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RF2让网络变的简单——不断演进的智能弹性架构技术

合集下载

irf2技术详解

irf2技术详解

IRF2 技术详解简介 (2)工作机制 (3)发现邻居 (3)交换信息 (3)确认角色 (4)top管理 (4)设备管理与报文转发 (5)堆叠分裂多master的处理机制 (6)1简介Irf2第二代智能弹性架构是华三的高可靠性技术,是一种软件虚拟化的技术。

简单的来说就是可以把多台设备变成一台设备,就如同框式设备主用主控板和备用主控板一样,而且irf是一种局部技术,在网络关键部位使用,比如汇聚和核心,对网络整他并没有太大影响。

这种技术能够简化配置,保证网络可靠性的同时极大的简化网络结构,并且收敛速度非常快,这与mstp+vrrp的配置麻烦,结构复杂,收敛缓慢形成鲜明的对比,并且与mstp相比可以实现完全的负载分担。

在数据中心以及一些网络延迟要求严格的网络里能够起到很好的效果,组建简单快速高效的大二层网络。

与其他厂商的虚拟化技术相比irf2更加灵活,华三低端交换机也支持的比较好。

本文先对irf2技术进详细的分析,别且结合公司发展方向。

指出了irf2在今后网络中的使用场景。

2工作机制与其他协议类似,irf2分为发现邻居—交换信息—确定角色—top管理这几个阶段。

发现邻居:邻居发现较为简单无报文确认机制,irf默认堆叠口的对端就是邻居交换信息:设备通过堆叠口发送hello包,其中带有确认角色所需要的所有信息,比如域编号,成员编号,优先级,mac地址等。

确认角色:根据协议定义以及相关信息确认master 与slave角色,master设备管理堆叠top,计算路由,同步配置,但是master和slave共同完成数据转发。

维护top:包括堆叠的合并,分裂等。

2.1发现邻居堆叠口是有特殊的链接关系的,中有将对应的接口相连才能建立堆叠,堆叠线两断就是邻居。

具体的关系如下:链形环形top:2.2交换信息交换信息是确认角色的必要条件,irf根据hello报文多携带的信息,收集全堆叠top 信息,主要包括域编号(domain id),成员编号(member id),优先级,mac地址等。

三大网络厂商网络虚拟化技术【Cisco-VSS、H3C-IRF2、huawei-CSS】解析

三大网络厂商网络虚拟化技术【Cisco-VSS、H3C-IRF2、huawei-CSS】解析

三大网络厂商网络虚拟化技术【Cisco-VSS、H3C-IRF2、huawei-CSS】解析三大网络厂商网络虚拟化技术【Cisco VSS、H3C IRF2、huawei CSS】解析Cisco H3C huawei随着云计算的高速发展,虚拟化应用成为了近几年在企业级环境下广泛实施的技术,而除了服务器/存储虚拟化之外,在2012年SDN(软件定义网络)和OpenFlow大潮的进一步推动下,网络虚拟化又再度成为热点。

不过谈到网络虚拟化,其实早在2009年,各大网络设备厂商就已相继推出了自家的虚拟化解决方案,并已服务于网络应用的各个层面和各个方面。

而今天,我们就和大家一起来回顾一下这些主流的网络虚拟化技术。

的控制信息并使用一个头部封装每个数据帧穿过这条链路。

虚拟交换机链路VSL在VSS之中,其中一个机箱指定为活跃交换机,另一台被指定为备份交换机。

而所有的控制层面的功能,包括管理(SNMP,Telnet,SSH 等),二层协议(BPDU,PDUs,LACP等),三层协议(路由协议等),以及软件数据等,都是由活跃交换机的引擎进行管理。

此外,VSS技术还使用机箱间NSF/SSO作为两台机箱间的主要高可用性机制,当一个虚拟交换机成员发生故障时,网络中无需进行协议重收敛,接入层或核心层交换机将继续转发流量,因为它们只会检测出EtherChannel捆绑中有一个链路故障。

而在传统模式中,一台交换机发生故障就会导致STP/HSRP和路由协议等多个控制协议进行收敛,相比之下,VSS将多台设备虚拟化成一台设备,协议需要计算量则大为减少。

思科VSS应用凭借VSS技术,不仅实现了交换机的简易管理,同时提高了运营效率。

网络管理员仅需登录虚拟化设备,即可直接管理虚拟化为一体的所有设备,真正简化了网络管理。

而需要特别说明的是,目前VSS技术仅适用于Cisco 6500系列、Cisco 7600系列和Nexus 7000系列等高端机型上。

H3C IRF2

H3C  IRF2
H3C IRF2
随着网络的不断发展,我们对高性能交换网络的需求日益增加,所谓高性能的交换网络是指:网络的高可靠性,高收敛性,能够充分利用链路和端口等资源,以及低难度的网络部署和维护。为此,各网络厂商推出了各自的方案,下面介绍H3C公司推出的IRF2。
所谓IRF2(Intelligent Resilient Framework 2),即第二代智能弹性架构,它是H3C研发的软件虚拟化技术,旨在将多台通信设备在逻辑上虚拟化成一个IRF2的堆叠。
IRF2的发展史:
第一阶段:集群,H3C公司利用HGMP的简单堆叠,解决了接入二层交换机因为数量较多而带来的一部分设备管理的简化问题
第二阶段:IRF1,相比于集群技术,IRF1解决了网络接入层的网络结构简化与数量众多的接入设备管理的简化
第三阶段:IRF2,实现了网络的简化,包括网络节点,业务和管理维护的简化
IRF2的优点:
1.提高资源利用率,获得更高性能;
2.简化网络规划和管理;
3.降低故障中断时间;
IRF2主要应用功能:
1.IRF2堆叠扩展端口数量,
2.IRF2堆叠扩展系统处理能力
3.IRF2堆叠扩展带宽
当现有业务量的增加而原网络设备的端口数目以及背板带宽无法满足现有的需求时,可以使用IRF2来使端口数量和背板带宽增加从而满足现有网络的需求,与传统的堆叠级联相比,IRF2不仅仅是扩展了端口数目,而且提高了设备的利用率,增加了交换机的背板带宽,使网络的可靠性和收敛性达到了一定的高度,同时也简化了网络的管理

三大网络厂商网络虚拟化技术【Cisco-VSS、H3C-IRF2、huawei-CSS】解析

三大网络厂商网络虚拟化技术【Cisco-VSS、H3C-IRF2、huawei-CSS】解析

三大网络厂商网络虚拟化技术【Cisco VSS、H3C IRF2、huawei CSS】解析Cisco H3C huawei随着云计算的高速发展,虚拟化应用成为了近几年在企业级环境下广泛实施的技术,而除了服务器/存储虚拟化之外,在2012年SDN(软件定义网络)和OpenFlow大潮的进一步推动下,网络虚拟化又再度成为热点。

不过谈到网络虚拟化,其实早在2009年,各大网络设备厂商就已相继推出了自家的虚拟化解决方案,并已服务于网络应用的各个层面和各个方面。

而今天,我们就和大家一起来回顾一下这些主流的网络虚拟化技术。

思科虚拟交换系统VSS思科虚拟交换系统VSS就是一种典型的网络虚拟化技术,它可以实现将多台思科交换机虚拟成单台交换机,使设备可用的端口数量、转发能力、性能规格都倍增。

例如,它可将两台物理的Cisco catalyst 6500系列交换机整合成为一台单一逻辑上的虚拟交换机,从而可将系统带宽容量扩展到1.4Tbps。

思科虚拟交换系统VSS而想要启用VSS技术,还需要通过一条特殊的链路来绑定两个机架成为一个虚拟的交换系统,这个特殊的链路称之为虚拟交换机链路(Virtual Switch Link,即VSL)。

VSL承载特殊的控制信息并使用一个头部封装每个数据帧穿过这条链路。

虚拟交换机链路VSL在VSS之中,其中一个机箱指定为活跃交换机,另一台被指定为备份交换机。

而所有的控制层面的功能,包括管理(SNMP,Telnet,SSH等),二层协议(BPDU,PDUs,LACP等),三层协议(路由协议等),以及软件数据等,都是由活跃交换机的引擎进行管理。

此外,VSS技术还使用机箱间NSF/SSO作为两台机箱间的主要高可用性机制,当一个虚拟交换机成员发生故障时,网络中无需进行协议重收敛,接入层或核心层交换机将继续转发流量,因为它们只会检测出EtherChannel捆绑中有一个链路故障。

而在传统模式中,一台交换机发生故障就会导致STP/HSRP和路由协议等多个控制协议进行收敛,相比之下,VSS 将多台设备虚拟化成一台设备,协议需要计算量则大为减少。

IRF2特性描述

IRF2特性描述

➢使用IRF2后,二层不需要生成树;三层 不需要VRRP;多台设备只需配置一次, 让网络更简单
IRF2带来的好处之二:性能翻番
主用设备 主用链路
使用IRF2前
备用设备 备用链路
使用IRF2后
➢使用IRF2前,核心设备和汇聚设备都是
一主一备的方式---两台设备当一台用
➢使用IRF2前,无论是接入到汇聚,还是 汇聚到核心的双链路上行都是一主一备的 方式---两条链路当一条用
Gateway=10.153.108.1
IP=10.153.108.1/24

毫秒
VRRP
Gateway=10.153.108.1
IP=10.153.108.1/24
Gateway=10.153.108.1
Gateway=10.153.108.1
IRF2虚拟系统 IP=10.153.108.1/24
跨设…备链路捆绑
一致…的转发表项
统一…的管理界面
物理上两台设备
IRF2特性
逻辑上一台设备
核心可靠性技术——IRF2(智能弹性架构)
VRRP MSTP
路由配置复杂
传统方案二层环路 VRRP+MSTP导致设计复杂 链路交织,路由设计相对复杂 节点、链路的故障均引发路由动荡 数据中心大量链路被阻断
多个网络节点虚拟化为一个节点 链路交织被捆绑成单条逻辑链路 消除复杂VLAN+MSTP/VRRP
IRF2特性概述
➢IRF2(Intelligent Resilient Framework 2 ,第二代智能弹性架构),是 H3C自主研发的虚拟化技术,将多台物理设备通过IRF虚拟化成一台逻辑设 备,从而实现多台设备的协同工作、统一管理和不间断维护。 ➢H3C可以在统一的软件平台上提供从核心到接入的全线IRF2解决方案

企业园区IRF2网络技术应用一电脑资料

企业园区IRF2网络技术应用一电脑资料

企业园区IRF2网络技术应用(一) -电脑资料企业园区一般是企业总部机关、生产、研发等重要机构的汇集区域,在网络建设中有较大的规模,企业园区IRF2网络技术应用(一)。

园区内部终端数量庞大、种类丰富,对网络业务的支持与变化一般要求有较大的灵活性;同时由于园区内人员集中,网络承载业务密集,一旦出现故障会产生较大影响面,因此要求园区网具有简洁架构、快速故障恢复能力、高可用性等特质。

1IRF2在园区应用的价值园区网络一般是大型交换网络,在这样一个交换平台上快速提供IT服务、保证业务被可靠访问是关键。

IRF2作为新一代交换机的核心特质,对提升整个园区网络的业务能力有很强的支撑作用。

IRF2能够在很大程度上实现对园区网络的逻辑改造:消除网络环路,极大简化网络运行和支撑业务设计。

IRF2本身的弹性能力更便于园区网络扩展,IRF2与交换特性的融合更便于园区PoE、WLAN、IP语音等网络应用的部署。

2基于IRF2虚拟化的园区网络设计2.1传统园区网络结构及挑战传统园区网络在组网设计上一般会遵循模块化设计思想,以企业内部部门、楼宇建筑为网络的模块组件,如图1所示。

图1 传统园区结构这种经典的设计方式将网络按接入、汇聚、核心规划成多层结构:为便于用户的扩展,一般将接入层网络设计为二层接入,并将用户端的三层网关设置在汇聚层设备上;同时为保证网关的HA能力,汇聚层采用双节点冗余组网;核心层也采用双节点组网以提升性能和冗余能力。

此种网络的汇聚与核心层结构清晰、运行持续稳定。

但是在网络接入层,受实际因素影响,部署时会产生纷繁复杂的拓扑结构,如图2所示。

图2 多业务复杂接入网络企业内部机构的灵活快速组合变化是支撑核心业务调整的基本要求,这种要求带来了基础网络随着IT发展的适应性调整。

当内部业务发生变化时,机构接入的网络结构也在不断变化,从而带来了接入网络结构的多样性和复杂性,并对接入层网络的快速、灵活扩展不断提出新的要求。

IRF2技术及应用

IRF2技术及应用

使用IRF前,核心设备和汇聚设备都是一 主一备的方式---两台设备当一台用
使用IRF前,无论是接入到汇聚,还是汇 聚到核心的双链路上行都是一主一备的方 式---两条链路当一条用
使用IRF后,接入到汇聚以及汇聚到核心 的双链路上行都是负载分担方式---两条链
路当两条用
物尽其用,保护投资!

物理层备份
组网方式
秒级到毫秒级的切换时间,业务不断!

6
6
1:N冗余和协议热备份
IRF系统虚 拟化为一台 逻辑设备 逻辑设备由 1主控板、N 备用板和多 个接口板组 成 主控板管理 和控制整个 IRF系统
主控板
控制平面 备用板 备份数据 备用板 控制平面 备用板
控制平面
Master
Slave
Slave
Member ID=1
Member ID=2
Priority=5
Priority=1
Hello,我是新来的 IRF2(Master), 我的Member ID=4 Priority=1,申请加入
新加入设备通过逐跳Hello通知其他设备。
Hello,我刚切换成IRF2, 在咱们这儿排老几呀?我 的Member ID=3 Priority=1
两种合并方式:
已经是MASTER的设备如何合并? 不是IRF模式设备如何合并?

21
成员设备离开----IRF2 Split 分裂
这家伙在忙啥,打了10个 电话也不接,服务意识太 差,考评打D! Hello,老大,老三手机被 偷了,联系不上呀
IRF2
Master Slaபைடு நூலகம்e Master Slave

8
目录

IRF技术体系

IRF技术体系

IRF技术体系一、IRF技术概述IRF智能弹性架构,是华为3Com公司融合高端交换机的技术,在中低端交换机上推出的创新性建设网络核心的新技术。

它将帮助用户设计和实施高可用性、高可扩展性和高可靠性的千兆以太网核心和汇聚主干。

IRF 是Intelligent Resilient Framework的简称,即智能弹性架构。

在使用上,IRF和传统的三层堆叠技术有一点类似。

简单来说,就是支持IRF的多台交换设备可以互相连接起来形成一个“联合设备”,我们将这台“联合设备”称为一个Fabric,而将组成Fabric 的每个设备称为一个Unit。

多个Unit组成Fabric后,无论在管理还是在使用上,就成为了一个整体。

也就是说,用户可以将这多台设备看成一台单一设备进行管理和使用。

这样既可以通过增加设备来扩展端口数量和交换能力,同时也通过多台设备之间的互相备份增强了设备的可靠性。

(见图)图1 IRF的典型组网IRF技术是由传统三层堆叠技术发展而来的,它不仅完全继承了传统三层堆叠技术可以扩展端口、统一三层交换、统一管理的特点。

而且在协议分布式运行、高可靠性、冗余备份等方面,IRF技术比传统三层堆叠技术有了本质性的提高。

IRF技术可以支持跨设备的链路聚合,提供了完善的链路级保护,并且支持以太网交换机上STP、RSTP、LACP等各种二层协议的分布式运行。

IRF技术同时支持各种单播路由协议、组播路由协议的分布式处理,可以做到跨设备的三层路由冗余,真正实现了多种路由协议的热备份技术。

这些方面都是传统堆叠技术所难以企及的。

尤其是单播路由协议和组播路由协议的热备份技术,这在是一直一来困扰业界的一个难题,IRF技术的出现对路由协议的热备份提出了全新的解决方案。

具体来说,IRF主要包括3个技术方面:DDM、DRR和DLA。

DDM(分布设备管理):在外界看来,整个Fabric是一台整体设备。

网络管理员进行管理,用户可以通过CONSOLE、SNMP、TELNET、WEB等多种方式来管理整个Fabric。

基于RRPP技术的以太网组网应用

基于RRPP技术的以太网组网应用

基于RRPP技术的以太网组网应用作者:吴韬来源:《电子技术与软件工程》2015年第16期摘要本文阐述了一种基于RRPP技术的环网拓扑传输系统及传输方法,主要适用于以太网的环网保护应用。

该传输方法为:所述环网拓扑的结构包括一个汇聚节点和所述汇聚节点下带的多个环网,所述汇聚节点由若干台汇聚设备构成,所述传输方法通过IFR2(第二代智能弹性架构技术)将所述若干台汇聚设备虚拟化为一个设备,即虚拟化设备。

在不降低双汇聚设备可靠性的前提下,简化了网络架构,确保了业务的快速倒换,提高了网络的可靠性。

【关键词】RRPP(快速环网保护协议) IFR2(第二代智能弹性架构技术)相交环架构相切环架构链路聚合方式1 技术背景在实际以太网组网应用中,为了在接入层提供高可靠性,可以采用环网技术。

而为了避免环网中产生广播风暴,最初可以采用已被普遍应用的STP(Spanning Tree Protocol,生成树协议)协议环路保护机制。

但实际应用中STP协议的收敛时间受网络拓扑的影响,在网络直径较大时收敛时间较长,因而往往不能满足传输质量较高的数据的要求。

为了缩短环网的收敛时间并消除网络大小的影响,可采用RRPP(快速环网保护协议)协议。

RRPP是一个专门应用于以太网环的链路层协议。

它在以太网环完整时能够防止数据环路引起的广播风暴,而当以太网环上一条链路断开时能迅速启用备份链路以保证环网的最大连通性。

RRPP本身支持常见的环网拓扑,包括单环、相交环和相切环。

其中,相切环相当于两个单环,而相交环情况最为复杂,需要分为一个主环带多个子环,从规划到配置,其复杂程度都远远高于相切环。

而在实际应用中,通常环网架构都为一个汇聚节点下要带多个环网,而出于汇聚设备可靠性的考虑,都会采用两台汇聚设备互为备份,如图1所示。

在这种组网下,对RRPP而言,两台汇聚设备同时处于多个环上,组成相交环架构,并且是一个主环带多个子环的应用,大大增加了规划配置和维护的复杂程度。

新华三 H3cH3C MS4000系列 H3C MS4100V2系列MS安防交换机 产品手册

新华三 H3cH3C MS4000系列 H3C MS4100V2系列MS安防交换机 产品手册

产品手册客服热线:400-810-0504杭州总部杭州市滨江区长河路466号邮编:310052新华三集团北京总部北京市朝阳区广顺南大街8号院 利星行中心1号楼邮编:100102Copyright2021新华三集团 保留一切权利免责声明:虽然新华三集团试图在本资料中提供准确的信息,但不保证本资料的内容不含有技术性误差或印刷性错误,为此新华三集团对本资料中信息的准确性不承担任何责任。

新华三集团保留在没有任何通知或提示的情况下对本资料的内容进行修改的权利。

CN-202030-20210519-BR-HZ-V2.0紫光股份旗下新华三集团作为数字化解决方案领导者,致力于成为客户业务创新、数字化转型最可信赖的合作伙伴。

在企业网交换机市场,新华三集团连续多年市场占有率排名第一,且在2019年上半年,在数据中心交换机领域,新华三以40.8%的大份额,排名中国市场第一。

2015年,基于在交换机领域的深厚沉淀,在大安防时代的背景下,新华三集团推出更适用于安防场景的H3C MS系列安防交换机,能够有效解决在安防领域常见的视频卡顿,防雷,宽温,耐高湿等问题,具备先进的硬件处理能力、丰富的通用业务功能及安防特性,H3C MS系列安防交换机端口形态覆盖全千兆及万兆上行,满足不同码流监控网络、物联网对基础IP承载网络的多样化、专业化的需求。

同时H3C MS系列安防交换机采用全新的节能芯片以及创新的架构设计,是构建绿色、环保、节能的监控网络、物联网络的理想承载平台。

H3C MS安防交换机简介新一代MS安防交换机全家福H3C MS4000系列交换机H3C MS4100V2系列交换机H3C MS4200系列交换机H3C MS4300V2系列交换机H3C MS4500V2系列交换机H3C MS4600系列交换机H3C工业交换机H3C视频网关产品智能监控网典型解决方案H3C MS交换机经典案例H3C MS系列选型推荐新一代H3C MS安防交换机全家福无管理千/百兆H3C MS4000系列千兆WEB管理H3C MS4100V2系列千百兆混合H3C MS4200系列标准三层千兆H3C MS4300V2系列强三层千兆/万兆H3C MS4500系列H3C MS4600系列工业交换机视频网关H3C S305-PWRH3C S309-PWR H3C MS4008H3C MS4008-PWRH3C MS4008V2H3C MS4005-EIH3C MS4009G-EI H3C MS4016P-EI H3C MS4024P-EI H3C MS4026GP-EI H3C MS4100V2-10PH3C MS4100V2-10P-PWRH3C MS4100V2-28P H3C MS4100V2-28P-HPWRH3C MS4100V2-52P H3C MS4200-10TPH3C MS4200-18TP H3C MS4200-28TP H3C MS4200-20TP-PWRH3C MS4200-28TP-PWR H3C MS4010H3C MS4010-HPWRH3C MS4016-PWR H3C MS4024H3C MS4048H3C MS4048P H3C MS4024-EI H3C MS4048P-EI H3C MS4009G-PWR-EIH3C MS4016-HPWR-EI H3C MS4024P-PWR-EI H3C MS4024P-HPWR-EI H3C MS4024P-SIH3C MS4300V2-10PH3C MS4300V2-28P H3C MS4300V2-52P H3C MS4320S-28P H3C MS4320S-28F H3C MS4320S-52P H3C MS4320V2-28F H3C MS4320V2-28S H3C MS4320V2-52S H3C MS4320V2-28S-PWR H3C MS4320S-20P-PWR H3C MS4320S-28P-PWR H3C MS4520V2-28SH3C MS4520V2-24TP H3C M4520V2-30F H3C MS4520V2-30C H3C MS4520V2-54C H3C MS4620-16S H3C IE4300U-8EH3C IE4300U-10P H3C IE4300-28P-M H3C IE4300-6P H3C IE4300-12P H3C IE4300-28P H3C IE4100-12TP H3C IE4100-20TP H3C IE4100-12TP-PWR-LIH3C IE4100-12TP-LI H3C F1000-E-VG H3C F1000-S-VG H3C MS4024P-HPWR 推出新品现有产品工程型产品0102H3C MS4000系列安防交换机H3C S309-PWR9个10/100Base-TX电口H3C S305-PWR、 H3C S309-PWR是新华三自主开发的百兆POE交换机,是为要求具备高性能、易于安装的网络环境而设计的桌面型设备。

H3C新一代数据中心解决方案优势特点解读

H3C新一代数据中心解决方案优势特点解读

H3C新一代数据中心处理方案优势特点解读数据中心是数据大集中而形成旳集成IT应用环境,是多种业务旳提供中心,是数据处理、数据存储和数据互换旳中心。

近年来,数据中心建设成为全球各行业旳IT建设重点,国内数据中心建设旳投资年增长率更是超过20%,金融、制造业、政府、能源、交通、教育、互联网和运行商等各个行业正在规划、建设和改造各自旳数据中心。

伴随企业信息化旳深入和新技术旳广泛使用,老式数据中心已经无法满足后数据中心时代旳高效、敏捷、易维护旳需求。

H3C基于在数据通信领域旳长期技术积累,推出了新一代数据中心处理方案,涵盖网络、安全、存储三大类产品,目旳是在以太网和IP技术旳基础上,实现数据中心基础网络架构旳统一,安全方略旳统一布署和数据中心资源旳统一管理,以协助顾客简化老式数据中心旳基础架构、加固关键数据旳保护、优化数据中心旳应用性能,为顾客提供即可靠安全又高效敏捷旳基于统一互换架构旳新一代数据中心。

H3C新一代数据中心处理方案示意图H3C新一代数据中心处理方案涵盖如下四个优势:原则化:采用原则旳融合增强型以太网(CEE)技术,将老式数据中心三张异构网络——后端存储网络、前端互换网络和高性能计算网络,变化为统一互换旳架构,消除数据互换层面旳障碍,并使未来虚拟资源旳迁移成为也许;虚拟化:运用业界领先旳H3C第二代智能弹性架构(IRF2)技术,可以将多台设备虚拟成逻辑旳单设备,消除复杂旳二层协议,将链路旳主备模式变为效率更高旳负载均衡模式,使得网络性能整体提高一倍,极大旳简化了数据中心旳复杂度;一体化:通过H3C旳OAA开放应用架构,将网络、安全和应用优化进行物理和逻辑上旳融合,使多种应用旳安全、优化与业务可以无缝旳布署在数据中心之上;保证多种新业务和应用旳平滑布署和升级,满足顾客旳多变需求,减少维护成本,保证数据中心旳安全性和业务持续性;专业化:采用专业旳数据中心级设备,运用其先进旳架构,融入多项数据中心级技术,处理数据中心建设中所面临旳可靠性、扩展性、性能等诸多难题。

【三通两平台材料】三通两平台整体方

【三通两平台材料】三通两平台整体方

三通两平台整体方案规划二O一二年十一月1 杭州华三通信技术有限公司目录第1章.现状及需求分析 (4)1.1.项目建设背景 (4)1.2.应用发展规划 (4)1.2.1.专递课堂 (4)1.2.2.名师课堂 (5)1.2.3.网络协作教研 (5)1.2.4.资源类应用 (6)1.2.5.互动教学 (6)1.2.6.教育管理平台 (6)1.3.建设内容 (6)1.3.1.三通两平台一中心 (6)第2章.城域网及资源中心方案整体设计 (10)2.1.设计原则与思路 (10)2.2.整体解决方案 (12)第3章.功能分区详细设计 (14)3.1.云数据中心——资源中心设计 (14)3.1.1.云平台数据中心建设目标 (14)3.1.2.数据中心云平台设计原则 (16)3.1.3.数据中心云平台总体设计 (17)3.1.4.云平台基础承载设计 (20)3.1.5.云平台计算资源池设计 (25)3.1.6.存储设计 (28)3.1.7.虚拟化平台设计 (30)3.1.8.云平台系统设计 (36)3.2.云通道建设——城域网/校校通方案 (44)3.2.1.需求分析 (44)3.2.2.链路选择 (44)3.2.3.方案设计 (45)3.3.云接入建设——班班通方案 (52)2 杭州华三通信技术有限公司3.3.1.需求分析 (52)3.3.2.网络方案设计 (52)3.3.3.身份认证方案设计 (55)3.4.云管理规划——整网运维方案 (57)3.4.1.系统安全管理 (57)3.4.2.资源管理 (59)3.4.3.拓扑管理 (60)3.4.4.故障(告警/事件)管理 (63)3.4.5.告警深度关联分析与统计 (65)3.4.6.性能管理 (70)3.4.7.设备管理组件 (73)第4章.方案报价 ....................................................................................................... 错误!未定义书签。

新华三H3C S5000PV3-EI-PWR 系列千兆管理型交换机 产品手册

新华三H3C S5000PV3-EI-PWR 系列千兆管理型交换机 产品手册

H3C S5000PV3-EI-PWR系列千兆管理型交换机产品概述H3C S5000PV3-EI-PWR系列以太网交换机是H3C基于业内领先的comware V7平台,面向中小商业市场(SMB市场)推出的新一代高性能全千兆管理型交换机产品,支持IRF2堆叠,并提供完备的安全接入策略和更强的网络管理维护易用性;可广泛应用于政府、中小型企业、学校、酒店等行业的网络建设场景。

S5024PV3-EI-PWRS5024PV3-EI-HPWRS5048PV3-EI-PWRS5000PV3-EI-PWR系列千兆交换机产品特点丰富的端口类型全系列支持“以太网口+光口”组合,适应各种场景组网需求,方便用户灵活组网;提供24/48多规格端口产品,所有端口均具备千兆线速转发能力,满足不同用户所需。

1产品彩页IRF2(第二代智能弹性架构)H3C S5000PV3系列交换机支持IRF2(第二代智能弹性架构)技术,就是把多台物理设备互相连接起来,使其虚拟为一台逻辑设备,也就是说,用户可以将这多台设备看成一台单一设备进行管理和使用。

IRF可以为用户带来以下好处:简化管理IRF架构形成之后,可以连接到任何一台设备的任何一个端口就以登录统一的逻辑设备,通过对单台设备的配置达到管理整个智能弹性系统以及系统内所有成员设备的效果,而不用物理连接到每台成员设备上分别对它们进行配置和管理。

简化业务IRF形成的逻辑设备中运行的各种控制协议也是作为单一设备统一运行的,例如路由协议会作为单一设备统一计算,而随着跨设备链路聚合技术的应用,可以替代原有的生成树协议,这样就可以省去了设备间大量协议报文的交互,简化了网络运行,缩短了网络动荡时的收敛时间。

弹性扩展可以按照用户需求实现弹性扩展,保证用户投资。

并且新增的设备加入或离开IRF架构时可以实现“热插拔”,不影响其他设备的正常运行。

高可靠IRF的高可靠性体现在链路,设备和协议三个方面。

成员设备之间物理端口支持聚合功能,IRF系统和上、下层设备之间的物理连接也支持聚合功能,这样通过多链路备份提高了链路的可靠性;IRF系统由多台成员设备组成,一旦Master设备故障,系统会迅速自动选举新的Master,以保证通过系统的业务不中断,从而实现了设备级的1:N备份;IRF系统会有实时的协议热备份功能负责将协议的配置信息备份到其他所有成员设备,从而实现1:N的协议可靠性。

网络虚拟化技术VSS-IRF-CSS-VSU比较

网络虚拟化技术VSS-IRF-CSS-VSU比较

网络虚拟化技术:VSS、IRF2和CSS解析思科虚拟交换系统VSS随着云计算的高速发展,虚拟化应用成为了近几年在企业级环境下广泛实施的技术,而除了服务器/存储虚拟化之外,在2012年SDN(软件定义网络)和OpenFlow 大潮的进一步推动下,网络虚拟化又再度成为热点。

不过谈到网络虚拟化,其实早在2009年,各大网络设备厂商就已相继推出了自家的虚拟化解决方案,并已服务于网络应用的各个层面和各个方面。

而今天,我们就和大家一起来回顾一下这些主流的网络虚拟化技术。

思科虚拟交换系统VSS思科虚拟交换系统VSS就是一种典型的网络虚拟化技术,它可以实现将多台思科交换机虚拟成单台交换机,使设备可用的端口数量、转发能力、性能规格都倍增。

例如,它可将两台物理的Cisco catalyst 6500系列交换机整合成为一台单一逻辑上的虚拟交换机,从而可将系统带宽容量扩展到1.4Tbps。

思科虚拟交换系统VSS而想要启用VSS技术,还需要通过一条特殊的链路来绑定两个机架成为一个虚拟的交换系统,这个特殊的链路称之为虚拟交换机链路(Virtual Switch Link,即VSL)。

VSL承载特殊的控制信息并使用一个头部封装每个数据帧穿过这条链路。

虚拟交换机链路VSL在VSS之中,其中一个机箱指定为活跃交换机,另一台被指定为备份交换机。

而所有的控制层面的功能,包括管理(SNMP,Telnet,SSH等),二层协议(BPDU,PDUs,LACP等),三层协议(路由协议等),以及软件数据等,都是由活跃交换机的引擎进行管理。

此外,VSS技术还使用机箱间NSF/SSO作为两台机箱间的主要高可用性机制,当一个虚拟交换机成员发生故障时,网络中无需进行协议重收敛,接入层或核心层交换机将继续转发流量,因为它们只会检测出EtherChannel捆绑中有一个链路故障。

而在传统模式中,一台交换机发生故障就会导致STP/HSRP和路由协议等多个控制协议进行收敛,相比之下,VSS将多台设备虚拟化成一台设备,协议需要计算量则大为减少。

IRF2让网络变的简单——不断演进的智能弹性架构技术

IRF2让网络变的简单——不断演进的智能弹性架构技术

IRF2让网络变的简单——不断演进的智能弹性架构技术以太网技术发展与更好更简单的网络20世纪70年代,在美国加州的Xerox实验室里,以太网之父Metcalfe博士率先在实验室提出了以太网的概念。

1980年2月,IEEE成立了如今闻名的802计划,并开会讨论如何将所有LAN技术统一到一个标准上时,该委员会被分成了几个工作组,其中IEEE 802.3研究基于以太网技术的标准,IEEE 802.4和802.5工作组分别研究令牌总线与令牌环技术。

随后的近三十年的时间,见证了802.3的标准如何几经风雨逐渐一统江湖。

而基于以太网技术的产品和应用逐渐丰富完善。

无论是技术的发展还是产品的更新换代,都是源于用户的需求。

那么用户的需求是什么呢?用最简单,最朴实的话来说就是“更简单的使用更好的网络”。

什么是更好的网络?性能更高,可靠性更高,安全性更高,业务更丰富,不同的用户有不同的说法。

什么是更简单?网络结构简单,业务实现简单,管理维护简单。

为了向用户提供更好的网络,各种技术不断推陈出新,以太网速率的标准已经从最初的十兆增长到了40G和100G,而为了保证网络的可靠性、故障自愈性,在方案设计中均需要考虑各种冗余设计,如网络冗余节点、冗余链路等。

冗余的设计使网络结构中出现了环路以及环路有可能引起的广播风暴等风险,生成树技术(STP)应运而生。

它虽然消除了环路,但却带来了链路性能利用不足的新的问题。

随之MSTP技术利用通过多实例的划分来实现不同链路流量的负载分担,提高了链路可用性能,但与此同时却将网络的结构,管理维护工作量翻了几番。

而管理维护量大会导致一旦配置出错会又回到起初环路产生所带来的广播风暴的问题。

于是乎,问题又回到了原点。

于是我们逐渐发现,更好的网络与更简单的使用之间似乎是矛盾的,很多标准的技术出发点只是为了实现网络的某一项功能或者满足用户某一方面的需求,而并非去简化网络本身。

随着网络规模越来越大,用户和设备数量越来越多,用户对于网络的要求越来越高,此时,网络的结构、业务和管理维护都将变得越来越复杂。

IRF2技术原理与应用实践

IRF2技术原理与应用实践
16

IRF2成员编号(Member ID)

在IRF2中以成员编号(Member ID)标识 设备
各设备成员编号必须唯一 在配置IRF2前,需要规划好每台设备的成员编号,
并分别在设备上进行配置
配置IRF端口和优先级也是根据设备的成员 编号来进行的,修改后的成员编号需要重启 才能生效 成员编号存储在设备非易失介质中 修改设备成员编号可能导致设备配置发生变 化或丢失 Master的Member ID也称为Active ID
Gateway=10.153.108.1
IP=10.153.108.1/24

Gateway=10.153.108.1 Gateway=10.153.108.1
IP=10.153.108.1/24
IRF2堆叠 IP=10.153.108.1/24 Gateway=10.153.108.1
毫秒
网络层备份
物理端口。也可以添加别的业务端口
保留端口指不希望其被关闭的端口,默认为IRF2

MAD检测只会关闭Member ID号大的设备 端口,不管这个设备的优先级配置高低
24

IRF链路修复导致的MAD故障恢复
IP网络 IP网络
IRF2堆叠 (Active)
叠 (Recovery)
由多个物理端口构成的逻辑端口也称为聚合端口
11

IRF2堆叠的拓扑
IRF2堆叠 Master Master
Port1 Port2 Port1 Port2 Port1
Slave
Port2
Slave
Port1 Port2 Port2 Port1 Port2 Port1 Port2

IRF2虚拟化网络技术架构

IRF2虚拟化网络技术架构

网络虚拟化IRF2技术架构文/刘新民虚拟化技术是当前企业IT技术领域的关注焦点,采用虚拟化来优化IT架构、提升IT系统运行效率是当前技术发展的方向。

对于服务器或应用的虚拟化架构,IT行业相对比较熟悉:在服务器上采用虚拟化软件运行多台虚拟机(VM---Virtual Machine),以提升物理资源利用效率,可视为1:N的虚拟化;另一方面,将多台物理服务器整合起来,对外提供更为强大的处理性能(如负载均衡集群),可视为N:1的虚拟化。

对于基础网络来说,虚拟化技术也有相同的体现:在一套物理网络上采用VPN或VRF技术划分出多个相互隔离的逻辑网络,是1:N的虚拟化;将多个物理网络设备整合成一台逻辑设备,简化网络架构,是N:1虚拟化。

H3C 虚拟化技术IRF2属于N:1整合型虚拟化技术范畴。

1 H3C IRF2虚拟化技术解析1.1 IRF2技术概要IRF2源自早期的堆叠技术,H3C或称为IRF1。

IRF1堆叠就是将多台盒式设备通过堆叠口连接起来形成一台虚拟的逻辑设备。

用户对这台虚拟设备进行管理,来实现对堆叠中的所有设备的管理。

这种虚拟设备既具有盒式设备的低成本优点,又具有框式分布式设备的扩展性以及高可靠性优点,早期在H3C S3600/S5600上提供此类解决方案。

IRF2既支持对盒式设备的堆叠虚拟化,同时支持H3C同系列框式设备的虚拟化(如图1所示):包括S12500,S9500E,S7500E,S5800,S5500,S5120EI各系列内的IRF2虚拟化整合,。

图1 基于IRF22 的虚拟化IRF2技术的软件体系架构如图2所示。

IRF2虚拟化功能模拟出虚拟的设备,设备管理同时管理IRF2的虚拟设备与真实的物理设备,屏蔽其差异。

而对于运行在此系统上的上层应用软件来说,通过设备管理层的屏蔽,已经消除了IRF2系统中不同设备物理上的差异,因此,对于单一运行的物理设备或IRF2虚拟出来的设备,上层软件都不需要做任何的修改,并且对于上层软件系统新增的功能,可同步应用于所有硬件设备。

华为3Com技术问题-irf

华为3Com技术问题-irf

IRF技术华为3Com技术有限公司教育网络部汤徽在融合了高端交换机技术的基础上,华为3Com推出了一种创新性建设网络核心的新技术——IRF(Intelligent Resilient Framework,智能弹性架构)技术。

它可以帮助用户设计和实施高可用性、高可扩展性和高可靠性的校园网核心和汇聚主干。

在网络的建设中,尤其是一些校园网的建设中,普遍存在着这样一种现象:在最初规划网络的时候,一般都会预留一定的容量以便于扩充和升级。

但是,如果预留的容量太大,对于初期紧张的资金来说是一种浪费;预留的容量太小,将来升级时难免会感到捉襟见肘,这一直是困扰着网络规划者的一个难题。

原因何在?在于大部分校园网使用网络的规模,都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校园网络的规模在不断地增长。

“堆叠”,太呆板不够智能这个难题将如何解决? 在这里,先让我们对传统的堆叠技术做一个了解,看一看它的局限性在哪里?在堆叠处理方式上,传统的堆叠是一种集中式的转发机制,主单元承担了全部的路由学习和转发工作,没有路由转发表的分布机制,一旦主交换机出现故障,整个堆叠就会中断,导致所有连在堆叠上的设备三层转发中断。

堆叠存有带宽的瓶颈。

交换机的转发能力通常可以使各端口间进行线速交换,但是交换机之间的堆叠带宽是多少呢?大部分的堆叠实质上只有1G 的堆叠带宽,严重地影响了堆叠组的性能。

在可靠性方面,堆叠存有一定的隐患。

当整个堆叠中一个交换机或一条堆叠电缆出现故障时,会不会影响其他交换机的工作?网管会不会出问题?多长时间才能恢复正常?不幸的是传统的堆叠可靠性不强,这样的故障往往是致命的。

堆叠部署的范围具有一定的局限性。

传统的堆叠线缆长度有限,导致整个堆叠组被局限在同一个布线间,在很多校园网中,受条件限制没有专用的设备间,堆叠组设备往往很难摆放,极大地限制了网络规划的灵活性。

不难看到,传统的堆叠技术缺少智能因素,而且它的架构显得不那么灵活,因此它很难给规划者有一个长远计划的发展空间。

华为网络虚拟化技术是什么

华为网络虚拟化技术是什么

华为网络虚拟化技术是什么华为网络虚拟化技术是什么?网络虚拟化的内容一般指虚拟专用网络()。

对网络连接的概念进行了抽象,允许远程用户访问组织的内部网络,就像物理上连接到该网络一样。

网络虚拟化可以帮助保护IT 环境,防止来自Internet 的威胁,同时使用户能够快速安全的访问应用程序和数据。

下面就由店铺来给大家说说华为网络虚拟化技术是什么吧,欢迎大家前来阅读!华为网络虚拟化技术是什么虚拟化技术作为建设绿色数据中心的一项重要技术,一直在不断发展完善,其应用领域包括操作系统、服务器、存储以及网络。

网络的虚拟化技术主要依托于以太网交换机实现,自2009年以来,以太网交换机的主流厂商都推出了自己的虚拟化解决方案,下面就将这几种主要的虚拟化技术列比说明下。

VSS(Virtual Switching Supervisor)技术是思科公司基于以太网交换机设备的一种网络系统虚拟化技术。

它的功能是将多台思科交换机虚拟成单台交换机,VSS技术使用机箱间NSF/SSO作为两台机箱间的主要高可用性机制,当一个虚拟交换机成员发生故障时,网络中无需进行协议重收敛,传输的流量不会发生任何中断。

在传统模式中,一台交换机发生故障就会导致STP/HSRP和路由协议等多个控制协议进行收敛,而VSS将多台设备虚拟化成一台设备,协议需要计算量大为减少。

通过VSS技术,可以使设备可用的端口数量、转发能力、性能规格都倍增。

虚拟化的设备之间还有主备关系,除了单台设备的双控板备份,虚拟化的设备之间也有主备备份关系。

采用VSS技术使得交换机更容易管理,简化网络提高了运营效率,登录虚拟化设备可以直接管理虚拟化为一体的所有设备,简化了网络管理。

不过由于思科的产品众多,且依托于不同网络操作系统,所以并不是所有的设备都能支持VSS,只有非E系列和E系列的Cisco Catalyst 6500、N7000等这些高端的设备才能支持。

IRF2(Intelligent Resilient Framework2,即第二代智能弹性架构技术)技术是H3C公司提出的网络设备虚拟化技术。

网络设备IRF虚拟化堆叠技术的研究与实现

网络设备IRF虚拟化堆叠技术的研究与实现

网络设备IRF虚拟化堆叠技术的研究与实现IRF虚拟化堆叠技术基于RSTP(Rapid Spanning Tree Protocol)和MSTP(Multiple Spanning Tree Protocol)协议,实现了设备之间的快速故障恢复和负载均衡。

通过IRF技术,多台设备可以被虚拟化为一个逻辑设备,从而实现了设备的动态扩展和统一管理。

此外,IRF还支持设备的在线升级和配置同步,为网络设备的管理和维护提供了便利。

在实际的网络环境中,IRF虚拟化堆叠技术可以为网络提供高可用性、高性能和灵活性。

它不仅能够简化网络的部署和管理,还能够降低网络的总体成本。

同时,IRF技术还可以帮助用户构建可扩展的网络架构,适应不断变化的业务需求。

然而,IRF虚拟化堆叠技术在实现上也存在一些挑战。

首先,需要对网络设备进行深入的了解和配置,才能够正确地配置和管理IRF技术。

其次,IRF技术对网络设备的性能和稳定性有一定要求,需要选择合适的硬件设备来支持IRF技术的部署。

此外,IRF技术在网络部署过程中还需要考虑到设备之间的互联和通信问题,以保证整个网络的稳定运行。

总的来说,IRF虚拟化堆叠技术是一项具有广阔应用前景的网络技术。

在实践中,需要结合实际的网络需求和环境来进行合理的部署和配置,以发挥IRF技术的最大效益。

相信随着技术的不断发展和完善,IRF虚拟化堆叠技术将会在未来网络的建设和管理中发挥更加重要的作用。

很长一段,无法一次性生成,我会继续为您生成文本。

以下是剩下的部分:随着网络规模的不断扩大和网络业务的持续增长,传统的网络设备往往难以满足大规模网络的要求。

为了提高网络设备的可扩展性和灵活性,IRF(Intelligent Resilient Framework)虚拟化堆叠技术应运而生。

IRF是惠普公司推出的一项网络技术,它将多台网络设备虚拟化成一个逻辑设备,实现设备的统一管理和控制,为网络的高可用性和高性能提供了技术保障。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IRF2让网络变的简单——不断演进的智能弹性架构技术以太网技术发展与更好更简单的网络20世纪70年代,在美国加州的Xerox实验室里,以太网之父Metcalfe博士率先在实验室提出了以太网的概念。

1980年2月,IEEE成立了如今闻名的802计划,并开会讨论如何将所有LAN技术统一到一个标准上时,该委员会被分成了几个工作组,其中IEEE 802.3研究基于以太网技术的标准,IEEE 802.4和802.5工作组分别研究令牌总线与令牌环技术。

随后的近三十年的时间,见证了802.3的标准如何几经风雨逐渐一统江湖。

而基于以太网技术的产品和应用逐渐丰富完善。

无论是技术的发展还是产品的更新换代,都是源于用户的需求。

那么用户的需求是什么呢?用最简单,最朴实的话来说就是“更简单的使用更好的网络”。

什么是更好的网络?性能更高,可靠性更高,安全性更高,业务更丰富,不同的用户有不同的说法。

什么是更简单?网络结构简单,业务实现简单,管理维护简单。

为了向用户提供更好的网络,各种技术不断推陈出新,以太网速率的标准已经从最初的十兆增长到了40G和100G,而为了保证网络的可靠性、故障自愈性,在方案设计中均需要考虑各种冗余设计,如网络冗余节点、冗余链路等。

冗余的设计使网络结构中出现了环路以及环路有可能引起的广播风暴等风险,生成树技术(STP)应运而生。

它虽然消除了环路,但却带来了链路性能利用不足的新的问题。

随之MSTP技术利用通过多实例的划分来实现不同链路流量的负载分担,提高了链路可用性能,但与此同时却将网络的结构,管理维护工作量翻了几番。

而管理维护量大会导致一旦配置出错会又回到起初环路产生所带来的广播风暴的问题。

于是乎,问题又回到了原点。

于是我们逐渐发现,更好的网络与更简单的使用之间似乎是矛盾的,很多标准的技术出发点只是为了实现网络的某一项功能或者满足用户某一方面的需求,而并非去简化网络本身。

随着网络规模越来越大,用户和设备数量越来越多,用户对于网络的要求越来越高,此时,网络的结构、业务和管理维护都将变得越来越复杂。

打个比方,很多传统的网络技术,类似于西药,出现什么症状就对症下药解决什么问题。

如出现环路就吃“生成树”胶囊,需要网关冗余的话就服用“VRRP”的药片。

虽然是按照症状来医治,但是服用之后,症状虽然会有所减轻或消除,却无法从根本上解决网络简化的问题,有时甚至可能带来些副作用。

那么,如何能够让网络变的更简单呢?智能弹性技术发展历程如何让网络变的更简单,也就是说,我们需要一种既治标又治本的中药,能够从本质上让网络变的更简单。

从根本上讲,网络结构、业务、管理维护的复杂度,:一方面是由于网络设备数量众多直接带来的;另一方面是由于网络设备数量众多衍生出的类似STP、VRRP这些特性间接带来的。

但无论是直接还是间接引起,本质上都是网络设备数量的问题。

所以,最根本的方法,就是要减少逻辑设备的数量。

换句话讲,就是将多台物理设备虚拟为一台逻辑上统一的设备,使其能够实现统一的运行,从而达到减小网络规模的目的。

为了解决这样的问题,业界很多以太网设备和解决方案供应商均投入到智能弹性技术(部分厂商称为交换机虚拟化技术)的研究和开发工作当中。

H3C的智能弹性技术的发展经历了三个阶段:集群,IRF1和IRF2。

第一阶段:集群。

H3C在网络集群推出了HGMP协议,以及基于HGMP的简单堆叠技术。

HGMP协议第一次在一个大型二层网络结构上实现了单一IP的二层管理,一个集群网络可由最多256台二层交换机组成。

HGMP集群解决了单一IP管理、统一软件升级的问题。

但是,集群交换机只能工作在二层模式,并且每台设备各自为战,操作系统独立运行,数据转发相互独立。

所以集群技术只是解决了接入二层交换机因为数量较多而带来的一部分网络设备管理的简化问题。

第二阶段,IRF1(Intelligent Resilient Framework1,即第一代智能弹性架构技术):2004年,H3C在低端盒式设备(即低端交换机S5600系列和S3900系列)上实现了真正的虚拟化整合技术,使低端盒式设备通过高速专用电缆互联模拟交换背板,各盒式设备成为接口线卡,盒式设备的CPU系统模拟多个主控,而只有一个模拟主控成为Master主控。

因此,多台盒式设备整合虚拟化成为一个框式系统,整个IRF系统对外表现为一个网络节点,统一转发体系,集中控制、分布式转发,可工作在二层模式和路由模式,并实现IRF系统内不同设备的端口聚合能力。

因此,相比集群技术,IRF1解决了网络接入层的网络结构简化与数量众多的接入设备管理的简化。

第三阶段,IRF2(Intelligent Resilient Framework2,即第二代智能弹性架构技术):实现网络的简化,包括网络结构、业务和管理维护的简化。

IRF1解决了接入层的网络结构简化和大量的接入层设备管理维护问题,而业务的简化并没有解决。

对任何网络来说,网络层次越高,业务部署越丰富,则越需要简化。

2009年,H3C在从100G平台的核心交换机到接入层交换机产品(即基于全线交换机产品S12500,S9500E,S7500E,S5800,S5600,S5500,S5120EI,S3600系列)实现了统一的虚拟化整合技术——IRF2。

不仅可以实现端到端的网络结构简化,管理维护简化,更重要的是通过机框式设备虚拟化,实现了全网业务的简化。

H3C IRF2给网络带来了什么?对用户及其网络来说,IRF2可以带来以下好处:让网络更简单:网络简化需要解决网络结构的简化,网络业务的简化,以及管理维护的简化这三方面的问题。

通过在从核心到接入的整网部署IRF2技术,多台物理设备虚拟成一台统一的逻辑设备,不但网络结构简单清晰,原先需要每台设备逐一配置,现在只需配置一次即可,大大简化了设备的管理维护。

此外,相比传统网络生成树+VRRP的部署方式,启用IRF2以后,二层不再需要配置生成树,也不再需要复杂的生成树多实例的规划,三层不再需要配置VRRP,不再需要复杂的路由规划和大量的IP地址消耗,从而简化了网络业务。

让网络更可靠:IRF的高可靠性体现在链路级、协议级和设备级三个方面。

链路级:成员设备之间的物理端口支持聚合功能,IRF系统和上、下层设备之间的物理连接也支持聚合功能,这样,通过多链路备份提高了链路的可靠性。

协议级:IRF系统提供实时的协议热备份功能,负责将协议的配置信息备份到其他所有的成员设备,从而实现1:N的协议可靠性。

设备级:IRF系统由多台成员设备组成,Master设备负责系统的运行、管理和维护,Slave 设备在作为备份的同时也可以处理业务。

一旦Master设备故障,系统会迅速自动选举新的Master,以保证通过系统的业务不中断,从而实现了设备级的1:N备份。

相比传统的二层生成树技术和三层的VRRP技术,其收敛时间从N秒级缩短到毫秒级。

让网络更高效:对高端交换机而言,性能和端口密度的提升会受到其硬件结构的限制,而IRF系统的性能和端口密度是IRF内部所有设备性能和端口数量的总和。

因此,IRF技术能够轻易的将设备的核心交换能力、用户端口的密度扩大数倍,从而大幅度提高单台设备的性能。

此外传统的生成树等技术为了避免环路的发生,会采用阻断一条链路的方式,而IRF2可以通过跨设备聚合等特性,让原本“Active-standby”的工作模式,转变成为负载分担的模式,从而提高整网的运行效率。

智能弹性技术凭借其在简化网络方面的突出优势,越来越多的网络设备厂商实现在低端盒式交换机产品上支持智能弹性技术。

由于此项技术本身是将多台原本独立的设备虚拟化为一台统一的设备,因此各设备之间协调控制是一个关键问题;同时系统成员的地位相互平等,每个成员又都需要有与其他成员交互的能力,随着设备台数的增多,成员间的交互将成几何级数增加。

对于高端框式交换机产品来说,还要增加一维关于槽位的变量,所以高端交换机上实现智能弹性技术会面对更多的困难。

因此如何在全系列交换机上实现全业务的稳定的智能弹性技术是各个厂商的研发方向。

Cisco在2007年底率先在高端交换机Catalyst 6500上实现了Virtual Switching System技术,但是该技术对于其他业务特性应用有所限制。

在IRF1的基础之上,H3C持续优化和开发,于2009年推出IRF2,真正实现高端到低端的全系列交换机上的全业务智能弹性技术。

相比其他厂商的类似技术,H3C的IRF2实现了更多的技术突破,大大提高IRF2的可用性。

突破了业务特性的限制:传统的智能弹性技术只能配合交换机实现基本的二层,三层转发功能;IRF2可以帮助用户在实现基本功能的同时,提供包括IPS、ACG、负载均衡等四到七层的深度业务分析处理以及防火墙、网流分析、无线控制器等更广的业务应用。

突破了设备形态的限制:传统的智能弹性技术仅限于低端盒式交换机,只能在网络接入层实现智能弹性架构;IRF2可以帮助用户解决从核心层的机箱式交换机到接入层的盒式交换机的整个网络的业务和管理简化问题。

突破了系统连接带宽的限制:传统的智能弹性技术是将设备的性能人为的、固定的划分为系统连接带宽和业务转发带宽,但在实际应用中,不同用户对于系统连接带宽和业务转发带宽会有不同的要求;IRF2可以使用户根据需要灵活分配和调整设备性能,真正按需定制系统连接带宽和业务转发。

突破了专用板块和接口的限制:传统的智能弹性技术是通过专用的板卡(高端设备)和专用的接口(低端设备)来实现的系统连接;IRF2可以通过标准接口板,通过标准的以太网端口实现,便于不同设备间的互连,保护了用户投资。

突破了地域的限制:传统的智能弹性技术要求智能弹性架构内的设备需要部署在同一个机架内;IRF2不仅可以提供机架内的高性价比连接方案,还可以通过标准光纤实现长达70km 的跨区域远距系统连接方案,提高了智能弹性系统的可用性。

结束语随着网络建设不断发展,类似于IRF2的智能弹性技术已被越来越多的用户所认可和接受。

IRF2不仅可以让网络变的简单,还可以无缝支持包括IPv4、IPv6、MPLS、安全特性、OAA 插卡、高可用性等全部交换网络特性,并且能够高效稳定地运行这些功能,大大扩展了其在整网的应用范围。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