口号。
哎,听上去热闹得很,但现实却是个大大的冷水澡,真是让人哭笑不得。
想象一下,农民们辛辛苦苦种地,突然来了个“人民公社”,把大家的地统统收了,什么都要集体经营。
听起来有点道理,但实际操作起来就像一锅煮粥,稀里糊涂。
每个人都要为集体出力,人人平等,但你看看,谁种得好、谁种得差,一目了然。
结果呢,种得好的农民干得心累,种得差的却轻轻松松。
哎,这不就成了“白忙活”吗?这就叫做“众人拾柴火焰高”,可实际上,有些人根本不想捡柴火,最后的结果就是火焰不旺。
再说那会儿的食物配给,真是让人又好气又好笑。
每家每户的粮食都要交给公社,分配时又不讲究。
说好的“人人有份”,结果就是有些人总是能吃到大米,有些人却只能喝稀饭。
真是“天上掉馅饼”的美好幻想,结果却是“干瞪眼”。
你要是想多吃点,心里得打起小算盘,跟公社里的那些“领导”打好关系。
哎呀,这种游戏谁能玩得转?生活变得比打麻将还复杂。
咱们不能光说不好。
这个运动确实带来了不少的变化,大家的生活方式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可是,你说这真是“众志成城”吗?没错,大家团结在一起,但一旦有了问题,责任就像热土豆,谁都不愿意接。
说白了,这种模式就像是“盲人摸象”,每个人都在拼命努力,却不一定能摸到真相。
慢慢地,大家也就对这套制度产生了怀疑,心中默默地想着,难道这样就是真正的集体主义吗?再说说工作积极性。
最开始大家干劲十足,想着能为集体出一份力。
但时间一长,热情就像过期的牛奶,没了那股新鲜劲。
大家都知道,干得再好,也比不上那些“躺平”的人。
有人说,这简直就是“傻子吃饼”的道理,越努力越觉得自己在原地打转。
后来,很多人干脆就不再努力,反正无论如何,分到的都是那点粮食,不如消消停停,得过且过。
所以,人民公社化运动给我们的教训,就是不要忽视个人的力量。
中国共产党工作重心转移的思考与启示1
中国共产党工作重心转移的思考与启示摘要:中国共产党历史上的工作中心转移比较明显的经常是说三次,实际上还有一次,也就是一共是三次。
明确党的四次工作中心转移研究其中的历史事实和归纳其中的规律,我们可以看到,只有把马克思主义普遍原理和中国实际相结合,探索适合中国革命和建设的规律,始终坚持党内民主和站立在人民利益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上,我们的事业才能取得不断的成功和进步。
关键词:中国共产党,工作重心转移,思考和启示一般来说,大家比较熟悉的党的工作重心转移是三次。
第一次是1927年由城市转移到农村,第二次是1949年由农村转移到城市。
第三次是第四次工作重心转移是1978年将全党的工作重心由以阶级斗争为纲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
实际上,还有一次就是1966年从经济建设转移到阶级斗争。
因为这个阶段历史上的特殊性,人们似乎不怎么提,其实,这个阶段的确也是工作中心转移,党的领导仍然是国家历史发展的核心力量,只不过因为工作中心的转移和那个时代的特殊性,人们反而忽略了这个历史的转折。
这样来说,我们就可以说在历史上,中国共产党进行了四次工作重心的转移。
这四次工作重心的转移都对中国革命和建设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其中前两次发生在民主革命时期,后两次发生在社会主义建设时期。
第一、四次工作重心转移的历史特点和基本经验(1)第一次工作重心转移是1927年由城市转入农村。
受俄国十月革命和共产国际的影响,从1921年中共成立到1927年底,我党的工作重心在城市。
从党的逐渐成熟和发展来说,这个时期,党在各个方面显得还很幼稚,基本上是在照抄苏联的道路,从组织上和实际行动上也是比较听从苏联领导的共产国际的意见。
到大革命失败后,中共以苏联模式的“城市中心”道路为样板发动的武装起义,攻占敌人力量占优势的大城市的目标连连受挫,说明“城市中心”的道路不符合我国的国情,是行不通的。
1927年湘赣边秋收起义在攻打长沙失利后,毛泽东在文家市做出重大决策,率领队伍走上了井冈山,在1928年创建了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点燃了“工农武装割据”的星星之火。
《城市人民公社研究资料选编》套书评介
《城市人民公社研究资料选编》套书评介姚二涛,吴怀友《城市人民公社研究资料选编》(8卷本,下称《选编》)于2020年9月由人民出版社正式出 版发行。
这是一件大喜事,不但对城市人民公社 研究者是福音,而且对推动“社会主义发展史”等“四史”的研究,也意义重大。
之所以如此,是由 《选编》之资料构成、特点及学术价值所致。
《选编》由2012年度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点 项目《城市人民公社文献的收集、整理与研究》结题成果《城市人民公社文献选编》(12卷本)与《城市人民公社运动再研究》(专题论文集)的部 分篇章组成。
编入本书的文献共572篇。
就其来 源而言,由三类研究资料构成。
第一类:城市人民公社专题研究论文15篇。
其中作者自著11篇,作者指导的硕士、博士研究 生论文4篇。
这些专题论文都是国家社科重点课 题的阶段性研究成果或后续研究成果。
按文章发 表时间的先后次序,编入第1卷:《城市人民公社 运动再研究》。
为什么叫“再研究”?显然是《城市人民公社运动研究》的延伸与拓展,回答以往 研究中未曾论及又亟须解决的问题。
第二类:授权档案资料264篇,编入第2至5 卷:《城市人民公社档案资料》(甲)(乙)(丙)(丁)。
这些档案资料的制作者上至中央及各部 委,下至城市人民公社。
它们分别出自上海市、湖南省、陕西省、福建省、广西壮族自治区、河南省、沈阳市、哈尔滨市、合肥市、南昌市、南京市、福州 市、银川市、南宁市、长沙市、湘潭市、株洲市、长沙 市岳麓区、湘潭市雨湖区等档案馆,并经其授权出 版。
编入《选编》的文献只是重点课题结项成果 的一部分,还有许多城市公社档案文献未能入选,这固然遗憾,但并不妨碍其整体效果。
第三类:报刊资料293篇,编入第6至8卷: 《城市人民公社报刊资料》(甲)(乙)(丙)。
刊登 城市人民公社信息的报刊种类繁多,包括《人民 曰报》《工人日报》《大公报》《文汇报》《北京曰 报》《新华半月刊》《财经研究》《中国经济研究》《教学与研究》《人民音乐》《人民公社好》等报刊近40种。
基层社区治理的历史与经验
2021年第6期2020年,习近平总书记视察长春长山花园社区和长春社区干部学院时指出:“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社区治理只能加强,不能削弱。
”社区作为国家治理的基本单元,是实现国家治理目标和提升城乡治理成效的关键环节,更是夯实党的执政之基和维护公共安全的重要基础。
领导基层社区治理模式的变迁,同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水平以及国家政治、经济、社会体制改革密切相关。
一、1949—1957年:以巩固新政权为核心的治理模式在新中国成立后,我们面临着巨大的内外压力:一方面,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对新政权施压。
如何融入国际社会,为新中国的发展营造更好的外部环境是新中国成立之初面临的巨大外部挑战。
另一方面,国家内部百废待兴。
如何将一个贫穷落后、一盘散沙的国家建设为社会主义国家,是对中国共产党执政能力的深刻考验。
在新中国成立之后,我国基层社会治理的核心目标就是巩固政权,把新中国成立之初有限的人力、物力、财力集中于国家建设的关键领域,同时满足人民群众的基本生活需要。
中国共产党借鉴革命战争年代实行供给制的成功经验,也参考了苏联社会治理的模式,明确了强化单位组织功能的发展思路。
在城市建立“以单位制为主、街居制为辅”的管理模式,将单位职工全部纳入到单位统一管理中,将社会基层层面的自我就业和闲散人员纳入到街居管理体制中,从而强化党对于城市的整体管理;在农村广泛建立人民公社,即“农村苏维埃”政权,实行“议行合一制”,实现党对农村居民生产生活的整体把控。
二、1958—1978年:高度统一的一元化治理模式在社会主义三大改造基本完成之后,我国进入到社会主义建设时期。
在基层治理模式方面,我党继续借鉴苏联的社会治理模式,即“斯大林模式”,不断强化“一大二公三纯”。
在高度统一的中央集权之下,管理体系不仅涵盖政治、经济、行政等方面,同时也包括基层社会管理。
中央层面,通过高度统一的政治意识形态来引领基层社会管理;地方层面,实行同指令性计划经济模式相对应的指令性社会管理模式。
从_去单位化_到_去社区化_城市基层社会再整合的_结_与_解_
2011年第6期(总第245期)学术论坛ACADEMIC FORUMNO.6,2011(Cumulatively NO.245)在急剧转型的城市基层社会,政府部门“还权于民”的改革正如火如荼地推进,市场经济“理性选择”的力量日益渗透到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但是,行政权力的退出是有限的、分步的,市场力量的渗入亦是不均衡的、渐进的,在体制比较灵活、传统力量相对薄弱的区域,社会转型和体制转轨最早发生。
中国的城市社区,长期处于自上而下的制度安排之中,是一个保守力量强大、与国家基层社会治理紧密相连的区域。
尽管针对这些传统社会区域和组织的体制改革,早在20世纪90年代初就已经开始,却仍残留着许多明显可见的计划经济体制下的历史痕迹。
国家治理的策略、社会控制的手段、地方施政的需要均通过街道-社区居委会清晰地在基层社会留下了深刻烙印。
如果承认“国家对整个社会的控制力明显下降”这一基本事实,那么我们必须追问,国家权力如何通过居委会这一代理人的行动和话语渗透到市民日常生活,并因此面临怎样的挑战和异动?城市基层再整合在“后单位时代”又该如何可能?一、单位社会的终结与基层再整合的难题“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化和社会利益格局的调整,国家原先赖以整合城市基层社会的“单位制”模式的控制功能已逐步弱化和消逝,“后单位时代”的结构特征和社会景观渐趋显现。
正处于社会转型重要关头的城市基层,大量单位职工流向社区,各类弱势群体亟需救助,诸多原子化个体缺乏联结,群体性突发事件显著增加。
由于作为社会整合和利益分配机制的单位制度宣告解体,各种社会关系、利益格局均发生了深刻变化,一些问题的处理不当极有可能成为集体行动和社会运动的导火线,诱发剧烈的社会动荡[1](P102)。
对于成功的社会转型而言,最重要的是整个社会、经济和政治的持续稳定。
而城市基层社会的稳定是社会、经济和政治稳定的基础,是维护安定团结局面的前提。
因此,就中国当下的时空背景而言,采取有针对性的从“去单位化”到“去社区化”———城市基层社会再整合的“结”与“解”刘威[摘要]解开转型时期城市基层社会整合和秩序建构的“结”,应该跳出“社区”,从社区居委会之外寻求答案。
从单位制到社区制
从单位制到社区制引言在社会发展的过程中,人们对于组织和管理方式的需求逐渐演变。
传统的单位制管理往往以层级制度和权威领导为核心,而现代社会则在追求更加平等、开放和民主的管理模式——社区制。
本文将探讨单位制与社区制的区别,并分析社区制在组织管理方面的优势和挑战。
单位制在传统的单位制管理中,权力和决策往往集中在高层管理者手中。
组织结构按照严格的等级划分,下属必须服从上级的指挥和管理。
这种层级制度通常由一位权威领导者负责决策和管理,下属则按照既定流程和规则进行工作。
单位制管理虽然在某些情况下行之有效,提供了明确的指导和决策,但也存在一些弊端。
首先,权力过于集中可能导致决策的迟缓和缺乏创新。
此外,单位制管理还可能限制下属的自主性和创造力,使组织变得僵化和难以适应变化的环境。
社区制社区制管理是一种基于共同利益和合作的管理方式。
在社区制中,权力和决策不再集中在单一的领导者手中,而是通过参与者的共同努力来进行。
这种管理模式鼓励组织内部的民主和自主性,强调共同决策和协作。
社区制管理的一个重要特点是平等和开放。
所有参与者都有平等的发言权和参与决策的机会。
通过充分发挥每个人的能力和创造力,社区制管理可以激发组织的创新和活力。
此外,社区制管理还可以促进组织成员之间的合作和团队精神,增强组织的凝聚力和归属感。
然而,社区制管理也面临一些挑战。
首先,社区制需要更多的时间和资源来进行决策和讨论,可能导致决策的过程变得缓慢。
此外,由于社区成员的参与和意见的多样性,决策可能需要更多的协调和权衡。
因此,在一些紧急情况下,社区制管理可能不够高效。
单位制与社区制的对比下面是单位制和社区制管理的一些对比:特点单位制管理社区制管理权力分配集中分散决策方式高层共同自主性有限高度创新性有限高度合作性有限高度结论单位制管理和社区制管理都有自己的优缺点,没有绝对的好坏之分。
在实际应用中,组织可以根据自身的特点和需求选择适合的管理模式。
对于规模较大、决策需求较快的组织,单位制管理可能更为合适;而对于强调创新和参与的组织,社区制管理可能更具优势。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王 亮
( 吉林 大 学 马 克 思 主义 学 院 , 吉林 长 春
摘 要 :新 中 国成 立 初 期 , 社会 管理 废除 了旧社会 沿 用 下 来 的保 甲制 度 . 而 采 用 了街 道 管 理 制 度 . 加 强城 市管 理 。 二 十世 纪五 十 年 代 后 我 国模 仿 苏联 模 式 . 在城 市中. 把 最 基 层 政 府设 置 在 市辖 区 . 而 不 是 它 的 下 一 级 的 街 道 办事 处 , 以 便 于城 市 中的 事务 得 到 统 一 集 中 的 处理 。但 由 于 新 中 国成 立 后 工 业 等社 会 生产 力的 极 大制 约 ,在 城 市 中除 工人 和 有 组 织 的 工 作 人 员外 , 还 有 大 量 的 闲散 人 员 , 为 了便 于 治 理 、 组 织 和 分担 区 级 政权 的 工作 ,设 置 了区政 府 的 下 级 派 出机 构 和 设 置 居 民委 员 会 。这 是 我 国政 权 基 层 组 织 的 雏 形 。到 1 9 5 8 年, 全 国各 大城 市普 遍 建 立起 了街 道 办事 处组 织 。 此后 . 实行 “ 大跃进” 和“ 人 民公 社 化 运 动 ”. 城 市、 农 村都 开始 建立 人 民公 社 。这 种 热 潮 很 快 就传 到 了城 市 中 . 街 道 中开 设 了各 种 生 活服 务 组 织 , 为 寻 找 我 国城 市公 民有 组 织 生活 进 行 了各 种试 验 和 大胆 探 索 。 关 键 词 :城 市 人 民 公社 公 社 化 街 道 社 区 城 市 人 民 公 社 的 发展 新 中国建立后 , 根据苏 联模式 , 农 村 人 民公 社 率 先 建 立 , 为城 市 人 民公 社 提 供 了样 板 。农 村 人 民 公社 的 发 展 使 农 村 发 生 了 翻天 覆 地 的变 化 . 这 种 变 化 很 大 程 度 上 影 响 了城 市 . 在 全 国建 设 公 社 的浪 潮 和 社 会 主义 建 设 的统 一思 想 下 .城 市 人 民 公 社 的建 立 就 成 为 一 种 必 然 ,是 农 村 人 民公 社 运 动 在 全 国 发 展 的必 然 结 果 。 恩 格 斯 曾经 谈 过 实 现 共 产 主 义 的 三 个 条 件 : “ 我 现 在 只 从 能 够实 现 共 产 主 义 的许 多 办法 中 间 提 一 下 近 来 谈 得 很 多 办 法 的 一种 办 法 ,这 就 是 采 取 三个 必 然会 促 使 共 产 主 义 实 施 的 措 施。 ” …恩 格 斯 所 提 到 的措 施 , 主 要 有 以 下几 点 : “ 1 . 由 国家 出资 对 一 切 儿 童 毫 无 例 外 地 实 行 普 遍 教 育 ,这种 教 育 对 任 何 人 都 样, 一 直 进 行 到 能 够作 为社 会 的独 立 成 员 的 年 龄 为 止 。2 . 全 面改 组 济 贫 所 , 把所 有 失 业 公 民 都 安 置 在 移 民 区 内 , 让 他 们 全 面 从 事 工 农 业 生 产 .并 把 他 们 的 劳 动 组 织 起 来 为 全 移 民 区造 福 。3 . 要 贯 彻 这 两 个 措施 就需 要 花 钱 。为 了取 得 这 些 钱 , 同时 为 了改 变 到 现 在 为止 一 切 分 担 得 不 公 平 的 赋 税 ,在 现 在 提 出 的 改革 计 划 中就 应 该 建 议 采 取 普 遍 的 资 本 累 进 税 ,其 税 率 随 资本 额 的增 大 而 递 增 ” 经过改造 , 我国城市人民公社的发展十分迅速 . 自l 9 6 0 年 开 始 ,全 国大 多 数 的 城 市 人 民公 社 将 闲 散 劳 动人 员 进 一 步 组 织起来 。 生活集体化 , 家 务 劳 动社 会 化 的集 体 福 利 和 服 务 事 业 是 它最 大 的特 点 。此 时 , 我 国 城 市 形 成 了 国有 企 业 、 集 体 企 业 的生 产 劳 动 格 局 。城 市 人 民公 社 建 立 的 目的 与 国 家 经 济 发 展 的需 要 密 不 可 分 。它 是 我 国为 了尽 早 实 现 工 业 化 而 做 出的 具 体 行 动 。广 大 妇 女 也 被 动 员 起 来 进 行 生 产 劳 动 , 毛 泽 东 曾说 : “ 中 国 的 妇 女是 一种 伟 大 的 人 力 资 源 ,必 须 发 掘 这 种 资 源 。 为 了建 设 一 个 伟 大 的 社 会 主 义 国 家 而奋 斗 。” [ 3 ] 为 了建 设 更 多 的 工业 , 为 国 家社 会 服 务 . 城 市人 民公 社 是 非 常 好 的形 式 。 城 市 人 民公 社 的 建 立 有 较 多 的政 治 方 面 的 考 量 。 首 先 吸 纳 大 量 剩 余 劳 动 力 、无 业 人 员 和家 庭 妇 女 加 入 有 利 于 统 一 管 理 。更 重 要 的一 点 是 , 城 市 被 认 为 是 阶 级 社 会 的产 物 , 我 党 我 国政 府 认 为 , 要 实 现 共产 主 义就 要 消 灭 所 有 差 别 。 首 要 任 务 是 消 灭 城 乡差 别 。 因 为 只有 人 口尽 可 能 地 平 均 分 配 于 全 国 . 使 工 业生产与农业生产密切结合 , 缩 小 城 乡 各 方 面 的差 距 . 才 能 达 到 相 当 的水 平 。 这 样 有 利 于 经 济 的整 体 发 展 , 消除城乡对立 。 城 市 人 民公 社 从 五 十 年 代 初 开 始 到 六 十年 代 初 ,经 历 了 十 多
经济全球化中国经济影响扬长避短参与程度与自己经济发展的实际需要承受能力吸纳能力相适应保持自己独立自主的发展特色充分利用新一经济全球化的起源和实质经济发展带来的机遇清醒地认识和防范它可能带来的不利经济全球化伴随资本主义的整个历史以发达资本主义因素与风险不断增强自己的国际竞争力
从 城 市 人 民 公 社 到 现 代 城 市 社 区
一Leabharlann 1 3 0 0 0 0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