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下册 导学案 第七单元 第11课时 解决问题

合集下载

新人教版数学二年级下册第七单元导学案

新人教版数学二年级下册第七单元导学案

第七单元学习计划一百一百地数,10 个一百是( )。

2、认识计数单位。

一、十、百、千都是计数单位。

我发现每相邻两个计数单位之间的进率都是10。

我知道了,当物体个数不太多时,可以一个一个或十个十个地数;当数更大的数时,可以一百一百地数。

3、数数。

(1)在三百五十六的后面连续数出5个数。

三百五十七、三百五十八、三百五十九、三百六十、三百六十一(2)在计数器上边拨珠边数数,从九百六十起,一十一十地数到一千。

你会吗计数器上从右边起第一位是个位,第二位是十位,第三位是百位。

九百六十、九百七十、九百八十、九百九十、一千。

计数器上从右边起第四位是千位。

10个一百是一千。

三、展示汇报,归纳提升数一数,在计数器上边拨珠边数数1. 从一百起,一个一个地数到一百二十。

2.从一百九十八起,一个一个地数到二百零三。

3. 从二百二十起,一十一十地数到三百一十。

四:检测反馈(一)填一填1. 10个一是(), 10个十是(), 10个一百是()。

2. 九百七十七后面的第五个数是()。

3. 六百八十九的相邻数是()和()。

4. 最大的三位数和最小的四位数相差()。

小结:小朋友们要认真读题,仔细思考。

(二)作业:第79页练习十六,第1~3题。

五、总结、评价:一、复习导入(一)填一填10个一是(), 10个十是(), 10个一百是()。

(二)数一数1. 在二百八十六的后面连续数出6个数。

2. 下面这些小正方体共有()个。

二、自主学习,合作探究。

(一)数的组成。

1、每列有10个,10列,10个10就是100,比100多。

2、2个一百是二百,与三十五合起来是二百三十五。

3、还剩下三十五个圆点。

图中有二百三十五个圆点。

4、你会用小棒表示这个数吗小结:同学们的方法非常好,数数的时候可以先数出整百数,再与剩下的部分合起来。

5、二百三十五是由2个百、()个十和()个一组成的。

(二)数的读写。

把二百三十五在计数器上表示出来。

写作: 2 3 5读作:二百三十五谁来介绍一下计数器个位上1颗珠子表示1个一,十位上1颗珠子表示1个十,百位上1颗珠子表示1个百,千位上1颗珠子表示1个千。

人教版数学二年级下册第11课时《解决问题》说课稿

人教版数学二年级下册第11课时《解决问题》说课稿

人教版数学二年级下册第11课时《解决问题》说课稿一. 教材分析《人教版数学二年级下册》第11课时《解决问题》,本节课的内容是在学生已经掌握了加减法运算的基础上,进一步引导学生解决实际生活中的问题。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让学生能够运用加减法运算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 学情分析二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加减法运算基础,他们能够进行简单的加减运算,但对于解决实际问题,还需要进一步的引导和培养。

此外,学生的思维方式、学习习惯和学习兴趣等方面也会影响他们的学习效果。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学生能够运用加减法运算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解决实际问题,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和思维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培养学生对数学的兴趣,让学生体验到数学在实际生活中的运用。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学生能够运用加减法运算解决实际问题。

2.教学难点:学生能够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正确运用加减法运算,并能够灵活运用不同的方法解决问题。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1.教学方法: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主动思考和解决问题。

2.教学手段:利用多媒体课件和实际物品,帮助学生形象直观地理解问题和解决问题。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通过一个简单的实际问题,引出本节课的内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新课导入:介绍本节课的学习目标和内容,引导学生明确学习任务。

3.课堂讲解:通过讲解和示范,让学生掌握解决实际问题的方法和步骤。

4.课堂练习:让学生进行实际问题的练习,巩固所学知识和方法。

5.总结与拓展: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并提出一些拓展问题,激发学生的思考。

七. 说板书设计板书设计要简洁明了,能够突出本节课的重点内容。

可以设计一个简单的框架,包括课题、教学内容和关键步骤等。

八. 说教学评价教学评价可以从学生的学习效果、学习过程和学习态度等方面进行。

可以通过课堂练习、课后作业和学生的表现等方面进行评价。

第11课时《化简思想在计算中的应用》导学案

第11课时《化简思想在计算中的应用》导学案

第11课时《化简思想在计算中的应用》导学案知识目标:1、括号内含多个数的化简;2、含带分数的计算题3、含绝对值的多个数的计算;能力目标:掌握《化简——“复杂问题简单化”》的转化思想知识点一:括号内含多个数的化简复习旧知识:正号“+”表示肯定,负号“-”表示否定。

1、括号内含单个数(或单项式)的化简:括号内只有一个数(或单项式),那么括号前的“+”号是对这一个数(或单项式)的肯定,括号前的“-”是对这一个数(或单项式)的否定。

练习:-(-8)= ,+(-2)= 。

-(+2xy)= ,-(-4m)= 。

2、括号内含多个数(或单项式)的化简:括号内有多个数(或多个单项式),括号前的正号“+”是对多个数(或多个单项式)的肯定,括号前的负号“-”是对多个数(或多个单项式)的否定。

例1:说明:+(3-2)=3-2 成立的理由。

因为左边:+(3-2)= +1=1,右边:3-2=1左边=右边所以:+(3-2)=3-2,例2:说明:+(-a+5a)=-a+5a 成立的理由。

因为左边:+(-a+5a)=+(5a-a)=+4a=4a右边:-a+5a=5a-a=4a左边=右边所以:+(-a+5a)=-a+5a练习:对下列式子进行去括号的化简(不要求计算结果):+(3-2+5)= ,+(-2x+5x-6x)=例3:说明:-(-1+2)=1-2 成立的理由。

因为左边:-(-1+2)=-(2-1)=-1右边:1-2=-1左边=右边所以:-(-1+2)=1-2例4:说明:-(3x-5x)=-3x+5x 成立的理由。

因为左边:-(3x-5x)=-(-2x)=2x右边:-3x+5x =5x-3x = 2x左边=右边所以:-(3x-5x)=-3x+5x学习方法指导理解记忆:因为“+”是对括号内3-2的肯定,所以结果是3-2,没发生变化。

理解记忆:因为“+”是对括号内-a+5a的肯定,所以结果是-a+5a,没发生变化。

理解记忆:因为“-”是对括号内-1+2的否定,所以结果是1-2,每一个数被否定后都变成了它的相反数。

人教版二年级下册数学七单元《万以内数的认识第11课时解决问题》导学案

人教版二年级下册数学七单元《万以内数的认识第11课时解决问题》导学案

人教版二年级下册数学七单元《万以内数的认识第11课时解决问题》导学案一、学习目标1.能够解决课本中关于万以内数的应用问题。

2.能够正确理解并应用万以内数的知识。

3.提高学生的逻辑思维和问题解决能力。

二、课前准备1.完成第10课时的课后练习并复习万以内数的认识知识。

2.准备好课本、练习册、铅笔和橡皮。

3.保持教室安静,集中注意力。

三、导学内容1.复习:请同学们回顾一下上一课时学习的内容,简述一下“万以内数”的概念和特点。

2.提出问题:下面列举一些关于“万以内数”的问题,同学们尝试解答。

–若一个大框里有226匹羊,一个小框里有155匹羊,两个框里的羊一共有多少只?–小明家里有468支铅笔,小红家里有297支铅笔,两家一共有多少支铅笔?–班级里有56个同学,其中有19个男生,其他都是女生,那么班级里有多少个女生?3.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法:–问题1:将226和155相加即可得到两个框里的羊的总数。

–问题2:将468和297相加即可得到两家铅笔的总数。

–问题3:用班级里的总人数减去男生的数量即可得到女生的数量。

4.让学生自己尝试解答这些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如何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5.收集学生回答的结果,让学生互相核对,并指出错题的原因。

四、小结与作业1.通过本节课学习,我们学会了如何运用万以内数解决实际问题。

2.学生可以尝试在家里寻找更多类似的问题进行练习,加深对万以内数的认识。

3.完成课本上相关习题和作业,准备好下节课的复习内容。

五、扩展阅读•你知道在日常生活中还有哪些应用万以内数的场景吗?请思考并记录下来,在课堂上和同学们分享。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相信同学们能够更加熟练地应用万以内数的知识,并能够更好地解决实际生活中的问题。

希望同学们在接下来的练习中不断巩固和提高自己的数学能力!。

人教版二年级下册数学七单元《万以内数的认识第11课时解决问题》说课稿

人教版二年级下册数学七单元《万以内数的认识第11课时解决问题》说课稿

人教版二年级下册数学七单元《万以内数的认识第11课时解决问题》说课稿一. 教材分析《万以内数的认识第11课时解决问题》是人教版二年级下册数学七单元的内容。

这部分教材主要帮助学生巩固对万以内数的认识,并通过解决实际问题,提高学生的数感和逻辑思维能力。

本节课时通过各种有趣的实践活动,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感受数的组成,数的比较,数的进位等概念,进一步理解和掌握万以内数的认识。

二. 学情分析在授课之前,我们对学生进行了学情分析。

二年级的学生已经对基本的数数、识数有了初步的认识,但是对于万以内数的组成、比较和进位等概念还比较模糊。

因此,我们需要通过具体的活动和实例,帮助学生进一步理解和掌握这些概念。

同时,学生对于解决问题的兴趣较高,我们可以通过设计有趣的实践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他们的学习积极性。

三. 说教学目标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是让学生掌握万以内数的组成、比较和进位等概念,提高学生的数感和逻辑思维能力。

同时,通过解决实际问题,培养学生的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

四. 说教学重难点本节课的重难点是让学生理解和掌握万以内数的组成、比较和进位等概念。

为了突破这个难点,我们将设计一系列的教学活动和实例,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这些概念。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为了提高教学效果,我们将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和手段。

首先,我们将会运用直观教具,如图片、卡片等,帮助学生直观地理解数的组成和进位等概念。

其次,我们将会设计有趣的实践活动,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感受数的组成,数的比较,数的进位等概念。

同时,我们也会利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如课件、视频等,丰富教学手段,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六. 说教学过程教学过程分为以下几个环节:1.导入:通过一个有趣的谜语,引发学生的思考,引出本节课的主题。

2.教学活动一:通过展示图片,让学生观察和描述图片中的物品,引导学生理解和掌握数的组成。

3.教学活动二:通过设计一个小游戏,让学生在游戏中体验数的比较和进位的过程,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这些概念。

最新审定人教版二年级下册数学第七单元导学案(精品)

最新审定人教版二年级下册数学第七单元导学案(精品)

第七单元学习计划第 7单元单元标题1000以内数的认识本单元知识的前后联系本单元是在学生学习了百以内数的认识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学生已经学习了“20以内数的认识”“100以内数的认识”,掌握了百以内的计数单位名称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

能够明确“满十进一”的计数方法,并能体会数在生产、生活中应用的广泛性。

本学期将认数的范围扩展到万以内。

通过本单元的学习,可以为学生学习多位数的认识打好基础。

在整数的认识过程中,本单元起到承上启下的重要作用。

它不仅是进行大数计算的基础,而且对实际生活中也有着广泛的应用。

因为万以内的数需要大量关于数的认识的直接经验,而二年级学生的经验有限,尤其对万以内数的组成和计数单位等,学生在读、写大数时可能会出现错误,这往往与数的概念不清楚、数的感受不丰富有关。

教学时,应留给学生自主探索的空间,教学计数单位认识时,更多地是让学生利用前面的知识进行迁移类推。

学习目标知识技能:结合生活实际,体会生活中有大数,感受学习大数的必要性,经历数数的过程,能认识万以内的数,结合实际物体知道这些数的组成与分解。

数学思考:经历估一估、数一数、想一想、认一认、说一说、拿一拿、比一比等数学实践活动,体验感受万以内数的大小,培养数感。

问题解决:初步能用符号和词语描述万以内数的大小。

认识“万位”及其位值,能说出万以内各数位的名称及相邻数位之间的进率,能掌握整百、整千数加减法。

情感态度:进一步学习用具体的数描述生活中的事物,经历与他人交流活动,培养学习数学的兴趣和自信心。

重点1.会数10000以内的数,探索万以内的数的读法、写法及数的组成。

2.能比较万以内的数的大小。

3.会口算整百整千数的加减难点1.体会相邻两个计数单位之间的进率是10。

2.掌握中间、末尾有0的数的读写法。

3.认识近似数,并能结合实际进行估计。

教学方法谈话教学法,情景演示法,讲授法讨论与合作单元内容及课时安排约12课时1.1000以内数的认识,,,,,3课时2.10000以内数的认识,,,,7课时3.整百、整千数加减法,,,,2课时第七单元主备人使用人课题:1000以内数的认识(1)第1 课时审核人学习目标:1、认识计数单位“千”,理解数位的意义,发现每两个相邻的计数单位之间都是十进的关系。

人教版数学二年级下册第11课时《解决问题》教案

人教版数学二年级下册第11课时《解决问题》教案

人教版数学二年级下册第11课时《解决问题》教案一. 教材分析《解决问题》是人教版数学二年级下册的第11课时,主要内容是让学生学会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培养学生的解决问题的能力。

本节课时内容是在学生已经掌握了加减法运算的基础上进行的,通过本节课的学习,让学生能够运用加减法运算解决实际问题,进一步巩固加减法的运算方法。

二. 学情分析二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运算能力,能够进行简单的加减法运算。

但是,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时,往往不知道如何将问题转化为数学运算,同时,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缺乏耐心和细心,容易粗心大意,导致计算错误。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能够理解问题的实际意义,并将问题转化为数学运算。

2.让学生掌握解决问题的方法,培养学生的解决问题的能力。

3.培养学生细心、耐心的学习态度,提高学生的计算准确性。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让学生能够将实际问题转化为数学运算,并解决问题。

2.教学难点:培养学生将问题转化为数学运算的能力,以及学生在解决问题过程中的细心、耐心。

五. 教学方法采用情境教学法、游戏教学法、分组合作法等教学方法,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积极性。

六. 教学准备1.教学PPT2.教学素材(图片、卡片等)3.分组合作的准备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通过一个简单的实际问题,引导学生进入学习状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例如:小明有3个苹果,小红的苹果比小明多2个,请问小红有几个苹果?2.呈现(10分钟)呈现本节课的主要内容,让学生了解本节课的学习目标。

通过PPT或者黑板,将问题呈现给学生,让学生观察、思考。

3.操练(10分钟)让学生通过小组合作的形式,讨论如何解决问题。

教师巡回指导,引导学生将问题转化为数学运算。

例如,教师可以提问:“小明有3个苹果,小红的苹果比小明多2个,我们应该如何计算小红有几个苹果?”4.巩固(10分钟)通过一些实际的例子,让学生巩固解决问题的方法。

二年级下册数学第七单元导学习型教学案(新人教版)

二年级下册数学第七单元导学习型教学案(新人教版)

二年级下册数学第七单元导学案(新人教版)本资料为woRD文档,请点击下载地址下载全文下载地址第七单元学习计划第7单元单元标题000以内数的认识本单元知识的前后联系本单元是在学生学习了百以内数的认识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学生已经学习了“20以内数的认识”“100以内数的认识”,掌握了百以内的计数单位名称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

能够明确“满十进一”的计数方法,并能体会数在生产、生活中应用的广泛性。

本学期将认数的范围扩展到万以内。

通过本单元的学习,可以为学生学习多位数的认识打好基础。

在整数的认识过程中,本单元起到承上启下的重要作用。

它不仅是进行大数计算的基础,而且对实际生活中也有着广泛的应用。

因为万以内的数需要大量关于数的认识的直接经验,而二年级学生的经验有限,尤其对万以内数的组成和计数单位等,学生在读、写大数时可能会出现错误,这往往与数的概念不清楚、数的感受不丰富有关。

教学时,应留给学生自主探索的空间,教学计数单位认识时,更多地是让学生利用前面的知识进行迁移类推。

学习目标知识技能:结合生活实际,体会生活中有大数,感受学习大数的必要性,经历数数的过程,能认识万以内的数,结合实际物体知道这些数的组成与分解。

数学思考:经历估一估、数一数、想一想、认一认、说一说、拿一拿、比一比等数学实践活动,体验感受万以内数的大小,培养数感。

问题解决:初步能用符号和词语描述万以内数的大小。

认识“万位”及其位值,能说出万以内各数位的名称及相邻数位之间的进率,能掌握整百、整千数加减法。

情感态度:进一步学习用具体的数描述生活中的事物,经历与他人交流活动,培养学习数学的兴趣和自信心。

重点.会数10000以内的数,探索万以内的数的读法、写法及数的组成。

2.能比较万以内的数的大小。

3.会口算整百整千数的加减难点.体会相邻两个计数单位之间的进率是10。

2.掌握中间、末尾有0的数的读写法。

3.认识近似数,并能结合实际进行估计。

教学方法谈话教学法,情景演示法,讲授法讨论与合作单元内容及课时安排约12课时.1000以内数的认识……………3课时2.10000以内数的认识…………7课时3.整百、整千数加减法…………2课时第七单元主备人使用人课题:000以内数的认识(1)第1课时审核人学习目标:、认识计数单位“千”,理解数位的意义,发现每两个相邻的计数单位之间都是十进的关系。

二年级下册数学导学案:万以内数的认识第11课时解决问题

二年级下册数学导学案:万以内数的认识第11课时解决问题

二年级下册数学导学案:万以内数的认识第11课时解决问题教案:万以内数的认识一、教学内容本节课我们学习的是人教版二年级下册数学教材的第11课时,主要内容是万以内数的认识。

我们将通过解决实际问题,让学生掌握万以内数的读写方法,以及运用万以内数进行简单的计算和解决问题。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万以内数的读写方法,能正确读写10000以内的数。

2. 培养学生运用万以内数进行简单计算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 培养学生合作交流、积极思考的良好学习习惯。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万以内数的读写方法及运用。

难点:理解万以内数的组成,能正确进行计算和解决问题。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PPT、黑板、粉笔。

学具:练习本、铅笔、橡皮。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老师:同学们,今天老师带来了一个有趣的故事,故事中的小明在超市购物,我们需要帮帮他,计算一下他购买的物品总价。

你们愿意吗?(出示PPT,展示小明购物的图片和价格)2. 例题讲解老师:请同学们看图片,小明买了2个苹果,每个苹果3元,他还买了1个香蕉,2元。

我们一起来算一下,小明购买这些水果一共需要多少钱?学生:2个苹果,每个3元,就是23=6元。

加上1个香蕉2元,一共是6+2=8元。

老师:同学们真棒!我们刚才用的是加法,那如果小明买了3个苹果,每个苹果3元,他还买了1个香蕉,2元,我们该怎样计算呢?学生:3个苹果,每个3元,就是33=9元。

加上1个香蕉2元,一共是9+2=11元。

3. 随堂练习老师:同学们请看练习本,第1题,小明买了4个苹果,每个苹果2元,他还买了1个香蕉,3元。

请同学们计算一下,小明购买这些水果一共需要多少钱?(学生独立完成,集体讲解答案)4. 教学拓展老师:同学们,我们刚才学习了加法,现在我们来学习减法。

请看PPT,出示一道减法题目。

学生:5个苹果,每个苹果3元,小明买了一些,然后又返回去买了一个苹果,他一共花费了多少钱?老师:这道题目我们可以用减法来解决,同学们试试看。

二年级下册数学教案 万以内数的认识 第11课时 解决问题 导学案

二年级下册数学教案 万以内数的认识 第11课时  解决问题 导学案

二年级数学学科(下)第七单元导学指导案课题:解决问题课型:新授探究课课时:第11课时使用说明及学法指导:1、自学课本第课本第96页例13和练习十九第5、6题,用红笔勾画出疑惑点;独立思考完成自主学习和合作探究任务,并总结规律方法。

2、针对自主学习中找出的疑惑点,课上小组讨论交流,答疑解惑。

3、带﹡号的帮扶生不做。

学习目标:1、能从具体的生活情境中发现问题,掌握解决问题的步骤和方法,知道可以用不同的方法解决问题。

2、能灵活地运用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教学重点:掌握解决问题的方法,体会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

教学难点:能灵活地运用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教法:引导发现法。

学法:自主探究与合作交流法。

教具准备:主题图。

教师复备栏或学生笔记栏一、导学目标(一)、独立尝试(预习)自学课本第96页例13和练习十九第5、6题。

(二)、复习并检查(温固),多媒体或小黑板出示。

1、复习近似数(1)、实验小学今年有学生1601人,约是( )人,(2)、小明家到学校有492米,约是( )米,(3)、一台彩色电视机售价是1095元,约是( )元,(4)、学校图书馆又买来新书702本,约是( )本。

讲一讲自己是怎样想的?(三)1、引入课题:自己去买过东西吗?说一说,你买过什么东西?你当时带了多少钱?现在,老师给大家展示一些商品,你能不能根据你自己的生活经验猜出这些东西的价格?水杯(10元)童话书(18元)篮球(42元)(1)学生猜测水杯价格。

A、学生第一次猜测水杯价格。

(乱猜)B、如果学生猜不到,就提示学生价格接近多少元。

透露一点,接近10元。

C、学生第二次猜测水杯价格:11元、12元、13元、14元……D、大家都猜得有道理,这些数都接近10,我们说它大约是10元,这个水杯的价格是12元。

(2)学生猜测童话书的价格:大约20元,价格18元。

(3)学生猜测篮球的价格:大约40元,价格42元。

刚才猜测商品价格的过程就叫作估计。

人教版二年级下册数学七单元《万以内数的认识第11课时解决问题》教案

人教版二年级下册数学七单元《万以内数的认识第11课时解决问题》教案

人教版二年级下册数学七单元《万以内数的认识第11课时解决问题》教案一. 教材分析人教版二年级下册数学第七单元《万以内数的认识》第11课时,主要让学生通过解决实际问题,进一步理解和掌握万以内数的认识。

本课时让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培养学生的数感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 学情分析二年级的学生已经掌握了万以内数的读写方法,但对万以内数的实际应用还不够熟练。

因此,在教学中,需要结合生活情境,让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加深对万以内数的认识。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理解和掌握万以内数的认识方法。

2.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数感。

3.让学生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让学生理解和掌握万以内数的认识方法。

2.难点: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让学生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五. 教学方法采用情境教学法、游戏教学法和小组合作学习法,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学习,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六. 教学准备1.准备相关的生活情境图片和问题。

2.准备计数器、卡片等教学工具。

3.准备小组合作学习的资料。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情境图片,引导学生观察和描述图片中的内容。

然后提出问题,让学生尝试用万以内的数来解决问题。

例如:“这幅图中有多少人?用一个数来表示。

”2.呈现(10分钟)呈现一些实际问题,让学生用万以内的数来解决。

例如:“超市里一共有多少个苹果?用一个数来表示。

”在呈现问题时,引导学生注意数的大小和计数单位。

3.操练(10分钟)学生分小组进行讨论和解答问题。

教师巡回指导,给予学生适当的帮助和引导。

4.巩固(5分钟)让学生用计数器或卡片进行数的操作,巩固对万以内数的认识。

教师可以设置一些游戏,让学生在游戏中加深对万以内数的理解。

5.拓展(5分钟)让学生尝试解决一些更复杂的问题,例如:“超市里一共有多少个苹果、香蕉和橙子?用一个数来表示。

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下册精品教案第七单元第11课时

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下册精品教案第七单元第11课时
(三)比较算法。
今天学习的这两种情况有什么不同之处?计算时应注意什么?
三、实际运用,深化算法
(一)基础练习。
1.游戏一:捉老鼠。(教材第97页第1题。)
2.游戏二:小猴送信。(教材第98页的第4题。)
3.游戏三:猜数。(□后面藏着几。)
500+□=800 □+70=210 7000-□=2000 □-60=60
③计数器:借助计数器来拨数(3)算法优化:你喜欢用哪种方法来算呢?
2.解决问题(2):2000-1000=
(1)学生独立思考,尝试解答。(2)交流算法:你是怎样算的?
(3)算法优化:你喜欢用哪种方法来算呢?
3.及时练习。
计算:200+400= 600-400= 3000+6000= 9000-3000=
(二)综合运用。
1.教材第96页第2题。2.教材第97页第2题。
四、课堂小结,畅谈收获




指生回答,重点让学生说说:是怎样算的?
(二)探究整百、整千数加减法(进位、退位)的算法。
1.课件出示:80+50= 130-50=
2.学生尝试解答。
3.交流算法。
预设算法如下:(1)80+50=
①数的组成:因为8个十加5个十是13个十,就是130,所以80+50=130。②类推:因为8+5=13,所以80+50=130。
(2)130-50=
①数的组成:因为13个十减去5个十是8个十,就是80
②类推:因为13-5=8,所以130-50=80。
③想加法:因为50+80=130,所以130-50=80。
4.算法优化:你喜欢用哪种方法来算?

新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下册导学案第七单元第11课时 解决问题

新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下册导学案第七单元第11课时  解决问题

二年级数学学科(下)第七单元导学指导案课题:解决问题课型:新授探究课课时:第11课时使用说明及学法指导:1、自学课本第课本第96页例13和练习十九第5、6题,用红笔勾画出疑惑点;独立思考完成自主学习和合作探究任务,并总结规律方法。

2、针对自主学习中找出的疑惑点,课上小组讨论交流,答疑解惑。

3、带﹡号的帮扶生不做。

学习目标:1、能从具体的生活情境中发现问题,掌握解决问题的步骤和方法,知道可以用不同的方法解决问题。

2、能灵活地运用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教学重点:掌握解决问题的方法,体会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

教学难点:能灵活地运用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教法:引导发现法。

学法:自主探究与合作交流法。

教具准备:主题图。

教师复备栏或学生笔记栏一、导学目标(一)、独立尝试(预习)自学课本第96页例13和练习十九第5、6题。

(二)、复习并检查(温固),多媒体或小黑板出示。

1、复习近似数(1)、实验小学今年有学生1601人,约是( )人,(2)、小明家到学校有492米,约是( )米,(3)、一台彩色电视机售价是1095元,约是( )元,(4)、学校图书馆又买来新书702本,约是( )本。

讲一讲自己是怎样想的?(三)1、引入课题:自己去买过东西吗?说一说,你买过什么东西?你当时带了多少钱?现在,老师给大家展示一些商品,你能不能根据你自己的生活经验猜出这些东西的价格?水杯(10元)童话书(18元)篮球(42元)(1)学生猜测水杯价格。

A、学生第一次猜测水杯价格。

(乱猜)B、如果学生猜不到,就提示学生价格接近多少元。

透露一点,接近10元。

C、学生第二次猜测水杯价格:11元、12元、13元、14元……D、大家都猜得有道理,这些数都接近10,我们说它大约是10元,这个水杯的价格是12元。

(2)学生猜测童话书的价格:大约20元,价格18元。

(3)学生猜测篮球的价格:大约40元,价格42元。

刚才猜测商品价格的过程就叫作估计。

第7单元 第11课时 解决问题(导学案)2023-2024学年二年级数学下册同步备课(人教版)

第7单元 第11课时 解决问题(导学案)2023-2024学年二年级数学下册同步备课(人教版)

第7单元第11课时解决问题(导学案)2023-2024学年二年级数学下册同步备课(人教版)一、教学目标1. 理解解决问题的基本过程,能通过画图、列表等方式来分析问题,找出问题的数量关系,从而解决问题。

2. 能根据问题的需要,从生活经验或情境中抽象出数量关系和变化规律,并用符号予以表示。

3. 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合作交流的能力,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内容1. 画图解决问题2. 列表解决问题3. 算式解决问题三、教学重点1. 掌握解决问题的基本过程和策略。

2. 能用画图、列表、算式等方法分析问题,找出数量关系,解决问题。

四、教学难点1. 如何引导学生从生活情境中抽象出数量关系。

2. 如何指导学生运用画图、列表、算式等方法解决问题。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创设情境,引导学生发现生活中的数学问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新课导入:引导学生回顾解决问题的基本过程,为新课的学习做好铺垫。

3. 新课学习:通过讲解、示范、练习等方式,使学生掌握画图、列表、算式等方法解决问题。

4. 巩固练习:设计不同层次的练习题,让学生独立完成,巩固所学知识。

5. 小结:引导学生总结解决问题的方法和策略,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

六、教学评价1. 课堂表现: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思维活跃度、合作交流情况等。

2. 练习完成情况:检查学生练习的完成情况,评价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

3. 课后作业:布置课后作业,检查学生对知识的运用能力。

七、教学策略1. 创设情境:通过生活实例、故事等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启发式教学:引导学生主动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

3. 合作交流: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讨论,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交流能力。

4. 分层次教学:针对不同学生的学习程度,设计不同层次的练习题,使每个学生都能得到提高。

八、教学资源1. 教材: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下册2. 教学课件:多媒体课件,用于辅助教学。

3. 练习题:针对本节课的内容,设计不同层次的练习题。

2.11解决问题(教案)二年级下册数学人教版

2.11解决问题(教案)二年级下册数学人教版

2.11 解决问题(教案)二年级下册数学人教版教学内容本节课将引导学生通过解决实际问题,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概念和计算方法。

教学内容主要包括认识和理解数学问题,掌握基本的数学计算法则,以及学会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目标1. 理解并掌握基本的数学概念和计算方法。

2. 能够运用所学的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3. 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难点1. 如何引导学生理解并掌握数学概念。

2. 如何帮助学生运用所学的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教具学具准备1. 教师准备PPT课件,用于展示问题和计算过程。

2. 学生准备纸和笔,用于记录问题和计算过程。

教学过程1. 引入:教师通过PPT展示一些实际问题,引导学生理解问题,并尝试用数学知识解决。

2. 新课导入:教师讲解基本的数学概念和计算方法,引导学生理解和掌握。

3. 实践操作:学生分组讨论,尝试用所学的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4. 总结提升:教师引导学生总结解决问题的方法和技巧,提升学生的解决问题的能力。

板书设计1. 教师在黑板上列出问题和计算过程,以便学生参考。

2. 教师在黑板上画出图表,帮助学生理解问题。

作业设计1. 教师设计一些实际问题,让学生课后完成。

2. 教师设计一些练习题,让学生巩固所学的数学知识。

课后反思1. 教师需要反思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以便改进教学方法。

2. 教师需要反思学生的学习情况,以便调整教学计划。

总结本节课通过解决实际问题,引导学生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概念和计算方法,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关注学生的学习情况,及时调整教学计划,提高教学效果。

重点关注的细节是“教学过程”。

教学过程详细补充和说明引入在引入阶段,教师应该选择与学生的生活实际紧密相关的问题,以便学生能够快速理解问题的背景和意义。

例如,可以使用购物找零、分配物品等日常生活中的场景。

通过PPT展示这些问题,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观察、提问,并鼓励他们用自己的语言表述问题,以此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问题意识。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二年级数学学科(下)第七单元导学指导案
课题:解决问题课型:新授探究课课时:第11课时
使用说明及学法指导:
1、自学课本第课本第96页例13和练习十九第5、6题,用红笔勾画出疑惑点;独立思考完成自主学习和合作探究任务,并总结规律方法。

2、针对自主学习中找出的疑惑点,课上小组讨论交流,答疑解惑。

3、带﹡号的帮扶生不做。

学习目标:
1、能从具体的生活情境中发现问题,掌握解决问题的步骤和方法,知道可以用不同的方法解决问题。

2、能灵活地运用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教学重点:掌握解决问题的方法,体会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

教学难点:能灵活地运用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教法:引导发现法。

学法:自主探究与合作交流法。

教具准备:主题图。

教师复备栏或学生笔记栏
一、导学目标
(一)、独立尝试(预习)
自学课本第96页例13和练习十九第5、6题。

(二)、复习并检查(温固),多媒体或小黑板出示。

1、复习近似数
(1)、实验小学今年有学生1601人,约是( )人,
(2)、小明家到学校有492米,约是( )米,
(3)、一台彩色电视机售价是1095元,约是( )元,
(4)、学校图书馆又买来新书702本,约是( )本。

讲一讲自己是怎样想的?
(三)1、引入课题:自己去买过东西吗?说一说,你买过什么东西?你当时带了多少钱?现在,老师给大家展示一些商品,你能不能根据你自己的生活经验猜出这些东西的价格?
水杯(10元)童话书(18元)篮球(42元)
(1)学生猜测水杯价格。

A、学生第一次猜测水杯价格。

(乱猜)
B、如果学生猜不到,就提示学生价格接近多少元。

透露一点,接近10元。

C、学生第二次猜测水杯价格:11元、12元、13元、14元……
D、大家都猜得有道理,这些数都接近10,我们说它大约是10元,这个水杯的价格是12元。

(2)学生猜测童话书的价格:大约20元,价格18元。

(3)学生猜测篮球的价格:大约40元,价格42元。

刚才猜测商品价格的过程就叫作估计。

它可以更简洁、迅速地解决一些问题。

今天我们学习解决问题。

(板书课题:解决问题)
2、展示本节课的学习目标。

(齐读目标)
二、自主探究、合作交流(导读探究)
1、出示例题13。

(课件)展示超市的各种商品。

电话机358元,电吹风218元,买这两种商品,妈妈带500元钱够吗?
(1)从图中你了解到什么信息?妈妈带500元钱去商店买商品。

(2)妈妈带的钱够吗?你是怎么想的?你会解决这个问题吗?
把你的想法告诉小组的同学,比一比谁的方法多,比一比谁的想法最合理。

学生尝试自己解决。

(鼓励学生用最快的速度去判断)学生实际操作。

(3)思考:还有别的方法来解决这个问题吗?
汇报交流:A、358+218的结果是多少?不会计算,怎么办?
B、电话机358元超过了300元,电吹风 218元超过了200元,300+200=500,带
500元不够。

C、500元钱买电话机后,剩下的钱不够200元,肯定不够买电吹风。

D、假设电话机是300元,500-300=200,也不够买电吹风。

……
2、思考:带700元钱够吗?
3、讨论算法。

先让学生明白:要解决提出的问题,不需准确计算,只进行估算就可以了。

4、探究估算方法。

先让学生各自独立尝试着估计,在同组内交流,说一说自己是如何想的。

然后全班交流。

只要想的合理,教师及时给予肯定。

让学生结合刚才自己估算得出的结果,回答够不。

其中可引导学生用估算的方法算出,也可以用精确计算的方法算出结果。

5、延伸拓展:你还可以提出什么数学问题?能估算出结果吗?
6、小结:在解决问题时,可以从不同的角度去思考。

三、自主练习、达成目标(检测达标)。

1、练习十九第5题。

学生先读一下表内的数据。

再回答问题,说一说自己的思路。

2、练习十九第6题。

学生先读题,独立思考。

指名学生说一说自己是怎样思考的。

3、口算下面各题。

800+600= 1200-700= 9000-6000= 1500-500=
90+80= 140-90= 300+1000= 300+700=
2000+4000= 1600-600= 800+600= 600+500=
4、电风扇:245元,电饭煲:187元。

妈妈有400元,买这两样东西够吗?
四、合作考试(拓展作业)(1、先独立答题 2、组内交流 3、师生交流)
1、王老师到商店去为学校买足球,每个足球98元。

王老师带了300元钱,他想买3个足球,带的钱够不够?
2、一件皮衣528元,一件羽绒服453元,一双皮鞋435元。

(1)买一件皮衣和一双皮鞋,1100元够吗?
(2)买一件羽绒服和一双皮鞋,800元够吗?
3、新华小学一共有学生925人,参加春季运动会的有786人,没有参加运动会的大约有多少人?
★4、一个四位数,千位数字是4,十位上数字是8,任意相邻的三个数字和都是15,这个四位数是多少?
五、预习:
课本第97---99页练习十九。

六、板书设计:
解决问题
电话机:358元、电吹风:218元,
买这两种商品,带500元钱够吗?
电话机358元超过了300元,
电吹风218元超过了200元,
300+200=500(元),带500元不够。

500元买电话机后,剩下钱还不够200元,肯定不够买电吹风。

假设电话机是300元,500-300=200,也不够买电吹风。

教学反思:。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