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北师版五年级下册数学教案及反思完整版

合集下载

北师大版五年级下册数学教学反思

北师大版五年级下册数学教学反思

北师大版五年级下册数学教学反思北师大版五年级下册数学教学反思1本节课主要采用对比认识方法,沟通新旧知识间的联系,为学习新知做铺垫,这是一个很好的教学手段。

在教学时,注意教学理念,向学生渗透事物之间普遍联系的观点,让学生在已有知识的基础上,进行类推和知识迁移,是学生学习新知的很好方法。

首先让学生在已知条件中,找出单位“1”的量,接着找出等量关系,最后列式,使学生们展开多角度、多层次地比较,进行新旧知识的'对比和沟通,是完善思维过程的一个体现。

比较,是一种辩证的认识方法,也是培养思维能力的终于一环。

通过旧知铺垫,对比完成新知内容,学生可独立完成“已知一个数的百分之几是多少,求这个数”的类型题。

通过对比,使学生用方程或算术法解决有关百分数的简单实际问题,体会百分数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价值。

巩固练习也由浅入深,引导学生展开多角度、多层次的比较,用更多的方法解决生活实际中的百分数应用问题。

北师大版五年级下册数学教学反思2“通分”的教学目标是让学生理解通分的意义和掌握通分的方法。

它用的是分数的基本性质。

通分是在学生已经掌握了分数的基本性质和求几个数的最小公倍数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它为后面学习比较异分母分数大小和计算异分母分数加减法的奠定基础,是比较重要和实用的知识。

我在教学时设计了如下环节引入新课。

1.每人写一个自己喜欢的分数。

生汇报,教师板书两个。

(选择异分母分数3/4 5/7)。

2.观察一下,它们有什么特点?3.你们知道它们的大小吗?你准备怎么比?你们有几种不同的方法。

各小组确定一种方法,开展讨论研究,等一下分组汇报。

4.分组讨论学习。

5.请大家上台演示交流各自的方法。

接着,我让同学们说一说上述几种方法,哪一种更好?然后就引出了通分这概念。

通分的方法其实不难,关键是让学生理解为什么要通分和通分的'方法,为此我将通分与比较异分母分数的大小有机的结合起来,让学生通过探讨两个异分母分数的大小的活动,在比较归纳的基础上理解通分的目的。

北师大版五年级下册数学教案范文5篇

北师大版五年级下册数学教案范文5篇

北师大版五年级下册数学教案范文5篇北师大版五年级下册数学教案1教学目标:1、结合具体的长方体和正方体的展开与折叠的情景,经历探究长方体和正方体表面积的过程,能够准确的计算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积。

2、能够认识长方体和正方体,具有初步的立体空间想象能力。

3、使学生感受到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积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培养学习数学的良好兴趣。

重点难点:能够准确的计算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积。

教学方法:师生共同归纳和推理。

教学准备:长方体纸盒教学过程:一、复习导入教师让学生拿出长方体的盒子并沿着棱剪开,把长方体展开成6个面并观察这6个面有什么特点?学生举手回答问题。

(长方体的表面积由6个面来组成,每组相对的面的面积相等……)二、讲授新课教师出示例题,一个知道长、宽、高的长方体纸盒,如何才能求出它的表面积? 学生利用手中的长方体纸盒为参照,探究如何才能求出长方体的表面积。

学生同组之间相互讨论,教师巡视指导每个小组的讨论活动。

教师提问学生如何求长方体的表面积。

学生回答:(分别求出每个面的面积,再加起来。

就是长方体的表面积。

)教师让学生把长方体的纸盒展开,看一看长、宽、高有什么关系?组成长方体表面积的6个面,等于(长×宽+长×高+高×宽)×2=长方体的表面积教师让学生自己求出长7厘米、宽5厘米、高3厘米的长方体的表面积是多少? 学生列式:(7×5+7×3+5×3)×2教师让学生思考正方体的表面积如何求?学生同桌之间进行交流,教师提问学生。

(正方体的表面积=边长×边长×6) 三、课堂小结同学们,这一节课你学到了哪些知识?(提问学生回答)板书设计:长方体的表面积长方体的表面积=(长×宽+长×高+高×宽)×2正方体的表面积=边长×边长×6北师大版五年级下册数学教案2教学目标:1、通过动手操作,理解长方体的表面积的意义,由此建立表面积的概念。

五年级下册数学教案-《倒数》北师大版

五年级下册数学教案-《倒数》北师大版

五年级下册数学教案《倒数》北师大版教案:五年级下册数学教案《倒数》北师大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北师大版五年级下册数学教材第79页的“倒数”一节。

这部分内容主要介绍了倒数的定义、求一个数的倒数的方法以及倒数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二、教学目标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能够理解倒数的意义,掌握求一个数的倒数的方法,并能运用倒数解决实际问题。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理解倒数的意义,掌握求一个数的倒数的方法。

教学重点:能够运用倒数解决实际问题。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黑板、粉笔、多媒体课件学具:练习本、铅笔、橡皮五、教学过程1. 情景引入上课开始,我拿出一个篮球,问学生:“如果我把这个篮球抛出去,然后接住它,这个过程中篮球和我的手之间的关系是什么?”学生回答:“是相互作用的。

”我接着说:“很好,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种相互作用的数学概念——倒数。

”2. 概念讲解我拿出黑板,写下倒数的定义:“乘积是1的两个数互为倒数。

”然后我解释道:“比如,2和1/2就是互为倒数的,因为2×1/2=1。

同样,3和1/3也是互为倒数的。

”3. 求倒数的方法我接着讲解求一个数的倒数的方法:“求一个数的倒数,就是用1除以这个数。

”我举了一个例子:“比如,求5的倒数,就是1/5。

”4. 练习巩固我让学生拿出练习本,写下5道求倒数的题目,并让学生互相交换答案,检查是否正确。

然后,我选取了几位学生的答案,进行了讲解和纠正。

5. 实际应用我给学生出了一道实际应用题:“一个果园里的苹果树和梨树的数量之比是2:3,如果苹果树有40棵,那么梨树有多少棵?”学生通过设未知数,列出方程,求解,得出了梨树有60棵的答案。

六、板书设计倒数:乘积是1的两个数互为倒数。

求一个数的倒数,就是用1除以这个数。

七、作业设计1. 求下列各数的倒数:3/4,5/6,7/8。

答案:3/4的倒数是4/3,5/6的倒数是6/5,7/8的倒数是8/7。

北师大版五年级数学下册教案

北师大版五年级数学下册教案

北师大版五年级数学下册教案北师大版五年级数学下册教案篇1【教学目标】1.使学生通过观察、猜想、验证、理解并掌握3的倍数的特征。

2.引导学生学会判断一个数能否被3整除。

3.培养学生分析、判断、概括的能力。

【重点难点】理解并掌握3的倍数的特征。

【复习导入】1.学生口述2的倍数的特征,5的倍数的特征。

2.练习:下面哪些数是2的倍数?哪些数是5的倍数?324 153 345 2460 986 756教师:看来同学们对于2、5的倍数已经掌握了,那么3的倍数的特征是不是也只看个位就行了?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研究3的倍数的特征。

板书课题:3的倍数的特征。

【新课讲授】1.猜一猜:3的倍数有什么特征?2.算一算:先找出10个3的倍数。

3×1=3 3×2=6 3×3=93×4=12 3×5=15 3×6=183×7=21 3×8=24 3×9=273×10=30……观察:3的倍数的个位数字有什么特征?能不能只看个位就能判断呢?(不能)提问:如果老师把这些3的倍数的个位数字和十位数字进行调换,它还是3的倍数吗?(让学生动手验证)12→21 15→51 18→81 24→42 27→72教师:我们发现调换位置后还是3的倍数,那3的倍数有什么奥妙呢?(以四人为一小组、分组讨论,然后汇报)汇报:如果把3的倍数的各位上的数相加,它们的和是3的倍数。

3.验证:下面各数,哪些数是3的倍数呢?210 54 216 129 9231 9876小结:从上面可知,一个数各位上的数字之和如果是3的倍数,那么这个数就是3的倍数。

(板书)4.比一比(一组笔算,另一组用规律计算)。

判断下面的数是不是3的倍数。

3402 5003 1272 29675.“做一做”,指导学生完成教材第10页“做一做”。

(1)下列数中3的倍数有。

14 35 45 100 332 876 74 88①要求学生说出是怎样判断的。

北师大版小学五年级下册数学教学反思范文(精选5篇)

北师大版小学五年级下册数学教学反思范文(精选5篇)

北师大版小学五年级下册数学教学反思范文(精选5篇)作为一位刚到岗的教师,我们要有一流的课堂教学能力,写教学反思能总结我们的教学经验,那么什么样的教学反思才是好的呢?下面是小编整理的北师大版小学五年级下册数学教学反思范文(精选5篇),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小学五年级下册数学教学反思1本人担任小学五年级的数学教学工作。

一学年来,我自始至终以认真、严谨的治学态度,勤恳、坚持不懈的精神从事教学工作。

一、认真钻研业务、准确传授知识我们怎样教数学,《国家数学课程标准》对数学的教学内容,教学方式,教学评估教育价值观等多方面都提出了许多新的要求。

无疑我们每位数学教师身置其中去迎接这种挑战,是我们每位教师必须重新思考的问题。

因为是第一次使用实验教材,每册的教材编排特点比较生疏。

因此我首先认真学习新课标,认真钻研教材,鲜明的理念,全新的框架,明晰的目标,有效的学习对新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设计思路,课程目标,内容标准及课程实施建议有更深的了解。

二、严格要求学生、不让一人掉队针对本班的知识基础和学生情况,科学布置有递次的作业,满足优等生的需要,又不加重学生的负担,对于后进生作业经常采取面批,精心辅导,有一部分学生进步神速。

三、紧密联系生活数学离不开生活,生活更离不开数学,比如:早上买早点要用数学、一天的油盐酱醋等等要用数学、还有你家到学校有多远?回家上几楼?……都离不开数学。

我经常对学生说“学好数理化,走遍天下都不怕。

”但我又强调:“你要想学好数学,语文不学好也不行,一道数学题不能读懂它的条件和要求,怎么分析解答呢?因此,语文也必须学好,凡是排在课表中的每门学科,大家都要力争学好。

”通过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该班多数学生的发展比较全面,在学习知识的同时,更重要的要学会做人。

新课程提倡学生初步学会从数学的角度提出问题、理解问题,并能综合应用所学的知识和技能解决问题,发展应用意识。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形成,购买涂料、地板砖、沙石料等涉及用钱方面的数学问题,在教学不能视而不见,不管实际应用,这样恐怕就太不合时宜了。

北师大版五年级数学下册全册完整教案

北师大版五年级数学下册全册完整教案

北师大版五年级数学下册全册完整教案学生能够理解长方体的定义和性质,能够计算长方体的表面积和体积,并能应用到实际生活中。

第六单元“确定位置”学生能够掌握平面直角坐标系的基本概念和用法,能够确定平面上点的位置,能够绘制简单的图形,并能应用到实际生活中。

第八单元“数据的表示和分析”学生能够理解数据的统计意义,能够用表格、图形等形式表示数据,能够进行简单的数据分析,并能应用到实际生活中。

三、教学重点和难点教学重点是让学生掌握分数加减法、分数乘除法、长方体的表面积和体积的计算方法,平面直角坐标系的基本概念和用法,数据的表示和分析的方法。

教学难点是让学生理解分数乘除法的意义和计算方法,长方体的表面积和体积的计算方法,以及平面直角坐标系的应用。

四、教学方法和手段教学方法采用讲授、演示、实践、探究等多种方法相结合,注重启发式教学,让学生在实践中探索和发现问题,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

教学手段包括课件、实物模型、图表、游戏等多种形式,让学生在多种形式的教学手段中感受到数学的乐趣。

五、教学内容和进度安排第一周:第一单元“分数加减法”(1课时)第二周:第二单元“长方体(一)”(2课时)第三周:第三单元“分数乘法”(2课时)第四周:第四单元“长方体(二)”(2课时)第五周:第五单元“分数除法”(2课时)第六周:第六单元“确定位置”(2课时)第七周:第七单元“用方程解决问题”(2课时)第八周:第八单元“数据的表示和分析”(2课时)第九周:整理与复(1课时)六、教学评价教学评价分为形成性评价和总结性评价。

形成性评价主要是通过课堂练、小组讨论、作业等方式,及时发现学生的研究情况和问题,及时调整教学策略。

总结性评价主要是通过期末考试、研究总结等方式,对学生的研究成果进行评价,同时也对教学过程进行总结和反思,不断提高教学质量。

本学期数学教学的重点是让学生掌握长方体、正方体的基本特征和展开图,了解体积(包括容积)的含义和单位,并探索长方体、正方体表面积、体积的计算方法,以及测量不规则物体体积的方法。

北师大版五年级数学下册全册教案(完整版)教学设计及教学反思

北师大版五年级数学下册全册教案(完整版)教学设计及教学反思

北师大版五年级数学下册全册教案(完整版)教学设计及教学反思第一单元1折纸课时目标导航教学内容异分母分数加减法的计算。

(教材第2~3页)教学目标1. 通过直观的操作活动, 理解异分母分数加减法的算理, 掌握异分母分数加减法的算法。

2.在经历探索学习的过程中, 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培养分析与概括的能力。

重点难点重点: 探索异分母分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

难点: 理解将异分母分数化为同分母分数的算理。

教具准备课件PPT、正方形白纸。

教学过程一、情景引入笑笑和淘气正在玩折纸游戏, 他们都用同样的一张正方形纸折, 笑笑折小船用了这张纸的, 淘气折小鸟用了这张纸的。

(课件出示教材第2页的情境图)他俩一共用了这张纸的几分之几?怎样列式呢?笑笑比淘气多用了这张纸的几分之几?怎样列式呢?观察这两个算式有什么特点?(算式中的数都是分数, 且分母不相同)今天我们就来研究分母不同的分数的加减法的计算方法。

二、学习新课1. 计算他俩一共用了这张纸的几分之几。

想一想: 分母不同的分数怎样相加?小组讨论, 分组交流讨论情况。

(方法一)借助图示计算。

想一想: 怎样折出一张正方形纸的, ?如何把两部分加在一起?指导学生折出, 后, 分别涂上阴影, 把两部分阴影合在一起, 如图:由上图可知, +=。

(方法二)借助转化法计算。

想一想: 和的分母不同, 不能直接相加, 怎样将它们转化为同分母的分数呢?如何计算+呢?2和4的最小公倍数是4, 根据分数的基本性质可以把化成分母是4的分数, 即==。

转化为同分母的分数后, 根据同分母分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就可以直接计算了。

提示:同分母分数相加减, 分母不变, 分子相加减。

计算过程如下:1 2+14=24+14=342. 计算笑笑比淘气多用了这张纸的几分之几。

类比前面异分母分数的加法计算, 学生独立完成, 再交流、汇报。

(方法一)图示法。

由上图可知, -=。

(方法二)转化法。

计算过程如下:1 2-14=24-14=14归纳总结: 异分母分数的加减法方法: 先通分, 将分母不同的分数化成分母相同的分数, 就可以相加减了。

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五年下册全册教案(完整版)

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五年下册全册教案(完整版)

XX县XX镇XXX学校备课簿班别五年(2)班科目数学科任课老师X X X2010 至 2011 学年度第二学期五年级第二学期数学教案教学工作计划一、教材分析1、教材简析数与代数(1)第一单元“分数乘法”(2)第三单元“分数除法”(3)第五单元“分数混合运算”(4)第六单元“百分数”空间与图形(1)第二单元“长方体(一)”( 2)第四单元“长方体(二)”统计与概率第七单元“统计”综合应用本册教材安排了两个大的专题性的综合应用,即“数学与生活” “数学与购物” ,旨在综合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某一生活领域的实际问题。

同时,还在其他具体内容的学习中,安排了某些综合运用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的活动。

学生在从事这些活动中,将综合运用所学的知识和方法解决实际问题,感受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获得一些初步的数学活动经验和方法,发展解决问题和运用数学方式进行思考的能力;感受数学知识间的相互联系,体会数学的作用;在与同伴合作和交流的过程中,发展数学学习的兴趣,增强学习的自信心。

2、教学目标(1)探索并理解分数乘法的意义并掌握分数乘法的计算方法,能正确计算;能解决简单的分数乘法的实际问题,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2)理解分数除法的意义;借助图形语言,探索分数除法的计算方法,并能正确计算;了解倒数的含义,能求一个数的倒数;能利用方程解决有关的分数除法的实际问题,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3)掌握分数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并能够正确进行简单的分数混合运箅;理解整数的运算律在分数运算中同样适用;能结合实际情境,解决简单分数混合运算的实际问题,体会分数混合运算在现实生活中的广泛应用;结合具体情境,能利用方程解决有关的分数混合运算的实际问题。

(4)理解百分数的意义,会正确地读、写百分数,能运用百分数表示事物;探索小数、分数和百分数之间的关系,并能进行百分数与小数、分数之间的互化;能解决有关百分数的简单实际问题(包括利用方程解决有关的问题),感受数学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价值,体会数学学习中的乐趣。

北师大版五年级下册教案7篇

北师大版五年级下册教案7篇

北师大版五年级下册教案7篇北师大版五年级下册教案篇1一、教学目标通过这个综合应用,让学生进一步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以及优化思想在生活中的应用,培养学生应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同时通过画图的方式发现事物隐含的规律,培养学生归纳推理的思维能力。

二、编排思想1.探索最优方案(每个人都不空闲)。

2.发现规律(第n分钟接到电话的人数是前n-1分钟接到电话的学生总数加1(老师),前n分钟接到电话的学生总数是2的n次方减1)。

3.应用规律。

三、教学建议1.小组合作学习,教师指导,全班汇报交流。

2.提示学生利用画图表的直观形式解决问题。

3.数学模型是一种理想化的理论,要事先设计好具体通知方案(包括每人的通知对象)和流程图。

综合应用粉刷墙壁一、教学目标巩固有关表面积等方面的知识,加强数学知识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而且还可以培养学生收集、整理、分析信息的意识和能力。

二、活动步骤1.明确设计方案需要做的工作。

2.收集数据。

3.整理数据、分析与比较信息。

4.书面呈现粉刷围墙方案。

三、教学建议1.因本实践活动会涉及实地的测量与调查,教学活动可以采取室内教学和室外教学相结合的形式。

2.室内教学时,教师可引导学生讨论并思考,应该如何整理分析收集到的相关数学信息。

3.展示方案的过程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比一比,看看哪组的方案更合理、更有实际效益,激发学生之间的互评,使学生在交流中理解并接纳别人较好的方法。

4.活动结束之后,也可鼓励学生将自已设计的方案投给学校相关部门,为学校的建设提出一定的建议,使学生体会到数学的价值,体会到自己劳动的价值。

教学目标:1、使学生能根据要求正确地运用“四舍五入”法求一个小数的近似数。

2、能正确的按需要用“四舍五入”法保留一定的小数数位。

3、会把较大的整整改写成以“万”或“亿”作单位的小数,再求近似值。

教学重点:求一个小数的近似数及把较大的数改写成以“万”或“亿”作单位的小数。

教学难点:使学生能够区别求近似数与改写求准确数的方法。

北师大版五年级数学下册教案15篇

北师大版五年级数学下册教案15篇

北师大版五年级数学下册教案15篇北师大版五年级数学下册教案1教学内容:相遇问题(教材第71、72页)教学目标:1、会分析简单实际问题中的数量关系,提高用方程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能力。

2、经历解决问题的过程,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密切相关,提高收集信息、处理信息和建立模型的能力。

教学重点:理解相遇问题的结构特点,能根据速度、时间、路程的数量关系解决求相遇时间的问题。

教学难点:掌握列方程解具有两积之和(或差)的数量关系的应用题的解法。

教学过程:一、复习旧知1、说一说速度、时间和路程三者之间的关系。

2、应用。

(1)一辆汽车每小时行驶40千米,5小时行驶多少千米?(2)一辆汽车每小时行驶40千米,200千米要行几小时?3、列方程解应用题,关键是要找出题中的什么?,再根据找出的什么列出方程。

二、探索新知1、揭示课题。

师:数学与交通密切相联。

今天,我们一起来探索相遇问题。

板书课题:相遇问题。

2、创设结伴出游的情境。

课件出示教材第71页的情境图。

从图中找出相关的数学信息。

生1:淘气的步行速度为70米/分,笑笑的步行速度为50米/分。

生2:淘气家到笑笑家的路程是840米。

生3:两人同时从家里出发,相向而行。

第一个问题:让学生根据信息进行估计,两人在何处相遇?因为淘气的速度快,笑笑的速度慢,所以估计相遇地点在邮局附近。

第二个问题:画线段图帮助学生理解第二、第三个问题。

通过画线段图帮助学生找出等量关系。

淘气走的路程+笑笑走的路程=840米第三个问题:根据等量关系列出方程。

解:设出发后x分相遇,那么淘气走的路程表示为:70x米,笑笑走的路程表示50x米。

则方程为70x+50x=840学生独立解答。

3、在这个相遇问题中,除了用方程来解答外,还可以用什么方法来解决问题?试一试。

根据路程速度和=相遇时间列出算式840(70+50)三、应用新知,拓展练习1、如果淘气的步行速度为80米/分,笑笑的步行速度为60米/分,他们出发后多长时间相遇?请写出等量关系并列方程解答。

新北师大版小学5五年级数学下册全册教案设计【含教学反思】【新版】

新北师大版小学5五年级数学下册全册教案设计【含教学反思】【新版】

最新北师大版五年级数学下册全套精品教案(新教材)特别说明:本教案为最新北师大版教材(改版后)配套教案,各单元教学内容如下:第一单元分数加减法第二单元长方体(一)第三单元分数乘法第四单元长方体(二)第五单元分数除法第六单元确定位置第七单元用方程解决问题第八单元数据的表示和分析五年级数学下册教学计划一、学情分析我班学生的学习态度、班级的学习风气是比较好的。

我一直对行为习惯的培养很重视,因而这批同学的学习态度端正,作业书写工整、美观。

但也有部分同学由于父母长辈过分宠爱,平时对自己要求不严,学习习惯较差,作业马虎,字迹潦草,由于学习态度不端正,导致学习成绩不理想。

因此,在本学期的数学教学过程中,要充分挖掘学生的潜力,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教师的主导作用,要特别加强学生学习习惯和责任心的培养,学会思考方法,养成善于思考的好习惯,把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渗透在教学的全过程。

二、教材分析和教学目标(一)数与代数第一单元“分数加减法”理解异分母分数加减法的算理,并能正确计算;能理解分数加减混合运算的顺序,并能正确计算;能把分数化成有限小数,也能把有限小数化成分数;能结合实际情境,解决简单分数加减法的实际问题。

第三单元“分数乘法”结合具体情境,在操作活动中,探索并理解分数乘、除法的意义;探索并掌握分数乘、除法的计算方法,并能正确计算;能解决简单的分数乘、除法的实际问题,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第五单元“分数除法”了解倒数的意义,会求一个数的倒数。

能够正确进行分数混合运算;理解整数的运算律在分数运算中同样适用;结合实际情境,能用多种方法解决简单分数混合运算的实际问题,体会分数混合运算在现实生活中的广泛应用。

第七单元“用方程解决问题”在列方程的过程中,会分析简单实际问题中的数量关系,提高用方程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能力。

由于有两个未知数,需要选择设一个未知数为x,再根据两个未知数之间的关系,用字母表示另一个未知数。

五年级北师大版下册数学全册教案

五年级北师大版下册数学全册教案

五年级北师大版下册数学全册教案
一、教材简介
本教材是北师大版小学五年级数学下册,按照新课程标准编写,共分为12个单元,内容包括:数的概念、数的运算、图形、
分数、数轴、计算机等。

二、教学目标
1. 掌握数的概念及数的运算,如加、减、乘、除;
2. 熟悉图形的概念、分数的概念及数轴的概念;
3. 学会使用计算机进行数学运算;
4. 掌握数学基本概念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三、教学重点
1. 掌握数的概念及数的运算;
2. 熟悉图形的概念、分数的概念及数轴的概念;
3. 学会使用计算机进行数学运算。

四、教学难点
1. 掌握数的概念及数的运算,如加、减、乘、除;
2. 熟练掌握图形的概念、分数的概念及数轴的概念;
3. 熟练使用计算机进行数学运算。

五、教学方法
1. 情景教学法:通过生活中的实际情境,让学生自然而然地进行数学思维;
2. 讨论法:让学生通过讨论,激发学生的思维,培养学生的分析思维;
3. 游戏法:通过游戏,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增强学习兴趣;
4. 计算机辅助教学法:通过计算机软件,让学生熟练掌握使用计算机进行数学运算的技能。

北师大五年级下册全册数学教案教学反思

北师大五年级下册全册数学教案教学反思

北师大五年级下册全册数学教案教学反思北师大五年级下册全册数学教案教学反思1这节课是让学生理解分数乘整数的意义,掌握分数和整数相乘的计算方法。

依据知识的迁移,我首先进行了必要的铺垫,复习整数乘法的意义,利用知识之间的.联系,使学生顺利掌握“分数乘以整数的意义与整数乘法意义相同”。

同时,复习分数加法,为后续教学铺垫。

在教学分数乘法在过程中约分时,书上的例题是:6×5,并且列出两种做法让学生进行比较。

但我觉得这道题并不能体现在计算过程中先约分的优越性,因此,我在教学完例题之后将题目深化,变成“6×17”,并且和同学们一起比赛谁做得快。

如果哪位学生是用整数直接乘以分子的,速度当然会很慢,当做得最快的同学展示自己的做法时,其他同学恍然大悟,深刻体会到计算过程中先约分,可以化繁为简。

这样,学生在做分数乘法时,不仅仅满足于“分子和整数相乘的积作分子,分母不变”,而是记住“能约分的要约分”这一要点。

北师大五年级下册全册数学教案教学反思2这堂课的重点是让学生了解中位数和众数的意义,能求一组数据的中位数和众数,并能在实际生活中理解三种统计量的意义,准确的运用统计量来解决生活实际问题。

在使用教材时,我对教材使用了如下处理:把两个内容在一个课时上完,创设了一个用月平均工资来反映超市员工月收入水平的生活情境,让学生在现实情境中理解众数和中位数产生的必要性,让知识的产生联系生活实际的需要。

在探究新知部分,我抛给了学生一个思考题:你觉得用月平均工资来反映超市员工的月工资水平合适吗?如何表述这个超市员工的月工资水平呢?通过学生的思考、讨论,在此基础上理解众数、中位数的意义,怎么求中位数和众数。

紧接着通过三组练习题,让学生了解到特殊情况下中位数和众数的求法。

最后一个环节就是巩固运用,通过生活中的中位数和众数运用的'知识,让学生进一步巩固新知,最后我设计了生活中一个常见的记分法则的题,让学生了解到,三种统计量各有利弊,生活中要灵活选择统计量来描述一组数据。

北师大版五年级数学下册教案及教学反思

北师大版五年级数学下册教案及教学反思

北师大版五年级数学下册教案及教学反思
以下是北师大版五年级数学下册教案及教学反思的示例:
课题:小数乘法
教学目标:
1、掌握小数乘法的计算方法,能够正确地进行小数乘法的计算。

2、理解小数乘法的意义,能够解决与小数乘法有关的问题。

教学重难点:
1、小数乘法的计算方法。

2、小数乘法的意义和理解。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复习旧知:整数乘法的计算方法。

2、导入新课:我们生活中有很多需要进行小数乘法计算的问题,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小数乘法的计算方法和意义。

二、新课讲解
1、小数乘法的计算方法:
(1)按照整数乘法的计算方法,先算出积的整数部分。

(2)点小数点时,小数点要对齐,并根据小数位数的多少在积的前面或后面点上小数点。

(3)点完小数点后,结果末尾的0可以去掉。

2、小数乘法的意义:表示几个相同加数的和的简便运算。

21、示例讲解:用小数进行加、减、乘、除的运算,其运算方法和整数一样。

只是在加法和减法中,小数点要对齐;在乘法和除法中,小数点要对齐。

三、练习巩固
1、练习题:用小数进行加、减、乘、除的运算。

2、讲解订正:针对学生练习中存在的问题进行讲解和订正。

四、小结
本节课我们学习了小数乘法的计算方法和意义,希望大家能够认真掌握,并能够应用小数乘法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反思:
本次教学能够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和生活经验,通过实例和练习的讲解,使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小数乘法的计算方法和意义。

也发现了一些学生存在的问题,如小数点对不齐、结果末尾的0不去掉等,需要在今后的教学中加强指导和练习。

【最新】北师大版五年级下册数学全册教案(含教学反思)

【最新】北师大版五年级下册数学全册教案(含教学反思)

北师大版五年级下册数学全册教案(含教学反思)第一单元分数加减法第1课时教学内容:折纸(教材第2~3页)教学目标:1、掌握异分母分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并能正确计算异分母分数的的加减法。

2、体会数学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

教学方法:小组合作交流法、主动探究法、讲授法教学重点:1、异分母分数转化为同分母分数,正确计算异分母分数的加减法。

教学难点:1、异分母分数先通分再加减的计算思路。

即只有相同分母的分数之间才能直接相加减。

教学准备:长方形白纸、课件教学过程:一、出示情境图,提出问题。

1、他俩一共用着这张纸的几分之几?两个人一起在同一张图片上画出自己所用的纸的大小。

笑笑首先在纸上画出了这张纸的1/2,淘气继续画出这张纸的1/4。

列式表示为:二、启发思考1、引导学生观察黑板上的算式,提问学生用我们以前学过的分数的加减法知识是否可以解出这个分数。

学生回答道,不行的因为我们以前学过的是分母相同的分数的加减,这个分数的分母一个是2一个是4不相同。

2、讨论具体的计算方法。

3、汇报讲解,同分母分数的分母相同,也就是分数单位相同。

4、进一步小结。

只有分数单位相同的分数才可以直接想加减。

三、拓展思考1、笑笑比淘气多用了这张纸的几分之几?笑笑用了纸的1/2、淘气用了纸的1/4,所以根据题意笑笑比淘气多用了这张纸的几分之几应该用减法计算。

利用上面的方法继续解题。

四、小结通分的实质就是讲分数单位不同的分数转化成分数单位相同的分数。

五、练一练六、作业课本P3、4页练一练 1、2、3、4、5、6、7、8七、板书设计:折纸分母不相同的分数加减法:先观察相加减的两个分数的分数单位是否相同,如果不同先通分,将分母不同的分数转化成分母相同的分数,就可以相加减了。

教学反思:教学中,让学生动手折纸并涂色,在动手操作的过程中,不提任何规定要求,让学生自主探究列式,并结合作品图探究算法,理解算理,然后教师再对这些做法进行全面评析。

第2课时教学内容:星期日的安排(教材第5~6页)教学目标:1、掌握分数加减混合运算的顺序。

北师大版五年级下册数学教案(带教学反思)

北师大版五年级下册数学教案(带教学反思)

北师大版五年级下册数学教案(带教学反思)一、教学目标1.能够掌握分数的概念,会使用分数表示一个数的部分;2.能够掌握分数的加减法以及乘法,理解分数的运算法则;3.能够熟练使用分数计算物品的价格及折扣;4.能够解决实际问题中的分数运算。

二、教学内容1. 分数的概念授课方法:讲授与练习相结合知识点:分数的含义和定义:分数就是把同一份量分成若干等份,其中的一份就是一个分数。

分数的表示方式:分子、分母分数的大小比较:分数越大,表示的部分就越多。

练习:1.把同一块蛋糕分成 8 份,问每份披萨面积的大小。

2.对于同一个数值的分母,分子越大,分数就越大。

2. 分数的加减法授课方法:讲授与练习相结合知识点:分数的加减法和一般加减法的异同处。

同分母分数的加减法,分子相加相减,分母不变。

不同分母分数的加减法,先通分,再按同分母分数相加减。

练习:1.如何计算 1/4+2/4+3/4+4/4+5/4=?2.口算:3/5+3/4-2/53. 分数的乘除法授课方法:讲授与练习相结合知识点:分数的乘法:分子与分子相乘,分母与分母相乘。

分数的除法:分数的除法可以转化为乘法。

练习:1.手算:4/5x2/3。

2. 2 个人分别吃了整个蛋糕的 3/4 和 1/2,问他们一共吃了多少?4. 分数的应用授课方法:讲授与练习相结合知识点:分数的应用:计算物品的价格和折扣。

练习:1.甲买了168元的书,乙买了甲买书的2/3,那么乙买的书的价格是多少?2.如果一件商品的打折力度是3/4,打折后价格为 60 元,那么这件商品原来的价格是多少钱?三、教学评估教学目标:1.所有学生都能够正确掌握分数的概念和表示方法;2.大多数学生能够熟练掌握分数的加减法和乘除法;3.部分学生能够熟练应用分数解决实际问题。

评估方法:通过课堂练习、课后作业、小组讨论等方式进行评估。

其中课堂练习主要评估学生对概念和表示方法的掌握情况,小组讨论主要评估学生对应用的理解,而课后作业则是评估学生对整个知识点的掌握程度。

北师大版五年级下册数学教案(带教学反思)

北师大版五年级下册数学教案(带教学反思)

北师大版五年级下册数学教案(带教学反思)一、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学习进一步认识面积的概念,了解单位面积的升级,如平方米等。

2.学习熟悉无法恰当整除的数除法,保留余数的表示方法和名称。

3.学习进一步认识分数,了解分数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4.学习进一步掌握整数的比较大小及其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能力目标1.培养学生实际操作能力,能够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2.培养学生认真负责的态度,注意管理时间,自觉完成作业和学习任务。

二、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1.学生掌握面积概念和单位面积的升级,并能举一反三,运用到实际中;2.学生掌握分数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认识分数与整数之间的关系。

教学难点1.学生掌握无法恰当整除的数除法,了解余数的表示方法和名称;2.学生掌握整数的比较大小及其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三、教学策略1.提供丰富的示例,并加以分析;2.引导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自主探究;3.采用课堂互动的方式,帮助学生掌握知识。

四、教学步骤第一步面积概念及其单位1.引导学生回顾面积的相关知识;2.讲解单位面积的升级,概念及意义;3.通过图示等形象化的演示,使学生了解更多面积的概念;4.通过实际生活中的例子,让学生将所学知识联系到实际生活中。

第二步无法恰当整除的数除法1.讲解除法中认识余数,了解余数的表示方法和名称;2.通过例题,让学生掌握无法恰当整除的数除法的运算方法;3.讲解余数的大小与整除的关系;4.通过练习和课堂互动,帮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

第三步分数1.引导学生回顾分数相关的知识点;2.通过例子和彩色图片引导学生理解分数的概念;3.讲解分数与整数之间的关系及应用;4.通过练习和示例深入演示分数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第四步整数比较1.讲解同阶整数的比较大小规则;2.通过掌握差值的方法,帮助学生掌握整数之间的比较大小;3.通过练习和课堂互动,帮助学生掌握比较大小的技巧。

五、教学反思通过教学,我发现学生们在对于无法恰当整除的数除法方面有着较大的困惑,教学过程实际效果并不理想。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单元 分数加、减法折纸异分母分数加减法教学目标1、学生通过直观的操作活动,理解异分母分数加减法的算理。

2、能正确计算异分母分数的加减法。

3、初步渗透转化、建模等数学思想,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4、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

教学重点理解异分母分数加减法的算理。

教学难点能正确计算异分母的分数加减法。

教学准备课件,投影。

一、复习引入?2、口算15 +35 37 +27 19 +5947 - 17 1115 - 1115 712 -512学生口算后,说说同分母分数加减法是怎么算的?为什么可以将分子直接相加?3、通分13 和25 34 和720 512 和38二、探索异分母的分数加法。

1、引入出示题目:小明和小玲分吃一个吃蛋糕,小明吃了这个蛋糕的12 ,小玲吃了13 ,他们一共吃了这个蛋糕的几分之几?让学生根据题意列出算式。

2、讨论:①12 +13 得多少?学生可以估一估结果的范围。

比12 大还是小,比1呢? 出示直观图:+ =② 12 +13 该怎样算呢?师:能否分子与分子相加,分母与分母相加?生独立思考上述方法的正误,小组争论,说说理由。

小组反馈说理由,其它同学可作补充生:应该先通分再计算…生:分数单位相同了才能相加...生:如:12 的一份和13 的一份所表示的面积不同,所以不能直接将分子相加... 3、课件再作展示相加的通分过程+ =4、教师板书计算过程。

三、方法迁移,探究异分母分数的减法。

1、出示问题2:小明比小玲多吃了这个蛋糕的几分之几?学生独立列式计算:12 - 13反馈计算过程。

三、巩固练习。

1、学生独立完成练一练第1题的第二小题。

补充13 -19小结揭示方法:异分母分数加,减法先通分,使分母变为相同,再加减。

2、做课本试一试34 + 58 910 - 16引导小结揭示方法:异分母分数加,减法先通分,把分母不同的分数化成分母相同分数,再加减。

结果能约分的要约成最简分数。

3、做练一练第2题.34 + 15 15 +13 23 - 3558 - 19 110 - 120 56 + 14① 让学生先估一估,并说说是怎样想的。

②学生独立计算。

③集体订正。

注意通分时要先看分母是哪种类型,找好最小公倍数。

结果能约分的要约成最简分数。

4、判断下面各题是否正确,并说明原因。

34 + 27 = 51189 + 13 = 89 + 39 = 11956 - 13 = 435、五年级(3)班全班同学参加大扫除,27 的同学扫包干区,514 的同学打扫场室,256 的同学扫蜘蛛网,其余的同学打扫课室卫生。

请你根据以上信息,提一个数学问题,并解答出来。

四、课堂小结。

《异分母分数加减法》的教学反思本节课是在学生已经掌握同分母分数加减法以及认识了分数的意义和基本性质的基础上教学的,本节课的教学重点不是在异分母分数的计算这一环节,而是重点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异分母分数加减法的算理,因此,我对本课的教材安排进行了改变。

(一)联系学生,重组教材内容。

首先,让学生看图列式计算,来唤起学生对计算同分母分数加法的已有经验,并让学生体会只有分数单位相同的分数也就是同分母分数才能相加,接着,再进行同分母分数加减法和通分练习,为新知的学习做好充分的知识经验的准备。

接着我出示改编的例题,小明和小玲分吃一个吃蛋糕,小明吃了这个蛋糕的12 ,小玲吃了13 ,他们一共吃了这个蛋糕的几分之几?让学生根据题意列出算式。

讨论: 12 +13 得多少?学生可以估一估结果的范围。

开始一个学生冲口而出等于15 ,马上就有别的学生反驳15 比12 还小,不可能,12 +13 应该比12 大,比1小。

那12 +13 到底得多少呢?学生由于有前面同分母分数加减法和通分的知识基础,很自然想到要先通分,把12 和 13 化成分母相同的分数(即分数单位相同)再相加。

这里我再结合课件的直观演示,,把12 块蛋糕和 13 块蛋糕合起来,学生自然是无法对这个既有12又有13的图形用分数来表示,使学生切身体会到分母不同的分数不能直接相加的道理,从而也就更加深刻的掌握了先通分再计算这一异分母分数加减法的算理了。

这个部分的教学设计是成功的,不仅很好地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更重要的是让100%的学生理解了异分母分数加减法的算理。

(课本的例题是12+14对学生来说缺乏挑战,把它改成12+13除了对学生更具挑战性以外还能更好地帮助学生理解异分母分数加减法的算理。

)(二)学生技能的形成,要给予充分的时间这节课我预想学生理解算理不会有困难,学生的困难在于如何快速地找出分母的最小公倍数进行通分计算是正确的。

因而我下了大力气去讲、让学生去练。

但实际效果不够理想。

学生很难达到快速地找出分母的最小公倍数进行通分计算要求,老师讲得很多,学生感悟并不深。

其实学生技能的形成,是需要经验和时间的积累的,这里如果我不急于求成,减少一些习题,多给学生一些时间去思考、讨论,学生的感悟可能会更多,效果可能会更好。

异分母加减法练习课教学目标1.进一步理解异分母分数加减法的算理。

2.能正确计算异分母分数的加减法。

3.学会解决简单的分数计算的实际问题。

教学重点巩固异分母分数加减法的算理和法则。

教学难点运用分数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教具、学具简单的同分母分数加减法口算卡教师指导与教学过程学生学习活动过程设计意图1、复习上节课学过的计算法则。

2、课堂练习1)计算1/4+2/5=5/6+7/12=5/7-1/3=2/3-7/24=2)解方程3/7+x=1/2x-3/5=1/33/4-x=2/3说一说怎样计算分母不相同的分数加减法。

练习通分学生独立计算,后小组合作检查,有错题的同学说说错在那里,怎么改正。

完成后说说什么地方容易出错,应该怎样避免。

学生先说说解方程的方法和格式并先考虑什么地方容易出错。

锻炼学生独立完成任务的能力,并学会检查。

复习解方程的方法,和算理。

教师指导与教学过程学生学习活动过程3)填一填1/2和1/3的()不同,也就是()不同,不能()相加减。

3、引导学生看书Ρ65的“你知道吗”可以老师一边读学生看书。

遇到难理解的地方老师讲解。

它们的分母不同,也就是分数单位不同,不能直接相加减。

学生在老师阅读中理解单位分数。

巩固所学的异分母分数加减法算理。

知道数学知识的历史知识。

板书设计:1)计算2)解方程1/4+2/5=5/6+7/12=3/7+x=1/2x-3/5=1/35/7-1/3=2/3-7/24=3/4-x=2/33)填一填1/2和1/3的()不同,也就是()不同,不能()相加减。

星期日的安排—分数加、减混合运算一、教学目标1、创设情境,进一步体会分数加减法的意义。

2、理解分数加减混合运算的顺序。

3、能正确计算分数加减混合运算。

4、培养学生合作交流与耐心倾听的意识,体会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

二、教学分析在三年级下学期时,学生已经学习了简单的同分母加减法,在本册教材中,学生又学习了倍数与因数以及分数的再认识等,学生理解、掌握了这些知识后,则为本单元的学习打下了很好的基础。

本课时学习的重点是分数的混合运算,教材利用“星期日的安排”的故事情景,逐步引出分数的混合运算。

在此基础上,让学生通过探究算式运算的过程,理解分数混合运算的基本方法。

三、教学重、难点根据星期日的安排提出数学问题,并对所提数学问题进行解答。

四、教学活动(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师:同学们,双休日你们都在干什么?生:去爷爷奶奶家、去同学家、在家看书、看电视、看弟弟妹妹……师:老师通过一次调查了解到我们班同学星期日的活动安排,你想知道大家都在干什么吗?生:(兴趣极浓,大声回答)想知道。

(二)提供探索机会,经历学习过程1、活动一:学生独立感知问题情景,明确所要解决的问题出示课件(“星期日的安排”情景图)师:请同学们看大屏幕,你观察到了什么?生:3/8的同学外出游玩,1/6的同学参加少年宫活动,其余的同学留在家中。

留在家中的同学占全班同学的几分之几?2、活动二:引导参与,探究怎样列出算式师:同学们,如果要计算留在家中的同学占全班同学的几分之几,怎么列算式呢?现在就来试一试怎样列出算式。

(1)学生独立思考,自主探索。

(2)在独立思考的基础上,小组交流。

师:谁来汇报自己探索的过程?生:我列出:1-3/8-1/6生:我列出:1-(3/8+1/6)(3)全班交流。

围绕总数“1”的问题进行交流,教师归纳小结,明确算式的算理。

师:把全班学生看作整体“1”,并作为总数进入运算。

师:这个同学说得真好,我们今天这一节课就要来探索分数加减混合运算。

3、活动三:自主探索,具体的运算过程师:现在,请同学们根据自己的爱好,任意选择一道算式,试一试如何计算。

(1)学生独立思考,自主探索。

(2)在独立思考的基础上,小组交流。

师:谁来汇报自己探索的过程?生1:我选择了“1-3/8-1/6”的这一道题,计算过程是:1-3/8-1/6=5/8-1/6=11/24生2:我也选择了“1-3/8-1/6”的这一道题,但计算的过程与他的不一样。

计算过程是:1-3/8-1/6=24/24-9/24-4/24=15/24-4/24=11/24生3:我选择了“1-(3/8+1/6)”的这一道题,计算过程是:1-(3/8+1/6)=1-(9/24+4/24)=24/24-13/24=11/24生4:我也选择了“1-(3/8+1/6)”的这一道题,计算过程比他简单,是:1-(3/8+1/6)=1-13/24=11/24……师:刚才有很多同学汇报了他们的探索过程,那么为什么同样的算式,计算过程不一样,是不是都正确呢?(3)小组讨论:这几种算法对吗?各有什么特点?(4)全班交流。

围绕运算过程进行交流,教师归纳小结,明晰分数加减混合运算的算理。

师:分数加减混合运算时,主要有以下两种计算方法:一是先将所有的分数全部通分,再进行计算的;二是先根据需进行部分的通分。

这两种方法哪种合适,则需要根据具体的算式特点来确定的。

(三)实践运用,内化新知1、计算(出示试一试4道算式,先由学生独立计算,然后全班交流,在交流时要注意运算顺序,尤其是试一试的第2题。

)2、解决实际问题(出示课本第69页的第2题,在解答本题时,可以让学生自己先作图,再进行解答。

这样,容易提高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

)(出示练一练第69页的第3题,在学生完成填表后,可以组织讨论:“为什么行一段山路,山路的路程占总路程的几分之几与所行时间占总数的几分之几会不同?”使学生明白客观条件的变化,其所花费的时间也将不同。

同样,也可以讨论公路的路程占总路程的几分之几与所用时间几分之几的不同。

)(四)总结师:今天大家都学会了那些数学知识?生1:我学会计算分数加减混合运算。

生2:我学会用多种方法计算。

……教学反思:从本节课的设想到实践体会很多,最深切的是:1、情境导入,激发学习兴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