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研制出全秸秆覆盖地机械化免耕播种新技术
机械化免耕播种技术路线与设备应用特征
2024年第3期农机使用与维修75㊀机械化免耕播种技术路线与设备应用特征任玉国(集贤县农村机械化服务中心,黑龙江集贤155900)摘㊀要:可持续化发展是我国农业发展的主要方向,为更好保护农业耕地,在适宜的农业生产区推广机械化免耕播种技术能够取得显著的效果㊂近年来,免耕播种配套机械设备在农业生产中发挥了巨大作用,并有效转变了农民的生产观念,通过分析我国免耕播种实施情况及技术研究特点,说明了免耕播种技术的应用效益及环境保护功能㊂从免耕播种的主体技术路线出发,介绍了免耕播种实施的关键技术及实施标准,并从生产实践角度分析了配套设备的应用特征㊂关键词:机械化;免耕播种;技术路线;应用;耕地保护中图分类号:S233㊀㊀㊀㊀㊀㊀㊀㊀文献标识码:Adoi :10.14031/ki.njwx.2024.03.023Mechanized No -till Seeding Technology Route and Equipment Application CharacteristicsREN Yuguo(Jixian County Rural Mechanization Service Center,Jixian 155900,China)Abstract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is the main direction of agricultural development in China.In order to better protect agricultural farmland,promoting mechanized no till sowing technology in suitable agricultural production areas can a-chieve significant results.In recent years,the supporting machinery and equipment for no till sowing have played a huge role in agricultural production and effectively changed the production concept of farmers.By analyzing the implementa-tion situation and technical research characteristics of no till sowing in China,the application benefits and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functions of no till sowing technology are explained.Starting from the main technical route of no till sowing,this paper introduces the key technologies and implementation standards of no till sowing,and analyzes the application characteristics of supporting equipment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production practice.Keywords :mechanization;no till sowing;technical roadmap;application;farmland protection作者简介:任玉国(1970 ),男,黑龙江集贤人,本科,农艺师,研究方向为农业机械化㊂0㊀引言在大量农业机械参与生产作业的过程中,土壤的大面积翻耕和反复碾压造成团聚体破坏㊁耕层变薄,引起水土流失㊁土壤肥力下降,造成了粮食减产及环境不断退化等恶劣问题㊂尤其对于我国黑土耕作区,为响应国家黑土地政策号召,改善耕地及周边环境条件,广泛应用推广了机械化免耕播种技术,并体现出了良好的社会效益与环境效益㊂从我国应用免耕播种情况看,其在减少地表径流,控制风蚀水蚀,提高蓄水能力,促进作物丰收等方面起到了积极作用㊂免耕播种的实施质量依赖于该技术的实施合理性及机械设备的规范造型与应用,提高农民保护性耕作意识,合理应用农机农艺技术,有利于在机械化免耕播种模式下长久获得良好的经济效益,并有效维护耕地周边环境㊂1㊀机械化免耕播种实施情况我国对于保护性耕作的研究起始于20世纪60年代,在20世纪70 80年代之间逐渐研究和推广秸秆覆盖下的免耕播种模式,并通过引进改良和研发各种国际先进设备,探索真正适合中国应用的免耕播种机械㊂与国际成熟机型相比,我国对于免耕播种机的实际需求存在一定差异性,不仅体在种植方式㊁气候条件㊁土壤条件等因素,还涉及到种肥分施㊁秸秆综合利用的差异㊂因此,我国学者致力于研发适合我国国情的㊁能真正解决我国国情的自主技术装备㊂郝飞[1]针对我国北方地区生产特点,对免耕播种设备的结构及性能进行研究与优化,通过Pro /E 优化设计功能,对免耕播种机的播种单体进行尺寸优化,并利用ADAMS 软件进行仿真实验,最终确定北方地区适宜的免耕仿型结构,优化播种平稳性;刘正道[2]设计了一种用于小麦生产的免耕播种机,利用梯形破茬刀结构有效解决免耕播种过程中的堵塞㊁草土混杂等问题,并有利于提高播种后种子周边土壤水分均匀性,有利于提高种子萌发率;刘汉朋[3]针对免耕播种机播种玉米种子时存在的工作阻力大㊁播深不一致㊁土壤扰动大等问题,利用离散元分析建立土壤㊁根系㊁秸秆离散元仿真模形,验76㊀㊀农机使用与维修2024年第3期证并优选了开沟装置的结构及安装尺寸,并创新设计了断式播种开沟器,有效提高免耕播种质量㊂随着免耕播种技术的自主研发和国家政策的大力支持,免耕播种技术在我国尤其是东北三省及内蒙古自治区得到广泛应用,并取得良好成效㊂2020年和2021年在东北三省及内蒙古自治区综合保护性耕作实施面积已分别达到30.7万hm2和48万hm2,农业节本增效㊁防灾减灾㊁固土保水㊁地力提升等生态优势和经济效益已逐渐凸显,未来还应持续加强免耕播种实施规范性,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4-5]㊂2㊀机械化免耕播种技术路线机械化免耕播种的实施会受到栽培作物种类和地区气候㊁水资源条件的影响而产生差异,从免耕播种实施过程来看,其主体的技术路线基本相同,只是在实施过程作物秸秆覆盖量㊁播种方式㊁深松间隔差异㊁免耕后镇压实施方式产生差异㊂免耕播种的主体技术路线为:秸秆(残茬)粉碎后覆盖 地表整理和秸秆处理 机械化免耕播种 田间管理及病虫害防治 机械化深松及其他土壤处理方式㊂2.1㊀秸秆(残茬)粉碎后覆盖秸秆粉碎覆盖根据作物秸秆产量和免耕播种蓄水保墒需求,其覆盖量存在一定差异,主要包括全量覆盖和部分覆盖两类,对于秸秆的处理方式也包括粉碎覆盖和整秆覆盖两大类㊂从免耕播种的实施来看,玉米秸秆的产量较大,通常采用部分覆盖部分秸秆离田的方式,小麦产量相对更少,部分地区可采用全量覆盖或秸秆少量离田的方式㊂而从对秸秆的覆盖方式来看,机械化粉碎占据很大比例,大部分秸秆可在作物粉碎过程中同步完成粉碎处理㊂对于秸秆的粉碎质量通常要求切碎长度不大于10cm,且在田间抛洒均匀[6]㊂2.2㊀地表整理和秸秆处理为提高免耕播种实施质量,在耕地开展免耕播种前,可在头一年收获完成后到第二年播种前进行一次地表表土处理㊂可采用旋耕机实施作业,旋耕后保证地表平整㊁耕深不超过8cm,尽量减少对土壤的扰动和水分散失㊂旋耕前需进行秸秆处理,若地表已有粉碎秸秆可适当对其进行聚堆处理,使大部分耕地露出,地表进行平整处理后及时将秸秆均匀覆盖于地表,以减少耕地水分散失[7]㊂2.3㊀机械化免耕播种机械化免耕播种是保护性耕作的最关键技术,其实施通过免耕播种机完成,工作过程的关健技术要素包括:1)破茬开沟,主要包括两个工序:一是对于根茬的处理,将根茬进行破碎,以保障开沟器顺利开出种沟;2)开沟作业,通常采用仿型结构进行开沟,对于大部分免耕播种机,为适应我国耕种农艺多采用种肥分施,需在机具行驶过程中开出种沟与肥沟,肥沟位于种沟一侧,开沟更深约8~12cm,种沟根据种子大小保证土壤能覆盖即可,通常深度为2~4cm[8]㊂此外,为保证开沟作业顺利进行和良好的开沟质量,在与破茬器配合的同时,免耕播种机还配备有主动和被动防堵技术㊁覆土镇压技术,保证播种后种子处理良好环境下萌发㊂2.4㊀田间管理及病虫害防治田间管理是影响保护性耕作质量的关键因素,由于秸秆覆盖的作用导致农业生产地表复杂性增加,农田容易累积病害㊁虫害㊁草害等因素㊂田间管理应侧重于植保防治,其中杂草去除应通过杂草剂喷施与机械除草相结合的方式进行,机械除草主要采用浅松除草的模式,对于土壤扰动较小㊁作业成本较低,除草剂的喷施应控制好用量,既达到除草要求又避免过度造成田间污染㊂病害与虫害的防治应通过多种方式实施,可在播前对作物种子进行药剂拌种,并在作物生长过程中喷洒杀虫剂㊁除菌剂进行病虫害防治;化学药剂的喷施过程要注意,准确把握喷施时机㊁合理匹配药剂种类,并根据不同作物㊁不同生长时期严格控制药剂量,做到适时用药㊁适量用药㊁对症用药㊂2.5㊀机械化深松深松作业是免耕播种的常规农艺要求,通常对于新应用保护性耕作的地块可先进行一次深松作业,以打破犁底层,初次深松的深度在30~35cm,对于连年实施免耕播种的地块,通常采用以松代翻的模式改善耕地土壤结构,提高蓄水保墒能力,可每隔2~3年深松一次,深松深度25~35cm,以保障作物根系的良好生长空间㊂由于深松作业是在有地表残茬覆盖的条件下实施的,要求深松机具有良好的防堵作业性能,或可采用复合功能深松机,可以作业过程同部进行残茬粉碎和深松作业,以提高作业质量[9]㊂3㊀配套设备应用特征免耕播种作业过程所应用的配套设备按照使2024年第3期农机使用与维修77㊀用频率及必要性可分为必用设备与选用设备两类(图1),其中必用设备为实施免耕播种必须使用的农机装备,选用设备是根据不同耕地㊁环境㊁农艺技术特点综合对农机设备进行选型,以其改善免耕播种作业质量㊂图1㊀免耕播种配套设备及种类㊀㊀3.1㊀必用设备必用设备主要按照免耕播种流程进行设备配套与选择㊂首先是秸秆粉碎设备,应综合考虑农业生产配套设备情况,能使用联合收获机在收获过程同时粉碎秸秆的耕地,则不必选择专业秸秆粉碎机进行作业,有效缩短作业流程㊂对于地形地势不适宜联合作业的耕地,可使用小型拖拉机配套秸秆捡拾粉碎机进行专项作业㊂其次是免耕播种机设备,尽管名称与功能近似,不同机型的性能与作业效果差异较大,对于高速作业的田地,可选择气力式免耕播种设备,以提高作业精确度与作业效率,对于小型耕地或成本受限的作业,可选择普通机械式排种器,但其排种精度与排种效率仅为气力式设备的30%~50%[10]㊂再次是植保机具,主要包括喷杆喷雾机与植保无人机两类,喷杆喷雾机较适宜应用于作物生长苗期㊁初期植保使用,或应用于矮秆作物中后期植保,植保无人机不受地形制约,可应用于作物生长全周期喷雾作业㊂此外,免耕播种作业的深松机应具有良好的防堵及破土性能,必要时可选用振动深松机,以降低牵引阻力㊂3.2㊀选用设备选用设备是用于优化免耕播种作业质量的非必须使用设备,其中表土处理机具多用于改善耕地质量,浅松机应用量较大,适宜少耕作业条件使用,旋耕机㊁圆盘耙对土壤扰动较大,多用于耕地表面不平整地块的表面处理;秸秆离田机具主要用于将田间过量且不适宜覆盖的秸秆运离,多采用捡拾打捆机将秸秆制捆后通过农用运输车将其运离农田,用于发电或其他方式利用;根茬处理机具主要用于免耕播种机不能处理根茬的条件下使用,其能够将根茬破碎并与秸秆作为覆盖物,能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免耕播种机械作业质量㊂4㊀结语经过多年的免耕播种技术推广应用,现阶段我国免耕播种机械装备与农艺技术已逐渐匹配,越来越多的农民接受了新的耕作播种方式,并在长期应用免耕播种的过程中收获了经济效益与环境效益,但从农业生产发展与农机产品应用来看,机械化免耕播种技术的实施仍存在一定不合理之处,未来在不断优化免耕播种设备性能的同时,还应持续提高农民免耕播种技术的应用能力,帮助农民通过正确的技术路线与合理的设备选型应用,提高农业生产质量,最终获得更好产出与效益㊂参考文献:[1]㊀郝飞.2BQM -6型免耕播种单体结构设计及播深控制的研究[D ].呼和浩特:内蒙古农业大学,2015.[2]㊀刘正道.小麦免耕播种关键技术研究与装备研发[D ].杨凌: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6.[3]㊀刘汉朋.深施肥下玉米免耕分段式播种开沟器设计与试验[D ].哈尔滨:东北农业大学,2022.[4]㊀魏红艳.农业保护性耕作机械及配套农艺技术特征[J ].农机使用与维修,2023(12):74-76.[5]㊀解佰一,唐丽敏,李丽丽.玉米免耕播种机工作性能自动监测技术[J ].农机使用与维修,2023(5):20-22.[6]㊀耿元乐.中小型玉米免耕播种机镇压部件设计与镇压力控制研究[D ].淄博:山东理工大学,2023.[7]㊀赵纪辉.吉林省玉米免耕播种保护性耕作技术简析[J ].南方农业,2022,16(24):53-55.[8]㊀李有业.免耕播种机的规范使用与操作保养技术[J ].农机使用与维修,2022(9):88-90.[9]㊀王春水.免耕播种机作业特点与技术优势分析[J ].农机使用与维修,2021(12):73-74.[10]王泉玉,徐琪蒙,卢彩云,等.免耕播种智能化关键技术研究现状与发展[J ].华南农业大学学报,2021,42(6):27-35.(05)。
2MBF-6型秸秆覆盖地小麦免耕施肥播种机设计
一、前言“保护生态环境,实现可持续发展”现在已经成为我们国家在谋求经济快速发展过程中所要遵循的基本方针。
面对土地沙漠化面积的迅速扩大和沙尘暴的肆虐一年更盛一年,国家除了实施大规模的防沙治沙工程和全面退耕还草的重大举措之外,在农业方面则一直在积极倡导和推广应用保护性耕作技术。
李立科研究员作为我国著名的旱地农业专家,在长期的科研实践中,结合我省渭北塬区具体的种植制度,提出了“高留茬,秸杆覆盖,少免耕种植”这一被誉为“可缓解旱灾危害和防治沙尘暴发生”的治本之策,引起了国家领导的高度重视,为此我们的毕业设计任务是设计与之相适应的小麦免耕地施肥播种机,设计出为上述种植模式相配套服务的一种保护性种植机具。
二、总体方案的确定在翻阅和查找国内外的相关资料和信息,经过调查分析,我们发现传统的播种机,特别是免耕播种机存在的主要缺陷是播种机的开沟器往往与划切的圆盘很难达到相应的配合,结果使划切圆盘阻力太大,或者开沟器容易挂上秸秆从而使开沟器发生堵塞。
经过试验观察和对传统机具结构的分析,我们首先选择了两种可行的方案来对传统的机具进行改进:1 提高切断圆盘和开沟器的配合精度等级,这种方法的优点可以运用传统机具的传动部分,减少设计的工作量,使制造的大部分元件可直接从原有生产厂家购得,但是这种方案使得圆盘和开沟器的制造精度较高,而播种机的工作环境决定了这两部分的制造精度不可能太高。
2 改动圆盘的转向,这种方法的优点是圆盘在向前行走的同时,不是按一般的滚动将秸秆挤压在开沟器上,而是将切断的秸秆向圆盘的前方抛起,从而大大减少了开沟器前端所积压的土块和秸秆,以此来达到顺利播种的过程。
但这种方案的缺点需要对传统的机具进行大量的改造,特别是要重新设计传动部分,使设计工作和制造过程都较复杂。
比较两种方案,考虑当前的制造成本,及其理论的可行性分析,觉得方案2更加可行,既能满足耕作的基本需要,制造成本又不是太高,更适合当前我省渭北的条件。
我们以次为主导思想设计了秸秆覆盖地小麦免耕施肥播种机。
农技指导:黄淮海夏大豆免耕覆秸机械化生产技术
农技指导:黄淮海夏大豆免耕覆秸机械化生产技术一、技术概述(一)技术基本情况针对黄淮海地区大豆播种时麦秸麦茬处理困难,大豆播种质量差,雨后土壤板结严重影响大豆出苗,麦秸焚烧造成严重空气污染、土壤有机质含量持续下降、土壤肥力不断衰退,病虫害逐年加重,生产成本居高不下等问题,研究形成的农艺农机深度融合、良种良法有机配套、生产生态协调兼顾的技术体系。
通过该技术,实现了小麦秸秆的全量还田,解决了播种时秸秆堵塞播种机,麦秸混入土壤后造成散墒、影响种子发芽,秸秆焚烧造成空气污染和有机质损失等长期悬而未决的难题;通过覆盖秸秆,提高了土壤水分利用效率,避免了播种苗带土壤板结;在小麦原茬地上,一次性完成“种床清理、侧深施肥、精量播种、封闭除草、秸秆覆盖”等5项作业,降低生产成本;通过侧深施肥,提高了肥料利用效率;通过化肥农药减施和品质全程监控,保证了大豆品质。
实现了黄淮海麦茬夏大豆生产农机农艺融合、良种良法配套、生产生态协调。
(二)技术示范推广情况核心技术“黄淮海夏大豆麦茬免耕覆秸精量播种技术”2016、2017年被遴选为农业农村部主推技术;作为重要技术,2018年“大豆机械化生产技术”被遴选为农业农村部主推技术。
2013年以来在安徽、江苏、山东、山西、河南、河北、北京等省市多地进行示范、推广,获得良好效果。
2013-2018年,在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新乡试验基地,采用该模式小面积实收亩产均在282.0千克以上,最高达到336.28千克,5年大豆亩产超过300.0千克,6年平均亩产达到313.7千克。
2015-2018年,在安徽省宿州市进行大面积生产示范,平均亩产分别为174.70、213.20、239.07、196.54千克。
2018年在山东省济宁市梁山县、河南省新乡市获嘉县大面积实打实收测产亩产289.3、334.7千克。
目前该技术正在黄淮海夏大豆主产区推广应用。
(三)提质增效情况和常规技术相比,应用该技术可增产大豆10%以上,水分、肥料利用率提高10%以上,降低化肥、农药用量5%以上,亩增收节支60元以上,同时秸秆全量还田且覆盖在耕层表面,避免土壤板结,提高土壤蓄水保墒能力,土壤肥力不断提高,水土流失减少,并可杜绝因秸秆焚烧造成的环境污染。
农技指导:花生机械化播种与收获技术
农技指导:花生机械化播种与收获技术一、技术概述(一)技术基本情况我国花生常年种植面积约7000万亩,占全球17.6%,总产量约1650万吨,占全球37%,种植面积和产量分别居世界第二位和第一位。
随着我国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持续推进,花生种植面积预计将出现较大幅度的增加。
目前,花生生产机械化水平还不高,特别是播种和收获两个环节处在较低水平。
据测算,2018年,花生机械化播种、收获水平分别不到50%和40%,仍有较大的提升空间。
1.麦茬全量秸秆地花生机械化免耕播种技术该技术可一次完成碎秸清秸、苗床整理、洁区(无秸秆的土壤)施肥播种、播后均匀覆土覆秸,解决现有秸秆还田播种作业顺畅性差、架种、晾种等技术难题,加快秸秆腐化速度,实现了秸秆覆盖保温保墒,进一步推动秸秆禁烧和秸秆还田肥料化利用。
2. 多垄多行花生联合播种技术该技术可一次完成多垄多行花生精量播种和施肥等作业,具有功能多、效率高、播种精度高、播深一致、便于田间转移等特点,解决了目前市场上花生播种机效率低、漏播率高、破损率大、出苗率低问题。
3.半喂入花生联合收获技术该技术可一次性完成挖掘、夹持输送、清土、果秧分离、清选、集果等所有收获作业环节,具有功耗少、破损率低、损失小等特点,收获后花生秧蔓完整无损,可用作饲料。
4.全喂入花生捡拾收获技术该技术分为两段,第一段采用花生挖掘收获机完成机械化挖掘、抖土和铺放等环节,经过3~7d田间晾晒后,第二段采用花生捡拾收获机完成机械化捡拾、摘果和清选等环节。
通过该技术收获的花生含水率在15%左右,基本可直接入仓收储,解决了花生烘干、晾晒问题。
(二)示范推广情况麦茬全量秸秆地花生机械化免耕播种技术已在我国黄淮海花生主产区获得较大范围推广应用,多垄多行花生联合播种技术已在我国黄淮海、东北、西北花生主产区获得小范围示范应用,半喂入花生联合收获技术已在我国各花生主产区获得广泛应用,全喂入花生捡拾收获技术已在我国黄淮海、东北等花生主产区获得较大范围推广应用。
机械化保护性耕作技术及应用效果
机械化保护性耕作技术及应用效果摘要介绍机械化保护性耕作的主要技术内容,指出其应用效果,并提出相关建议,以为农业生产提供参考。
关键词机械化;保护性耕作技术;应用效果;建议当今人类正面临着全球气候变暖、资源短缺、耕地退化和人口膨胀的巨大挑战。
发展保护性耕作有助于解决这些问题,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即以秸秆还田覆盖地表、免少耕播种、深松及病虫草害综合防治为主要内容的现代耕作技术体系,减少土壤风蚀、水蚀、耕作次数,降低压实程度,具有保护和改善土壤结构、提高播种质量、提升作物产量、蓄水保墒、培肥地力、防治农田扬尘和水土流失、节本增效等作用[1-4]。
1 保护性耕作的主要技术将上一年的大量作物秸秆还田,用大量的秸秆残茬覆盖地表,尽量减少不必要的田间耕作,通过机械化手段,保证免耕播种质量。
实施保护性耕作,一是能够减少地表沙尘漂移,保护生态;二是能增加土壤有机质、培肥地力;三是可有效减少劳动力和机械投入,提高劳动生产率,保护生态环境,降低生产成本,增加产量和农民收入;四是可保护土壤,减少水土流失和地表水分蒸发,提高土壤蓄水保墒能力。
1.1 机械深松机械深松有利于作物根系发育,有效提高产量,主要作用是通过局部深松或全方位深耕、深松土壤25~50 cm,打破犁底层厚度,增强降水入渗率。
深松的适耕条件是土壤含水率为15%~20%。
对秸秆粉碎还田覆盖的土壤进行全面深松或全方位深松,是一项不翻动土层的松土作业,可有效接纳天然降水,提高土壤蓄水保墒能力。
深松可使大田粮食作物平均增产10%以上,一般应选在秋季进行,并要及时进行表土处理,促进保墒[3-5]。
对新实行保护性耕作的地块,可能存在犁底隔层,应先进行1次深松,打破犁底层。
对已实行保护性耕作的地块,根据机具进地次数和土壤条件确定深松周期,一般为2~3年[6]。
1.2 秸秆与表土处理利用机械将秸秆和残茬粉碎还田留在地表作覆盖物,达到保土、保水作用。
秸秆与表土处理是为了保持良好的播种作业程序,同时又保持地面覆盖条件。
分析秸秆覆盖还田技术是保护性耕作的重要措施
分析秸秆覆盖还田技术是保护性耕作的重要措施摘要:秸秆覆盖还田技术能够到来比较可观的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是当前保护我国性耕作的主要渠道。
文章主要以秸秆覆盖还田技术保护性耕作的重要措施为探讨核心,首先分析了秸秆覆盖的还田原因,秸秆覆盖还田技术的基本要求,最后提出了秸秆覆盖还田技术保护性耕作的实施措施。
关键词:秸秆;覆盖还田技术;保护性耕作、重要措施引言保护性耕作是结合的增肥、节水、增产增收、符合可持续发展理念的现代农业生产技术。
其中,秸秆的覆盖还田技术是保护性耕作中的重点,做好秸秆覆盖还田技术,无论对提升我国农业发展还是保护性耕作项目的发展建设,都有着积极、重要的作用。
1.秸秆覆盖的还田原因1.1自然环境原因梨树县隶属于吉林省四平市,位于吉林省的西南部,处于松辽平原腹地当中,地势东南高,西北低,南部低山丘陵,土壤贫瘠,干旱、少雨、多风是梨树县的气候特点。
在农业生产方面受到的无霜期是比较短的,土壤沙化严重等内部、外部不良因素影响,导致粮食的生产量不高,农民的生活水平迟迟得不到明显的提高。
近几年来,我国在大力推行以地养地,应用地表秸秆覆盖技术+免耕播种的保护耕作战略方针,获得良好的成效。
1.2传统耕作方式的影响长期以来,我国农业基层发展者往往会选择火烧、铧式犁翻耕等不恰当的生产方式,导致耕地的地表裸露,土地也越来越松散,蒸发的径流越来越大,水土流失严重,土壤成板结,肥力也渐渐下降。
然而在应用地表秸秆覆盖还田这技术之后,不仅改变了以往的农田现状,还能给农业基层发展者带来更为理想的经济收益,从根本上保护了宝贵的耕地资源。
当前,梨树县已经先后在附近的乡镇开展了秸秆覆盖还田技术实验。
1.3物质自身的利用秸秆是一种非常常见的农作物,通过光合作用之后会从土壤中充分吸收微量元素、矿物质等营养成分,其中,吸收的微量元素达到了45%、有机质含有15%、钾含量高达10%,还包含氮含量、磷含量,分别不足1%。
这些营养元素是有机肥料的根本来源,秸秆覆盖还田之后,通过腐解作用,能尽快转化成有机物质,给农作物提供生长过程中所需要的营养成分,促进土壤的良性循环,对促进我国绿色农业的可持续发展有着重大的影响意义。
保护性耕作技术(免耕播种技术)分析
保护性耕作原理
传统耕作依靠机械、物理的手段,立即改变土壤构造, 创造需要的孔隙度。但由于机器压实、雨水拍击地表结壳,
必须经常进行耕作,才能保持土壤疏松状态。
保护性耕作的松土则是缓慢的、长期的积累过程。土 壤中孔道愈来愈多,团粒结构愈来愈多,不用外来的干预,
即可以长期保持疏松状态。
保护性耕作原理
1)根系松土--作物的根系腐烂后,留下大量孔道,时间 愈长,通道愈多。 2)蚯蚓松土--蚯蚓不断挖掘的孔道疏松土壤。 3)结构松土--保护性耕作增加土壤团粒结构,有利形成 稳定疏松的耕层。 4)胀缩松土--土壤冬冻春融、干湿交替,使土壤趋向疏 松,孔隙度增加。
2、世界保护性耕作的发展 (1)美国的保护性耕作
11
10-Oct-18
13
10-Oct-18
我国保护性耕作发展
1)60年代黑龙江,江苏免耕播种小麦研究; 2)80年代陕西省,山西农科院,河北省农科院开始尝试 研究等; 3)1992年,山西黄土高原部分地区引入澳大利亚保护 性耕作技术; 4)农业部1999年成立了保护性耕作研究中心,把保护性 耕作技术列入国家科技攻关等项目计划; 5)从2002~2005年,以京津地区为核心建立两条保护性 耕作带,一条是环京津保护性耕作带,另一条是沙 尘源头保护性耕作带。 6) 2006~2012在北方特别是华北、西北、东北地区大面 积推广应用保护性耕作,计划用7~10年的时间,基 本上在北方旱作区全面实施保护性耕作。
1)免耕施肥播种
与传统耕作不同,种子和肥料
要播施到有秸秆覆盖的地里。
2)秸秆残茬管理 用秸秆盖土,根茬固土,减少 风蚀、水蚀和水分无效蒸发,提高 天然降雨利用率,作物秸秆、残茬 腐烂后,还可增加土壤有机质。
[保护性,技术]机械化保护性耕作技术及其推广
(三)抓好人才培训,做好技术服务
通过培训,让基层农机技术推广人员掌握保护性耕作技术要点,学会技术推广方法,不断帮助和教育农民提高技术认识的程度和操作机具的水平。技术指导人员要进村入户,到田间地头、现场进行指导和服务,从技术、经济、文化、理念等方面对农民进行多层次、全方位培训,倡导机手和农户在诚实守信的前提下积极合作,充分利用先进技术。要发挥有关专家的作用,定期讲座,深入一线,及时排解技术推广中遇到的难题。
(四)加大宣传力度,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
要注重保护性耕作实施效果的宣传,充分发挥报纸、杂志、电视、广播、网络等各媒体的优势,同时结合宣讲国家农机购置补贴等惠农政策,从而调动广大农民群众的购买农业机械的积极性和应用保护性耕作技术的热情。充分利用技术试验成功典型,主动向上级领导宣传汇报,以争取政策上和资金上的扶持。积极向村干部宣传,让村干部组织带动全村开展推广。向农机大户宣讲培训,发挥农机户主力军作用,利用他们的影响力和感染力在全社会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
机械化保护性耕作技术及其推广
【摘 要】保护性耕作是以秸秆覆盖地表、免少耕播种、深松及病虫草害综合防治为主要内容的现代耕作技术体系,机械化保护性耕作技术具有机斜深松、秸秆与表土处理、免耕施肥播种、病虫草害防治等几个环节。要推广机械化保护性耕作技术,应优化和完善保护性耕作模式;典型示范带头,由点到面推广;抓好人才培训,做好技术服务;加大宣传力度,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完善农机服务体系建设;争取资金投入,发挥最大效益。
(三)免耕施肥播种
应选择丰产、优质、生育期短、抗当地病虫害的优良包衣种子,根据当地农艺要求及地块情况,选择适宜的免耕播种机播种。若播种时地表有干土层,则应采取深开沟、浅覆土的方法,保证种子种在湿土上[5]。播种深度一般为5~6 cm。种肥分施,要保持5 cm以上的间隔距离。为减少蒸发,要尽量减少开沟动土量。
保护性耕作技术
保护性耕作技术第一集主持人:我国是农业大国,传统的耕作方式是作物收割后需进行秋耕或春耕作业,以保证播种新作物时有适宜的土壤。
但是,近年来这种传统的耕作方式受到了挑战。
农业科学家提出了一项先进的农业耕作技术即对农田实行免耕、少耕,用作物秸秆覆盖地表,减少风蚀、水蚀以提高土壤肥力和抗旱能力。
我们请中国农业大学的李洪文教授老师介绍保护性耕作技术。
1、主持人:什么是保护性耕作?专家:保护性耕作是用大量秸秆残茬覆盖地表,将耕作减少到只要能保证种子发芽即可,主要用农药来控制杂草和病虫害。
耕作的目的是为作物生长创造良好的土壤条件,主要是疏松土壤、除草和翻埋肥料,除草可以用除草剂,也可以采取人工和机械除草。
土壤有合适的容重、孔隙度,可以有利于土壤中水、肥、气、热的交换流通,有利于作物根系生长,满足作物生产的需要。
一般的壤土总孔隙率要大于50%,充气孔隙率大于10%,才能较好地满足作物生长需求。
2、主持人:我国现在以“免耕法”为基础的保护性耕作疏松土壤有哪些特点?专家:总体可概括为四点:(l)根系松土:作物的根系死亡腐烂后,留下大量孔道,可以进行水分入渗、运移、气体交换。
免耕时间愈长,孔道积累愈多,对作物生长愈有利。
但经过翻耕,这些孔隙就被破坏,好像多年建设的城市被炸弹炸毁了一样。
所以,实施保护性耕作切忌翻耕。
(2)蚯蚓松土:由于土壤长期未人工翻耕和大量秸秆根茬的保留,为土壤中已有的生物活体生存繁衍提供了适宜的客观环境条件,如蚯蚓、微生物等。
这样,蚯蚓在不断地制造孔道,所造孔道粗细适当,是很好的水、气、肥、热通道,有利于形成良好的耕层。
根据中国农业大学等在山西临汾的测定,传统耕作小麦地没有蚯蚓,保护性耕作6年麦地有蚯蚓3~5条/m2,10年以后有10~15条/m2。
澳大利亚昆士兰试验站15年对比经验,少耕和免耕地的蚯蚓含量分别为33和44条/m2,而传统耕作是19条/m2。
旋耕对蚯蚓有很大杀伤性,从这一观点看,保护性耕作也不宜采用旋耕作业。
抗旱节能减排的玉米秸秆全覆盖种植技术
摘 要 : 文章 浅 析 了抗 旱 节能减排 的 玉 米秸 秆 全覆 盖 种植 技 术 。 关 键词 :抗旱 节能减排 :玉 米秸秆 全覆 盖 种植技 术 中图分 类 号 :¥ 1 53 文 献标 识码 :A
壤 lc 处 , 已耕地 含 水率 只有 6 ,未 耕地 的含水 率 为i .% Om % 17 ,而 秸 2技术流程 秆 覆 盖 下 的土 壤含 水 率 达 到 2 . % 5 9 。可 见 采 用 玉 米秸 秆 全 覆 盖 技 第 一年 垄作 改 平作 ,收 获 留秸秆 。 术 , 是解 决 春 旱行 之 有 效 的方 法 之 一 。春 旱 解 决 了 ,粮 食产 量 自 东北 地 区玉 米种 植 都 是采 用 垄作 ,如 果采 用秸 秆 全覆 盖抗 旱 然也 就提 高 了 。 种 植技 术 ,第一 年 实 施 ,要 将垄 作 改 为平 作 。 可 以先 用深 松 灭 茬 据 梨 树 县 农 业 技 术 推 广 总 站 测 定 ,采 用 玉 米 秸 秆 全 覆 盖 抗 旋耕 联 合作 业机 进行 平 旋 ,旋耕 深度 一般 在 1 — 8 m 间。深 松要 4 1c 之 旱种 植 技 术 ,特 别 是 在2 0 年 严 重 干 旱 的年 份 ,增 产 效 果非 常 明 打破 犁底 层 ,深度 应达  ̄ 2 c 以上 。 09 J t5m 显 ,全 县平 均增 产 1 . % 5 7 ,在 沙土 区增 产 3 % 0 以上 ,轻 碱 地增 产 1 % 0 整 地 后采 用 专用 播 种机 进 行 平播 。播 种 后 的 的管 理与 普通 种 以上 。 植 方法 相 同 。收 获 时 可 以采 用普 通 玉米 联 合 收割 机 , 作业 时 不用 12 节能 . 秸秆 粉碎 装置 ,玉 米果 穗 收获后 ,秸 秆完 全 留在 田里覆 盖地 表 。 12 I 减 少化 肥投 入 据 中国地 理研 究 所 的专家 介 绍 ,把秸 秆完 全 .. 第 二年 的流程 是 免 耕播 种 、机 械 化学 除 草 、追 肥 、防 治病 虫 还 田,每 公 顷可 以归还 氮 6 多公斤 ,磷2 多 公斤 ,钾 可 以达  ̄ 2 0 害 收获 留秸 秆 。 O 0 U0 多公 斤 ,所 以这 样 ,我 们补 充 养 分 ,我 们 就 可 以少 施 肥 。有 机 质 采 用 秸秆 全 覆盖 抗 旱种 植 技术 第 二年 ,在秸 秆 完全 覆 盖 的情 补 充 ,不 仅 仅 是有 机 质 本 身提 高 了,有 机 质 活性 也 提 高 了 ,它 很 况 下 ,直 接 用专 用 播种 机 作 业 ,实 行破 茬 、 切碎 秸 秆 、开 沟 、施 重 要 的 一 个方 面 是 微 生物 的施 入 ,微 生 物 在 土壤 里 边起 着 非 常 重 肥 、播种 、覆 土和 镇压 一 次完成 。 要 的 作用 。 播 种 后 ,采 用拖 拉 机带 喷 药机 ,进行 机 械化 药剂 除 草 ,这 样 秸 秆 1 0 还 田, 年 复 一 年 的 留在 地 里腐 烂 , 提 高 了 腐 殖 质 保 证整 个 生 长季 节 没有 杂 草 。在 玉 米拔 节 期 前进 行一 次 追 肥 。秋 0% 层 ,改 善 土壤 理化 性 状 ,增 加 土 壤 生物 多样 性和 有 机 质 ,培 肥 地 季 收获 ,还 是采 用 玉米 联 合 收割 机 收 获作 业 ,秸 秆 留在 田里覆 盖 力 。 因此 化肥 的 使用 可 以逐年 减 少 。 地表 。 以后 每 年 均 采用 免 耕播 种 、药 剂 除 草 、中耕 追 肥 和 收获 机 12 2 减 少机 具投 入 由于 只有 播 种 、喷药 和收 获采 用 机械 作业 , .. 收 获 的方 法 ,如 此 循环 操 作 ,无 限循 环 下 去 。当腐 殖 质 土层 达 到 减 少 了耕 整地 和 中耕 等农 业机 械 的投 入 。 定厚 度 , 化肥 的 使用 就 可 以减 少 ,甚 至 完全 可 以不 用 化肥 ,也
浅谈东北地区玉米秸秆覆盖免耕种植
农业技术农业开发与装备 2022年第12期浅谈东北地区玉米秸秆覆盖免耕种植及配套技术华中华1,范高山2(1.梨树县农业技术推广总站,吉林梨树 136500; 2.梨树县梨树镇农业综合服务中心,吉林梨树 136500)摘要:20世纪80年代以来,由于过度开垦利用耕地、掠夺式经营,机械频繁重复的过细耕作、大量秸秆离田或直接焚烧,化肥施用量加大,只种不养,造成土壤板结,肥力下降等问题。
近年来,国家加大了对耕地特别是黑土地的保护,保护性耕作已经成为东北地区黑土地保护的主要技术手段,玉米免耕播种是主要的技术环节。
通过几年来在吉林省梨树县的科学实践,总结形成了东北地区玉米秸秆覆盖免耕种植及配套技术,以期对当地耕地、特别是黑土地保护的更好发展提供绵薄之力。
关键词:玉米;秸秆覆盖;免耕播种;东北地区0 引言玉米秸秆覆盖免耕种植技术是黑土地保护性耕作的主要技术环节。
在玉米收获后将玉米秸秆全部粉碎还田或直接还田并覆盖地表,玉米播种前不用犁、耙整理土地,不清理作物残茬,直接在原茬地上播种,播后玉米生育期间不使用农具进行土壤管理的耕种方法,将耕作次数减少到最少。
实施该项技术,可以增强土壤抗旱保墒能力、提高地力、减少土壤风蚀水蚀、改善土壤生物性状、节约成本效果显著。
1 技术原理玉米秸秆覆盖免耕播种技术是在有玉米秸秆覆盖条件下,使用免耕播种机进行播种作业,一次进地能够完成切断和清理种床秸秆、种床整理、侧深施化肥、单粒播种、覆土镇压等多个作业环节。
秸秆覆盖免耕播种,秸秆留在地表,腐烂后培肥地力。
3~5年的秸秆覆盖及免耕后,通过深松以改变土壤结构,可以很好改善土壤的透水性和透气性,对于提高表层土壤有机质及养分向下层运移提供了有利条件,更有利于培肥耕层土壤。
耕层地表覆盖秸秆,增强土壤蓄水保墒能力,减少水土流失效果明显。
2 技术优势2.1 抗旱保墒能力增强秸秆覆盖增加降雪降雨的截获、减少蒸发,增加水分下渗,不同耕作模式影响土壤不同层面的水分蒸发,土壤表层0~10 cm受到的影响最大,这一层面土壤水分含量的变化将直接影响春耕播种出苗效果。
机械化保护性耕作与传统机械耕作的区别
·102·交 流 探 讨农业开发与装备 2017年第7期摘要:保护性耕作是相对于传统耕翻的一种新型耕作技术,它的定义是:用大量秸秆残茬覆盖地表,将耕作减少到只要能保证种子发芽即可,主要用农药来控制杂草和病虫害的耕作技术。
也可以用4句话来概括:秸秆覆盖、免耕播种、以松代翻、化学除草。
关键词:保护性耕作;传统机械;区别及分析;效益1 保护性耕作的效益喀左县自2003年起开始试验、示范。
推广保护性耕作技术,保护性耕作与传统翻耕相比有三方面效益:1)社会效益。
减少径流(水发流失)60%、水蚀(土壤流失)80%;减少风沙(农田扬沙)抑制沙尘暴;不烧秸秆、减少大气污染。
2)生态效益。
增加休闲期储水量14%~15%,提高水分利用效率15%~17%,节约水资源;增加土壤肥力,有机质含量提高0.03%,土壤中速效氮、速效钾的含量提高;改善土壤结构,土壤团粒结构和毛管孔隙度(含水孔隙)增加,大孔隙减少。
由于保护性耕作使一定比例(不低于30%)的残茬覆盖于地表,覆盖层起到减少水分蒸发,减缓地表水流速和蓄水的作用,不翻地,土壤中的毛细细管保持畅通,团粒结构保持完整,土壤持水和蓄水能力大为增强。
保护性耕作能增加土壤中的微生物。
据美国Michgan大学测试,微生物的含量草地为124个,常规耕作为173个,深松为202个,免耕地则增至782个,微小生物含量的变化表明土壤的物理、化学、生物特征的变化。
微小生物数量的增加导致有机质的增加,同时为以这些微生物为食物的其它生物提供更加充足的食物,有利于改善生态环境。
保护性耕作增加有机质含量提高了土壤肥力。
作物秸秆中含有丰富的营养成分,是很好的肥料,同时,玉米和小麦秸秆的吸水能力分别为自身干重量的2.5~4倍,是一种非常好的保水剂。
经吸收水和土壤微生物作用后的作物残茬,一部分纤维素和半纤维素被分解并释放出氮、磷、钾等,能有效地补充土壤养分,剩下未被分解的木质素等则残留在土壤中,增加土壤有机质。
研究发现全球变暖使热带病虫害扩散
美国农业部农业研究服务局 ( U S D A ARS ) 的科 学
功效,这项研 究首次发现它还有利 于关节健康 。研究
家K i m H u m m e r ,最近在俄勒冈州的喀斯喀特山 脉发 现了 野生草莓品种,命名为 F r a g a r i a c a s c a d e n s i s , 它是 该地区 特有的 物种。 H u m me r 表示,F . c a s c a d e n s i s 为植物研究提供
到“ 准地膜”覆盖效果 ; 通过更换部分作业部件,可 满足全秸秆覆盖地免耕播种花生、大豆、玉米等不同 旱地夏播作物需求。 目 前该技术已申 请两项国家发明 专利。 有关专家认为,麦茬全秸秆覆盖旱地免耕播种技 术及装备具有良 好的市场需求和发展前景,该技术的
研发 成功,有 望为破 解秸秆焚烧难题提供有力技术支 撑。同
秸秆 均匀覆盖在地表 ,不仅 肥效化利用好,而且可达
英国一项最新研究发现,西兰花等十字花科蔬菜
中富含的一种化合物可有效预防最常见的一类关节炎, 并减缓关节炎导致的软骨损伤等。 英国东英吉利大 学等机构 研究人 员2 8日 报告说 ,
这种被称作萝 卜 硫素 的化合 物会遏 制一种可 引发 关节
7 0.
与风 湿病 上。同
英 国的一项新研究发现 ,受气候 变化影响,一些
近日 ,记 者从 四川省成都 市农委 了解到,该农 委
原先只存在于热带的害虫、病菌正迅速 向南北更高纬 度方向扩散,将给全球农业生产和粮食安全带来新 挑 战。 英国埃克塞特大学等机构研究人员在新一期学术 刊物 自 然・ 气候变化 上报告说,他们对 6 0 0 余种 病虫害在过去5 0 年的全球分布情况进行了调查,结果 发现,赤道地区常见的病虫害正以 平均每年约2 . 7 k m 的速度 向 南北更高纬度方向 扩散,这一扩散趋势与全 球变暖有密切关系。 据介绍,病虫害可致全球粮食减产 1 0 %至t 1 6 %, 仅有害病菌造成的 减产量就可养活约 6 亿人。领导这 项研究的 丹・ 贝贝尔说,全球变暖使许多 病菌和害虫的
玉米秸秆覆盖条带旋耕的技术模式
玉米秸秆覆盖条带旋耕技术是保护性耕作少耕技术的一种方式,是基于春季秸秆全覆盖免耕播种困难的情况下采用的一种技术模式。
我国东北地区常年春季干旱、风大、过度开发造成土壤质量下降的现状,非常不利于玉米生长,是一直以来限制玉米生产和产量的重要因素,作为玉米主产区的辽宁省,玉米种植面积约3500万亩,农田生态脆弱、秸秆处理难度较大,推广玉米秸秆覆盖条带旋耕技术,对于促进玉米秸秆还田,增强耕地蓄水保墒、培肥地力和抗旱能力,形成耕地保护与秸秆直接还田利用相结合的种植生态化耕作制度,实现绿色生态、可持续农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一、关于玉米秸秆覆盖条带旋耕技术模式秋季玉米机械收获的同时将秸秆粉碎覆盖于地表,用秸秆集行机对播种带秸秆进行集行清理,露出播种带,然后用旋耕机对播种带进行浅旋,使秸秆条带覆盖和条带旋耕相互交替分布,播种带地表基本处于无秸秆残茬的免耕状态,利于春季直接播种。
这种少耕方式可减少地表土壤扰动,扰动面不超过30%,提升保护性耕作质量的同时确保播种质量。
玉米秸秆覆盖条带旋耕技术基本上保持了秸秆全覆盖还田的优点,形成高产品种+条带秸秆还田+播种带免耕+高产栽培+机械收获的技术优势,有助于玉米实现绿色丰产增效。
二、玉米秸秆覆盖条带旋耕技术特点1、减少土壤水分蒸发,提高地温行间大量秸秆覆盖地表,有效阻挡阳光的照射,抑制土壤水分蒸发,保持土壤水分的同时,也保护了土壤水分下渗功能,可使更多的雨水蓄留在耕层,增强土壤蓄水保墒和抗旱能力;而条带旋耕促使苗带土壤与大气之间的水热交换更为通畅,有效苗带提高地温,利于作物生长。
2、改善土壤结构,提高土壤有机质含量秸秆本身含有的大量有机碳、氮、磷、钾等,条带旋耕秸秆大量腐烂还田,使土壤有机质含量增加,改善土壤团粒结构,提高土壤养分、肥力,有效解决耕地长期“给养不足”、“反哺不够”的问题,从而减少化肥投入。
3、提升土壤生物活性,减少土壤养分损失条带旋耕,秸秆覆盖在地表,抑制了土壤水分蒸发,为土壤微生物生长提供有利条件,使得耕层土壤微生物和蚯蚓数量明显增加,提升了土壤生物活性,有效促进土壤养分循环。
玉米秸秆全覆盖免耕二比空种植技术
2024.01 07 张 晶,苏建党文/侯志研,张晓红辽宁省现有耕地面积7739.1万亩,粮食作物种植面积约5315万亩,其中玉米种植面积占粮食作物的76.88%(辽宁省统计年鉴, 2022),是第一大粮食作物,稳定并提升玉米产量是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压舱石”。
因耕地资源的限制,依靠种植面积提升玉米产量的方式并不现实,稳定并提升玉米单产成为保障粮食安全的必然选择。
由于辽宁省漫坡漫岗的地形因素和耕层疏松等土壤条件,加之耕种结构不合理及管理不善等人为因素,中低产田占耕地面积的近68%,严重限制粮食产量的提升。
近20年辽宁省玉米亩产始终在420kg左右徘徊,最高亩产出现在2019年的492kg,最低产出现在2009年的327kg,平均亩量年际变异系数为10%。
2020年国家出台的“东北黑土地保护性耕作行动计划(2020~2025年)”为改善目前玉米生产的困境提供了契机。
研究表明,以秸秆覆盖还田为核心保护性耕作技术可有效降低土壤侵蚀、改善土壤结构、提升土壤蓄水保墒能力、提高土壤养分供给能力及协调发展生态效益等作用,尤其是全量秸秆覆盖还田保护性耕作对中低产田的作用效果更加显著。
然而,辽宁省的玉米种植行距偏窄,尤其是占辽宁玉米种植近半数面积的辽西地区,种植行距普遍低玉米秸秆全覆盖免耕二比空种植技术于50cm,秸秆覆盖条件下农机作业通过性差,限制了全秸秆覆盖保护性耕作技术的普及应用。
为此,本文介绍一种全秸秆覆盖还田、免耕、二比空集成技术模式,可以实现连年全量秸秆覆盖条件下机械化作业,促进保护性耕作的大面积推广应用。
1 秸秆处理玉米收获后,秸秆需均匀覆盖地表。
机械收获,依据区域气候条件可分卧秆覆盖和粉碎覆盖两种植形式,如果播前频发大风易造成秸秆沏堆,需要采用卧秆覆盖方式,即将收割机具的秸秆粉碎装置的动力切断,摘除玉米果穗后,秸秆在机具的作用下顺垄卧倒整株覆盖地表,播种前可依据实际情况进行条带秸秆粉碎;人工站秆收获,收获玉米果穗后,秸秆可以压倒或不作任何处理;人工割秆收获,要求留茬20cm以上,只需将玉米穗掰下运走即可,避免秸秆成堆铺放,秸秆应均匀铺于地表,春天直接采用免耕播种机播种。
呼伦贝尔地区机械化保护性耕作模式——以“小麦一油菜(免耕)一大麦(免耕)一休闲(深松)”为例
呼伦贝尔地区机械化保护性耕作模式——以“小麦一油菜(免耕)一大麦(免耕)一休闲(深松)”为例作者:王彩灵王宇包金泉等来源:《农业开发与装备》 2014年第7期王彩灵1,王宇2,包金泉1,孙玉英1,朱晓红1,赵世敏3(1.呼伦贝尔市海拉尔区农业技术推广中心,内蒙古呼伦贝尔 021000;2.呼伦贝尔市草原监督管理局,内蒙古呼伦贝尔 021008;3.呼伦贝尔市海拉尔区种子管理站,内蒙古呼伦贝尔 021008)摘要:保护性耕作是依靠机械化手段,在保证种子发芽的前提下,通过少免耕播种、化学除草、秸秆(残茬)覆盖、机械深松等技术措施的应用,发展可持续农业的一项耕作技术。
通过多年实践,呼伦贝尔地区形成了“小麦-油菜(免耕)-大麦(免耕)-休闲(深松)”机械化保护性耕作模式,达到提高土壤含水量、防止风蚀、水蚀、培肥地力和节约作业成本的效果,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机械化;保护性耕作;免耕;呼伦贝尔0 引言呼伦贝尔市位于内蒙古自治区东北部,属温带、寒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
气候特点是冬季寒冷漫长,夏季温凉短促,春季干燥风大,秋季气温骤降霜冻早,热量不足,昼夜温差大,降雨较少,为此,本地区春旱较严重,尤以春夏之交的“卡脖旱”更为突出,干旱常使农业严重减产甚至绝产。
近年来,全市实行秸秆还田,引进和研制各种类型免耕播种机,逐步形成了“小麦-油菜(免耕)-大麦(免耕)-休闲(深松)”机械化保护性耕作模式,通过大面积推广机械化保护性耕作技术,促进了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的统一。
在高寒、干旱地区实现了旱作农业的稳产、高产,实现了农业可持续发展。
1 机械化免耕播种技术农艺流程保护性耕作技术是对农田实行免耕、少耕,尽可能减少土壤耕作,并用作物秸秆、残茬覆盖地表,减少土壤风蚀、水蚀,提高土壤肥力和抗旱能力的一项先进农业耕作技术。
目前,呼伦贝尔地区已形成了由机械化深松、喷药、秸秆覆盖、免耕播种、地表处理等技术综合配套的保护性耕作技术体系,形成了4年一个循环的耕作工艺:第一年深松整地休闲;第二年播种小麦,收获后留茬,秸秆抛散覆盖;第三年免耕播油菜;第四年免耕播大麦,实现培肥地力、稳产、高产的同时,达到防止水土流失、土壤风蚀,改善生态条件的目标。
种植技术-玉米秸秆全覆盖免耕栽培技术
种植技术-玉米秸秆全覆盖免耕栽培技术玉米秸秆全覆盖免耕栽培技术与传统栽培技术不同的是以养地、保土、保水和简化作业环节、降低生产成本为目的,秸秆全部还田和减少耕作环节;改过去不计成本一味追求高产为更加注重对耕地的种养结合、近期与长远结合、综合效益提升、持续稳产高产。
本技术是在原“宽窄行”栽培模式下创新发展的一种新技术模式,即在传统的均匀垄基础上,三垄为一个组合。
第一年,在一个组合中按不大于原来的垄距播种两行(垄),空一垄(行),形成窄行、宽行模式,窄行距一般为50~60厘米,宽行距一般为120~130厘米,窄行、宽行交替进行;第二年在上一年的宽行中播种窄行;第三年在第一年的播种位置播种。
(如图一、图二所示)技术关键秸秆还田覆盖地表收获时秸秆全部还田并覆盖在地表,实现养地、保土与保水的目的。
免耕或少耕减少不必要的耕作,将耕作次数减少到保证不影响粮食产量的程度,实现最大限度简化作业环节,解决黑土地“用养脱节”问题,实现黑土地可持续利用,达到降低生产成本提高综合效益目的。
栽培流程由于作业环节得到简化,整个玉米的生产过程分为三步或四步(如图三所示),即:免耕播种,药剂控制病虫草害,收获时秸秆还田和必要时土壤疏松。
土壤疏松不是每年必须做的,一般每两年作业一次,每次只对窄行间作业;如果土壤有机质增加到一定程度,耕地养分足了,土壤板结现象会减少发生,这项作业周期还可以延长进行。
免耕播种这是该技术的关键环节。
使用高性能免耕播种机作业,一次完成化肥深施、苗带秸秆切断和清理、播种开沟、种床整理、单粒播种、施入口肥、覆土、重镇压等工序。
选择优良品种选择适合当地自然条件的优良品种,发芽率大于95%,纯度、净度达到国家标准;单粒播种,根据品种特性确定播种株数,播种株数是保苗株数的110%。
选择优质化肥测土配肥。
根据所测得的土壤养分含量和目标产量计算施肥量;选择缓控释肥料,一次性施肥。
实施播种方式调整播种机的行距与确定的播种行距吻合;第一年在耕地的一侧的第一垄和第二垄间播种第一组窄行,扔一空垄在第四垄和第五垄间播种第二组窄行,以后以此类推;第二年在上一年扔的空垄两侧播种一组窄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