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力问与答

合集下载

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名校赛课一等奖课件公开课一等奖课件省赛课获奖课件

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名校赛课一等奖课件公开课一等奖课件省赛课获奖课件

现在:求神拜佛
——自欺力
3 作者正面提出的观点是什么?
明确: 作者正面提出的观点是:
“中国有并不失掉自信力的中 国人在”
4 作者提出观点的根据是什么? 明确: 有过去和现在的事实为证
阅读第l、2段课文,回答下列问题:
1、这两段话中,揭示了对方什么谬论论点?什 么论据?哪些语句最富于挖苦意味?
谬论论点: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
作者指出应如何评价中国人?
“中国的脊梁”指什么人?为什么他们的牺牲不能为 “大家”所懂得?
指的是脚踏实地地为民族进步而奋斗的人们,他们 是使中国挺立起来的“脊梁”,他们往往来自下层 或代表着广大民众的利益。但由于中国长久的专制 奴役统治,许多事情自然无权懂得真相。另外,近 代以来的许多社会变革多缺少对广大民众的宣传发 动
作者对的的观点
“说中国人失掉了自信力,用以指一部 人则可,倘若加于全体,那简直是诬 蔑。”
“我们有并不失掉自信力的中国人在”
“我们有并不失掉自信力的中国人在”,请你根据 自己的理解为第7段中“……的人”注解举例。
“埋头苦干的人”指 如默 毕默 升无、闻祖、冲努之力、工李作时的珍广 、大 詹劳 天动 佑人 等民 人。 “拼命硬干的人”指 如那 岳些 飞不、怕文牺天牲祥、、不戚计继得光失 、、 林忠 则于 徐祖 等国 人的人。 “为民请命的人”指 如屈同原情、人关民汉,卿为、人海民瑞鸣等不人平、伸张正义的人。 “舍身求法的人”指 如商历鞅尽、艰谭辛嗣、同英、勇玄献奘身、、法追显求等真人理的人。
结 论 自信力的有无,状元宰相的文章Hale Waihona Puke 限性为据,看地底下本文的主旨:
本文的主旨在于揭发国民党反动政 府卖国投降、腐败无能的本质,批 判“中国人失掉自信力”的消极论 调,歌颂自古以来有充足自信力的 优秀中华儿女,特别是当时在中国 共产党领导下的为解救国难而浴血 奋战的革命人民。

以问答问——一种特殊反应话轮的语用分析

以问答问——一种特殊反应话轮的语用分析

中图分类号 : 0 3 H 5 H 4 ;34
文献标志码 : A
文章编号 :0 1— 86 2 1 )2— 14- 3 1 0 7 3 (0 10 0 3 0
对话 中相互 交替 的语句 叫做 话 轮 ( en x ) pn n a 。话轮 分 为刺激话轮 (T M H 和反应话 轮( ex H ) , CH y ) pa a a 话轮组成 的 复 合 结 构 是 对 话 的 交 际 单 位——对 话 统 一 体 (HA rqco H CB ) 。话 轮之间存 在着言语行 为意  ̄ aoH eK ee HTO J I  ̄ 向功能(.I yH Ha y K 瑚 ) 一致关 系。按 照这种 关 II K TB a H u 的 4/ ]O 系, 针对陈述的 自然反应是肯定 、 接续 或反驳 , 针对 提问应给 予 回答 , 针对请求应 给予 同意或拒 绝 。违 反这种关 系 , 会 就 造成交际异 常” 。 问答结构是对话统一体最典型的结构。问答结构 中 , 陈 述句是反应话轮一般 的、 无标 记 的形 式 , 是语言 交际 的常态 ( A.BM H ar c?B a H ar C. ; 由疑问句充当反 a p B ra .且 , p Bl g ) 而 r T 应话轮形成 的“ 以问答 问” 则是特 殊的 、 有标记 的形式 , 是语 言交际的变 态 ( A.B M H aH O?B a ao aa ? 。 a p . T / .A BM KK e; o ) B e “ 以问答 问” 违反 了交际 的合 作原 则 , 这种违 反 常常是有 意 图的, 仅仅从结构语 义方 面对其进行描 写不 足以反映现象 的 本质特征 , 本文尝试从 意向分析 的角度对这 种语 言现象作 出

A x M ee ?y H e ezi M o y x me 永 er6 r A ?( 皿 M. ,

白话唐太宗与李靖问对

白话唐太宗与李靖问对

白话唐太宗与李靖问对简介《唐太宗与李靖问对》简称《唐李问对》或《李靖问对》。

也有更简称《问对》的。

传说是唐代名将李靖所著。

但《旧唐书〃经籍志》、《新唐书〃艺文志》都只著录有《李靖六军镜》三卷~而没有《唐李问对》。

后经宋人何远、陈师道、邹博、吴鲁等人考证~认为此书是宋人阮逸所撰。

何远在《春渚纪闻》中曾提到~据苏轼说《李卫公问对》为阮逸所著~其草稿曾送与苏恂看过。

此外~晁公武的《郡斋读书志》、陈振声的《书录题解》、胡应麟的《四部正伪》、汪宗沂的《卫公兵法辑本序》、姚际恒的《古今伪书考》等书~也都对此书作了辨伪的论证。

而马端临的《文献通考》却疑此书为宋熙宁年间所辑录的《卫公兵法》。

但细察《问对》的内容~却很少与《通典》中《卫公兵法》佚文有相似之处。

另外也有人认为《问对》就是李靖原著~但也未能提出有力的证据。

阮逸~宋代建阳人~字天隐~宋仁宗天圣(公元1023一1031年)进士~景佑(公元1034—1037年)初任杭州知州。

通音律~康定(公元1040—1041年)年间~上《钟律制议》并图三卷。

皇佑(公元1049—1053年)中~更铸太常钟磬~上召逸与近臣太常议密阁~遂典乐事~迁屯田员外郎。

著有《阮逸野言》一卷~《宋史〃艺文志》将其列入兵书类。

此外还著有《易签》、《王制井田图》等书。

《问对》即属假托~阮逸虽非名将~都无损于该书的军事学术价值。

相反~该书自问世以来~曾得到不少的赞誉~在军事学术领域中占有一定的地位。

神宗在临熙(公元1068—1085年)年间下令从《通曲》中辑录《李靖兵法》未成~而把《问对》列入《武经七书》~立于宫学~也决不是偶然的。

《问对》一书~完全没有抄袭或套用散见于《通典》、《太平御览》中的《卫公兵法》佚文~而是独立思考~自成体系。

正如清人汪宗沂在《卫公兵法辑本序》中所说:‚阮逸《问对》初非因《通典》而有所附益?。

不特如此~《问对》一书~在军事思想发展史中确具有很多特点~例如:一、《问对》作者继承和发展了《左传》用战例来阐述和探讨战略战术原则的方法~把军事学术的研究方法~从哲学推理发展到理论与实际密切结合~在总结战争经验的基础上发展战略战术原则~使其科学化。

世界脑力锦标赛乔雪松数学黄金三问

世界脑力锦标赛乔雪松数学黄金三问

世界脑力锦标赛乔雪松数学黄金三问
摘要:
1.世界脑力锦标赛简介
2.乔雪松参加数学竞赛的经历
3.黄金三问的具体内容
4.乔雪松对黄金三问的解答
5.结论
正文:
世界脑力锦标赛是一项挑战人类记忆和思维能力的赛事,吸引了全球众多记忆力高手参加。

乔雪松,一位来自中国的数学天才,在这个舞台上崭露头角。

乔雪松在数学领域有着丰富的竞赛经历。

他曾获得过国际数学奥林匹克竞赛的金牌,并代表中国队在国际数学竞赛中取得了优异成绩。

世界脑力锦标赛为乔雪松提供了一个全新的挑战,他需要在有限的的时间内完成大量的数学题目。

黄金三问是乔雪松在世界脑力锦标赛中面临的一个重要挑战。

这三个问题分别是:
1.给定一个正整数n,求所有不超过n的素数的和。

2.给定一个正整数n,求所有不超过n的完全数的和。

3.给定一个正整数n,求所有不超过n的平方数的和。

面对这三个极具挑战性的问题,乔雪松展现出了强大的数学实力。

他通过
巧妙地运用数学方法和技巧,成功地解答了这三个问题。

乔雪松的解答过程充分体现了他深厚的数学功底和出色的思维能力。

他的解答不仅准确无误,而且方法简洁优美,让人不禁感叹数学的神奇魅力。

总之,乔雪松在世界脑力锦标赛中的表现充分展示了中国数学家在记忆和思维能力方面的卓越实力。

关于好问的经典名言

关于好问的经典名言
好问:不问一个为什么,什么东西都学不到
不知则问,不能则学,虽能必让,然后为德。闻之不见,虽博必谬;见之而不知,虽识必忘;知之而不行,虽敦必困。——(中国古代思想家)苟子
不学自知,不问自晓,古今行事,未之有也……故智能之士,不学不成,不问不知。——(中国古代思想家)王充
凡是你不知道的事,都应向人请教。虽然这会有失身份,学问却会日渐加深。——(波斯诗人)萨迪
如果一个人从肯定开始,必以疑问告终。如果他准备以疑问着手,则会以肯定结果。——(英国哲学家)培根
有教养的头脑的第一个标志就是善于提问。——(俄国理论家)普列汉诺夫
师以质疑,友以析疑。师友者,学问之资也。——(中国古代诗人)李煌
学问二字,须要拆开看。学是学,问是问。今人有学而无问,虽读书万卷,只是一条钝汉尔……——(中国古代画家)郑板桥
不思故无惑,不求故兀得,不问故莫知。——(中国古代思想家)程硕
发明千千万,起点是一间。禽兽不如人,过在不会问。智者问得巧,愚者问得笨。人力胜天工,只在每事问。——(中国教育家)陶行知
边学边问,才有学问。——(法国启蒙思想家)卢梭
任何一个人的任何一点成就,都是从勤学、勤恩、勤问中得来的。——(中国作家)夏衍
天地是个闷葫芦,闷葫芦里有妙理。你不问它你怕它,它一被问它怕你。你若愿意问问看,一问直须问到底。
——(中国教育家)陶行知
学问,学问,一学二问,不学不问,是个愚人。——(法国作家)雨果
前辈谓学贵知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疑者,觉悟之机也。一番觉悟,一番长进。——(中国书法家)陈献章
打开一切科学的钥匙都毫无异议地是问号,我们大部分的伟大发现都应当归功于"如何",而生活的智慧大概就在于逢事都问个为什么。——(法国作家)巴尔扎克

小学语文课堂提问艺术-小学语文课堂提问案例

小学语文课堂提问艺术-小学语文课堂提问案例

小学语文课堂提问艺术:小学语文课堂提问案例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认为:真正的学校乃是一个积极思考的王国。

英国教育家爱德华o 德波诺认为:教育就是教人思维。

赞可夫说:教会学生思考,这对学生来说,是一生中最有价值的本钱。

著名物理学家李政道有一次给学生讲课时,忽然把身体侧过去,让学生看他的头脑的侧面形象,并比划着说:假如由我的眉毛,沿着额头,头顶心、后脑勺,头颈直到脊柱,画一条弯曲的线,那是标点符号中的什么号?学生立刻回答:问号。

对了,我们人类头脑的侧面形象就是一个大大的问号。

人生在世,一定要勤于、善于提出问题啊!假如我们不善于提出问题,我们就对不起自己的模样。

就不配称个人!俗话说:不学不成,不问不知。

学习,无疑是带着问题而来,带着问题而去的活动。

文学家巴尔扎克认为?无疑是打开科学大门的钥匙。

科学家爱因斯坦则说:我没有什么特殊的才能,不过喜欢寻根刨底地穷追问题罢了。

他认为: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

因为解决问题也许只是一个数学上或技能上的实验而已。

而提出新的问题,新的可能性,从新的角度去看旧的问题,却需要有创造性的想象力,而且标志着科学的进步。

因此,教学生提问是非常重要的。

学启于思,思启于?quot;问题是语文课堂教学的心脏。

问题是思维活动的起点,也是探求真理、创造发明的起点。

有了问题才能引起思维,才能进行探索,科学研究如此,学生学习、掌握知识也同样如此。

陶行知先生说:发明千千万,起点在一问人力胜天工,只在每事问。

所以,有人说:一堂好课往往起源于一个好问题,一个优秀学生往往也在于他提出一个有价值的问题,是一个会提问的人。

可见,教育教学应以激发学生产生问题始,以产生新的问题终,从而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怀疑精神和创新精神。

故,研究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提问艺术是当今教育、新课程改革中的一个重要课题。

一、问题意识培养提出的原因我国的基础教育长期以来受应试教育模式的严重影响,在教学方法上采用的是传承式教学,即把已有的知识,技能直接传授给学生,而忽略了知识、技能的来龙去脉,形成了只重结果,不管过程的弊端,从而导致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自主性学习,学习方法呆板,主要靠学生死记硬背来完成学业,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未能得到体现,有着明显的被动学习的特征。

唐李问对简介

唐李问对简介

《唐李问对》简介:《唐李问对》,又名《李卫公问对》是《唐太宗与李靖问对》一书的简称。

全书因以李世民与李靖一问一答的形式写成而得名,是一部问答体的兵书。

李卫公即李靖,字药师,原名药师,雍州三原(今陕西三原县东北)人。

唐初杰出的军事家将领、军事理论家。

出生于官宦世家,是隋朝名将韩擒虎的外甥。

隋末起兵反隋,后为唐太宗的股肱之臣。

李靖一生战功卓著,在他的戎马生涯中,他指挥并取得了几次重大的战役的胜利,这不仅因为他勇敢善战,更因为他有着卓越的军事思想与理论。

他根据一生的实践经验,写出了优秀的军事著作,仅见于《旧唐书·经籍志》、《新唐书·艺文志》所著录的有《六军镜》3卷,《阴符机》1卷,《玉帐经》1卷,《霸国箴》1卷,《宋史·艺文志》著录的还有《韬钤秘书》1卷,《韬钤总要》3卷,《卫国公手记》1卷,《兵钤新书》1卷和《弓诀》等,可惜后世都失传了。

《唐李问对》一书也是其军事思想的集中体现。

《唐李问对》顾名思义就是唐太宗李世民与卫国公李靖论兵的言论辑录。

但是自《唐李问对》一书行世以来,历代学者对它的怀疑就普遍存在,多数认为此书是北宋仁宗时(1023—1063年)人阮逸的依托之作。

后人因《唐李问对》一书不见于《旧唐书·经籍志》、《新唐书·艺文志》的著录,《太平御览》、《武经总要》等书没有引用该书,其内容文字又浅陋不文,因此认为此书是赝作,成书于北宋中叶。

但也有学者从本书的思想性和其反映的史实判断本书并非宋人假托,曾有学者提出《问对》中所提到的上古的阵法有些宋人已不甚了了,这点值得注意。

至于究竟如何并无定论。

《唐李问对》在宋代时被定为《武经七书》之一。

共分为上、中、下三卷,共1万零三百余字。

它比较全面系统地反映了唐太宗李世民和李靖的军事思想。

全书涉及的军事问题比较广泛,既有对历代战争经验的终结和评述,又有对古代兵法的诠释和发挥;既讲训练,又讲作战;既讨论治军,又讨论用人;既有对古代军制的追述,又有对兵学源流的考辨,但主要内容是讲训练和作战,以及两者之间的关系,中心围绕着“奇正”论述问题。

口语交际请教-word文档资料

口语交际请教-word文档资料

口语交际——请教教学目标:1、培养口语交际努力,学会有礼貌、有条理地请教问题;2、学会大方真诚地对待别人,培养谦虚,诚恳的品质。

3、发展学生认真倾听,与人共处的合作精神;教学重点难点:练习大方有礼,条理清楚地请教是本次活动的重点和难点;课前准备:想想:在平时的学习、生活中,有什么问题不懂,有必要向同学和老师请教,到时候在活动时提出来;教学过程:一、引出课题师:“千里难寻是朋友,朋友多了路好走”。

在我们的生活中,永远不能缺少的是朋友。

今天老师带了一位新朋友来,大家欢迎吗?(热烈鼓掌)师:来,请新朋友向大家做个自我介绍。

家全:同学们好,很高兴见到你们!我是长安中心小学一年级三班的林家全。

我今年七岁,是一(3)班的班长,我希望能跟大家交个朋友欢迎朋友们认识我!师:好哇,同学们可愿意认识你了!来,谁想问问他?(指名说)学生提问:生1问:请问,你家住哪呀?(答略)生2问:请问朋友,你的爱好是什么?(答略)生3问:我想问一下,你的妈妈叫什么名字?答:对不起,这个问题我不想回答。

生3:哦,那好谢谢!师评:虽然没有得到满意的回答你还能有礼貌地说声谢谢,真好!师:怎么样,都认识了新朋友了?那好我们请他坐在这儿吧,愿意吗?(新朋友坐下)师:看来我们班的同学很聪明。

你们都知道要交朋友就得相互了解,只有相互了解才能增进友谊,只有多多请教才能增长见识。

那么怎么样才能成功地请教别人呢?这就是我们这节课要讨论的话题——如何请教别人。

(贴板书)齐读课题二、创设情境,提出难题。

师:对了小全,说起请教,我记得上次跟你聊的时候你说碰到一些难题,能不能跟大家说说,也许我们能帮助你呢!家全:那好哇,我正要请教同学们呢!我的问题是这样的:有一次,我遇到一到数学题(略)师:原来是这个问题。

同学们,你们觉得该向谁请教好?(学生回答可以向父母、兄弟姐妹、老师、同学请教)师:那该怎样向爸爸、妈妈或者老师、同学请教呢?同学们,请大家先小组内讨论讨论,表演表演,待会儿一起为他出谋划策好吗?(出示竞赛树)师:请看,在这里老师为大家栽了四棵树,分别代表四个小组。

白话唐太宗与李靖问对

白话唐太宗与李靖问对

白话唐太宗与李靖问对简介《唐太宗与李靖问对》简称《唐李问对》或《李靖问对》。

也有更简称《问对》的。

传说是唐代名将李靖所著。

但《旧唐书·经籍志》、《新唐书·艺文志》都只著录有《李靖六军镜》三卷,而没有《唐李问对》。

后经宋人何远、陈师道、邹博、吴鲁等人考证,认为此书是宋人阮逸所撰。

何远在《春渚纪闻》中曾提到,据苏轼说《李卫公问对》为阮逸所著,其草稿曾送与苏恂看过。

此外,晁公武的《郡斋读书志》、陈振声的《书录题解》、胡应麟的《四部正伪》、汪宗沂的《卫公兵法辑本序》、姚际恒的《古今伪书考》等书,也都对此书作了辨伪的论证。

而马端临的《文献通考》却疑此书为宋熙宁年间所辑录的《卫公兵法》。

但细察《问对》的内容,却很少与《通典》中《卫公兵法》佚文有相似之处。

另外也有人认为《问对》就是李靖原著,但也未能提出有力的证据。

阮逸,宋代建阳人,字天隐,宋仁宗天圣(公元1023一1031年)进士,景佑(公元1034—1037年)初任杭州知州。

通音律,康定(公元1040—1041年)年间,上《钟律制议》并图三卷。

皇佑(公元1049—1053年)中,更铸太常钟磬,上召逸与近臣太常议密阁,遂典乐事,迁屯田员外郎。

著有《阮逸野言》一卷,《宋史·艺文志》将其列入兵书类。

此外还著有《易签》、《王制井田图》等书。

《问对》即属假托,阮逸虽非名将,都无损于该书的军事学术价值。

相反,该书自问世以来,曾得到不少的赞誉,在军事学术领域中占有一定的地位。

神宗在临熙(公元1068—1085年)年间下令从《通曲》中辑录《李靖兵法》未成,而把《问对》列入《武经七书》,立于宫学,也决不是偶然的。

《问对》一书,完全没有抄袭或套用散见于《通典》、《太平御览》中的《卫公兵法》佚文,而是独立思考,自成体系。

正如清人汪宗沂在《卫公兵法辑本序》中所说:“阮逸《问对》初非因《通典》而有所附益”。

不特如此,《问对》一书,在军事思想发展史中确具有很多特点,例如:一、《问对》作者继承和发展了《左传》用战例来阐述和探讨战略战术原则的方法,把军事学术的研究方法,从哲学推理发展到理论与实际密切结合,在总结战争经验的基础上发展战略战术原则,使其科学化。

专题09 诗歌阅读(古诗)- 十年(2014-2023)高考语文真题分项汇编 (全国通用)(学生卷)

专题09 诗歌阅读(古诗)- 十年(2014-2023)高考语文真题分项汇编 (全国通用)(学生卷)
城中闲游 (唐)刘禹锡 借问池台主,多居要路津。
千金买绝境,永日属闲人。
竹径萦纡入,花林【注】本诗作于使人被贬归来,闲居洛阳时。
12.下列诗歌选集中,可能收录本诗的一项是( )(1 分)
A.《古诗源》B.《乐府诗集》 C.《唐宋近体诗集》 D.《万首唐人绝句》
13.以下对本诗风格评价贴切的一项是( )(2 分)
(2021 天津卷)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下面小题。 示儿子 陆游
禄食无功我自知,汝曹何以报明时? 为农为士亦奚异,事国事亲惟不欺。 道在六经宁有尽,躬耕百亩可无饥。 最亲切处今相付,热读周公七月诗。 【注】七月诗:指《诗经·风·七月》,是一首描写农民劳作和生活的农事诗。 15. 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本诗的首联以问句领起全篇,自然引出下文诗人对儿子的谆谆教诲。 B. 诗人指出,不论是侍奉父母还是服务国家,“不欺”都是至关重要的。 C. 诗人认为,生逢“明时”不必读书求仕,“躬耕”才是一种理想状态。 D. 诗人在最后强调,自己传授给儿子的人生道理是最为真切、确实的。 16. 诗人指出“道在六经宁有尽”,又让儿子“熟读周公七月诗”,对此你是如何理解的? 【2020 年】 (2020·新课标Ⅰ)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面小题。
和南丰先生出山之作① 陈师道
侧径篮舁两眼明②,出山犹带骨毛清③。 白云笑我还多事,流水随人合有情。 不及鸟飞浑自在,羡他僧住便平生。 未能与世全无意,起为苍生试一鸣。 【注释】①南丰先生:即曾巩,陈师道敬重仰暮的师长。②侧径:狭窄的路,篮舁:竹轿。 ③骨毛清:谓超凡脱俗,具有神仙之姿。 14. 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出山之初的曾巩,展现出来的是一个明净爽利、风骨秀异的高土形象。 B. 颔联两句使用拟人的修辞手法,表现白云和流水对于曾巩出山的态度。 C. 住在山中的僧人虽然不能像飞鸟一样自由自在,但其生活也令人羡慕。 D. 陈师道在诗中书写了曾巩的人生志趣与处世情怀,笔端饱含敬佩之情。 15. 在陈师道看来,曾巩是如何处理“仕”与“隐”的关系的?请简要分析。 (2021·新高考Ⅰ卷)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面小题。

你问我答

你问我答

你问我答作者:来源:《少林与太极》2008年第11期[编者按]本刊自本期开始,专门设置“答疑”这个栏目。

当您阅读本刊遇到不解时,或练功遇到难关时,或有其他疑问时,您均可发电子邮件到gf8341@或来信寄本刊编辑部“答疑组”。

本栏目组将与各派大师一起共同为您答疑解惑。

一问:我看到贵刊第10期《金警钟浑元一气功之吞吐功》一文,感觉是种好功夫,非常喜欢,但不知金警钟先生是谁,能否给我介绍一下浑元一气功大师金警钟的情况?答:笔者(浑元居士)收集了不少金警钟大师的资料,但鉴于篇幅,不宜全部刊登,现节选几段,供你参考。

1.“金警钟先生(注:生于1903年),燕之奇土也。

幼得名师传授,拳脚器械,无一不精,尤足贵者,则为‘浑元一气功’,先生之于此也,能铁尺排肋、贯顶开石,盖已登峰造极,而入化境矣”(《国术名人录》)。

2.“……吾师金警钟先生,尤擅浑元一气功,此乃少林衣钵,上乘功夫。

调呼吸,练百骸,气转周天,神游体外,收则存于方寸之中,放则弥于六合之内,若有形,若无形,习易筋者不及其神,练洗髓者弗知其妙……”(张志华)3.“吾师金警钟先生,周身皆可避坚避锐,被人称为‘金钟罩’,誉其功力深厚也。

浑元一气功乃少林正宗,师得之于嵩山妙兴师祖……师太阳穴可碎砖,腿胫骨可断砖,枪锋抵腹可弯之,利刃砍臂可不伤,修炼至斯,不宾服吾师绝技者,盖也秒矣”(黄无恙)。

4.“……余友金君警钟,武坛上灿烂之星也,少秉颖异,擅长技击,曾受少林方丈妙兴大师之薪传,武功已臻妙境。

其浑元一气功,迥异恒流,实为近世武林中不可多得之珍品……”(天津北宁国术会郭寿臣)5.“……民国纪元念三年,余友金子警钟,组国术周刊社,邀余于北宁国术会郭寿臣君,共同襄助。

因得曰夕砥砺,互相观摩,以是深知金君固国术界中杰出之材也,学宗少林,得少林寺妙兴大师之亲炙,其所肄各种拳械,俱臻炉火纯青之候,固非俗手所可望其项背……”(天津道德武学社孙锡坤)6.“……吾师叔金老先生警钟,赋性颖异,磊落不群,曾拜少林方丈妙兴大师为师。

三好真史教师的语言力 提问

三好真史教师的语言力 提问

1、三好真史教师的语言力:
三好真史教师是一位具有出色语言力的教育家,他能够用简明清晰的语言表达自己的观点,让学生易于理解。

他善于运用比喻、类比等修辞手法,将抽象的概念形象化,让学生更容易掌握知识。

同时,他也擅长运用幽默的方式让学生放松心情,增强学习的兴趣。

2、提问:
作为一名优秀的教育家,三好真史教师注重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和自主学习能力。

在课堂教学中,他经常通过提问来激发学生的思考和探究欲望,帮助学生深入理解知识。

他的提问方式不仅要求答案正确,更注重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和表达能力。

他会鼓励学生提出问题,并在回答学生的问题过程中不断引导他们思考,提高他们的学习效果。

列子中的汤问原文与解析

列子中的汤问原文与解析

列子中的汤问原文与解析汤问,又称《列子问汤》、《送汤问事》或《送汤问敬亭山人》等,是中国古代哲学家列子的著名寓言故事之一。

故事中,列子向汤问寿安排了一场考验,考察人的思维方式和对境遇的应对能力。

下面将为大家介绍《汤问》的原文和解析。

《汤问》原文如下:敬亭山顶,僮僕十余人,皆长势好力田舍力壮者也。

列子在焉,挈膝坐而歌曰:“凡民莫相知,予何以哉?天作为吾憎。

”十荣国人闻之,皆来吊焉。

列子谓汤曰:“汝与吾从使也,汝曰何求?”汤对曰:“求全之。

”列子曰:“备乎?”汤对曰:“不备,与蛇无益也。

”列子曰:“得无与人思虑求者同乎?且也尔何求?”对曰:“求无事。

”列子曰:“备乎?”对曰:“无备。

”列子曰:“虽无事,然得未失乎?”对曰:“未失也。

”列子曰:“若闻道,必任用二者;若已失之,且勉力行道潜藏修行。

”于是转而反顾脱然而者焉。

《汤问》的故事发生在一个名为敬亭山的地方,那里有十多个身强力壮的人。

列子坐在山顶,他开始唱歌表达自己的情感,在歌中他说:“人们彼此都不了解我,我自己又何以了解他们?天地对我不公平。

”这段歌声被邻近十个国家的人听到后都来探望慰问。

列子问汤说:“你陪我一起来这里,你希望得到什么?”汤回答说:“我希望得到满足。

”列子又问:“准备好了吗?”汤回答说:“还没有准备好,就像蛇一样毫无用处。

”列子继续问:“你是否认为别人的思考和追求与你相同?”汤回答说:“我追求的是无所事事。

”列子问:“准备好了吗?”汤回答说:“无所事事,所以没有准备。

”列子又问:“即使无所事事,但不失去满足的感觉吗?”汤回答:“没有失去。

”列子说:“如果你听到道的教诲,就会得到这两者的认可;如果你已经失去,就会努力行走在道路上,默默地修行。

”于是,汤转身离开。

这则寓言故事通过列子和汤的对话,展现了人们追求满足与无所事事之间的思考。

列子通过对汤的考验,凸显了思维方式和对境遇的应对能力对于个体的重要性。

故事中,列子提出了一系列问题,旨在引导汤思考人生意义以及如何在繁忙的生活中获得满足感。

外语教学中的问与答

外语教学中的问与答

外语教学中的问与答
唐玲莉
【期刊名称】《苏州大学学报(工科版)》
【年(卷),期】2004(024)003
【摘要】现代语言学越来越强调学生在课堂中的主体地位.师生互动可以最大程度地体现这一要求.而问与答教学模式在"互动"中发挥着独一无二的作用.笔者利用问卷和面谈两种方式对所执教的学生进行调查,提出以课本为基础,以问题为中心,提高学生语用能力.
【总页数】2页(P133-134)
【作者】唐玲莉
【作者单位】山东师范大学外语教学部,山东,济南,250014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H319
【相关文献】
1.浅谈教学中问与答的技巧 [J], 蔡维鹏
2.浅谈教学中问与答的技巧 [J], 蔡维鹏
3.浅谈课堂教学中的问与答 [J], 曹来意
4.浅论语文课堂教学中的问与答 [J], 李国旺
5.高校外语教师语言评价素养构建:基于2019年全国高等学校外语学科中青年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外语教学中的测试与评价)的思考 [J], 王姗姗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成功靠实力二辩提问问题

成功靠实力二辩提问问题

成功靠实力二辩提问问题
成功取决于实力
实力的定义是什么是你所真正拥有的你所内涵的成功靠什么成功靠的是努力和运气努力的基础是你要有实力去努力而运气也是实力的一种
分论一:实力是持久的勤奋。

爱迪生说过,天才是百分之一的灵感加百分之百的汗水。

爱因斯坦说过,人们把我的成功,归因于我的天才,其实我的天才只是刻苦罢了。

综观古往今来,不勤奋哪来的成功?
分论二:实力是充分的准备。

机会只留给那些有准备的人,没有实力,有了机会你也无法把握,更不用说成功。

辩论赛的核心词汇就为一个“辩”字,也正如这个辩,中间一个“言”,两边各自一个“辛”,双方的辩手都是势均力敌,每一方都有自己的论点和论据,双方的观
点都不能完全主观地评判谁对谁错,二者都有道理,双方的辩手就凭借自己的能言善辩,凭借自己的思维能力,争取这场辩论赛的胜利。

要看是作为正方还是作为反方。

无论是哪一方,都需要论点,论据,论证来证明自己的观点。

其中最重要的是要举例子,说服大家觉得自己的观点是正确的,有站得住脚的论证。

当机会来临时,你需要有实力去把握,但是运气不好的话,有实力没机遇也是一样,实力是基础,基础靠运气。

《念奴娇·赤壁怀古》问与答

《念奴娇·赤壁怀古》问与答

《念奴娇赤壁怀古》问与答
力宁
【期刊名称】《语文知识》
【年(卷),期】2001(000)011
【摘要】问:“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这句词写的是什么意思?它在全词中起什么作用?答:这句是作者凭高远眺所见所感。

浩荡的长江,浪涛滚滚,奔流不息,使人不禁想起千百年来多少英雄豪杰。

【总页数】3页(P6-8)
【作者】力宁
【作者单位】陕西镇坪中学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G633.3
【相关文献】
1.论认知语言学翻译观视角下译者主体性的体现
——以《念奴娇·赤壁怀古》英译为例 [J], 张涵;姜诚
2."互联网+"高中语文在线教学课堂互动实践研究
——以《念奴娇·赤壁怀古》为例 [J], 杨楠
3.“故垒”“故国”之语用细读再探--重读《念奴娇·赤壁怀古》 [J], 柳振华
4.此词有深"艺","虚实"见真章
——《念奴娇·赤壁怀古》教学内容择定、建构与反思 [J], 何世勇
5.群文阅读在高中古诗词阅读教学中的应用研究——以《念奴娇·赤壁怀古》和《声声慢》的比较阅读为例 [J], 马芳芳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私塾 任溶溶 阅读理解

私塾 任溶溶 阅读理解

私塾任溶溶阅读理解先前,桑槐坪唐氏祠堂里有一私塾。

私塾先生为村里一老学究,长须飘飘,一步三摇,才学渊博。

祠堂高大深邃,每日里书声琅琅,给田园平添几分雅趣。

老学究年逾六旬,面容慈祥,执一铁尺教鞭,四书五经堆砌台前,自有几分威仪。

而学生中桀骜不驯者有之,顽钝不化者有之,学究大伤脑筋,每言“人之初,性本善……子不教,父之过,教不严,师之惰”,一脸惋叹状。

冷不丁,恍见私塾门口有人驻足,搁书去看,空无一人。

天井中几条小小鱼儿于清澈见底浅水里钻来钻去。

老学究便踱回去,继续授课,未几,又有了那种感觉,复去察看,直到祠外,见空旷田园有一牧童在牧牛。

“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老学究动了愁思,叹息着入祠。

一日,天色阴晦。

有人咣当一声将门撞开,身未见声先至:“夫子,土匪来了,土匪来了!”急呼阵阵。

老学究定睛一看,竟是那未及弱冠的牧童。

老学究慌了,倒是牧童不怕:“莫慌莫慌,土匪还在河对面哩,我再去缠一缠……”一溜烟就跑出祠堂。

土匪拥进桑槐坪,村人早就躲进山里了。

土匪洗劫村子,没见值钱东西,骂骂咧咧,走了。

一日,私塾放学后,老学究一个人踱着步走出祠堂,见不远处草坡上那牧童咬着草根心不在焉地牧牛,他径直走上前去:“娃,你随我来,给你一样东西。

”老学究柔声说。

牧童忐忑地随老学究进了祠堂。

老学究掩上门,掏出书。

“孺子可教也。

往后,你就不用偷偷摸摸听课了。

”“先生!”牧童跪下了。

牧童唐力做了老学究的关门弟子。

一晃几年过去,学童又换了一轮,老学究须发皆白,一堆雪似的在祠堂蠕动。

在族人会上,他道出告老的念头,族人请问谁可接任,老学究手指一旁肃立的唐力:“他可担当矣。

”众人讶然。

一试之下,果然不负众望。

唐力做梦也不曾想到,年纪轻轻就做了私塾先生,自感责任重大,不敢误人子弟,授业之余,勤学苦练。

置身清风涤荡一净的祠堂,思及牧牛求学经历,恍然若梦。

就在这一年,年轻的私塾先生又遭遇了咄咄怪事。

秋凉一日,唐力正教习《三字经》这篇启蒙圣文,耳闻祠外沓沓之声,不经意地透过木窗朝外一觑,顿时大惊失色:一队扛枪的队伍正沿着石板路朝这边来了。

湖南省郴州市车头中学2021年高一语文月考试题含解析

湖南省郴州市车头中学2021年高一语文月考试题含解析

湖南省郴州市车头中学2021年高一语文月考试题含解析一、现代文阅读(35分,共3题)1.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先秦儒家已形成比较立体、丰富的生态伦理思想。

这种思想首先体现为“乐”。

孔子非常擅长在观察自然现象时对自身社会经验进行审视和升华,自然之道和其处世之道在某个合适的时间节点产生共鸣,从而引发孔子深层的思考,其生态情怀也在类似的体悟中逐渐浓厚。

认知自然、体验自然、进而体悟人生哲理,让孔子得出“知者乐水,仁者乐山”这样的结论。

由“乐”而生“畏”。

孔子说:“天何言哉?四时行焉,百物生焉。

天何言哉!”在孔子看来,四季的轮回、万物的生长都有其运行轨迹和规律,这种力量非人力所能干涉,孔子对自然的敬畏之情也在这种感慨中毕现。

荀子则认为:“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

”既然这种“常”的力量如此强大,非人力所能改变,聪明的做法就是顺应这种力量并对之合理利用,即荀子所讲的“制天命而用之”。

那么,该如何“制”呢?荀子较为强调见微知著、因循借力、顺时守天、因地制宜。

这种总结比起孔子体验式思维多了些理性,已试图对联系自然与人类社会的“道”进行理性阐释和总结。

在此基础上,“推人及物”的思想就产生了。

“人皆有不忍人之心”是孟子生态道德的基础,“不忍心”推广于自然万物就成了推人及物的生态道德。

如果说“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故推恩足以保四海,不推恩无以保妻子”是简单适用于人类社会的推恩思维,是简单的换位思考、推己及人,那么,孟子的“亲亲而仁民,仁民而爱物”则已拓展为推人及物了。

荀子也说:“物也者,大共名也……推而别之,别则有别,至于无别然后至。

”他认为自然万物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有共性,有同质性;同时,根据某种特质,又可在共性的基础上区分差异,剥离出异质性。

这种异质性基础上的同质性是推人及物的逻辑基石。

在生态实践中,先秦儒者非常强调“时禁”与适度消费。

孟子和荀子都注意到“时禁”的良好效益,可保证后续消费的“不可胜食”“不可胜用”。

禄东赞巧破难题 巧媳妇智斗知府 —要正确运用假言推理

禄东赞巧破难题 巧媳妇智斗知府 —要正确运用假言推理

17.禄东赞巧破难题巧媳妇智斗知府——要正确运用假言推理唐朝文成公主远嫁西藏,成为汉藏两民族关系史上的一段佳话。

藏王的求婚使者禄东赞,以聪明机智著称。

他千里迢迢、风尘仆仆地来到长安。

唐朝皇帝有意当面考一考他,给他出了三道难题,禄东赞沉着应对,名不虚传。

下面我们就来看看皇帝出的三道难题以及禄东赞巧破难题的办法。

第一道难题:皇帝叫人把禄东赞引到有500匹马的一个马群里,让禄东赞辨认每一匹母马的亲生仔马。

禄东赞眼珠子一转,就有办法了。

他叫手下人赶紧搬来许多上好的马料,让母马美美地饱餐一顿。

母马吃饱喝足了,就昂头高叫,招呼着各自的小马驹去吃奶。

小马驹听到母马亲切的呼唤声,欢蹦乱跳地各自向自己的母马那里窜去。

于是,禄东赞就把每一匹母马的亲生仔马分辨出来了。

第二道难题:皇帝叫人拿来一颗九曲明珠和一根线,让禄东赞把线穿进弯弯曲曲的珠孔里去。

禄东赞眨了眨眼,就有主意了。

他叫手下人捉来一只蚂蚁,把线粘在蚂蚁的脚上,把这只蚂蚁放在珠孔的一端,在珠孔的另一端涂上蜜糖。

蚂蚁闻到蜜香,就带着线从珠孔的这一端很快地穿到有蜜糖的那一端去了。

第三道难题:皇帝叫人搬来一根两头一样粗的巨木,让禄东赞辨认哪头是根,哪头是尾。

禄东赞眉头一皱,计上心来。

他懂得树木根重尾轻的道理,即刻叫手下人把这根巨木放到御河里去。

这根巨木在水面上飘流了一会儿,轻的在前,重的在后。

于是禄东赞就准确地指出哪头是根,哪头是尾。

禄东赞为什么能巧破难题呢?除了丰富的生活经验之外,那就是善于推理了。

他用什么推理来破这三道难题呢?他用的推理形式主要是假言推理。

什么是假言推理什么是假言推理呢?假言推理是前提中有一个是假言判断,并且根据假言判断前后件之间的关系而推出结论的推理。

例如:如果得了急性胆囊炎,那么就有腹痛现象;小宁得了急性胆囊炎;这就是一个假言推理。

它的大前提是假言判断。

“得了急性胆囊炎”是前件,“有腹痛现象”是后件,根据前后件之间的关系可以推出“有腹痛现象”的结论。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降糖外作用—唐力有多种降糖外作用:I相胰岛素分泌抑制脂肪分解,减 少游离脂肪酸浓度,减少细胞炎症因子表达等临床意义,因此唐力也观察 到对血脂谱,内皮细胞功能,脂肪肝等降糖外的益处
耐受性/安全性--唐力耐受性优于拜唐苹,尤其是在胃肠道副反应和肝肾安 全性方面。拜唐苹胃肠道副作用影响患者的服药依从性和生活质量,且有 肝毒性的病例。而唐力胃肠道安全性接近于安慰剂,对肝肾功能无影响。 唐力疗效不受饮食结构的影响
唐力---降低餐后血糖的最佳选择
பைடு நூலகம்
11/14/2006 3:24 PM Page 0
问题1 为什么唐力是餐后高血糖的最佳选择? 胰岛素I相分泌的缺失是导致餐后高血糖的最根本原 因。唐力恢复I相分泌最快最强,因此强力降低餐后血 糖。 目前针对餐后血糖常用糖苷酶抑制剂-拜唐苹, 它通 过延缓碳水化合物的吸收来控制餐后高血糖,但不能针 对餐后血糖升高的根本。唐力的疗效强于阿卡波糖的双 倍剂量,且唐力不会引起胃肠道副作用,疗效不受饮食 结构的影响。因此唐力从根本上降低餐后血糖,疗效好 耐受性好,是餐后高血糖的最佳选择。
但拜唐苹降低餐后血糖和唐力存在本质差别 ,并得到试验证实唐力疗效优于 拜唐苹:
1. 机制:胰岛素I相分泌的缺失是导致餐后高血糖的最根本原因。唐力快速恢复I 相分泌,调节胰岛素分泌模式(恢复正常胰岛素分泌曲线), 强力降低餐后 血糖,针对餐后血糖升高的根本。
2. 疗效-唐力优于拜唐苹: 研究证实,使用唐力后患者的达标率远优于阿卡波糖的 双倍剂量;中国的III期临床显示唐力的疗效强于阿卡波糖的双倍剂量。 3. 降糖外作用—唐力有多种降糖外作用:I相胰岛素分泌抑制脂肪分解,减少 游离脂肪酸浓度,减少细胞炎症因子表达等临床意义,因此唐力也观察到对 血脂谱,内皮细胞功能,脂肪肝等降糖外的益处。 4. 唐力疗效不受饮食结构的影响:拜唐苹通过延缓碳水化合物的吸收来控制餐 后高血糖, 其疗效决定于饮食结构中碳水化合物的比例,目前中国人饮食饮 食结构中淀粉比例明显降低,使用拜唐苹需选择病人,唐力疗效不受饮食结 构影响,故无此顾虑
后血糖,但远不如恢复I相分泌更针对餐后高血糖的病因, 也无法控制II相高代 偿,降糖效果有局限,尤其是持续控制餐后血糖方面, 也不能获得更多的降糖 外益处。同时如果患者饮食不是以淀粉为主,则疗效大打折扣。 所以唐力快速恢复I相分泌, 是降低餐后血糖的对因治疗。
2006/11/14 Page 4
问题5
2006/11/14 Page 10
问题11(backup)
唐力是非磺脲类促胰岛素分泌剂,耗竭胰岛素,不能使B细胞得到 充分休息,并存在药物“继发”失效的可能(来自拜唐苹的攻击)
胰岛素I相分泌的缺失是导致餐后高血糖的最根本原因。唐力是胰岛素分泌调节 剂, 快速恢复I相分泌,调节胰岛素分泌模式即恢复正常胰岛素分泌曲线, 所以 不存在耗竭胰岛素,损害B细胞的问题。 相反, 唐力快速恢复I相胰岛素分泌, 抑制脂肪分解,减少游离脂肪酸浓度 ,减少细胞炎症因子表达等临床意义,有效避免FFA ß细胞脂毒性,保护ß细胞 * ,所以也不可能存在“继发”失效的可能
2006/11/14 Page 7
问题8
请结合此DA 封面阐明为什么唐力是 是降低餐后血糖的最佳选择 胰岛素I相分泌的缺失是导致餐后高血糖的 最根本原因。唐力快速恢复I相分泌,因此 快速强效降低餐后血糖,是餐后血糖的最 佳选择 相对于目前常用的降低餐后血糖的药物尤 其是拜唐苹: •唐力恢复I相分泌最快最强,针对餐后血糖 升高的根本。而拜唐苹通过延缓碳水化合 物的吸收来控制餐后高血糖,是对症治疗 •唐力疗效优于拜唐苹 •唐力耐受性优于拜唐苹,尤其是在胃肠道 副反应和肝肾安全性方面。 所以唐力是餐后血糖的最佳选择
2006/11/14 Page 5
问题6
医生认为唐力与诺和龙是一类药物, 诺和龙的疗效同于甚至强于唐力? 两者从某种角度都归于一类药物,但化学结构明显不同,唐力是一个氨基 酸的结构,而诺和龙是苯甲酸的衍生物,接近于磺脲类药物。导致两者疗效有 差别:唐力降低餐后血糖效果更好,是降低餐后血糖的最佳选择,而诺和龙疗 效和安全性更接近于磺脲。 1.恢复I相分泌的模式:唐力与诺和龙相比能更快更强地恢复I相胰岛素分泌 ,同时更好控制II相高代偿, 唐力恢复I相分泌更接近于生理模式 2.降低餐后血糖的疗效:唐力起效更快,针对性更强。尤其是一小时即控制餐 后血糖,更接近于生理模式的血糖控制 3.空腹血糖:诺和龙由于接近磺脲,可能稍强于唐力。但目前尚无试验证实? 4. 唐力新血糖和心血管事件风险更低。 所以化学结构不同,两者疗效可能存在某种差异,但针对患者不同,唐力 降低餐后血糖效果更快更强,是降低餐后血糖的最佳选择,而诺和龙是替代磺 脲的一种选择。
很多研究证实,使用唐力后患者的达标率远优于阿卡波糖的双倍剂量;中国的 III期临床显示唐力的疗效强于阿卡波糖的双倍剂量。
*试验还证实,餐后1小时血糖与大血管病变更相关。唐力在降低餐后2小时血糖的同时, 更能很好地降低餐后1小时血糖, 与阿卡波糖相比HbA1c的达标率也更高。
2006/11/14 Page 11
2006/11/14 Page 6
问题7
。 拜唐苹是安全性很好的降糖药, 唐力在肝肾功能和低血糖方面安全性不如拜 唐苹?
唐力在低血糖、肝肾功能、药物相互作用等多种方面具有卓越安全性。
1.临床研究报告显示出现唐力低血糖发生的比例较低, 仅2.4%,且这些症状一般较轻 且较易处理。主要由于唐力快速恢复I相胰岛素分泌,同时更好控制II相高代偿,更接 近于生理模式的血糖控制
2. 唐力肝肾功能方面也有着极佳的安全性:尽管拜唐苹目前有少数肝毒性的报导,但 唐力国外应用很多的情况下无任何肝毒性的报导。 唐力对于对轻度至中度 肝病患者 药 物剂量不需调整。目前尚未对严重肝病患者服药情况进行研究。 对于肾损害患者唐力 也无需调整剂量。在中度至严重肾功能不全(肌酐清除率15-50ml/min/1.73m2)的糖 尿病患者和需透析的患者,那格列奈的生物利用度和半衰期与健康人相比,其差别未达 到具有临床意义的程度 3. 和拜唐苹相比, 唐力胃肠道副反应方面远远低于拜唐苹,所以耐受性和依从性较好 。 唐力在胃肠道副反应方面与安慰剂相当,适合更多病人,拜唐苹不能耐受者也可换 用。 所以对于餐后高血糖的患者唐力疗效更好,安全性耐受性更佳.
问题12(backup)
为什么餐后血糖相对于空腹血糖更重要? 有诸多大型试验已经证实:餐后血糖和糖尿病大血管病变的关系更为密 切,控制餐后血糖可以减少心血管事件发生。糖尿病治疗的最大意义是 减少心血管事件的发生。
DECODE 研究, 1999,2001
冠心病死亡率和餐后 2 小时血糖关系比空腹血糖更为 密切。空腹血糖不能独立预示冠心病风险。 Honolulu 心脏研究, 1987 餐后 1 小时血糖增加,冠心病的发生率和死亡率增 加。 * 糖尿病干预研究, 1998 餐后血糖而不是空腹血糖和冠心病的发生相关。 Funagata 糖尿病研究, 1999 IGT 是心血管疾病的危险因素,而 IFG 不是。 The Rancho Bernardo 研 究 , 餐后 2 小时血糖使成人致死性心血管疾病的风险增加 1998 2 倍以上。 巴黎前瞻性研究, 1999 餐后 2 小时血糖的增加可以增加冠心病的死亡率。 Whitehall 研究, 1999 餐后 2 小时血糖在高范围(2.5%)内的男性中 的冠心 病死亡率显著增高。 Helsinki Policemen 研究, 1979 餐后 1 小时和 2 小时血糖是心血管疾病的危险因素 Hoorn 研究,1999 餐后 2 小时血糖比 HbA1c 更能预示死亡率。 DECODA 研究,2004 亚洲人群中餐后 2 小时血糖比空腹血糖更能预示死亡
2006/11/14 Page 3
问题4
拜唐苹延缓碳水化合物吸收的药物降低餐后血糖效果很好,为什 么唐力恢复I相分泌是降低餐后血糖的对因治疗?
这是因为胰岛素的I相分泌的主要生理作用是控制餐后高血糖,其意义在于 :通过抑制肝脏内源性葡萄糖产生,增加肝脏,肌肉/脂肪组织和肾脏对葡萄糖 的摄取, 抑制脂肪分解,减少游离脂肪酸浓度, 减少细胞炎症因子表达等直 接控制餐后高血糖,它是决定餐后血糖的最主要因素。 I相分泌的缺失是导致 餐后高血糖的最直接原因。 当然,通过控制饮食或延缓碳水化合物吸收的药物也可以降低餐
2006/11/14 Page 1
问题2
唐力降低餐后血糖在哪些方面优于拜唐苹?
1.机制-对因vs. 对症:胰岛素I相分泌的缺失是导致餐后高血糖的最根本原因。唐力 快速强效恢复I相分泌,因此强力降低餐后血糖,针对餐后血糖升高的根本。而拜唐 苹通过延缓碳水化合物的吸收来控制餐后高血糖,是对症治疗 2.疗效-唐力优于拜唐苹: 研究证实,使用唐力后患者的达标率远优于阿卡波糖的双 倍剂量;中国的III期临床显示唐力的疗效强于阿卡波糖的双倍剂量。 3.降糖外作用—唐力有多种降糖外作用:I相胰岛素分泌抑制脂肪分解,减少游离 脂肪酸浓度,减少细胞炎症因子表达等临床意义,因此唐力也观察到对血脂谱,内 皮细胞功能,脂肪肝等降糖外的益处 4.耐受性/安全性--唐力耐受性优于拜唐苹,尤其是在胃肠道副反应和肝肾安全性方 面。拜唐苹胃肠道副作用影响患者的服药依从性和生活质量,且有肝毒性的病例。 而唐力胃肠道安全性接近于安慰剂,对肝肾功能无影响。 5.唐力疗效不受饮食结构的影响:拜唐苹通过延缓碳水化合物的吸收来控制餐后高 血糖, 其疗效决定于饮食结构中碳水化合物的比例,目前中国人饮食饮食结构中淀 粉比例明显降低,使用拜唐苹需选择病人,唐力疗效不受饮食结构影响,故无此顾 虑
唐力与诺和龙同属一类药物格列萘类, 两者的区别在哪里?
化学结构不同,那格列奈是一个氨基酸的结构,而诺和龙 是苯甲酸的衍生物,接近于磺脲类药物。这使得二者在临床特
点上的区别主要有三个方面:
1)唐力降低餐后血糖更快,针对性更强:唐力可以快速恢复I相分泌 ,而诺和龙不能完全恢复。因此唐力降低餐后血糖的疗效更快更强 。 2)唐力低血糖风险低:瑞格列奈的低血糖发生率已和磺脲接近,唐 力发生低血糖的比率很低 3)心脏选择性不同,唐力心血管风险低:唐力对胰岛ß细胞具有高度 选择性,不作用在心肌细胞,所以避免了诺和龙及磺脲潜在的心血 管风险。而诺和龙选择性不强,具有潜在的心脏风险。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