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动力学课程教学方式设置的探讨
电动力学课程教学改革的思考与实践
学, 不仅要求学生要有较好 的物理思想 , 扎实的数学基础 , 还 要 在课后将 大量的时间和精力用在 预习和复习上 , 这样 才能
为了提高考试通过率 , 教师通常会减少教学内容, 降低教学
要求, 这改变 了课程 设置 的初 衷 和教学 目标 , 得 电动力学 使 失 去了原有的魅力 和吸 引力 , 也不 利于 学生 探索 精神 、 创新
电动力 学的教学 内容 的 大体框 架 是电磁 现象 的普遍 规 律 、 电场 、 静 静磁场 、 电磁波的传播和 辐射 以及 狭义相对论 五 个部分 . 中只 有 电磁波 内 容在军 事 ( 测 、 J 其 探 定位 等 ) 日 、 常生活 ( 电视 广播 、 通信 等 ) 生 产实 际 ( 、 波导 、 振腔 、 线 谐 天 等) 和物理学 研究前 沿 ( 电磁污 染 、 纤通 信等 ) 光 应用 广泛.
虽然电动力学电动力学教学现状和思考教学内容电动力学的教学内容的大体框架是电磁现象的普遍规律静电场静磁场电磁波的传播和辐射以及狭义相对论五个部分其中只有电磁波内容在军事探测定位等常生活电视广播通信等生产实际波导谐振腔天线和物理学研究前沿电磁污染光纤通信等应用广念抽象教学难度大等特点而且还有内容多课时少学生的数理基础不够扎实以及学习电动力学缺乏内动力等问课程对于完善学生的知识体系具有重要的意义对于军事日常生活生产实践等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但部分学生因为在短时间内没有看到电动力学的实际用处错误的认为教学内容与社会严重脱轨所以对该课程的学习积极性不高甚至出现厌学心理导致学生上课时做自己的事情不能全神贯注的学习该课程的相关内容
电动力学是物理学科 的一 门重要基础理论 课 , 是物理学
式教学模式主要是 以教 师为 中心 , 师利用讲 解、 书 和各 教 板 种媒体作为教学 的手段和方法向学生传授 知识 , 学生 的学习 完全属于被动型 . 这虽 然在知 识的传 授方面 有一定 的意义 , 但却严重地影响 了学生解决实际问题能力 的发展 , 使得学生 碰到问题没有耐心进行独立思考 , 降低 了学生参与教学 活动 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新《国标》下电动力学课程教学改革的建议与思考①
新《国标》下电动力学课程教学改革的建议与思考①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电动力学作为物理学中的重要内容,对于电子信息类专业的学生来说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传统的电动力学课程体系在不断变革的社会背景下已经显现出了一些不足,为了更好地适应当今社会的需求,因此有必要对电动力学课程进行一定的改革。
本文将结合新《国标》对电动力学课程的教学改革进行一些建议与思考。
电动力学课程应该与工程实践密切结合。
在传统的电动力学教学中,学生通常只是被动地接受理论知识,很难将所学知识应用到实际工程项目中。
在新时代下,工程实践能力已经成为了电子信息类专业学生的必备素质。
在教学过程中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让他们能够通过课程学习掌握一定的工程实践技能。
建议可以增加课程中的实验教学环节,让学生亲自动手参与到电动力学实验中,通过实际的操作来加深对理论知识的理解,同时也能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新意识。
电动力学课程应该注重实践应用。
在新《国标》下,电动力学课程的教学内容应该更加贴近实际工程应用,注重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可以通过案例教学的方式,引入一些实际工程中的问题进行讨论和分析,让学生了解电动力学理论知识在实际工程中的应用,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在教学过程中还可以引入一些现代化的教学手段,例如多媒体教学、网络课程和虚拟实验等,这些可以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教学效果。
新《国标》下的电动力学课程应该更加注重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培养,鼓励学生通过自主学习和思考来掌握知识,而不是一味地灌输知识。
还可以通过多方位的评价体系来评价学生的学习情况,不仅仅是传统的考试评价,还可以加入课堂表现、实验报告、项目作业等多种形式的评价方式,这样可以更全面地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也能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新《国标》下的电动力学课程教学需要更加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更加注重实际工程应用,引入现代化的教学手段,建立多方位的评价体系,这样才能更好地适应当今社会的需求,使学生在学习电动力学的过程中真正掌握相关知识,并将其应用于实际工程中。
电动力学多媒体课堂教学探索
电动力学多媒体课堂教学探索一、课程教学基本理念第一,在教学中要尊重学生学习的主体性、教师教学的主导性,全面发挥学生的自觉性、主动性、创造性。
第二,“电动力学”课程属于专业基础课程,教学内容安排上除了让学生学习本门课程的基本知识、基本理论、基本思路,与其他物理学分支也具有共性和个性的关系。
针对这一特点,老师在教学中要注意引导学生相似性形象思维。
第三,教学应突出探究式教学方法,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把信息技术与电动力学课程最大限度地整合,运用多种现代教育手段优化教学过程,推行启发式、探究式、讨论式、小制作等授课方式,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创新理念。
二、在本课程教学中应当做到以下几点1.讲授内容应理论联系实际“电动力学”作为一门专业学科课程,是师范院校物理专业的基础理论课。
教学中要求学生掌握课程的基本知识、基本理论和基本原理,使学生加深对所授知识的理解,更可深刻认识电动力学的实际应用价值,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同时提升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2.注重学生学习的主体性和个体性培养从课程的设计到评价各个环节,在注意发挥教师在教学中主导作用的同时,应特别注意体现学生的学习主体地位,以充分发挥学生的积极性和挖掘学习潜能。
要求学生能初步分析生产、生活中的电动力学问题,以提升学生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在电动力学理论的学习中运用数学工具处理问题,使学生认识数学和物理的密切关系,培养学生运用数学工具解决物理问题的能力。
培养学生自学能力,重要的不是教内容,而是教给学生学习方法。
要充分注意学生的兴趣、特长和基础等方面的个体差异,因材施教,根据这种差异性来确定学习目标和评价方法,并提出相应的教学建议。
课程标准在课程设计、教学方案、计划制订、内容选取和教学评价等环节上,为教学、学习提供了选择余地和发展的空间。
3.运用多种现代教育手段优化教学环节充分利用现代化教学手段,发挥信息化教学的优势,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进一步强化需要掌握的知识点,拓宽知识面,增强学生的实践操作技能,培养科学的思维方式,这样学生能更好地掌握“电动力学”课程知识所涉及的相关科学方法,有效提升其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基于新课程理念的电动力学课程设计的探讨
冠 l
基 于 新 课 程 理 念 的 电 ( 四川文 理 学院
电动 力学课程设计和教 学理念提 出了几点可行性的建议 。
关键词 新 课 程 理念
中图分类号 : 6 23 G4.
唐
瑜
四川 ・ 州 6 5 0 达 3 0 0)
摘 要 在 新的课程理念 下, 分析 了电动 力学课程教 学效率低 , 学生不爱学的现状 , 针对物理学专业 学生学习的特点 , 对
电动 力 学 课 程设 计 教 学
文章编号 :6 2 7 9 ( 0 8) 1 1 1 0 17 — 8 4 2 0 1— 7 — 2 语, 要把它们 本质的东西表述 出来 , 使学 生在原有 的知 识结构上可 以理解 。另外课堂上还可适 当使用轻松幽默的语言 , 例如用拉普拉 斯分离变量法去求解本来可以用高斯定理轻松解决 的问题 , 以称 可 作 “ 杀鸡用 了牛刀”, 不过这把牛刀也不 是牛到能解决任 何情况下
的J , 可题 从而进一步讨论用次方法求解静电场的条件及适用 范围。 ( ) 象的 图象模型 二 形 借助形象的物理模型和图样来描述理论 , 是提高知识可理解性
的一 种 很 有 用 的途 径 。 电 动 力 学 课 程 中 , 涉 及 到 一 些 物 理 图 形 , 也 如磁力线 、 电力线 、 等势线涡旋场 、 狭义相埘论 中的时空结构等 。不
无 论 是 物 理 专 业 班 , 是 其 他 理 科 班 , 动 力 学 期 末 考 试 都 有 大 量 还 电
的学生不及格 , 及格率超过 3 %甚至 5 %。面对这样的实际 , 不 0 0 教
师往往抱 怨学生 不学 习, 学生基 础差 , 学难等 , 教 却没有 找到有效 的措施解决这 个 问题 , 常用减 少教学 内容 , 低教学要求 , 通 降 搞靠 前复习等方式来处理。如何引人新课 程设计理念来 教学 , 如何提高 电动力学的教学效果 , 这些 问题引起 了教 学第一线教 师的深深思 考。
电动力学课程教学方法改革探讨
76堕签送娶些垫查堂堕堂亟!!!!笙笙兰塑!!!!!!!!!望!!!!!∑!!!!!!!!!垒!!!!!!!!!曼2旦!g!电动力学课程教学方法改革探讨李洪亮,蔡晓璇,陈楚旋(韩山师范学院,广东漱娜5210刍I)摘要:针对电动力学教学的难点,提出了数学知识与物理概念并重的观点,提出了数学知识上存在的问题,并给出了相关的解决方法。
在物理概念理解上提出了利用已知知识和非常规方法理解物理含义的教学方法,并给出了例子。
关键词:电动力学;教学改革;非常规方法中图分类号:G64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8—8970一(2013)04—0076—02作为四大力学之一的电动力学是物理学本科生高年级必修的重点课程,与电磁学相比,其能够揭示物理现象的本质和规律。
电动力学在现今的生活等方面有重要的应用,如电磁通信、探测、卫星定位等。
该课程的教学有重要的意义。
…然而在学习过程中。
由于该课程数学知识应用较多,物理概念抽象,理论推导需要一定的数学功底,是一门学习难度较高的课程。
在教学过程中需要把握数学重点和物理含义重点。
㈨一、抓住数学重点电动力学数学方面存在酌问题:1.学生数学功底不扎实。
物理专业学生的数学课程的教学大都由数学专业的专任教师承担。
固然,数学专业教师理论能力较强,但是对于物理专业知识中数学理论的使用情况并不十分了解,实际教学中出现教学重点并非后期物理学习中的常用知识点,而一些物理中常用的数学知识反而没有详细讲解。
2.数学知识点多。
电动力学中应用到的数学知识有梯度、散度、旋度、算符、点乘、正交坐标系、并矢、张量等,学生对数学知识点遗忘较多,同时有大量的推导过程。
3.数学概念的物理含义不清楚。
散度和旋度是电动力学入门的绊脚石,很多同学对这两个概念始终是不甚清楚,导致其在初始学习时就产生了畏惧心理。
针对以上问题,可以采取以下措施:1.复习常用数学知识。
数学是物理学习的基础,电动力学课程之前应预留两个课时讲解课程中常用的数学知识,帮助学生建立起相关的数学知识框架。
物理类专业《电动力学》课程教学改革的探讨
中图分类号:0 4 4 2 文 献 标 识 码 :A 文 章 编 号 :1 6 7 3 - 2 2 1 9( 2 0 1 7 )0 6 - 0 0 3 0 - 0 2
“ 电动力学 ”属于物理 类专业 “ 四大力 学”之一…,
方式和考核方式几个 方面提 出了改 革措施 。
基金项 目:2 0 1 4年 湖南科技 学院优质课程 数 学物 理
方法 建 设项 目;2 0 1 5 年湖 南科 技学院教学改革研究项 目 ( 项 目编号 X KY J 2 0 1 5 0 2 5 ) ;2 0 1 5年湖南省普通高校信 息 化教 学应 用资源资助项 目 ( 湘科 研通 [ 2 0 1 5 1 3 6号 NO . 4 4 )。 作者简介:尹鑫桃 ( 1 9 8 0 - ),女 ,湖南邵阳人 ,湖 南 科技 学院讲 师, 硕士, 主要从事等离子体物理和非线性现象
第3 8 卷 第 6期
2 0 1 7 年 6月
湖南 科 技 学 院学 报
J o u na r l o f Hu n a n Un i v e r s i t y o f S c i e n c e a n d E n g i n e e r i n g
Vl 0 1 _ 3 8 NO. 6 J t m- 2 O1 7
论式教学、渗透式教学、类比法教学和演示法教学等 。例如
2 教 学 改革探 讨
针 对以上所存在 的问题 ,本文分别从教 学 内容 、教 学
收 稿 日期 :2 o 1 6 —0 8 —1 8
在第一章讲授 电磁场 的普遍规律 时, 课堂上可采用启发式教
学 ,即先让学生们复 习在 “ 电磁 学”课程中已经学 习过的静 电场和稳恒磁场所满足 的定理 , 引导学生发现微 分形式下静 电场和稳恒磁场所满足 的关系 , 再启 发学生考虑变化的 电磁 场应该满足 的麦克斯韦方程组 。 课堂 上,可以采用板 书为主
浅谈《电动力学》的课程教学
浅谈《电动力学》的课程教学一、研究的意义及相关研究现状分析高校本科人才培养计划要求学校培养出基础扎实、知识面宽、创新实践能力强、具有社会责任感、团队合作精神和卓越人才培养潜质的优秀学生。
以工学和理学为主的地方性高校主要以培养适应当地工业和经济发展的各种应用型人才为目的。
邵阳学院地处经济欠发达的湘西南,要想培养出实用应用型人才,更好服务于地方经济,各类课程尤其是应用型课程的教学改革尤其迫在眉睫。
在地方高校人才培养新视域下,我们既要引进先进的教学理念、模式和方法,又要充分利用好各种能培养学生动手能力的校内外教学资源和竞赛平台,培养出应用型的各种卓越人才。
以多媒体技术和网络技术为核心的信息技术在教育领域中的应用是教育信息化的重要标志。
在新的教育理念下,探索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整合成为当前教育研究的一个热点内容。
《电动力学》是高等院校物理学以及通信工程、电子信息工程专业的一门重要的基础性理论课程,当今渗透到人们日常生活的各种电子类产品与电动力学的电磁理论如影随形。
我们将电动力学课程教学改革进行了初步的探讨,结合我校的特点,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研究信息技术与电动力学课程的整合,整体优化教学过程。
对增进学生的专业知识学习效果,提高学生的信息技术能力,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创新精神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我们将信息技术贯穿于课程教学之中,推行启发式、探究式、讨论式、小制作等授课方式;将教学理论应用到创新实践能力训练中,应用到物理、电子等各类竞赛中。
对于我校物理学专业学生而言,最好的平台之一就是利用好一年一度的针对物理学专业学生的竞赛及物理创新大赛。
现在的物理、电子类竞赛都离不开电磁理论知识指导。
而要想在各类大型竞赛中获得成绩,学生必需要掌握扎实的电动力学理论知识。
所以说,如何上好这门基础课,给同学们提供扎实的理论指导,增强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同时也是卓越人才培养计划必然要求。
二、具体改革内容及目标1.具体研究对象和内容第一,作为一门探究性课程,《电动力学》课程是物理学专业的一门重要的专业课。
新《国标》下电动力学课程教学改革的建议与思考
[中图分类号] G642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19)18-0042-02
一、引言 在 2018 年教育部出版的《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类教学质量国家标准》(以下简称《国标》)中明确指出: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必须 牢固确立人才培养在高校的中心地位,巩固本科教学地位,不断提高高校教学水平。电动力学是物理学、应用物理学本科专业必修的 基础理论课程,它所建立的基本物理概念、物理规律、电磁现象等在电气工程、电子信息、微电子科学、光信息科学与技术等领域有着 广泛而重要的应用。但是本门课程所涉及的数学较多、较难,并且《国标》建议学时仅为 40 学时,这就要求学生应当具备一定的电磁学 和高等数学基础。如何在有限的时间内把本门课程的主要教学内容有效地传达给学生,是任课教师及相关管理人员必须思考的问题。 因此,有必要对本门课程进行教学改革,从教学方法、教学手段、教学大纲及内容等方面来实施。只有这样,才能在保证提高教学质量 的同时,又能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二、新《国标》下电动力学课程的特点及现状 电动力学课程主要研究电磁场的基本性质、运动规律以及与带电物质之间的相互作用。该课程在教师讲授和学生学习中都存在 一定难度,主要体现在:(1)本门课数学公式多、理论性极强,多数学生在学习之初就对复杂的数学公式推导和抽象电磁场的计算产生 了抵触情绪;(2)数学基础不够,在学习第一章电磁现象普遍规律、电场磁场的散度旋度之前学生所具备的数学理论基础相对薄弱; (3)与电磁学相比,电动力学的物理模型更具普遍性和一般性;(4)课时少,教师讲授典型例题和习题的时间不多,学生难以及时消化。 因此,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应基于学生实际情况来对教学内容与教学方法进行改革。即对教学内容划分重难点、修订教学大纲、教学计 划与进度表等方式;采取多元化的教学方法,如双语教学、传统板书与电子版书结合、注重方法论、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等。因此,如何 引导学生跟着进度来学习、掌握研究电磁现象基本规律的方法是教学改革中的重要一环。 三、新《国标》下教学内容与教学方法的改革 (一)教学内容的改革 新《国标》下物理学、应用物理学专业的培养方案均做了较大调整,主要体现在专业课的学时学分减少了,但其教学主要内容几乎 没有删减。这就要求我们必须对专业课程进行教学内容上的调整。以本专业的电动力学课程为例,针对该课程存在的以上问题、专业 培养和就业方向上的差异,在教学重难点、学时分配方面进行教学改革,下表为本门课程改革前后的教学内容、重难点、学时分配的 比较。 从表可以看出,改革前电动力学更注重各个知识点、基本方法、例题、习题的讲解,总学时为 56 学时(学校培养目标不同,总学时 有所区别);改革后更注重基本物理概念、物理性质、物理现象和物理意义的讲解(建议总学时为 40 学时),同时也注重对学生自学能 力、动手能力、创新能力的培养。因此,改革后的教学内容更适合新《国标》下物理学、应用物理学专业培养方案新的要求,也充分体现 了数学工具在解决电动力学相关问题中的重要性,是物理与数学有效结合的一种方式。 (二)教学方法的改革 从表电动力学课程教学内容的改革可以看出,新《国标》下本门课程教学内容、重难点均有了较大的变化,更重要的是总学时有所 减少。因此,这就要求我们必须对本门课程采用多元化的教学方法。
新《国标》下电动力学课程教学改革的建议与思考①
新《国标》下电动力学课程教学改革的建议与思考①随着时代的发展和教育的进步,电动力学作为物理学中的重要一环,对于理工科学生的学习具有极大的意义。
近年来,特别是随着新《国标》的实施,电动力学课程的教学改革也迫在眉睫。
本文将结合新《国标》的要求,提出关于电动力学课程教学改革的建议与思考。
一、培养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在以往的电动力学教学中,往往是老师讲,学生听,学生被动接受知识。
而在新《国标》的要求下,我们需要改变这种教学模式,更加注重培养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
电动力学是一个抽象而又复杂的学科,学生常常在理解和应用上遇到困难。
我们可以通过引导学生提出问题,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鼓励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方法来培养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
让学生通过动手实践、自主发现和讨论的方式,掌握知识,提高自己的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注重实践与应用传统的电动力学教学往往偏重理论知识的传授,而忽视了实践与应用。
而在新《国标》的背景下,我们应当更加注重培养学生的实际能力。
可以通过设计一些与实际生活或者行业相关的案例,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的电动力学知识来解决实际问题,或者进行一些实验操作,帮助学生巩固所学的知识。
这样不仅可以增加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应用能力,也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
三、强化基础知识的重要性在新《国标》的框架下,我们应当更加重视学生的基础知识。
电动力学作为物理学的一部分,学生必须要有牢固的数学和物理基础才能更好地理解和应用电动力学知识。
在教学中,我们应该注重对学生数学和物理基础的巩固和提高,帮助学生建立起扎实的知识架构,为学习电动力学打下坚实的基础。
四、引入现代科技手段在新《国标》的背景下,我们也可以借助现代科技手段来改善电动力学课程的教学效果。
可以通过利用多媒体教学工具,配合一些动态的演示和实验视频,来使学生更加生动地了解电动力学的知识。
我们也可以引入一些在线教学平台,提供更多的学习资源和练习题,让学生可以在课下进行更加自由的学习和巩固。
关于提高《电动力学》教学质量的探讨
关于提高《电动力学》教学质量的探讨电动力学课程是大学本科物理类专业开设的一门重要的专业基础课,作为四大力学之一的电动力学其理论体系对于培养学生物理素养有着其它专业课无法替代的作用。
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电动力学在近代物理及天体物理中的地位显得愈加重要。
目前理工科学生普遍觉得电动力学难学,电动力学的概念及规律比较抽象,公式推导复杂,数学知识多且计算困难。
学好电动力学的前提是要具备高等数学、数学物理方法、电磁学的良好基础,而关键还在于教与学的有效结合。
教师的教学方法和手段直接影响学生学习的兴趣,良好的教学方法和创新的教学内容不仅可以培养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和积极性,而且可以提高教学效率和教学质量。
笔者发现在电动力学课程教学中严格把握以下几点,可以有助于提高教学质量。
一、突出重点,抓住难点的教学电动力学课程中物理公式多而繁杂,但麦克斯韦方程组是众多的公式的核心,其它公式都直接包含其中或由麦克斯韦方程组演绎推导而来。
麦克斯韦方程组是求解电磁场问题的核心方程,有积分和微分两种形式。
麦克斯韦方程组的积分形式在经典电磁学中常用来求解静电场和静磁场的和的分布及感应电动势的计算,而其微分形式用来推导电磁场方程及能量公式等。
1/ 4麦克斯韦方程组的微分形式就是O和()的散度和旋度的表达式,所以散度和旋度是电动力学教学中使用的最多的符号。
电动力学课程中矢量场的散度和旋度与算符的点乘和叉乘运算公式较为繁琐,让学生感到抽象难以理解。
熟练掌握散度和旋度这一数学难点是学好电动力学的关键。
在电动力学教学中突出一个重点(麦克斯韦方程组),抓住一个数学难点(散度和旋度),不仅能有效提高教学质量,更让学生知道本课程的核心要点,明确学习方向才能学好电动力学。
二、类比一引申法贯穿教学过程笔者所在高校电动力学的教材采用郭硕鸿编著的《电动力学》(第三版),其教学内容包括电磁场的基本方程、静电场、静磁场、电磁波的传播与辐射及相对论力学。
从教学内容看,从静电场和到静磁场;从稳恒电磁场(静电磁场)到变化电磁场(电磁波),从理想介质到导电介质中电磁波的传播,它们的场方程、边值关系以及问题的求解方法都具有一定的相似性。
电动力学课程教学体系的改革与完善
电动力学课程教学体系的改革与完善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电动力学已经成为了现代工程领域中的重要学科。
作为电气工程、电子工程、通信工程等专业的重要基础课程,电动力学的教学体系亟待改革与完善。
本文将针对电动力学课程教学体系的现状进行分析,探讨其改革与完善的重要性,并提出相应的建议。
一、电动力学教学体系现状的分析1. 传统教学模式的局限性传统的电动力学教学模式主要以理论课为主,缺乏与实际应用相关的案例分析和实验操作,导致学生对于理论知识的掌握程度不够深入。
2. 实践能力培养的不足电动力学理论知识的学习,应该与实际工程应用相结合,但目前学生在课程学习中缺乏与实际工程项目相关的实践机会,导致他们的实践能力得不到有效培养。
3. 教学资源的不足目前,电动力学教学资源相对匮乏,教材内容滞后,不能满足学生对于前沿科技知识的需求,课程内容更新不及时,无法与行业发展同步。
二、改革与完善的重要性1. 适应行业需求电动力学课程教学的改革与完善,能够更好地适应当今工程领域的需求,培养学生具备应用型、创新型的工程人才。
2. 提高教学质量通过改革和完善电动力学课程教学体系,将能够提高教学质量,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充分理解相关理论知识,并能够熟练运用于实际工程项目中。
3. 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丰富的教学内容和灵活的教学方式,将能够更好地激发学生对电动力学课程的学习兴趣,从而提高学习积极性和投入度。
三、改革与完善的建议1. 引入案例教学在电动力学课程中引入实际案例,让学生通过案例分析的方式更深入地理解理论知识,并提高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
2. 加强实践环节增加电动力学实验课程的设置,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实践机会,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实际操作技能。
3. 更新教学资源结合当今行业发展趋势,更新电动力学教材内容,引入前沿科技知识,提高教学资源的现代化和科学化。
4. 推进课程改革借助现代化教学手段,如虚拟仿真、远程教学等技术手段,推动电动力学课程改革,提高课程的实效性和针对性。
结合具体问题探讨电动力学的教与学
是 它 的躯 干 ; 物 理概 念 、 物 理思 想 、 物 理 图像 和物 理
思 维方 式是 它 的灵魂 .
教学 实 践 中 我们 增 加 了 数学 准 备 的 学 习 内容 ,
包 括 五节 :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 1 ) 矢量 分析 与 张量初 步 ;
( 2 )矢量 场论 ;
一
与表 面处 ( 包 括导 体与绝 缘体 ) 、 有 界空 间 ( 以导体 为 边界) 等 不 同条 件下 电磁 场 的空 间分 布 和 运 动变 化 规 律. 通 过该 课程 的学 习 , 希 望学 生掌握 电磁 场 的基 本 规律 , 加深 对 电磁 场性 质 的理 解 和 建立 相 对 论 时 空观, 掌握用 微积 分 理论 和 比较 复 杂 的数 学 推 导 分 析 和处 理基本 问题 的能 力 , 深 刻 体会 电磁 场 的物 质
V2 一 一 ( 一 1, 2, … , )
( 2 ) 满 足两 个边值 关 系
一
场 问题 中 , 我 们 经 常 要 用 到 场 论 中散 度 的 概 念.因 此, 在数学 准备 中, 从 场 论 的角 度 出发 , 给 出散 度 的
普 遍 定 义
和
e
j
( 6 A . d S
一
17 —
2 0 1 3年 第 1期 ( 5 )函数 与点 电荷 密度 .
物理 通报 ( 1 )满足泊 松方 程
大 学物理教 学
这样 , 我们 将 后续 课 程 中用 到 的 重要 公 式 和定 理提 前准 备好 , 方便 同学 们 集 中精 力 学 习 电 动力 学
的 内容 , 理 解 物理知 识 的 内涵 和 精 髓. 例如 , 在 电磁
基于新课程理念的电动力学课程设计的探讨
基于新课程理念的电动力学课程设计的探讨引言:近年来,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科学技术的进步,课程设计也越来越受到重视,学校也在不断改革课程设计。
电动力学是物理学中电磁学、电力学与力学相结合的一门学科,是电工程专业基础理论课程,也是应用电学的基础。
本文旨在探讨基于新课程理念的电动力学课程设计,从结构设计、内容设计、教学方法等方面进行分析,以期建立出适合当今高校的电动力学课程设计。
一、结构设计1、综合型课程设计。
新课程理念要求课程设计要综合运用各学科的知识,以某一综合性知识为核心,把课程安排在固定的时间来达到教学目标,以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
2、实践型课程设计。
新课程理念要求课程设计要大量的实践操作,以实践操作来解决问题,从而深入的掌握相关的理论知识,切实提高实际操作能力,以达到课程教学的要求。
二、内容设计1、基本理论内容。
电动力学课程设计应包含电力学、电磁学和力学等内容,使学生对这些学科有基本的理论认识,有扎实的基础知识,为下一步学习提供基础。
2、应用内容。
电动力学课程设计应包含电工程系统的模型分析、实验操作与故障检测等内容,以促使学生能熟练掌握电动力学的应用,提高其实际操作能力。
三、教学方法1、讲授型教学。
让学生通过听讲师的讲授,掌握有关基本理论知识,从而获得正确的理论认识,为实践操作奠定基础。
2、实践型教学。
通过实验操作,让学生能够熟练把所学的知识应用到实践当中,并通过错误的反思,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获得知识的真正应用能力。
4、讨论型教学。
让学生在有限的时间内参加讨论,让学生自主的学习,激发学生的思考能力,从而更好的学习、理解和掌握知识。
结论:于新课程理念的电动力学课程设计具有清晰的结构设计、完善的内容设计和多样的教学方法,能满足当今高校电动力学教学的要求。
在实施课程设计时,要注重理论与实践的结合,要做好教学质量的保证,以达到预期的目标。
基于新课程理念的电动力学课程设计的探讨
基于新课程理念的电动力学课程设计的探讨在日益激烈的科技竞争中,培养素质高、创新能力强的人才成为当前教育发展的重要任务。
因此,现代化教育体系中课程设计更加重视知识和素质的整合,特别是基于新课程理念的电动力学课程的设计。
电动力学课程的定义主要是指研究永久磁铁现象、双极电理论、电阻与电流等电学相关知识的学科,并以此为基础,进一步研究变压器、无功补偿、UPS电源等应用电学的问题。
目前,基于新课程理念的电动力学课程设计相对较新,课程设计的内容涉及基础知识、课程体系、教学策略、教学模式和评价等方面。
首先,电动力学课程的基础知识包括实验、理论、计算机等,哲学、社会、人文等领域中的基础知识概念,以及基本方法和实践技能。
基于新课程理念的电动力学课程设计要求深入学习电动力学知识的基础理论,从而提高学生的理论和实践能力,为他们未来从事相关工作做好准备。
其次,基于新课程理念的电动力学课程设计要求课程体系通过合理地组织知识体系来突出重点,便于学习者记忆和理解。
同时,这一课程体系还要注重实践和特色,将教学内容和学习目标以实际的方式结合起来,更好地帮助学习者融入整个学习过程和提高学习效率。
再者,基于新课程理念的电动力学课程设计要从教学策略的角度出发,以引导学生的探究学习为主,采用基于问题的教学模式,集体活动式教学模式,实验活动式教学模式,网络教学模式等多种形式,使学生在课堂教学中能更好地发现和解决问题,掌握电动力学知识,并能够持续学习。
最后,基于新课程理念的电动力学课程设计还要注重学生的成绩评价。
应采取综合性的评价方法,比如设置期中、期末考试,实验报告,学期作业等,以反映学生对知识点的掌握情况,进而对不同学习情况进行有效评价和改进。
综上所述,基于新课程理念的电动力学课程设计应深入研究基础知识、课程体系、教学策略、教学模式和评价等方面,以便更好地培养学生的知识素养和创新能力。
这不仅有利于他们更好地在学习中发现问题和提出解决方案,而且有助于他们未来找到职业发展方向。
电机学课堂教学的改革与探索
电机学课堂教学的改革与探索以《电机学课堂教学的改革与探索》为标题,写一篇3000字的中文文章电机学是工程技术领域中的一门重要学科,随着电力工程技术在社会发展中的注重,电机学的教学不断得到重视,教学的改革和探索也乘着时代发展的浪潮不断推陈出新,使电机学教学的学习更加具有实用性和针对性。
第一,多元化的教学方式使教学改革更高效。
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下,课堂教学经常是以传授理论知识为主,但是这种方式的效率较低,很难使学生们真正理解电机学的原理和应用。
为了提高教学效率,应该改变传统的教学方式,借助于电脑、幻灯等多媒体技术,将理论和实践融会贯通,让学生更真切的体验到电机学的特点和应用。
第二,精心设计的实验课程能帮助学生更好的掌握知识。
电机学是一门理论与实践融会贯通的学科,有足够的实验课程可以帮助学生能更好的理解电机学的原理,从而更快速掌握知识。
实验室的设备也需要不断更新,以保证实验效果的最佳,更多的实践经验能够让学生更加有效的掌握知识。
第三,实施个性化教学,使课堂教学更有针对性。
由于学生的学习能力和水平是不一样的,若不进行个性化教学则会出现部分学生学习不够充分的情况,而一些比较优秀的学生也无法获得更多深入的知识。
因此,教师应在课堂上实施个性化教学,通过系统性地检测学生的学习特点,并及时给出辅导和反馈,使课堂学习能达到预期的效果。
最后,要注重电机学教学的实践性。
实践教学是电机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实践教学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有机会创新和适应实践环境,从而提高学生的实际技能,促进学生有效学习电机学。
在实验教学中,要注重安全性并重视实践技能的培养,提高电机学教学的实效性。
总之,要慎重考虑地采取有效的措施,提高电机学课堂教学的效率,使学生获得更多的实用技能,从而为未来的社会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八年级物理教案:电动力学实验教学方案
八年级物理教案:电动力学实验教学方案导言电动力学是物理学的重要分支之一,是以电学为基础,探讨电流产生、传输以及如何利用电能等电学现象的科学。
为了让学生更好地理解电动力学的基本原理,提高他们的实验操作能力和实验数据处理能力,本文将探讨电动力学实验教学方案的设计与实施。
一、教学目标1. 能够正确理解和描述电荷、电流强度、电动势等概念和实验原理。
2. 能够掌握测量电流强度和电动势的方法,识别并处理实验数据。
3. 能够熟练使用基本的电路元件,如电池、电阻、电表等,并能组装简单电路。
4. 能够进行基本的电学实验,如欧姆定律、基尔霍夫定律等。
二、教学内容1. 电荷和电流强度的实验测量通过使用电荷计和电流表对电荷和电流强度进行测量,理解电荷和电流强度的定义,并熟练应用单位和符号。
2. 电动势的实验测量通过使用电压表和不同电源之间的电压差进行测量,理解电动势的概念和实验原理。
3. 欧姆定律实验通过连接电池和电阻,测量电流强度和电阻之间的关系,理解欧姆定律的实验原理。
4. 基尔霍夫定律实验通过组合多个电路元件,测量电流强度和电压之间的关系,理解基尔霍夫定律的实验原理。
5. 简单电路的组装和实验通过使用电池、电阻、开关等元件,组装并熟练操作简单电路,测量电流强度和电压,理解实际电路中的基本原理。
三、教学方法1. 课堂讲授法为学生提供必要的理论知识,讲授电动力学的基本概念、方法和实验原理。
2. 实验操作法让学生亲自参与实验操作,从实践中掌握电动力学的基本原理,提高他们的实验技能和数据处理能力。
3. 讨论辅导法为了激发学生的思考和学习兴趣,让学生参与讨论和辅导,促进他们对知识的深入理解和巩固。
四、教学步骤1. 课前准备教师准备必要的实验器材和材料,并针对实验内容进行讲解。
2. 课堂讲授通过讲解基本概念、方法和实验原理,让学生掌握电动力学的基本知识。
3. 实验操作让学生亲自操作实验器材进行实验测量,从实践中体会电动力学的基本原理。
《电动力学》四原则教学法
《电动力学》四原则教学法
《电动力学》四原则教学法是一种特殊的教学方法,通过对电动力学和其所涉及的相关科学原理和应用进行讲解,以此来帮助学生在学习中实现深入的理解。
该教学法的四个原则如下: 1、建立基本概念:首先,教师将电动力学的基本概念讲解给学生,包括电场、电流、电势、电力等,使学生能够清楚地了解电动力学的基本原理。
2、结合实际例子:然后,教师会通过一些实际的例子,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电动力学的基本原理,让学生更容易接受这些概念,并能够在实际的应用中得到更好的体现。
3、运用数学模型:接下来,教师将电动力学的基本概念以及实际例子运用到数学模型中,使学生能够更准确地知道电动力学的定义、原理以及计算方法,从而更好地掌握电动力学。
4、引入实践活动:最后,教师会通过一些实践活动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电动力学,比如在实验室里实验、用电子仪器记录数据等,使学生更直观地感受到电动力学的实践运用。
基于新课程理念的电动力学课程设计的探讨
基于新课程理念的电动力学课程设计的探讨本文尝试回答的问题是:如何通过基于新课程理念的电动力学课程设计,提高学生对电动力学的理解、掌握和使用。
本文将就现有的电动力学课程设计理念的特点和挑战,以及基于新课程理念的电动力学课程设计的可行性进行探讨,并采取合理的措施来实现新的电动力学课程设计理念。
第一,本文讨论现有课程设计理念下电动力学教学的特点和挑战。
现有的电动力学教学课程,大多是从传统物理学的基础知识出发,按照先进先出的规律,进行“步骤”式地教授。
但这种传统教学方式可能会导致学生对电动力学的理解不够深入和完整,也无法激发学生的学习自觉性。
此外,通常的教学方式也不能让学生充分了解电动力学中复杂的过程,从而产生对学习效果的担忧。
第二,本文探讨基于新课程理念的电动力学课程设计的可行性。
新课程理念的核心是基于现实世界的实践活动来学习,教师以问题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鼓励学生思考,提出解决问题的多种方法,以及通过多媒体资源实现传授知识。
新课程理念以实践为导向,以学生主体性知识和技能发展为主要目的,把真实的实践变成学习的具体操作,从而为学生提供一种更有效的学习环境。
第三,本文给出了基于新课程理念的电动力学课程设计的可行性措施。
首先,为了使教学更有活力,教师可以设计一些实时对话来引发学生的积极性,让学生通过积极性参与交流和学习;同时,教师应提供一些丰富的多媒体资源,可以通过游戏介绍、视频讲解和深入讨论等活动,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学习内容和实践过程;另外,教师还可以提供一些可以启发学生思考和调查的富有挑战性的实际问题,以便学生可以深入探索解决实际问题的方法。
总之,通过基于新课程理念的电动力学课程设计,可以促进学生对电动力学的理解、掌握和使用,并有效提高学习效果。
因此,有必要在电动力学教学课程中采取适当的措施,以推动新课程理念的实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雄教授的指导 下 , 介绍 了有关 电动力 学精 品课 程 多媒 体课 件 的制 作 问 题 _ 4 J ,2 0 0 8年 ,沈 阳 师 范 大
学 的郑 伟老 师 指 出 了在 电动 力 学 教 学 中使 用 多 媒 体 课 堂 教学 的优 势 j . 目前 大 多数 文 献 关 注 的 主 要 是 如何 制 作 多 媒 体 教 学 课 件 ,关 注 的 倾 向是 多 媒 体课 件 的画 面如 何 美 观 以 及 内容 如 何 丰 富 .但 鉴 于 课 堂 教 学 课 时 的 限 制 以 及 多 媒 体 课 件 节 奏 快 、重 点 不 易 突 出等 特 点 ,常 导 致 课 堂 教 学 达 不
电动力 学 内容 主要 包括 电磁场 的基本 规 律 、静
电场 、 静磁 场 、电磁 波 的传 播 与 辐 射 、狭 义相 对 论 和带 电粒子 在 电磁 场 中 的运 动共 6个 部分 .但 由于 课 程培 养 目标和教 学 大纲 的要求 ,许 多省 属 高校 在
课 堂教 学 中均将带 电粒 子在 电磁 场 中的运 动这 部分
习步骤性 强 .电动力学 课 程 由于其 公 式 推 导多 、内
堂教学 , 使课堂教学效果达到更佳.
收稿 日期 : 2 0 1 3— 0 8—1 0 基金项 目:阜阳师范学院教研基 金资助项 目( 2 0 1 2 J C J Y 2 0 ) 作者简 介:赵晓云( 1 9 7 7一) , 男 ,安徽 无为人 , 硕士 ,讲师
作 为学 生 自学 内容 .
电动力 学课程 给 学生 的印象 是公 式 多且推 导繁
杂, 概 念抽 象难 理解 .学生 在 学 习这 门课 程 时反 映 的是老 师在 教学过 程讲 得太 快 , 知 识 点在 短 时 间 内 很 难理解 和记 住 , 课 程难 学 ;教 师在 教 学过 程 中体 会 是 由于专业 课 时的压 缩 以及大学 扩 招造 成学 生 的
对 于 同一 类 型 的 知 识 点 应 采 用板 书 与 多:电动力 学; 课 堂教 学 ;多媒体教 学
中图分类号: G 6 4 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 0 0 9— 4 9 7 0 ( 2 0 1 4 ) 0 5— 0 0 5 6一O 3
到 预 期 的教 学 效 果 .所 以 笔 者 主 要 就 自己 多 年 来
2 课 堂 教 学 方 式 的 现 状分 析
关 于课堂 教 学 方 式 , 在 实践 中大 体 包 含 三类 : 传 统 的板 书教 学 ; 完全 使 用 多媒 体 课 件 教学 ;多 媒
体辅 助板 书教 学. 2 . 1 传 统的板 书教 学
电动 力 学 课 程 的研 究 对 象是 电 磁 场 的基 本 属
性 、运 动 规 律 以 及 它 和 带 电 物 质 之 间 的 相 互 作
用 … .这 门课程 的特 点 是 公 式 多 、推 导 复 杂 , 概 念 抽象 难理解 .学生 对于这 门课 程 内容 的理解 以及思
1 电动 力 学课 堂教 学 内容 及 其 特 点
对 电动力 学 课 堂 教 学 的探 索 ,提 出针 对 课 程 具 体 内容 如何 选 择 课 堂教 学 方 式 ,以供 同行 之 间 进 行 交流 , 期 望能 更 好 地 将 多 媒 体 运 用 于 电 动 力 学 课
传统 的板书教学就是教师授课时通过黑板板书
的方式将 内容 呈现 在黑 板上 , 其 特 点 之一 是 知识 学
2 0 1 4年 5月 第3 3卷 第 5期
洛阳师范学院学 报
J o u na r l o f L u o y a n g N o r ma l Un i v e r s i t y
Ma y ., 2 01 4 Vo l _ 33 No . 5
电 动 力 学 课 程 教 学 方 式 设 置 的探 讨
容抽 象等 特点 使得 传统 的板 书教学 方式 曾经 受 到学
洛阳师范学 院学报 2 0 1 4年第 5期
生 的一致 欢迎 .但 随着 高 校课 程 教 育 的 改革 ,课 时
的压 缩 ( 多 数 学 校 由原 先 的 7 2学 时 调 整 成 5 4学
贯穿 整个 电磁场 知识 理论 的主线 ,其物 理 意 义 的掌 握是 进 一步 学 习 电磁 场 知 识 的基础 .因此 , 学 生 对 于麦 克 斯韦 方程 组导 出过 程 的熟 练掌握 显得 尤 为必 要, 这 个采 用板 书教 学 其效果 不 言 而喻. 电磁波 辐射 中关 于势 的引入 以及达 朗 贝尔方 程 的获 得 , 其 推导 过程 涉 及 到 比较 多 的矢 量 运 算 , 对 于逻 辑严 谨 的理 工科 学生 来说 ,该 部分 板 书教 学更
赵 晓 云
( 阜阳师范学院物理与 电子科学学院 , 安徽阜 阳 2 3 6 0 3 7 )
摘
要: 针对 电动力 学课程公式推导 多、 抽 象难 理解、解题难度 大等特点 ,结合 电动 力学课 堂教 学实践 ,选择
恰 当的教 学方式( 板 书教 学、完全 多媒体教 学和 多媒体辅助教 学) 进行教 学.从探讨 的结果 来看 , 对于重点 内容 中的理论公式基础推导 宜实行传统的板书教学 ; 对 于抽 象不太好理 解的和最新科研 动 态可采 用多媒体 来展 示;
维方 法 的掌握 与教 师 的课 堂教 学 有 着 很 大 的联 系 , 教师课 堂教 学方 式 的设置 直接关 系着 教学 质量 的好 坏_ 2 J .因此 , 针 对 电动 力 学课 程 内 容 特点 ,设 置 何 种课 堂教 学方 式是 一个值 得探 讨 的话题 . 随 着 高 校 教 学 改 革 的 盛 行 ,多 媒 体 介 人 的 课 堂教 学 已 经 遍 及 各 门课 程 ,电 动 力 学 也 不 例 外 . 2 0 0 7年 , 合 肥 工 业 大学 的郑 明春 硕 士在 导 师 何 晓