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崇尚品德的故事)勤劳俭朴的故事_他为失学孩子而奔走
(崇尚品德的故事)勤劳俭朴的故事_李仪祉为水利呕心沥血
李仪祉出生于贫民家庭,其祖父一生务农,父亲为陕西关中地区一位有影响的知识分子。
1909年,李仪祉被派往德国柏林留学,考入皇家工程大学土木科,主要学习铁路工程和水利工程两科。
他目睹当时欧洲各国水利建设的发达景象,又痛感中国水患的频繁、水利工程的凋敝和水利科学技术的落后,从此改入柏林但泽大学,专门学习和研究水利科技,立志振兴中华水利事业。
毕业回国后,他先后担任河海工程专门学校教务长,陕西省水利局长、建设厅长等职。
数十年中,他兴办文化教育、建设水利工程、开创水工实验、倡导科学治水;他筹划黄河治理、关注长江问题、指导华北灌溉、勘察淮河工务……在旧社会,水利建设说说容易,做起来却很难。
一般的有心人最多也只能做些调查研究工作。
李仪祉却以他热爱祖国的一片赤诚之心,一生为水利事业艰苦奋斗,锲而不舍,忘我工作,终于取得卓越的成就。
1922年,李仪祉回到故乡,任陕西省水利局长兼渭北水利工程总局总工程师。
他亲自到各地进行广泛的调查研究,对陕西地方水利作了规划,提出了一系列建设陕西水利的报告,其中包括著名的“关中八惠”计划,即在关中地区建设包括泾惠渠、洛惠渠、渭惠渠、梅惠渠等在内的八大灌溉渠道。
然而,由于时局不宁,筹款无着,直到1927年,李仪祉的计划始终未能得以实施。
此后,陕西连年大旱,赤地千里,饿殍载道,震惊中外。
1930年,李仪祉在主持陕西政务的杨虎城将军的支持和华侨的资助下,终于解决了经费问题。
于是他于次年开始修建泾惠渠,至1932年夏开始放水灌溉,当年就有50万农田受益。
接着,他又筹划修建了洛惠渠、渭惠渠……直到1938年3月8日李仪祉逝世时止,上述三渠和较小的梅惠渠都已逐步建成,他的多年理想部分地变成了现实。
此后,他担任黄河水利委员会委员长兼总工程师,为实际治理黄河水患倾注了大量心血。
除了黄河,李仪祉还曾为我国其他主要流域的综合治理出谋划策。
1928年,他担任华北水利委员会委员长;1929年,担任导淮委员会委员兼总工程师,查勘淮河,视察运河,并以浙江省建设厅顾问的身份设计杭州湾新式海塘;1931年,兼任国民政府救济水灾委员会委员和总工程师,往返于江、汉、陕、沪等地,“主办江河复堤工程”;1935年,为全国的水利事业奔波各地数十次之多;1936年,又兼任扬子江水利委员会顾问,足迹遍及长江上中下游……在水利工程的整个建设过程中,李仪祉从查勘设计到筹款施工,无不亲自办理。
(崇尚品德的故事)勤劳俭朴的故事_人民的勤务员时传祥
在共和国的英模录上,铭刻着一个叫时传祥的普通淘粪工人的名字。
他以“宁肯一人脏,换来万家净”的精神,为首都干净美丽的环境作出过贡献。
国家主席刘少奇曾握着他的手说:“你当清洁工是人民的勤务员,我当主席也是人民的勤务员。
”时传祥,1915年出生于山东省齐河县一个贫苦农民家庭。
因家乡遭遇灾荒,他14岁便逃荒流落到北京城郊,受生活所迫当了淘粪工。
那时的城市清理厕所主要靠人工来做,因而产生了“淘粪工”这一行业。
时传祥的工作就是每天用粪勺挖、用粪罐提、用粪桶背、用粪车运,清理城里的粪便。
旧北京城的路非常难走,时传祥每天推着送粪的破轱辘车,由六部口到广安门,再到姚各庄、小井一带。
他来回二三十里,常常是“一步三歪,步步打转”。
无论刮风下雨,严寒酷暑,他都要每天往返4趟,一个月挣不到3块银元。
他们住的地方更是简陋,13个伙伴跟一头驴睡在一起,即使这样的住所还时常待不住。
他们常常是吃在马路上,睡在马路上,头枕半块砖头,一条破棉裤补了又补,穿了整整8年。
新中国成立之后,人民政府清除了粪霸等恶势力,时传祥真正感到翻身得了解放。
1952年,他加入了北京市崇文区清洁队,继续从事城市清洁工作。
此时,北京市人民政府为了体现对清洁工人劳动的尊重,不仅为他们规定的工资高于别的行业,而且想办法减轻淘粪工人的劳动强度,把过去送粪的轱辘车全部换成汽车。
时传祥所在的崇文区清洁队,就有了11辆汽车,清洁工人只需把粪掏好装上车,再由汽车送至郊外。
运输工具改善之后,时传祥合理计算工时,挖掘潜力,把过去7个人一班的大班,改为5个人一班的小班。
他带领全班由过去每人每班背50桶增加到80桶,他自己则每班背90桶,最多每班淘粪背粪达5吨。
管区内居民享受到了清洁优美的环境,而他背粪的右肩却磨出了一层厚厚的老茧,因此赢得了人们的普遍尊敬,也赢得了很多荣誉。
时传祥为了干好淘粪工作,动了不少脑筋,也付出了比常人更多的辛劳。
老北京平房很多,老四合院里人口密度非常大,茅坑浅,粪便常常溢出来,气味非常难闻。
(崇尚品德的故事)勤劳俭朴的故事_兄 弟 匾
传说古时候,有个老汉日子过得挺好,乡亲们都佩服他有办法,纷纷登门求教。
老汉没有说话,只是用手朝正屋墙上的一块朱红匾指了指,这匾上写着“勤俭”两个大字。
乡亲们明白了,原来“勤俭”两字就是老汉过好日子的办法。
后来,老汉得了病。
他把两个儿子叫到跟前说:“儿啊,我死后,你们兄弟俩要照匾上的字过日子。
”不久他就死了。
转眼兄弟俩长大成人,由于不团结,就分了家,他们分家可真彻底,一家分一间偏房,连正屋中间也打上竹笆,抹层泥,一家一半。
匾也隔成两半。
哥哥住西边,只能看见匾上的“勤”字;弟弟住东边,只能看见匾上的“俭”字。
可兄弟俩并没有忘掉父亲的嘱咐。
只是老大光顾“勤”字而忘掉了“俭”字;老二光顾“俭”字而忘掉了“勤”字。
老大夫妻俩起早摸黑,上山种田,成天忙忙碌碌,手脚不停。
屋前鸡兔,后塘鹅鸭,栏栅里还圈着肥头肥脑的大猪。
地里架上豆角棚种上瓜,收得也不少,可是他们不注意节俭,大手大脚,一开春,米桶肉罐就空了。
幸而还没有碰上荒年,要来个荒年可怎么得了呀!“爸爸说得对不对呢?”老大夫妻俩总是闷闷不乐想着。
老二夫妻俩计算着吃又计算着穿,从不浪费一点儿。
身上总是穿着补补缝缝的旧衣裤,连巴掌大的布片片也都缝起来做裤杈穿。
吃的又是什么呢?该吃稠的喝稀的,该喝稀的喝口汤,连一小块盐巴颗粒也砸开分几颗吃。
可是他们俭而不勤,一到开春,米桶肉罐都空啦。
还没碰上荒年呢,要来个荒年该怎么办呢?“爸爸说得对不对呢?”老二夫妻俩也总是闷闷不乐地想着。
一天,舅公走来一看,哎哟哟,不对不对!怎么每个人都耷拉着脑袋呀?一问,哦,原来抱怨爸爸呢。
他想了想,不觉哈哈一笑,把四个人拉到门口,指着正屋中间的匾说:“勤是摇钱树,难填无底洞;俭是聚宝盆,没余聚不成。
勤俭兄弟匾,一字不能少,要勤又要俭,团结家业盛。
”两兄弟一听,连连称是,两妯娌也羞得满脸通红。
于是舅公领着大家拆去隔墙,把匾洗刷干净,安放好。
从此,兄弟俩齐心合力,既勤又俭,日子越过越好,后来人们就把“勤俭匾”称为“兄弟匾”了。
(崇尚品德的故事)勤劳俭朴的故事_模范团长李国安
37年前,李国安别亲离土,只身来到了内蒙古大草原,成了一名年轻的骑兵战士。
在内蒙古工作、生活了37个春秋的他曾走遍了大漠、戈壁、草原,对这片土地的缺水情况有着深切的感受。
他亲眼目睹了一些地区沙进人退、水干草枯的景象。
由于缺水,许多群众不得不离开世代居住的家园;许多边防哨所的战士常年忍受着缺水的煎熬。
边疆军民缺水、盼水、找水的情景,一直使李国安寝食不安。
1990年,给水工作团团长的担子沉甸甸地压在了李国安的肩上。
“一定要把内蒙古北部高原地下水搞清楚。
”这是周恩来总理22年前的心愿。
李国安重温周总理的指示,顿觉自己肩上担子的沉重、责任的重大。
他想:这些年来,我们团穿林海、跨草原、越戈壁、战风沙,哪里无水哪安家,然而边防军民缺水吃的状况并没有根本改变,我们一定要发扬艰苦奋斗的优良传统,加快找水打井的步伐。
位于阿拉善大漠深处的边防某团,吃水要到100公里外去拉。
当年,该团“天堂”哨所的战士们在执勤之余,用铁镐铁锹挖呀,好不容易挖了一口“井”,一天只能渗出半桶水,还是苦水。
20多年过去了,几经努力,井虽打了一眼又一眼,却没有彻底解决全团官兵的吃水问题。
李国安上任不久,就和团党委研究决定,为这个团打几口深水井。
他们派出技术过硬的钻井四连,开进了阿拉善大漠。
一天,四连钻机许多部件需要更换。
求援电话打到2 000多公里外的团部,可所需零部件团部仓库和驻地商店都没有。
怎么办?李国安把正熟睡的机关干部和工程技术人员召集起来,进行了简短动员后,当夜便派出3个采购组,连夜乘火车、飞机到天津、无锡、上海等地购买零件。
钻机很快又转起来,一口甜水井终于成功了,干部战士欢呼雀跃着把李国安抛向了空中。
正当李国安满怀信心,准备甩开膀子在给水事业上奋力拼搏的时候,不幸却突然降临到他的身上。
1994年春,李国安因患腰椎管肿瘤,下腰部3块椎骨各被切除了1/3,留下了一条无法愈合的骨槽,但他围着一条15厘米宽的钢转腰,提出要考察4 000公里边防水文地质情况。
(崇尚品德的故事)勤劳俭朴的故事_农夫的幸运
从前,在一个偏僻的小村庄里,住着一位农夫。
他只有很小的一块田地,但是他却非常珍惜,一直都很认真地耕种。
有一年,他的收成很不好,到了春耕的时候只剩下一小袋种子,他视如珍宝。
播种的当天,天刚一亮,他就从床上爬起来,来到了他那块田里。
他十分小心,生怕遗失了每一粒种子。
到了正午时分,太阳毒辣辣地烘烤着他的脊背,他感到很疲乏,便停下来在树旁休息。
当他坐下的时候,一把种子突然从袋子里洒了出来,掉到了树干下的一个树洞里。
虽然只是一把种子,但对这个农夫来讲,每一粒种子都是宝贵的,丢失了都是损失。
农夫心疼不已,他拿着铲子,开始挖这株树的树根。
天气越来越热,汗水沿着他的脊背和眉毛滴了下来,但他还是不停地挖。
当他终于挖到种子时,他发现它们掉在了一个被埋着的盒子上面。
他捡起了种子,又顺便打开了那个盒子,在打开的那一刻,他惊呆了,原来盒子里装满了黄金,那些黄金足够让他过好下半辈子。
从此以后,这个原本贫穷的农夫成了一个富有的人。
当人们对他说:“你真是世界上最幸运的人。
”
他却笑着说:“不错,我是很幸运,但这些都源于我的辛勤劳作和对种子的珍惜。
”
世上也许真有一夜暴富的事,但是真正的财富,终归是靠自己用辛勤的双手创造出来的。
勤劳的人,也许不那么会投机取巧,但他们的汗水不会白费,上苍终归要用财富回报他们。
所以,我们要深信:即使是意外的报酬,也应源于辛勤的劳作。
(崇尚品德的故事)勤劳俭朴的故事_张溥抄书
张溥是明朝人,因天资较差,常常过目即忘。
但张溥小时候并不垂头丧气,而想办法来克服这个缺点。
有一次,他在读书过程中偶尔发现了一篇有关董遇读书故事的文章,其中“读书百遍其义自见”的一句话给了他很大启发。
他想:人家读一篇文章,有个七八遍就能够背诵了,而我读了一二十遍却还只能断断续续地背个大概,这差异不能不承认。
可是,我再怎么笨,只要多背几遍,保证每篇文章都读一百遍,不也能行吗?从此,他就开始这么做了起来。
古时候的私塾先生要求学生背诵的都是“四书”、“五经”之类,而这些枯燥乏味的文章,要重复地读上一百遍,别说一个七八岁的孩子,就是一个大人也会觉得厌烦的。
可张溥硬是不厌其烦地坚持下来。
口渴了,他就舀一瓢凉水喝;嗓子哑了,他就把声音放低一点……苦读了一段时间,他终于能连贯地背出文章来了,这使他异常高兴;可是白天背得挺熟的,第二天一觉醒来,又忘得差不多了,这使他十分焦虑。
他决心寻找出一种更为有效的读书方法。
一天上课时,先生叫张溥背诵文章。
开始几段,他背得好好的,先生也挺满意的,可没背一会儿,他就背不下去了。
这下他可急了:昨天还当着父亲的面背得很流利的,今天怎么就背不出来了呢?而他越急,就越想不出来,最后只好低着头等着挨先生的责打了。
先生见张溥愣在那里,非常生气,便拿戒尺使劲地在张溥的手掌上抽打了几下,直打得张溥白嫩的小手掌红肿了起来。
打完了,先生余怒未消,说:“你怎么这样不用功?罚你回去把这篇文章抄十遍,明天交给我!”张溥挨了打,可他一点儿也不怨恨先生,只怪自己不争气。
回到家草草吃过晚饭,他就在灯下铺好纸,研好墨,挥笔抄起书来。
文章较长,他抄得又认真,等他抄完,已经是半夜了。
第二天到校,他把抄的书交给了先生,没想到先生又让他接着背昨天的文章。
这下可把张溥急坏了:这下完了,我只顾抄书,没有特意背呀!可看着先生那严厉的样子,他只得硬着头皮背了起来。
谁知奇迹发生了:上句刚一出口,下句居然就跟着跳了出来,一会工夫就把全篇文章顺利地背了出来,而且还没有一次停顿,没有背错一个字。
(崇尚品德的故事)勤劳俭朴的故事_郑成仙造石桥
清朝康熙年间,有一个以编簸箕为生的普通工匠郑成仙,一家大大小小十几口人,全都靠他编簸箕挣钱养活,生活极为艰难。
郑成仙用荆条编簸箕的手艺,是从小跟父亲学会的,长大以后越编越熟练,越编越好越结实。
因为使用起来又顺手又结实,不但邻村的人爱,甚至远乡的人家,都乐意买他的簸箕。
日久天长,郑成仙编的簸箕就成了远近闻名的产品了。
有一天,他起了个大早,挑着两摞新编好的簸箕去县城赶集,不到晌午,所有的簸箕就都卖光了。
眼看天阴了,他顾不得吃饭,揣着钱提着扁担就往家里赶。
走着走着,电闪雷鸣下起了暴雨,他只好在一个破门楼底下躲雨。
过了一会儿,雨过天晴了,他又急急忙忙地赶路。
当他走上河堤要过河的时候,才发现原来的木桥由于年久失修,木板糟朽,已经被这场大雨冲得不像桥样儿了。
他只好小心翼翼地拄着扁担一点一点挪动,费了好半天工夫,才胆战心惊地过了桥。
站在桥头,回头看看那座破烂不堪的木桥,他一边喘气一边想,要是不小心掉进河里,翻滚的洪水还不把人吃了?太危险,真是太危险了!要是换成石头桥就好了,又坚固又不怕雨水冲,还永远沤不了。
来往行人都可以方便安稳地过河,特别是小孩,大人就不必担心他们的安全了。
郑成仙一边走一边这么想着,可是造石桥的钱从哪里来呢?等着县太爷发慈悲,得等到哪辈子呀?要大伙凑钱,都这么穷,谁凑得起呀?想来想去想出了一个好主意,就是从自己身上找办法。
我不是会编簸箕吗?多编簸箕多卖钱,攒点出来,等攒够了,拿出来建造石桥不就行了吗?从下定决心靠自己编簸箕攒钱造石桥开始,他就瞒着家人,不声不响地暗暗使起劲来。
他每天天不亮就起床,坐在院里编簸箕,屋里堆不下了,就堆在院子的角落里,然后都拿出去卖掉。
卖了之后再接着编,编好了再去卖。
就这样,他起早贪黑地辛勤劳动,没过几年,背也驼了,腰也弯了,双手的厚茧长了掉,掉了长,手指也越来越粗了。
街坊邻居见他这么不要命地编簸箕赚钱,都说他财迷心窍了。
当人们知道郑成仙赚钱是为了要造石桥时,又都说他傻了。
(崇尚品德的故事)勤劳俭朴的故事_李向群抗洪献身
年仅20岁,参军20个月,党龄只有8天的李向群,家富不忘报效国家,舍生忘死为民献身,于1998年8月22日累死在荆江大堤上,可歌可泣,英名永存。
1998年6月13日,李向群回家探亲。
也就是从那个时日开始,我国开始遭受历史上罕见的洪水灾害。
李向群虽然回到了家里,但他每天晚上都打开电视关注着各地的水情。
一天晚上,他又打开了电视,看到漓江水位在不断上涨,我国南北的汛情也在发展。
作为军人的李向群意识到,部队很可能要去参加抗洪抢险。
他越想越坐不住了,觉得应该提前归队。
父母听向群要提前回部队,有些舍不得。
母亲挽留儿子说:“你刚回来几天,在家多待几天吧!”李向群有点调皮地说:“儿子现在是部队的人了,现在部队要抗洪抢险,我能待得住吗?”6月22日,休假仅8天的李向群为抗洪提前返回部队。
一位战友笑着说:“你急个啥?真是瞎积极。
”李向群却说:“国家养兵千日,现在正是派上用场的时候,我怎么能袖手旁观呢!”1998年8月17日上午,与洪水搏斗了一夜的李向群,悄悄来到营部找到卫生员。
他向卫生员要感冒药,一试表,发烧挺厉害。
卫生员给他开了两包药,让他签个字,回去休息。
李向群想,签了名就不能上大堤了,一点感冒用不着休息。
他要求卫生员给他保密。
8月19日上午,李向群仍然没有退烧,听到天兴堤段又出现8个管涌群后,又和战友们奔向天兴堤。
其实他请个假就可休息,但是他觉得堤上多一个人就多一份制伏洪魔的力量,况且,自己已是一名共产党员了,更应严格要求自己,应该轻伤不下火线。
在天兴大堤,李向群看到浑浊的江水从管涌口喷出,扛起沙袋就跑,两袋、三袋、四袋,忘记了病痛,渐渐地,他的脚步慢了下来,头不怎么痛了,可昏沉沉的。
突然,他觉得好像碰到什么东西,一看,是指导员和排长。
排长责怪李向群,说:“休息一下,不要劳累过度了。
别人扛一包,你老是扛两包,这怎么行!”指导员看到李向群脸色发青,用手一摸他的额头,真烫手,就对排长说:“把他送回去!”李向群不肯走,分辩说:“这点小病不算什么!”指导员说:“你带病坚持抢险,精神可嘉,但这种做法不可取。
(崇尚品德的故事)勤劳俭朴的故事_用微笑把痛苦埋葬
二战期间,一位名叫伊丽莎白·康黎的女士,在庆祝盟军于北非获胜的那一天,收到了国防部的一份电报:她的独生子在战场上牺牲了。
那是她最爱的儿子,那是她唯一的亲人,那是她的命啊!她无法接受这个突如其来的严酷事实,精神接近了崩溃的边缘。
她心灰意冷,痛不欲生,决定放弃工作,远离家乡,然后默默地了此余生。
当她清理行装的时候,忽然发现了一封几年前的信,那是她儿子在到达前线后写的。
信上写道:“请妈妈放心,我永远不会忘记你对我的教导,不论在哪里,也不论遇到什么灾难,都要勇敢地面对生活,像真正的男子汉那样,能够用微笑承受一切不幸和痛苦。
我永远以你为榜样,永远记着你的微笑。
”她热泪盈眶,把这封信读了一遍又一遍,似乎看到儿子就在自己的身边,那双炽热的眼睛望着她,关切地问:“亲爱的妈妈,你为什么不照你教导我的那样去做呢?”伊丽莎白·康黎打消了背井离乡的念头,一再对自己说:告别痛苦的手只能由自己来挥动。
我应该用微笑埋葬痛苦,继续顽强地生活下去。
我没有起死回生的能力改变它,但我有能力继续生活下去。
后来,伊丽莎白·康黎写了很多作品,其中《用微笑把痛苦埋葬》一书,颇有影响。
书中有这样几句话:“人,不能陷在痛苦的泥潭里不能自拔。
遇到可能改变的现实,我们要向最好处努力;遇到不可能改变的现实,不管让人多么痛苦不堪,我们都要勇敢地面对,用微笑把痛苦埋葬。
有时候,生比死需要更大的勇气与魄力。
”一个脆弱的心灵,不敢凝视美丽,因为他知道所有的美丽都会褪色;一个强壮的心灵,敢于面对哀愁,因为他知道所有的哀愁都将淡远,有一天,转化成大爱。
遇到快乐的事微笑是本能,遇到悲伤的事依旧微笑是坚强,这种微笑是最美丽、最有力量的微笑。
(崇尚品德的故事)勤劳俭朴的故事_马背上的小红军
一次,陈赓大将谈起一件在他心头装了一辈子的事。
他说:“在二万五千里长征时,一件事,使人一辈子不忘。
快出草地了,但许多事情都是越到最后越难,行百里者半九十嘛!”陈赓深情地回顾着往事,他说一生中,只是这时承认过“难”字。
那是个霜雪纷飞的深秋,太阳早偏西了。
陈赓感到十分疲惫,掉下队来,慢慢地朝前走着。
忽然来到一个掉队小红军的身旁。
这个小家伙看来不过十一二岁,一口四川腔,圆溜溜的脸,一双大眼睛,两片薄嘴唇,鼻子有点翘,穿着一双破草鞋的脚板子,冻得又青又红。
陈赓靠近他身边,翻身下马说:“小鬼,你过来骑一会儿。
”小鬼一副满不在乎的样子,盯着陈赓那满脸胡子的瘦脸,微微一笑说:“老同志,我的体力可比你强多了,你快骑上走吧。
”陈赓用命令口吻说:“上去,骑一段再说!”小鬼用倔犟的语气说:“你要我同你的马比赛啊,那就比一比吧。
”小鬼把腰一挺,做出一副准备跑的姿势。
“那,我们就一块走吧。
”“你先走,我还要慢慢走,等我的同伴呢。
”陈赓无奈,从身上取出一小包青稞面,递给小鬼说:“你把它吃了。
”小鬼把身上的干粮口袋一拉,轻轻拍了拍,说:“你看,鼓鼓的嘛,比你的还要多呢。
”陈赓终于被这个小鬼说服了,他只好爬上马背,一个人朝前走去。
不知为什么,陈赓此时心情总是静不下来。
他的脑子里,出现一连串孩子的影子。
从上海滩、广州沿街直到香港码头,他所打过交道的那些娃娃们,都向他的眼里直涌上来。
陈赓突然喊了一声:“不对,我受骗了!”他掉转马头,狠踢着马肚,向原路奔跑起来。
当陈赓寻找到这个小鬼时,已经晚了。
陈赓把小鬼抱上马背时,有一件硬物触到他的左手。
他顺着摸出来一看,原来正是小鬼那个鼓鼓的干粮袋,里面只有一块烧得发黑的牛膝骨,上面还留有几个牙齿印。
陈赓全明白了。
可是这时,小鬼已经停止了呼吸。
陈赓一手紧搂着小鬼的尸体,一手狠狠地给自己一个嘴巴:“陈赓啊,你这个大笨蛋,怎么对得起阶级小兄弟!”这就是陈赓为什么怕同小孩子开玩笑,怕听小孩子生病,怕听小孩子哭的缘故。
(崇尚品德的故事)勤劳俭朴的故事_于爱党的故事
于爱党是一个农民的女儿,父亲患有严重的心脏病,常常住院治疗,家境并不富裕。
1999年,于爱党考入河南中医学院,遇到了同宿舍残疾同学李秀玲。
李秀玲家在农村,因患先天性脊椎断裂症,身高只有1.3米左右,腿脚还有伤残。
看着上趟厕所都举步维艰的秀玲,于爱党心里很不是滋味,便主动与她接近。
熟识后于爱党才知道,秀玲不仅身患疾病,还有一个残缺不全的家。
当年,她的母亲带着两个哥哥嫁给了父亲,但在秀玲刚满10岁时,母亲和哥哥们因嫌弃她残疾就离家出走了,只剩下年近60岁的老父亲与她相依为命。
父女俩仅靠一年两季的收成艰难度日。
秀玲艰难而曲折的经历,深深触动了于爱党。
于爱党暗下决心,只要自己在校一天,就要帮秀玲一天。
在学校的5年中,于爱党每天都起得很早,帮秀玲准备好洗漱用品后,搀扶着她去厕所;上课时,于爱党充当拐杖,扶着秀玲走下3层楼的宿舍,再爬上5层楼的教室。
爱党担心原本身体不好的秀玲因吃不好营养不良,便把父亲每月给她的200元生活费拿出来,与秀玲共用。
秀玲断裂的脊椎时常压迫神经,致使她的右脚冰冷麻木,尤其到了冬天,这种症状就更加严重。
为减轻秀玲的痛苦,促进腿脚部位的血液循环,于爱党经常帮她按摩揉搓。
1999年冬天,于爱党的父亲又一次因为心脏病发作住进了医院,急需她的照顾。
当天早晨天还没亮,于爱党就起床先帮秀玲买了些食品送到宿舍,然后立即赶到医院去看爸爸。
在医院照顾爸爸期间,还经常赶回学校照顾秀玲。
2000年8月,眼看就要开学了,但秀玲还是凑不够下一年的学费。
于爱党不忍心看着秀玲就这样失去继续上学的机会,很想帮她。
可就在不久前,于爱党的父亲因治病花去了家里多年的积蓄,姐姐又出车祸,被撞断了6根肋骨,医疗费就花了1万多元。
于爱党还有3个弟弟,两个读高中、一个读大学,都是急着用钱的。
于爱党深知家中的困难,但如果秀玲不能毕业,其前途就更渺茫了。
想到这,于爱党还是硬着头皮向父亲求助。
善良淳朴的父亲听了秀玲的故事,也很感动,就把给上大学的弟弟准备的2 000多元学费交给了于爱党。
(崇尚品德的故事)勤劳俭朴的故事_水稻杂交之父袁隆平
袁隆平,平头小脸,其貌不扬,土里土气。
但你想不到他是中国“杂交水稻之父”。
而正是这个显得有些平凡和土气的老头,以自己不懈的努力和才华,在古老的土地上创造了非凡的奇迹——目前在我国,有一半的稻田里播种着他培育的杂交水稻,每年收获的稻谷60%源自他培育的杂交水稻种子。
“知识+汗水+机遇+灵感=成功”是他一生的缩写。
为了杂交水稻,袁隆平几乎奉献了自己的一切,知识、汗水、灵感、心血,没有什么不是为了那梦寐以求的杂交水稻。
在研究的初级阶段,为了获得一株必需的水稻天然雄性不育株,他和新婚妻子一起,在1964年到1965年连续两年的酷暑季节顶着烈日大海捞针般地寻觅在安江农校实习农场和附近生产队的稻田里,在前后共检查了4个常规水稻品种的14 000多个稻穗后,终于找到了6株雄性不育的植株。
身体的劳累还在其次,学术界权威的质疑与反对,使袁隆平承受着巨大的舆论压力。
当时学术界流行的经典遗传学观点认为,水稻是自花授粉作物,经过长期的自然选择和人工选择,许多不良的因子已经被淘汰,积累下来的多是优良的因子,所以自交不会退化,杂交也不会产生优势,从而断言搞杂交水稻没有前途,甚至说研究杂交水稻是“对遗传学的无知”。
然而无论是科学道路上的挫折、失败,还是人为的干扰、破坏,所有的磨难都无法动摇袁隆平执著的梦想。
他坚信实践才是真正的权威,火热的生命加上知识的力量能够改变一切。
1966年,经过两个春秋的艰苦试验,对水稻雄性不育株有了较多的感性认识后,袁隆平把获得的科学数据进行理性的分析整理,撰写出首篇重要论文——《水稻的雄性不孕性》在中国科学院出版的权威杂志《科学通讯》第4期发表。
这篇论文的发表,标志着在国内开了杂交水稻研究的先河。
这不仅是一个普通意义上的水稻育种课题的启动,而且开创了一个划时代的崭新的研究领域。
在随后的30多年间,他在杂交水稻这个领域始终保持着世界领先地位。
他的研究成果一个接一个,他创造的杂交水稻神话一个接一个。
从1976年至1999年,我国累计推广种植杂交水稻35亿亩,增产稻谷3 500亿公斤,相当于解决了3 500万人口的吃饭问题,确保了我国以仅占世界7%的耕地,养活着占世界22%的人口。
(崇尚品德的故事)勤劳俭朴的故事_荀巨伯重义轻生
荀巨伯是汉桓帝时的贤士,一向恪守信义,笃于友情。
他听说千里之外的一个好友得了重病,心急如焚,匆匆安排了家事,收拾好行装,便赶去探视。
他晓行夜宿,戴月披星奔波了半个多月,才到达好友居住的县城。
谁知进城以后,只见街上冷冷清清,悄无一人,觉得很奇怪。
他好不容易才找到好友的住处,发现好友躺在床上,面色惨白,连声低呼:“水!水!”荀巨伯忙从桌上取过土碗,四处寻水,好一会才在厨房水缸里找到了一点水,马上装入碗内,递到友人口边。
友人呷了几口,精神稍好一些,抬头见是荀巨伯给他递水,惊喜地问道:“你什么时候来的?”荀巨伯答道:“刚到。
”友人见荀巨伯满面风尘,为看望自己不惜千里奔波,深为感动。
但想到目前情况紧急,又焦急地对荀巨伯说:“胡兵马上就要来攻城,城里的人都跑光了,你还是赶快走吧,晚了就走不了啦!”荀巨伯诚挚而又坚定地说:“你重病在身,旁边没一个亲人,作为朋友,我现在能够离开吗?”友人感动地说:“贤弟盛情,令人感动,我是将死的人了,怎么能够连累你呢?还是快点走吧!”说完,又吃力地把手一挥。
荀巨伯恳切地说:“我不远千里来看你,你却要我走。
弃义以求生,我荀巨伯是那样的人吗?”正说到这里,突然听到门外有人高喊:“这里有人!”友人听见喊声,焦急地对荀巨伯说:“胡人来了!你快从后门逃走吧!”说到这里,由于情绪激动,又禁不住连声咳嗽。
荀巨伯忙把土碗递到他口边。
正在这时门突然被踢开,一个身材魁梧、身着胡装、手执钢刀的大汉,带领几个随从冲了进来。
友人十分着急,荀巨伯却镇定如常。
大汉见屋中只有两个男子,一个卧病在床,一个亲为递水,便走上前去,大声地问荀巨伯道:“我大军一到,一郡尽空,你是何人,竟敢独自停留?”荀巨伯从容不迫地回答道:“在下荀巨伯,因友人重病在身,无人照顾,因此千里探视,不忍离去。
望刀下留情,要杀就杀我,千万不要伤友人之命!”大汉想不到一郡尽空,竟有人愿舍己救友,颇为感动,便对随从们说:“我等不该入此有义之国,走!”说完,向荀巨伯一拱手,转身出门而去。
(崇尚品德的故事)勤劳俭朴的故事_谈迁两度写《国榷》
明末有位穷秀才,名叫谈迁,立志博览群籍、详加考订、编纂一部真实可靠的明朝信史。
从公元1621年开始,他长年背着行李,步行百里之外,到处访书借抄,饥梨渴枣,市阅户录,其中的艰辛苦不堪述。
就这样铢积寸累,再经考证取舍,且6易其稿,终于毕5年之功而完成初稿。
以后陆续改订,积27年之不懈努力,撰成了百卷巨著《国榷》。
不料,天有不测风云。
在公元1647年8月的一个夜晚,一贼潜入家门,见别无他物,就把《国榷》手稿席卷而去。
这时候,谈迁已经53岁了。
面对如此沉重的打击,谈迁不禁老泪纵横:“唉,我已体力殆尽了,真是天灭我也!”但是,谈迁并未就此沉沦,而是迅速从打击中挺立起来,“我的一双手还在,怕什么?”就这样,他重新踏上了“走百里之外,遍考群籍”之路。
又经4年努力,终于第二次完成《国榷》初稿。
这一年,谈迁57岁。
初稿之后是漫漫的校正之路。
1653年,谈迁有机会进北京为人作书记,结识了几位著名藏书家。
经过两年半的辛勤查访,又搜集到大量宝贵资料。
返乡之时,谈迁在金钱方面一无所获,唯“筐中录本,殆千百纸”。
他喜不自禁,连称:“我这次北游京城,收获不少啊!收获不少啊!”
谈迁30多年锲而不舍的努力没有白费,《国榷》全书108卷,凡500万言,为治明史者所必读。
谈迁30余年殚精竭虑,跋山涉水、不辞辛劳,表现了一个学问家的治学精神和忘我的干劲。
虽然饱尝艰辛,最终仍一贫如洗,但他收获的是一部洋洋几百万言的巨著。
当人们为《国榷》叫好时,是否懂得了谈迁的那番苦心?梅花香自苦寒来,有志求学者,当效谈迁!。
(崇尚品德的故事)勤劳俭朴的故事_让人三尺又何妨
康熙年间,安徽桐城住着两户人家,一户姓张,一户姓吴,邻里关系一直很和睦。
有一天,吴家因砌新房,侵占了张家三尺宅基地,两家各不相让,最终对簿公堂。
张家有个儿子叫张文瑞,在朝廷当官。
为官清正廉明,体恤百姓,处世待人宽容大度,官缘、人缘都非常好。
张文瑞官高权重,长住京城,极少回乡。
老家的亲属认为张大老爷做了大官,又陪伴在皇上左右料理朝廷大事,一定很有权势和威风,因此就骄傲起来。
他们常仰仗老爷权威而横行乡里,特别不讲理。
这天,正赶上家里要盖新房,张文瑞老家的亲属为扩大地盘和邻居吴家吵了起来,两家各执一词,互不相让。
吴家认为张家仗势欺人,不讲道理,咽不下这口气,偏不相让!张家认为自己有后台,不行就打官司,十有九赢。
于是张父连夜写信给儿子,要求他出面给当地县衙写封信,县太爷的官衔低,敢不服从宰相的命令?那时,县衙门里面作出判决,哪个小子敢违抗?没想到,书信送给了张大老爷好几个月了,也没接到回信。
这是怎么回事呢?张家的人慌了手脚,邻居家又不依不饶,只好暂时停下工程,等着京城来信。
左等右等,大老爷的信终于来了,张家人拆开一看,全傻眼了。
原来,信上只写着一首小诗:“万里家书只为墙,让人三尺又何妨,长城万里今还在,不见当年秦始皇。
”家人看后像泄了气的皮球,都蔫蔫地低下了头。
这下他们不但知道了张大老爷的主张,还明白了他的用意。
就是说,张文瑞要自家大大方方地先让出三尺地界,不许再与邻居争抢了。
他还规劝家里的亲人,要放开心胸朝前看,不要效法秦始皇的霸道。
人生在世,总有一死,犯不上活着的时候争争夺夺的又费力又生气。
当年的秦始皇吞并六国占领多么大的地盘,后来他一死,还不是都丢光了吗?只有他修的万里长城直到今天还保存着。
人去物留,平添多少感慨!因此,张家立即让出三尺。
吴家十分感激张家的宽宏大量,也主动退让了三尺。
从此,张吴两家相敬如宾,两家中间便多了一条小街,人们称之为“六尺巷”。
按常理,吴家侵占了张家的宅基地,张家完全可以凭借张文瑞的权势打赢这场官司,但张文瑞不但没有斤斤计较,反倒主动退让,最终使邻里之间化干戈为玉帛。
(崇尚品德的故事)勤劳俭朴的故事_魏可镁为国争光
魏可镁曾作为中国的一位访问学者,在日本参加科研活动。
但是,在科技领域里,日本人的眼里只有美国人,他们瞧不起中国人。
魏可镁在研究所里开始工作时,就敏感地嗅到这股味道。
他一开始做实验,日本那位课长就像跟踪盯梢似的,经常时不时地出现在他的背后,生怕他弄坏了设备似的。
有一两次,在学术讨论中,他就实验的做法发表了一些意见,但那位课长不屑地挥挥手,意思是:照他的做,不用多嘴!大概,这位课长只当魏可镁是以“访问学者”的名义公费出国旅游的。
殊不知,站在他面前的这位衣着朴素,外表一点也不显山露水的中国学者,科研上已卓有成就,在中国被评为“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
魏可镁的成就,在访问学者的表册上都明明白白地写着。
大概是日本人不相信这是真的,甚至看都不看。
直到一次实验之后,他们才对魏可镁刮目相看。
那是“非贵重金属合成含氧化合物的制造方法的研究”实验。
魏可镁觉得研究方案不够严密,他坦诚地提出不要用贵金属,只要用钴和碱金属,并分析了理由。
这是一项还没有被人突破的高精尖的研究课题,大概是日本人不相信魏可镁在这个领域里能涉猎得这么深,或者是多少伤害了他们的自尊心,于是很不高兴地说:“不,您就按我们的方案做吧!”魏可镁只得按原方案进行实验,但实验一次又一次地失败了。
主持这个实验的课长,脸上的表情由不高兴转而有些尴尬。
有一天,见他情绪不坏,魏可镁很委婉地说:“先生,实验可否调整一下试试?”课长只好绷着老脸下阶梯:“好吧,那你就试试吧!”此后,从研究方案、催化剂制备、配方确定,以及测试和表征,日本人都让魏可镁独立自主地处理。
实验一次又一次进行,醇的选择性一次比一次明显上升,最后达到48%。
课长祝贺他说:“魏先生,成功了!可以取得专利了!”这个研究成果后来取得了日本专利。
在申报专利的过程中,日本人不仅把魏可镁的名字列在后面,而且写成是他们化学技术研究所的魏可镁。
名字的先后次序可以不计较,但这种写法不能不计较啊!魏可镁找他们说理,那位课长解释说:“你的成绩是在我们所里搞出来的,是我们提供的条件,所以只能这样写。
(崇尚品德的故事)勤劳俭朴的故事_紫荆树的故事
隋朝时代有一户田氏人家,住着田真、田庆和田广三兄弟。
自他们分别成家之后,兄弟3人就想要各自发展,所以他们就决定分家,把家产分成了3份。
分到最后,只剩下庭院中那棵开满紫红色花朵的紫荆树,几十年来,一直是欣欣向荣,象征着这个家庭的兴旺。
一代又一代的田氏子孙,就是在紫荆树默默的俯视中,成长起来的。
他们和乐融融地在这块土地上,生活了好多代人。
老树蕴涵着人们不尽的追忆和缅怀。
哥哥田真叹息着说道:田家的历史有多长,紫荆树就有多老。
田庆不以为然地说:我们家产都分完了,留着这棵树也没什么用了,不如也把它给分了。
幼弟田广精打细算地说:有理有理,紫荆树的树皮和木材都可以入药,我们干脆直接把它砍掉,一人分一份,还能卖个好价钱呢。
再说,我们分了家之后,都要各奔前程,谁还顾得上照顾它啊?田真说:使不得,使不得。
我们怎么忍心伤害这些美丽的花朵和润泽的叶子呢?它鲜活的生命力,伴随着一代又一代人的成长。
眼见那翠绿的色泽,谁不发自内心地赞美它的生命?家族有多兴旺,紫荆树就有多美。
这是我们家族繁盛的见证,怎能如此伤害于它呢?田庆说:哥哥您别犯傻了,谁还会注意到这棵老树?您要是不肯,那我就和弟弟对半分了。
两位弟弟那样坚持,哥哥也爱莫能助,于是他们决定将紫荆树砍成三段。
田真仰望着昔日的故宅和茂盛的老树,内心十分伤感,但也无可奈何。
隔天,原本茂盛挺拔的紫荆树,一夕之间突然全部枯萎凋零;原本壮硕挺直的枝干,翠色可人的叶子,顷刻间仿佛成为枯死的紫荆,看到的人无不大惊失色,疑惑地想:难道紫荆树也伤心欲绝,知道自己将被截成三段,先自行了断了?三兄弟见到这个情形,首先大吃一惊,此时开始痛切地忏悔:为什么手足之情要这样分离?连树都觉得伤心,连树都为之涕泣,连树都不想再活下去。
昨天热火朝天的砍斫计划,一时间令两位弟弟感到万分地沮丧羞愧。
哥哥神情肃穆地说:树木原本就是同气连枝的,正是因为听说将要被砍成三段,它们才会如此悲伤,我们人竟然连树木都不如啊!田庆看到这番景象,非常有感悟,他追悔不已地说:当我们还非常小的时候,我们同吃同住,同出同息。
(崇尚品德的故事)勤劳俭朴的故事_海菜的奉献者曾呈奎
中国原来不产海带,野生的紫菜也十分罕见。
而今,中国却成为世界上产海带的第一大国,紫菜产量也位居世界第三。
奇迹是怎么创造出来的呢?这首先归功于海洋生物学家曾呈奎。
中学时代,曾呈奎眼见贫苦人民在饥饿线上挣扎,就立志要改造中国的农业,因此给自己起号“泽农”。
从厦门大学毕业后,他留校工作。
这期间,他对海藻学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从此,他的“泽农”理想就定位在“耕海”上了。
他说:“我要为人们饭桌上添几道菜。
”他确实做到了,海带和紫菜就是他奉献给人们的两道美味的海菜。
对于开发海带和紫菜,曾呈奎有长期深厚的科学积累。
从1933年1月发表首篇科学论文《厦门的海藻及其他经济海藻》至今,曾呈奎已发表论文260余篇,主编或合作主编专著9部。
新中国成立前,他只身一人对全国海藻资源进行了调查研究,在荒无人烟的海滩和神秘莫测的海底采集了数千种海藻标本,这些标本成为中国最早的海藻资料。
新中国成立后,他培养了一批藻类分类学家,有计划地对渤海、黄海、东海和南海的底栖海藻作了全面调查,开展了中国海藻资源和分类区系的研究,发现了几十个新种、几个新属、一个新科和一门藻类(原绿藻门)。
这一切努力,铺开了他引导人工养殖海带和紫菜的成功之路。
海带人工养殖难以扩大规模,主要卡在育苗上。
中国早期养殖海带采用秋苗培育法。
这种方法虽然采集到了海带苗,但生长期短,多数过不了盛夏就死了,而且有杂藻威胁。
另外,在海上培育秋苗生产力极低。
对中国藻类分布、形态生活史深有研究的曾呈奎,细心地观察海带初夏的变化情况,发现海带晚春初夏也放孢子。
他的思路一下子打开了:能不能用夏苗代替秋苗?这个新思路使中国人工养殖海带产生了质的飞跃。
曾呈奎与助手采取海带夏苗人工低温培育法,在灯光照明的冰箱中成功地培育出了海带夏苗,并安全度过炎热的夏天,秋天将苗下海养殖,一举成功。
从此,海带“种苗”进入了大量生产的阶段,使单位面积产量提高了30%~50%。
到1985年,中国年产海带品25万吨,占当时全世界年产量的80%,成为世界上头号海带养殖生产大国。
教育孩子勤俭节约的故事
教育孩子勤俭节约的故事教育孩子勤俭节约的故事(通用9篇)故事是指在现实认知观的基础上,对其描写成非常态性现象。
是文学体裁的一种,侧重于事件发展过程的描述。
强调情节的生动性和连贯性,较适于口头讲述。
以下是小编给大家带来的教育孩子勤俭节约的故事(通用9篇),希望大家喜欢。
教育孩子勤俭节约的故事1苏东坡公元1080年,他被贬官来到黄州时,生活窘迫。
为了渡过困境,他订出了一套特殊的计划开支办法:把所有收入分成12份,每月一份;然后又将每份分为30小份,每天只用一小份。
他把每月分好的每小份钱挂在屋梁上,每日清晨挑下一包来用,准余不准超。
剩余的钱,他另用竹筒保存,以备意外开支之需。
后来,他又在朝廷中做了高官,但仍注重节俭,从不讲究奢华。
他自订每餐只能一饭一菜,有客也只能增加两个菜,不许铺排,否则就拒绝用餐。
一次,苏东坡的一个老友与他重逢,请他吃饭,他嘱咐朋友千万不可大操大办。
可是,当苏东坡应约去老友家赴宴时,见酒席准备得相当奢华,他婉言拒绝入席,告辞而走。
苏东坡走后,他的朋友感慨地说:“当年东坡遭难时,生活很节俭。
没想到他如今身居高位后,还这样节俭。
”教育孩子勤俭节约的故事2徐特立的《粉笔诗》徐特立,字师陶,湖南长沙人。
无产阶级革命家,教育家。
有《徐特立教育文集》传世。
他注重品德修养,平生俭朴。
他在湖南第一女子师范学校当校长时写过一首《粉笔诗》抄在黑板上,公布在学校里:半截粉笔犹爱惜,公家物件总宜珍。
诸生不解余衷曲,反为余是算细人。
他在每一天巡视全校时总是把别人抛弃的粉笔头捡起装在口袋里留给自我上课用。
他在湖南第一女子师范(又称稻田师范)的几年里,差不多没有用过一支新粉笔。
有些学生不理解,反而觉得他太“小气”。
所以徐特立特写诗教育学生。
教育孩子勤俭节约的故事3苏轼之房梁挂钱唐宋八大家之一的苏轼21岁中进士,前后共做了40年的官,做官期间他总是注意节俭,常常精打细算过日子。
公元1080年,苏轼被降职贬官来到黄州,由于薪俸减少了许多,他穷得过不了日子,之后在朋友的帮忙下,弄到一块地,便自我耕种起来。
(崇尚品德的故事)勤劳俭朴的故事_勇于拼搏的“乒坛皇后”
曾经夺得过包括奥运会、世锦赛、世界杯等18次世界冠军的世界女子乒坛顶尖选手邓亚萍,1997年选择退役,迈入了清华大学的校门。
她曾多次毫不讳言,当初连26个字母都无法完整写下。
但凭借超强的信心和坚定的目标,她创造了一个校园奇迹:在7年时间里取得了英国诺丁汉大学硕士学位,出版了英文专著《从小脚女人到奥运会冠军》。
邓亚萍是乒乓球历史上最伟大的女子选手之一。
她5岁时就随父亲学打球,因为个子矮被河南省队排除在外,只好进入郑州市队。
10岁时,在全国少年乒乓球比赛中获得团体和单打两项冠军,后加盟河南省队,直到1988年进入国家队,这中间经历了多少挫折和坎坷,不是常人能够想象的。
邓亚萍先天条件不好为人所共见:腰圆、个矮、臂短、腿粗,教练们在选材时都会看不中她。
在进入国家队前,她已经多次在各种比赛中取得了突出的成绩,但国家队仍然对她不予认可,专门为她是否可以进入国家队这个问题召开过三次专门会议也未能统一意见。
还是当时的女乒教练张燮林慧眼识才,力荐邓亚萍,才使她有了后来的辉煌。
邓亚萍在解释自己为什么打球时敢打敢拼,全力争胜时说,因为她感到“总是站在悬崖边上”。
其实,更重要的是她为此付出了艰辛和努力,所以才有赛场上的虎虎生气,并使她终于成为乒坛一代雄杰。
先后获得18次世界冠军头衔;世界排名连续8年保持第一,成为唯一蝉联奥运会乒乓球女单冠军的运动员,并获得4枚奥运会金牌。
1997年退役后,邓亚萍进入清华大学学习,2001年进入英国剑桥大学经济学专业攻读博士学位。
邓亚萍用自己的故事讲述了一个世界冠军求学的岁月——邓亚萍以英语专业本科生的身份初进清华时,她的英文几乎是一张白纸,既没有英文的底子,更别说口语交流的能力。
上课时,老师的讲述对她来说无异于天书,她只能尽力一字不漏地听着、记着,回到宿舍,再一点点翻字典,一点点硬啃硬记。
她给自己制订了学习计划:一切从零开始,坚持三个第一:从课本第一页学起,从第一个字母、第一个单词背起;一天必须保证14个小时的学习时间,每天5点准时起床,读音标、背单词、练听力,直到正式上课;晚上整理讲义、温习功课,直到深夜12点。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在湖北省武汉市有这样一位老人,他除了自己节衣缩食,捐资5万多元,帮助107名山区贫困学生外,还12年如一日跋涉在秦巴山山区,行程20多万公里,为失学的孩子们奔走呼号,发动社会各界138个单位、900多人助学,使近千名失学孩子重返学堂。
他就是被称为“希望老人”的武汉市离休干部江诗信。
1987年,他自费参加摄影培训班学习。
毕业后,江诗信开始在郧西一带采风,主要想拍摄反映家乡变化的照片,组成“家乡美”影展。
他到鄂西北大山深处采风时,看到一个不满12岁衣衫褴褛的孩童,赤脚走在山坡上放猪,江诗信举起了手中的相机,“苦孩子”的组照诞生了。
后来他一打听,才知道那名女孩叫罗娇娇,因为家里穷而辍学在家。
面对石条垒起的课桌和冰冷的石凳,江诗信泪如涌泉。
1991年初,江诗信在红安县采风,在华河镇熊家河村,他看到小姑娘张晓丽在家门口一边煎药,一边在专心致志地看书,左手不小心伸进了药罐,一下子被药水烫起了一串水泡。
江诗信经过了解,才知道她父亲已经去世了,母亲患病长年卧床不起,只好辍学回家。
江诗信动情了,连忙挤出100元路费送给她。
1992年秋,国家实施“希望工程”,江诗信将张晓丽等3名孩子作为自己的救助对象,每人每学期各寄20元学费。
当时他月工资仅有100元。
次年春,江诗信再次来到熊家河村探望张晓丽,在村西头,一个放牛的男孩子跪在江诗信的面前:“江爷爷,我知道您是好人,您也供我上学吧。
”从那一天起,江诗信的生活彻底改变了,他拿出了家里所有能拿出的钱和衣物,开始做一生中最有意义的一件事——让更多的失学孩子读上书。
江诗信决心在有生之年,资助100名贫困学生。
有人说:山里的娃就是江诗信的命,他的魂早已被大山牵走了。
他一年中有9个月不知疲倦地到鄂西北、鄂东北山区逐村寻访贫困失学儿童,遇到哪家孩子在地里干活,他不由自主地前去打探失学原因,执著地帮助孩子们圆各自的读书梦。
12年来,江诗信的行程超过了20万公里。
江诗信资助的孩子,都住在大山沟,去邮局取款很困难,因为一些原因,许多失学儿童得不到他捐助的钱。
于是,江诗信开始送钱上门。
有一年,江诗信经过两个多月5 000多公里的穿行,为学生们送去了学费和社会捐赠的衣物,在准备返回武汉时,一个跟头栽倒路旁,被人发现后将他送到当地一家私人诊所,打了半个月的针,才见好转。
江诗信深知,依靠他一个人的力量是非常有限的,他要让更多的人知道贫困山区还有那么多上不起学的穷孩子。
江诗信多次到边远山区,走访中小学和贫困学生的家庭,拍摄图片400多幅,用旧挂历背面做成展板,在武汉等地巡回展出,请更多的人加入他的助学行列。
十几年来,江诗信动员组织了138个单位900多人同他一起共献爱心,直接、间接捐助了1 028名辍学孩子,这些孩子90%都成为“三好学生”。
当世人把过多的镜头转向一些光彩夺目的明星时,江诗信正在用自己微薄的力量悄悄地帮助着别人。
他的助学之举实际上是为我们的未来点燃了希望。
一个人的能力虽然很小,但是,只要他能真心地关注别人,救济别人,他的精神力量却是巨大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