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姓氏在英语国家里会遇到的尴尬
英语中中国人名字写法
英语中中国人名字写法
在英语中,中国人名字的写法有一些特殊之处。
以下是一些常
见的规则和注意事项:
1. 姓在前,名在后,与中文不同,英语中习惯将姓氏放在名字
之前。
例如,李小龙在英语中写作 Bruce Lee,张三在英语中写作San Zhang。
2. 名字的音译,通常情况下,中文名字会被音译成英文名字。
音译的方法可以根据发音和拼写的相似性来决定。
例如,王小明在
英语中可能被翻译为 Michael Wang。
3. 使用英文名,一些中国人选择在国际交流中使用英文名字,
以方便发音和交流。
这些英文名字可以是个人喜好或与中文名字有
关的名字。
例如,李华可能会选择使用英文名 Lisa。
4. 姓和名的大小写,在英语中,姓氏和名字的首字母通常大写,而其他字母小写。
例如,Liu Ming 在英语中写作 Ming Liu。
5. 多音字和同音字,由于中文中存在许多多音字和同音字,因
此在音译时需要根据具体情况进行判断和选择。
例如,杨可以音译为 Yang 或者 Yeung,根据具体发音来决定。
6. 使用连字符,有些中文名字中包含连字符,如李-小-龙。
在英语中,可以选择使用连字符或者将名字写在一起。
例如,Bruce Lee 或者 Bruce-Lee。
需要注意的是,由于每个人的名字和音译都有一定的个人偏好和差异,因此以上只是一些常见的规则和示例。
在具体情况下,可以根据个人喜好和交流需求来确定最合适的英语名字写法。
中国人容易犯的英语翻译错误
中国人容易犯的英语翻译错误在场合讲什么话,各个民族有不同的习惯。
按语言学的说法,交际双方应遵循合作原那么和礼貌原那么,但是在不同的语言里这种原那么的详细表达不一样。
比方,会客气的问“请问您贵姓?”(现在也有很多人说“请问,您怎么称呼?”)里没有诸如your honorable name之类的说法,要表达礼貌可以用情态动词may, 如My I have/ know your name, please? 至于“府上”、“贵公司”、“令尊”、“大作”之类,英语里统统没有。
一概使用your 一词;而表示自谦的“寒舍”、“敝号”、“家父”、“拙文”等也一概以my一词形容。
不管是皇帝自称“朕”,还是平头百姓自称“小民”、“奴才”,还是谦称“在下”、“鄙人”、“不才”、“晚生”、“愚弟”、“老朽”、“贫僧”,英语里只有一个I(英语中惟一一个单字母组成的词,而且永远大写,从构词上说也有一定道理)以不变应万变。
汉语里的“你”字有一个尊称“您”,不知何故英语里却没有(法语有vous,德语有sie)。
再比方说,中国商店里的营业员问顾客“您(想)买点儿什么?”很自然的,可是如果西方的营业员问What do you want to buy会被认为很不礼貌,而说Can I help you却是得体的。
假设干年前,某报登过一篇文章,说当时美国总统克林顿如何“没有架子,平易近人”,证据是那位作者给克林顿写了一封信,不久即收到“亲切而热情的”回信。
那篇文章举证说:“信的开头称呼我‘亲的张先生’,而信末尾的署名是‘你真诚的克林顿’,最后亲自签名。
”而实际上却是这位张先生自作多情了,原文的Dear Mr. Zhang是英文书信最常见的开头,对陌生人都是如此称呼,大概相当于“台鉴”。
英语中有dear John letter一说,指的是”(女孩子给男朋友或情人的)绝情信”,这样的信仍会以Dear开头,却决没有‘亲爱的’之类的含义,John那么是最常见的英语男子名。
英语中的中国姓名文化
一、姓名和社会发展
Number of Names
500 surnames in China. In One Hundred Family Surnames, 《百 家姓》),there are : 484 surnames 408 (one character) 76( 2 characters) 上官 欧阳 少室 少叔 司徒 司马 司迁 司空 司寇 士孙 申屠
所谓排行,是指同辈兄弟强调 “长幼有序”,“睦如手足”。 有一些特定的排行字,如:
伯(孟)—仲—叔—季—稚—幼 例如:伯夷,叔齐兄弟; 孔子,字仲尼; 班固、班超的字分别是孟坚、 仲升; 孙策:伯符;孙权:仲谋 ; 孙翊:叔弼;孙匡;季佐。
家族也常用以下两种方法 :
(1)两字名中有一字相同 丁肇中(华,民,国) (2)单字名用同一偏旁的字 比如明太祖朱元璋诸子的单字名就都以 “木”为偏旁:标,棣,桢,檀,椿,柏, 桂等。 还有把这两种方法结合起来的,清康 熙帝诸子名中都有一个“允”也为胤(yin) 字:允祉,允祺,允礼,允禧、胤禛、胤 禩等,胤礽,这些名中除了一字相同外, 还有一个字也是同一偏旁的。
2.人名和民族特色
字,又叫“表字”,这一习 俗出现的也比较早。《礼记· 曲礼 上》已有“男子二十,冠而字; 女子许嫁,笙而字”的说法,男 女成人之后取字,标志着一个人 正式步入社会,受人认可、尊敬 的开始。颜之推的《颜氏家训· 风 操》云:“古者名以正体,字以 表德”,名和字有不同的作用。
名与字在古时可谓各司其职, 各有分工,在词义上往往又明明 暗暗地互相联系,互相补充,体 现命名取字的完整的意图。试举 几例:
清代是中国封建社会文化高 度成熟之时,人名与前朝相比 也显得别开生面,比如名字的 内涵扩大了,用典巧妙,含义 深远,用词优美清新而含蓄, 形式上注重创新。
中国人的姓氏用英语怎么读
中国人的姓氏用英语怎么读中国人的名字换成英语时,一般都是用拼音来写,有的人取个英文名,比如:Jennifer,Peter等等。
但是姓是不能改成英文姓的,只能保留拼音的写法。
有一些会和英语的发音一样的词产生误解。
听过这样一个有趣的事:一位姓尤(You这个拼法在英语里是“你”的意思)的朋友想把自己的一位姓佘(She这个拼法在英语里是单数的“她”)的男友,和一位姓何(He 这个拼法在英语里是单数的“他”)的女友介绍给在座的美国朋友,这位尤先生是这样讲的:“He is She , She is He. I am You!”这句话英语的字面意思就是:“他是她,她是他,我是你!”以此类推,姓“孙(Sun)”的就是太阳了!另外,有的姓在英文里没这个发音,于是就改成发音接近的拼法。
比如说zh,英语里就没这个音,那天我发现一位姓周的老师给我的Email,原来她的“周”不是“Zhou”,而是“Chou”(“抽”)。
姓“钟(Zhong)”的是“Chung”。
姓“郑(Zheng)”的是“Cheng”。
那姓“程”的又该是什么呢?“j”在英语里的发音和汉语拼音完全不同,所以姓“蒋”的不是“Jiang”,而是“Chiang”。
刚来加拿大时朋友给我们介绍一位华裔家庭医生,Dr Lui,这个“Lui”读成“陆一”,起初我一直以为他姓“陆”,医生出生在加拿大,自己不会写中文。
后来经人指教,才知道是双口“吕”,不是“陆”。
还有一些发音和英语发音不同的,姓“李(Li)”的话,这个拼音如果按照英语习惯读法就是“Lai(赖)”,而你要是真姓“赖(Lai)”呢,就读成“累”了!所以有人干脆就把“李”写成“Lee”了。
当年在英国读书时有位中国同学姓邱(Qiu),在英语里,q都是跟着u在一起发“k”的音的,没有q单独出现的情况,显然这个姓让老师和同学们都很困惑,只好读成“Ke”。
听说姓“谢(Xie)”的朋友也很烦恼,因为“x”在英语里发“ks”的音。
美国人是怎么读中国人的姓的?
美国人是怎么读中国人的姓的?
1980年代以前,美国的华人从台湾、香港来的居多。
在用英文拼写自己的姓时,当然希望美国人能根据他们的拼写读出中文的发音。
因为台湾和香港等地不应用汉语拼音,只有注音符号,这倒简单了,一般都根据英文的习惯用法和发音拼写自己的姓。
我表姐从1960年代从台湾去美国读书。
她姓李,英文恰好有这个姓LEE。
如果中国人姓杨也没关系,英文中有YONG,其发音和中文的杨一样。
但大部份中国人的姓在英语中是没有相应的词的。
后来我表姐嫁给了姓谢的中国小伙子,她也得姓谢了。
谢的英文拼法是HSIEH。
我不清楚美国人是否能根据HSIEH准确地读出中文的发音“谢”来,但我相信谢拼成HSIEH应该符合英语的拼写习惯。
我还认识华人老教授,他姓郑,郑的英文拼写是CHENG。
台湾和香港来的华人黄姓很多,一般拼写成HWANG。
说实话,对如何用英文拼写中国人的姓很少注意,因为我从大陆来。
中国大陆使用汉语拼音(将英文字母注上中文的发音),任何中国人的姓都会有个汉语拼音。
我姓黄,汉语拼音是HUANG,但美国人看到HUANG怎么读呢?怪声怪调,听起来和“黄”的发音接近。
上高中的女儿说美国人有时会把HUANG读成“坏”,说着就笑起来,觉得滑稽。
姓氏在英语国家遇到尴尬
中国姓氏在英语国家遇到的尴尬由于用汉语拼音来表达的大陆人的姓名,发音自成一体,看着是同样的字母,在英语里读音却不同,因此生活在美国的大陆人常常会因为自己的姓名遇到尴尬或闹笑话。
许多人为了学习和生活的方便都给自己起个英文名,但姓氏改不了,尴尬还是免不了。
曾有人写文章,认为‚X‛是汉语拼音的软肋,在英语的姓名里几乎看不到这个字母,所以一旦姓名里出现这个字母会给人怪异的感觉。
一般人会把它读成‚克司‛,有个姓邢(Xing)的朋友在银行工作,有的客户看到他挂在身上的名牌会叫他‚克星先生‛,还有的人叫他‚Mr. Crossing‛,因为英语把人行道斑马线叫CROSSING,简写成XING,在美国的大街小巷到处都可以看到‚Xing‛,有人为尊重他就把邢先生的姓扩展读出来,就是‚Mr. Crossing‛。
而姓‚付‛的朋友就更难过,因为‚xx you‛在英语里是一句极粗劣具侮辱性的骂人话,人们往往把动词简写成F,把You简写成U,所以一般人看到FU 心里都会有点别扭的。
据说还有姓‚奚‛或‚郗‛的被人当作罗马数字‚XI‛念成‚Mr. Eleven‛。
其实不只是‚X”,“Q”、“Z”、“Zh”等音外国人都发不出来,‚Q‛在英语里后面肯定是跟着‚U‛的,如‚Queen‛‚Quit‛等等,所以单单一个Q他们会很困扰,干脆就照着‚QU‛发音,于是‚秦‛(Qin)就变成接近于‚Queen‛的发音了。
有时候引起混淆的是姓名的意思。
李(Li)先生在美国可能会被人称作‚撒谎先生‛(Mr. Lie)。
因为Li的元音字母i在这里读作长元音“ai”,加上美国发音为降调,拼读起来正好与Lie同音。
姓戴的会被人称作‚死先生‛(Mr. Die),因为Dai与Die发音一样,如果姓戴的人做了医生,会不会门庭冷落?友人儿子的家庭医生是个女的,在美国考的医生执照,姓‚何‛,大家都叫她‚Dr. He‛,发音和‚他‛的英文词相同。
当友人去给儿子登记幼儿园时,秘书问友人:‚Who is your son's pediatrician?‛(谁是你儿子的家庭医生?)友人回答:‚Dr. He‛。
中国式英文名让外教犯晕
中国式英文名让外教犯晕一个抱着孩子的妈妈让你称呼她为Lolita(洛丽塔),应聘的求职者自我介绍叫Boss(老板)……随着国际交流的频繁,越来越多的人有了英文名,不过因为文化差异等原因,一些中国人的英文名却让老外直呼看不懂。
怪洋名让外教叫不出口中国人在起英文名这件事情上太随意的人,不在少数。
为什么姓孙的英文名大多叫Sun(太阳)?为什么姓杨的喜欢称自己Y oung(年轻的)?为什么好好的姑娘要起名Fish(鱼)?为什么有人偏要挑King(国王)做名字?这些问题让来自英语国家的外国友人困惑不已,因为这些单词在英语国家并不会被用来做名字。
在中国执教多年的英语外教Tim就常常为自己学生的古怪英文名而尴尬不已。
当学生说自己叫Lavender(熏衣草)时,这位外教觉得怎么也叫不出口,因为他认为Lavender通常是肥皂的名字,而不是人。
King(国王)这样的名字也实在有些不妥,你想想老板开口闭口称呼下属为国王,哪个老板会爽啊!Tim认为使用怪名的中国人,不仅会给自己和别人带来尴尬,在求职或者某些正式场合,怪名还会带来负面影响。
孩子有3个英文名事实上,正如这位外教指出的那样,不少国人确实不知道该怎么挑英文名。
很多时候,大家挑选英文名的原因,只因为电视里某个叫同样名字的主角,或者读起来觉得发音好听以及含义神秘的一个单词。
曾有人发帖询问“过了30岁,还能起Lolita这个名字吗”,这一提问立马引来了诸多网友拍砖,因为《洛丽塔》一书里的少女形象深入人心,大部分网友都表示一听到这个名字就想到“蕾丝花边布满全身,头上还扎着发带的青涩少女”。
除了为自己的英文名纠结外,不少家长更为孩子的英文名苦恼。
有家长说他儿子英文名叫Lucas,上了幼儿园回来后就多了个英文名Lion,上了个绘画班,又多了个英文名Simon。
诸多的英文名不但让儿子感到混乱,而且Lion这个名字通常只能作为外号,不适合正式场合。
了解文化差异起名字当然,起英文名也并非要草木皆兵。
外国人姓氏趣谈
外国人的姓氏趣谈一、英国人的姓氏早期居住在英国本土的人,一生下来就只取一个名,如:John(约翰)、Hilda(希尔达)。
当时,人们群居共处,就地扎寨,因人稀寨小,取名John,Hilda的人屈指可数,人们不易混淆。
随着岁月的流逝,小村寨扩展成了大村庄,有些大村庄变成了市镇。
这样,在同一地方就有好几个人取名相同。
那么人们是怎样区别这些同名的人呢?第一个办法就是在原来的名词后面加上本人的职业名称。
譬如两个人都叫John,一个的职业是织布工(the weaver),另一个的职业是厨师(the cook)。
人们就分别叫他们John the Weaver(织布工约翰),John the Cook(厨师约翰)。
类似的例子还有:John the Miller(磨坊工约翰),John the Shepherd(羊倌约翰),John the Thatcher(盖屋匠约翰)。
不久这些叫法就成了:John Weaver(约翰·威弗尔),John Cook(约翰&·库克),John Miller(约翰·米勒),John Shepherd(约翰•谢泼德),John Thatcher(约翰•撒切尔)。
这样英语中的第二个名字即英国人现在用的姓便产生了,而且很快用在小孩的身上。
如:约翰·威弗尔的孩子可能叫做:Hilda Weaver(希尔达·威弗尔),Charles Weaver (查尔斯·威弗尔)等。
古英语中有个名字叫Wright,原意是工人或制造者。
制造两轮马车的人叫cartwright,造车轮子的叫wheelwright、造船的叫shipwright。
英国人至今还使用许多类似Wright(赖特),Cartwright(卡特赖特)和Wainwright(韦恩赖特)的姓。
更为常见的姓是Smith(史密斯)。
英语中的smith一字原意是用金属材料制造东西的人,如:goldsmith(金匠),blacksmith(铁匠),tinsmith(锡匠),coppersmith(铜匠)。
英语口语表达中的文化差异与注意事项
英语口语表达中的文化差异与注意事项在英语口语表达中,文化差异是一个常见且重要的话题。
由于不同国家和地区的文化背景、价值观和社会习俗的差异,我们在进行英语口语交流时需要注意一些细节。
本文将探讨英语口语表达中的文化差异以及需要注意的事项。
首先,英语口语中的问候方式存在文化差异。
在英美国家,一般会使用"How are you?"作为问候的开场白。
但是,要注意的是,这只是一种礼貌性的问候,对方一般只会回答"Fine, thank you"或者"Good",而并不会详细回答自己的近况。
相比之下,在中国人之间的交流中,问候时常涉及到家庭、工作等具体话题,人们更加注重交流的亲密性和互动。
其次,英语口语中的称谓也存在文化差异。
在西方国家,人们普遍使用名字作为称呼,例如"John"、"Mary"等。
如果对方希望你称呼他们的姓氏,会明确告知你。
而在中国文化中,通常称呼较为正式,尊重他人场合会选择称呼对方的职称或亲属关系(例如先生、女士、教授、叔叔、阿姨等)。
在英语交流中,要避免随意使用对方的姓氏或者太直接地使用名字。
此外,英语口语中的礼节习惯也存在差异。
在英美国家,人们注重个人空间和隐私,不喜欢过于亲密的身体接触或者直接询问他人的私事。
因此,在与外国人交流时,要注意避免过于贴近对方,尊重对方的隐私。
同时,约会、社交场合以及商务交流中的礼节也有所不同,要根据具体情况作适当调整。
除了礼节,谚语和成语的使用也是一个需要注意的文化差异。
在英语国家,人们经常使用各种谚语和成语来代表某种意义或者表达某种情感。
比如,"Romewasn't built in a day"(罗马非一日建成)和"Actions speak louder than words"(行动胜于言辞)等。
这些谚语和成语在口语中的使用可以加强表达的效果,但是要注意语境和方便的理解,避免带来误解。
在西方国家,陌生人之间谈论的不礼貌的话题有哪些?
在西方国家,陌生人之间谈论的不礼貌的话题有哪些?1、问候语英文和中文一样,当两个熟人或朋友相互见面时,通常要彼此间相互问候。
问候的目的是保持社会接触,因此要经常使用一些约定俗成的问候语。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英文问候语:---- Good morning/afternoon/evening.---- Morning.---- Hello.---- Hi.---- How are you?中文也有一些相同的问候语。
西方人也会对其他的事情发问或讲看法,而中国人却把它作为一种问候的方式,中西方两种文化在这方面有着很大的差异。
因此,我们平时对此要多加注意,以免造成冒犯或误解。
我们中国人喜欢用这样的话打招呼,像“你去哪儿?”从字面上翻译,就是“Where are you going ?” 大多数西方人对这一问候语的正常回答是“这事与你无关!”在英语里,这样的发问是一个标准的问句,具体的回答被看作是个人的私事,这样的发问只有在上下级或相当熟的朋友间使用。
否则,它会使人觉得很尴尬。
假如他们不回答,会显得无礼;假如他们给出一个模棱两可的回答,又似乎答非所问。
因此,西方人会被这样的问候语所触怒,感到这是对他们私生活的一种侵犯。
实际上,在中国文化里,这句话并不是真的提问,而仅仅被当作一种问候语。
另一个典型的例子是“ 你吃了吗?”可翻译为“Have you eaten?”在中文里,另一个常见的打招呼方式是陈述某人正在做的事。
比如,你碰到一个人,他手里正拿着两个暖水瓶出去,你或许会问“出去打热水吗?”在西方人眼里,这样的问候语会显得有点奇怪。
因为在同样的场合,西方人的问候方式只是简单地说声“Hello”或“Hi”。
在英文里,谈论天气是非常普通的一种问候方式。
西方人对个人隐私非常敏感,天气是一个中性话题。
他们用许多不同的方式谈论天气,例如:---- Lovely day, isn’t it?---- Miserable weather, isn’t it?---- It’s warmer today, isn’t?---- That was a heavy rain that we had last night, wasn’t it?---- We could do with some sunshine, couldn’t we?---- It’s hot for this time of the year, don’t you think?不过,在谈论天气时,很少进行简单的描述,如“It’s raining today, isn’t it?” 最好增加某种评价性的话,比如可以说“It’s raining terribly hard today, isn’t it?”2、称呼方式社交中的一个首要问题就是如何称呼他人。
跨文化交际语用失误例子
跨文化交际语用失误例子跨文化交际是指在不同文化背景下进行交际的过程。
由于不同文化之间的价值观、社会习惯、语言表达等方面的差异,很容易发生语用失误。
本文将介绍一些典型的跨文化交际语用失误例子,并分析造成这些失误的原因。
首先,一个常见的跨文化交际语用失误是由于使用姓氏或称谓的问题。
在中国文化中,通常使用姓氏来称呼对方,而在西方文化中,人们更习惯用名字来称呼对方。
因此,当中国人用姓氏来称呼西方人时,可能会给人一种陌生、冷漠的感觉,甚至被认为是不友好的行为。
另外,在一些亲密关系中,中国人习惯使用亲昵的称谓,比如“老婆”、“宝贝”等。
但在英语中,这样的称呼可能显得过于亲密,会让西方人感到不舒服或误会您的意图。
其次,在跨文化交际中,礼貌用语的使用也经常容易出现问题。
中国文化中注重礼貌和尊重他人,在与人交谈时会频繁使用各种礼貌用语,比如“请”、“谢谢”等。
然而,在一些西方文化中,人们更注重直接、简洁的表达方式,而过多使用礼貌用语可能被误认为拖延时间或虚伪。
另外,有些西方国家也存在类似于中国的礼节,例如日本的鞠躬礼。
如果外国人在不了解这些礼节的情况下,可能会给对方留下不专业或不懂规矩的印象。
再次,幽默和讽刺是跨文化交际中容易出现误解的领域。
幽默在不同文化中有着巨大的差异,一个文化中的笑话在另一个文化中可能会被误解或毫无反应。
例如,在英语中,讽刺和挖苦是很常见的幽默方式,但在某些亚洲文化中,这种方式是被视为不尊重或冒犯他人的行为。
因此,在跨文化交际中,需要特别谨慎地使用幽默和讽刺,以免引起误解或冲突。
最后,语言的直接性和间接性在跨文化交际中也常常导致失误。
中国文化中,人们倾向于使用间接的语言方式,通过暗示和含蓄来表达自己的意图。
然而,在一些西方文化中,人们更倾向于使用直接、直截了当的语言表达方式。
因此,当中国人使用间接的语言方式与西方人交流时,可能会导致信息传达不准确或引发误解。
另外,一些文化中还存在着不同的沟通风格,比如低沉的声音和避免直接目光接触等,在跨文化交际中也需要特别注意。
中国姓氏和外国姓氏区别英语作文
中国姓氏和外国姓氏区别英语作文Differences between Chinese and Foreign SurnamesSurnames are an important part of a person's identity and cultural heritage. In both Chinese and foreign cultures, surnames hold a significant meaning and are passed down from generation to generation. However, there are some key differences between Chinese and foreign surnames that set them apart.One major difference between Chinese and foreign surnames is the way they are written and pronounced. Chinese surnames are typically one character long, while foreign surnames can be multiple characters. For example, the Chinese surname "张" is one character, while the foreign surname "Smith" is made up of five characters. Additionally, Chinese surnames are usually written before the given name, while foreign surnames are written after the given name.Another difference is the significance and history behind surnames. In China, surnames are often tied to a person's ancestry, region, or social status. Some surnames are more common in certain regions of China, while others are associated with noble families or famous historical figures. In contrast,foreign surnames can have a wide variety of origins, including occupations, locations, and personal characteristics. For example, the surname "Baker" may have originated from someone who worked as a baker, while the surname "Hill" may have originated from someone who lived near a hill.Additionally, the way surnames are passed down differs between Chinese and foreign cultures. In China, surnames are traditionally passed down from father to children, with the rare exception of a mother's surname being passed down in some cases. This practice has been in place for centuries and is deeply ingrained in Chinese culture. On the other hand, in many foreign cultures, surnames can be passed down from either parent or even be created through other means, such as adoption or marriage.Furthermore, the number of surnames in Chinese culture is considerably smaller than in many foreign cultures. There are thousands of distinct surnames in China, but certain surnames are far more common than others. This can lead to confusion and difficulty in distinguishing people with similar names. In contrast, foreign cultures often have a wider variety of surnames, with many people sharing the same surname but not necessarily being related.In conclusion, while surnames are an important aspect of identity in both Chinese and foreign cultures, there are several key differences that set them apart. From the way they are written and pronounced to the significance and history behind them, Chinese and foreign surnames each have their own unique characteristics. Understanding these differences can help people appreciate and celebrate the diversity of surnames around the world.。
中西方姓氏相似点英语作文
中西方姓氏相似点英语作文English:Both Western and Chinese surnames share similarities in terms of their use as family names that are passed down from generation to generation. In both cultures, surnames are typically inherited from the father's side of the family, although there are some exceptions in both cases. Another similarity is the importance of surnames in identifying individuals within a larger community. Surnames often carry a sense of identity and tradition, representing a connection to one's ancestors and family history. Additionally, both Western and Chinese surnames can also reveal information about a person's background, such as their geographic origins or occupation. Despite the differences in linguistic and historical origins, the significance and function of surnames in both Western and Chinese cultures highlight the importance of family and lineage in society.中文翻译:西方和中国的姓氏在作为代代相传的家庭名称方面有一些相似之处。
中国姓氏和外国姓氏区别英语作文
中国姓氏和外国姓氏区别英语作文English: Chinese surnames and foreign surnames differ in several key ways. In China, surnames come before the given name, making it the first name to be spoken. Chinese surnames are passed down from generation to generation, reflecting the importance of family and ancestry in Chinese culture. Additionally, there are only about 100 common Chinese surnames, with the top three, Wang, Li, and Zhang, accounting for nearly one-third of the population. On the other hand, foreign surnames may come before or after the given name depending on the culture, and they often hold significance related to occupation, location, or characteristics of ancestors. With a much wider variety of surnames, foreign names can be traced back to various origins and may evolve over time due to marriage or other factors. Overall, while Chinese surnames emphasize lineage and family unity, foreign surnames reflect a broader range of influences and histories.中文翻译: 中国姓氏和外国姓氏在几个关键方面存在差异。
中国人名字用英语写的格式
中国人名字用英语写的格式《中国人名字的英语写法》作为一个多民族国家,中国拥有丰富多样的姓氏和名字。
对于外国人来说,正确地书写和发音中国人的名字可能是一个挑战。
在这篇文章中,我们将探讨中国人名字在英语中的书写格式。
首先,让我们谈谈姓氏。
中国姓氏在英语中通常被写在名字的前面,与中文拼音保持一致。
例如,"李明"的英文姓氏为"Li",而"王小明"的英文姓氏为"Wang"。
对于名字,英文写法有许多不同的方式,因为音译不同的拼音可能会产生不同的英文发音。
当然,人们可以选择使用自己的中文名字的拼音来标识自己。
例如,"李明"的英文名字可能是"Liming",而"王小明"的英文名字可能是"Xiaoming"。
但需要注意的是,英文发音与中文拼音不一致,这可能会导致发音的差异。
此外,一些中国人名字在英语写法中可能包含一部分音译,有时也会将中国姓氏完全转化为英文等效的姓氏。
例如,"毛泽东"在英文中被称为"Mao Zedong",其中"Mao"是姓氏,而"Zedong"则是名字。
另外一个需要考虑的因素是英文中的命名顺序。
在中国,习惯上姓氏在前,名字在后。
然而,在某些文化中,名字在前,姓氏在后,因此在英语中可能会有一些混淆。
为了避免这种混淆,中国人通常在国际交流中将姓氏首先书写,而将名字放在后面。
此外,随着中国与世界的更紧密交流,中英双语名字的使用也越来越普遍。
一些中国人选择在英文名字中使用英文姓氏,并根据自己的喜好拟定名字。
这样的双语名字通常通过音译来保留中文名字的一部分特点。
例如,"李明"的中英双语名字可以是"Michael Li"。
总的来说,中国人名字在英语中的书写格式具有一定的灵活性,可以根据个人偏好和国际交流的需求来选择。
搞怪幽默的英文姓氏
搞怪幽默的英文姓氏搞怪幽默的英文姓氏世界各国都有“三大姓”的说法,中国有张王李;英国是Smith, Jones, Williams; 美国是Smith, Johnson, Carson; 法国是Martin, Bernard, Dupont; 德国是Schultz, Mueller, Shmidt; 苏联是Ivanov, Vasiliev, Deternov。
一些古怪搞笑的姓氏逐渐会被淘汰,请看下面有关英国姓氏变迁的有趣新闻:The number of people in Britain with surnames like Cockshott, Balls, Death and Shufflebottom--likely the source of schoolroom laughter--has declined by up to 75 percent in the last century。
一些容易成为校园笑柄的英国怪姓在过去一个世纪里下降了75%,这些姓氏包括考克夏特、鲍尔、戴斯和苏佛尔鲍特姆。
A study found the number of people with the name Cock shrank to 785 last year from 3,211 in 1881, those called Balls fell to 1,299 from 2,904 and the number of Deaths were reduced to 605 from 1,133.一项研究表明,1881年有3211人以Cock为姓,去年这个数字下降至785人;姓Balls(意思同Cock)的从2904人下降到了1299人,姓Deaths(死亡)的人由1133人降为605人。
People named Smellie decreased by 70 percent, Dafts by 51 percent, Gotobeds by 42 percent, Shufflebottoms by 40 percent, and Cockshotts by 34 percent, said Richard Webber, visiting professor of geography at Kings College, London。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由于用汉语拼音来表达的大陆人的姓名,发音自成一体,看着是同样的字母,在英语(Q吧)里读音却不同,因此生活在美国的大陆人常常会因为自己的姓名遇到尴尬或闹笑话。
许多人为了学习和生活的方便都给自己起个英文名,但姓氏改不了,尴尬还是免不了。
>>看看你的名字有没有尴尬<<
曾有人写文章,认为“X”是汉语拼音的软肋,在英语的姓名里几乎看不到这个字母,所以一旦姓名里出现这个字母会给人怪异的感觉。
一般人会把它读成“克司”,有个姓邢(Xing)的朋友在银行工作,有的客户看到他挂在身上的名牌会叫他“克星先生”,还有的人叫他“Mr.Crossing”,因为英语把人行道斑马线叫CROSSING,简写成XING,在美国的大街小巷到处都可以看到“Xing”,有人为尊重他就把邢先生的姓扩展读出来,就是“Mr.Crossing”。
而姓“徐”、“许”或姓“付”的朋友就更难过,因为“xx you ”在英语里是一句极粗劣具侮辱性的骂人话,人们往往把动词简写成X或是F,把You简写成U,所以一般人看到XU或者FU心里都会有点别扭的,Xu字念起来更是五花八门,发什么音的都有。
据说还有姓“奚”的被人当作罗马数字“XI”念成“Mr. Eleven”。
推荐阅读:时尚英语达人根据十二星座取好听的英文名
推荐阅读:老外:让我来说一说中国学生的可笑英文名
其实不只是“X”,“Q”、“Z”、“Zh”等音外国人都发不出来,“Q”在英语里后面肯定是跟着“U”的,如“Queen”“Quit”等等,所以单单一个Q他们会很困扰,干脆就照着“QU”发音,于是“秦”(Qin)就变成接近于“Queen”的发音了。
有时候引起混淆的是姓名的意思。
李(Li)先生在美国可能会被人称作“撒谎先生”(MR. Lie)。
因为Li的元音字母i在这里读作长元音〔ai〕,加上美国发音为降调,拼读起来正好与Lie同音。
姓戴(Dai)的会被人称作“死先生”,(Mr. Die)因为Dai与Die发音一样,如果姓戴的人做了医生,会不会门庭冷落?找“死医生”看病,多不吉利啊!
我儿子的家庭医生是个女的,在美国考的医生执照,姓何,大家都叫她“Dr. He”,发音和“他”的英文词相同。
当我去给儿子登记幼儿园时,秘书问我:“Who is your son’s pediatrician?”(谁是你儿子的家庭医生?)我回答:“Dr. He”。
她接着问:“What is his phone number?”
我赶紧摇头:“Dr.He is not he ,is she。
”“You mean he is she ?”
“No,no, her last name is He, but she is she,although we call her He……”我们俩头上都有黑线冒出来了。
姓施的也一样,拼音“Shi”老外发出来的音是“She”,就是“她”的音,有个男性朋友在公司里每次被人介绍他是“Mr.She”(女先生),都十分别扭。
关于“She”和“He”《世界日报》曾登过这样一个故事:
有一位姓尤(YOU)的人来到加拿大后,热情助人,经常为新来的中国留学生接站。
一次他同时接来一男一女,男的姓佘(SHE),女的姓何(HE)。
接来后的第二天系里正好有个PARTY,尤同学想可以趁此机会领两位新人去熟悉一下环境,认识一些朋友,于是就开车带他们二位去参加PARTY。
聚会开始后老尤上前给大家介绍新来的同学,怕老外记不住,还把他们的姓氏都给拼了出来:
先介绍女士:“She is He, HE!”老外跟着重复:“So, She is he?”老尤答: Yes!
然后指着佘:"He is She, SHE!"老外有点懵:“What, He is she?”
尤回答:Right!
接着指指自己 "And I am You, YOU!" 老外已彻底晕了:Oh, You are m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